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产业发展趋势

2022-11-05

第一篇:新媒体产业发展趋势

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21世纪,浩浩荡荡。媒体正迎来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全新变革,媒体正在经历一场由技术推动的转型。新媒体的内涵和外延在时刻迭代与突破,传媒行业也随之不断自我革新。作为一个传媒学子,如果想比别人看得更远些,还是得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一.在纸媒人心惶惶的情况下,NewMedia新媒体联盟创始人袁国宝说:“这个时代并不是报纸死了,而是那个纸死了,那个载体死了,但换个平台或方式传播,依然有生命力。对媒体人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而他理解的新媒体有五大发展趋势:

①碎片化。碎片化不是媒体的特征,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征。媒体的碎片化其实给很多自媒体带来了机遇,其出路就是专业、精细、特色加个性。

②全媒体时代。所有的媒体未来就只有一种形态,就是社会化媒体,即他在NewMedia联盟定义的全媒体时代。比如说提到人民日报,原来就是一张报纸,但今天的人民日报是什么?它是一份报纸,是一个微博,一个微信,是一个全媒体平台,这构成了人民日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立体的全面化的影响力。

③垂直细分受众。这个时代真正的标志应该是从消费、心理、行为这几个角度去细分受众,发现受众真正的特征。这也是新媒体非常难得的一个机会,可以直接和消费者接触。(传统媒体的人如果真正解放思想去做自媒体,一定会比别的任何一个行业的人都会有更大的优势。比如说他的文字功底、他的视野、他的人脉、他在社会上的这种灵活度都非常强。)

④媒体出现并购潮。虽然中国的媒体管制比较严,但是在财经领域已经出现阿里巴巴在并购很多传统的媒体,然后会发现蓝鲸财经记者联盟在拿到五千万的风投之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是去招募二百个一线的传统的记者。(因此他的理解,是说这个时代并不是报纸死了,而是那个纸死了,那个载体死了,但换个平台或方式传播,依然有生命力。)

⑤价值扩张。什么叫价值扩张,就是媒体也要自媒体化,你会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你会输出你的价值观,输出你的平台,输出你个人的影响力,媒体也会出现拟人化。有这种个性化的标签,媒体才能走得更远,而不能像传统的那样,把几家媒体合并通过行政手段做到更大,那是没用的。 二.在2016新浪未来媒体峰会上,硅谷精神布道师皮埃罗·斯加鲁菲发表了《2017未来媒体报告》,揭示了未来媒体的十大趋势。具体如下:

①用户体验技术。某种程度上来说,新闻也是涉及到用户体验的,在今天更是如此。你需要将新闻作为一种用户体验来进行思考。过去谈到用户体验,更多地是和电脑如何呈现信息相关,而这也是越来越多新闻正在做的。WORD杂志创意总监贾米·莱维目前已转型成为用户体验顾问。

②大数据。通常来说,新闻生产者并不认为自己需要精通大数据。这是事实,新闻媒体机构在做什么?他们在读取、存储、书写数据。但实际上新闻业要做的是新闻媒介收集数据、创建数据、分发数据,以及数据变现。所以,谈到大数据,你需要把新闻生产也看作是大数据。

③新内容时代。在内容方面,内容的本质也在发生巨变。这是一个病毒式传播时代、碎片化时代、非职业选手时代、多元消息时代。对于那些传统媒体的专业记者来说,生活在这样一个简短新闻、极简内容的时代这可能会让人沮丧:Twitter上只能发布140个字符!美联社的演讲者说得好:越来越多的内容,也就意味着人们停留在内容上的时间越来越短。

④流媒体。要知道,在几年前,直播只是一个新生事物;而现在,几乎每个人都在直播。很多公司也这方面也投入了大量资金,这里谈到了一个案例,BuzzFeed在Facebook上做了一个有关西瓜爆炸的直播,吸引了近100万人围观。

⑤手机应用(App)。越来越多人人是从APP上获取新闻的,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有成千上万个APP。而目前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便是用户对APP的忠诚度并不高。

⑥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共舞。有人谈到了新技术的威力以及新技术的潜力,VR能够为大众创造身临其境的个性化体验。“增强现实AR”这一概念也开始流行,这是一款有趣的视频游戏,并且在不断地走向成熟。

⑦创客文化。很少人把记者和创客联系在一起,但这是一个全球趋势。创客文化,它大约十年前诞生于硅谷,现在在世界各地都有很多创客大会、创客活动等等。新闻生产越来越趋向于一种形式的创客文化,在这场运动中公众参与则更类似一个创客社群。

⑧货币化。对于新闻媒体来说,最大的一点忧虑在于科技革命过后我们应该如何盈利?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⑨新平台。在这有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原有平台依旧存在,我们还是在读新闻、听新闻、看新闻,已有平台仍在,但同时又有新平台出现。所以我们需要搭建大量平台。下一步会是什么?我们有物联网、智能城市、智能车、可穿戴设备,新的平台会不断增长,而已有的平台也不会消失。

⑩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写作。我们似乎进入了这样一个时代:机器人写报道供机器人阅读,机器人还会想如何借此赚钱。因为它通晓你的生活,你喜欢什么、你在哪儿购物、你住在哪儿、你挣多少钱。不管你如何称“人工智能”,算法也将越发驱动整个新闻制作的很多流程。 (作者系:云南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段永华:未来媒体浪潮-新媒体发展趋势报告

【2】搜狐平台中国新媒体发展十大趋势

【4】中国产业洞察网 - 我国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篇:中国新媒体产业十大趋势

一、新媒体的战略机遇

“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管理;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同时国家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重点战略部署,预示着“十二五”期间对新媒体产业将蕴含着重大战略机遇。

二、融合发展成主新媒体旋律

三网融合、物联网与互联网的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新媒体产业链之间的融合、新媒体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新营销模式与新媒体的融合,新媒体融合发展将成为2011的旋律。

三、新闻网站转企改制上市与机遇

新闻网站转企改制上市已进入倒计时,这些“国家队”网络新媒体,以其新闻报道资源优势与竞争力,如能在引入资本力量的同时,加强新媒体市场化模式的创新,新媒体产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四、门户网络新媒体进入新一轮竞争

在“国家队”网站积极抢占新媒体阵地同时,几大门户网站之间展开了新一轮的竞争。新浪的“重新规划新浪未来”;搜狐的“再造搜狐”;腾讯的“打开未来之门再造新腾讯”;网易的“构建组合拳,图谋大发展”。2011的门户网站将进入新一轮的竞争。

五、团购网站能否成为新媒体新领军者

团购这一基于新媒体营销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快速兴起都堪称是2010年的一大亮点,短短半年多的时间就诞生了千余家团购网站,并且有多家团购网站闪电式地获得了总计高达数亿元的投资,创造了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又一个奇迹。2011团购网站如何持续健康发展,能否成为新媒体的新领军者拭目以待。

六、微博是2011最给力新媒体

由于微博的即时性、交互性、开放性以及低成本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可以让每个人发挥新媒体的特点,实现创造与传播、关注与交友、尊重与满足等人类的基础需求和精神需求。一个消息通过微博可能被迅速无限放大,达到最快速最广泛的传播,微博是人人可以参与的社会化、低成本的新媒体。微博是2011最给力新媒体。

七、新媒体知识产权环境将趋好

2010年10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国办发〔2010〕50号),从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在全国集中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专项行动以新闻出版业、文化娱乐业、高新技术产业、农业为重点整治领域。在新媒体领域,政府有关部门将加强网络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互联网侵权盗版,重点打击影视剧作品侵权盗版行为。加强网络购物、电话购物和电视购物活动监管,重点打击利用互联网、通信网络和电视网络销售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商品的欺诈行为。专项行动的开展将为新媒体产业的发展不断创造良好的知识产权环境。

八、网络舆情与危机公关备受重视

新媒体的创新与发展,使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舆情信息已经被视作观察和把握社会舆情动态的灵敏的“舆情表”和“风向标”。如何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创新信息传播方式,拓宽信息传播渠道,增强网络舆情管理能力和突发事件危机应对能力,无论是对政府还是企业都是一项迫在眉睫和坚持不懈的重要工作。

九、创新型新媒体将受资本追捧

随着三网融合全面推进,创新型新媒体将迎来更好的发展空间与投资机会。三网融合将给新媒体带来一次巨大的产业变革,网络电视台、IPTV、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正加快融合;数字新媒体、移动新媒体、户外新媒体、网络新媒体创新不断;传统媒体也开始加快了新媒体融合发展、打造全媒体的步伐与改制上市计划。具有发展潜力的创新型新媒体将受资本的追捧。

十、新媒体给力文化创意产业

在“十二五”时期, 我国政府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新媒体涉及到出版发行、版权贸易、影视制作、动漫游戏、文化传媒、广告会展等文化产业各个环节,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新媒体以技术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为新兴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新媒体已经成为各地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抓手和重点,给力文化创意产业。相信2011新媒体将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亮点和热点。

第三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三个趋势

宽泛化 小众化 多元化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三个趋势

在人们眼里,报纸、杂志、电视等传达信息进而影响受众的媒介形态就是媒体。若以此来界定,百度、有道等搜索引擎,新浪、腾讯、钛媒体等网站,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墨迹天气、携程旅行等APP,都可以叫媒体。

可以预见,未来大家将在各种不同的生活场景里消费信息,媒体的边界会变得模糊而宽泛,媒体的内容会变得特定而小众,媒体的形态会变得丰富而多元。

宽泛化:媒体边界变得模糊

自从微博出现并让人人都可以当上记者时,媒体的范畴就开始变得宽泛。现在,一个人、一家企业都是一个媒体。一些企业的高层更是成为拥有几百万乃至几千万粉丝(受众)的超级媒体。例如,罗永浩拥有747万微博粉丝,马云拥有1557万微博粉丝,潘石屹拥有1698万微博粉丝……他们每发一条微博,就能在第一时间传播到数量级可观的粉丝那里;他们的内部讲话、公开演讲,也成为最稀缺的媒体资料。在最近举办的媒体训练营2014年夏季峰会上,小米公司联合创始人黎万强在演讲中提出:“每个公司都是自媒体,每个公司都应该快速地转型,让自己成为自媒体。” 随着媒体的宽泛化,广义媒体的竞争也变得激烈起来,一些媒体甚至还没来得及参与竞争就消失了。未来的媒体形态,将由新闻单位、企业媒体、自媒体构成,后两者经过市场筛选后变得活力十足,成为个性化突出的高品质媒体。

基于市场化媒体的以上特征和需求,公司制会成为一些大众媒体的新选择。壹读传媒CEO马昌博就宣称“壹读是公司,不是媒体”;财新传媒总编辑胡舒立也表示,“应当承认公司制的效率要远高于所谓的事业制。能不能转型为公司,而且建立起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这也关乎传统媒体的转型成败。”

小众化:一张报纸不再包打天下

进入互联网时代,一方面,很多不是媒体的介质成为媒体;另一方面,媒体的内容正变得小众化、专业化,而不是一张报纸包打天下。

在传统媒体的“通用时代”,由于各个条线都要囊括,而且还要保持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因此媒体支出的人力、物力成本居高不下。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些都市报为了控制成本支出,只好限定版面数和总印量,完成从“厚报”向“薄报”的“瘦身”。例如,2014年以来,《新京报》总版数就减少了三分之一,原本各自成沓的文化、娱乐、体育内容合并为“文娱体”版组。《北京晚报》则减少了周末版数,部分版面由全彩改为双彩,以节省印刷及发行成本。 事实上,受众寻求专业领域的信息,更倾向于阅读专业媒体。在细分的成熟市场,媒体注定是适度和小众化的,目标人群与覆盖人群以合适为宜。

未来的媒体,也许会变得越来越“小”——变成若干个小众的、专业的行业媒体。基于长期积累的用户需求信息,这些“深耕行业”的小众媒体可以演化出更多的服务方式。例如“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通过招募会员组建社群,进而开展各种活动;《创业家》以杂志为基础,通过黑马会、黑马俱乐部、黑马大赛等线下活动,向创业公司提供创业培训……

还有另外一种“小”的可能——未来的媒体或许会变成企业的“内刊”,作为公司的“增值业务”而存在。《天下网商》原主编、明道公司副总裁许维就表示,也许以后会出现类似《星巴克lifestyle》《路虎国家地理》《G-star军事博览》这样的企业媒体——它们并非企业内刊,除了名字以外,内容和今天的第三方媒体并无区别,但是企业却能以此来传达自己的价值观。

多元化:专注内容,以不变应万变

近几年,媒体融合与报网互动成为业界讨论的热点。然而,传统媒体在该方面取得成功者寥寥无几,更多的只是把报纸内容搬到网上,而非遵循互联网传播规律生产适合网络传播的内容,并与用户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与共同生产。其实,报网互动也好,媒体融合也好,指向的都是新工具。

当前,除了资本运营外,媒体融合的主要工具就是建设和运营网站、APP、微博、微信。有的传统媒体在这方面表现不凡,粉丝众多,影响力甚至超越了纸媒本身。然而,这样的转型是不是一条成功的路子?未来的媒体形态是否就是如此?目前下结论为时尚早。

媒体的核心任务是提供信息,无论是报纸、广播、电视,还是网站、APP、微博、微信、户外LED屏,都只是工具。如果只重视工具,而忽略或不重视信息这个媒体的核心任务,无异于缘木求鱼。许维就认为:“我们的产品不是某一个渠道,而是内容本身。至于技术手段,到底是不是用微信公众账号,真的不重要。”

可以预见,微博、微信之后,一定会有新的工具、介质出现。市场瞬息万变,工具更迭的速度也令人眼花缭乱,如果跟风走、片面追求工具,很容易耽搁了作为媒体本质的内容信息。传统媒体完全可以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内容,以不变应万变。按照《壹读iRead》出品人兼主编林楚方的看法,即“内容为王的时代确定已经到来”。

在人人都是媒体、每个媒体都需要内容的现实之下,传统媒体应该有理由、有信心输出升级版内容——当然,不是通常意义的一篇新闻报道,而是业内人士所说的“内容产品化,产品服务化”。(南方科技报社 钟汉成)

第四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趋势探析

摘要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两种媒体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承载体。两者由于所处时代以及所受时代发展因素的影响,各有各的特点。那么在今后信息化大环境下,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都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呢?两者的发展趋势又是怎样的呢?文章在讨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概念的前提下,认识两者在现今环境下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更重要的是探讨两者的融合发展趋势,在笔者看来,如果想要达到良好的信息传播效果,两者的融合是时代所趋,必然要产生的。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媒体;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07-0077-02

得益于高科技及网络化的进步,新兴媒体的产生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越来越大,传统媒体似乎被淹没了,似乎正在丧失自身的优势,一步步沦为新媒体的附属品。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传统媒体的一些最基础的不可被替换的地方,新媒体固然很强大,能够适应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能够提高信息的传播效率,也能够让每个人都能自由的发声,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因此,既然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那么两者融合在一起不是更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吗?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让两者都能够取长补短,在信息传播的道路上为群众提供更好更周到的服务。同样都是作为传播信息的媒介,同样都具有传播工具的特点,未来讲究多元化的合作共赢的发展,因此,下文就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进行研究,探讨两者融合的发展趋势。

1 认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

所谓传统媒体,只是相对于近几年出现的网络媒体而言的一种说法,没有网络媒体以前,并没有传统媒体这一说法。我们所指的传统媒体,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大众传播方式,传播工具有报纸、广播、电视以及通信等,通过一些看得见的机械装置定期向社会发布某些信息,为人们提供信息传播的渠道,同时也能为大众提供教育和娱乐等相关的信息,是人们了解外界,接收信息的平台。传统媒体传播信息的方式会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传播空间比较受限,在一些比较贫困的地区,没有信息接收装置,或者说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有些信息不能及时地传播到位。

2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缺点分析

既然我们已经了解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相关概念,那么他们都有哪些特点呢?为什么传统媒体受到冲击日渐式微?新兴媒体真的能够取代传统媒体吗?这些问题都可以从他们的优缺点中得到

解答。

首先,是传统媒体,传统媒体有哪些特点呢?

传统媒体包括报刊、通信以及广播等传播载体,这些传播载体仍然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街上随处可见的报刊亭,多姿多彩的广告宣传栏,拿在手里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书籍,这些实实在在的传播载体带给人们的享受是不可替代的。因此,传统媒体的优点就在于,专注于某一种器官的享受,反而能够给人们带来专注的体验,实实在在的感受。同时,传统媒体由于受到传播载体等的限制,相对于新媒体而言,传播信息量比较小,也会受到空间与地域的影响,降低信息的传播质量。每一种传播媒体注重一种传播方式,形式比较单一,很难形成有创意的传播方式,人们的可选择性也日渐减少,再加上其寿命短暂,再利用率比较低,因此,人们渐渐选择了新媒体。

我们把新媒体的发展认为是适应了时代的发展,那么传统媒体其实也是有很多优势的。例如,经过了长时间的理论和实践的检验,传统媒体有着很广阔的大众受众群体。在收集信息方面,传统媒体也有着相当强的竞争力,尤其是在我们国家这样的人口大国,政府需要传统媒体能够广泛发布和深入收集信息。不只是对信息的简单展示或者简单的表面解释。传统媒体拥有专业化的新闻传播理念与运作机制,在服务于社会的层面,传统媒体还是有着很大的贡献,有着自身健全的发展和监管机制。经过了长时间的经营和发展,品牌优势是无法取代的。随着新媒体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传统媒体为了维持这样的优势,必须进行品牌再造和自身价值的提升。总之,传统媒体拥有的优势较新媒体的人才、资源以及权威性和品牌化上有较高的意义。

其次,是新媒体,新媒体有哪些特点呢?

伴随着高科技成长起来的新媒体,是一种新的媒体形态,分为网络媒体、手机移动终端媒体以及数字电视等。其实新媒体的概念相对来说比较宽泛,不同于传统媒体的都可以称为新媒体。新媒体有着丰富的传播内容,更有创意的传播形式,更快的传播速度,更有效率的传播手段,让人们时时刻刻都能接收到最新信息,在新技术的支撑下,很多事情都成为了可能,能让大家足不出户,知晓全世界。新媒体能够把大家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提高了人们的效率,迎合了大家的休闲娱乐需求。再有新媒体还可以满足大众互动化的需要,通过社交媒体和社交软件,浏览天下新闻,还可以自由发表评论,与其他人互动交流各自的看法,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能想象的事情。因此,新媒体大大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在这一系列快速发展的背后,新媒体也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越来越多的人觉得,通过新媒体接收的信息越多,越像是被信息绑架了,碎片化的时间被利用起来了,但如果不能够合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人们会觉得没有了自己的生活空间,时时刻刻被“绑架”在网上,提升了现代人的焦虑感。同时新媒体的发展依赖网络信息的传播,监管机制还不是很完善,很容易出现虚假信息,让人不好分辨。我们也看到一些不实的信息在未被证实之前就相互谣传,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影响到了社会环境的正常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下,新媒体的发展界限是模糊的,急需要良好的发展环境。

3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分析

通过了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概念,以及对二者各自的优缺点分析,我们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也有了深层次的了解,时代不断在发展,在越来越要求合作共赢的前提下,作者认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是必然要发生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利用各自的优势,为信息传播贡献自己应有的一份力,才是社会对媒体的最终要求。因此,作者认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有以下几个融合趋势。

首先,是结合网络化的发展,继续保持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优势。以后的时代必定是网络和信息的时代,这个是新媒体的传播媒介,充分发挥新媒体的这一媒介特质,将信息更加快速,更加有效,更加真实地传播到受众群体。人们对于信息传播的诉求不断增加,新媒体需要抓住这个机遇以及相应的发展平台,并且能够利用好这个平台,顺应媒体发展趋势与规律,按照媒体发展的本质及行业要求,真正做到信息传播的作用,起到良好的社会影响,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水平。另外,创新的技术是促使媒体提高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以全新的技术与手段来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整合,使其融合共生,发挥出综合整体优势。

其次,是增强传统媒体的品牌竞争力,提升自身价值。传统媒体有着很好的传播基础,只是要慢慢转变旧的传播观念,慢慢引入新兴技术,提升自己的品牌竞争力。要促进两者的融合发展,就应从内容等方面遵循信息传播的规律,转变传统媒体陈旧的观念,实现传统媒体的数字化、移动化发展。在多元化、及时性的环境下,传统媒体应逐渐构建出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媒体系统,再加上国家的政策与基金支持,就能实现一体化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

最后,是加快对于新媒体发展的法律法规建设,监管到位。建立起完善的媒体发展法律法规,对新媒体的传播范围以及内容等进行标准的制定,拓展法律对于媒体领域的监控范围。从上文也可以看到,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也是出现了很多问题的,如,虚假信息大范围传播,影响社会稳定,诈骗团伙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通过新技术的传播让很多人上当受骗。因此,以网络化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媒体也是一把双刃剑,需要我们能够进行及时的监管,规范良好的信息传播秩序,利用好新媒体的优势,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两者的融合。

参考文献

[1]罗晓川.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西部广播电视,2014(6):18.

[2]李?D.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博弈[J].中国传媒科技,2013(6).

[3]李雪蓉.试论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J].中国广播,2012(1):60-63.

第五篇:试论新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八

(一) 新媒体的发展依赖于传统媒体。 新媒体自身存在不足其中主要是受宽带限制和缺乏信息源而这些不足都可以从传统媒体中得到有益的补充。一方面电视媒体拥有四通八达的有线电视它们具有建成宽带高速传输的现实可能性这正是新一轮因特革命兴起的基础它将极大提高络传输速度并结合络与电视的优点为络进入千家万户创造了条件。 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这可以为新媒体提鲜活的内容和素材传统媒体具有星罗棋布的信息采集、经验丰富的信息采集加工人才、丰富多彩的信息数据库这些在“内容为主”的新媒体竞争中具有重要价值。新媒体借助传统媒体的信息资源就能扩大信息采集渠道可以不断获取世界上各个领域的最有价值的信息“活水”!4另外传统媒体还拥有雄厚的资源一些著名新闻机构在广大受众的心中早已树立了良好的传播形象新媒体与这些机构联合就可以利用这些名牌效应提高自身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抑制络信息的虚假性、无效性阻止信息垃圾的侵入吸引广大民的光顾。

(二)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推动下不断改进自身走向完善。 面对新媒体诸多优势的挑战传统媒体显得有些底气不足因而对传统媒体而言调整机制、自我完善已经刻不容缓。新媒体带给传统媒体挑战的同时也为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传统媒体主动积极利用络优势来改进自身。如改革新闻机制大力发展多媒体新闻开发上点播新闻、上图像新闻甚至实验上音像新闻等以便与未来信息高速公接轨。众多媒体纷纷与络媒体联姻获取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络版或电子版新形态。

(三)传统媒体可以以新媒体为工具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质素并达到多层面创收盈利模式创新可以更加强大。

传统媒体在强大门户或优质络传媒中扩大自己的平台、有效整合自己的记者资源及策划资源解决自身的问题。举个例子来说中国报业是一个平面媒体互动交流的平台各大报业集团通过这个络专业门户交流资源和信息以中国报业的广泛辐射传播特点他们组织一系列活动诊断现在各体制内报业集团的市场化问题资源整合利用问题推广优秀发展模式问题及每年一度的各种评选有效地实现了报平台的互享互利。比如针对体制内党报报业集团市场化的尴尬困境专题研讨组织专家和事件亲历者论述相关的问题解决方式并针对各个报业集团市场化道的特点和困难做出诊断;对于像广州报业集团、南方报

业集团等比较成功市场化的集团模式介绍和推广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四)二次传播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传统媒体已经从强势主导地位转化成基础内容提者相对来说需要传统媒体在报道或策划专题时要照顾二次传播的效果要迅速适应这一转变这样才能生存下去有活力的发展。在文字的精致化、文稿的精短化、的高质化、先络再印刷的时效化等等既是对传统媒体的挑战也充满了机遇。

一方面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体过去几年一直都在尝试着利用新的传播技术通过与新兴媒体的整合和互动来提升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新兴媒体如果没有上游传统媒体丰富的新闻内容资源的支持也难以实现飞跃式的发展。可见这两种媒体能够优势互补、互相包容、互相推进、共同发展。他们的关系是:一方面新媒体将最广泛、最深刻的影响二十一世纪人类文化、经济和生活;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向多化经营向“多媒体”转变新旧两种媒体的互助、互进将会迎来二十一世纪信息传播的新纪!

二、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新媒体兴起的过程:首先是电脑的发明然后是互联的出现和HTT协议的发明。其他的数字技术包括卫星电视、宽带和无线服务平台。卫星电视、宽带和无线服务平台这三项数字技术兴起为数字技术席卷当今世界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基础也为数字技术在日后的多化发展提了可能。

中国新媒体产业的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同时政府扶持力度在逐步加大新媒体产业的外部发展环境越来越好。根据相关统计2006年中国新媒体的两大组成板块移动媒体和络媒体均实现较快增长。移动媒体总收入达到888亿包括电视、广播、短信、游戏、移动电视等同比增长41.3%;络媒体总收入为252亿包括络游戏、络广告、络视频、、各种下载业务等其中络游戏和络广告收入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62.0%和48.2%。截止2007年初国内在香港地区和境外上市的新媒体企业已经达到16家。中国广播影视系统已有5家上市公司融资总额达80多亿。5随着新媒体产业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随着竞争加剧新媒体企业将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特点。少数大型新媒体企业凭借其投资、技术和人力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大多数小的新媒体企业只能依靠更加细化的市场维持生存。

(一)由于高新技术这样一个强大的力量在推动我们国家新媒体发展已粗具规模呈现出几个趋势主要表现为:

1.新媒体的技术支撑体系已经比较成熟这是我国新媒体发

展的先决条件。

新媒体是一种传播方式我们不能将传播方式、载体和内容混为一谈。目前传播内容没变新媒体带来的只是传播方式不同。从全世界范围内来看新媒体技术已经完全成熟计算机成为新媒体传播的中心环节互联成为基本载体光电传导、电子纸也日趋成熟。我国新媒体传播的硬件技术和支持条件已经成熟特别是在通讯领域技术上不但与国际发展水平相当甚至有几十项技术能够领先于国外发达国家。

2.使用新媒体的消费者越来越多。

在新闻出版总署进行的阅读调查中阅读传统出版物的人数在以每年12%的速度下降而阅读新媒体的人数则以30%的速度在增长特别是年轻人和知识分子人群表现尤为明显他们正是我们出版物市场未来消费的最大主力。再比如说过去人们读书、看报的时间现在已经大量转移到络上。这些事实都说明了新媒体已经被读者、观众和听众所接受人们的阅读、学习习惯已经发生很大的转变。

3.新媒体的终端已经相当普及。

任何媒体传播都没有今天新媒体传播的条件好中国目前用户的数量已经达到4.2亿计算机显示器、阅读器有1.3亿市场上流通的电子书有30多万种新媒体的终端设备已经相当普及。6这不是政府规划而是市场自动形成的。绝大多数有阅读能力的人都具备新媒体阅读的终端。

4.新媒体传播的内容正在日益丰富。

传统媒体每天传播的信息量不及互联的1/4互联提了丰富的内容带来了精神享受新媒体的市场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新媒体的市场逐年扩大产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光是的产量每年就是3.3亿。一些通讯公司自己或者通过委托创意公司正逐渐转向新闻媒体内容生产如开发报、刊。大批城市的创意园区、文化园区也正在为新媒体提内容软件。

国家十分重视新媒体公共平台的建设这是发展新媒体非常有利的因素。我国已经在新媒体方面采取了重要的措施国家正在着力搭建新媒体重要的平台组织实施重大工程推动广播、电视、出版、数字出版等新媒体平台的建设。

(二)目前我国新媒体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注重大众媒体研究而忽视个人媒体研究;目前的新媒体研究的视角大多数局限于互联这一大众媒体而忽视对、DV等个人媒体的研究。

2.注重单一媒体研究而忽视整合媒体研究;进入90年代以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不仅征服了文字数字化的难题也征服了比文字更加复杂的声音世界这一切都意味着媒体整合的时代已经来临。但是纵观咱们国内已有的研究更多的式注重单一

媒体形式的研究而忽视整合媒体的研究。

3.过分强调传播学视角缺乏与其他学科融合;在新媒体的研究过程中国内的学者过分的注重传播学的视角仅仅从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的角度出发对新媒体的现状和发展进行研究。而忽视了从别的学科吸取营养站在更加宏观的理论和方法的角度对新媒体进行研究。如用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理解新媒体。

4.研究缺乏创新低水平的重复研究现象严重;由于“络热”骤然形成的缘故也由于近年来学风的浮躁致使不少学术成果已出现较严重的雷同现象。络传播和络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能否以更开放的心态不断“刷新”并“升级”自己的研究避免雷同有所创新出高质量的成果这是新闻传播学者面临的挑战。

5.新媒体与社会沟通的思想认识不统一;新媒体业界发展不平衡新媒体满足社会需求的动力不足;社会信息化程度较低;传统媒体的新媒体策略滞后;新媒体技术标准滞后;新媒体的管理亟待加强。

三、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新媒体的根本特性可以用异质化传播来诠释。了解异质化传播则要先理解同质化传播的特点。所谓同质化传播就是把相同或类似的信息毫无区别地传达给受众这也正是传统媒体的特点。在现代科技的支撑下针对不断提升的个人差异化需求尤其是对于信息内容产品的需求新媒体出现了这种新兴媒体能使人充分表达自我并得到其高度个性化内容产品。于是随着新媒体的出现我们进入了异质化传播时代。 (一)多样化

随着媒体形式越来越丰富人们关注的焦点也会不仅仅是络传播研究。更多的研究对象和主题将会进入到研究者的视野。同时研究的触角也会逐渐深入到新媒体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新媒体发展与人、新媒体发展与文化传统、新媒体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新媒体发展与国家技术政策、新媒体发展与传媒市场、新媒体发展与全球化等等社会的方方面面。 1.移动媒体开创新媒体时代。

如今的不只是作为通讯工具还承担起“第五媒体”的重任。有研究者在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对广告互动进行了探讨认为媒体成为新广告媒介具有很大的可能性。对于电视的发展趋势有学者却认为虽然在新技术的狂热推崇下电视将成为新技术催生下的又一颗金蛋但其受到受众心理、内容以及媒介繁荣的制约因此“电视是辅助媒介的主流想象”“技术的指挥棒为人类指向的下一站有可能是‘技术的高地’也有可能是‘技术的漩涡’”。7

另外还有学者研究表明“现在也许还没有人认为报纸的用户会赶上或超过报纸络版或印刷版的读者数量。但是报纸确实是用一种21世纪的方式向渴望得到新闻又忙于行的公众提了一种快乐阅读的享受。”

2.ITV传受互动进行时。

ITV即交互络电视一般是指通过互联络特别是宽带互联络传播视频节目的服务形式。有人指出“ITV用户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地收视节目内容”。数字交互电视是集合了电视传输影视节目的传统优势和络交互传播优势的新型电视媒体它的发展给电视传播方式带来了革新。数字交互电视“颠覆了电视观众的‘受众’定位与电视传媒的‘传者’定位”“数字交互电视的互动传播使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位置不再是固定的而是不断在互相共享的、移动的。” 3.播客——新一代的广播。

通常指把那些自我录制广播节目并通过络发布的人称为“播客”。苹果公司总裁史蒂夫?乔布斯将播客称为“新一代的广播”。“播客”在络中属于新生事物发展规模有待于实践但是依然有值得期待的未来。播客的用途和内容可以包括谈话类节目、音乐节目、会见、讲故事、小说、指南、解说词、运动比赛转播或者实况说明等。“播客”甚至会开拓商界、广告界、公共关系等新的传播领域。例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为了改善时下频频受损的形象提了大量公司高层接受采访的播客文件。另外未来“播客”将从业余走向专业与业余互补并存从免费走向收费“播客”和免费“播客”并存。

(二)与业界结合

随着新媒体研究的不断深入不断地有业界的人加入到新媒体的研究队伍中来如中国互联实验室的创始人之一的方兴东对Blog的研究。同时以往成立络传播研究机构或是大专院校单独成立如北京广播学院2000年设立络传播学院;或是站单独成立如千龙2002年设立千龙研究院。而2003年内出现了一种新模式即大学与站共同建立络传播研究机构且好事成双年底不约而同出现了两家:12月1日“西北工业大学?新华络研究院”正式成立;12月29日“南京大学?江苏省互联新闻中心络传播研究中心”正式成立。8这是中央及地方重点新闻站与高校合作实现资源互补共谋发展的新尝试。

(三)集团化成为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我国传媒集团的发展模式正在取得突破性变化显示了跨地域跨媒体跨行业的发展趋势但无论是专业化水平市场化程度还是科技手段人才素质资本实力传媒质量产业化经营等我

国的传媒集团都需要进一步改进。具体说我国传媒集团化发展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集团化运作程度不高整体缺乏竞争力;组织结构不科学;内部管理不规范;存在发展的机制障碍;传播产品同质化营销手段行政化人才机构不合理经营管理人才紧缺等。我国传媒集团的问题其实是核心竞争力的问题。在传媒竞争越来越强烈的显示情况下要弥补自身得不足解决存在的内在问题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就必须不断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四)对新媒体研究方法的研究

我国从事新媒体研究的学者相对来说理论、知识与技能上准备不足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落后甚至对什么是新媒体还没有完整的认识和了解。因此迄今为止描述性的、对策性的、解释性的成果为多真正能够在传播理论上有所建树的目前还不多见。新媒体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国外现有关于新媒体的研究借用传统传播调查、媒介研究、人类学、社会学、文学批评、文化研究、心理学及政治经济学等研究方法。其中有些是定量分析有些则是质的研究。传统的各种研究方法用在新媒体领域时当然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同。而新媒体也给各种传统的研究方法提了发展方向和新的挑战。 综上所述对新媒体的产生背景、新媒体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做了简明扼要的概括但是还不能深入的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因此我们必须把握新兴媒体的发展特点和发展方向使之成为我们社会发展的推动器。近期国家相关部门将加快启动新媒体研发的重大工程加大对新媒体发展关键技术方面的投入加快制定有关新媒体发展和管理的重大政策以投入、项目、技术、管理四个方面的重大举措推动我国新媒体的大发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项目隐患排查通讯稿下一篇:畜牧局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