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细节渗透素质教育

2024-05-20

关注细节渗透素质教育(精选14篇)

关注细节渗透素质教育 第1篇

教育案例:教育要关注细节

杨志涛

陕西省凤县平木镇中心小学(721704)

【摘要】首先叙述了本人在教育教学中亲身经历的关注细节的两件实际事例,再对实例进行分析和具体阐述。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必须以人为本。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关注细节?身教言传体现细节;用价值思想来彰显教育细节;用心来发现细节;教育,不能忽视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让我们用真心,细心,耐心,慧心,爱心,全身心地去发现一个个鲜活教育细节吧,让教育细节焕发出迷人的光彩,让学生幸福、快乐、健康地成长!

关注细节渗透素质教育 第2篇

随着家门“嘭”的一声,我知道,你俩“终于”去上学了,妈妈的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

今天是星期天,不是学校正式上课的时间,而你们去剑桥上英语课。每一次你俩去上学之前,那速度叫一个快:

“妈妈,快给我签名。”

“点点,你快点换鞋”

“豆豆,我的作业本放哪儿去了?”

“哦,快迟到了,快点走,不然我不等你了!”

……

这样的情景几乎在每个星期天的中午都会如期的“上演”。你们上课的时间是一点半,由于路上需要十分钟的时间,所以你俩必须在一点二十从家里出发。而咱们家在一点十分到一点二十之间是你俩的“快速度”阶段。可以说,这段时间你俩是一路小跑,速度比往常要提高好多倍。

可你们早些时在干什么呢?

中午,你俩还在你们的房间里整理学习用品、或看书,我经过你俩的房间,忍了几次,还不见你俩开始写下午去剑桥上课、老师要检查的英语作业,终于忍不住的说:“咋还不见你俩开始写作业呢?”

“哦,知道了。”

停了一会儿,我又经过你俩的房间,还没有看见你俩写作业,就又忍不住了:“怎么还没有开始写?”当妈的都是这样的唠叨吧,但我看见你俩这样子,确实是心急。

你们的爸爸听见了,就埋怨我:“你别管,她俩自己知道写!”想想也是,毕竟你俩上六年级了,有自己的计划和打算,可你俩哪一次能让我放心呢?

有一句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你俩做事情一直是拖拖拉拉的,那怎么能干好事情呢?

就说平时的家庭作业吧,近段时间,我把你俩写作业的时间给你们限制过之后,我发现你俩也能在我限制的时间之内完成,但据我观察,还有磨蹭、写作业不专心的毛病。你们也知道,有几次,规定的时间到了,而你们的`作业完不成,我就毫不客气的要求把作业收起来,不允许再多些一个字。这一点,你俩也不要怨妈妈狠心、不近人情,我还是想让你们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有一个好的时间观念。

昨天中午,无意中翻出来豆豆的一张卷纸,由于临近期末,要进行大量的练习、考试,那是一张已做过的卷纸。而那张卷纸上鲜明的“89”分映入我的眼帘,结合刚刚给你俩改过的家庭作业-----一张数学卷纸,也只有“94.5”分,(错了一道口算题、一道计算题、一道应用题,这可不是你平时的水平啊!)我立马把豆豆叫到了跟前。让你给我说出卷纸丢分的原因,你的一句“计算错了”,难道就能轻易而举的作为你丢分的理由吗?

而你还振振有词:“为什么每次考试,都得是100分?”

“是啊,我并没有要求你每次考试都得是100分,但是你没有考得100分,说明你对这一学期的一些知识还没有完全掌握,而不要拿粗心、马虎来说事!”

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你们的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临近考试,心有些浮躁,也可能是压力有点大。但妈妈平时并没有给你过多的压力,也没有给你们限定分数,我只是希望你俩把简单的问题做对,不要犯那些不该犯的错误,也就是:别为自己的粗心找借口!

关注细节渗透素质教育 第3篇

文中说到同事间如日常对话的友谊, 被学生看在眼里转述给家长, 家长把它描述出来, 让作者感到这些平时几乎被我们忽视的细节竟是孩子和家长眼里极其温馨的一幕, 我们看不见的东西, 学生看见了, 心里暗自庆幸学生看见的是美好。就是这样, 我们平时往往忽视一些细节, 觉得它无关紧要, 或者说根本就没想到它, 更没感受到它的重要性。我想这个看到了老师间这种维持三年之久的、充满关爱的友谊的学生, 将会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很好地经营友谊并享受到友谊的快乐、幸福。美好教育的价值也因此得到了最好的传承。凡事只有你感受到、意识到它的重要, 才会重视它、发扬它。其实, 我们身边经常发生一些细节的故事, 只不过你没察觉到罢了。

记得去年, 因教师紧缺, 我先带了一年级两周的课。之后来了一名教师, 是我带着这位教师到班里向学生做介绍的。后来就听我的同事跟我学 ( 她儿子和侄女都在一年级) 说她的侄女回家就和她说: “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新老师, 是我们迟老师领着来的, 还向我们大家做了介绍。”同事问她是怎么介绍的, 她说: “说不清楚, 还是我和大哥表演给你看吧, 我演迟老师, 大哥演新老师! ”同事说这俩孩子把整个过程都演下来了, 就连我们当时说的话, 做的动作都不差的模仿下来了。还说她侄女挺崇拜我的, 只要我说的话就是真的, 回家经常模仿我读课文, 有什么事还经常说这是我们迟老师说的, 肯定是真的。我真没想到, 短短的时间我能影响到孩子, 而且这些要不是同事告诉我, 我还不知道。过了不久, 我又听同事说孩子回家后和她谈论他们的新老师, 说他们的老师好像失恋了, 接了一个电话就很不高兴, 也不讲课了, 让他们自己写, 老师就低着头在屋里走来走去, 给他数着, 一共走了三圈。又过了几天, 这孩子又说, 我们的老师好像又和他的女朋友和好了, 我听他接电话, 要去车站接女朋友。这就是刚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孩子看到后所说的。听后, 我感慨小孩子的不简单, 并且告诫自己, 以后要拥有一颗敏锐的心, 别让自己迟钝的发现和无意间的不良表现, 给教育留下遗憾和污点。

教育中有“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言传不如身教”的说法, 能将细节落实到工作中, 发挥其作用更为重要。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将成为影响学生的资源。我们要将这些细节作成一种习惯, 不能作秀, 也不是搞一场运动。

记得安徽卫视, “爱传万家———说出你的故事”栏目, 有一期请来“多面奶茶”刘若英作客, 主持人问刘若英15岁最难忘的事是什么? 她说是一个学期, 上课都不说话。原因是, 一天老师来上课时, 教室很乱, 很多人都在说话, 老师就说了一句话“刘若英别说话了”, 可刘若英说她真没说话, 就连旁边的人都很意气地证明她没说话, 可老师就是不相信, 认定她说了话。为了这一句话, 刘若英一个学期课堂上都不讲话, 老师问她, 她只是点头或摇头, 实在让她说, 她就用眼睛瞪着老师。一个孩子的逆反就从老师一句“你别说话了”开始, 可能是我们想象不到的。因此工作中我们真得要慎言了, 不然无意间的一句话就会伤害到孩子, 产生严重的后果。

平时上课, 不知道你有没有候课的习惯, 或是学生都到教室了你才到。我养成了候课的习惯, 以往铃响后, 总是有几个孩子迟迟不到教室, 说了几次都改不了。我以后每节上课前几分钟就站在教室的门口等着学生, 几次过后, 学生就不再拖拉了, 比说教见效果。

我校一个三年级的学生在作文中写道: “我觉得我们班主任非常喜欢我, 因为上半年的时候, 老师给我填写素质教育手册时, 有一句话: ‘老师知道你非常努力, 你要坚持, 要更上一层楼。’”这是孩子从老师的这句话中读到的信息。平时我在批改作业时, 不仅只关注题目的对错, 还关注书写的变化, 字里行间所透露的感情、思想上的变化, 经常给予适当的评语, 把我的爱心传递给学生。通过批改作业, 既关注了学生的每一次进步, 又和学生进行了心灵的沟通。

教育无小节, 身为教师的我们应注意的太多了, 要慎言慎行。如生活上的细节, 包括我们的着装、对办公桌的整理、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时间观念等。语言上的细节、板书上的细节、教育方式上的细节、和家长打交道时应注意的细节……我们如果把这些细节作实、做长, 定会丰厚师德, 滋养教育, 塑造美丽。

关注细节,让教育生辉 第4篇

请看下面几个镜头:

[镜头1]

一位数学老师执教《税率》一课时有这样的一个教学环节:

师:同学们知道你们爸爸的月收入吗?

(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举手的同学也不多,这出乎教师的意料)

生1:我爸的月收入为1500元。

生2:3000元。

师:哦!

生3:5000元。

师:哦,不错。

生4:我爸的月收入纳税后还有8万元。

师:哇!你爸真厉害,他做什么工作啊?

生4支支吾吾地没有回答。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举手的越来越少,一个接着一个的放下手,生4发言后最后一只手也放下了。

[透视]

这个教学环节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妥:

其一,设计的问题本身就存在着异议。家长的月收入涉及到个人隐私,从学生想说又不想说的表情中显露无疑。其二,极易造成学生的攀比心理。其三,从教师的评价中可以看出教师的价值取向有问题。教师从对月收入1500元的毫无反应到对月收入8万元的发出“你爸真厉害”的感叹,折射出教师怎样的价值取向!传达给学生的又是什么!教师的感叹使得父亲的收入只有1500元的学生从充满自信、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到一张小脸窘得通红,有的甚至垂下头深深地埋在课桌上一直到下课。假若,教师能借用课本上的例子——小明妈妈的月收入,或者教师自己的收入和家人的收入等等,让学生站到第三人的角度上去,则绝对不会出现上述情况。

[镜头2]

在一堂公开课上,授课老师讲到关键处提了一个问题,一位学生站起来回答得有理有据、干脆利落。这位老师面带满意的微笑说:“李同学是咱们班里的后进生,对这个问题回答得这样好,可见他这节课听得非常认真!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一句表扬语,顿时使这位“后进生”满脸通红,在后面的课堂学习中,他低下去的头再也没有抬起来。

[透视]

听着这位老师的“表扬”,我有一种“如梗在喉”的感受:为何要在表扬前说明他是个后进生呢?这到底算是表扬呢?还是揭短呢?这种表扬似乎隐含着这样的意思:当众宣传李同学是咱们班的后进生;尽管他这节课听得非常认真,但他仍是差生。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尊心,老师一句不得体的表扬,对学生不但没有起到鼓励作用,反而揭了那位学生的短,让他当众出丑,仿佛给他当头浇了一盆冷水,打击了他的积极性。可想而知,满脸通红的他,心里是多么难过,他以后还有信心学习吗?

由此可见,教师自身的修养多么重要。一言出口,就能体现一个人的精神风貌和道德修养!有位教育大师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发展。”教师的课堂语言除了应该简练、明晰、准确、生动、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外,更要把握语言的价值取向,注意语言对人的尊重,即使是表扬,也要讲究语言艺术,让每句话像涓涓细流滋润学生的心田,使学生体验到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和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和鼓舞,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镜头3]

一个“小卡通”从教师的衣服上掉了下来(准备作为奖品奖给表现好的学生)。这颗“小卡通”被她身旁的一位孩子捡了起来,他拿着看了一会儿,那神情看得出他很想拥有,可他最终还是交给了老师,并用稚嫩的声音说:“老师,掉了一颗,给您。”正当我被孩子的真诚举动感动之余,这位教师却以想象不到的平淡口吻说了声“噢”,接过小卡通贴到了自己的衣服上,连一声“谢谢”也没有。

[透视]

这一细节属于课堂的偶发事件,这个偶发事件是一个多好的教育机会啊!可惜的是我们的老师却让它白白地流失了。如果老师能夸一夸这个孩子,或是就将这颗“小卡通”奖给他,这对这位学生的行为是一个多好的肯定啊!在这样的教学场景中渗透的教育,将会使我们的学生有多么丰富、细致和深刻的情感体验,教育的灵性也将在这发生于瞬间的自然随意的状态中得以呈现!可是,这位老师带给我们的却是遗憾。

老子曾这样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的言传身教是一种最现实、最生动、最鲜明、最有力的手段,起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它时时刻刻在建构着隐性道德情景和行为规范,对学生良好习惯、品德、个性、人格、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师一个细小的动作,一个细微的表现,一个不经意的处理过程,一句漫不经心的话,都会给学生留下抹不去的印痕。

细节决定成败,尤其是德育工作。因为德育不是空口说教,搞形式,摆样子,而是应该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融入每一个细小的教育教学环节。愿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用我们的真心、细心、耐心、慧心、爱心,全身心地去关注一个个鲜活的教育细节,抓住孩子们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每一个细枝末节,精雕细刻,让教育细节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作者单位:广东增城市荔城街第二小学)

关注教育管理中的细节 第5篇

最近读到国内一所小学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提出了“十六知晓”,即知晓学生的姓名含义,知晓学生的生活习惯,知晓学生的个性特点,知晓学生的行为方式,知晓学生的思维方法,知晓学生的爱好兴趣,知晓学生的困难疑惑,知晓学生的情感渴望,知晓学生的心路历程,知晓学生的知音伙伴,知晓学生的成长规律,知晓学生的家庭情况,知晓学生的上学路径,知晓学生的社区环境,知晓学生家长的思想,知晓学生家长的愿望。

这“十六知晓”,不只是教育的理念,更是对教育细节的强调,它向教师提出了全面、深刻、准确了解学生的具体要求;让每一位教师明白如何以人为本,懂得爱的教育从何做起,从而从细节开始,踏踏实实,潜下心来工作。

因为知晓了学生的情感渴望及心路历程,才能看到一个单亲家庭孩子的伤痛与无助,从而用爱心去感化他、温暖他。因为知晓了学生的爱好兴趣,才能取其所长,补其所短,解开一个个孩子学习与兴趣发生矛盾后的心结,从而激发他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因为知晓了学生的个性特点,才能用爱心宽容调皮孩子的一个个恶作剧,从而正确引导他们,严爱相济教育他们……

班主任工作更应关注教育细节 第6篇

戴金辉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

课堂教学提倡关注教学细节,班主任工作更应提倡关注教育细节。这是我通过这次班主任培训总结出最真切、最具指导意义的经验之谈。

都记不得具体那一天了,无意之中,我的一位学生也向我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我叫XX老师,XX老师为什么不理我呢?”

听了这话,我先是一惊,思考片刻后,我引导道:“或许你的声音太小,对方没有听到吧!”

“不会的,他听到了,我声音很响的。”那孩子辩解道。

“那„„或许是老师当时在想什么问题吧。”

“不是,他还看了我一眼,就是不理我。”

“那肯定是„„”我故意停顿了一会儿,等这位孩子问我‘那肯定是什么’时,我才接着说下去,“那肯定是你‘打招呼’的时间、场合和方式不够对劲的缘故吧!”“这个„„”

孩子没话说了。我又问:“你是在什么时候,怎样的地方,用怎么样的语气和那位老师‘打招呼’的?”

当孩子把这些因素一一讲出来之后,我一边帮助分析“老师不理我”的原因(我主要针对学生的不足去寻找理由并加以分析)一边引导学生应该如何做到适时、适地用适合的语气“打招呼”。让在场的学生听了以后都感叹:“哦,原来‘打招呼’也有这么多的学问啊!”“打招呼”是件小事!但善于捕捉这样的教育契机,其教育效果往往并不比开什么专门的主题班会差!

这个学期,对在学校食堂搭伙的学生,我们学校开始实行统一用餐制。即在学校搭伙的学生统一缴纳饭钱和菜金,有学校食堂统一做饭、烧菜,学生在餐厅里一起统一用餐。低年级的用餐学生得有班主任老师给学生打饭、端菜,而对于中、高年级学生则有班主任老师维持秩序,有学生自行排队端菜、打饭。就在这个维持秩序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率先垂范——“排队”这个教育细节:要让学生用餐排队,老师端菜、打饭也必须排队。就因为我率先做到了这一点,得到的结果是:我班里的学生不令也能做到自觉排队用餐的好现象。这真可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啊!有几位高年级和我们班在同一个餐厅里用餐的调皮男生,当菜端来后正急着想插队伍打饭的时候,抬眼看到了我正排在队伍后面,他们不好意思地走到了队伍的最末尾。饭打来时,他们还专门走到我的座位旁诚恳地对我说:“戴老师,我真服了你啊!”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细节具体而生动、真实而形象。我们的一些细微举动或者无意之语或者有意之举都将给学生以波澜不惊,也可能是镌刻一辈子!每逢雨天,我和我的同事们就会站在校门口护导孩子们入校、出校。每每看见没打伞的孩子,老师们就会找一名打伞的同学与他结伴而行。一个小小的举动带给孩子的是一份温暖和惊喜。原本不在同一个班里的两个孩子立时成了一对好朋友,无论帮助者还是被帮助者脸上出现的都是一片幸福的笑容。

关注细节渗透素质教育 第7篇

教学反思:关注教学细节——读《细节决定成败》有感

《细节决定成败》的确是一本可读可借鉴的好书。它从经济学的角度,强调了行动在于细节,任何大事情,最总还是要落实到细节上,细节承载着社会的文明。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曾表示: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多么平实朴素的论述,推及到我们的教学工作,何尝不是细节决定成败的过程呢?

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更要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理念,转变教师角色,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那么,要做到这一点,轻车熟路的驾驭课堂,就要从教态细节、备课细节、课堂教学细节和育人细节等各方面加以关注。细节虽小,折射的却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教育智慧。成功的教育,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我们当教师的应当关注细节,从细节入手解读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提升教育智慧。

润物细无声——教态细节

1、微笑。雨果说过:笑就是阳光,它能消除脸上的冬色。学生在我们的微笑中辉学会关心,谅解,善待他人。当你已执教多年且逐渐懈怠,当教师职业成为一种“机械操作”时,你迫切地需要微笑,需要将微笑带入课堂。当你面对“教学困境”(学生多次未完成作业,多次违犯纪律)时,希望你能保持不燥不火,淡定自若,面带微笑。给学生以谅解的微笑,耐心的辅导,那样你完美的教师形象会在学生心中保留得更长久些。

2、姿态、手势。站立讲台的姿势要有安定感和力度,让学生提高情绪,振作精神。严禁坐教,这有损教师形象,不利于进行教学指导。教师要善于运用优美的手势表达情感,注意不要频繁地使用食指,如果频繁使用食指会给人指手画脚、盛气凌人的感觉。

3、目光。目光中心放在倒数二、三排的位置,并兼顾其他。教师授课时,要加强目光巡视,消除“教学死角”。教师要学会用目光鼓励学生发言,用目光制止学生的嬉笑打闹。

4、语言。多运用商量的口气,注重民主、平等的讨论交流;少用命令式的口吻,杜绝语言暴力,如动辄指责,辱骂。

于无声处听惊雷——备课细节

备课不是简单的照抄备课用书,而是研究导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有以下需关注的细节:

1、备教材。抓住教材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工具性指字、词、句、段、篇、章,文章修辞、体格知识等;人文性指教材渗透的情感态度、价值感、人生感悟、生命意义等。),充分理解编者的编排意图。

2、备课程资源。要从大语文观的角度,注意相关学科联系、课内与课外的联系、相关的资料补充。

3、备教学过程。新课程理念强调要从一种模式的,程式化的教学过程转变为自主创建的构建学生知识体系、能力目标的建构式课堂教学过程。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备课在教学手段、方法选择上要尽可能设计通过学生的自主提问、讨论、朗读、领悟、体验等过程,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潜能。

4、备学生。备课前,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态度、情感能力等有一个全面的深入了解。设计的教学方法、过程是否适用于本班学生。所设计的问题学生会有怎样的回答,学生可能会提出什么问题来,教师如何评价学生的回答,怎样回答学生问题并引领学生进行学习,能否根据学生的思维调整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教案进行教学。

万紫千红总是春——课堂教学细节

1、提问细节。提问时易出现的问题是提问过多、问得太简单或太复杂;难度小了学生的思维得不到锻炼,难度大了学生会感觉摸不着头脑;(3)、“顾及一小面,打击一大片”,只问优等生,忽略差生,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提问时既要注意难易度,有的放矢,也要注意问题设计的层次、比例,尽可能照顾大多数学生学习的兴趣。

2、板书细节。板书容易出现的问题是:(1)、随意涂抹,缺乏严谨性。如一年级语文教师画四线三格教拼音,就有不用直尺画的,高年级画几何图形也有老师随意徒手就画,语文老师授课时边写边擦黑板,动作都缺乏严谨;(2)、内容空洞无物,缺乏概括性。有些教师的板书对学生理解领会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没有提纲挈领的引导作用,不能概括文章主旨。

不为彼岸只为海——细节育人,以身示范。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只能由人来建树。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形成的个性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这些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去施加影响。所以,身为教师,只能用自身的精神领域去教化学生,成就学生。

教师需从小事做起。如黑板没擦,自己擦黑板;地上有纸屑,弯腰捡起;学生大扫除忙不过来时,教师去帮忙等。从细节入手,关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处处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示范。

关注细节渗透素质教育 第8篇

自从担任班主任以来, 在新学期报到当天, 笔者都会用心做一个关于学生行为礼仪、个人道德情商方面的统计, 具体做法如下。

报到当天, 笔者会在规定报到时间前半个小时到教室, 做好有关报到的准备工作, 如整理一下讲台, 把报到须知写在黑板上或把事先打印好的报到须知贴在教室前门左右边墙上, 然后把教室后门关上, 打开前门, 坐在讲台上迎接每位学生归来。在报到时, 笔者会对照学生花名册对每位来报到的学生进行登记, 作一些标记, 但每位学生后面作的标记都不一样, 不同的标记代表着不同的内涵。比如:“▲”代表是一打报告就直接进教室的;“●”代表是打报告并得到教师允许后进教室的;“■”代表见到教师向教师问好后进教室的;“×”代表是没有任何礼貌直接进教室的;“√”代表是进教室后主动整理课桌椅子, 打扫班级卫生的。在全体学生到齐后, 笔者对统计结果进行总结, 特别表扬那些懂礼貌, 有集体荣誉感的学生;侧面批评做得不够好的学生。根据每个学期报到统计显示, 在起始年级时, 能做好这些基本礼貌、积极承担责任的学生是凤毛麟角, 但经过一两个学期和平时的引导与教育, 在后面的学期中, 笔者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对文明礼貌越来越重视, 集体荣誉感越来越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教育教学管理中, 笔者注重通过学生身边的榜样进行引导与教育。每位教师在上课前都会与学生进行礼节互动, 教师喊上课, 学生全体起立, 鞠躬向老师问好。但如果你用心观察一下, 这个礼节互动很多都流于形式了, 有些学生甚至都懒得站起来, 越是高年级表现得越不好, 如果我们用心加以引导和教育, 结果可能又会是另一个样子。笔者是教政治的, 授课班级比较多, 在我校2009级初中部, 共带了9个班的政治课, 其中有一个班, 每次在这个班上课, 笔者的心情都非常好, 因为笔者走进这个班的教室, 一喊上课, 学生喊“老师好”的声音洪亮不说, 所有学生在喊“老师好”的时候, 都是深深地向老师鞠躬。尊重是相互的, 每次笔者也都是深深向他们鞠躬。笔者把这个事例在笔者所带班级的班会课上进行了讲述, 学生们是不服输的, 他们喜欢跟兄弟班比, 很快, 笔者发现自己所带班级在这方面做得越来越好。在政治课上, 有一节课是专门讲尊重的知识, 笔者在其他班举了这个例子以后, 这些班级在这方面也不同程度地发生了改变。

提高学生品德素养, 要重视对其文化知识的传授, 更要重视从生活细节加强对其教育和引导。当前, 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他们家庭条件较为优越, 父母及长辈对其也较为宠爱, 但他们的团队精神、爱心意识不够强, 不少学生自私心较重, 不懂得感恩与回报。为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 每接一届新生, 在首次见面会上笔者都会对学生表露心声, 说出笔者最喜爱的学生应具有懂礼貌、有爱心、热爱集体、乐观向上、勤劳诚实的品质, 通过一系列活动来引导学生增强集体意识。如:班级文化建设要求每位学生参与其中, 分不同的版块布置给不同的小团队;班级活动经费采取募捐方式, 班主任作为班级一分子, 也来参与;班级管理中采取部门化管理, 专业化培养机制等。为培养学生有爱心, 懂感恩, 笔者主要通过传统节日和学生生日等一些特殊日子来引导孩子常怀感恩之心, 把爱传递。在中国传统节日、任课教师大喜日子、任课教师因各方面原因离开本班教学工作的日子, 笔者都会提醒班长和团支书带领主要班委和部分学生给老师送上祝福、小的纪念品, 让学生常怀感恩之心, 弘扬传统美德。这不仅让学生懂得了感恩, 也提高了学生情商, 加深了师生的情感。在感谢老师的同时, 更要感谢父母和社会。在班级中, 笔者借鉴我们年级工会对教师举办的生日月活动加以变通。我们班每月根据时间安排不定期为本月生日的学生举行生日party, 目的是体现师生的爱心与友情, 使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情与爱;同时让学生在享受生日的祝福与幸福快乐的时候, 不忘感谢、孝敬父母。

关注生活细节,雕琢幼儿素质 第9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细节;针对性;整体性;趣味性

生活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成长,用生活细节来培养自己的个性和品质。幼儿身体各个器官的生理机能尚未发育成熟,各个组织都比较柔嫩,身体素质还很薄弱;同时,幼儿期又是生长发育十分迅速、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他们对于身边的一切都非常好奇,渴望进行学习和探究。但由于幼儿缺乏知识经验,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因此他们既需要教师给与悉心地照顾,更需要教师反复地指导帮助和训练,关注幼儿生活中的细节,用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来教育幼儿,促进幼儿良好品质的形成。

一、关注幼儿个性差异,教育要有针对性

幼儿园是一个集体场所,在这个场所中什么性格的幼儿都有,教师要对每一个幼儿进行观察和分析,了解幼儿的特点,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指导,关注幼儿的个性和在生活中的细节,使幼儿可以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形成良好的品质和修养。教师要通过细节来观察幼儿行为,这也是老师评价幼儿的一个依据。例如班级总是会有一些活泼好动的孩子,他们因为天真和无知总是会给教师带来很多的麻烦。老师对调皮孩子训斥、冷漠的态度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和信心,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对其他孩子对待调皮孩子的态度起着导向作用。长期处于这种被斥责被拒绝的人际状况中的孩子,容易产生一种焦虑抵触的情绪,更容易采取更多的冲突、攻击性行为,从而进一步恶化人际关系。教师要注意对于幼儿教育的方式,从幼儿的个性差异出发,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采用表扬的方式让幼儿不再调皮或者是做坏事。

二、全面引导幼儿发展,教育要有完整性

世界儿童首脑会议发布的《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宜言》中有这样一段话:“儿童时代应该是欢乐、和平、游戏、学习和生长的时代。他们的未来应该在和谐和合作之中形成。”这段话可以作为我们衡量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的价值标准。再具体地说,如果我们能让幼儿坚信幼儿园是一个充满乐趣的地方,而且是他们明天还想再去的地方,这应该就是幼儿园一日生活带给幼儿最重要的价值了。教师要通过一日的生活使幼儿感受到快乐,从而在主动中进行锻炼和实践,培养幼儿自理和自立的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教师应事先考虑和计划幼儿一日活动的完整性和各个环节之间的转换,并帮助幼儿掌握每一个活动的名称,使他们知道下一个活动是什么。如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为:入园→洗手→户外活动→→做早操→牛奶、饼干→活动课→如厕、洗手、喝水→户外活动→如厕、洗手、喝水→自由活动→午餐→饭后自由活动→午睡→如厕、洗手、喝水→点心→饭后自由活动→活动课→如厕、洗手、喝水→离园。但要注意一日活动的安排要富有弹性,不对每项活动展开的时间计算得过于严密,保证有根据幼儿当时实际活动状态进行调整的弹性余地,或延长、或提前。教师可以在每一个活动结束时有明确的信号,让每一个幼儿意识到要转向下一个活动了。教师通过各个生活环节对幼儿进行管理和指导,使幼儿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愉快体验合作交际,教育要有趣味性

《指南》中要求幼儿能够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为了达到《指南》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向幼儿渗透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思想,让幼儿能够学习如何给予别人爱和关心,初步学会在集体环境中的处事原则。教师还要引导幼儿了解和关爱家庭、幼儿园、社区的环境,让幼儿可以更快地适应社会生活,并且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教师要在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或者设置专门的专题向幼儿进行介绍和引导,促进幼儿对于社会的了解。为了促进幼儿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合作,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合作性的游戏来增加幼儿参与的热情,从而提高幼儿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抬轿子”游戏,二人抬、一人坐,游戏要求抬的动作要一致和协调,抬坐节奏要一致,两个一致和一个协调,充分培养了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同伴之间的合作能力。幼儿给孩子带来了快乐和乐趣,增加了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在实践中提高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使幼儿具有了乐观、向上、合作的品质。通过合作游戏的开展,幼儿感受到了校园生活的乐趣,而且在游戏中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学会互换角色,从而促进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与良好品格的形成。

总之,教师要帮助幼儿掌握生活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并能在生活中加以应用,可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增强自信心,也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为最终走向自立准备好基础的能力和态度。教师关注到了教学和生活中的细节就会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指导,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邱蔚.如何培养幼儿合作与分享的品质[J].魅力中国.2010(06)

关注细节成就完美 第10篇

经从许多人身边刹过。我想作为一个成年人的教师和一个未成年的学生来讲,大家都是人,而且是平等的。可是作为一个孩子在关键时候(送红笔、调红色)能为他人想得那么的细致,可作为大人的老师能为学生随时随地想得那么细致周到吗?我细细想,说实话:“惭愧”。

(例2)离旅游目的地有30公里,一路上的高兴、兴奋大家可想而知。我的周围是几个男生,其中一个叫王奇的是出了名的调皮鬼,两天前的家庭作业还是昨天补出来的,昨天语文课上偷看的小说书还在我那里呢。为了不失教育时机,趁大家高兴时我与他们聊聊。我问问你带了多少钱,问问他带了什么好吃的。王奇带了三个芒果和几十元钱,芒果每个又大又可爱,他坚持要给我一个,我觉得麻烦了,拿与不拿都不妥。拿,他一共只有三个;不拿,可能会伤他的好意。于是我就说:“王奇,谢谢啦,请把你决定给我的那个存放在你那里,到下午回家时给我好吗?”那天很热,我与一同到达山顶,下山时在半山腰和他一同骑了马,午饭时我给了他一瓶水和一包饼干,边吃边笑。真是笑得开心,玩得痛快。几个小时的游玩、爬山、骑马,个个脸头红胀。在回家的路上,我们坐车上的老位置。他这时居然真的拿出了那个在自己包里放了一天的、自己为了实现自己的承诺而舍不得吃的一个芒果来塞给我。我既感激又敬佩。

这个细节说明,老师只要能真心实意地和学生交朋友,尤其是活动中、课间是最有效的。从那以后,不但是王奇,还有其他几个调皮的孩子就特别的喜欢我。至少一直到放暑假,没有出现不做或少做作业的现象。

(例3)车到回家路程的一半时,有几个孩子要小便,只能停车。一会上车了,不知车子不争气,就是发动不起来,怎么办呢?于是我叫孩子们,我们下车推一下。许多学生下去推车了,一会儿车也可以开了,同学们全部上车后的一段时间,我突然发现,刚才下去帮推车的十几个同学居然全部是人家(同学和原来的老师)认为的后进生。这时候我在车上对着几个老师和全体同学的面说:“关键时候是谁推动了车,这时候你们应该承认各有所长了吧”。刚才没有下车的,尤其是女生,在明白的一下子自发的响起了掌声。

这一细节让我们又一次证实了人各有所长,又一次证实了“多元智力理论”。更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过去的人们认为的“差生”,只是文化课的分数成绩略低而已;传统认为的优等生往往是文化课的分数成绩略高一点,但到社会上去一旦遇到问题时,往往是个败将。

关注细节作文「荐读」 第11篇

而我今天买笔的这件事情使我深深地体会到细节的重要性。

下午,在我做作业时,突然,“嘣”地一声,钢笔不小心摔到了地上,我拿起自己心爱的钢笔,发现钢笔的笔尖已经弯了,哎,这可又要花费我的个人财产了。于是,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飞快的向武商量畈店奔去。不一会儿,我就跑到了商场内卖钢笔的地方,经过我的精挑细选,终于选出了一支我喜爱的钢笔,就在交费时,我摸一摸裤兜上的口袋,完了,里面什么都没有,大半天的工夫都白费了,于是,我只好又无可奈何地回到家里,踹了口气,拿好钱,再来商场购买钢笔,经历长途奔波的我,一走进家,就躺在沙发上了,一股自责感汹涌而上,我为自己不注意生活小节坏毛病没有改掉而感到着急,想到这,便又不忧得记起了这次期末数学考试的教训,卷上的错误全部是因为不审题、粗心而造成失分的。真没想到,一个人不注意细节,会在生活和学习上遇到这么多的麻烦。

关注细节作文 第12篇

我们从小就有老师教我们做事要细心,耐心,全心,从点滴做起。比如说,考试的时候,每一个计算步骤要做好,题目要留心审题,不要忽略任何一个细节;在别人安排我们完成一项任务的时候,我们应该全力去完成,尽责,决不能马虎敷衍了事,这些看起来都是生活中会经常遇到的小事,但是我们很多人就是有着各种侥幸之心,企图掩人耳目,草草应付,最后,都会受到必然的惩罚与谴责。

从日常点点滴滴做起,关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这种习惯要从小养成,能体现你的个人素质与素养。下面的一个案例,充分地说明了从小事、细节做好的重要性。据说一个幼儿园招收园长,在一个通往面试室的途中一个不显眼的角落里放置了一个大哭着,涕泪零落的小女孩,很多人走进院门口就直往面试室走去,不理睬角落里的小女孩。但是其中一位相貌平平的姑娘走了过去,把小女孩抱起来讨好,一会儿,老园长走出来宣布这位相貌平平的姑娘被录取了!

关注细节 滋润心灵 第13篇

一、在细节中注重言传身教

班主任工作是以班主任整个人格形象来教育和影响学生的。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不仅是无字之书, 也是无言之教。包含班主任整个人格形象的因素很多, 而仪表形象、语言形象和行为是不能忽视的最重要的三个方面。班主任的穿着打扮, 是其内在美的外在表现, 向学生暗示着对人生的追求, 对真、善、美的认识, 对生活的热爱。鲁迅先生在日本仙台求学时的老师藤野先生, 虽然是位心地善良没有民族偏见、治学严谨、诲人不倦的好教师, 却因为经常衣冠不整而倍受本国学生嘲笑。衣着打扮潜在的教育功能, 它对教师魅力的作用, 由此可见一斑了。所以我坚持自己保持一种健康、端庄的外部形象, 既不穿奇装异服, 也不会不修边幅, 拖拖踏踏。另外, 班主任的语言也应该有着一定的魅力或艺术境界, 特别是文明礼貌用语、批评用语等的适时、适当使用, 会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善解人意、亲切友好, 会把老师当成知心朋友。班主任的行为更直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地上有纸屑, 我轻轻捡起, 没有批评, 没有呵斥, 学生看见了;班级的班牌被学生弄坏了, 我拿起轻轻端详, 感慨地说“人家的班牌保护得可真好”, 学生听到了;读书角擦不干净, 我拿过抹布, 仔细抹干净, 学生学到了……慢慢地, 这些细节, 学生感受到了, 并也开始转变。细节感染细节, 细节感化细节, 在细节中师生得到了共同的成长!现在的学生正处在一种“热衷效仿”的年龄, 班主任“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二、在细节中传达浓浓的师爱

师德的灵魂是师爱。教师关爱学生不应该停留在口头上, 而应体现在无数个细节之中。在班里, 我也经常找学生谈心, 一有进步就大张旗鼓地进行表扬, 让他们感到精神上的富有。学生生病了, 便陪他们去看病。时间久了, 学生从不乐意和老师交流到主动找老师交流。当班主任以来, 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 收获的真的比付出的要多得多, 我们的孩子虽然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 但是他们的心灵却是最纯净的。

三、在细节中推进班级日常管理

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学生, 是一个个鲜活的、具有独特个性的孩子, 一个个心理、生理不断在发展的孩子。我们不能把他们当做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产品统一对待, 也不能够把他们当做成年人来对待。这就要求我们先把工作做细, 把事情变小, 让每个学生把小事情做好。就拿卫生工作来说吧!学期开始, 我就设计了一张值日表, 把每个学生所要负责打扫的时间、地点都要作了仔细安排, 每个学生分配到一项小小的打扫任务, 并张贴在布告栏里, 而且尽量不再进行变动。我还针对班中容易忽略的几个地方, 安排了几个专职管理员, 如门窗灯管理员、卫生角管理员、多媒体管理员。班里有个学生住得离学校比较远, 原来常常因为急着回家而忘记打扫卫生, 后来他被排为“门窗灯管理员”, 就是在同学们离开教室做操或去别的教室上课的时候, 他要最后一个离开教室, 负责关窗、关门、关灯。这样, 他既为班级的卫生出了力, 又能在放学后尽早回家, 一举两得。针对卫生工具容易损坏的现象, 我把工具落实到人。当学生干不好活时, 我就以身示范, 教他掌握一些劳动技巧, 譬如抹布如何提高利用率, 黑板槽如何清扫更洁净等。经过半年多的时间, 大部分学生都能干且会干活了, 而且在每一次打扫之后, 我也会让组长及时总结, 评选劳动能手、班级美容师等, 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劳动得到了认可, 同时也享受到了别人提供给自己的良好环境。

四、在细节中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教师都很喜欢班级中学习和行为都很优秀的学生, 这是很自然的。但作为班主任, 我把关爱的目光更多地投向那些不起眼的学生以及后进生, 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对于后进生, 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不要吝啬赞美的言辞。不管别人认为某个学生是怎样差, 班主任都应该从他身上找到闪光点, 并且要真诚地赞美他。这一点很重要, 一旦学生认为老师很在乎他, 对他的赞美是真诚的, 那么, 他就会认为老师是一个很可信的人, 也更乐于接受老师的批评。有一男生, 平时课上总是捣乱, 三天两头不做回家作业, 下课吵架打闹, 还不时地欺负女同学。我多次找他谈话、警告, 和家长交流, 都无济于事。针对这种情况, 我采取了冷处理的方法。我细心观察他的言行和兴趣爱好, 最后发现他有一个爱好:喜欢看神话故事。于是, 我就以此为突破口, 平时多与他谈他感兴趣的神话故事, 并在班队课上专门搞了一次“故事比赛”, 让他上台表演。他当时讲得眉飞色舞, 也显现出从未有过的认真。我又趁热打铁, 激发他在学习上的兴趣。后来他的学习成绩一直稳定在班级二十名左右, 有一次还进入前十名。

关注思想方法 加强渗透教育 第14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数学思想 渗透

数学思想方法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比数学知识传授更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有人把数学思想方法称之为数学教学中的一颗明珠,因为知识的作用是有限的,而方法的作用往往能够涉及整个数学领域. 正是因为其有着广泛的普遍适用性,有着超越知识层面,并且能够让人们在数学探究的征途上从未知到已知的可能性,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被赋予了相当的重要性.

事实上,2011年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再一次将基本思想写入其中. 当然,令人注目的是我们初中数学还进一步提出了“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其与数学思想方法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样就将传统上的“双基”扩展为了“四基”,使得初中数学教学的内涵与外延都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展与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哪些思想方法需要我们去重视呢?

其一是数学方法. 顾名思义,这一类的思想方法与数学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可以认为是离开了数学知识就谈不上这些方法的运用. 比如解方程中常常用到的配方法,其是通过将一元二次方程配成完全平方式,以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方法,其经典运用是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得出;再如换元法、消元法,前者是指把方程中的某个因式看成一个整体,然后用另一個变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后者是指通过加减、代入等方法,使得方程中的未知数变少的方法. 在复杂方程中运用这些方法可以化难为易. 再如几何中的辅助线方法也是解决许多几何难题的灵丹妙药.

其二就是我们常说的数学思想. 我国当代数学教育专家郑毓信、张奠宙等人特别注重数学思想在初中教学中的渗透,多次著文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众所周知,数学思想与数学哲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很多数学家本身也是哲学家. 因此,学好数学思想可以有效地培养哲学意识,从而让学生变得更为聪明.

例如典型的建模思想,其是用数学的符号和语言,将遇到的问题表达成数学表达式,于是就建成了一个数学模型,再通过对模型的分析与计算得到相应的结果,并用结果来解释实际问题,并接受实际的检验. 一旦学生熟悉了这种数学思想并能熟练运用,将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大成功.

再如化归思想,其被认为是一种最基本的思维策略,也是一种非常基础、非常有效的数学思维方式. 它是指在分析、解决数学问题时,通过思维的加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将问题变换、转化为相对简单的问题,即哲学中以简驭繁的道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思想方法的渗透一般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是显性的教学方法,即向学生明确说明方法的名称,以让学生熟悉这些方法,并在以后的相关知识学习中能够熟练运用. 这一思路一般运用在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中;另一个是隐性的教学方法,即在教学中只使用这种方法,但不向学生明确说明方法的名称,在后面知识的学习中有可能遇到,但总不以方法本身为目的,重点始终集中在某一个问题的解决上.

在笔者看来,对于今天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而言,更多有价值的数学思想方法以渗透的方式进行教学是比较恰当的选择. 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在于十四、十五岁的初中生的智力发展落后于身体发育,还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相对比较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一般并不容易从字面上给予理解,只能在运用中通过直觉思维建立一种类似于默会知识的能力.

那具体渗透又该如何进行呢?笔者以为关键是要加强渗透意识,即在备课时就要考虑要教授的某一知识中有哪些思想方法可以对学生进行渗透,在这种思路下,数学知识就会成为数学思想方法的一个载体,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感受方法的运用和思想的熏陶.

比如,在初一数学教学之时,我们可以向学生阐述数学的研究对象是数与形,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在之后的数学教学中,一旦遇到有“数”又有“形”的知识点,就要让学生在“形”中寻找“数”,在“数”中构建“形”. 例如三角形知识中有三角之和为180°的关系,在直角三角形中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的关系,在全等三角形中有等量的关系,在全等三角形证明的过程中有很多逻辑的关系等.

再如对学生归纳能力的培养,我们知道所谓归纳,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以确定抛物线开口方向为例,如何知道二次项前的系数是正还是负,那就需要通过配方等方法来解决. 确定了这一点之后,我们可用描点法在坐标上作出抛物线. 一个方程及对应的图往往并不能得出相关的规律,只有不同形式是同一个结果之后,我们才可以通过不完全归纳得到抛物线的有关规律. 如我们可以让学生画出下面四个方程的图象:y=x2;y=3x2-2;y=-x2;y=-2x2+1. 然后去归纳得出相应的规律,如二次项前的系数为正时开口向上,为负时开口向下等.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根本不需要提出“归纳”的字眼,就是引领学生去分析、去归纳、去发现. 当学生熟悉了这种方法之后,在别的知识学习过程中,他们有可能说不出归纳这一词,但一定会运用这种方法.

渗透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种技术,甚至是艺术,因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有时发现不说比说更难,但如果要说有时又会因为学生认知能力有限而说不清. 因此,不说的能力更需要我们去着力培养.

数学思想方法之于数学知识而言,犹如灵魂与躯体的关系,前者不能脱离后者而存在,但只有后者没有前者的数学教学又是空洞且不完整的. 要让初中数学教学有意义,要让初中数学学习有意思,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都必须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培养. 而渗透到底该如何进行,即怎样的教学行为才算是渗透,又值得我们在实践中去尝试与反思.

笔者以上所述,只是基于个体教学实践的一点思考,其中若有不当之处,还望得到专家、同行的指点,以使笔者和更多像笔者一样的普通数学教师能够有所受益.

【参考文献】

[1]汪立爱, 也谈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 ,1997 ,6

上一篇:面试心得体会下一篇:早安周末正能量问候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