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学创作现代文学论文提纲

2022-09-29

论文题目:民国时期的甘肃流徙文学研究

摘要:民国时期的甘肃文学图景,由于地域的边缘性、材料的稀缺性而一直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也因之很难了解现代文化、现代文学是如何进入并影响这一地域的文化、文学形态。民国时期的甘肃现代文学,虽然在时间上比其他地区稍微迟滞一些,但无论是文化蕴藉还是精神内涵方面,仍经历了现代文学发展中的相关进程。论文在原始报刊文献材料的梳理基础上,以晚清民国时期的甘肃现代文化、现代文学发展脉络为研究对象,探讨在不同时期、不同角度、不同知识群体中的多元形态,并且从晚清民国易代之际、“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30年代“开发西北风潮”时期及40年代“抗日战争”时期、后期转折阶段等历时性的考察角度,进行了宏观的比较研究。在从近代文学形态到现代文学形态转变过程中,民国时期的甘肃文学一直也在通过现代报刊的文化传播、文学社团的聚合、文学运动的开展、文艺思潮的争鸣等方式悄然地发生着变化。论文揭示出了与民国甘肃文学发展息息相关的甘肃旅外学子、西北考察家、流徙知识分子等群体,并通过对他们的文学创作及文学活动的分析阐释,大致勾勒描绘出民国甘肃文学发展过程中的独特面貌。在民国时期甘肃文学的发展变化过程中,特别是抗战爆发以来的“流徙知识群体”,对整个甘肃、西北乃至全国现代文学格局的影响都极为深远。就时效性影响而言,这些“流徙知识分子群体”本身就与全国的文艺组织及外地的文化人、文化刊物来往密切,在西北地区自发地聚合成文学群落以后,其本来具有的文化优势,也给予以理学为基础的甘肃传统文化造成了强烈冲击。流徙至甘肃地区的作家,在“文章下乡”、“文艺大众化”、“文艺通俗化”、“街头诗、朗诵诗运动”等方面进行了专题深入探讨,并通过文学创作、演讲教学、聚会结社、编辑刊物等多种方式,积极推动着甘肃地区文学运动的开展。就大后方文学新的格局来谈,以少数知名作家为中心的“流徙知识分子群体”,也吸引、聚合了一批青年文艺爱好者在他们的周围,并构成了一个非常有活力的40年代西北地区“新生代作家群”。他们或承继了前一时期或同时期的文化精神资源而有所开创,如牛汉之于胡风、艾青、田间及后来的《七月》派作家群,唐祈之于盛澄华、杨晦、陈敬容及同时期的“西北联大——西北大学诗人群”;或秉持自我风格而有所转变,如于赓虞在“恶魔诗人”之后的“诗教理想”及编辑事业,李泊在波德莱尔“唯美——颓废主义”诗学理念之后的“现实主义”文学转向;或受到西北地区的地域面貌、文化风俗所影响,生命体验、思维观感都发生了变化,并进而融合西北的文化元素,开创出具有苍茫色彩、阳刚之美的西北现代文学新形态,如冯振乾之于新边塞诗的开拓,牛汉的“草原书写”与“西部情结”等等。就现代知识分子的文化传播使命与精神演变轨迹而论,民国甘肃的“流徙知识分子群体”,大多数都是在国破家亡、背井离乡中切身体会着家国劫难、悲苦命运,他们往往或多或少都会将文学创作及文学活动与家国命运、民生疾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承担起沉重的历史使命,在荒凉、寂寞的异乡背负着知识分子的文化重建使命,在默默耕耘中去发现民族的韧性精神,在归家无期、生命无着之时也在寻觅着精神的原乡归宿。当然,民国时期甘肃文学的局限也相当明显。以青年作家为主体的“流徙知识群落”,非常容易受到时代氛围的影响以及民族命运的感召,并进而用如火般炽热的生命与文学,来重塑个体灵魂、民族精神。然而,这种“战斗式的浪漫主义精神”也潜藏着危险,因为这是知识分子把“个体”融入到“民族”的整体之后才获得意义和价值的,很可能在认识到自我的软弱和无力之后,心理上会依附于强有力的“民族英雄”,也可能是选择一个规避痛苦、恐惧的避风港,然而这种规避的代价,正是主体精神、自我意识的丧失。此外,作为大后方的甘肃地带,固然给“流徙知识群体”提供安全的生存空间,使得他们能相对从容地从事文学创作及其他文学活动,然而也会促使一部分人在意识到动荡时局中个人的渺小、无力之后,选择沉溺于暂时安逸的生活,放纵自我、醉生梦死,在精神原乡的寻觅之路上最终沉沦、迷失。

关键词:民国甘肃;流徙作家;生命历程;文化传播;精神内涵

学科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研究对象

二、学术史回顾

三、选题意义与思路

第一章 民国甘肃:现代文化演进中的边缘场域

第一节 晚清民国之际的文化思潮

一、晚清变革之音与“理学”保守思潮

二、“五四”风云与《新陇》青年学子

第二节 “开发西北”风潮与30年代的甘肃文坛

一、《自由之花》与30年代初期的文学境况

二、“开发西北”与纪行体文学的兴起

第三节 “抗敌建国”与战争初期的文艺大众化倾向

一、西北大后方文学中心的形成与抗战初期的文学境况

二、《现代评坛》与“文艺大众化、通俗化”的讨论

第四节 “战争余波”与四十年代中后期的文学形态

一、黑暗时局与讽刺、批判现实的文学思潮

二、黎明曙光与走向“人民文艺”的文学

第二章 民国甘肃“流徙文学”的形成及其演变进程

第一节 “战时乱离体验”与“流徙文学”

一、“流徙者”的乱离体验及其聚合

二、“流徙文人”的韧性精神

第二节 “流徙文学”的格局影响

一、文化内迁与民国甘肃的人文期刊

二、流徙文人与民国甘肃的戏剧运动

三、流徙文人与甘肃地区的文学社团及文人圈

四、流徙文人的文学创作及其与全国文坛的关联

第三节 “流徙文学”的意义及其反思

一、“地域意识”的形成及西北文艺的提倡

二、西北青年的“发现”与“战斗文艺”的反思

三、“精神原乡”觅寻中的迷失与重构

第三章 西北旅行及现代文艺的传播与反响

第一节 萧军的“流亡之旅”

一、亡国体验中的“奴隶”身份与觉醒的“斗士”精神

二、鲁迅思想的影响、传播及其分歧差异

三、战争时期的名士风流与浪子情缘

第二节 茅盾的“文艺指导”

一、西北风物的描绘与流徙作家的观感印象

二、抗战初期文化境况及茅盾的文艺指导

三、茅盾的战时文艺观及其在西北地区的反响

第三节 老舍的“西行观感”

一、文艺作家的“战时使命”与现实纠葛

二、老舍的西北印象观感及文学活动

三、战时的“通俗文艺观”及其反响

第四章 边域书写及西部精神的内化与抒怀

第一节 冯振乾的“血火吟唱”与“新边塞诗”倾向

一、民族危亡时局中的“血”与“火”的吟唱

二、“月夜漫游”与“生命情思”的凝成

三、西北诗歌运动的开展及“新边塞诗”的探索

第二节 于赓虞的“边域言行”与“诗教理想”

一、激昂时潮中的孤独行吟

二、“摩罗精神”的余音与异域文明的书写

三、“诗教人生”的使命与“文艺复兴”的理想

第三节 牛汉的“草原篇章”与“革命之路”

一、“沙漠之子”与“西中国的歌吟”

二、民族苦难记忆与家国命运的融合

三、“革命斗士”的身份认同及其生命历程的转折

第五章 原乡求索及个体生命的沉迷与深思

第一节 陈敬容“生命诗学”的变奏

一、生命诞生的喜悦与爱怜之诗

二、婚姻的痛苦磨难与忧郁之作

三、自由理想的追求与忏悔之音

第二节 回族诗人沙蕾的“浮世颓文”

一、家国危难中的民族身份融合

二、偏寓西北的抒情篇章与浮世颓文

第三节 李泊的“唯美诗艺”与“现代书写”

一、象牙迷宫中的美妙诗行与波德莱尔诗学

二、暴风雨中的行吟及其“革命前文学”形态

三、都市生活的现代书写及其“新综合”诗学趋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农村初中生物论文提纲下一篇:营销方式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