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外学习考察报告

2022-07-10

报告具有汇报性、陈述性的特点,只有按照报告的格式,正确编写报告,报告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那么在写报告的时候,应该如何写才能突出的重要性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赴外学习考察报告》,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

第一篇:赴外学习考察报告

赴外学习考察报告

市民政局(社会福利院)赴美国加拿大考察报告

【信息时间:2011-11-24阅读次数:

150】【我要打印】【关闭】

由市民政局副局长张继红带队,市福利院等有关单位参加,共6人组成的赴美国、加拿大友好代表团,于2011年11月3日至11月12日圆满完成了探望当地家庭收养的苏州孤儿等六项任务。这是苏州市民政局首次以社会福利院孤残儿童为主题,成功与国外收养家庭间实现海外互动的破冰之旅。

一、计划任务

1.探望苏一萍等10个美国家庭,他们都曾经是市社会福利院孤儿,被美国家庭领养,领养后也都回访过市社会福利院。其中苏一萍被美国波特兰市的约翰·鲁道夫医生夫妇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收养。良好的家庭教育,培养了孩子一颗善良的心。当2008年汶川地震之际,苏一萍一封致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慰问信,让全中国人民家喻户晓。2010年苏一萍家庭来苏州参加市社会福利院300周年历史纪念活动。

2.访问美国残疾儿童机构,了解残疾儿童养育和康复技术、方法,汲取经验。

3.了解美国对孤儿、残疾儿童的社会福利政策、社会保障和政府投入情况。

4.访问美国波特兰市开展汉语教学的浩津中学,商讨建立互动

关系(该校有来自中国的孤儿)。

5.拜访美国波特兰市市长和有关官员,进行建设性会谈。

6.拜访加拿大维多利亚市市长和有关官员,进行建设性会谈并参观相关儿童机构。

二、意义与困难

苏一萍是中美两国人民熟悉的新闻人物,她对中国的挂念和关心,对中国党和政府的高度赞扬,充分表达了美藉华人对中国的友谊,她是鲁道夫家庭的骄傲,是美国波特兰市民和华裔的骄傲。她曾二度回到中国,回到养育她的福利院。为了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为了了解从苏州到美国的孤儿在国外生活、成长情况,为了一份亲情与挂念,出访美国意义深远。

市民政局与市社会福利院,在孤残儿童保育、教育、康复等方面,10多年来坚持与世界各地开展广泛交流,不断学习掌握与运用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与发达国家的距离正不断缩小。但对美国、加拿大的社会福利政策、做法等却了解甚少,这次前往美国、加拿大填补了这一空缺。

美国是个由多元文化与不同风俗习惯组成的国家,有着复杂的人文背景。孤儿进入美国家庭,成为美国国民中的一员,我们的到来他们感情上能否接受?美国的社会舆论会怎样评价?我们到达后该怎样把握,这都是难点问题。为此,前期做了大量工作,与美方不同阶层的有关人士进行了充分沟通,克服了重重困难与障碍,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才付之行动。

三、孩子是波特兰—苏州友谊的纽带

美国波特兰市与苏州结成友好城市有二十多年历史,波特兰居民有着与当地华人友善共融的传统。许多当地家庭收养了中国儿童。在波特兰—苏州友好协会安排下,在苏州—波特兰传统友谊的推动下,代表团与约翰·鲁道夫等3个领养苏州孩子的家庭相聚。

波特兰市政府官员、波特兰—苏州友好协会会长、副会长以及有关人士见证了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相聚。来自苏州的亲人看到孩子在美国家庭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她们学习认真,大多对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致。苏一萍坚持学习中文12年,能流利地用中文会话。所有收养中国孩子的家庭,都有着浓浓的中国情结。这次成功的探望,加深了苏州—波特兰之间的了解与友谊,实现了亲情般的跨国互动,把思念与祝愿带到了波特兰,带给了一个个家庭,带给了波特兰友人、华裔人士。孩子是联系着波特兰—苏州友谊的纽带,思念孩子,就会思念波特兰友人。

当地华文报纸《波特兰新闻》对代表团成员进行专访,专题采访波特兰—苏州友好协会会长和苏一萍家庭。跟踪报道这一历史性新闻。

华裔是波特兰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华裔为波特兰争光添彩,为推动中美两国的友谊贡献着力量。苏州的孩子和她们的家庭更成为中美友谊的桥梁。这次访问,为苏州与波特兰的友谊翻开了新的一页。波特兰市市长和市政府官员会见代表团全体成员,更鲜明地注解了两个城市之间的友谊。

四、合作共识成为友谊的载体

访问期间,代表团有关成员前往波特兰市开展汉语教学的波特兰浩津中学,旁听了汉语课并阅读了学生的汉语作文。通过与该校校长的会谈,达成了浩津中学校长携师生访问苏州市社会福利院互动交流合作共识。明年4—5月间,浩津中学的师生将与福利院孩子们交上朋友。

浩津中学把汉语教学作为外语课程,学生基础普遍较好。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习汉语,中学就能用汉语进行语言交流,并用汉字进行作文写作。老师在中文课上全部使用汉语讲课,学生都能理解,能用汉语提出问题和回答提问。

浩津中学与苏州保持着长期校际交流互动,浩津中学的学生每年都会来苏州,苏州的学生每年都会到波特兰。在苏州—波特兰两市政府、友好机构、友好人士的共同推动下,苏州与波特兰的友谊不断加深。

在浩津中学,代表团成员还看到了其他被美国家庭收养来自中国的孩子,他们的父母都支持鼓励这些孩子学习中文。

访问期间,代表团还与波特兰的慈善组织进行了会谈,市社会福利院与和慈善组织达成帮助援助贫困儿童相关意向。

五、儿童福利保障保护措施值得借鉴

代表团在浩津中学参观了残疾儿童集中康复区域,观摩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较为深入地了解美国针对孤残儿童的福利政策、保障体系、康复训练技术与设施设备配备等情况。

在波特兰市,将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任务分解到各个学校,各中学各自承担相应的康复训练任务。浩津中学的任务是针对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工作,费用由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全额支持,有专职护士、充足的专职康复工作人员(非卫生技术专业人员),有专门的区域和房屋设施、器材。每名脑瘫儿童都免费配备1部特制的轮椅,其功能是根据孩子障碍程度不同而不尽相同,且因孩子逐渐长个每4年必须更换一次。其中1部轮椅的价格是9000—12000美元。这些残疾儿童基本不生活在自己的家里,有免费(包括伙食费)的专门生活居住区,这里有工作人员进行生活照料。

儿童保护措施方面,美国人以校车举例:校车不但是道路上最享有特权的车辆,而且是最坚固的车辆,卡车、警车、豪车一旦真与校车相撞可能会报废,而校车往往基本不会有大的受损,车里的孩子基本都安然无羌。而残障人员的专用交通车辆则有特殊标记,与救护车外观接近。

虽然,美国并不是高福利国家,但在儿童和残疾儿童的保护保障方面的投入也是可观的。

六、维多利亚对华热情重视

在圆满结束了美国的访问后,前往加拿大的维多利亚市。市长与市政府礼宾官以及华人团体、知名人士会见了代表团全体成员。会谈中充分体现了接待方的热情、重视、礼遇、周到,这也充分显示了华人在加拿大的地位与作用。华人不仅是加拿大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而且是推动加拿大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举足轻重的力量。苏州—维

多利亚早年结成友好城市,带给两个城市人民的不仅仅是友谊的巩固和加深,更重要的是信任与相互支持。维多利亚市长会谈时说:“姐妹城市,苏州是姐姐,我们是妹妹。”

在维多利亚市礼宾官的陪同下,代表团参观了一所华人语言学校。这所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学校,曾经是为了摆脱歧视而由华人创办。今天,这所学校享受着维多利亚市特殊的优待,只需象征性缴纳1加元税金。

在维多利亚的访问中,通过交流、提问和接触,了解了该市社会福利相关政策,其特点是福利投入大,保障性强,个人支付少。但在医疗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问题:医疗福利保障的单一性,医疗资源的相对紧张,致医疗需求等方面的问题仍相对突出。

总之,这次访问达到预期目标,完成了各项任务。

市社会福利院张陆(执

笔)

第二篇:赴外学习考察党建工作报告

学习先进经验提升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

—— 赴江西省南昌、赣州市学习考察报告

2月15日至22日,在县委组织部魏部长的带领下,我有幸和县委组织部及部分兄弟乡镇的9名同志组成考察组,远赴江西南昌市、赣州市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习考察活动。南昌、赣州之行很受教育、很有收获,既拓宽了视野,更增添了搞好基层党建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一、收获和体会

通过此次零距离感受南昌、赣州两市经济发展变化,多角度体会党建工作特色,深层次领略发展亮点,使我进一步开阔了眼界,学到了知识,解放了思想,感受到当地不管是在党建工作还是在经济工作上,优势和特色明显,清醒的认识到了我们的差距和不足,自己既有沉重的压力,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启发,增强了紧迫感、使命感和忧患意识。下面我谈几点个人偏颇浅见的感受。

(一)抓细节铸就大党建。党建工作是一场持久战,基层党建工作内容实在、形式务虚、工作显效慢,不像经济工作具体实在、风光体面、成效立竿见影。通过学习考察南昌县、赣县农村工作,自己体会到党建工作上台阶不是一日之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我们组工干部默默无闻的抓党建,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弄虚作假,更不能花大人力、大财力搞形式,搞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必须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党建”的工作理念,始终把党建工作作为“打基础、利长远”的先导工程来抓,创新党建理念、党建模式、党建载体、党建机制,夯实党建基础,从细微处抓,经常是“润物细无声”,这样才能逐步树立品牌,提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二)献真情构筑强组织。风正劲足,自当扬帆破浪。这次学习考察走过的南昌青云谱区、南昌县莲塘镇、赣县等地的工作方法使人深受感慨。青云谱区开展“民情夜访”、南昌县莲塘镇实施的“三民两诺”项目、赣县农村开展的“三送”活动,无一列外都是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提炼出来的为民行动,他们视老百姓的事无小事,于细微处见精神,在琐事办理过程中彰显党性,用行动和群众联络感情,感染群众,影响群众,使群众转变观念,起到了强化组织的作用,这些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因此我们各级干部要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多关心群众,多深入群众,不能因为忙于经济工作,忙于纸上党建,而疏忽群众的一些小事情。只要我们献出一片真情,为群众多谋一些小事,解决一些小问题,哪怕是偶

- 2扬的斗志和模范带头的作用,靠一种企业文化来教育员工,引导员工,促进发展。我县基层党员尤其是农村党员教育难度大、效果差,导致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不高,平时开展活动思想难统一,组织难、召集难,使组织生活和党员教育流于形式。为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号召力、吸引力,更好的教育党员,我们可以思考协调整合项目资金,建设高标准的党员娱乐活动室,开展创建“党员之家”活动,开放党员活动日,经常性组织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借机对党员进行集中教育,既起到丰富党员精神文化生活、统一党员思想的作用,又达到提升党组织的号召力、提高党员整体素质的作用。同时,探索建立党员活动或救助基金,保障党员活动经费,对出现家庭困难的党员和贫困党员及时给予救助和帮助,使党员真正找到自己的“娘家”,从而提升党组织的吸引力。

(五)招大资推进快发展。江西赣县目前已达到了“招商选资”的发展地步,他们要求招引的企业必须是环境污染小、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税收贡献大的大企业、大财团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仅2011年全县共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2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9个。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几乎空白,招商引资停滞在初级阶段,与赣县的差距令人震惊。因此我们要激发经济发展动力,就必须准确把握产业转

- 4整体上水平,以实际行动推动农民增收,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以开展“双争”和“双联”活动为重点,着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扎实开展以“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做实干型干部”为主题,以“重学、实干、正风、争先、尚廉”为主要内容的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年活动,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创新思路和方法,分层次、分类别,逐步构建科学、系统的党员干部教育管理体制,完善农村党员“三卡管理”制度,解放思想,改进作风,促进发展。认真组织实施“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坚持班子成员联村,干部联户,激励和组织广大党员自觉投入到为民富民行动中,深入群众,掌握社情民意,全心为民排忧解难,持续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在破解工作难题上创特色、求实效,进一步筑牢基层党组织基础。

(三)以创新和树立党建品牌为重点,着力促使基层党建水平整体推进。创新组织设臵模式,积极探索完善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建在生产基地上、建在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上,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和影响力,健全组织网络,充分发挥产业党支部的服务职能和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党支部的带动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实现基层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对接共振,形成“支部引领,协会服务,党员带动,整体推进“的良好发展格局。同时,要找准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

- 6

(二)认真总结总结这次学习考察的经验和做法,抓好推广、完善和提高工作。有重点、有步骤地继续培植一批不同类型、各具特色、活力较强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基层党组织共同前进,使全县的党建工作学有榜样、做有标杆、赶有方向。

(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农村党员利益无法得到实现时,思想就会失衡,直接影响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建议进一步关注农村党员的合理利益需求,探索化解农村党员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群众利益、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消除党组织和党员、党员和群众之间的距离感。

- 8 -

第三篇:赴外学习考察人才工作的调查报告

按照县委安排,XX年3月下旬,县委组织部组织县委政研室、政府办、人力资源局、编委办一行7人赴安徽省cf县、四川省jt县,考察学习两地人才工作的做法和经验。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两地人才工作的做法和经验

(一)cf县

cf县隶属于合肥市,1965年由寿县、定东、肥东、肥西四县的边缘结合部划并而成,总面积1922平方公里,人口78.99万人,辖15个乡镇、1个省级开发区。近年来,该县按照“三年倍增,跻身十强,全面达小康”的总体战略部署,致力于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从人口大县向人才大县转变、从贫困县向十强县转变,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预计到XX年,全县人才资源总量达6万余人,年均增长15%左右,人才密度达到7.46%。cf县人才工作的经验做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

1.树立一个观念

cf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人才工作,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把人才资源当作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来培育和运用,把人才工作作为实现“跻身安徽十强县”奋斗目标的重要战略部署之一来抓。认为对人才的投入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最具远见和回报最高的投入。县委常委会每年专题研究人才工作,县四大班子积极支持、参与人才工作的调研、座谈、慰问、培训等活动。数十位享受政府津贴人才、市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均有领导结对联系。县里时常召开人才工作调研、座谈会,邀请各级各类专家人才参加,征求意见、建议。

2.制定两类规划

cf县根据中央和省市关于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县、融入合淮、与市俱进”的发展思路,制定了关于专业人才和乡土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管理的科学规划。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和获取充分论证数据的基础上,邀请人才管理专家进行指导和把关,先后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人才工作和加快人才队伍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cf县“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关于加强我县农村适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cf县“26121”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实施意见》(XX年至XX年,在全县建立200名党政正科级后备干部和600名副科级后备干部,结合“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建设培养1000名村级后备干部,引进培养200名本科以上的财政、金融、城镇规划等急需的专业性后备干部,培养10000名乡土实用人才)、《cf县“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该规划目前正在交由合肥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工商行政管理学院、安徽省社科院的专家论证)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人才工作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方针、目标任务,确立了当前及以后全县人才工作及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工作措施。县人才办根据全县人才发展规划每年都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切实加强对各类人才的教育培训。

3.健全三级网络

按照党管人才的总体要求,一是县委成立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副书记任组长,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明确,定期研究人才工作,解决人才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二是各相关部门建立健全人才工作领导机构。县委组织部设人才办,县人社局设专家引进局,落实人才工作制度。县人才办根据人才工作规划每制定人才工作要点,明确职责,分解任务,每月有计划安排,每半年有工作小结,年终有工作总结。县直各部门和乡镇(区)都明确专人分管和具体从事人才工作;三是各村由“一村一名大学生”担任村级人事人才工作信息员,负责统计各村乡土人才、技能人才、劳动力资源供需情况。

4.创新四项机制

一是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完善优秀人才选用新途径。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大力实施“引才工程”,每年引进50名以上硕士研究生,每年争取引进1-2名高层次的“海归”人才,每年补充100名左右中小学教师、80名左右医护人员、20名左右农业技术员。鼓励用人单位采取编外聘用、岗位聘用、项目聘用、兼职、咨询、科技攻关和技术合作、技术入股、合作经营以及短期服务等柔性手段引进各类人才。引进以色列、日本草莓专家到cf指导草莓生产,使土地收益每亩达到4万元;引进合肥工业大学、建工学院、安徽农大教授和博士生来科技攻关。大力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企业工作,建立高校毕业生创业资金,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实施“百名高校毕业生储备计划”,通过民营企业自荐、国有企事业单位指定等方式,建立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加大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力度。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每年公开招聘50名高校毕业生到村担任村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到XX年基本实现全县每个村(居)有1-2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在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中,拿出一定比例定向招收各类优秀人才,开启体制外优秀人才向机关、事业单位流通的大门。

二是创新人才开发机制,拓展农村人才成才新途径。大力实施“十万农民培训工程”,开展“农技专家到田头”活动,完成农村实用人才开发“121目标”,即选拔100名扎根农村的农技推广骨干,造就XX名农业经营、营销管理人才,培育10000名种养能手。把农村的土专家、田秀才、种养殖能手等实用人才纳入全县人才资源信息库。对部分具有特殊专长、贡献突出的农民技术人员,打破传统职称评定办法,破格晋升或评定相应技术职称,激发广大农村人才学习、创业的热情。

三是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建立保障人才发展新体系。设立cf县“突出贡献人才奖”,每三年评选一次,重奖取得重大成果和显著效益的优秀人才。县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人才的引进、培养、奖励等,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在高层次人才培养、紧缺人才引进、人才激励及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对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公开评选、予以重奖。在工业、农业、教育、卫生等领域,每三年开展一次县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评选活动,已选拔两批45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并开展服务基层活动,对拔尖人才在政治、经济、生活方面给予奖励。企事业单位有针对性地设立灵活多样的特殊人才津贴。

四是创新人才培训机制,开创人才素质提升新格局。进一步整合各类培训资源,采取选送人员到清华和中国人大等高校异地培训、请专家和学者到当地培训、组织当地专业人员和党政领导干部就地培训等多种方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现代化教育培训服务体系。几年来,举办了党政领导干部、青年后备干部、城建规划和园区建设、企业管理和财政金融人才、乡土实用人才、农民工技能、村居干部等各种培训300多班次。仅XX年就举办培训99个班次。充分发挥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龙头作用以及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示范作用,鼓励企业采取委托培养或通过继续教育等方式培养经营管理人才,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后备队伍建设提供保障。

5.强化五项举措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制定和完善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等政策措施,来吸引人才、凝聚人才、尊重人才、关心人才、激励人才。在人才发展规划中、干部教育培训计划中、科技后备干部选拔中、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中、县直机关单位干部到乡镇或企业挂职锻炼管理规定中、村两委换届选举中,都对做好人才工作作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先后制定了《cf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实施办法》、《cf县机关事业单位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办法》、《cf县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工作意见》、《cf县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暂行规定》、《cf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末位淘汰暂行办法》、《cf县关于加强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cf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配工作暂行规定》、《cf县关于加强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创造出聚集能力强、工作环境优、成果转化快、社会荣誉高、成长进步快的优良人才环境。

二是强化资金投入。将人才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县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人才专项资金用于人才引进、培养、奖励等,并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工作的实际需要,逐年增加经费投入。几年来,对招商引资、优化发展环境、企业纳税大户、专业拔尖人才等各类人才的奖励资金累计达XX余万元。此举有利地调动了各类人才的积极性,提高了优秀人才的社会认可度。建立继续教育经费保障制度,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继续教育经费,用于在职职工继续教育。同时,积极引导和推动用人单位加大对人才工作经费的投入,为人才工作打基础。

三是强化平台服务。在人才政策充分落实的条件下,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带动、机构改革等方式推动发展,使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200多家,全国500强企业落户近10家,金融单位10余家,一大批教育、管理、技术人才在cf找到了事业发展的舞台。采取“公司+协会+农户”等模式,为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提供平台。在《cf先锋网》、《cf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县“两台一报”开辟人才工作专栏,为人才交流提供平台。

四是强化宣传报道。在营造氛围方面下工夫,通过向“合肥人才工作”和县新闻媒体报送信息,宣传人才工作先进典型、经验做法;组织优秀人才成就图片展,制作拔尖人才专题片,全面宣传人才工作成果,形成了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五是强化人才流动。既通过好的政策广泛引进优秀人才,让人才为县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也畅通出口,组织各类人才下基层服务、挂职锻炼和结对帮扶等,鼓励、支持各类人才向省市流动。

(二)jt县

jt县隶属于成都市,总面积1154平方公里,总人口86万人。县城赵镇距成都市区36公里,处于成都平原经济圈中心。辖2个乡,19个镇,2个省级开发区。为了把jt建设成为丘陵地区城乡统筹示范县的长远目标落到实处,实现跨越发展,该县将“人才强县”战略作为当前工作的“一号工程”,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优化人才干事创业环境,推进城乡人才资源均衡配置,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和丘陵地区城乡统筹示范县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全县现有人才资源11万人,规划“十二五”期间达到20万人,人才密度达到23.26%。其主要做法如下:

1.确立五个观点

一是拓展人才观。jt县委、县政府围绕“什么叫做人才?”、“如何善待和培养人才?”、“应怎样看待自我?”三个问题开展座谈、讨论。跳出人才是指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的狭义人才观,确立了只要是在社会某一领域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都是人才的人才观。

二是筑实人才台。“欲引凤凰来,多栽梧桐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要集聚人才资源,就要为人才提供施展的舞台,就要为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已成为jt人的共识。jt通过建设复合工业新城,发展“2.5产业”(即工业服务业:服务于工业的服务业,带服务性质的工业),与锦江区共同打造“工业飞地”、“农业飞地”(飞地:指一级政府引进资金、项目,在本区域领地以外的地方通过招商引资兴办工业企业、农业种植业等的做法。该工业企业、种植业按属地管理原则,由所在地政府依法管理和服务,其产值等各项经济指标全额或按一定的比例由引资方和所在地政府统计,税收按一定比例分成。),依托成都第二国际机场建设等为人才集聚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优良的环境。

三是聚齐人才气。为解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着力解决人才“不够用”的问题,jt坚持以项目引才、以用为先原则,转变引才观念,突出柔性引才,对人才使用做到“不为我有,但为我用”。邀请中国皮革工业协会、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司、中国品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南开大学以及省市有关领导和专家对“jt县十二五规划纲要及专项规划”进行评审;积极与四川大学合作,依托川大科技力量,探索建立不同类型机构职能评估和编制核定体系。

四是健全人才库。jt县认为要做好人才工作就必须采取各种方式,整合、利用好现有的人才资源,防止资源的闲置浪费,努力盘活存量。同时,又要加大力度,扩大总量,做好增量,以满足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五是畅通人才路。jt县在发展过程中认识到人才流失非坏事,走出了过分强调人才流失负面效应的困惑,认为人才流失也是流动的一个方面,人才资源配置应该进入市场,允许来,也允许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失同样可以对工作产生推动效应。同时,树立“人员编制为政府资源,不是部门机构所有”的观念,实施自然减员动态回收编制措施,统筹空余编制的使用。

2.突出四“重”

一是重引进。jt县认为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有一批高素质紧缺型人才。从XX年起,启动“3000名人才引进工程”,力争在5年内,引进获得市级及以上“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或“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市级及以上学术学科带头人200名;引进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高素质人才300名;引进该县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2500名。同时,依托“jt县人才储备库”,jt县拓宽招才引智渠道,着力解决人才引进政策瓶颈问题。通过省、市招录公务员、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实施政府雇员制、补充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形式,引进各类专业人才;面向省内外引进高级在职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实行编制动态调整安排岗位,并根据市级情况确定相应级别;同时以政府补助的形式,鼓励企业引进高级精英管理人才和技师以上技能型人才。

二是重激励。要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关键是要尊重人才。对新引进的高素质人才,jt县在职级确定、住房保障、人才奖励、职称评聘等各方面都进行了充分考虑和落实。对新引进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3年内分别给予“引进人才奖励”每月500元和600元;高端人才或专家型人才在该县工作期间可提供廉租房使用,在实际工作中表现突出或为单位取得较大经济效益,且在该县工作年满10年的,还可获得该住房产权;硕士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1年、博士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经单位推荐、考核合格,可直接认定为中级职称;引进人才的配偶根据身份、学历还可由人事、劳动部门优先推荐安排工作。同时,县上还设立了“人才发展工作专项基金”,通过定期召开人才工作表彰会,加大对优秀人才的表彰力度,形成各类人才竞争激励机制。

三是重开发。jt县委、县政府认为好的人才不只外面才有,其实本地就有许多优秀的人才,关键是要建立起灵活的培养和用人选人机制,形成人才梯度发展结构。该县通过招募政府雇员补充急需、紧缺人才,解决因“身份”限制留不住人的问题;通过人员编制动态管理引进人才,分派到急需用人的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部门和重点乡镇工作,解决无人办事的问题;不断完善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机制,通过实施上挂、下挂、外派等方式,注重从一线培养选拔干部;建立后勤服务人员市场化机制,实施后勤服务人员市场化运作;着力把优秀大学生“村官”培养成党员,把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村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大学生“村官”中的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级党组织带头人。同时,完善以“一村两大”为基础的三级梯度人才开发激励机制(大学生“村官”→政府雇员→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乡镇领导干部),为全县各项工作储备优秀人才。

四是重提升。除了发现人才、留住人才,jt县还注重对现有干部的培养,提高整个人才队伍的素质。先后出台了《关于开展全员干部大培训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增本领促发展强素质创一流”业务大练兵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意见》、《jt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办法》等文件,启动新一轮大规模干部培训,每年对全县各类人才进行统筹安排、分层培训和普遍轮训,确保全县各级干部每年都能接受一次以上的培训。同时,创新各类培训教育形式,实施定向培训和外派锻炼,每年选派50名优秀人才到省、市单位或沿海城市学习锻炼;鼓励在职人员到高校学习深造,凡通过继续教育取得学士学位的,所在单位定额补助1000—XX元,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将补助6000—10000元。在全县机关干部中开展以“增本领促发展、强素质创一流”为主题的业务大练兵活动,通过业务知识考试、技能比拼等形式评选出全县业务标兵,在隆重表彰的同时还将作为今后选拔干部的重要依据。

二、启示

(一)树立科学理念是做好人才工作的前提。与两县相比,我县人才观念还相对落后。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县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县要在新一轮发展中掌握主动权,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深刻认识人才是科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人才优势是最可培育、最可依靠、最可持续发展的优势。解决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都必须充分依靠人才发挥科技创新的力量,必须牢固确立人才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的新理念,把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作为强县之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县之路,真正发挥人才作为凤冈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及转型的“助推剂”、“加速器”和“倍增仪”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制定科学规划是做好人才工作的基础。规划先行是科学的领导方法。摸清家底、编制科学规划是cf和jt两县加强人才工作的主要做法之一。我县要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一是要搞好现有人力资源的盘点,建立台帐,实行分类管理;二是是结合我县“四生一有”战略和“三生”产业规划与发展及招商引资新形势的要求,做好各类人才需求调查研究,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编制人才规划,作为指导全县人才工作的总纲。

(三)营造良好环境是做好人才工作的保障。一是完善人才工作机制,调动各单位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发挥“集团作战”优势;二是要出台切实可行的人才政策,包括人才培养、引进、激励、服务、考核、管理等方面;三是要加大投入,设立人才工作专项资金,建立完善多元化的人才开发投入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人才资本投资。着力构建政府、社会和单位共同投入、共同开发人才资源的模式;四是以产业发展为依托,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搭建舞台;五是要加快人才市场建立健全步伐,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六是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介,广泛宣传人才工作,宣传各行各业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形成全社会各行业、各部门合力推进人才工作的良好局面,为加快人才发展提供持续优化的健康环境。

(四)注重管理培养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实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就必须注重人才的管理和培养。一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实践锻炼,以更新知识、提高能力为重点,着力提升我县八类人才的能力和水平,把培养人才与个人在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统一起来,使外部要求与内在动力统一起来,把人培养成胜任工作、快乐工作、享受工作、实现自身发展的主体;二是正确认识人才成长的规律,抓好人才长期培养。加强培养对象和内容的针对性,根据不同类型人才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法,逐步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覆盖各类人才的培养体系;三是注重人才的梯度开发和培养,逐步形成一条不同层次人才齐聚的坚实的人才链;四是严格考核和表彰评选,以人才质量和贡献度为核心,兑现奖惩,充分发挥考核、表彰工作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在人才岗位之间形成一种更为恰当的匹配,从而确保将合适的人才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去,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为凤冈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第四篇:赴外学习交流调查报告

1 1

赴外学习交流调查报告 3 篇

赴外学习交流调查报告第 1 篇

为了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促进我区设施农业发展扩规模、提水平,4 月底,由区长董胜利带队,率区级有关领导、乡镇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农民技术员、合作社及涉农企业代表共 35 人,赴山东省市考察现代农业发展情况。整个行程紧张有序,全体成员带着问题参观交流,开阔了眼界,启发了思路,学到了经验,普遍感到受益匪浅。

考察重点与收获

考察团先后参加了山与缔结友好市区签约仪式,参观了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并深入学习了朱家裕村黄瓜套种、绍市村彩椒生产、绿上村圆茄嫁接、大推官村中棚西瓜栽培等设施蔬果新品种、新模式发展情况,以及中国农产品物流园、先正达种子有限公司、燎原果菜专业合作社农产品交易、农资供应、净菜加工等方面情况。考察所闻所见,市设施农业的全面快速发展,以及现代农业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给考察团留下深刻印象,大家普遍感觉不虚此行,收获颇丰。

(一)缔结友好市区。4 月 20 日下午,与缔结友好市区签约仪式在温泉大酒店隆重举行,区长董胜利与市长朱兰玺共同在协议上签字,标志着两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入实质

2 性阶段,两地党政领导及参观团部分成员共同见证了这一难忘的历史时刻。市素有农圣故里、蔬菜之乡等美誉,近年来他们在设施农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很多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特别是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有着坚实的生产、流通和市场基础,有着雄厚的科教资源和丰富的科研成果,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加强在技术创新、人才往来、成果展示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两地互惠双赢、共同发展。

(二)参观菜博会。蔬菜科技博览会是国内惟一的国际性蔬菜产业品牌展会,自 2000 年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了 12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亲临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十一届菜博会以绿色、科技、发展、共享为主题,由国家农业部、商务部等 13 个部委、科研机构和山东省政府主办,20 多个国家参与协办,120 多家境外机构和企业参加,是历届菜博会规模最大的一届。主展区内 8 个展馆(厅)和 4 个蔬菜规模化种植展厅,展示各类蔬菜、果品、花卉等 2000 多个品种,新技术新成果 100 多项,蔬菜艺术景点 200 多个。特别是 8号厅利用多种艺术手法融合传统文化,精心制作的菜乡情韵、共赢天下等大型蔬菜景观,气势恢弘,令人震撼。5 号厅应用物联网对农作物的肥水、光照、温湿、病虫害等进行自动控制,实现了蔬菜种植管理的智能化,让人真切感受到现代科技支撑下的农业前沿技术和发展成就。蔬菜种子市场

3 内琳琅满目的国内外名优蔬菜新品种深深吸引了参观团成员,大家纷纷了解信息,争相购买菜种和书籍,仅官村天和园合作社负责人魏天恩一人就不惜花费 1200 多元购买了西红柿、辣椒、茄子等蔬果新品种,打算在自己棚里试种、推广。同时,菜博会也带动了农业、工业、旅游、商贸的长足发展,展会经济作用明显,这对办好农高会也有很多启示。

(三)学习新技术、新模式。此行共参观设施大棚生产基地十多处,观摩栽培新模式、新技术、新成果 30 多种,掌握了许多实用技术,获取了大量信息。朱家裕村黄瓜、苦瓜同作套种模式,长茬黄瓜还在采摘中,套种的苦瓜秧已长到一米多高,据农户讲,这种套种能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大棚单位面积经济效益,仅套种苦瓜每棚(50 米*12 米)产量近 900 公斤,增加收入近 4 万元。绿上村农户充分利用圆茄大棚内墙,点种爬墙扁豆,即经济又美观。大推官村中棚西瓜基地采用根低蔓高式作务解决了西瓜浇水难题,保证了西瓜型好、瓤甜、效益高。邵市村农民在彩椒棚内,利用一根钢丝和小小滑轮解决了大棚蔬菜的采摘运送难题。另外还有小弓棚春季胡萝卜、圆茄嫁接等生产技术,都是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农民这种不怕累、爱钻研、善创新的精神令参观团折服,同时也对我区农户提升大棚作务水平提供了有益经验。

启示与建议

4

通过看现场、听介绍,我们对的蔬菜产业发展整体情况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对照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使我们既学到许多宝贵经验,也受到很深启发。近年来,我区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设施蔬菜面积和产量逐年提高,但受种植品种、技术的影响,尚未形成特色和规模,蔬菜产业的市场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依然不强。这种情况下,大力提升设施农业发展水平,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现代农业看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过热烈讨论和认真归理,大家普遍在四个方面形成共识,实现共鸣。

(一)关于大棚作务与管理。作务与管理直接关系大棚的经济效益。我区设施农业建设刚刚起步,多数群众无大棚种植经验,提升大棚作务与管理水平是最为迫切的现实问题。

一要坚定不移地推广标准化生产。现代农业的核心是标准化,标准化是引领未来蔬菜产业发展的风向标。我们要在去年中棚西甜瓜的基础上,不断扩大标准化生产试点范围,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类农产品的生产操作标准,建立果蔬生产记录制度,强化过程监管,引导农民严格按规程作务,从源头上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

二要科学合理地安排种植茬口。朱家裕村黄瓜、苦瓜套种模式,实现了大棚效益以平米论价的奇观。我区农业科教资源优势远比明显,要鼓励支持区内两所大学、科研机构、

5 涉农龙头企业等,以提高大棚单位面积经济效益为宗旨,结合大棚蔬菜、大棚水果甚至大棚养殖特点,通过基地试验试种,探索发展万元棚、十万元棚甚至几十万元棚栽培模式,总结一套适合我区的大棚高效栽培模式并逐步推广开来。与此同时,可聘请农技人员在基地按照模式进行生产作务,探索总结模式,逐步实现东有、西有,春菜在、秋果在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三要注重加强病害防治。苗好三成收,经验告诉我们,大棚病害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预防为先原则,从农资农膜采购,种子、育苗和土壤处理,到空气温湿度控制、肥水管理以及棚内环境卫生等各环节,采取物理、化学、生物等综合手段,提前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同时要充分发挥农技人员作用,教会农民大棚应对突发恶劣天气的措施办法,指导农民科学防范、正确作务,保护大棚种植户利益不受损失。

四要确保果蔬产品的安全性。海南毒豇豆、广西毒白菜等事件,都使当地涉及产业遭受严重打击,菜农受损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事关广大居民生命健康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大事。作为农业示范区,更应从源头做起,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生命线工程,明确设施农业产业定位,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蔬菜,完善检验检测体系,推行承诺和追溯制度,使蔬菜真正成为全国最安全、最放心的蔬菜。

6

(二)关于新品种引进及种业市场培育。经匡算,大棚效益平均为 70 元/平方米,而我区大棚效益平均仅为 40 元/平方米,效益的巨大差异主要原因在于蔬菜品种的不同。有先正达、海泽拉、南澳绿亨等国内外知名的种业集团,每年种植蔬菜近 1000 个品种,其中 6 成为国外名优品种,这也是种子以粒论价的主要原因。2009 年是我区棚菜发展的头一年,群众普遍慎重选择了一些效益稳定的常规品种,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与示范推广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对此,建议由政府牵头,以驻区美庭公司、燎原合作社等涉农龙头企业为主体,专门负责国内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引种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降低农户引种风险,调动农民应用新品种、新技术的积极性。同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引导西农大等国内外农业科研院所专家老师在开展新品种研发与试种推广,逐步培育具有自主产权的种业市场,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增加果蔬经济效益。

现阶段我区设施农业发展才刚刚起步,从起步到成熟是一个长期摸索、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在此期间,引种试验工作要尊重科学,把握尺度,切不可急功近利、盲目求大。在蔬菜引种初始阶段,由于经验不足,为保护农户种植积极性,选种宁可多而繁,不可少而俗,可通过建立书记、乡长试验棚等形式,在品种选择、栽培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为群众引种提供有益借鉴;在逐步规范阶段,群

7 众积累了一定大棚作务经验,应大力培育名、优、新、特、稀品种,着力提升产品的展示、示范和经济效应;在科学理想化阶段,产业发展趋向成熟,可推行一村一品、一乡一品规模化经营,培育西瓜村、辣椒乡等专业化生产基地,着力提升品种展示度和辐射带动效应,并不断推动产业升级,使设施农业发展真正实现现代农业看的目标。

(三)关于果蔬营销工作。共有 196 个集贸市场、26 个农资专业化市场,1.7 万个涉农企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参与蔬菜销售,辐射 30 个省区市和 10 多个国家和地区,庞大的蔬菜销售队伍和覆盖面广的销售网络,使境域真正实现了没有买不到的菜,没有卖不出去的菜。同时,龙头企业带动式的天成食品模式,基地加农户式的稻田燎原模式等,对打造品牌、扩大销售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区一期设施蔬菜初步呈现产销两旺的良好势头,即将迎来万亩设施蔬菜集中上市的高峰期,做好蔬菜销售工作迫在眉睫。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抓好工作:

一是以蔬菜批发市场为核心,对内抓完善,对外拓市场,构筑与国内外市场相融合的现代化市场体系。当前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园区现有的 7 个集散地功能,加快靖杨公司大型果蔬交易市场建设进度,在区外各大城市设立蔬菜销售直供点,建立内外相通、流转顺畅、遍布城乡的市场销售网络。

二是充分发挥合作社内联农户、外连市场的桥梁纽带作

8 用。我区现有合作社普遍存在规模小、数量多,运作不畅、作用不强的问题,急需规范管理。一方面要全方位加强合作社人员培训,培养一批懂技术、会作务、善经营的合作社带头人,使其成为引领社员种植和销售的行家里手。另一方面可通过争取项目资金、制定优惠政策等办法,在现有合作社中确定 2-3 家重点予以扶持,从基地建设、品牌创建、推介销售以及规范管理等方面适时引导,促其尽快做大做强,并通过典型示范、合并重组等方式,增强合作社的服务带动能力,使其成为蔬菜销售市场的主力军。

三是培养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充分调动经纪人在产品流通中的积极性,活跃蔬菜流通市场。

四是招引涉农龙头企业,大力实施果蔬分拣、包装、配送与深加工等项目,延长产业链条,发展订单农业,既增加产品附加值,又实现区内自销。

五是打造国内外知名果蔬品牌。进一步深化果蔬进万家活动,利用农高会优势平台做好蔬菜宣传推介工作,争取国际高端市场份额,逐步做大做强果蔬金字招牌。

(四)关于农民教育工作。在考察中,我们被农民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想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精神深深感动。与相比,我区农民发展设施农业在基础设施、扶持政策等方面享有丰厚支持。农民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当前要在抓好农民技能培训的同时,重视加强农民综合素质教育,着力

9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制的新型农民,促进设施农业加快发展。

一要教育农民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摒弃只顾眼前利益、小富即安思想,放眼长远,注重发展,坚定不移地支持参与现代农业建设。

二要教育农民树立敬业意识,发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变设施大棚粗放式作务为精细化管理,用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酿造甜蜜富裕新生活。

三要教育农民相信并尊重科学,倡导和鼓励农民在生产实践中,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积极开展创新创造,不断探索积累现代农业建设发展新经验

。四要教育农民树立道德法规和诚信意识,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教育农民科学种菜、精心作务、诚信经营,推动现代农业快速健康发展。

赴外学习交流调查报告第 2 篇

2012 年 4 月 8 日至 4 月 19日,根据地委组织部的安排,本人赴安徽合肥学习考察。重点学习了科学发展观、毛泽东思想、宗教管理、领导干部形象塑造、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管理与沟通、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徽文化,并对合肥市政建设、合肥市博物馆、黄山及沿途旅游发展、投资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学习考察。收获匪浅,体会颇多。现将赴安徽合肥

10 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安徽印象

(一)保护历史古迹,宣传本地人文旅游资源。安徽是才子辈出、名宦高官代代有人,传统文化积淀厚重的江南地区。伴随着这些历史名人的古迹比比皆是,轶事广为流传。当地政府不遗余力,加大投入,切实保护当地历史古迹和名人故居,收集史料编印成册,丰富了本地人文旅游资源。安徽黟县西递村民居有数百年历史,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体现了皖南古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研价值。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景点上,各种资料书籍琳琅满目,可供游客挑选购买。这些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为景区增添了特色和魅力。

(二)旅游文化品种丰富,宣传和服务功能健全。旅游文化渗透在与旅游有关的吃、住、行、游、购、娱诸多要素及相关的服务各方面,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加深对旅游地的感性认识。各地景点上,有关当地的历史古迹、名人事迹等相关书籍,各类文化艺术产品,在小摊或店铺摆售,甚至饮食业也体现当地的特色。

(三)打造文化品牌,激活乡村旅游业。把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力推进以福山福水福人家为

11 主题的乡村旅游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结合,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和徽文化特色的乡村民居融为一体,促使文化旅游有了新发展。当地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深入挖掘、整理、包装乡村民俗节庆文化活动,丰富内涵,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坚持政府品牌宣传与企业产品营销相结合,整合旅游资源,不断推出一批古村落、文化名村,经包装后,成为受游客青睐的新景点,充分展示了山水为形、生态为体、乡村为依、文化为魂、休闲为魅的旅游特色。

二、考察感受

(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文化沉淀丰富。安徽建置历史悠久,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科举制度实施以来,耕读成风,崇尚读书求名,文人士子层出不穷,名宦名家星河灿烂。诗书传家,文风昌盛,名人辈出。

(二)党委重视,政府主导,旅游业摆在突出位置。据了解,各地在推进旅游发展上,都有比较清晰的发展思路和规划,成立专门议事协调机构,党政一把手担任旅游委或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负责旅游产业的规划、协调、建设和管理。

(三)丰富内涵,提高品质,着力塑造旅游灵魂。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用特色文化包装旅游、包装城市是当前发展旅游业的趋势。旅游品牌必须以深厚的文化内涵为基础,以鲜明个性的文化主题为灵魂,提炼出切合本地资源优势的

12 旅游主题,精心打造品牌。通过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形象包装,体现本地文化特色,促使当地旅游形象充满个性化,充分体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三、和田旅游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产业要素条件缺乏。具体讲,就是缺少技术、资本、信息、网络、管理和高素质的旅游经营管理人才。

二是游产品整合创新不力。和田地区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但在旅游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的过程中存在着粗放式开发的问题。在景区或景点的开发设计上创新不够,缺乏景区与景区、景点与景点在开发上的组合互补和反差对比。除此,由于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和田玉石文化、尼雅文化内涵深度挖掘不够,一定程度制约了和田旅游吸引力的提升。

三是行业服务质量不高。和田旅游还普遍存在产品接待设施相对薄弱,景区环境欠佳,服务标准较低,游客选择空间较窄等不足,现有产品服务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都还难以满足游客不同的品味和需求。

四是品牌优势不强。和田旅游业的品牌化进程刚刚起步,旅游品牌优势没能充分发挥,现有的品牌还缺乏知名度、对游客的持久吸引力不够。

五是产业体系不完善。目前,和田旅游产业体系只能说较以往有所优化,但与其他地州相比,差距较大,主要表现为旅游相关行业发展不平衡,产业要素间的联动效应发挥不

13 明显,如在培育和发展旅行社方面,始终难有突破。

六是纪念品开发经营不力。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专门的人才以及合理的流通渠道,和田旅游纪念品种单一、款式老化、包装粗糙、开发滞后的问题十分突出。现有旅游纪念商品始终停留在传统的玉器、艾德莱斯绸、果品和少量的民族手工艺品上。

七是产业投入不足。由于和田地区是贫困地区,使得各级财政在旅游产业上的投入十分有限。加之和田地处偏远,招商引资难度大,投融资渠道不畅,使和田旅游投入不足的问题,显的越来越突出,很大程度制约了和田旅游开发建设层次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和田旅游业面临的发展机遇

一是随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精神的全面贯彻落实,为新疆的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和优越的政策环境。

二是全国召开对口支援新疆座谈会议,加大了对新疆特别是我们南疆和田的对口支援力度,这必将进一步拓宽我们南疆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空间。

三是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标志着我国旅游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预示着旅游业又迎来了一个大发展的春天。

四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考察新疆时的

14 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明确了把新疆建设成为中国西部旅游胜地的战略目标。和田作为新疆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必将在这一战略中占据有利位置,赢得有力支持。

五是旅游消费已日益成为城乡居民日常休闲生活的重要方式,成为扩大内需的主要领域之一。发展旅游业符合国家推动科学发展、扩大内需的要求,在国家刺激消费政策的拉动下,必将产生一个全新的消费领域。

六是随着和田至喀什的高等级公路、铁路都已建成通车,和田地区的基础设施已经得到大幅度的改善。

七是地委、行署及时出台的《和田地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为全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和政策保障。

八是和田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胜利召开必将对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会。

五、和田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工作措施

(一)科学规划,完善措施,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景区景点,精心设计旅游线路,优化时间、空间设置。加大投入,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旅游和交通标识,把路、牌、公共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好。同时做好招商引资力度,推进一批旅游项目、酒店、宾馆、娱乐场所的建设,为接待游客、吸引游人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主要公路出口处、交通叉路设置旅游景区标

15 识,完善景区(点)的其他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服务和接待水平。

(二)挖掘内涵,突出特色,打造精品旅游景区(点)。

政府要组织相关人员征集、收集本地民俗和节庆文化史料,特别是深入挖掘景区(点)的史料,延伸拓展景点的纵深时空性,丰富景观意态的趣味性,提高旅游景区(点)品质,做精做优景区(点)。贯彻绿洲和田、世界玉都的理念,寻求差异性,突出特色性,开发打造出和田旅游精品。

(三)夯实基础,完善功能,推进旅游业发展。要高度重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把交通建设和旅游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规划、建设和资金投入上突出旅游交通设施建设为重点,做到各景区(点)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努力建设快捷、舒适、安全、高效的交通网络。采取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实施多元化投资形式,吸引企业和商家参与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城镇旅游功能。要制订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参与市政公共设施和旅游公共设施建设。如旅游宾馆、餐饮、娱乐场所、景区主题公园(广场)、民族风情村、公共停车场等,要有政策扶持,采取措施,加快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推进建设项目,为旅游发展提供空间舞台。

(四)加强保护,合理开发,做优维吾尔族文化的旅游品牌。和田地区维吾尔族文化资源丰富,而且很有特色。如桑皮纸、艾德莱斯绸艺术独具一格,可是传承人稀少,差不

16 多要断代失传;服饰、维吾尔族民歌,制作木盆、木碗、木勺等,都是民间代代承传的。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原则,组织熟悉和掌握技艺的维吾尔族人士有计划地挑选一些开发项目,把这些独特的维吾尔族文化习俗开发利用起来,把之变成旅游产品,做精做优,向游客推介,成为吸引游客,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一种有效途径。

(五)创新求异,开发旅游商品,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和田的抓饭、烤三蛋等农家菜谱,石榴、无花果、核桃等水果,以及一批维吾尔族手工艺,已经在疆内有一定知名度。要加强调研,编制《和田地区旅游商品开发规划》,建立激励机制,引导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研制取材于本地、承载和田人文内涵,具有纪念性、艺术性、实用性和维吾尔特色的旅游商品,加强宣传营销,进一步提升和田旅游商品在全国旅游商品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增加旅游收入。

(六)全力办好和田玉石文化旅游节。每年将倾全力办好和田玉石文化旅游节,使之成为展示新疆和田旅游形象,感受和田玉石文化内涵的盛典。通过每年举办节庆活动带动1-2 个旅游建设项目的实施。

(七)牢固树立人才强市意识。和田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应当借鉴黄山的成功经验,在引进人才的同时,留住原有的人才,鼓励他们热爱和田这块热土,积极投身和田建设,在

17 加快和田发展中发挥自己的应有作用。和田应借助对口援和工作,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发达地区进行短期培训、挂职锻炼,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在城市建设、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发展高新技术等方面的经验;同时,要安排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经受实践锻炼、增长工作经验,走出一条具有和田特色的人才培养、引进和保障道路。

赴外学习交流调查报告第 3 篇

为全面做好日常养护管理工作,提高养护人员业务水平。按照养护工程部安排,xx 管理处在 6 月 3 日,由养护副处长带队组织 xx 管理处养护办人员到 xx 管理处进行交流学习,吸取他们在日常养护工作中好的工作经验。现将学习情况报告如下:

首先,两个管理处的养护副处长和养护办主任结合公司职代会报告提出文明样板路段的目标进行交流。文明样板路的创建工作是今年的养护工作重点,盐湖管理处提出以四新工作法推动样板路建设:

一是依旧布新固基础即路基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固整修各种构件,以保证路基的高度密实和稳定,也是路面坚实、平整和稳定的基本保证;路面排水系统在原有的基础上重点改善,使之整齐划一,线条顺畅;桥梁、涵洞以其结构安全为重点进行养护。

二是退陈用新优功能即交通安全设施以遵循保障安全,提供服务,利与管理的原则,结合新工艺、新材料,对

18 轮廓标及隔离栅更新改造。

三是创意立新强管理即桥梁依照原有的轮廓进行颜色更新,为司乘提供良好的视觉效果;在公路养护管理中,本着服务和保畅的原则,应用养护管理系统软件,提高养护管理水平,逐步完善公路养护信息化管理平台。

四是循环更新促发展即以开展的文明样板路段为契机,每年更新一定的样板路段,循环管理,确保全国干线公路大检查时,各个路段都是文明样板路段、标准路段。

其次 xx 管理处根据每条路的特点今年如何开展文明样板路提出了他们思路。xx 线:重点是设施,他们提出四不:一是反光膜不缺、二是护网不破、三是防眩网不脱、四是轮廓标不倒。xx 线:桥梁和绿化。他们以柳树留身不留头,杨树是留头不留枝的思路解决标志牌遮挡问题。两个管理处还针对 xx 高速公路护网频繁破损问题进行探讨,最后提出了更好的建议。

此次学习交流,加强了兄弟单位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双方单位互相吸取了各自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受益匪浅,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积极借鉴双方的宝贵经验,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提高养护工作业务水平和质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各项工作更好、更快发展。

第五篇:赴外培训学习心得

感受育人环境的精致

领略课堂教学的魅力

——赴西北师大附小岗位研修学习心得

红湾小学

张燕 (2013年11月15日)

2013年11月4日——15日,我有幸参加了张掖市政府与西北师大教育文化校地合作培训。教师岗位研修培训。短短的两个星期,多少思维碰撞的震撼,多少顿悟后的酣畅,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我们11月3日来到了西北师大,师大附属教育集团的领导安排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我们。在第二天的开班仪式上教育集团的领导们在百忙之中都抽出时间亲自参加了活动,领导们亲切的话语让我们倍感关怀,师大附小的校长作了表态发言,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西北师大附属教育集团对本次培训活动的高度重视。在10天的时间里,我们观摩了西北师大附小的十几节课,老师们全方位的展示了各个学科的教学风采。短短的两个星期,不论是育人环境还是课堂教学,都让我受益匪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印象一:师大附小巧妙利用资源,管理独具特色。 师大附小是一个外观很朴素很平常的小学。它是为西北师大的工作人员服务的教育机构,所以学校的生源很好,基本上就是西北师大工作人员的孩子,家长素质高,孩子知识面广。学校就根据这些特点,开展了相关的活动。如经典诵读活动,学校教研室

和大队部对各个学段的学生安排了适合的国学经典诵读内容,每周四下午的第一节课为专门的诵读时间。每个班的教室墙上都张贴着国学经典内容,使学生始终在浓郁的国学经典氛围中生活、学习。学校占地面积小,有学生一千二百多人,但学校精心设计,巧妙利用空间,使较小的空间发挥了最大的功效。学校在楼梯过道的墙壁上张贴着双语呈现的名言警句,在一楼门厅的过道里摆上学生喜欢的书籍和椅子,使学生随时随地就可以方便的在小书吧进行阅读。每当下课时那些椅子上总是座无虚席,一个个孩子痴迷的遨游在书的海洋里。

印象二:学校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学校每个班、每个办公室都有室标,一幅幅设计独特、精美,这些都是由学生设计的,并且是一个室标有很多学生设计,中标后才采用的。在这个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能力,又让学生享受了成功的快乐。 学校每年举办一届小百灵卡拉ok大赛,活动由学生服务,学生主持。我们看到那一张张可爱的小脸,一个个活泼的舞姿,听到那一声声稚嫩的声音,感受到家长们开心的笑容,一切都是那么和谐。

又如学校开展的三个讲坛活动,即:家长讲坛、名师讲坛、学生讲坛活动。每学期邀请一位家长、一位教师、

一位学生来学校给师生做讲座,内容是开放的。其中最精彩的就是学

生讲坛,学生们就文学、军事、历史、地理、科技、环保、生物等多个主题开展讲座,精彩的讲解配上精美的课件,令听者为之叹服。

印象三:学校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使课堂充满魅力。

在数学课中,老师工整美观的板书,精炼的语言以及对小学数学知识体系的清晰把握,使整堂课严谨扎实。教师将自己定位于课堂的组织者,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每堂课中极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每道题都由学生讲自己的思路、解法,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学生学的积极、轻松。虽然有外来教师听课,但授课教师没有刻意的修饰,原原本本

的上了一节“常态课”,让听课教师觉得亲切、真实。这也反映出师大附小教师平时练就了精湛的教学艺术,“常态课”依旧充满闪光点,真实、自然、扎实、高效。

在数学练习课中授课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使数学练习充满趣味。老师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将一道道练习题蕴含在低年级儿童喜闻乐见的童话情境和生活场景中,学生练习的积极性非常

高,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课堂练习密度很大,课堂效率得到提高。教师根据低年级儿童天性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将组织教学贯穿课堂教学始终。教师灵活的运用肢体动作、语言激励等多种手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能跟上课堂教学的节奏,长此以往,这些孩子定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师大附小每周每个班都会有一节外教课,所以孩子们的英语学的非常好,校园里学生们都用英语跟老师打招呼,凸显出师大附小办学的特色之一——双语教学。外教的英语课生动活泼,别具风味。外教幽默的神态,纯正的口语,使整堂课显得那么有趣,那么短暂。在英语课堂中,外教整堂课用纯英语教学,我们当中的一部分老师很多内容都听不懂,但是大部分学生整堂课都听的很顺畅,孩子们争先恐后的上台和外教对话,做游戏,显得兴趣盎然,当铃声响起的一瞬间,孩子们发出了一声声叹息,仿佛在说:还没有挨到我上台,怎么就下课了呢?在那节英语课上,孩子们是那么的认真,认真的倾听老师的话,认真的思考怎样回答老师的问题,认真的按老师的要求做游戏,整堂课时而爆发出开心的笑声,时而安静的像一潭静静的湖水。

印象四:学校教研活动开展的独具特色,注重实效。

在学习期间,我们参加了一次学校组织的新教师汇报课教研活

动。在活动中让我大开眼界的是师范附小的评课议课教研活动。活动组织有序,富有实效。评课活动分5个环节进行:

(一)听课教师分小组议课;

(二)授课教师说课;

(三)结对帮扶的指导教师发言;

(四)听课教师分小组派代表作评课发言;

(五)教研室主任作总结发言。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结对帮扶的指导教师发言”环节和“听课教师分

小组派代表作评课发言”环节。与这位新教师结对帮扶的是学校杨校长,她在发言中介绍了她对这位新教师的帮助和指导。虽然作为一校之长,有繁杂的事务要处理,但她没有因此而放松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指导新教师细微到共同设计一堂课、组织教学的技巧、课件颜色的搭配等等方面,让我对这位师之长者顿生钦佩之心。杨校长的发言自始至终流露出对这位新老师的赞赏和鼓励之情,让授课教师和听课老师都感觉那么亲切,像一位慈祥的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全然没有领导的威严给人带来的压力。在听课教师评课环节,师大附小采取了小组合作交流,小组派代表发言的方式,既让每位老师都能畅所欲言,又在集体交流时节省了时间,达到了活动的实效性和高效性的双重目的。教师代表在发言时既充分肯定授课教师的优点,也中肯的提出了需要改进的地方,一个个态度真诚,充满关心,像在小心翼翼的呵护这棵幼苗。我想,

在这样一所学校做一位新教师是幸福的,在他成长的路上充满着阳光和雨露,在他成长的路上遇到了这么好的引路人。正如师大附小教研室张主任所说:听课评语就是这位新教师的“宝”。有了这些“宝”,新教师一定会很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短短的两个星期,让我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增强了自信,摆脱了困境。反思我的教学,有时候练习课就仅仅注重做题,显得有些枯燥乏味,没有顾忌儿童的天性,有时候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忽视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听课时我也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为什么孩子们那么喜欢外教上课呢?我想,人天性都是喜欢活泼,幽默,随和的人的。外教在整堂课中和孩子们像朋友那样随意,亲切,对孩子们的点滴成绩都及时给予肯定,孩子们在这里可以身心放松的学习知识,孩子们是愉快的,幸福的。而我们却经常保持着师者尊严的面孔,把传授知识摆在首位,有时候根本没有顾及学生的感受,经常让学生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学习,学生没有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长此以往,有的学生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我们身为师者,又有几人反思过呢?

师大附小还为我们每位参训教师安排了一节研讨课,我执教的内容是《三角形的面积》,这节课让我接受了意想不到的考验。上课前我突然发现课件染上病毒无法正常打开,所以我只好放弃使用课件,决定用粉笔+黑板来完成这堂课。我将课件中必须要呈现的图形用三角板画到了黑板上,将学

生的探究操作用小磁铁展示到了黑板上,将课件中的习题用语言传递给了学生,最终顺利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内容。通过这节课我觉得我们平时有些过分依赖电教手段,在附小学习的这些日子里,我也亲眼目睹了老师们上课并不多用课件来上课,课堂仍旧充满魅力,为什么我们就做不到呢?也许是这些天内心受到了这样的熏陶,所以今天我才有勇气在省城名校上一堂不使用课件的公开课,让自己勇敢的接受

挑战和砺炼。没有多媒体,课堂中师生交流沟通的次数更多,教师更注重捕捉课堂的动态生成,这样的课堂是简洁的,朴素的,也是扎实的。

培训的结束,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在新的起跑线上,我将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坚持以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的教学理念,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准则。奋起直追,认真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把这次学习到的好的做法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用智慧和激情打造充满活力的课堂,用灵感和创新塑造美好的明天。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放心消费创建制度下一篇:服务社会奉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