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国民经济论文范文

2024-09-19

会计国民经济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已经逐渐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已经向全球化发展。这样的市场经济背景为如今众多中国企业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但是与机遇并存的是更为复杂的市场形势以及更加多维化的挑战。尤其是企业的财务问题越来越明显,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小的阻力。文章对现代经营理念下企业的会计审计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对当前企业的稳定发展提出一些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经营理念 企业发展 会计审计

经济全球一体化在当下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同时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也对当前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越来越突出,如果企业不能够针对自身会计审计以及相关财会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很容易使企业面临较为严重的财务问题。因此,在如今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完善的财务会计审计制度,以此对会计审计进行约束,减少财务风险等诸多问题的发生。这除了能够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良好的监督之外,也能够让企业的经济价值与生产效益得到巨大提升。

一、企业会计审计

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对于企业来说所处于的地位应该是相同的,但是这两者之间的利益相互冲突较大,这也使得当前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并不能融合到一起。虽然经济不断发展,企业的经营规模早已不是过去所能够比拟的,管理者与管理层面都有着极大程度的提高。但是这也导致众多管理者基本上都会与企业经济责任保持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而企业的经济责任也由此被分化。为了能够保证企业的经济责任可以正常生效,就应该采取相应的财务会计审计。因为企业会计审计可以产生极好的监督作用,不仅仅是简单地去确定企业收入、支出等经济业务,同时也能够让企业更加高效地调用资金,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之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占据一席之地。

其实当前会计审计已经受到了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因为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会计审计对于企业的各种会计工作都有着重要作用,并成为了其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但可以让企业的经济水平迅速提高,并且让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长足进步,也可以对企业控制起到一定作用。一方面来说,会计审计必须要工作人员按照国家颁布的法律对企业财务情况进行审核与监督,这样可以从根本上减少甚至杜绝企业内部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而从另一方面来讲,会计审计间接地完善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如果企业的管理存在纰漏,可以尽快察觉并提出解决方法。同时也可以尽早向相关部门反应当前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效调解,让企业的经营方式以及管理方式得到改善。

二、企业会计审计出现的问题

虽然企业会计审计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现有的会计审计模式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果不能够将这些问题妥善解决,则会直接影响到会计审计对企业发展的监控与促进功能。

(一)现有会计审计模式不够先进

现在大部分企业所使用的会计审计模式仍然沿袭着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这种模式在过去可以起到不错的效果,但是针对于现在的市场环境,其早已不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对于当前企业来说,会计审计最重要的功能便是让企业会计工作受到合理监管,得以依照国家法律开展相关工作。而内部审计模式一般是在会计工作结束之后才对其进行审计,这样便不能够在工作过程中进行监控与制约。这样得到的结果必然不会很理想。

(二)现有会计审计模式不够独立

一般来说,企业会计审计主要应该由企业专门的审计机构进行各项工作,可是当前最为常见的审计模式却是由企业的各级领导直接管理的。这样虽然可以让企业的管理者直接掌握企业的各项财务资料,但是管理者参与其中也使得审计机构不能够清晰的反映出企业财务的实际情况,而且审计反映出的问题也很难得到针对解决与落实。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企业的会计审计工作应该由专业会计人员进行负责,只有这样才能够通过工作人员较高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技术发现财务管理中的疏漏,并在第一时间进行解决;其次,虽然企业内部会计人员可以对企业财务情况进行审计,但是其并没有脱离企业员工的身份,在进行工作时难以完全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最后,便是完全由企业领导进行审计工作不能够发挥出审计机构的自身作用。

(三)现有会计审计人员不够专业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提高企业管理阶层的专业素质对于企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会计审计也是如此。如今是信息化时代,企业对于会计审计的管理工作也开始渐渐采取信息化方式。虽然这对会计审计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也间接地提高了会计审计工作的门槛,使之受到更多标准的限制。在会计审计工作进行时,不但需要会计拥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有更强的专业素质。而当会计审计工作信息化之后,会计人员更需要具备充足的信息技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较好地在信息系统进行办公。但是,我国企业中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较低,很多必须具备的重要的能力也极为欠缺,在实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审计工作这一方面上仍然有着不小的差距。这也影响了会计审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三、企业会计审计问题的解决对策

我们可以看出,会计审计方法与会计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有着直接关系,具体如图1所示。针对于上述会计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减少当前存在的不足,凸显其优点,以帮助现代经营理念下企业的良好发展。

(一)优化会计审计工作模式

为了能够提高会计审计工作的效率,提升会计人员的审计能力,找准当前企业会计审计工作的重点,并针对其进行模式优化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在现代经营理念下的企业往往将企业资金财务运转作为企业经营的核心,因此会计审计的重心就应该放在对企业资金支出、收入、预算、运转等方面的管理上,对此进行监督与制约的同时提高企业资金的抗风险能力。如果企业的资金运作出现问题,极容易致使整个企业无法正常经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企业资金对于运营风险的防范以及规避能力是极为重要的。除此之外,为了能够追赶上时代的步伐,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目前进行的企业会计审计工作需要对信息技术进行充分利用,将其作为审计工作最为重要的辅助工具;同时采取数理统计知识对公司资金运作水平进行数学建模,经由会计审计向管理者提供完整的审计报告,作为企业管理、优化、完善的理论基础。

(二)增强会计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在现代经营理念下企业运营过程中,会计审计最重要的作用便是对企业的财务情况进行管理、约束与控制。现有的相关法律条文对企业财务工作有着明确规定,而真正直接令企业财务工作合理且合法化的还是企业会计审计工作,可以说,独立会计审计模式可以为企业更加长远的发展提供最有力的保障。因此为了最大程度上保证会计审计能够发挥出最好的监督管理效果,企业应当给予会计审计足够的独立自主权。当前执行会计审计工作的会计人员大多都是公司内部人员或间接受到企业管理者领导,在这种情况下开展的会计审计工作难免受到企业管理者的干扰,从而失去了审计工作的真正意义。因此,必须对当前企业审计模式进行优化与调整,通过审计委员会的帮助将企业会计审计工作人员从企业自身中完全剥离开,单独进行工作与管理。由此尽可能避免企业相关部门或是管理者对企业会计审计工作进行暗中操控,影响审计结果。只有这样才能够将企业会计审计落实到实处,使会计审计机构完全独立于企业而存在,保证审计工作不受到人为因素影响而开展,提高审计结果的真实可靠性。

(三)拓宽会计审计工作的范围

现代经营理念下企业经营的业务范围越来越广泛,为了能够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往往会设置更多的部门、接收更加多样化的业务,部门划分也更为具体。对此,如果会计审计工作不能够追随企业的脚步进行工作对象的拓宽,则无法保证审计结果的有效性。因此,企业会计审计工作的对象应该更加具体,范围也应该更加广泛,对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进行全方位监控管理。同时,企业的经营活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故会计审计工作不应当仅仅横向拓宽,也应该纵向拓宽。即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全程监控管理,以动态的眼光与更加立体的视角去判断企业各个业务决策是否对企业发展起到正面的积极作用。除此之外,工作人员也应该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数据进行审计监督,确保所得到的审计结果是有效、可靠的。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依照会计审计的基本流程,严格遵守工作原则,努力提高审计的效率与质量,以此辅助企业迅速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

(四)提升审计团队综合素质

无论是什么工作,人都是其中的主体。因此在当前企业发展越来越高端化、信息化的环境下,必须尽可能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要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团队人员进行严格配置,并结合审计工作的开展情况对审计队伍重新建设。需要注意的主要有如下几点:

1.加强审计人员的道德与业务素质。企业会计审计工作从本质上来讲对于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需求是非常高的,只有保证工作人员能够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审计工作,使之能够完全遵循相关法律与规章制度完成审计任务。同时,也应该尽可能选择高素质的工作人员进行审计工作,做到人尽其才。但是当前会计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并不能达到预期标准,引进高素质人才数量可能并不足以完成审计,因此相较于挑选符合条件的高素质人才,企业自身如何才能够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显得更为重要。

2.充实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会计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框架并不是简单依靠学习便可以搭建而成的,其仍然需要进行长期的业务实践才能够得到切实效果。除此之外,审计机构也可以聘请专家进行培训,增加会计审计师们的实际审计能力,增强工作效率。

四、结语

现代经营理念下的企业发展过程中尤为需要会计审计工作进行财务方面的监控与约束,因此,只有建立合理的审计结构、完善现有的审计制度才能够规范开展企业会计审计工作。对此,企业应该重视会计审计能够为其带来的价值,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完善会计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这不仅仅是企业对财务工作进行管理的手段,也是对企业整体经济活动进行管理的重要途径。只有企业真正将会计审计工作摆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才能够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林玉梅.会计审计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5(4)

[2] 林玉梅.关于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诚信问题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5(3)

(作者单位:山东高速物资集团总公司 山东济南 250014)

(责编:纪毅)

会计国民经济论文范文第2篇

会计信息是国家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信息的质量深刻影响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同时会计信息极易受到更方面的影响,造成会计经济环境的动荡不安。因此想要保障我国会计经济环境的稳定和谐需要对我国的会计经济环境进行深刻的研究分析,充分了解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维持会计信息质量的水平。

一、会计经济环境对会计信息质量造成的一些影响

(一)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企业内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低下与企业的管理水平有着密切联系,并且也是企业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隐患,需要企业管理人员提起重视。但现阶段的会计从业人员中,有许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并未达到相关标准。甚至有许多会计从业人员本身并非会计专业出身的工作人员,他们不具备会计专业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在日常的工作中也难以胜任较为繁重的工作任务。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会计岗位日常工作模式的不断改进完善,现阶段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和专业技能技术要求,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有关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无法符合现阶段工作期待的会计从业人员,势必会影响到现阶段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从这一方面来看,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是会计经济环境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会对会计信息质量造成较为重大的影响。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企业对会计人员从业素养的考核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从业综合素养并未得到较为明显的提升与完善,倘若这一现象在未来仍未得到及时的解决,那么有关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与完善是无法达成的,这也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日常运转以及经济效益的提升。

(二)针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度增加

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稳定和发展,会计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会计信息不仅可以反映企业过去一段时间的发展状况,还能像社会展现自身的收益和成果,使得企业高层逐渐加强对于部门财务的管理和监管,把财务工作作为监管的重中之重。因此财务管理工作不仅仅是对企业现阶段的财务状况进行数据信息层面的反映,更是能够为企业决策者和领导者提供信息数据方面的助力,使得其以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企业未来经营规划方案的制定,让企业决策者和领导者站在更高层面把握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使得企业的未来市场竞争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但在很长一段时间,企业领导者和决策者都未曾对财务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未曾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来进行财务管理部门日常工作的整顿,使得整个财务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为整个企业的日常运行效率提升和工作质量完善提供辅助作用。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看,企业本身在财务管理方面重视程度的增加,也是企业会计经济环境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改进与完善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倘若想要使得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改进,需要从财务管理重视程度方面着手,来进行财务部门日常运行状态和机制的修改,这为有关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提升了会计管理水平

企业的开设目的就是在争取利益的同时寻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方法。这就需要企业不断提升内部的管理手段,会计管理作为重中之重,更需要企业高层对其提升管理水平,构建多部门、多信息交流,共同协作,各部门切实履行自身价值,共同探索企业利益最大化的方式方法,推动企业发展。会计管理的最主要目标就是为了使得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够变得更加紧密,各部门能够各司其职,共同为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前进负起自己最基本的责任。为此进行会计管理水平提升也是帮助企业进行即信息质量改进与完善的重要渠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企业有关领导者和决策者都未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会直接导致会计管理水平停滞不前。有关这一影响因素,企业领导者和决策者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企业经营业务不断增加

会计信息的产生渠道就是企业的经营活动,随着近些年里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的变化,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传统的经营链被时代淘汰,货币交换、基金投资等逐渐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内容,范围和内容的增加导致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与日俱增,想要确保最终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高质量,就需要企业不断优化经济业务活动,采用多种方式减缓会计人员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量,确保会计信息可以真实反应企业的经济活动。由此可看出,会计信息质量也企业经济业务不断增加是有关联的。

二、国内会计经济环境的现状

(一)经济运行质量高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有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性,我国制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符合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规律,追求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也与会计行业本质相同,因此我国的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偏高,极易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力的不断提升。

(二)腐败现象和不良风气入侵

虽然我国反腐败反贪污的力度很大,但由于很多不可抗力因素,現在很多行业中仍存在一些腐败不良现象,经济犯罪、违反经济纪律等现象多有发生,不法分子通过不良手段逃避会计财务工作中的监督管理,给企业或检查机构提供虚假财务报表和数据,给社会会计工作带来极大的隐患和障碍。

(三)会计职业人员易受外界影响

人无完人,在日常工作中会计职业人员就极易受到个人的经济利益的影响。当职业人员在工作中受到经济利益因素的诱惑,则极易无法在工作中发挥正确真实的会计职能,被迫参与到会计财务造假的任务中来,真帐假算,假帐真算,制造出一些虚假账户数据,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企业在会计行业中的风评和名誉。

(四)不健康的文化环境

随着居民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不良文化风气逐渐加强,比如鞋文化、名文化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物质事物上的价值攀比,文化风气的浮躁也促使大众出现浮夸、不切实际的错误思想行为方式,欺上瞒下、假戏真做等行为意识导致高层人员或当权者或利益有关者胆大妄为、不计后果,进行经济违规甚至犯罪,造成损害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的不良后果。

三、优化和改善我国会计经济环境的措施和方法

现阶段我国的会计行业发展比较缓慢,除了会计行业本身的一些因素外,我国会计经济环境也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想要我国会计行业的飞速发展就需要不断优化和改善我国的会计经济环境。

(一)国家进行宏观调控

各行各业的发展都需要我国政府机关进行把控和调节,但政府机关人员职能不能与资产所有者职能相混淆,需要将政府中管理者的职能与资产所有者所拥有的职能进行分离,政府不可以对企业资产所有者的经营和管理进行直接监控和管理,应当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间接调控,比如切实维护我国市场经济秩序,运用政治权利进行市场机制宏观调控,促进各行业、各层面、更经济部门间的友好联系,运用政府经济杠杆作用通过调节市场价格、税收、利率等因素间接调控市场经济环境,还可以充分利用国有资产吸引投资者加入,提升国有资产收益,国际政府可以通过多方手段对我国的会计经济环境进行间接宏观调控,让社会主义经济行为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谨防出现越权违规行为的出现。

(二)完善我国的经济体系,大力发展生产力

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生产力水平越高,社会经济水平越高,会计行业越能飞速发展。所以想要优化和改善我国的会计经济社会就需要我国市场去大力发展生产力,而生产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就是国家的经济体系。因此,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大力发展生产力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比如可以组织构建一些市场组织,监督和调控财务改革和税收改革的进程,还可以简并各种利率,提升对会计行业的宣传力度,鼓励企业引入专业人才进行企业财务和会计改善工作,推动企业自主经营、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等行为,还要严格把控证券企业的操控和运行,保证我国金融债券行业的公正公开公平,构建一个开放、高效的证券市场,使得我国金融经济多样发展,促进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平公正竞争,推动企业不断引入人才、开发技能、提升竞争力,构建一个积极向上的会计经济环境,保障我国经济市场的稳定运行和不断提升。

(三)加强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离不开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水平,需要会计从业人员在其工作岗位上不断提升自身修养,从而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会计环境的稳定性。因此想要达到上诉的会计经济环境目标就需要学校在培养会计人才时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教育力度,企业也需要在引入人才进入工委岗位前进行严格的职业道德培训工作,在根本上降低会计信息失真事件发生的概率,保障我国会计经济环境的稳定。比如学校和企业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在实际培训工作中引入由于职业道德低下而出现会计违规违法行为案件,告知被培训者会计信息失真导致的严重危害,让被培训者明确自身的职业规范和道德规范,在今后的会计工作中保持原则性,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维持个人职业发展的稳定会计经济环境的稳定发展。

(四)企业优化自身的管理制度

政府的外力保障和职业人员的道德保障外,我国会计经济环境的发展还离不开企业的内部管理力度,不断改善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保障会计信息在企业决策中的重要意义,激励会计人员不断规范工作行为,为企业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根力量。比如企业可以明确规定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并组建评议小组,制定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和检查,严格实施奖惩制度,杜绝欺上瞒下、擅自包庇行为的出现影响企业的内部监督管理。通过上诉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在根本上为会计经济环境提供制度支持和保障。

(五)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根据很多研究发现,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利于从业人员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减缓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提升对企业文化和精神的深刻理解,更有利于工作人员养成热爱企业文化、追寻企业理想的意识。企业需要在人才管理方面关注到工作人员的实际需求,遵循人性化管理原则,满足工作人员需求,提供舒适和谐的工作环境,提升人才满意度,不断改善会计业务质量和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人才注定为企业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处理和总结,为企业决策作正确依据,改善企业内部的会计经济环境,为我国社会会计经济环境改善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更加科学规范。

(六)法律法规的制定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社会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和管理,会计经济行为由于其经济性和绝对性,更需要我国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从业人员和企业进行行为规范和管理。现阶段我国对于经济行为的约束法规较多,还需要再加强对于相关法律的制定,比如针对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者根据其涉案金额的不同给予不同金额出发行为,行为严重者甚至处已行政处分和处罚。还可组建外部监督机构,对不同行业的会计信息进行监督检查,通过明确的制度规范企业会计行为,降低会计信息失真率,不断促进企业会计经济环境的稳定和发展。

四、結语

综上所述,经济体制、制度规范、企业管理等多种因素都影响着我国会计经济环境的稳定,会计信息真实度在根本上保障着会计的可持续发展。为达到保障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目的需要政府提供制度支持,企业内部加强管理力度,从业人员规范自身行为等多种措施的统筹协调进行,根据我国会计经济环境的实际情况,选用恰当适宜的制度和法规,切实提升企业会计信息真实度,改善会计经济环境,为我国企业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竞争环境,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浙江江南分所)

会计国民经济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随着数字经济的兴起,数字资产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我国目前尚无数字资产核算的相关会计法规。文章从数字资产自身所具有的独特性出发,对数字资产的核算从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几个方面进行较为系统的论述,以推动适应社会经济环境变迁的会计制度建设和完善。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资产; 会计核算

经济的发展决定会计理论、内容和方法的不断更新和完善。随着数字经济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现代社会已逐渐步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商品已成为现代经济领域中重要的商品形态,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资源。所谓数字商品,就是那些能够被数字化,并且写成一段字节形式的商品,其实质是能够实现一定使用价值的数字编码的有序集合,如计算机软件、多媒体产品、专业数据库、电子出版物等。相对于一般的物质产品,数字商品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具有极大的可压缩性,不占据物理空间,复制性强;可网络化传递;独特的无形磨损;趋于零的边际成本;具有共享性。

由于数字商品正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现代社会占据着重要的经济地位,加之数字商品的特征、交易方式、流转程序等与一般商品有着较大的差异,引发了对其探讨的必要性。鉴于当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尚无对数字商品会计核算的相关规定,本文将对专门从事数字资产开发、生产的企业的数字商品,从确认、计量、核算、披露等几个方面进行较为系统的探讨。对于外购的数字商品,会计业务处理比较明确,这里不再进行讨论。

一、设立“数字资产”科目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数字商品是企业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投入大量人财物而形成的、为企业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并在一定预期内能为企业创造效益。显然,数字商品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关于资产的定义和确认标准,也就是说具有可定义性和可计量性,同时其信息揭示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因此首先应该确认为企业的一项资产,暂以数字商品资产命之。由于数字商品这一资产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与一般存货、无形资产又有着一定的区别,不宜归并其中,需单独设立“数字资产”科目进行核算。

(一)数字商品资产与一般存货的区别

表面上看,数字商品资产符合“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或“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的规定,即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2006)关于存货的规定。但数字商品资产与一般存货有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不宜将数字商品资产作为存货进行核算。

二者的差异表现在:一是数字商品资产具有边际成本趋于零的特点。数字商品资产的成本主要在于前期的研究开发阶段,第一件产品的成本极高,以后的产品由于可无限复制,其成本几乎趋于零,这样形成了相同的产品但其成本计量却不同。一般存货应当按照历史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它的生产成本与生产数量成正比例关系递增。二是数字商品资产无实物形态。数字资产在开发成功后以抽象的方式存储在磁(光)介质中,不是以实物形态存在。一般存货都是以实物形态而存在的。二者的管理模式亦大不相同。三是数字商品资产在供给上可以是无限的,而存货由于企业的财产和存储空间的限制,其供给是有限的。四是数字商品资产的计量应当具有连续性。为了保持其数字化产品的先进性和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企业需要不断地进行市场调研、软件功能扩展、版本升级等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每一次升级和功能扩展都会给数字商品资产带来一定的附加值,也必然要求进行一次新的价值计量。一般存货直接按照成本计量而无须进行连续性的计量。

(二)数字商品资产与一般无形资产的区别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2006)规定,“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同时与该资产相关的预计未来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并且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则该项资产确认为无形资产。数字商品资产从表象上看具有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特征,表现在:一是数字资产没有存货形态。数字化产品的形态是无形的,无需以有形的仓库储存,它以抽象的方式存放在磁介质中。二是数字商品资产可以为企业带来长期的收益。三是数字商品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较为合理地计算出来。

但数字商品资产具有不同于无形资产的特征:一是数字商品资产持有的目的是为了通过直接销售而获利。一般无形资产的持有目的不是为了销售。无形资产能给企业带来超额收益是因为企业掌握了某项技术、秘方或形成了良好的信誉、占据了优势地域而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这种收益是间接的。二是数字商品资产是具有独占性的,但并不具有排他性,他人的购买、使用正是研发数字资产的目的。而无形资产与此不同,它要求同时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

(三)数字商品资产单独确认的设想——设立“数字资产”

从上述分析可见,数字商品资产与存货和无形资产相比,既有一定的相同之处,又有着明显的区别,将传统会计确认模式运用于数字资产就会存在不恰当之处。基于数字资产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可考虑单独设立“数字资产”科目进行核算。

对数字资产的确认条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规定。

1.符合数字资产的定义。数字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在的,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或处在生产过程中的非货币性资产。

2.与该资产相关的预计未来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3.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数字资产的计量

会计计量在整个会计运行系统中处于核心环节。如何对数字资产正确计量无疑是研究数字资产的关键所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规定: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及公允价值。同时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数字资产是企业投入的大量人财物力所形成的独有资源,为保证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可验证性,在目前我国会计环境下,数字资产宜采用历史成本法对其进行计量。对于自行开发的数字资产的计量,应将企业内部开发阶段发生的至达到预定用途前支出的总额作为数字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

为了保持数字资产的先进性与竞争力,企业需要不断地进行市场调研,采用新技术进行数字资产的升级或更新换代,数字资产将具有更高的价值。对形成数字资产新价值的追加开支部分,仍需要计入数字资产的账面价值,也就是说对数字资产的计量应当具有连续性。这是由于数字资产的独特性决定其计量的特殊性,也符合历史成本计量的要求。

三、数字资产的核算

数字资产的核算主要包括确定数字资产的取得、计提跌价准备、摊销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在具体核算上,需要在“数字资产”科目下设立“数字资产减值准备”和“数字资产摊销”两个二级明细科目。

对于自行开发的数字资产,应将企业内部开发阶段发生的至达到预定用途前的支出总额,包括评审费、注册费等作为数字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借“数字资产”,贷“银行存款”等科目。对于数字资产升级换代所追加的开支,采取同样的方法,增加数字资产的账面价值。

如果开发数字资产的技术被更先进的技术所取代,数字资产的价值就会大幅降低。在此情况下,可借鉴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核算方法,对其计提减值准备。在期末,将数字资产的账面余额与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进行比较,当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低于账面余额时,按其差额,借“营业外支出——计提数字资产减值准备”,贷“数字资产——数字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当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高于账面余额时,无须调整。这样,一方面可准确反映数字资产的真实价值;另一方面体现谨慎性的要求,避免企业随意调整利润。

企业为了保持旺盛的市场需求,将通过不断创新来更新数字资产的版本和功能,这就加速了现有数字资产价值的贬值,即数字资产具有独特的无形磨损的特性。为反映数字资产的真实价值,对其价值需要在可预见的期限内摊销。摊销的方法可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方法趋同,采用加速摊销的方法。期末摊销时,借:“管理费用”,贷:“数字资产——数字资产摊销”科目。

当企业销售商品取得收入时,一般来说需要同时结转生产成本。对于数字资产来说,由于其趋于零的边际成本的特性,在数字资产形成后每一件商品的生产成本仅包括复制到光盘等介质的成本,该项生产成本极低。如果根据配比原则,在销售数字资产的同时结转其趋于零的生产成本,则显得毫无意义。根据重要性的原则,对其生产成本无需结转。

四、数字资产的披露

在会计报告中需要从两个方面披露数字资产的相关信息,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一是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目下增设“数字资产”项目,以披露数字资产的真实价值。二是在会计报告附注中披露数字资产的相关信息,主要表现为数字资产面临的风险。由于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很快,任何企业都不能一直保持其技术上的绝对优势,时刻都会有新技术的产生或技术的突破,一旦该种数字产品的优势丧失,企业的价值就会降低。因此,对数字资产的风险因素应予以恰当的披露。

会计产生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之中,并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在当今信息社会,电子商务迅猛发展,数字商品正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经济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的时候就要求重视并正确核算数字资产,推动会计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以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方美琪,付虹蛟.电子商务理论与实践[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M].2006.

[3] 吕玉芹,等.论数字资产的会计确认和计量[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11期.

[4] 张启望.数字资产核算[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第2期.

会计国民经济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主要依靠的是信息,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和创新,特别是会计观念的突破。实现会计信息化将对传统会计的理论与实践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 会计观念 信息系统

随着我国加人WTO,由现代技术引发的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并逐渐波及到传统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技术与手段、管理模式不断冲击传统的理论体系。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会计作为经济的反映和监督,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本文就会计信息化发展中的几个问题谈点认识。

一、关于会计信息化这一全新会计观念

在会计电算化高速发展,知识经济成为时代主族律的宏观背景下,中国财务软件界适时提出“会计信息化”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会计信息化的本质是会计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一个发展过程”,它体现的是会计的全面创新、变革和发展,由会计电算化发展到会计信息化,是会计观念的重大突破,是数字化管理理念在会计领域的突出表现。会计信息化指明了未来会计的发展方向,它的形成有力地促进了网络财务软件的发展,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系统在新环境下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正是我们研究会计信息化的动因所在。

首先,会计信息化不仅仅是“代表一种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相适应的新的会计思想”。因为,无论是会计思想还是会计观念,都是指人们对会计这种社会活动(现象)的认识,而认识是有深浅之分的,有系统性的认识,也有片段的反映。因此,我们可以把这种认识分为两个层次。浅层次的认识,即片段的看法、想法、意见、要求等,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思想体系,称之为会计观念。而深层次的认识,是经过比较深人的研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思想体系,称之为会计思想。它的更高层次是会计理论,会计理论对会计实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于会计信息化,我们现在所具备的充其量只能是一些浅层次的认识。即使是这种浅层次的认识,也是有助于人们改变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看法,将原本视为一个独立子系统的会计信息系统纳入到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之间,成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各个子系统间联系的纽带,这就使得现代会计工作深深地嵌入到企业的基本经营活动之中。因而,作为一个现代会计人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不断地接受新观念,新知识,把会计电算化发展成会计信息化,把会计工作深人到企业管理体系之中,只有将会计根植于企业供、产、销各个环节,人、财、物等各个方面,使管理会计工作成为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建立现代企业管理的新一代信息系统,才能使企业在参与新形势下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没有特定的文化基础,会计信息化必然成为“海市蜃楼”。因为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之中,而不可能超脱其间,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会计信息化观念的产生是特定会计文化、计算机及其网络文化和信息系统文化融合与整合的必然结果。不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而论会计信息化,无异于“缘木而求鱼”。

再次,没有数字化管理理念为先导,绝不会有会计信息化这一观念上的创新。会计信息化观念的产生,充分印证了会计与其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环境具有互动性的客观规律。研究表明,创新首先表现为一个过程,会计信息化这一观念上的创新当然也不例外。在这一过程中,中国财务软件的杰出代表-“用友”和“金蝶”所倡导的数字化管理理念,功不可抹。可以说,没有数字化管理理念为先导,绝不会有会计信息化这一观念上的创新。而作为一个全新的会计观念,会计信息化又是对会计电算化的扬弃,是现代会计及时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一种观念上的创新。虽然会计信息化在手工会计时代已客观存在,但囿于人们认知能力的局限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产生这种观念,这也充分印证了会计与其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环境具有互动性的客观规律。

二、关于会计信息系统与管理系统的关系

人们经常将会计解释为相互联系的、渐进的系列活动,开始是观察,然后是收集、记录、分析信息,最后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从这个角度看,会计信息是对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综合反映。会计信息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它把数据经过一系列处理过程形成信息,服务于一个特殊的目的,即使不同信息使用者群体做出最佳决策,以使他们所控制的资源得到最佳分配。应该说,会计数据本身只不过是由文字、数字或符号来表示的会计事实的堆积,在将这些数据转化为会计信息之前是不可能影响决策的,但经过会计人员的劳动,使之目的化、专业化、系统化,则这些原始的数据就转化成了有用的信息。

一般情况下,企业是依靠会计信息而做出财务决策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资本市场得以发展的条件下,会计信息作用将会变得更加重要,因为它使得通过竞争手段来做出稀缺资源的分配能够行得通。笔者认为,无论在怎样的经济社会和经济活动中,正确、及时、畅通和经济的会计信息都是必不可少的。

既然会计能为决策提供有用信息,我们就不难将它当作信息系统来解析。首先它具有一个能提供会计信息的基本目标;其次它具有以人员、设备形式出现的意义明确的一些要素;复次,会计还具有系统的典型活动,包括输人、加工处理和输出三个方面,可以说它具备系统的全部属性。因此,我们认为,会计不仅是一个信息系统。而且还是一个经过整合的信息系统,是一个利用各种资源(包括人、机器设备和资本等)将组织的经济业务或交易事项,转换成会计信息,从而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以协助其制定各种决策的人造系统。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的信息系统,与其存在的环境间的相互作用非常活跃,而会计假设则成了会计信息系统与其环境的明显界限:只有符合会计假设的会计数据才能进入会计信息系统,成为会计信息系统时处理对象。

可以看出,将会计学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来分析有以下重要结论:l、如果我们能详尽、准确地确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就能具体地说明系统输出的性质,从而也就能更好地提供满足信息使用者需要的决策有用信息。因为,在现代社会,信息已经像资金、设备和人员一样成为有价值的经济资源,它必须像其他有价资产那样获得管理并加以运用,为了使管理更加切实有效,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必须满足管理需要,否则,它将有可能像其它任何无用的资产那样被替代。2、会计信息系统的输出需求应确认作为信息输人的数据数型,这些数据经过加工处理而成为信息输出。3、选择原始会计数据时还必须将社会福利因素考虑进去,以“同时提供将能增加社会财富的信息”。

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研究方法应该从对决策人员的需要的观察开始。这也就要求我们会计人员不能仅就会计而论会计,而要从管理决策的角度,灵活运用会计学的专长来进行会计信息分析、处理和利用,从而实现参与决策的职能。

由于“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是一切管理的基础”,所以会计信息系统通常被视为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和枢纽。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日常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数据为基础,以报告的形式为管理人员提供规划、控制和决策制定等管理活动所需要的管理信息的人造系统。主要包括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财务信息系统、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市场营销信息系统、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等若干子系统。然而各子系统并非各自独立,而是相互关联的,会计信息系统就是其关联的核心。与其他一些信息系统一样,管理信息系统也是属于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可以运用系统设计的原则加以分析、设计和管理。

三、会计信息化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尽管会计信息化在我国提出的时间不长,对其的本质和内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不可否认,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会计信息化将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会计信息化对当前的会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首先,实现会计信息化以后,会计信息系统将真正成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企业发生的各项业务,能够自动从企业的内部和外部采集相关的会计核算资料,并汇集与企业的内部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实时处理。会计将从传统的记账算账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而更大的发挥会计的管理控制职能,让企业经营者和信息使用者可随时利用企业的会计信息对企业的未来财务形势做出合理的预测,为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做出正确的决策。

其次,对于会计假设中,特别是传统的会计主体不再是拥有实实在在的资金和厂房的企业,它还将包括一些网上的虚拟公司和网络公司,这些公司为了共同的目标,会在短时间结合在一起,当完成特定的目标后会很快解散,它的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的基本前提都将会受到冲击。实现会计信息化后,企业网与外界网络实现了互联,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可以随时获取有关的会计信息。由于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及时性,信息的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也大大提高,信息的流速也大大加快,有利地促进了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另外通过会计信息系统直接获取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减少了人为的舞弊现象,从而也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信息的质量。

第三,当今的会计软件的处理流程基本上还是模拟手工会计的处理流程而设计的。实现会计信息化后,会计不再是孤立的系统,而与一个实时处理、高度自动化的系统,它与其他业务系统和外界连接,可以直接从其他系统读取数据,并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处理、存储和传输。会计报告也可以采用电子联报方式进行实时报告,用户可以随时获取有用的会计信息进行决策,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1世纪将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当今社会正在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的大环境中,会计人员不仅要深谙会计学的基本原理、掌握会计电算化技术,而且还要学习一些组织观念、行为因素、决策过程和通讯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会计信息化代表了一种全新的会计思想与观念,是传统的会计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相结合的产物,是现代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琼.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J]。国际财务与会计,1999,(1)。

[2][英] M W E Glautier 。 BUnderdown。会计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促秋雁。管理信息系统[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4][美]迈克尔·查特菲尔德。会计思想史[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8。

会计国民经济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毋庸置疑,诸多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首要的就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但是,由于国内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激烈竞争局面,致使企业管理工作中财务会计工作强有力影响到企业经济发展,最好财务会计工作,提升会计工作质量是保证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重要一环。本文将浅谈财务会计工作影响企业经济发展的表现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探究有效提升企业效益的路径,望对日后财务会计工作改革有所增益。

【关键词】财务会计;工作质量;制约要素;企业效益;探究策略

不置可否,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就表现为它同企业经济效益紧密关联,正是当下各企业竞争的时代背景,决定了财务会计工作的经济管理效力的提升势在必行,必须竭力控制企业生产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与此同时,兼顾会计工作相关核算、监督和统计环节,使二者相互促进,最终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一、探究财务会计工作在有关企业中的职能表现

财务会计对于企业发展十分关键,与此同时在开展财务管理相关工作时发挥着建议效力的作用,这对于完善与建设财务会计体制、机制大有裨益。诸多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在监督和管理企业财务方面必须谨遵国家有关规定开展,企业财务会计也充当着企业财务管理上的专家角色,一些企业的纳税和职工保险工作都需要财务会计充分保证实现。企业财务会计需要承担诸多责任,也要兼顾企业中其他部门学习相关财务方面知识的环节。另外,便是相关部门之间工作协调的重要性,企业财务会计的重要工作离不开对企业相关资金运行状态的核查,不仅如此,更要协调企业各个部门资金流动的情况,藉此确保资金足够实现充分利用。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必须制定出有效合理的收支标准,并凭借这一点做好各个部门的参考执行内容,财务报表更要做好备案。

二、浅析从财务会计角度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路径

1.强化企业财务会计计量、成本控制以及财务管理环节。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更多的是为企业创造更大经济效益,毋庸置疑,这突出体现在这三大会计计量方式上,只有恰当运用科学合理的计量手段才可以更有效的为企业开展决策和现代化管理创设依据和支撑。企业想要收获最大化的利益,必须要通过财务会计的计量、核算、审计以及对应监督工作进行;其次是充分重视控制成本,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企业管理都要求成本控制管理实现最优配置,此外也不可忽视成本控制还需要财务会计的工作来改进。通常来说,任何企业的会计工作都是成本控制中的基础性环节,十分有力的左右着企业生产成本的运作,并进而在整体上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后,企业财会工作需要通过财务管理提升企业经济效益,这毋庸置疑是最有力的管理经营路径,财务会计作为企业财务管理主导者,必须发挥监控自身企业资金运作的效力,与此同时兼顾财会工作职业道德与专业素质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确保企业财会工作得以顺利实现。

2.注重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在经济效益上的效能体现。不置可否,诸多财务会计工作的主要与核心内容就是为企业发展决策提供依据,诸多企业在持续提升经营管理效益的同时,财务会计工作往往会不间断性尝试降低成本消耗,更科学合理核算出企业具体的经济分配选择,从而为企业发展方向提供有利数据支撑,更好的为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保驾护航,任何企业的投资回报率都可以用净现金投资量来衡量,而所谓的净资金投资量就是为了支持企业决策而做的投资。诸多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相当突出对财务会计的倚重,不能否认妥善运用财务会计是真正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依据。一些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财务问题层出不穷,财务会计在中小企业中的主要职能是会计核算,核算结果直接表现企业经营的好坏,同时也为中小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着重要参考价值。

3.持续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团队技能、素质。想要增进财务会计工作规范性建设,就必须打造出高素质高技能的财会管理团队,有针对性的通过诸多培训与考核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准,并重这些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建设,尤其是要突出职业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作为财务人员素质建设的核心,着力提升财会部门人员诚信责任意识,真正遵守财经纪律,并且将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在现实财务管理活动中维护该项工作的权威与严肃性特点。最终建设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业务精良且结构优化的人才体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三、结语

一言以蔽之,财务会计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经济效益。财务会计工作重要性不言而喻,现代企业相关部门首要的是给予相对应财务会计工作足够重视,继而是落实日常工作中对财务会计工作质量提升的有效举措,使得财务会计与企业经济发展协调促进。尽管当下财务会计工作质量提升有所成效,但是仍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震,付斌,龚萍,张辉,毛征,孔文超.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心[J].经济师. 2015.

[2]荆玉萍,刘欣,董锡健,潘英丽,古越,陈昌龙.加强乡镇企业财务管理之浅见[J].现代经济探讨. 2014.

[3]陈刚,李培强,张书峰,黄岩,张立华,罗向阳.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促进企业发展[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会计国民经济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工业以高耗能、低产出、高排放的单循环生产模式使目前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出现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本文阐述了循环经济管理会计研究意义及现状;从循环经济管理会计产生的背景、目标、职能所提供的信息内容和绩效评价体系探讨循环经济管理会计基本内容设计,以案例为基础对循环经济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管理会计 企业应用

目前我国会计理论界主要讨论循环经济下的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还没有真正运用循环经济理论从管理会计角度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本文主要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思想,把企业作为主体,以保护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与企业可持续发展及长远经济效益为目标,从战略高度去谋划,通过预测、决策、协调、控制等多重职能手段为企业投资立项、技术研发与产品开发与设计、生产、销售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与考评,从而达到企业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存,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循环经济管理会计研究现状及意义

(一)循环经济的出现及其会计研究现状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概念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 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循环经济问题得到了全世界广泛关注。1968年,罗马俱乐部提出人类经济增长的极限问题;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研究报告中专门写了资源循环问题;20世纪80年代在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撰写的总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专门探讨了通过管理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再生和循环问题。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从1989年起为配合循环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指定工作小组专门研究各项会计处理;美会计学会(AAA)建议采用改变个别会计科目的办法来反映环境责任;美国的证券委员会要求上市公司从环境会计的角度对自身的环境表现进行实质性报告;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1996年提出一份《财务报告中的环境问题》讨论文件,详细述及环境成本核算、环境负债核算、或有环境负债、资源损害复原、信息批露等问题。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1997年颁布了一份《财务报表审计中的环境事项之考虑》征求意见稿,主要针对环境法规企业的环境风险评估和相关内部控制等内容。我国循环经济会计研究起步较晚,但还是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主要表现为:一是政府相关部门大力支持,2001年中国会计学会专门设立了一个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负责规划环境会计领域的研究方向,召开全国性学术讨论会,编辑出版了相关研究成果;二是专家学者出版了许多相关的理论专著。如徐泓的《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1998),孟凡利的《环境会计研究》(1999),郭晓梅的《环境管理会计研究》(2003)。在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的管理学和经济学类92种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相关论文达2000多篇。但以往的研究重点是在财务报表披露上,即财务会计的问题。实际上作出决策的是管理当局而不是会计人员,应该从管理与决策的角度出发建立循环经济管理系统来将循环经济思想与企业相结合。这时循环经济会计进入循环经济管理会计的研究阶段就十分必要。

(二)循环经济管理会计研究的意义 循环经济是将经济与环境融为一体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反馈式流程,也即以尽可能少的资源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运用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为企业可持续发展,长期效益最大化服务。运用循环经济管理会计可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相关信息;运用循环经济管理会计可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相关依据;运用循环经济管理会计可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管理方面基础;运用循环经济管理会计可为生态、环境的保护、资源的充分利用、企业长期效益最大化服务。

二、循环经济管理会计内容设计

(一)循环经济管理会计产生的背景 循环经济管理会计是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新兴会计分支,是循环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是在循环经济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以自然资源效率、生态环境效率和经济效率三者最大化(均衡)为目标,以企业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为对象,运用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其进行规划、控制和管理的一门新兴会计分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工业经济由原来的资本制约型向资源制约型方向发展,这种以高耗能、低产出、高排放的单循环生产模式,势必会导致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增长的极限”问题。目前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人类开始思考未来的发展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在新的形势下,我国政府提出了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将循环经济纳入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循环经济理论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客观现实基础,它给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带来了一场革命,同时也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传统工业向循环经济模式的转化,势必对会计提供的信息内涵提出更高的要求,客观上要求会计模式(尤指基本内涵)也要发生变革,以适应环境的要求,在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下,企业必须站住战略高度去谋划、设计生产经营以便更好的发展循环经济,因此研究循环经济管理会计十分必要。

(二)循环经济管理会计的目标 以往企业是以核心经济价值来衡量企业的业绩,传统管理会计也是以此为目标来设计的,它存在许多缺陷。因为,经济发展与生态的调整可能是冲突的,以核心经济价值为目标的企业实际上将自己与整个外部环境隔离开来,并阻碍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从长远的观点看,经济效率不一定等于生态效率,根据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发布的《企业环境管理与财务业绩指标的结合》的有关规定,生态效率=环境业绩指标/财务业绩指标,以循环经济为指导思想的企业必须转变其目标。在循环经济条件下,企业赖以生存的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企业必须按生态经济发展规律组织生产经营,其“受托责任”是以“3R”为原则,着重于源头污染的治理,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生存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作为循环经济管理会计在为企业决策者提供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其目标又分为三类:(1)最终目标是谋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价值最大化,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2)基本目标是在终极目标的指导下,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各种与循环经济相关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3)具体目标是提供给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执行性的指导信息。一般而言,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投资者、企业债权人(主要指银行和保险公司)、政府管理部门(如环保机构)、社会公众(如消费者、企业职工)、企业管理当局等。

(三)循环经济管理会计的职能 与管理会计的职能一样,循环经济管理会计也具有预测、决策、计划、组织、协调、监督评价与分析控制等职能,但所体现的具体内容不同,目的也不尽相同。主要是为企业高层提供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以帮助管理当局进行计划、控制、决策和进行业绩评价。依据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原则,循环经济管理会计职能所体现的具体内容表现为:(1)在减量化方面。首先要研究产品设计等,应考虑环保成本,即应考虑到在引入环境要素对产品的影响,对产品设计进行调整或对产品生产进行选择;其次在原材料选择时,要求在经济中应尽可能地运用可回收的,能再生的以及高效低耗特征的材料,减少或避免对可能产生污染的材料的选用;再次在产品包装方面尽可能要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废弃物排放。(2)在再利用方面。循环经济再利用原则要求管理会计重视对资源寿命周期与使用方式。尽可能提高产品的利用效率,尽量多次或多种方式使用产品,防止其过早成为垃圾。(3)在再循环方面。如何使废弃物最大限度变成资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4)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每一个原则的贯彻都离不开先进的处理和转化技术,也离不开这些先进的载体——设施、设备的开发和更新。可见,科学技术是建设循环经济的决定因素。因为节约能耗和物耗,选用污染轻或无污染的工艺,包括清洁生产工艺,提高材料的使用寿命,开发新材料以替代有毒材料和污染材料;开发资源再生技术,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等都离不开科学技术这个核心因素。因此相关技术的研发(或引进)应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因素而技术开发(或引进)成本与相应的企业和社会收益亦是循环经济管理会计的内涵之一。在循环经济理论下,作为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主要提供的信息有:企业所处的行业,生产经营活动与生态环境关系信息。因为企业的环境问题会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影响,企业要披露与环境有关的财务信息为环境成本、环境资产、环境负债及环境收益信息;企业生产的产品与3R(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关系信息;与3R相关的技术研发、利用投入与产出信息;企业投资立项、产品研发与设计、生产、销售全方位监控信息等。

(四)循环经济管理会计绩效评价体系 由于业绩评价的导向性作用,循环经营业绩的评价是促进企业按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组织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循环经营业绩评价体系设置的科学性直接影响着企业循环经营业绩的正确评价,因此,循环经营业绩评价的关键是合理地设置评价体系,以充分评价企业循环战略经营业绩。(1)设计循环经济业绩评价体系应遵循的原则。循环经济下企业业绩的评价应突出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保持的关键因素——生态化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而不单是原来的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评价体系作为一个整体,应比较全面地反映循环经济系统的发展特征,即既要有反映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各子系统发展的主要特征和状态的指标,又要有反映以上各子系统相互协调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的指标。循环经济下的企业业绩评价的重点是以“3R”为原则的资源循环利用与治理效率。无论何种性质的社会,也无论何种经济发展模式,企业对财务业绩的追求始终是推动社会经济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这也就决定了循环经济下企业业绩的评价仍需以财务业绩为根本。而循环经济下企业业绩评价应将两种目的不尽相同的业绩评价方法综合运用,既要有利于业绩的评价,又要有利于对业绩形成过程的管理。(2)循环经济业绩评价体系的建立。依据以上原则,业绩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从经济绩效,绿色效果,资源和能源利用,销售和消费属性,发展潜力五方面来设计。具体来讲,经济绩效包括财务效益,资产运营,偿债能力,市场能力,资本积累;绿色效果包括环保意识,污染物回收利用,产品的绿色设计,绿色工艺的实施程度;资源和能源利用包括绿色能源使用,能源节省,绿色材料使用,材料节省;销售和消费属性包括产品回收,包装物回收,售后服务,绿色使用;发展潜力包括管理人员与员工素质,企业决策与执行能力,发展战略,社会责任。当然在实际应用时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对各个指标进行选择并对其具体内容进行不同的界定。

三、循环经济管理会计在企业中运用

(一)循环经济理念下江淮汽车公司的投资决策和产品设计 企业在新产品的投资开发,环境项目的投入和产品战略经营等长期决策中需要进行投资决策,而投资决策恰当与否,对企业具有长远的影响。在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所面临的将不仅仅是财务上压力,还将面临环保压力和社会责任,更要考虑企业可持续发展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循环经济思想的指导下,江汽改进了传统管理会计的投资决策,建立适当的投资决策框架,对所有的投资项目从财务、经营和环境等方面进行评价。江汽站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角度,充分考虑产品本身的安全、生产工艺的污染性、产品末端的废物利用及资源化等因素,从原先考察微观利润标准转化到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宏观获利能力。在项目选出后,江汽首先要考虑的是企业的技术能力。从技术角度看,一项投资决策可能对企业的价值链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如物质的供应、生产流程、售后服务,特别要对环境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确认并计量与项目有关的全部的环境成本和效益。江汽在选择投资决策时充分考虑环境因素,改变其分析模型。首先,决策目标应多元化。决策分析不再以单纯的经济参数为标准,应考虑社会、环境等多种目标。其次,环境因素纳入了决策分析指标。在进行决策分析时,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减少投资风险。最后,江汽在投资决策中还加强环境适应性分析,在对投资机会评估时,除参照规定的财务目标外,还需要参照循环经济理念下的目标,并深入评估,对该项目决策可能对环境所造成的损害作出详尽准确的评价,使企业投资决策做到真正和全面的合理化和科学化。江汽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理念融合到管理会计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们把研发的重点放在车身轻量化和节能环保上,传动系的优化匹配,以及零部件的通用化、系列化、标准化、模板化上。目前,江汽已累计开发64个环保节能型系列产品,汽车尾气排放均达到欧Ⅱ或欧Ⅲ标准的要求。其中混合动力电动城市客车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被建设部城市专家委员会评定为“大型城市高级客车”;而纯电动新型新型公交车被列入国家“863”项目和北京奥运会项目。

(二)循环经济理念下德力玻璃器皿公司的“3R”生产 在减量化方面,德力公司首先改进了管理会计系统下所提供的信息,将如何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以及怎样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等循环经济思想融入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中,根据德力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方法计算出环境成本,并将环境成本予以内部化。德力把与3R相关的技术研发、利用投入与产出信息在给高层报告书中予以披露,使管理者更清楚地认识技术创新的成本和效益,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可行的技术创新方针,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综合效益。利用循环经济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还可将循环经济目标量化,以便制定出合法规又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目标并将此目标进一步分解、落实到具体的执行部门,作为开展日常工作的标准和业绩评价的依据。在这些信息的指导下,德力高层组织技术力量对外国先进设备H28进行反复研究,经过几十次试验,花400万元建成了新的生产线。这种新的生产线不但节能,而且每条生产线可年增加附加值70万元。德力公司又投资1200万元把一条生产线变烧煤为烧天然气,既降低了能耗,又避免了二氧化硫的污染,改善了车间工作环境,还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在再利用方面,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控制的方法,要求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尽量多次或多种方式使用资源,防止其过早成为垃圾。德力内部管理会计提供企业投资立项、产品研发与设计、生产、销售全方位监控信息,在实施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监控和评价。德力公司管理层对循环经济管理会计提供的相关数据并结合绩效评价体系进行财务分析,分析进行再利用的成本效益及环境效益,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使企业的循环经营处于持续改进的状态,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业绩。德力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每年要产生1.2万吨的玻璃废液,根据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及相关建议,得力公司高层决定把这些玻璃废液重新回炉利用,增加了产值4200万元,而且减少了污染。而对于生产中的余热他们就增设烟道热水锅炉,把水加热,用于职工洗热水澡,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再循环方面,循环经济再循环原则要求尽可能多地再生利用或资源化,把废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末端处理负荷。尽可能多地再生利用垃圾,将垃圾资源化。这样既节约了新资源的开采,又使废弃物数量减少,降低了末端治理的费用。德力内部管理会计提供企业所处的行业,生产经营活动与生态环境关系信息,尤其是外部环境成本,即由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对环境有影响的行为所引起的,企业外部其他个人和组织成本的增加。例如由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污染了环境而造成的居民健康损害、动植物物种灭绝等等。在循环经济框架下,外部环境成本不可能永远都是外部的。即使企业不能自愿承担这些外部成本,政府将会通过制定相关的税收和法规来影响企业和个人的行为。所以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考虑到这些外部环境成本,在降低这些成本的同时增加环境效益。德力公司的管理会计在经营生产的投资决策上反映出不同决策间的环境管理方面的差异,不会因为产品废弃物的回收导致大量的前期投资不能及时收回,而被视为延长了资金回收时间,成为不经济方案不被采纳,从而能够做出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决策。德力公司在烧锅炉时要产生大量污染环境的烟尘,为了降低这些外部环境成本,增设烟尘处理装置,烟尘通过水的过滤和处理,然后再卖给制砖厂制砖。同时烟尘被净化后,已不含污染物,不再污染环境。该厂这项环保成果被收入国家环保总局的“年鉴”。发展循环经济使德力找到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的新途径,企业的综合效益和整体实力快速提升,并真正实现循环经济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短缺,发展循环经济21世纪社会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也开始关注循环经济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而传统管理会计在处理企业经营生产的预测与决策、全面预算、存货与成本控制、绩效考评、战略策略等方面没有很好的融入循环经济的理念,以循环经济思想为指导对管理会计进行创新十分必要。要积极开展循环经济管理会计的研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循环经济管理会计实务的推广应以理论的不断完善为前提;企业要转变观念,树立节约环保意识、更新知识,从而适应新的形势要求;要加快相关法规制度的制定和完善,能够尽快在企业中实施循环经济管理会计以更好的发展循环经济,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型社会。

参考文献:

[1]张蕊:《循环经济下的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评价问题研究》,《会计研究》2007年第10期。

[2]余绪缨:《管理会计》,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季昆森等:《循环经济在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 编辑 聂慧丽 )

上一篇:轴承工业设计论文范文下一篇:模具设计探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