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2023-10-29

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每一名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时候,都有自己的教育理念,或者说对不同的教育理念有自己的诠释和理解。毫无疑问,不同的教学理念造就不同教师的教学方式。本篇文章即主要阐述和探讨本人的数学教学的理念和认识。

【关键词】新时期 高中数学 教育教学理念 尊重学生

教育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师开展工作的主要方向标,教师在教育理念的宏观指导下,精心拣选每一节课的课堂模式和教学方法。不同的教育理念所导向的教学效果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教师在教育理念的学习和研究上是应该秉持严肃负责的态度的。新的时期,教育部对教师在教学理念上的指导主要归向于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方面,要求数学教师在坚持数学科学精神的前提下,更加全面地衡量学生的成绩和能力。本篇文章,即列举几项新时期相关的教育教学理念,简单阐述一下本人的诠释和践行方式。

一、始终坚持尊重学生的教育教学理念

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是新时期提出的一个核心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中高中数学教师将自身的教学主导地位发挥到极致,但是并不关心学生本身的主体地位是否得以实现,学生在课堂上需要做的就是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记录公式或者是作答题目。这样学生就可能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消磨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性思维也难以得到基本的增长和提升。其实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身是不矛盾的,二者是完全可以兼顾并存、相互包容的。1.教师在数学知识方面比学生更加充足,在学习方法上比学生更有经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自然具有一定的主导地位,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具有一定的统筹权力,这样有益于集中实现课堂的高效。但是,学生作为课堂中最主要的参与者,教师在备课和进行授课的时候必须要全面考虑学生的感受在其中,不能一味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走。学生对自己哪个数学公式没有学好、还需要教师再次讲解也是最为清楚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通过一定的师生互动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学习感受和切身需要。2.教师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有益于学生建立起学习数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因为学生能够在最自然的状态下产生更多的想法和思路,比较全面地发展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3.教师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其实质是对学生学习潜力和能力的一种肯定,学生得到了教师的尊重和支持,也会进一步支持教师的教学工作,给教师提出一些教學建议的同时更加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所以教师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时候非但没有丧失自身的教学主导权力,而是还树立了自己的教学威信。

二、进一步完善评估体系的教育教学理念

评估作为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常常会影响教师和学生的后续阶段的教学和学习。不论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估还是学生对教师的评估,都是基于前一段时间的教学和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的,因而具有对于总结经验教训和全面认识自我重要的价值作用。但是,之前的评估模式过于形式化,在真正评估的内容和方式上不够客观和系统,导致未能取得客观准确的评估结论。1.完善现有的学生评估模式。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师在评估一名学生的时候,常常将学生一个阶段的学习成绩作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评估内容,这样就很容易进入一种误区。学生其他方面诸如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等不但是影响学生成绩的重要因素,也是一名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方面。新时期的教学精神指导高中数学教师在评估学生的时候要具备综合的眼光和全面的价值取向。2.建立客观的教师评估体系。学生评估教师模式的客观转变要求主要是基于评估的具体内容提出来的。大多数的评估答卷中,主要考察的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教态和教师的作业布置形式,但是对于教师是否关心学生、进行了积极的师生互动等并不关注,这样就意味着教师只要做好教学工作就足够了。但是事实显然不是这样的,一名高中数学教师不但要教书,更要时刻将育人当作己任,从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关注学生的和谐成长。新时期的教师评估体系必须具备全面、客观的特点,这样学生才能够帮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得失有正确的认识,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

三、切实关注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

在以往应试教育的大趋势下,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目标方面更加倾向于帮助学生提升成绩,在教学中更加重视对学生应试技巧的培养,这样就相对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其实成绩只应该是教师教学的目标之一,而且学生的实际实践能力是更加影响学生全面素质的综合发展的。因此,新课改专门提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明确要求。在客观教学实践和条件都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带着学生通过动手的形式亲身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价值,而且还可以保证学生在成绩和能力方面并驾齐驱、和谐发展,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总之,对于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培养应该得到高中数学教师的足够重视,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尝试多样化的途径帮助学生有效提升实践能力。

四、努力发现学生优势,激发学生潜力的教育教学理念

古语有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优势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学生擅长速算,有的学生做题细心,有的学生擅长举一反三,还有的学生在答题方面另辟蹊径、思路独到。不论学生的优势是什么,教师都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且在教学中努力帮助学生将各自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其次,对于学生还没有表现出的优势或者潜力,教师要通过自己教学中耐心地观察和分析,帮助学生实现潜力的发展和凸显。高中时期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优势和弱点是有一定的判断力的,因此在具体的践行中,教师也可以通过跟学生交流学习感受的时候,让学生评价自己的优势是哪些,进一步准确把握学生们的情况。总之,教师要对自己的学生充满信心,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优势和潜力,成为他们数学学习道路上的导航者。

以上的几点教育理念及其具体的指导意义只是本人的一些心得和经验的总结,无疑,不同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诠释还是因人而异的。但是,不论选择如何个性化地理解和践行,教师都应该秉承和坚持与时俱进的优良作风,为打开新时期的教育局面、引导学生具备更强的数学逻辑能力而不断努力和奋斗。

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1优质的导入是优质课堂构建的关键

不容否认,语文课堂,特别是高中阶段的语文课堂都是相当枯燥的,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优质的导入显得格外重要。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当课堂开始之前,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么学生就会更加专心的听讲,更加用功的听讲,这是高效课堂构建的关键。因此,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导语,也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高中语文课堂的导入也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生机盎然,充盈着美的气息,让学生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好的导语,是一块磁铁,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考察一些著名教师的教案,会发现他们对导语的设计无不精心备至。从一定程度上说,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导语设计。笔者认为优质的导语首先应该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的课文,有不少时隔久远,且内容深奥,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首先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对这些课文的学习兴趣,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跨度。其次,要突出重点。导语设计贵短,切用过于冗长的导语。最后就是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高中语文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对人们的精神领域产生着深广的影响,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随时受到语文材料的熏陶感染, 并产生独特的体验。人文性和情感性决定了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出动人的教学情境与氛围。而选进教材的课文,绝大部分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名篇佳作,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除了考虑知识的传授外,还必须把握文中的“情”。因此,优质的导入需要教师的不懈努力,不断地奋斗,才能构建优质的课堂。

2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及教学方法的合理指导

过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教育的需要。作为新时期的高中语文教师, 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得学生主动的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重要因素,也是高中语文实施成功教法的集中体现。不同课堂情境,有着不同韵味。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学习心理,带来的是不同的课堂效果。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学生在和谐愉悦课堂氛围中。才能进入最理想的学习状态。教师要善于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语文教师更加要注重运用亲切的笑容、适度的幽默、鼓励性语言、师生平等互动等方法营造良好氛围.创设学生学习的良好情境。教师千万不可把平时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带入课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师生平等基础上与学生进行有效对话。高中语文教师要成为学生引路人。要十分注重让学生有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营造“民主、平等、理解、赏识”的新型师生关系,新课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才能在和谐愉悦课堂氛围实现高效率。因此,新时期,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正视学习环境的重要性,不断地提高自身能力,为学生营造和谐欢快的学习氛围,从而有理由高效课堂的构建。

3因人因时而异,进行科学的教学

不容否认,高中时期,是学生的性格特征形成与完善的重要阶段,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掌握好各个阶段学生不同发展状况。比如高一、高二、高三。首先要抓紧在高中一年级做好学生性格特征成熟前的培养和教育。继续初中时的习惯。定期背诵诗歌,定期运动等。高中二年级教材选取了许多古典诗歌。教师可以由课内诗歌进行拓展。比如同一题材的,要集中背诵,且要结合名家点评进行分析,理解、感悟其境界。另外,可指导学生自行查找有关作家的资料,由各学习小组成员整理,选取时间进行分享、评比。其次。对高中生进行性格培育,要从提高其认知水平入手。可指导学生多看些气势豪放、大气磅礴且饱含爱国情操的作品。最后,由于高中生的性格类型和特征表现已基本定型,要改变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教师要有充分的爱心和耐心。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 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

总而言之,新时期,对于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优质的导入吸引学生的兴趣;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和谐欢快的教学环境;以及因人因时而异,进行科学的教学,从而真正的构建高效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

摘要:新时期,高中阶段语文新课改在广大教师的倾情关注下.课堂教学正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新课改所取得的成绩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也不可否认,目前的课堂教学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完全忽视学生的感受,这样的教学能高效吗?我们一直反思,并且不断地努力,只为构建高效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

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在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和社会更加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在高中教育中,班主任作为指导者,在德育中起着重要作用。班主任不仅要督促学生取得好成绩,而且要注意德育。要做好学生德育的管理和建设,就必须寻找新的途径,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

关键词: 高中;德育;班主任

在高中生学习阶段,学习压力比以往要大,如果学习节奏加快,学生可以集中精力提高学业成绩,从而提高自我修养和素质。班主任应该负责鼓励高中学生进行高质量的学习,并采用有效的德育策略帮助学生成长为健全的人,这也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首要任务。结合自己的实践和管理培训的尝试,笔者提出了有效发展德育的几种策略。

一、 高中阶段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对德育工作的重视不足

高中老师最重要的任务是提高高考成绩。此外,部分学校将高中班主任的绩效和学生考上大学的数量等同起来。这使部分高中教师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监督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在学习文化课程时,忽略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二)德育工作内容陈旧老套

道德教育的内容是指用来塑造学生道德社会意识形态的政治规范和法律道德的综合内容,涵盖了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民主教育,法律教育,科学世界观和生活前景教育等各个方面。因此,德育的内容非常广泛,给高中班主任的德育事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并在德育事业中产生了问题。示例:进行理想教育时,过多地关注学生的理想教育,当他们认为高考是惟一的理想时,会给学生增加心理压力,而且高中生正处于青年期,喜欢张扬个性,独立意识较强。这种德育方法会激起学生的反抗,不仅会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而且会大大降低德育的教育效果,达不到德育的期望。

(三)对德育工作的复杂性认识不够

高中生基本精力充沛,兴趣广泛,因此对待事物的心理自我调节和认知能力较低,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这个阶段的学生对待外部变化是非常敏感的,并且容易受到社会各方面环境的影响。因此高中的德育工作很复杂,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有很多困难,但是部分班主任对此并不重视。仍然有更多的人在课堂上依靠思想政治课老师的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仅仅通过道德教育来指导学生是不够的,他们还没有采用各种影响道德教育过程的复杂形式的道德教育方法。鼓励学生,正确形成学生的三观。

(四)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

师生之间的沟通是影响德育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但在目前的德育中,师生之间的沟通尚未实现。一些班主任认为学生应该听从他们的建议不应该反驳,并且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所做的事对学生有好处,所以他们将从道德教育的主体转变为道德教育的接受者。这不仅不能达到德育的教育效果,而且可能造成师生之间的冲突而严重地干扰德育的发展,不能形成学生的真正思想,甚至造成心理阴影。

二、 新时期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开展路径分析

(一)树立育人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师实践各种教育管理行为的指南。在进行传统的高中教育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大多数班级教师将其管理和教育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并采取严格的管理方法来限制学生。出乎意料的是,由于班主任的严格限制,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发展,渴望自由,并违反了许多要求,这不仅造成严重的师生冲突,而且限制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在新时代,学生是班级教育和管理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因此在实施教育和管理活动时,教师应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和跳板,并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实施各种教育管理方法。帮助学生了解知识,塑造行为并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二)挖掘德育资源

实施德育管理活动离不开丰富的德育资源。在进行班级管理活动时,班主任应从班级管理和教育的各个方面入手,充分利用宝贵的德育资源,并采取适当的步骤教育和指导学生。在正常情况下组织班级管理活动时,会立足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挖掘德育资源。

第一,挖掘班级管理资源

在开展班级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德育资源丰富多彩。以班级规章制度为例,这是一种德育资源。在组织班级管理活动的过程中,他们会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制定规则和规章的机会,以帮助他們根据个人经验克制和理解自己。建立学生的法治感。例如,有些学生上课迟到。根据这种不良的行为习惯来组织班级管理活动时,要求学生进行自我检查并规划好每天的时间。在充分的时间下,学生在上课5分钟前到达教室,准备学习用品。此外,可以开发一套补偿和惩罚制度,以有效地执行该规则。如果学生在一学期内未迟到过,则将获得奖励,同时也是实践课堂规则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当学生迟到时,可以让他担任班级纪律委员会的成员,并在每天的30分钟前到达教室,以记录其他学生的到达时间。在相对完整的系统的约束下,学生可以自愿检查自己的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并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规则和时间感,为良好行为打下基础。

第二,挖掘学科德育资源

班主任不仅执行班级管理任务,还执行教育任务。立德育人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深入研究该学科,挖掘知识背后的德育资源,并采取适当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这些德育资源,以便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时受到良好道德的影响,并形成了良好道德观念。比如英语教学中,阅读和写作中包含许多道德教育要素。以野生动植物保护为例,教师开始了关于野生动植物保护的话题的讨论,在组织教育活动时,基于道德教育的要素,教师最初使用多媒体直观地向学生广播了视频《可可西里》。看着猎人们残酷地捕猎藏羚羊,学生深感震惊,不禁斥责残酷,产生积极的情感。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教学活动,还可以教育具有良好品德的学生,帮助他们塑造道德行为。

(三)班主任要加强师德修养,坚持言传身教

班主任是与学生联系最密切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因此班主任的思想,行为和道德观念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班主任要求学生自己做自己需要做的事情。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马卡连柯也说过:“教师的个人榜样,乃是使青年心灵开拓结果的阳光。”为了使班主任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教育,其必须首先树立一个好榜样,严于律己,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加强自我修养,并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从小事情开始,多规范自己,少指责别人,以高尚的道德和言行举止激励学生鼓励并做好学生榜样。

(四)坚持以生为本,建立合理的德育管理目标

在教育和管理过程中,班主任的能力与学生学习技能的发展和未来发展密切相关。教师需要根据其原有的素质和能力来阐明自己在德育中的主导地位。在合理的指导和培养下,将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全面知识和技能。在进行道德教育之前,班主任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素质,记录学生的档案,同时与学生的父母和学校进行良好的沟通,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道德教育。

学生是德育的主体,学生通过德育这一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得到了较好的思想发展和良好的人格训练。教师应在教师管理过程中以此为基础。早期接受调查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为学生设定德育目标,应将其具体制定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随着每一次道德教育活动的发展,一段时间内学生成长的变化和短期目标可能会有所不同,并且学生可以通过总结每项活动的进步并持续实现自己的目标来提高水平,对德育活动充满热情。

(五)注重隐性教育,减少单纯枯燥的说教

隐性教育是提高高中德育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从班主任的角度来看,所谓的隐性教育主要是指从自身的言谈举止以及班级内积极氛围的营造入手。在课堂老师的指导和影响下,学生可以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并在课堂学习氛围的影响下积极主动地学习。首先,班主任通过提高技能,改变过去学生学习中的不良习惯,鼓励学生主动行动。良好的行为是通过班主任的指导获得的。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可以从比较好和坏的行为习惯入手,让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和模仿感,并增强他们的管理技能。其次,可以从建立阶级文化开始,营造一种阶级氛围。鼓励学生参加课堂活动,包括课堂活动和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并在学生参与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然后,黑板报和文化墙应给予定期更新,班主任鼓励学生围绕学科学习的内容进行设计,同时利用学生的长处给予学生肯定。继续对促进和创造和谐气氛产生积极影响。

(六)强化师生沟通,合理地渗透德育教育

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德育的主要形式,在特定的交流过程中,班主任需要注意自己少说话,让学生多说话,多表达,一方面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摆脱班主任单纯讲解的局面。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的阐述来从学生那里接收到更多的信息,以更好地理解德育的渗透,更好地协调德育的工作计划。在德育项目开始之初,班主任应清楚如何与学生相处,了解学生生活中有趣的事情,分析学生的行为习惯,并根据其人格特质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目标将变得无形。班主任应注意与学生的常用交流方法和互动内容,并与学生建立朋友关系。因此,学生可以自信地与班主任交谈,而不用思考他们面对班主任时的行为。

三、 结语

众所周知,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在立德树人的指导下,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活动时应渗透德育教育,以帮助学生在与班主任互动时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实现健康发展。简而言之,要发展高中生的德育水平,班主任必须从教学和管理技能入手,并在初步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生活观念。注意在班主任的指导和影响下,确保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并结合有效的师生沟通,合理渗透德育,提高德育的渗透性。

参考文献:

[1]马衍红.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路径分析[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618-620.

[2]鄭秀兰.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8):19.

[3]吴作成.试论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德育工作[J].学周刊,2019(23):168.

[4]吴春梅.高中班主任巧用典型案例进行德育之我见[J].文教资料,2019(18):156-157.

[5]王志伟.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扉:浅谈高中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J].教书育人,2018(22):78.

作者简介:

陈健,江苏省太仓市,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完善和深入,职业高中音乐教学也加快了改革进程,逐步将创新教育落实到教学目标内,落实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也成为当下职业高中音乐教师重要的教学任务。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在职业高中音乐教学中全面贯彻落实创新教育,深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优化学生音乐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文章从多个视角出发,对基于职业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培养展开分析和研究,意在为职业高中音乐教学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

关键词:职业高中;音乐教学;创新

前言

创新是促进社会发展、推进民族进步的软措施和硬道理。创新对于国家、民族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新时期教育教学的重要使命。音乐学科是职业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推进职业高中音乐教学创新发展进程,不仅能够进一步推进职业高中教育改革的完善,深化职业高中办学宗旨,还能够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围绕职业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培养这一课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深入挖掘音乐作品情感元素,激发其学习兴趣

职业高中在开展音乐教学时,教师需要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上重视日程,意在能够最大程度优化音乐教学成效,为整个音乐教学注入更多的活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来为学生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指导,使得学生能够在逐步学习过程中感受到音乐学科自身的魅力。另外,针对于音乐学科本身来说,其是一门具有较强审美属性、人文属性的学科体系,而且融汇了多种的情感元素,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挖掘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元素,以音乐情感为出发点来深化学生对音乐的把控,进而丰富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例如,在教学《黄河大合唱》这一音乐作品时,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合理地引入到教学环节中,让学生更为直观地、形象地感受到黄河所呈现的奇特美景。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讲解这一音乐作品背后的故事,比如为学生讲解这首音乐作品对抗战的鼓舞,以及词曲人光未然(原名张光年)、冼星海人生履历等等。通过这样方式,不仅能够进一步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和文化视野,还有助于激发起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强化其对音乐作品的情感认识。因此,职业高中教师需要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来优化选择自身的教学方式,注重教学方式的趣味性、适用性,意在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2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不断增强音乐课堂的趣味性

实践调查显示,通过有效地应用情境教学模式,有助于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并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之于全日制普通高中而言,职业高中更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所以,职业高中音乐教师在在进行教学工作时,需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来优化设计情境教学模式,注重情境教学模式的趣味性、导向性,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音乐学科的魅力,意在全面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使其高效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从而进一步优化其自身音乐属性,促使其高效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以此来推进自身音乐素养进一步强化。

例如,在开展歌舞音乐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通过这样方式,能够使得学生进一步强化对歌舞发展背景以及音乐技巧的了解,使得学生能够深化对歌舞音乐知识的掌握,从而为发展学生的审美素养奠定教师基础,所以在实际教學过程中,教师要加以高度重视。

3运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

针对于职业高中学生来说,其自身发展不能与社会和市场相脱节,所以在实际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提上重视日程。为了能够更好地践行这一目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开放式教学、游戏化教学、提问式教学、自主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式,意在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和束缚,同时进一步唤醒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例如,在开展“通俗歌曲”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前为学生设置一系列的教学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歌曲旋律、演唱技巧等等问题展开研究和交流,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为学生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指导,通过这样方式,来进一步强化学生创新思维的锻炼,以此来满足素质教育改革要求。

4引发学生自主思考,探寻音乐作品中的美感

就实际情况出发,当下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呈现出极大的被动性,很多学生理所当然地接受教师的知识,没有加以深入地分析和思考,这也极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自主分析意识的提升,同时也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为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来创设出更为高效的问题驱动方式,意在激发学生自主思考意识,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会随着思考的深入而得到逐步提升,同时也会使其对音乐作品挖掘也更为深入,在这样情况下,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自然水到渠成。

结束语

总的来说,职业高中音乐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分支,务必要予以高度重视,在此过程中,通过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为驱动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落实到自身教学过程中,注重自身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推陈出新,优化创新模式的选择,意在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以此来推进职业高中音乐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思思.职业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J].北方音乐,2019,39(20):218+223.

[2]张章.刍议职业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培养[J].戏剧之家,2019(31):186.

[3]李易阳,李珂佳.浅谈职业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艺术品鉴,2017(04):276.

[4]尹珊珊.浅谈职业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祖国,2016(15):196.

(四川省成都市中和职业中学 四川 成都 610000)

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那么, 作为职业高中的教师, 特别是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师, 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适应并承担起教育、培养合格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这是摆在广大职业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我作为一名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师, 对此, 有着很深的感受。

1 充分认识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和传统语文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相比, 新时期, 对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已有更高的要求。现今, 语文教育已全面走向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轨道, 语文教师作为基础学科的教育者, 已担负起更重要的历史使命。要求其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 全新的教育理念, 正确的角色定位, 不断提升课堂的教学能力。而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师更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职业高中的语文教育既是各门知识的基础, 又是社会实践的必修课, 是职业学校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重要学科, 是参加工作后的重要知识本领。这一点不但教师要有充分认识, 更要使学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 从而使职业高中的语文教育真正得到实际效果。

作为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师还要认识到, 搞好职业高中的语文教育, 是奠定我国职业教育的基础, 只有不断提高自身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能力素质, 不断与时俱进, 才能更加热爱本职工作, 才能有特点地做好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工作, 使职业高中的语文教育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更好地适应培养新时期中等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

2 努力提高语文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

教育工作是传播知识、培养学生、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 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与希望。这就要求教师在政治上要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 要有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在工作中要有为莘莘学子无尽仁爱之心, 要有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无私奉献之心。

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 语文教师尤其应具备一种作为教育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掌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以学生的发展为己任。热爱每一位学生, 尊重每一位学生, 努力培养每一位学生。要为人师表, 必须做到身正为范, 成为学生做人、治学、立业的楷模。作为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师, 首先一点就是要立足于社会, 严格要求自己, 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 培养自己高尚的行为习惯, 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楷模及学习的典范,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新时期, 在“科教兴国”、“和谐发展”教育战略的指引下, 我们职业学校的语文老师应更加严格约束和规范自己, 努力培养适应新世纪和新形势的有用的专业技术人才, 让学生先成人再成才, 让学生家长放心, 让国家社会满意。

3 不断增强语文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知识水平

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师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特别是专业知识、社会知识尤为重要。丰富的专业知识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必然前提。教师社会知识面宽, 对复杂问题理解透彻, 才能够更好地为学生传道解惑。语文这门学科, 最贴近生活、最能反映生活, 生活的多元化、复杂化, 决定了语文教师不能局限于狭小的专业领域, 还要懂得相关的历史、地理、哲学、经济等学科的知识, 这样才能增强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同样语文教师只有成为知识的杂家, 才能适应现阶段教学的实际需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同时, 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还应该掌握教育理论知识, 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育学、教学法等方面, 把握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 以便根据学生的实际, 循其规律, 顺乎自然地进行教学, 更好地培养动机, 激发兴趣, 发展智能,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 改进职业教学方法, 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现代职业高中语文教师的能力包括语文能力、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等几个方面。就语文能力而言, 扎实的语文能力素养是语文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素质。语文能力应包括对听、说、读、写多种信息的接收、反馈、传递、提取处理、储存等方面能力。听的能力主要是对学生的反映要及时提取有用信息, 并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 提高教学效果;说的能力要求语文教师能用规范的职业语言传递信息, 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授课, 注意读音准确, 表达清楚, 讲话流利, 同时口语的表达要简洁生动, 有较强的逻辑性;准确流畅地采用各种表达方式授课, 讲述精辟入理, 讲解精确恰当, 问答富有启发性, 讲课要善于激励,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读的能力要求教师快速提取和处理教材及教学过程中的信息, 各种阅读方法的掌握及使用合理的阅读速度, 达到较好的授课效果;写的能力要求教师的写功扎实, 如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字迹工整, 书写端正, 给学生做好榜样, 成为学生仿效的典范, 同时要具备较强的文字书写能力, 能写善写各种实用文体, 培养职业教育中学生书写各种文体的能力。这些都是学生参加社会工作的重要知识和本领, 职业学校的语文老师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并做好教学的改革。

5 树立教师的自我发展和终身教育意识

职业高中语文教师的自我发展和终身教育意识能增强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使自己的专业发展始终保持自我更新的取向。新形势下的职业语文教师既是教育者, 更是学习者、创造者。在新课程理念下, 语文教师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态度研究语文教学规律, 使语文教学能够适应社会不断发展和变革。职业语文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不断汲取新的营养, 保持对新事物的兴趣和热情, 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只有这样, 才能永葆语文教育专业及语文教师事业的青春与活力, 紧跟时代的步伐。

现阶段的教育改革提倡素质教育, 这是我国教育史上一次划时代的变革, 是各类学校教师肩负着的伟大而神圣的历史使命。作为培养中等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 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 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复合型语文教师的需要, 从而更好地迎接新的挑战, 承担起推动职业高中语文教育不断向前发展的重任, 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专业技术人才做出贡献。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在改革开放新时期, 职业高中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形势, 不断加强学习, 提高素质和教学能力, 更好地承担起新时期的教学任务, 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问题。

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当今世界信息量激增,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对人的身心发展和对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健全人格”的培养已不仅仅是个人需要,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才资源将是未来世界的主要动力源。体育对人的品格塑造,要符合21世纪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有时代性和针对性。正因为如此,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新时期体育教学对高校大学生人格培养塑造功能就显得更具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体育;大学生;人格;培养

1.引言

当今世界信息量激增,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对人的身心发展和对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的高级需求能否被社会成员所接受,成为个人需求;社会成员是否能承受经济和政治改革所带来的冲击,这些都与“健全人格”的培养紧密相关。“健全人格”的培养已不仅仅是个人需要,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才资源将是未来世界的主要动力源。从这个意义上说,抓住时机在高校大学生中培养“健全人格”,是关系到对现在和未来人才资源保护的大问题,这也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体育对人的品格塑造,要符合21世纪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有时代性和针对性。正因为如此,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新时期体育教学对高校大学生人格培养塑造功能就显得更具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人格的概念

人格是指人的性情、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蔡元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为四育,即:(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道出了体育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中所占的重要地位。人格是人们社会化的结果,一般被理解为由人的心理、气质、生活习惯等表现出来的一种个性心理特质。人格与人的先天秉赋密切相关,但更与后天的生活环境、习性养成和教育密切相关,也与特定的民族文化相关。因此,人格实际上是共性的人类文化和个性的心理特质的统一,人格的养成不仅是个人成长的标志,也是民族性格的标志。

一般来说,人格教育和养成的内容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日常习惯的养成,包括行、坐、卧的日常行为举止和言谈的把握程度。良好的日常习惯是生成良好道德的基础。第二,生活方式的养成,包括对待衣食住行的态度和整洁化等要求。第三,心理倾向的养成,主要是外向或内向心理倾向的养成问题。在心理倾向上,要注意培养人的独立气质和自主能力,并把这种气质能力与遵从社会规范、服从公共权威的“顺从”意识结合起来。对大学生进行适当的挫折训练,培养吃苦精神、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战胜挫折的毅力。第四,人际习惯的养成,人际习惯是指作为人格的一种表现,是人在人际关系方面养成的天然性趋向,也就是不加人为力量而表露出的一种内在人际自然力。人际习惯一般可分为和谐习性如善于协调、宽容、忍让、妥协、合作等等和对抗习性如争夺、竞赛、苛求、攻击、分裂、争斗、孤立、自我封闭等等两种。

3.高校体育对塑造大学生人格的意义

人格涵盖了人的一切内在品质,犹如人的灵魂。人格的形成与人自身素质有关,同时受生活环境、教育、社会实践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其中受教育因素的影响最大。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各种教育内容和形式中,体育以其自身的特点,在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

高校大学生处于学习的重要时期,他们在生理上处于发育的敏感阶段或发育基本成熟阶段。通过体育教学,不失时机地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练就强壮的体魄,可成为良好人格塑造的“载体”。

高校大学生的心理正处于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时期,他们的性格,气质、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和需要、动机、理想、道德等个性倾向性尚未成熟定型,可塑性很强,而体育教学的内容和过程具有全面的教育性,且寓教于乐、可模拟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对其人格的培养可以发挥直接的作用。可以说,体育是育体与育心的最佳结合方式,它对人格素质的培养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现代体育科学研究进一步证明,体育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还可以通过体育来向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因此,体育不仅是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发展其人格魅力的重要途径。

4高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对大学生进行人格教育

高校体育教学中实现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并非只要从事高校体育教学就能达到人格教育的目标,只有有目的、有意识地发挥体育教学的优势,才能实现体育教学中的现代人格教育。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高校体育工作者只有积极挖掘体育教学中人格教育的潜力,创设育人环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教好书、育好人。

4.1爱岗敬业,为人师表

就社会分工而言,教师是培养学生的专门人员。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师在培养人的过程中自己的世界观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言行仪表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品德和人格形式。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应具备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热爱本职工作,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对所从事的职业有一种真挚、深厚、持久的感情。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育人工作才会有巨大的动力源泉。以身做则、为人师表,是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基本准则。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作为高校体育教师,既要有扎实的体育理论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术,还要有高尚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只有教风端正、行为高尚、谈吐文雅、严于律己、事事处处做学生的楷模,才能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4.2结合教学内容,挖掘思想内涵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各类教材的教育因素,把现代人格教育与体育技术教学结合起来。如田径课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和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体操课应培养学生勇敢、互相帮助的优良品德;球类课可突出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思想;武术课要培养学生果断、机智、灵活、敏锐的思维方式。各种教学比赛和游戏中要培养学生不怕困难、争强好胜的竞争意识和集体主义荣誉感。体育教学比赛中让学生承担适量的裁判工作,可以使学生养成秉公执法、实事求是和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4.3利用教学环节,适时进行教育

体育课的结构一般分为开始、准备、基本和结束四个部分。大学体育课实行大课教学,为进行人格教育提供了充分的时间保障。体育教学中人格教育,要求教育者将学生中不符合教育目的和目标的行为,引导控制在规范的行为准则之内。体育课开始部分的课堂常规教育,如集合、点名、着装要求以及宣布课的内容、任务等,可使学生养成遵守纪律、听从指挥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约束自己行为的自制能力。准备部分通过队列队形、基本体操训练,培养学生整齐划一、步调一致的纪律性和一丝不苟、审美爱美的观点。基本部分主要通过基本技术的学习和身体练习,培养学生机智勇敢、知难而进、开拓进取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思想作风。结束部分通过放松活动,培养学生自觉、积极、主动的态度。另外,课前课后让学生准备器材、打扫场地、清点教具等,养成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美德。

4.4灵活运用教法,达到教学教育目标。

合理选择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不仅是传授知识、技术和技能的需要,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需要。教无定法,关键是得法。教法不同,教学、教育效果各异。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不断研究改进教法,要重视方法的灵活性,手段的多样性和效果的明显性。如体育课中让学生互相保护与帮助,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技能,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助人为乐、团结友爱的高尚品质;采用正误对比纠正错误动作,或让学生示范和回答问题,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胆量,满足大学生的表现欲望,还能启发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养成互相学习、善于取长补短的学习风气;采用竞赛评比法,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可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起到抑恶扬善、奖功罚过、树立正气的作用。

4.5引导学生关爱人生。

体育教师通过教育、启发、引导,使学生在情感上、心灵深处受到触及,达到人格教育的效果。体育教学中,大学生的思想、心态最易暴露,教师要深人到学生中去,和学生说心理话,了解学生的思想,抓住敏感的话题,剖析原因,巧妙引导。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开启学生的心扉,把大学生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生的片面认识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养虽较高,但也要因人而异,有的放矢,才能达到教育人、培养人的目的。如对那些开朗热情的学生,教育时要单刀直入,切中要害;对那些孤僻冷漠的学生,教育时要延缓迁回,诱其自悟;对体育基础好的学生,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要多敲边鼓,防止骄傲自满;对于体育基础差的学生,要以表扬、鼓励为主,使学生树立起勇气和信心、战胜自我,敢于争先。

5小结

高校体育应定位于以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为中心,而不仅仅是提高身体素质,应当有利于健全心理品质,培养社会适应能力。高校体育发展的趋势是终身化、生活化、社会化、人性化,未来的高校体育势必从教育观念,思想到内容形式逐步适应时代的要求。高校体育教师要利用体育教学的有利因素,在传授知识、技术、技能的基础上,适时地的做好大学生的人格培养工作,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高质量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景莹.大学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李艳.试析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德育功能[J].山西体育科技,1998.

[3]张晓霞.挖掘体育教材中的德育内涵,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J].体育科研,2000.

[4]董茜,刘学志.高校体育应树立“体魄与人格并重”的体育观.[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7.

[5]庞学光.创造性人格的培养与学校教育革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4.

上一篇:诗词教学与初中语文论文范文下一篇: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