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与共性作文范文

2024-06-06

个性与共性作文范文(精选6篇)

个性与共性作文范文 第1篇

在宇宙中看地球,大千世界中的芸芸众生,就如同尘埃一样,看不出有什么分别,把镜头拉近,在地球的一个角落,有这样一位王太太。

这天,和往常一样,王太太在家里看报纸。她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人要追求个性,要与众不同》。这个题目使王太太产生“兴趣”。“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如果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都是一个样子,那我们的生活还有什么质量可言。”这一点,王太太是同意的。“……看看自己的周围吧,你的生活与他的没什么分别,上班,下班,做饭,带孩子,是该改变的时候了……”王太太开始变得激动也觉得的确是应该改变了。“所以,让我们追求个性,变得与众不同吧!”“与众不同”这一充满诱惑力的词使王太太一下子进入了亢奋状态,是的,她要变得与众不同。可她却不知道,在这天晚上,这座城市里,还有无数的人看到了这张报纸,发出同样的感慨。

王太太开始追求与众不同。有一天,她在电视上看到了一则钻戒的广告:“追求个性的你,值得拥有这独一无二的钻石戒指。”第二天,她买一枚这样的戒指,就因为那“独一无二”四个字。戴上新戒指,王太太兴奋地在街上走着,可是,她发现没人注意到她的与众不同,当她看她们的手时,她呆住了——街上的每一位女士都戴着那样的一枚“独一无二”的戒指。

经过换戒指的失败后,王太太决定要在文化上与众不同,她要学习一项高深的、别人都不懂的知识。在这个现代文明充斥着每一角落的城市,她选择了《周易》。从充满热情地翻开《周易》到心灰意冷地放弃,她一共只读了几页,那些晦涩的文字使她头昏脑涨茫然不知所云。她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她开始急躁:只要别人的意见或建议我全不同意,那我就不是与众不同了吗?经过了几个月的实践,她的确“与众不同”了,可是她身边再也没有一个朋友。有一天,她恰巧路过隔壁,听见邻居的议论:“王太太变得不听别人的意见,真是受不了她。”

“这有什么,这样的人,哪都有,我见得多了。”“嗨,她会不会在闹更年期呀。”……听到这,王太太彻底崩溃了,她心中的“与众不同”的美梦也随之变得粉碎。

在地球上不同的角落,这样的“王太太”还有很多。把镜头拉回来,看地球上的芸芸众生,真的如尘埃一样,没什么分别。

个性与共性作文范文 第2篇

哥说我连睡觉的样子都不像个女孩子。对于这一点,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确不像样。且不说夏天一晚上我的身体能在床上转一圈,单说冬天我那脚丫子就总是“出轨”,这便给哥可乘之机。你不晓得他有多坏,居然用蜡烛烧我的脚心,我哪里还能睡得安稳。我“嗖”的坐了起来,大叫“着火了”,待到睁开眼,一看哥那“小人得志”的样子,我恨不得立马过去给他两个耳光。我穿好衣服,心里一遍遍重复:有仇不报非君子。谁料,“啪”我栽了个大跟头,哥居然设陷阱。我只觉得怒气从心头一下子飞达脑门。我拿起扫把摁住哥就狂打不止。不知是我用得劲太大了呢,还是那场面太惊人了,哥竟一点反抗也没有,只见那长长的分针走了好几个格,我才累得停住了手。哥说:“你的眼神像个杀手,没有一点女孩子的温柔!”

一天,一向“笑傲江湖”的哥哥竟垂头丧气地回来了。“哥,咋了,让人给煮了?”“刚买的裤子让我给挂了!”“小菜一碟,瞧本姑娘的。”拿针,引线,打结,拿起裤子,熟练地缝了起来,三下五除二,搞定!哥像个领导似的点了点头:“到底是个女孩子。”

几天以后,哥神秘兮兮对我说:“小妮子,我是不会白受你恩惠的!”他故意拉长语调,“给——《暖春》。”我一拍哥的肩膀:“不错嘛,宝剑赠英雄。”……当我看到那可怜的小华哭着求着:“爷爷,爷爷,我不回去,我不想回去……”我的眼泪就开始在眼中打转儿。当懂事的小华被那狠心的婶娘弄得满手血时,我真恨不得替她包扎一下,给她吹吹那伤口。只听见小华却说:“不疼,真的不疼。”我的眼泪成了“连珠子”。哥一副瞧不起的模样:“瞧瞧,女孩子就是女孩子,这么多愁善感。”

我曾在日记中写道:每一个女孩子都犹如一抹美丽的彩虹,我更愿在那上面自由飞翔自由歌唱,尽情摆弄我的舞姿。彩虹固然美丽,而彩虹里的世界更需要绽放个性的光芒。

“和谐课堂”的个性与共性 第3篇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我非常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也很佩服中国古人的智慧, 那是一种大智慧, 不是小聪明、小家子气。“和谐”从造字法上说, 都是形声字, 但拆开来分析, 却很有意味。“和”是左边“禾”加右边“口”。“禾”就是指谷子、粮食;“口”当然是指嘴巴。顾名思义, “和”就是人人都有饭吃。“谐”是左边“言”加右边“皆”。“言”就是说话;“皆”是“都”的意思。顾名思义, 就是人人都有话说, 大家都有权利发表意见。这是一个包含人生全部追求的过程。从最基本的物质满足到精神上的自由言说的境界, 揭示的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 人和人之间的一种关系, 所以看似简单的两个字, 其实包含着大学问、高境界。

课堂是一个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在这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 学生和老师形成一种特定的生存状态和师生关系。所以, 和谐课堂是教与学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和谐、师生身心发展的和谐。那么, 什么样的课堂是和谐课堂?

人的个性不同, 所以课堂不可能千人一面。我有幸听过育才中学刘阿波老师的课, 她和蔼可亲的态度、独特的人格魅力, 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去亲近她。她的课如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教师循循善诱、娓娓道来, 学生如临其境、陶醉其中, 在身心极其放松和愉悦的状态下, 收获甚多。听刘老师的课, 如沐春风、若饮甘霖。我想, 这应该是和谐的课堂。我也有幸听过育才中学宋晓渝老师的《安塞腰鼓》, 宋老师表面很严肃, 但听她的课, 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投入到她的课堂中, 跟着她一起去感受, 一起去领略, 一起去倾听, 那种荡气回肠的感觉让人终生难忘, 毫无疑问, 这也是和谐的课堂。我还有幸听过吴乐琴老师的《小说阅读》复习课, 那清晰的思路、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授之以渔, 导之以法, 让人受益匪浅, 这样的课堂难道不是和谐课堂吗?

和谐课堂或许是春风化雨似的, 或许是生动形象的, 或许是严谨周密的等。和谐课堂不应该是统一的模式, 不是只有温声细雨, 偶尔也会有凉风冷雨。孔子在大家的眼里是温文尔雅的, 殊不知孔子也有大发雷霆的时候, 当他看到宰予在大白天睡觉的时候, 勃然大怒, 留下了千古名言:“朽木不可雕也, 粪土之墙不可圬也。”我认为, 只要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益的, 只要是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有所增长的, 只要是对学生的精神境界有所提升的, 那就应该是和谐的。

作为语文老师, 我关注的是语文课堂, 我认为和谐的语文课堂有三个必不可少的因素:

1.朗朗的书声。朗朗的读书声是一个学校最美的声音。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精华就是让学生诵读。在诵读中去感受、去触摸语言的形象、语言的感觉。教师生怕讲不完课, 生怕讲少了学生不懂, 其实, 凭我自己读书的感觉, 文言文不读到五遍, 现代文不读到三遍, 学生是没有语言感觉的, 他们对教师讲解的内容囫囵吞枣、死记硬背, 效果并不好。所以, 我们要“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 磨刀不误砍柴工, 学生不会因为教师少讲而退步, 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沉静的思考。朗朗的读书声是学生对语言的初步感知, 沉静的思考是对语言的深层理解, “非宁静无以致远”, 现在我们的课堂比较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前提必须是学生有自己的思考, 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流于形式而无所得。

3.方法的指导。学生怎样读书、怎样思考, 这些都需要教师的指导。青岛市教研室牛锡亭老师特别重视这方面是很有道理的。特别是初三的学生, 在复习阶段, 知识上有了量的积累, 要达到质的飞跃, 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对规律性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结合学生的学习体验, 交给学生方法。

那么, 怎样建立和谐课堂呢?

和谐课堂的首要要素是什么?教师。过去,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 新课程改革后, 教师不仅是传授者, 而且是组织者、引领者、指导者、同行者等。其实不管是什么, 教师首先是一个能爱人、能尊重他人的人。或许这种爱是春风化雨似的, 或许是含而不露的, 或许是疾风暴雨般的。但不管怎样, 一枝一叶总关情, 亦严亦慈皆是爱。上面三位老师的风格虽然不同, 但都是尊重学生、走进学生心灵的楷模。基于爱的前提, 虽然方式不同, 但可以取得同样的效果。其次, 只有爱和尊重还是不够的, 教师还应该是一个谦虚好学、人格高尚的人。“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向书本学习, 向专家学习, 向同仁学习, 向学生学习。记忆尤深的是, 假期经常有一些培训, 有的人对此抱怨不已, 刘阿波老师每次培训都是坐在最前面, 从不迟到早退, 听得无比认真。每一次都让我感慨不已。我们让学生读书, 我们自己怎能不读书?我们让学生背诵, 我们自己却背不过, 能不汗颜吗?我在教学中所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 要求学生读的书, 我必须先读过, 要求学生背诵的文章, 我必须先背过。

个性与共性的和谐奏响 第4篇

关键词:美术教育;个性;共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338-01

当今美术教育已不再囿于过去单纯的美术技能技巧的学习层面,在此次新课程改革中,提出重要的一条就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通过美术教育能促进人的个性的发展,这意味着对美术教育人本主义的回归,体现了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理论上的模糊认识和实践中的误区,值得我们深思。

一、对个性的认识:

“个性”一般是指心理学上的定义,即“指具有一定社会属性的个人的统一心理系统,是一个人稳定的,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有机结合。一个人的个性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在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下,它具有鲜明稳定的个人色彩。显然对于个性的界定是中性的,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健康个性的人,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就应该考虑如何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为社会培养和谐发展的健全人才。

美术是最具有个性的活动之一,每一个学生的美术行为和结果也一定各有差别,而美术行为的实施大都是以个体方式展开的,因此美术教育也理应成为最富有个性的教育活动。这种学习个性包括学习兴趣,学习方法,表现内容,形式,表达方法;工具材料使用的个人爱好等。

二.美术教育中强调个性培养也不应忽视共性教育

1、美术本身包含共性与个性

在哲学上,共性与个性是一对具有辨正关系的范畴。黑格尔指出“所谓对立面一般就是指在自身内即包含有此方与其彼方,自身与其反面之物。”[2]共性指不同事物所共有的普遍性质,个性指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个别的,特殊的性质。个性是在共性的范围内实现的,无论哪个艺术门类都有它的共性和个性,失去了创新和个性的表现,美术创作和美术作品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艺术生产和艺术产品要求不能有相同的模式,即不能有重复性和替代性,只有这样方能令人愉悦、满足和赞美。千篇一律或缺乏心意,总是使人感到味同嚼蜡的。”[3]

但在美术的创作规律同样包含着共通的创作法则,这些都可能是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所必备的因素。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造型因素所具备的性质同样具有共性。优秀的美术作品都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这可以说就是美术创作的共性所在。“一般的说,对待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既要注意它的独到之处,艺术上的优异。又不能忽视通达之理,方位上乘。” [4]

对于艺术创作和艺术研究是如此,那么对于美术教育来说更是如此。教师不注意引导学生学习美术创作的共性规律,一味的极端强调“个性”,可能会导致美术欣赏和美术创作的随意性、肤浅性、盲目性。而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如果过度追求现代阐释学强调的阐释者的主观性和创造性,忽视传统阐释学提倡的普遍性,也会“陷入主观臆断的漩涡之中……一些艺术作品的历史价值就难以与我们现代人的情感和思想发生关联。”[5]

2、美术教育中的共性教育

在美术教育中,共性教育是不可避免的。在美术学科的共性教育,可以对学生实施基础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也可以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共同的良好道德品质。基本美术语言的掌握和基本美术素养的形成都有赖于对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就连对个性和创造性推崇备至的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也指出:“如果对于要表现的经验以及表现的媒介缺乏认识的话,一切艺术表现都不可能,这是创作表现最重要的因素之一。”[6]

所以在注重学生个性培养的过程当中,我们也不应该偏执一方,美术教育本身就是共性与个性并存的和谐统一体。在传授这些具有共性的基础知识时 ,不能是孤立的,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人格类型,和他们的天赋气质予以鼓励和指导,将共性知识富于一定的美术教学情境中,方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关注个性发展不等于任意自由发展

现代教育提倡以人为本,强调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潜能,完全而全面的关照人的发展,着眼于人的个性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在西方教育体现的最为明显,但西方的个性教育有时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因此我们不能将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简单的理解成迎合学生天性,让学生个性任意自由发展,导致没有原则的尊重和赏识。还有教师干脆采取放任自流的做法,完全让学生自己折腾,而不管不问,这样的课堂看似热闹,但只是停留在对作品浅层次认知,并未进行深层次思考,难以使学生在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获得有效的提高和发展。

其次尊重个性发展不等于个人主义。个性除了有先天的遗传因素外,大部分要靠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教师不能因为尊重学生个性而让学生任性,随意破坏纪律。 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个性的有效途径,基础美术教育应注重站在培养塑造健全人格的高度去实施。教师首先要对个性有个充分而清晰的认识,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焕庭.教育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P119.

[2] 黑格尔.贺麟,译.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713.

[3]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78.

[4] 张道一等.精神的美食:艺术与人生[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9:27.

[5] 尹少淳.分类美术教学策略[J]中国美术教育,2011(1):11

理论共性与实践个性论文 第5篇

【论文摘要】本文以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为契机,围绕实践导向的个性化英语教学理念,在对合作学->j理论进行简要概述基础上,结合大学英语各言语技能的个性特征和教学实际,就合作学习理论的细分运用模式进行了尝试性探讨。

【论文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言语技能合作学习理论个性化运用

从1985年制订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大纲的修订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要求》)的颁布,十多年来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虽有一定成绩,但语言知识的输入远远大于言语技能的输出,这不仅体现在所谓“哑巴英语”、“聋哑英语”等现象的普遍存在上,而且还体现在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之间输出的效度比失衡和不合理。因此,如何进一步发挥教师能动作用,向教改要“效益”仍将是未来大学英语改革的必由之路。

实践离不开理论指导,但理论共性与实践个性之距离要求我们必须具有科学的教学改革观,其关键便是基于实践个性之上的理论运用问题。正是循着这--视角,本文结合《课程要求》相关精神,就合作学习理论在当前大学英语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培养中的细分运用进行探讨。

一、实践导向的个性化英语教学

围绕学生言语技能综合素质培养,20《课程要求》的颁布和高校大学英语教改试点工作的开展拉开了新一轮英语教改的序幕。表面上看,与19修订的《教学大纲》相比,《课程要求》提出了更多、更高的量化要求,但实质上,《课程要求》所蕴含的深层核心理念应是构建基于学校、课程、学生等实际之上的个性化英语教学。《课程要求》中明确指出“教学资源、学生入学水平以及所面临的社会需求等不尽相同,各高等学校应参照《课程要求》,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订科学的、系统的、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导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

这种实事求是、以实践差异性为指向的改革思路,从哲学认知层次上揭示了教学理论的共性与教学实践个性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一问题恰恰是长期影响教学与教改效度的症结之所在,因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大力推进基于差异的教学。由于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长期处于一种尴尬的局面:一名教师不仅带多个班级,而且往往在只使用一本教材情况下,却要全面负责各项言语技能的培养,所以在教学策略和理论运用上,习惯倾向于单一计划、单一模式的“一揽子”、“一刀切”的方式,忽略了理论与实践之必然距离,忽略了各言语技能间的个性差异及其应对策略问题。以实践为导向的`个性化英语教学要求我们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模式时,不应只局限于“形而上”层次的宏观指导性与整体综合性,而要充考虑到“形而下”实践层面的差异性。

二、合作学习理论基本原则概述

合作学习理论可追溯到1951年西方社会心理学家为揭示不同目标设置对于个体行为方式及其任务完成效果影响的“明茨实验”。20世纪70年代后,社会学、群体动力中的合作原理开始用于教学中,以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质。教学研究与实验表明,“合作能使学习者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并设法提高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推理及问题解决方面的技能”(加里·鲍里奇.P274)。目前,合作学习理论已广泛应用于许多国家大、中、小学的各种教学中,并逐渐成为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为了有效地将合作学习理论运用于大学英语技能培养中,有必要对其基本原则、内涵加以简要慨述:

1.分组匹配原则。学生分组是合作之前导基础,是对教学中动态与静态因素的匹配与优化团队规模大小、角色生成、分组标准因任务个性特点和预期目标等不同而有所差异

2.群动原则。合作学习将传统的师生双边互动内涵扩大至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多边互动。语言交际的核L-就是互动,这种包括双向型、多向型、成员型互动等多种互动过程的群动理念已成为当前外语教学中的三大原则之一。

3.目标原则。以学术性目标及合作技能目标为主要导向,“注重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追求教学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达成”(王坦。2002,t“69)。

4.互利情境原则。其有别于传统的竞争型和个体单干型学习模式,旨在构建一种团队内学生相互依赖和促进的课堂情境和“利人利己”的学习心理氛围。

5.过程评价原则。引入“基础分”和“提高分”的进行性评价机制,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依据,不看重个体在传统分数意义上的成功,更关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提高,所谓“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

三、大学英语言语技能个性特点及其细分合作模式

大学英语教学是一项跨学期,涵盖听、说、读写、译五大模块的系统工程。如果从二语习得角度来看,听、说模块属于语言输入层次,而读、写译属语言输出层次,且前者为后者之基础。从语言认知角度来看,听、说的提高比读的能力提高更为困难,而写、译所涉及的非语言因素认知程度较高。从学生的心理诉求来看,调查表明“学生中认为最为重要的是口语,占到65.84%,而阅读其次占20.64%”(蔡基刚,,P18)。从各项技能测试结果来看,从1987至,间四、六级考试数据显示,阅读能力一直是学生得分强项,保持稳定上升趋势;听力能力却偏低,即使重点院校考生平均原始分只有14分,口语获得A、B、C等级的只占到口试人数的45%;写作能力方面,以重点大学为例,一半以上的考生初步能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由于篇幅关系,这仪从以上几个侧面对英语言语技能问的个性差异情况进行了简要列举,紧接着不妨就合作学理论在各言语技能培养中的个性化运用问题分析如下:

1.听力技能培养中的任务分、二次分组、成绩分工、分层递进模式

新的《课程要求》提出,学生毕业时能基本听懂英文广播,呵谓任重而道远前学生听力水平普遍较低,突出表现在数字听’与单测辨旨、句子听写、对话、短文听力等层次上水平参差不大。由于大学英语听力学时少任务匝,统一进度与标准的传统教学模式根本无法顺及这止匕差异,势必造成学生听力水平差异不断扩人难以达到听力素质整体提高。针对这一弊端,笔者将斯莱文教授的STAD合作策略和分层教学理念相融合,依靠语音室同步异播和异步同播技术支持,提出二次分组、成绩分工、分层递进的教学模式。

主要内涵和实施进程:将骼个听力任务由易到难分为单词辨音、数字与句听写一对话听力一短文听力一外台与听抄四大层次模块。根据学生听力综合测试的表现差异,进行相应的层次组别划分,同一层次学生按2~3人分别组成合作学习小组。运用提高计分制对每位组员进行考核与奖励,但只有当整个合作小组的总成绩达到一定要求,整个合作小组方可申请进入更高一层次的组别进行新的任务学习。教学进程一般包括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串讲与呈现——听力材料步异播——任务合作与完成——测试与评价——层次递进等环节。

实施中的注意事项:在分组前综合听力测试中,测试模块与难度依学生平均水平而定,新生一般涉及单词辨音、数字与句子听写及对话听力两大模块,而二、三学期增加短文听力,第四学期增加外台与听抄;划分层次组别可每学期一次,而一层次中各合作学习小组的人员匹配呵按需要动态调整,在同一教师所任教的多个班级中,凡属同一层次中的学生可以跨班组成合作小组;在任务学习中,允许同组组员问信息交流,似小组进行层次递进考核时不允许合作,次递进考核申清可由合作小组自主提出,可随堂或课外测试,以小组平均成绩能否达标来决定递进与否(比如能否达到所测层次模块总分值的70%或80%等标准);当前一般语音设备都可进行2个频道以上的同步异播,加之听力教学资料也常按上述层次模块编排,所以教师可将各模块资料进行分类整合与复制,为教学及课后学生自主学习之用。

2.口语技能培养中的课外自组(合)而课内异质定组和角色强制定位的“拼盘”模式。

虽然新的《课程要求》中提出”能和英语国家的人进行日常交流”这一最终目标,但当前口语教学所面临的首要难题,仍旧是如何让学生勇于开口和正确表达,而不是口语是否流畅。此外,现行大学英语教学中并无专门的口语课时和教材,教师往往只能在精读课文的讲解中挤出有限时间加以训练,所以诸如广泛开展分组讨论、口语游戏竞赛等策略显得不切实际。针对以上现状,笔者将合作学习中的“交错搭配”策略加以改进,将课外自由组合与课内异质定组和角色定位相结合,增强组员的协作意识与责任感,以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促进课内;同时通过角色强制定位来确保组员皆有口头表达机会,并有意识地增加口语水平中、下程度学生在课堂内开口训练机会,从而提高整体口语水平培养效度。 主要内涵和实施进程:首先根据学生的口语能力将学生大致平均划分为好、中、差三类,然后分别从以上三类学生中各抽1人组成3人课内合作小组,并对这3人的角色进行如下强制性定位:口语好者负责在课外领取与准备任务并将准备结果口头传达给其余两位课内合作小组成员,以作为课堂内回答问题之用,而在任务准备过程中口语水平好者允许在课外自由组合;口语水平差者定位为该合作组在课堂内的发言人,负责回答问题;语水平居中者负责协助该小组差者(发言者)在课堂内回答问题,负责提示与补充。口语水平差者和中等者在课堂内的口语表现之平均成绩作为该小组各成员的个人成绩,按比例纳入该小组各成员期末平时成绩折算之中。

实施中的注意事项:在口语任务设计与分配方面,应尽量围绕所要讲解的精读课文进行,同时在课前应将任务分配下去(或由学生抽取),使学生口语任务的准备与课前预习、课后总结练习相结合,为了公平和课堂内节省时间,小组任务各不相同,但难度与数量相近;在课内异质定组时,不仅考虑好、中、差之匹配,还要注意学生性别以及内向、外向性格等心理因素,待部分学生水平提高后,可按学期重新进行好、中、差分类和课内定组;在角色强制定位方面,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角色可以按需互换。

3.阅读技能培养中的组内交流与班内交流相结合、团队竞争与团队辅助个人竞争相结合的竞争与反馈交流模式。

在大学英语言语各项技能中,阅读一直是学生的强项。但即便是从《教学大纲》中所列出的11项阅读要求来看,阅读速度(70~120词/分钟)和语篇层次上的阅读思维与推理仍普遍是当前制约学生阅读能力进一步提高的两大主要因素。每个学生有其自身的阅读、思维与推理习惯,阅读技能培养不可能寄希望于教师强行灌输给学生某种固定的方法,只能是依靠学生自己在大量阅读实践与讨论交流中对阅读、思维与推理习惯加以自我认知与修正,从而找到一套符合自身实际且有效的阅读方法。组内交流与班内交流相结合、团队竞争与团队辅助个人竞争相结合的模式旨在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阅读实践和讨论交流中去,不断对自身阅读、思维与推理习惯加以反思与调整。

主要内涵和实施进程:4~5名学生分成一组,各小组及其组员的阅读任务皆相同,同一小组组员通过讨论交流后向老师提交一份代表该组的答案,以各组完任务的时间和答案正确率作为团队竞争与考核的依据。经过一段时间的这种训练后,各小组推出一个代表参加个人阅读竞赛,竞赛中各组可对其代表进行帮助,赛后前3名分别向全班进行经验交流与讨论。

实施中的注意事项:在分组时,应尽量将阅读速度或语篇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平均匹配至各组;在任务设计与考核上,突出阅读速度与推理能力训练,小组成员间应轮流推选代表参加个人竞赛。

4.写作技能培养中的公开选题、组内讨论与交叉批阅、团队间佳作互阅、教师课堂与网上点评模式。

当前写作教学的普遍问题是学生因缺乏兴趣和相关技巧训练,大都是考前“临阵磨枪”。新的《课程要求》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定位于语言知识的正确运用和思维的转换,即从自由性发散思维(freethinking)向控制性逻辑思维(120ntrolledlog—icthinking)的转变。本模式旨在通过公开选题来满足学生写作的个性化心理诉求,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同时通过组内交叉批阅与组间佳作互阅之勾式批阅方法,强化语言知识的正确运用、学生间的互动和思维拓展,进一步使学生深刻理解写作基本要求并清楚认识到自身写作弱点,最终培养学生自我识别错误、纠正错误、避免错误的能力;此外,运用教师课堂和网上批阅方式,加强信息反馈之速度与效度。

主要内涵和实施进程:每3~4名学生分成一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公开选题,各组员进行讨论并完成任务,组内成员交叉批改后推选出代表该组之佳作。各小组间进行代表作互阅,同时教师将抽取佳作进行课堂点评或将各小组佳作在网上进行批阅与反馈。实施进程为:教师精讲——小组选题——组内思考与讨论——写作——组内互改——组员自我整改后参加佳作推选——组间佳作互阅——教师课堂点评或网上批阅一根据反馈信息组内再次修改与讨论。

实施中的注意事项:在公开选题时,教师可对任选题目从议论文、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几种体裁上进行大致划分和限制,或者预备好几个题目供各组自选;在组内交叉批改、组间互阅和课堂点评阶段,教师可编制“写作中词、句、段落、篇章各层面错误检查标准表”并下发给学生;在网上辅助教学方面,主要是通过e—mail和校园网论坛张贴方式进行作文公开点评,此外,可要求学生利用WO中的Spelling、Grammar功能进行语言检查,利用Thesaurus进行优化选词,用Template进行写作格式训练,用ReadabilityStatistics进行可读性统计等;在日常课文教学中,教师应把写作与精读教学融合在一起,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之意,更应进一步让学生了解作者在课文中是怎样通过字、句、段落、篇章各个层面的组织和发展来表达思想情感的。

5.翻译技能培养中的双语匹配分组、教师自由协作、团队间讨论、点评与总结模式。

根据新的《课程要求》,翻译技能的培养重点在于,通过实践使学生能在达意和通顺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词、句翻译技巧并对语言与文化差异加以感性认知。翻译不仅是一项双语转换活动,而且更是一门“杂学”,无论理解还是表达阶段皆涉及到许多非语言因素。常言道,译无定法。译文无最好之说,只有正误之分。针对这些特点,笔者采取双语匹配分组方法,充分调动合作小组成员的图式知识,强化双语互补与互助;同时引入“师生合作教学”理念,通过教师随机性地参与到各小组中并给予协作,来推动翻译技能的教学。

主要内涵和实施进程:根据每组3~4人,尽量将英语较好的学生和汉语较好的学生匹配在一起;教师作为自由合作者,在各小组任务完成中随机给予指导和协作。各小组间可以互相对译文进行质疑与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技巧总结。实施中的注意事项:在任务设计方面,难度一般不应超过所学精读课文,同时尽量将翻译任务与课文学习联系起来;在教师自由协作时,应主要围绕译文忠实与通顺两大原则加以指导,点到即止,将如何理解与表达等细节问题尽量留给学生自己完成;在点评与技巧总结时,教师不应过多讲述翻译理论而应突出对语言间差异和转换策略的分析。

个性与共性作文范文 第6篇

黄济福

(广东广州 510230)

摘要:任何一个政党,都有其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个性,又都具有一般政党的共性。同一类型的政党,有着同类型政党的 共性。在政党个性与共性问题上,多年来存在混乱。马克思主义历来辩证地对待政党的个性与共性。特别强调共产党要 保持和维护工人阶级先进队伍的个性,反对取消、歪曲、抹杀和改变共产党的性质。同时,又注意政党的共性,共产党执政 后,尤其要重视吸取其他执政党的经验教训。

关键词:政党;个性;共性;执政党

任何一个政党,都有其个性。这是这个政党区别 于其他社会团体、其他政党的特殊本质。任何一个政 党,也都具有一般政党的共性,否则,它就不能称为政 党。换句话说,任何一个政党都具有和其他政党相同 的而与其他社会团体相区别的共同点。政党按不同标 准,可以分成不同类型的政党。同一种类型的政党,又 具有共同的特点,存在着共性。这本来是个常识,但 是,恰恰在政党的个性与共性问题上,多年来存在着 混乱,有的人否认或抹杀政党的个性,混淆不同性质 的政党。也有一些人,否认政党的共性,把政党的个性 推到极端,忽略了政党的共有特点。

马克思主义历来辩证地对待政党的个性与共 性。把政党的个性与共性论述得十分透彻的第一部马 克思主义著作,是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共产党 宣言》(以下简称《宣言》〉。

《宣言》在第一章中,点明工人阶级的政党都是在 阶级斗争中诞生的。“无产者组织成为阶级,从而组织 成为政党这件事,不断地由于工人的自相竞争而受到 破坏。但是,这种组织总是一次又一次地重新产生,并 且一次比一次更强大,更坚固,更有力。”⑴这可以说是 共产党和其他工人阶级的政党的共性。在第二章中,马 克思、恩格斯集中论述了共产党和其他工人阶级政党 的其他共性,特别是共产党的个性。指出:共产党不是 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它没有任何同整 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其最近目的和消灭先 前存在的所有制关系同其他工人政党是一样的。

“共产党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只是: 一方面,在各国无产者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 持整个无产阶级的不分民族的共同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 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

因此,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 最坚决的,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 们比其余的无产阶级群众优越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 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

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 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⑴

在这里,既指出了共产党和其他工人政党的共 性,说明共产党和工人政党,无产阶级政党在许多问 题上的一致性,同时,又从空间和时间,从实践和理论 上阐明共产党的个性,共产党不同于一般无产者和其 他工人政党的特殊本质。《宣言》的第四章在阐述“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 派的态度”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又说明了共产党和当 时各国的反对党派,民主政党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表 明“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 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⑴因此,“共产党人到处都努 力争取全世界的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议。”⑷也 就是说,共产党人和当时各国的反对党派,民主政党 在反对现存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这方面具有共性,因 此可以结成统一战线。这种共性,实际上就是当时在 野党或曰反对党的共性。同时,他们指出:在和这些党 派结盟时,要坚持自己的最终目标,保持自己的独立 性,对同盟者的错误要敢于批评。一句话,要保持共产 党人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由于《宣言》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因此《宣 言》不可能阐述共产党人同敌对党派的共性,而只能 炉中阐明共产党人反对敌对党派,坚持无产阶级先进 若,队的个性。这从《宣言》的序言、第一章和第三章可 以看出0 坚持和维护共产党的个性,可以说是近160年来 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突出特点。原因是长期处于革命 和战争时代的共产党,必须高举鲜明的旗帜,以反对 反动阶级,反对各种机会主义,进行革命,或者在革命 胜利后面对帝国主义的包围巩固革命的成果。在和平和发展年代,执政的共产党是否仍然必须坚持党的个 性,坚持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呢?答复是肯定的。原因 是:工人阶级仍然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仍然是社会 阶级中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并未彻底 完成,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进部队并未过时,共 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党,不仅为历史所证 明是革命的领导力量,而且也为近20多年来中国的 实践所证明,共产党也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 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在今天的中国,没有其他的任何 政党或社会力量,可以象中国共产党一样,能团结全 国各族人民,凝聚人心,保持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取得 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祖国统一大业的伟大成绩。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1848年欧洲革命经验 时,明确指出:“工人,首先是共产主义者同盟,不应再 度充当资产阶级民主派的随声附和的合唱队,而应该 努力设法建立一个秘密的和公开的独立工人政党组 织,以与那些正式的民主派相并立,并且应该使自己 的每一个支部变成工人联合会的中心和核心,在这种 工人联合会中,无产阶级的立场和利益应该能够进行 独立讨论而不受资产阶级影响。”⑴马克思和恩格斯 针对德国小资产阶级日益组织起来,影响逐步扩大,而 无产阶级政党却大大削弱的情况,向无产阶级指明: “为了要达到自己的最后胜利,首先还是要靠他们自己 努力:他们应该认清自己的阶级利益,尽快地采取自己 独立政党的立场,一时一刻也不要由于受到民主主义 的小资产者花言巧语的诱惑而离开无产阶级政党保持 独立组织的道路。他们的战争口号应该是:‘不断革 命。’”叫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发生了,世界上第一个 无产阶级专政建立起来了,但是,由于巴黎无产阶级犯 了许多错误,终于在强大的敌人的围攻下失败了。马克 思总结公社的历史教训,为第一国际重新起草并补充 了共同章程,其中最重要的是明确规定:“工人阶级在 反对有产阶级联合权力的斗争中,只有组织成为与有 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对立的独立政党,才能作为 一个阶级来行动。”“工人阶级这样组织成为政党是必 要的,为的是要保证社会革命获得胜利和实现这一革 命的最终目标^消灭阶级。”⑺第一国际共同章程 的这个补充条文,有力地促进了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 诞生。直到晚年,恩格斯仍然一如既往坚持上述观 点。1889年,他在致丹麦社会民主党左派领袖格尔桑’ 特利尔的信中写道:“要使无产阶级在决定关头强大到 足以取得胜利,无产阶级丨马克思和我从1847年以来 就坚持这种立场)必须组成一个不同于其他所有政党 并与它们对立的特殊政党,一个自觉的阶级政党。” 可是,这并不是说,这一政党不能暂时利用其他政党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同样也不是说,它不能暂时支持 其他政党去实现或是直至于无产阶级的,或是朝着经济 发展或政治自由方向前进一步的措施„„可是,我只是 在下列情况下才赞成这样做:直接对我们的好处或对国 家的朝着经济革命和政治革命的方向进行的历史发 展的好处是无可争辩的、值得争取的,而所有这一切 又必须以党的无产阶级性质,不致因此发生问题为前 提。对我来说这是绝对的界限。”⑴恩格斯这些教导,让我们明白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固有性质的极端重要 性’也让我们明白在和其他政党建立统一战线时刻不忘 无产,政党的个性,特别是其工人,的先进性。

列宁是坚持无产阶级政党性质的典范。在俄国建 立一个什么样的党,是列宁和孟什维克斗争的首要问 题。1903年,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上,围绕列宁提出的世界上第一个表述了无产阶级专 政思想的党纲,和党员必须“参加党的一个组织”的党 章第一条,党内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实际上,这个斗争 的核心就是要不要建立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政 党。列宁对此说得十分明确。他说:“我们的任务是要 保护我们党的巩固性、坚持性和纯洁性。”⑴俄国党二 大,终于诞生了真正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 党。1905年革命前夕,列宁又明确宣布:“我们认为革 命无产阶级的独立的,毫不妥协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胜利的唯一保证,是走向胜利的康庄大 道。”“⑴综观列宁一生,维护和捍卫布尔什维克党的 阶级性、先进性始终是他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工 作。以他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党反对经济派、反对孟 什维克、反对取消派、反对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等的斗 争,都直接或间接涉及到捍卫党的性质问题。由于不 同历史时期无产阶级政党所面临的客观环境、自身条 件和历史任务是不同的,因而维护和捍卫党的无产阶 级性质的斗争从内容到形式都会有所不同。换句话 说,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它的个性,既有同党的生命 共始终的内容和形式,又有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 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

外来的势力很难改变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及其 个性。但内部势力却有可能改变之。1961年10月,苏 共第22次代表大会通过苏共纲领,这个新纲领宣布: “由于社会主义在苏联的胜利,由于苏维埃社会的一 致的加强,工人阶级的共产党已经变成苏联人民的先 锋队,成了全体人民的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扩 大了自己的指导作用。”㈣当时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的赫鲁晓夫在大会做《关于苏联共产党纲领》的报告 中,说得更简单明了,他说:“作为工人阶级政党而产 生的我们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党,成了全体人民的 党。”㈣苏联共产党是不是真的由于社会主义的胜利 和苏联社会一致性的加强而成了“全民党”?只要看看 后来苏联社会的演变就可以明白了。“全民党”的提 出,无疑否定了苏共多年来坚持的工人阶级政党的定 性。更严重的是,用“全民党”取代苏共是党的决定,是 由党的正式的代表大会庄严通过的,并不是赫鲁晓夫 个人的创造,这反映了苏共党内思想已混乱到了何等 地步。工人阶级政党当然也代表了全体人民的利益,也可以而且应该成为全国人民的先锋队。但是,工人 阶级政党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首先在于它是工人阶 级的先锋队。如果它不是代表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它不是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那么,它也就很 难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很难成为全体人民的先锋 队。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总书记以后,由于经济改革 裹足不前,转而大肆鼓吹公开性、民主性,轻率地进行 全面的政治体制改革。在苏联国内外党内外危机进一 步加剧的形势下,1990年7月苏共第28次代表大会 召开,在党的性质上,继第19次代表会议戈尔巴乔夫 提出“民主社会主义”之后,这次大会通过了《走向人 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纲领性声明,公开把苏共转 变成社会民主党。党的指导思想不再“以马克思列宁 主义理论武装”,只提“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思想”,“利用进步的社会思想的成果。”党的最 终奋斗目标不再是实现共产主义,而是“以在国内建 立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保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条 件为自己的目标。”党的阶级性质也由“工人阶级的 党”变成“按自愿原则联合苏联公民”的“政治组织。” 党再也不是“战斗的先锋队”,而是“起着议会党的作 用”;党的地位和作用也由“苏联社会的领导力量和指 导力量”变成“在同其他社会政治力量自由竞争中捍 卫作为政治领导的权利。”⑴1而在此之前,苏共中央 二月全会和三月全会,就已经做出决定,提出修改宪 法,取消苏共是苏联社会的领导力量的第6条条文,并声明实行多党制。这些变化,使苏共完全改变了工 人阶级政党的性质,抛弃了工人阶级政党的个性。1918年俄共七大,决定把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改名为俄 国共产党,在此之前,列宁就说:这是“丢掉肮脏的衬 衫,穿起整洁的衣服。72年后,列宁的不肖子孙却 反其道而行之,抛弃了整洁的衣服,重新穿起肮脏的 衬衫。在这种情况下,1991年发生了 “ 8.19”事件,戈尔 巴乔夫在事件之后自己宣布辞去苏共总书记职务,并 要求苏共中央委员会“自行解散”,要全国各级党组织 自谋出路。建立了 90多年,执政70多年并曾辉煌过 的苏联共产党,就这样退出了历史舞台。随着苏共的 解散,苏联这个超级大国也很快解体了。这是20世纪 一件世界性的大事,从改变工人阶级政党个性到党亡 国不复存在,为时很短,进展相当平和,而造成的后果 却是如此严重,岂不发人深省?马克思、恩格斯在强调工人阶级的个性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共性。除了在《宣言》 中指明共产党和其他工人阶级政党具有共性外,还指 出当时的共产党和其他民主政党,即在野党或反对党 也具有共性。恩格斯甚至无意间点出了一切政党的某 个共同点,他说:“和其他一切政党一样,无产阶级将 从没有人能使它完全避免的错误中最快地取得教 训。”如果我们把政党抽象地看待,就会发现,所有政 党都是以一定的目标和纲领联合和组织起来的一股 社会力量;其成员大多数都是为实现其目标和纲领的 积极分子:为其目标和纲领的实现,这股有组织的社 会力量自觉或不自觉地围绕争取和影响政权,运用和 巩固政权而展开政治活动,并以此为其中心工作;为 此,这股社会力量按照有利于开展政治活动而形成一 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同时,这股社会力量采取 一切可以采用的方法方式,争取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支 持。如此等等,几乎绝大多数政党都是这样的,这就是 政党的共同点,他们的共性。在这些共性中,每个政党 都可以从其他政党的历史和实践中批判性地学到一 些东西。政党中按与政权的关系可以划分为执政党和参 政党、反对党或在朝党、政权党和在野党。以执政党这 个类型的党为例,显然,执政的共产党和执政的资产 阶级政党、社会民主党、民族主义政党有很大的不同,各具特点和特色。但是,也不能否认,所有的执政党也 有共同点,也有共性。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 最根本的工作路线是群众路线,“党在任何时候都把 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 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 上。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 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为。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 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 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 问题。党坚持不懈地反对腐败,加强党风建设和廉政 建设。”㈣这是中国共产党总结自己80多年的经验得 出的结论,这个结论无疑也吸收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执政党如苏联共产党的教训,同时也吸收了其他执政 党如中国国民党、墨西哥革命制度党等丢失政权的教 训。任何一个国家的执政党都必须获得本国大多数人 的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翻身得解放,改革富起 来,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但是,党内的 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在执政之后也不断地滋长,改革 之后腐败之风也屡禁不止,这一切都在腐蚀着共产党 执政的根基。国民党被驱逐出大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民党整个党的腐败。国民党在台湾执政半个多世 纪之所以下台,重要原因是“黑金政治”。苏联共产党 之所以被解散而几乎没有党员起来抗争,几乎没有人 民群众起来维护,重要原因是党员和群众绝大多数并 不认为苏共执政是代表他们的利益。党和人民的鱼水 关系一旦变成了油水关系,党的执政地位也就危险 了。苏联共产党和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有 很深的渊源。毛泽东说:“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 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 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 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自从马克思主义 产生以来的一百多年的时间内,只是在有了俄国布尔 什维克领导十月革命、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和战胜法西 斯侵略的榜样的时候,才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和发展 了新式的革命党„„中国共产党就是依照苏联共产 党的榜样建立起来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党。自从有了中 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㈣中国 共产党是中国现代历史的必然产物,同时它是苏联共 产党通过第三国际的帮助,按照苏联共产党的模式建 立起来的,和苏共一样领导本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 利,并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而国民党也是在孙中 山先生“以俄为师”,学习苏联共产党这个榜样建立起 来的。历史上曾两次出现过国共合作,可见历史渊源 之深。因此,作为执政党,苏共和国民党的经验和教 训,无疑对中国共产党有着特殊重要的参考价值。

即使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执政党,为了上台或维持 其在台上的位置,也不得不想尽办法,赢得选民的大 多数。如果大选时,大多数选民不投票支持它,它也得 下台。在生死攸关之际,资产阶级执政党不管其动机 怎样,都得争取大多数选民。争取大多数民众,是任何 一个执政党都必须做的工作。何况资产阶级政党历史 比共产党长得多,其争取大多数民众的方法、途径等 等,也不可能是一无是处,也值得共产党人学习。其 实,建立共产党正是向资产阶级学习来的。民族主义 执政党的经验教训,对于同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执政共 产党人来说,其经验教训更有独特的意义。邓小平曾 经肯定过新加坡反腐败的成就。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信仰“非共的民主社会主义”,几十年来一直一党执 政,在反腐问题上,就很值得学习。

执政党要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关键 是纲领路线符合本国国情,实践中能壮大国力,提高 人民生活。执政党都要运用国家政权来实现自己的纲 领和路线,恩格斯说得好:“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 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 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⑽他还说:“无 论在任何情况下,无论有或者没有托拉斯,资本主义 社会的正式代表一国家终

1191究不得不承担起对生产 的领导。”资本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实行资产阶级专 政,但这种专政也必须完成某种社会职级,比如救灾,开设公共工程、保护环境等等。它也必须承担对生产 的领导,比如完善市场经济,推动科技进步等等。尽管 这些执政党及其国家在上述许多方面犯过数不清的 错误,今后也还会犯错误,尽管它们的目的是为了巩 固资产阶级的统治,甚至为了讨好某一部份资产阶 级。毋庸置疑的是,它们的确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 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经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执政第一要务,我们已经 学习了市场经济的经验教训,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在其他许多方面,我们也还要多多学习,毕竟 资产阶级政党执政的历史比我们长得多,其经验之丰 富,教训之深刻,是其他政党所无法相比的。

多少年来,我们的思想还停留在革命战争时期,停留在革命党阶段,我们更多地强调党的阶级性,党 的个性和特点,好象提出向其他政党学习就是模糊阶 级阵线,就是抹杀党的性质。殊不知政党是有共性的,执政党是有许多共同点的。因此,从理论上搞清楚党 的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是有十分现实的意义的。毛泽 东在《矛盾论》中说:“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 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 抛弃了辩证法。”㈣在政党问题上,我们千万别抛弃 了辩证法。

注释:

[!]《共产党宣言》中共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6 版,第33页(以下引自同一本书,只标页码I 【2】同[丨]第36到37页。【3】同⑴第53页。【41同[丨]第53页。

【5】《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975年第1版,第1卷第386页。【6】同【5】第392页。^ [!]《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 138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一版。【8】《恩格斯致格丨特利尔》,《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69 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一版。【9】《列宁全集》1959年人民出版社第6卷第458页。【10〕《列宁全集》1959年人民出版社第8卷第135页。【11】《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重要文件》1961年11月

人民出版社第275页。【12〗《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重要文件》1961年11月

人民出版社第399页。1131《苏联二十八大纲领性声明〈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

义〉》苏联《真理报》1990年7月15日。[口]《无产阶级在俄国革命中的任务》,《列宁选集》第3卷第66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版。【15】同【8】第470页。

【16】《中国共产^1》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1職8页。I 口]《全世界革命力量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毛泽

上一篇:学校与家长的安全协议书下一篇:写给朱老师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