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扩大招生探讨论文

2022-04-16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等学校扩大招生探讨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是一个考试古国,又是一个考试大国。[1]无论是古代延续千年之久的科举考试,还是现代“年轻”的高考,它们都由政治经济环境促成,体现了教育的政治经济功能。考试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并随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不断扩大和改变其社会功能。[2]21世纪,知识经济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人才的竞争是发展的焦点,教育的作用显得空前重要。

高等学校扩大招生探讨论文 篇1:

自主招生制度认同度的实证研究

2008年全国已经有68所高等学校拥有自主招生资格,可见,自主招生试点在高校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高中生作为自主招生的参与者和受益方,其对自主招生制度的认同对该制度的推行和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本研究对河南省在校高三学生进行调查和访问,了解现阶段中学生对自主招生政策的了解情况和态度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学校及相关部门针对有关问题进行教育和研究。

一、 自主招生制度及其认同度

从2003年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首批实行自主招生试点开始到2008年,全国共有68所高校实施自主招生。高校自主招生是扩大高校自主权、深化高招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的自主招生是根据有关政策,高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计划在应届高中毕业生中进行选拔,考生通过参加高校组织的测试来获得自主招生资格,考生入选后还要参加统一高考,但在录取方面会享受一些优惠待遇。

1.自主招生的模式

自主招生目前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为代表的非完全自主招生制度:高校拿出招生计划总数的5%进行自主招生,通过测试来确定自主招生入选考生名单,考生入选后还要参加全国统考,在录取时可享受一定条件的优惠;第二类是以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完全自主招生制度:主要在上海地区实行的自主招生模式,这两所大学录取改革最大的突破在于面试结果即能决定录取与否。已经被自主录取的考生,也要参加高考,但高考成绩只作为录取的参考;第三类是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近年来,上海、北京等地区的部分高职院校实行自主招生,考生参加这些院校自主招生测试合格后,可直接被录取,不需要再参加高考。

目前河南地区的考生主要参加还是第一类自主招生。即考生自荐或是中学推荐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高校审查合格后,考生参加高校的选拔考试以取得自主招生资格,在取得资格之后还需要参加高考,以高考成绩作为最终录取的依据,但在录取时会享受到10至20分左右的降分录取。

2.自主招生的意义

自主招生制度目前还处于探索和实验阶段,但是作为高考制度改革的关键部分,对我国的教育改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实行自主招生制度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发展,是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推动力量。高考分数将不再作为唯一的录取标准,中学也会更加注重对学生各种潜力的挖掘和培养,中学生将有更大的空间来发展自我。其次,自主招生制度有利于高校自主发展,是高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基本途径。高校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己独有的办学理念,提高选才和育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高校及时调整自己的培养体系,充分发挥高校自身的特长,以培养高素质人才。第三,自主招生还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的必要条件。自主招生制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看重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中学生注重各项素质的提高,实现个性发展。

3.自主招生制度认同度

教育制度认同是公民对一教育制度框架体系在价值上的承认与肯定,认为它是基本正义的,自己愿意遵守与维护这一教育制度体系。它包括价值上的认同、对其发生原则的认同和情感认同。充分反映人们共同的价值观是教育制度获得服从者信仰和自愿遵从的必要条件。

自主招生制度作为一项教育制度,其直接的受益者是高中学生和高校。因此该项制度应该得到高中学生的认同,那就必须要反映高中学生的利益。我国的自主招生考试制度目前还正处在探索阶段,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针对自主招生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很有必要了解高中生对于这种新的招生模式到底了解多少,对这种招生模式的期望是什么。

二、 高中学生对自主招生制度认同度的调查结果

1.研究方法概述

本研究主要从家庭经济情况,父母文化程度等方面对河南省普通高中的高三年级学生进行调查。本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365名学生进行调查,发放问卷365份,回收问卷365份,其中有效问卷342份,经过统一审核,统一编号并输入计算机,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本调查对象共有男生118人,女生224人。

其中父母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下的有220人,高中程度的有105人,大学程度的有14人,大学以上的有3人。

2.调查结果与分析

(1)对自主招生制度认识不够

对于自主招生制度的认识程度上,247人表示仅仅知道有这回事,15人表示比较了解,11人表示非常了解,而69人表示从未听说过,占总人数的20.2%。

目前高中学生对于自主招生制度严重的认识不足。在自主招生制度实施三年之后,仍然有高达20.2%的调查对象表示从未听说过自主招生制度,对于高等院校招生制度的改革,表示出漠视的态度,是值得深思的。

传统的高考招生制度下,高考分数作为进入大学的唯一的通行证。高中学生养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于高考制度的改革充耳不闻。特别是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将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学习中,对外界信息的获取渠道单一,也就不可能了解新的招生制度了。

另一方面是由于制度实施的原因,社会及学校对于自主招生的关注度并不高,导致自主招生只是存在于广播、电视新闻之中,它对于大多数的学生尤其是偏远不发达地区的学生仍旧是遥不可及的。

(2)对自主招生制度的公正性存有疑虑

在自主招生的公正性上,有234人表示自主招生制度有一定的公正性,但还有不完善的地方,69人认为基本公正,35人认为没有公平性,仅有4人认为很公正。

中学生对于自主招生制度的公正性的疑问,主要来源于教育者对于自主招生制度的态度不明晰,在对学校和老师是否支持自主招生的调查中,有219人不清楚校方以及老师的态度,80人认为校方以及老师的态度是不支持也不反对,仅有27人认为校方及老师支持。

校方和老师对于自主招生的态度暧昧是造成学生对于自主招生制度的了解不够,进而对自主招生制度的公正性存在怀疑。

由于自主招生有明确的限制条件,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参加自主招生,更多的学生还是必须要经过高考进入高校。因而校方和老师对于该项制度采取模棱两可的态度,造成一大部分学生对于自主招生制度不了解,认识不够,也就很难对它的公正性进行评价。

另一方面,自主招生对于招生对象的条件限制,也是让学生感到不公正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对于自主招生报考时的种种条件限制,如生源所在地,成绩方面,获奖情况,学校推荐等等,这些条件限制使得学生对于自主招生制度本身的公正性产生怀疑。有174人认为报考时的种种条件限制不太合理,有些要求不太公平,占总人数的50.9%;有110人认为报考时的条件限制不合理,有些条件明显欠缺公正性,占总人数的32.2%;有51人认为报考时需要这些限制性条件,占总人数的14.9%。

(3)自主招生过程中的诚信问题

和普通高考一样,自主招生制度中也存在有诚信的问题,比如说,中学推良不推优,推荐一些并不是很优秀,通过高考不能很有把握进入重点院校的学生参加自主招生,以此来提高学校的升学率;一些中学在推荐学生时还存在有伪造成绩单,伪造获奖证书等不诚信行为;其中最严重的要数考生毁约,即高考成绩很优秀,可以进入更好的大学,而拒绝进入相应的自主招生院校。因此,我们就“取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有必要与相应的高校签订诚信协议”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有107人认为应当签订,认为学生的失信行为会影响到自主招生的实施,占总人数的31.3%;有185人认为没有必要,认为将来根据高考成绩再做更好的选择不是错事,占总人数的54.1%;有47人认为无所谓,占总人数的13.7%。

2005年部分高校自主招生最终录取情况

上表是部分大学2005年自主招生最终的录取情况,从中可以发现,取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候选人,并不是百分之百的选择了相应的高校,而是有很大一部分的流失。高校投入相当大人力,物力,财力来进行自主招生,但是很多取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候选人却选择在高考成绩出来以后,再另谋他校,造成高校高投入,低收效,使得自主招生的成本大大的增加,不利于自主招生制度的推广实施。

资料来源:浙江大学汪菁硕士论文《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政策评析》这首先是由于一部分考生将自主招生当作是高考的 “定心丸”。即使在高考中发挥不是很好,但至少还能得到降分录取的优惠;另一方面原因是即使考生不履行与高校的诚信条约,也不会受到任何法律上或是其他的惩罚。这是造成考生单方面毁约的主要原因。

(4)对自主招生制度期望很高

自主招生制度尽管是一项还在试行当中的招生制度,但是对于中学生的影响确是巨大的。有53.5%的调查对象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自主招生作为自己的升学途径;有53.2%的调查对象认为自主招生制度是对传统的招生制度的改革;有36%的调查对象认为高考不能全面的检验个人的综合素质,而自主招生制度更全面,更科学;42.4%的调查对象认为高考和自主招生各有优缺,优势互补,考分,平时成绩和综合能力同样重要;53.5%的调查对象认为自主招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减轻了学生的学业和心理的负担。

高考制度恢复30年来,为高校选拔了成千上万的学生,为社会造就了一大批合格优秀的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保证。但是长期依赖单一的招生制度:将高考成绩作为学生进入高校学习的唯一依据。这在无形中将一些高考中失利或是某方面有特长的考生拒之高校门外,造成高校培养的人才千篇一律,丧失个性。

从调查中可以发现,学生对于自主招生制度的实施是欢迎的,并且给予了很高的期望。长期的单一招生模式——“一考定终身”,迫使学生在高考中考出好的成绩,来取得进入高校学习的机会,使得学生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学习中去,严重的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两脚的书橱”,而学生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不可能在一次考试中就能够检验出来。学校、家庭等各个方面又不断地给学生的心理施加压力,使得学生不得不承受学习和心理两方面的压力——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极大的威胁。而自主招生则相对全面地考察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有41.5%的调查对象认为,对于自主招生考试不需要进行专门的复习,而是重在平时的积累。自主招生着重考察学生的能力,综合素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学业压力,同时,作为一项招生制度,它的出现又减轻了学生的升学压力,使得一部分学生不必去挤“独木桥”。

三、 调查中所发现的其他问题

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高中生对自主招生制度存在的期望是很大的。但在时间、报考和监督机制上的不完善是自主招生制度认同上需要解决的问题。

1.考试时间安排问题

自主招生的考试时间由高校自行规定,大都集中在11月到次年的3月份,这正好与高考复习冲刺的时间相冲突。多数教师和学生认为此段时间是备考的关键时期,所以在这个时间进行考试会给考生造成一定的压力,如果自主招生的成绩不理想,同时又耽误复习时间对考生会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

2.招生对象的确定问题

经过我们的调查,普通高中在对学生平时档案的评定上并不规范。而自主招生中考生推荐条件中的“优秀干部”、“三好标兵”、“品德优秀”并没有一套严格的界定标准,以这种标准评定出来的“优秀”还是应试教育下的产物。另外,有些学校采用一次考试来确定自主招生的推荐对象,这并不能真正地考察学生全面素质,也与自主招生的理念相违背:自主招生的对象是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而不是在某一次考试中成绩优秀的学生。

有的中学的“推良不推优”,或是提供虚假的成绩单及其他一些证明材料,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影响到自主招生的公平性。

3.招考公平问题

公平与公正一直是高考制度改革的核心。中学生在自主招生的公平性问题上还存在疑虑。在这个方面有些高校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保障,比如:招生面试全程录像的公开和随机的考官制度。但是,这样一来,自主招生的成本又会大大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自主招生的推广。所以推广面还较小,招生公平问题仍有待解决。

4.思想认识问题

很多学生对自主招生并不了解,大部分人还仅限于“仅仅知道”的程度,这说明我国的自主招生在宣传力度上还不够;也说明了在长达30年高考制度的影响下,人们要完全地接受自主招生还需要一个过程。

四、 对策建议

1.建立全方位的诚信体系,保证招生的顺利进行

针对在自主招生中出现的失信现象,应当建立高校与中学联合的全方位的诚信体系。中学要保证所推荐的学生是本校优秀的学有专长的学生,在提供证明材料时要本着诚信的原则,不提供虚假的成绩单和获奖证书。而学生则在参加自主招生前要慎重的考虑,不能将自主招生看作是高考的定心丸,在获得自主招生的资格后,要守信用。而高校在招生过程中也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将招生的过程透明化,取信于考生。

从考生的选拔、推荐,到考生参加相关高校的自主招生的考试,到最后名单的确定,都要做到诚信,以此来确保招生考试的公平。

2.放宽招生条件,扩大招生规模,以体现招生的公平性

目前,自主招生的范围还不是全体学生,还受到地域的限制,此外还有一些明确的所谓“硬性指标”,自主招生仅限于省级重点中学,而且偏重选拔各类全国性学科竞赛中的获奖者。这种限制条件使得一部分普通中学的学生失去了报名的资格,也使得一些学有专长的学生失去机会。

自主招生制度作为一项对现行高考制度的补充,它执行的结果应该是让更多的学有专长的学生走入高校学习深造,但是就目前实施的结果来看,自主招生的对象是一些重点中学的学生,偏重选拔在各类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将会造成了新的教育不公平。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高校的改革步伐已经触及到这些问题了。清华大学2008年的自主招生简章规定的招生对象是“学业成绩优秀,综合素质全面或具有突出特长者。”北京大学2008年的自主招生简章规定的招生对象是“综合素质优秀、特长突出、品学兼优的高中毕业生。”放宽招生的限制条件逐步将自主招生的范围扩大,面向全体学生,使各群体的利益最大化,做到高校和学生的双赢。

3.加强制度的宣传,使人们认识并熟悉自主招生制度

教育制度首先应该被人们所熟知,才有可能被人们所认同,不被人认识的教育制度是不可能被人们认同的。自主招生作为一种教育制度也是如此。从调查中可以发现,对于自主招生,大多数的调查对象还仅仅停留在“只是知道有这回事”。这是远远不够的。

学校和老师有义务为学生传达最新的教育政策,并传达到位,使制度的最大受益者---中学生能够熟悉,并详细了解自主招生制度,也便于做出很好的选择。新闻媒体等社会舆论也有必要做好宣传和监督工作,来保障自主招生制度的实施。

自主招生作为一种新的制度,要被人们完全接受还需要时间和努力。但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代的高中生对自主招生制度的期望值是很高的,他们大部分人对这项新的制度是持认同态度的,大部分的学生还是希望改革能够继续下去并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存在。

参考文献

[1] 李江源.论教育制度认同.嘉应大学学报,2003(1):70.

[2] 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办公室.自主招生改革理论与实践探讨. 北京教育,2005(1).

[3] 欧阳宏斌,徐颖峻.对当前高考模式下自主招生的分析与思考.江苏高教,2004(4).

[4] 张亚群.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的制度选择.复旦教育论坛, 2006(4).

[5] 张亚群.北大清华自主招生考试改革透视.考试研究, 2007(1).

[6] 王继波,李准.对新形势下高校自主招生的几点思考.航海教育研究,2007(1).

[7] 徐瑞英.试论自主招生模式.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

[8] 吴向明.完善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思考.江苏高教,2004(3).

[9] 孙中涛.浅析当前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及其试点.现代教育科学,2006(4).

[10] 刘光余.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3(10).

[11] 宗俊峰,王燕.关于自主招生政策的思考.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4).

(责任编辑 孙晓雯)

作者:李向辉

高等学校扩大招生探讨论文 篇2:

对学业水平考试在高考改革中的多维审视

中国是一个考试古国,又是一个考试大国。[1]无论是古代延续千年之久的科举考试,还是现代“年轻”的高考,它们都由政治经济环境促成,体现了教育的政治经济功能。考试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并随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不断扩大和改变其社会功能。[2]21世纪,知识经济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人才的竞争是发展的焦点,教育的作用显得空前重要。为了在新的经济格局中获得或保持优势地位,世界范围内各国都进行了旨在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教育改革。我国也正在对在中国社会扮演重要角色、地位异常重要的“高考”进行着改革,以实现人才观念上的突破,引导社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2010 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招生以统一入学考试为基本方式,结合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指出: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这些无疑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学业水平考试”)进入高考录取提供了政策依据,也为高考改革指明了方向。然而,目前关于学业水平考试的诸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笔者试图就其产生的必然性、其与高考的适切性、其功能的多样性等方面作一些探讨。

一、学业水平考试产生的必然性

(一)学业水平考试由高中会考演变而来

学业水平考试并非横空出世的新生事物,它是在总结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从发展脉络上看,虽然学业水平考试发端于2004 年,是山东、广东、宁夏和海南四省区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之后的,但它可以追溯至1985年首次在部分省市试点开始的高中毕业会考。

会考的实质是一种学业水平考试,其初衷是为了衡量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是否达到毕业标准,反映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办学水平,以及规范办学行为。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的实施,曾经对于深化高中教育改革、普遍提高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到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会考与高考制度越来越不配套。尤其是在会考权力下放后,各省在会考实施中遇到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会考成为了一种形式、一种负担,并在部分地区出现了教育质量下滑的现象。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与新课程改革相配套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应运而生,它是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而实施的一个重要课程评价制度,其考试性质、内容与功能也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

(二)学业水平考试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究其本质来说,学业水平考试在中国的发展源于素质教育改革的推动,而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在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为我国的民族振兴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在世纪之交初期,我国的教育领域开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广泛和全面的一次教育革新,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都高度重视,并提出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3]。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教育部于2004年开始推动新一轮高中新课程改革,此次改革是建国后基础教育领域的第八次课程改革,目的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旨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增强整个国家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力。

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课程评价方式的改革也成为了必然要求。与此同时,作为整个教育风向标的高校招生考试改革也进入了新时期。于是,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受高中课程改革和高校招生改革两股力的共同作用,学业水平考试最终取代了高中会考制度。《教育部关于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将学业水平考试定位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国家考试,是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行的终结性考试,旨在全面反映高中学生在各学科所达到的学业水平。其功能阐述为:其结果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是反映普通高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是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也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普通高中课程管理,督促学校认真执行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4]

二、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的适切性

(一)高考改革势在必行

对高考进行改革是中国这个考试的古老国度迈向教育现代化的历史抉择。考试起源于我国对行政官员的选拔,后被广泛运用于学校对学生学业的评价。在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考试一直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立于1952年的高考,是我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适应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国情而建立的招生考试制度。[5]尽管高考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经一度中断,但在1978年又得以恢复。

在我国,高考是高校选拔新生、激励中小学生努力学习、指导中学办学方向的重要手段。然而,当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全球化、信息化、数字化成为了这个时代最明显的特点。毫无疑问,对社会发展起决定因素的人的要求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培养创新性人才成为了各国社会发展与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由于高考不利于创新性人才选拔,以及愈演愈烈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对基础教育产生负面指挥作用的弊端也凸显了出来,高考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和“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等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措施。这是我国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系统性、综合性最强的一次改革,将显著扭转应试教育倾向,为培养创新性人才起引领作用。

(二)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的挂钩

理论上,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是分工明确的两类考试:学业水平考试是为了衡量和反映高中学生所达到的学科水平,是基于高中新课程标准的标准参照考试,也是水平考试;高考是为了选拔进入高等学校的新生,是常模参照性的选拔考试。[6]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在性质上存在差异,正是这种差异性使它们具有互补关系。高考可以测量新课程标准的部分培养目标,如知识与技能,而对于其他培养目标,如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测量显得比较困难。所以,学业水平考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不足,两者有效结合才能完美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招生以统一入学考试为基本方式,结合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事实上,在拥有2000 多年考试文化的我国,人们对于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已经深度认同,一旦考试选拔人才的功能得不到凸显,自然得不到社会各界的重视。[7]大众最为关心的问题是,这个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有什么用?如何与高考挂钩?如果挂钩过“软”,学业水平考试缺乏动力,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最后会不会流于形式;如果挂钩过“硬”,又会使学业水平考试成为“小高考”,加重学生负担,沦落为高校招生考试的附庸。

笔者认为:可以将学业水平考试改革与高考改革配套进行,积极推进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改革的整合;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为指导思想,探索在高校招生录取中科学、合理地使用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三、学业水平考试功能的多样性

严格意义上讲,学业水平考试是相对于各类入学选拔考试而言的一种达标考试,是教育评价的组成部分,为教育评价提供了基础性数据,用以评定学生学业水平,诊断学生学业质量,问责学校办学质量和学区教育管理绩效。

在我国,学业水平考试是随着高中课程改革推进而建立起来的一项教育考试制度,其产生背景直接源于素质教育改革。它具有引领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导向功能、衡量学生是否达到高中毕业标准的鉴定功能、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行为的监管功能。同时,学业水平考试在高考改革中还具有一项新的功能,即将其成绩作为高校招生录取参考依据之一的选拔功能,这是中国的学业水平考试被先天赋予的特殊使命。

无论何种考试,它都属于一个社会的体系,必然反映了那个社会的主要特征。由于我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产生的背景比较特殊,该考试从一开始就与高校招生相联系,而不单纯只是测量学生对新课程各学科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普通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最高阶段,其价值取向和办学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其保障的是整个基础教育的水准,政府必须把握和控制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标准和方向,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监控。因此,为实现国家高中教育质量监控提供可靠信息是学业水平的核心功能,而为高考提供参考依据是辅助功能。

四、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标准参照性

学业水平考试是依据国家课程标准,测试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判别学生是否达到学业标准要求和课程修习水平的标准参照考试;而高考是一种具有极强选拔性的常模参照考试,为高校招生服务,两者的性质不一样。由于我国真正的学业水平考试尚处于起步状态,加上受到高考的影响,导致许多人对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认识不够到位。

学业水平考试命题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为依据,对课程标准要求应该有较强的覆盖,难易要适度,以防止“地板”或者“天花板”效应;从促进学生全面和健康发展的目标出发,学业水平考试要能够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学科素养和学习能力。标准参照性是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核心。在我国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的挂钩使得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极其复杂。一方面,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难度要严格控制,确保学业水平考试不走样,保证其标准参照考试的本质;另一方面,不能为了保证几乎所有学生合格而矮化了学业评价标准,应坚持按课程标准命题。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要切实保障其质量,以发挥学业水平考试对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管理和监控的功能,使其能够对高中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以及为高校招生选拔提供参考作用。

五、学业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的交融性

综合素质评价与学业水平考试是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布后,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创新型人才的背景下相继提出的两个概念。综合素质评价是由素质教育逐步演化而来,作为一种新型的发展性评价制度,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避免“以分取人”“一考定终身”的简单做法;而学业水平考试是新课程改革的直接产物,是一种标准参照性考试,其目的是从制度层面保证和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扭转“应试教育”的错误倾向,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办学特色。

这两个概念发展的不同步导致了它们存在较多的交融。综合素质评价涵盖了学业水平考试的八个学习领域,但是综合素质评价不能取代学业水平考试,因为综合素质评价主要采用质性评价和过程评价,而学业水平考试是量化评价;学业水平考试也不能替代综合素质评价,因为学业水平中包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分散在各个学习领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道德素养很难在学业水平考试中得到描述。因此,引入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是当前高考改革的两大亮点,前者颠覆了选拔性考试一元学业评价的传统格局,后者填补了非学业的素质多元评价空缺。[8]

学业水平考试在中国的出现主要是为了配合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高校招生考试改革,它既是对基础教育改革成果的巩固,也是高等教育自身进行科学合理选拔人才的需要。因此,我国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从一开始就肩负着不同的使命,既要检测高中新课改后的教育质量,又要为高校招生提供依据。总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一次酝酿已久的改革尝试,对整个新课改的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像所有的新生事物一样,学业水平考试作为一种新的考试制度正在逐步完善中。

参考文献:

[1] 刘海峰.高考改革的理论思考[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3.

[2]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3-11-16)[2014-02-12].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3-11/16/c_132892941.htm.

[3]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EB/OL].(2014-01-01)[2014-02-13].http://baike.baidu.com/View/486181.htm?fr=Wordsearch.

[4] 《教育部关于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指导意见》[EB/OL].(2012-10-29)[2014-02-11].http://blog.163.com/zhangky_2002/blog/static/2855612

201292904710839/.

[5] 刘海峰.高考改革的教育与社会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02(5):33~38.

[6] 李欣.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多维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206.

[7] 董凌波.近五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研究综述[J].教学与管理,2013(1):82~84.

[8] 乔丽娟.关键性突破推动高考改革上新台阶[N].中国教育报,2006-11-29(6).

作者:保承军 岳桂杰

高等学校扩大招生探讨论文 篇3:

高师音乐教育现状的分析和思考

摘 要:扩大招生是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高师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同时,扩大招生也给高师音乐教育带来负面的影响,导致教学质量滑坡。本文就高师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招生规模;教学质量;多媒体远程教育

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高等教育升学录取率大大提高,有效地缓解了高等教育“供求”的矛盾和压力;充分发挥了高等学校的办学潜力,办学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改革促进了发展,发展也推动了各项教育改革的深化,高师音乐教育也同样,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初步形成一个基本适合中国国情的高师音乐教育体系,在学科建设、师资培养、招生规模、器材设备、科学研究、教材建设、课程改革、教学管理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高师音乐实际教学中,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矛盾,其中,最突出是由于扩大招生而使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究其原因:

一、生源质量的下降,导致教学质量滑坡。

由于教学改革的推进,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大大提增,一些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较差的学生混入高等音乐专业队伍,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较差,学习音乐的能力、音乐感觉、音乐理解力等方面相当欠缺,给音乐教学(特别是技能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

以往的艺术类专业,由于专业上要求较高,而一些学生在专业上花的时间较多、下的功夫较深,专业好的学生往往文化课成绩较差些,考虑到这一点,国家教委降低了艺术类的分数线,目的是能让专业水平较高的考生有机会进入艺术类高校。如今,高师音乐专业也同其它艺术类高校一样,扩大了招生规模,考生的进校几率大大增加,艺术类的分数线下降就意味着艺术类学生文化水平低于其它专业学生的文化水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高师音乐院校成为“低分考生的收容所”,一些文化成绩较差的考生,经过几个月的突击,就能轻而易举地考上高师音乐院校。而这些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自觉性、音乐知识接受能力和悟性往往都比较差,很难完成学业。

二、师资的缺乏、教师压力过重,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随着办学层次的提高,时代要求高师音乐教师不仅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准和教学水平,还要有较深的理论研究水平,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一些高校先后进行体制改革,对教师进行教学和科研的量化考核,音乐教师也不列外,高师音乐教师(特别是技能专业教师)不同于其它专业教师,他们的专业除了其他专业教师所共有的知识性部分以外,还有技能性部分,而技能性部分是靠不断的学习和训练,才能使专业水平得到保持和提高。因此,高师音乐教师在此情况下出现一系列问题:1.由于扩大教育规模,造成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一些水平较差的新手加入到高师音乐教师队伍中来,于是出现了教学质量下降的趋势;2.一部分教师由于课时量大大增加,忙于教学,无暇顾及科研,长此以往,音乐教师的科研意识与行为严重缺乏,出现音乐专业教师科研成果匮乏的滞后现象。而科研的提高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3.另一部分教师为了保证搞科研、写论文的时间,在教学上马马虎虎,应付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漠不关心,把精力放在看书、写论文上,影响了教学质量。有的科研和论文即使出来了,也像空中楼阁,纸上谈兵,离教学实际越来越远。

三、教学设施和设备跟不上教学实际的需要。

音乐是一门特殊的学科,音乐教育不仅要有足够数量、水平和能力的专业教师,而且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设施与设备,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随着教学形势的不断发展,一些院校的教学设施和设备已有了极大的改善。由于扩大了招生,现有的教学设施和设备远远满足不了教学的实际需要。多媒体设备、学生教室、琴房、乐器等设备远远不够,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

四、高师音乐教育改革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要求不相符合。

从八十年代开始,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高师音乐教育不断地进行改革,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高师音乐教育现状的分析和思考 来自: 免费毕业论文网 近几年招生规模的扩大,师生比例的调整,现代化教学的需要,高师音乐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改革正在具体实施中,还未见成效。主要目的是研究在扩大教学规模的基础上如何运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课堂教学,以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而中小学音乐教育根据音乐课程标准所实施的种种教育教学改革层出不穷,这给高师音乐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许多中小学教师呼吁高师音乐教育改革要倾听来自中小学的声音。事实上,这两种改革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以上情况在一些高师音乐院校普遍存在。在知识经济时代,倡导人文教育,特别是加强高等师范院校的人文教育,培养高层次、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师资人才。为了改变目前的状况,保证教学质量,必须采取一些合理的、符合实际的改革措施:

一.提高艺术类文化科分数线,以提高生源质量。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应着眼长远,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和能力,确定扩大招生规模,提高生源质量。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未来的音乐教师,未来的音乐教师不仅应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知识面,而后者对一个人专业的发展和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音乐教育的普及和提高,音乐专业考生中历届生的比例逐渐减少,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考生的文化素质在不断提高,这给提高文化科分数线,提高生源质量提供了可能。

文化水平能确立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学生的文化水平提高了,学习的能力、学习的自觉性、学习的习惯以及接受知识的能力等方面就会加强,要培养高素质的音乐教育人才,首先要具备这些能力。贫乏的文化知识,必定会扼制学生艺术教育才能的发展。

二.加快多媒体远程教育的步伐,扩大继续教育。加大教学投资,实行多媒体远程教育,即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手段开展的新型教育形式,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是扩大教育规模,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办好大教育的重大战略措施。

1.远程教育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师资缺乏的问题,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教师能从紧张的教学工作中解脱出来,在教学之余,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教学总结和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成人继续教育,为普通中小学音乐教师提供进一步的培训。多媒体远程教育为更多的人提供、接受高等音乐教育的机会,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成人继续教育主要为工作了一段时间的成年人提供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与培训。继续教育能够进一步提高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水平,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能够充分挖掘学校的教学资源为社会培养人才。同时也达到了扩大教学的目的。3.扩大了教学,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益,学校就有能力进一步地增加教学投资,增添教学设施和设备,保证教学用房、教学用琴和其他一些乐器、多媒体设备等,以达到保证教学质量的目的。4.远程教育能提供广泛的学习资源,增大教学信息量,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范围广,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应用能力,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条件和教学基础,再进行一些教学范围内的改革。如:(1)在教学中进行“双向选择”;“公开授课”形式和“讲座”形式等,把一系列竞争机制引入高师音乐教学中,使教师间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在竞争中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2)把中小学音乐教学新的课程标准作为高师音乐教学中学习的内容,采取一些教育实习以外的“实习课”,让学生讨论,教师点评,师生共同探讨音乐教学法。使高师音乐教育培养的人才能胜任中小学音乐教学。相信不久的将来高师音乐教育能真正起到推动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确实提高音乐教学质量,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吕玲、冯坚:“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探索高师声乐教育改革”《中国音乐》,2001.3

[2]姚馨丙、王灿明:“对我国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思考”《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2

作者:游曼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管理中心心理效应研究论文下一篇:高职院校党员信息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