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2023-05-23

第一篇:沂蒙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参观沂蒙革命纪念馆心得体会

赴沂蒙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10月25日上午,为进一步领会“党员画像”、“受教育、亮承诺、见行动”为主题活动的深刻内涵,巩固和增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各项成果,学院组织全体党员参观了沂蒙革命纪念馆。

沂蒙革命纪念馆位于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北侧,是临沂唯一一所综合性革命历史纪念馆,是临沂市倾力打造的全国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群众路线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窗口。沂蒙革命纪念馆旨在通过图片、影像、实物、雕塑等全方位展示沂蒙人民“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范。我逐一参观,并认真倾听了工作人员的讲解。整个展览主题鲜明,展陈丰富,参观人员怀着崇敬的心情观看着一幅幅图片、辨认着一份份文件、默念着一个个名字、聆听着一则则故事。也通过一件件实物,一张张照片,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处处富有感染力的展示空间,我充分了解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艰难而又光辉的发展历程。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征程中,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建立了深厚的鱼水情谊和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的群众路线。通过参观学习,我在思想上深受教育、心灵上深受震撼,在深入缅怀革命先烈,感受革命传承,感悟沂蒙精神实质的同时,通过阵地教育,我也再一次深刻体会到沂蒙精神的伟大精神内核,同时全面系统地了解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发展脉络。一天之中,我一直在用心倾听沂蒙老区的这段过往,也一路用心触摸这块红色的热土,感受这片土地所承载的厚重历史。所听所看,所思所想,自己的心灵深处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坚定了理想信念,深化了群众观念,增强了党性修养。现将此次党性教育的心得体会归总如下:

一、弘扬“沂蒙精神”,必须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支撑一个民族奋发向上、追求进步的精神动力。在长达12年的革命斗争中,临沂发生过大小战斗28000余次,沂蒙老区420万人中有20多万人参军参战,120多万人参加支前,10万多名革命先烈牺牲,乡乡有红嫂,村村有烈士。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革命先烈在艰难困境下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呢?是推翻旧世界,建立新社会的伟大理想,是为了共产主义牺牲一切的坚定信念,成就了革命先烈们勇往直前的思想动力和精神源泉。这就是用乳汁养育了革命、用热血浇灌了祖国、用小车推动了历史、用脊梁支撑起蓝天的沂蒙人民!这就是“爱党爱国、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当前,中国正处在一个利益格局剧烈碰撞、调整的历史变迁过程中,社会转型期引发了意识形态的嬗变和价值多元化的趋势,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想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牢记党的宗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大力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持把个人的追求与党的事业结合起来,心系党的事业,忠诚党的事业,把实现理想与提高素质结合起来,在实践中继续求得真知,增长才干,做引领时代的先锋。

二、弘扬“沂蒙精神”,必须加强党性修养

“一口饭,作军粮;一块布,作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陈毅元帅曾说“我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革命先烈为了祖国解放和民族独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诗篇,至今仍让我们深深感动。沂蒙老区人民怀着对党的忠诚,对子弟兵的热爱,为了革命胜利付出了血与生命的代价。

今天,我们置身于省党性教育基地,重温党的光荣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彪炳千秋的英雄事迹和光辉历程,深切感受到党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深刻体会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共和国的旗帜上有他们血染的风采,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继承和发扬好“沂蒙精神”,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修养,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书记指出:“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加强党性修养,践行群众路线,必须认真落实好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把改进作风要求落实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中去。这样,人民群众就能不断地从党的群众路线中和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实践中感受到温暖和实惠,从而像革命战争年代沂蒙老区人民那样,更加衷心地信任党、拥护党、热爱党。

三、弘扬“沂蒙精神”,必须推动科学发展

“沂蒙精神”经过战争年代的洗礼,建设时期的陶冶,改革时期的考验,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开放兼容的理论特质和强大的实践功能。“沂蒙精神”让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只有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用实实在在的发展业绩,回报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才是真正地对党和人民负责;只有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富裕作为第一追求,一切为了群众,一切服务群众,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才是对革命先烈、对沂蒙人民最好的回报。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担当起所肩负的使命,对自己要求更高一层,把党性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夙兴夜寐的创业激情,转化为宵衣旰食的实际行动,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过硬本领,勇于担当,做好表率,以蓬勃的朝气、昂扬的锐气和浩然正气推动创新开展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参观学习,虽然时间短暂,但它带给我的人生思索却是永久的,给我的人生履历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没有经历过血雨腥风的时期,也没有经历过浴血奋战的考验,新时期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如何增强党性修养?如何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将是我今后长期思考和努力的课题。伟大的“沂蒙精神”必将激励着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拼搏奋进。参观结束后,当时在场的所有人一直被沂蒙人民的无私奉献、开拓奋进的精神所深深撼动,对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志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的鱼水情深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机械工程系党支部 ---王玉朋

第二篇: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炎炎六月,我们来到革命圣地延安,进行为期两天的考察学习。这座北国边塞之城,是一方热烈而又神秘的黄土地,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一部光照日月、启迪后人的经典。延安因为与中国现代史的诸多大事结缘而名声大噪,成为成为中国现代史上最具魅力和最为神奇的地方。宝塔山、枣园、杨家岭,每一寸土地,每一处遗址,都勾起人们无限的追忆。

抚触历史,让人唏嘘。1935年10月19日,衣衫褴褛的红军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到达陕北,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入驻延安,从此荒无人烟的陕北高原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成为亿万优秀青年魂牵梦萦的圣地。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从这里走出,毛泽东思想形成体系并日渐成熟,实现第一次国共和作,共同抗日,延安开始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创造中国革命的奇迹,谱写中华民族全新的历史!

在杨家岭,一间间普通的窑洞,一张张斑驳的桌椅,再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篇章。我们在这里重温了党的光荣历史,心灵上受到了一次极好的教育。

枣园,这里曾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在这里毛主席领导了抗日战争、全党整风运动和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现在这里又修建了新的建筑,种植了大量花草树木,环境幽美,身处其中,就像漫步在山城园林。如今的枣园已经被建设的比较现代化,为当地人带来了富裕的生活,参观中我们见到了惜日的纺车,这让我们不禁想到了大生产运动。

巍巍宝塔山,是延安圣地的标志和象征,战争中由于敌机多次轰炸,要将宝塔炸掉,是毛主席的坚持,才将保塔保留了下来。现在保塔安装了彩灯,夜晚的宝塔,更加辉煌壮丽,灿烂无比。既然不能近距离观赏,大家便在远处摄影留念,让宝塔永在身边。

延安这片土地上崛起了一代伟人,产生了无数革命志士,他们抛头颅撒热血,创造了一个今天的世界强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火种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它使人心里充满敬畏。感受着片孕育新中国的土地,感受着新中国开创者的艰辛和无畏,这次红色之旅是一次对心灵的洗涤,对灵魂的净化。

通过这次参观,加深了我对延安的了解,感悟到了一种延安精神。这种精神包涵了艰苦奋斗、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实事求是,这是我们党始终追求和坚持的。

无数革命青年冲破反动派层层封锁奔向延安,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汇入中国革命滚滚洪流的热情。共产党没有那么多先进的武器、外援和资金,却依然很快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主要力量并最终取得胜利。他们靠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对革命信念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追求,这种追求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等一起构成了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在和未来的。它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我们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同样,延安精神在今天也具有极为深远和现实的意义。现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心浮躁,享受主义、金钱主义、铺张浪费等现象泛滥。此时需要我们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始终坚持艰苦奋斗,开拓创新。

弘扬伟大的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忘为人民服务,牢记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我们要以延安精神教育和引导我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打牢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抓住提高人的素质这个核心,以丰富的道德实践引领社会风尚,以良好的文明素养保证和谐稳定。

第三篇: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发布时间:2009-11-04 14:04:18点击: 2547次

【字号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金秋十月,我们来到革命圣地延安。这座北国边塞之城,是一方热烈而又神秘的黄土地,一副壮丽的历史画卷,一部光照日月、启迪后人的经典。延安因为与中国现代史的诸多大事结缘而名声大噪,成为成为中国现代史上最具魅力和最为神奇的地方。宝塔山、枣园、杨家岭,每一寸土地,每一处遗址,都勾起人们无限的追忆。

延安革命纪念馆前是一大型广场,平坦开阔,绿茵覆盖,周围繁花似锦。该馆陈列面积4000余平方米,展出照片及文物2000件,还有模型、油画、雕塑及场景复原等辅助展品,并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增强陈列的动态效果,使人身临其境,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国革命走向伟大胜利的历史进程。陈列空间装置有电子屏幕,播放延安时期的历史资料和一些重要团体、人物在延安参观活动的录像。

抚触历史,让人唏嘘。1935年10月19日,衣衫褴褛的红军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到达陕北,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入驻延安,从此荒无人烟的陕北高原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成为亿万优秀青年魂牵梦萦的圣地。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从这里走出,毛泽东思想形成体系并日渐成熟,实现第一次国共和作,共同抗日……延安开始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创造中国革命的奇迹,谱写中华民族全新的历史!

在杨家岭,一间间普通的窑洞,一张张斑驳的桌椅,再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篇章。我们在这里重温了党的光荣历史,心灵上受到了一次极好的教育。

枣园,这里曾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在这里毛主席领导了抗日战争、全党整风运动和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现在这里又修建了新的建筑,种植了大量花草树木,环境幽美,身处其中,就像漫步在山城园林。如今的枣园已经被建设的比较现代化,为当地人带来了富裕的生活,参观中我们见到了惜日的纺车,这让我们不禁想到了大生产运动。

当时,为了战胜解放区财政和经济的严重困难,党中央号召自力更生,开展大生产运动。有名的南泥湾等地,被大生产运动洗礼的良田富饶,粮食达到了自己有余,为大生产运动树立了榜样,工业也在运动中发展迅速,能自己炼铁、炼油、修造机器等,轻工业也取得长足发展。“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就是大生产运动的口号,这是一种实事求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大运动改变了当时解放区的面貌,克服了根据地极其重要的政治经济困难,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改善了军民的生活,为将来积累了经验。

巍巍宝塔山,是延安圣地的标志和象征,战争中由于敌机多次轰炸,要将宝塔炸掉,是毛主席的坚持,才将保塔保留了下来。现在保塔安装了彩灯,夜晚的宝塔,更加辉煌壮丽,灿烂无比。既然不能近距离观赏,大家便在远处摄影留念,让宝塔永在身边。

延安这片土地上崛起了一代伟人,产生了无数革命志士,他们抛头颅撒热血,创造了一个今天的世界强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火种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它使人心里充满敬畏。感受着片孕育新中国的土地,感受着新中国开创者的艰辛和无畏,这次红色之旅是一次对心灵的洗涤,对灵魂的净化。

通过这次参观,加深了我对延安的了解,感悟到了一种延安精神。这种精神包涵了艰苦奋斗、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实事求是,这是我们党始终追求和坚持的。

无数革命青年冲破反动派层层封锁奔向延安,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汇入中国革命滚滚洪流的热情。共产党没有那么多先进的武器、外援和资金,却依然很快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主要力量并最终取得胜利。他们靠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对革命信念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追求,这种追求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等一起构成了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在和未来的。它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我们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同样,延安精神在今天也具有极为深远和现实的意义。现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心浮躁,享受主义、金钱主义、铺张浪费等现象泛滥。此时需要我们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始终坚持艰苦奋斗,开拓创新。

弘扬伟大的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忘为人民服务,牢记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我们要以延安精神教育和引导我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打牢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抓住提高人的素质这个核心,以丰富的道德实践引领社会风尚,以良好的文明素养保证和谐稳定。

第四篇: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在辛亥革命纪念馆这精致的历史走廊中穿行、领悟辛亥革命所体现出来的精髓所在。在这些充溢着革命情怀的器件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在那段壮观,苍茫的历史时期,国家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与奋发向上的不屈,作为革命党人,就是应该投身于这样的革命洪流中,甘当石子,为国家人民的未来铺平道路。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那段时期虽然革命党人的物质生活,武器这些都是简陋的,但是他们的精神世界却是无比丰富的,他们满腔热忱,热血挥洒,勇敢地冲在探索祖国命运的道路上,推翻了封建主义社会制度在中国近两千年的统治,极大的解放了人民被禁锢了近两千年历史的思想,敲醒了中国人民求得民主自由的欲望,激发了中国人民独立翻身的热情,极大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转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曲救国富国的历史,也是革命党人的奋斗史。

虽然救国牺牲的这些爱国斗士早已不在,但他们将永存与我们心中。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怀,激发我们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去将国家,民族的兴亡肩负于己身,在当今时代为国家民族的富强,人民的幸福,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铺平这一条振兴富强的路。

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孙中山先生关于建设人民享有民主权利和幸福生活的现代化国家的理想,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开展了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推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重道远。我们要紧紧抓住并切实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团结奋斗。

此次参加辛亥革命纪念馆让我体会尤深的是我们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党的无数革命先烈们用鲜血生命换来。我们要借此次机会来加强自己的思想觉悟,提升对党性的认识,要学会明辨,要知道历史的发展最终是掌握在人民手中的,如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一样,漠视人民对民主自由的呼唤,必将被碾压在历史的车轮下。要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更是应该要时刻提醒着自己,在现在的大学环境下要铭记周总理的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五篇: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法学院 11届2班 1102100076 薛鹏程

近日,在法学院党支部的组织下,我们新一批入党积极分子参观了位于广州长洲岛的辛亥革命纪念馆。在辛亥革命纪念馆这精致的历史走廊中穿行、领悟辛亥革命所体现出来的精髓所在。在这些充溢着革命情怀的器件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在那段壮观,苍茫的历史时期,国家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与奋发向上的不屈,作为革命党人,就是应该投身于这样的革命洪流中,甘当石子,为国家人民的未来铺平道路。

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的接连失败,让我们看到了清政府的腐朽没落,以及封建主义制度和帝国主义制度内在的黑暗和腐烂。对清政府失却信心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在面对欧美等帝国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加深时,揭竿而起,掀起过一波又一波的反帝反封建的武装起义,试图解救陷于水深火热中的四万万五千万的炎黄子孙。虽然屡战屡败,但他们从未放弃,于是他们屡败屡战。皇天不负有心人,几代人的目标、理想——民族的独立和复兴,终于得到了短暂的成果,开出了一朵娇嫩的小花,迎着朝阳,看到明天的希望。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那段时期虽然革命党人的物质生活,武器这些都是简陋的,但是他们的精神世界却是无比丰富的,他们满腔热忱,挥洒着热血,勇敢地冲在探索祖国命运的道路上,推翻了封建主义社会制度在中国近两千年的统治,极大的解放了人民被禁锢了近两千年历史的思想,敲醒了中国人民求得民主自由富强的欲望,激发了中国人民独立翻身的热情,极大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转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曲救国富国的历史,也是革命党人的奋斗史。

时光流逝,尽管已经一个世纪过去,回眸辛亥革命,我们依然会发现那一段浴血奋战的历史留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推翻了一个如迟暮老人般的清王朝那般单薄,那是一个深埋于地下的雄厚宝藏,在等待我们炎黄子孙为强盛中华民族时而去挖掘的宝藏。回眸辛亥革命,我们可以知道,当意识到一个局面无法以温和的方式改变时,我们就应该勇敢的发出我们的怒吼,用一种势如破竹的果敢去打破这一种我们所不能容忍的局面。

时至今日,虽然那些为了拯救祖国民族壮烈牺牲的爱国斗士早已不在,但他们将永存于我们心中。他们存留于世间的万丈光芒将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怀,激发我们每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去将国家、民族的兴盛与存亡肩负于己身,在当今时代为国家民族的富强,人民的幸福,

辛亥革命

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铺平这一条振兴富强的路。

在走出辛亥革命纪念馆的那一刻,我看着蓝天白云,深呼了一口气。内心那汹涌澎湃的心情久久不能平伏。在辛亥革命纪念馆的曲折的参观路线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那些革命先烈那种抛头颅撒热血的大无畏精神,他们在选择革命时,便已经知道他们选择的很可能是一条不归路,但是,为了国家的兴旺,为了人民的幸福,他们还是无悔的走上这条道路。我站在窗前,看着那些陈旧发黄的照片,仿似在看着一个个平静的脸带微笑的烈士们,坚定地走在那条路上。当我看到广州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从此长眠于广州东郊黄花岗时。我内心那腔热血,已然不能自已。正是这些奋不顾身、视死如归的革命党先烈,用他们的生命与热血扩大了民主革命的影响,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历史,他们的那份大义凛然,那种勇往直前,始终令我们饱含激动之情,自豪之气。

孙中山先生挥毫写了一句话: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这似乎在预示着,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的共产党将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带领人民,冲破重重艰难险阻,实现民族的独立和富强。而现实,恰恰很好地印证了孙中山先生的预言。

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孙中山先生关于建设人民享有民主权利和幸福生活的现代化国家的理想,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开展了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推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重道远。我们要紧紧抓住并切实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团结奋斗。

此次参加辛亥革命纪念馆让我体会尤深的是我们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党的无数革命先烈们用鲜血生命换来。我们要借此次机会来加强自己的思想觉悟,提升对党性的认识,要学会明辨,要知道历史的发展最终是掌握在人民手中的,如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一样,漠视人民对民主自由的呼唤,必将被碾压在历史的车轮下。要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更是应该要时刻提醒着自己,在现在的大学环境下要铭记周总理的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严明政治纪律工作总结下一篇:严明纪律强化作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