熄灯一小时活动范文

2023-09-20

熄灯一小时活动范文第1篇

(一) 国内外科技与经济发展演变

从18世纪后期的产业革命以来, 世界经济经历了三次比较完整的周期。每个周期, 世界经济的起落都与科技进步直接相关。

1、美国的科技政策与经济发展。

从世界科技发展总体水平看, 美国的经济技术之所以达到如此高的水平, 与其经济体制与科技体制的相互协调、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的有效配合不无关系。正是以上两方面的协调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 才使美国成为当今世界上经济技术实力最雄厚的国家。

美国建立了以国家加强协调为前提的多元科技体系, 包括各级政府部门成立的科技研究机构;大学的科技研究;私人垄断企业的研究机构。美国由于私人经济技术力量十分强大, 加上政府长期奉行短期经济调节政策, 不主张直接干预大学和私人企业的科技活动, 而强调采用财政与货币等经济手段对大学和企业的科技发展进行间接调控。因而, 逐步形成由政府、大学和私人垄断企业组成的三位一体科研体系。国家则通过科学基金会对各政府部门和大学的科研活动进行协调与调节。

科学技术进步大大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科学技术的新突破, 引起新兴工业部门的发展, 促使经济结构发生变革。美国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大体上采用的是军事科技成果向民用生产力转移、科研与生产直接挂钩、一些公司科技成果商业化三种方式与途径。

军事科研成果一定程度转化为生产力虽然间隔期较长, 但对民用工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正是军事科学技术的带动, 使战后美国生产力得以迅速发展。

科技研究与生产的直接结合, 有效促使了科技发展及创新动力演变成为经济核心竞争力。世界第一个高科技园区——斯坦福科学园 (美国“硅谷”) 之所以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区发展成为电子工业的创新中心, 成为美国甚至全球经济发展的引擎, 就是充分依靠科技进步摆脱经济落后面貌的典型。同样, 北卡罗来纳州的三角研究园集中并充分发挥3所大学的智力资源, 结合吸引政府、财团、企业的投资, 从经济洼地发展成为科技产业高地。

政府、大学和企业三位一体不仅是当今美国科技发展的最好组织形式, 同时也是其经济与科技发展相结合的重要保证。公司通过商业化渠道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即就是技术运用于生产过程中, 体现在生产手段上, 例如固定资本更新, 提高产品质量, 目的是增强国际竞争力。

2、日本的科技政策与经济发展。

战后日本科技发展经历了从技术引进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向以自主技术开发为中心的发展模式的转变。20世纪50年代是日本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时期, 国内的科技资源多被用于消化引进技术;60年代是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和重化工业的关键时期;70年代, 整个科技政策趋向多样化、体系化, 并在科技体制方面发展了“研究组合”等产官合作的组织形式;进入80年代, 随着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日本在制定经济、科技政策时不得不更多考虑国际协调和影响, 提出“技术立国”方针, 宣告科技发展战略从长期的“追赶型”、“模仿型”战略转向“开拓型”、“独创型”的自主技术开发战略。

可以说, 日本也是科技向生产力转化方面的成功典型。战后日本科技是比较典型的面向经济发展的技术发展, 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技术发展, 其经济是典型的“技术开发活泼型”经济。由于日本实行“民间企业主导型”的科技体制, 民间企业既是大部分研究经费的使用者, 也是大部分经费的提供者, 最直接地感受到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对科技进步的刺激和压力。因而, 日本科技发展呈现出“重实用、轻理论”、“重开发、轻基础”的倾向, 研究开发成果的产业化、商品化效率很高。

日本从追赶欧美国家技术的后进国起步, 在战后发展中向科技索取的经济利益大大超过了长期作为其在科技方面追随的对象的欧美国家。这不仅获益于“免费借用”了欧美国家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成果, 而且更重要的是日本在重视实用性研究的同时, 还形成了对现代化技术发展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效率较高的技术转移机制。

3、我国台湾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与发展。

台湾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其经济迅速起飞, 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此过程中, 推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不是劳动力的增加, 而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不是资本投入的增加, 而是科技水平的提高。因此, 在某种意义上, 技术进步才是台湾经济起飞的决定性因素。

战后台湾经济经历了恢复、发展和起飞的巨大变化。从进口替代发展战略转入出口导向发展战略, 使其经济加速发展。技术进步不仅推动了台湾的经济增长, 而且促进了其产业结构的变化, 促使其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增多。

科技在台湾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与“政府”主导下的分散领导科技体制是分不开的。“政府”主导下的分散开发科技体制虽然不如韩国那样集中力量研究、开发新技术, 但可以造成研究机构间相互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 保证科技人才的自由流动, 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取长补短, 共同发展, 推动经济增长。

科技发展, 或者从国外引进, 或者自主开发。台湾经济、科技力量薄弱, 但经济发展急需技术, 因而实行“移植型”科技发展模式, 以引进为主, 自主开发为辅, 通过引进带动自主开发, 耗资少, 见效快。

此外, 在吸取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台湾实行官、学、民三位一体的“整体推动”科技开发机制。通过增加科技投资, 引导科技开发方向, 制定政策为科技发展创造条件, 鼓励科研机构向民间企业转移科研成果, 兴建科学工业园区, 推动科技成果商品化、市场化等, 以保证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二) 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选择

在当今和平与发展的国际背景下, 科技被普遍认为是经济进步的“倍增器”和“助推器”。如果说经济竞争已成为国际竞争的中心环节的话, 那么科技竞争则是中心中的中心。

发展中国家经济和技术比较落后, 吸收现代科技进步成果的能力有限, 国民经济处于外延式发展阶段, 粗放性投入要素特别是劳动力相当丰富, 没有更多的科技知识投入也能达到一定的甚至比发达地区还高的增长率。但是这种主要靠追加粗放投入要素来增产的发展道路不可能长期走下去, 其速度优势也不可能长期保持。

科技进步在各国各地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更大。因而, 发展中国家需要审视发展现状, 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科技和经济发展战略, 充分利用劳动力低廉的优势, 打入国际市场;在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之后, 克服种种技术、经济局限和制约因素的影响, 增加科技投入, 大力发展科技。从而带动经济腾飞, 进而赶超发达国家。

(三) 国外科技发展模式综述

纵观发展中国家科技发展和赶超战略, 大体可归纳为:以独立发展为主的模式、以引进模仿为主的模式和以引种嫁接为主的模式三种。

以独立发展为主的模式。力求建立本国完整、独立的科技体系, 着眼于国内需求、本国的资源条件和国内的生产发展水平。这种模式虽然不排除引进技术, 但重点是自我创造;虽然力争出口, 但以满足本国的需求为主, 是一种内循环模式。采用这种模式的条件是国内有比较广阔的市场, 有一定的研究开发能力和比较丰富的资源, 如印度、巴西、前苏联乃至我国都曾经采用这种模式。其优点是,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本国的研究开发能力, 建立完整的研究开发体系, 使科技成果更适合本国的生产发展水平。但这种半封闭性的方式难以吸收世界科技进步成果, 使研究开发受国内生产水平的局限, 难以迈大步, 结果往往是等距离追赶, 甚至使差距越来越大。

以引进模仿为主的模式。它不是着眼于建立自己完整的科技体系, 而是着眼于引进技术。这种引进又不是着眼于启发和创新, 而是直接的生产和生活消费。这实质上是一种消费型和进口替代型模式。采用这种模式的往往是两类国家。一是穷国与小国, 没有条件建立自己独立完整的研究开发体系, 为了满足国内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跟上世界潮流, 只好不断重复引进。二是一些拥有丰富能源的富国, 如某些中东国家, 由于有相对充足的外汇, 有条件不断引进。其缺点十分明显:这不是赶超战略, 只能“跟着走”。

以引种嫁接为主的模式。它注重引进, 但主要不是为了直接的生产和生活消费, 而是引种嫁接、吸收和创新。它注重建立本国独立的科技体系和提高自己的研究开发能力, 但不局限于本国的吸收能力和市场需求, 而是着眼于国际市场。这种模式是前两种模式的发展和演化, 是对其经验和教训的总结。采用这种模式也需要一定的条件, 如有比较强的独立研究开发能力, 有比较强的工业和工艺基础, 有比较发达的技术信息系统等。从某种意义上说, 它是一种出口导向的模式。过去日本、现代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都采用了这种模式。

以引种嫁接为主的赶超战略是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战略。能更多、更快地吸收世界科技进步成果, 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跟上世界科技进步的步伐, 进而汇入世界科技发展的洪流。但采用这种战略不仅仅需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 还需要脚踏实地地创造其实施的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科技投入的超前增长, 科技力量的超前壮大, 科技信息的及时和灵通。

二、发展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切实实施“科教兴渝”和“人才强市”战略, 围绕一小时经济圈的全面发展, 以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中心, 以公共科技平台建设为基础, 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 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关键, 以科技改革和开放为动力, 以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依托,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事业, 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为实现一小时经济圈发展目标、统筹城乡发展、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为此, 必须坚持以下六项原则:

一是坚持自主创新。深化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 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贯穿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二是坚持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三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选择地推进重点领域、重大项目的创新突破, 带动全市产业的核心技术和城市竞争力的大幅提升。

四是坚持应用研究为主, 突出重大产品和新兴产业技术研究开发。加强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着力解决关系我市产业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的应用技术问题。

五是坚持资源整合。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市场等各方面的作用, 有效利用军民科技资源、市内外科技资源, 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的创新合作机制, 确保科技创新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六是坚持统筹协调。统筹区域、城乡、行业科技创新, 统筹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 统筹近期与长远安排, 统筹项目、人才和基地建设, 全面提升科技创新的绩效和水平。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

通过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 大幅度增强和提高一小时经济圈的综合竞争力, 保障一小时经济圈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 保障全市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发展和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建设目标的全面实现,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到2020年, 一小时经济圈科技基础条件显著改善, 区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研究开发能力显著增强, 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显著提高, 为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科技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建成全市科技创新和科技产业高地。

——具体目标:

到2010年, 一小时经济圈R&D投入占GDP的比重力争达到2%以上;力争专利申请数和获权数分别达到9500件/年和5500件/年, 其中发明专利获权数达到500件/年;高新技术产品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

到2020年, 一小时经济圈R&D投入占GDP的比重超过3.5%;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以上;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产业体系;信息化渗透到社会经济以及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成为全市信息化先行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基本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和建成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四、发展模式

鉴于重庆市要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和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的发展定位, 以及统筹城乡发展目标, 结合“一圈两翼”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重庆市的科技发展模式和战略的选择应充分吸取国内外科技和经济发展的经验, 走一条“模仿”、“创新”并举的发展道路。

与西部其他省区相比, 特别是与西安、成都这些西部科技发展先进城市相比, 重庆的科技发展存在明显不足。因而, 重庆市整体的科技发展领域还处于“模仿”阶段, 应遵循“高位嫁接”原则, 引用国内外优秀发展成果, 进一步增强技术引进与产业发展的耦合效应, 提高科技活动的产出效率, 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吸取国内外先进成果, 提高企业效益的同时, 进一步提升全民科技意识和社会生活信息化程度, 增强企业对技术吸收和改进的重视程度和投入程度, 进而逐步摆脱对技术“模仿”和“引进”的依赖性, 在“高位嫁接”的高起点上, 逐步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

另外, 虽然重庆市科技发展整体水平不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但是在医疗设备、基因组研究, 以及光机电、MEMS技术、生物制药技术、镁合金技术、燃气汽车等领域中某些方面的科研开发已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并且在国际国内有影响的重大科技成果也正逐年增加。因而, 在这些领域应继续强化自主“创新”, 保持其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领先地位。

熄灯一小时活动范文第2篇

一、学生寝室必须按学校规定时间(周日至周四晚23:00)

以电铃声为熄灯信号声,准时熄灭寝室内日光灯,及时就寝休息。

二、同学不得在宿舍从事打牌、酗酒等违反校纪校规性质的活动,熄灯小组成员将对此进行监督,如发现有违规情况将进行登记并上报给辅导员。

三、熄灯就寝制度执行情况检查及处理:

(一).检查人员由学生会人员和宿管小组成员。

(二)学生宿舍熄灯就寝制度执行情况:周日至周四晚进行检查,其他时间将进行抽查。

(三).检查中发现的违纪处理: 1.违反熄灯制度对学生个体的处理: (1)宿舍管理中心给予通报批评,性质严重的,上报学院给予纪律处分。

2违反熄灯制度对寝室的处理: (1).第一次违规将进行警告,第二次违规起的宿舍则进行登记上报给系辅导员,该宿舍将被取消系优胜宿舍的评比资格,在综合测评中将对相应的宿舍成员进行扣分。

(2).取消当月院优胜宿舍及当文明寝室评比资格。

上一篇:古代名诗范文下一篇:交流电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