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闽南童谣)

2024-07-04

校本课程(闽南童谣)(精选6篇)

校本课程(闽南童谣) 第1篇

漳州台商投资区东山小学 Z z t s t z q d s x x

闽南童谣

编者:林妙真

漳州台商投资区东山小学校本课程

漳州台商投资区

东山小学

漳州台商投资区东山小学 Z z t s t z q d s x x

漳州台商投资区

东山小学

漳州台商投资区东山小学 Z z t s t z q d s x x

序 言

闽南童谣,又叫“因仔歌”,是闽南人的集体创作,版本多样,丰富多彩,对生活都有着生动的描绘和概括。大部分童谣内容通俗浅白,生活化,趣味化,唱念时幽默、动人、押韵、易传诵,在物质贫乏的岁月,提供孩童嬉戏的玩伴,因而深受闽南人的喜爱,并代代相传。吟诵这些古老的童谣,先人多彩的生活,诙谐的语言,像画卷一样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闽南童谣是闽南人的骄傲,也是一种财富,值得小朋友传承。它能配合各种游戏来玩,颇能满足儿童的需要,儿童能从其中获得快乐,并对先人文化起到传承作用。

编者:林妙真 2014.7

漳州台商投资区 1

东山小学

漳州台商投资区东山小学 Z z t s t z q d s x x

漳州台商投资区东山小学

漳州台商投资区东山小学 Z z t s t z q d s x x

目 录

童谣一:抓沙包„„„„„„„„„„„„„„„„„3 童谣二:洗浴歌„„„„„„„„„„„„„„„„„5 童谣三:坐牛车„„„„„„„„„„„„„„„„„7 童谣四:月光光„„„„„„„„„„„„„„„„„9 童谣五:草仔青青正出芽„„„„„„„„„„„„„11 童谣六:腊苏开花苍又苍„„„„„„„„„„„„„13 童谣七:阿嬷欲去读册„„„„„„„„„„„„„„15 童谣八:白河种莲花„„„„„„„„„„„„„„„17 童谣九:落大雨„„„„„„„„„„„„„„„„„19 童谣十:火金姑„„„„„„„„„„„„„„„„„21 童谣十一:老安公„„„„„„„„„„„„„„„„23 童谣十二:新年歌„„„„„„„„„„„„„„„„25 童谣十三:炒米香„„„„„„„„„„„„„„„„27 童谣十四:十二生肖歌„„„„„„„„„„„„„„29 童谣十五:西北雨,直直落„„„„„„„„„„„„31 童谣十六:天黑黑„„„„„„„„„„„„„„„„33

漳州台商投资区 东山小学

漳州台商投资区东山小学 Z z t s t z q d s x x

漳州台商投资区东山小学

漳州台商投资区东山小学 Z z t s t z q d s x x

童谣一:抓沙包

一放鸡,二放鸭,三分开,四相叠,五拍胸,六拍手,七围墙,八摸鼻,九咬耳,十拍脚,十一拍土脚,① 十二拢总挱。②

漳州台商投资区 东山小学

漳州台商投资区东山小学 Z z t s t z q d s x x

注释:

① 拍土脚:拍地板。② 拢总挱:一起抓。

童谣巧妙地采用数字一到十二,教小孩子怎么玩抓沙包的游戏,孩子不仅轻轻松松地学会了数数,还认识了身体器官,活泼有趣。

漳州台商投资区

东山小学

漳州台商投资区东山小学 Z z t s t z q d s x x

童谣二:洗浴歌

一两三,细囝洗浴无穿衫,一两三四,细囝洗浴无代志。土地公来看向,土地婆来保庇,保庇细囝洗浴无代志。

漳州台商投资区 东山小学

漳州台商投资区东山小学 Z z t s t z q d s x x

大致意思:

一二三,小孩洗澡没穿衣,一二三四,小孩洗澡没有事情。土地公来看护,土地婆来保佑,保佑小孩洗澡没有事情。

童谣细腻地写出一个母亲小心翼翼照顾小孩,给小孩洗澡,百般呵护的场景,拳拳母爱之心跃然纸上。

漳州台商投资区

东山小学

漳州台商投资区东山小学 Z z t s t z q d s x x

童谣三:坐牛车

坐飞机看天顶,坐大船看海涌,坐火车看风景。坐汽车钱卡省,坐牛车顺续挽龙眼。

漳州台商投资区 9

东山小学

漳州台商投资区东山小学 Z z t s t z q d s x x

大致意思:

乘飞机看天上,乘大船看海浪,坐火车看风景,坐汽车比较省钱,坐牛车顺便摘龙眼。

童谣展示了一幅悠闲自在的野外游历生活,体现闽南人出门在外的乐观生活态度。

漳州台商投资区

东山小学

漳州台商投资区东山小学 Z z t s t z q d s x x

童谣四:月光光

月娘月光光,老公仔伫菜园,菜园掘松松。老公仔欲种葱,葱无芽,欲种茶,茶无花,欲种瓜,瓜无子,老公仔气甲欲死。

漳州台商投资区 东山小学

漳州台商投资区东山小学 Z z t s t z q d s x x

大致意思:

月光洒在地上,十分明亮,老爷爷挖菜园,把菜园挖得土松松的。老爷爷想种上葱,葱没发芽,想种茶树,茶树没开花,想种南瓜,南瓜没籽,老爷爷十分生气。

童谣生动刻画了一个急性子的老爷爷形象,一块菜园一会种葱,一会种茶树,一会种南瓜,结果什么都没好收成。

漳州台商投资区

东山小学

漳州台商投资区东山小学 Z z t s t z q d s x x

童谣五:草仔青青正出芽

草仔青青正出芽,制服青青是学生。我是学生真正好,唱条歌仔教大家。新歌仔,真好听。听见飞惊我唔惊,猛猛躲到大树下,唔嚷唔哭唔出声。

漳州台商投资区 东山小学

漳州台商投资区东山小学 Z z t s t z q d s x x

大致意思:

小草青青正要发芽,穿绿色制服的是学生。我是学生真正好,唱首歌儿教大家。新的歌曲,真好听,别人听见吓一跳,我不怕,马上躲到大树底下,不叫不哭不出声。

童谣描述了一个正学会新歌曲的的小孩童,扯开嗓子开心大唱,没想到吓到了听歌的人,害得他跑到大树底下躲避,非常活泼有趣。

漳州台商投资区

东山小学

漳州台商投资区东山小学 Z z t s t z q d s x x

童谣六:腊苏开花苍又苍

腊苏开花苍又苍,劝子读册爱用功。少年若唔勤苦读,老来读册难又难。苦瓜开花黄又黄,送子送到书房门。俭食俭穿乎子读,做子爱知母难当。

漳州台商投资区 东山小学

漳州台商投资区东山小学 Z z t s t z q d s x x

大致意思: 茄子开花特别紫,母亲劝告孩子读书要用功。少年时代如果不勤奋读书,到老时读书难上加难。苦瓜开花特别黄,母亲把孩子送到书房门口。省吃俭用供孩子读书,作孩子的要体谅母亲用心良苦。

童谣写出一个母亲省吃俭用供孩子读书,劝告孩子用功勤奋,希望孩子出人头地的浓浓爱子之心。

漳州台商投资区

东山小学

漳州台商投资区东山小学 Z z t s t z q d s x x

童谣七:阿嬷欲去读册

阿嬷欲去读册,找无伴,厝边头尾去问看,大家相招卡贫惰。

阿嬷,阿嬷,老师教啥物,教念歌,嘛教国语,教跳舞,嘛教写字,也搁有教 A B C,阿嬷读甲足欢喜。

漳州台商投资区 17

东山小学

漳州台商投资区东山小学 Z z t s t z q d s x x

大致意思:

奶奶要去读书,想找个同伴,左邻右舍问个遍,希望大家一起作伴去读书才不会偷懒。奶奶,奶奶,老师教什么知识,(奶奶说:)教唱歌,不教国语; 教跳舞,不教写字,也教ABC,奶奶读书读得真高兴。

童谣描画了一个老奶奶人老心不老,招呼左邻右舍去读书,学唱歌、学跳舞,不亦乐乎。

漳州台商投资区

东山小学

漳州台商投资区东山小学 Z z t s t z q d s x x

童谣八:白河种莲花

白河种莲花,种到一四界,叶青青,开红花,归大片拢是花,美到亲像画。

莲子佮莲花,产品摆归街,游客真正济,买产品兼赏花。

漳州台商投资区 东山小学

漳州台商投资区东山小学 Z z t s t z q d s x x

大致意思: 白河种莲花,种得到处都是,荷叶碧绿,花儿红艳,到处都是荷花,美得像一幅画。莲子和莲花,产品摆满了整条街,游客真正好,买产品顺便欣赏花。

童谣描绘了一幅白河莲花风光图,绿叶,红花,莲子,游客满心欢喜地选购产品并欣赏美景,怡然自得的情态娓娓叙来。

漳州台商投资区

东山小学

漳州台商投资区东山小学 Z z t s t z q d s x x

童谣九:落大雨

落大雨,吹大风,天乌地暗打雷公,门口积着满满水,有路行不通。落大雨,吹大风,鸡仔鸭仔惊雷公,避去檐前角,惊到憨憨憨。

漳州台商投资区 东山小学

漳州台商投资区东山小学 Z z t s t z q d s x x

大致意思:

下大雨,刮大风,昏天黑地一直打雷,门口积满水,有路却走不通。下大雨,刮大风,小鸡小鸭被雷声惊吓,逃去屋檐下,吓得傻乎乎的。

童谣形象地描述了下大雨时的场景,刮大风、下大雨、打雷闪电,路面积水,鸡鸭吓呆的有趣情境。

漳州台商投资区

东山小学

漳州台商投资区东山小学 Z z t s t z q d s x x

童谣十:火金姑

火金姑来吃茶,茶烧烧,吃香蕉,香蕉冷冷,吃龙眼,龙眼爱拨壳,换来吃蓝卜,蓝卜仔全是籽,害阮吃一下落嘴齿。

漳州台商投资区 23

东山小学

漳州台商投资区东山小学 Z z t s t z q d s x x

大致意思:

萤火虫来喝茶,茶很烫,吃香蕉,香蕉冷冷,吃龙眼,龙眼要剥壳,换吃番石榴,番石榴都是籽,害得我吃一口掉了牙齿。

童谣赋予萤火虫可爱的人性,喝茶,吃香蕉,吃龙眼,吃番石榴,掉牙齿,读来趣味十足。

漳州台商投资区

东山小学

漳州台商投资区东山小学 Z z t s t z q d s x x

童谣十一:老安公

老安公,今年算来八十统,身躯看来真健康,厝内代志会斗摸,举笔会写又会讲。有人问他吃啥补? 安公笑笑共你讲,平时若是爱劳动,巧赢吃茸补洋参。

漳州台商投资区 东山小学

漳州台商投资区东山小学 Z z t s t z q d s x x

大致意思:

老爷爷,今年算来八十多,身体看来很健康,家里活儿会帮忙,提笔会写字又会说话。有人问他吃什么补药? 老爷爷笑着对你说,平时如果爱劳动,比吃鹿茸、洋参还管用。

童谣活灵活现地描绘了一个耳聪目明、爱劳动、乐观的长寿老人的形象,同时告诉我们生命在于运动,劳动是长寿的滋补品。

漳州台商投资区

东山小学

漳州台商投资区东山小学 Z z t s t z q d s x x

童谣十二:新年歌

初一早,初二巧,初三困到饱,初四顿顿饱,初五隔开,初六挹肥,初七七元,初八原全,初九天公生,初十有食食,十一请囝婿,十二查某囝转来拜,十三食泔糜仔配芥菜,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瞑,十六拆灯棚。

漳州台商投资区 27

东山小学

漳州台商投资区东山小学 Z z t s t z q d s x x

大致意思

初一要起得早,初二女婿要到岳父家拜年,初三要睡到饱,初四每顿都可吃得饱,初五隔开,商家开门营业,初六农家下田施肥,初七是人诞生的日子,初八恢复到平常日子,初九天公祖生日,初十有得吃,十一请女婿,十二嫁出去的女儿回来给父母拜年,十三吃稀粥配咸菜,十四扎好灯棚,十五过元宵,十六拆下灯棚。

童谣讲的是春节16天的生活重点,展示了闽南人过春节这个传统节日的生活习俗,一幅非常典型的民俗民风。

漳州台商投资区

东山小学

漳州台商投资区东山小学 Z z t s t z q d s x x

童谣十三:炒米香

一的炒米香,二的炒韭菜, 三的强强滚,四的炒米粉, 五的五将军,六的好子孙, 七的蚵仔煮面线,八的讲要分一半, 九的九婶婆,十的敲大锣.打你千,打你万,打你一千零五万,漳州台商投资区 东山小学

漳州台商投资区东山小学 Z z t s t z q d s x x

童谣中提到了米香,韭菜,炒米粉,蚵仔面线等闽南特有的食物,美味令人垂涎。

漳州台商投资区

东山小学

漳州台商投资区东山小学 Z z t s t z q d s x x

童谣十四:十二生肖歌

一鼠贼仔名,二牛驶犁兄。三虎爬山坪,四兔游东京。五龙皇帝命,六蛇互人惊。七马走兵营,八羊吃草岭。九猴爬树头,十鸡啼三声。

十一狗够门庭,十二猪菜刀命。

漳州台商投资区 东山小学

漳州台商投资区东山小学 Z z t s t z q d s x x

大致意思:

一是老鼠,盗贼名字;二是牛,犁田好兄弟。三是老虎,满山坡奔跑;四是兔子,游览东京。五是龙,皇帝的命;六是蛇,惊吓人。七是马,在兵营奔跑;八是羊,在山坡吃草。九是猴子,喜欢爬树上;十是鸡,每天啼叫三声。十一是狗,看护门前;十二是猪,菜刀下的命。

童谣让儿童知道十二生肖是我国特有的民俗特色,还了解到各种生肖的习性特点,读起来琅琅上口。

漳州台商投资区

东山小学

漳州台商投资区东山小学 Z z t s t z q d s x x

童谣十五:西北雨,直直落

西北雨,直直落。鲫仔鱼,要娶某,姑代兄,拍锣鼓,媒人婆,土虱嫂,日头暗,寻无路,赶紧来,火金姑,做好心,来照路。

西北雨,直直落。白鹭鸶,来赶路,翻山岭,过溪河,寻无巢,跋一倒,日头暗,怎样好?土地公,土地婆,做好心,来带路。

漳州台商投资区 东山小学

漳州台商投资区东山小学 Z z t s t z q d s x x

大致意思:

西北雨,一直下。鲫鱼想要娶老婆,姑母代替兄长,敲锣打鼓,媒婆是土虱嫂,天黑了,找不到路,赶快来呀,萤火虫,行行好,来照亮黑暗中的道路。

西北雨,一直落。白鹭鸶,急着赶路,翻过山岭,趟过溪河,没有找到家,摔了一跤,天这么黑,怎么办好?土地公,土地婆,行行好呀,来带路。

童谣形象地描画出西北雨一直下个不停,小动物们在雨中匆忙赶路的有趣场景,鲫鱼娶老婆、白鹭鸶摔一跤的可爱情态跃然纸上。

漳州台商投资区

东山小学

漳州台商投资区东山小学 Z z t s t z q d s x x

童谣十六:天黑黑

天黑黑要落雨,阿公仔举锄要掘芋。掘呀掘,掘仔掘,掘着一尾旋留鼓。

嘿嘟真正趣味。①

天黑黑要落雨,阿公仔举锄头要掘芋。掘仔掘,掘仔掘,掘着一尾旋留鼓。

咿呀嘿嘟真正趣味。阿公要煮咸,阿妈要煮淡,二个相扑弄破鼎,咿呀嘿嘟隆咚戚咚呛。

娃哈哈。② 漳州台商投资区 东山小学

漳州台商投资区东山小学 Z z t s t z q d s x x

大致意思:

① 天黑要下雨,阿公扛着锄头要挖芋头。挖呀哇,挖呀哇,挖到一条泥鳅。咿呀嘿嘟真正有趣味。

②阿公要煮成咸的,阿嬤要煮淡的,两人打架打破了碗,咿呀 嘿嘟隆咚戚咚呛,哇哈哈。

童谣述说着阿公、阿嬤为了泥鳅要煮咸还是煮淡而吵得不可开交,甚至打破锅鼎的趣事,这表达了农民丰富的想象力和乐观逗趣的个性。几十年来,《天黑黑》已经成为大家心目中的闽南语经典童谣了。

漳州台商投资区

东山小学

漳州台商投资区东山小学 Z z t s t z q d s x x

漳州台商投资区

东山小学

漳州台商投资区东山小学 Z z t s t z q d s x x

漳州台商投资区

东山小学

校本课程(闽南童谣) 第2篇

--------槐芽镇中心小学

一、课程开发背景

槐芽镇中心小学(原名:保安堡村小学),创建于一九六二年,位于槐芽镇中心地带。2003年我县被省政府命名为教育强县以来,学校凭借县教育局提出的“创建西部教育强县,实现县域教育现代化”的强劲东风,在县教育局及镇教委的正确领导下,求真务实抓管理,同心同德求质量,先后被命名为省级“家长示范学校”、“科研项目学校”、“教改实验先进单位”;市级“农村示范小学”;县级“文明校园”、“平安校园”、“教育科研强校”、“素质教育示范学校”、“红领巾示范学校”、“明星学校”。

近年来,学校确立了“建设动态的、开放的,充满生命活力的21世纪新型学校,让每一位教师尽情享受职业的尊严与自豪,让每一名学生充分享受童年的多彩与快乐”的办学目标,以教育科研为先导,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使新课程的理念逐渐走进了课堂,走进了班级。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实践中,我们发现:低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语言环境变了,要求高了,从原来的以游戏为主转为以学习为主。孩子们一方面为进入小学高兴,充满欢喜、新奇之情,希望早点能自己读书。因 为,书中有那么多有趣的故事;另一方面,又有几分胆怯,特别是那些比较内向的和家庭呵护过多的学生,因他们的能力有限,对文字世界还十分陌生,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阶段是基础教育的基础,面对反差,处理不好会打击学生对学习生活的热爱,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于是我们根据低年级儿童活泼、天真,喜爱说话,但往往语言太快,语序乱,交往中不会运用礼貌语言,还有少数学生怕难为情,不善于与成人交往,不敢在众人面前说话的语言发展特点,经过认真思考和研究,学校决定开发“儿歌童谣”课程,把它作为学校“成长体验”系列校本课程的重要内容,主要原因如下:(一)“儿歌童谣是一种民俗文化”

儿歌童谣作为我们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口口相传,千年璀璨,在厚重的历史尘埃中也难掩其美。儿歌童谣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3000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国儿歌童谣流传地域之广、流传年代之久、内容之丰富早就引起中外学术界的广泛注意,与之有关的著述、文集数量惊人。加强学生对民间文化的学习,是每一所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没有儿歌童谣便没有童年”

几乎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儿歌童谣,儿歌童谣充满了美好的童趣,带给人们童年的回忆。哼唱朴素无华、音韵和谐、节奏多变、语句简练、琅琅上口、易懂易记、幽默诙谐又涉及动物、生活常识、语 2 言、游戏、忆旧等各种内容的儿歌童谣成为许多过来人童年、少年时的必读课。

(三)“灰色儿歌童谣正在流行”

媒体报道:孩子传唱不健康童谣的现象困扰着家长和老师。这一现象说明校园里缺乏反映儿童情趣、儿童生活、健康的便于流传的校园文学作品。我们希望儿歌童谣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流传下来的、富于民族特色的、优秀的儿歌童谣,指导学生自己创作健康的、赋予时代气息的、富有儿童情趣的儿歌童谣,并以此丰富校园文化。

(四)“儿歌童谣是一面镜子”

学生好动、爱玩,喜欢用自己的作品反映童年的生活,用自己的作品反映对客观世界、自身生活的认识,用自己的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儿歌童谣利用这一特点可满足学生的需要,潜移默化地为孩子们营造文明友爱的成长空间,而且校园儿歌童谣不仅可让同龄孩子相互了解,同时也可让父母和老师解到孩子的真实想法。(五)“儿歌童谣我们有基础”

从2006年起,学校开设了儿歌童谣的欣赏与创作兴趣小组,学生兴趣浓厚,欣赏与创作水平日渐提高。指导教师熟悉儿童生活,了解学生认识水平与心理水平,会用儿童的眼光看人与事,会欣赏优秀儿 3 童文艺作品。学生作品多篇发表,并且在全国童谣传唱中获二等奖。以此为内容开发校本课程,学校具有一定的基础,校内条件成熟。融民俗性、教育性、趣味性、文学性、创造性、可读性于一体的儿歌童谣,不受年龄限制,入门容易,学生初学就可在儿歌童谣的创作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同时,儿歌童谣创作过程的情趣性、实践性、表现内容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能提供学生学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认为:儿歌童谣教学所蕴涵的这些积极的教育价值也正是校本课程所追求的,把健康向上、易学易唱的儿歌童谣引入到校本课程中,这也是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种新探索和尝试。

二、课程设计(一)课程总目标

通过儿童歌谣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儿歌童谣欣赏与创作的方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俗文化,满足学生好闹、好动、好新奇的天性,培养学生的言语智慧和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让学生充分享受童年的多彩与快乐。

基于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及学校主动健康发展的目标,儿歌童谣课程总的设计理念为:以“学生成长体验”为出发点,借助于儿歌童谣这一载体,发展学生言语智慧,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具体目标设置如下:

1.指导学生学习、欣赏儿歌童谣,了解儿歌童谣的基本格式、题材选择及一般创作方法。

2.在学生开始接触语言文字之初,利用生动有趣、文字浅显、结构整齐、琅琅上口,易于接受的儿歌童谣形式,培养其阅读兴趣,帮其积累语言,发展朗读和口语能力,体验遣词造句。

3.通过一系列言语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纯净的心灵去感受世界的真、善、美,用自己的双眼去看世界的纷繁与陆离,通过儿歌童谣的学习,欣赏美,创造美。

4.用儿歌童谣的形式记录丰富的童年生活,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其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时空。

5.通过学习儿歌童谣,提升学生的言语智慧,包括言语知觉、言语记忆、言语思维、言语情感、言语个性等素养及其综合。(二)课程内容

根据我们的总目标,儿歌童谣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儿歌童谣的欣赏与创作

5(1)欣赏:中外民间儿歌童谣、同龄伙伴创作的儿歌童谣、名作家为孩子们写的儿歌童谣。

(2)仿作:在欣赏的基础上仿作,融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3)创作:结合学习、生活、游戏进行创作。2.围绕儿歌童谣的欣赏与创作开展一系列活动

(1)诵读儿歌童谣。以每日一首儿歌童谣,每周一星的形式,进行诵读展示交流。

(2)收集儿歌童谣。访问亲朋好友,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儿歌童谣,搜集相关的民间儿歌童谣,感受不同地方的儿歌童谣风格及特色。

(3)赏析儿歌童谣。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传统儿歌童谣、新儿歌童谣及中外民间儿歌童谣艺术欣赏、评价,了解经典作家及其代表作。(4)传唱儿歌童谣。通过相互交流,制作手抄报、出作品集,诗配画、配乐朗诵,向学校校刊、网站、报刊杂志投稿等形式,使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充分享受愉快的童年生活。

四、课程实施(一)实施层次

学校在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的同时,把儿歌童谣教学向课处延伸,为在这方面有爱好和能力的同学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

1.学科渗透。每门学科根据儿歌童谣的内容,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增加有关儿歌童谣内容,渗透在学科教学中。2.开设儿歌童谣的欣赏与创作专题辅导。

3.开设儿歌童谣课。面向1——2年级全体学生,开展儿歌童谣的欣赏与创作教学,辅导学生了解儿歌童谣的基本知识,邀请有关教师开展导读活动)4.开展儿歌童谣兴趣小组活动。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报名参加,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儿歌童谣的欣赏与创作。开展儿歌童谣的欣赏与创作交流评比,通过传唱研究儿歌童谣的艺术价值和教育功能。5.开展“儿歌童谣节”系列活动。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分三个阶段来进行:

第一阶段:激发学生兴趣,了解儿歌童谣基本知识,进行简单的儿歌童谣的诵读与欣赏。(1)激发儿童歌谣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的一种内在动力,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受自己认知水平的限制,做什么事往往只凭单纯的兴趣,因此,我们始终要坚持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贯穿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首先要营造浓郁的儿歌童谣的欣赏与创作环境,良好的环境能起到教育人、鼓舞人、培养人的效果。我们开展儿歌童谣教学要注重创设环境氛围,在教室走廊墙面设立儿歌童谣发布阵地,让学生一来到教室就被这浓郁的儿歌童谣环境所深深吸引。其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围绕儿歌童谣的欣赏与创作,让学生通过现代媒体、查阅图书资料等多种渠道学习儿歌童谣、吟诵儿歌童谣、感受儿歌童谣、创编儿歌童谣,和家长一起开展“同一首歌谣”亲子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了解儿歌童谣的基本知识

儿歌童谣是为儿童创作的、适合儿童吟唱的歌谣,是人类童心的具体表现,是儿童自己的诗。儿歌童谣从表现形式上讲,分顶针格(前后两句首尾相接)、串话(同一类的事物,穿成一串用“一套一套”唱出来)、绕口令、谣谚格、摇篮曲、谜语格、连锁调(很像顶针格,只是前后句的首尾相接时不必特别严格)、数数歌、问答歌、排比格等。

儿歌童谣从作者的不同分为两类,一类是由成人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生活经验和欣赏趣味创作的;另一类是由儿童自行创作的,他们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下来,也就成了一首首“无固定格式、语言生动、节奏鲜明、充满稚趣的儿歌童谣”。儿歌童谣优美的文词,动听的韵律,让人耳熟能详;超轶的睿智,讥讽的谑笔,使人解事识礼;而俏皮的揶揄,幽默的意味,更能使老少妇孺都忍俊不禁;至于那些实用的儿歌童谣,可使孩子们获得许多生活常识。全国各地都能听到儿歌童谣,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

(3)进行儿歌童谣的诵读指导

儿歌童谣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琅琅上口,通俗易懂;二是有趣、好玩,主要是孩子们感兴趣。民间儿歌童谣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不受功利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制约,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我们指导学生收集并围绕礼仪、时令、民俗、动物、植物、游戏等篇目整理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儿歌童谣,指导学生进行儿歌童谣的诵读,使学生通过诵读,活跃思想、陶冶性情、丰富知识、训练语言、增进智慧。

第二阶段:陶冶学生性情,教给方法,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创作方法。通过开设儿歌童谣的欣赏与创作课,带领学生欣赏儿歌童谣作品,引领学生走入艺术殿堂,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1)在“儿歌童谣”的欣赏中感受美

儿歌童谣作为一种文学体式,无论是其表现形式,还是反映内容上都蕴含着美,引导学生去认识、去发现、去辨别,就会感受其美。①语言的美

祖国的语言极富音乐美,优秀的儿歌童谣认真诵读,音韵和谐,琅琅上口,像一首宛转动听的歌。诵读中,语言潜在的音乐性就会变成语言性“音乐”,学生聆听着自己朗读的声音,就会真切地感受到语言的美。一些流传已久的民间儿歌,语言诙谐幽默,读来倍感愉悦。像《颠倒歌》《数数谣》《绕口令》等都有这样的效果。②自然的美

自然美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自然事物的美,人生活在自然中,宇宙万物,千姿百态,五彩缤纷,处处蕴含着美的韵律,一些儿歌童谣所描绘的阳光、月色、大海、雪山……或雄、或秀、或奇,学生在老师的具体指导下,通过选择、整合,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力就不难感知其美了。③生活的美

生活美是指在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的美,包括理想美、环境美、行为美等诸方面。

(2)在“儿歌童谣”的创作中感知美

鉴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接受能力,我们可将“欣赏教学”与“创作教学”同步进行,在“赏”的启发下,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创”,其间,通过“仿”、“借”、“改”、“配”这四种辅助性方法进行创作。学生刚接触儿歌 童谣,需要有一个过程,了解它的特点和基本写法,我们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儿童诗作为“赏诗”介绍给他们,让他们仿照它的写作风格,语言特色,感情色彩,进行“仿作”。“借”就是借用“赏诗”的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写诗,借题写诗,以扩大学生视野,增加练习机会,避免学生因无所写而失去兴趣。“改”就是改变“赏诗”的结局或对所写人和事的态度,通俗地说,就是你喜欢的我不爱。当然,“改”的练习往往会带来一个问题,并非所有的学生都会与“赏诗”为“敌”,因而只能局限于部分学生。“配”就是给图片,音乐配诗。在教给学生这四种辅助性的创作方法同时,我们还要指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告诉他们,哪怕是一片云,一朵花,一只花气球,只要对你有所启发,有所触动就可以写。(3)在“儿歌童谣”的传唱中感知美

通过 “说一说、唱一唱、跳一跳、演一演、书一书、画一画、剪一剪、评一评、玩一玩、用一用”等途径引导学生在“儿歌童谣”的传唱中感知美:

说一说:说儿歌童谣,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儿歌童谣,说一说自己创作的儿歌童谣。唱一唱:唱儿歌童谣,用自己喜欢的曲调重新填词,换上自己喜欢的儿歌童谣唱一唱,也可自己学着给儿歌童谣谱上曲子唱一唱。跳一跳:跳儿歌童谣,让儿歌童谣成为花样皮筋(跳绳)的伴唱,边说边跳,其乐无穷。演一演:演儿歌童谣,以儿歌童谣为素材,创编、排演童话剧、校园剧或歌舞,让儿童童谣走上校园舞台。书一书:书儿歌童谣,以书法作品的形式展示儿歌童谣作品。画一画: 画儿歌童谣,以绘画的形式展示儿歌童谣作品剪一剪:剪儿歌童谣,剪纸是学校的特色,亦是学校开发的另一内容校本课程,我们引导学生以剪纸的形式展示儿歌童谣,别有一番民俗民风。评一评:评儿歌童谣,是整个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是儿歌童谣指导创作的延续和提高。因此,在教学中,开展自评、互评、点评,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儿歌童谣的兴趣。玩一玩:玩儿歌童谣,游戏类儿歌童谣是学生尽情体验玩中学,学中玩乐趣的独特载体。用一用:用儿歌童谣,知识类儿歌童谣开阔眼界;规范类儿歌童谣形象导行,让学生明白怎样做才更好

第三阶段:关注学生成长需要,整合活动资源,创建校园特色文化。

学生创作的优秀儿歌童谣,不是产生在课堂上,而是产生在校园里、社会上、大自然中。相信学生的创造能力,要放手让他们走出课堂,到校园,到操场,到各类活动竞赛中,到田野,到公园,去观察,去发现,去感受,去创造。学校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求以及学生成长需要,整合活动资源,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唱儿歌童谣、玩开心游戏、做文明新竹娃”主题教育,把言语学习、游戏指导、文明习惯的养成以及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和训练有机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儿歌童谣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集体主义教育、法制 12 教育、规则等教育,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我们相信儿歌童谣必将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二)课程评价 评价分两部分:

其一是作品展示。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内、校外学生作品展示,加强宣传和对学生进行鼓励。

其二是建立个人的成长记录袋。内容包括:

1.采用等级制记录学生学习儿歌童谣情况,教师、同学、家长参与评价。

2.作品集:每个阶段学生的优秀作品,获奖作品,荣誉证书等。3.小评论:针对某一作品进行的同学、老师及自己的评价。4.期末评语:记录“家长说”、“老师说”、“同学说”、“自己说”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三)课程师资配备

1.以各年级语文教师为主,其他教师共同参与本课程的实施。2.集中学校在儿歌童谣教学方面有一定文学功底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课程实施的专题指导。3.聘请有儿童歌谣教学,有经验的家长及专业人士担任课程实施的顾问。

(四)教材编写设想

1.学校儿歌童谣校本教材内容的选择原则:教育性、民俗性、可读性、文学性、地域性、知识性、创造性。教材的编写力求规范、通俗,切实反映儿歌童谣的基本特色,又能激发学生儿歌童谣的学习兴趣。

2.儿歌童谣教材的编写需要一个过程,一方面学校将组织教师和学生将收集到的各个时期,不同地域,不同体裁的儿童歌谣进行整理,汇编,用儿童的眼光和儿童的语言来赏析这些儿歌童谣;另一方面,通过一定的积累,把学生在学习儿歌童谣的过程中自行创作的,反映当代少年儿童生活的儿歌童谣编入教材。

传承闽南文化 唱响闽南童谣 第3篇

如何使幼儿能尽快地理解闽南童谣、说准闽南话呢?

一、精心挖掘,撷取闽南童谣素材

首先,依据生活经验选择内容。 幼儿的学习离不开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识能力, 因此选择幼儿已有相关知识经验的童谣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例如,童谣《 土楼好》 讲述的是各种土楼小吃, 这首童谣适合幼儿掌握, 因为他们在生活中接触的土楼小吃的种类多,对于很多小吃都有品尝过的经验,易于理解,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其次,依据幼儿的兴趣点选择内容。 幼儿的年龄特点之一是好动,对一切事物都有好奇心,喜欢具体、鲜明的形象。 根据这一特点,选材就要选择一些结构清晰、特点鲜明、有一定游戏性、形式工整的童谣,如《 食子仔歌》 :“ 一放鸡,二放鸭,三分开,四做堆,五搭胸,六拍手,七围墙,八摸鼻,九捡起。 ”这首玩“ 丢沙包”的儿歌,集数字、韵律、游戏于一体,让幼儿在游戏的融合中把握节奏,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和幼儿的学习热情。

二、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增强学习趣味性

1.直观法

幼儿的思维是以直观形象为主,直观的实物、图片和动作等对于他们来说是容易理解的, 而抽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则是他们难以理解和接受的。 童谣内容隶属于语言范畴, 属于抽象的学习对象,对于幼儿来说较难理解。 因此,只有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化抽象的内容为直观的学习对象,才能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才能被幼儿所理解和接受。在童谣教学中,我们根据童谣的具体内容,采用动作、实物等直观的手段和方法,使抽象的童谣内容直观地呈现在幼儿面前,以帮助幼儿理解童谣的内容,激发幼儿学习童谣的积极性。

( 1) 动作直观法就是在学习朗诵童谣的同时以动作来表现童谣中的某些内容,通过动静结合的形式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帮助幼儿理解童谣的内容。如在朗读《 一两三》 时,结合学习“ 洗衫” “ 磨墨 ”这些词语 ,适时地引导幼儿学习其动作 , 让幼儿在动中学习,符合幼儿好动的年龄特征,能调动幼儿朗读的积极性。

( 2) 实物直观法就是直接出示实物 ,帮助幼儿观察实物 、理解童谣内容。 如学习闽南童谣《 土楼好》 ,通过幼儿自主地品尝甜諽、 咸諽、芋仔諽、松糕、麻糍、双糕润、米香、寸枣这些土楼食品,说一说这些食品吃起来的味道是怎样的。 这一做法不仅为幼儿提供了交流机会,而且能够很直观地理解童谣里相关的内容,为后面能顺利朗诵童谣做铺垫。

2.朗诵法

朗诵是通过语言技巧的运用和语音的多种变化, 把童谣中的人、事、意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趣味绘声绘色地表达出来,也能使字里行间潜在的含义溢于言表,还可以把隐情妙趣抒发出来。 在童谣的教学中,我们主要采用的朗诵法有:

( 1) 图谱朗诵 ,就是借助图谱让幼儿朗诵童谣 。 适当的图谱可以刺激幼儿的眼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将复杂的语言分解成若干较简单的图谱单位,使童谣更加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将抽象的童谣材料直观地再现于幼儿面前。 如在闽南童谣《 一的炒米香》的教学中,教师和幼儿分别手持图谱,其余幼儿紧随着一张张图片的出示,完整地朗诵童谣。 在一张张图片的展现中,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得到提升,并能根据图片带来的明显信息进一步了解童谣内容。

( 2) 表演朗诵 ,就是通过扮演童谣中的角色来朗诵童谣 。 如闽南童谣《 天乌乌》 中有多种类型的角色,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然后边扮演角色边朗诵童谣。 当念到“ 海龙王,卜娶某”时,扮演海龙王的幼儿摇晃身体,加上夸张的表情来表现童谣中的海龙王娶某时快乐的心情 ;当朗诵到“ 龟吹箫 ,鳖打鼓”,扮演龟和鳖的幼儿表演吹奏的动作等等。 幼儿就是在这样的表演过程中学会了朗读童谣,加深了对童谣的理解和认识。

( 3) 节奏朗诵 ,就是根据童谣固有的节奏进行朗读 。 给童谣配上节奏,不仅让幼儿感受到“ 乐”趣,同时培养了幼儿的乐感、美感, 并能享受创作的乐趣。如在朗读闽南童谣《 天顶一粒星》 时,可利用乐器快板或圆舞板,以每小节两拍的节奏进行朗读。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朗读的音乐性,增强朗读的趣味,而且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也是有益的。

3.情境教学

根据幼儿形象思维的特点,“ 情境教学”在童谣教学中体现得非常充分,这对幼儿学习童谣特别有帮助。 事实证明,幼儿时期的歌诵离不开创设具体情境, 幼儿对此也表现出很高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我们不仅在活动室里与幼儿一同布置了富有闽南特色的长廊和游戏环境,而且在每个集体活动时,为幼儿创设一个游戏情境,让幼儿在创设的情境中展开联想,培养其对闽南童谣的兴趣。 情境游戏教学离不开一个“ 动”字,让幼儿在活动中动起来,让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学习。 如:童谣《 唔唔嘤》 的教学,我们就为幼儿准备了布娃娃,创设了娃娃家。 幼儿抱着布娃娃在娃娃家里伴着摇篮曲背景音乐声,边吟诵边表演。

三、积极创造机会,让童谣融进幼儿一日生活当中

开展闽南童谣的教学活动不能只限制于集中教学活动,要拓展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充分利用一日各个环节,把闽南童谣教学有机融入进去。

( 1) 早操时 , 可以利用闽南童谣句式押韵 、 朗朗上口 、 优美动听、有节奏感的特点,把它融进早操的游戏里,如让幼儿边朗读闽南童谣边按童谣的节奏跳橡皮筋、跳圈、跳格子等。

( 2) 点心环节 ,利用分点心时巩固复习童谣 ,引导幼儿朗读 ,避免幼儿枯燥地等待。

( 3) 课前的情绪稳定 ,让幼儿边朗读童谣边做动作 , 集中幼儿注意力,做好上课前的准备。

( 4) 区角活动 ,在活动室的语言区里投放录音磁带 、 自制竹制乐器,引导幼儿在晨午间活动时用自制竹制打击乐器朗读童谣。

( 5) 融进三大游戏里 ,把学过的童谣改编成童话剧 、三句半等 ,投放相应的材料,引导幼儿表演。

开发校本课程 弘扬闽南传统艺术 第4篇

一、课程目标

我校开发的校本课程目标为立足闽南民间音乐,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重视学生音乐实践,鼓励学生音乐创造;通过了解和学习本地传统艺术,培养学生对优秀民间艺术的认同感以及乡土情怀与爱国主义情操。具体表现在三个维度:①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掌握闽南民间音乐的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使学生了解闽南民间音乐创作的历史背景和相关文化。②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模仿、探究、合作和综合等各种方法,使学生掌握知识、弘扬闽南文化。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及实施

为了使课程内容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在选择课程内容时,我们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课程的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是否是他的能力所能接受的;课程内容是否符合本校校本课程目标的总体要求;这些内容是否能使学生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培养和提高动手动脑能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课程内容是否具有实践性、科学性和综合性。我校以“弘扬闽南传统文化,推广多元艺术教育”为主题,选择了南音、拍胸舞、高甲戏、彩球舞、木偶、火鼎公婆等几种形式的闽南民间艺术作为校本课程内容,组织专家及教师编写了《南音——音乐史上的活化石》《拍胸舞——闽南迪斯科》《闽南童谣》《我爱木偶》等校本教材,利用每周二、四下午第三、四节课,有组织、有计划、积极稳妥地开展活动。

首先,创设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仅要教给学生民间音乐知识,而且要让学生理解音乐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如高甲戏,最初是明末清初泉南各地农村,每遇迎神赛或喜庆节日,村民扮梁山泊英雄好汉,随队伍游行于村里田间或就地做简单表演,以宋江故事为主,又以武打为盛;以后逐渐发展为由儿童组成的业余戏,演出节目仍为梁山泊故事。群众称之为“宋江仔”;后来,又有由成年人扮演的专业戏班出现,称为“宋江戏”。在清代后期,南安岭兜村出现了一个“合兴班”,它突破了只演宋江故事的框框,而演出半文半武戏,如《困河东》《斩黄袍》等。以后,“宋江戏”和“合兴戏”互相吸收融化,统一为今日的高甲戏。

其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开辟生活课堂。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外,学校还定期请民间艺人来校进行现场表演和授课,也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带学生参加各种民间艺术活动,这样既让学生增长了见识,又使学生能用所学的民间音乐知识和技能进行艺术实践。

我校把民俗民间文化引进课堂、引进生活,做到人人会学、会传、有绝活,用地方传统文化点燃当代少年儿童的心灵,使学校多元文化教育得以逐步实施。

三、开展多元活动,展示学习成果

课程评价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评价一方面可以改进教师的教学工作,保证课程有较好的效果和质量,另一方面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其更加努力地投入到现实生活中去。我校就主要以开展“民俗文化节”作为课程评价和学习成果展示的主要方式。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这一天,我校举行了庆“六一”暨“校园民俗文化节”展演活动。庆祝活动和节目展演在学校民俗文化艺术团独具地方特色的闽南民俗舞蹈《闽南童谣》中拉开了帷幕,精彩纷呈的节目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孩子们以《高甲戏》为原型,展现了一幅欢天喜地闹花灯的喜庆场面;一群丫髻簪花、彩衣绣鞋的少女,手执彩球以民间舞蹈动作载歌载舞──《彩球舞》,表演出踢球、碰球、抛球等惟妙惟肖的身段动作;酣畅得意、极具感染力的《拍胸舞》,演绎着粗犷古朴、诙谐热烈的舞风,展示着朴素的祈祷;打诨闹科、笑谑诙谐、趣味横生的《火鼎公婆》, 为节日增添了无限热闹气氛;一群“黄斗笠、花头巾、短上衣、宽筒裤、银腰链”的惠安女,在海天一隅编织着如花般的蓝图,这些融汇着乡土、乡情、乡音、乡风特色的节目,创造了一道令人感动的亮丽人文风景线。一次次的展演活动,充分展示了我校“弘扬闽南传统文化,推展多元艺术教育”的办学特色,把民间艺术引进课堂、引进学生课间活动,将现代意识和传统文化融会贯通,让学生在校园内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民族精神的浸润,形成民间艺术教育的特色板块,收到以艺辅德、以艺增智、以艺滋体、以艺怡美、以艺补劳的整体效果,让学校更好地履行了传承文化的历史使命。

谈培智学校校本课程中的童谣教学 第5篇

关 键 词: 理解 体验 发展 生存 内容摘要: 童谣自身所具有的贴近生活、贴近自然、想象丰富、用辞简练、琅琅上口、资源丰富、易于收集等特点,加上教学中赏、读、画、唱、编等教学手段的运用,能更好的促进弱智儿童思维力的发展,及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从而为弱智儿童的社会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又是母语教学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阅读教学阶段目标中提出让学生:“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多年面对弱智儿童语文教学的经验,我认为应在培智学校语文校本课程中大力推行童谣教学。因为课程的最大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而童谣教学对于弱智儿童的发展来说优势很多,论述如下:

一、从童谣自身特点看

1.童谣的内容取材贴近生活、贴近自然。易于弱智儿童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记忆。符合弱智儿童的学习认知规律。童谣内容中渗透出的人文理念也易于弱智儿童理解内化。例如,学习“大树大,小鸟小,小鸟给大树唱歌,大树让小鸟乘凉”这首童谣,由于都是弱智学生熟悉的事物和概念,弱智学生可以很快理解、接受并记忆它的内容。再经过教师的点拨,弱智学生也较容易的理解、内化这首童谣中所包含的互帮、互助、互爱的人文精神。从而培养弱智学生的人文素养。

2.童谣的内容想象丰富,富有情趣,更易激起弱智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弱智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例如,学习“星星是月亮吹出的泡泡,露珠是小草吹出的泡泡。吹呀吹呀吹泡泡,我吹出的泡泡是一首首歌谣。苹果是花儿吹出的泡泡,葡萄是藤儿吹出的泡泡。吹呀吹呀吹泡泡,我吹出的泡泡是一串串欢笑”这首童谣,由于其内容富有情趣,联想丰富,一开始教学就能充分吸引弱智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弱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思维想象力,模仿着说“什么是什么吹出的泡泡”等诗句,锻炼他们的思维想象力。

3.童谣所具有的用辞简练,富于音韵,琅琅上口等特点,更易于弱智学生建立口语表达自信。弱智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是语言发生得晚,表达力差,词汇贫乏,语法简单,发音不准,吐词不清。而基于以上原因,弱智学生大多对口语表达负面体验多,缺乏信心,难于或羞于口语表达,这样就阻碍了他们的语言思维的发展,而语言思维发展的缓慢又制约了他们的口语表达。久之,形成恶性循环,对弱智学生的成长发展及将来的社会化极其不利。但童谣教学却能给弱智学生以机会,简单有趣、琅琅上口的童谣能让他们大胆的说,大胆的练,较易体验口语表达成功的喜悦。久之,他们就会重建口语表达的自信,从而达到弱智儿童会说话、敢说话、会表达、敢表达的目标,也更有利于他们将来在社会上的的生存。

二、从童谣资源特点看

1.我国童谣资源丰富:流传于民间的、收集成册的、古代的、现代的、儿童写的、成人拟作的,数不胜数。对弱智学生来说,资源越丰富,也就越易于收集,也越易于让弱智学生体验收集的成就感。这样,也就越有利于培养弱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促进他们对语文的学习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2.我国童谣丰富的资源也给弱智学生识字量、词汇量的积累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童谣教学中或课外收集童谣时,弱智学生可以较轻松的随文识字、识词,这样,大力祢补了弱智学生普遍的拼音识字能力的不足。

3.我国童谣丰富的资源也给弱智学生创造了较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的机会和语文实践机会,从而也可以更好的提高弱智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他们语言思维的发展。

总之,开发和应用童谣教学,不仅符合语文教学、校本课程编制的理念,对弱智学生的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可尝试以下几种教法:

一、欣赏童谣

据心理学家研究,人类通过五官吸取知识的比例是:视觉80%,听觉11%,嗅觉3.5%,触觉1.5%,味觉1.0%,可见通过视听获取的知识信息高达90%,那么,在童谣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情境教学,用课件制作,表达童谣的意境,让学生欣赏,感受童谣的意境和美,为诵读、理解、记忆童谣打下基础。

二、朗诵童谣

朗读训练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教学中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朗诵环节,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朗读,有助于弱智学生感受,记忆童谣,增强语感,发展语感,体验情感,同时也培养了弱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三、画童谣

教学中,教师可启发弱智儿童把头脑中的童谣情境画下来,这样让艺术走进了语文教学,使原本枯燥,抽象的,符号式的语文教学罩上审美的光环,而且通过让弱智儿童用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想象来表现童谣,达到了提高弱智儿童思维力,丰富弱智儿童想象力的目的。

四、唱童谣

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童谣的句式特点,为童谣配上学生熟悉的曲子,让学生唱一唱。在音乐中体会童谣的韵律美,节奏美。

五、续编童谣。

童谣的内容,富有情趣,联想丰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童谣的句式,大胆的想象,续编,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弱智儿童思维想象力的发展,也可以让弱智学生体验多思考、大胆想给他们带来的喜悦,建立其学习自信心。

六、收集童谣

教学时,教师可在课的开始阶段,让学生汇报课外收集的童谣,在课的结束时还可以布置收集童谣的作业。这样,不仅可以刺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还可以促进他们识字量、词汇量的积累,更可以丰富弱智儿童的业余生活,可谓一举多得。

春节闽南童谣 第6篇

初二场,

初三老鼠娶新娘,

初四神落天,

初五隔规,

初六摇肥,

初七人生日,

初八五谷生,

初九天公生,

初十人割火,

十一请子婿,

十二请没来,

十三阁去荬,

十四搭中棚,

十五上元冥,

十六相公生,

十七去讨钱,

讨没钱,

肮某子,

相打一半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校本课程(闽南童谣)】相关文章:

地理校本课程05-16

校本课程管理06-21

校本课程纲要05-31

绘画校本课程06-15

美术校本课程开发06-04

初中地理校本课程06-18

初中化学校本课程06-20

舞蹈校本课程开发05-13

校本课程和教案06-05

围棋校本课程方案06-07

上一篇:圣诞平安夜温馨文艺朋友圈晚安说说下一篇:篮球校本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