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节日作文《欢乐中秋》

2024-05-20

中秋节节日作文《欢乐中秋》(精选17篇)

中秋节节日作文《欢乐中秋》 第1篇

习作巧妙地将中秋之夜看到的景物和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借助中秋圆月寄相思的诗词歌赋联系在一起,使中秋更增加一份思念的情愫,那就和精品学习网一起欣赏这篇六年级中秋感想作文吧!

六年级中秋感想作文:欢乐中秋

中秋佳节即将到来,在吟诵无数寄托相思、抒发感悟的咏月名作时,我们心中那股相思、团圆之情便愈加浓烈。

古往今来,中秋节就是

记得在《东京梦华笔》中曾描绘出“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圣晓”的热闹景象,这正是古人向往团圆、庆团圆的形象体现,对于现在的我们过中秋可谓是多姿多彩。你可以选择放烟火,朗朗月下,火树银花,普天同庆;可以选择游公园,

”中秋之夜更能让我们体会到“明月照千里”的广博至美,于是月光又赐予人们一份思索:远寄乡思!不论远在天涯海角,只要能沐浴到月光,念亲思乡之情便融入到那一抹通的月光,借着月心之桥将祈祷传递到远方的家中,愿亲人更好,

谈到这里,还不得不提一提久负盛名的中秋月饼。东坡曾赞叹道“小饼如嚼月,中有怡如酥”现如今的月饼更是琳琅满目,花式齐全,但不论如何翻新,不变的是它圆圆满满的外形,象征着家庭温馨和美,家人团圆共聚,所以说呀,大家可千万别小看了这一枚枚朋饼,它不仅仅凝聚着制作人的心血与汗水,更是古往今来华夏儿女渴望人月共团圆,天人和谐的缩影,同时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文化源泉!

有人说思念像中秋的满月,牵挂似漫天的繁星,在这欢乐的节日到来之前,我愿借着柔柔的风,谱上长长的祝福,让它轻轻飘进所有人的心中!最后祝愿全校

六年级中秋感想作文是不是对同学们有所帮助呢?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祝大家学业有成。

相关推荐:

六年级中秋节作文

六年级有关中秋佳节作文:爱中秋的月亮

中秋节节日作文《欢乐中秋》 第2篇

今天,我穿上精美的古装和家人去齐素苑吃团圆饭,一进门,就像走过仙境一般,我仿佛来到天上人间。妈妈说,齐素苑是吃素食的,但是每道菜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我吃了:花开见佛、百味人生、佛渡金沙……每道菜都非常美味。

吃完团圆饭,我去做了月饼。首先把三种面团各分成六份,把三种不同颜色的面团混在一起,然后压扁,再把馅儿放在面团里,有紫薯的、蛋黄的和豆沙的馅儿。最后,把面团口封起来,再把面团放进模具里,一个月饼就做好了。我做了兔子形的、小爪子形和玫瑰形。

中秋节节日作文《欢乐中秋》 第3篇

1934年, 鲁迅在致青年木刻家陈烟桥的一封信中, 曾经这样提到, “现在的文学也一样, 有地方色彩的, 倒容易成为世界的, 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去, 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利。”后来, 这句话被收录到《鲁迅全集》第12卷, 后人将这句话演绎为“只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的确如此, 在璀璨的历史天穹中, 中华民族强有力的脉动催生出耀眼的光芒, 先辈们一路披荆斩棘, 得以将具有民族特色的珍贵文化遗产延续至今。作为其中的代表之一, 中国传统节日亦承载着民俗和历史的诸多内容。

节日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其产生、发展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 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原始社会时“山中无历日, 寒暑不知年”, 人们眼中的世界复杂严峻, 图腾崇拜、天地崇拜、祖先崇拜等都是节日风俗产生的土壤。“岁时节日的形成是各种复杂文化因素互动的结果, 长期稳定的农耕经济结构与家族组织积淀出岁时节日文化, 使岁时节日得以发挥其功能。”[1]在潜移默化、节奏缓慢的发展过程中, 节日渗入了历代人们生活方式的细微末节, 表现出一定时代人们的心理特征、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

“与人生通过仪式类似, 节日是人们的社会时间的通过仪式, 是民俗传统在时间上周期性出现”, “传统节日不断地重温家庭与社会的文化历史, 中国人的伦理感与历史感因此也显得浓厚与突出。”[2]从农历正月初一的元旦到火树银花的除夕之夜, 传统节日不仅适应了大众定期精神调整的需要, 而且使我们直接感受到中华民俗需要持续焕发出当代活力。

二、以春节、中秋节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

从“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到“海上升明月, 天涯共此时”,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文人墨客们为传统节日谱写了诸多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 使中国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 春节。

如《汉书》所言“正月朔岁首立春, 四时之始”, 以年终岁首为时间基础的春节, 悠久而活态, 被视为研究中华民族品格和历史的活化石。《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月。鸡鸣而起, 先于庭前爆竹, 以辟山臊恶鬼。”[3]元者, 首也, 开始之意。在这里, 农历的正月初一, 即大年初一, 亦称“元日”、“元旦”, 而“三元”意即这一天是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

“中国地大物博, 虽说千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 但全国各地在过春节时, 除了细节有异, 却基本相同, 主要都是除旧布新, 感恩追始。”[4]在这个新旧交替、欢乐祥和的节日里, 人们无论是拜年、办年货、放爆竹, 还是熬年守岁、送压岁钱、吃饺子或年糕, 抑或是贴春联和福字、以及贴门神和窗花……, 所有要进行的节俗活动均寄寓了美好的愿望。

因为新岁开端, 人们希冀吉祥和瑞的气氛:在“团圆”的基调下欢聚酣饮, 在“五谷丰登”、“五福捧寿”窗花所映衬的喜色喜气中观看春晚, 一家老小共同品尝取“相聚”、“更岁交子”之意的饺子或象征新年“甜蜜蜜”、“步步高”的年糕, 是普罗大众对于春节最完美过法的集体认知。

千百年来, 大多数华夏子孙持久不变的就是希望过一个充满温馨、阖家团圆的中国年。“春节这一集各种民间习俗、信仰、礼仪、文学、艺术之大成的节日, 名为过年, 实际却是一年一度大规模的全民性的对民族文化和民族品行记忆的一种强化与普及。”[5]可以说, 春节负载着最为丰富多彩的民俗事项, 其背后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情感聚合。

在如此沉浸着融融春意的节日中, 春节通过过年等一系列的民俗活动, 对民族群体发出内聚的号召力, 从而产生民族心理和民族情感的凝聚力, 让更多的人们产生对中华民族的集体认同感。

(二) 中秋节。

根据我国古代历法, 农历八月十五日, 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 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 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 因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 故中秋又称为仲秋节、八月节、团圆节。据传中秋节的来历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中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礼记》中记载有:“天子春朝日, 秋夕月。朝日以朝, 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即拜月之意。“《周礼》有:‘中春, 昼击土鼓, 吹豳诗以逆暑;中秋, 夜迎寒, 亦如之。’此为‘中秋’起源最早之说。”[4]

从祭月敬月到赏月玩月, 从庆祝秋季丰收到合家团圆, 从以吃月饼、赏桂花为代表的节俗活动到斑驳陆离的美丽传说, 中秋节的每一方面似乎都与月亮有关。在中国, 月亮历来是人们寄托美好希望的象征, 月中蟾蜍、玉兔捣药、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等传说勾起人们对于月宫世界的丰富想象。中国古代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刚好在八月, 所以人们将科举应试得中称为“月中折桂”或“蟾宫折桂”, 林黛玉曾经在《红楼梦》第九回对贾宝玉笑言:“这一去, 可定是要‘蟾宫折桂’去了”, 以此来比喻科场得意, 亦反映了古代人对月亮的美好向往。明代陶宗仪的《西湖游览志余》提到, “八月十五日谓中秋节, 民间以月饼相遗, 取团圆之意。”[5]“团圆”二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价值观, “花好, 月圆, 人长寿”是中秋节亘古不变的节日主题, 每个华夏子孙此时都会想念亲人, 祈求团圆有时。

在春节和中秋节中, “团圆”的主题同时以浓重的形态有所体现, 可见, 这种渴望团圆幸福美满生活的节日心理, 是中华民族有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心理。它潜藏在中国民俗文化的底蕴深处, 并且根深蒂固、流传甚广, 成为中国民俗中极富有特色和人情魅力的精粹所在, 更是生发和集结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和自豪感的巨大价值体现。

三、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特质与人文精神

纵观中国传统节日, 无论是在植物符号方面、礼品食物符号方面, 还是居室装饰和衣物配饰符号等方面都各具特色, 丰富的内涵凸显出其自身的社会功能。“一是缅怀先人, 借以寄托自己的思念。二是节日的饮食是饮食文化的精华, 是中国古代烹调技术的集中表现。三是通过节日活动可以防病去灾。四是节日期间所进行的文化娱乐活动, 如踩高跷、耍龙灯、划龙船等, 其初衷虽是为了悦神, 但后来逐渐发展为民间娱乐活动, 对于活跃城乡文化生活有重要作用。”[6]毋庸置疑, 这些传统节日都各自在适当的时间、适宜的场合, 运用节日中的各项活动, 来适时地调节和协调人与人、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也就是协调着“天、地、人三才”的关系, 以期达到人人和谐的社会与“天人合一”的境界。宋代著名哲学家程颢亦有诗句“四时佳兴与人同”, 就意在说明岁时习俗的生命力在于“天人合一”。

的确, 在这些文化事象中, 传统节日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寄托、民族的符号象征, 体现出祖先崇拜的人文倾向、以及天人合一的万物圆融的文化特质。“一种以情义为中心、以家庭伦理关系为基础的感性文化”, “以人为本、观感化物、中道和谐和天人合一”[7]为底蕴的中华民族人文精神得以一一印证。

四、作为传承与保护的节俗文化进行推广

在文化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 如何以传承与保护的形式促使节俗文化在当代的推广, 维系并建构中国传统的当代传承, 成为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生态的传承与保护、与自然生态的保护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在当下, 以圣诞节为代表的舶来节日冲击着作为文化身份认同仪式的中国传统节日, 一方面, 中国青年一代盲目追求着外来文化, 另一方面, 中国的传统节日受到的关注度日渐式微, 传统民族价值认同体系日趋淡化。对于当代中国来说, 民族传统节日几乎沦落为“文物”, 是亟待抢救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历史的文化陈迹, 节日规定着一个人的文化身份, 并以仪式化的方法维系着人与传统的关系。传统节日具有重人伦、重亲情、重礼仪、重和谐的特点, 显著体现着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伦理和礼俗, 几千年来已经成为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可以说, 中国节就是‘中国结’的表现。而作为文化象征的中国传统节日, 我以为它还具有更深的文化内涵, 这就是追寻家族和族群的共处与和谐, 追求人与自然的共处与和谐。”[8]

在一定程度上, 传统节日不仅仅是大众身心健康的调节器、情感的寄托与释放点, 人们借助这个契机调整休息身心, 通过参与各种传统文化活动得到愉悦和满足;而且也是大众情感的重要寄托点, 它为亲人团聚、共享天伦、礼尚往来以及凭吊先人提供了依托;更重要的是, 在传统节日中, 大众和自己的民族历史进行着无声的对话和情感的沟通, 它是民族成员情感、知识、智慧、伦理规范的凝聚。

可见, 重视传统节日文化资源的保持、保护与挖掘, 依据时代的诉求而改变节日文化活动的模式, 使传统节日中的现实价值凸显出来;同时, 强调与提倡民族节日中礼仪的、象征性的、微细而温情的文化事象, 汲取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大众的文化心理, 是中国传统节日在进行当代传承时可以为之推广的维度。这对于增强民族文化传统的记忆, 凝聚民族性格、民族精神, 建构中华民族的集体认同价值体系, 至关重要。

五、结语

总而言之, 在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背景下, 立此存照丰富悠远的民俗传统, 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中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并随时代的诉求推广中国传统节日的节俗文化, 使优秀传统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 于当代人而言, 任重而道远。

摘要:作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智慧的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节日仪式中的文化元素及所承载的象征意义, 如何随时代诉求而持续传承, 对于中华民族集体价值体系的文化建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追溯民族节日的意义, 以春节、中秋节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以及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文化特质与人文精神、作为传承与保护的节俗文化推广四方面, 深入探讨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当代传承。

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当代传承,节日习俗

参考文献

[1]常建华.古代社会生活图记:岁时节日里的中国[M].北京:中华书局, 2006

[2]杨琳.节日中国:重阳[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

[3]聂鑫森.走进中国老节日[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5

[4]盖国梁.中国民俗文化丛书:节庆趣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5]郑一民, 武哗卿.春节[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6

[6]李露露.中国节——图说民间传统节日[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5

[7]季鸿崑.岁时佳节古今谈[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7

欢乐过中秋 第4篇

圆yuán圆yuán的de月yuè亮liɑng悬xuán挂ɡuà在zài夜yè空kōnɡ,秋qiū风fēnɡ更ɡènɡ是shì令lìnɡ人rén心xīn旷kuànɡ神shén怡yí。妈mā妈mɑ微wēi笑xiào着zhe考kǎo我wǒ:“会huì背bèi有yǒu关ɡuān月yuè亮liɑng的de诗shī吗mɑ?”我wǒ眼yǎn珠zhū儿er一yí转zhuàn,清qīnɡ清qing嗓sǎnɡ子zi大dà声shēnɡ背bèi诵sònɡ起qǐ来lái:“床chuánɡ前qián明mínɡ月yuè光ɡuānɡ,疑yí是shì地dì上shàng霜shuānɡ。举jǔ头tóu望wànɡ明mínɡ月yuè,低dī头tóu思sī故ɡù乡xiānɡ。”大dà家jiā不bù约yuē而ér同tónɡ地de为wèi我wǒ鼓ɡǔ掌zhǎnɡ。

一yì家jiā人rén有yǒu说shuō有yǒu笑xiào,度dù过ɡuò了le一yí个ɡè愉yú快kuài的de中zhōnɡ秋qiū节jié。

(指导教师 黄莺莺)

这zhè两liǎnɡ名mínɡ同tónɡ学xué利lì用yònɡ所suǒ给ɡěi的de三sān个ɡè词cí语yǔ都dōu写xiě出chū了le中zhōnɡ秋qiū佳jiā节jié的de快kuài乐lè时shí光ɡuānɡ。巩ɡǒnɡ曹cáo莘shēn力lì同tónɡ学xué的de文wén章zhānɡ写xiě出chū了le“团tuán圆yuán就jiù是shì幸xìnɡ福fú”的de深shēn刻kè感ɡǎn悟wù。张zhānɡ皓hào威wēi同tónɡ学xué通tōnɡ过ɡuò吟yín咏yǒnɡ诗shī歌ɡē将jiānɡ文wén章zhānɡ带dài入rù高ɡāo潮cháo,文wén中zhōnɡ对duì语yǔ言yán、神shén态tài的de描miáo写xiě很hěn传chuán神shén,令lìnɡ人rén回huí味wèi。

欢乐中秋节作文 第5篇

早上,我们第一个目的地是铭泽市场,我迫不及待地和家人来到了“战场上″,我三步并作两步去迎接我的“战利品″。

臭豆腐它最好吃,烤鸡翅它最香,烤鱿鱼它最棒!爸爸妈妈看着我这个小猪笑而不语。咦,姐姐呢?原来闻着香味去吃鸭脖子。这里真是太棒了!

第二个目的地是家中。我们一进门,一家人开始忙活起来。爸爸在给西瓜“化妆”,妈妈和姐姐做饺子,而我则是到外面去玩。

到了中午,我最期盼的吃饺子的时刻到了。我一口一个,吃得不亦乐乎,妈妈看着我那小猪般的吃相,“咯咯”地笑着。这时的“大胃王″姐姐也开吃了,爸爸妈妈看见这场面也加入了我们的行列,一家人边吃边聊,甭提多高兴了。

到了赏月的时候,我们坐在外面的椅子上,烟花一个个飞上天空,好像在比赛谁先到月亮上,它们一个个争先恐后。玉盘般的月亮在天空上显得格外皎洁,我们吃着五仁馅儿的月饼,此情此景姐姐给我们讲起了《嫦娥奔月》和《吴刚伐桂》的故事。柔柔的月光洒下来,让人感到温暖而美好。

一阵寒风吹过,一天中最后的目的地就是在床上睡觉了。这一觉我带着微笑进入梦乡,在梦中我和嫦娥玉兔嬉戏,和吴刚一起砍伐桂树。

欢乐中秋节作文 第6篇

一轮金色的月亮早已高高挂在黑压压一片的天空里,在黑乎乎一片的天空里,只有高高在上的明月才会散发出独有的光芒。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坐在阳台上,看着那美丽动人的月亮不禁让人心旷神怡。

就在这时,伴随着一阵凉风,一个声音传入我的耳中。原来是姐姐叫我去吃晚饭了。只见饭桌上的菜应有尽有,看的让人眼花缭乱,有肥美的红烧鸡,有香气扑鼻的红烧肉,让人忍不住下流口水。饭桌上,大人们谈话声大得像打雷,我出于无奈只好到房间去看电视。临走前,我去看了一下我的小鸟,我突发奇想地想教它们学说话,可是不管我怎么说,它们还是只会‘吱吱’叫。最后,我和爸爸妈妈回家了,到了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早就买好的东西,有苹果,有梨子,有月饼,还有那香味扑鼻的鸡。我们想;这些月亮应该会喜欢吃的吧。

这一年的中秋节过得真欢乐,让我们在欢声笑语中一起度过美好的中秋节吧!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爸爸妈妈很早就下班回来,精心烹制了一桌丰盛的团圆大餐。

刚吃完团圆饭后,公公就端着月饼和水果到阳台上准备吃月饼赏圆月。我拿起一个圆圆的月饼,它表面是淡黄淡黄的,像一个蛋挞。我把月饼拿到鼻子边闻了闻,呀,真香啊!香得让我口水直流,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吃了一口,咦,怎么会有三种味道呀?有玉米的清香,豆沙的甜,牛奶的香。哦,原来这月饼是三重馅的,外面一层是玉米味的,然后是豆沙味的,最中间是牛奶味的,哇,这么多的味道合起来,真让我回味无穷。

不知什么时候,月亮已经出来了,今天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圆,而且还很调皮,它一会来到天空妈妈的怀抱里,一会又躲到云姐姐的身后……月亮好像在跟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

今天我们一家人欢聚在一起,非常开心。以前,爸爸下班回来我都睡着了,真希望爸爸每天晚上都早点回来陪我。

中秋节的作文:欢乐的中秋节 第7篇

盼望已久的中秋节终于到了,学校放了三天假,可把我们高兴坏了,不但可以好好玩还可以吃到香甜的月饼。每年中秋节我家都会准备好多月饼,各种口味的,想的我都流口水了。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了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我听妈妈说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神话嫦娥奔月的日子,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饼也就成为了节日的必备礼物。

中秋节妈妈早上早早出来买东西了,给爷爷和奶奶买了一大包鸡蛋,油,酒和饮料,还有一大盒月饼。我们来到奶奶家,奶奶正在厨房为我们准备好吃的。过了一会儿,叔叔一家也来了。我觉得真热闹,就像过年一样。我和弟弟妹妹就玩了起来。我们想吃月饼,妈妈说:“到了晚上圆圆的月亮出来了,我们在楼下的小石头桌子旁边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说不定还能看见嫦娥呢!”我们听了都信以为真盼着月亮早些出来能看到传说中的嫦娥。

中秋节节日作文《欢乐中秋》 第8篇

饮食是极为平常又极为重要的事。它是人类生存和改良身体素质的首要物质基础, 也是社会发展的前提。饮食文化是人类制造食品的各生产领域和从饮食实践中展开的各种社会生活, 以及反映这二者多种意识形态的总称。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谱文化, 上至国家的大政方针, 下至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是一种每天都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①。

中韩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 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饮食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日常生活的并成为融入进程中发展的民族风俗和习惯, 也因此成为民族自我认同的文化表征。饮食文化既能鲜明地体现本国本民族的文化特点, 又是其他国家人了解一国文化的最佳途径。了解饮食文化的异同点, 对增进彼此了解促进国际交往融合, 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②而传统节日上的饮食就更具代表性, 以此为切入点来认识中韩文化“同中见异”的关系比较合适。春节和中秋节是两国最重视也是最隆重的节日, 下面我们就以这两个节日饮食为例, 来比较一下两国文化的差异。

二、中韩春节饮食之比较

(一) 中国的春节

春节的称谓,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叫法。周代称之为“元日”, “正月初一, 三元之日也”, 即新一年的第一天、第一月、第一季, 先秦时称“上日”“改岁”, 唐代时叫“新正”。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改夏历, 顺农时, 从西历, 便统计”, 才把农历的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从古至今, 春节都是人们欢庆农业丰收的喜庆之日, 但是同时又畏惧鬼怪在此时作祟。在这种欢庆与恐惧相交的矛盾中, 春节的饮食自然成为避邪防病并与时令食物相结合的产物。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元旦这一天“长幼悉正冠以次拜贺, 进椒柏酒, 饮桃汤, 进缪牙饧, 下五辛盘。”花椒味辛性热, 对伤寒杆菌、痢疾、肺炎有抑制作用。而柏子仁能益血润肠, 养心安神。五辛盘可以避瘟气通五脏, 只有缪牙饧是单纯的营养食物。可见在当时初一的全部食物中避邪防病的占了大半。③唐代春节食物没什么变化, 至明代桃汤、五辛盘、缪牙饧都被淘汰, 只剩下椒柏酒, 并加之“百事大吉盒”是由“柿饼、荔杜、栗子、熟枣”组成, 最重要的是明代还多了吃饺子的内容, 将馅儿由面包裹而成。暗包银一二于内, 得之者以卜一岁之吉”的说法。到清朝, 春节吃饺子已经盛行, 在“更岁交子”时, 有“喜庆团圆, 吉祥如意”之义。饺子外形如同元宝, 又有“招财进宝”之义, 所以就形成了春节必吃饺子的习俗。

与饺子一样, 春节必吃的还有“年糕”, 最早是为祭神、岁朝供祖先所用, 后来取“年年高升”之义, 表达了人们积极进取的意愿, 寓意吉祥。年糕的雏形是汉朝的“稻饼”。发展到现在种类繁多, 有江南水乡的水磨年糕、北方的白糕、塞北的黄米糕, 吃法也多样, 可蒸、可炸, 南方还有片炒、汤煮的吃法, 味道甜咸皆可。

(二) 韩国春节饮食

韩国正月第一天叫元旦, 也叫岁首、年首。早在新罗时代就开始过春节了。虽然在1894年, 即高宗31年韩国改历法为阳历, 但春节的习俗还是被国民保留下来了。春节要吃“岁餐”而最具有代表性的岁餐就是年糕汤。韩国崇尚太阳, 崇尚白色, 白色的年糕表示用虔诚的心去迎接新年, 代表天地万物得到新生的意思。做成长条形状, 是表示希望财富能延伸下去。把条糕切成钱币形状是希望能实现积累钱财的愿望。

(三) 中韩春节饮食比较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

1. 重视程度不同。

中国的春节是民间最隆重、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从准备到庆祝一般持续的时间很长, 进入腊月就开始备年货, 有些地区的庆祝一直到正月十五。需要准备的食物种类繁多, 鸡鸭鱼肉海鲜等都涵括在内, 近些年龙虾海参鲍鱼更是餐桌常见, 食物的煎炒烹炸多种方法都运用在内, 而且每年的年夜饭的菜品都不同, 不断翻新。从春节的饮食上可以折射出中国人深层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而韩国的春节是民间的第二大节日, 一般只在初一这一天祭祖比较重要。

2. 因主题不同而凸显不同的氛围。

同样是吃团圆饭, 中国春节最重要的一顿饭是年夜饭, 也就是大家共同守岁的那顿饭。年长者守岁是为了“辞旧岁”有珍惜时光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了延长父母的寿命, 而韩国春节的团圆饭是要在正月初一祭祖之后才能一起吃。同样饭桌上都有年糕, 都有“岁酒”, 中国的年夜饭, 除了饺子、年糕、鱼是必需的, 其他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 自由调配, 摆放亦无特定的规矩, 除了鱼头要向着长辈摆放。年夜饭和祭祖的供桌上的供品是分开的, 供品食物要在正月初二送年以后方可分食。韩国祭祀祖先的祭品在正月初一结束后, 即可全家一起享用。供桌食物的摆放也是有规定的:生东熟西、鱼东肉西、头东尾西、红东白西、左饭右羹, 不能随意摆放。中国春节以“团圆”为主题, 其次是祭祖, 所以中国春节的团圆饭是在鞭炮的噼啪声、春晚的欢愉声、互相拜年的祝福声中, 喜气洋洋、张灯结彩、热热闹闹地度过的。韩国春节的主题是祭祀, 其次是团圆, 因此团圆饭是在安静庄严的气氛中进行的, 整个祭祀环节必须按照传统方式一丝不苟地完成, 体现出“重孝道、尊逝者”的文化内内涵。

从上面的论述中不难看出, 两国春节的主题都是祭拜祖先和阖家团圆。所不同的中国的春节饮食是在继承中发展, 以人为核心, 以团圆为主题, 同时也没忘记祖先的恩德。韩国春节的饮食变化不大, 祭祖的风俗延续千年而未改更体现了韩民族重传承的文化特色。

三、中韩中秋饮食之比较

(一) 中国中秋饮食

月饼又叫“团圆饼、胡饼、宮饼”等, 吃月饼是中秋节最重要的内容。有关记载在唐代已有, 宋朝开始多起来, 苏轼的《留别廉守》有“小饼如嚼月, 中有酥与饴”的诗句。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已普遍, 崇祯《嘉兴县》记载“十五是为中秋, 作饼肖月形, 曰月饼”④北方的月饼以京式的为主, 里面加蜜饯、青红丝、芝麻、核桃、糖桂花等。南方的广式月饼皮儿薄, 入馅儿原料丰富, 有五仁、百、果、莲蓉、椰丝还有咸味儿的蛋黄、香肠、叉烧肉、火腿等。

(二) 韩国中秋饮食

韩国的中秋节又称“秋夕、仲秋、嘉俳”作为原生性传统节日, 是韩国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韩国人在中秋节必吃松饼, 因为在蒸制过程中为防止饼黏在蒸屉上要放上一层松针而得名。松饼和月饼一样都是代表性节日食物。另外还要喝土卵汤, 即芋头汤。因其形状是卵形而得名。中秋正是芋头收获的季节, 土卵汤理所当然的成为中秋节重要饮食之一。有那么多好吃的, 当然少不了酒, “秋夕酒”又名“新稻酒”, 由当年所产的新稻子酿成, 这酒以成为韩国中秋节上最受欢迎的饮品。

(三) 中韩中秋节饮食比较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

中国中秋食物最具代表性的是月饼, 一切活动以“月”为中心, 古代有祭月仪式,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场所。现代赏月风俗源于祭月, 但是已经把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望月、赏月活动了。圆形的月饼象征着十五的满月, 寓意团圆美好, 圆圆的月亮、圆圆的月饼与家人的团圆融合在一起, 一派温馨和谐的氛围。

韩国中秋节的饮食更具有时令性, 松饼、秋夕酒、土卵汤每样都是秋天的收获。人们要感谢上天赐予的食物, 同时不忘先人的恩惠, 所以韩国中秋的核心内容仍是祭祖, 表现了韩国人对传承的重视。

四、总结

通过以上对中韩春节、中秋节两个节日饮食的比较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两国的文化具有同源性, 其表现在:首先节日饮食都有代表性的食物并具有相似性, 并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例如:中国春节要年糕, 韩国春节要喝年糕汤。其次重视家庭的内涵。不管是中国以“团圆”为主题的庆祝方式, 还是韩国以“祭祖”为核心的方式, 都是也家庭为单位, 都要“回家过节”。突出了“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最后节日本身的内涵具有稳定性。春节、中秋节在两国都有千年以上的历史, 但未随社会的变迁而变味, 其核心都被继承下来了。

但是饮食体现了生活习俗和传统文化, 两国节日的不同饮食和不同庆祝方式当然体现了不同的文化习俗, 其差异性表型在:首先是对“吃”的理解不同。中国人认为“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生头等大事”将食物的美味作为人生的至乐来追求, 所以节日上中国更注重吃的内容, 而韩国更注重吃的仪式, 祭祖的规矩必须一丝不苟的执行, 所以是形式大于内容。其次是对“家”的概念界定不同。中国两大节日以家为单位, 而这个家是小家, 是一个家庭。韩国以家为单位是“大家”是一个家族, 韩国家族文化是社会制度的基石, 现在大多数韩国人仍对家族的姓氏和家谱很了解。

我们通过了解两国节日的饮食, 更深层次的了解了两国的文化习俗, 这对两个政府以及民间交流都有积极的意义, 希望两国友谊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

[2]王仁湘.饮食与中国文化[M].人民出版社, 1999年.

[3]王子今.趣味考据[M].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3年.

[4]王学泰.中国饮食文化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

[5]韩恩珠.中韩两国儒文化意识比较研究[J].博士学位论文.

[6]李惠珍.韩中节日习俗比较研究[J].博士学位论文.

[7]林宪生.饮食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M].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7年.

传统节日文化谈——中秋篇 第9篇

“中国人的心态、情感在如水的月光之下,表现得生动而自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萧放介绍了中秋节演变为仅次于春节的中国秋季大节的过程。

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这近世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中,中秋节形成最晚。唐宋时期,以赏月为中心节俗的中秋节日开始出现,到明清,中秋上升为民俗大节。萧放认为,中秋节虽然晚出,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渊源,如中国人古已有之的月亮天体崇拜。《礼记·祭义》所谓:“日出于东,月出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以致天下之和。”在古人看来,日月的正常运行是宇宙和谐的保证。

唐人精神浪漫,中秋赏月玩月成为唐朝文人的时尚,白居易就留下了“三五夜中新月色,一千里外故人思”的诗句。月神的神话在唐朝出现了新的情节,月宫中除了寂寞的嫦娥、蟾蜍、玉兔外,添了一位吴刚。月神由原始的宇宙主神演化为具有道教色彩的神仙,月宫似乎是天地之间的第三界,月亮的高远清凉在唐人那儿唤起的是宇宙空阔与人心交感的美学意绪。

宋代中秋节已成为民俗节日,中秋放假一日。明清后,社会生活中现实的功利因素突出,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中秋成为民众生活中的重要节点,上升为与春节端午并列的民俗大节,节俗活动丰富多样。

萧放认为,中秋在传统的四大节日中,虽然成型最晚,但影响很大。部分原因是中秋节俗有久远源头,更重要的是中秋节俗贴近了民众生活和精神的需要。

“如拜月与赏月,在中国人心中,月亮始终具有柔和与光明的象征,寄托着中国人的美好向往。”与西方社会对太阳的崇拜完全不同,中国人的许多节日都考虑了与月亮的对应关系,中秋佳节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对月亮的崇拜。赏月是人与自然对话、沟通的良机,也是实现人际关系协调的有效途径。在人心日渐疏远的今天,中秋赏月仍然寄托着中国人“天上月团圆,地下人团圆”的情怀。对于今日中国人来说,每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仍是不可或缺的精神洗礼。

“中秋佳节顺应着中国人的感情需要。”中秋夜,人们沐浴同一轮月光,共享象征团圆的月饼,品尝新收获的瓜果,分享亲情与友情,是中国人极为重要的精神需要。

“更重要的是,中秋节代表中国人生活的理想境界。”“人月两圆”的意境,自古就是中国人特别追求的美好人伦境界。中国古代就称中秋为“团圆节”。圆润澄澈的中秋明月,给国人一种精神提示,以天上的圆月来促进人事的团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句至今仍是中秋节日人们引用最多的祝愿。

欢乐的中秋节作文 第10篇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它们代表着不同的意义,会给人们带来无限的喜悦,我爱春节,更爱中秋节。

今天中午,阳光明媚,我一蹦一跳地哼着小曲儿,跑回了家。刚进家门,就闻到一股清香迎面扑来,我赶紧向屋里走去,只见大家都在忙碌着包饺子,我也被这热情感染了,于是我放下手中的玩具洗好手,准备包饺子。这时,妈妈停下了手中的活对我说:“亚洲,吃点水果吧!”妈妈边说边顺手拿了一个黄澄澄的鸭梨给我,我贪婪的咬了一口,甜丝丝的,心里感到十分畅快。这时我发现餐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食品,有青里透红的大苹果、笑得咧开了嘴的石榴、黄澄澄的大鸭梨,还有令人垂延三尺的月饼……

忽然,我听到“叮咚”的敲门声,连忙去开门,原来是邻居王大爷到我们家来串门。我见了忙说:“王大爷中秋节快乐!”我们忙让王大爷坐下,递给他一个又大又红的石榴。然后坐下开始谈家常,过了一会儿,王大爷提出要走了,临别时,王大爷对我们说:“中秋节快乐!”我们目送王大爷离去。

到了晚上,我们一家人聚在一起赏月,只见月亮高高的挂在空中,宛如一个银白色的大玉盘,远远望去,显得十分孤独,真是“皎皎空中孤月轮”。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滔滔不绝,好不热闹!这时,我对大家说:“不如我们来一场猜谜大会好不好?”大家一致赞同,我们推选妈妈为主考官,爸爸、姐姐、我为答题者,请听题:“一把刀,顺水漂,有眼睛,没眉毛——打一小动物……”直到深夜,我们才散去。

在这欢乐的节日里,我懂得了亲情的含义,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拥有了亲情的幸福,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懂得了爸爸为什么每年都要从外地赶回来和我们一起过中秋节,就是为了和我们团圆。因为有他的陪伴,让我感到温暖,更加欢乐!

欢乐的中秋节作文 第11篇

月夜下,一朵朵盛开的野菊花在风中摇曳着,在月下舞蹈着。地面像一幅会动的画卷,展现出它们婀娜的身姿,尽情跳出它们最炫的舞蹈,为人们祝福中秋节的到来。

爷爷奶奶给孩子们讲着传奇的月亮神话,孩子们吃着香甜的月饼,一边听故事,一边若有所思地望着月亮。“爷爷,嫦娥一个人在月宫不寂寞吗?”“啊?不会的,每到中秋时,嫦娥姐姐可忙了,她得把所有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送到每个角落。”

“那我们明年中秋节去看嫦娥姐姐好吗?”“哈哈哈,好,咱们明年乘坐‘神9’去月宫邀请嫦娥姐姐来咱家做客,吃吃人间的月饼。”

欢乐的中秋节作文 第12篇

我期待地昂起头望向天空,天还是阴沉沉的,没有一颗星星,甚至还有一缕缕似有若无的乌云,我可真急呀!月亮是出去玩儿了,还是在生谁的气,不肯露面?过了一会儿,爽爽微风抚来,几颗星星出现在了天空,调皮地眨着眼。我盼啊,等啊,月亮终于出现了。

月亮既像龙珠又像玉盘,高高挂在空中,投下皎白的月光。片片薄云围绕在月亮身边,又像几条龙在戏珠。这时的月亮被云遮住了大半,像一个羞涩的少女蒙上了轻丝面纱,朦胧而又美丽。一阵风吹来,月亮挣脱了云彩,露出她美丽的笑容。月亮一会儿躲进云被里,一会儿又露出半张脸,和我玩起了做迷藏。

中秋节难道不该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吗?妈妈端来了月饼,有豆沙馅的,莲蓉馅的,蛋黄馅的,桂花馅的,蓝莓馅的……我最喜欢桂花馅和玫瑰馅的,咬一口甜甜的,又香又酥,口齿留香。吃月饼又象征着合家团圆。每当人们吃月饼时,不仅是在品尝那香甜的味道,更多是对亲人的思念。

全球最欢乐的节日 第13篇

2015年3月6日,是印度的洒红节。洒红节是印度最古老的节日之一。代表着色彩单调的冬天终于结束,并预示着春天土地的丰饶,也被称为印度的“春节”。

2015年3月15日至3月19日,是西班牙瓦伦西亚的法雅节。法雅节又称“火节”,是为了纪念当地的保护神圣何塞的传统节日。节日期间,瓦伦西亚全城大街小巷布满了制作精妙、色彩缤纷的巨型玩偶。节日最后一天夜里,人们将各式玩偶付之一炬,以迎接春天的到来。

2015年4月15日至4月19日,是澳大利亚巴罗莎的葡萄酒节。葡萄酒节中最有意思的活动就是踩葡萄大赛了,每年都会用不能酿造葡萄酒的葡萄举行比赛,让脚下的葡萄变成葡萄汁。

2015年7月13日,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水下音乐节。水下音乐节的主题是“促进环保意识”。参加演出的潜水爱好者们手持以各种海洋生物为原型的乐器,如鱼形的长笛、海星形的吉他等。

欢乐的中秋节作文 第14篇

往年的中秋节我们一家都会在阳台上边吃边赏月。今年天上没有明月,所以我们只能在家里的客厅吃。看着丰盛的菜,却勾不起一点食欲。

吃完晚饭,姐姐提议带我去逛逛。刚走到热闹的夜市,天空出现了几道吓人的闪电,接着下起一阵倾盆大雨。我和姐姐飞刍挽粟地跑回家,还是全身湿透了。

欢乐的中秋节作文 第15篇

今天是中秋节,爸爸妈妈带我开车带我去 焦山游玩。一路上,我看到了沼泽、小河、森林······

到了去焦山的售票处,我们先买了票,就上了一个很大的船,坐在船上,船像是一条龙在水里游动。我们很快就来到一个四周都是水的山上,下了船,我们就爬山了,山很高,爬的我们满身都是汗,啊,终于到了山顶!山顶有一座很高的塔,我们爬到了顶,我们可以看到整个焦山,非常美丽。

今天真是一个快乐的中秋!

欢乐的中秋节作文 第16篇

今天是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

我和爸爸、妈妈去外婆家吃中饭,我们给外婆带去了月饼、水果和衣服等各种各样的礼物,外婆准备了丰盛的午餐,有鸭、鱼、红烧肉、青菜、藕等,我们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味道很鲜美。

下午,我们来到了奶奶家,奶奶也高兴地收下了礼物,我还和也到奶奶家来的哥哥一起玩。晚饭后大家一起坐着看电视、走棋、聊天,真有趣啊!只是今天下雨了,没有看见月亮,大家有点失望。

欢乐的中秋节作文 第17篇

妈妈说,在我们国家,中秋节是代表团圆的日子,它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我喜欢它不是因为可以吃月饼、吃大餐、看月亮,而是因为可以回衡阳外婆家,和有趣的可可哥哥、帅气的阳阳哥哥还有可爱的子阳弟弟一起玩。

下午,妈妈带我们一起去太阳广场画石膏画。我画的是一个小公主,它身穿粉红色的裙子,还有红色和蓝色的花边,金黄的头发长长的,还戴了美丽的皇冠,看过的人都说它像仙女一样漂亮。子阳弟弟画了一个灰太狼,我们看了弟弟的灰太狼都哈哈大笑。阳阳哥哥指着大叫:“你们看,它的眼睛得了红眼病。”可可哥哥接着说:“哈哈!它帽子的颜料涂太多,都流下来了,就像被喜羊羊整得头破血流。”“它不是灰太狼,应该叫它花太狼。”我笑得直不起腰来。弟弟听不懂我们在说什么,跟着我们一起傻笑。

这真是一个欢乐的中秋节,是它让我们团圆在一起。

上一篇: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土地资源》的教案下一篇:大学院校内部审计风险形成原因与对策审计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