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位视角下物流企业论文范文

2024-07-22

生态位视角下物流企业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是为保障高校顺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载体,主要由课程平台、实践平台、服务平台和文化活动平台等构成的软硬件环境。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高校内部与学校、社会之间作为一个共同演进的整体,在信息生态环境中,在信息功能生态位、时空生态位的作用机理下,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发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性质与功能,争取更多的资源来丰富创新创业教育。

关键词:

信息生态;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联动机制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13.039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具有创新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的教育活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服务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是为满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求和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而设置的教学与实践场地,包括创新创业课程平台、实践平台、服务平台和文化活动平台等软硬件环境。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夯实创新创业的基本素质,而且能促进学生在岗位胜任、團队协作和技能提升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可见,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是为保障高校顺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载体。然而从现有文献来看,对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研究并没有突出信息的作用。人类社会自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信息资源就成为组织生存和进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在与信息环境、信息服务机构的互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探讨信息生态、信息生态位等关键要素对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影响,对于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相关内涵

1.1 信息生态和信息生态位的内涵

信息生态是探索信息化社会的人、信息、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为信息环境中的组织、信息技术和信息对象之间的关系提供科学合理的解释框架。信息生态位,是指从事信息相关活动的主体(即信息人,包括人或社会组织)在由信息内容、信息时空、信息技术和信息制度等因子构成的信息生态环境所占据的特定位置。学术界通常将信息生态位分为资源生态位、功能生态位和时空生态位3个维度。资源生态位是指信息人在信息生态系统拥有资源和利用的情况;功能生态位是指信息人承担的信息角色和职能;时空生态位则是指信息人在生存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上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情况。

1.2 创新创业教育各功能平台的含义

(1)课程平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主要是围绕提高学生创业的基本知识、技能系列课程。

(2)实践平台。实践平台建设旨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际应用能力,实现专业实践与创新创业实践、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形成一体化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

(3)服务平台。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是发挥管理咨询、投融资服务、工商税务等职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创新创业过程的指导和服务机制。

(4)文化平台。创新创业文化平台主要是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动力、优化创新创业制度和服务和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环境。

2 基于信息生态理念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模型构建

创新系统内部的创新群落、创新物质、能量和信息依存与共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不能仅依靠高校自身所掌握的信息和知识,还需要不断从创新系统外部整合和吸收相关的信息资源。在一定的信息时空条件下,信息内容、信息技术和信息制度等信息资源以信息人(高校、政府、企业等)为媒介,流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实践、服务和文化平台等各个功能平台。数据、资料不断地在各平台之间流动,推动创新创业活动的进行。受信息生态位主要维度的影响,各功能平台在时空生态位、资源生态位和功能生态位的作用下,不仅直接影响着平台之间的关系,而且对各平台要素存在状态、信息资源的利用和拥有情况以及信息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信息生态位的作用下,信息生态系统形成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氛围,从而改善和提高平台的建设质量和效率。

2.1 信息功能生态位的作用机理

在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系统中,信息功能生态位是指信息人在信息生态环境中承担的社会职能和角色定位,以及反映与其他信息人之间的关系。高校在信息生态环境中扮演的角色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递者,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承担着建设课程体系、师资团队、服务机制与文化平台等功能;政府是信息生产的指挥员、监督者和协调员,引导、推动和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是创新创业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推动者;而企业是信息的生产者、传递者和消费者,为高校提供真实的实践场所,为创新成果的转化提供应用平台,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高校内部、高校之间与政府、企业作为一个共同演进的信息生态系统,高校、政府和企业等信息人的分工和信息素质决定信息功能生态位,信息功能生态位又进一步影响信息人在信息系统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信息资源需求。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建设需要高校、政府和企业等信息人多方共同参与,通过培养信息资源获取能力、利用能力和时空活动能力等功能来提升和优化自身信息生态位。

2.2 信息资源生态位的作用机理

信息人对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信息生态环境中信息资源的占有和利用。信息资源生态位是影响课程平台、实践平台与文化平台的主要维度。课程、实践和文化平台的建设需要有信息资源作为支撑,各要素平台通过获取、占有和利用所需的各类信息资源,形成信息资源生态位。功能平台的信息资源需求、获取和利用能力决定高校、政府和企业等信息人的信息资源生态位。在信息生态环境中开展的课程、实践和文化平台的建设进展取决于信息资源生态位。高校建设课程平台应将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等知识性课程资源相互融通,并打通与课外实践课程资源的界限,使得专创融合,理实一体。实践平台的构建需要整合高校、政府、企业等各方资源,建立创业孵化基地,通过各种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从中体验创新创业的过程,从中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2.3 信息时空生态位的作用机理

信息时空生态位包括时间生态位和空间生态位,是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中信息人所在的活动时间和活动空间上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情况。创新创业教育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時空生态位是影响课程平台、实践平台和服务平台建设的主要维度。信息时空生态位取决于信息人的信息时空占有与利用的能力和信息活动的情况,同时又决定信息人信息活动的效率和效益。因此,构建课程平台还要注意加强利用慕课、微课等“互联网”教学信息平台,有助于学生克服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局限性,进一步提高他们使用资源的便利性与学习的效率。同时,实践平台的构建需要利用企业的实际生产场所、社会经济实体的商业信息环境,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提供真实的实践场景;高校要搭建一个高效的创业服务体系,需要联合政府、企业等社会各部门,为创新成果的转化提供应用平台。

由于信息人自身条件、拥有信息的数量和范围、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活动的时空各有差异,信息人对信息环境的适应能力和信息资源利用能力,其占有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越多,竞争力越强;活动效率越高,越有利于获得资源和社会支持,进而对组织产生积极影响。见图1。

3 信息生态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建设路径

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在特定的空间与时间内,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发挥与外界各类相关组织群体与创新生态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性质与功能,争取更多的资源来丰富创新创业教育。

3.1 高校内部科研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整合

高校科研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是高校学术生产能力的重要体现,高校具有较高科研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及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基础。高校教师应积极引领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的申报和创新产品研发、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研究等科技活动。高校内部科研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整合,既是培养创新型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求。

3.2 不同学校间的教育资源的互补与共享

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广东省各职业院校来说,各高校水平不一,开展内容不同,需要教育资源的互补与共享,达到以先带后,交叉学习。一是建立创新创业交流机制,如建立专业创新交流制度、教师讲学交流制度以及校际创新创业教育交流制度等;二是共享创新创业资源,共同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更多机遇和更好的条件;三是以各高校为基础,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会,实现在学术创新能力上的带动作用。

3.3 社会与高校间教育资源的整合

社会是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源泉和基础,也是创新创业实现的平台和舞台。要从教育的角度,建立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资源。一是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或创新孵化平台;二是建立创新创业成功人士进校园制度;三是建立创新创业校友会。发挥各主体地位的积极因素,形成知识、人才、技术等创新教育资源的相互交融。

参考文献

[1]陶勇.面向制造业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J].继续教育研究,2012,(5):112-115.

[2]娄策群.信息生态位理论探讨[J].图书情报知识,2006,(5):23-27.

[3]陈浩义,王文彦.基于信息生态位视角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认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5):76-79.

[4]张秀娥,张宝文,姜萍,等.创业者信息生态位的演变及优化[J].情报科学,2017,(33):104-109.

[5]张秀娥,张梦琪,毛刚.信息生态视角下创业意愿形成机制解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7):18-23.

[6]马晓琨,方红彬.高职院校和地方企业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研究——基于CAS的动力理论模型建构[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2):9-14.

生态位视角下物流企业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福建文化生态在现代化进程中日益受到冲击,福建文化生态建设已成为福建文化强省建设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在文化生态视野下,发掘并重构福建文化生态系统,从政策保障、路径选择层面谋划福建文化强省建设的整体战略,以便各种文化和谐共生共存。

关键词:文化生态;文化强省建设;多元共存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不仅提出了中国梦的重大战略思想,也从实现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战略部署,其中包括推进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从2007年中央设立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来,福建开始了文化建设的热潮。2014年福建省文化厅提出要围绕文化中心工作,提升全省文化工作者文明素质,强化文化强省战略,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要实现这些新目标,良好的文化生态支撑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内外文化生态研究理路

文化生态学发端于美国,它是借助生态学的方法来研究文化现象而产生的概念。国外关于文化生态的研究主要呈现两方面特征:一方面,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主要从文化人类学视阈出发,侧重于探索文化与自然环境间的互动关系,代表人物朱利安?斯图尔德,代表作《文化变迁理论》;另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后,系统理论被引入文化生态学,文化环境尤其是信息环境被纳入文化生态宏观环境,以拉帕波特和艾伦为主要代表。至此,国外文化生态的研究已渐趋成熟,影响力不断增强,其研究面也持续覆盖到许多学科。

目前我国关于文化生态的考察还不成熟,还没有出现相关文化生态的专门性著作,唯有数篇有关文化生态的论文见诸于期刊。从文化生态研究内容上看,国外研究多以文化人类学为视角,我国从文化哲学视角上给予关注,只是研究比较零散。国内学者对于文化生态概念的阐释有两种倾向,一种偏重于生态学解释,另一种偏重于文化学解释。本文比較赞同从文化人类学视角的诠释,正如管宁所言:“所谓文化生态,是指就某一区域范围中,受某种文化特质的影响,文化的五个构成因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所呈现出的具有明显地域性特征的现实人文状况,这种现实人文状况具有一定的动态性、过程性和导向性,并影响该地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走向。”[1]13国内文化生态学尚处于发展中,偏重于研究具体问题,忽视了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完善。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文化生态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保障,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价值支撑。

二、文化生态分析框架下的福建文化现状

(一)福建文化生态概述

福建作为中国文化的亚文化圈,是璀璨的中华文化的代表性区域之一。文化生态的状况与其相应的文化土壤密切相关。首先,福建特殊的地理环境对文化生态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福建地僻东南一隅的较低纬度的亚热带地区,濒海多山。福建西北面是武夷山脉,它将福建和江西、浙江、北方中原各地相隔断,使福建文化融入独特的地理因素。就福建陆地领域而论,呈现两方面明显特征:一是山地多、丘陵多、平原少;二是境内水系稠密且十分发育。福建水系密度较大,多数水系发源于本省,以一省据有一相对完整独立的水系单位,这在我国较为少见。这些独特的地理环境,给福建文化的发展历程烙上鲜明的印记。其次,福建文化丰富的源流、独特的演化进程、碎状性的文化布局使福建文化生态呈现多元共生、兼容并蓄的特征。从源流上看,正如何绵山对闽文化的研究,福建文化的形成融入了古越文化、中原文化、宗教文化、海外文化、台湾文化、邻域文化等诸文化因子[2]-19,使得福建文化呈现巨大的融摄力与兼容性。从历史文化传承看,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变迁中,福建文化大体经历了四大阶段:一是秦汉以前的闽越文化阶段;二是汉至唐末、五代时期,闽越文化进入与外来汉文化的融合阶段;三是宋元明清时期闽学文化为主流的阶段。从现状布局上看,福建文化的重要因子如:闽中三山文化、闽西客家文化、闽南海洋文化等,尽管出现渐趋加强交融的现象,但文化的地域性特征仍很明显,这给福建文化生态注入多向度的文化合力。

(二)福建文化生态建设的困境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确立和实施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任务,提出了“服务海西、文化强省”之战略思想,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但福建文化生态建设仍存有以下困难:在宏观层面上,文化生态建设的不平衡性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发展存在不平衡;精神文化发展不平衡;在经济发展上,沿海与山区存在不平衡。从中观上看,文化生态也面临失衡危机:一是福建文化生态多样性频遭威胁,西方文化正入侵、蚕食着福建的地方性、区域性文化;二是文化垃圾污染加剧。从微观上看,对福建文化生态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民间文化生态保护意识不强;法规還不够健全;保护内容不够完整,对原生态文化保护的深度不够。以上种种因素,对福建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消极影响,也影响福建文化强省的建设。

三、文化生态分析框架下的福建文化强省建设路径探索

文化生态视野下的福建文化强省建设既是美好的愿景,更是发端于现实的奋斗。我们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基本精神,认真研究本省文化生态建设现状,借力我省所拥有的文化生态优势,认真探索福建文化生态建设路径。

(一)夯实福建文化生态建设的政策保障

政策是维系文化生态发展的强力保障。福建文化生态建设政策体系的锚定必须以当前国家宏观叙事为背景,遵循文化生态发展的内生规律,为福建文化生态系统的和谐互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一是培植福建文化生态建设的主体,大力发挥文化生态建设中的基层组织作用,尊重民众的文化主体地位,引导与鼓励各级各类社会文化组织的发展。二是健全福建文化生态建设的法制体系。完善闽文化生态政策的法制体系。建设福建文化强省,得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完善立法体系,提高立法效率。三是夯实福建文化生态政策的道德根基。道德是文化生态的重要内容,是文化生态发展应遵循的伦理规范。进行福建文化生态建设,就应该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发挥道德的调节功能与自律作用。四是培育福建文化生态政策的执行机制。福建文化生态政策的关键环节在于指导实践,并将文化生态建设的内涵转换为生存智慧,其政策执行机制的健全程度直接关乎能否将文化生态建设的具体措施落到实处。

(二)坚持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的平衡性

总体平衡是文化生态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若文化系统内部要素出现错位与失调,将对整个区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消极影响。从福建文化生态的总体现状可以看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精神文化自身构成、沿海与山区等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调,这是导致福建文化生态系统失衡、与现代文化理念有所背离的主要症结之一。这一症结致使物质文化缺乏精神内涵,使物质产品和物质生活的精神品位難以提升,精神文化削弱了对物质文化的促进作用,致使陷入恶性循环。因而,在坚持二者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充分利用现代交往方式,主动与国际接轨,纳入全球经济秩序,有选择地吸收西方文化,对传统文化进行适度改造,另一方面还要努力实现消费文化与公益文化的协调发展。

(三)确立文化主体的文化生态意识,重构文化生态发展格局

文化生态意识关涉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我们应当通过对闽文化资源的适度、科学开发,既满足民众主体的文化需求又保持文化生态的可持续性,并通过加强文化教育、加大文化资源宣传力度、建立利益表达机制,提升闽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意识。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原因、文化生态的失衡、意识形态领域的博弈,致使闽文化也存在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三者分制格局失衡的局面,影响了闽文化生态的健康生长和理性建构。因此,首先要培育“兼容整合机制”,进行主导文化、精英文化的“大众化”以及大众文化的“文化化”,实现“三类文化”的和谐统一。其次,要培育“和而不同机制”,让三种文化相融互动、融合共生,实现闽文化生态的张力与平衡的统一。最后,要培育“探讨争鸣机制”,因为文化的多样性必然催生文化的摩擦与碰撞,争鸣与探赜是福建文化生态发展的重要动力,和谐的文化就得实现文化活力与秩序的统一,这是我省文化生态生存的根基和重构闽文化生态格局的逻辑起点[3]104-105。

(四)净化文化发展的社会空间,营造良性文化生态氛围

创新文化生态、保持文化生态的平衡性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闽文化生态出现各种文化之间与各种文化的内部性的不和谐因素,对闽文化生态发展与福建文化强省建设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应净化闽文化生态发展的社会空间,加强省际合作与国际合作,在文化生态面临危机问题上尽快达成共识: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打破文化垄断,提倡各种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努力消除各种文化关系间的不和谐因素;在面对西方文化的肆意扩张,我省对外来文化应持批判吸收的态度,加强文化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坚决消除对民众精神造成毒害和对社会造成污染的黄色文化、毒品文化、邪教文化等垃圾文化,营造良性的文化生态氛围;抢救正受到侵蚀的福建民族文化,培植适合福建民族文化发展的文化生态体系,弘扬福建文化生态中的优势,使福建以鲜活的文化形象、独具一格的文化特质、多元化的文化风格、博深的文化内涵彰显福建文化强省形象。

参考文献:

〔1〕管宁.福建文化生态与软环境建设研究[M].福州:海潮攝影艺术出版社,2003.

〔2〕何绵山.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王丽,杨永志.当前我国生态格局及其重构[J].中州学刊,2013,(03):5.

生态位视角下物流企业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推进绿色发展是新时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所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生态危机、能源危机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挑战,加速推进绿色发展是应对这一现实的重大战略,推进县域经济绿色发展成为必然选择。文章首先分析了陕西县域经济绿色发展的困境,其次分析并提出陕西县域经济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最后对县域经济绿色发展进行总结。

【关键词】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产业升级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发展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和农村的连接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在国家绿色发展整体战略中处于重要地位。

陕西省地跨南北,承东启西,有着丰厚的自然资源,但是陕西经济的发展却比较缓慢,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其县域经济发展落后。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要求我们在发展县域经济的同时保护资源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1 陕西县域经济绿色发展现实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陕西县域经济也得到了很大发展,与此同时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了很大的破坏。为了寻求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探索新的发展思路。绿色发展理念是一种系统的、整体的、有机的发展,从人与自然共生的视角出发,要求经济活动过程的生态化、绿色化,其思想内核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走绿色发展道路成为我们唯一的选择。近几年来,陕西县域经济在经济总量、产业结构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相对于面临的环境资源问题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1 粗放式发展造成的生态问题日渐凸显

(1)从工业发展角度分析,不可否认,过去陕西县域经济增长具有粗放式特征,特别是工业发展,为了推动经济的发展,我们走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牺牲了生态环境换取眼前利益。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眼前利益引进高污染的企业,环保监督懈怠,不少废水废气乱排,造成了环境污染。这种粗放式的发展看似推动了当下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腾飞,但由此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却越来越严重,环境治理将成为更大的投资,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财力。

(2)从资源开发利用角度分析,自然资源在经济建设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当然,过渡地依赖资源对推动产业升级不一定好,关中渭北地区和陕北地区长期开采和利用煤矿石油造成一系列生态问题,由于长期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煤烟型大气污染成为陕西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随着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传统的能源将逐渐退出市场,这对单一靠煤炭等传统能源发展起来的县域有很大的冲击。提高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废气废杂的排放,开发和使用新能源成为我们的必由之路。

(3)从农业发展角度分析,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是注重粮食蔬菜水果的产量,为了增加农业产量,农药化肥被过渡使用,严重破坏土壤环境和水体环境,并且引发粮食安全问题。当然这也有着主、客观原因,一方面我国人口多、耕地少,另一方面是当地农民的环保意识差。这种情况为当前我国发展现代绿色生态农业增加了困难。

总之,粗放式的发展模式所产生的生态问题是当前我们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壮大县域经济所面对的现实情况,我们必须从源头解决问题。

1.2 产业结构不优,产业升级乏力

2016年,陕西县域经济总量达到了9 438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49%,相对于发达省份而言,县域经济总量还是较低。从产业结构来看,2016年陕西省县域产业结构比例为14.5∶53.9∶31.6,重工业占第二产业的90.4%,县域资源型工业比重较大,结构单一,很多县域经济发展对资源能源的依赖性较强,加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短期依附资源开发的局面难以改变。第三产业比重相比其他兄弟省份略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第三产业的投入力度尤为重要。传统的产业模式对县域持续发展是不利的,只有下大力气、下定决心打破旧的产业模式,提高能源利用率,重新布局和进行产业升级,才有利于县域经济绿色发展。

1.3 企業绿色发展意识不强,政府部门制度设计不够完善

绿色发展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一些企业在经济利益驱使下以身涉法,对环保设施的配置及维护不积极,污染处理设施运行不正常,甚至偷排废水废气和伪造排放数据,给环境保护工作造成巨大阻碍。此外,政府部门在法规政策的制定中也存在缺陷,发展绿色经济的很多顶层设计也不完善,缺乏合理的管理考核措施及税收措施。对于环境问题的治理,我们既不能坚持“一刀切”的死路,更不能走放任自由的歪路。对于环保问题的整治应该分步骤的有序整治,给企业一个缓冲的过程。在环保执法过程中更应该严格执行,确保全社会达成共识。

2 陕西县域经济绿色发展路径选择

从经济发展的一般运行规律来看,县域经济发展有两次关键的转型发展时期,一次是由资源依赖型经济增长转向资源依赖与技术依附型发展,另一次是由资源依赖与技术依附型增长转向创新型发展。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县域绿色发展的突出问题在于经济的绿色发展问题。县域作为城乡结合点,是我国实践绿色发展理念的核心部分。县域产业绿色转型成功与否对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找到促进县域经济绿色发展的突破口尤为重要。

2.1 加快经济结构转型,促进能源结构升级,加强技术创新

以环保倒逼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新能源,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高污染、高耗能、高环境风险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加快产业结构转型调整和技术升级。同时,创造制度条件,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摆脱资源的路径依赖,打破经济发展目标和环境保护目标相悖的格局,逐步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实现传统能源与清洁能源并举,能源高效利用。加大技术创新,不断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力,加强对废物的利用和处理能力。

2.2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强促进区域发展

陕西地理横跨南北、贯东西,区域资源差异很大,因此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能一以贯之,要根據区域发展特色应对。陕北地区的绿色发展,应严格遵循节能环保先行原则,优先发展绿色环保产业,不断优化产业,不断修复生态环境。走绿色循环经济之路。关中地区地理环境优越,应积极科学承接产业转移,大力推进经济发展。陕南地区要加快推进以绿色为主题的开放战略,根据地缘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和第三产业。

2.3 健全绿色发展体制机制

体制机制不健全是阻碍陕西县域绿色发展的重要障碍。要推动陕西县域经济绿色发展,就必须建立一个健全的机制,形成正确的导向。一是构建科学的管理机制。明确部门各项职责,提高监管效能。二是建立完善绿色发展考核机制。在考核权重上,不能唯GDP论工作成绩,要使绿色发展的考核权重足够大。三是健全绿色发展监督机制。着力在加强社会监督上下功夫。四是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建立生态资源破坏责任追责制度,多措并举为县域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2.4 加强基础建设和人才引进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建设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方面,要想推动产业升级、能源升级等就必须依靠大量的人才。县域要有所发展,能够再上高地,需要更好地进行产业布局、产业升级,需要紧跟国家战略步伐。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有知识、有能力的人去实践。当然县域地区人才匮乏,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缺少。究其根本原因是很多县域医疗、教育、公共设施等资源相对缺乏,在县域和中心城市的竞争中,产业层次较低,大部分县域地区不能有力地吸引高素质人才。县域经济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人才的匮乏和流失。如果仅仅依靠本地资源和政府政策倾斜招商引资来推进县域经济实现绿色发展,注定不能解决长久问题,因此加强人才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3 小结

绿色发展是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让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县域绿色产业崛起的“指挥棒”意义深远。绿色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把握绿色发展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断强化绿色思维方式,通过绿化传统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崛起绿色产业、建立绿色产业体系,实现整个县域经济的绿色转型。

携手推进绿色发展。对于陕西县域经济发展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更好地进行产业布局、产业升级,冲破阻碍绿色发展的障碍,走出绿色发展的现实困境。为陕西县域经济再创辉煌创造条件,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李建伟.新时期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主要挑战与路径选择[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6.

[2]赵建军,胡春立.绿色发展引领县域产业绿色转型[J].理论视野,2016(6):32-35.

[3]郭德文.关于县域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实践及思考[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3):1-7.

[4]黄锟.积极发展绿色产业 促进县域经济绿色发展[J].北方经济,2017(1):11-14.

[责任编辑:邓进利]

生态位视角下物流企业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本研究采用CiteSpace对Web of Science核心文集数据库收录的2000—2017年的在线课程评价相关文献进行了引文空间分析。研究发现:国外在线课程评价的研究主要涵盖在线课程本体评价、继续教育领域在线课程评价、高等教育领域在线课程评价、开放教育资源视角下在线课程评价、在线课程无障碍性评价、医学教育领域在线课程评价、以个性化学习为导向的在线课程评价、关注学习者学习心理特征的在线课程评价等八个方面,且系统性强,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标准的研制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在线开放课程;评价;研究现状;引文空间分析

自《教育部关于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运用与管理的意见》发布以来,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认定标准的研制已成为各高校通过引入在线开放课程推动课堂教学革命,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新时期继续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大课题。国外在线课程评价研究起步相对较早,尤其是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我国教育信息化迈入2.0时代的新背景下,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国外在线课程评价研究的现状进行系统梳理与深度剖析,能够为我国当下高校在线开放课教学质量认定标准的研制提供重要启示。

一、研究设计

(一)文献检索与描述

为增强研究样本的代表性,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核心文集为检索源,首先,采用高级检索功能,分别将“基于网络的课程”(“Web Based Course” OR“Web-based Course”)、“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OR“Open Online Course”)、“MOOC”、“在线课程”(“Online Course”OR“On-line Course”)、“數字学习课程”(“Elearning Course”OR“E-learning Course”)、“远程课程”(“Distance Course”OR“Distance Education Course”)、“虚拟课程”(“Virtual Course”)、“互联网课程”(“Internet Course” OR“Network Course”)与“评价”(“Evaluation” OR“Evaluate”OR“Assessment”OR“Appraisal”)进行匹配,设定语种为“英语”且文献类型为“论文”,开展主题检索,分别生成检索结果#1、#2、#3、#4、#5、#6、#7、#8;其次,采用逻辑“或”运算生成检索结果#9,涉及文献472篇,即#9=#8或#7或#6或#5或#4或#3或#2或#1;最后,剔除“国家/地区”值为“中国(PEOPLES R CHINA)”的14篇文献和值为“台湾(TAIWAN)”的21篇文献,生成检索结果#10,涉及文献437篇,将其作为本研究引文空间分析的施引文献。

通过对研究样本进行基本的描述性分析,本研究发现:就刊载年度而言,自2007年至2016年,与在线课程评价相关的文献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就刊载期刊而言,共涉及235种期刊,最高频次为18,其中《美国药学教育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Education)、《国际远程开放教育研究述评》(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是对在线课程评价最为关注的两个期刊,分别占研究样本总量的4.12%、3.66%;就研究作者而言,研究样本共涉及500位作者,最高频次为5,最低频次为1,其中累计频次为5的高产作者主要有K.S.Khan、C.D.Kloos、R.Kulier、P.J.Munoz-Merino、A.L.Pittenger等5位;就国家和地区而言,研究样本共涉及72个国家和地区,最高累计频次为208,美国是关注在线课程评价最为集中的国家,占研究样本总量的47.6%;就研究机构而言,研究样本共涉及500家研究机构,最高频次为12,英国开放大学是关注在线课程评价最集中的机构,占研究样本总量的2.75%。

(二)研究方法与思路

基于对CiteSpace引文分析学科基础和技术基础的分析和理解[1],本研究着重采用以下思路对国外在线课程评价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第一,利用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研究样本进行共被引聚类分析,形成共被引聚类图谱、共被引时间线图谱;第二,根据上述聚类分析的结果,探寻各类主题所涉及的高突现性文献、高被引文献、高中心性文献以及各聚类所涉及的前沿文献和经典文献;第三,通过对高突现性文献、高被引文献、高中心性文献的分析,从宏观层面了解国外在线课程评价研究的发展历程;第四,分别对各聚类所涉及的高被引文献、高引用频次施引文献进行查阅与分析,了解各聚类研究的知识基础与前沿动态;第五,对上述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形成研究结论,并结合我国实际,对当下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开展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认定研究与实践的启示进行归纳和梳理。

二、数据分析与结果

参考文献共被引是指两篇参考文献被同一篇文献引用的现象,通过分析共被引网络中的聚类及关键节点,可以揭示出某个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2]。本研究采用引文空间分析软件CiteSpaceV,以“被引文献”为节点,时间区段设置为1年,选择“突现名词”为突变术语类型,设置每片筛选百分比(top N% per sliced)值为10%,设置LRF=2、LBY=8、e=2.0,对437篇施引文献进行分析,最终在12660篇参考文献中筛选出196篇高被引文献,通过聚类分析最终形成引文共现聚类图谱与聚类结果(表1)。

通过聚类分析,196篇高被引文献被划分为32类,其中显著聚类共8类,分别为:联通主义(Connectivism)、痴呆(Dementia)、大学(University)、开放资源(Open Resource)、残疾(Disability)、慕课(MOOC)、个性化学习(Personalized Learning)、学习者动机(Students Motivation)。其规模(Size)、轮廓值(Silhouette)、聚类标签(LSI、LLR、MI)、引文的平均发表年份等信息统计如表1所示。

通过文献共被引聚类分析既可以准确查找出某一聚类中能够代表该类主题研究基础的高被引文献,同时也可精确定位该聚类中能够代表该类主题研究前沿的高引用比例的施引文献。被引频次越高意味着该文献对该主题研究的奠基作用越明显,引用比例越高意味着该文献对该主题研究前沿的代表性越强。因此,为进一步深度分析国外在线课程评价研究的现状,本研究对各聚类中所涉及的高被引文献与高引用频次文献进行了深度分析。

(一) 联通主义(Connectivism)

该类研究的知识基础主要包括:MOOC研究的元分析[3];基于数据挖掘MOOC应用统计与评估[4];MOOC中作文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5];阻止在线评价中欺骗行为发生的MOOC学习评价框架研究[6];等等。此外,该类的研究前沿话题主要包括:教学与技术双重视角下多类别MOOC实践应用的比较研究;bMOOC在高等教育领域中有用性与有效性进行的评估研究;基于课程内容与传输的质量评价、课程教学效果和影响评价两个维度的MOOC在地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评估研究;MOOC发展阶段研究;基于引导性量规的MOOC同伴互评优化策略研究。

(二) 痴呆(Dementia)

该类研究的知识基础主要包括:MOOC研究趋势分析[7];在线学习对在职、职前护士专业知识与技能提升的影响研究[8]; MOOC学习者教育水平与课程参与度的关系研究[9];MOOCs同伴互評有效性提升途径研究[10]。此外,该类研究的前沿话题主要包括: MOOC与医学教育的融合与评价研究;MOOC情境下学习者自我调节策略对个体学习行为、目标达成的预测效应研究;MOOC研究趋势评估; MOOC监测与评估策略研究。

(三) 大学(University)

该类研究的知识基础主要包括:MOOC用户特征分析[11];MOOC、引入及其发展趋势分析;在线学习实证研究述评。此外,该类研究的前沿话题主要包括:不同传递模式下(传统型、支持型)MOOC学习者参与度的比较研究; MOOC在考古学领域的应用研究;等等。

(四)开放资源(Open Resource)

该类研究的知识基础主要包括: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展的MOOC注册与完成率的变化趋势研究[12];xMOOC与cMOOC教学设计质量评估研究[13];优化MOOC学习体验与改善MOOC质量的学习设计框架研究[14];MOOC学习动机与学习群体特征分析[15]。此外,该类研究的前沿话题主要有MOOC情境下学生完成率研究[16]。

(五) 残疾(Disability)

该类研究的知识基础主要包括:英国开放大学发布的《创新教育2012》明确阐释了MOOC的发展及其对未来教育教学产生影响的趋势[17];MOOC发展趋势分析[18];MOOC研究成果综合性述评[19]。此外,该类研究的前沿话题主要包括: edX Studio的无障碍性评估;MOOC平台的无障碍性评估;MOOC全球性学习潜能评估框架构建;MOOC学习活动中,学习分析仪表盘的学习支持效果评估;MOOC教学分析评估。

(六)慕课(MOOC)

该类研究的知识基础主要包括:医学教育领域在线学习研究的综合性述评[20];在线学习对医学教育的影响研究[21];医学教育领域实验研究的反思性研究[22];医学继续教育领域线上、线下教学效果的对比研究[23]。此外,该类研究的前沿话题主要集中体现在在线课程在医学教育领域应用效果的评估。

(七)个性化学习(Personalized Learning)

该类研究的知识基础主要包括:MOOC学习群体分类方法研究[24];MOOC低完成率的原因分析[25]。该类研究的前沿话题主要为基于移动的个性化课程平台(MIIC)设计、实施与评估。

(八)学习者动机(Students Motivation)

该类研究的知识基础主要包括:学习者的当前角色与专业背景对其MOOC学习行为的影响研究[26];严肃游戏与MOOC课程活动的融合研究;基于自然实验评价法开展的MOOC课程内容发布形式(阶段性发布、一次性发布)对学习活动的影响研究;MOOC情境下学习者学习动机与学习者自我调节策略的关系研究[27];基于edX平台开展的MOOC视频制作对学生课程参与度的影响研究。此外,该类研究的前沿话题主要有学习分析工具的有用性与有效性评估研究以及MOOC学习环境下学习者态度性学习评估。

三、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通过对上述国外在线课程评价研究引文共现聚类分析中高频被引文献与高引用频率施引文献的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五方面结论。

第一,聚类标签需要重新调整与修订。本研究参考LSI、MI法生成的聚类标签,对LLR法生成的聚类标签进行了适当调整。重新命名后的各类标签名称依次为慕课、继续教育、高校、开放资源、障碍或缺陷、医学教育、个性化学习、学习者动机,各类所集中反映的国外在线课程评价研究的主题依次为在线课程本体评价、继续教育领域在线课程评价、高等教育领域在线课程评价、开放教育资源视角下在线课程评价、在线课程无障碍性评价、医学教育领域在线课程评价、以个性化学习为导向的在线课程评价、关注学习者学习心理特征的在线课程评价。除医学教育以外,其他各聚类中在线课程均以MOOC为主。

第二,国外在线课程评价研究系统性较强,各聚类研究前沿共性主题与个性主题并存。通过文献,本研究发现:综述性研究、权威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是国外开展在线课程评价研究的重要知识基础;在线课程有用性、有效性评估是高等教育、医学教育、继续教育等领域研究的共性主题,其评价对象由宏观的课程逐步转向微观层面的课程构成要素及其具体功能的有用性与有效性评价;多类型MOOC的教学质量评估工具、学习活动评估工具等是国外在线课程评价研究的前沿主题;MOOC对全球性学习的支持研究是在线课程无障碍性评价的最新主题;基于移动学习的个性化在线课程的设计与评价、SPOC课程的改进与评价以及学习者自我调节能力评价是个性化学习取向下国外在线课程评价研究的前沿主题;学习情绪、态度性学习是国外在线课程学习者心理特征评价的新兴主题。

第三,从在线课程评价的阶段来看,国外在线课程评价主要包括两个层面:本体层面的评价与应用层面的评价。在线课程本体层面的评价是在线教育发展早期在线课程评价研究的集中关注点,其评价取向主要是促进在线课程功能的不断完善,推进在线课程的普及与应用;在线课程应用层面的评价是在线课程评价的最新发展,其评价取向主要是优化学习者学习体验,提高学习者课程参与度与课程完成率,更加注重在线学习活动中学习者学习心理研究与在线课程的学习支持性研究。

第四,从研究方法来看,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法是国外开展在线课程评价研究的主要方法,其中个案研究是质性研究的主要方法,基于量表的调查研究是量化研究的主要方法;元分析是国外在线课程综合性述评研究的主要方法,实验法是在线课程有用性与有效性评估研究的常用方法。

第五,从研究成果来看,国外在线课程评价研究形成了类别丰富的研究成果,除聚焦不同主题、界定不同时间区间的综述性研究成果外,还包括:论证类成果,如iMOOC、bMOOC等多类型在线课程在医学、考古学、地理学等不同领域或学科应用价值的论证;工具类成果,如教师教育类MOOC教学质量评估指标、xMOOC评估标准等;关系类成果,如MOOC情境下学习者教育背景、课程内容发布方式。

(二)研究启示

对国外在线课程评价相关研究的梳理与分析,对我国当下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认定的研究与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以课程特性为基点,注重固有特性与赋予特性的双重评估。通过对质量概念的梳理,本研究发现产品特性和用户需求是质量的两种属性,是以产品为基础的质量观和以用户为基础的质量观的融合。质量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因此质量特性是固有特性与赋予特性的辩证统一。鉴于此,一个完整的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认定标准应该是在综合统筹在线开放课程的固有特性与赋予特性基础上的共性标准与个性标准的辩证统一。高校在线开放课程的共性标准,是指在线开放课程在本体层面的质量认证标准或规范,侧重在线开放课程的固有特性。明确在线开放课程的固有特性,有利于推动在线开放课程健康、科学发展。高校在线开放课程的个性标准,是指为最大程度满足不同高校及高校管理者、教师、学生等多方利益相关者的个性化需求,在在线开放课程固有特性的基础上,加入价值主体约束之后的在线开放课程应用层面的质量认定标准或规范,侧重在线开放课程固有特性与赋予特性的融合。突出在线开放课程赋予特性,有利于强化课程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有效衔接。

其次,强化混合学习设计,注重课程特性与主体需求的有效衔接。在线开放课程应用模式是促进在线开放课程与高校人才培养活动深度融合的关键环节,是连接课程特性与价值主体需求的有效通道。过去五年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关于“加速高等教育技术采用的趋势”中,混合式学习设计位居榜首。通过引入在线开放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成为当下各高校推动课堂教学革命的重要举措之一。混合学习视角下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估要突破以往单独从教学视角或技术视角开展评估的局限,注重线下、线上的有效融合。此外,注重混合学习视角下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估既是强化教学过程评估的体现,也是适应在线开放课程应用趋势,发挥评价导向作用,促进线下、线上深度融合的主要举措。

再次,以深层学习为目标,注重学习空间与应用方式的合理匹配。受教育理念、教育资源、教育评价等因素的制约,深度学习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实施仍处于一种薄弱状态。在线开放课程的引入引发了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变革,促进了教育观念、评价方式的转变,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深度学习创造了条件,促进了高等教育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然而,部分高校现有的学习条件难以满足深层学习移动性、灵活性、泛在性以及实践性、协作性的需要,制约了在线开放课程应用方式的多样性,进而制约了在线开放课程满足教师、学生等价值主体需求的程度。因此,高校应将深层学习的实现、学习空间对在线开放课程应用方式的支持程度纳入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认定标准的范畴。

最后,以混合研究为范式,注重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协同应用。近年来,混合研究法在国外教育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它是以实证主义和系统哲学为理论基础,注重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协同应用与优势互补的新兴研究范式或研究框架[28]。当下,在开展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认定标准的相关研究中,采用混合研究方法的必要性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其一,“先建设应用、后评价认定”是我国当下开展国家精品在线课程认定工作的重要原则,这是先前在线课程投入教育教学应用前尚未具有的独特特征,为现阶段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认定标准的量化研究提供了大数据支撑。然而,为深度挖掘量化研究数据分析的深层次含义,就不得不借助访谈等质性研究手段。其二,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认定标准是共性标准与个性标准的辩证统一,这就决定了基于个案的研究是提升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认定标准(个性标准)针对性与有效性的主要手段。其三,当下国内制定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认定标准可供参考的已有研究成果較为罕见,混合研究法中的探索性研究设计分析能够为新工具的设计与开发提供科学、严谨的研究框架。

參考文献

[1][2]陈悦,陈超美,胡志刚,等.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15-16,65.

[3]LIYANAGUNAWARDENA T R,ADAMS A A,WILLIAMS S A.MOOCs:A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Published Literature 2008-2012[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 Distance Learning(S1492-3831),2014,14(3):202-227.

[4]BRESLOW L,PRITCHARD D E,DEBOER J,et al.Studying Learning in the Worldwide Classroom Research into edX’s First MOOC[J].Research & Practice in Assessment(S2161-4210),2013,8:13-25.

[5]BALFOUR S P.Assessing Writing in MOOCs:Automated Essay Scoring and Calibrated Peer Review[J].Research & Practice in Assessment(S2161-4210),2013,8 (1):40-48.

[6]MEYER J P,ZHU S.Fair and Equitable Measurement of Student Learning in MOOCS:An Introduction to Item Response Theory, Scale Linking,and Score Equating[J].Research & Practice in Assessment(S2161-4210),2013,8:26-39.

[7]REICH J.Rebooting MOOC Research[J].Science(S0036-8075),2015,347(6217):34-35.

[8]MARI L,HELI H,MARITTA V.Impact of E-learning on Nurses’and Student Nurses knowledge,Skills, and Satisfa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S0020-7489),2014,51(1):136-149.

[9]GOLDBERG L R,BELL E,KING C,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icipants’Level of Education and Engagement in Their Completion of the Understanding Dementia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J].BMC Medical Education(S1472-3831),2015,15 (1):2-7.

[10]SUEN H K.Peer Assessment for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MOOCs)[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 Distance Learning(S1492-3831),2014,15(3):312-327.

[11]EMANUEL E J.MOOCs Taken by Educated Few[J].Nature(S0028-0836),2013,503(7476):342.

[12]JORDAN K.Initial Trends in Enrolment and Completion of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 Distance(S1492-3831),2014,15(1):133-160.

[13]MARGARYAN A,BIANCO M,LITTEJOHN A.Instructional Quality of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MOOCs)[J]. Computers & Education(S0360-1315),2015,80:77-83.

[14]CONOLE G.MOOCs as Disruptive Technologies:Strategies for Enhancing the Learner Experience and Quality of MOOCs[J].Red Revista De Educación A Distancia(S1578-7608),2013,39(50):1.

[15]CHRISTENSEN G,STEINMETZ A,ALCORN B,et al.The MOOC Phenomenon:Who Takes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and Why?[DB/OL].(2014-04-18)[2018-07-21]https://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2350964.

[16]SINCLAIR J,KALVALA S.Student Engagement in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arning Technology(S1832-3892),2016,11(3):218.

[17]SHAROLES M,MCANDREW P,WELLER M,et al.Innovating Pedagogy 2012:Open University Innovation Report[EB/OL].(2012-12-30)[2018-07-21].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36616273_Innovating_Pedagogy_2012_Open_University_Innovation_Report_1.

[18]SHAH D.MOOCs in 2014:Breaking Down the Numbers[EB/OL].(2014-12-26)[2018-07-21].https://www.edsurge.com/news/2014_12_26_moocs_in_2014_breaking_down_the_numbers.

[19]HAVES S.MOOCs and Quality:A Review of the Recent Literature[J].French Forum(S0098-9353),2015,13(3):261-276.

[20]COOK D A,ANTHONY J.Internet-Based Learning in the Health Professions:A Meta-analysis[J].JAMA(S0098-2446),2008,300:1181-1196.

[21]RUIZ J G,MINTZER M J,LEIPZIG R M.The Impact of E-Learning in Medical Education[J].Academic Medicine(S1040-2446),2006,3(81):207-212.

[22]COOK D A,BECKMAN T J.Reflections on Experimental Research in Medical Education[J].Advances in Health Sciences Education(S1573-1677),2010,15(3):455-464.

[23]FORDIS M,KING J E.Comparison of the Instructional Efficacy of Internet-based CME with Live Interactive CME Workshop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AMA(S0098-7484),2005,294 (9):1043-1051.

[24]KIZILCEC R F,PIECH C,SCHNEIDER E.Deconstructing Disengagement:Analyzing Learner Subpopulations in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J].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earning Analytics & Knowledge(S1007-2179),2013:170-179.

[25]CLOW D.MOOCs and the Funnel of Participation[J].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earning Analytics & Knowledge(S1007-2179).2013:185-189.

[26]HOOD N,LITTEJOHN A,MILLIGAN C.Context Counts: How Learners Contexts Influence Learning in a MOOC[J]. Computers & Education(S0360-1315),2015,(91):83-91.

[27]LITTLEJOHN A,HOOD N,MILIGA C,et al.Learning in MOOCs:Motivations 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 in MOOCs[J].Internet & Higher Education(S1096-7516),2016,(29):40-48.

[28]張绘.混合研究方法的形成、研究设计与应用价值:对“第三种教育研究范式”的探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2,10(5):51-57.

Current Status and Implications of Foreign Online Course Evaluation Research

—Citation Space Analysis Based on WOS Journal Literature (2000-2017)

YANG Xiaohong1,LI Yunfu1, 2,ZHOU Xiaozhang1

(1.College of Education Technology,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Gansu,China 730070;2.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Shaanxi Xueqian Normal University,Xi’an,Shaanxi,China 710100)

Key words: online open course;evaluation;research status;citation space analysis

生态位视角下物流企业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循环经济要求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实现技术的生态化。企业是技术创新最重要的主体。因此要实现整个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生态化,首先就要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企业生态化技术创新实现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该文章首先分析了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维度,然后根据系统动力学原理得出企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因果循环图,最终构建了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机理模型。

关键词:生态化;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传统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强调经济效益的实现程度,因此导致人与自然的失和以及经济社会的失衡。生态化企业技术创新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创新观念和模式应运而生,生态化企业技术创新是指通过市场机制和社会管理机制的结合,在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中引入生态观念。本文的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是指在企业在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过程中要引入生态化理念。其目的是将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转向追求以企业利润增长为中心,自然生态平衡、社会生态和谐有序以及员工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文献综述

目前理论界和实践界对企业生态化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都比较成熟。国内外关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机理研究也较多。于国波在知识共享的角度探讨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机制,提出了基于外生知识共享、内生知识共享及智力资本整合的三条提升路径。廖奕、王希钧(2011)在知识协同的角度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机制,并运用系统动力学模拟了知识存量的增长路径。谢廷宇(2011)在全球生产网络下研究当地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路径,总结了广东制造业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的过程 。徐蕾(2012)以产业集群内企业为研究对象,从网络嵌入的视角出发,通过大样本实证研究探讨全球化背景下本地、超本地知识网络对于集群企业能力提升的影响。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机理的研究视角有很多,而本文是在企业生态化视角下探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机理,这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并且符合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

二、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维度

从系统学角度来看,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根据对国内外文献的整理,笔者认为影响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外部因素主要是环境、国家政策、市场供求等等;而影响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内部因素为生态创新资源投入能力、生态创新管理能力、生态化创新倾向、生态设计能力、清洁生产能力和绿色营销能力。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机理,因此将外部因素中的生态环境作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内部因素主要是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过程的角度来分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往往是企业内部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各影响因素对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1.可持续发展要求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传统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最终使企业走向衰退,因此企业进行生态化技术创新成为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生态因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每个环节都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

2.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升都离不开大量生态资源的投入和不断积累,生态资源的投入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而生态资源的投入能力受到生态资源的获取能力的约束,生态资源的获取又与生态环境紧密相关。因此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与生态资源的投入能力联系密切。

3.生态化创新管理能力涉及到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是组织管理生态化技术创新过程的能力。通过生态化创新管理能够实现企业进行生态化技术创新活动中的资源、技术、知识、环境的有效整合。因此生态化创新管理能力是实现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

4.生态化创新倾向是企业家环保精神的直接体现。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要求企业家具有强烈生态创新意识,并将这种能力转化为企业文化,这样有利于企业内从领导到员工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它既是企业进行生态化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一种动力,又是实现生态化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目标的一个重要保证条件。

5.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的生态设计能力即将生态创新意识转化为生态研发的能力,生态化设计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成败。

6.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水平主要通过生产出的绿色产品来衡量,而清洁生产能力就是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的产品的能力,因此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清洁生产能力的改善。

7.生态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生态化技术创新是否成功、生态化技术创新的产品是否被市场接受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键。而绿色营销能力是进行市场研究、使消费者接受生态创新产品、信息反馈加以改进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的能力。因此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与绿色营销能力紧密相关。

三、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机理分析

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企业的可持续经营与发展过程中。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动态发展过程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各要素的强弱、增减变化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或减弱,从这种意义上讲,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可以通过企业持续发展能力来反映。本节尝试通过企业持续发展系统因果关系图,来揭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弱变化,并基于此来探讨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机理。

(一)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现实中的系统是普遍存在,本文的研究对象“生态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也是一个系统,该功能是维系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正如前文所分析的是,影响企业持续发展能力的要素包括企业外部环境要素和内部系统要素。内部系统要素又可以分为“能力、行为”要素生态资源投入能力、生态化创新管理能力、生态化创新倾向、生态设计能力等,表现“结果”要素如成本、产品、绩效、利润、持续经营等。外部的环境要素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因素。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假设企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发展与运行是一个渐进、连续的行为过程。如果系统出现不稳定状态,是由于系统外部或内部要素出现的某种状况所导致。而企业的内部要素及外部要素中的生态环境要素为主要影响因素。此外忽略构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其它因素对本系统的影响,只考虑选定的系统要素。在以上假设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企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因果关系图,如图1所示。

根据上文的假设,我们可以推断:企业可持续发展系统越稳定,企业竞争优势越明显,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越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可以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减弱,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变弱。

(二)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机理模型

影响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各要素不是单独起作用的,而是紧密相连,并且是在这些要素的综合作用和有效组合下才能有效提升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也正是这些要素的相对稳定与提升才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得以实现。笔者根据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因果关系图的分析,构建了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机理模型,如图2所示。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对生态工艺、生态技术、生态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机理模型,是考虑生态因素为起点的,生态因素主要包括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资源能源的限制、绿色需求的牵引、政府的相关政策法规的约束。企业外部的生态环境因素影响着企业内部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而企业外部生态环境因素具有很大的客观性,企业很难对其控制,但是企业在生态化视角下可以通过自身各种能力的提高和有效整合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而增强对外部生态因素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

在企业内部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家的创新倾向影响生态创新意识的产生。其与企业生态资源的投入能力决定了生态设计能力和清洁生产能力的提升。企业生态管理能力的提高一方面可以直接作用于企业清洁生产能力,如通过生态工艺及生态技术创新、流程创新和信息化管理等方式提升清洁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节约企业生产管理成本和运营效率来间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绿色产品形成后,只有通过强有力的绿色营销手段才能最终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实现了企业的生态效益,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各种要素结合在一起的作用不是其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实现1+1>2的增值效果。

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受到了外部生态环境的约束,最主要的还是要通过内部影响因素的提升来实现,这不是单方面能力提升所能完成的,必须是各个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生态化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机理模型突破了传统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机理模型,使企业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最终获得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曲用心,万辅彬.基于技术预见的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观[J].改革与战略,2006(02).

[2]胡继华.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其形成机制[J].企业管理,2010(07).

[3]廖奕,王希钧.知识协同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机制和路径研究[J].中国外资,2011(09).

[4]谢廷宇.全球生产网络下当地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机制[D].暨南大学,2011.

[5]徐蕾.知识网络双重嵌入对集群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机理研究[D]. 浙江大学,2012.

[6]胡剑芬,郗英.核心能力的动态协同演变[J].科学管理研究,2004(03).

(作者单位:广西科技大学)

生态位视角下物流企业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持续快速发展,信息化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帮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基于此,本文从信息化视角下,信息化技术应用于企业项目管理的意义出发,首先简要分析了信息化技术在企业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必要性,随后笔者结合对生活实际的分析,针对信息化视角下,提高企业项目管理水平、促进企业项目管理的现实考察与改进提出了几项建议。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企业;项目管理;现实考察

引言: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高效、便捷的操作技术——信息化技术,对于生活和工作具有極强的现实意义。上到科学研究的应用,下到个人的学习和办公,信息化技术都能够起到提高效率的积极作用。随着企业管理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技术在企业项目管理中越来越受到管理者的重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企业项目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是企业跟随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企业提升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

一、信息化技术应用于企业项目管理的意义和必要性

当前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初具规模,时代发展日新月异,企业想要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技术和管理的革新,信息化视角下,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使企业管理进一步信息化具有重要作用。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企业项目管理,能够对企业项目信息和员工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估,为管理者统筹管理企业提供了参考。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企业项目管理以及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便于数据信息的保存、查询。传统的纸质档案保存需要占用很大的空间和整理时间,也不便查找。应用信息化技术进行企业项目管理,方便快捷,有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系统的支持,管理查询资料信息和财务、产品数据非常高效,便于对企业进行统筹管理。

第二,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信息化技术应用于企业项目管理,能够大大减少人力、物力和时间、空间资源的浪费,信息化技术的支持,能够使企业项目管理出错率显著降低,同时操作和管理更加简洁高效,工作效率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1]。

第三,有利于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健全。信息化技术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系统,储存信息数量多、分类细,在企业的项目管理上能够形成一套简洁明了的管理流程,使企业管理者能够全面掌握公司的数据信息,企业的管理体系能够更加完善。

二、信息化技术在企业项目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利用信息化技术控制企业项目管理中的项目进度

项目推进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在企业项目管理的进度控制上,相关管理人员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结合项目方案的整体结构,对于项目建设每个阶段的时间成本投入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在企业项目的进度管理工作中,主要包括方案设计阶段、项目招投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项目后期的评估和维护。企业项目的进度管理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过程,信息化视角下,信息化技术的利用可以更加灵活地根据工程建设的项目规划,科学合理分配项目建设的时间成本。在企业项目的推进过程中,通过信息化技术进行进度管理,可以在确保项目质量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缩短建设时间。

(二)利用信息化技术完善企业项目质量检测机制

企业项目管理过程中,对于各个项目建设阶段以及各个具体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尤其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对于项目质量至关重要。企业在项目投入实施之前对运用到的技术进行评估,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通过信息化技术对项目技术进行模拟操作,确保技术符合本项目实施的实际情况,同时可以完善项目质量的信息化检测机制并在建设过程中通过高科技的监测机制和手段来实时监控项目安全。

(三)利用信息化技术明确工程项目管理中项目员工职责

信息化视角下,企业的相关管理者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对项目参与员工进行工作管理和监督,明确本部门在项目质量管理中所担的职责,并将工作内容化整为零,科学合理地分配给每一位工作人员,让部门各个人员分工协作,通力配合,提高工作积极性,共同努力提高项目推进的效率[2]。

三、信息化视角下,提高企业项目管理水平、促进企业项目管理的现实考察与改进的具体策略

企业的项目管理是指以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对于项目实施和推进过程中进行的方案、规划、组织以及指导和控制,从而更加高效、高质量地实现项目预期目标。在信息化视角下,企业的项目管理可以通过信息化的平台和手段对于组织目标进行管理和控制,并且在项目管理的基础上引入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云计算技术等信息化技术,可以从宏观角度提升项目管理的水平。

(一)加强对信息化技术人才的培养

信息化视角下,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企业想要不断增强自身在市场经济形势下的竞争力,在项目管理的现实考察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信息化技术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人才自我提高的培训机制。企业要鼓励员工的创新精神,为员工发展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和途径,对于技术人才取得的有效成果,大力嘉奖,增强员工的信心和动力,从而带动整个企业上下一心,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优化项目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方式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财务等数据逐渐从书面转移到了计算机,成为了电子数据。在新型的计算机工作模式下,企业要保持项目管理的效率,必须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优势,优化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方式。企业项目管理的信息化,首先要借助技术人员和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发设计新型的数据端口,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升级,使得数据库信息的采集和分析效率提高。同时,企业项目参与工作人员要与数据系统相适应,随着系统的升级优化数据处理方式,保证企业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利用信息化技术不断优化企业项目管理系统

当今时代,信息化技术发展迅猛,企业要增强对于信息化技术发展变革的感知能力,与时俱进。在信息化视角下,企业项目管理的顺利推进,要求企业具有科学合理的信息管理系统。为了促进企业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企业项目管理系统的优化离不开信息技术。企业在信息管理系统的升级优化过程中,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以企业现行的管理制度和发展环境为基础,促进项目管理系统的进一步升级。同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吸收先进的、更加高水平的技术,并将其应用到自己公司的项目管理中,不断优化系统操作方式和系统性能,使企业项目管理系统更加自动化、系统化、科学化,增强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进而完善企业的项目管理,促进企业的稳步发展。

(四)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加强企业项目数据的安全监管

大数据环境下,企业项目数据的储存和分析处理工作变得更加方便,但是互联网存在很多不安定因素,外部的危险入侵或者内部系统的问题都有可能会给企业的项目数据信息安全带来毁灭性的打擊。因此,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要加强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数据安全监管[3]。信息化视角下,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数据安全管理,促进企业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企业数据系统要加强升级,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增加数据实时监控系统。借助监控系统工作人员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来自外部网络的恶意攻击或者其他非法操作,同时能够监控数据系统的运行状况。(2)企业项目管理数据做好备份,准备应急预案。运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对信息系统设定数据自动备份操作,同时还要准备突发状况的应对预案,以便面临系统崩溃等紧急情况时保护项目管理数据的安全,同时保证企业项目工作快速恢复正常。(3)强化系统的用户限制。基于信息化技术进行企业项目管理数据的安全监管,可以根据数据的重要程度分级,对参与项目管理的工作人员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加强项目数据的安全保护。

(五)促进企业项目管理向职业化的方向发展

在信息化视角下,企业要保证经济效益,必须以实现相关的项目管理目标为前提。现阶段,企业的项目管理过程中,各个参与方之间有一定的利益冲突,这是传统的行业发展形势下存在的内部矛盾。要促进企业项目管理向职业化的方向发展,企业在项目管理的现实考察过程中,应当加强项目的职业化和一体化发展,从而弱化项目不同参与方的利益冲突,让所有参与人员都能够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项目推进中去,从而促进项目相关技术和管理的创新和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视角下,相关信息技术升级和更新速度较快,应用于企业项目管理中的方式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变革使其更加符合人们的生活实际。企业在信息化时代,要促进项目管理的现实考察与改进,要积极培训专业技术过硬的优秀人才,不断优化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操作,使项目信息的管理更加便捷、高效。除此之外,企业的项目信息化管理要积极加强数据的安全监管,发挥创新思维,增强企业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技术水平,为将来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帅.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13):194-194.

[2]李艳红,李雪.关于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的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7(10):147-149.

[3]钱莉,蔡开程,杜国柱,et al.汽车研发企业信息化系统项目管理实践与讨论[J].价值工程,2018(2):35-38.

上一篇:高校学报编辑网络传播论文范文下一篇:传统行业信息安全建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