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元日》的诗意

2024-05-28

古诗《元日》的诗意(精选18篇)

古诗《元日》的诗意 第1篇

古诗《元日》的诗意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现在的春节。

爆竹:鞭炮。山家以除夕烧竹,竹爆裂之声令山魈畏惧而远避。

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屠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全句说,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意思就是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

曈曈:光辉灿烂。全句说,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

桃符: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后来演变成春联。

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桃符就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时候逢到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鬼。

[译诗、诗意]

(一)

爆竹声中送走了旧的一年,春风已把温暖送进了屠苏酒碗。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门万户,家家都用新的桃符把旧的桃符更换。

(二)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饮美味的屠苏酒时,又有和暖的春风铺面而来,好不惬意!天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赏析]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春节习俗]

春节,是中国农历的岁首,也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中国民间过春节的习惯,大抵就是从原始社会时代的“腊祭”演变而来的。我国古代人民经过一年辛勤劳动,在岁尾年初之际,便用他们的农猎收获物来祭祀众神和祖先,以感谢大自然的赐予。

春节又叫“过年”,俗称“年”,“年”就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到了农历腊月三十日,时针移过半夜十二点的时候,春节便来到了。按照我国农历,俗称年初一,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正月初一前有祭祖、扫除污秽。三十日要贴门神、对联、吃饺子、放鞭炮,除夕“守岁”等仪式;正月初一晚辈向长辈拜年,然后到亲友家贺年。亲友第一次见面时,说些 “发财”、“过年好”等话互相祝贺,新女婿要到岳父母家中拜年,一般选在年初三,另外,各地除互相登门拜年,节日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逛花市,赏灯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直到元宵节(正月十五)过后,春节才算结束。

古诗《元日》的诗意 第2篇

[宋]王安石

爆 竹 声 中 一 岁 除 ,

春 风 送 暖 入 屠 苏 。

千 门 万 户 曈 曈 日 ,

总 把 新 桃 换 旧 符 。

注词释义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

屠苏:药酒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仪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曈曈:日出时光亮的`样子。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茶、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译文:

寻求诗意的古诗教学 第3篇

一、吟咏诵读, 初步感知含义

谈到古文诵读, 中国古代文化名人各有其独特的见解。比如清代曾国藩谈到自己诵读体会的时候, 深有感触地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 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意思就是诵读要声音洪亮, 在抑扬顿挫间全身心投入其中。说到底, 诵读就是如古人般的“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诵读贵在读, 贵在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去体悟古诗的内蕴。综观现在不少的古诗教学, 教师仅停留于传统的先释义再朗读, 古诗感悟变成了机械的古诗解释, 学生学得很直接, 很难体会到内在的含义。其实, 很多情况下, 古诗的字义经过时代的演变, 已经完全改变了内涵, 对教师而言, 只有真正让理解的主动权交还到学生自己身上, 这样的教学才算是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才算是吟咏出了古诗应有的韵味。

比如, 在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首诗时, 我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

师:同学们, 大声读一读这首诗, 能告诉我你读出了什么吗?

(生读后回答)

生1:我读到了美丽的景色, 烟花三月。

生2:我读出了滚滚的长江水。

生3:我读到了与友人分别。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 从题目中我们便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 那送别应该是怎样的情感呢?

生:应该是满怀深情, 依依不舍。

师:对, 那你们就带着这样的情感读读看。

(生读)

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 我们似乎很难从诗歌里体会到这样的感情。那是不是作者什么感情都没写, 只写了景色呢?

生:好像是的。

师:不用急, 我来说一句, 你们来说一句。

老朋友要走了, 我的心里有些——

生:舍不得。

师:好, 大家齐读第一句。

(生读)

师:这是一个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 可我们却要在这美好的季节里分别, 我的心里更加——

生:难受。

师:好, 我们接着一起来读第二句。

(生读)

师:你看那孤零零的一叶帆船飘向远方, 越来越远, 越来越远, 直到在水天相接的地方消失, 只能看到长江水滚滚向东流去。此时此刻, 你的心里更加——

生:伤悲。

师:是的, 带着这样的情感, 大家深情地读一读。

古诗文教学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反复诵读, 在学生一遍一遍读的过程中, 重复的是文字, 带来的却是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二、情景交融, 理解诗句内涵

没有理解诗句的内涵也就没有真正懂得诗歌。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 教师要有目的地围绕一些重点字词句作一些分析, 以期让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需要注意的是, 翻译词句, 教师不能仅仅是为了翻译而翻译, 有时甚至让学生根据课外补充资料来读背。经典的古诗大多是诗画结合体, 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从诗歌里的物象出发, 在分析中理解古诗的意思。当然, 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生僻词句, 教师也可以适当点拨。

例如, 我在教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课时, 采取了如下教学法:

师:请大家拿起笔, 一起来圈一圈, 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

(师慢读, 生圈词)

师:说说看, 你圈了哪些词?

生:黑云, 墨, 山, 白雨, 珠, 船, 风, 楼, 水, 天。

师:谁能说说看, 这些词语里哪些是真实的, 哪些是想象的?

生:想象的就是墨、珠、天。

师:很好, 这些是作者联想出的, 那还有些没划的是什么词呢?

生:是一些动词。

生:是一些联系上下文的词语。

师:如果把这些词语去掉会怎样?

生:没那么生动了。

师:对啊, 那请大家从这些景物的词语出发, 在翻译的时候说得越生动越好。

从景出发, 以静衬动, 学生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无疑更加深刻, 而且这样的讲法, 也为后面分析写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觅得诗眼, 探析写作思路

什么是诗眼?宋代大词人苏轼在《次韵吴传正枯木歌》中曾经说:“君虽不作丹青手, 诗眼亦自工识拔。”诗眼是作品中的点睛之笔, 是诗句中的一字之工。如同人的眼睛一样, 寻找到诗眼, 就理解了诗的灵魂;分析诗眼, 就能寻找到一条理解古诗的捷径。

如在《石灰吟》一课的教学中, 我做了如下的尝试。

师:大家细致地读一读, 这首诗中哪个词是作者要表达的要领?

生:清白。

师:那前面几句和清白有什么关系呢?

生:我觉得千锤万击和烈火焚烧说的是它追求清白的过程。

生:我觉得粉骨碎身说的是他追求清白过程中的坚定意志, 即使粉骨碎身也不怕。

师:那作者就是为了要表达石灰的品质吗?

生:当然不是, 是为了说明自己的志向。

师:什么志向?

生:就是要像石灰一样有着坚韧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

透过诗眼领会诗句的意思, 理解作者的品质, 往往可以起到触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所以, 用此点可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举一反三, 拓展诗歌广度

古诗学习, 绝不能仅仅停留于对一首诗的理解上。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喜欢将古诗进行适当分类, 如边塞诗、田园诗, 这其实是切合了中国古诗歌各种流派的划分, 值得借鉴。那么, 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也可以由此及彼, 适当穿插一些关于古诗的拓展训练, 由一首导向多首。

诗意的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 第4篇

一、导入,调动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什么比让学生拥有浓厚的积极性有更好的教学效果了。在古诗教学之初,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让他们首先知道什么是古诗,学古诗有什么好处。在学习过程中,同样需要不停地通过游戏、活动等,来维持学生的兴趣。

课例一:《一去二三里》

师:小朋友们,谁能把数字一到十数给老师听一听呀?

(指名答)

师:这位小朋友不仅声音非常响亮,而且还读得非常准确。可是,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我们语文里有一首,它把一到十一下子全部写进去了,好神奇呀!你们想读读吗?

生(齐):想!

虽然是简单的导入,但是带给学生的是无限的新奇和向往,学习的兴趣自然产生。

二、绘景,再现诗歌的物象

低年级阶段,语文教材选择的诗歌大多是那些场景性非常明显的诗作,再加上中国古典诗歌自身存在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黑板、挂图、投影仪、多媒体等媒体,尽可能展示出诗歌内容刻画的画面。不求面面俱到,但要尽可能展现。当然,对画面的喜爱,也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课例二:《登鹳雀楼》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诗里的生字。现在,我们翻开书,看看书里的画面。老师一边说景,你们一边指一指,看谁指得快指得准。

(生翻书)

师:火红夕阳靠着西边的山峰,渐渐地渐渐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生齐读第一句)

师:只有那奔腾不息的黄河水,还是不知疲倦地向东海滔滔地流去。(生齐读第二句)

师:但我总觉得还是看不够这美景,我想,如果把千里之外的景色也看够就好了。(生齐读第三句)

师:那就得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生齐读第四句)

一边是教师的语言描述,一边是学生在书中的寻找,图画中的物象会在学生的大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赏析,理解诗歌的内容

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过程中,教师的着重点不仅仅指向于字词句的理解,还应该通过多维度的解读,一方面初步感受诗歌创设的情境甚至意境,另一方面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课例三:《春雨》

师:一到春天,小雨便立刻赶来了。书中有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她?

生:好雨。

师:是啊,多好的雨,一到春天就来了!和她们一起来的还有谁?

生:风,随风潜入夜。

师:有声吗?

生:没声,润物细无声。

师:又给大地带来了生机,又不影响人们休息,真是——

生:好雨。

如果一味去解析就显得乏味,但如果抓住了关键词,联系到孩子们的生活,会让学生很容易理解诗歌的内涵。

四、品读,感悟诗歌的韵味

记得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如果学习古诗不用嘴,那诗歌的美一定会失去大半。古诗,本来就是用来诵读的,其内在的音韵美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起一种语感的磁场,吸此学生。此处的读,不仅仅是要求学生能够读准诗中的每一个字音,还应该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出的思想感情。同时,教师还应该通过变换(如领读、范读、互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诵读的兴趣。

课例四:《锄禾》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很响亮,可老师觉得还有很多地方可以提高。我们一句一句来看看。同学们,那么热的天,知了拼命地叫着,火辣辣的太阳当头照,你们有怎样的感觉呢?齐读一下第一句。

师:农民伯伯还没在意,一滴晶莹的汗珠滴入泥土。紧接着,又是一滴、一滴。同学们,如果你是农民,你会以怎样的语气读呢?请男生读一下第二句。

师:此时此刻,你一定会想起每一顿的饭食。问一问自己,你知道珍惜粮食吗?自己读第三句。

师:粒粒稻谷里都浸着农民伯伯的汗水呀!同学们,把你对他们的尊敬、你对粮食的爱惜,用心地读一读吧。请同桌互相问、互相读第三四句。

变换了诵读的形式,更重要是指点了学生如何去理解这几句话。通过指点,学生的诵读水平明显提升。

五、补白,拓展诗歌的内涵

留白是古诗常用的手法,每一首古诗里作者都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出了自己的心声。作为教师,要善于从诗歌的内容出发,激发学生的思维,展开丰富的联想,尽可能拓展诗歌的内涵。

课例五:《春眠不觉晓》

师:诗中说“处处闻啼鸟”,为什么到处都能够听到鸟叫呢?

生1:因为春天来了呀。

生2:因为鸟儿在喊我起床呢。

师:有意思,那鸟儿都在说些什么呢?现在,小朋友们都来说一说,如果我是一只……鸟,我会说……

生1:如果我是一只麻雀,我会说,终于不用在雪里找食物了。

生2:如果我是一只黄莺,我会高声地唱“春天在哪里”……

生3:如果我是一只燕子,我会说“我们又回来啦”!

……

拓展和补白最终的目的不仅仅是充实课堂教学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拓展,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诗句的含义。像刚才课例中的拓展,即是为了增强学生对春天到来的快乐感。

元日的古诗词 第5篇

2. 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3. 屠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全句说,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意思是 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

4. 曈曈:光辉灿烂。全句说,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

描写拜年的古诗:《元日雨》 第6篇

《元日雨》

年代:宋 作者: 方岳

云泥隔断拜年人,天自怜予老病身。

荠菜共挑元日雨,梅花未放去年春。

风烟不尽惟吾老,造化无他只此仁。

小试园林栽接手,山中亦是一洪钧。

《宜宾别杨同年》

年代:宋 作者: 员兴宗

江行骇湍涛,文字无暇寻。

满听舟人歌,胸中垢秽侵。

宜宾夷獠乡,系缆日欲沉。

仓卒拜年契,外堂闻韶音。

鸡肥为予烹,酒美亦共斟。

语笑不知夕,蟾蜍满衣襟。

首陈兵战谋,西北敌可擒。

次论月蚀诗,独采仝愈心。

未憎轻簿走,窍誉希山林。

儒学规矩奇,约绳固所钦。

誓将革愚鲁,庶异柴与参。

会浅别又长,情重愁愈深。

愿终保壮节,勿作涧松吟。

古诗《元日》课堂实录 第7篇

长兴五小 莫晶

一、课前导入

1、出示图片—清明时的踏青图,依据习俗得知—清明节 回忆背诵古诗杜牧的《清明》

依次出示图片端午时的景象,中秋节时的景象,回忆古诗林杰的《乞巧》 师:这些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2、师: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首古诗是跟一个节日有关的——春节 春节在古时候叫——元日(导入课题)

二、诵读古诗

1、师解释: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出示日历图)区分1月1日的元旦节和农历的春节 简介这首古诗是由1000多年前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写的师板书:元日

王安石 请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课文纸,自由地读一读

师评语:声音渐渐小了,大家都读好了,坐得很好老师很喜欢

2、指明展示读

出示划分好节奏的古诗(男女生读)

师评语:第一遍把诗读准读顺,第二遍读出节奏,你们知道还有第三遍是怎样读诗的呢? 交流:

生:押韵,押的是“u”韵,师生合作读,读出韵味来(第一遍师读第一句,生读第二句;第二遍交换读)

过渡:读了诗,现在让我们来学了

三、自学古诗,细读诗文

出示自学要求:a、自由读诗,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说说读懂了什么?并圈一圈人们在元日里做了什么事?b、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你看到了()的元日?

(一)交流反馈——解决第一个问题 人们所做的事: 生1:放鞭炮 生2:喝屠苏酒

生3:师引导——挂新桃

师引用神话小故事桃符的来历:两位门神神奈和禄磊

师:除了这三件事情外,其实在第三句诗中人们也做了一件事—— 在新年的第一天里,人们打开窗户,大门,迎接第一缕阳光——迎初阳 师板书(生在课文纸上书写这四件事情)

学法指导:以后同学们在读者些诗时,可以先找节日的一些习俗 练习指导如:樱桃桑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抓习俗了解诗意)

(二)想象画面:()的元日

例如:生——开心的画面,热闹的画面,隆重的画面 师:咱们下次读诗的时候可以从节日的氛围来读 了解诗人写诗的背景

出示资料:王安石作诗时的时代背景,读出背景 联系资料,王安石写这首诗时心情是怎样的?

默读古诗,找出直接描写王安石心情的字,如——“暖”

提问: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看诗中哪里让他暖?联系资料,为什么感到暖?除了王安石,还有谁也感到暖?——人们 再读古诗,并且试着背诵

四、超写古诗

在课文纸上抄一抄古诗,展示成果

让古诗教学诗意盎然 第8篇

1. 反复诵读, 品味“诗韵”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古诗讲究韵脚的合辙押韵、平仄搭配, 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 诵读起来朗朗上口, 铿锵有力, 自然而然地产生乐感, 特别适合大声诵读。这样的古诗词对于正处在审美能力初步形成阶段的小学生来说, 正是积累审美经验的绝佳材料。因此, 古诗教学中应该把诵读作为主线贯穿始终, 要让学生把古诗读得字正腔圆, 要读出诗的节奏, 读出诗的韵味。

例如教学杜甫的《绝句》时, 在大致了解诗意后, 就可以让学生大声地诵读。“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悦耳动听的童声和优美的韵律相映成趣, 古诗描绘的美妙意境也就在这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中深深地烙印在脑海中。诵读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范读、个别读、齐读、自由读, 也可以边理解边诵读, 还可以一唱三叹地吟诵。如果能想象着古人吟诵时的样子, 配上恰当的动作, 这样的诵读不仅可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而且更能感受到古诗独特的语言美、节奏美。

2. 激发想象, 欣赏“诗画”

人们常说“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一首好的古诗就是一幅绝妙的山水画, 一幅迷人的田园风光图。教学古诗时, 教师就要善于捕捉诗中描绘的意象, 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再现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 从“诗画”的直观体验中理解意象的灵动之美, 享受美的熏陶。

例如教学《小池》时, 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意的同时, 用简笔画在黑板上勾勒出涓涓的溪流和清澈见底的小池, 还有池中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和展翅欲飞的蜻蜓……学生在欣赏画的同时, 更深刻地领略到了古诗所展现的意境之美。教学《宿新市徐公店》时, 教师在学生理解诗意后,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自己动手把古诗变成一幅生动优美的风景画, 再引导学生去演一演那“急走追黄蝶”的儿童。这样学生不仅读到了儿童追蝶的画面, 而且还让这些画面立体起来, 活动起来。学生在扮演诗中角色时, 充分调动了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 把诗句中无法描绘出来的声音、动作想象了出来, 极大地丰富了画面, 也成功地体验了诗的意境。

3. 赏析语言, 体验“诗情”

大多数古诗是诗人的睿智及人生感悟的结晶, 是诗人抒情达意的一种文学形式, 给人以鼓舞和启迪, 具有深刻的内涵。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抓住诗中的关键字词或点睛之笔, 指导赏析, 调动起学生的个人生活经验, 尝试触摸、体验诗人的内心情感, 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例如《早发白帝城》是诗人李白被流放途中突遇大赦, 极度喜悦, 离开白帝城乘舟东下时所作。全诗没有一个字是直抒自己愉快心情的, 但是诗中“千里江陵一日还”“轻舟已过万重山”, 字字都流露出诗人的兴奋之情。教学时, 我们可以抓住关键词句的赏析入情入境, 体会作者的感情。

4. 拓展延伸, 感悟“诗蕴”

古诗往往是诗人胸臆的直抒, 对社会现象的褒贬, 具有深刻的内涵, 而且它的写作年代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极为遥远, 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障碍。因此在教学古诗时, 我们可以依托相关的背景资料, 以及同一位诗人的不同诗作或不同诗人的同一类作品, 通过拓展延伸的方法, 就能让学生较为准确地把握古诗深厚的意蕴, 感受古诗独特的魅力所在。

让学生诗意地学古诗 第9篇

一、欣赏古诗语言之美

古诗的语言精练、生动、形象,一字一句皆蕴藏着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然而,古诗的语言与现代文学语言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较为生僻的字或词超出了小学生所需要掌握的语文知识范围,学生在学习古诗时对这些生僻字词理解较困难。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应该重视古诗中的字词教学,从字的基础含义以及引申含义开始,让学生深刻、准确理解其含义,欣赏古诗的语言之美。

例如,教师在教学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这一首古诗的时候,应该对学生进行提问,并且引导学生思考;“春眠不觉晓”的“晓”原本的含义是什么?在古诗中的含义又是什么?这个“晓”字的意思与题目《春晓》中的“晓”有什么不同?“处处闻啼鸟”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呢?诗人为什么要写“啼鸟”而不是“鸟啼”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能够体会到诗人语言的精妙之处,情感之贴切。

二、欣赏古诗真情之美

我国的诗人总喜欢在诗中表达自己的志向与情感,可以说每一首古诗中都包含着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一字一句中都流淌着美好的情愫。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需要让学生接受美好情感的熏陶,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以及精神境界。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认真感悟诗句中包含的情感,让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古诗独有的思想情感,欣赏古诗的真情之美。

例如,教师在进行宋代诗人程颢的《春日偶成》教学时,可以在课堂开始前进行如下导入:使用多媒体工具为学生播放《春天在哪里》这一歌曲后,教师说道:“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到处都是花红柳绿,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相信同学们和老师一样喜欢春天。那么,在宋代诗人程颢眼里春天是什么样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春日偶成》这首诗。”在学生齐读这首诗后,教师再提问:“诗人说‘傍花随柳过前川,这里的花会是什么花呢?”接着使用多媒体工具给学生展示柳树、梨花、桃花等诗句的课件后,引导学生对这些诗句展开想象,教师这时候可以说:“这些古诗对于花的描写实在是太美了,如果同学们置身于这么美丽的景色中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呢?老师觉得,诗人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象,心情一定特别好,温暖的阳光、温柔的春风肯定会激发诗人的诗兴。如果你们是诗句中的‘时人会怎样看待作者,你们认为诗中的‘儿童快乐吗?”

随着教师对诗歌的赏析,诗中流淌的美好情愫能够给予学生真实、美好的感觉,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真情之美,并且受到美的熏陶。

三、欣赏古诗意境之美

诗的意境是指诗中所包含的情调和境界,欣赏古诗的已经之美需要用心体会。诗人通常会将自己丰富的思想感情写入诗句中,我们在欣赏经典古诗时总是能够体会到情景交融。韵味悠长的感觉。在古诗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设置情境、朗读、联想等方式引导学生去欣赏古诗的意境之美。

比如,教师在进行清代诗人袁枚《所见》这一诗的教学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想象力,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设置教学情境进行导入。首先,教师为学生播放了田野的画面,让学生通过画面去想象田野中有什么,在学生进行联想时,教师还可以播放蝉鸣、蛙叫的声音,这样的导入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进入古诗的意境之中,在想象中欣赏《所见》这首诗所描绘的美丽画面,更好地进行后续学习。对学生来说,短短几行诗转变成了栩栩如生的的美丽画面,其美妙的意境也跃然纸上。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因此,在《所见》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领读、分句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诵读。在诵读诗句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牧童悠然的神态,仿佛可以听到牧童悠扬的歌声,似乎也能感受到牧童贪玩想要扑蝉的想法。通过诵读能够使学生进入到诗歌的意境之中,让牧童和学生融为一体。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需要让诗意栖居在课堂中,让学生能够在诗意的教学氛围中体会到古诗之美,从而提高学生对古诗的欣赏和理解水平,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

元日古诗 第10篇

爆 竹 声 中 一 岁 除 ,

春 风 送 暖 入 屠 苏 。

千 门 万 户 曈 曈 日 ,

总 把 新 桃 换 旧 符 。

注词释义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

屠苏:药酒店。古代习俗,驱邪避瘟以求长寿。

曈曈:日出时光亮的样子。

桃:桃符,古代风俗用桃木板写上两个门神的名字,分挂大门左右驱鬼镇邪,每年一换。

古诗今译

元日古诗解释意思 第11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解析

此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逢年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至今。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

作者

古诗元日拼音版 第12篇

yuán rì

元 日

wáng ān shí

王 安 石

bào zhú shēng zhōng yī suì chú, chūn fēng sòng nuǎn rù tú sū

爆 竹 声 中 一 岁 除,春 风 送 暖 入 屠 苏。

qiān mén wàn hù tóng tóng rì,zǒng bǎ xīn táo huàn jìu fú

千 门 万 户 曈 曈 日,总 把 新 桃 换 旧 符。

注释

⑴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⑵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

⑶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⑷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样子。

⑸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赏析

这是一首诗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王安石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在第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谈小学古诗教学如何教出诗意 第13篇

一、古诗教学中的感性诗意

感性诗意是指学生在古诗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对古诗的整体感受。我们理解古诗的诗意可以从古人诵唱中寻找到部分印象, 古诗 (包括词、歌、赋等) 在古代是可吟哦可歌唱的, 其中还会伴以一些肢体动作等, 因此我们从相关影视作品中看到古人诵诗唱诗必是一种飘逸的感觉。

这种整体观感能否在小学古诗教学中重现, 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且不说国学热在当下受到的一些批评, 就说古诗本身对于现代的小学生而言, 能否满足一种精神上的需求, 值得深思。一方面今天的学生不存在不学诗无以言的语境, 诗无法成为学生的日常语言;另一方面古诗自身携带着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很多孩子在入学之前就已经接受过家庭的古诗教学,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等, 皆是幼儿朗朗上口之作, 这说明人们在潜意识当中还是有着一种古诗情怀的, 而学生在幼儿时代接受到的这种启蒙, 有利于小学语文中的古诗教学。既然有这样的客观基础, 我们也就迈出了带领学生感知古诗感性诗意的第一步。古诗教学中, 首先给学生播放一段古装读诗的视频, 如孟浩然之《春晓》, 视频中古风渲染之下, 学生也不由自主地跟在后面读了起来;也可以给学生亲身示范一下古诗朗读 (如果身着汉服则效果更好) 《山行》, 学生会踩着老师朗诵的节奏跟在后面摇头晃脑。

二、古诗教学中的理性诗意

作为存在于教学形态中的古诗学习, 离不开对其进行理性分析, 这主要是基于评价的需要。理性诗意来自于对诗进行理性的解读, 而要做到理性解读, 就必须超越日常教学中的技术化倾向。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施力:

一是寻求古诗教学中的言意共生。无论是唐前不讲格律的诗, 还是自唐以后有着严格字数要求的诗, 都在追求以简言表达赅意。对于诸多古诗中的名句而言, 有时只靠机械地重复朗读, 也确实难懂其意, 这就需要理性思维的参与。如教李白之《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何意?——笔者小学学此诗之前, 曾以为故人为已故之人, 竟也能以伤感的心情去理解此诗, 至今想来如同笑话一般, 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 这何尝不是尝试自解古诗的一种体验?以此逻辑类推, 焉知今天的学生没有类似的逻辑推理?尤其是第三四两句,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现代文理解与古诗理解有着天壤之别。现代文语境下, 这两句话无非写一只帆船在江中渐行渐远, 最后只看见长江水不断地流淌。显然, 这样的解释如同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 远远体现不出诗人本意。因此, 理性解读在这里就体现出了价值, 对“孤帆”、“远影”、“尽”、“唯”、“天际”等重要字眼进行解读就体现出了重要的价值, 一种送别的心境也就显示了出来:偌大一条长江, 何以在诗人眼中只有孤帆?孟浩然已经走, 独诗人在江边眺望, 他们之间此时连接感情的纽带是什么?事实证明, 在重点分析了这些字眼的意思之后, 学生读诗的感觉会有一种质的变化, 读诗的心境也就越来越与诗人接近了, 而此名句也就深入了学生的内心。

二是探析古诗教学中的关键时刻。在这些年的研讨教学思考中, 笔者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即不少学生常常会在某个时候对古诗有一种顿悟的感觉, 明明还是一知半解的状态, 他会突然变得开窍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关键时刻呢?学习心理学告诉我们, 学习有时候确实是一种顿悟的过程, 类似于人们常说的量变引起质变。笔者分析后以为, 在古诗学习中, 学生会因为一开始难以理解诗中意思, 因而只要教师能够给他们提供一种积极思考的氛围, 他们就会调动多种因素去思索, 去理解。积聚到某个时候, 这种理解会突然与诗人原意吻合, 于是关键时刻就到来了。从这个角度讲, 关键时刻的设计与营造, 是我们古诗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任务。

三、诗意的教学产生诗意

走进古诗意境,品味诗意人生 第14篇

【关键词】古诗意境;写作背景;绘图再现;语言品味;联想想象

纵观诸多诗歌,都存在着一个灵魂,那就是意境。所谓意境是由诗人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融合而成的,而作为主观感受的“意”又往往寄寓在客观景象的“境”中。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入其“境”,才能使学生“悟其神”会其“意”,真正领悟到古诗的意境美。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导一二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要繁复冗长的讲说。”古诗的教学,一定要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引导学生借助诗人的丰富联想,展开想象,领略诗人雄伟的气魄,以及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因此,笔者认为古诗教学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教师能否诗情画意地教,学生能否诗情画意地再现古诗意境。既然如此,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进入古诗的意境呢?下面,笔者将结合自我的教学实践来简单谈谈方法。

一、从写诗背景入手品味诗的意境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不同的人事关系构成诗歌不同的背景,而这些背景又直接影响诗中内容的基本情调。不分析其背景,就难以了解诗中感情的基调。因此,要领会诗的意境,就必须分析诗的背景,从中认识诗中艺术境界的氛围或情调。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在古诗课堂教学上,教师不妨用通俗、生动、形象的语言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古诗的创作背景或诗人的坎坷经历,把学生带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从而使学生设身处地、感同身受。

二、从绘图入手再现诗的意境

诗,语言表达的艺术,画,线条色彩的艺术。可以说,一首好诗,就是一幅绝妙的图画。古诗的特点就是诗中有画。我们在教学时,可利用课本插图或自制的幻灯片根据诗的内容绘制诗意图,再现情景,使学生触景生情,进入诗的意境。如教学的马致远的《秋思》时,我让学生画一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或用简笔画,或用素描简单勾勒,一幅幅充满稚气与童真的画面上呈现出:干枯的藤蔓,缠绕着一棵垂死的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夕阳向西缓缓落下,秋风萧瑟,在一条古老荒凉的道路上,一匹疲惫的瘦马,瘦马上一个瘦弱的人。然后我就着画面内容继续引导学生:看到这样的景物,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感觉?马上的人又是谁,此时在无限夕阳下他又会想些什么?这样,诗人的思乡之情自然也就跃然纸上了。

三、从分析语言入手品味诗的意境

分析诗歌的意境首先要分析诗歌的语言,理清诗人感情发展的脉络,找出句子之间与思想感情关联的因素,切忌架空分析。由于诗歌语言的精炼性及诗歌句子结构的特殊性,分析诗歌的语言,很关键的一步就是讲清关键词语,只有抓住这些关键字眼,深刻挖掘,才能真正进入诗的意境。如教学陶渊明《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诗句时,我抓住了“悠然”与“见”这两个关键字,为此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我让学生讨论如果“悠然”二字换成“忽然”、“突然”等词,“见”换成“望”、“看”、“瞅”等字好不好。学生在讨论过后认为还是原来的词用得好,因为能把陶渊明那种恬淡闲适的不经意间的心情和神态描摹出来了。这样的讨论,在无形间就拉近了学生与本诗意境的距离。学生学起来自然轻松不少。

四、从调动联想想象入手,品味诗的意境

每一篇诗作都是客观世界在诗人心中的再现,或多或少地打上了诗人自身思想感情的烙印,所以鉴赏诗歌首先应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诗歌的内涵,品味诗情画意。这中间有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联想和想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

如教学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尽”、“生”等关键字展开想象。一片荒芜的古原上,在春风的吹拂下,被野火烧过的野草顽强从地下破土而出,展示着蓬勃的生命力。再读“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又引导学生抓住“满”字展开想象,体会到在荒芜的古原上,诗人在此送别自己的好朋友,连小草充满了离别的伤感,更何况是人呢?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把学生的情感与诗人拉近距离,古诗的意境美也就一览无遗了。

古诗文的教学研究还处于起步的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发掘和检验。以上只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更多教学一线的老师的注意,让古诗文教学这一束鲜花在教学研究的园地中更灿烂地绽放。

参考文献:

[1]王尚文.中学语文教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元日古诗带音乐 第15篇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夜、岁除、大晦日,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小学频道提供了有关除夕五言古诗,希望对大家了解除夕有帮助!

有关除夕五言古诗:《元日》

《元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世民。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

穆矣熏风茂,康哉帝道昌。继文遵后轨,循古鉴前王。

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

【译文】

元日古诗每一句的意思 第16篇

《元日》这首诗歌的意思是:在爆竹声声中,人们送走了旧的一年,迎来了新的一年。春天里,有和煦的春风,人们开怀畅饮屠苏酒,心情很舒畅。家家户户的房子都被太阳的光辉照耀着。家家户户都在春节的时候,把门口上的旧桃符换成新的桃符。

在诗歌中的一些词的意思是:

1元日:指的是农历的正月初一。

2 爆竹:指鞭炮。古代相传,把竹子砍下用来燃烧,可以让恶魔鬼怪离开。后来人不烧竹子了,就用鞭炮来代替。

3一岁除:意思是一年已到尽头了。

4除:意思是逝去。

5屠苏:是一种草。以前人们用这种草来泡酒。人们喝了这种酒就可以驱赶瘟疫得到长寿了。

6樱褐柑阳出来的时候让万物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7桃符:是一种民间习俗。春节的时候,人们在两块桃木板上写上一些神灵的名字,并把它们挂在门口的两边。

8千门万户:用来形容门户众多。

《元日》诗句解释分享:第一句诗句的意思是爆竹声响起来了,旧的一年过去,新的一年到来了。这句话里面有一个实义的动作,那就是爆竹的响声。这句话还有一个抽象的动作:去旧迎新。第二句诗句的意思是春风吹了,在和煦的春风中,人们在快乐地喝着屠苏酒。第三句诗句的意思是家家户户都有太阳光照耀着。这里表明了一派祥和的气氛。第四句诗句的意思是新旧桃符的相换。它表明了新旧的交替。全首诗歌,以景抒情,用爆竹、桃符表达了中国春节的习俗以及春节的喜庆气氛。

扩展阅读:

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

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

穆矣熏风茂,康哉帝道昌。继文遵后轨,循古鉴前王。

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

?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汉族,陇西成纪人,祖籍赵郡隆庆(今邢台市隆尧县),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即位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有个成语叫“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是说他的,他成功转型为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1.古诗《元日》带拼音

2.春节古诗《元日》鉴赏

3.古诗元日的鉴赏

4.春节古诗词《元日》赏析

5.古诗【田家元日】赏析

6.古诗元日的原文及赏析

7.古诗元日的诗配画

8.古诗元日的诗意简介

9.《乞巧》古诗的意思

元日古诗带拼音意思 第17篇

yuán rì

元 日

sòng wáng ān shí

(宋)王 安 石

bào zhú shēng zhōng yī suì chú

爆 竹 声 中 一 岁 除,chūn fēng sòng nuǎn rù tú sū

春 风 送 暖 入 屠 苏。

qiān mén wàn hù tóng tóng rì

千 门 万 户 曈 曈 日,zǒng bǎ xīn táo huàn jìu fú

总 把 新 桃 换 旧 符。

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注释

⑴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新年。

⑵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

⑶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⑷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⑸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王安石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1067年宋神宗继位,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见家家忙着准备过新年,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赏析

1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王安石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新年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不仅是政治家,还是王安石。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赏析

2此诗描写新年除旧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新年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逢年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至今。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议论。挂桃符,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总把新桃换旧符”,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交替运用,这是因为七绝每句字数限制的缘故。

诗是人们的心声。不少论诗者注意到,这首诗表现的意境和现实,还自有它的比喻象征意义,王安石这首诗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是因为他当时正出任宰相,推行新法。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改革家,他在任期间,正如眼前人们把新的桃符代替旧的一样,革除旧政,施行新政。王安石对新政充满信心,所以反映到诗中就分外开朗。这首诗,正是赞美新事物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生机;“曈曈日”照着“千门万户”,这不是平常的太阳,而是新生活的开始,变法带给百姓的是一片光明。结尾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表现了王安石对变法胜利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悦之情。其中含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的这一规律。

这首诗虽然用的是白描手法,极力渲染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同时又通过元日更新的习俗来寄托自己的思想,表现得含而不露。

赏析

古诗《元日》的诗意 第18篇

一、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之美

1. 感受数学的对称美

古诗词的主要特点是字数相同, 对称工整, 这和数学当中的“对称”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 我在教学“对称”时,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称”, 大部分学生用图画表示, 个别同学用汉字表示, 我最后抛出了“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等对仗工整的诗句, “你们从这些诗句中能看到对称吗?”引导学生从这些朗朗上口的古诗词中感受数学的“一一对应”的对称美, 让文学之美与数学之美交相辉映.

2. 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爱因斯坦说过:“美, 本质上终究是简单性.”不仅数学中的公式、定理透着简洁, 就是数学题的表述, 在古诗词算题中也同样以简洁的形式出现, 例如, 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 从王安石的《咏梅》引入:“同学们, 你们知道诗中的‘数’是什么意思吗?”学生提出“就是指好几枝梅花.”我追问:“大家想象一下, 可能是几枝?”学生有说两枝的, 有说三枝的, 有说五枝的……我借题发挥:“看, 只用一个‘数’字就能把大家的想法囊括其中, 那么如果让大家用数学的思想来考虑的话, 你能想出一个办法表示出‘数枝梅’吗?”片刻静默之后, 有学生提出:“我认为可以用x来表示, 它可以代表任意的一个数.”紧接着有学生提出:“也可以用其他字母来表示.”由此, 我引出上课的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将数学与古诗的简洁美融合一体, 妙不可言.

3. 感受数学的意境美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万物皆数”, 在我国的一些古诗词中, 就能找到数学的意境.例如, 唐代诗人王维在《使至塞上》中的绝唱:“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就能用这样一幅画来表示:将横卧的长河视为一条直线, 而将临近河面逐渐下沉的一轮落日视为一个圆, 我们就能用这样一张最简洁的图描绘一幅空阔、荒寂的塞外黄昏景象, 数学的意境美在这里一览无遗.再如, 在教学“垂直”之后, 我让学生尝试用李白的一句诗句来表述垂直的概念, “闲来垂钓碧溪上”便跃然纸上;让学生将两首诗歌对比诵读, 体会数字当中的意境美.

二、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之趣

古诗词算题大多通俗易懂, 诙谐有趣.例如, 在教学“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之后, 我给同学们出了这样一道题:“归来一只又一只, 三四五六七八只.凤凰何少鸟何多, 啄尽人间千万石.”让学生列出综合算式算一算到底有多少只鸟.这道题其实是苏东坡的《百鸟归巢图》的配诗.学生从一开始的百思不得其解, 到知道答案之后的惊叹, 恰恰体现了数学之趣, 难怪伽利略曾深有感触地说:“自然界的书是用数学的语言写成的.”再如《孙子算经》卷下第二十六题:“今有物不知其数, 三三数之则剩二;五五数之则剩三;七七数之则剩二, 问物几何?”也就是中国有名的剩余定理, 为了让学生较好地理解, 我先把问题改成“这些东西最少是多少?”通过解析让学生明白这个数量减去2后能被3和7整除, 而除以5余1.3和7的最小公倍数为21, 21除以5的余数正好是1, 所以这个数量最小就是:21+2=23.但是, 这个数还可以是128, 233, 338, …, 怎么得来的学生就不太容易理解.于是, 我亮出了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的诗:“三人同行七十稀, 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正月半, 除百零五便得知.”短短四句歌诀, 让人易懂易记, 学生一下子明白了解题的诀窍, 也对这样的以诗解诗充满兴趣.

此外, 诗画入题与诗词解题所呈现的诗、画与数学的巧妙结合更能让学生对数学之妙, 数学之奇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之博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 无处不用数学.从古诗词算题中学生也能深深地感受到数学的博大精深与数学的无处不在.

因此, 古诗词虽然离我们年代久远, 但是, 它所表达出的诗境诗律仍将给学生带来数学之美, 它所呈现出的诗情诗意仍将给学生带来数学之趣, 它所蕴含着的诗文诗史更将让学生感受数学之博.因此, 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应给古诗词算题留下一席之地, 让学生体验古诗词与数学之间跨学科的完美结合, 体验诗意数学.而这种体验, 既可以放在新课的引入中诱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也可以放在教学过程中引发学生对数学的思考, 还可以放在课后的练习中激发学生对解题的热情, 更可以作为数学史的一部分独立出来做专题的介绍.只要因地制宜地将古诗词灵活地应用到数学教学中, 就能让学生从古诗词有趣的内容和形式上感受传统数学文化的魅力, 就能让学生从古诗词丰富的内容和形式上感受传统数学文化的辉煌, 这样, 我国优秀的传统数学文化就将得到传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上一篇: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百问DOC下一篇:担保合同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