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科学家的小故事》有感

2024-05-28

读《大科学家的小故事》有感(精选17篇)

读《大科学家的小故事》有感 第1篇

读《大科学家的小故事》有感

平原师范附小五年级二班

赵晓琳

爱因斯坦是当代伟大的物理学家,在他的身边发生过许多有趣的小故事。不错,今天我就读了《大科学家的小故事》这一文。

文中写了爱因斯坦的三个故事,分别写出了他不同的性格特征。他曾登上梯子去换画,却因为思考问题而摔了下来,但他不顾疼痛,找到了物体沿着阻力最小的路线运动的结论。他还曾利用等一位学生的时间,而思考出了一个出色的想法。可见他是多么地善于思考,珍惜时间啊!虽然他已经成为了一位大名鼎鼎的科学家,但他的生活却非常俭朴,衣着也很普通。当有人劝他添一件新衣服时,他总是把手一摊,非常不屑地说:“反正现在巴黎谁都认识我了!”他把毕生的心血都投入到了科学技术中,日日夜夜为着科技的发展不辞辛苦地忙碌着,真是废寝忘食!

他终身未娶,心思从不花在生活琐事上,一工作起来,就忘了吃,忘了睡!他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从每一件细微的小事上他总能得出出色的结论。他总会有计划利用生活的每一段光阴,在有限的时间内作出很有意义的事。他的经历使我联想到了我们小学生,我们是否把时间都花在了玩电脑上?我们是否因偷懒而不去做作业?我们是否留意过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不,没有。我们每个班里都会有大约一半同学虚度光阴,把经历全都花费在网络里那些惊险刺激的游戏上。每天的作业他们总是草草了事。随后便去玩了,或者索性写上几个字来应付检查,有的甚至不做。他们每天都在恍惚中度过,从不留意生活那些有趣的现象,只想着晚上又可以尽情地在虚拟世界中度过了。这些同学是多么愚蠢啊!日子就这样浑浑噩噩地下去,长大又会有什么作为呢!

《大科学家的小故事》给了我太多的启示,也给那样虚度光阴的同学敲响了警钟,它使我们明白:作为一个朝气蓬勃的小学生,要善于思考,敢于研究,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珍惜时间,不把精力花费在无关紧要的小事上,只有这样我们才成为像爱因斯坦那样对社会、对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的人!爱因斯坦将永远成为我们心中的榜样!

指导老师:刘辉

读《大科学家的小故事》有感 第2篇

——成长的声音

六年(1)班 曾小美

辅导老师:张锋伟

主人公多多是北京一所普通小学一个淘气而纯真的小男孩,因为活泼好动,顽皮大胆,在学校里总是受注重纪律和看着分数的班主任的批评,以致产生了厌学情绪。幸运的是,新的班主任带来新的教学理念,孩子在注重培养做人的宽松环境中,终于成为受到学校表彰的品德高尚的好学生,见义勇为的好孩子。

看完这本书,我想到我以前的一个好朋友,她叫小露(化名)。

她原本是个单纯善良的女孩子,无忧无虑,是个好女孩。可是,她读书不好,好动,上课总是开小差,成绩总是在中游徘徊。但是,她很开朗,总是笑嘻嘻的。

可是,那一个阴天的早晨,让那单纯,快乐的小露消失得无踪无影。那天早晨,乌云铺天盖地涌来,风狂笑着,吹起尘土,可谓是飞沙走石。我在校门口遇见了小露,她背着沉重的书包,一个人走着,我想上前与她打招呼,可是,她一看见我就逃避般地走开了。我很迷茫,我问自己:我做错什么了吗?

铃声响起,老师走进教室,拿出一张考试卷,很生气地说:“小露同学,太不像话了,考试才考三十分,足足退步四十分,而且上课经常走神,小露同学,把试卷拿回去给见长签字。”所有同学的眼睛都盯着小露看,我清晰地看见她双手颤抖地接过考试卷,眼眶通红,我知道,她在忍着泪水,她是个坚强的女孩。

放学后,我拉着她走向大桥。在大桥上,我问她:“为什么?今天早上为什么躲开我?”她哭了,边哭边说:”我爸爸要和妈妈离婚,妈妈希望我……我和她一起走,可是,这样的话,我们俩就要分开了……呜呜,我不要和你分开…...”我们两个紧紧地抱在一起,哭得唏哩哗啦……

小露从那天后,虽然再也没有排斥我,但是,她那美丽的笑脸再也不曾在她脸上浮现,在她脸上,全是忧愁还有成人的稳重。而我,也不再胡闹,认真地去爱身边的人。

小露最后跟她妈妈走了,走得很潇洒,不留半点芬芳。

读《大科学家的小故事》有感 第3篇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书中真心真意爱别人的孩子的老师有很多很多,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老师、巴学园的小林宗作校长……他们的故事震撼着每个读者的心灵,他们的壮举影响着每位老师的一生。

当我走进《嵌在心灵深处的一课》时,起初我内心是那么的忐忑,那么的害怕,我害怕看到文中的“我”会因残疾而遭受到老师的歧视和同学的嘲笑。我是那么小心翼翼且又迫不及待地读着那些平凡的文字,在字里行间中我读到了孩子的坚强,读到了孩子内心的自卑与沮丧。

读着读着,我心潮澎湃;读着读着,我热泪盈眶。多么有智慧的老师!这位王老师用悄然无声的方式呵护了一个孩子的心。你看,在那关键时刻,他让“我”去办公室拿备课本,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他教会其他孩子懂得呵护一个孩子自卑的心,那么轻微的一个动作就让“我”不再因“瘸骆驼”这个词而害怕。这位善良的老师用爱心和智慧呵护和帮助了一个不幸的孩子,他的关爱让文中的“我”迎着阳光骄傲地成长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股温暖的风吹进了“我”的心田,感动了我的心。

我在大爱的影子下追寻自己从教的足迹,在这条长长的足迹里,是否也有这股暖风呢?

回忆就像一条长河,我在潺潺的流水里寻找那枚美丽的贝壳……

我想起了,想起了那个女孩。1999年我刚调入一所农村小学接一个新班级。班里有个女孩总是很邋遢,穿着脏衣服,长长的鼻涕让人感觉很不舒服,成绩当然也是糟糕的,之前的老师几乎都放弃了对她的教育,每天早上她都不愿意踏入校门。是什么如此伤害了她?对于刚接班的我来说,这简直是一个让人头疼的学生。成绩不好,头发总是乱蓬蓬的,还散发出一股异味。看着她,我告诉自己:不能放弃她,先不管她的学习成绩了,先教她做好个人卫生。于是从开学的第二周开始,每天早上我看到她进来后,便把她叫到身边为她梳理头发,为她擦鼻涕、整理衣服,告诉她女孩子要干干净净的才惹人喜欢,才漂亮可爱。慢慢地我发现,她的衣服不再那么脏了,她的头发不再散发出异味了,她的鼻涕也没有了,围在她身边的同学越来越多了,她的微笑也越来越甜美了,她正在变化中快乐地成长着。

后来我工作调动,很久没有见到她。再遇见,她大概已初中毕业,没有继续升学,在一家超市上班。她喊我,我在记忆的人群里寻找她的影子,直到她告诉我她的名字时,我讶然了,不敢相信原来那个邋遢的女孩如今是这样的青春,这样的漂亮。她激动地说:“老师,谢谢您!您为我扎头发的那段日子是我最幸福、最甜美的回忆,那时每次我回家,我的邻居都夸我漂亮,小伙伴们都非常羡慕我,谢谢您!”说完向我深深地鞠了个躬。看着她,我开心地笑了。“种下爱的种子,才会结出爱的果实。”这句话顿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的内心幸福满满。

费曼:大科学家的小故事 第4篇

这个世界的确有少数奇人天才,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异乎常人的举止。1632年,9岁的帕斯卡尔痴迷于数学,他总是用一根碳棍在地下不停地画呀画,不久他破解了世界难题—欧几里得定律。与帕斯卡尔不同的是,理查得·费曼在11岁时才有了属于自己的实验室,那不过是地下室里的一个小角落,那里有個旧木箱,一个电热盘,一颗蓄电池等物。就是这些简单的设备,让小费曼学会了电路、电压及控制知识,让一位科学巨人就此踏上了没有尽头的探索之路。

按照现代人“术业有专攻”的观点,兴趣广泛,爱好众多的费曼是不会有大出息的。对普通人而言,这个看法可能是对的,但对费曼这样的极少数天才来说就不一定对了。大学时为了解开选修课“意识流”中的命题“睡觉时我们的思想会突然停顿下来吗?”他不惜颠倒自己的作息时间,亲自求索验证。

半个月内,他必须在一天24小时不间断地进入睡眠状态,睡前睡后都要记下详细的思想记录。论文写好后,人也疲惫不堪。有人劝他,对选修课大可不必这么认真。他不想得过且过,对此充耳不闻。

进入研究所工作的费曼有一天在研究所的餐厅用餐,他看见有人在玩耍盘游戏,将印有普林斯顿研究所标志的餐盘耍弄的上下翻飞,那红色的标志亦随之舞动。

这一幕吸引了费曼的注意,他立马开始计算盘子的运动轨迹与倾角的关系,结果发现,当角度很小时,红色标志转动的速度竟是摆动速度的两倍。当他兴冲冲地将自己的发现告诉同事时,却引来对方的不解,甚至讥讽他是在浪费时间。

真应了“大自然中没有哪一件东西是毫无意义的”这句话。多年后,费曼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结果却恰恰相反,我获诺贝尔奖的原因,来自于那天我把时光浪费在一个转动的餐碟上!”

怪异爱好

名人们的爱好五花八门,费曼的爱好显得有点另类—开锁、敲桑巴鼓和引吭高歌。让普林斯顿研究所安保人员最头痛的是,费曼具有轻易打开所有保险柜的高超技巧。

据费曼的女儿回忆,父亲在她快上中学时告诉她,在他参与“曼哈顿计划”研究的过程中,他承受了一生中最大的心理压力。他们的研究其实就是一场竞赛,是与时间和法西斯的超级竞赛,他们必须跑在前面才能为全人类赢得正义的尊严与持久的和平。他和他的同事们几乎是夜以继日地工作,完全忘记了时间的概念。为了让自己紧绷的神经得到片刻松弛,他找来不同样式的锁具进行拆解组装,并很快掌握了各种锁具的内部构造,及需要什么样的钥匙才能开锁。后来开锁的游戏玩腻了,他又瞄上了保险柜,几乎不费多长时间就掌握了不同保密级别的保险柜密码的组合规律,打开不同品牌的保险柜成为他研究工作之外的拿手好戏。他在写给妻子阿莉娜的信中说:“开锁是我的兴趣,我这么做,主要是因为每把锁就像一个谜,你不能强行把它砸开,只能慢慢地打开它。不过,暗码锁总是令我迷惑难解……”

后来,整个洛斯-阿拉莫斯研究所几乎没有他打不开的门或柜。他的搞怪行为让这个全世界保密级别最高的核研究基地数度风声鹤唳,如临大敌。他取出另一个研究小组的保密资料后还留下一张字条:“这个柜子不难开呀”,核基地的保安人员被吓出一身冷汗。

费曼半认真半开玩笑地对女儿说:“那种感觉是会让人上瘾的,我相信有的神偷大盗就是为了找到那种感觉才欲罢不能的。虽然这与他们必须接受惩罚没有直接关系。”

晚年的费曼经常把读早报的习惯丢在一边,而是花上1个小时大声唱歌(尽管歌声不太优美动听)、敲鼓—一种从巴西买来的桑巴鼓。他的桑巴鼓技艺不凡,水平能让巴西本地的职业鼓手感到汗颜。费曼以“有节奏的噪音”来评价自己敲鼓的技艺。

坦诚犀利

参与19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事故调查,无疑是费曼人生的最精彩的一段。他一改过去学者参与此类事故调查时不接地气的“学术风格”—根据提交来的报告和会议信息做判断。而是带着疑点深入到设计、制造、操作航天飞机的技术人员和发射人员那里了解情况,还亲自到残骸旁仔细观察。最后,他以惊人的速度找到事故的关键原因,令整个美利坚为之震憾。

在揭秘真相的那一天,参与调查的专家各自陈述了自己的结论。他们都是从各自的专业范畴出发,冗长的数字、生僻的术语,自然是淋到非专业人员头上的一片雾水。

轮到费曼发言时,他没有立即开讲,而是向会议主持者要来一杯冰水,然后把航天飞机的关键部件—燃料箱的密封橡胶圈放了进去。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到那个水杯上,大家屏息凝神地等待他的结论。

5分钟后,他拿出橡胶圈轻轻一折,橡胶圈断成两截。费曼紧盯着手里的橡胶圈说:“发射当天的低气温使橡皮环失去膨胀性,导致推进器燃料泄漏,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后来,人们将这一幕说成是整个20世纪最动人最精彩的科学实验之一。

一往情深

在家庭生活中,费曼同样具有在科学研究中的乐观与好奇。结婚不久,妻子阿莉娜不幸罹患肺结核,久治不愈。此时正是费曼加入“曼哈顿计划”的紧张时刻,但是他仍挤出有限的时间,细心地照顾妻子。没有时间回家时,他就给妻子写信,鼓励她与病魔抗争。就在阿莉娜去世前10天,费曼还给妻子寄出包含深情的信笺:“我爱你!你是一个内心坚强、美丽可爱的女人。你的坚韧像山涧小溪一样,时而汹涌,时而沉静。我觉得你就是我力量的水库,没有你,我就像没有认识你以前那样空虚、软弱,是你的坚强给了我力量。现在我可以在你的力量之溪低落之时,用你给我的力量来安慰你。”

阿莉娜的早逝给费曼造成了无法弥补的忧伤,虽然后来他再婚并有了自己的孩子,但仍不能抹平他对阿莉娜的幽幽思念。费曼去世后,家人发现他的抽屉里有好几封写给亡妻的信。在他特别需要倾诉的激动时刻,他就会提起笔,写信给阿莉娜。

在“曼哈顿计划”大功告成,目睹世界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激动时刻,他写道:“为了切身体验这次核爆炸,我决定不戴墨镜,睁大眼睛看着它……天空被一团明亮的黄光照亮——地面呈现一片白色。黄光一点点加深,逐渐变成橙色。你看,光团之上有爆炸冲击波扩散而形成的白色云,那是爆炸使空气受到冷却而形成雾状云。我们兴奋地像得到圣诞礼物的孩子,呼喊着,雀跃着,全然不顾脸上恣意流淌的泪水……”

在接受“挑战者号”调查使命后他写道:“你知道的,我有无可匹敌的资格—我坦率、诚实,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就是政治势力也不能奈何与我。我会秉公办事,坚持把这项本来就不复杂的调查进行到底。首先要查飞船自身的原因,然后再弄清楚在做出明显错误决定过程中的人为因素。相信我能行的……”

所有信件的末尾,都被费曼用不同颜色的笔追加了一句话:“原谅我没有寄出这封信,我不知道你的新地址啊!”

大科学家讲的小故事简介 第5篇

《神奇的符号》是由苏步青写的,故事讲了在抗日战争时期,苏步青忍着国破人亡的痛楚,面对饥寒交迫的困境,仍心无旁鹜,执著钻研,就着冒着烟的桐油灯,写出了《射影曲线概论》。

苏步青(1902-2003年),著名数学家。1902年生于浙江。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国际公认的几何学权威,我国微分几何学派的创始人。早在20年代,他的仿设不变的四次(三阶)的代数锥面,被命名为苏锥面。在射影曲面论研究中,对周期为4的拉普拉斯(Laplace)序列作了深入而富有成就的工作,这种序列被称为苏链。他在射影曲线论、高维空间共轭网理论、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等方面的研究中,作出许多贡献。被国际上誉为“东方国度上空灿烂的数学明星”。

苏步青爷爷上小学时,成绩总是不好,他不是逃学就是迟到,连着三个学期都考了倒数第一名,经常被罚立壁角,甚至不让出校门,被同学和老师瞧不起。后来他在恩师陈玉峰先生的教导下幡然醒悟,刻苦学习,不久就跃居全班第一,开始了人生的转折。从此他找到了成功的捷径,那就是勤奋。在他的勤奋之下,他考取了浙东南最高学府的第一名,获得学费、膳费、杂费全免的待遇;在他的勤奋之下,四年的中学时代,他没逛过一次街,没去过一次亲戚家,10点钟前没上床休息过,做的练习题足足有一万道,整整8个学期,次次以门门90分以上的成绩名列头榜;在他的勤奋下,只用了3个月就过了日语关,要知道一般的留学生是要花半年到两年的时间去学习日文;在他的勤奋下,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需要3个小时的数学考试,他仅用了1个小时就做完了,让监考员惊讶地说不出话来;在他的勤奋下,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日本东北帝国大学,并获得理学博士称号,为祖国争了光;在他的勤奋下,在帝国大学读书期间,就被聘为大学讲师,轰动了日本,并有41篇研究论文发表在日本、美国、意大利的数学刊物上;在他的勤奋下,一生掌握了日语、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德语、西班牙语、俄语等7门外语,怎能不令人叹服;在他的勤奋下,在浙江大学白手起家,建立起了有规模、质量高的数学系,培养出了大批的数学人才;在他的勤奋下,在生活艰苦的环境中,在忙于教书育人的同时,他依然不忘搞科研,发表了很多高质量的论文和教科书;„„

《神奇的符号》以苏步青先生跨越9个虎年的经历,更多地从如何做人、如何为人民服务的角度来撰述,从他令人景仰的经历中,令我们感受良多,深受启迪。《立壁角》、《倒数第一名》、《三个月通过日语关》、《踏上数学之路》等故事打破了科学家是神童、是天才的神话,告诉我们学习要靠勤奋和艰苦的实践;《因材施教》、《关心下一代》、《巧用零布头》、《长江后浪推前浪》、《这决不是小事》、《为中学教师讲课》、《拳拳老人心》、《语文和数学》、《攀登贵在少年时》等故事写出了大科学家对国家年轻一代的关心和爱护,并给我们指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譬如,“常言道,过河要有桥,学习不能不注意学习方法。一般说来,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大多都能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讲出几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结合故事读后定能让你受益匪浅;《回到故乡》、《支持学生运动》、《踏上西迁路》、《山洞里办学》、《天快要亮了》、《在**的年代里》、《社会主义需要数学》等故事写出了在艰苦的年代里,苏步青在遇到挫折时毫不气馁,靠着坚定的信念,靠着对祖国的热爱,靠着对共产党的无比信任,经历了无数风雨的考验,攻克了一个个难关,我们从中能体会到老一辈科学家那浓浓的爱国之情。

《生命的密码》

谈家桢先生是国际著名遗传学家,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中国遗传学第一人。他为我国遗传学研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复旦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创建了第一个遗传学研究所,组建了第一个生命科学学院,并担任中国特大型综合性辞典《大辞海》的副主编。1999年获国际正式批准中科院紫金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542号小行星命名为“谈家桢星”。生命的密码是谈家桢的著作他将一生的种种尽力都写经历这本书里,让我们惟妙惟悄的看到了谈家桢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可以说让我们的精神饱餐一顿了,也可以说给我们带来了种种道理,让本是沮丧的我们再次有了信心从黑暗中崛起!就如谈家桢所说的:“一个人要是想100%的成功必须付出无比巨大的努力来换取。如“人是谁创造的”、“瓢虫与果蝇”、“二龙抢珠和三八线”等,一共有36个。每个故事都讲述作者的经历的一件事,使我们感到科学在故事中发生,生命就在故事中成长。

虽然都是些故事,却让我们看到了求学、研究、做人的快乐,每个故事仿佛一粒珍珠,串成了一个强大的生命;每一个故事都与科学的发展、国家的荣誉联系一起,好像我们在观看一颗星星时,会欣赏到美丽的天空;随着作者的讲述,读者会一会儿到美国、一会儿又到了英国、苏联,思维周游整个世界,让我们感觉到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不像在读书,倒像是在游览各国。

作者从1909年开始说起,直到1998年,这中间经历了清、民-国、新中国的时代更迭,一本小小的册子,跨越了近100年的时空,让我们了解到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知识、科学的不同态度,由此会想到自己在科学面前应做怎样的人?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向科学家那样去观察思考,去反思提高。

与鸟儿一起飞翔

郑作新(1906~1998),中国鸟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06年11月18日生于福建福州。1926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农科(福建农林大学前身)生物系。1927年和1930年分别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硕士和科学博士学位。历任福建协和大学系主任兼教务长、理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中央大学、北京大学等校教授,北京自然博物馆副馆长,中国动物学会、中国鸟类学会理事长、国际雉类协会会长等职。从事鸟类学研究60多年,撰写专业书籍30多部,曾发现中国鸟类16个新亚种,撰写了1000多万字的论文和专著。郑作新,1906年生。著名鸟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现代鸟类学的奠基人,多次获国际荣誉奖。他与鸟儿为伴,他的梦想与鸟儿一起飞翔。郑作新早年谢绝美国高薪聘请,回到祖国。他领导中国鸟类研究,主持鸟类图谱、鸟类分布目录、鸟类检索表等工具书的编著,到边远和空白地区考察,发现了许多鸟类新亚种。他的梦想就是与鸟儿一起飞翔。为使我国动物学研究走向世界,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为世界动物学研究和保护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全世界的鸟类学界誉为鸟类学研究的一代宗师。

生命之树仍然一片葱绿听奶奶讲故事从小养成好习惯得了三项“第一”老虎洞探奇被大学破格录取西红柿和选择生物专业捉了一条毒蛇留学美国获“金钥匙”奖无怨无悔的抉择23岁的年轻教授到大自然中去学习我要自己去找挂墩勇往险途归来和发表《中国鸟类名录》人生十字路口麻雀的功过和我的证词奇妙的鸣叫——“茶花两朵”峨眉山上的新发现艰苦的野外考察我们寻找分界线亵污科学是悲剧找到丢失10年的书稿为中国鸟类写谱立传说话丹顶鹤从枪杀天鹅的事件谈起一只怪蛋鸟类的环志把鸟儿还给蓝天科学有祖国,科学无国界难以忘怀的观鸟活动英国印象获“荣誉科学奖”寄厚望于青少年做时间的主人家规我们的“钻石婚”后记。

悠长的岁月

贾兰坡,我国著名的旧石器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他是一位没有大学文凭而攀登上科学殿堂顶端的传奇式人物。贾兰坡,字郁生,曾用笔名贾郁生、周龙、蓝九公。1908年11月25日(清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初二日)出生在河北省玉田县刑家坞村。1929年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1931年入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参加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工作。先后任练习生、练习员、技佐。1937年任调查员,1945年改称技士。1950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55年他接替裴文中先生主持周口店的发掘工作,工作优异,继裴文中1929年发现第一个头盖骨之后,他在1936年11月连续发现三具“北京人”头盖骨,震惊了国际学术界。

《悠长的岁月》主要内容包括:我的童年、断断续续的学校生活、考上练习生、初到周口店、狗骨架和两《悠长的岁月》、难忘的升级考试、学会“四条腿走路”、刻在心间的名字、主持周口店发掘、盐井沟挖“龙骨”、发现了3个头盖骨、辗转云南行、升为技士、周口店日寇大开杀戒、进修解剖学等等。

《无尽的追问》

主要内容:核物理学家王淦昌,讲述自己从事核物理学研究的经历和故事。王淦昌,杰出科学家、中国“两弹一星元勋”(1907—1998)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

一、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江苏常熟支塘镇人。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0年入德国柏林大学,1933年获博士学位。1934年4月回国,先后在山大、浙大任教授。王淦昌是中国实验原子核物理、宇宙射线及基本粒子物理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中国核武器之父”、“中国原子弹之父”。

写在前面

做一个像岳飞那样的人

有她一份功劳 刻苦读书的中学时代 爱上物理学 祖国在我心中

城”

擦肩而过的一项重大

流亡大学 特逗的新年礼物 探索神秘的中微子 小小湄潭成了“大学

茫茫戈壁上的蘑菇云 解开原子弹之谜 一枚珍贵的纪念章 发现反西格马负超子 化名17年

发现

从山东大学到浙江大

师生情谊 北京在召唤 法国总统的惊讶 三次地下核试验

特殊的X光机

在所长的岗位上 为和平利用核能而呼

“863计划”的提出 最满意的一项研究 后记

故事就讲到这里。你们看了以后,就知道我这个人很平常,小时候家境不好,父母早逝,靠外婆和哥哥抚养长大。成年后,又遇到战争,别的事情不会做,就去教书,也做一点研究工作。新中国成立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够做我想做的研究工作,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尽自己一份力量。

我没什么值得夸耀的,但有一点可以说一说,这就是我好动,肯动手,喜欢做实验。现在我90岁了,只要有可能,我还做实验。我脑子里总存放着一些问题,想啊,想啊,一个问题想不通,就去想另一个问题。有机会我就向别人请教,不论他是科学家,还是我的学生,都抱着向人家学习的态度。一个人懂的知识太少了,应该互相学习,互相启发。所以,我能够不断地学到一些新东西。

我总是有许多想做的事情。1984年4月18日,德国西柏林大学授予我一份荣誉证书,纪念我在柏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50周年。据说这项荣誉是为获得学位50年后仍然在科学第一线的科学家而设立的,我能获得这个荣誉,感到很高兴,这是对我的鼓励。

灵性的王国

张香桐,中国神经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07年11月27日生于河北正定县。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理系,1943-1946年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生理系研究生,获哲学博士学位。历任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讲师、助教授,美国纽约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联系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脑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国际脑研究组织中央理事会理事,美国卫生研究院福格提常驻学者,比利时皇家医学科学院外国名誉院士等职。

《灵性的王国》作者神经生理学家张香桐,讲述自己从事神经生理学研究的经历和故事。社会上有很多专家,并不是什么天才,有时甚至是一个比较笨拙的人。只不过由于他们勤学苦练,自强不息,在某一方面积累了大量专业知识,他所知道的自然会比别人多,因而他就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专家了。《灵性的王国》就是给大家讲述作者是如何选择自己的路,又如何坚持走下去的故事。

目录编辑

写在前面 从私塾到正规小学 背着家人考中学 既当学生又当老师 半工半读 初进科学殿堂

自己动手做模型 战时运输队的“民工” 逃难不忘科研 神话般的故事

初到美国耶鲁大学 乘飞机下降时别忘了

小小银针的威力 吃糖

阁楼上的仪器车间 把“?”变成“!” 为低温麻醉找到了依全世界关注针刺镇痛 戴上眼罩睡觉 红色为什么是警戒信号?

《癫痫答问》和捉猴子

一心报效祖国 看电影得到的启发 病榻旁留下的一丝墨

老师和学生 后记

尊重别人的不同意见

七彩的分光

《七彩的分光》应用光学家王大珩,讲述自己从事光学研究的经历和故事。主要内容包括:出生地的秘密、祖父的丹桂、16岁的私塾先生、驻日公使寻访穷留学生、学业荒芜两鬓丝、八旬老父自题挽联抱憾而终、踩着板凳上黑板、鸡兔同笼的教益、小圣人挨板子、水碗中弯折的筷子、一个人得了两块银盾、“抠门儿”老子、考上了三所大学、最崇敬的老师、与钱三强莫逆相交70载、南下逃难等等。

王大珩(Wang Daheng, 1915.2.26─)男。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应用光学专家。王大珩原籍江苏苏州,生于日本东京。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赴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留学,专攻应用光子学,1940年获硕士学位。1942年被英国伯明翰昌斯公司聘为助理研究员。1948年回国,后来到大连担任了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工科大学——大连大学工学院(大连大学1949年4月建校,1950年7月撤销建制,大连大学工学院独立为大连工学院,现为大连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主任,后在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担任了30多年所长。1958年作为主要创始人、第一任院长(1958.8-1965.2),创办了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长春理工大学),现任名誉校长。兼任中国计量学院名誉校长,还曾任哈尔滨科技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校长,现任名誉校长,中国科学院仪器馆馆长,国防科委十五院副院长,中科院长春分院院长、电机所所长,吉林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中国光学会、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后曾任中科院科技部副主任、主任。1986年当选为中国科协第三届副主席。1993年5 月当选为中国尖端技术与产业管理研究会名誉会长,第二届中国退(离)休科技工作者团体联合会副会长。

目录编辑

写在前面 出生地的秘密 祖父的丹桂

踩着板凳上黑板

16岁的私塾先生

鸡兔同笼的教益

驻日公使寻访穷留学生

小圣人挨板子

与钱三强莫逆相交70最崇敬的老师 考上了三所大学

学业荒芜两鬓丝 八旬老父自题挽联抱憾而终

“抠门儿”老子 水碗中弯折的筷子 一个人得了两块银盾 载

南下逃难

“庚子赔款”赔出来的留学生

初识伦敦

要博士学位还是要光学玻璃?

得到了英国的专利和青年科技奖

紫罗兰的故事

听说陕北也能吃上肉了

100块金圆券只能买三碗光面

秘密奔赴解放区 要办就办个应用物理

系!

从破烂市场捡回来的物理实验室

馆长就馆长,只要能做事就成!

第一笔科研经费

——1400万斤小米

第一炉光学玻璃的诞生

八大件,一个汤

颠簸在大西北的“搓板

路”上

一吨半黄金只换了一

吨半仪器

一只母鸡下了五个和

自己一样大的蛋

向聂荣臻元帅求援

逼急了的“兔子” 痛失蒋筑英

老师要学会向学生学习

把学生的潜质逼出来

比做学问更重要的是做人

“星球大战”计划 给邓小平写信

中国“863”

提案!提案!提案!给自己找“忙” 她的名字叫顾又芬

读《科学家的故事》有感 第6篇

“等一下杀我的头!”这是古希腊著名学者阿基米德临死前说的话。他是怕死吗?不,他是为科学,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科学。公元前2古罗马侵犯叙拉古王国。当罗马士兵闯进阿基米德的房门时,这位花白胡子的老人正手托下巴,聚精会神地看着他画在地上的几何图形,以至当寒光闪闪的利剑碰到他鼻尖时,这位老科学家才从数学的迷梦中惊醒,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儿。他毫无惧色地用手推开利剑,十分平静地说:“等一下杀我的头,再给我一会儿工夫,让我把这条几何定律证明完毕,可不能给后人留下一道还没有解出来的难题啊!”说完,他继续研究地上的几何图形。残暴的罗马士兵杀死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屠刀只能砍下阿基米德的脑袋,却砍不掉他献身科学的精神。

阿基米德为什么能这样呢?是强烈的爱国心铸就了阿基米德献身科学事业无私无畏的精神。这种强烈的爱国心,献身科学的精神不正是当今我们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吗?我们现在的国家经济还不发达,人民的生活远不富裕,我们有责任也有信心,用自己的双手,用科学知识,让中国走进世界先进的行列。

读科学家的故事有感 第7篇

最近我看了一本叫《科学家的故事》的书。书中写了许多科学家成长的故事,有我国的科学家张衡、徐启光、宋应新、沈括……还有外国的科学家富兰克林、弗洛伊德……

这本书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牛顿。他非常喜欢思考。有一次,牛顿在苹果树下休息时,一个苹果正好砸在他头上,他就思考:为什么苹果是往地上掉,而不是往天上飞呢?正是由于他平时勤于思考和观察,终于发现了地球引力。此外牛顿还发现了力学三定律:惯性定律、落体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为未来人们研究作出了很大贡献。再有一次,牛顿的一位朋友来看他,在实验室外面等了他好久,肚子饿了就独自把桌上的鸡吃了,然后不辞而别。过了好长时间,牛顿的实验告一段落,他才觉得肚子咕咕叫赶快出来吃鸡,他看见盘里剩下的鸡骨头,居然对助手说:“哈哈,原来我已经吃过饭了,我还以为没吃呢!”有人读了这个故事会觉得牛顿很搞笑,吃了和没吃都不知道!而我觉得牛顿做实验忘了吃饭是因为他热爱科学,正是因为有了牛顿有这种为科学献身的奋斗精神,他才能发现力学三定律,对人类的科学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俗话说得好:“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科学的未来,只能属于勤奋而又谦虚的一代”。

大科学家的小文章 第8篇

汤川秀树1907年生于东京,1981年在京都病逝。他1929年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理学院物理系,1934年提出介子学说,以“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为题发表了介子学说论文,1949年以此学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日本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大科学家往往有不同寻常的情怀,书写出独具色彩的篇章,比如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杨振宁写的《邓稼先》。这些文章并非深奥的科学论文,而是深入浅出的小文章,既有文史大家的人文关怀,又有科学家的高远视野。

汤川先生写过不少这类文章,深邃而朴素。这两年有中译本的汤川先生的集子《眼睛看不见的东西》、《现代科学与人类》,还有前几年出版的《对中国文化的乡愁》中汤川先生的文章都值得一读。

汤川秀树的生父小川琢治是地质学家和地理学家,兴趣十分广泛,爱好考古、书画、刀剑、围棋和中国文化,家中藏有丰富的书籍。“我们几个兄弟就生活在从门口到寝室都堆满书籍的空间里,即便不愿意,也不得不成为一个读书爱好者。”胞弟小川环树后来成为日本一流的汉学家。秀树是上门婿,入赘妻家后改姓汤川。汤川家世代行医,养父(岳父)汤川玄洋曾在德国留学,是肠胃病专家,还为作家夏目漱石看过病,夏目漱石在文章中写到过他。汤川玄洋也热衷于文化,“书画也收集了很多,在家里还经常举办茶会。砚台是他最得意的收藏”。

“父母思泽深,南国山也长,蜜橘初黄时,其意终悟详。”汤川先生以亲切笔触回忆两位父亲。“父亲生前对我们并没有说过类似训诫之类的言辞,但是,父亲随口对他人说的话语中,有一些却不知不觉地铭记在我的心头。父亲常说的是‘不能墨守成规’。找小的时候,无论做什么事情,总会把细节部分都仔细认真地做好,不这样就觉得不舒服。随着自己不断成长,我开始觉得自己这样一一拘泥于小事是根本不能成大器的。于是我就经常回想起父亲的话,努力使自己的心情变得舒坦一些。这同时也意味着赋予思考方式以通融生和柔软性。这在打破研究中的僵局上也经常发挥作用。”

生活在书香之家,汤川秀树很小就开始读书学习,但这并不是轻松的事情。“我们兄弟几个在上小学前就都跟外公学习诵读汉籍,从《大学》、《孝经》、《论语》、《孟子》开始,上学后还学了《十八史略》、《史记》、《春秋左传》。每天吃完晚饭,我们就去偏房。外公一个字一个字地念诵汉籍上的大字,我们根本不解其意,只是跟在后面复诵。”“不一会儿我们就犯困了,可外公就是不下课。有的时候实在难受,豆大的泪珠就会滴落在点点污迹的书本上。”

从小养成的爱读、多想、勤写的好习惯让汤川秀树受益终生。他说:“读书是人生中的一件快事。只要一卷书在手,就可以随时随地体会到这种喜悦。不必等到秋凉好夜读之时,春夏秋冬四季皆可。”汤川秀树爱读《三国演义》,特别喜欢《庄子》和《红楼梦》,还常以庄子对照当代科学。他写道:“自然不必拿古人去附会现代物理学,距今两干三百多年前的庄子并不了解今天的原子学说,然而他的思想却与我们今天的研究相似,这是有趣并且令人惊讶的。”

在迈进大学的门槛前,汤川秀树才决定专攻物理学,到了大学三年级选定了当时新兴的量子论当作自己的目标。他在《立志物理学》一文中说:“不知道是什么缘分,我立志学习物理学了。进了这个门以后,我才渐渐地明白了这对我们年轻人来说真是一门难得学问。”成功后的汤川在一篇题为《玻璃工艺》的小文中写道:“就像过去无数事实所证明的那样,无论看起来是多么美妙和多么坚固的理论,它们总会面对新的事实,就像玻璃工艺一样,命运是脆弱的,也是易损的。可是,正因为如此,才会从此处开辟出一条新路出来,使这个学问永葆青春。”

科学家都是勤于思考的人,汤川先生说:“我平生的工作就是读书、思考、写作、说话。其中‘思考’一项,没有时间限制,随时随地都能做到。”

科学的成功都是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汤川先生也不例外。“对于像我这样的学者而言,如果能够将长期蕴藏在心中的假设或构想,归纳为具体的理论体系,并且通过实验证实了由该理论体系推导出来的结论,那将是我人生的最大价值,只是这样的瞬间,在我们漫长的学术生涯中是少有的幸事。”

搞自然科学的人往往认为科普文章比科学论文还难写,大科学家汤川却不疲于此,读他的科普文章,让科学的门外汉也能对科学理论略知一二。汤川先生说,理论物理学的发展速度极快,崭新的研究领域一出现,学问的中心十年二十年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转变。他写道:“理论物理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心甘情愿地接受了无数次不断否定自己,服从事实这种必然宿命。其结果,发展了一种与神话时代和自然哲学时代完全不同的学问。”20世纪诞生了相对论,“相对论否定了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由此诞生了一种崭新的宇宙观”。“从物质到精神的通道,这是自然科学正在行进中的通道。其路漫长,不知何时可畅通。”“从精神到物质的通道也许能够更加直接一些。也许人们会说哲学正好就是这种通道。”“我现在能够做的说到底是用现代物理学的光芒去试着照亮这两条道路。这也许是一束微弱的光亮,只能照亮自己附近十分狭窄的范围。在这种昏暗的光亮之下也许我们漏掉或看错了一些极为重要的东西。不管怎么说,我们尝试一下吧。”

汤川秀树没有到过欧美留学,是在日本土生土长的物理学家。在他的笔下,处处有科学家的谦虚和日本人的自省。“想到我有志于理论物理学,在这个无色无香的极微世界中发现了人世间不存在的天地,独自感到满足……可我痛感自己依旧与过去一样,是一个理想甚大,实践能力不足的人,真是不胜惭愧。”他自谦地说:“我不是非凡的人,而是在深山丛林中寻找道路的人。”“吾绩不足挂齿,劈山开路者,令人缅怀。”

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汤川秀树同爱因斯坦等科学家一样,在科研的同时致力于人类的和平和进步,他写道:“由于现代科学为人类提供了种种新的可能性,而使得这个时代成为了不起的时代。在这些可能性中,一些将人类引向幸福与繁荣,一些则将人类引向恐怖与毁灭。究竟选择哪种可能性?这一问题与其说是科学本身的问题,倒不如说是生活在科学发达的现代社会全体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新发现从来就不能保证带给人类幸福。它带给人类的,或许是幸福与繁荣,也或许是全人类的毁灭和人性的丧失。”“就整个人类生活而言,也存在刺激过剩、信息过剩、技术过剩之感。对刺激的迅速回应,被信息所缠绕,为技术所主宰,最终使人类失去了自我,甚至连自己将何去何从都不去思考了。生存在这样的世界中,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回复自我,保持自我。”这些半个世纪之前的话语仍发人深省。

读《科学家的故事》有感 第9篇

我爱读书,什么书都能读半天。我最喜欢的其中一本书叫做《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主要写了中国古代许多著名科学家的故事。比如建筑大师鲁班、蔡伦、机械师马钧等。这些科学家所发明的东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药王孙思邈。“酸甜苦辣,咸涩麻腥”伴随了他的一生。孙思邈一生十分注重医德,他告诫学子们,医生一定要做到“十要”:一要热爱祖国的医学;二要精益求精;三要视病人如亲人;四要不为名利;五要不畏艰险……

读完这本书后,我觉得这些科学家都很了不起,他们那种刻苦钻研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去学习。我们做每件事都得持之以恒,不能因为一点小挫折而半途而废。我们还要学习这些科学家善于发现的好品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个有心人,用心观察每一件事。

读《科学家的故事》有感 第10篇

其中最感让人感动的是轮椅中舞蹈“宇宙之王”――霍金,史蒂芬霍金从小酷爱做模型,与学友制造不同种类的战争游戏,反映出他研究和操控事物的渴望;这种渴望驱使他攻读博士学位,并在黑洞和宇宙上有辉煌的成就。霍金21岁时患上了不治之症,医生说“最多还能活两年”,这个“判决”无异于晴天霹雳,使他极其沮丧;但有两件事改变了他的心境,一件事是在住院期间,他目睹对面床上一个男孩死于肺炎;霍金经常回忆着说“这是个令人伤心的场合,很清楚,有些人比我更惨。我的病情至少没有让我感到生病;只要我觉得自怜自哀,就会想到那个男孩”。另一件事是自己被处死刑的梦。他忽然意识到,如果自己是“缓刑”的话,还有许多事情值得做。最后,霍金还是从绝望的深渊中挺出来,他开始认真地学习和研究及撰写博士论文,并迅速取得良好的成绩。

霍金随时面临死亡,始终徘徊在鬼门关前。他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宇宙运行的重大奥秘,震动了整个物理学界,他以极度残疾之身,成就了极度辉煌的科学成就。霍金成了爱因斯坦以来引力物理界最大的权威。

读科学家的故事有感 第11篇

他除了观察天象,还要记载各种灾象。当时交通不便,往往错过了组织抢救的最快时机。因此,张衡就像办法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这台地动仪给中国带来了许多便利。

他给了中华儿女一个伟大的故事。他为我们的祖国做了许多事,除了他,我们的祖国里还有许多英雄豪杰。他们让中国人感到自豪。这篇文章让我想到了中国的大好山河和中国人的英雄事迹。我们一定要向他们学习,做祖国的小主人。

我看了一本名叫《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的书。

这本书里有祖冲之的故事:有一天,祖冲之从小就热爱数学,有一天,祖冲之看了一本叫《九章算术》,里面说的是圆周率不精确,于是他想解开圆周率。他和儿子一起用竹片算,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在圆周率快算好了,一场大风吹乱了竹片。但祖冲之没有放弃,又重新算,最后他终于成功了。

有一次,我在奶奶的菜地里除草,可是不管怎么拔,杂草就是拔不掉,于是,我对妈妈说:“我不想拔草了,草根本拔不掉。”

妈妈说:“别放弃,我教你”只见妈妈用铲子在杂草旁边松土,然后用力一拔,杂草就出来了。妈妈教过我以后,我一试果然灵。然后我就把菜地里的杂草除完了。

大网站背后的小故事 第12篇

有一天,你可能上Google去搜索如何在线支付电费,结果却发现Google可以直接解决你的问题——卖电给你,因为Google公司就是一家有资质的电力经销商。

长期以来, 庞大的数据处理中心因耗电量巨大一直受环境保护者的诟病,因此, 致力于环保和寻找绿色能源一直是Google发展规划的主旨。租山羊替代割草机清除Moutain View总部附近的杂草,投资建输电网输送风电等都是他们的实际举措。

尽管至今还未能找到足够低价的绿色能源,但在2010年Google获得美国联邦政府批准,可以像其他公共事业公司一样批量买卖电力能源。

2009年,Google投资建立Google能源中心,卖电就在它的业务范围之内。现在全球各大网络巨头都在进行跨界经营,Google也不例外。

Craigslist 的低技术开端

美国人可能不知道克雷格·纽马克这个名字,但对克雷格分类信息网站一定不陌生。这个1995年创立,现已成为垄断美国免费分类广告市场的网络巨人,每月的点击量高达数百万。

如果你想要与之竞争,这儿有一个建议:请不要从开网站做起,要从发电子邮件开始,因为,纽马克就是靠发送电子邮件起家的。

1994年,居住在旧金山的纽马克还只是个软件工程师,出于兴趣爱好,他时常搜集一些旧金山文化艺术活动消息,然后用电子邮件发送给朋友分享,随着朋友圈的不断扩大,他发送信息的种类也逐渐增多。有人要求他把搜集到的有关就业机会以及想要出售的物品的信息也发在群里。 就这样,一年之后能够分享他信息的达到250人,于是克雷格创办了一个小网站正式发布信息,并取名SF Events,他群里的朋友给网站起了另外的名字Craig’s list。直至1997年,网站正式成为一家以org为域名的免费分类广告网站——Craigslist.org。 到2007年9月,Craigslist已在50个国家共450个城市提供分类广告服务业务,提供信息范围涉及求职、招聘、房屋租赁买卖、二手产品交易、家政服务、地区活动指南及寻找异性伴侣等。如此规模的网站,开端只是几封技术含金量极低的电子邮件。

Amazon的短命庆祝仪式

如果Amazon 将其最早的一项传统仪式完整保留下来的话,几乎它的所有员工都会头痛不已。这是为什么呢?

亚马逊起家时只是一家小公司,而且经常做一些离奇古怪的事情,比如给第一批入职的员工手工打制办公桌,公司创始人杰夫·贝索斯宣称自己曾亲自参与了公司第一批办公桌的制作;再比如公司初建时办公室用电暖气取暖,而且办公室还是车库改造而成的。刚运营时公司为了及时了解运营情况,在公司电脑终端安装了一个小程序,网站每卖出一本书达成一笔交易,电脑就会发出悦耳的铃声。不过这铃声只响了几天就被关掉了,因为随着交易量急剧增加,那铃声不仅不再新奇,反而吵人。

eBay出售破旧物品

常言道一个人要扔掉的破烂有可能成为另一个人的宝贝,eBay早年的一笔交易真的印证了这个说法。

eBay这个全球知名网络交易平台的前身是一家拍卖网(AutionWeb)。创始人彼埃尔·奥米迪亚在网站初建的一天打理网站要出售的旧物时,无意间将一只破旧的激光笔挂到了网页上拍卖,结果某人竟出14美元将其拍下。彼埃尔·奥米迪亚发邮件告诉买家激光笔是坏的不能用,买家则回复说,他专门收集破旧激光笔。

Match.com伤心之地

1993年加里· 克莱曼创办了Match.com婚恋网站,1994年克莱曼从他的信用卡里预支了2500美元购买了Match.com的域名,在接下来的20年里网站让无数的有情人从约会、订婚,直至走向婚姻殿堂。如今Match.com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婚恋网站。

但Match.com也曾让一颗悲伤的心破碎,这个人就是加里· 克莱曼本人。 他的女朋友在与之分手后, 就在他创立的网站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更让克莱曼始料不及的是网站最终被卖掉,他也被逐出局。现在的克莱曼投身清洁能源行业,还在2011年得到了Google7500万美元的投资。

Twitter惊天动地的速度

2011年8月23日,一场大地震袭击了美国东海岸。一般人无法提前感知地震的发生,除非你是一只狐猴,或纽约的Twitter迷。

这场地震的震中位于弗吉尼亚北部地区,根据来自国家动物园的消息,那些圈养在笼子里的狐猴在地震发生前的15分钟就发出警觉的叫声。

除了这些机敏的狐猴之外,确实有一批人也在地震发生前就得到了消息。原来很多居住在华盛顿特区和弗吉尼亚州的人在感受到地震的一刹那立刻通过Twitter将消息发布出去。消息传送的速度比地震传播的速度还要快。居住在纽约和波士顿的人后来说, 他们在感觉到地震的15—30秒钟之前就从Twitter上看到了发生地震的消息。

Facebook的蓝色情结

Facebook这个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自从2004年创立至今已有15个年头。其间网站经历了无数变化,包括网站名称从原来的the facebook演变成今天的Facebook,唯独一样东西未曾改变,那就是网站的颜色。自Facebook创立的第一天起,蓝和白就一直是其网页的主色调。

究其原因,原来网站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的眼睛是红绿色盲,他看蓝色最舒服。

WebMD 不同寻常的疗伤建议

在美国,遇到头痛或胃痉挛这类小毛病时,人们先不去看医生,而是要登陆WebMD这个美国最大的医疗健康服务网站去征询治疗方法。对于绝大部分诸如头痛脑热之类的小毛病,这家网站都能给出正确的治疗建议。如脚踝扭伤,网站会建议你用冰块冷敷患处,并把脚抬高,以利于患处的恢复。

对另外一种病症,网站提供的治疗建议是:听听音乐、写写诗歌或去看场电影。 这种治疗建议虽然出乎人的意料,但却是真的,这就是WebMD网站为修复一颗破碎的心提供的详细疗伤方案。

读《科学家的故事》有感 第13篇

最近,我仔细地阅读了《科学家的故事》一书,这本书,非常有吸引力,让人爱不释手。书中的主人公-----爱因斯坦、爱迪生、牛顿、华罗庚、居里夫人等科学家们那种勤奋、刻苦的精神以及那份对科研的执着深深打动了我。读完这本书,我发现了科学家的成功是和勤奋刻苦和执着的态度分不开的。其中,爱因斯坦就是这样一位让人钦佩的伟大的科学家。

文章中讲了爱因斯坦在换旧画时从高高的梯子上摔了下来,他觉得非常奇怪,竟然忘记了自己的疼痛,也忘记了衣服上的脏污,而是马上把自己的想法全部记录了下来。他的助手感到十分惊讶,问爱因斯坦:“先生,难道您摔得不疼吗?”没想到,他却说:“这次摔跤,给我的相对论很大的启发!”他的助手听到后,个个都惊奇地睁大了眼睛,我看到这里,也不禁在心里暗暗佩服爱因斯坦的勤奋认真和执着。从这篇文章中,我知道了爱因斯坦是个善于思考、细心研究的人,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记得有一次,我在上奥数课时,数学吴老师让我们做一份难度较高的竞赛试卷,上面有些题目确实很难,让人无从下手。我苦思冥想了好一会儿,也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正当我打退堂鼓,准备放弃的时候,忽然想到大科学家爱因斯坦那种执着认真的研究态度和善于观察的习惯,我立刻沉下心来,认真的思考,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会儿,我就做完了试卷上的难题。结果,我竟然得了全班第二名,只错了两题。试卷发下来,我仔细地研究了这两题,原来全是粗心的原因,我懊悔不已。

读科学家的故事有感 第14篇

新塘镇长岗小学六(2)班黄蔚

今天,我读了《科学家的故事》这一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在这本书里,使我最敬佩的人物是钱学森。他是我们国家的华侨。他因才

华高被美国重用,让他去美国。他在美国生活了很久。在中国成立后,他向美国反映,他要和他的一家回国庆祝,美国却坚决不肯。虽然是这样,但还是没有破环钱学森的回国梦。他依然努力,终于在几年后,他帶着他的一家回国了。和人们庆祝解放中国和完成他的科学的喜悦。

钱学森是一个在世界崛起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我十分敬佩他。他即使失去在美国的职位,也要回到祖国和中国人民庆祝这个喜悦。说明他十分爱国,他为科学的奋斗精神,钱学森的一生也都为科学努力,我们都以他为荣。

在这本书里,最让我感动的情节就是钱学森他成功制造出科学成果时,他第一想到的就是和中国人民分享喜悦,体会到钱学森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他还很爱人民。

1989年,居里夫人也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在法国科学院上公布天然放射性镭的惊人发现。居里夫人,她的一生也是在科学中度过的,她冒着生命危险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0.1克千的镭。她为科学奋斗,为人类作贡献。难道她不令我们敬佩吗?

在世界上,很多的科学家都在为人民努力的,他们把青春放在了科学上,他们不惜牺牲自己,造福人类。這些科学家们用科学方法制造出科研成果。在生活中,也有很多的科学家像他们一样有坚定执著,忘我献身的科学精神。

读《科学家的故事》有感 第15篇

公兴中心小学五(3)班 羊青华 我读了《科学家的故事》后,心里立刻有了一个理想,就是长大成为一名科学家。

这本书里有38位科学家,他们分别是祖冲之、李时珍、茅以升、竺可桢、毕昇等人。在他们成为科学家的背后有着许许多多的故事,如祖冲之他为了写《缀术》这本书费尽了许多时间,但是最后还是失传了;李时珍为了写《本草纲目》翻山越岭记载了1800多种药物,还搜集了11000多个药方;茅以升是建桥专家,但是他自己家乡的桥却被自己亲自炸了几次。

这本书里的人物不仅多,而且还写出了这38位科学家医生的故事。这里面的每一位科学家都使我感动,因为他们把自己一生的热血都洒在了自己的著作上火科学实验上。在他们这38位科学家当中最令我崇拜的是严济慈爷爷,因为这是38位科学家当中活的最久的一位。他以96岁高龄溘然辞世,人们在悲痛之余,也把自己的心底最后的祝愿送给了他。这使我很骄傲,因为这可能是我国活的最久的一位科学家。

我读完了这本书,觉得我们中国人太伟大了,他们为了科学而把一生的心血都用在了科学上,这也使他们成为了科学家,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因此,我们也要发奋图强,要和他们一样成为科学家,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

读《小学科学》有感 第16篇

刚翻开这本杂志,我就被它所吸引。这里面有许多有趣的新闻和故事,如《日本沉没》,《斯芬克斯的谜题》,《漂移死亡谷》和《地球降温有奇招》等等。像《日本沉没》这篇文章讲的是日本发生了9级大地震,让人们由此联想到《日本沉没》这部电影,电影中因地震而引起的火山爆发、海啸等恐怖灾难性的场面,让人在感叹大自然的不可战胜的力量的同时,也应深刻反思人类在有意或无意中对大自然的破坏。而地震的深刻影响,以前我并不了解,但从《小学科学》中,我慢慢地理解了大自然的力量,知道了地震会使地球每天的自转时间减少,就如这次日本大地震使地球的自转时间减少了1.6微秒(1微秒=1/1000000秒)。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的危害。大家想想,大自然这么多的灾害与我们人类到底有多大的关系?《小学科学》告诉了我们,大自然赋予我们有限的资源,不是给我们浪费和破坏的,不善加利用,就会受到惩罚。所以节约资源,热爱环保,从我做起,让我们一起去保护地球妈妈吧!

《小学科学》中有许多道理还需要我去慢慢理解,但我已从中知道了要多多去观察生活中的种种事物,多思考,多接近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大自然中的许多奥秘在等着我们一起去解开呢!

《失去才知珍贵,六处即将消失的美景》

曾经有六处绝色美景放在我们面前,我们却没有好好珍惜。人往往就是这样,越难得到的越想得到,而越容易得到的,却越不知道珍惜。

“水上都市”威尼斯,从地图上看,仿佛就是一颗镶嵌在美妙长靴靴腰上的水晶,在亚得里亚海的波涛中熠熠生辉。

素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的亚马逊热带雨林,蕴藏着世界上最丰富、最多样的生物资源。

还有南极和北极!这里曾经是人类无法征服的禁区,它独特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人类!

还有世界上最长的珊瑚礁群大堡礁,岛国马尔代夫等等。由于人类的破坏,气候的变化,以上美景都在逐渐消失。

曾几何时,我们为这个美丽星球的如画诗篇所陶醉:碧绿,是那翻滚的草原;青葱,是那浓郁的森林;绿波,是那荡漾的湖水;高耸,是那险峻的山峰……

可由于过度放牧,碧绿的草原变成了不毛之地;乱砍滥伐,让葱郁的森林只剩下了令人战栗的树墩;污水的过度排放,使本来明澈的小溪令人作呕;过度排放的温室气体,亦使高山雪景不复存在……

不!我们不能这样!让我们种草,阻挡漫袭的风沙;栽树,扼制住酷热夺人的沙漠;净湖,让小溪重焕勃勃生机;减排,让高山雪莲永远盛开。

读《科学家的故事》有感 第17篇

读《科学家的故事100个》有感

暑假时间,我津津有味地读了叶永烈叔叔编著的《科学家的故事100个》。书中《从“红领巾”到数学家》的故事像磁铁一样深深地吸引着我。

故事里的杨乐和张广厚两位叔叔从年轻、幼稚的“红领巾”成长为了有名的数学家,他们的经历给了我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力量,也给了我一把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金钥匙。过去,我曾有过错误的想法,认为只要有敏捷的头脑,只要够机灵,够聪明,就算不用听老师讲课自己也肯定能学会。看了这个故事,我才认识到事实并非像我想的那样。张广厚叔叔并不是生来就是天才。考初中时,他还曾因数学不及格而没被录取哩!但他并不灰心,到补习班去补习时,他奋起直追,在努力和汗水中,他的成绩迅速提高。第二年,他重新报考初中,数学竟得了满分,终于考上了开滦二中。从这个动人的故事中,我想起了一句爱迪生说过的话,那就是:“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通过这个故事,我终于明白了,“万丈高楼平地起”,“勤能补拙,熟能生巧”,“常年累月,不畏劳苦,始终如一地努力”就是他俩用来打开数学知识宝库大门的万能的金钥匙。现在,他们把自己宝贵的“金钥匙”送给了我,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也要走叔叔的路,从小树雄心立大志,从两位叔叔手中接过这把万能金钥匙,去打开数学知识宝库的大门。

上一篇:研究生日语自我介绍下一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