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学论文范文

2023-09-16

本科教育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技能;培养目标;培养路径

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技能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应该掌握的专业技能之一。具备良好的音乐教育技能不但能保证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还可以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人格魅力。然而,近几年来,受生源质量、学生原有音乐素养及高校课程设置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本科生音乐教育技能普遍不强。因此,必须深入分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音乐课程设置与教学现状,确立以音乐教育实践能力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技能培养目标,并努力探索相关的培养路径,确保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音乐教育技能达到一定水平,以适应未来从事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的需要。

一、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技能的培养目标

确立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技能的培养目标,首先要从了解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特点入手,并充分考虑音乐学科及其教育本身的特点,进而全面分析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技能的特点,以确保音乐教育技能培养目标的科学性、合理性。

(一)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特点

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具有四方面意义:(1)帮助幼儿感知音乐美。(2)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3)引导幼儿学习和掌握简单的音乐知识及技能,如认识音符,掌握一些简单的演唱、演奏技巧等。(4)引导幼儿运用音乐表达情感,体验快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1〕在这种教育理念的引导下,以往偏重于音乐技艺训练的幼儿园音乐教育模式遭到了摒弃,现在的幼儿园音乐教育已将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和身心的全面发展作为核心目标。因此,成功的幼儿园音乐教育意味着幼儿可以通过音乐活动获取表达、创造和交流的机会和经验,并发现音乐的内在美和形式美。而幼儿园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音乐教育技能,才能真正在幼儿园音乐教育目标的指引下,挖掘音乐活动潜在的教育价值,发挥音乐教育的功能,促进幼儿音乐素养的提高和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特点

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育是为适应幼儿园音乐教育需要所开展的教育,〔2〕它具有以下特点。

1.非专业性

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育不同于专业音乐学院(系)的音乐教育,它具有非专业性特点。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存在因忽视学前教育专业特点而导致的教学目标缺乏针对性的问题,其音乐课程设置大多套用专业音乐学院(系)的课程模式,过于强调钢琴演奏、演唱等技能训练。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幼儿园音乐教育实际需要脱节,导致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实践能力不强、对幼儿园音乐教育内容缺乏了解等后果。我们知道,要顺利组织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教师需要具有对作品进行分析、编排并根据作品特点设计活动方案的能力,因此,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音乐教育技能的培养,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以致用。因此,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等不能简单搬用专业音乐学院(系)的教育模式。我们认为,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入职幼儿园后开展的是幼儿音乐启蒙教育,而不是向幼儿传授高难度的演奏、演唱技巧以及深奥的音乐理论知识。因此,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学习难度应适当降低。

2.综合性

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育具有综合性特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音乐的学习不求“精”,但求“通”,但对音乐教育的学习可精益求精。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虽然原有的音乐基础普遍较薄弱,但文化素养、知识结构、学习能力都较强,所以,是可以在音乐学习的“通”上下功夫的。学前教育专业院校可以通过开展适度的综合性音乐教育,使本科生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及良好的音乐综合实践能力,例如具备一定的音乐律动、音乐游戏创编能力等。

(三)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技能的培养目标

基于以上对幼儿园音乐教育及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特点的分析,我们认为,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技能的培养目标应该直接指向培养具备良好音乐素养的合格的幼儿园教师。这里所说的良好音乐素养主要包括两方面涵义:一是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即较好掌握了演唱、演奏、弹唱、音乐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调、调式、调性、节奏、节拍、旋律、和声、织体、曲式)等知识与技能,并能将这些知识与技能转化为音乐实践能力、音乐作品分析能力、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等。二是具备良好的音乐学科教学知识和技能。从教育技术学和教学论的角度看,主要包括音乐表达能力、音乐思维能力、音乐组织能力、音乐编创能力、音乐表演能力和音乐教具制作与操作能力等。幼儿园教师的音乐教育技能是需要通过一定的专业培养、训练才能形成的。因此,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应重点关注学生音乐素质培养的全面性,可以传授演唱和弹奏技能基础,系统讲授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最终使学生习得幼儿园实用音乐教育知识和技能。

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技能培养路径

(一)课程结构及内容

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音乐素养的主要途径。从结构上看,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主要包括音乐基础课程与幼儿园实用音乐课程。音乐基础课程主要是声乐课程和钢琴课程,其中渗透了音乐理论、音乐知识、音乐欣赏等内容。幼儿园实用音乐课程建立在音乐基础课程的基础之上,主要包括幼儿歌曲弹唱、幼儿歌曲清唱、幼儿歌曲伴奏编排等内容。音乐基础课程与幼儿园实用音乐课程两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共同为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获得音乐教育技能提供支持。

1.音乐基础课程

(1)钢琴课程

钢琴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音乐基础课程,这门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技能奠定基础。由于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主要来源于普通高中,大部分学生的音乐基础几乎为零,所以本科生的钢琴教学可以围绕三大内容展开:一是加强手指技巧的练习。手指技巧练习主要针对三个升降号范围内的大小调音阶、和弦连接、琶音及24个大小调五指音阶进行有序训练。二是强化钢琴练习曲的练习。可让学生强化练习车尔尼、莱蒙等作曲家的经典钢琴练习曲,以提高他们的手指技巧等。三是学习和练习钢琴乐曲,这是钢琴课程中最重要的内容。为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选择钢琴乐曲应充分考虑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宜以篇幅小、难度浅、旋律美等为原则。如可选择《四小天鹅舞曲》《洋娃娃的梦》《欢乐的锅庄跳起来》等。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完整、流畅地演奏这些教学曲目。在钢琴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确定不同难度的练习曲目,以保护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信心。

需要强调的是,有关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可渗透在钢琴课程学习当中。教师在教授钢琴曲目时可介绍曲作者及其创作背景等,并讲解曲目中出现的音符、标记、音乐表情术语等,从而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声乐课程

声乐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另一门音乐基础课程。该课程可以中外小型声乐曲、幼儿歌曲、少年歌曲等为教学内容。教师在传授声乐演唱技巧的同时,要加强对幼儿演唱特点的分析,注重声乐知识、技能与学前教育专业性的有机结合。另外,这门课程还应纳入音乐欣赏内容,可包括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电影音乐、戏曲等,以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丰富其音乐知识。

2.幼儿园实用音乐课程

幼儿园实用音乐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幼儿园音乐活动直接相关,主要包括幼儿歌曲弹唱、清唱,幼儿音乐游戏创编,幼儿音乐律动设计等。

幼儿歌曲弹唱、清唱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极为重要的音乐教育技能,它可以直接反映出幼儿园教师的音乐素养。歌曲弹唱、清唱又是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最重要的组织形式。开展弹唱、清唱教学时,教师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演唱技能(识唱和清唱)、演奏技能(钢琴)、对幼儿歌曲作品的分析及编排技能等。也就是说,学生需在了解掌握一定的钢琴、声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学习准确分析幼儿歌曲作品的整体结构、调式及调性等,并掌握歌曲内容及风格要求等,最终能准确、完整地弹唱或清唱幼儿歌曲。

幼儿音乐游戏创编是指将幼儿歌曲与游戏进行有机结合,根据幼儿歌曲内容、风格、结构等特点设计游戏角色、动作等,并编排出有趣的音乐游戏。需要指出的是,创编音乐游戏时宜选用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幼儿音乐作品,如《数鸭子》《乡下老鼠》等。

幼儿音乐律动主要有两种形式:节奏性律动和动作性律动。节奏性律动是指结合幼儿歌曲旋律创编出各种节奏的音乐律动,它有多种体验形式,如击打身体的不同部位、击打身边的不同物体、击打不同的乐器等。动作性律动是指结合幼儿歌曲旋律做出一些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动作。幼儿天性爱动,通常都喜欢做有韵律的运动或有节奏的击打动作。音乐律动教育就是抓住幼儿这一天性,引导幼儿在律动中感知、体验音乐。因此,进行幼儿音乐律动设计也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必须掌握的音乐教育技能。〔3〕

(二)音乐教育技能培养路径

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音乐教育技能的培养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四条途径。

首先是音乐必修课。这是培养本科生音乐教育技能最重要的途径。需要强调的是,音乐教育技能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分阶段进行,并分层次教学,才能逐渐提高全体学生的音乐教育技能。具体来说,音乐必修课程可以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在本科生入学后的前两年开设音乐基础课程,即钢琴、声乐课程,重点训练学生的基本演奏、演唱等能力,并通过传授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第二阶段是在三四年级,开设幼儿园实用音乐课程,通过学习幼儿歌曲的伴奏编排以及幼儿歌曲清唱、弹唱和创编等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前后两个阶段的音乐课程都要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加以设计,教学目标必须具有针对性。

其次是音乐选修课。音乐选修课也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音乐教育技能的有效路径。一部分本科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音乐基础课程学习后,会在音乐方面显露出良好的潜能,通常,他们也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针对这部分学生,可以开设符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的系列音乐选修课程,如:幼儿钢琴教学法、幼儿合唱训练、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幼儿园音乐教学课件制作等。音乐选修课在很大程度上可提高学生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学科教学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再次是音乐教学模拟活动。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音乐学科教学的知识和能力不可能只靠课堂学习获得,还必须依靠大量的幼儿音乐教育实践活动的支持。为此,音乐基础课程应该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例如可以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增加幼儿园音乐教学模拟活动这一内容,鼓励学生根据某个音乐主题对相关音乐材料(教师指定或自选)进行分析与创编,或据此设计音乐教学活动,并模拟幼儿园教学情境组织这一音乐教学活动。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及时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讨论。音乐教学模拟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音乐学科知识和技能与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有效融合。

最后是课外的音乐实践活动。课外音乐实践活动也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音乐教育技能的重要路径。课外音乐实践活动包括音乐技能竞赛,幼儿园教育教学见习、实习,音乐专题讲座等。课外音乐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有助于他们拓宽音乐视野,实现学以致用。例如,学生可以直接利用所学理论对某首幼儿歌曲进行编排及弹唱,然后将其运用到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目前来看,这样的课外音乐实践活动效果很不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教育技能。

(三)考核评价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来说,具备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幼儿园实用音乐教育知识和技能,两者是同等重要的。〔4〕但就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这一根本的培养目标而言,幼儿园实用音乐教育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因此,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要重点考核其音乐教育技能。对音乐教育技能的考核又要与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紧密相连,考核一般可安排在课程学习结束以后进行。考核内容主要是弹唱和清唱(各占总成绩的50%)。考核小组可由幼儿园实习指导教师和大学音乐教师共同组成。需要注意的是,音乐教育技能考核还应该和过程性评价、基础音乐能力评价相结合,以确保对学生的考核是客观的、发展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5.

〔2〕〔4〕周世斌.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2,19.

〔3〕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19.

本科教育学论文范文第2篇

一、赫瑞瓦特大学:寓创业教育于工学和理学专业教育中

英国赫瑞瓦特大学拥有培养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优良传统,多年来学校很多学科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全世界享有良好的声誉。然而,在2000年以前,除提供一些管理方面的选修课程外,赫瑞瓦特大学并没有向工学和理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任何形式的创业教育课程。在这一背景下,近年来该校致力于为攻读工学和理学学位的学生提供创业教育课程,并努力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赫瑞瓦特大学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中,有的探讨企业的概念,旨在向学生传递信息和加深学生对企业经济价值的理解;有的提供场景化的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

1.工学专业的创业教育

为把创业教育融入工学专业教育中,赫瑞瓦特大学采用了有计划、综合的方法,要求在工程专业的教师和企业家之间开展密切的合作与协作。

现在,对赫瑞瓦特大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和电气工程等工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创业教育课程已经成为他们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在创业教育的第一阶段,工学专业的所有学生都有机会选修管理课程。该课程包括简介性内容和创业内容,开设这类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构建创业模型来向学生介绍寻求创意的原则和商业计划,要求学生构想出商业点子并制订商业计划。学生在这一阶段提出的创意可以不具有创新性。在这类课程中,学生通过听讲座来接触到市场研究、争取融资和企业报告等概念。

不管有没有选修第一阶段的管理课程,第二阶段的创业教育课程都是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职业发展课程的学习,这类课程讲授工程师的职业和企业技能发展需求。赫瑞瓦特大学就业服务中心也参与到创业课程的设置中,强调并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学校要求这一阶段学生提出的点子必须具有创新性,也必须与工程专业相关。

在创业教育的第三阶段,工学专业学生需参加一些作为他们专业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工程实践。这一阶段通常要求学生为一个给定的产品或某一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比如,设计一个更高效、高产或成本更加低廉的牛饲料投喂机)。该阶段,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工程管理课程的学习。他们要根据工程项目制订一个商业计划,考虑如何让工程项目进入市场及如何管理项目并实现赢利等问题。这一阶段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演讲、写作和研究等技能,还培养了学生的财务规划、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商务技能。

2.信息技术专业的创业教育

学校为信息技术专业(IT)大三、大四的学生提供了三门创业教育选修课程。对那些不打算在第五年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来说,他们只需选修其中的一门,而这门选修课是专业教学的一部分,它能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和企业技能。对在第五年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来说,他们在第五年必须参加两门创业课程的学习,其中一门讲授信息技术产业背景下创业的重要性和价值,另一门讲授企业或企业内部的商业规划和发展战略。同时,学生还必须完成一个创新项目,通常是撰写一份文献综述或进行其他二次性研究。学生硕士论文的选题可以和信息技术有关,也可以和创业教育有关。这样,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重要性就被提到了同等的高度。当然,要想做到这些,就需要专业教师和企业家之间开展密切的合作与协作。

3.物理学专业的创业教育

赫瑞瓦特大学物理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现在必须参加物理学创业课程的学习。这一创业课程被专门列入了专业课程中,是基于场景化和概念化的教学,向学生介绍有关现代企业经济的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教师根据学生的论文、考试成绩和演讲、报告等来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价。这一创业课程包含的内容虽不多,但是专门为物理学专业学生设计的,教学中选用的所有材料(如个案研究、举例、对概念的解释等)都是基于物理专业的。

二、卡迪夫大学:将创业教育融入建成环境类专业教育中

英国政府部门一直积极提倡营造更具创业精神的文化氛围,越来越多的大学正根据政府的政策要求开设面向所有专业的创业教育课程。英国卡迪夫大学认为,高等教育能提供创业教育和培训,是培育这种文化氛围的重要机构。该大学非常注重创业课程的开设,并将这些课程融入建筑、城市规划、房地产等建成环境类专业课程之中。为了推动创业教育的教与学,卡迪夫大学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师生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二是丰富和推广创业教育的教学资源,三是鼓励创业教育中的创新。目前,卡迪夫大学已经汇集了很多创业教育的案例,这些案例用创新的方法将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的教学融入建成环境类专业的课程教学中。

卡迪夫大学的很多专业课教师在讲授不太熟悉的创业课程时自信心不足,因此开展教师创业培训是卡迪夫大学解决专业课教师创业知识和自信心不足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而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面临的一个挑战是,要改变专业课教师的奖酬和评价标准。为此,除开展创业教育科学研究、出版创业教育著作外,为调动专业课教师参与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卡迪夫大学改革了教师的奖酬制度,以奖励教师具有创新性的创业教育实践。

三、利兹城市大学:将创业教育融入信息管理和计算机科学专业教育中

英国很多大学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都包含创业教育课程,但这些专业大部分为商务类专业,而且创业课程也通常被安排在本科的最后一年。利兹城市大学认为,各本科专业教学中都应该包含创业教育课程,也不必等到本科的最后一年才开设创业课程,越早让学生接受创业课程越好。2005年,利兹城市大学成立了创业教育中心,中心开展的一个项目是让学校信息管理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接触现实世界中的电子商务问题,并邀请学生充当某一中小企业的顾问。尽管这个企业是虚构的,但企业面临的问题却是真实的。项目要求学生首先要找出企业面临的问题,然后把自己作为可能的问题解决者向企业推销,最后执行学生自己提出的电子商务问题解决方案。对该项目的独立评估结果显示,其对学生养成积极学习、创新与创造性思维习惯有很大帮助,对改变教师支持学生学习的态度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利兹城市大学开发的一级创业课程包括在专业课程学习前开设的三周介绍性的基础创业课程和在第一学年结束前的四周开设的发展性的创业课程。在这两类创业课程之间,每隔六周开设两门平行的专业课程。这些创业课程有助于学生熟悉今后将要学习的课程,要求学生把学到的创业知识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四、三所大学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启示

英国赫瑞瓦特大学、卡迪夫大学和利兹城市大学三所学校创业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可总结为以下两点。

一是创业教育已融入本科专业教育的全过程。这三所大学都强调让学生尽早接触创业类课程,并提出了创业课程开设得越早越好的理念。创业课程如果只在本科教育的最后一年开设,就会孤立于专业课教学之外,可能会流于形式,就不能很好地起到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的作用。

二是创业教育课程和学生所学专业密切相关。首先,创业教育课程选择了好的创业榜样,提供了与专业学习相关的案例。适合的阅读材料、恰当的例子、来自本专业领域成功或不成功的企业家的事迹,使得创业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专业学习。其次,专业课程教师、来自企业界的专家、学校创业教育中心的教师都参与到创业教育中,这进一步保证了创业教育材料的学科相关性。同时,邀请本专业的专家给大学生开设创业讲座,也为学生提供了可以模仿和学习的榜样。

我国自1999年举办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以来,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关注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然而,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目前,我国大学开展的创业教育并没有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认可和好评,创业教育起到的作用也非常有限。若能从英国大学开展创业教育的经验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以更加灵活、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创业教育,让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让创业教育更贴近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其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那么创业教育就有可能受到师生的欢迎,从而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正如赫瑞瓦特大学管理与语言学院威廉·基奥教授指出的那样:“当我们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向某一专业的学生提供创业教育课程时,最重要的是在保持教学标准的同时又能保持创业教育的灵活性。我校每项创业教育活动都被赋予了灵活性,进行创业教育时鼓励向专业教师咨询。”这种灵活、与本科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的创业教育模式,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

责编:晓 岚

本科教育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本科教育;学制体系;教育与经济发展

我国高职教育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正由以低层次、规模扩张为目的的发展模式转变为以高层次、提升质量为目标的发展模式,即从追求量的布局转变为追求质的提升,试图让高等教育更加紧密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也在积极适应这种变化,改变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向以实践教学和技能培养为中心转变,尝试和推行诸如“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半工半读”等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高职教育的内涵,推动高职教育向纵深发展。但在这种内涵式发展中,其高职教育学制体系给高职教育更深入地改革带来诸多问题。高职教育学制体系在衔接上出现断档,低一级职业教育向高一级高职教育输送人才没有全面连贯的学制设计。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高职教育改革形势要求我们必须正视这一问题,务求妥善解决,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制度设计支持,为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一、高职教育定位在专科层次的困惑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在办学定位、办学规模和条件、职业人才培养水平、职业师资队伍等方面有了显著提高。有些高职院校与某些普通本科院校差距在拉近,甚至个别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超过了某些普通本科院校。但由于高职教育学制体系定位在专科层次,其在招生就业、财政支持、教师待遇等方面明显不及普通本科院校。甚至学生考入高职院校感觉自己是“二等学生”,就业时感觉是“二等毕业生”,这种高职教育学制体系上“二等化”,使高职院校觉得低人一等,势必影响高职教育发展的积极性。

1.高职教育定位在专科层面不符合教育与外部关系的规律。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具有“滞后性”说明教育优先发展的必要性。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更加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和生产实际的教育类型,应当很好地满足于当前的社会经济生产的需求,也应当着眼于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规律,一方面要求教育要适应当前政治经济的需要,另一方面教育要对当前的政治经济有超前的发展,这也是我国优先发展教育战略国策的根据所在。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以专科层次为主在过去是基本符合教育与外部关系规律要求的,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职教育应向高层次发展,把高职教育定位在专科层面的终极形态,无疑是不符合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纵观很多国家和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从过去以中等或专科层次为主开始逐渐向上延伸至本科(学士)教育层次乃至硕士研究生教育层次为主。如日本开始规范职业型研究生院的建设,以培养高级职业技术人才;我国台湾地区的高职教育不仅有硕士研究生教育层次,甚至有的已上升至博士研究生層次。我国在硕士研究生教育层次设置的专业学位已经含有职业技术教育的成分。教育对经济和社会生产的反作用应考虑其学制设计的超前性或前置性,为后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合适的人才,而避免人才供给的“滞后性”。

2.高等教育分类把高职教育定位在专科层面是片面的。一般在高等教育分类中,有人把其分为学术型和职业型(有人还分为研究型和教学型、理论型和应用型等),但没有人把高职教育定位在专科层面。实际上高职教育也是应该和普通高等教育一样,不仅有专科,而且应该有本科乃至研究生层次的教育,在学制设计上应与普通高等教育互相贯通。目前在我国普通本科院校中,已经有些地方高校将办学定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置专业,开展供需对接,渗透了职业教育的理念。国外的学术型和职业型高等教育并没有把两者割裂,在学制上也没有设置不可逾越的鸿沟。现实是,我国高职教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满足了大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为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贡献,但其地位却被僵化地定位二流教育、统一控制在专科层次办学,使其在招生就业、学生升学以及工作中的薪金、升职等方面都处于不利的地位。我国高职教育定位在专科层次不是高等教育分类的本意,应该用其本源的和发展的观念改变这种僵化的理解。

3.高职教育定位在专科层次不利于倡导终身学习理念。把高职教育定位在专科教育层面,“堵”住了向上一级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径,与普通高等教育也没有设计合理通畅的沟通渠道,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其培养的人才在市场机制的竞争中会先天不足的。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又不平衡的现实下,高等教育需要大众化也需要类型多样化,应当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然而,现行学制结构把高职教育定位在专科层次,人为设置了高职院校及其学生上升的空间,把高职教育变成了封闭顶端的教育形态,忽视了学生成长成才和发展上的需要,与终身学习的理念相悖。虽然高职教育中出台了关于优秀专科生升入本科教育的选拔制度,但能够升入本科学习的学生实属凤毛麟角;虽然我国还有众多继续教育形式,如成人教育、网络教育、高教自考、业余大学等,可以满足某些终身学习的需求,但对大多数高职毕业生来说,不能满足或者不适合他们继续职业学习以及其他继续学习的需要。

二、高职教育升级为本科教育展望

按照一般的理解,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一个持续发展的阶段,而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时间较短,升级为本科教育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实际上高等学校的发展在一定经济社会时期是可以超常规发展的,比如,1965年建校的英国华威大学,经过不到五十年的发展。我国近代意义的高等教育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办学治校的丰富经验,建国后我国经过长期的学科建设、理论研究对高等教育也形成了比较成熟制度。目前,我国有些高职院校在办学经费、师资队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实习实训基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已经具备了升级为本科教育层次的基础。人为主观地、整齐划一地将其定位在专科层次,是对高职教育发展呼唤的忽视,对人们需要高职教育发展的忽视,对高职教育课持续发展不利。

1.高职教育升级为本科教育符合教育分类理论。高等职业教育是区别于学术型、研究型的另一种高等教育类型,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工作的高等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按照高等教育分类,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范畴,其内部构成可以包括专科、本科、硕士等多个层次。我国目前的高等应用型人才教育一般认为主要在高职层次,当然,许多地方本科院校也在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但仍采用学科型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离职业教育的宗旨还有很远的距离。多样化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职业教育的层次应当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提升。高职教育的层次化既反映了经济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又能满足人们学习的层级需求,也是全球高职教育发展历程的生动体现。

2.高职教育升级为本科教育有助于提高生源质量。高职教育升级为本科教育有助于使高级技能型人才得到社会的认同,提高其社会地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间矛盾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因为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的价值没有真正得到社会应有的认可,人们对本科教育深情相望,不情愿报考高职院校,造成高职院校生源不足、质量不高。实际上,有些学生乐于学习职业教育的专业和技术,有些学生适合技能型的工作,操作能力强,但由于高职教育的“低人一等”,他们不得不选择普通高等教育而放弃乐于学习或适合学习的高职教育。所以,高职教育升级为本科教育不仅能提高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认同感,也能有效提高高技能人才对其自身的认同度。改变重视普通高等教育和轻视高等职业教育的传统认知,引导学生的择校、择专业观念的转变,使乐于参加职业教育和适合职业教育的学生心甘情愿地选择高职教育,有助于提高报考高职院校考生的数量和质量。

3.高职教育升级为本科教育有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初,德国在面临迅速发展的工业化、信息化、服务性社会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提出综合性大学培养科学中坚,应用技术大学培养大量应用型人才的高等教育改革目标,重视应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技术人才的地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是通过普及应用技术本科以上教育来有效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如英国以能力为重的技术学院、印度的工程与技术学院和技术大学、法国的科技工程學院等,也都是以技术教育为主、以技能培养为重。通过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以应用型人力资源的优势助推生产技术普及和广泛运用,激发生产力的巨大活力,推动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目前,我国经济社会正面临转型,政府积极推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社会产业结构,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应该积极适应这一转变,打通高职教育学制上的瓶颈,设计好职业教育升级体系,为转型后的经济社会培养更多合格人才。

4.部分地区高职教育升级为本科教育条件基本成熟。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迅速提高。在部分发达地区,高职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应加快发展。但这种发展不仅是规模的扩张,主要是办学层次和水平的提高、办学内涵的提升。目前,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完成了社会生产的工业化,正在向知识社会大步迈进;很大一大部分地区正在加速工业化,当然还有相当的地区比较落后。这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需要高职教育应有多层次定位,根据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定高职教育的层次,使高职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具备了将专科层次高职教育升级为本科教育的条件。

经过多年的发展,一些高职院校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探索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途径、社会服务定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一套招生、培养、就业的可持续有效办学模式,找到了一条健康发展的办学之路。其师资队伍、教学科研、办学经费和实习实训等办学条件基本具备了升级为应用型本科层次教育的要求,甚至有些高职院校在办学实力、办学效益、学生就业等方面超过了不少本科院校。应积极引导那些办学定位明确、办学方向正确、办学条件达标、生源就业较好的高职院校升级为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甚至鼓励探索研究生层次的教育。当务之急是做好调研,积极先行试点,力争尽快设计出健康完整的高职教育体系,为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经济社会培养源源不断的合格人才打好基础。

作者简介:侯爱民(1960-),男,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生工作部任职,教育管理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本科教育学论文范文第4篇

一、赫瑞瓦特大学:寓创业教育于工学和理学专业教育中

英国赫瑞瓦特大学拥有培养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优良传统,多年来学校很多学科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全世界享有良好的声誉。然而,在2000年以前,除提供一些管理方面的选修课程外,赫瑞瓦特大学并没有向工学和理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任何形式的创业教育课程。在这一背景下,近年来该校致力于为攻读工学和理学学位的学生提供创业教育课程,并努力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赫瑞瓦特大学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中,有的探讨企业的概念,旨在向学生传递信息和加深学生对企业经济价值的理解;有的提供场景化的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

1.工学专业的创业教育

为把创业教育融入工学专业教育中,赫瑞瓦特大学采用了有计划、综合的方法,要求在工程专业的教师和企业家之间开展密切的合作与协作。

现在,对赫瑞瓦特大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和电气工程等工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创业教育课程已经成为他们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在创业教育的第一阶段,工学专业的所有学生都有机会选修管理课程。该课程包括简介性内容和创业内容,开设这类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构建创业模型来向学生介绍寻求创意的原则和商业计划,要求学生构想出商业点子并制订商业计划。学生在这一阶段提出的创意可以不具有创新性。在这类课程中,学生通过听讲座来接触到市场研究、争取融资和企业报告等概念。

不管有没有选修第一阶段的管理课程,第二阶段的创业教育课程都是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职业发展课程的学习,这类课程讲授工程师的职业和企业技能发展需求。赫瑞瓦特大学就业服务中心也参与到创业课程的设置中,强调并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学校要求这一阶段学生提出的点子必须具有创新性,也必须与工程专业相关。

在创业教育的第三阶段,工学专业学生需参加一些作为他们专业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工程实践。这一阶段通常要求学生为一个给定的产品或某一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比如,设计一个更高效、高产或成本更加低廉的牛饲料投喂机)。该阶段,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工程管理课程的学习。他们要根据工程项目制订一个商业计划,考虑如何让工程项目进入市场及如何管理项目并实现赢利等问题。这一阶段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演讲、写作和研究等技能,还培养了学生的财务规划、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商务技能。

2.信息技术专业的创业教育

学校为信息技术专业(IT)大三、大四的学生提供了三门创业教育选修课程。对那些不打算在第五年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来说,他们只需选修其中的一门,而这门选修课是专业教学的一部分,它能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和企业技能。对在第五年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来说,他们在第五年必须参加两门创业课程的学习,其中一门讲授信息技术产业背景下创业的重要性和价值,另一门讲授企业或企业内部的商业规划和发展战略。同时,学生还必须完成一个创新项目,通常是撰写一份文献综述或进行其他二次性研究。学生硕士论文的选题可以和信息技术有关,也可以和创业教育有关。这样,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重要性就被提到了同等的高度。当然,要想做到这些,就需要专业教师和企业家之间开展密切的合作与协作。

3.物理学专业的创业教育

赫瑞瓦特大学物理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现在必须参加物理学创业课程的学习。这一创业课程被专门列入了专业课程中,是基于场景化和概念化的教学,向学生介绍有关现代企业经济的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教师根据学生的论文、考试成绩和演讲、报告等来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价。这一创业课程包含的内容虽不多,但是专门为物理学专业学生设计的,教学中选用的所有材料(如个案研究、举例、对概念的解释等)都是基于物理专业的。

二、卡迪夫大学:将创业教育融入建成环境类专业教育中

英国政府部门一直积极提倡营造更具创业精神的文化氛围,越来越多的大学正根据政府的政策要求开设面向所有专业的创业教育课程。英国卡迪夫大学认为,高等教育能提供创业教育和培训,是培育这种文化氛围的重要机构。该大学非常注重创业课程的开设,并将这些课程融入建筑、城市规划、房地产等建成环境类专业课程之中。为了推动创业教育的教与学,卡迪夫大学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师生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二是丰富和推广创业教育的教学资源,三是鼓励创业教育中的创新。目前,卡迪夫大学已经汇集了很多创业教育的案例,这些案例用创新的方法将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的教学融入建成环境类专业的课程教学中。

卡迪夫大学的很多专业课教师在讲授不太熟悉的创业课程时自信心不足,因此开展教师创业培训是卡迪夫大学解决专业课教师创业知识和自信心不足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而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面临的一个挑战是,要改变专业课教师的奖酬和评价标准。为此,除开展创业教育科学研究、出版创业教育著作外,为调动专业课教师参与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卡迪夫大学改革了教师的奖酬制度,以奖励教师具有创新性的创业教育实践。

三、利兹城市大学:将创业教育融入信息管理和计算机科学专业教育中

英国很多大学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都包含创业教育课程,但这些专业大部分为商务类专业,而且创业课程也通常被安排在本科的最后一年。利兹城市大学认为,各本科专业教学中都应该包含创业教育课程,也不必等到本科的最后一年才开设创业课程,越早让学生接受创业课程越好。2005年,利兹城市大学成立了创业教育中心,中心开展的一个项目是让学校信息管理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接触现实世界中的电子商务问题,并邀请学生充当某一中小企业的顾问。尽管这个企业是虚构的,但企业面临的问题却是真实的。项目要求学生首先要找出企业面临的问题,然后把自己作为可能的问题解决者向企业推销,最后执行学生自己提出的电子商务问题解决方案。对该项目的独立评估结果显示,其对学生养成积极学习、创新与创造性思维习惯有很大帮助,对改变教师支持学生学习的态度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利兹城市大学开发的一级创业课程包括在专业课程学习前开设的三周介绍性的基础创业课程和在第一学年结束前的四周开设的发展性的创业课程。在这两类创业课程之间,每隔六周开设两门平行的专业课程。这些创业课程有助于学生熟悉今后将要学习的课程,要求学生把学到的创业知识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四、三所大学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启示

英国赫瑞瓦特大学、卡迪夫大学和利兹城市大学三所学校创业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可总结为以下两点。

一是创业教育已融入本科专业教育的全过程。这三所大学都强调让学生尽早接触创业类课程,并提出了创业课程开设得越早越好的理念。创业课程如果只在本科教育的最后一年开设,就会孤立于专业课教学之外,可能会流于形式,就不能很好地起到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的作用。

二是创业教育课程和学生所学专业密切相关。首先,创业教育课程选择了好的创业榜样,提供了与专业学习相关的案例。适合的阅读材料、恰当的例子、来自本专业领域成功或不成功的企业家的事迹,使得创业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专业学习。其次,专业课程教师、来自企业界的专家、学校创业教育中心的教师都参与到创业教育中,这进一步保证了创业教育材料的学科相关性。同时,邀请本专业的专家给大学生开设创业讲座,也为学生提供了可以模仿和学习的榜样。

我国自1999年举办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以来,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关注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然而,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目前,我国大学开展的创业教育并没有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认可和好评,创业教育起到的作用也非常有限。若能从英国大学开展创业教育的经验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以更加灵活、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创业教育,让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让创业教育更贴近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其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那么创业教育就有可能受到师生的欢迎,从而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正如赫瑞瓦特大学管理与语言学院威廉·基奥教授指出的那样:“当我们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向某一专业的学生提供创业教育课程时,最重要的是在保持教学标准的同时又能保持创业教育的灵活性。我校每项创业教育活动都被赋予了灵活性,进行创业教育时鼓励向专业教师咨询。”这种灵活、与本科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的创业教育模式,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

责编:晓 岚

本科教育学论文范文第5篇

一、赫瑞瓦特大学:寓创业教育于工学和理学专业教育中

英国赫瑞瓦特大学拥有培养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优良传统,多年来学校很多学科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全世界享有良好的声誉。然而,在2000年以前,除提供一些管理方面的选修课程外,赫瑞瓦特大学并没有向工学和理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任何形式的创业教育课程。在这一背景下,近年来该校致力于为攻读工学和理学学位的学生提供创业教育课程,并努力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赫瑞瓦特大学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中,有的探讨企业的概念,旨在向学生传递信息和加深学生对企业经济价值的理解;有的提供场景化的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

1.工学专业的创业教育

为把创业教育融入工学专业教育中,赫瑞瓦特大学采用了有计划、综合的方法,要求在工程专业的教师和企业家之间开展密切的合作与协作。

现在,对赫瑞瓦特大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和电气工程等工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创业教育课程已经成为他们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在创业教育的第一阶段,工学专业的所有学生都有机会选修管理课程。该课程包括简介性内容和创业内容,开设这类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构建创业模型来向学生介绍寻求创意的原则和商业计划,要求学生构想出商业点子并制订商业计划。学生在这一阶段提出的创意可以不具有创新性。在这类课程中,学生通过听讲座来接触到市场研究、争取融资和企业报告等概念。

不管有没有选修第一阶段的管理课程,第二阶段的创业教育课程都是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职业发展课程的学习,这类课程讲授工程师的职业和企业技能发展需求。赫瑞瓦特大学就业服务中心也参与到创业课程的设置中,强调并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学校要求这一阶段学生提出的点子必须具有创新性,也必须与工程专业相关。

在创业教育的第三阶段,工学专业学生需参加一些作为他们专业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工程实践。这一阶段通常要求学生为一个给定的产品或某一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比如,设计一个更高效、高产或成本更加低廉的牛饲料投喂机)。该阶段,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工程管理课程的学习。他们要根据工程项目制订一个商业计划,考虑如何让工程项目进入市场及如何管理项目并实现赢利等问题。这一阶段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演讲、写作和研究等技能,还培养了学生的财务规划、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商务技能。

2.信息技术专业的创业教育

学校为信息技术专业(IT)大三、大四的学生提供了三门创业教育选修课程。对那些不打算在第五年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来说,他们只需选修其中的一门,而这门选修课是专业教学的一部分,它能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和企业技能。对在第五年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来说,他们在第五年必须参加两门创业课程的学习,其中一门讲授信息技术产业背景下创业的重要性和价值,另一门讲授企业或企业内部的商业规划和发展战略。同时,学生还必须完成一个创新项目,通常是撰写一份文献综述或进行其他二次性研究。学生硕士论文的选题可以和信息技术有关,也可以和创业教育有关。这样,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重要性就被提到了同等的高度。当然,要想做到这些,就需要专业教师和企业家之间开展密切的合作与协作。

3.物理学专业的创业教育

赫瑞瓦特大学物理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现在必须参加物理学创业课程的学习。这一创业课程被专门列入了专业课程中,是基于场景化和概念化的教学,向学生介绍有关现代企业经济的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教师根据学生的论文、考试成绩和演讲、报告等来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价。这一创业课程包含的内容虽不多,但是专门为物理学专业学生设计的,教学中选用的所有材料(如个案研究、举例、对概念的解释等)都是基于物理专业的。

二、卡迪夫大学:将创业教育融入建成环境类专业教育中

英国政府部门一直积极提倡营造更具创业精神的文化氛围,越来越多的大学正根据政府的政策要求开设面向所有专业的创业教育课程。英国卡迪夫大学认为,高等教育能提供创业教育和培训,是培育这种文化氛围的重要机构。该大学非常注重创业课程的开设,并将这些课程融入建筑、城市规划、房地产等建成环境类专业课程之中。为了推动创业教育的教与学,卡迪夫大学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师生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二是丰富和推广创业教育的教学资源,三是鼓励创业教育中的创新。目前,卡迪夫大学已经汇集了很多创业教育的案例,这些案例用创新的方法将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的教学融入建成环境类专业的课程教学中。

卡迪夫大学的很多专业课教师在讲授不太熟悉的创业课程时自信心不足,因此开展教师创业培训是卡迪夫大学解决专业课教师创业知识和自信心不足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而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面临的一个挑战是,要改变专业课教师的奖酬和评价标准。为此,除开展创业教育科学研究、出版创业教育著作外,为调动专业课教师参与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卡迪夫大学改革了教师的奖酬制度,以奖励教师具有创新性的创业教育实践。

三、利兹城市大学:将创业教育融入信息管理和计算机科学专业教育中

英国很多大学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都包含创业教育课程,但这些专业大部分为商务类专业,而且创业课程也通常被安排在本科的最后一年。利兹城市大学认为,各本科专业教学中都应该包含创业教育课程,也不必等到本科的最后一年才开设创业课程,越早让学生接受创业课程越好。2005年,利兹城市大学成立了创业教育中心,中心开展的一个项目是让学校信息管理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接触现实世界中的电子商务问题,并邀请学生充当某一中小企业的顾问。尽管这个企业是虚构的,但企业面临的问题却是真实的。项目要求学生首先要找出企业面临的问题,然后把自己作为可能的问题解决者向企业推销,最后执行学生自己提出的电子商务问题解决方案。对该项目的独立评估结果显示,其对学生养成积极学习、创新与创造性思维习惯有很大帮助,对改变教师支持学生学习的态度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利兹城市大学开发的一级创业课程包括在专业课程学习前开设的三周介绍性的基础创业课程和在第一学年结束前的四周开设的发展性的创业课程。在这两类创业课程之间,每隔六周开设两门平行的专业课程。这些创业课程有助于学生熟悉今后将要学习的课程,要求学生把学到的创业知识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四、三所大学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启示

英国赫瑞瓦特大学、卡迪夫大学和利兹城市大学三所学校创业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可总结为以下两点。

一是创业教育已融入本科专业教育的全过程。这三所大学都强调让学生尽早接触创业类课程,并提出了创业课程开设得越早越好的理念。创业课程如果只在本科教育的最后一年开设,就会孤立于专业课教学之外,可能会流于形式,就不能很好地起到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的作用。

二是创业教育课程和学生所学专业密切相关。首先,创业教育课程选择了好的创业榜样,提供了与专业学习相关的案例。适合的阅读材料、恰当的例子、来自本专业领域成功或不成功的企业家的事迹,使得创业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专业学习。其次,专业课程教师、来自企业界的专家、学校创业教育中心的教师都参与到创业教育中,这进一步保证了创业教育材料的学科相关性。同时,邀请本专业的专家给大学生开设创业讲座,也为学生提供了可以模仿和学习的榜样。

我国自1999年举办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以来,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关注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然而,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目前,我国大学开展的创业教育并没有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认可和好评,创业教育起到的作用也非常有限。若能从英国大学开展创业教育的经验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以更加灵活、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创业教育,让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让创业教育更贴近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其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那么创业教育就有可能受到师生的欢迎,从而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正如赫瑞瓦特大学管理与语言学院威廉·基奥教授指出的那样:“当我们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向某一专业的学生提供创业教育课程时,最重要的是在保持教学标准的同时又能保持创业教育的灵活性。我校每项创业教育活动都被赋予了灵活性,进行创业教育时鼓励向专业教师咨询。”这种灵活、与本科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的创业教育模式,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

责编:晓 岚

本科教育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本科教育;学制体系;教育与经济发展

我国高职教育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正由以低层次、规模扩张为目的的发展模式转变为以高层次、提升质量为目标的发展模式,即从追求量的布局转变为追求质的提升,试图让高等教育更加紧密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也在积极适应这种变化,改变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向以实践教学和技能培养为中心转变,尝试和推行诸如“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半工半读”等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高职教育的内涵,推动高职教育向纵深发展。但在这种内涵式发展中,其高职教育学制体系给高职教育更深入地改革带来诸多问题。高职教育学制体系在衔接上出现断档,低一级职业教育向高一级高职教育输送人才没有全面连贯的学制设计。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高职教育改革形势要求我们必须正视这一问题,务求妥善解决,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制度设计支持,为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一、高职教育定位在专科层次的困惑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在办学定位、办学规模和条件、职业人才培养水平、职业师资队伍等方面有了显著提高。有些高职院校与某些普通本科院校差距在拉近,甚至个别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超过了某些普通本科院校。但由于高职教育学制体系定位在专科层次,其在招生就业、财政支持、教师待遇等方面明显不及普通本科院校。甚至学生考入高职院校感觉自己是“二等学生”,就业时感觉是“二等毕业生”,这种高职教育学制体系上“二等化”,使高职院校觉得低人一等,势必影响高职教育发展的积极性。

1.高职教育定位在专科层面不符合教育与外部关系的规律。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具有“滞后性”说明教育优先发展的必要性。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更加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和生产实际的教育类型,应当很好地满足于当前的社会经济生产的需求,也应当着眼于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规律,一方面要求教育要适应当前政治经济的需要,另一方面教育要对当前的政治经济有超前的发展,这也是我国优先发展教育战略国策的根据所在。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以专科层次为主在过去是基本符合教育与外部关系规律要求的,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职教育应向高层次发展,把高职教育定位在专科层面的终极形态,无疑是不符合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纵观很多国家和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从过去以中等或专科层次为主开始逐渐向上延伸至本科(学士)教育层次乃至硕士研究生教育层次为主。如日本开始规范职业型研究生院的建设,以培养高级职业技术人才;我国台湾地区的高职教育不仅有硕士研究生教育层次,甚至有的已上升至博士研究生層次。我国在硕士研究生教育层次设置的专业学位已经含有职业技术教育的成分。教育对经济和社会生产的反作用应考虑其学制设计的超前性或前置性,为后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合适的人才,而避免人才供给的“滞后性”。

2.高等教育分类把高职教育定位在专科层面是片面的。一般在高等教育分类中,有人把其分为学术型和职业型(有人还分为研究型和教学型、理论型和应用型等),但没有人把高职教育定位在专科层面。实际上高职教育也是应该和普通高等教育一样,不仅有专科,而且应该有本科乃至研究生层次的教育,在学制设计上应与普通高等教育互相贯通。目前在我国普通本科院校中,已经有些地方高校将办学定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置专业,开展供需对接,渗透了职业教育的理念。国外的学术型和职业型高等教育并没有把两者割裂,在学制上也没有设置不可逾越的鸿沟。现实是,我国高职教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满足了大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为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贡献,但其地位却被僵化地定位二流教育、统一控制在专科层次办学,使其在招生就业、学生升学以及工作中的薪金、升职等方面都处于不利的地位。我国高职教育定位在专科层次不是高等教育分类的本意,应该用其本源的和发展的观念改变这种僵化的理解。

3.高职教育定位在专科层次不利于倡导终身学习理念。把高职教育定位在专科教育层面,“堵”住了向上一级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径,与普通高等教育也没有设计合理通畅的沟通渠道,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其培养的人才在市场机制的竞争中会先天不足的。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又不平衡的现实下,高等教育需要大众化也需要类型多样化,应当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然而,现行学制结构把高职教育定位在专科层次,人为设置了高职院校及其学生上升的空间,把高职教育变成了封闭顶端的教育形态,忽视了学生成长成才和发展上的需要,与终身学习的理念相悖。虽然高职教育中出台了关于优秀专科生升入本科教育的选拔制度,但能够升入本科学习的学生实属凤毛麟角;虽然我国还有众多继续教育形式,如成人教育、网络教育、高教自考、业余大学等,可以满足某些终身学习的需求,但对大多数高职毕业生来说,不能满足或者不适合他们继续职业学习以及其他继续学习的需要。

二、高职教育升级为本科教育展望

按照一般的理解,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一个持续发展的阶段,而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时间较短,升级为本科教育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实际上高等学校的发展在一定经济社会时期是可以超常规发展的,比如,1965年建校的英国华威大学,经过不到五十年的发展。我国近代意义的高等教育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办学治校的丰富经验,建国后我国经过长期的学科建设、理论研究对高等教育也形成了比较成熟制度。目前,我国有些高职院校在办学经费、师资队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实习实训基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已经具备了升级为本科教育层次的基础。人为主观地、整齐划一地将其定位在专科层次,是对高职教育发展呼唤的忽视,对人们需要高职教育发展的忽视,对高职教育课持续发展不利。

1.高职教育升级为本科教育符合教育分类理论。高等职业教育是区别于学术型、研究型的另一种高等教育类型,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工作的高等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按照高等教育分类,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范畴,其内部构成可以包括专科、本科、硕士等多个层次。我国目前的高等应用型人才教育一般认为主要在高职层次,当然,许多地方本科院校也在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但仍采用学科型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离职业教育的宗旨还有很远的距离。多样化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职业教育的层次应当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提升。高职教育的层次化既反映了经济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又能满足人们学习的层级需求,也是全球高职教育发展历程的生动体现。

2.高职教育升级为本科教育有助于提高生源质量。高职教育升级为本科教育有助于使高级技能型人才得到社会的认同,提高其社会地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间矛盾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因为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的价值没有真正得到社会应有的认可,人们对本科教育深情相望,不情愿报考高职院校,造成高职院校生源不足、质量不高。实际上,有些学生乐于学习职业教育的专业和技术,有些学生适合技能型的工作,操作能力强,但由于高职教育的“低人一等”,他们不得不选择普通高等教育而放弃乐于学习或适合学习的高职教育。所以,高职教育升级为本科教育不仅能提高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认同感,也能有效提高高技能人才对其自身的认同度。改变重视普通高等教育和轻视高等职业教育的传统认知,引导学生的择校、择专业观念的转变,使乐于参加职业教育和适合职业教育的学生心甘情愿地选择高职教育,有助于提高报考高职院校考生的数量和质量。

3.高职教育升级为本科教育有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初,德国在面临迅速发展的工业化、信息化、服务性社会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提出综合性大学培养科学中坚,应用技术大学培养大量应用型人才的高等教育改革目标,重视应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技术人才的地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是通过普及应用技术本科以上教育来有效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如英国以能力为重的技术学院、印度的工程与技术学院和技术大学、法国的科技工程學院等,也都是以技术教育为主、以技能培养为重。通过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以应用型人力资源的优势助推生产技术普及和广泛运用,激发生产力的巨大活力,推动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目前,我国经济社会正面临转型,政府积极推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社会产业结构,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应该积极适应这一转变,打通高职教育学制上的瓶颈,设计好职业教育升级体系,为转型后的经济社会培养更多合格人才。

4.部分地区高职教育升级为本科教育条件基本成熟。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迅速提高。在部分发达地区,高职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应加快发展。但这种发展不仅是规模的扩张,主要是办学层次和水平的提高、办学内涵的提升。目前,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完成了社会生产的工业化,正在向知识社会大步迈进;很大一大部分地区正在加速工业化,当然还有相当的地区比较落后。这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需要高职教育应有多层次定位,根据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定高职教育的层次,使高职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具备了将专科层次高职教育升级为本科教育的条件。

经过多年的发展,一些高职院校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探索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途径、社会服务定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一套招生、培养、就业的可持续有效办学模式,找到了一条健康发展的办学之路。其师资队伍、教学科研、办学经费和实习实训等办学条件基本具备了升级为应用型本科层次教育的要求,甚至有些高职院校在办学实力、办学效益、学生就业等方面超过了不少本科院校。应积极引导那些办学定位明确、办学方向正确、办学条件达标、生源就业较好的高职院校升级为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甚至鼓励探索研究生层次的教育。当务之急是做好调研,积极先行试点,力争尽快设计出健康完整的高职教育体系,为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经济社会培养源源不断的合格人才打好基础。

作者简介:侯爱民(1960-),男,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生工作部任职,教育管理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上一篇:共享会计论文范文下一篇:网络与信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