结直肠癌创意预防措施范文

2024-08-14

结直肠癌创意预防措施范文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收治的胃癌和结直肠癌患者中发生转移的患者共72例。其中, 胃癌转移41例, 肝转移31例, 宫颈转移10例;结直肠癌转移31例, 肝转移24例, 宫颈转移7例。肝转移共55例, 宫颈转移共17例。所有患者中, 男46例, 女25例;年龄在22~76岁, 平均 (58.2±3.1) 岁。胃癌中8例胃体癌, 6贲门癌, 27例胃窦癌。结直肠癌中, 结肠癌17例, 直肠癌14例。

1.2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经CT、B超或MRI检查, 并确诊为发生肝或宫颈转移;均具有胃癌和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资料, 均有手术治疗史, 且病灶位置比较明确。排除临床病理学资料缺失或不详细, 以及病灶位置不明确的患者, 并排除合并肝和宫颈相关病症的患者[2]。

1.3 临床特点

1.3.1 肝转移临床特点

(1) 胃癌肝转移临床特点31例患者中, 肿瘤在5 cm以上17例, 占54.8%;在5 cm以下14例, 占45.2%。出现浆面膜侵犯22例, 占70.9%;未见浆面膜侵犯9例, 占29.1%。按照Bormann分型, Ⅰ型6例, Ⅱ型7例, Ⅲ型14例, Ⅳ型4例。按照分化程度分类, 低分化14例, 中分化7例, 高分化10例。8例出现腹膜转移, 23例未出现腹膜转移。20例出现淋巴结转移, 另外11例未见淋巴结转移。发生肝右叶转移10例, 肝左叶转移7例, 肝左右叶均出现转移14例。非同时性转移21例, 同时性出现转移10例。 (2) 结直肠癌转移的临床特点24例患者中, 肿瘤在5 cm以上14例, 占58.3%;在5 cm以下10例, 占41.7%。出现浆面膜侵犯16例, 占66.7%;未见浆面膜侵犯8例, 占33.3%。按照Bormann分型, Ⅰ型4例, Ⅱ型6例, Ⅲ型10例, Ⅳ型4例。按照分化程度分类, 低分化11例, 中分化6例, 高分化7例。14例出现淋巴结转移, 另外10例未见淋巴结转移。6例出现腹膜转移, 18例未出现腹膜转移。发生肝右叶转移7例, 肝左叶转移6例, 肝左右叶均出现转移11例。非同时性转移15例, 同时性出现转移9例[1]。

1.3.2 宫颈转移临床特点

(1) 胃癌转移宫颈癌临床特点10例患者中, 肿瘤在5 cm以上6例, 占60.0%;在5 cm以下4例, 占40.0%。低分化4例, 中分化3例, 高分化3例。10例患者均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输卵管、卵巢以及宫体的受侵现象, 内膜与肌层受侵者3例, 单纯内膜受侵者5例, 另外2例出现全层受侵;另外, 10例患者盆腔附近器官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 结直肠癌转移宫颈癌的临床特点7例患者中, 肿瘤在5 cm以上4例, 占57.1%;在5 cm以下3例, 占42.9%。低分化3例, 中分化1例, 高分化3例。7例患者, 全层受侵2例, 肌层和浆膜受侵5例。7例患者盆腔周边器官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2]。

1.4 治疗措施

1.4.1 肝转移患者

肝转移的55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方式治疗。其中, 根治性手术34例, 占61.8%, 均为发现较早患者, 将原发病灶和肝转移病灶进行彻底切除;另外21例患者, 占38.2%, 由于肝转移范围较大, 程度相对严重, 行姑息手术方式治疗。48例患者在术后继续进行化疗方式治疗。

1.4.2 宫颈转移患者

宫颈转移17例患者也均采用手术方式治疗。其中, 2例发现早, 转移范围小, 行根治性手术, 将原发和转移病灶根治性切除, 占11.8%;另外15例患者均行姑息性手术, 占88.2%, 手术治疗同时均予以全身性支持治疗, 13例联合化疗进行治疗, 增加对病灶的控制。

1.5 评价指标

对治疗1、3和5年后的生存率以及不同转移类型、不同治疗方式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和5年生存率分别进行统计分析。

1.6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1、3和5年后的生存率

该组72例患者中, 治疗后1年的生存率为83.3% (60/72) , 治疗后3年的生存率为27.8% (20/72) , 治疗后5年的生存率为9.7% (7/72) 。

2.2 不同转移类型的治疗情况

统计显示, 胃癌肝转移平均生存期18.3个月, 5年生存率为6.5%;结直肠癌肝转移为23.6个月, 5年生存率为12.5%。胃癌宫颈转移平均生存期为10.2个月, 5年生存率为10.0%;结直肠癌为14.8个月, 5年生存率为14.3%。整体比较, 结直肠癌转移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和5年生存率较之胃癌转移者相对更佳,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3 不同治疗方式的治疗情况

根治性手术平均生存期34.7个月, 5年生存率为8.3%;姑息性手术为16.2个月, 5年生存率为0。化疗患者平均生存期为30.2个月, 5年生存率为6.6%;结直肠癌为15.4个月, 5年生存率为0。整体比较, 根治性手术和接受化疗患者的平均生存期更长, 5年生存率相对更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胃癌和结直肠癌均是临床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 且一旦出现后易发生转移, 肝转移和宫颈转移是当前最主要的两种转移方向, 其中, 肝转移的几率相对更大, 宫颈转移发生的几率相对要小。肝转移中, 肿瘤较大患者发生转移几率更大, 且多数存在浆面膜侵犯, 出现低分化和肝左右叶均出现转移的发生几率相对较大, 大多为非同时性转移, 且多数会出现淋巴结转移, 另有少数患者会出现腹膜转移。宫颈转移患者中, 一般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输卵管、卵巢以及宫体的受侵现象, 且盆腔附近器官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扩及范围一般比较大, 增加治疗难度。

胃癌和结直肠癌发生转移后, 手术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 但由于转移情况和患者自身的体征不同, 采用的治疗方式存在差别。肝转移患者中, 对于早期发现且扩及范围和程度相对较小的患者一般采用根治性手术方式, 对于发现较晚以及扩及范围和程度较大的患者, 为避免手术意外一般采用姑息性手术, 原发病灶和转移病灶一般分次切除, 但一些小的转移病灶, 可在原发病灶切除时一并予以切除[3]。宫颈癌转移患者中, 由于扩及范围相对较广, 一般选择姑息性手术, 并予以全身性支持治疗。另外, 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后, 继续进行化疗治疗, 整体治疗效果相对更为理想[4]。

该研究显示, 结合化疗治疗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和5年生存率相对更高, 为接受化疗患者, 生存期均未达到5年。另外, 根治性手术较之姑息性手术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差。胃癌肝转移和宫颈转移患者的治疗情况较之结直肠癌转移患者的平均生存期要短, 5年存活率要低。所有72例患者中, 1年生存率为83.3%, 3年生存率为27.8%, 5年生存率为9.7%。

综上, 胃癌和结肠癌转移及早发现和及早治疗, 并尽量结合化疗方式予以治疗, 对于改善预后, 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 探析胃癌、结直肠癌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72例胃癌和结肠癌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分别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患者治疗后1、3、5年的生存率以及不同转移类型和治疗方式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和5年生存率分别统计比较。结果 72例患者中, 1年生存率为83.3%, 3年生存率为27.8%, 5年生存率为9.7%。结直肠癌转移较之胃癌转移患者的平均生存期要长, 5年生存率要高;根治性手术和接受化疗较之姑息性手术和未化疗患者的平均生存期要长, 5年生存率要高。结论 胃癌和结肠癌转移应及早发现和及早治疗, 并尽量结合化疗方式治疗, 以改善预后, 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命质量。

关键词:胃癌,结直肠癌,转移,临床特点,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

[1] 赵治国.胃癌、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分析[D].银川:宁夏医科大学, 2010.

[2] 殷卓敏, 俞华.胃癌与结直肠癌宫颈转移22例临床分析[J].中国癌症杂志, 2009, 19 (3) :210-213.

[3] 水会锋, 葛莲英.结直肠癌肝转移综合治疗现状[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09, 1 (4) :365-367.

结直肠癌创意预防措施范文第2篇

直肠指诊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和意义:

1、首先要进行的是肛门括约肌和肛管直肠环的松紧度检查,肛门括约肌和肛管直肠环正常时食指能顺利的伸入肛门内,如果食指通过困难或不能通过说明肛门有不同程度的狭窄;而如果肛门括约肌过于松弛无力,可能就会有肛门失禁。

2、检查肛管直肠前、后壁及其周围有无触痛、搏动、肿块,并应注意肿块的大小、硬度、活动性。对于位置较高的肿块,可在蹲位或截石位作肛门指诊,这两种体位可使肿瘤下移,可扪到较高部位的直肠癌。必要时可做直肠与腹部双合诊或直肠与阴道双合诊检查,对癌肿侵犯的范围可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3、在直肠前壁,男性可触到前列腺,女性可触及子宫颈,不应误认为是病理肿块;

4、检查完毕手指抽出后,要看手指套上是否染有血迹或粘液,必要时应作涂片检查。 直肠指诊要点是:①示指要全部插入到直肠;②环形触诊,顺时针逆时针环绕两次;③必要时应做蹲位检查,如原为膝胸位,应改为膝直立位,在增加腹压下手指尖可触到11~12cm深度;④示指退出后要细看指套上是否有血迹。

直肠指诊对于直肠的疾病有初步的诊断效果,医生通过直肠指诊,再根据患者的症状,可判断是否再进一步利用肠镜进行确诊病情。

直肠指诊对结直肠癌的意义:

成年人的直肠一般长15厘米,8厘米以上摸不到,但8厘米以下的直肠可以用手摸到。中国的大肠癌患者中,一半以上是直肠癌。在直肠癌患者中,又有约70%是中低位直肠癌。换句话说,70%的直肠癌、三分之一的大肠癌可以通过直肠指诊来摸出来。

直肠指诊不仅可以了解直肠癌的存在与否,尚可进一步了解到肿瘤的部位、大小、质地、累及的范围、程度以及与前列腺、尿道、阴道、子宫等的关系。根据肿瘤距肛门的距离及其浸润的程度等可以大体估计出病变的程度、手术切除可能性的大小以及是否能够保留肛门等,可为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高质量的直肠指诊也能发现高位、早期、小的直肠癌及癌前病变,但并非易事。

直肠指诊可以用于筛查直肠癌、直肠息肉、内痔、肛瘘、肛裂、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等多种疾病,还可以筛查男性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

结直肠癌创意预防措施范文第3篇

摘要:目的:了解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7.2至2018.8的60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组,常规组给予传统护理,手术室综合护理组开展手术室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手术配合程度、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耗时;护理前后心理症状积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手术室综合护理组满意度、心理症状积分、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手术配合程度、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耗时、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常规组有优势,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实施手术室综合护理效果确切。

关键词: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临床价值

结直肠癌是一种肠道疾病,发病率高。主要治疗措施是切除手术,而手术带来的创伤对结直肠癌病人造成不同程度的身心应激,影响术后恢复。本研究分析了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及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和护理方法

1.1资料

将我院2017.2至2018.8的60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组,手术室综合护理组年龄35-76岁(64.24±2.99)岁。男18例,女12例。常规组年龄34-77岁(64.57±2.76)岁。男20例,女10例。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

1.2护理方法

常规组给予传统护理,手术室综合护理组开展手术室综合护理。第一,术前护理:术前健康教育以多种方式进行,包括宣传手册和教育讲座。结直肠癌患者被告知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知识。护士详细说明了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流程,同时安慰结直肠癌患者以缓解他们的焦虑和紧张情绪。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前指导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积极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对营养不佳的结直肠癌患者加强营养支持[1]。第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护理: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注意保温,室温25~26℃,结直肠癌患者体温保持在37℃左右,给予保暖措施和输液加温措施。合理湿控制围手术期液体补充量,避免过多的液体摄入。第三,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护理: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评估结直肠癌患者的疼痛,有效的镇痛措施。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鼓励结直肠癌患者早日下床活动和在6-8小时后适当地饮用水或葡萄糖。12小时后可尝试给予流食,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2]。

1.3观察的指标

比较两组满意度;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手术配合程度、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耗时;护理前后心理症状积分;不良事件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SPSS14.0软件,t、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满意度

手术室综合护理组的满意度更高,P<0.05。如表1.

2.2心理症状积分

护理前两组心理症状积分接近,P>0.05;护理后手术室综合护理组心理症状积分优于常规组,P<0.05。如表2.

2.3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手术配合程度、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耗时

手术室综合护理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手术配合程度、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耗时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3.

2.4不良事件发生率

手术室综合护理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少,P<0.05。如表4.

3讨论

结直肠癌手术方法一般比较复杂,易发生术后并发症,未实施合理护理可影响康复。综合护理为结直肠癌病人创造了更加可视化的治疗方法,突破了传统的护理方法,通过优化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教育、锻炼、心理疏导、术中保暖、术后早期活动、进食等,促进了结直肠癌病人快速康复,减少了并发症的出现[3-5]。

本研究中,常规组给予传统护理,手术室综合护理组开展手术室综合护理。结果显示手术室综合护理组满意度、心理症状积分、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手术配合程度、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耗时、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常规组比较均更好,P<0.05。

综上,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实施手术室综合护理效果确切。

参考文献:

[1]聂颖.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给予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3):154-155.

[2]吴贵章.手术室护理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9):106+109.

[3]董明明.手术室护理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3):219-220.

[4]蔡赫,范娟,高亚静.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患者施行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应用意义[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8,24(S2):282-283.

[5]羅楠楠.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8,24(S2):306-307.

结直肠癌创意预防措施范文第4篇

新辅助治疗是在手术治疗前采用的一些治疗方法, 主要有新辅助化疗、新辅助放疗、新辅助放化疗等。但是新辅助化疗较多应用于临床, 其目的主要通过化疗后肿瘤缩小使手术易于切除, 尤其对于一些不可切除的患者经化疗后变为可切除, 降低术后复发率[4~5], 对进展期结直肠癌手术切除率及术后生存率有明显提高。

1 新辅助化疗的作用原理

对于消化道的恶性肿瘤治疗上首选手术治疗, 但是早期诊断率较低, 明确诊断者约80%为进展期。上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于结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 对进展期结直肠癌可以不同程度的减轻肿瘤负荷, 使肿瘤缩小, 从而达到根治, 改善术后生存率的目的, 因此,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受到医生的重视。新辅助化疗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CT) 于20世纪开始应用在临床, 最初用于晚期乳腺癌手术切除困难者[6~7], 近年来开始应用于消化道恶性进展期肿瘤的治疗过程中。现在作为结直肠癌的综合治疗的组成部分, 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新辅助化疗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通过术前的化疗可以不同程度的控制或 (和) 减小肿瘤原发灶, 减轻肿瘤负荷, 降低临床分期, 是肿瘤体积缩小, 更易于手术切除, 使不能切除的肿瘤变为可切除, 提高手术治愈率, 减少复发率[8~9]; (2) 控制微小及潜在的转移灶, 较少术中播散及术后转移复发[10~11], 可以清除增殖活跃易发生转移的癌细胞, 清除肝内的微小转移灶[12], (3) 术前的化疗作为有效地药敏筛选试验, 通过对化疗后放射检查学记病理学检查, 选择有效地方案及药物剂量作为术后化疗的首选[13]; (4) 新辅助化疗作为肿瘤发生后首次受到化疗药物的杀伤, 不受手术瘢痕就血管的改变的影响, 效果优于术后; (5) 对于伴有肝转移的患者, 使不可切除的患者变为可切除, 并且减少肝脏的切除范围, 最大限度的保留肝体积[14]。

2 新辅助化疗的适应证

NCCN结直肠癌治疗指南对结直肠癌特别是直肠癌的术前辅助治疗限定在术前分期局部T3和不论局部浸润程度但淋巴结N1的患者, 通常对于进展期的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均用于这类患者, 但对于分期为II期的结直肠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尚存在争议, 但对于肿瘤T4期、肿瘤周围淋巴血管侵犯、淋巴结活检数不足 (少于12个者) , 建议术后常规行辅助化疗[15]。

3 新辅助化疗的途径

新辅助化疗主要经静脉全身化疗、经动脉的灌注化疗、经腹腔灌注化疗, 经区域静脉灌注化疗。任何药物发挥作用都依靠血药浓度, 多数化疗药物的细胞杀伤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是呈浓度依赖性, 即局部浓度增高1倍, 杀灭癌细胞的数量可增加10倍左右, 药物作用时间越长, 疗效越好[16]。研究[17]证明, 选择癌肿主要供血动脉置泵灌注化疗, 可明显提高癌肿局部及肿瘤转移路径化疗药物的浓度, Maurer等人对消化道肿瘤区域动脉化疗的研究结果表明:动脉区域灌注化疗时肿瘤边缘化疗药物浓度是全身化疗时的9~68倍, 高浓度、长时间的抗癌药物集中于癌肿组织中, 必将大量杀伤肿瘤细胞, 增加化疗疗效。但是目前由于技术等原因, 动脉区域灌注化疗应用受限制, 目前主要给药方式为静脉给药, 在2004年6月召开的ASCO会议上曾有报道801例II或III期结肠癌患者随机接受5-FU/LV静脉推注或静脉滴注, 结果提示静脉滴注方案具有更高的生存优势和更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18]。因此, 全身静脉输注化疗是目前主要化疗途径。

4 新辅助化疗的方案及评估

新辅助化疗可使肿瘤发生后首次受到抗癌药物的治疗, 这是肿瘤耐药性较低, 化疗可有效地杀灭处于增殖周期的癌细胞, 使肿瘤细胞缩小, 有利于肿瘤手术切除且可杀灭侵入血管、淋巴管及腹腔游离的癌细胞, 减少肿瘤复发和医源性种植转移的机会[19]。5-氟尿嘧啶作为传统的化疗药物, 在结直肠癌的术前化疗中依然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奥沙利铂作第三代铂类抗肿瘤药, 其药理特性是以DNA作为靶点, 与DNA链上的G共价结合, 形成链内交联、链间交链以及DNA蛋白链, 使DNA损伤, 破坏DNA复制, 造成肿瘤细胞凋亡[7、20], 其比前两代铂类药物比较, 其骨髓抑制轻微, 无肾毒性, 与DNA结合速度快的优点。随着抗肿瘤药物的研究, 拓扑异构酶抑制剂也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开普拓是其中一种, 其与DNA拓扑异构酶I形成稳定的复合物, 特异性抑制DNA重连步骤, 引起DAN单链断裂, 使DNA产生不可逆损伤[9]。5-氟尿嘧啶联合亚叶酸钙应用于结直肠癌的化疗方案已作为国际的首选方案。MOSIC试验证实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及亚叶酸钙方案可使大肠癌术后复发转移和死亡风险较5-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方案降低23%[21~22];开普拓、奥沙利铂及5-氟尿嘧啶在治疗大肠癌中的有效性, 促使人们对三药联合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三药联合化疗方案作为一线治疗转移性大肠癌的临床病例总结显示, 6个疗程后肝脏转移灶缩小70%[9、23]。Ong回顾性分析了术前化疗的结果, 发现不可切除的肝转移灶在化疗后10%~40%变为可切除, 术后5年生存率约为30%~60%[24], Masi等研究发现对于不可切除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降期后的可切除率为13%~54%[25]。

目前对化疗的效果尚无确切的统一评价系统, 仅通过放射影像学及相关文献报道, 但多数报道显示远期生存率并没有显著延长[26]。杨昆宪等通过临床观察, 进一步证实了新辅助化疗前后肿瘤微血管浓度 (microvessedensity, MVD) 、增殖细胞核抗体 (prociferatingcellnuclear antigen, PCNA) 的显著变化及其术后肿瘤复发率的影响, 新辅助化疗后, 癌组织中不论是肿瘤简直还只肿瘤浸润边缘, 同一患者的MVD、PCNA明显低于未化疗前, 且有显著性差异[19];Penna等报道[27~28], 在一组最初评估不能切除的病例中, 有16%的患者通过新辅助化疗后切除了病灶和肝转移灶, 其3、5年生存率与最初就能切除病灶的病例相似。据文献报道[29~30], 随着对结直肠癌综合治疗的研究深入, 辅助化疗取得的长期临床效果也得到了认可。并且Turner[31]等报道257例大肠癌患者, 发现新辅助化疗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任峰[32]等研究发现新辅助化疗科明显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凋亡, 并抑制其增殖反应, 降低结直肠癌组织中P53的阳性表达率, 而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能延缓和减少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

5 存在的问题

新辅助化疗提高进展期结直肠癌手术切除率和术后生存率的得到广大外科医生的认可, 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1) 化疗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 出现恶心呕吐, 腹泻等不良反应增加患者的痛苦, 严重者可出现骨髓抑制, 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减少, 导致全身感染等风险; (2) 目前尚不能在化疗前有效的预测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部分对化疗不敏感的患者, 化疗可能不但无法使肿瘤将期, 而且可能会延误手术时机; (3) 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时间的选择在临床上仍然存在争议。

虽然新辅助化疗具有缩小肿瘤, 增加切除率, 降低术后转移及复发率的优点, 但作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方法, 合理规范的应用新辅助化疗, 提高生存率及降低术后复发转移率, 存在许多需要规范的争议。

摘要: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 近年来其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在升高, 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 单纯外科手术治疗显现出诸多弊端, 因此越来越多的治疗方案应用于其中, 其中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尤其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 其不仅提高了手术切除率, 而且提高了术后生存率, 现将结直肠癌的新辅助化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

参考文献

[1] Weitz J, Koch M, Debus J, et al.Colorectal cancer[J].Lancet, 2005, 365 (1) :153~165.

[2] 胡为民, 邓晓芳, 王进.结直肠癌术前化疗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 2007, 15 (1) :132~134.

[3] 晏仲舒.大肠癌辅助化疗[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02, 11 (11) :641~642.

[4] Folprecht G, Grothey A, Alberts S, et al.Neoadjuvant treatment of unresectable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correlation between tu-mour response and resection rates[J].Ann Oncol, 2005, 16 (8) :1311~1319.

[5] Karaoui M, Penna C, Amin-h M, et al.Infuence of preoperative chemotherpy on the risk of major hepatectomy for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J].Ann Surg, 2006, 243:1~7.

[6] Neuhaus SJ, Barry P, Clark MA, et al.Surgical management of pri-mary and recurrengt retroperitoneal liposarcoma[J].Br J Surg, 2005, 92 (2) :246~252.

[7] 曹杰, 王辉.FHIT mRNA表达与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性[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7, 30 (5) :12~17.

[8] Theodoropoulos G, Wise WE, PadmanabhanA, et al.T-levepreope rative and compele pathologic response afterpreoperative chemoradiation for advanced rectal cancer result in decreased re-currence and improved disease-free survival[J].Dis colon Recturn, 2002, 45 (7) :895~903.

[9] 顾晋, 姚云峰.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术前化疗[J].中华肿瘤杂志, 2007, 29 (2) :158~159.

[10] John E, Niederbuber MD.Neoadjuvant therapy[J].Ann Surg, 2003, 229 (3) :309~312.

[11] 王智勇, 陶凯雄.FolFox-6化疗方案治疗结直肠癌疗效观察[J].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2009, 6 (1) :1~5.

[12] Leonard GD, Brenner B, Kemay NE.Neodjuvangt chemo-therapy before liver resection for patients with unresectable liver metastases from cocorectal carcinoma[J].J Clin Oncol, 2005, 23 (9) :2038~2048.

[13] Folprecht G, Grothey A, Alberts S, et al.Neodjuvangt treatment of unresectable cocorectal liver metastases:correlation between tu-mor response and resection ratess[J].Ann Oncol, 2005, 16 (8) :1311~1319.

[14] Alberts S, Horvath WL, Sternfeld WC, et al.Oxaliplatin, fiuorouracil, and leucovorin for patients with unresectable liver-only metastases from colorectal cancer:a North Central Treatment Group phase II study[J].J Clin Oncol, 2005, 23:9243~9249.

[15] Paul F, Engstrom M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v.2.2006, 2006National Comprehemsive Cancer Network[J].www.nccn.org, 2006:4~5.

[16] 詹晓星.介入放射学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1989, 6:327~329.

[17] 朱志东, 蒲永东.氟尿嘧啶经胃左动脉和外周静脉化疗的药代动力学比较[J].中国胃肠外科杂志, 2000, 3 (1) :28~30.

[18] 杨沛新, 程若川.III期结直肠癌术后3种辅助化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7, (2B) :40~47.

[19] 徐明, 高峰, 仪孝信.新辅助化疗对结直肠癌手术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 2007, 25 (20) :12~131.

[20] Leonard GD, Brenner B, Kemeny NE.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before liver resectiong for patients with unresectable liver me-tastases from colorectal carcinom[J].a.J Clin Oncol, 2005, 23 (9) :2038~2048.

[21] Andre T, Boni C, Mounedji-Boudiaf L, et al.Oxalipratin, fiuorouracil, and leucovorin as adjuvant treatnebt for colon cancer[J].N Engl J Med, 2004, 350 (2) :2343~2351.

[22] 刘强.大肠癌新辅助化疗对手术的影响及近期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 2008, 28:47.

[23] Gornet JM, Azoulay D, Levi F, et al.Dramatic tumor response of bulky liver metastases following treatment with CPT-11and a chronomodulated4-day infusion of5-fluorouracil, folinic acid and oxaliplatin every2weeks in a colorectal cancerpatient[J].Anti Cancer Drugs, 2000, 11:263~268.

[24] Ong SY.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the management of colorectal metastases:a review of the citerature[J].Ann Acad Med Singapore, 2003, 32:205~211.

[25] Masi G, Cupini S, Marcucci L, et al.Treatment with5-fluorour acil/focinic acid, oxalilation, and irinotecan enables surgical resection of metastases in patients with initially unresectable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J].Ann Surg Oncol, 2006, 13 (1) :58~65.

[26] Bosset JF, Collette L, Calais G, et al.Chemotherapy with Preopera-tive Radiotherapy in Ractal Cancer[J].N Engl J Med, 2006, 355:1114.

[27] Penna C, Nordlinger B.Suigery of liver metastasis from colorectal cancer:new promises[J].Br Med Bull, 2002, 64 (1) :127.

[28] 顾晋, 詹天成, 姚云峰.结直肠癌的新辅助化疗[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07, 14 (6) :628~629.

[29] Wolpin BM, Mayer RJ.Systemic treatment of colorectal cancer[J].Gastroenterology, 2008, 134 (5) :1296.

[30] Harrison JD, Solomon MJ, Young JM, et al.Patient and physician preferences for surgical and adjuvant treatment options for rectal cancer[J].Arch Surg, 2008, 143 (4) :389.

[31] Turner II, Russe II GB, Blackstock AW, et al.Impat of neoadjuvant therapy on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inpatients undergoing re-section for rectal adenocar cinoma[J].Am Surg, 2004, 70 (12) :1045~1049.

结直肠癌创意预防措施范文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例患者, 治疗前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确诊, 且经肺CT, 腹部CT, 腹部B超证实为IV期, 其中肺转移2例, 淋巴结转移1例, 肝转移5例。男6例, 女2例。结肠癌5例, 直肠癌3例。中位年龄56岁 (42~68岁) 。初治4例, 复治4例。所有病例卡氏评分≥70分, 预计生存期超过3个月, 无化疗禁忌证。

1.2 治疗方法

恩度用法:15mg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静滴, 维持3~4h, 治疗同时予以心电监护, 连用14d, 停7d重复;同时联合既往未使用的或与既往无交叉耐药的化疗药物, 每21d为1周期, 至少完成2周期。用药2周期后评价疗效, 用药1周期开始评价毒副反应。

1.3 疗效评价标准

按WHO标准评价疗效, 分为CR、PR、SD、PD, CR+PR为有效, CR+PR+SD率为疾病控制率。按WHO抗癌药物毒性反应分级评价毒性反应, 分为0~4度。

1.4 结果

1.4.1 近期疗效

8例病例共予以29周期, 平均3.6个周期。8例患者中CR1例, PR2例, SD2例, PD3例;有效率 (CR+PR) 37.5%, 稳定率 (CR+PR+SD) 63.3%。

1.4.2 毒副反应

共29周期恩度与化疗联合治疗中, G3/4毒性中骨髓抑制6例 (20.7%) 、恶心/呕吐3例 (10.3%) 、腹泻2例 (5.6%) , 主要与化疗反应有关。1例 (3.5%) 患者在滴注恩度过程中出现暂时性的窦性心动过速, 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控制。见表1。

2 讨论

恩度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国家一类抗癌新药, 是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 血管内皮抑制素是一种血管生成抑制剂, 它能有效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 阻断血管生长, 中断肿瘤细胞营养和氧气供应, 最终使肿瘤细胞处于休眠状态, 或者说“饿死”了肿瘤细胞。近年来的研究, 恩度联合化疗对各种肺外实体瘤均有较好的疗效, 刘秀峰等[1]用恩度与化疗联合治疗多种晚期恶性肿瘤, 4例有效, 有效率13.3%;袁霞等[2]用恩度联合化疗治疗HER-2阴性乳腺癌, 3例有效, 有效率60%。我科在治疗多种晚期恶性肿瘤中, 予以恩度联合化疗治疗, 也取得了不错的疗效[3]。

恩度的毒副反应小, 比较常见的是心脏反应、腹泻、肝功能损害等, 大多为可逆的, 无须用药可自行恢复, 较严重的停药也可恢复。

联合恩度治疗关键是早期使用, 联合使用和持续使用[4]。在本组患者中出现1例CR病例, 该患者为肝转移病人, 肝脏转移病灶小, 发现早, 共予以了5周期的恩度联合化疗, 经治疗后肝脏转移灶全部消失。我们认为, 恩度联合化疗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能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轻微,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8例晚期结直肠癌, 予以恩度联合化疗方案治疗, 其中, 恩度用法:15mg/d, 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静滴, 维持3~4h, 间歇7d重复。化疗方案予以未使用或与既往治疗无交叉耐药性的结直肠癌标准化疗方案。每21天为1周期, 至少完成2周期。用药2周期后评价疗效, 用药1周期开始评价毒副反应。结果 8例病例共予以29周期, 平均3.6个周期。其中CR1例, PR2例, SD2例, PD3例, 有效率 (CR+PR) 37.5%, 疾病控制率 (CR+PR+SD) 63.3%。G3/4毒性主要与化疗药物有关。结论 恩度联合化疗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能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轻微,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

关键词:恩度/血管内皮抑制素,晚期结直肠癌,联合化疗

参考文献

[1] 刘秀峰, 秦叔逵.恩度与化疗联合治疗多种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J].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7, 4 (12) :241.

[2] 袁霞, 张东生.恩度联合化疗在HER-2阴性乳腺癌肝转移中的临床应用-附5例临床报告[J].癌症进展杂志, 2007, 11 (5) :604.

[3] 彭济勇, 曾建伦.恩度联合化疗治疗多种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J].药品评价, 2007, 5 (4) :380.

结直肠癌创意预防措施范文第6篇

1.1 入选标准

结直肠癌手术性质为根治性;术后复发转移情况明确。排除标准:术前放化疗病例, 术后3个月内复发转移或死亡病例, 家族性息肉病及炎症性肠病恶变病例。

1.2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来自2000年1月至2007年5月结直肠癌根治患者321例, 其中男性201例, 女性120例;年龄35~72岁, 平均年龄62.8岁;其中结肠癌120例, 直肠癌101例。

1.3 观察内容

观察本组321例结直肠癌根治患者转移复发情况, 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复发转移为终点事件, 建立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复发转移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P<0.05, OR值>1) 。

2 结果

2.1 复发转移情况

321例结直肠癌根治患者复发转移85例, 复发转移率为26.47%直肠癌复发转移53例, 复发转移率为52.47%, 结肠癌复发转移32例, 复发转移率26.66%。

注:经统计学分析, 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中年龄 (P>0.05, OR值<1)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复发转移因素分析

对本组患者进行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肿瘤大体类型、病理分化、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术后化疗因素进行分析, 具体见表1。

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肿瘤大体类型、病理分化、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术后化疗因素进行分析, (P<0.05, OR值>1)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结直肠癌术后复发通常是指手术后局部再出现的肿瘤, 而转移则是指在远处器官出现的肿瘤。但广义地说, 远处转移也是肿瘤复发的一种表现;复发是指结直癌根治术后出现与原发癌相关的再发癌, 包括肝脏、肺、骨骼等的转移癌以及局部复发等。复发需经病理、CT、MRI、B超、X线检查等至少一项证实。

大体类型与结直肠癌或结肠癌的复发转移有关, 外生性肿瘤的肠壁浸润、淋巴结和血行转移比率低, 且肿瘤大体类型与分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肿块型肿瘤多处于中早期, 浸润型则处于晚期。结直肠癌突破粘膜肌层侵润达粘膜下层时, 就有可能发生淋巴结转移。随着癌向肠壁深层及肠壁外浸润, 淋巴结转移的机会明显增加。术后辅助化疗与结直肠癌的复发转移有关。近年来,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辅助化疗治疗得到了重视和发展。进行术后早期辅助化疗对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总的生存率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本组病例进行转移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观察到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肿瘤大体类型、病理分化、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术后化疗是导致结直肠癌转移复发的主要的相关因素, 指导临床对结直肠癌术后转移复发因素的重视。

摘要: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转移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2000年1月至2007年5月结直肠癌根治患者321例, 进行术后转移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321例结直肠癌根治患者复发转移85例, 复发转移率为26.47%;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中年龄 (P>0.05, OR值<1)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肿瘤大体类型、病理分化、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术后化疗因素进行分析, (P<0.05, OR值>1)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肿瘤大体类型、病理分化、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术后化疗是导致结直肠癌转移复发的主要的相关因素, 指导临床对结直肠癌术后转移复发因素的重视。

关键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转移复发,相关因素

参考文献

[1] 宫嫒.272例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8, 33 (5) :608~610.

上一篇:教育事业统计自查报告范文下一篇:几种常见演讲开场方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