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美的欣赏

2024-05-19

书法艺术美的欣赏(精选8篇)

书法艺术美的欣赏 第1篇

书法艺术美的欣赏

中国书法,是东方艺苑里的一朵奇葩.几千年来,流传不衰,代代都有杰出的书法家出现."全世界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示出惊人奇迹,无色具有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不是诗,却有诗歌的意境,不是舞蹈,却有舞蹈的节奏,引人欣赏,心旷神怡."(沈尹默《书法论丛》)。

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以点线为手段的一门抽象的视觉艺术.一幅好的作品,令人百看不厌,让人获得美的享受。

书法到底是什么?简言之,书法即写毛笔字,但写字不等于书法艺术.书法能够产生那么大的迷人魅力,到底什么原因?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是由欣赏者与欣赏对象两者彼此相依而构成。

马克思曾说:如果你愿意欣赏艺术,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没有欣赏书法艺术的眼睛和没有欣赏音乐的耳朵一样,再好的书法再好的音乐也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学习书法,应当把欣赏作为自己实践的一部分。读帖,就是结合书法实践进行的一种欣赏活动。

宋朝大书法家黄山谷说:“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作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随人意。”

书法欣赏带有主观色彩。所谓“智者乐山,仁者乐水。”便是审美主观性的生动说明。由于人们的学识修养,性情气质,审美情趣的差异,书法欣赏中往往出现不同的爱好,比如欧颜柳赵四大名帖,千古流传,为历代所肯定。但是,有的喜欢欧体的险劲美,有的喜欢颜体的浑朴美,有的喜欢柳体的挺健美,有的喜欢赵体的遒丽美,就是同一件书法作品,同一个人,随着年龄、书法修养、实践经验乃至情绪变化,也会出现不同的审美感受。这是正常现象,但不能片面强调有审美的主观性而 否定书法审美的普遍共性。

南齐著名书法家王僧虔论书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书法作品同绘画作品一样,追求“形神兼备”,书法欣赏也应该把“形神兼备”作为书法艺术评价的重要标准。

所谓形,指的是书法的点画、结体、笔法等。

所谓神,是指书法的神采,风格,因此,欣赏书法应该包括:点画线条美,美好结体造型美,章法整体美及由此而形成全幅作品风格美,这是一条主要的脉络。随着这一线索探索前进,书法艺术美的欣赏方法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一、点画线条美

汉字由点画组成,点是线的浓缩,线是点的延伸。

书法家利用提按、顿挫、轻重、粗细、强弱、徐疾等用笔技巧,结合用墨的枯湿浓淡等变化,使点画线条产生富有力感和情感美。

线条的力感

线条的力感是线条美的主要因素之一,线条的力感美,能唤起人们心中的力量感.怎样的线条才有力量感呢?晋代卫夫人认为:“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笔阵图》)所谓“筋”,就是点画坚韧遒劲,具有弹性,所谓“骨”,就是点画如铁画银钩,坚实有力,“筋”和“骨”都是使线条具有力感的主要因素,“颜筋柳骨”因此而成为书法用笔技巧的重要典范。构成线条力感美的因素还有“立体感和涩感”。

米芾说:“得笔,则虽细如髭发亦圆;不得笔,则虽粗如椽亦扁。”所说圆即立体感,有立体感的线条,深沉厚重,即使如髭丝也有入木三分、力透纸背之妙。扁薄浮浅的线条,写得再粗,也不过似隔夜油条,毫无力感可言。

所谓涩,刘熙载在《书概》中说:“惟笔方欲行,如有物拒之,竭力与之争,斯不期涩而自涩矣。”优秀的书法作品,便含有这种审美意趣的追求。如“逆水行舟,舟之前进,不断为水所阻。

线条的情感

线条的情感主要表现在线条的节奏感,用笔轻重徐疾、抑扬顿挫、像音乐一样,唤起人们心中的节奏感,不同的音乐是通过音响的节奏表现,而书法则是通过线条的节奏与旋律表现。音乐是听觉,书法是通过视觉。这种节奏感,使人产生心理上的情感活动。

线条的呼应

线条的呼应是使线条富有情感的重要因素。

试想,如果各自独立、互不关联的线条堆积在一起,会有什么美感可言?

有情感的线条,必然是启承分明,有呼有应、有起有止,起止适度,或断或连,似断还连,左右顾盼,上下呼应。这样的线条,必然表露出书法家种种的情绪意志、胸怀风采。这种意境,必然会感染欣赏者的心理,使欣赏者获得美的享受。

二、结构的造型美

欣赏一件书法作品,不可能单纯去看它的线条,一般总是根据内容逐字逐句自上而下看,它的艺术性,不仅表现在点画线条上,还表现在每个字的结构造型上。一个高明的书法家,在均衡和谐、多样统一的美学原则下会创作出妙笔生辉、千姿万态、变化无穷的优秀书法作品.象一位优秀的画家用三原色画出绚丽多彩的图画,象音乐家只用七个音符谱写出美妙的乐章。象舞蹈家,只用一前一后的舞步,跳出千姿百态的舞剧。

王羲之的《兰亭序》28行324字中有二十个“之”字,尽管笔画简单,但姿态各异,极尽变化之妙,充分表现了造型美。

三、章法整体美

整个章法美,还应包括承上启下、左顾右盼、参差变化、落款合理、钤印得宜,局部美与整体美和谐统一。

四、全幅风格美

“风格就是人。”----马克思。

清代大书法家刘熙载在《书概》中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风格是书法家精神、情感、人格、学识在书法作品中的综合流露和反映。如颜真卿的《祭侄稿》是在国难家仇的情况下写的,书家痛心疾首,悲愤填膺的情绪跃然纸上。看后,使人产生景仰、尊崇、悲壮、豪迈的感觉。王羲之《兰亭序》是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群贤兴会”的环境气氛中写的,流露了书家悠闲自得,潇洒飘逸的精神风貌,使欣赏者看后产生亲切自然,轻松愉快,心旷神怡的情绪。

在提高书法艺术美的欣赏水平,不仅要具备这些欣赏的基本常识,还要勤于实践,加强文化及其他方面的艺术素养,不断积累审美经验,一言以蔽之,如果你愿意欣赏书法艺术,你必须是一个有书法修养的人。

书法是有雅俗之分的。不入雅,便入俗。雅者,已如上述.什么是俗呢?俗就是书匠所作的作品,缺乏感受,没有思想,毫无个性,陈陈相因,人云亦云,亦步亦趋,东施笑颦,故作姿态。大书法家何绍基总结说:“同流合污、胸无是非、或逐时好、或傍古人,是谓之俗。”

书法最忌坠入俗病,俗病难医。无论创作与欣赏,总要以新为美,“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美,就是性格的表现”(《罗丹艺术论》)。前面所说的颜体的浑朴,欧体的险劲、柳体的挺健,赵体的遒丽,都显示了每个人的独特的个性。

书法这门心灵艺术,通过笔墨形式,表现出艺术意境、思想感情,在欣赏作品时,既要用眼去“观赏”又要用心灵去“感受”。既看又想,把自己深入角色,给眼睛灌注一点书法欣赏的功能,才能欣赏到“点线美、结体美、章法美、风格美、意境美、情感美”,让自己获得这份赏心悦目的精神享受。书法艺术美的欣赏,听起来很玄,似乎高不可攀,不可捉摸。其实我们只要随时注意书法欣赏修养,随着自身条件的改善,一定能够深入书法艺术欣赏的自由王国。

书法艺术美的欣赏 第2篇

对!聆听自然,就是欣赏自然的力量,品味人生的哲理,留下无穷的韵味!

其实,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欣赏旋律的过程。失意时,欣赏“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落榜时,欣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骄傲时,欣赏“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不然,聆听旋律的过程,就是欣赏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花开花落,欣赏花的完整一生;雨漫江南,欣赏雨延绵,爽适;残缺的美,欣赏不屈的灵魂。而这,难道不是欣赏美的旋律吗?

寓语文教学于美的欣赏之中 第3篇

但长期以来, 传统教育以追求高分的目的, 视语文教学中的“美”而不见, 尤其是中学语文课外阅读课经常是空白, 有的是走走形式, 放任自流, 阅读课时教师在座位上一言不发, 学生则在书籍的大海里紧张盲目地翻阅, 一节阅读课就这样结束了。久而久之, 在阅读课上, 生动的艺术形象不见了, 丰富的感情色彩消失了, 剩下的只是笔记本上干巴的几句名言或是几个故事情节, 其结果必将导致学生思想感情为之窒息, 智力因而枯竭, 学习成了负担。反之, 如寓语文阅读课于美的欣赏之中, 将学生带入艺术的境界, 娱悦其耳目, 激动其心灵, 一词一句能使学生感受其情趣, 一章一篇能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 学生就会心往神驰, 兴趣盎然, 把语文学习当作艺术的享受, 阅读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只要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 他们就会乐于读书, 不仅乐于课内, 而且必然乐于课外;不仅乐于欣赏美, 更渴望创造美, 这种渴望也会成为热爱作文的一种诱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感是创造力的源泉, 是形象思维的动力。只有在爱阅读的前提下, 才会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只有具备了感受美的能力, 具有了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 优秀的作文才可能产生, 同时在美的欣赏中, 陶冶性灵, 修养道德, 培养高尚情操。由此可见, 寓语文阅读课于美的欣赏之中, 可以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更可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最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据此, 对于中学语文阅读课我有一个这样设想:就是希望能改变一下阅读课的环境与形式, 让学生能在一个富有文学艺术特色的环境里通过阅读赏析、分析鉴别、汇报交流的形式来完成课外阅读。那么, 要创立一个怎样的环境呢?具体来说, 就是建立语文阅读欣赏室, 这应该是像物理、化学实验室那样的特设教室, 现有的阅览室已不能很好地满足信息化时代中学生的需求, 最理想的信息来源是网络, 让学生在网上完成自己的阅读, 以便学生最大限度地自由搜求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所以专用阅览室有必要为学生提供人手一台电脑。这里还应布置中外名画和著名作家肖像, 也可陈列艺术雕像, 这些可根据阅读课所设内容的改变而更换, 让学生在充满诗情画意、富有幻想和美感的环境和氛围中完成阅读, 还应有各种读物和各种报刊, 录音、扩音设备, 电视机, 多媒体设备等。如在讲授完《雷雨》一课时,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感受人物性格特征、人物的情感世界, 可在网络上下载话剧《雷雨》供学生欣赏, 其中的人物性格、人物情感便会得到生动的再现。当然, 这些设备应由教育领导部门统一配发。

在这样的阅览室里采取何种形式进行阅读课呢?改变过去的放鸭式教学, 教师在课外阅读中, 并不是无所事是, 置身于事外, 而是应在阅读过程中给出确定的阅读内容, 给出科学的阅读方法, 给出充足的阅读时间, 给出阅读结果的明确评价。教师可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每组最多不超过四人, 选出小组长, 实现互助合作式学习。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不能脱离课内。每组确定统一的阅读范围或内容, 内容可由学生组内自己单独确定, 也可由教师统一确定。内容确定后, 让同学边默读, 边随着音乐的旋律或抑扬顿挫的感情朗读课文进入文章意境, 也可同时欣赏电影或小说或欣赏有关图片、画面、情节等, 这一步可称之为阅读欣赏美阶段, 这一阶段可让学生直观的感受阅读材料所蕴涵的美。如阅读《洛阳诗韵》一文时, 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音乐画面朗读, 这样一来, 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 更能直观的感受到洛阳白马寺、牡丹、唐三彩、龙门石窟“古美奇绝”的风采。

第二步是分析鉴别美阶段。它是第一阶段的深入, 因为只有理解了的东西, 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它、欣赏它, 这一过程可使学生全面深入地体会到作品的内在美。在阅读《世间最美的坟墓》时, 学生针对“这座坟墓到底美不美”这个问题讨论时, 学生得出“朴素也是美的一种形式, 内在美比外表美更重要”的结论。

第三步, 是汇报交流美阶段。这一步可以是组内交流, 也可是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 还可以是教师向同学们汇报自己的阅读收获, 更可以是学生向网上Q Q或U C空间发表对所阅读作品意见或转发个人作品。这样让全体同学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 更能展现学生的才华;提高写作能力的同时, 还可以抒发感怀,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到那时, 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教师的评价, 可能是更多、更全面、更客观、甚至更专业的评价, 从而获得正确、健康的审美观。

当然这个设想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但也决不是海市蜃楼,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新课改的日益深入, 这是完全可以逐步实现的。即便在当前有些条件好的重点校, 是可以着手把语文阅览欣赏建立起来的, 逐步充实设备。在条件暂不具备的学校, 我们也要积极创造条件, 努力改进教学, 在把语文课上成工具课的同时, 也把语文课上成美育课。

事实上, 我们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就应该做到这一点, 无论是教学语言、教学方法包括板书设计, 都要力求给学生创设一种美的意境。生动形象、富有感情色彩的教学语言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而且能够给学生以审美的享受, 从而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 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一定要讲究艺术性, 体现生动性, 注重趣味性, 富有节奏性。

做到寓语文教学于美的欣赏之中, 还需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 提倡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诸如通过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电视、语言实验室、电子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直观化、形象化、诗情画意化, 让学生置身于美的欣赏之中, 从而构建一种浓郁的乐学氛围。

寓语文教学于美的欣赏之中, 也不可忽视板书的设计。板书也是一种教学艺术, 需要认真地研究、精心地设计, 注意板书的章法, 讲求布局的合理性, 整体式有美感, 具有概括性、条理性、简化性、形象性、趣味性和奇异性, 让学生同样感到一种审美的享受和美的欣赏, 自然会有益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美的欣赏美的表达美的创造 第4篇

比如教授柳永的《雨霖铃》,就应让学生了解该词的节奏、平仄、韵字的特点及作用,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让学生深切感受词作节奏鲜明、句式错落、音韵和谐、气脉流畅、旋律起伏跌宕、文字含蓄优美的形式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鉴赏该词内在的意境美与情感美。运用诵读法、意象法、移情法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赏析词作展示的意境美、情感美的四幅画面,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柳永笔下的景物轻柔纤巧、色彩柔和婉丽、意境萧瑟清旷、深沉蕴藉的特点,深切感受该词情景交融、物我化一的境界所呈现的含蓄之美与优雅之美,进而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宋词之所以历经千年却仍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深层原因。

诗歌在言语逻辑与情感表达逻辑上也有自己的特点。它意蕴丰富,常常“含无穷之意见于言外”。就拿中国古典诗歌来说,它的内在美是意境和情感,外在美则是声律、结构、辞采,而内在的美又是通过外在的美体现出来的。因此,美的表达,虽然是一种形式美,也必然是诗歌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教授《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教师要通过诵读,让学生感受该词铿镪有力的节奏美与旷达豪放的风格美。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在作者极力抒写三国英雄周瑜的风流倜傥、少年得志与自己华发早生、冷落失意之间形成的诗的跳跃与空白处,运用知人论世、主客对比的方法加以填补与生发。这样,在赤壁壮丽的风景美与三国周郎的辉煌战功、潇洒风度之人物美的烘托下,学生才能深刻感受到词人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与现实的万般无奈。此外,在手法上,还要引导学生领略词人将当前的景物与古代人事融合,将对生活的热爱、对世事的达观同消极委顿的人生态度融合,将豪迈的气概与超旷的情趣融合所形成的时空变幻之美与情感融合之美。

欣赏诗歌其实也是一个美的再创造的过程。谢冕在《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一文中说:欣赏诗歌“要把浓缩了的东西‘泡开,这是诗歌欣赏中必经的一段‘工序。”这里的“泡开”就是读者的艺术再创造,其“还原剂”就是联想与想象。也就是说,我们在欣赏诗歌过程中,需要调动自身的生活经验,通过联想与想象,将高度凝练的诗句转化成具体可感的画面,让自己如临其境,如感其情。可见,读者的“还原”不是原有诗歌内容的机械复制,而是经过读者创造了的情境。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诗歌的解构是读者的再创造,诗歌的教学过程也就是一个对诗美的再创造过程。

如孟浩然《夜归鹿门歌》中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一句,“岩扉”,义为石门;“松径”,字面义为松树下的小路。但是,如果我们调动想象,还原情境,就可以感受到“岩扉”所带来的幽僻与荒凉以及“松径”所传达出的冷清与宁静。在句中,诗人又以“寂寥”点明,用“长”强化,更让人感到环境的清冷孤寂。在这样的环境中,“惟有幽人自来去”就显得不同凡响。“惟”、“自”二字让我们不仅感受到诗人超尘脱俗的隐逸志趣,还感受到在这种志趣后面藏着的诗人仕进无望的愤郁不平之气,进而感受到孟浩然隐逸诗所具有的独特的意境之美与含蓄之美。

诗歌的多元解读也是一种美的创造活动,诗歌的多元解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审美境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独特个性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要为学生搭建诗歌多元解读的知识平台,指导学生从民俗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发掘诗歌不同的美,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审美标准和健康的思想感情去重建诗歌的美,去寻找审美主体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获得更丰富的美的感受。

比如戴望舒的《雨巷》一诗,教者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把该诗解读为一首政治诗歌,即该诗要表达的是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在大革命失败后找不到出路时的彷徨情绪。这当然不错。但也有人把它解读为爱情诗、哲理诗、心理诗。“爱情诗说”意为“我”怀着痛苦莫名的希望,在悠长寂寥的雨巷,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哲理诗说”主张本诗是对人的尊严与理想所进行的探求;“心理诗说”意为“姑娘”是人走到“阴冷的雨巷”中时脱愁解苦的“心灵鸡汤”。这种种解读都没有脱离文本,只是路径不同的,都是一种美的创造,都是应该肯定与提倡的。

此外,适当布置学生写点诗歌,开展这样的美的创造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让学生认识诗歌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这种创造性活动对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也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美的邂逅美文欣赏 第5篇

当你走出家门的时候,才感受到天是蓝的,云是白的:当你睁开双眼,才知道什么是颜色,什么是芬芳,当你张开嘴,才知道什么是甜,什么是苦涩。这一切,都是一种体验,然而当那体验之后,才会知道什么是享受,什么是厌烦,什么是喜爱,什么是远离。这样的所有都只是一种接触,一切感觉与感受的初端罢了,倘若真正能用心灵去看这个生活,能打开心灵的那一扇窗,真正的用它去呼唤自然,生活,与这个自然所驾驭的事物,那绝对会成为一种凌于世界的感觉,一种心得,或许叫他自然,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认知,这样的一系列所有的感受都将是一种能够让你去感受生活的方式,就像在心灵的墙壁上掏一个壁橱,装上窗子,放好玻璃,加上修饰,把它叫做什么第三世界的扬恩,默默的去收集,在慢慢的.整理``````

一种美是要邂逅的,什么是邂逅?放我理解,便是一种内心的冲动与感知,一种擦肩而过的熟识,一种对生活微笑的冲动,这便是一种邂逅,然而美又从何来呢?我们可以说自然是美的,生命是美的,人间是美的,没有谁希望甚至憧憬世间存在地狱,但我至少笃信世间存在天堂,其实人间本该是天堂只是没有用心看罢了。当心与喜并存,熟识与冲动并存,你便有了一种欣然去寻找美的感受,像那些,雨?落得细腻,落花的凋零,枯枝的摇摆,都似乎是舞动的美,你会问为什么这都是结束的生命呢?因为我更喜欢去寻找终点。只有有了终点,才存在我能够享受途中美的过程,只有最后的那时候,生命才是一种充足,就像台下苦练几十年的演员,只有第一次上台听到自己的掌声,他才明白,这只属于自己。

一种美是一种感受,就像一种追求,钟于玫瑰者选择爱情,忠于田园者选择归隐,是一种内心魄力流行于外表,是一种不叫态度的态度。

走过美的历程美文欣赏 第6篇

美是什么,什么是美,从有人类活动记载至今,人们从来没停止过对这些问题的探寻和追求。都说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独特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以及更高级的追求,其实还应该加上一点:人类有着对美的独特体验力、鉴赏力和创造力。

有人说,美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或许我更赞成某些西方美学的观点,美是物体比例和线条的均称、颜色的合理搭配,以及整体的和谐,所谓“肃穆的伟大,寂静的崇高”。又或许,美是一种外界声音频率与人内心的共振共鸣。想一想,这倒是符合常人对于美的评价和判断。

除却赏心悦目的山川之美,鬼斧神工的建筑之美,倾国倾城的容貌之美,匠心独具的工艺品之美,还有那些琴棋书画所折射和弹奏出的精美篇章,无不令人魂牵梦绕,为之倾倒。无论是古代的,当代的,又或是未来的,都以其熠熠之光牵引着我们去追求。人类是伟大的,他不仅善于发现美,更善于创造美和欣赏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无论是善人还是恶人,达官还是庶民,老人还是孩子,又有谁可以抗拒美的诱惑。人皆爱美,不同的是对待美的态度不同而已,有的人挖空心思想据为己有,有的人鉴于崇敬敬仰而远远观望,有的人得不到就毁灭,而有的人则像对待神灵一样供奉膜拜。

一直对中华之大美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当我跟随着李泽厚的笔匆匆巡礼,走过一段美的历程,才发现给美下一个定义是多么的困难。它混合了图腾崇拜、宗教信仰、历史文化、哲学思辨、艺术审美、人性心理等等内容,而最终表现为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龙飞凤舞的远古时代,有含鱼的彩陶盆,有古色斑斓的青铜器,有意味深长的巫术礼仪,也有原始歌舞,是它们开辟了礼乐之篇,成为后代文学艺术的生母。巧的是,以象形指事为本源、凸显线条美的汉字也伴着青铜逐步成熟,以期行云流水、骨力追风、刚柔并济、方圆适度的个性构造出一个个在纸上跳跃的舞蹈和音符。那时的美,透着原始、天真和拙朴,懵懵懂懂,含混不清,甚至还有些愚昧无知,恐怖狰狞。

先秦时期有大放异彩的诸子百家,儒道互补的理性精神两千多年来深入国人内心,一个叫孔子的老人几乎成了中国文化的代名词。当人们吟诵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给人的要么是励志奋进的正能量,要么是抒怀慰心的`美感,永远是一种潜藏着大智慧、想要使人生得以和谐满足的、充满着情感性的优美和壮美。

到了楚汉,浪漫主义的花朵绽放。南北方的文化气息逐渐有了不同的味道,“儒家在北方把远古传统和神话、巫术逐步理性化,把神人化,把奇异传说化为了君臣父子的世间秩序”,而南方则依然保留着神话般的巫术文化体系。此时,居于南方楚地的屈原、这个开创中国抒情诗光辉起点的坚定的真理追求者,留下了蕴含着深沉文化气息,并且极具文学艺术造诣的《离骚》。

美人香草,百亩芝兰,芰荷芙蓉,芳泽衣裳,望舒飞廉,巫咸夕降,流沙毒水,八龙婉婉……从南方的马王堆帛画到北方的卜千秋墓室,一幅幅充满幻想和怪诞奇异、寥廓荒忽的画面,无不展示着混沌而丰富、情感热烈而又奔放的浪漫美感。

汉代,无论是汉赋、画像石、壁画、漆器、铜镜、织锦、汉佣都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不可超越的美感。“马踏飞燕”、“荆轲刺秦王”这些艺术品展现的是气势、运动和力量之美,而这正是汉代艺术的美学风格。学者说,它们相对于后代的空灵之美,显得更加的饱满和实在,虽与巧、细、轻相比显得笨拙和粗重,却有着蓬勃旺盛的生命气息和整体性的力量与气势,这是一种人对满目琳琅世界的征服中所展现出的古拙气势之美,同时也折射着大汉朝征服一切的霸气和豪迈,因此,一个时代对美的追求离不开浓郁的时代气息。

魏晋是一个跌宕不休、动荡不安的时期,可说是真正的乱世,可却是哲学思想解放、各流派思想活跃、思辨之风盛行的时期,有了真正的人的觉醒。不再是一味地独尊儒术,歌功颂德,讲究经世实用,而是开始对外在权威怀疑和否定,重新思忖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存在价值,有了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

生命短促,人生坎坷,欢乐少有,悲伤长多,这样的感喟显得沉郁而悲凉,“昼夜苦短长,何不秉烛游”,“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几千年前的文人骚客早就看透了人生,于是他们不再停留在前朝对道德、操守、儒学、气节的品评,而是转而追求人的才情、气质、格调、风貌,这样,对脱俗的风度的追求也就成了这一时期美的理想。

这种追求不知在何时竟也深深影响了我,是巧合,还是受了古圣贤的潜移默化影响,不得而知。我喜欢嵇康、阮籍,他们“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潇洒不群,超然自得,无为而无不为的魏晋风度是多么令我神往啊!“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既是对现实政治的退避,也是归耕田园,蔑视功名利禄的傲骨,这才是真正有风骨的文人,是我心底里崇敬无比的人!

即便这种忧愤无端、慷慨任气与陶潜的超然世外、平淡恬静截然不同,但是他们时隔千年,仍为我们所称颂和敬仰,因为他们代表了真正的魏晋风度。或许像陶潜那样,在田园和山水间寄托情思、找到生命的归宿,既平淡无华又盎然生机才是一种更为深沉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人生似幻化,终当归虚无”,“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否”。古人诚诫,吾辈当谨记才是。

美的历程中,佛教石窟艺术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作为崇拜、信仰的化身,它绝不是观赏对象那么简单。作为宗教艺术品,它已经被赋予了太多宗教的复杂含义。它们的身上早已寄托了一切美妙的愿望、悲伤的叹息。在信奉者的眼里,它是慰安的纸花、轻柔的梦境,在这里可以放下一切,让人忘却现实中的一切不公和罪恶。

当生命宛如朝露,身价毫无保障,命运不可捉摸,生活无可眷恋,人生充满着悲伤、惨痛、恐怖、牺牲,事物不再遵循因果规律,没有“公平”与“合理”,当好人遭恶报,坏蛋占上风,付出无回报,一生尽辛苦,别说当时,就是现在也无人能够解答。既然理性无法解答,便只有寻求另一个世界的答案,于是佛教便走进了人们的心灵。诸如上述现象,又何尝不是现世的现实?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这些年佛教如此受人推崇!

佛像在南北朝时期以长脸细颈、秀骨青目之美展现“清羸示弱之容,隐几忘言之状”,脸上总是有着摆脱世俗的潇洒风度和洞悉哲理的智慧神情,似乎是对现实的轻视和冷漠。而到了唐朝,则是健康丰满的形象,更多的是人情味和亲切感,佛变得慈祥和蔼,关怀现世,佛像也不再是三佛或一佛二菩萨,而是稳稳端坐的分工明确的单个佛像。这些个温柔敦厚关心世事的佛像和君君臣臣各有职守的统治秩序恰恰是宗教与儒家的同化合流,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唐朝为肥为美,而肥胖的杨贵妃也被归为四大美人之列,审美标准竟也和宗教有着如此复杂的关系,归根结底,审美离不开现实生活。

到了唐朝,政治经济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盛唐之音”的出现也就有了牢固的社会氛围和思想基础。随着南北文化的交流融合,“丝绸之路”的开辟,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渗透在盛唐文艺中,即使是享乐、颓丧、忧郁、悲伤,也仍然闪烁着青春、自由、欢乐。因此,一句句唐诗总是透着豪迈、流畅、优美和轻盈。即使是伤春悲秋,也不失清新活泼和低沉哀婉;即便是惆怅和哀怨,也充满了对宇宙和人生的深思和探寻。

一种觉醒式的淡淡哀伤在弥漫,从悠悠唐诗中漂浮至今,“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有太多太多这样烂熟于心的诗句,奇妙旖旎,无拘无束,让人读的酣畅淋漓,蕴含着人生哲理,夹杂着感伤、怅惘、激励、和欢愉,当这勿用言说的情感从文字中缓缓渗透到人的心中,一种共鸣便开始升腾,一种难以言表的美感便自然生成。

虽说书法和音乐也像诗歌一样在这个时期达到了巅峰,歌舞服饰更是艳丽华贵,美的高华飘逸,可是在我眼里,仍无法替代和赶超诗词中的意境和美感,“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时而让人共鸣,时而让人慨叹,时而让人的思绪蹁跹,字字句句美的让人无言无语,无色无容,唯有以心感知。不管是“小李杜”,还是“大李杜”,不管是“初唐四杰”,还是韩愈、柳宗元、温庭筠、韦庄,留下的都是如“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的清丽诗句。这美,是要用心方能看到。

提起美,说完唐诗,怎能不说宋词?苏轼、柳永、秦观、范仲淹、辛弃疾、李清照……一个个名字早已铭刻在了后人的心中。“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寥寥几句犹如珠玑串串,不言事功,不言伟业,不言世俗,只观眼前物,只言心中情,只说平常事,可这细腻的感触,微妙的情感,让人爱的失魂。没有诗的博大、浑厚、悲天悯人的情怀,却有了亲切、清新、狭窄、深沉、含蓄、幽深的意境,无论再怎么去咀嚼,都不会乏味。“寥寥长风,蓬蓬远春,落花无言,人淡如菊”,这何尝不是词中的风景。

词人很多,或豪放或婉约,各有千秋,韵味风骚各异,我更喜欢苏轼,在他身上可以看到一个诗文书画无所不能的才子形象。他没有屈原、阮籍的忧愤,没有李白、杜甫的豪诚,不像白居易般明朗,不似柳宗元般孤峭,也没有韩愈那样的盛气凌人。“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他的词总是带着禅意玄思之理,有时候让人感受到人生空漠,无所寄托、无所希冀的厌倦情绪。“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凄凉,夜来风雨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有时让人感到的是看透人生的凄凉。“料峭春寒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有时让人看到的是直面惨淡人生的淡定。“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毂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也让人感到无法言说的无奈和身不由己的喟叹。

我喜欢这朴实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意味,看得出他想退隐却不能,只能在佛学禅宗的哲理中让自己参透彻悟,毫无娇柔做作和装饰雕琢,只是情至此,心至此,一阕词便出。不要富贵,不合流俗,不管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于一粟”,又或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都是他审美情趣和理想人格的体现,正是这样独特的人生态度让我深深喜欢上了他和他的词,在我的眼里,这就是胜过一切的大美。

世间美的东西真的太多,岂能是几句文字可以概括。画中的盛景尤其是作为中国独特艺术形式的山水画便是美的化身。无论是先前的图腾,后来的佛道人物、侍女牛马,还是后来的山水林石、花竹禽鸟、亭台楼阁,都随着线条和色彩的变幻蕴含着耐人寻味的美丽意味。而禅宗教义与老庄哲学的交相融合和呼应,使众多中国人相信,千秋永在的自然山水胜过转瞬即逝的尘世豪华,于是作画的人更愿意拿起画笔从自然中汲取灵感、获取清新,来摆脱人事的纠缠,获得心灵的解放。这也就成了中国山水画的创作源核心思想。

关于画,我并不懂。可是对于很多美的东西,不需要太懂,只要懂得欣赏、心领神会就够了。

一座山,旁人眼里只是一座山,而画者的笔下它四时的气韵各不同: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只有有了细腻的笔触和情感、对自然的强烈感知能力,才能捕捉到这美的境界。山峦重叠,树木繁复,或境地宽远,视野开阔,或铺天盖地,丰盛错综,或一望无际,渺远辽阔,或巨嶂高壁,多多益壮,或溪桥渔浦,舟渚掩映……看得人如痴如醉,身临其境,更有一份安闲恬淡,像是永恒无语的自然与人之间的一种牧歌式的亲切诉说。也有浓浓的诗意唯美绝伦,仿佛与诗词之美相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怎样一种无以言表的美的绝唱啊!画无言,美无言,此时无声胜有声,即便是一角山水、半块残石、几根树枝、几艘渔舟、一座小桥,几座村落,却也能“状难言之景列于目前,含不尽之意溢出画面”,这便是画的神韵和意境所在。这无言之美,怎不经世流传、作为经典备忘。

不知不觉,便来到了明清的文艺之门跟前。学者说,“汉代艺术反映了事功、行动,魏晋风度和北朝雕像表现了精神、思辨和风骨,唐诗宋词、宋元山水展示的是襟怀、意境、心绪,那么明清的小说戏曲揭示的却是世俗百态、杂陈人生”。我很赞同并喜欢这样的总结,精辟、准确,一语中的,高屋建瓴。

明清之美,美在为后世留下了那么多“极摹人情世故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的戏曲、小说和杂记。故事里有对人情世故的津津玩味,有对荣华富贵的渴望钦羡,有对性解放的追求和实践,尽管比不上之前的那些作品里的高雅和纯粹,可正是这些接地气的情节,让人们舒展了自己在现实中被压缩挤榨的梦想,释放了因对人生意义和目标寻而不得而产生的空幻感和感伤情绪。

正是这种人生空幻的伤感情怀给了人们难以抗拒的悲情之美。“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俨然是 “悲凉之雾,遍被华林”,也让人在一个个浪漫的悲情故事中窥视了那个没有争斗、没有激情、没有未来,表面繁荣平静,实则颓废堕落的社会现实。如今,《牡丹亭》、《西游记》、《桃花扇》、《长生殿》、《聊斋志异》、《红楼梦》……早已成了世代相传的千古绝唱。

但就故事情节已经让人不可自拔,岂知那时的人们还要配以说唱、表演、音乐、舞蹈呈献给世人,想一想,在京剧、昆曲的唱、念、做、打之下,又有几人能够抵挡那优美动人的唱腔和那袅袅如烟的玲珑身段,从形式到内容,从表演到内在,无不散发着无可抗拒的艺术美感。

古代散文语言美的欣赏 第7篇

古代散文使用古代汉语,这种书面语,由于词以单音节为主,遣词造句特别灵巧而富有神韵,语句简短,多用四字句或四字短语,多对称,整散相同,长短错落,节奏明快,音韵谐调,琅琅上口,容易记诵。而虚词在传情达意上也有很强的功能,能使文章神气十足。因此古代散文语言是非常值得欣赏的。

欣赏古代散文语言,当然要以了解语义为前提,所以在欣赏之前,先要下功夫扫清文字障碍。

欣赏古代散文语言,最好的方法是诵读。一遍一遍诵读,就是一遍遍欣赏。语言的妙处,有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再好的赏析文章,也不能把所有妙处都讲个透彻。自己诵读,有自己的联想,自己的想象,诵读者的神思在自己参与创造的艺术天地里翱翔,这才会感到亲切,感到会心的愉悦。

欣赏古散文语言,要含英咀华,细细品味,尤其要注意比较。一般地说,这比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扣住句中的关键词,或删去它,或更换它,然后再比较它和原句的效果;另一种是,选择不同篇目中存在着可比性的句或段,进行横向比较,以达到鉴赏的目的。

对于第一种方法,朱光潜《咬文嚼字》中举了很好的例子,在此不再赘述。

至于横向比较就更多见了。比如,同是写“赤壁”的景色,苏轼在《赤壁赋》里写道:“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在《后赤壁赋》里写的就不同了:“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下,水落石出。”至于《念奴娇·赤壁怀古》,那“赤壁”就更是另一番景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为刻画“赤壁”那安谧幽静的意境,作者用“清”“徐”“不兴”“徘徊”等一系列与之相配的轻柔的词或短语,使人似乎身临其境,亲受那“清风明月”的抚慰。为了表现赤壁冬景的惊险、恐怖,作者又另选一组图像,将“高山”与“小月”“出石”与“落水”对举,将“江流”的声响“断岸”的高度夸大,使人读来不得不心生恐惧。为写尽赤壁的壮观,苏轼又精心选取了“乱”“穿”“惊”“拍”“卷”等一连串声音响亮、气魄宏伟的词,不得不让人惊叹。同写长江水,《赤壁赋》称“波”,且是“不兴”之波;《后赤壁赋》则称之为“流”,且是“有声”之流;到《念奴娇·赤壁怀古》里则成了“涛”,更何况是“拍岸”之“惊涛”。所称各不相同,气势也俱不能比,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感情也只能一一体味了。

欣赏古代散文语言,还必须注意作家的独特风格。韩文气势磅礴,曲折自如;柳文意境幽深,语言精粹;欧文跌宕唱叹,流畅清新;„„每位优秀作家的散文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也是分析语言艺术时应注意到的。

探讨舞蹈欣赏与审美的关系 第8篇

关键词:舞蹈欣赏,审美,关系

1. 前言

舞蹈欣赏使得很多艺术精神呈现出来, 但是现代人还是不能够满足之前的舞蹈作品。在我们的生活环境当中, 有很多审美的对象, 但是在舞台上, 却有很多人为的艺术作品, 两者都能够给我们美的感受, 能够拓宽我们对生活当中各种关系的认识。所有人在感知美的事物的时候, 都会产生联想, 并且好好思考。也就是所产生的联想以及思考能够补充、丰富甚至矫正所欣赏的舞蹈, 所以, 舞蹈表演者一定要把能够唤起观众的快乐作为自己最重要的责任, 剧场舞蹈也不一定就是具有古典主义的传统美。自古以来, 舞蹈一直都被当作是一种娱乐活动, 但是, 古典主义的美学却要求舞蹈表演者要能够让欣赏者产生快乐的感觉, 比如舞蹈表演者的修长的体形以及幽默的情调等等, 这些都是古典舞剧的美学理想。当今社会, 这种美学仅仅是各种舞蹈形式当中的一种, 对于现代舞来说, 在设定的审美背景当中, 它甚至可以以丑的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放弃思考艺术当中令人感觉不愉快的东西, 是一种不能够被原谅的错误, 因为这种错误剥夺了很多听众冒险深入到意识中的机会。丑在美学以及艺术当中, 从来都是反面的形象, 它不能使得各种艺术内涵更加丰富, 不能够拓展艺术的范畴, 但是, 却可以激活人们的容忍意识, 激发人们的冒险精神, 刺激观众的想象力。

2. 舞者不仅要提供美, 还要为思考提供素材

《神经元突触》这个现代舞, 从视觉感受上来说, 没有传统的美感, 但是它却简洁地告诉大家自然以及社会两个方面相互的影响, 可以体现在现实社会当中人与人之间的疏远与隔阂, 这令人想到, 如果没有这么多的科学发现, 那么幻灯片投射到屏幕上的神经元突触就不能够发生在舞蹈表演者的身上, 而且绘画当中的神经元突触也不能够出现在舞蹈表演者的身上。能够提供给观众快乐的舞蹈作品需要有自己的位置, 但是不是当代舞蹈美学当中唯一合法的品种了。其实, 人们对美的概念早已经流行在艺术评论以及美学理论当中了, 通过某种统一的评价方式来寻求美的概念, 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社会, 判断审美价值的标准也开始多样化发展。有的时候, 美的概念是模糊不清的, 而且会与那种古典美学的标准联系起来, 我们不能够让任何条条框框来束缚住我们的思维, 要能够为思考提供素材。

3. 舞蹈欣赏与审美的关系

舞蹈欣赏是人们通过舞蹈作品的展示, 来认识舞蹈所反映的社会活动与人物的思想感情。观众在欣赏舞蹈作品的时候经常会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实际, 从而激起记忆当中的印象和联想等等思考的活动, 这样来补充舞蹈形象, 使得舞蹈形象更加生活, 从而体会到舞蹈作品的深刻含义。观众是欣赏舞蹈作品的时候, 是一种精神上的活动, 能够对舞蹈作品进行体验以及理解。舞蹈作品的主旨就是舞蹈形象, 作者进行舞蹈创造的过程与观众欣赏舞蹈舞蹈的音乐或一些放松的音乐, 也取得了很好的放松效果。以上这些自我暗示起作用的原因在于有效地利用了神经活动中第二信号系统对第一信号系统的情绪体验的调节和指导作用。

总之,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舞蹈得以完美展现的基础。在舞蹈教育与舞蹈艺术实践活动中, 对心理现象成因以及解决途径的研究, 将及时有效地指导舞蹈者的演出活动、助推其舞蹈艺术魅力的过程是相反的。作者的创造需要从生活的感受开始, 有了某种灵感, 才会有作品的主题, 然后通过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来塑造舞蹈的形象;观众欣赏舞蹈, 需要从感知开始, 通过演员的动作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来让观众受到感染, 从而能够体会舞蹈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舞蹈欣赏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 观众经常会把舞蹈与自己的生活联系到一起, 从而产生共鸣, 通过联想的活动来补充舞蹈形象, 让观众体会到更加深刻的内涵。

舞蹈是由感情产生的运动, 是身体的一种有节奏的运动;舞蹈在一定空间之中, 合着一定的节奏所作的身体连续的运动, 通过本能的或提炼的动作, 惯常的或富有艺术性的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形式。舞蹈是一种通过艺术形象来揭示人的思想感情的艺术, 而舞蹈的艺术形象是由形成一定体系的人体姿态的有节奏的和有组织的变换构成的。舞蹈欣赏告诉我们:舞蹈是身体在有节奏感运动的同时把思想感情添加在一起的艺术。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表现手段, 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代写毕业论文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舞蹈是在一定的空间 (舞台或广场) 内, 主要通过舞者连续的动作和不断变化的舞蹈队型、画面, 以及音乐、舞台美术 (服装、布景、灯光、道具) 等表现手段来塑造舞蹈的艺术形象。从舞蹈作品诉诸于欣赏者的感觉特点来看, 它是一种综合了听觉 (时间性) 和视觉 (空间性) 的表演艺术。

舞蹈欣赏, 是人们观赏舞蹈演出时所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 是对舞蹈作品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整个过程, 但它又不同一般的认识活动, 而是一种特殊的对舞蹈作品的认识活动。舞蹈欣赏, 是观众通过舞蹈作品中所塑造的舞蹈形象, 具体地认识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人物的思想感情, 以及舞蹈作者对这种生活现象的审美评价。观众在欣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往往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 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激发起记忆中有关的印象、经验, 以及一系列的想象、联想等形象思维活动, 来丰富和补充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形象, 使其更加完整、生动和鲜明、从而能在观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体会到更加广阔的生活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含义。

人们进行普通的舞蹈欣赏这种的审美活动时, 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 也就是说要具有一定的舞蹈知识、舞蹈欣赏水平和认识能力, 舞蹈欣赏活动才能正常顺利的进行。而电影舞蹈的欣赏同样具备以上的主观条件, 影视屏幕同样为舞蹈建构了一个隆重的舞台设计。诞生在100多年前的电影, 依靠其独特的视听记录特性, 第一次将舞者流动的身影记录在了胶片上, 通过电影的舞台再现给千万双眼睛。从此, 银幕因舞者而多姿, 舞者也因影视而光彩。

参考文献

[1]秦丽, 胡淑娟, 张瑞洁.从太极图视角解读中国舞蹈艺术之“圆和”美[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 (02) .

上一篇:党章200题下一篇:中国女性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