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德育管理初探

2024-05-15

技工院校德育管理初探(精选8篇)

技工院校德育管理初探 第1篇

技工院校德育课堂创新教学初探

摘?要:技工院校德育课堂的实效不尽如人意,因此,如何提高技工院校德育课堂的实效性,如何实现技工院校德育课堂的创新教学就成为摆在广大技工院校德育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针对当前技工院校德育课堂面临的困难,探讨德育课堂创新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德育课堂实效性?创新教学?职业道德教育?自主意识

技工院校的德育教学,是培养学生德育素养,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阶段,是学生步入社会、了解社会,实现与社会交往的重要环节。如何激发学生对德育这门课的学习热情,提高德育教学质量,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着密切联系。笔者认为,在全面了解技工院校德育课堂所面临的困惑的基础上,应重点在德育课堂的创新教学上下工夫,采用一些创新教学的模式,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当前技工院校德育课堂所面临的困境

1.学生主体意识增强与教学模式单一之间的矛盾

技工院校的学生,以中考成绩不佳者居多,虽然知识储备不如普通高中学生多,但是,他们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却丝毫不亚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最集中的表现就是这个群体的主体意识在此阶段的极大增强,他们不再是家长眼中的乖孩子、老师眼中的乖学生,他们的生活经历更丰富,对外部世界的探索欲望也显得更加强烈。这种欲望反应在德育课堂上就要求老师有相应的知识储备、丰富的生活阅历与创新的教学方法。然而,在现实的德育课堂中却是怎样的呢?目前我国技工院校的德育教学课堂中,仍存在着教学模式单

一、教学方法陈旧的问题。虽然近年来技工院校德育教学改革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广大技工院校的德育老师也纷纷响应德育课堂的教学改革,但是也有很多老师不排除有“作秀”的可能,甚至有些老师连“作秀”都懒得做,因此很多德育课堂又恢复成了“满堂灌”“一言堂”。在此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学生产生了消极怠慢的情绪,失去了对德育教育学习的兴趣,学生应有的主体作用也湮没在枯燥乏味的单一知识传授的课堂中,新课改的目标仍是难以实现。

2.教师对德育教育地位认识不足与技工院校德育工作彰显出突出地位之间的矛盾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的:“世纪之交,中央确定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任务,对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国际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斗争更加复杂,尤其是国际敌对形势加紧对我国青少年一代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给青少年学生带来了消极影响。新形势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环境更复杂了,难度增加了。”而技工院校的学生几乎都是未通过中考这条合格线的,他们在价值取向上除了受到以上因素的影响外还无一例外地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引起这些心理问题的都是一些非正常因素,如家庭极其贫困、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孤儿、叛逆程度严重父母无法管教、身体有某方面的缺陷等等,这使得技工院校的德育工作尤其要放在首要位置。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发挥着毋庸置疑的主导作用,因此,教师的态度与责任心直接关系到德育教育的成败。目前在技工院校有部分德育课教师存在感差,认为技工院校的学生素质普遍偏低,学习态度又不认真,感觉在技工学校任教在社会上没有地位,因此就出现了怠慢、厌教的情绪。技工院校的德育课教师如果对当前的形势进行正确把握,无法正视现实,以消极怠慢的情绪对待德育课堂,那就无法真正让德育课堂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二、技工院校德育课堂创新教学方法探索

1.更新教学理念是创新教学的前提

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为主、学生为客的状态。魏书生在讲学中曾提到,好的老师不是把知识嚼碎了喂给学生,而是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自己得出结论。创新教学中要进一步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增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营造一种使学生感到宽松的、交互式的和谐氛围,减少学生的焦虑情绪,鼓励学生与教师一起交流,给每位学生一个展示自己才能和水平的舞台。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相互尊重、相互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使学生融入课堂的和谐氛围,身心得到彻底放松,在潜移默化中能够积极主动去探索创造。

2.深化职业道德教育是创新教学的关键

技工院校的德育教师要根据所带班级的专业特色选择德育课的切入点。技工院校的学生在一入学校之时他们就选定了某一专业,而他们毕业之后所从事的职业一般都与他们所学专业关系密切,因此,在技工院校的德育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专业课的学习与操作,且要了解社会对该专业人才在职业道德方面的需求,从而对学生深化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技工院校的德育课堂更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

3.巧设问题激疑、激发自主意识是创新教学的手段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能够提出质疑,说明其已经对问题进行了思考,已经有了自己的思维创造。教师在课堂上应巧妙设置各种疑问,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从多方面多角度看待问题,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解决并发现新的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意识和学习的积极性。

4.生活化教学方法是创新教学的保证

教育离不开生活,教育为生产生活服务。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中职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生活”的原则,因而技工院校德育课教学离不开我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实施生活化教学。如果我们围绕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组织教学,就会让德育课脱离枯燥的道德说教,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得到提升,课堂就会焕发光彩,课堂教学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

三、小结

综上所述,在技工院校德育教育的课堂中,要想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树立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在德育课堂中深化职业道德教育,巧设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思考能力,使德育课堂贴近学生的职业与生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有效的新型的德育课堂,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邹芬.中职德育课学生学业评价的探索[J].学园, 2014(9).[2]程逊.中职德育课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10(17).[3]王叙林.愉快教学法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运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0(6).[4]王芙蓉.让德育课焕发活力――对德育课教学方法的探索[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36).[5]姚黎.中小学德育的实效问题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 2009(4).[6]詹浩波.创新德育管理 提高德育实效[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0(1).(作者单位:山西省晋城技师学院)

技工院校德育管理初探 第2篇

三等奖张梅(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二、“立德立志,成长成才,我与祖国共奋进”演讲比赛获奖名单:

三等奖祁甜甜(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三、德育教学大赛优秀组织奖获奖名单:

技工学校德育教育管理模式初探 第3篇

一、技工学校学生现状分析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维护正常的社会道德观念,调动人的一切积极因素,为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服务,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1]针对这一目标,我们的技工学校德育教育既有取得的成绩也有存在的问题,技工学校学生除了一些好的方面之外,也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1、学生对前途没有信心,厌学情绪严重,没有接受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2、纪律性差,没有团队意识,对集体活动漠不关心;3、爱慕虚荣,学生之间生活上攀比的现象比较严重;4、缺乏责任感。

二、现状原因分析

学生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近年来各类学校连续扩招导致技工学校的生源质量连年下降,另一方面,前置教育阶段由于升学压力大,部分学校和老师对升学无望的学生漠不关心、放任甚至歧视,也导致部分学生自暴自弃,此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忙于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和孩子之间缺乏交流,也导致学生由于家庭原因丧失学习的信心。

三、构建新型德育教育管理模式

基于上述讨论,对于技工学校德育教育应当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构建新的管理模式,即德育教育工作目标管理模式:

(一)德育工作目标管理的原则

所谓的目标管理,是指将要达到的目标与各项管理工作与各个成员的职责结合在一起的管理方法。在技工学校中,学校学生管理部门尤其班主任老师是德育教育的主体,要充分发挥这一主体的工作积极性,通盘考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目标,通过目标管理提高学校的德育管理水平。

(二)目标的制定与实施

鉴于技工学校学生生源的特殊性,在制定目标时不宜太高,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安排时间,促进德育工作稳步前进。技工学校学制一般为三年,因此可以考虑将学生的德育工作分为三段进行。第一年主要是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由于目前基础教育的缺陷,一些学习成绩不理想、升学无望的学生在初中阶段会被学校“放弃”,导致其自暴自弃,养成了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而这些学生通常又是技工学校学生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在学生入校的第一年,应该从纠正并养好行为习惯这一步开始,突出引导,强化监督,从严管理。而这一阶段对班主任老师的考核则侧重于与学生的行为习惯挂钩,把班主任老师的工作重点引导到学生行为习惯的纠正和引导上来。第二年主要是主要是学生素质提高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学生已经要成了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即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正确的价值取向,因此可以加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力度。在此阶段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在学生干部配备、学生活动组织、学校学生工作安排上可以对这一阶段的学生倾斜。同时,这一阶段对班主任老师的考核则不同于前一阶段的注重细节考核,而应采取从宏观角度考量,主要考核项目可以侧重于班级班风班貌、班级活动组织等。第三年由于学生主要是顶岗实习阶段,此阶段既是学生两年技校培养初见成效的阶段,也是学校德育部门两年工作是否成功的检验,把学生放在实习岗位上,接受用人单位和社会的监督,如果学生各方面表现良好,则说明前期工作方式比较到位,在后继的工作中可以保留和发扬,如果学生在某方面表现有所欠缺,恰恰说明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还是有疏漏,则应在后面的工作中弥补。此阶段应当以实习单位和学校带队老师管理为主,班主任老师进行必要的辅助管理,学生管理部门进行协调。这样,三年技工学校的德育工作就形成了一个系统,既有前期的培养,也有后期的反馈,会使技校的德育工作形成良性互动,有利于工作实效的提高。

(三)实施目标管理模式的好处

实施技工学校德育目标管理模式可能有以下这些好处:其一,长期以来,技校学生管理部门疲于应付学生的各种具体事物,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一个系统的管理模式,采取这一模式避免了长期以来技工学校学生管理部门是学生工作的“消防队”的尴尬。其二,采取这一措施可以大大降低学生管理部门的压力,则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有侧重的进行教育引导,学生工作会越做越轻松。其三,可以使学生管理工作的系统化。

技工院校德育管理初探 第4篇

关键词:技工院校 德育管理 五大原则 三大创新

技工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一种特殊的教育层次,对社会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越来越清晰。与普通教育相比较,技工院校的学生在价值认同、能力结构、心理特征、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的规律性和特殊性。技工院校必须根据学生认知、能力、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特殊性实行符合自身规定性的、有效的德育管理。技工院校的德育管理必须研究学生的心理、行为规律,以保证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和行为的主要特征

1.朝气蓬勃,但任性,纪律意识弱,做事缺乏耐心、恒心

技校学生常对各种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得朝气蓬勃,精力旺盛,能够积极参加班级、学校开展的各项社会工作和活动。但是,一些学生纪律意识缺乏,规则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常表现出某种叛逆性的年龄特征,参加活动时,缺乏耐心,浅尝辄止。

2.个性突出,勇于表现自己,但自卑,抗挫折能力差

受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影响,技工院校学生表现更为个性、独立,很多学生在中学时因成绩欠佳等原因,有强烈的挫败感。在一些学生看来,进入技工院校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他们是以失败者的心态走入学校的,常表现出明显的自卑心理,社会责任感不强。

3.有一定的求知欲望

经过中考、高考的检验和选择,他们感觉到知识的重要,渴求以知识改变命运。但一些学生刻苦求知精神严重欠缺,学习动力不足,自主学习意识差。一些学生文化基础差,缺乏科学的、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

针对技工院校学生这些心理、行为特征,技工院校必须实行有针对性的德育管理,努力把他们培养成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技工院校德育管理的主要原则

1.方向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

技工院校德育工作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方向性和时代性相结合,用主流价值观和符合时代精神的思想成果滋润学生的精神世界。加强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精神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加强职业理想教育,激励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增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意识。加强遵纪守法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公民的责任意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培养自尊、自信、自强、乐群的心理品质。

2.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

根据有关德育课程改革的文件要求,要做到大纲、教材、教师、课时和考核“五落实”,创新德育教学方法,改革德育考试制度。但是德育不是简单的单向灌输和知识传承。因为学生是有感情、有思想、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因而在德育工作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通过内心的体验自觉接受主流价值观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道德,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能力,实现知与行的统一。

3.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

学校德育必须研究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认知、心理需求、行为习惯的实际,紧扣学生的精神发展、社会成长、心理发育和职业生涯的实际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如部分学生存在有说粗话脏话的陋习,则可以在德育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生活的小事做起,这是技工院校德育工作取得成功的途径。

4.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

技工院校学生作为与社会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人,他们也有自己的精神追求和利益诉求。由于他们涉世未深,判断是非能力差,他们的这种追求或诉求常常通过一种非理性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需要德育工作者能采取学生能接受的教育方式,化解学生的思想纠结,同时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保障学生的正当权益。

5.开放性和社会性的原则

技工院校的德育工作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化的系统工程,必须整合教育资源,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企业合力联动育人机制,走出单纯的学校教育这一封闭化的误区。学校要主动争取社会力量对德育工作的参与,营造环境,构建开放型的德育新模式。同时学校德育要研究社会观念、社会文化和社会现象对学生积极、消极的影响,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接触社会、接触企业,在社会生活的历练中提升思想道德水平,为加快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提供可能性。

三、创新思路,构建技工院校德育管理新模式

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这不仅给技工院校学生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信息辨别带来了深刻影响,也增大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难度。德育管理者必须更新教育理念、转变管理方式、完善育人机制、强化队伍建设,遵循技工院校学生思想道德形成和发展规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构建德育管理新模式。

1.创新组织管理,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实施德育过程中的作用

在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特别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具体地说,班主任应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领者,学生的主要精神关怀者,学生发展的“重要他人”。因此要重视班主任的选择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業务能力:实施名班主任、骨干班主任培养工程,培养一批素质优良的名班主任;重视班主任工作研究,推动班主任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尊重班主任的劳动,学校绩效工资分配要适当向班主任倾斜;要将班主任工作成绩作为教师聘任、职务晋升、评优评先的必要条件,教师高级岗位评聘应向优秀班主任倾斜等。

在指导班主任实施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学校要重视他们的专业化发展,帮助他们提高德育理论素养,真正掌握实施有效德育的路径和方法。有研究者指出,我国目前的学校德育,主要呈现为知识性德育。但从德育本身的特点看,这种与学生德育实践割裂的德育,很难达到实现德育目标的目的。因此,根据技工院校部分学生文明意识不强这一特点,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应是技工院校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

还要着力提高班主任工作责任感,保持一颗对学生的爱心。班主任走进学生心灵的切入点就是感情投入,就是爱。对学生的爱,不是教育策略或教育技巧,而是从心底散发出来的一种最自然的情愫。只有学生感觉到班主任对他们诚挚的爱时,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班主任的教育。这是成功的班主任的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

2.创新计划管理,强化对学生的职业教育和创业教育

德育是通过作为非强制性制度因素又作为精神因素影响人的经济行为以致促进经济发展的。经济学者陈宪认为,职业精神是责任心、事业心、竞争意识、团队精神,乃至敬业精神的总和。在很多情况下,有职业精神的人,会自觉寻求发展的机会,或在工作中增加自己的学识、技术和能力。技工院校学生是未来产业大军的重要来源,他们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精神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的充分发展,也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制订德育计划,确定阶段性德育内容时,必须把职业教育内容置于重要位置。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学校应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引导学生增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意识,学习和践行以严谨认真、勤勉负责、精益求精为主要内容的职业精神。

职业教育必须融入社会实际、生产实际和岗位实际。教师利用学生参加实习实训等有利时机,加强对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把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作为学生实习实训的重要内容列入实习实训工作方案,建立和完善学生实习实训工作规程,建立学生实习实训

档案。

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也应该是技工院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如果技工院校职业教育和创业教育能扎实有效地开展起来,那么,技工院校的吸引力将得到增强,影响力和竞争力也将得到极大提高。北京市职教学会副会长蒋乃平认为,开展创业教育是职业院校德育的重要途径,是提高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实效的重要载体。技工院校的创业教育内容应包括:一是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分工和职业分类,了解各类职业的一般特点、要求等(即了解社会);二是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心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即如何做人);三是教育学生如何择业,如何创业,指导学生走向社会,选择职业岗位等(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3.创新过程管理,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在德育管理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应用各种手段对学生实施管理,而且要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能动性,激发他们的主体因素,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这既是学生思想品德塑造中的最高形式,也是学校德育管理的最高形式。

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不是放任自流,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校应建立稳定的机构、机制和制度,保证德育工作与学生的广泛参有机结合。如成立学生自律机构、构建学生自律评价标准等,以规范和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努力使自律成为每个学生提高个人修养的内在需求,并在活动中得到提高。

总之,技工院校的德育管理是技工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关乎学校的办学方向,关乎技工院校能否真正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合格的劳动者和接班人,这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以求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2]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黄正平.班主任专业化论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曹辉.道德教育与人的经济生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

技工院校德育管理初探 第5篇

2010年,根据无锡市技工院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目标管理项目要求,德育工作中心教研组在市人保局的领导下,在市技工教研室的指导下,认真开展德育工作中心教研组活动,积极带领各技工院校德育负责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牢固确立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以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为重点,不断创新德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明确德育工作的目标和要求,全面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一年来,德育工作中心教研组务实、创新、高效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些成绩和收获,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筹划教研组活动内容

根据年初制定的德育工作中心教研组活动计划安排和实施意见,认真组织开展德育教研活动。

上半年,3月份在无锡市工业高级技校召开了年度德育工作座谈会,探讨2010年德育工作思路和年度目标任务,要创新发展、科学发展德育工作,要丰富德育教育的内容,要创新德育活动的载体,努力打造技工院校德育品牌建设项目。

6月份,在无锡市公共实训基地组织召开了职业素质教育推进会,会上介绍了公共实训基地开展职业素质拓展训练课目情况,实地参观考察了训练基地。同时,布置了今年德育创新举措(项目)品牌建设计划书,针对各技工院校德育工作特色、亮点,具有先进性和丰富的德育内涵,并能付诸行动、实践、有成效的,从理性到感性再到理性,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努力培养现代德育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为人的精神成长和对人的生命关怀,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进一步加强德育科研引导和课题项目建设,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大力开展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暑期,组织举办了德育干部、优秀班主任业务培训学习和参观考察活动,进一步探索班主任队伍建设和德育干部业务能力培养、提高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人参加了省职教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组织举办的德育骨干培训班,收获较大。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地学习,业务能力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下半年,10月份参加了省技工院校素质教育中心教研组活动,听取了各市职业素质教育方案,交流了德育工作新举措,研究并探讨了职业学校素质教育实施意见,讨论并制订了省素质教育中心教研组工作职责,三年教研活动工作计划。参观了南京技师学院素质教育成果展。会上,还表彰了职业素养教育方案优秀城市,我市获得三等奖。

12月份在无锡市工业高级技校新校区组织召开了德育中心教研组工作交流会,会上总结了一年来德育工作中心教研组的工作情况,介绍了省职业学校德育骨干培训班的学习心得体会,及时传递了省德育工作领域的一些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和对德育工作的评价体系,如何提高对德育课题的研究等。各校还交流了德育创新举措(项目)品牌建设计划书,布置并安排了下一阶段的德育工作任务,与会人员感到收获较多,得到的德育信息实在、有效、管用,对各技工院校帮助较大。

在年度思想道德建设目标管理检查活动中,德育中心教研组成员积极参与,认真学习,汲取了大量的精神食粮,丰富了德育的内涵。先后来到了无锡技师学院和江阴澄西技校学习,得到了热情接待,在此表示感谢。

二、明年德育工作的思路

1、加强技工院校职业素质教育,开展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研讨工作,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和内容,开展优秀教学成果(教育案例、课件、论文等)研讨和评选工作。

2、组织好“三课”(示范课、公开课、汇报课),对外公开课的赛课活动,力争参加省职业素质教育中心教研组组织的教学示范课比赛。

3、研究制订各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方案,进一步提升德育队伍、阵地建设、专项教育、品牌活动的内涵。下学期组织开展一次职业素养教育评课活动。

4、开展班主任优秀教育案例评比活动。进一步调动广大班主任积极参与,特别是年轻班主任,为以后的成长道路打好基础,扎实工作,有所作为。

5、继续开展“三创”教育活动,在创业教育中,结合职业学校就业教育内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在创新活动中,德育工作要有新举措、新项目、新成效。在创优评选中,德育工作要有优质的内容,优秀的人物、优异的成绩。

6、职业学校要大力开展公民教育活动,以公民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新的着力点,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社会意识,结合专业文化和企业文化元素在德育中的渗透,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社会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和专业技术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7、积极推动“一校一课题、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建设工程,加强对德育科研工作的指导,努力开展德育校本研究,着力提升育人的本领。要把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先进文化进头脑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提高育德的常态化,努力培养以素质文本,能力为先的现代职业人。

8、在暑假开展班主任工作技能大赛活动,以家访随笔、主题班会、教育案例、情景演说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来全面提升班主任队伍的整体水平。

9、适时开展青春健康同伴教育主题班会活动,进一步加强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要转变思想观念,主动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让心理健康教育赋予新的内容、新的形式、新的理念,使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有一个质的飞跃。

10、技工院校要大力开展德育工作带头人、班主任工作能手、新秀评比活动,使技工院校的德育工作常抓常新,活动载体充实有效,内容手段实在管用,育德环境更加美好。

三、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

1、德育工作中心教研组活动参与率、到会率不高。

2、各校参会人员变动较频繁,有些工作上的连续性、活动衔接不好,出现偏差。

3、个别学校对德育工作中心教研组活动不够重视。

4、德育中心教研组开展的活动、评比、奖励等经费难以保障。

5、今后德育中心教研组活动,要建立考核制度,纳入年度考核目标,使德育中心教研组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最后,在这里号召全市技工院校德育教师、班主任和德育中心教研组成员,我们要在德育工作战线上奔跑,在2011年里德育工作更加给力。

无锡市技工院校德育工作中心教研组

技工院校德育管理初探 第6篇

摘要:该文从当前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交叉性学科的特殊性出发,认为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是提升该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后对实践教学体系的组织形式及当前考核评价现状进行了论述和反思,重点提出在实践教学中要加大对教师组织策划及教学准备的考核和学生能力考核的细化量化,通过量化考核,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更好地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职业目标。

关键词:电子商务;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2-0302-02

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体系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企业行业三大方面来构建。在这个体系中,发挥了教师、学生和企业三方的作用。在技工院校里若将学生比作是产品,那么教师就好比是生产方,企业就好比是用户。如何生产出好的产品,怎样让产品受消费者用户满意,这是生产者必须考虑的问题。从另一角度来考虑,企业社会作为用户,他们也会对产品进行评价与考核,裁定产品的优良行等次。反过来,教师也会根据企业反馈的信息进行教学考进。其结构图如下: 课程教学评价

1)专业教研室教学评价

专业教研主管对任课教师所进行的各教学专业内容实施情况做出不定期检查,做出评价并及时与任课教师交换意见,一般的情况下学校以月为单位进行,检查的项目包括:各教师的教学进度执行情况、学生作业、公开课、听课、教案和教学课件,以及参加教研活动等方面。

2)系部评价

系教学部门和教学巡视督导小组定期检查任课教师对各教学内容实施情况并做出评价,并对任课教师提出改进建议。主要形式是日常教学巡堂记录:每节课老师的教情、学生的学情及教学环境的安全情况,系相关领导的随堂听课,可以采取推门课、教学巡视形式,并讲巡视情况及时上传到学院OA系统,方便各部门查阅和参考,以月为单位,纳入系月度教学绩效考核中。

3)学院层面评价

学院教务处教学督导对任课教师实施各教学内容的情况作不定期检查并作评价。学校教务处组织院系二级相关人员,包括学生。进行教学检查并做出评价。

4)学生评价

以班级为单位,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课程教学情况、作业布置、项目讲评、实训实操指导等各项教学活动做出评价,一般做法是由院教务处在指定时间组织学生参加调查,采用统一的问卷让学生在网上独立答卷。然后根据学生对各方面的评价进行网上数据对比,得出合理的分数,教务处在收集、处理、统计后,应将相关信息反馈到系教学相关人员及教师本人。学生课程学习评价采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采用过程考核为每个典型工作任务学习过程中的评价,结果考核作为课程完成后的综合考核。课程学习考核成绩为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的加权平均值,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成绩的权重为4∶6,即:各个任务考核的平均成绩占总成绩的40%;结果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60%。其结构图如下:过程考核

按照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标准进行,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要求,在每个教学阶段都设计一份任务书作为学生作业,学生根据老师下发的工作任务书去完成作业。每位教师根据任务书中布置的任务进行设置,讲究一定的科学性和逻辑性。

过程评价包括:学习过程中任务完成情况、任务指向的职业能力掌握情况、学生的课程学习态度。评价形式主要由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三方面组成:

1)单元性评价

在每一典型工作任务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各个任务的实际情况来设计不同的具体要求及评价标准。比如可以采取以下的模块:

2)情感态度评比

教师根据学生在各个单元学习阶段中的表现,做出评价,成绩占30%。可以从这几方面参考:学习态度、学习记录、听从老师安排、与他人合作、任务制定、流程操作、工作完成等方面。

3)终结性评价

各阶段的学习任务完毕后,该课程学习也就结束,进行期末考试,内容重点强调综合性和实用性。期末考试成绩总成绩的5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方式,切实体现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

终结性评价包括:学生对课程综合项目完成情况、课程指向的职业能力掌握情况及创新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的评价,评价方式以技能大赛、创新专题设计、PPT课件汇报、命题试卷等,考察学生对课程指向职业技能掌握情况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学生从开始学习一个工作任务到完成这个任务,教师都要关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并对其进行评价,最终目标是在完成该学习任务时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使学生能熟练运用各项专业技能完成该项任务。因此,教师针对各个学习情境设计多个学习任务,学生根据学习任务的内容。首先,借助网络、工作页等教学载体实施“资讯讨论”,接着每个小组“制订计划”,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按计划实施本学习情境,然后老师、学生对本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让学生在服务中相互评价相互促进,体现评价的实效性。结果考核

在完成一门所有教学课程内容之后,由专兼职教师共同按照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大纲的掌握内容和岗位要求进行课程考核,充分体现以岗位能力需求为目标的课程设计理念。

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课程的成果考核成绩由知识(应知)、技能(应会)、综合实训三大部分组成。应知占20%,应会占30%,综合实训占50%。

1)应知部分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可采用提问方式进行,也可以综合项目的任务,完成学习任务,并进行答辩,由教师及同学根据正确程度给出相应的成绩,该部分占总成绩的20%。

2)应会部分主要考核学生基本技能、核心技能的掌握程度。侧重于学习过程中某一方面的技能。可由教师、行业根据成果质量情况给出相应的成绩,该部分占总成绩的30%。考核方式可以电子商务行业环境,作业情境,模仿设置典型任务,让学生以音频或视频等电子形式的作品上交。

3)综合实训环节评价

在每次实训后,学生应按要求完成实训报告书填写,其质量评价亦构成平时成绩主体之一;综合实训内容的考核重点在考核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技能的熟练应用程度,采用上机、现场情境、实务等考核方式,成绩占本部分的50%。企业行业评价

1)课程设置(10%)

企业根据行业实际出发,审核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是否紧贴电子商务行业实际,课程有没有不合理情况,比如课程偏难、知识过旧与行业脱离;理论与实际,知识与技能操作训练安排合理性等方面。

2)实训平台(10%)

邀请企业专家或能手来校进行实训场所考察,对学校各种教学平台的功能作个全面系统的考核。实训场所能满足教学上的需要,有可能不能给学生提供更好企业实战技能的训练。

3)学生技能与竞赛(30%)

企业专家与能手根据学生在技能节中表现,给予取予相应的评价与得分。

4)学生实习期间表现(50%)

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可以参照企业指导老师,校内指导老师,个人总结(包括实习内容、实习任务完成情况、组织纪律、工作态度、实践技能的掌握及收获体会等),实习现场考核(鉴定)意见及实习单位评价等项目来组织实施。

注:学生实习成绩按“优”、“良”、“中”、“合格”和“不合格”五级评定。

技工院校班级管理论文 第7篇

学习态度消极,违纪现象严重),还有一小部分来自贫困家庭(希望提前就业)或是从学历教育转型失败想借助技能教育来重新就业的大中专生(学习目的明确、心理压力大)。

这些学生年龄不一样,学历层次不一样,学习目标不一致,这对作为一个班集体的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下面结合技工院校的特点,笔者对技工院校的班级管理方法,做了如下探索。

一、引导学生做好人生职业的规划

职业规划是一个人一生中与职业相连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连续性经历的过程。

一个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职业学校学生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对其一生的事业发展,对人生价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技校学生因长期不得志,或长期受到负面评价而对未来从事什么职业缺乏清醒的估计,随波逐浪。

入学开讲第一课,笔者就告诉学生本专业有哪些优势,会学到哪些知识,该专业具有怎样的就业前景,明确告诉学生,他们的专业选择是正确的。

接着告诉学生要实现这种职业期望,满足学生自己人生的需求(高工资、体面职业),转换的途径在于现实自我的努力和奋斗。

接受学校纪律的约束,挑战枯燥的技能训练,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把人生目标与学生学年目标、学期目标相联系。

二、全面把握参与学生的成长

班主任作为一个长期与学生生活在一起的管理者,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是学校思想工作的重要力量。

全面掌握学生情况是进行班级工作的基础。

入学开始,笔者就在班级建立学生档案卡片来全面了解学生情况。

通过档案卡片,笔者大致了解了每位学生的家庭状况,从而分析了每位学生的性格特征及心理因素,同样也了解了每位学生的喜乐爱好,工作能力。

对于大部分学生喜欢上网、玩手机这些共性问题,笔者采用班会全班同学大讨论的方式,从人身安全、乱花钱、网瘾的危害等各个方面进行讨论,从而达成共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对个别学生出现的早恋问题,笔者采取私下谈话的方式来开导学生。

每一位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的共同参与。

在档案卡片建立后,我利用现在的网络和学生们建立班级QQ群,同家长建立微信家校关注群。

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活动,让家长随时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

实现家长和学校共同参与学生的成长,达成互赢局面。

三、严格执行操行评定制度

操行评定制度指在班级管理规定中,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量化考核的形式进行增分和扣分制度。

它的内容涉及学生平时学习、纪律、卫生三件事。

它的增分和扣分依据来自于学校日常行为规则,评定结果涉及助学金的申请、学生期末优秀三好学生和优秀团员的评定、毕业时就业单位的推荐,甚至如果有两学期操行评定不及格,则会影响到学生的毕业及毕业证的发放。

在班级管理中,实行学生操行评定上墙制度。

规定每位学生每周的操行评定基础分为80分。

学生的日常行为,扣分和加分会体现在这张表格中。

如宿舍内务卫生的加、减分规定:在检查中被表扬的宿舍,成员每次加1分/人;获得文明宿舍的,除在班上公开表扬外,成员每人每次加3分/人;在检查中,被通报批评的宿舍成员每次扣1分/人,若连续2次被通报批评,则成员每次扣3分/人。

对拒不改正的顽固学生,则进入学校反省室进行反省,直到改正为止。

“先成人、后成才、最后再成功”这是我们每一位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初心。

总之,班级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

它与时代、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班级管理方法也不尽相同。

技工院校的班主任由于面对学生群体的特殊性,管理工作更是复杂。

这就要求每一位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找到适合自己的管理措施。

这样才能当好技工院校的班主任,才能组织好一个班集体,教育好一班学生。

技工学校班级管理中企业班组文化的应用

企业班组是企业最基层的单位,技工学校培养的学生进入企业后,是企业班组的.主力军。

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技工学校通过课题研究,引入企业班组文化,对学生班级进行管理,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引入企业班组组织结构模式,健全班级管理体制

实施中,按照10~12人一组,把班级分成3~5个班组,分组时考虑人员的合理配置,便于在学习、生活、娱乐、文体活动等各方面顺利开展活动。

完善班级大班长、班委会、班组长配置。

在班主任指导下,班委会成员协助班长对接学校学生会各项工作。

班组长分别负责在各班组落实学习、纪律、劳动、生活、文娱、体育等各方面的工作。

在班级具体活动中,班委会成员服从各小组管理。

二、引入企业班组“7S”管理模式,加强学生自我管理

“7S”内容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节约、安全、素养。

让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时刻按“7S”要求来做,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具体落实在班级教室、实训室、宿舍、活动区、卫生责任区的自我管理。

为了便于评比,7S管理工作的各项内容往往都是在班组长的组织下落实的,实施7S管理后,有利于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走向规范有序。

三、引入企业班组之家模式,建设班级之家

让技校学生对班级有归属感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环节,让班级学生都参加到美化班级的建设中来,共同美化班级,感受班级就是我的家。

全班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公约;按照班组分工不同,发动学生购买彩纸、彩笔、剪刀等文具,共同设计、沟通、合作、布置班级文化墙;

推荐班级名人名言;发动学生捐书,建设班级图书角;班级共同完成教室布置规划,班组长带领学生完成设计及材料的征集。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充分展示班级学生的才艺,逐步形成班级文化。

为了让更多学生得到锻炼,班级之家要布置定期更新。

现介绍洋浦技校xx级化工2班班级布置案例。

教室讲台右边彩色边框区域布置班委会名单与照片展示、课代表名单照片、班级各小组名单。

讲台左边彩色边框区域设置学校规章制度与班规、定期更新的班级公示、班级图书角。

班级大门对面墙设置班级活动照片,展示和班级名人名言。

在班级大门旁边的彩色边框区域设有学生优秀作业展示和班级同学文艺作品等的展示栏。

班级后墙黑板定期更新黑板报,黑板报上方是班级荣誉奖状展示。

在教室右后角规划的区域规范放置卫生清洁用具用品。

四、开展班组活动及评比,提高班级凝聚力

当前技工学校学生的个性多样化,通过征集班歌,让班级学生经常唱班歌,容易使学生产生认同感。

学生推选喜爱的歌曲包括《同一首歌》《明天会更好》《感恩的心》《相亲相爱一家人》《团结就是力量》等。

此外,还在班级定期定时开展传统文化诵读与美文欣赏读书评比活动,传统文化诵读内容包括《三字经》《弟子规》《生活谚语》《经典励志名言警句》等。

五、引入企业文化讲座,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学校请开发区大型企业到学校开展企业文化讲座,请企业领导到学校与师生进行座谈交流,学校把企业文化、企业班组管理内容引入课堂,不定期组织班级进企业参观、实习、实训,使学生在校就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

六、引入企业拓展活动,让学生在感悟中成长学校在试点班级引入每两周一次的拓展活动,让学生在拓展活动中感受沟通、合作、理解、感恩、规则、信任。

由诚信经济谈技工院校德育 第8篇

关键词:诚信经济,技工院校,德育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逐渐走上了市场经济之路, 经济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特别是“入世”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融入全球化经济发展进程中, 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 与此同时, 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也出现了一些道德沦丧、非诚信行为等令人担忧的问题。市场呼唤诚信经济, 社会需要诚信教育。技工院校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德能兼备的高素质现代职业人的摇篮, 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强化道德教育, 凸显德育的有效性, 是技工院校德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也是学校德育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诚信的内涵

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实是指表里如一, 说老实话, 办老实事, 做老实人;守信是指言行一致, 讲信誉, 守信用, 重承诺, 言必信, 行必果。

诚信, 是真善美的统一, 是人类追求的一种至高无上的高尚品德和人生境界。注重诚信的人物和事迹普遍受到世人的赞誉。

诚信经济的界定

关于诚信经济, 根据诚信的涵义, 结合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笔者认为, 是指市场上的所有参与者, 在参加经济生活和经济活动时都应诚实守信。诚信经济应具有以下特征: (1) 诚实不欺诈。即诚实待人, 善意经营, 严格禁止欺诈、造假、散布虚假信息等不正当行为。 (2) 守信重承诺。即忠实于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国际惯例, 遵守诺言, 全面、适当地履行合同约定。 (3) 公平竞争。即在竞争中人格平等, 规则统一、透明, 不滥用优势地位, 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不强制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 不限制和遏制他人的合法竞争。 (4) 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 包括经营活动无条件地满足人的基本权利的实现 (如人身自由权、人身安全权、人格尊严及财产安全等) , 禁止采取不合乎经济伦理的行为, 如贿赂、胁迫、偷窃和不公平歧视等。

市场经济中的诚信行为, 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灵魂,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是成功企业共同追求和必备的品质之一, 要求企业确立“以顾客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和产品质量观, 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 在诚信与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共赢。纵观国内外成功企业, 无一不是以诚信为本而发展壮大的, 以同仁堂为例, 其济世养生的创业宗旨, 同修仁德的敬业精神, 货真价实的职业道德, 讲信义重人和的行为规范, 代代相承, 流传至今, 从而使之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搏风击浪, 历经沧桑, 逾数百年而不衰。

我国市场的诚信危机

诚信危机是指社会中诚信道德的严重缺失及其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目前, 一些商人利欲熏心, 金钱至上, 尔虞我诈, 为了满足个人的嗜好和利益, 利用各种手段欺诈、造假以谋取不义之财。如签订的合同不履行, 到期的贷款不付息、不还本, 假发票任意填写, 偷税漏税, 骗汇逃债, 质量欺诈, 价格欺诈, 专利侵权等现象屡禁不止;一些企业见利忘义, 置商业伦理于不顾, 受短期利益的驱使, 抛弃了诚信经营的传统, 不择手段地追求利润最大化, 致使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 制假贩假活动猖獗。近年来相继发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桥梁安全事故等让人揪心和痛心的重大事件, 其行为严重地背离市场诚信原则, 导致个人形象、企业声誉、国家利益均遭损毁。

由诚信危机反思学校德育的弊端

市场诚信危机现象表明, 我国诚信的缺失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 究其原因, 当然是多方面的。笔者从德育的角度出发, 认为其实质反映的是人们的道德素质问题。反思学校的德育,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德育目标错位 一是知行脱离。将道德教育当作一种以课本为载体的知识体系, 并主要通过课堂进行传授, 很少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实践道德, 忽视了道德教育本质上的实践性。二是层次倒置。较多地向学生强调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等崇高的道德理念, 忽视了对其基础性道德品质的培养。三是差异不分。将一心为公、舍己救人等少数先进人物的操行, 推及人人应奉行的道德规范, 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公民道德的养成教育, 以致造成了德育“假、大、空”的现象, 出现了一批“语言上的巨人, 行动上的矮子”, 导致德育的实效性差。

德育方法机械 一是重灌输。满足于道德说教, 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 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常训诫。忽视与学生进行思想上、心理上的沟通交流, 不能满足学生的内在心理和自我教育的需要。三是偏强制。忽视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 简单地用奖惩式、指令式、强制式纠错的方式压服学生, 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德育内容陈旧 技工教育具有职业性、应用性、岗位性、定向性的特点。然而, 目前技工院校的德育内容没有充分体现职业特色, 且未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现实而得到及时更新, 难以满足学生及社会发展的需求。

德育评价主观 学校通常沿袭每学期写操行评语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评价, 且主要由班主任完成, 评价的主体单一, 主观因素多, 标准模糊, 难以发挥德育评价的作用。

创新技工院校德育的策略

针对市场诚信危机、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以及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信息化、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技工院校必须研究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身心特质、时代特征、职业特色的德育方式, 努力创新德育工作, 提高德育成效。

树立德育新理念 人的行动多半是靠理念支配的, 教师应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德育新理念, 深刻领悟教育的真谛, 以更好地指导学生正确地“做人”和“做事”。一是“以人为本”理念。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 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德育过程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现从“服从”向“服务”、从“批评人”向“培育人”、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的转化。二是“指导式”理念。教师不应再扮演道德权威和裁判员的角色, 而是要与学生平等地进行对话和交流, 指导学生对各种价值取向与道德规范的社会价值进行分析、比较和鉴别, 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个人的道德状况, 自觉地、合理地选择个人所应确立的、真正符合时代要求的道德品质。三是“生活化”理念。德育应通过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来进行, 应贴近学生成长的社会现实、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状况, 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 帮助学生“成人”与“成才”。四是“活动化”理念。道德是在活动中产生的, 学校应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种富有意义的、自然的、新颖的教育活动, 让学生主动参与, 积极实践, 以提高道德认知、升华道德情感、修正道德行为。五是“主体体验”理念。道德行为本质上是一种自主、自觉、自愿、自律的行为, 只有主体通过知识学习、交往活动、日常生活和职业探求的不断体验和感悟, 才能实现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整合, 实现人的成长、成熟。六是“和而不同”理念。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交往程度的加深, 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也随之逐渐形成。教师要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元导向的前提下, 尊重文化的差异性, 坚持道德教育的多样性, 提高学生对多种意识形态、多元价值取向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 注重学生自律精神的培养, 提高其自我教育的能力, 从而在多元价值观念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七是“职业化”理念。职业化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一个职业化的企业员工, 在外表、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应符合特定规范和标准。这些规范和标准, 既包括不同职业普遍认可和遵循的社会一般规范, 也包括由某职业特有属性决定的特殊的规范和标准。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职业化的态度和行为, 使学生具有崇高的职业情感, 健康的职业人格, 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尽快完成向企业员工的过渡, 实现其社会化、职业化及可持续发展, 以体现技工院校德育的职业特色。

科学设置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德育目标的构建既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要注重学生个体道德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学校在落实职业院校德育总目标的前提下, 在设置学校德育分目标时, 应做到:一要注重人性化。要体现对人的生命、尊严和价值的关怀, 要关注学生个性人格的培养, 开发其潜能, 使学生在现实道德生活环境中, 学会判断、学会选择, 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促进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二要体现层次性。学生不同的年龄、成长经历、道德现状和专业特点, 决定了学校既应确立全体学生普遍适用的道德目标, 也要有适合不同个体需要的层次鲜明的德育目标, 并应实施德育目标的分层管理, 从而使每个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都有所归依, 更好地发挥德育的引导功能。三要趋向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在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多元化办学模式、多元需求满足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 学校应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 在分析辨别、选择吸收、批判抵制的基础上, 学习和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德育经验, 使德育目标符合国际化发展趋势, 培养学生的适应生存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完整德性的人。

建构德育方法体系 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 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等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就决定了学校的德育在方法上既要讲究理论性、知识性,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人类道德生活的文明成果, 又要注重实践性、操作性, 使学生能在现实的道德问题上辨别是非, 在实际的道德行为中得到锻炼, 达到知与行的统一, 还要注重体验性、互动性和开放性, 实现从知识认知到情感体验及发展、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从封闭的校园到社会生活实践的转变。为此, 作为德育教师, 一要坚持继续发挥普遍适用的榜样示范法、说理疏导法、课堂讨论法、自我教育法、品德评价法等在德育中的作用并使之完善;二要灵活运用平等对话法、情感体验法、审美渗透法等充满人文关怀的能促进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发展和完善的德育方法;三要积极采用生活历练法、实践活动法、网络教育法等可以经过现实生活、实践活动把道德认知内化到学生个体价值体系中的德育方法;四要与企业深度合作, 创设工作场景, 针对职场心理, 努力探索视听教育法、角色演练法、模拟训练法、事件处理法、行为矫正法等培养学生职业操守的德育方法;五要大胆借鉴国外的价值澄清法、两难问题讨论法等德育经验, 善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和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众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并使之有机结合, 依托媒介的多样化, 创新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的其他德育方法, 从而建构出形式和手段多样化并具有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特色的德育方法体系。

丰富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只有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与学生所接触的社会生活相统一, 才能更具现实性与可行性, 才易于被学生广泛认可和接受。为此, 学校除满足职业院校德育大纲中所明确的内容要求外, 还应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 不断丰富、完善和活化德育内容, 注重尊重、诚实、爱心、良心、自信、责任、习惯等基础性道德教育;强化文明礼貌、真诚交往、以信立人等明礼诚信教育;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多元文化意识教育;突出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人格、职业理想、职业纪律、职业生涯等使学生具备职业化素质和职业化行为规范的职业化教育;加强公共服务意识、基本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教育;重视塑造健全人格、培养良好职业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索网络道德、生命观、生态伦理教育等等。从而使学生对德育的理解更加直观, 对美和善的判断与辨别更加清晰, 进而将其真正内化为道德规范,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提高在道德、价值问题上的行动抉择能力。

改革德育评价模式 德育评价对学校的德育工作具有导向、诊断、强化、调节和激励等功能。学校应创新德育评价模式, 在评价体系上, 应以德育目标为依据, 结合德育内容、专业特点及现代职场需要, 从学生现实的德育活动、德育行为出发, 确立评价的指标要素、评价标准、权重和等级;在评价主体上, 应有学校相关部门、班主任、任课教师、班级成员、学生个人、用人单位的参与;在评价方式上, 应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民主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注重自主评价、反思性活动评价、情境评价、案例评价和激励性评价, 使之更贴近时代、贴近实际、贴近学生, 增强德育评价的科学性、有效性。

优化德育环境 人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 必然要受到环境的耳濡目染。孟母择邻而居, 三迁其所, 古语云“蓬生麻中, 不扶自直”, 无不说明环境育人的重要性。因此, 优化育人环境, 充分利用和开发环境的育人功能, 对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指出:“欲知明日之社会, 先看今日之校园。”校园, 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 校园环境, 尤其是健康的校园人文环境可以使学生得到心灵的净化, 精神的提升, 情感的陶冶, 道德的发展。学校要通过构建涵盖价值目标、办学理念、教育理想、校风、教风、学风、校训, 以及校园自然环境布置、校园网站等体现学校精神的校园文化体系, 建设班级成员认可且充分体现其正确的思想、行动、言论、价值取向、思想导向、行为准则和公共舆论的班级文化, 创生包括物质、制度、行为、精神四个层面内容的能提升学生道德品质、促进学生道德人格形成的校园道德文化, 营造出具有尊重、公平、公正、平等、友爱、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等特点的良好的德育环境,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此外, 学校应精心选择并有效利用政府及职能部门、行业、企业、社区等相关单位, 历史古迹、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等教育基地, 乐于助人、热心公益、重情尚义、诚信经营的道德模范人物等社会德育资源, 为学校的德育服务。同时, 还应耐心细致地与家长沟通思想, 统一教育目标, 为学生的习德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学校德育最终要靠教育工作者实施, 建设一支由学校、政府部门、社会 (企业) 、学生家庭等相关人员组成的高素质强有力的德育队伍, 是增强学校德育有效性的重要保证。此外, 学校必须加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建设, 强调“身教重于言教”, 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 使教师以优秀的思想素质、道德水准、业务水平、表率作用教育和感染学生, 从而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4.

[2]王如才.主体体验:创新教育的德育原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4.

上一篇:描写梅花的名篇下一篇:我心中的最美教师(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