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莺传》读后感优秀作文

2024-06-07

《莺莺传》读后感优秀作文(精选16篇)

《莺莺传》读后感优秀作文 第1篇

《莺莺传》读后感优秀作文

初读《莺莺传》看到的是张生的冷漠、崔莺莺被抛弃的故事,究其背后才知道,抛弃与被抛弃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一个时代的问题,那个时代的传统思想,那个时代的封建礼教。

崔莺莺是一个出身于没落士族的女子,经过种种机缘巧合与张生相遇,由此展开了所有的故事情节。还记得第一次崔莺莺看见张生的场景,张生只觉得眼前一亮,而崔莺莺则是病弱样子但仍旧掩遮不住满脸的`红光艳丽,初读文章还以为崔莺莺只是单纯的不想和张生见面,但是经过思考之后,不难发现,那满面的红光不正是看见意中人的娇羞之作吗?张生和崔莺莺的故事可谓复杂,红娘传信给张生,满心欢喜的应约却发现崔莺莺只不过是把自己叫来批评一番。书信往来、张生守窗,看似浪漫的追求情节与那个时代格格不入,崔莺莺夜间探望也只是偷偷摸摸,哭哭啼啼,那种看似神往的爱情在那个时代即为禁地,彼此交好喜欢却只是偷偷摸摸,告诉父母只字不提,原因在于难上加难。在崔莺莺也表达了心意以后,两人便书信往来,之后张生进京赶考未中,滞留京师,认为崔莺莺乃是天下之“尤物”,终是变心,一年多以后,崔莺莺另嫁,张生另娶,而最让我们想不到的就是张生路过崔莺莺门口竟想以“外兄”相见,但是终于还是遭到了崔莺莺的拒绝。

故事的内容很简单也很明晰,通过张生和崔莺莺的相遇、相恋到相离的故事传达给我们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文中鲜明的就是崔莺莺的形象亦或者说是她的性格。由一开始的柔弱娇羞到最后的刚强,这是全文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如果说张生的变心是意外,倒不如说是必然,这仿佛是那个时代几乎所有的女子的一种经历,用心付出、真心以对,最后只有抛弃可言,不公平、没道理,但就真真切切的存在于那段历史之中。

崔莺莺是勇敢的,为了爱迈出了那艰难的第一步,她对张生态度的犹豫不定不正是他内心情感的变化吗?同时她也是可悲的,最后被抛弃的凄凉伤痛只能独自一人承担,这不正是那个时代封建礼教的反应吗?处在那个时代,无论爱情多美好、多真挚,最后也只能是一个悲剧罢了!

封建礼教下的故事相必就给我们的更多的应该是思考,我们不应该愤愤不平,更应该珍惜我们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和现在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自由、平等。

《莺莺传》读后感优秀作文 第2篇

在普救寺初见莺莺时,张生只是个寒门苦儒。电光火石,一见钟情,从此他相思成疾,辗转反侧。这风生水起的情,更像是一场灾难。灾难过后,是张生有目共睹的残忍。他仗着莺莺对他的爱肆意妄为,始乱终弃。莺莺,原本只是养在深闺,不谙世事的美丽少女。她的爱,是一朵秘而不宣的花,欲说还休,欲笑还颦,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她揣着自己的小爱情,以为能和张生君情妾意白头偕老。直到短暂欢情过后的那一别,从此青山远隔,绿水迢迢,怨不成,恨不能。曾几何时,莺莺燕燕花花草草,怎料如今,凄凄惨惨冷冷清清。转眼春尽秋来,昔日的横波目也已做了流泪泉。莺莺将贴身的玉环寄给他,玉取其坚润不渝,环取其终始不绝。她那日思夜想的张生,在觥筹交错的酒宴中,在游山览水的欢愉中,在文人雅士的唱酬中,是否会想到她那惴惴不安的心和那如同梅子黄时雨般的愁?

法国作家西蒙·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曾言:“女人不是天生的。”女人之所以成为女人,是被塑造的,而社会,以及主导社会的男性就是这双塑造的手。女人的悲,怨,痴,恨千百年来都是相似的,它们源于对情感的矢志不渝,源于男人的背信弃义。你既负我,我又奈何?而我又能奈他何?遇到张生的那年,莺莺正值二八芳华。一个有血有肉,情窦初开的少女对爱情不可能完全没有渴求,尽管这渴求影影绰绰,细若游丝,含蓄且深藏。人的深层性格里,总有一部分是与长期的表面性格彻底悖逆的,所以青楼女子也可以忠贞不渝,大家小姐也可以放浪形骸。莺莺的真性情终于被释放,张生的一句风流承诺在她心中种下无边的希望和等待,纵然这希望微茫,纵然这等待漫长,但她相信或许终有一日他们二人会冲破一切藩篱,而后琴瑟和鸣花好月圆。她执着地等待着奇迹的发生。

这世界,不是不容许奇迹的存在,而是奇迹存在的唯一价值在于,它是被用来摧毁的。这摧毁所激起的绚烂火光会迷蒙很多人的双眼,有人从这绚烂中看到了大悲,有人则看到了大美。所以我由衷感谢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他圆满了这段被摧毁的奇迹,莺莺和张生在他的笔下最终结为伉俪。想必,他是看到了悲,却化悲为美,还了世人一个愿,圆了人间一个梦。

可莺莺的梦,终究是没有圆。她深信她那强势的母亲和森严的门第制度是和张生之间仅有桎梏。可她未曾想到,真正的桎梏,是男子固有的薄情。

人间自是有情痴,痴情女子薄情郎。自古多情空余恨,多情总被无情伤。蒲苇自当韧如丝,磐石却并非无转移。从红枫秋月,等到春花渐落,莺莺无数个日夜盼来的,是张生无情的戏弃。元稹为张生,也是为自己狡辩道,“时人多许张为善补过者”,除了混淆是非颠倒黑白,我看不出其他。

从《莺莺传》看唐传奇的艺术特色 第3篇

一、题材现实化, 人物中心化

到了中唐时期, 随着《任氏传》、《霍小玉传》、《李娃传》等一批以现实生活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唐传奇小说问世, 唐传奇的关注重点转向了现实世界中的世俗生活、男女情爱以及历史环境的变化。一些作品虽然在内容上仍具有超现实的色彩, 比如《柳毅传》, 但作品表现的重点已不在于描写神仙鬼怪, 而在于表现现实社会中的道德人情。这都与六朝志怪在叙述内容上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莺莺传》就是典型的代表。

唐传奇不只讲故事, 而是更注重以人物为中心展开对事件的描写, 刻画人物性格。《莺莺传》赋予了女主人公莺莺双重的身份, 一方面, 她是个“贞慎自保, 虽所尊不可以非语犯”的名门淑女, 即使是在与张生私会的时候, 她依然保持着端庄的闺秀风范, 严肃的告诫张生要“以礼自持, 毋及于乱”。但另一方面, 莺莺又是一个“善属文, 往往沈吟章句, 怨慕者久之”的富有才情的浪漫少女, 这使她渴望诗意的爱情, 终于禁不住张生以情诗相挑, 最后以身相许。如此性格多面、形象丰满的女性形象, 在唐代之前的小说中是很难找到的。

二、文辞华艳, 叙述宛转的写作风格

洪迈曾经评价唐传奇:“唐人小说不可不熟, 小小情事, 凄婉欲绝, 洵有神遇而不自知者, 与诗律可称一代之奇。”[2]2]唐传奇之所以能将平常的儿女情长写得凄艳欲绝, 主要得益于作品语言的铺陈、情节的设置、细节的描写。

与六朝小说的质朴甚至简陋相比, 唐传奇突破了以前的局限, 开始虚构, 文字上讲文采、解构上更细致复杂。六朝骈文昌盛, 大多数文章, 崇尚对偶、辞藻、声韵, 在社会上占据主导地位。唐代承魏晋南北朝之后, 骈文仍然流行。尽管韩愈等人发起古文运动, 提倡朴实的散文, 但就实际情况而言, 唐代的骈文依旧处于优势地位。从这个侧面, 我们可以看出唐人对华美细腻的文风的追求, 这种追求表现在小说上, 便体现在唐传奇文采的艳丽上。

唐传奇在保持艺术的完整性上, 更加追求情节的曲折性, 往往将一件简单的事情写得一波三折, 摇曳生姿。以《莺莺传》为例, 仅仅是莺莺的出场, 就被元稹铺陈的曲折委婉。作品开篇, 先交代了一番张生的不近女色, 这种看似平常的叙述实则是为后文张生初见莺莺便不能自持做了铺垫交代, 以反衬出莺莺的美貌绝伦。郑氏摆酒宴谢张生, 让女儿出来与张生见面, 但莺莺最初并没有一同出场, 待郑氏命她出来拜谢恩人之时, 她却又“久之辞疾”, 这便勾起了张生的好奇, 也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在心中形成期待视野。郑氏生气, 莺莺方才“久之乃至”, 但“常服晬容, 不加新饰”, 即便如此却依旧“颜色艳异, 光辉动人”, 如此出其不意的登场立刻让张生一见倾心, 不仅侧面写出了莺莺的天生丽质, 也使之后的情节发展得自然合理。主人公的简单出场, 让元稹写得先抑后扬、匠心独具, 这已经很接近近现代小说的写作特征, 体现了唐传奇在艺术上的成熟。

唐传奇在艺术上发展成熟的标志不仅体现在对情节曲折性的追求, 还表现在对细节的处理和把握。《莺莺传》在写到莺莺来到张生住处与其幽会的场景, 将男女主人公的微妙的心态用微小的细节传达出来。夜里, 红娘突然将莺莺的枕席带来, 张生不敢相信发生在这天夜里的事情是真的, 所以“拭目危作, 犹疑梦寐”, 但另一方面他又不希望一切成梦, 极度渴望能和莺莺即刻相会, 于是“修谨以俟”, 做好迎接莺莺的准备。

三、文备众体的文体特色

宋代赵彦卫在《云麓漫钞》中评价唐传奇:“盖此等文备众体, 可见史才、诗笔、议论。”唐传奇具有文备众体的艺术特征, “可能首先与唐代传奇的作者有关。”[3]3]这主要因为在唐以前, 小说这种问题发展尚不成熟, 而宋之后的通俗小说家多是没有功名的底层文士, 相比之下“唐代传奇的作者如李公佐、元稹、白行简等, 都是进士。这种文化水平使他们在创作中更容易将其他文体的表现形式吸收到传奇中来。”

《莺莺传》的结构可以说和史书中人物传记的写作流程几乎是相同的。唐传奇受史传文学影响, 一般在文章的末尾以议论的形式作以总结, 点明主旨。《莺莺传》的结尾部分张生以及作者对整个事件的一段议论在内容上历来饱受非议, 但在艺术体制上, 元稹在篇末“以议论的形式点题, 这也是唐传奇在艺术上成熟的标志之一。”充分体现出先唐史传文学给唐传奇打下了深刻烙印。

除了史传、诗歌外, 文赋对唐传奇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莺莺传》从总体上看, 以散体文为主, 但值得注意的是, 莺莺写给张生的书信却有明显的骈化倾向。“唐小说的局势, 虽大抵属散体, 但句式比较整齐, 多四字句, 表现了骈文占主导地位时期散文骈化的倾向”。

《莺莺传》因其鲜明的文体特征而在诸多唐传奇作品中颇具有代表性。《莺莺传》表现出作为中国叙事文学中问题演进重要一环的唐传奇, 具有内容趋向现实、以人物为中心、重文采、追求情节的曲折和细节的真实、文备众体等众多艺术特色, 标着唐传奇在题材和体制上都已具备稳定的艺术形态, 发展相对成熟, 为后世中国小说的发展演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2]谈凤梁.中国古代小说简史[M].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8.

如何认识《莺莺传》中的红娘形象 第4篇

实际上,《莺莺传》中的红娘着墨的确不多,只限于崔张会面,以后就不再多写了。我们且看下面几处描写:

张自是惑之,愿致其情,无由得也。崔之婢曰红娘,生私为之礼者数四,乘间遂道其衷。婢果惊沮,腆然而奔,张生悔之。

这是红娘的第一次出场。

婢曰:“崔之贞慎自保,虽所尊不可以非语犯之,下人之谋,固难入矣。然而善属文,往往沉吟章句,怨慕者久之。君试为喻情诗以乱之,不然则无由也。”张大喜,立缀春词二首以授之。

这里,红娘已经给张生出起了主意。

是夕,红娘复至,持彩笺以授张曰:“崔所命也。”

无几,红娘复来,连曰:“至矣!至矣!”

数夕,张生临轩独寝,忽有人觉之。惊骇而起,则红娘敛衾携枕而至。抚张曰:“至矣!至矣!睡何为哉?”并枕重衾而去。

有顷,寺钟鸣,天将晓,红娘促去。

而红娘适至。因授之,以贻崔氏。

以上,是红娘为崔张二人的结合穿针引线,作用比较明显。

应该说,作品中关于红娘的描写的确不多,但即使这些描写,也以勾勒出了一个红娘的形象。

作为一个丫环,红娘在小说中的作用就是充当了崔张二人的“介绍人”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张生见到莺莺,一见钟情,却苦于无法相见,于是就先讨好红娘,通过她达到认识小姐并与之交好的目的。红娘先是逃避,“乘间遂道其衷。婢果惊沮,腆然而奔”,但在张生真诚打动之下,主动“供出了”小姐的“弱点”棗即可攻之处:“然而善属文,往往沉吟章句,怨慕者久之”。这样,才有了一系列故事发生之可能。

红娘的第二处作用,在于将小姐引至张生处,成全二人,“敛衾携枕而至”,“并枕重衾而去”。之后,再次传书,“而红娘适至。因授之,以贻崔氏”。此后,红娘便不再出现。

纵观全文,红娘形象其实还不是很丰富,较之后来《西厢记》的光辉生动之处,似显逊色。但笔者认为,这恰恰是真实之处,红娘形象在《莺莺传》中恰到好处地体现出她特有地身份及所应起地作用!首先,这这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其二,作为小姐的丫环,她了解小姐,了解莺莺地性情及行动,因而理解小姐内心所想并能主动帮助小姐去做;其三,在与张生的接触中,也只有她能了解二人的真实想法,最终促成二人的相会,但只能限于此,她毕竟不能包办此后的诸事。

有人说,《莺莺传》中的红娘是由于爱慕张生而不得进而撮合小姐与张生,主动说出小姐的喜好既是一例。固然,我们不能排除红娘对张生的好感,但这与其说是红娘对张生的爱慕,倒不如说是她能帮助,成全崔张的基础。首先,从个人身份上红娘知道自己只是丫环,不会存非分之想;况且,张生的心思在莺莺身上,一见之下,“张惊为之礼”,“张生稍以词导之,不对,终席而罢”,于是,“张自是惑之,愿致其情,无由得也。” 所以只是想求红娘帮助。

红娘正是在对张生了解后才决定去帮助二人的。打动他的,是张生对莺莺的痴情:

昨日一席间,几不自持。数日来,行忘止,食忘饱,恐不能逾旦暮。若因媒氏而娶,纳采问名,则三数月间,索我于枯鱼之肆矣。

正是基于此,她才引导张生投其所好:

崔之贞慎自保,虽所尊不可以非语犯之,下人之谋,固难入矣。然而善属文,往往沉吟章句,怨慕者久之。君试为喻情诗以乱之,不然则无由也。

正是基于一个小姐身边的丫环的定位,我们才能真正认识红娘这一形象。归根结底,红娘与小姐的关系是最密切的,她的所作所为是围绕小姐而发生的,是出于对小姐的感情,出于对小姐幸福未来的长远考虑。选择张生,只是由于他与莺莺有结合的共同基础棗诗词。

也就是说,《莺莺传》中的红娘形象是一个丫鬟而已,只不过是一个比较有见识而又略有聪明的小丫鬟,这和后来人们所称道的红娘形象是有差距的。但这也为后来打下了基础,因为后来无论如何塑造,丫鬟这一身份是基点,这一点很关键!

红娘形象是我国文学长廊中的典型形象,这一形象的发展其实是渐进的。我们尤其应该关注源头的红娘,因为她真实,恰到好处地为后人打下了基础。

《莺莺传》读后感优秀7000字 第5篇

有人说《莺莺传》其实是元稹自己的传记,是他的忏情书。“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这更多的是在表达自己对初恋情人的怀恋和自己始乱终弃的忏悔吧!

“得成比目何辞死,只羡鸳鸯不羡仙”,作为一个传统而天真的女子,莺莺对爱情是充满了希望和幻想的,能够和她心爱的人在一起是她所一直向往的。他深爱着张生,这点不可否认。看看她初次见张生的反常举动我们不禁有这样的疑问,一个温柔贤良的女子在见到自己救命恩人的时候怎么可能表现得如此怪异。答案只有一个,她对张生充满了爱,她希望他们不是施与与被施与恩惠的关系,这一点从她对张生的数落也能够看出端倪。他对张生的数落是真的数落吗?显然不是,否则她也不会那么快就拉下小姐的架子去和他私会,其实这更多的是一种抱怨和担忧。抱怨的是为什么你张生是我的救命恩人,这样显出了我们之间的不平等,担忧的是张生这小子是不是借着是我的救命恩人来欺骗我的感情,如果他不是真的爱我怎么办。慢慢张生的诗词和红娘的旁敲侧击也许影响了她,她的态度转而变成了一种期待,一个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竟然自荐枕席,由红娘陪着,主动投入了张生的怀抱。她期待张生能够真正的爱她,娶她。然而当张生以程序复杂为由道出了他不想娶她的心声,一曲哀怨的弹奏表露了她内心的哀伤。张生选择了长安选择了功名而非自己,普救寺抵不住长安的诱惑,而自己也不是他眼中的卓文君。她感到失望悲痛。起初,张生还借公务之便回蒲郡看看莺莺。后来,他再也没回去。两个人竟然就此劳燕分飞一拍两散。莺莺在绝望中无助的哭泣。她默默承受着预感慢慢变成现实的巨大悲痛,她把她的痛化为泪水,然后再把它咽下去。在最后自己已嫁为人妇后,一首“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已经分不清是对这个薄情郎的恨和告诫,还是真心祈祷祝福他幸福的更深的爱了!从莺莺这个角度来看这段悲剧的产生,似乎她并没有什么错。唯一的错大概就是自己对爱情的期望值太高了,她幻想着男人能像他那样把心爱的人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再来看看张生是个什么样的男人。“性温茂,美风容,内秉坚孤,非礼不可入。”文章一开头就给我们确定了一个才貌双全,刚毅正直的男人形象,然而如此优秀的男人怎么会背上始乱终弃的骂名?在我看来,张生一直是爱着莺莺的,从初次见面的一见钟,到开始收到月下相见的暗示的欣喜,到莺莺一席数落的绝望,再到后来偶然路过(也许是故意的)莺莺家又想见她的举动,我们不难看出张生是一直爱着莺莺的,既然他们彼此相爱,为什么会造就这样一个悲剧呢?因为在他心里有东西比挚爱更重要!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封建制度下根深蒂固的成功准则已经为所有的男人深深的烙上了印记,因此这样的悲剧在公利色彩侵蚀感情世界的当时是不可避免的,人生不过就是一场赤裸裸的权钱交易。在他看来,爱情固然可贵,但要功成名就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在女人与功名之间,他决绝的选择了遥遥无期的功名,哪怕以放弃自己可以争取的美好爱情为代价。后来他没考上,似乎作者在像人们暗示,那些虚无缥缈遥遥无期的东西不如一段真实的自己可以把握的爱情来得美好。这是一种忏悔,一种暗示,也是一种期待!

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也促使了悲剧的产生,一是张生的懦弱,他只想享受男欢女爱,却没有勇气去承受家庭的压力和作为一个男人的责任,他爱她的可能只是她的美貌。二是爱情不等于婚姻,女人想的是男耕女织的归属感,需要婚姻来维系,她看来爱情有了婚姻才更稳固;而男人想的灯红酒绿的潇洒,一种享乐的本性和征服感带来的虚荣心,不能被婚姻所羁绊,他看来爱情没有婚姻才更幸福!

封建社会根深蒂固的功利思想和男尊女卑的现实让女人注定了悲剧的命运,望穿秋水也不过是停留在对爱情的无限憧憬上,而男人,正如文章最后所反映的一样,忙碌追求了半生的人生价值后才幡然梦醒,自己能够把握的东西俨然成了那些遥遥无期的功名的陪葬品,醒悟,剩下的却只是忏悔!!

莺莺传读后感 第6篇

今之广为流传西厢故事,本源于唐元缜的传奇文《莺莺传》。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对其评价是“虽文章尚非上乘,而时有情致,固亦可观,惟篇末文过饰非,遂堕恶趣。”不过鲁迅又说:“其事之振撼文林,为力甚大。”

一篇“尚非上乘”之作,何以“振撼文林,为力甚大”?

今天重读了元稹的传奇《莺莺传》,慨叹良久,总算有所感悟。

不少人对传奇中张生始乱终弃、文过饰非的行为颇有微词。如毛滂的《调笑令》:“薄情年少如飞絮。”;鼓子词“最是多才情太浅,等闲不念离人怨。”“弃掷前欢俱未忍,岂料盟言陡顿无凭准,地久天长终有尽,绵绵不似无穷恨。”都是谴责张生的薄情,对莺莺的遭遇表示同情。

其实张生不是薄情,而是忍情。薄情是情浅而轻弃,忍情是情深而痛绝。

传奇中最为感人的笔墨就是崔莺莺写给张生的书信和元缜的《会真诗》。我们知道,张生原型就是作者元稹本人,所以书信和诗就是当事人真实的内心写照。这是诗的最后几句:“幂幂临塘草,飘飘思渚蓬。素琴鸣怨鹤,清汉望归鸿。海阔诚难渡,天高不易冲。行云无处所,萧史在楼中。”前四句写莺莺的相思,后四句写张生的无奈。其中用了“萧史”的典故,可见二人之恩爱与用情之深。

元好问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可称爱情绝唱。然而,在现实面前,有多少人真的会为情而生死相许?有多深的情经能得住生死相许?尤其是对于男人,爱情只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功名和前程才是头等大事,为一女子牺牲仕途经济,何异于周幽王之宠幸红颜不顾天下?所以张生的选择,是最合乎情理的选择。这一点,莺莺自己一直都相当清楚,所以从始到终,她的行为和言辞其实都很理智。

元缜想借人托事,记录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人的情感和理性的冲突,这才是更普遍的,更具有悲剧意义的冲突,令人深思。而王实甫的改编,使之变成爱情与某种外在势力的冲突,我认为反倒具有局限性。传奇之悲剧结局,给人现实主义的震撼,而杂剧的喜剧结局,终究是浪漫主义幻想。为何将合乎情理的悲剧结局,硬是改编经不起推敲的喜剧结局?这或许是因为戏剧的功能本质上讲就是安慰剂罢了。

《莺莺传》读后感优秀作文 第7篇

定** 赋崔莺莺传,定** 赋崔莺莺传凌云翰,定** 赋崔莺莺传的意思,定** 赋崔莺莺传赏析 -诗词大全

定** 赋崔莺莺传

作者:凌云翰  朝代:元  体裁:词   把丽情、分付良工,传奇漫为重省。开户迎风,拂花动月,写尽西厢景。笑书生,最侥幸。刚道师婚胜琴聘。沉静。问姓名非是,近时三影。空思蔗境。画盐梅、不济调羹鼎。翻残金旧日,诸宫调本,才入时人听。减容光,懒窥镜。凤枕鸳衾与谁□。重赠。李绅歌□,续微之咏。

《莺莺传》中崔张离异原因新探 第8篇

《莺莺传》的爱情故事是创作在中唐这个特定的时代里,在士人中具有典型的意义,成为中华文人爱情史上一个范型,所以这一故事在后代得到不断的传播和发展,在文学史上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学系列。但是不难发现的是,后期赵令畤的《商调蝶恋花》、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王实甫的《西厢记杂剧》在故事结局上已经和《莺莺传》大不相同,由此可以推断出创作者所处的年代的背景与故事创作的走向是息息相关的。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呈现空前开放之势的朝代,唐代文化本身是西域和中原文化交融的结果。也正因此,多种文化风习并存,新旧道德标准杂用,士人品格乃至社会评价体系受此影响形成多面性、多重性的特点。特别是唐代中期,表面上看起来相对平静,既没有开元、天宝时代那样激动人心,也没有安史之乱那样惊天动地,但是在文化特征上却表现出空前的深刻的变革和转型。而纵观中国的历史,激进和保守两种势力的此消彼长往往伴随的是道德标准和社会风气的交替变更。而唐中期恰恰是其集中转型阶段,因此不管是新旧势力的冲突还是道德标准的混杂,都表现得极其突出。这种情形体现在具体文人身上,则往往形成了他们两面性或者多样性的人格和行为方式上。复杂的个性和行为是中唐人们的一种“通病”,这也恰恰体现在了《莺莺传》男女主人公身上。人的感情的复杂性,往往来源于生活的复杂性。男女主人公复杂的感情及生活环境,为两个人的离异埋下了伏笔。

二、感情真挚的主人公

张生对崔莺莺的爱情是由貌始,续之才又困于惑。故事一开篇这样描述张生:“性温茂,美风容”典型的一幅多情才子的形象,与朋友游宴之间“终不能乱”原因在于“非礼不可入”,可他见过莺莺后,对红娘说:“昨日一席间,几不自持。数日来,行忘止,食忘饱,恐不能逾旦暮…索我于枯鱼之肆矣”这种悖俗越礼的话哪里还有知书达理的“礼”的形象?心理学研究表明男女之间的纯真爱情,往往是由美貌引起的,张生对崔莺莺是传统意义上的“一见钟情”,而绝少理性的判断。况且张生自己也说:“登徒子非好色者…大凡物之尤者,未尝不留连于心,是知其非忘情者也”说明不是张生不解风情,只是没有遇见让他心动的美女而己!所以他对崔莺莺的惊艳,实际上是一种心理作用的表现,这种迷恋合乎情理之中完全是一种自然感情绝无矫饰。如果说张生对莺莺始之以貌,那么继之就是以才了,莺莺不仅美貌动人,还才华横溢“然而善属文,往往沈吟章句,怨慕者久之”所以张生才能“以诗乱之”而在与此同时,张生对崔莺莺的感情也有了升华,就是不单单停留在“色”的表面上。后来当他被崔莺莺“端服严容,大数”之后,“张自失者久之…于是绝望”可以看出张生既比较老实又很痴情。往后张生将之长安“先以情喻之”后“数月,复游于蒲。”最终“不复自言其情,愁叹于崔氏之侧”传奇本身叙述虽然简单,但是可以看出的是张生去而复返的恋恋不舍,最终的离开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一个劲地叹气,若非真情,何必演出这样一出苦恼哀叹,情动于衷的戏剧。传奇的最后,张生依然想以外兄的身份求见莺莺,足见张生用情之深。亦见张生对崔莺莺绝对是一往情深的。.

崔莺莺对张生的爱情则是在犹豫和矛盾中得到了升华。崔莺莺初见张生时,先是“久之辞疾”后因其母的缘故“久之乃至,常服晬容,.不加新饰…凝睇怨绝,若不胜其体者…以词导之,不对”这一切都真实的再现了一个十七岁少女的典型心态,任性矜持,娇羞之举。但是后来通过红娘的话可知崔莺莺是一个内冷外热,不会轻易把自己的内心想法表现于人,这也是她极具个性的一面。所以当张生以春词二首授之,崔莺莺复诗《明月三五夜》一首,此时的张生三更半夜爬树翻墙来见莺莺,而崔莺莺却“端服严容,大数张生”。要知道,崔莺莺受到春词后,内心必有激荡,她随即回诗一首正表现出其实对张生有意的。但是事到临头她又反悔责骂张生,究其原因,莺莺写回诗是内心真实情感的回应,但是,以崔莺莺所受的文化知识和传统的道德观念,她想接近又否认,越是心仪越是不屑一顾,她耻于承认自己内心的真实感情,但又忍不住表现出来。而理智与情感的交锋在她写诗后又骂回张生又自荐于寝的故事中完成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的过程。她呵退了张生,又自知理亏的后悔,张生的失望与惊愕让她耿耿于怀同时她也感受到了同张生一样的感情失落,此时她内心有着激烈的感情冲突是外人所不知的。可见,当她了解到张生不仅性温茂,美风容而且富于才华后,莺莺早已动心,只是羞于承认又不知怎么表达,才前后出现了矛盾的言行。最后她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做出了一步一步移到西厢的举动,她最终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去行动,这也是她打破了礼教传统的大胆举动。值得注意的是一直到传奇的结束,崔莺莺也未对这个行为有后悔的言语,可见,其对张生的爱情是真挚而无悔的。

三、相恋不如放弃的无奈离异

在特定时代的社会力量和特定人群的品格性力量的双重作用下,使主人公双方对彼此都不信任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我认为造成崔张分手的最主要原因这种彼此的不信任直接导致对于未来产生不确定的怀疑感,所以故事本身没有谁抛弃谁之说,虽然双方相爱,但对于不确定的未来却都选择了逃避,或者说双方选择了放弃而不是坚持,从而有了最后的结局。纵观整个《莺莺传》,里面一共出现了三个“惑”字,惑字就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心理矛盾。传达出一种主人公自己都没有搞清楚自己状况的忧虑,张生的忧虑是通过行为和言语直接表达出来的,崔莺莺的忧虑则是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

张生对崔莺莺的感情不仅仅只有迷恋和爱慕还有的是惊奇与困惑。张生在见到崔莺莺后“张惊,为之礼”,并“张自是惑之,愿致其情,无由得也。”这里的惑不仅被其绝色美貌所吸引也有的是“以词导之,不对”的迷惑;其后张生依诗赴会却被冷若冰霜的崔莺莺训斥回来,以张生“张自失者久之”的反应来看,他很迷惑;再往后莺莺自荐枕席后“是后又十余日,杳不复知。”当张生求以鼓琴,莺莺则“则终不复鼓矣。以是愈惑之。”另外,参想另一部唐传奇《霍小玉传》中霍小玉的苦苦相求,可以发现崔莺莺的言行中没有一句责备之词也没有一句劝张生回到自己身边之句,实在很独特!这怎么不能不让张生迷惑呢?故事开始说张生“未尝近女色”可以当作张生不懂女子心理,可是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崔莺莺的魅力所在是她内心有着丰富的感情世界,她对张生的爱是深厚的,但却始终不肯以言语表达,喜怒哀乐很少表现出来,可见它的美和爱都是内向的。张生越是和她接近,越是迷惑起来。他感到这样一个女子带给他的是惊奇、困惑、欣赏、惊叹!是因为崔莺莺自始至终保持着自己的尊严和特立独行个人格,她知道克制自己没有以“终始之盟”来要挟和恳求张生的爱怜,换句话说,崔莺莺从头到尾都是和张生保持了一种平等的关系!她的这种尊严和人格,是我们在同时期的唐传奇中所看不到的,感情与人格的不可辱不可犯,是让张生对她迷恋又迷惑的根源。西方有一句谚语是这样地说得“人对于自己把握不了的事物总是特别恐惧”正因为张生把握不了崔莺莺所以他才选择了放弃。更何况张生对于自己的未来也不是很确定,他的“文战不胜”使他必须“遂止于京”那么莺莺会不会一直等他呢?家世与才貌并重的崔莺莺就不会有别人追求吗?而莺莺并不依赖于张生,她的态度又是张生所不能把握的这就是他忧虑的所在。传奇最后一段并不是张生的开脱之词,他的本意是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息之情!

崔莺莺的忧虑则更多的来源于对张生的不信任。崔莺莺写了《明月三五夜》后矛盾行为的原因是在感情上她是接受张生的但是在理智上又使她不能付诸行动,犹豫彷徨于是做出与自己内心情感相反的举动,更有一层没被提及的心理是如此敏感的崔莺莺也许自己也很迷惑张生是对她起了色心还是真心,当她看到张生“失者久之”后,大致是可以断定他是一个比较憨厚的人,正因为这样她才会后悔自己的言行伤害了张生才会有了“自荐枕席”的一幕。接着数日不见是崔莺莺对自己行为的一个反思期,冷静地理智不得不让她重审自己的行为是违反封建礼教的。可是张生的才情在《会真诗》中再一次打动了她,我们联想一下《霍小玉传》中曾经有这样一段话:“小娘子爱才,鄙夫重色,两好相映,才貌相兼。”可见,身处在唐朝这样一个文化气息浓厚的时代,女子爱才是时风所尚。对于张生,她自然有仰慕其才之爱。但当两人相处后敏感的莺莺发现张生非池中之物,但她强烈的自尊心自然不会强留张生,所以表现出“崔氏宛无难词,然而愁怨之容动人矣。”崔莺莺心中很清楚,张生“仕”不就“婚”不成。没有功名,二人无法订婚;而有了功名,二人也未必能如愿以偿,毕竟宦海沉浮难于料定。可是数月后张生受不了相思之苦回到蒲州相会,这次的“当去之夕…愁叹于崔氏之侧。崔已阴知将诀矣”崔莺莺隐约感觉到两人将分别了,她说出了“始乱之,终弃之”即是对于未来的一种推测。崔莺莺对未来的没信心极为突出的表现在她的信中,其一.“长安行乐之地,触绪牵情”当时唐代社会的环境和风气是非常自由和开放的,才貌双全的张生身处长安这有着无尽的诱惑,崔莺莺认为他忘掉自己是很有可能的,另外一旦张生高中,定有很多机会被豪门贵族相中作东床快婿,那么张生会不会就此抛弃自己而另寻高门?其二“致有自献之羞,不复明侍巾帻。”可见崔莺莺最终还是无法逾越传统力量的鸿沟,无法摆脱儒家传统礼法的束缚,“自献之羞”始终是她无法摆脱的阴影。同时,以她的敏感,同样会揣测张生的想法,强烈的自尊心使她不敢去想象,她不能确定张生的想法只有自己先放弃这份感情以免遭到羞辱。其三“达士略情,舍小大”小指的应该是儿女之情,大指的是功名前程。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种例子比比皆是,《霍小玉传》中的霍小玉之所以和李益定下八年之约,就是因为她觉得自己无法与他长相厮守。而崔莺莺也是不相信张生会守情的,所以与其苦苦纠缠不如早早放手。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的得知,人的感情世界是丰富而复杂的,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的爱情虽然崔张二人的相恋出于真心,但是留情容易守情难,面对双方性格和现实的的压力和未来的种种不确定因素,两个人只是选择了放弃这段感情,而不是坚持。张生放弃莺莺得到的是内心的一种平静,他既没有接受崔莺莺的勇气(“吾不知其所变化矣”)又不能完全放弃她(再以外兄求见),所以他最后的“忍情”之说,无非是一种无可奈何的举动。然而对于崔莺莺所选择的放弃,则更多的戴上了由现实爱恋上升到精神爱恋的意味,她既保持了尊严又成全了张生,她早就预料到了“永以为好”的渺茫,不如“舍小大”的成全,最后她说出了“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这样洒脱和坦诚的话。她是如此智慧和决绝的女子所以才没有和其他唐传奇的女主人一样爱情和生命俱毁。

参考文献

[1]冀勤《元稹集》.中华书局出版社2000年6月第2版。

《莺莺传》中张生形象的另类解读 第9篇

关键词:《莺莺传》;张生;形象解读

《莺莺传》简单来看讲述了一个始乱终弃的爱情悲剧故事。“大凡天之所命尤物者,不妖其身,必妖于人。”[1]这样的言论竟然出自曾热烈追求过莺莺的张生之口,带给读者巨大的困惑和愤恨,使人们异口同声地谴责张生的薄情寡义。余冠英等编写的《中国文学史》中,对张生这样评述:“张生是一个玩弄女性而不以为耻的封建阶级的知识分子。他对莺莺并没有真实深厚的爱情,他追求莺莺只是被她的美丽所动心,并且他又站在封建士大夫观点上把美丽的莺莺视为‘尤物’。因此,他不仅‘始乱之,终弃之’,而且还对自己的‘忍情’感到洋洋得意。”[2]然而从人性的角度上看,性爱活动本来是男女双方在感官和心理上的平等交流。细读文本,“始乱之,终弃之”的悲剧结局崔张二人皆早已料到,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面对爱情,莺莺和张生是平等的。

在《莺莺传》中,张生被描述成一个情窦初开的秉礼书生:“唐贞元中,有张生者,性温茂,美风容。内秉坚孤,非礼不可入。……以是年二十三,未尝近女色。”然而对爱情的渴望和憧憬使他自认为是“真好色者”,而常常将“物之尤者”流连于心。初次见到莺莺,张生便找到了心目中的女神,“常服睟容,不加新饰,垂鬟接黛,双脸销红而已。颜色艳异,光辉动人”,立即被莺莺的美貌端庄吸引,“张惊,为之礼”。因色而生情,继而发展成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金圣叹在《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中说:“人好色未有不淫者,……夫好色而晤不淫,是必其未尝好色者也。好色而曰吾大畏乎礼而不敢淫,是必其并不敢好色者也。”[3]张生因色生情,因情而乱,无可厚非。更重要的是,莺莺的自荐枕席也完全出于自愿。

对于莺莺的形象,笔者不赞同“娼妓说”。文中原有交待“崔氏之家,财产甚厚,多奴仆”,且莺莺“贞慎自保,虽所尊不可以非语犯之”,加上其“工刀札、善属文”的出众才华,俨然一位大家闺秀。而与深居简出、秉礼自持的封建家庭的闺中丽人有所不同的是,莺莺具有叛逆色彩,“善属文,往往沉吟章句,怨慕者久之”,对自由恋爱极其向往。而且,唐人的婚恋观念甚是开放,莺莺之母郑氏没有凭借封建家长的权威横加阻拦女儿自觅郎君。甚至在莺莺主动后,她也没有对其严厉责罚。这一点与流传于后世的“西厢故事”完全不同。

在请宴之前,莺莺谨言慎行,本能地对陌生男子“远嫌”,而“久之,辞疾”。但当见到“性温茂、美风容”的才子张生,莺莺不可能不为之留心。张生在请宴之时“以词导之”,莺莺虽然“不对,终席而罢”,却已在心底抹不去对张生的印象了。之后张生“自是惑之,愿致其情”,对崔之婢红娘“乘间遂道其衷”。莺莺从红娘口中得知张生的情意,亦借红娘之口表明己志:“崔之姻族,君所详也。何不因其德而求娶焉?”一个婢女即使有心于小姐的终身大事,也不敢去操控,这番话显然是莺莺的意思。待张生回答:“昨日一席间,几不自持。数日来,行忘止,食忘饱,恐不能逾旦暮。若因媒氏而娶,纳采问名,则三数月间,索我于枯鱼之肆矣。”红娘遂又出一计:“下人之谋,固难入矣。然而善属文,往往沉吟章句,怨慕者久之。君试为喻情诗以乱之。”恐怕也是莺莺授意,欲进一步试其才。于是张生“立缀《春词》二首以授之。”莺莺得了张生写的情书,深为所感,由此心动,便亦作一首回复张生,题作《明月三五夜》。

笔者认为,接下来发生的“责生”事件源于一场误会,其间也可看出莺莺“自荐枕席”的些许端倪。值得注意的是这几次事件的时间问题。文中说请宴“翼日”,即“岁二月旬有四日”,张生使红娘向莺莺传递所作两首《春词》,而莺莺回复一首《明月三五夜》:“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即相约二月十五日见面。张生对莺莺诗中之意“微谕其旨”,然而他却并未在月圆之夜来到西厢,而是在“既望之夕”,“梯其树而逾焉,达于西厢”,即所约之日后的第二天晚上。所以张生看到“户半开,红娘寝于床”,惊之,“骇曰:‘郎何以至?’”的场景。及崔至,莺莺“端服严容”,大数张。导致“张自失者久之,复逾而出,于是绝望。”张生缘何弄错约会时间?莺莺又是否为此而不悦,才“端服严容”地出现在张生面前?虽然莺莺对自己的行为解释为:“是用托短章,愿自陈启。犹惧兄之见难,是用鄙靡之词,以求其必至。非礼之动,能不愧心?特愿以礼自持,无及于乱。”然而这话说得十分不合常理,使人困惑不解。

这里需要辨明一下“始乱终弃”之“乱”到底因何而生。张生第一次表白时,“婢果惊沮,腆然而奔。张生悔之。”“翼日,婢复至。张生乃羞而谢之,不复云所求也。”张生还是那个“内秉坚孤,非礼不可入”的张生。再次尝试,却得到莺莺的一番数落,张生的表现是“自失者久之,复逾而出,于是绝望。”莺莺虽责张言:“始以护人之乱为义,而终掠乱以求之。是以乱易乱,其去几何?”却是她先发出“待月西厢下”的见面邀请。有人说,“调情是一种暗示有进一步性接触可能的行为,但又不担保这种可能性一定能够兑现。换言之,调情是没有保证的性交承诺。”[4]若不是莺莺主动,这一场悲伤的艳遇根本没有继续发展下去的可能。“君乱之”,从何谈起?其次,张生既已打消亲近莺莺的念头,却在几日后“临轩独寝”时,突然见到莺莺自荐枕席。张生对莺莺思慕在先,表白在先,可是这一次的调情又是谁引起的呢?文中表明莺莺“自献”的时间:“是夕,旬有八日也”。仅仅隔了一天,莺莺就对爱情主动出击了,不可不说莺莺是个为了爱情而大胆敢为的女子。若以男权世界的视角看待崔张故事,这一说法很是不通。张生、莺莺、生之好友,以及后世诸多文人学者,无论责生之薄幸,抑或赞生之“善补过”,都更愿意接受是张生“始乱”,这也许是对“男主女从”心理的一种补偿。

《莺莺传》全文都让人迷惑,恰似一桩扑朔迷离的悬案,基调是悲伤的,场景是错乱的,引人遐思。莺莺首次出场便“凝睇怨绝,若不胜其体者”。在二人缠绵时,亦是“娇啼婉转”,“泪光荧荧然,犹莹于枕席”。莺莺的“怨”看似无来由,实则是源于她对“终弃之”这一悲剧结局的预感。她体验的犯罪感就像原罪一样说不清。可是人只有一次生命,绝无可能用实验来证明假设,因此永远不可能知道为自己情感所左右到底是对还是错。所以即使终朝愁怨忧遽,莺莺也不后悔自己的选择。然而这样背离礼教传统的爱恋终究会是一场镜花水月,只能在享受过所有激情之后把记忆封存,“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必也君乱之,君终之,君之惠也;则没身之誓,其有终矣,又何必深感于此行?”莺莺既通达又执着,对这段感情的认识本身就是错乱的。

再来说“始乱终弃”之“弃”又是为何。笔者认为,在婚姻关系中,是张生抛弃了莺莺,而先于此行的,在恋爱关系中,是莺莺抛弃了张生。崔张中表相因,郑氏感念生之恩德,对二人的私情没有阻挠和责惩。当“张生常诘郑氏之情”,郑氏回答:“我不可奈何矣。”故郑氏和张生“因欲就成之”。张生开始有娶莺莺为妻之念。

可莺莺对张生的态度从一开始就不明朗。请宴上莺莺对张生“以词导之”便“不对”,使张生“自是惑之”。在张生“绝望”后,莺莺对自己的情感丝毫没有表露,使得自荐枕席时张生“拭目危坐久之,犹疑梦寐。”张生赋《会真诗》三十韵,莺莺深慕其才,“自是复容之,朝隐而出,暮隐而入,同安于曩所谓西厢者,几一月矣。”而当张生赶赴长安考取功名时,莺莺却未与张生送别,“将行之再夕,不可复见,而张生遂西下。”离别之后,张生仍对莺莺念念不忘,莺莺却对张生若即若离。“崔氏甚工刀札,善属文,求索再三,终不可见。”“待张之意甚厚,然未尝以词继之。”莺莺把一腔深情藏在心底,自言“为郎憔悴却羞郎”,所以即便“异时独夜操琴,愁弄凄恻”,“张窃听之,求之”,也“终不复鼓”。莺莺在最后写给张生的信中说:“鄙昔中表相因,或同宴处。婢仆见诱,遂致私诚。儿女之心,不能自顾。君子有援琴之调,鄙人无投梭之拒。”莺莺为她自己的选择无悔地唱了这一曲风花雪月的挽歌。“但恨鄙陋之人,永以遐弃,命也如此,知复何言!”她已经将自己的命运判定了,不给任何人改变它的机会,包括张生,也包括她自己。

莺莺的捉摸不定和张生对她的疑惑贯穿恋爱过程的始终,两人对此都无可奈何。“他们为彼此造了一座地狱,尽管他们彼此相爱。的确,他们彼此相爱,这足以证明错不在他们本身,不在他们的行为,也不在他们易变的情绪,错在他们之间的不可调和性。”[5]“始乱”、“终弃”皆是崔张自己的选择,与他人无涉。时人站在男性的限制立场,认同张生所言莺莺为“尤物”,赞张生为“善补过者”。后人批评张生为负心之人,同情莺莺。尽管人们对崔张褒贬不一,也只是千人千面,各有各说。然而,“张生是一个玩弄女性而不以为耻的封建阶级的知识分子。”[6]这种说法似乎太过,恐怕有违作者的创作本义,严重破坏了小说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综上所述,在“西厢故事”的流传过程中,张生这一形象不断演变,最终成为王西厢中至真至诚的痴情才子。然而对故事源头《莺莺传》中张生形象的批判从未断绝,总免不了给他扣上“始乱终弃”的帽子。若细读《莺莺传》文本,在字里行间便可分析得知,崔张爱情悲剧的根源是他们之间的不可调和性,而非因一人一事导致。张生也不是薄情寡义之人,相反地,他同样是这场悲剧的牺牲者。

参考文献:

[1]本文所引原文皆出自:鲁迅.唐宋传奇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余冠英.中国文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3]金圣叹.周锡山编校.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M].万卷出版社,2009.

[4]米兰·昆德拉.许均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5]米兰·昆德拉.许均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莺莺传》读后感优秀作文 第10篇

莺莺诗

作者:元稹朝代:唐体裁:七律 殷红浅碧旧衣裳,取次梳头暗淡妆。夜合带烟笼晓日,

牡丹经雨泣残阳。低迷隐笑原非笑,散漫清香不似香。

红楼梦中的莺莺啼啼800字作文 第11篇

红楼梦中的莺莺啼啼、这会子倒成了哭哭泣泣、残阳古道上旅人回避奈何不了的几丝寒意和伤感、辗转反侧的夜打破已久的宁静、梦里面、我害怕的出奇。

顶上寂寞、无可奈何、绝色倾城、一支红尘中香消玉陨的花、零零散散、遍撒一地、黛玉佳人、可谓倾国倾城、清纯如水、只是这样的女子、在夜阑人静里、越显单薄和憔悴、我只道:我和她两者混为一谈:些许相似、一睹忧愁凄凉、话别天涯路、我们为爱不同、眼睛看不了多选、心却可以望穿秋水的孤独、一刹那、心中很空、很远、很泣、

秋天里只有枯草、秋天里的落霞也是叹息的、月色花下、你迟迟不肯睡去、想必一定是哀叹人生、竟有数不尽的泪和道不清的忧愁、你用你的意志霞次次点燃你与宝玉将要熄灭的爱、可是到最后你们都无能为力了?争不过命运的折扣、是啊!人生几多、楼兰空自繁华的我们也觉得无能为力、

风萧萧、雨萧萧、纵然是风情万种、也按奈不住寂寞和空虚、红尘中的.凄凉、与尤家破人亡、亦乎妻离子散、这会子还没到此种地步、争相开艳的花在大观园里也只得凋解了、可谓一座城堡、园中女子不计其数、英姿飒爽的又能有几个、黛玉瘦尽灯花又一宵的落没、又是一位难以入眠侧痴情女、却不知、这样的“执著”是把自己心中的珍藏推到崩溃边缘、如是说黛玉葬花、葬的是一份同情、还不如说黛玉葬花葬的是她自己、自己执著而又无可奈何的灵魂、黛玉总是专注于铭心刻苦、不知是用懦弱来形容宝玉还是该歌颂黛玉的痴情、两者混为一谈、不皆上下、两人一段名垂千古的凄绝姻缘、就于命运还是人为、清高采烈的格包裹者封建家族的历史长河、黛玉笔下的诗是会哭的、黛玉笔下的词是委屈的、酷爱的是在秋风吹佛满树凋零、寂寥的赞歌、最爱的是冰天雪地、痛彻心扉、黛玉最爱:孤从落飞影、悲谭映梨花。而我却喜欢:雪里映山几晴、雨中愁曲何折调?锁不住望穿秋水的迷烁眼神、离不了字里行间的肝肠寸断、懵懵懂懂的是少年、迷迷糊糊的是人生、最是别离时不知何时再相见、最是相见时不知何时能够天长地久、黛玉和宝玉是擦肩而过、黛玉被风吹起的发香、宝玉连头都不敢回了、两人就这样十字路走着、再也不会任何交集了……

名人传读后感优秀作文 第12篇

路德维希.冯.贝多芬,一个以音乐为生命的人,却失去了音乐的耳朵,但凭着超凡的毅力和奋斗精神,奏起了生命的《英雄交响曲》。

《名人传》这一书在描写贝多芬时全部围绕着主人公的成长历程来展开描述,在刻画主人公的性格时,从不同的侧面来表现他不轻易向命运屈服的高尚品质。

有人说生活是一面镜子,贝多芬在这面镜中有着一脸粗野的,难看的笑脸,宽大的鼻子又短又方,身子削瘦而笔直,眉目深深的凹陷。但在这狰狞的面目下有一颗对音乐炙热的心。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

身体上的背叛,远远比不过贝多芬无法用音乐全释生命的,痛苦,但是他的信念却支撑着他站了起来,成为“巨人”。

有人说,所谓的信念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没有权力的现实生活,终究是没有意义的;有人则说,成败就在人的一念之间,只是拥有坚定的信念,脚踏实地努力,才能走上成功的道路。

而信念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人生心灵的历练,历练来自于生活中我们的自我挑战和不断的进取;才能收获坚定不移的信念。

有一年,一支英国探险队进入撒哈拉沙漠的某个地区,在茫茫的沙海里跋涉。阳光下,漫天飞舞的风沙像炒红的铁砂一般,扑打着探险队员的面孔。口渴似炙,心急如焚---大家的水都没了。这时,探险队长拿出一只水壶,说:“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一壶水,成了穿越沙漠的信念之源,成了求生的寄托目标。水壶在队员手中传递,那沉甸甸的感觉使队员们濒临绝望的脸上,又露出坚定的神色。终于,探险队顽强地走出了沙漠,挣脱了死神之手。大家喜极而泣,用颤抖的手拧开那壶支撑他们的精神之水---缓缓流出来的,却是满满的一壶沙子。在炎炎烈日下,茫茫沙漠里,真正救了他们的,又哪里是那一壶沙子呢?

不,支撑他们的是他们对生的信念。土地上冒出一点淡淡的“绿意”,它终于从砖瓦泥土中探出脑袋,碎石在它身上划出道道伤痕,但是,最终历经风雨它终于成为了参天大树,我们亦是如此。

信念是种子,它在泥土中渗出希望之水,并在磨砺中成长;“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

《柳毅传》优秀读后感 第13篇

柳毅在赴京赶考的路上偶遇了牧羊女,即为洞庭湖龙宫三公主。柳毅得知龙女遭遇,放弃科举,希望自己可以帮助到龙女。龙女因日思夜想柳毅,后同父亲化为渔家父女,以真情感化柳毅从而在一起。这是一段才子与佳人你侬我侬的爱情故事。

似乎在许多爱情故事里都是穷苦书生偶遇美丽少女,从而发生一系列的故事,形成一个流传千古唯美的爱情故事,这种情况大多与实际不相符合。例如《白娘子传奇》中的许仙和白素贞,还有《聊斋志异》中的宁采臣和小倩,均为一介书生遇上仙灵或者鬼魅。不论刚开始的偶遇起因如何,或好或坏,只要有相遇便是美好的开始。主角之间是因情而纠缠,忽略不了故事之中的爱恨交织。

但故事中的男主人公在刚开始表面似乎疯狂拒绝女主人公的关心和爱护。一介书生与名不正言不顺的女子有关系,怕是会坏了名声,有辱斯文。且书生的目标在于考取功名,儿女情长只会阻止他们前进的脚步,影响前程。

下面问题来了,为什么故事的男主人公都是穷酸书生呢?或许是因为写这类小说的基本上也是为了谋生而被迫营业的穷苦书生。作为书生一生平平无奇,唯读圣贤书,若无红花映衬,怕是作品无人问津。这类作者恰巧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将现实中两者不可合并的事物合并以达看点。即使主人公不是书生,那么后世读书的肯定有书生这一类人群,在万众笔墨传抄修改中也应改变了其中的人物形象。

在《柳毅传》中,书生坚守自己的原则不与龙女成婚,几经波折之后才终成眷属。在柳毅与龙女的道别中:“使前泾阳女当席拜毅以致谢。夫人又曰:‘此别岂有复相遇之日乎?’毅其始虽不诺钱塘之情,然当此席,殊有叹恨之色。”其中“叹恨”两字已经表达完全柳毅的心意,也不难说柳毅对龙女为一见钟情,但因为当前时代背景以及书生于情于理对龙女的爱意不能表现出来。

当龙女决定嫁给柳毅时,他却义正言辞的拒绝了。这或许是书生的不违背礼义精神,守住自己的礼节。因为他本是以救人为目的,而并非为了想娶龙女。若他娶了龙女,即使他人不知,但在他心中却背负了杀夫娶妻的罪名。可以说柳毅坚守着自己的礼和志,将书生之道做到极致。他面对着巨大的诱惑,或许有动心但不会有所行动,强大的自制力使他在最后获得了幸福和长寿之体。

柳毅传优秀读后感 第14篇

柳毅

关于柳毅,我想说三点。

首先,他是个很仗义的人,路见不平,气血俱动,挺身而出。看到龙女凄惨孤独地在路边喂羊,主动上前关心“子何苦而自辱如是?”;当听完龙女梨花带雨地哭诉了她的不幸身世后,立刻答应了龙女要他送信的要求,明确表示“闻子之说,气血俱动,恨无毛羽,不能奋飞”;“还家,乃访于洞庭”顺利完成了送信的任务。

第二点,他是个比较坦率的人,不矫情不做作。钱塘君强逼他娶龙女时,他出于男人的自尊拒绝了,但是当他即将离开龙宫离开龙女时,“殊有叹恨之色”。后来龙女假托范阳卢氏之名嫁给他,生下一子后才敢承认自己就是当初被柳毅所救的龙女时,柳毅丝毫没有隐瞒当初拒绝的原因,而是掏心掏肝地据实相告:虽然当初自己举出种种理由拒绝了钱塘君的逼婚,但那只是因为钱塘君做媒的方式不对,“然而将别之日,见君有依然之容,心甚恨之”,也就是说,其实我还是很为你的美貌着迷的,很喜欢你很想娶你为妻的,但是话说的太满了所以没有办法。并且说“从此以往,永奉欢好,心无纤虑也”,你呢,也不要多心,我喜欢的就是你龙女。

第三点,他是个很细心的人,不莽撞;同时也会打自己的小算盘,也有自己心中的小九九;作者通过一些小细节把他写得很生动很传神。比方他表明了自己同情龙女愿意帮助她的立场以后,紧接着就说“然而洞庭,深水也。”“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致负诚托,又乖肯愿”,但是我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子有何术,可导我邪?”他到了洞庭,按照龙女的指示敲了三下树,“有武夫出于波问,再拜请曰:‘贵客将自何所至也?’”他不说实话:“走谒大王耳。”这事儿得保密,要见到管事儿的再说真话。后来钱塘君千雷万霆地擘青天而飞去,他非常的害怕,“恐蹶仆地。(洞庭)君亲起持之曰:‘无惧,故无害。’毅良久稍安,乃获自定。”这时候他想,我报信的使命已经完成了,接下来帮不上什么忙了,也该走了,也不邀功请赏,只是希望钱塘君能顺利地就出龙女“告辞曰:‘愿得生归,以避复来。’”

龙女

龙女这个人物我非常喜欢。这个女人不但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还能够坚定自己的信念,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不断将信念贯彻执行下去。从一开始,就是她选择了柳毅(“凝听翔立,若有所伺”“闻君将还吴,密通洞庭”)。被救之后更是心向柳毅,一心想要嫁给他,但是钱塘君鲁莽地强做媒导致柳毅当场拒绝了与她成亲。一般的女人遭到这样明确的拒绝通常会有两种结果:(1)对柳毅死心嫁作他人妇;(2)干脆心死,自暴自弃,成日以泪洗面作弃妇状,哀婉幽怨中了此生。当然了,龙女没有,首先,她是不会变心的(“衔君之恩,誓心求报”),所以柳毅离开她以后她的日子很不好过(一方面受到内心的煎熬“为君弃绝,分无见期”;另一方面又受到外力的压迫“父母欲配嫁于濯锦小儿某。”),但是她坚持住了,她的真心诚意也得到了回报:“父母怜其志”,不再强迫她再嫁;而柳毅这边也是婚姻不顺连克二妻;再加上柳毅又不是真的不喜欢她,所以两人顺利地结婚生子,然后互相袒露心迹,解除了心结。文章的最后还让两人双双成仙,幸福无限期延续下去。

钱塘君

最后说说钱塘君,我就不在人物性格上再做赘述了,大家公认的“最可爱的人”――鲁莽冲动直率善良,但是只要你能跟他把道理讲通,他还是非常明事理的,是非分明的一个人。他直率的性格使他成为救龙女出魔掌的最大功臣,同时也因为他说话太直,所以导致柳毅没能在龙女被营救的第一时间迎娶龙女,两人又经历了一番曲折才最终走到了一起。不过故事也因为这段小插曲才更加生动有趣,钱塘君的这个善意的小过失也使他显得更加可爱。

《柳毅传》是三个可爱的主人公一起演绎的一段有趣的故事,最后就像一首歌里所唱到的那样“幸福和快乐是结局”。

名人传读后感作文 第15篇

贝多芬出身贫寒,很小便辍学回家,他不幸失聪,这对于热爱音乐的他来说,是一个多么大的打击啊!但他没有服输,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却从没有放弃过音乐和梦想,因此创作出了不朽的传世之作。他最终战胜了命运,战胜了自己,攀上了生命的顶峰。他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

托尔斯泰出生在一个富裕的人家,他有很高的文学天赋。他不肯享受生活,不肯虚度年华,勤奋创作,终于写出了不朽的名作,扬名世界。

米开朗基罗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功底。他一生坎坷不平,但他不向命运屈服,而是面对现实,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在自己的艺术之路上坚强的向前迈着,勇敢攀登着艺术的顶峰。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和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居里夫人也是一位伟大的女科学家。他一生泡在实验室里,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他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最终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并获得了为世人艳羡的诺贝尔奖的崇高荣誉。

科学家们为了科学,勇敢攀登、献身科学的精神,令人感动,令人敬佩,更值得我们去学习。事实证明,一个人只要有伟大的理想和抱负,并为此去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奋斗,不被困难所吓倒,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名人传读后感作文 第16篇

这段话准确的描述出了《名人传》中贝多芬、米开朗斯基和托尔斯泰这三位伟人的品性。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一向认为伟人就是伟人,他们的才智,他们的思想,都是独一无二,普通人不能与其比肩的。但读完了这本书后,我才知道所谓的伟人、名人,不是与生俱来的,他们也有可能以前是一个失败者。他们之后的成功,是正因心灵的强大、不屈的灵魂和一颗永远坚信自己的心!

书中共说了三个人物的一生,贝多芬、米开朗斯基和托尔斯泰。他们都出生于寒门,幼年便痛失父母,过着困苦的童年少年生活。贝多芬多次被感情抛弃,又双耳失聪,在这种状况下,他却还发奋创作,带给人们一个又一个的伟大作品;米开朗斯基的一生,似乎都是注定为自己所抗拒的人无休止的工作;托尔斯泰为自己丑陋的样貌而感到自卑绝望。之后在创作出巨著的过程中,他们的思想也发生着变化,豁然开朗。

他们每一个人都经历了苦难,但是他们都没有屈服,而是在苦难中培养出了一颗颗强大的心灵和一个个不屈的灵魂。真正的伟人,并非以思想或力量战胜他人的人,而是正因其心灵才伟大!

上一篇:读《噢,孩子》有感800字下一篇:毅力与成功的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