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程序设计中的分组教学

2022-09-10

随着计算机硬软件的不断发展, 计算机学科日趋成熟, 几乎在所有的学校都要开设至少一门计算机课程。对于高职高专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 由于基础比较薄弱, 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法效果一直不是很好, 笔者曾在所授的班级采取过多套教学方法, 效果都不是很好。两年前我在C程序设计中采取了分组教学, 效果明显好多了, 于是在本教研室推广, 发现各班学生在C程序上机实验时明显有所好转, 于是在去年我带领我们教研室部分教师申报了分组教学这一课题。

1 分组的前期准备

首先需要做的事情是确定授课教师。C程序设计一般都在本学年度的第二学期开课, 需要开课的专业及班级开始就能确定了, 授课教师的安排在第一学期末, 于是在给教研室老师安排下学期该课程授课时, 我尽量按专业安排。

其次与教务处做好沟通。在教务处安排下学期课程表时, 我会给教务处一份书面请求, 请排课教师在安排下学期教学任务时, 将C程序设计授课教师安排在同一节课, 如果有难度的话, 最少要将同一专业的C程序设计授课教师安排在同一节课, 为分组做好准备。

最后是摸底。一方面:开学后, 授课教师按传统的教学方法给授课班级授课两周, 通过平时与班级学生的交流、提问、作业、上机实验 (尤其是上机实验) 在每个班级挑选出自己认为比较优秀的学生。另一方面:各授课教师在自己所带班级选中对该门课程有兴趣的、非常有兴趣的学生。

在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 接下来我们要实施分组, 具体分组分为二次, 两次分组从本质上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只是小组成员人数发生了变化。第一次分组时, 比较优秀的和兴趣相对浓厚的学生未必很多,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这两方面的学生数会相对增加一些, 如是出了第二次分组。

2 第一次分组

事实上, 我们国家中学教育普遍都存在着分组教学, 每个地区都有省重点高中, 市重高中、示范高中等, 中考结束后, 按照不同的中考成绩学生也进入了不同的高中继续接受教育, 这何尝不是分组教学?甚至在有的学校还有实验班或重点班, “优等生”可以进入这些班级, 这又何尝不是分组?与普通中学的分组相比较, 笔者所谓的分组意义是大不一样的。普通中学的分组有可能使得所谓的“差生”对学习失去自信, 甚至在个性培养方面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2.1 第一次分组

通过前两周的教学, 教师已基本摸清本班学生的基本情况, 最终我将同一个系部的比较优秀的学生提取出来, 比如说09级临床系共6个班需要进行C语言的学习, 在6个班选出30个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做为每一组的组长, 同时在6个班中选出30个兴趣相对浓厚的学生 (与上一批不重复) 做为每一组的副组长, 其余的按班级、操作能力、同学关系、男女比例、个人性格等因素划分。

班级:尽量使一个班级做为一个教学单位。

操作能力:尽量使每个小组成员的操作能力按优、良、中、一般、较差搭配。

同学关系:实施分组前教师要基本上能掌握同学间的关系, 杜绝同一组中有个人矛盾的同学在一起。

男女比例:男女比例接近, 尽管临床系男生少、女生多, 但要尽可能做到每一组男生数相当。

个人性格:老师要基本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 如果一个小组成员性格相近, 小组的活动开展就比较困难。要尽量将性格不同的人安排在同一个小组, 这样不仅在学习上有所提高, 在学生的性格培养上也会有潜移默化的互补作用。

人数安排:在第一次分组时, 每个教学单位 (尽量以一个班级为一个单位) 划分成五组。

第一次分组是一个摸索的过程, 难以做到完全公平, 教师在分组时严格按照统一的要求来分就可以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当然也可能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些适当的微调, 力求更加公平、准确, 要做到这一点、, 做好这一点, 与指导教师的细心观察分不开的。

2.2 第一次分组教学

在具体教学时,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样, 仍然是按理论课和实践课两个方面来进行。

理论授课:理论是基石, 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就谈不上好的编程能力。在课堂上, 教师为了让学生好好的消化教授的知识点, 要配有适量的练习, 这里的小组运作主要在课外 (课内主要是听老师讲课) , 一般由组长带头, 根据教师的要求对组内成员进行理论的复习和辅导。

具体形式:教师出一些题目给各个组长做, 组长再把题目或自己出的降低难度的一些题目给A、B两个人做, A和B再把题目或分别出难度降低的题目给C、D做, 以此类推, 这样每个学生都要做一定的练习, 而练习的题目及难度可以根据组内不同的学生的能力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变化, 这样基础好的同学做难的题目, 基础较薄弱的同学做一些由同学出的比较简单的题目。对于不懂或做错的题目可以在组内询问基础好的同学帮助消化掉一部分, 稍难的题目再在各个小组讨论后消化一部分, 剩下的由老师来帮助解决。这样做的好处是教师可以出少的题目, 回答少的问题, 不必在同一个问题上为不同的学生做同样的解释, 而效果是大部分学生在做题目和出题目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 (如果出一题自己也不会的题目给下家做, 万一不懂被询问, 总是一件不光彩的事) 。各个层次的学生在理论学习上都有所提高, 还可以提高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帮助的团队精神。这种教师帮教和同学之间相互帮教的学习方法我把它叫“传销式教学法”。

例如教师出三个题目如下。

(1) 在for循环中, 循环体语句如果是复合语句, 一定要用一对花括号“{”、“}”括起来;如果没有这对花括号, 就说明循环体语句只是一个简单语句。

(2) 写出下面程序段的运行结果:

(3) rand () %10是一个随机产生10以内的个位数的函数, 请编写程序随机产生30个[15, 50]的整数, 每行输出10个数。

一般教师在出题的时候按难度高、中、低出三题, 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三题都做, 基础较薄弱的同学可以由他的上家改动其中的一题、两题甚至把三题全部改成书本上的理论填空题让他做, 然后再慢慢的加深难度, 做到日积月累, 循序渐进。有不懂的问题可以问他的上家或各个小组的精英讨论, 最后询问教师。这样经过长期的练习, 甚至是重复的练习, 把基础知识牢固的掌握。

实践课的运作:实践课程以理论为依据, 重点学习的是由浅入深的编程能力。

在做上机编程实验时, 教师主要针对各小组组长行辅导, 再由他们在已经很熟练的情况下去辅导他的下家, 对下家辅导完后, 自己再接着进行下一个实验, 而他的两个下家依次类推, 直到整个小组成员全部弄懂为止。这样基本上可以实现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更多的学生熟练掌握编程技巧。按照“传销式教学法”, 通过帮带的形式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不同的问题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解决并掌握要领。特别是操作水平比较薄弱的同学可以派专人进行长时间的单独辅导, 大大减少了教师的工作负荷, 不必满机房跑着个别辅导, 又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基础薄弱的同学也有事可做, 也不会那么“自卑”了, 一举两得, 何乐而不为呢?

及时总结各个小组的运作情况并推广好的方式方法。

为了详细了解每个小组的运作情况, 及时发现和解决在小组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掌握每个小组在学习和帮教过程中好的方式和方法以便推广到其他小组中实施, 要定期对每个小组的学习状况进行摸底了解。

3 第二次分组及分组教学

第二次分组教学在本质上与第一次分组教学是一样的, 第二次分组是在第一次分组的基础上做了一些调整, 具体变化是如下。

(1) 第二次分组中的教学单位全部以一个班级的学生作为教学对象 (如果先前不是的) 。

(2) 第二次分组时, 在每个班级增加小组数量, 每7人作为一个小组。

(3) 组内成员结构的调整:每组选定一个组长 (按编程能力和学习兴趣界定) , 组长负责组内两个下家A与B, A与B又各负责两名下家。

4 实施成效

通过分组教学法学习计算机知识, 使学生在学习兴趣、人际关系、能力提高等诸多方面有所提高。

(1) 学习兴趣:同学之间的相互帮教在平时潜移默化中学习理论知识, 没有了上课时的拘束, 减少了对学习知识的恐惧和担心, 自然而然的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2) 人际关系:基础好的同学在相互帮教的过程中得到了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体会到了帮助他人的乐趣。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则得到了他人不断的帮助, 体会到了同学真挚的友谊。在这样的集体当中学习知识大家慢慢的更加相互团结、友爱。性格不同的学生在一起也能友善的相处, 促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3) 理论和操作上的成效:经过这种分组教学法, 不断有针对性的改进每个小组, 每个小组成员的学习方法, 在2007~2009级临床和药学专业, 参加C程序设计的二级考试的学生比前几届的及其他专业的学生通过率明显高很多, 而且他们的C编程能力也比往届熟练了很多。

5 思考

在分组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为:个别组长在一段时间后有骄傲情绪;辅导下家时, 部分上家不知道如何教。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特别细心, 出现问题要及时解决、调整。

这种教学方法对我们上课不是很负责任的老师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 在高职高专非计算机专业中, 实施分组教学的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更多的的同学能较好的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点,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也使授课教师在各个方面受益非浅。

摘要: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 如何解决计算机教学的理论和实际操作并举这个问题, 找到一条比较新颖有效的教学方式, 一直是广大计算机教师颇感兴趣的课题。本文以笔者主持并实行的课题研究来探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 并对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同学们的理论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以及团队的合作能力做了一些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分组前期准备,分组,传销式教学法,高职高专,非计算机专业

参考文献

[1] 一项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 [J].计算机教育, 2008 (1) .

[2] 一项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启示 (二) [J].计算机教育, 2008 (2) .

[3] 谭浩强.C程序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1.

[4] 尹志军.关于高校计算机教育改革的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J].2006, 26 (6) :52~5 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国际品牌酒店影响下云南本土酒店核心竞争力研究下一篇:支付宝跨境支付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