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视阈下高校快递包装回收研究——以呼和浩特市某高校为例

2022-09-11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以自然先在性前提下, 强调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 重视自然资源的循环使用。而如今电子商务在带动我国快递行业发展欣欣向荣时, 也因其所用包装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当下生态问题的最大隐患。高校学生作为网购的特殊群体, 其快递包装回收问题更值得研究。因此, 为顺应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念, 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特展开高校快递包装回收状况调研。为评测不同群体对快递包装回收的态度, 调研对象选择呼和浩特地区一所高校在校生和快递服务平台工作人员两个群体。为有效规避问卷和访谈两种方式各自缺点, 研究的方式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相结合:其中, 定性研究采用访谈的方式对该校周边快递服务平台工作人员进行结构式访谈;定量研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该校在校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共发放问卷500份, 回收484份, 回收率96.8%, 问卷信度、效度经过相关题设检验良好。对收集来的资料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分析结果如下。

一、高校快递包装回收存在问题

(一) 快递包装回收率低

根据调查显示, 82.23%的学生在收到快递包裹后直接将快递包装扔掉。同时, 通过访谈快递点服务平台人员发现, 80%的快递点并未明确设置快递包装回收平台。因而高校快递包装回收存在回收率偏低的问题。

(二) 快递包装回收人员无作为

在访谈快递服务点工作人员时发现, 不同快递点的工作人员都对快递包装回收这件事给予了高度认同。但是他们只是通过在快递点周围放置一个没有任何指示性标语的垃圾桶, 意在收纳直接拆开快递丢掉的外包装, 来拣寻可以再次回收的纸箱。当问及是否有意向建立一个更加明确、更加完善、更加系统的快递包装回收平台, 快递服务平台的工作人员都给予了否定态度。

(三) 快递包装回收渠道不健全

在本次调查中样本学校附近快递点快递包装回收平台设置率只有20%, 且91.74%的学生不清楚或者否定所在高校建有快递包装回收的定点。由此可见, 该地区校园快递包装回收渠道既不通畅又不健全。

(四) 快递包装回收机制不完善

根据调查显示, 88.02%的学生在一般情况下收到的快递外包装都会影响二次使用, 68.18%的学生认为包装出现问题应该归咎于快递员的粗鲁投递。这说明, 在快递包装回收机制快递员规范投递机制不完善。同时, 前文在论述快递包装回收机制现状中也提及, 快递包装回收中的保密、报酬等一系列机制也存在不完善的问题。

二、高校快递包装回收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 低碳意识引导薄弱

快递包装回收率之所以很低, 同低碳意识引导薄弱关系密切。根据调查显示, 92.97%的学生没有听说学校举办过类似于宣传快递包装回收的低碳行为活动。同时高校也未增设任何快递包装回收平台来引导学生树立资源循环使用的意识和践行绿色环保行为。

(二) 制度规范不够完善

目前为止, 学生收到的近一半快递都存在着包装损坏情况。由此看出, 关于规范快递公司材质质量、包装方式以及输送过程中的暴力投递的制度不是很完善。另一方面, 国家未出台、完善关于引导快递企业外包装回收制度, 这也导致快递包装回收没有全方位大面积推行。

(三) 技术支持没有跟进

快递包装是否能够回收, 前提就是外包装质量能否经得起多次循环使用, 第二个就是已经成型的包装能否匹配再次被利用的空间需求性。因此, 目前快递包装回收机制之所以难以建立就在于外包装相关质量技术和空间整合技术没有跟进。

三、生态物流视角下的高校快递包装回收对策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视阈下的物流发展是一种能够净化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或者能够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生态物流。快递包装回收体现的正是这种生态物流的理念。立足高校快递包装回收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分析问题出现原因后, 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原则, 从国家、企业、高校、个人四个主体出发, 以意识、制度、技术三个维度针对性地给予相关对策建议。

(一) 坚持国家生态物流的宏观定调

(1) 倡导资源循环使用的生态物流理念。政府利用其丰富的资源, 可借助互联网平台发布一些具有科普性的公益短片对快递包装回收活动进行大力宣传, 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对快递包装回收物流活动的重视。

(2) 规范快递行业资源循环使用的责任制度。国家应该建立快递回收专管部门, 并尽快实现在快递包装材质、包装方式、包装技术、包装环保机制等方面设立行业标准。通过监督快递企业包装是否使用环保材质、是否建立包装奖励机制以及信息保密机制, 以国家强制力来有效促进快递回收机制的尽快健全。

(3) 保障快递行业资源循环使用技术的资金支持。国家作为强有力的物质后盾, 应该投入大量资金鼓励快递包装绿色回收, 为企业的绿色发展转向提供资金支持。

(二) 强调企业生态物流的主体责任

(1) 明确快递包装循环使用的责任意识。快递包装回收无论是从经济效益还是可操作性上讲, 企业都是办好这件事的最核心力量。企业应该明确自身的责任意识, 主动承担起快递包装回收的社会责任。

(2) 完善快递包装循环使用的机制体系。高校附近的快递服务平台应当积极行动起来, 建立相应的回收奖励、信息保密等机制, 更好地促进快递包装的回收利用。

(3) 提升快递包装循环使用的技术投入。企业应积极寻找新型可降解材料替代现行回收利用率较低的快递包装材料。加大科研投入, 设计新型快递纸盒, 如采取拉链纸盒来减少胶带对纸盒的损坏, 采用新型防震缓冲材料如蜂窝填充材料来提高快递包装的回收率等。

(三) 重视高校生态物流的辅助引领

(1) 举办快递包装循环使用的宣传活动。高校与校园快递公司协商合作, 通过举办快递包装循环使用的主题活动以及相关奖励活动来提高学校师生的环保意识。

(2) 增设校内快递包装回收的平台。根据学校的空间布局和购物群体的分布, 高校有关部门可在生活区内建设快递包装回收站。

(3) 建立与快递回收部门联合的技术机制。高校与快递包装企业建立技术合作, 加强诸如包装循环使用材质研发, 适宜包装重复使用的包装大小型号研发, 提升包装回收使用的关系模型调研以及完善包装回收使用的奖励、信息保密机制调研等。

(四) 落实个人生态物流的行动配合

(1) 提升快递包装回箱意识。在日常生活中, 个体应该落实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 积极参与各大平台的快递包装回箱活动。在享受快递带来的便捷服务时, 增强社会责任, 推进快递包装的绿色行动。

(2) 践行文明拆解快递行为。个人作为落实快递包装回收的行为主体, 在日常收取快递中应该尽可能对包装进行文明式拆解, 以最大程度地保护快递包装质量和性能的完好性, 实现快递包装循环使用。

摘要: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以协调人、自然、社会三者关系为特征, 集中表现了马克思主义礼待自然的生态观。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视阈下的物流发展就是要求物流过程能够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面对我国快递业务量日渐增长的现实, 快递包装背后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不容小觑的环保隐患。高校学生作为快递新业态的重要受众, 这一群体的快递包装回收问题更加值得关注。首先, 在收集整理调查问卷和访谈资料后分析了高校快递包装回收存在问题;然后, 运用联系发展的眼光, 深层次的探寻了这些问题背后原因;最后, 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原则, 从国家、企业、高校、个人四个主体出发, 针对问题出现的三个原因, 每个主体都对应地从意识、制度、技术三个层面给予高校在快递包装回收若干对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快递包装回收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62.

[2] 包双叶.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条件下的生态文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2.

[3] 张漠林, 许英, 张修.快递包装回收业务在高校中的推广研究[J].山西农经, 2017 (21) :11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析中国传统视觉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下一篇:浅析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