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科学管理理论论文

2024-05-27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论文(精选6篇)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论文 第1篇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论文

一、科学管理理论产生的条件

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既有经济技术条件的因素也有当时的政治条件因素。

1.经济技术条件。当时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科学技术和经济蓬勃发展,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本文由论文联盟www.LWlm.cOm收集整理,社会化生成规模逐步增大。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在企业生成实际中应用,使生产节奏加快,不少企业因此扩大了规模,生产各环节之间联系更加紧密。要适应这些新涌现出的特点,就迫切需要有一种管理理论的出台。

2.政治条件。当时的社会大生产发展迅速,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日益对立,问题日益明显。一方面,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榨取工人的劳动成果;另一方面,通过垄断市场,限制产量来提高物价等手段,达到剥削消费者的目的,引起了工人的强烈反抗。为了缓和双方的这种紧张气氛,资本家在经营过程中,也要想出一些相应的管理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二、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

科学管理理论是建立在一套的科学管理实验基础之上的,所以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涵盖了丰富的知识体系,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定额原理。泰勒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他认为,科学管理就像辅助劳作的机器一样,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单位劳动力的工作量。在当时的经营管理下,不论是工人还是雇主都不知道每天究竟可以干多少。工人因为对资本家的榨取和剥削极为不满,普遍采用“磨洋工”的方式劳作,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全部劳动力;而雇主也仅凭想象中的标准来设立一个工作量的标准,没有科学性,所以二者之间常常引起劳动纠纷。所以,泰勒提出,要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人的“合理的工作日程”。

2.科学的挑选与培训工人。泰勒认为人与生俱来就具有不同的天赋和才能,只要他干的工作合适他,他就能成为第一流的工人。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努力使不同类型的工人都能找到适合他们,并能够使其成为第一流工人的工作。而培训他们成为“第一流的工人”,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管理者的职责。

3.工作方法标准化。泰勒认为,必须用科学的方法来对工人的操作方法、使用的工具、劳动和休息时间的搭配,以至机器的安排和作业环境的布置等进行分析,消除其中极为不好又或者是不合理的因素,把各种好的因素结合起来,形成一种较好的方法。当企业管理者把这些应用到工人的工作中去之后,将会大大提高工人的产量。

4.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为了鼓励工人努力工作,完成定额,泰勒提出了这一原则。改变传统的以估算或者是以经验为基础的定额计算标准变为以科学为基础,然后采用“差别计件制”这种具有鼓动性和刺激性的付酬制度。让每个人都明确,工资的支付对象是工人而不是职位。虽然从短期看企业的工资支付成本增加了,但同时企业的生产率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而这种提高远远的大于工人工资上涨的幅度,所以总体来说这一做法是有利于雇主的。

5.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相分离。泰勒认为,单靠工人自身的经验是不能找到科学的工作方法的,而且他们也没有时间或者是条件来从事这方面的科学实验和理论研究,所以必须把这二部分的职能分开。这种分工,可以促进管理者与工人的合作,减少工人罢工的可能性,增强管理者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工作效率。

6.实行职能工长制。这个制度是以机械工业为依据而提出的,虽然之后的具体实际操作出现了混乱的局面,导致职能工长制没有得到推广,但它却为今后提供了参考。

7.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即企业的管理人员把一些日常不重要的事务授权给下级去处理,而自己只保留对一些例外事项的决策权和监督权。

三、对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评价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是顺应时代而产生的,它是管理从经验管理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不是简单的逻辑性推理,它是源于基层,源于实际生活中的。泰勒的几乎所有理论和方法,都是自己亲自到一线去试验和认真研究所提出的。可以说,这个理论的提出,在当时产生了很深刻的影响,企业因此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达到蓬勃的经济发展。

2.科学管理理论也存在了一些缺陷。例如泰勒对工人的看法是错的,他认为工人是“经济人”,工人工作只是为了获得工资报酬,而忽略了其它因素的考虑。同时,由于他本身的经历有限,只是解决了管理中的作业效率问题,还未把它上升到一般管理层面。

但是笔者认为,每一个理论的出台都只是时代衍生的产物。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任何理论都会有它的局限性,它只有随着社会和时代的不断发展得到不断的补充和修正,才能不断完善。我们要抱着谦和的心境去看待前人的成果,而不是批判的态度。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论文 第2篇

但凡是从事管理学科研究或实际管理工作的,很少会有人不知道“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和他的科学管理理论。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对于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和管理实践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不仅如此,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对现代企业更是有着巨大的借鉴意义。

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实质是一切企业或机构中的工人们的一次完全的思想革命——也就是这些工人,在对待他们的工作责任、对待他们的同事、对待他们雇主的态度的一次完全的思想革命;同时,也是管理方面的工长、厂长、雇主和董事会,在对他们的同事、他们的工人和对所有的日常工作问题责任上的一次完全的思想革命。没有工人和管理人员双方在思想上的一次完全的革命,科学管理就不会存在。”(引自泰勒《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的证词》)由泰勒的科学管理的实质可以看出,科学的管理就要进行思想的革命和处理好管理者之间,工人之间,还有管理者和工人之间的关系。

借鉴泰勒科学管理的实质,现代企业就需要进行思想革命和处理好各种关系。现代企业进行思想的革命,也就是建立企业文化,培养员工的素质。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所在,建立起适合自己企业的文化,能够增加企业的凝聚力,提高管理效率。而对于培养员工的素质,泰勒指出:“在科学管理中,管理人员要主动承担的第二项责任,就是科学地选择和不断地培训工人。管理人员的责任在于,一方面要细致地研究每个工人的性格、脾气和工作表现,找出他们的能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发现每个工人向前发展的可能性,并且逐步地、系统地训练、帮助和指导每一个工人,为他们提供上进的机会。这样,使工人在雇用他的公司里,能够担任最高的、最有兴趣的、最有利、最适合他的能力的工作。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并不是一次性的行动,而是每年都要进行的,是管理人员要不断加以探讨的课题。”(引自泰勒《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的证明》)所以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应该通过适当的培训员工,使员工不仅适应工作,而且适应企业的管理,这样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中,处理好各种关系,首先要处理好的是劳资双方的关系。泰勒认为:“差别计件工资制,是对同一种工作设有两个不同的工资率;对那些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工作、质量高的工人,按较高的工资率计算;对那些用时长,质量差的工人,则按较低的工资率计算。”(引自泰勒《计件工资制》)而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就应该用工资的等级制度来激励员工提高效率。而且通过适时的提高员工工资,不仅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且对于缓和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以上的阐述中主要强调了人的重要性,而在泰勒的科学管理中,很有先见之明地强调了体制的重要性。泰勒是这样阐述的:“过去,人是第一位的;将来,体制必须是第一位的。这并不意味着不再需要伟大人物,恰恰相反,任何好体制的第一位目标必须是发掘第一流的人才,并在系统管理之下,最佳人才能比以前更有把握和更迅速地提升到领导岗位上来。”(引自泰勒《科学管理原理》)因此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中,就需要注意人才的发掘和培养,还有建立起适合企业发展的体制。

泰勒指出:“管理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使雇主实现最大限度的利益,同时也使每个雇员实现最大限度的利益。”因此可以看出,科学管理的真正基础就在于,它始终坚信雇主和雇员的利益是一致的,而不是根本对立。从长远的眼光来看,任何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案,如果它不能够使劳资双方都满意,如果不能够表明劳资双方的最高利益是彼此一致的,如果不能带来双方彻底而诚挚的合作,使双方同心协力而不是分道扬镳,那么这种管理制度或方案就根本就不值得一提。所以,对现代企业的借鉴意义也就是,要使员工相信自己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是一致的,这样才能够使两者的利益最大化。

“诸种要素——不是个别要素——的结合,构成了科学管理,它可以概括如下:科学,不是单凭经验的方法;协调,不是不和合作,不是个人主义;最高的产量,取代有限的产量;发挥每个人最高的效率,实现利益最大化。”(引自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因此,对现代企业来说,实现企业和员工两者的利益最大化,最好的办法就是协调合作,发挥每个人的最高效率。在此基础上,现代企业还需要借鉴的是泰勒提出的管理取得成功的四大基本原则:

第一,每天要有大量的任务。企业里的每一个人,无论职位高低,每天都应该有明确的任务。这些任务不应该有丝毫的漏洞或不明之处,必须对全部细节加以规定,而这不是轻易就能够完成的。

第二,标准的工作条件。每个人的任务都需要一整天的工作时间才能够完成、同时,要为每个人提供合乎标准的条件和设备,以保证他一定能够完成任务。

第三,完成任务者得到高报酬。每个人都有把握在其完成任务后一定能够得到高报酬。

第四,失败者将遭受损失。如果有人完不成任务,那么他迟早就一定会吃亏。(引自泰勒的《工厂管理》)在此四大基本原则中,前面三个原则对现代企业管理来说依然是有着十分重要意义的。企业如果能够做到前面三个原则的要求,那么就可以发挥出每个人的最高效率,而整体的效率也就会得到最大化。这样既实现了协调合作,同时也实现了企业与员工的利益统一,最终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化。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论文 第3篇

关键词:泰勒制,管理理论

过去, 人是第一位的, 将来必须是第一位的——[美]泰勒

不论是今天, 还是将来,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 (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的名字都会同他的管理经典著作《科学管理原理》一样为世人所瞩目。当今许多重要的管理理论都是在泰勒制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著名经济学家蒋一苇回顾世界企业管理发展史时指出:“中国的许多企业的管理思想还停留在早期资本主义阶段, 这个阶段以泰勒制为标志, 创立了一套科学管理制度。”所以, 今天我们在谈论管理学发展史的时候, 不得不首先想到泰勒以及他多年实践留下的思想结晶———《科学管理原理》, 这对今天企业的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泰勒, 1856年出生于美国, 在他出生稍后的年代里爆发了美国历史上的南北战争 (1861—1895) , 这次战争被称为美国资产阶级的二次革命, 它废除了奴隶制, 促进了资本主义在美国的发展。紧接着到19世纪末, 美国连同其他当时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建立在机器大工业的物质技术基础上的新型资本主义制度, 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又使生产关系发生深刻革命。伴随着新型生产关系的建立, 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客观上需要一种能对老制度加以改造, 进以取而代之的先进管理制度。

泰勒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加入到了工业生产的队伍中, 成为其中一员, 他在在这个队伍中进行了长达26年的一系列的管理试验。从学徒工、领班到工长、总技师和总工程师, 他以一名普通工人和试验者的身份亲身亲自参与体验工厂管理在各个方面的成功与失败;同时, 由于他的勤奋和“卖劲”, 使他能够步履轻云, 扶摇直上。

泰勒参加工作实践后很快就发现在新型的生产关系下劳资双方并不协调, 在大机器工业时代仅凭过去的经验办事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了。他敏锐地感觉到需要有一种“科学”的管理制度来提高效率, 调动工人积极性, 协调劳资双方的矛盾, 增加资方利润。

一、首次推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泰勒于1878年进入美国中部溪谷钢铁公司机加工车间工作。该公司是按计件活干工作的, 这给泰勒的科学探索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1883年, 泰勒担任了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公司机器车间领班, 1884年在该厂首次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在这两个工厂的实践促使他立志:“使现有的管理制度多少能有所改变, 使工人与资方的利益变得一致起来, 而不是相互对立。”

泰勒的差别计件工资制主要观点, 是给工人增加工资以使产量增加, 并强调在按质按量的条件下实行劳动量与劳动报酬同步的原则——即多劳多得, 使得工人不再为放慢工作速度而饱受责备, 其结果是劳动效率的提高。然而, 资方给工人增加工资的幅度明显低于由于产量增加而带来的收益, 其结果还是资方受益。他在米德维尔钢铁公司首次在部分车间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使得车间产量增加了2到3倍。

泰勒的有差别计件工资制主要内容是: (1) 通过时间—动作研究, 制定出一个定额或标准, 这样就把以估计和经验的定额制度改变为以科学为基础的定额制度。 (2) 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的刺激付酬制度。如果工人没有完成定额, 全部工资均按“低”工资率支付 (正常工资的80%) ;如果工人超过定额, 全部工资均按“高”工资率支付 (正常工资的125%) 。以此来鼓励工人完成和超过定额。 (3) 工资支付的对象是工人而不是职位, 即根据实际工作表现, 而不是按工作类别来支付工资。

尽管泰勒多次强调“实行科学管理后, 工人不再把雇主看作对头而是看作是自己的好朋友, 他们懂得了友谊和合作比冲突更好些。”但是, 在当时条件下因劳资双方矛盾而发生的罢工事件从未间断过。从历史的角度看, 泰勒不可能因为推行差别计件工资制就把这个矛盾解决得很圆满, 即使在当今企业中劳资双方的矛盾仍然困扰着企业的经营者。然而无论怎样评价, 泰勒首推的差别计件工资制实质上是工资制度上的一次创新。以此为蓝本的工资制度今天仍为大多数企业所采用。

二、搬运生铁试验得出的结论

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 随着战争的进程对生铁的需求很快增加, 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有8万吨生铁需要搬运出售, 当时, 泰勒正向该公司介绍其科学管理原理。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搬运量 (在此之前泰勒曾查明工人每人每天平均搬运生铁12.5吨) , 泰勒等人挑选了这种“最原始、最初步形式的劳动”, 来推行他的“科学管理”, 因为在“几乎所有的机械工艺上, 构成每个工人动作基础的科学是这样的深广”。

泰勒首先强调要科学地挑选工人。他认为以搬运生铁为经常职业的人, 必须是愚蠢和迟钝的, 甚至像头牛 (人=牛) , 哪怕连“百分比”的含义都不懂, 只要告诉他这样做或那样做能够多拿钱就行了 (比以往多拿60%的工资) , 其结果比“积极性加刺激性”的工作结果要好得多。他这种观点是典型的古典管理理论的思想。后来的管理学家麦克雷戈曾把他这种观点划分为“经济人”思想。泰勒是这样证实他的观点的:

他和试验小组成员在挑选完工人后, 测量了生铁堆与火车车皮之间的平均距离, 以及一名搬运工负荷时的平均速度 (这里包含了长期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的成果) 。接着他们发现, 工人使用不同的铁锹其疲劳程度不同, 全天的生铁搬运量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 我们根据泰勒的叙述绘制出了一幅曲线图如下:

其中:X轴———表示每锹物料重量 (磅) ;Y轴———每人日铲的总重量 (吨) 。

在曲线AB和BC段没有达到最大的铲工工作量 (以铲工是否疲劳为依据) , 因此, 每天搬运生铁的总重量也就不是最大值。但是在B点, 铲工已有疲劳的感觉, 接着干下去就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换句话说, 这时的铲工就达到了一个标准工人应达到的工作水平。泰勒还发现, 由于物料比重的不同, 对于不同的物料, 应该使用大小不同的铁锹更为科学, 并提出在货场仓库里准备许多大小不一且颜色不同的铁锹, 以备用于搬运物品不同但重量永远是21.5磅的物资。结果表明, 每个工人日搬运生铁的重量由12.5吨上升到47.5吨, 工作效率大为提高。

在美国乃至全世界, 这个数据都被认为是有权威的经典数据, 它正说明了“科学管理”的灵魂之所在。从人类管理活动的发展过程看, 这是一项伟大而成功的试验, 它揭示了在管理领域里的科学规律, 为日后的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研究开拓了一个广阔的前景。虽然在此以后的管理实践中证实了泰勒那种把人看作是干活的机器、受雇的手 (Hired Hand) 的思想的片面性, 但是如果没有类似于搬运生铁的简单试验, 很难想象管理理论会有今天的发展水平。

1911年, 泰勒发表了他最成功最有代表性的专著《科学管理原理》, 后来, 由于海军兵工厂的一次反对“泰勒制度”的罢工, 引起了美国国会注意, 并于1912年美国国会众议院特别委员会召开对“泰勒制度”和其他工厂管理制度的听证会。这次听证会标志着“科学管理”的诞生, 是现代管理科学的奠基石

三、泰勒管理理论对管理学的贡献

泰勒把他的科学管理理论概述为以下几句话:“科学, 不是单纯经验的方法;协调, 不是不和;合作, 不是个人主义;最高的产量, 取代有限的产量;发挥每个人最高的效率, 实现最大的富裕。”

泰勒所做的总结实质上是一次深刻的革命, 他第一次总结并提出了至今仍具影响力的科学管理原理:

1.进行时间-动作研究。制定出标准的操作方法和时间定额, 以此来要求个人按科学标准来完成他们的工作。这为后来的标准化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即按照个人完成定额的多少而采取不同的工资率。

3. 明确划分管理职能和作业职能, 使管理工作独立出来, 成为企业的一项职能。

4. 科学地挑选工人, 并给予培训和指导, 使他们能够按照标准化了的程序去工作。

由于泰勒只见“物”不见人, 一味强调“科学”管理, 抹杀人性, 不免有其片面性。他自己也曾强调“科学管理中没有任何一点仁慈的内容”, 但这并不能掩盖其思想的光辉。

从历史上看, 泰勒的成功是和当时机械化大生产、流水线生产的工业结构紧密相连的, 同时, 他个人的管理实践, 以及一开始就抓住了正确的研究方法给予他不少帮助。作为管理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 泰勒无疑是扮演了一位开拓者的角色。直到今天仍有许多企业不遗余力地推广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日本的管理学者甚至提出“重新研究泰勒”的口号。中国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转变时期, 是一个需要管理理论创新的时代, 中国企业的勃勃发展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管理课题, 引起我们不断的思考和研究。2011年恰逢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创立100周年, 在这种情况下, 从中国国情出发, 重新认识和研究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我们期待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管理理论的诞生。

参考文献

[1].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科学管理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2].周三多.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论文 第4篇

关键词:泰勒;电力企业行政管理;科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145-02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企业对经济的贡献十分显著,其影响力不断加强,并且与不同行业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电力企业行政管理是电力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范围涉及到电力企业的发展经营活动,并能为电力企业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方面做出很大贡献,其作用不容小视。然而,电力企业行政管理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何有效的发展电力企业行政管理水平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对此,笔者将泰罗的部分科学管理思想与当下的电力企业行政管理现状相结合进行分探讨,希望能对当下的电力企业行政管理的完善与发展带来一定启发。

一、泰罗科学管理的基本内容

泰罗是管理思想演进过程中的领路人之一,被人们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为了解决管理不当而导致资源浪费、自然资源未得到充分的利用等问题而展开了对科学管理理论的研究。他的部分主要管理思想内容如下:

(一)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

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是针对现实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而总结出来的理论,其部分主要内容有:①管理者应当根据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来整理出一套法则、公式,寻找类似事务的规律,以便更好的解决问题;②管理人员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从而合理的安排员工到其擅长的岗位上工作,给予他们适当的培训,实行弹性工作制等来调动工人的积极性;③科学的方法代替经验的方法。在工作中使用的工具要标准化,在操作过程中使用程序化,管理要根据客观规律行事,不可以脱离实际等等;④解决劳资对抗的现象,协调管理者和工人之间的关系,避免劳资双方发生冲突,以便促进生产进步。

(二)泰罗科学管理的机制。

科学管理机制简而言之就是一种如何具体操作的方法,但泰罗明确提出“管理的机制,决不能被误认为是管理的本质或基础哲学。明确地说,同样的一个机制在一种场合下会引起灾难性后果,但在另一种场合则会使我们受惠无穷。”[1]科学管理的机制主要主要列举以下几点:

①标准化与工时研究,通过实践的总结分析,制定相应的标准,去除不必要的部分,计算出合理的日工作量;②挑选“第一流的工人”,其关键是使不同类型的人可以找到使自己成为优秀的个人的工作岗位;③实行薪酬激励制度,在定额标准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激励性薪酬制度,最大限度的激发工人的积极性;④管理中的“例外”原则,管理者把一般的事情授权给下级,而自己保留对例外事情的决策权;⑤是指负责不同工作的职能工长,打破了只设置一名工长的格局等等。

(三)科学管理的实质。

科学管理的实质就是解决好劳资双方的合作问题。泰罗不断的提示两者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的重要性,如果两者没有良好紧密的合作,那么无论管理的制度和方法如何科学都很难开展实施,因此需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将注意力转向如何增加财富的数量上,通过共同的努力来实现一场全面的心理革命;当然,泰罗指出了解决劳资对抗关系的办法就是通过对管理的研究,进而提高工作效率,使财富的创造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最后这两者之间就不会因为财富的分配问题而再起争执。

二、电力企业行政管理存在问题

电力企业本身具有很特殊的性质,这也使其在当下的社会里仍然是计划沟通为主的行政管理模式,但是其自身企业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经营成本高等缺点在当下社会也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行政管理体制不健全。

由于部分电力企业的行政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导致其效率低下,很多政策没有很好的执行,且停留在形式主义层面,受到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使电力企业没有办法突破自身体制的阻碍,很难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经营方式。

(二)行政管理机构工作效率低。

在部分电力企业行政管理的机构里有很多部门和众多环节,各个部门工作繁琐,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容易导致,环节的过度使整个机制很难有效运行;此外不少部门之间的工作分工不明确,容易出现推诿扯皮,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三)行政管理权力制约不到位。

在部分电力企业内部,权力过分集中到一些高层管理者手里,但又没有相应有效的制约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员工的积极性,不利于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同时官僚主义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一些员工的创新能力。

(四)行政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电力企业在选拔行政管理人才时相应的选拔机制不够健全,出现了不少拉亲戚、走后门等现象,从而缺乏相应的竞争和激励制度;部分管理者出现了对某些部门的工作不熟悉、不了解,但仍然进行管理,结果往往不尽人意。

(五)行政管理机构较为臃肿。

我国电力企业原本就有地域广、部门多的特点,所以对员工数量的要求自然不少,因而也导致了机构的庞大臃肿,虽然之前有过多次的整改,但是并没有起到根本性的作用,电力企业机构仍然呈现扩大趋势[2]。

三、 对电力企业行政管理的启示

电力企业对我国的贡献之大不可估量,在众多的电力企业中不乏有很多做到很好的企业,但是,目前仍然有很大一部分电力企业在行政管理方面做的并不理想,截止2014年12月末,中商产业研究院公布的电力生产行业亏损企业数量为660 家[3]。不难看出,目前我国的电力企业行政管理仍然处在管理水平落后的阶段,因此对科学管理思想的借鉴十分必要。结合科学管理思想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借鉴。

(一)思想观念方面:打破桎梏,合作共赢。在电力企业内必须要有彻底的思想革命进行变革,要像泰罗在研究科学管理方面一样,要能打破前人固定的思维模式;目前,我国电力企业行政管理一直受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所以电力企业行政管理应采取适当的变革方案,打破传统思维模式束缚,构建适合当下电力企业发展的新文化、新思想。此外,电力企业还应根据客观实际所需,增强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增强不同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但绝不能忽视的是合作精神的养成,因为电力企业的运营和发展的好坏不是一个或是一部分人能决定的;科学管理不仅是在科学化与标准化等方面下功夫,更重要的是进行一次精神革命,这种精神革命在泰罗眼里就是每个员工都对工作和同事树立起责任观,每个电力企业的员工都有很强的敬业精神,从而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形成合作共赢的关系,为电力企业创造更多的财

富,为其壮大做好准备,也为员工个人自我实现做了很好的开端。

(二)制度体系方面:第一,优化设计行政组织制度。科学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效率和合理的配置资源,电力企业行政管理在设计行政组织制度方面,应该根据企业内外部特点,取缔多余闲置的岗位和部门,努力做到减员增效,节约成本,以此提升效率;此外还得处理好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从行政组织制度方面解决好上下级关系,使各部门、岗位之间建立一种协作配合的关系网,使电力企业效率提升,收益提高。第二,建立适合的激励制度。泰罗的科学管理机制中强调实行薪酬激励制度和管理中的“例外”原则等内容,这些思想只要与时俱进的引用,在我国电力企业内建立起激励制度,有效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同时管理者适当的授权,可以增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互信,同时还能调动员工积极性,为提高工作效率,培养员工忠诚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第三,任人唯贤的制度。泰罗强调在用人时挑选“第一流的工人”,当下的电力企业行政管理应该该在选人用人方面应选择既有能力又有一定相关经验,且对从事的工作熟悉的人才,从而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三)管理方法方面:第一,将“挑选第一流的工人”的这种制度运用到具体管理方法上,不但要选择适合某个岗位的员工,还要选择适合的管理者,从而达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适合其岗位还愿意努力工作。第二,科学管理中一再强调标准化操作的重要性,实践证明也的确如此。因此,电力企业行政管理应该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制度出贴合实际需求的标准操作方法,并要求员工按照这类标准进行培训,最后推广到实际的操作,尽可能的减少工作中的浪费。第三,电力企业在定额管理的方法运用时,可以结合员工对标准化方法的运用方面的总结而制定相应的定额管理方法,以便更好的调动员生产效率。第四,电力企业在激励机制的完善方面多下功夫,从而更好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开发他们的潜能;此外对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制度也应该加强,只对下级进行激励而不对高层激励,也许会出现高层不作为或是滋生腐败等等。

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从诞生到至今仍被无数企业运用,其创作的财富更是不可估量。但是,电力企业行政管理的是否成功不能生搬硬套科学管理的思想,还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可以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好策略,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的领悟科学管理思想的内涵所在。

参考文献:

[1][美]泰罗.车间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梁小芬.浅析如何提高电力企业行政管理效率[J].企业管理,2011(26).

[3]中商产业研究院.中商数据[EB/OL].[2015-4-15]http://img.askci.com/images/data/2015/4/15/c125b124-f7f3-4bf4-8c6e-bbf311c830ee.png.

泰勒的课程理论 第5篇

第一,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第二,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第三,怎样才能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第四,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这四个基本问题可进一步归纳为“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这就是“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泰勒的研究,围绕着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程序进行,他对于每个问题分别从教育的实际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主要问题所在,然后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一),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1.目标的三个来源

(1)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2)对当代生活的研究。(3)学科专家的建议。

2.两个筛选器

一是教育和社会哲学;二是学习心理学。3.目标的陈述

仅仅有合理的目标是不够的,还必须把目标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1)对已有陈述方式的批判

①“把教育目标当作教师要做的事情来陈述”。如介绍进化论,介绍杜威的教育思想;讲解一元一次议程的概念;

② “列举一门或几门学程所涉及的课题、概念、概括或其它内容要素”。例如: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法、应用;或以概括以形式来陈述,“物质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等。

③目标的陈述过于笼统或概括。例如:“发展批判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2)二维图表陈述法

在分析批评常用的目标表述方式之后,泰勒提出了自己关于目标表述的主张:“最为有效地陈述目标的形式,是以这样的措辞来表达:既指出要使学生养成的那种行为;又言明这种行为能在其中运用的生活领域的内容。”

(二)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1.选择学习经验的五条原则

(1)给学生提供的学习经验必须既能使学生有机会实践该目标所隐含的行为,又能使学生有机会处理该目标所隐含的内容。(具有实践可能)

(2)必须使学生在从事教育目标所隐含的行为的过程中获得满足。(使学生获得满足)(3)所期望的反应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的。(力所能及)(4)有许多特定的经验能够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多种经验→同一目标)(5)同样的学习经验通常会产生几种结果。(同一经验→多个目标)2.有助于达到目标的学习经验所必备的四个特征:(1)有助于培养思维技能;(2)有助于获得信息;(3)有助于形成社会态度;(4)有助于培养兴趣。

(三)怎样才能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1.学习经验组织的两种方式

(1)纵向组织:指不同阶段(或时期)的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2)横向组织:指不同领域的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2.学习经验组织的主要准则

(1)连续性:是指“直线式地重复主要的课程要素”。

(2)顺序性:或称序列性。是指“把每一后继经验建立在先前经验的基础上,同时又对有关内容作更广泛、更深入的探讨”。

(3)整合性:是指“课程经验的横向联系 3.学习经验组织的三个层次

(1)最高层次:①具体的科目(specific subjects)。②广域课程(broad fields)。即将一个广泛的知识领域视为一个整体,并以此来设计课程。如社会学科、语言艺术、普通理科、保健体育。③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即以问题为中心的一种课程设计。④未加分化的课程。类似我们现在所讲的经验课程,把整个教学计划视为一个整体,以学生生活为基础设计课程。(2)中间层次:①按序列组织的学程,如社会科学Ⅰ、社会科学Ⅱ、社会科学Ⅲ;②以一学期或一学年为单位的学程。如四年级的中国历史,五年级的世界历史。它们之间具有互补性,但较少考虑其联系和关系,合起来并不构成一个整体的历史学科。(3)最低层次:①课;②课题;③单元。4.学习经验组织的一般步骤

(1)确定课程组织的一般框架。即采用分科课程、广域课程还是核心课程等。(2)确定每一课程领域的组织原则。即考虑学习经验组织的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3)确定低层次组织的方式。即采用课、课题还是单元的方式。

(4)制定灵活的 “资源单元”。供每位教师在与某一组学生打交道时使用。

(5)师生共同设计活动。这是课程的最终实现状态。(四)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1.评价的含义

评价过程实质上是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泰勒认为,评价有两个重要的方面,第一,它寓意评价必须评估学生的行为。第二,它寓意评价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包括一次以上的评估。否则,我们无法了解变化是否发生。•※泰勒的贡献:用评价代替了测验。2.评价的一般程序

•①先说教育目标;②确认评价情境;③设计评价手段;④利用评价结果。一是了解课程的实际结果,二是提出改进课程的各种假设。

泰勒原理的意义

首先,它提供了一个课程研究的范式,泰勒本人也因此获得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美誉。其次,将评价引入了课程编制过程。这具有极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通过评价不断搜集有关的各种信息,及时地改进和完善课程。

泰勒的个人―社群关系观论文 第6篇

摘 要:社群主义者与新自由主义者分歧的焦点在对个人与社群关系的解释上。泰勒强调社群对于自我和个人的优先性,认为个人唯有积极参与到社会政治生活,以增进社群共同体的公共利益,个人权利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实现。一个民主的国家应当鼓励公民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促进公民权利发展。

关键词:泰勒  个人  社群  公民参与

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群主义(communitarianism)在批判新自由主义过程中脱颖而出,社群主义的核心概念是社群(community)。社群主义者与新自由主义者分歧的焦点在对个人与社群关系的解释上。社群主义者认为,一个人作为社群的一个部分,都会把自己当作是社群的成员,把社群的目标首先当作群体所拥有,而不只是个人权利的表现,都会认同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是实质性地属于社群的,而不是偶然地。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是当代政治思潮中社群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黑格尔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的哲学、伦理学和民主政治等方面都进行了独到的研究。

一、个人与社群

自由主义者假定社会是由独立的个人组成的,每个个人都先天拥有一个超验的自我,先验地拥有一种认同的自我,这种自我先于其目的和价值。新自由主义正是从这一个人―社群的关系建立其整个理论体系。社群主义者查尔斯・泰勒反对新自由主义的这种个人―社群关系观,认为个人组成社群,个人是社群的一个部分,认为个人不能独立于社会现实,无视其社会角色(权利、义务和责任的统一),个人只有在社群中才能发展起来,现实社会环境规定了个人的属性,塑造了个人的目的,个人对自我的认同不是自决的结果,它来源于社群、文化和种族三个要素,“人不能仅仅自视为人,他们还更直接地籍其所属的文化、语言、宗教等局部性共同体来界定自己”[1]P180,“我们只有在一个文化共同体中才成其为人类” [2]P139这个社群中的个人意识到自己属于该群体,这对他们的认同感(即他们对自己是谁的感念)具有重要的意义。“知道我是谁,就是知道我站在何处。我的认同是由提供框架或视界的承诺和身份规定的,在这种框架和视界内沃能够尝试在不同的情况下决定什么视好的或有价值的.,或者什么应当做,或者沃应赞同或反对什么。换句话说,这是我能够在其中采取一种立场的视界。”[3]P37在泰勒看来,脱离了社群,自我也就失去了参照因素,社会联系的纽带被逐渐割断后,个人对社群价值的认同感、公民的责任意识逐渐消失。公民是社会一员,应当加强与社会中其他成员的联系,“我并不能孤立的,而只能通过部分公开部分隐蔽的对话和协商,来发现我的特性。…我自己的特性本质上依赖于我与他人的对话关系。”[4]P4离开了社群,不仅个人的道德理性和能力无从谈起,就是个人的自主性也无从谈起。

二、公民政治参与

新自由主义基于权利优先原则,主张“我们社会中的许多人对政治参与提不起兴趣;这并非只是因为我们眼下的政治制度不鼓励它,而且也因为人们不认为政治参与在他们的生活中有什么重要的优先性”[5]P52在公民与国家事务的关系上,新自由主义者主张中立,既不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也不鼓励国家去积极争取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认为公民是否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是公民的自由选则,政府应中立的看待公民政治参与的态度,尊重公民作出的选择,任何以“公共善”的名义采取某种措施干预公民的选择是不适当的。威尔・凯姆利卡曾指出,邀请人们按照别人的思想参与政治生活总是不成功的,公民是否参与政治生活完全应当听任他们自己的选择,政府不应当采取某种措施使他们不情愿地参与政治生活。[6]P139查尔斯・泰勒批判这种个人主义的价值观,认为它使“人们失去了宽广的目标,因为他们只关注他们的个人生活。…换言之,个人主义的阴暗面是把自我放在中心位置,这挫平和限制了我们的生活,使之缺少意义,并对他人和社会漠不关心。”[7]P4

泰勒及其他社群主义者认为权利政治颠倒了个人与社群的关系,个人权利不能优先于社会目的,社群利益是优越于个人权利的善,当一个社群扩大到整个社会时,公共利益就是人类善良生活的基础,是最根本的善,个人权利在增进公共利益的过程中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强调只有通过积极的政治参与,个人的权利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实现。认为个人的“政治参与对于参与者本人具有内在价值” , [9]P531认为国家政治关系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重要的公共活动。与新自由主义者不同的是,他们并不认为个人权利是天赋的禀性,而认为是人们参与到社会政治生活中不断奋斗进取的结果。而且,也只有通过积极的政治参与,个人的权利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实现,即政治参与是争取和扩大个人权利的最有效途径。社群主义者从实质上把政治权利界定为个人参与政治决策的权利,因而把个人广泛的政治参与当作是民主政治的基础。在权利政治捍卫神圣不可侵犯的个人权利和自由选择的土壤上萌生的个人主义价值不断膨胀,人们的价值观被个人主义从工作和热心公益引向重视个人满足,由于只关注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消弭了个人对公共利益的热情和追求,并伴随着对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的疏远,国家政治这一公众领域的群体活动不再受人们的关注,人们都转而追求被托克维尔称之为“微小而庸俗的快乐”。与个人主义者对政治生活的冷漠态度相反,他们倡导公民积极参与社会的公共生活,并且尽可能地扩展政治参与的范围。

参考文献:

[1][2] [加]查尔斯・泰勒:黑格尔与现代社会[M].徐文瑞,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

[3][9] 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韩震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4][7] 查尔斯・泰勒:可靠性伦理学[M].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1991.

[5] 莱斯利・雅各布:民主视野:当代政治哲学导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6] 俞可平:社群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8] 查尔斯・泰勒:哲学和人文科学论文集[C].坎布里奇主编.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1985.

上一篇:【实用】成长感悟作文下一篇:听道德模范演讲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