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复习提纲

2024-05-22

必修三复习提纲(精选6篇)

必修三复习提纲 第1篇

数学必修三复习提纲

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

(1)两个平面互相平行的定义:空间两平面没有公共点

(2)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

两个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两个平面相交-----有一条公共直线。

a、平行

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交线平行。

b、相交

二面角

(1)半平面: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把这个平面分成两个部分,其中每一个部分叫做半平面。

(2)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二面角的取值范围为[0°,180°]

(3)二面角的棱:这一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

(4)二面角的面: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5)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端点,在两个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6)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

esp.两平面垂直

两平面垂直的定义:两平面相交,如果所成的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记为⊥

两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棱锥

棱锥的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这些面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锥

棱锥的性质:

(1)侧棱交于一点。侧面都是三角形

(2)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是相似的多边形。且其面积比等于截得的棱锥的高与远棱锥高的比的平方

正棱锥

正棱锥的定义:如果一个棱锥底面是正多边形,并且顶点在底面内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这样的棱锥叫做正棱锥。

正棱锥的性质:

(1)各侧棱交于一点且相等,各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各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相等,它叫做正棱锥的斜高。

(3)多个特殊的直角三角形

esp:

a、相邻两侧棱互相垂直的正三棱锥,由三垂线定理可得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底面三角形的垂心。

b、四面体中有三对异面直线,若有两对互相垂直,则可得第三对也互相垂直。且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底面三角形的垂心。

提高数学成绩的窍门是什么

找漏洞

学生如何找自己学科上的漏洞呢?主要就是要在预习时找漏洞。上课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注意力才会集中,听课效率才会高。除了预习,做题 也是一种很好的找漏洞的方式。

多做题不等于提高分数,只有多补漏洞,才能提高分数

题目千千万,我们是做不完的。做题的是为了掌握、巩固知识点,如果已经掌握了,就没有必要再做了。学生应该把时间放在补漏洞上,预习也要引起高度重视。

不要轻易放过一道错题

对于学生错误的习题,教师会讲评一遍,学生更正一遍之后就了事,但这种态度是不正确的。从哪里倒下就在哪里爬起来,“错题是个宝,天天少不了,每天都在找,积累为大考。”这就要求学生反思三点,一、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二、产生错误的根本是什么?三、如何做才能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如果每道错题都利用好的,还怕成绩不能提高吗?

落实的关键是检测和重复

落实就是硬道理。看自己补漏洞的效果如何最好的方式就是检测,多次检测没有问题了,那么这个漏洞就不上了。补漏洞也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解决,需要一定的重复。

既要“亡羊补牢”,更要“未雨绸缪”

考试后,教师逐题分析错题、失分原因——找漏洞;制定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想办法;有针对性地加强专项训练——补漏洞。有时“亡羊补牢”已经晚了,我们更应该“未雨绸缪”。每天把学习上的问题记录下来并解决落实好。考前的模拟测试,也是一个好办法。

怎么培养数学思维

方法一:要形成特定的数学思维。

数学不同于语文、英语等语言性学科,它对思维能力要求较大。只要掌握了同一类型题目的解题思维,不管题型再如何变化,我们都可以快速解答。

但数学思维比较抽象,我们需要大量做题将其不断实际化、熟悉化,所以熟能生巧才是至理名言。但做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总结自己的解题思维和经验,将多种题型进行归类分析。

方法二:重视基础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质关系。

数学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课本上的数学知识其实都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找到原形,但需要你通过抽象、简化等方式转化成数学语言。因此,在学习数学时要多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质含义。

方法三:科学建立和有效应用错题集。

错题是查漏补缺的关键,也是增强自信的要点。我们不能一味追寻新题,而是要时常总结回顾错题,并从中找出不足进行针对性训练。

必修三复习提纲 第2篇

2.七年战争——1756~1763年英法争夺欧洲霸权和殖民地的战争。

3.拿破仑对外战争--主要对手是英、俄、普、奥等,前期以革命性为主;后期以侵略性为主。

4.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英法与俄国为争夺土耳其殖民地而爆发的战争。

5.普法战争——1870年普鲁士为统一德国对法进行的战争。

6.美西战争——18美国与西班牙为争夺菲律宾而爆发的帝国主义战争。

7.日俄战争——1904~19日俄为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爆发的帝国主义战争。

8.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间、作战双方、性质、主要战场、重大战役、战场重心的转移、结果和影响。

9.第二次世界大战——原因、爆发、扩大、转折、重大战役、重要会议、性质、结果和影响。

10.朝鲜战争——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扩大侵朝战争,很快将战火烧到中朝边境。美国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在朝中人民打击下,1953年,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11.侵越 战争

(1)时间:60年代初到1973年。

(2)经过:

①美在越南南方建立“越南共和国”,同北部越南民主共和国对立。

②特种战争:对越南提供军事援助,向南越派遣顾问。

③局部战争:1964年把战争扩大到越南北方,将特种战争升级到对整个越南的“局部战争”。

溶液复习提纲 第3篇

溶剂、溶质的定义

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汽油。

溶质可以有一种或多种, 但溶剂只能有一种。

溶质和溶剂在被分散前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溶液、溶质、溶剂的质量关系: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区分溶剂和溶质

固体 (或气体) 与液体混合———固体 (或气体) 是溶质, 液体是溶剂。

液体和液体混合———质量小的为溶质, 质量大的为溶剂。如果其中一种液体是水, 那么水是溶剂。

当两种物质完全反应后, 新生成的物质是溶质, 而析出的沉淀或产生的气体不是溶质, 溶剂仍是水。例如锌溶于稀硫酸后, 所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锌。

溶液的命名:“[溶质]的[溶剂]溶液”。如果没有指明溶剂, 我们就认为水是溶剂。

水和酒精能以任意体积互溶。

探究水与乙醇能否互溶时, 要先滴入红墨水 (目的:为了显色, 利于观察) 。

2.悬浊液、乳浊液与乳化作用

悬浊液:由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

例如钡餐 (硫酸钡的悬浊液) 、粉刷墙壁用的涂料、黄河水都是悬浊液。

乳浊液:由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悬浊液和乳浊液都不是溶液, 不具备均一、稳定的特征。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用洗涤剂洗衣服时, 油污没有溶解在水中, 没有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

用洗涤剂和汽油洗衣服的区别:

汽油———用汽油洗衣服时, 油污能溶解在汽油里, 形成溶液, 随着汽油挥发油污就能被带走。

洗涤剂———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它能使油污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 随水流去。

3.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扩散过程———溶质的分子 (或离子) 向水中扩散———吸收热量。

水合过程———溶质的分子 (或离子) 和水分子作用, 生成水合分子 (或水合离子) ———放出热量。

如果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 溶液的温度就会升高。 (例如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

如果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 溶液的温度就会降低。 (例如硝酸钾)

氯化钠等溶于水时, 不会有明显的吸热、放热现象。

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有的实验为了节省能源, 可以采用氧化钙和水反应来提高温度。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 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 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 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叫做不饱和溶液。

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继续加入该种溶质, 如果该物质的质量减少, 那么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如果该物质的质量不变, 那么溶液是饱和溶液。

由于水可以和酒精以任意比例互溶, 所以水和酒精不可以形成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转化

(1) 氢氧化钙和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所以若把氢氧化钙和气体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在改变温度时要升高温度。

(2) 不饱溶液与饱和溶液转化时最可靠的方法是蒸发溶剂、加溶质、加溶剂。

(3) 若想把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可以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并过滤。

(4) 若想把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也可以加入Ca O并冷却。

(5) 氢氧化钙不是晶体, 从氢氧化钙溶液也不会析出晶体, 所以只能称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1)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2) 在一定温度时, 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可溶物和不溶物:过滤法 (溶解、过滤、蒸发或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铁屑和其他固体:用磁铁反复吸引

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的硝酸钾:蒸发溶剂结晶法 (蒸发溶剂)

除去硝酸钾中少量的氯化钠: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 (高温溶解、降温、过滤)

(结晶:热的溶液冷却后, 已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 这一过程叫结晶)

后两者往往应用在分离两种可溶于水的物质, 并且其中一种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 另一种受温度影响小。我们希望析出的晶体是量多的一种, 所以选用的方法要适合量多的那种。

在一定温度和溶质相同的条件下, 100g的饱和溶液和200g的饱和溶液, 二者都蒸发10g水, 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

在60℃和溶质相同的条件下, 把100g的饱和溶液和200g的饱和溶液降低到20℃, 若前者析出晶体的质量为M, 后者析出晶体的质量为N, 那么N=2M。

2.固体的溶解度。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 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

温度———必须指明具体的温度, 溶解性才有意义。

溶剂的质量是100g。

固体在溶解在溶液中, 必须达到饱和状态。

溶解度的单位通常是g。

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内因) 溶质性质、溶剂性质; (外因) 温度。

一般来说, 温度越高, 固体的溶解度越大。

溶解度的相对大小:温度是20℃, 并且溶剂的质量是100g。

在20℃下, 溶解度小于0.01g, 被称为难溶 (或不溶) ;溶解度介于0.01~1g之间, 被称为微溶;

溶解度介于1~10g之间, 被称为可溶;溶解度大于10g, 被称为易溶。

有关溶解度曲线的常见试题 (见图)

t3℃时A的溶解度为80g。

P点的含义是:在该温度时, A和C的溶解度相同。

N点为t3℃时A的不饱和溶液, 可通过加入A物质, 降温, 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曲线上的点代表对应温度的饱和溶液, 曲线以下的点代表对应温度的不饱和溶液。

加溶质相当于把点向正上方移动 (但是点不能被移动到图象上方) , 加溶质相当于向下竖直移动, 降温相当于向左水平移动, 升温相当于向右水平移动。

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B>C>A。

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

从B的溶液中获取晶体, 适宜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

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 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的有A和B, , 无晶体析出的有C,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A

除去A中的泥沙用过滤法;分离A与少量B的混合物, 用结晶法。

氯化钠等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硝酸钾等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它们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气体的溶解度

定义:在压强为101k Pa和一定温度时, 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气体的溶解度没有单位。

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内因) 气体的性质、水的性质; (外因) 温度、压强。

一般来说, 温度越高, 气体的溶解度越小;压强越大, 气体的溶解度越大。

第三节溶质的质量分数

牢记下面的公式:

使用该公式时的注意事项:

溶质的质量是指形成溶液的那部分溶质, 没有进入溶液的溶质不应考虑。 (计算溶质质量时要考虑溶解度)

溶液的质量包括溶液中所有溶质的质量。

上下的单位要统一。

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6%, “16%”的意义:每100份质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含16份质量的氯化钠。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用固体配制溶液

仪器: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

用浓溶液稀释

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步骤:计算、量取、稀释、装瓶贴标签。

标签一般包括药品的名称 (化学式) 和浓度。

溶液的稀释计算

稀释的方法:加入溶剂或加入低浓度溶液。

依据:稀释前后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不变。

关系式

(1) 加水稀释:浓溶液液质量×浓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稀释后溶液质量×稀释后溶液质量分数%

浓溶液质量×浓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质量+加入水的质量) ×稀释后溶液质量分数%

(2) 加入低浓度溶液稀释:浓溶液质量×浓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稀溶液质量×稀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浓溶液质量+稀溶液质量) ×混合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的混合计算

依据:混合前各溶液溶质的质量之和, 等于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总质量。

已知的问题

(1) 如果用固体配制溶液时, 固体带有结晶水 (例如硫酸铜晶体) , 那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小。

(2) 量取液体时, 如果仰视读数, 量取的液体会偏少;如果俯视读数, 量取的液体会偏多。

(3) 用固体配制溶液时, 天平未配平、物码颠倒等情况会影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有关化学方程式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结合的计算

[例题]把2.8g铁片放入20g稀盐酸中, 恰好完全反应, 求:

(1) 原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设参加反应的HCl的质量为x, 生成的Fe Cl2的质量为y, 生成H2的质量为z。

答:原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5%,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7.97%。

[注意事项]

(1) 铁片放入盐酸中, 发生了化学反应。溶液中的溶质不是铁, 而是氯化亚铁。

(2) 不要设“盐酸的质量为x”, 因为盐酸是混合物, 而溶解到盐酸中的氯化氢才是纯净物。

“高中地理必修2”复习对策 第4篇

“着眼基础,立足课本”是最基本的复习方法。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回顾知识”这种最传统的模式来实现。例如,教材第三章第一节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课本P4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一些耕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针对这段材料可以提出许多问题。

【问题1】这段材料显示了什么信息?(农业区位,农业区位的变化等)

【问题2】材料中显示了哪些区位因素?除了这些因素,还有哪些主要农业区位因素?

【问题3】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能种水稻、甘蔗等这些农作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些地方挖鱼塘养鱼有什么样的优势?

【问题4】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种水稻、甘蔗、养鱼、种花都适合,为什么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选择?

【问题5】从“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说明了农业区位因素的什么特点?相比之下,哪类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问题6】“水稻田”是我国南方常见的农业景观,类似我国南方的水稻种植区,一定的地域形成比较稳定、成型的、区域性的农业生产区称为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问题7】利用其自然条件,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发展了“桑基鱼塘”、“蔗基鱼塘”、“花基鱼塘”等模式,你能说说是怎么回事吗?

【问题8】“桑基鱼塘”属于哪种农业地域类型?掌握农业地域类型应该从哪几方面入手?

【问题9】混合农业典型的案例是什么?其形成条件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问题10】我国广大农耕区的农民既种植庄稼,又养鸡、猪等是否属于混合农业?为什么?

【问题11】南方的水稻种植属于哪种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哪里?其区位条件有哪些?有些什么样的特点?

【问题12】“季风水田农业”是一种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以种植业为主的还有哪种农业地域类型?

【问题13】“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其区位条件有哪些?又有什么样的特点?

【问题14】我们也学习了两种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他们分别是什么?

【问题15】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什么样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的国家有哪些?大牧场放牧业的典型案例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有哪些?有哪些特点?

【问题16】乳畜业的分布、形成因素、特点是什么?

通过解决问题,对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相关知识进行了回顾与巩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首先所提出的问题一定要紧扣课标,突出重点;其次,问题的提出要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再次,方式上为了激发学习兴趣,可以采用分组抢答的方式完成。

二、建构系统为手段,提升知识为目标

1.第三章知识网络系统的建构

本章教材一共三节内容,涉及到的重点内容较多,综合性较强,在必修2各内容中,是与必修1以及初中地理联系最大的章节之一。第三章主要围绕“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区位选择—农业地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这条主线展开。

2.第三章、第四章的比较

课程标准中对这两章的要求如下: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很明显,这两条“标准”的要求是基本相同的。不过工业生产无论从部门,还是从布局而言,都更复杂些,且工业的“非天然性”较突出。这两章知识结构比较如图1所示。

三、整合部分为手段,升华知识为目标

历史必修一、二、三复习提纲 第5篇

说明:依据《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历史)》整理。中国古代史各时期知识点总汇 商 西周 政治制度: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 商周青铜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文字:甲骨文→金文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春秋战国开始使用铁犁牛耕 春秋晚期人工冶炼铁器

儒家诞生:孔子创立(仁、礼、《论语》);孟子(仁政);荀子 道家:老子(道是万物之源、辩证法、无为而治);庄子

春秋战国 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法家:韩非(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百家争鸣:中国封建文化的基础和源头,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 战国时期出现指南针(“司南”)

《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屈原:楚辞(《离骚》)

秦朝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设立“中朝”(“内朝”);设立刺史制度

儒学成为正统: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

汉朝 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 丝织业:西汉丝绸之路

造纸术的发明(西汉发明,东汉蔡伦改进)汉赋

魏晋南北“书圣”王羲之(草书、行书)

朝 隋朝

为分割相权加强皇权,确立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户礼兵刑工)唐朝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唐朝 雕版印刷术(《金刚经》:最早有明确刊印日期)唐朝末年火药用于军事 颜真卿、柳公权(楷书)唐诗

为分散宰相权力,设立“参知政事”(副宰相)

儒学发展为理学,宋明理学两大派: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瓷器:景德镇

两宋 “市”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

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行书)宋词

元朝 地方设行省(即行中书省)元曲:关汉卿《窦娥冤》

明太祖废丞相,宰相制度结束,明成祖设立内阁,专制主义加强

明朝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商帮出现(晋商、徽商,会馆产生)明清时期实行“海禁”: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的法令 批判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专制主义达到顶峰

清朝 京剧:四大徽班进京,汉调和徽剧融合形成京剧

明清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西周 秦朝 汉朝 隋唐 北宋 元朝 明朝 清朝 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

皇帝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设立“中朝”(“内朝”);设立刺史制度

为分割相权加强皇权,确立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户礼兵刑工)为分散宰相权力,设立“参知政事”(副宰相)行省制度 废丞相,设立内阁

设立军机处:专制主义达到顶峰

两大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斗争。但君主与中央占主导地位。

响:有利于防止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稳定,有利于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但容易产生暴政、腐败;实行思想文化专制;后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和社会发展。

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经济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春秋战国铁犁牛耕

农业 土地制度:土地国有制(商周井田制、北魏和唐均田制)、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格局: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官营为主

冶炼业:商周青铜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春秋晚期人工冶炼铁器;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手工业 做燃料

丝织业:西汉丝绸之路

制瓷业:中国最早;唐朝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宋朝景德镇 秦代:商品买卖明码标价 汉代:“市”有专门管理机构

商业 六朝:“草市”形成 唐代:“夜市”繁荣

宋代:“市”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 明清:商帮(徽商、晋商)

萌芽 重农抑商 海禁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受到封建制度束缚

中国古代传统经济政策。重视保护农业。从身份上贬低商人的社会地都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位,限制商人经营范围,对商业征收重税

明清时期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的法令,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儒家:孔子(仁、礼);孟子(仁政);荀子

春秋战国 百家争鸣 道家:老子(道是万物之源、辩证法、无为而治),庄子(齐物,逍遥)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

法家:韩非(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秦最重视 百家争鸣:中国封建文化的基础和源头,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汉代儒学 宋明理学 明清儒学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外儒内法 影响:儒学开始成为正统思想

程朱理学(程颢、程颐、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陆王心学(陆九渊、王守仁):“心即理也”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民主思想:批判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宋明理学)四大发明:

造纸术(西汉发明,东汉蔡伦改进)

科技成就 火药(唐朝末年用于军事)

雕版印刷术(唐朝《金刚经》)活字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指南针

汉字: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汉字书画 书法:(东晋)“书圣”王羲之(草书、行书);(唐)颜真卿、柳公权(楷书);(北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行书)

绘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科;北宋以后文人画占主流 《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文学成就 京剧 屈原:楚辞,代表作《离骚》 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京剧: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汉调和徽剧融合形成京剧 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制奠定了基础

雅典 民主 克利斯提尼改革:实行“陶片放逐法”,打击反民主势力。标志雅典民主政治确立 伯里克利改革:公民大会保障民主,雅典民主制顶峰时期——“黄金时代” 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少数人的民主(男性公民);直接民主 机构: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 《十二铜表法》: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和罗马的基本法

罗马法 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

罗马法是古代世界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古代法律

第五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四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第六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西方人文精神希腊智者学派、普罗塔戈拉: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人是万物的尺度” 起源 苏格拉底: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认识你自己” 倡导:人文主义,即注重人性,强调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

文艺复兴 代表:意大利:薄伽丘《十日谈》

英 国: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意义: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是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宗教改革 内容:德国马丁·路德,主张“信仰得救”(“因信称义”)影响: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人文主义

倡导:理性主义(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等级制度,追求民主平等自由)

启蒙运动 代表:法国伏尔泰(自由平等)法国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法国卢梭(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德国康德:思想自由

意义: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是欧洲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条件

第七单元: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背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展;奥斯曼帝国切断旧商路

新航路的过程:迪亚士——好望角;哥伦布——美洲

开辟

后果:打破各大洲孤立状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殖民掠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殖民 扩张 荷兰:海上马车夫

英国:打败荷兰、法国,占领印度、北美等地,成为最大殖民帝国(日不落帝国)结论:殖民扩张、殖民掠夺是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落后 第一次:英国开始;瓦特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工业革命 第二次:美国和德国(发源地和中心);电力的广泛应用;电气时代;垄断资本主义

后果:增强欧美国家的力量,列强瓜分世界,促进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第八单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是现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代议制特点:议会、宪法、政党政治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国王权力,保障议会权力,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责任内阁制形成,国王逐渐“统而不治”,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完善

《1787年宪法》:联邦制、总统制、共和制;三权分立;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总统共和制;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专制主义、军国主义;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1848年,第一次较为完整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871年,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1917年,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第九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共产党宣言 巴黎公社 十月革命

第十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

经典力学 进化论 相对论 量子论 蒸汽机 内

牛顿力学体系:物体机械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达尔文《物种起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爱因斯坦 普朗克

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

第二次工业革命: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理论基础)

电气技术 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

美国人爱迪生创建第一个发电站

信息技术

第三次科技革命标志成果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影

近代自然科学形成标志 冲击“神创说”

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原子弹理论基础 与相对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中国近代史结构图

中国近代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主革命时期(1840—1949)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1860

1840—1842: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割香港岛;近代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端 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

新思想的萌发(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51—1864:太平天国运动: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南京)、《天朝田亩制度》、天京事变、《资政新篇》、天京陷落

1861—1895:洋务运动:中体西用;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海军、教育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861—1901

19世纪70年代前后: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代表: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1894—1895: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马关条约》割台湾

1898:戊戌变法运动(资产阶级维新运动);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

1900: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190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完全形成1905: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三民主义革命纲领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1901—1919 1911: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1912:中华民国成立和清朝的覆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1919: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

1915:新文化运动开始。陈独秀提倡民主科学;批判封建正统;思想解放运 动、文化转型运动、片面性

五四运动和中共的创建1919—1924

1919: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1921.7: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中共成立 1922: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国民大革命 1924—1927

1924: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新三民主义)、大革命开始 1926:北伐战争:珠江流域→长江流域

1927:蒋介石四一二政变、汪精卫七一五政变,大革命失败

1927:南昌起义(第一枪;建军节)、秋收起义(井冈山;工农武装割据)国共十年对峙 土地革命战争 1927—1937

1931:九一八事变(沈阳)→伪满洲国 1934.10—1936.10:红军长征

1935.1: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毛泽东核心地位、独立成熟、转折 1936.12: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关系转折,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抗日战争 1937—194

51937.7: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1937.9: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防御阶段 37.7—38.10

国民党积极抗战:淞沪会战(打破日本3个月灭亡中 国计划)

平型关大捷(最早)、台儿庄大捷(最大)南京大屠杀 相持阶段 38.10—45.8 百团大战(1940)

中共七大(1945延安、毛泽东思想确立)

反攻阶段45.8—45.9

中国抗战胜利意义(第一次、奠定基础、世界贡献、地位)

解放战争 1946—1949

防御阶段 46.6—47.6

1946夏:全面内战爆发

反攻阶段47.6—49

1947.6: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反攻序幕 1948年底—1949年初: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1949.4:渡江战役(解放南京,推翻国民党统治)1949.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第十一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背景:1905年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辛亥革命 过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临时大总统)→《临时约法》→袁世凯夺权

意义: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五四运动 中共成立 大革命 24-27 过程: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北京(学生为主力)→上海(工人为主力)意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成立:1921.7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

意义: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核心,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1924年广州国民党一大: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大革命开始 北伐战争

失败标志:蒋介石和汪精卫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政变

1927年:南昌起义(第一枪,建军节)土地革命秋收起义(毛泽东,第一个根据地——井冈山,开创“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战争

1934年由于“左倾”错误,红军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1936年长征结束

27-37

1935.1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领导核心地位,挽救了党和红军;成熟标志 抗战 37-45 解放战争 46-49 见前面归纳 见前面归纳

第十二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经济结构变动:鸦片战争后,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劳动力和商品市场 洋务

清朝晚运动 期

民族 工业

中华民短暂 国 1912 ︱ 春天 后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海军、新式学堂、留学生 失败:由于“中体西用”,甲午战争战败,标志洋务运动失败 影响: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中国第一次大规模学习西方科技的实践 诞生:19世纪70年代前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外商企业和洋务运动诱导 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等是中国第一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甲午战后初步发展

背景:一战前后(1912—1919)列强放松侵略、辛亥革命影响、民众抵制日货 特点:短暂、轻工业(面粉、纺织)、快速

结论: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抗战前1927—1937: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再度发展 一战之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发展受阻 1949

抗战时期:日本入侵,民族资本主义再度受挫 抗战胜利后:官僚资本和内战导致民族企业风雨飘摇

两大障碍

第十三单元: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背景: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

维新思想 1898 内容:康有为、梁启超等主张“维新变法、君主立宪”

意义: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爱国运动;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客观上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

背景:辛亥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封建军阀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新文化 运动 1915开始 中心:北京大学

主阵地:《新青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开始标志)

内容:前期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性质:前期是资产阶级思想运动;后期为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意义: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民众的觉醒;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片面性

马克思主义的背景:新文化运动后期,十月革命影响 传播

内容:李大钊第一个高举社会主义大旗

世界历史各时期知识点总汇

古代希腊 雅典民主政治:梭伦、克利斯提尼、伯里克利;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少数民主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 罗马法:《十二铜表法》: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薄伽丘、莎士比亚;思想解放

西方人文 宗教改革:马丁•路德;因信称义;打击天主教会势力

精神发展 启蒙运动:理性主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开辟新航路:迪亚士→好望角;哥伦布→美洲

世界市场 荷兰、英国殖民扩张:建立海外商品市场;世界市场形成主要途径;日不落帝国 逐步形成 工业革命:增强欧美国家的力量,列强瓜分世界,促进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完善

欧美代议制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联邦、共和、总统制;第一部成文宪法 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总统制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专制、军国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1848年《共产党宣言》: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理论和实践

1871年巴黎公社: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经典力学体系:牛顿的机械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近代自然科学形成近代世界 进化论:达尔文《物种起源》;冲击“神创说” 科学技术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

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工业全部国有化;取消商品贸易

苏俄革命 新经济政策:固定的粮食税;允许中小企业私营、外资经营;自由贸易 和建设

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后期弊端严重,导致苏联解体 赫鲁晓夫、勃涅日列夫、戈尔巴乔夫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摸式弊端→苏联解体 背景: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金融、工业、农业、以工代赈、社会保障;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及影响

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北约、华约组织的成立为标志

当今世界政治 多极化趋势发展:欧共体形成;日本高速发展;中国振兴;不结盟运动 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1991年苏联解体为标志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美元为中心;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当今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贸易组织:前身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中国于2001年底加入 经济全球化:实质是发达国家主导的新一轮资本扩张;机遇和挑战并存 现代科技 爱因斯坦相对论和普朗克量子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 网络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标志成果;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第十四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背景

内容

农业:余粮收集制 工业:工业国有化

商业和分配:取消商品贸易,实行配给制 农业:固定的粮食税

工业:允许中小企业私营、外资经营 商业和分配:自由贸易;按劳分配

影响

集中力量战胜敌人 损害劳动者积极性 造成政治经济困难 实质:市场商品货币 意义: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赢得战争,恢复经济 体制僵化阻碍社会发展 是苏联改革和解体根源 有一定成效,但没有突破斯大林摸式弊端 导致苏联解体 外国武装干涉

战时共产主义国内叛乱

政策

政治经济危机 新经济 政策 斯大林 模式 经济困难 政治危机 1921年实施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标志:1936年苏联

政治:高度集权

新宪法

经济:单一的公有制,计划经济,行政手段 斯大林摸式弊端日益显露

赫鲁晓夫:农业、工业管理体制 勃列日涅夫:重点在工业 戈尔巴乔夫:政治体制根本性改革 苏联改革

第十五单元: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经济 危机 原因: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特点:从美国开始,破坏大,范围广,时间长

影响:美国罗斯福实行国家干预经济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摸式;德国日本法西斯 背景:1929—1933经济危机;胡佛政府“自由放任”束手无策;罗斯福当选总统

罗斯福新政 内容:整顿财政金融;对工业加强计划指导;调整农业;以工代赈;社会保障 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影响:恢复经济;摆脱法西斯主义对民主制度威胁;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摸式

二战后新变国家干预经济→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福利国家 化

十六单元: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 格局形成 两极格局:二战后雅尔塔体系奠定的、美苏对抗的世界两极格局 形成:北约组织、华约组织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成立

欧共体形成:1967年成立,经济一体化提高欧洲地位,冲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

多极化趋势曲折日本成为经济大国 中发展 两极格局 瓦解

多极化趋势加强

中国振兴: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不结盟运动兴起:标志第三世界的形成和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和美苏两极格局瓦解,标志冷战结束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美国、俄罗斯、欧盟、中国、日本等 当前局势特点:新旧格局转换过程中,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第十七单元:二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布雷顿森林 体系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世界贸易组织 建立:1944年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签订《布雷顿森林协定》

内容:黄金←美元←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货币;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影响: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继而维护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 欧洲联盟:1993年成立,政治经济一体化;提高欧洲国际地位;促进世界多极化

北美自由贸易区:1994年由美、加、墨组成;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89年成立,最大区域组织,中国1991年加入,2001年上海会议 背景:世界经济全球化;取代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而成立 中国:2001年底加入,对中国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

作用:推动世界自由贸易,促进世界经济全球化;有“经济联合国”之称

二战后世界经济贸易关系的三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第十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浪漫主义

文学成就 批判现实 主义 印象派

美术作品

现代派(立体派)

音乐作品 影视艺术

英国:拜伦《唐璜》

法国: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社会百科全书”)俄国: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法国:莫奈《日出·印象》 荷兰:凡·高《向日葵》 西班牙:毕加索《格尔尼卡》

德国:贝多芬的代表作是九部交响乐 电影正式诞生: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 电视的发明:1929年,英国人贝尔德

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今)巩固政权 恢复经济 1949—1953

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民主革命胜利;过渡时期开始 1950—1952土地改革运动: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

社会主义 改造时期 1953—1956

1953:过渡时期总路线;三大改造开始;一五计划;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一届人大召开(通过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确立);日内瓦会议召开 1955:亚非会议(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 1956:“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提出 1956底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56—1966

1956中共八大召开:社会主义主要矛盾、主要任务 1958:“大跃进”、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4:原子弹

文化大革命 1966—1976

1967:氢弹

1970: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1971:26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席位

1972: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结束对抗走向正常化;中日关系正常化 1973:袁隆平杂交水稻

徘徊中前进 1976-1978 1977:恢复高考

1978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邓小平理论形成标志

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 新时期 1978—今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安徽凤阳小岗村自发包产到户 1979:中美正式建交,两国关系正常化;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 1983:“银河”巨型计算机 1991: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992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标志邓小平理论形成完整体系 1997.7香港回归

1997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99.12澳门回归

2000: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思想

2001: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亚太经合组织上海会议;中国加入WTO 2003:神舟五号

第十九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筹备:1949.9政治协商会议,制定《共同纲领》,国歌,国旗等;代行人大职能

新中国成立 成立: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意义: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多党合作政治协标志: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

建国初期民主法制建设(三大制度)商制度 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十年文革

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后补充)

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政体),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制定第一部《宪法》

自治区:内蒙古(1947)、新疆维吾尔(1955)、广西壮族(1958)、宁夏回族(1958)、西藏(1965)

1966—1976年,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文革教训之一: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法治国;1999年“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提出:邓小平全面阐述一国两制(为台湾而设计)实践:1997.7.1香港回归,1999.12.20澳门回归 对台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加强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坚持依后民主法制 一国两制

第二十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三大改1953年—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私有制→公有制,造 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1956年底)

50年代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标志中共探索开始

成功探— 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路线:正确分析主要矛盾、主要任务

70年代 1960年: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严重失1958年: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进(高指标、浮夸风)、人民公社(一大二公)误 1966—1976年:十年“文革”,“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十一届三中全召开:1978年12月 三中全会 会以后

经济 体制 改革 对外 开放 内容:思想、政治、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实行改革开放

影响:改革开放序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始;邓小平核心地位形成 农村:突破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公有,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城市:关键是国有企业改革(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全方位、多层次新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经济开放区(珠三角、闽东南、长三角、环渤海)

新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二十一单元:现代中国对外关系

195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新中国外交成熟 1954日内瓦会议: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

1955:亚非会议(万隆会议)中国发挥重大作用,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 1971:中国恢复联合国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70年代 1972: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签署《联合公报》,中美结束对抗走向正常化;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关系正常化 1979:中美正式建交,两国关系正常化

新时期 外交活动 亚太经合组织(APEC):中国1991年加入,2001年上海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01倡导创立维护地区安全稳定的“上海合作组织”(中俄哈吉塔乌)建国初期

第二十二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衣:传统的长袍马褂→西服(鸦片战争后出现)、中山装(日本学生装为基础);旗袍(满族女装为基物质生础改进)

食:四大菜系;西餐(鸦片战争后传入)辛亥革命后:剪辫(剪辫为反清革命的标志)易服,迫令放足(不缠足)

社会习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自主,删繁就简→(建国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殡葬:土葬→火葬 交通 通讯 火车、汽车、轮船、飞机

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1877年有线电报;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目前中国电话用户居世界第一位

报纸:1873年《昭文新报》开创国人办报先例

广播

大众传电影

电视:1958年北京电视台(即现在的中央电视台)建立

互联网

第二十三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理论 地位

旧: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三民 主义

新:国共合作基础

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满清统治,但不反帝 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建立共和国(三民主义的核心)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资本主义土地纲领 新三民主义“新”在——

民族主义:对外反帝,对内民族平等 民权主义:普遍平等的民权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毛泽东思想 中共七大确立为党的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指导思想 抗战期间: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建国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

形成标志: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 形成完整体系: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 写入党章:1997年中共十五大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邓小平理论 三个 代表

中共十五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十六大确立为党中共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指导思想

第二十四单元: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进入核国家行列,打破核垄断、核威胁 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科技成就 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1973年,杂交水稻育成,第二次绿色革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003年,“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杨利伟

“双百”方针 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文革中遭到破坏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

教育事业 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科教兴国”战略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会议 会议名称 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国民党一大 遵义会议 中共七大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一届人大 中共八大 十一届三中 全会 中共十四大 中共十五大 时间 地点 1921 上海 1922 上海 1924 广州 1935 遵义 1945 延安 1949 北平1954 北京 1956 北京 1978 北京 1992 北京 1997 北京

宣告中共成立,规定党的任务,确定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共产党员可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内容:纠正“左”倾错误;肯定毛泽东正确主张

意义: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核心地位;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讨论新中国成立(《共同纲领》、国旗、国歌、首都等问题),代行人大职权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社会主要矛盾;党的主要任务

思想、政治、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实行改革开放 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⒈毛泽东、邓小平两代领导集体形成: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⒉党的指导思想形成:七大(毛泽东思想)、十五大(邓小平理论)、十六大(三个代表)。

⒊“八大”即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即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建国后四次调整农村生产关系 事件 土地改革 1950—1952 内容特点

内容:封建地主剥削制度→农民所有制

影响

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 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建立

损害农民生产积极性,造成农村生产长期停滞

经济体制改革突破口 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解放发展了农业生产力 合作化运动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民私有→公有制

1953—1956

人民公社化1958 特点:“一大二公”即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家庭联产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承包责任制1978 土地公有、各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示意图表: 土地公有 分户经营

农民土地 所有制

封建剥削 土地所有制

1952

1956

1958

1978 一大二公

公有制

———→

———→

———→

——→ 土地改革

合作化运动

人民公社化

责任制

近现代各派别探索活动一览表 阶级、活动 背景

代表

基本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体西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 师夷长技以求富 《天朝田亩制度》:废

洪秀全

太平农民天国 阶级

甲午战争 瓜分狂潮 鸦片战争 民族危机

洪仁玕

除封建土地制度,绝反封建斗争最高峰 对平均主义 《资政新篇》:最早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扶清灭洋 维新变法

积极性 真理序幕

局限性

未实践;影响有限 鸦片战争 林则徐

新思潮萌发

民族危机 魏源 地主阶级 洋务

运动 内忧外患:

奕

第二次鸦片

曾国藩

战争

李鸿章

太平天国

揭开近代探索救国器物层次

学习西方的第一次不学西方政治制度 实践近代化第一步

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中体西用不能富强 农民小生产者→绝对平均主义

最早提出的带有资

缺乏社会基础和实

本主义色彩的改革

施条件,未能推行

方案 反帝爱国 思想解放运动

对清廷认识不清; 盲目排外 政治上的软弱性 义和团 民族维新

民族危机 康有为 资产变法 阶级

八国联军

梁启超 谭嗣同 严复

君主立宪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理论上的不成熟 爱国运动 第一次巨变: 推翻清朝统治 建立中华民国 的基础 思想解放运动 促进社会进步; 促进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壮大

力量弱小 发展艰难

无法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反帝反封建不彻底: 没有明确反帝要求 无彻底的土地纲领 偏激片面 辛亥 革命 《辛丑条孙中山 约》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民主、科学 新道德、新文学 军阀统治 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

尊孔复古 李大钊

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短暂的 春天 民族危机

民族资产阶级(张謇、实业救国

周学熙、荣氏兄弟)

十月革命 李大钊

新民主主义无产革命、社会阶级 主义革命和建设 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文革结束

十一届三中邓小平全会

毛泽东

社会主义

传播宣传马克思主

毛泽东思想:有中国第二次巨变: 特色的中国革命和建建立新中国、设道路

邓小平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第三次巨变: 改革开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⒈农民阶级:由于小生产者兼小私有者的本性,旧式农民战争最终归于失败 ⒉地主阶级:主张学习西方的长技来维护封建统治

必修三复习提纲 第6篇

(1)汉字:原始社会晚期起源于“文字图画”,经历了: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的演变发展过程。

(2)书法艺术的发展:两个阶段: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楷书发展:始于东汉,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唐代步入盛世,名家群起。初唐的欧阳询、盛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草书发展: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魏晋以来盛行不衰,名家辈出。代表人物:盛唐的张旭、怀素等。

行书发展:经过东汉至西晋约两个多世纪的演变,书体完全成熟。代表:王羲之等。

(3)绘画:

起源:远古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战国:楚国帛画《人物龙凤图》和《人物御龙图》。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出现了。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隋唐五代时期:中国绘画的一个高峰。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是现存中国最早的山水画。初唐阎立本的《步辇图》。盛唐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隋唐时期,敦煌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

两宋时期: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长卷。

元明清时期: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元代王冕的《墨梅》、明代徐渭的《黄甲图》、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

(3)戏曲:

京剧: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道光年间“徽汉合流”的局面;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并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著名的“同光十三绝”;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京剧迎来了它的繁荣期。京剧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风靡全国,被誉为“国剧”。民国以来,又逐步走向世界。

其他戏剧剧种:秦腔、越剧、川剧、粤剧、黄梅戏等出现。

方法总结

1、运用列表的办法将本单元繁杂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便于掌握。

2、运用比较的方法,突破一些重点和难点,加深理解。如总结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并归纳处于世界之最的成就,分析古代中国科技一直领先于世界,为什么16世纪以后,中国科技的发展越来越落后?

(1)四大发明

(2)《九章算术》

(3)留下了世界上最早日食、月食、太阳黑子以及哈雷彗星的记录,编制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氏星表》。

(4)《授时历》比现行公历早3百年。

原因:

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②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与后期的“闭关锁国”政策,进一步限制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③中国古代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与残酷的文化专制统治使中国古代科技缺乏足够的重视与人才;

④科技本身存在重实用性而少理论探讨;

⑤重文轻技和封建迷信思想的阻碍。

3、文史联系比较、情景创设等。有了人类就有人类的劳动、人类的情感,逐步就产生了表达人们劳动、生活和思想情感的文学。中国文化源源流长,文学更是辉煌灿烂。同学可列举自古以来我国文学的主要形式:先秦诗经、楚词,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

4、深层分析文化现象背后的社会原因,理解一定社会的文化和经济、政治的内在联系,逐步培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1)如中国古典诗歌最辉煌的时期当数唐朝,其原因是什么?

①国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强盛,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②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③开明兼容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不仅使文人思想开放、活跃,也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

(2)宋词繁荣原因:

①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

②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③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3)明清小说产生的背景:

①明清小说是从宋元话本发展而来的。唐代传奇、宋元话本都是短篇,明清小说创立了长篇体裁,开辟了我国小说史的新阶段;

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

上一篇:企业培训机构管理办法下一篇:关于学校停水的通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