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宽容有关的励志故事

2024-06-20

与宽容有关的励志故事(精选8篇)

与宽容有关的励志故事 第1篇

励志故事1:宽容酿就了五彩的人生

在宽容方面,楚庄王可以说是一个典范。也正是由于他的宽容,才赢得了社稷江山。

一次他宴请群臣,让大家不分君臣落座,正当大家饮酒尽兴之际,一阵风吹来,把灯火熄灭,顿时全场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这时,有一个人趁黑之机,调戏楚庄王的爱姬,爱姬十分机智地扯下了这人的冠缨,并告诉楚庄王说:“请大王把灯火点燃,只要看清谁的冠缨断了,就可以查证谁是调戏我的人。”

群臣乱成一片,以为定会有人丧命,可是出人意料的是,楚庄王却宣布:“请大家在点燃灯火之前都扯下自己的冠缨,谁不扯断冠缨,谁就要受罚。”灯火再燃起,群臣都已经拔去了冠缨,自然无法查出那个调戏爱姬的人,大家都舒了一口气,又高兴地娱乐起来。

两年以后,晋军攻打楚国,有一名将军勇往直前,杀敌无数,立了大功。楚庄王召见他,赞扬他说:“这次打仗,多亏了你奋勇杀敌,才能打败晋军。”这个将领泪流满面地说“臣就是两年前在酒宴中调戏大王爱姬的人,当时大王能够重视臣的名誉,宽容臣的过错,不处罚臣,还给臣解围,这使臣感激不尽,从那以后,臣就决心效忠大王,等待机会为大王效命。”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宏大量是一种美德,是每一个想成就大业的人必须具备的素养。宽容是一种坚强,而不是软弱,宽容是以退为进,积极地应对和防御,无奈和迫不得已不算是宽容。

励志故事2:宽容的大帝,王者的风范

亚历山大大帝骑马旅行到俄国西部。一天,他来到一家乡镇小客栈,为进一步了解民情,他决定徒步旅行。当他穿着没有任何军衔标志的平纹布衣走到了个三岔路口时,记不清回客栈的路了。

亚历山大无意中看见有个军人站在一家旅馆门口,于是他走上去问道:“朋友,你能告诉我去客栈的路吗?”

那军人叼着一只大烟斗,头一扭,高傲地把这身着平纹布衣的旅行者上下打量一番,傲慢地答道:“朝右走!”

“谢谢!”大帝又问道,“请问离客栈还有多远!”

“一英里。”那军人生硬的说,并瞥了陌生人一眼。

大帝抽身道别刚走出几步又停住了,回来微笑着说:“请原谅,我可以再问你一个问题吗?如果你允许我问的话,请问你的军衔是什么?”

军人猛吸了一口烟说:“猜嘛。”

大帝风趣地说:“中尉?”

那烟鬼的嘴唇动了下,意思是说不止中尉。

“上尉?”

烟鬼摆出一副很了不起的样子说:“还要高些。”

“那么,你是少校?”

“是的!”他高傲地回答。于是,大帝敬佩地向他敬了礼。

少校转过身来摆出对下级说话的高贵神气,问道:“假如你不介意,请问你是什么官?”

大帝乐呵呵地回答:“你猜!”

“中尉?”

大帝摇头说:“不是。”

“上尉?”

“也不是!”

少校走近仔细看了看说:“那么你也是少校?”

大帝镇静地说:“继续猜!”

少校取下烟斗,那副高贵的神气一下子消失了。他用十分尊敬的语气低声说:“那么,你是部长或将军?”

“快猜着了。”大帝说。

“殿……殿下是陆军元帅吗?”少校结结巴巴地说。

大帝说:“我的少校,再猜一次吧!”

“皇帝陛下!”少校的烟斗从手中一下掉到了地上,猛地跪在大帝面前,忙不迭地喊道:“陛下,饶恕我!陛下,饶恕我!”

“饶你什么?朋友。”大帝笑着说,“你没伤害我,我向你问路,你告诉了我,我还应该谢谢你呢!”

大千世界,难免会有被人误会的时候,这时你可否会发出沉重的呼声。也许你并不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也不会对所有的事情都发脾气,可是就有一两个人老是惹你生气,他们可能是你的老朋友,邻居或同学。这时如果你能自始至终的宽容他们,你就具有了王者的风范,没有什么可以再让你不愉快。

励志故事3:宽容会使你的精神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与第二任总统亚当斯从恶交到宽恕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杰斐逊在就任前夕,到白宫去想告诉亚当斯说,他希望针锋相对的竞选活动并没有破坏他们之间的友谊。但据说杰斐逊还来不及开口,亚当斯便咆哮起来:“是你把我赶走的!是你把我赶走的!”从此两人没有交谈达数年之久,直到后来杰斐逊的几个邻居去探访亚当斯,这个坚强的老人仍在诉说那件难堪的事,但接着冲口说出:“我一直都喜欢杰斐逊,现在仍然喜欢他。”邻居把这话传给了杰斐逊,杰斐逊便请了一个彼此皆熟悉的朋友传话,让亚当斯也知道他的深重友情。后来,亚当斯回了一封信给他,两人从此开始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书信往来。

宽容意味理解和通融,是融合人际关系的催化剂,是友谊之桥的紧固剂。宽容还能将敌意化解为友谊。戴尔·卡耐基在电台上介绍《小妇人》的作者时心不在焉地说错了地理位置。其中一位听众就恨恨地写信来骂他,把他骂得体无完肤。他当时真想回信告诉她:“我把区域位置说错了,但从来没有见过像你这么粗鲁无礼的女人。”但他控制了自己,没有向她回击,他鼓励自己将敌意化解为友谊。他自问:“如果我是她的话,可能也会像她一样愤怒吗?”他尽量站在她的立场上来思索这件事情。他打了个电话给她,再三向她承认错误并表达道歉。这位太太终于表示了对他的敬佩,希望能与他进一步深交。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人无意或有意做了伤害你的事,你是宽容他,还是待机报复?有句话叫“以牙还牙”,报复似乎更符合人的本能心理。但这样做了,彼此的怨恨就会越结越深,仇会越积越多,真是冤冤相报何时了。如果你在切肤之痛后,采取别人难以想象的态度,宽容对方,表现出别人难以达到的襟怀,你的形象瞬时就会高大起来,你的宽宏大量、光明磊落使你的精神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你的人格也折射出高尚的光彩。

励志故事4:多一份宽容就多一份快乐

一个年轻人抱怨妻子近来变得忧郁、沮丧,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对他嚷嚷,并开始骂孩子。这都是以前不曾发生的。他无可奈何,开始找借口躲在办公室,不想回家。

这天,他在磨磨蹭蹭的回家途中遇到了姜华女士。看着他一脸的沮丧,姜华女士问他怎么了。

青年回答说,为了装饰房间和妻子发生过争吵。他说:“我爱好艺术,远比妻子更懂得色彩,我们为了各个房间的颜色大吵了一场,特别是卧室的颜色。我想漆这种颜色,她却想漆另一种颜色,我不肯让步,因为她对颜色的判断能力不强。”

姜华女士问:“如果她把你办公室重新布置一遍,并且说原来的布置不好,你会怎么想呢?”

“我绝不能容忍这样的事。”青年答道。

于是,姜华女士解释:“你的办公室是你的权力范围,而家庭么及家里的东西则是你妻子的权力范围。如果按照你的想法去布置‘她的’厨房,那她就会有你刚才的感觉,好像受到侵犯似的。当然,在住房布置问题上,最好双方能意见一致,但是,如果要商量,妻子应该有否决权。”

青年人恍然大悟,回家对妻子说:“你喜欢怎么布置房间就怎么布置吧,这是你的权力,随你的便吧!”

妻子大为吃惊,几乎不相信。青年人解释说是一个长者开导了他,他百分之百地错了。

妻子非常感动,后来两人言归于好。

对于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如果能看开一些、看广一些,就能够以一种宽阔的胸怀处理问题。生活不需要死磕、钻牛角尖,只要你表现出多一份的宽容,你的生活也就多了一份快乐。

励志故事5:宽大的胸怀让罪恶的灵魂颤抖

格林夫妇带着两个儿子在意大利旅游,不幸遭劫匪袭击。如一场无法醒过来的噩梦,七岁的长子尼古拉死于劫匪的枪下,就在医生证实尼古拉的大脑确实已经死亡的十个小时内,孩子的父亲格林立即做出了决定,同意将儿子的器官捐出。四小时后,尼古拉的心脏移植给了一个患先天性心肌畸形的十四岁孩子;一对肾分别使两个患先天性肾功能不全的孩子有了活下去的希望;一个十九岁的濒危少女,获得了尼古拉的肝;尼古拉的眼角膜使两个意大利人重见光明。就连尼古拉的胰腺,也被提取出来,用于治疗糖尿病……尼古拉的脏器分别移植给了亟需救治的六个意大利人。

“我不恨这个国家,不恨意大利人。我只是希望凶手知道他们做了些什么。”格林,这位来自美洲大陆的旅游者说,嘴角的一丝微笑掩不住内心的悲痛。而他的妻子玛格丽特的庄重、坚定、安详的面容,和他们四岁幼子脸上小大人般的表情,尤令意大利人灵魂震撼!他们失去了自己的亲人,但事件发生后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自尊与慷慨大度,令全体意大利人深感羞愧。

宽容的威力是巨大的,它能让那些罪恶的灵魂发生颤抖。而那些持有宽容心的人则可以把眼光射向前方,把不幸抛在身后。

励志故事6:包容的心理让灵魂飞翔

弗兰克是一位犹太裔心理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被关押在纳粹集中营里受尽了折磨。父母、妻子和兄弟都死于纳粹之手,惟一的亲人是他的一个妹妹。当时,他本人常常遭受严刑拷打,死亡之门随时都有可能向他打开。

有一天,他在赤身独处囚室时,忽然悟出了一个道理:就客观环境而言,我受制于人,没有任何自由;可是,我的自我意识我的灵魂都是独立的,我可以自由地决定外界刺激对自己的影响程度。

弗兰克发现,在外界刺激和自己的反应之间,他完全有选择如何作出反应的自由与能力。于是,他靠着各种各样的记忆、想象与期盼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生活和心灵。他学会了心理调控,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他的自由的灵魂早已超越了纳粹的禁锢。

这种精神状态感召了其他的囚犯。他协助狱友在苦难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找回了自己的尊严。

弗兰克后来这样写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的工作和使命,他人是无法取代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可重复。所以,实现人生目标的机会也只有一次……归根到底,其实不是你询问生命的意义何在,而是生命正在向你提出质疑,它要求你回答:你存在的意义何在?你只有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才能理直气壮地回答这一问题。

在弗兰克生命中最痛苦、最危难的时刻,在弗兰克精神行将崩溃的临界点,他靠自己的顿悟,靠成功的心理调控,不仅挽救了他自己,而且挽救了许多患难与共的生命。

其实,在我们的精神活动领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在我们的事业中,在我们渴望成功甚至正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都会出现大大小小、不同程度的挫折和失败,我们应该像弗兰克那样,通过心理调控让自己的灵魂飞翔,从而战胜自我,战胜环境,使自己安然地度过危机。

与宽容有关的励志故事 第2篇

2. 宽而栗,严而温。——淮南子

3. 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4. 能容小人,方成君子。——[明]冯梦龙《增广智囊补》

5. 尽量宽恕别人,而决不要原谅自己。——西拉斯

6. 胸中天地宽,常有渡人船。中国谚语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秦.李斯《谏逐客书》

7. 家不严招贼,人不严招险。

8. 与人为善就是善于宽谅。

9. 宽容是在荆棘丛中长出来的谷粒。

10. 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和气平。——对联

11. 宽容意味着尊重别人的任何信念。——爱因斯坦

12.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

13. 一个不懂宽容的人,将失去别人的尊重,一个一味地宽容的人,将失去自己的尊严。——佚名

14. 一个不肯原谅别人的人,就是不给自己留有余地。

15. 意志坚如铁,度量大似海。——毛泽东

16. 我虽然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是我维护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17. 没有美德就毫无真正的幸福可言。——卢梭

与宽容有关的励志故事 第3篇

教参16页说:《蝙蝠的故事》在伊索原文是《蝙蝠和黄鼠狼》, 寓意为“我们遇事不要一成不变, 随机应变往往可以躲过大灾难”, 第6页还特别注明:“‘蝙蝠的故事’原来阐明寓意的议论是:‘世人卒遇险情, 不必过于拘执, 倘能随机应变, 自可转危为安。’蝙蝠本来是让人们学习的正面形象’。”

翻到21页却又说“刺善变者”。查阅词典, 这里的“刺”显然只能作“讽刺”讲, 那就应该是讽刺骑墙者。一肯一否, 为什么同一本教参出现截然相反的观点呢?我们到底该依据哪种说法进行教学?

《读〈伊索寓言〉》中有关蝙蝠的故事原句如下:

例如蝙蝠的故事:蝙蝠碰见鸟就充作鸟, 碰见兽就充作兽。人比蝙蝠就聪明多了。他会把蝙蝠的方法反过来施用:在鸟类里偏要充兽, 表示脚踏实地;在兽类里偏要充鸟, 表示高超出世……

作者是在借“蝙蝠”说事。而“蝙蝠碰见鸟就充作鸟, 碰见兽就充作兽”在《伊索寓言》原文中究竟是如何表述的, 成了我们解决疑惑的关键。翻阅九卷的《伊索寓言》 (白山译, 中国妇女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 笔者发现第二卷中《鸟、兽和蝙蝠》《蝙蝠与黄鼠狼》和引文的关系最为密切, 那到底钱先生用的是哪个故事呢?我们来分别看这两则寓言:

鸟、兽和蝙蝠

鸟与兽展开了一场战争, 双方互有输赢。但是战争的结果如何蝙蝠不知道, 它十分害怕自己会倒霉, 总是哪边胜利了就靠到哪一边。后来鸟与兽宣告停战, 它的谎言被双方揭穿了。因此, 鸟兽双方都因为它不守信用而责备它, 惩罚它不许在白天出现。从那以后, 蝙蝠白天只能躲在阴暗处, 总是在黑夜里才出来孤独地飞行。 (《伊索寓言》第二卷, 第25页)

这故事是说那些两面三刀的人, 最终不会有好下场。

蝙蝠与黄鼠狼

蝙蝠跌到地上, 让一只黄鼠狼给逮住了, 它哀求饶命。黄鼠狼不同意, 说自己生来就是鸟类的敌人。蝙蝠对它说:“不, 我根本就不是鸟, 我是老鼠。”黄鼠狼说:“是吗?让我来看看。”它于是就把蝙蝠给放了。没过多久, 这只蝙蝠又跌到地上, 被另一只黄鼠狼逮住了, 它同样哀求不要伤害它。黄鼠狼说:“我特别痛恨老鼠。”蝙蝠向它证明, 它并不是老鼠, 而是一只蝙蝠, 于是它第二次也逃脱了。 (《伊索寓言》第二卷, 第27页)

这故事说明, 我们遇事要随机应变方能避免危险。也就是说, 教参21页“讽刺说”是就《鸟、兽和蝙蝠》而言的。到底哪种分析更接近先生的原意?我认为, 取21页的说法更恰当些。

首先, 先生原文“蝙蝠碰见鸟就充作鸟, 碰见兽就充作兽”, 照字面理解即蝙蝠遇见鸟就冒充鸟, 遇见兽就冒充兽, 这就接近《鸟、兽和蝙蝠》的故事了。鸟与兽宣战, 双方各有胜负。蝙蝠总是依附强的一方。稍加想象, 不难理解, 鸟和兽交战时, 遇到鸟胜利, 蝙蝠就说自己是鸟, 遇到兽胜利, 蝙蝠就说自己是兽。如果按照《蝙蝠与黄鼠狼》的故事, 我们虽然可以认为老鼠是兽类, 那么蝙蝠碰到第一只“生来就是鸟类的敌人”的黄鼠狼时, 它说自己不是鸟, 是兽;碰到第二只“特别痛恨老鼠”的黄鼠狼时, 它又改口说自己不是老鼠。如此应该是蝙蝠碰到“是鸟”的情况“非鸟”, 碰见“是兽”的情况“非兽”才对, 如何是“碰见鸟就充作鸟, 碰见兽就充作兽”?

其次, 按照先生在《读〈伊索寓言〉》里教给我们“不拘泥于故事本旨”的读书方法, 他写“蝙蝠的故事”是讽刺“比蝙蝠聪明多了”的人, 说“他会把蝙蝠的方法反过来施用:在鸟类里偏要充兽, 表示脚踏实地;在兽类里偏要充鸟, 表示高超出世”。把蝙蝠方法反过来用的“人”碰见鸟充兽, 碰见兽充鸟, 岂不恰恰是《蝙蝠和黄鼠狼》的情形?当然, 蝙蝠为了保命, 人是为了显示自己“卓尔不群”。

那似乎又出现一个问题, 如果说先生是用了《鸟、兽和蝙蝠》的蝙蝠的故事, 如何理解“反过来用”呢?“碰见鸟就充作鸟, 碰见兽就充作兽”是说蝙蝠碰到鸟就当鸟, 碰见兽就做兽, 是冒充同类, 而“在鸟类里偏要充兽”, “在兽类里偏要充鸟”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冒充了异类?那的确是反过来用了。

一场有关“宽容”的成长旅行 第4篇

在教育实践中,吸收和运用积极心理学的观念与方法并不少见,二者的契合之处就在“成长”二字上。在儿童成长的历程中,他们自身所拥有的一些积极特质从出现到形成再到稳定,往往会经历许多的考验与斗争,一些消极的心理特質也可能会在这样的过程中形成,并积淀为内在的人格特质。教育者需要谨慎思考,在儿童所遭遇的生活冲突中,如何通过积极的干预,唤起并发挥儿童身上的积极特质,建构儿童生活的积极系统,为美德和良好自我的成长提供足够空间和内在的力量。

在我的教育生活中,就与孩子们就共同经历了一场有关“宽容”的“成长旅行”。

一、案例呈现:优等生的“抄袭风波”

进入六年级,孩子们对写周记越来越感兴趣,而每周我们也安排了一节专门读佳作的欣赏课。小颉是个心思细腻的女孩,长期担任中队长工作,文笔流畅、思想成熟,不仅是我这个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还是我这个语文教师旗下的一员习作高手。区里一年一度的作文竞赛又开始了,毫无悬念,她作为种子选手进入了学校赛前训练班。那个周一,我又如期打开了小颉的周记本,首行“别样的风景”几个字映入了我的眼帘,这是我给这次周记起的题目。接下来,是副标题“城里人,乡下人”,我的目光马上被深深吸引住了。阅读过后,不禁拍案叫绝。如此有深度的美文,一定要推荐给全班赏读!于是,在周五的佳作欣赏课上,我郑重地捧着文章向全班宣读了一遍,并带着大家细细品味,同学们也纷纷流露出欣赏的神情。

然而,周一早上,刚进教室,就见一群人围在讲台前,大声喊叫:“真是抄的!”“真的一模一样!”“我们都被她骗了!”……我的心猛地一震,难道说小颉真的欺骗了我们?课间,讲台前围上了更多的同学,而小颉则在黑板上奋笔疾书:“敬爱的各位,我首先感谢大家对我的批评指正,如果你们觉得这样做会让你们内心感到快乐,那么你们尽可以继续,不过,我并不想欺骗你们或以此讨得老师欢心……”愤怒从她紧锁的眉间迸射出来,悲哀在盈满泪水的眼眶里闪烁,可嘴角却分明写着倔强。她是那样地无助,就像只受猛兽围攻的小鹿。震惊之余,一种疼的感觉钻入心底。也许,此刻只有我才可以保护她。我制止了她的行为,并开始调查此事。询问情况后,才知道是小远第一个发现了小颉抄袭,并将抄袭的那篇文章下载下来拷到教室的电脑上,这才引起了许多同学的围观。我上网一查,果真如小远所说。

该如何处理?是表扬小远揭发真相的“见义勇为”,然后和学生们一起批评、声讨小颉的抄袭行为,收回曾经所给予的夸赞吗?可这样的批评对于这个敏感的女孩会不会太残忍了?但是,抄袭的错误不能不管,否则就会有“包庇”好学生的嫌疑,对于其他学生也不公平。我陷入了深思中。

二、策略建构:以积极的宽容超越消极的矫正性教育

矫正性教育是教育者对学生行为问题惯常使用的一种教育方式。它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措施,帮助学生分清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从中吸取教训,进而努力克服、纠正自己的缺点与错误。一般意义上的矫正性教育所运用的手段主要是批评和惩罚——这正是事件中发现真相的孩子认为老师应该采取的方式。

但是,矫正性教育真能让孩子变好吗?有些情况下,这种教育方式是有效的,而另外一些情况下,其对个体消极行为过于关注与纠正的结果,却会扼杀个体人格中的积极品质。小颉是个敏感的女孩,成绩优异的她一直生活在老师的夸赞、诸多的荣誉和同学的羡慕之中,美丽的光环使得这个孩子具有极高的自尊感与自我价值感。而这样的高自尊与自我认同是需要教师与同学积极支持的,当同学们的质疑与声讨施加到这个孩子身上时,她因自尊受到了威胁而愤怒地在黑板上写下“申辩书”。如果此时,身为教师的我也与其他同学一样撤销支持,对小颉的抄袭行为报以批评、谴责的态度,也许会让这个孩子的自尊摔成粉碎!这样的矫正,可能会避免错误行为的再犯,却将使这个孩子很难再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抬起头”来。这样的矫正意义何在?它让孩子成长了吗?

此外,对小颉行为的矫正,对于其他的孩子又有什么样的教育意义呢?公平是重要的价值,人们都有获得公平对待的需要。然而,为公平而让他人受到伤害,这样的公平又有什么意义呢?它只会让孩子固守自己的心灵领地,时时只记着对自己的公平,而不愿体谅他人,宽容他人。它更会使得整个群体生活成为毫无温暖的“我”和“他”的生活,失去了能够将每个人联系在一起的共同情感依托。

也许,不随意、片面地否定孩子的行为,而是去深入了解行为发生的根源与孩子所处的境地;不满足于改正某个观念或行为,而是去寻求能够帮助个体促进自我完善、建构美德的积极力量,是我们应有的教育观念——这同样是积极心理学的观念。塞利格曼认为,以矫治缺陷为目的的心理学类似于修补损坏,即使损坏降低了,仍然是消极的,同时,这种改变的发生往往是外力或强力作用的结果,很少是个体意志的主动完成。积极心理学试图发挥人自身的积极特质与优势,让人自身产生自我完善的需要与意志,从而建构自己的美德与优势。这样的建构过程并不是学习、训练或制约,而是发现、创造与拥有。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些积极特质发挥力量,使人自身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那些错误、缺点、偏差会慢慢消失。对待小颉的行为,以及其他孩子的谴责与嘲笑,宽容也许正是处理这些问题的一种积极力量。

宽容并非无原则,无原则的宽容是纵容。宽容的意义在于:首先,宽容明确了正义的立场,宽容的一方是正义的,被宽容的一方是有过错的一方;其次,宽容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宽容的一方确信另一方在受到宽容后过错行为会停止。因此,宽容意味着给予个体主动修正自己行为的空间,相信并期待被宽容者积极特质的唤醒与发挥作用,以后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三、教育引导:为自尊留下空间,为成长夯实土壤

小颉是我一直相信并喜欢的学生,抄袭的秘密被揭露后,从她应对同学们的质疑、批评、谴责、嘲弄所作出的反应中,我能够看到,这个女孩已经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过错,并感到后悔与羞愧。同时,她的自尊心也在同学们的声音与面孔中遭受着残酷的羞辱与拷打。我该怎样做,才能够既让她以后不再犯这样的过错,又能小心地保护她被鞭挞的自尊心呢?

我找到了小颉。她看了我一眼,随即又低下头,欲言又止。我没有要求她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解释,而是告诉她,最好的办法就是证明自己的实力。我想,她的过错使她难以启齿为自己辩护,但又需要用一种方式告诉我,她并不是故意作出这样的欺骗行为的。而这一过错的发生,在我看来,是这个孩子为了维护内在的价值感而选择了错误的方式。因此,她真正需要的是一个证明自己的合适方式和机会。在一周后的作文竞赛中,班级中的每个人都在急切地等待着结果。消息传来:小颉获得了一等奖第二名的好成绩。当我把这个消息向全班公布时,每个同学的脸上都写满了信服,再也没有人提及那件事情,微笑又重新洋溢在小颉的脸庞。

以宽容之心为这个女孩的心灵留下舒缓的空间,留下信任与期待,相信这个孩子的自尊心与内在的价值感会帮助她走出阴影,重新获得他人的尊重与肯定。由宽容所助长的积极特质也会成为这个女孩内心的力量,推动着她成为更好的自己。

宽容不仅使得小颉重拾了自尊,也使得班级中的其他同学获得了成长。小远是第一个发现小颉抄袭的学生,他初发现时便打电话给小颉,希望她承认,结果小颉却咬牙否认。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他才将那篇作文下载下来并拷到班级电脑上,试图以公开揭露的方式证明自己,并让对方承认错误。发现作假并敢于指出来,正是成人平常教育孩子的内容,也算是一种“见义勇为”吧,小远似乎应受到表扬,可是想到小颉的泪眼,我却没办法表扬。那么,问题究竟出现在哪儿呢?

任何想法都有来由,任何动机都有诱因,了解孩子想法的根源,找到他们意见提出的基础,设身处地从他们的角度考虑,提出的方案才能契合他们的心理而得到接受。此时此刻,通过平等交流来消除阻碍和对抗是唯一的办法。

我反问小远对自己行为的看法,他说自己本想只是打電话告诉她,可小颉却不愿承认,于是才将这件事在班级公开。因为小颉的行为欺骗了大家,对大家来说是不公平的。但他并未料想事情会弄成这样,会给小颉造成伤害。问题就出现在这儿。“见义勇为”是一种诱因;而“不公平”心理促成了矛盾的不断升级。强烈的正义感和要求公平、公正的心理是这个孩子内心的积极品质,而行为的出于善意(指出同学错误来帮助同学),也是他内心美好的一面。然而,当二者发生冲突时,他不知道如何妥善地处理“情”与“理”的关系问题,于是选择了得理不饶人。

我肯定了小远敢于怀疑、坚持真理的精神。接着,问他这一求真的方式是否真的如他所愿,既证明了自己,也帮助了小颉。小远的公开揭露导致了事件的产生,然而,事件的进程已经超出了这个孩子的可控范围,他也被卷入其中,成为与其他孩子一样的声讨者。此时,我需要帮助这个孩子跳出事件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帮他擦拭清晰那些被虚荣、兴奋所遮蔽的积极品质,让积极品质的力量重新被唤起来并帮助这个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打电话、召集同学观看等做法并不是寻求正义与公平的恰当方式,相反却扭曲成了集体对小颉的兴师问罪或是幸灾乐祸。这不仅伤害了小颉,也使得小远自己最初的善意变了形,使得公平与正义以一种并不友善的方式出现。如果我们采取一些巧妙的方法,譬如,私下里与她交流,礼貌地、策略地点拨,或是悄悄地取得老师的帮助,事情也许会截然不同。如果我们一开始就能够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的错误,给自己留有帮助别人的空间,也给别人留下认识、反省与改正的机会,也许,这些孩子身上所具有的积极品质都能够得到健康的成长,消极的品质与行为也会自然消散。

中午,小远告诉我,小颉已经原谅了他,这场风波也渐渐平息。

事件告一段落。整理自己的思绪,我清醒地认识到,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是一种勉励、启迪、指引。在当今多元化社会中,宽容成为社会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品质,在学校这个微型的社会群体中,培养学生宽容品质应当成为重要任务。创造良好的氛围,让所有孩子包括作为教师的我自己,在适当的时间和空间学会宽容,为自己交上一幅健康的人格心电图,拥有一张通向共同美善生活的通行证,不正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吗?

(作者单位:南京市琅琊路小学

江苏南京 210024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江苏南京 210097)

与宽容有关的励志故事 第5篇

2.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高万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3. 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4.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孔子)

5. 我听说,如果和另一半吵架,先说这句话的人会是赢家“对不起,我伤害了你的感情,请原谅我。”——奥尔登·诺兰

6. 人们应该彼此容忍:每一个人都有弱点,在他最薄弱的方面,每一个人都能被切割捣碎。——济慈

7.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黎巴嫩)纪伯伦

8. 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薛日宣

9. 能容小人,方成君子。——冯梦龙《增广智囊补》

10. “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莎士比亚

11. 以大度兼容,则万物兼济。——《宋朝事实类苑·祖宗圣训》

12.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3.东海广且深,由卑下百川;五岳虽高大,不逆垢与尘。——曹植 14. 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中国谚语

15. 如果别人已不宽容,就不要去使劲儿乞求宽容,乞求得来的宽容,从来不是真正的宽容。

16. 宽容意味着尊重、理解、信任和沟通,但不是放任,不是纵容,不是消极地无所作为。

17. 量大好做事,树大好遮阴。——中国谚语

18. 能下人,故其心虚;其心虚,故所广取;所广取,故其人愈高。——(明)李贽《焚书·高言说》

19. 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佚名

有关鲁迅的故事、爱好与励志名言 第6篇

一、鲁迅的嗜好

鲁迅有很多嗜好。比如爱给人起绰号这个从小养成的习性,至老都未能改。早在三味书屋读书时,有一项功课叫“对课”,他的成绩不错,屡受塾师 寿镜吾先生的称赞。有一回,一个同学偷看了先生的对课题目是“独角兽”,就悄悄问他对什么好,鲁迅说:“对‘四眼狗’好了。”孰料那人竟真以此回答寿先生,先生是近视眼,正戴着眼镜,听了自然大怒,而他则在一旁以书遮眼,憋不住笑出声来。鲁迅的观察力可谓尖锐,他把女生的哭状起了个惟妙惟肖的称呼——“四条”,因为女生一哭,眼泪、鼻涕齐下也!不是四条吗?他在北大讲课,当时北大有位青年教授叫川岛,留了个学生头,他便给人家起了个绰号“一撮毛”,见面时还亲切地叫他“一撮毛哥哥”,真是搞笑的能手!而且他竟把爱人许广平叫做“害马”,甚至在给母亲写信时也派上用场,说:母亲放心,害马现在很好„„ 鲁迅认真勤奋读书的故事

二、鲁迅认真读书的故事

鲁迅的书桌上刻着一个小小的早字,鲁迅先生小时候因为有一次上学迟到,结果被老师处罚了。知耻而后勇,他感到很惭愧,就在自己的书桌上刻了一个小小的“早”字。应该是表示强调的意思,怕自己还迟到吧。另外,现在像鲁迅先生小时候这样的孩子是越来越少了。还是那句话,知耻而后勇。可是现在的孩子,别说孩子了,成人能做到这句话的又有几个呢?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

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正因为他广泛涉猎,多方面学习,所以时间对他来说,实在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

三、鲁迅的幽默(史飞翔)

生活中的鲁迅不乏幽默、风趣,有时还很时髦。

鲁迅不太讲究穿着。他爱穿长袍,经常不修边幅,穿着一件长衫在灰尘中行走,有点像他笔下的孔乙己。鲁迅不爱理发,一忙起来数月不理。朋友开玩笑道:“豫才,你的‘地球’怎么还不削一削?多难看!”鲁迅一本正经地回答:“噢!我掏腰包,你们好看!”

鲁迅爱吃零食,比如糖和小花生,他也常拿这些东西招待客人。夫人许广平提到鲁迅的嗜好时说:“糖也喜欢吃,但是总爱买三四角钱一磅的廉价糖。”一次,有朋友从河南给鲁迅带来两包柿霜糖,许广平告诉鲁迅,这糖用柿霜做成,如果嘴角上生些小疮之类,用柿霜糖一搽就好。鲁迅已经吃了一大半,听说后赶紧把

剩下的糖收好,以备将来药用。不料到了晚上,鲁迅又觉得生疮的时候毕竟很少,不如趁新鲜吃一点受用。鲁迅在广州期间,寓所里备有两种烟,给自己备的是“彩凤”之类的次等货,给朋友或学生抽的却往往是“美丽”牌之类较好的香烟。鲁迅经常请友人吃饭,且从不吝啬,他不看菜单一口气就点出“木樨肉”、“酸辣肚丝”、“炸核桃腰”、“三鲜铁锅蛋”、“糖醋软溜鲤鱼陪面”之类好几道菜来!

上世纪20年代初,鲁迅被聘为北京大学的兼职讲师,主讲“中国小说史”,后来根据讲义编成《中国小说史略》。书出版后,鲁迅特地送给同在北大任教的友人川岛(章廷谦)一本,并在扉页上这样写道:“请你,从‘情人的怀抱里’,暂时伸出一只手来,接受这干燥无味的《中国小说史略》。我所敬爱的,‘一撮毛’哥哥呀!”川岛留了个学生头,所以人称“一撮毛”。当时,川岛正在热恋中,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谈情说爱上,没心思搞教学和研究。所以,鲁迅有这样的赠书题词,寥寥数语,诗情与友情、诙谐与雅趣以及鲁迅的才思与可爱,跃然纸上。

“女师大风潮”后,鲁迅在皮库胡同给离校的学生上课。时逢女师大校庆日,这些被扫地出门的师生不肯示弱地聚集一堂庆祝,不擅长文艺的鲁迅被大家强迫表演节目。无奈之下,鲁迅忽发奇想,表演单人舞。当时40多岁的鲁迅抱着一条腿,在场内毫无节奏地乱蹦,全然不拘泥于老师或长辈的形象。全场轰然大笑,鲁迅蹦得越发起劲,师生们足足笑了半个小时。

鲁迅是夜猫子,经常夜里写稿。晚年在上海时,一天深夜,鲁迅正在写作,外面的猫不停地叫,屡屡打断他的思路,鲁迅随即拿起手边的50支装铁皮的香烟罐,对着可恶的猫一一发射。

鲁迅晚年爱看电影,1934年到1936年,几乎每周一场。每次都是领着小朋友,数人驱车同去。鲁迅看电影时完全放松,看到高兴处,好像吃到糖果的小孩子一样。看后,还意犹未尽地给朋友写信,鼓动说“不可不看”。

四、鲁迅的其他小故事 1.理发

在厦门大学教书时,鲁迅先生曾到一家理发店理发。理发师不认识鲁迅,见他衣着简朴,心想他肯定没几个钱,理发时就一点也不认真。对此,鲁迅先生不仅不生气,反而在理发后极随意地掏出一大把钱给理发师——远远超出了应付的钱。理发师大喜,脸上立刻堆满了笑。过了一段日子,鲁迅又去理发,理发师见状大喜,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领,满脸写着谦恭,“慢工出细活”地理发。不料理毕,鲁迅并没有再显豪爽,而是掏出钱来一个一个地数给理发师,一个子儿也没多给。理发师大惑:“先生,您上回那样给,今天怎么这样给?”鲁迅笑笑:“您上回马马虎虎地理,我就马马虎虎地给;这回您认认真真地理,我就认认真真地给。”理发师听了大窘。

2.演讲轶事

名流免不了常被邀请作演讲,鲁迅也不例外。他演讲时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常常被掌声和笑声包围。有一次他从上海回到北平,北师大请他去讲演,题目是《文学与武力》。有的同学已在报上看到不少攻击他的文章,很为他不平。他在讲演中说:“有人说我这次到北平,是来抢饭碗的,是‘卷土重来’;但是请放心,我马上要‘卷土重去’了。”一席话顿时引得会场上充满了笑声。

3.爱书情结

鲁迅先生从少年时代起,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一生节衣缩食,购置了多册书本。他平时很爱护图书,看书前总是先洗手,书脏了就小心翼翼地弄干净。他自己还准备了一套工具,订书、补书样样都会。一本破旧的书,经他整理后,往往面目一新。他平时不轻易把自己用过的书借给人,若有别人借书,他宁可另买一本新书借给人家。

4.标点的稿费

大家知道:标点符号虽然其貌不扬,但在文章中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呢。可当年的出版界对标点符号不重视,在支付稿费时,往往把它从字数中扣除,不给稿费。一次,鲁迅应约为某出版社撰写书稿,由于事先探知该出版社不支付标点符号的稿费,因此他的书稿通篇没有一个标点符号。编辑看了书稿后,以“难以断句”为由,回信要求鲁迅加上标点符号。鲁迅回复:“既要作者加标点符号分出段落、章节,可见标点还是必不可少的。既然如此,标点也得算字数。”那家出版社没办法,只好采纳鲁迅的意见,标点符号也折算字数支付稿费了。呵呵!

5.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6.戏弄特务

有一次,鲁迅在上海的街头蹓跶,身后总跟着一小特务盯梢。当然这对鲁迅来说是常有的事。鲁迅故意将他当成乞丐,坦然地转过身去递过一块银元:“买饭吃吧。”

五、鲁迅的名言: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4、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6、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7、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8、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9、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10、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12、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13、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14、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15、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

16、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17、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18、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

19、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20、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 跑至终点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 来之脊梁。

21、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 了才快活的。

22、中国的有一些士大夫,总爱无中生有,移花接木地造出故事来,他们不但 歌颂生平,还粉饰黑暗。

23、说过的话不算数,是中国人的大毛病。

24、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25、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 此,大抵!

26、人类总不会寂寞,以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27、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

28、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29、搞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

30、敌人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是自己营垒里的蛀虫,许多事情都败在他们手 里。

31、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宝贵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

32、哈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

33、智识太多,不是心活,就是心软。心活就会胡思乱想,心软就不肯下 辣 子手„„所以智识非铲除不可。

34、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35、幼稚对于老成,有如孩子对于老人,决没有什么耻辱的,作品也一样,起 初幼稚,不算耻辱的。

36、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37、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38、从来如此,便对吗?

39、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40、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见泯恩仇。

41、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43、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44、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45、与名流者谈,对于他之所讲,当装作偶有不懂之处。太不懂被看轻,太懂 了被厌恶。偶有不懂之处,彼此最为合宜。

46、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47、我们和朋友在一起,可以脱掉衣服,但上阵要穿甲。

48、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49、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50、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

51、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我们何尝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 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52、......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53、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54、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55、宁可与敌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56、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 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57、发思古之幽情,往往为了现在。

与宽容有关的励志故事 第7篇

在所有天敌之中,飞鸟最为可怕,它们拥有敏锐的视力、飞快的速度和锋利的爪子,一刻不停地在空中盘旋搜索猎物。蜗牛只要离开树阴和草丛的庇护,就很容易被飞鸟发现,难逃被捕食的下场。

蜗牛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85%的同类活不过生命中的第一年。可是,蜗牛家族非但没有灭绝,反而兴旺繁盛。科学家甚至发现,孤悬于南太平洋深处的圣查理岛,面积只有1500多平方米,离最近的岛屿也有将近2000公里,然而在这块与世隔绝的荒岛上,蜗牛却是唯一的常住居民。

有关别离的故事 第8篇

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

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 走的愈远 , 愈怕从此 不见。

龙应台 《目送》

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 。 没有想到 可以站得 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 在目送他 的背影渐 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 渐消失在 小路转弯 的地方 , 而且 , 他用背影 默默告诉 你:不必追。

林海音 《城南旧事》

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 进来了 , 他说 : “ 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

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觉得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

“你说什么?老高。”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 就数你大了!”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 , 弟弟把沙 土灌进玻 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

我对老高说:“老高,我知道是什 么事了 , 我就去医 院 。” 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到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爱克苏佩里 《小王子》

泪水爬满他的脸。我也无力地坐在沙地上。

他轻轻地倒下去,一点声音也没有。

关于爱、忧伤和成长的哲学, 这样的告别带给我太大的震撼。 风、沙、星辰,永远都是最美。

杜拉斯 《情人》

他那黑色长长大大的汽车停在那里,车前站着穿白制服的司机。车子离法国邮船公司专用停车场稍远一点,孤零零地停在那里 。 车子的那 些特征她 是熟知的。他一向坐在后面,他那模样依稀可 见 , 一动不动 , 沮丧颓唐。她的手臂支在舷墙上,和第一次在渡船上一样。

她知道他在看她,她也在看他。她是再也看不到他了,但是她看着那辆黑色汽车急驶去。最后汽车 也看不见 了 。 港口消失 了,接着,陆地也消失了。

罗曼·罗兰 《约翰·克里斯朵夫》

等到看不见她了,他才感到自己心里给那道陌生的目光挖了一个窟窿。他不明白为什么,可是明明有个窟窿。半阖着眼皮, 蒙蒙眬眬地靠在车厢的一角,他觉得自己眼睛里深深地印着那一对眼睛的影子。

别的思想都静了下来,让他仔细体会那个感觉。高丽娜的形象在心房外面转动,好比一只飞虫伏在窗子上,但他不让她进来。

门罗 《亚孟森》

没有上气不接下气的哭泣, 当我走上人行道时没有一只手放在我的肩膀上。只有一瞬间我看到那目光一闪而过,他的一只眼睛睁大了。左眼,一直是左眼, 和我记忆中一样。眼神看上去还是充满了不安、警觉和疑惑,仿佛某件不可思议的事情突然发生在他身上,某件几乎让他发笑的事。

对我而言,那种感觉就和我离开亚孟森时一样,火车拖着仍旧一片 茫然 、 难以置信 的我离开。

关于爱,其实一切都没有改变。

片山恭一 《倘若我在彼岸》

我们偶然又碰上一次,是在车站的站台上。她在轨道对面的站台上,她、她的丈夫还有两个孩子。我想她们可能是在等上行的列车,我在等下行的电车。

因为只是隔着一条路轨,所以她也马上就发现了我。我们默默地看着对方,就像是两个完全不认识的人那样,就像是两个在什么地方碰到过又怎么也想不起来的人那样。

不久,广播响起来了,她乘坐的电车就要进站了。我突然想了起来,就做出了曾经约好的暗号。用一只手摸了摸鼻子,又摸了摸耳朵。电车进站了。

上一篇:学院工会工作调查问卷下一篇:投标报价编制委托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