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经典古代文学论文

2022-04-25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文学经典古代文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20世纪90年代初期,王富仁写作了一系列古代文学经典重读的文字。这些文字强调从自我感受出发,与文学经典传达的情感和经验直接对话,运用了诸多现代文本解读手法,将阅读还原成了审美体验的过程,从而实现了与古代知识分子真正的心灵沟通。王富仁的这些经典重读的文章,为中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如何在文本面前发挥主体性、有所作为的范例。

文学经典古代文学论文 篇1:

基于立德树人角度的高职学生古代文学经典教育分析

[摘  要]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蕴藏着丰富且多元化的德育元素,而有效发挥古代文学课程的德育元素优势,面向学生开展思政教育,是呈现民族文化自信、发挥传统文化资源优势作用的主要形式。在现代化教育环境下,针对个体化与主体化鲜明的高校学生,教师担任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责任,只有不断深入了解优势德育资源,精确掌握学生主体性,全面探索创新型教学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帮助学生树立道德价值评断的文化自信心,学生道德精神才能实现有效提高,立德树人育人目标才能得以真正完成。

[关键词]立德树人  古代文学  学生教育  教学工作

引  言

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高度相符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一直都是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然而受制于应试教育,现代化高职院校的学生在通过知识与能力的养成性教育的过程中,特别注重语数外等主科知识的学习,忽视了道德认知与修养,存在知行不一的不良现象。尤其是近几年,受经济全球化与“互联网+”的影响,在社会转型时,新事物与新观念大量涌现,人们既有的价值观念迎来了巨大挑战,在道德认知领域衍生了新困惑,在实践中也出现了违背道德的现象。就当前已进入高等教育阶段的高职院校学生而言,也不例外,在知行合一上存在一定偏差。目前我国正在转型时期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此现实情况下,强调与促进立德树人十分重要,因此,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

古代文学经典教育中的德育元素分析

1.志存高远

所谓志向就是心中的理想与期望,而立志始终是立业的基础,是一个人开启人生新阶段、迎接新发展的起点。志向与人生目标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未来发展趋势。现代化社会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学生是我国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载体,深入学习优秀的古诗文作品,在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健康的思想,树立以知识武装头脑的观念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克己修身

克己修身即修身养性,具有远大志向直接为建功立业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但是单纯有志向与理想并不够,还需要严格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严以律己,自我磨练,修身养性,培养健康的人格品质。现代化高职院校学生一直都是我国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因此更需要以优秀的品质精神引导其正确发展。高职院校古代文学课程,可通过合理利用优秀文学经典资源,选择最合适的篇章,用专题形式面向学生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3.精忠报国

精忠报国顾名思义就是尽忠、尽孝,报答祖国,这是一种人民情感,是爱国主义情怀。在华夏文明史上,大量忠于国家和民族的忠臣,不避君难与国难,谱写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伟大篇章。大量精忠报国之士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是典型的道德教育“活教材”。爱国始终都是我国每个公民最为朴实的情感,而引导学生了解并学习古代文学经典作品的爱国主义篇章,调动其爱国情怀,在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引导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发展作出贡献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4.仁爱孝悌

仁爱孝悌一直都是儒家所推崇的道德原则,也是我国的精神财富,就建立道德行为而言,具有不可磨灭的指导价值。仁爱就是爱人,孝悌就是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热爱兄弟姐妹。仁爱孝悌的核心理念是爱人,父母、兄弟、友人,甚至是没有血缘关系、亲友关系的人。高职院校古代文学课程可通过合理利用宝贵的文化资源,科学选择经典篇章,面向学生开展孝悌文化教育,促使学生感受其中的精神鼓舞,了解父母养育之恩,懂得回报父母与社会,以此形成正确的忠孝观念。

基于立德树人角度的高职学生古代文学经典教育策略

1.多元化教学方式方法

所谓教学方式方法,即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实现教学目标与任务所选用的形式。以前古代文学课程大多重视文学知识传输与鉴赏能力培养,所以一直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即讲授法。而基于立德树人理念,古代文学经典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扎实的知识与能力,还要突显德育目标。而目的决定方法,基于知识传输、能力强化、品德培养等目标,古代文学经典教育不仅要继续使用传统讲授法,还需不断尝试引进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

(1)主题式教学方法

所谓主题式教学方法,具体是围绕既定思想道德主题,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并理解古代文学经典作品,以此产生相应的道德与情感体验,自主构建主题意义。比如在孝行引导方面,可以把与孝道专题相关联的内容和《论语》教学有机结合。《论语》是儒家的主要代表作品,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元素,涉猎孝义的文字在多篇章中随处可见,是对于儒家孝道思想的集成化阐述。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集中学习一些具体文本内容,通过深层理解与感悟,自主构建思想意义,升华情感。在自我激励引导中,可以把自我激励主题融入唐宋贬谪文学中,以此充分挖掘刘禹锡等著名诗人在诗词作品中呈现出的激励价值,基于《浪淘沙》与《定风波》等经典作品的详细学习,使学生学会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困境,锻炼坚定不移、乐观向上的优秀品质。

(2)讨论式教学方法

所谓教学,就信息学与传播学角度而言,可谓是信息传输与交流共享的过程。以往讲授式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来讲,主要是由教师传输给学生。但是因为二者之间缺乏有机交互与沟通,存在严重的单向性,反馈不及时,所以被统称为灌输式教学。现代化高职院校大学生思维活跃、积极乐观,单纯灌输知识可行性并不高,而且缺乏对于学生吸收与反馈的重视,根本无法获得良好的德育效果。但是讨论式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此缺陷,在具体古代文学经典教育教学过程中,适度添加一些相关专题讨论,重视学生的心理状态与思想道德,不仅实现了理论知识碰撞,还进一步实现了情绪和情感交流。基于交互与论辩,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与情绪情感发生巨大转变,势必会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例如在《庄子》的教学过程中,可将其中的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当作主题开展讨论,安排学生针对尾生抱柱进行辩论分析,以此深化学生对于诚信守諾的认识与了解,明确诚实守信的重要性。由此可知,讨论式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还可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尊重他人与倾听分享的品格。

(3)探究式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方法实际上就是教师基于教学实际需求进行问题创建,以调动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以自主探究学习得到问题正确答案,沉淀积累知识与能力,提升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讲授鲧禹治水神话的故事时可采取探究式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深入体会神话蕴藏的主题思想。教师可提前创设一些相关问题,搜集古代文学经典作品中关于鲧禹治水神话故事的描述,并设置具体问题,比如:“禹为何要治水?鲧治水为什么失败?禹治水为什么成功?神话带来的启示?”以问题为引领,调动学生的知识探究欲望,促使学生在问题引导下完成课外学习,查找正确答案。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集思广益,协作完成,使得学生深刻领悟神话故事的主题思想,例如,争夺与嫉妒是痛苦与灾难的根源;应注重客观事实,尊重自然;应具备坚强勇敢、百折不挠的精神;应树立为公忘私的博爱情怀等。此外,自主探究也能够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探究意识,进而提升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自信心,克服学习懒惰性与畏首畏尾情绪,提高科研能力等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重视主体积极参与

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一定的实践性与主体性。在面对生活中的道德困惑与难题时,很多学生并不是不知道如何处理,而是明明知道如何处理,却未实际行动,即在知行合一上出现了一定偏差,从而造成了学生的主体性缺失。在古代文学经典教育中,基于课程思政等多元化形式面向学生开展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从根本上来讲属于主体性的活动,而活动开展是否顺利有效,是以学生主体性的实现充分有效发挥为基础的,只有学生全方位理解并認可思想道德规范之后,才能够自觉建构主体,积极外化践行,从而获得良好效果。

在“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巨大转变,所有置身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特别是在背景下长大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对于社会事务的认知与价值观的形成都出现了明显变化。对这种生活环境的大学生开展德育工作,若是不了解其内心世界,根本不能准确了解其在道德认知与实践层面存在何种困惑。所以,必须实时关注学生主体世界,掌握学生内心动态与道德困惑,以便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通过适当引导,有助于学生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此外高职院校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存在鲜明的个体性,乐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期望能够将自身的认知全面传达给其他人,并得到一定的重视,所以在开展古代文学经典教育教学活动时需高度重视学生的参与感和沉浸感,以提高学生的主体性。例如,在讲授南宋爱国诗词时,可以设问“为什么是爱国主义情怀”,以此调动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价值观,理性爱国;在讲授“志存高远”相关内容时,可以设问“伟大志向的真实意义”,通过详细分析胸无大志的人生困境,引导学生感悟志存高远对于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意义;在讲授唐宋贬谪诗词时,可以设问“站在诗词作者角度上会怎么做”,以此引导学生学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困境,领悟乐观向上的心态对于人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而言,其都具备独立思考与思辨的能力,在培养其思想品德时,硬性说教根本无法发挥预期作用,也难以获得预期效果,甚至还会造成反效果。只有帮助学生在心理上充分认可这些思想,才能够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与规范,从而形成健康品德。作为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养成的教学活动,古代文学课程思政不只是教师开展教学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积极建构主体、内化吸收、自我教育的过程,教学效果的显著性都以学生内在主体性是否得到充分调动为基础,所以教学活动需高度重视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结  语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且多元化的德育元素,有效发挥其资源优势作用,面向高职院校学生开展思想教育与品德培养,是呈现民族文化自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主要途径。对于当前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针对个性化与时代性特征明显的大学生,需要教师深层探索适合的教育资源,准确掌握学生主体特性,不断探究有效且合理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道德与精神品质,才能够促使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胡宁辛.语文教学中的古代经典教育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9):485-486.

[2]韦丹.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教育与现代转型探究——评《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中下)》[J].中国教育学刊,2020(2):后插33.

[3]田玉芳.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教育与现代转型——评《中国古代文学》[J].中国教育学刊,2017(11):后插25.

[4]杨允.“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生古代文学经典教育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123-128.

[5]孙心心.语文教学中的古代经典教育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作者单位:神木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神木

作者:李霞

文学经典古代文学论文 篇2:

论王富仁的古代文学经典解读

摘 要:20世纪90年代初期,王富仁写作了一系列古代文学经典重读的文字。这些文字强调从自我感受出发,与文学经典传达的情感和经验直接对话,运用了诸多现代文本解读手法,将阅读还原成了审美体验的过程,从而实现了与古代知识分子真正的心灵沟通。王富仁的这些经典重读的文章,为中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如何在文本面前发挥主体性、有所作为的范例。

关键词:王富仁 古代文学经典 解读

20世纪90年代初期,王富仁写作了一系列古代文学经典解读的文章,最初发表于1991至1995年的《名作欣赏》上,在语文教育界产生了异常深远的影响。这组文章给中学师生提供了一种极具个人体验的阅读示例,又能被包容在中高考制度的整体框架中——换言之,这些解读并不以思想层面的标新立异自炫,它展现的是解读者细腻出色的艺术感受力和将现代文本解读手法作用于古典作品所带来的清新感。有意味的是,作者提到自己写作这些作品的初衷,是在某种低气压的环境中,试图通过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心灵沟通,寻找自我內心的慰藉和安稳。在这样的背景下,解读者收发自如的学术功力令人称赞。自然,这种“随心所欲不逾矩”的操作背后,也有王富仁当年实际任教中学所带来的个人经验和理解在内。在技术层面上,作者将现代文学的文本解读技巧应用于古典作品,以读者的身份——而非权威的阐释者或宣教者——与作品进行精神沟通,切入角度新颖,结论别具一格又平和稳妥。

王富仁的经典解读最为关键的一点,便是从自我感受出发,将阅读还原为审美体验的过程,避免一系列既有结论对阅读活动的干扰。他曾谈道:

当我们一提到岳飞的《满江红》便想到它是一首爱国主义诗词,一提到杜甫的《石壕吏》便想到它反映了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生活,一提到白居易的《长恨歌》便想到它表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的时候,它们的诗意特征便淡漠了。这些“主题思想”像横亘在我们心灵与诗之间的一道堤坝,使我们的心灵再也难以与诗的本身实现直接的拥抱。其原因何在呢?因为对诗的任何一种主题思想的确定,都把诗的各种丰富的内涵简化了,而诗意恰恰只有使心灵主要活动在直感的、情绪的、审美的,亦即难以言说的境地的时候,才能最有效地被表现出来。a

上文中提到的结论性描述,无疑是以往解读活动一步步提纯的结果。但结论性的描述会受制于时代或个人的局限,对一名“新读者”而言,如果对论断的接受超越了个人的体验,则未必具有积极的意义。王富仁的诗歌解读强调从自己直接感受到的诗歌意境入手,将自己的心灵直接沉浸到诗歌所展现的丰富的心理流程和繁复的意象中去,用个人感受与诗歌传达的经验直接对话。如孟浩然的《春晓》这首人人熟稔的小诗,在王富仁的分析中,它首先被定位为诗人对自己描写的外部世界保持了一定心理距离状况下的创作,展现了诗人从朦胧的无意识到建立起自我主动意识的过程,即人从沉睡到醒来的一刹那间所感受到的春的意蕴;并进一步提示到,伴随这一过程的独特的精神境界,是有着玄妙意味的,这种玄妙之处可以感同身受,却不可言传——“艺术家的目的在于使我们和他共享这种如此丰富、如此具有个性、如此新颖的感情,并使我们也能领受他所无法使我们理解的那种经验。”b从文艺学的角度看,这更接近于“直觉”论的分析方法。“所谓‘直觉’,就是对解读对象的‘直接的领悟’,即当下的、突如其来的、直截了当的理解、觉察。”c

王富仁的古典诗文解读,无疑为中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如何在文本面前发挥主体性、有所作为的范例。如《江南》一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在以往的文学史论述中,多强调乐府民歌内容的写实性和音韵之美。王富仁在《江南》诗中却读出了自由的意味以及人类对自由的向往之情。该诗的前两句描写的是莲叶茂盛丰美的样子,但后五句却很快将读者的关注点从“莲”转到了“鱼”上,鱼围绕着无穷碧绿的莲叶追逐嬉戏,是一幅自由自在的图景,而五个方位词,“间、东、西、南、北”的运用,因为涵盖了所有的方向,实则是没有方向、没有限制、无拘无束地游戏和穿行,更突显出鱼的自由和惬意。这种体验自然有着强烈的现代意味,它跨越的是历代对这首诗的分析、讨论和定评,将“现代人读古诗”变为“现代人读诗”,让读者与作品猝然相遇,将中小学古诗文讲解这种知识传递活动,还原为阅读审美活动;但作者紧扣文本,只谈个人体验,不代古人立言,亦不做颠覆性结论,将重读牢牢框定在审美范畴之中。这种稳妥性正如解读乐府长诗《孔雀东南飞》时展现的,王富仁从刘兰芝的陈述——“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中感受到,这是一位意识到自我存在价值却在婆家受到了不公正待遇的女子的自我申辩,在这种申辩里,我们可以体会到刘兰芝对丈夫的埋怨和失望,这无关爱情,只是平淡如水的婚姻中常有的抱怨。在这里,王富仁从正常的人的情感取向出发,认为“一个在夫家遭受虐待和歧视而又具有自尊心的女子,是不可能产生对丈夫的真正感情上的爱的,她充其量只能遵守传统妇德,尽到一个妻子对丈夫应尽的义务”d。接下来,王富仁又分析了焦仲卿这个人物形象,指出男主人公在兰芝被遣归时表现出的既同情又犹疑的态度,以及在自己的母亲面前缺乏独立人格的言行,都使得他缺乏获得一名正常女子爱情的基本条件。顺着这一思路推演开来,王富仁认为,刘兰芝的死是由于相继在婆家和娘家受到了不公正待遇、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的结果,她对焦仲卿的眷恋,只是由于对方维系了她在人世间的一丝温情。简言之,刘兰芝的死是为了绝弃薄凉无情的人生,而焦仲卿的死则是为了证明自己残存的自我意志,《孔雀东南飞》一诗是作者对人生与命运的思考,其中亦有对理想爱情的向往,但却不是对刘兰芝和焦仲卿已有婚姻关系的歌颂。以往文学史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将《孔雀东南飞》定义为爱情主题,实际已是具有现代意味的划归和提纯操作,王富仁质疑该作品的主题,所采用的方式并非概念的拆解和历史场景的还原,他在分析人物形象时,采用了袁昌英改编同题话剧时相似的策略,为作品灌注了更多的现代心理活动和伦理原则,内涵的丰富早已突破了原有的主题归纳,实则扬弃并重构了对《孔雀东南飞》的解读理路。充分呈现“现代”所具有的丰富性,以凸显以往文本阐释的僵化和粗疏,这是王富仁的策略,也是现代文学学者重读古典作品的特色和魅力所在。

如王富仁所言:“作为一个人,总想感觉到自己,感觉到自己心灵中的东西,而感受别人,感受别人的作品,又是感受自己、感受沉埋在自己心灵深处的思想、感情和情绪的唯一途径。”e王富仁的古典诗文赏析,十分注重分析诗人创作时的心理状态和情感系数,行文时又将自己的生命体验和人生经历融入其中,这是古诗的新读,而解读者在古代文人和作品中进行精神追索的热切和虔诚,同样让读者心有戚戚焉。在屈原、陶渊明、杜甫、韩愈等人的作品中,王富仁读出了现代人的生存体验和精神意志。陶渊明的《拟挽歌词三首》,包含了从死者观察生者的视角及对生之意义的拷问。在传统的主流文化观中,人們更为重视的是对人生的评价,“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对死后哀荣的执着,掩盖了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陶渊明却注意到,生者对死者的悼念仪式,原本只是为了排解生者的情绪和意愿。这一由死观生的写作视角,让人猛然醒悟——对身后名的追逐,会让自己的一生系于别人的意愿,失却自身的主体性,这是因袭的重负,也是人生的异化。讨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时,王富仁强调的是,诗人的孤独感是在时间与空间的四维结构中体味到的“孑然独存,无所凭依”的感觉,这是一个有着使命意识的个体,面对人生的困境,又对所从属的精神谱系的信心有所保留时的缄默与痛楚。上述解读充分融入了王富仁的个人体验,这样的文字贯穿着鲁迅《摩罗诗力说》中“任个人而排众数,掊物质而张灵明”的精神力度,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知识界低气压氛围中,其中包含的感慨和期许,无疑会令读者动容。

另一个例子是王富仁对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解读,他将这首诗理解为“一个老年人的悲哀”。在这篇赏析中,作者将自己的中学老师米中和儿时所见的一个孤寡老人的经历拿来与杜甫作比较。他们都在一连串的生活挫折和人生失意中落入人生的困境,在不断的人生理想破灭之后,他们努力打造一道最后的防线——一个精神上的“窝”。一旦这个“窝”像杜甫草堂上的那些茅草一样被风卷跑、被年轻人公然抱去,他们便陷入彻底的绝望。在王富仁看来,杜甫对茅草得失的担忧,象征着一个历经沧桑的老年人对已经改变了的社会的不信任和无助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展现的,正是这些经历了人生节节败退、物质和精神方面都极端困窘的老年人脆弱的社会应对能力,以及对如何安放自己风烛残年的困惑。将普通人的经历与文学经典的情景结合起来,引导人们去探究文字所传达的人类共同的困境,从而拉近读者和经典的心理距离,使得王富仁的经典解读带有强烈的生命体验特征。从教学层面看,王富仁的解读方案是先赢得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性认可和亲近,再去处理诸如文字、音韵和思想等具体问题,以求事半功倍。

总体而言,王富仁的解读极为契合世态人情,这种世态人情无疑是遵从现代而非古代的逻辑。这批经典解读文字,更像是对鲁迅《故事新编》写作策略的致敬——在古人的躯壳中吹入现代的气息,使其鲜活,和现代人心灵相通。在艺术感悟力和历史知识背景之间,王富仁的知识结构可以保证自己的解读妥帖地处理二者的关系,但他的解读重心偏向前者;对于中学师生而言,这种文本解读的真正意义在于不为作品的先验性主题左右,在紧扣文本的前提下,表达个人在阅读时的独特体验和感受。

a王富仁:《贾岛〈寻隐者不遇〉的解构主义批评——〈旧诗新解〉(十二)》,《名作欣赏》1993年第5期,第52页。

b柏格森:《创化论》,《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110页。

c曹明海:《文学解读学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8页。

d王富仁:《主题的重建——〈孔雀东南飞〉赏析》,《名作欣赏》1992年第8期,第17页。

e王富仁:《古老的回声·自序》,《古老的回声——阅读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四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2页。

作者:韩卫娟

文学经典古代文学论文 篇3:

古代文学经典语句五则

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司马迁《史记》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司马迁《史记》

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司马迁《史记》

太傅神情方旺,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閑意说,犹去不止。

——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

战战惶惶,汗出如浆;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妇女法律援助工作论文下一篇:数学信息技术整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