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烟雨任平生高一议论文

2024-06-22

一蓑烟雨任平生高一议论文(精选17篇)

一蓑烟雨任平生高一议论文 第1篇

一蓑烟雨任平生高一议论文

窗外秋风瑟瑟,细雨绵绵,路上的行人匆匆忙忙地寻找着避雨之处。此刻的我愁绪顿生,心情似翻江倒海般久久不能平静。

想我一路走来,实在令我痛心不已。面对冷面斜眼的嘲笑,刺痛心扉的误解,我无可奈何地绝望着。想到此生的辛酸历程,心思愈加的沉重,好似被这冰凉的雨点滴落在心间。

我走进这无情的风雨中,感受着风雨交加带来的痛楚。风像剪刀一样切割着我的皮肤,雨像铁钉一样刺激着我的肉体。我努力地睁开自己的眼睛,映入眼帘的是被雨水笼罩这的万物,朦朦胧胧。

麻雀躁动不安地在风雨中穿梭着,寻找躲避风雨的地方。有的麻雀焦躁地飞来飞去,最终被寒冰般的雨水夺走了生命;有的麻雀找到了避雨之处,都一窝蜂地飞过去避雨,抖了抖淋湿了的羽毛,聒噪着叫个不停。而高空中的大雁却排着整齐的队伍翱翔与天际之中,雨水被大雁雄厚有力的翅膀击碎。大雁昂头高鸣一声,好像在说:“没有什么阻碍能是我放弃南天的决心。”

昔日赵王勾践没有忘记不听劝告导致国家灭亡的教训,没有忘记给吴王夫差喂马的耻辱,没有忘记如奴隶一样给吴王夫差拉马车的羞辱。被放回赵国后,他立志报仇雪恨。他为了不被眼前的安逸消磨了自己的志气,每天吃饭前尝一口苦胆;为了使国强民富,他亲自下耕种;为了训练出强壮的兵马,他虚心听从别人的意见。终于等到了一雪耻辱的时候了,在赵王勾践的带领下,赵国击败了吴国。

面对人生的困境,赵王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终得以报仇雪恨。人生的真谛不正在于此吗:经得起风雨打磨的人才能使自己的.人生绽放出炫彩夺目的花朵。

如果没有韩信当年忍下胯下之辱,怎么会有他后来随刘邦平定天下的伟业;如果林肯当年不经历重重失败的磨砺,怎么会有他成为美国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的美誉;如果没有曼德拉在监狱度过的苦难日子,怎么会有他成为南非总统并一举释放南非黑人的壮举。

带我缓过神来,路上的行人已寥寥无几。雨渐渐停下来,太阳缓缓地探出头来,空中一道五光十色的彩虹格外耀眼。我相信经历过风雨后看到的彩虹才最美丽。

一蓑烟雨任平生高一议论文 第2篇

何谓穿林打叶声?外物扰也。

何解竹杖芒鞋者,予我臂助者也。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知外物扰而不为所动,任世事沉浮,路途颠簸依然缓步慢行,仿佛行山踏水,左右皆一派旖旎风光。这就是苏轼所爱之境。

易安也不让须眉――“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亦为忘物也。

一个“何须浅碧深红色”,便注定了她不囿于外物。曾见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唯叹风尘恶。她知道,没有一个人可以离开物,仅凭自己生存;她更明白,即使拥有世上所有的物,也难以让一个人生活得满足。物是生存的条件,而非生活的全部内容和归宿。

于是便需要忘物。哪怕被人讥为“孤芳自赏”,也要保持心中那一湾清流。恰如梓庆削木为璩,技艺高超皆因忘物忘己,舍弃一切欲望,顺其自然,使人工之物宛若天成,然而于我看来,忘物自然可嘉,忘己却未必可取,人之在世所求者,不过生尽欢,死无憾耳。

《周易》点明天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世事无常,是人力之所不及,无法控制,不如不以物喜,不以物悲,君子以自强求得旷然达观,外物扰我,不妨我内心淡然欢愉,此仍为忘物。李太白斗酒诗百篇,不是求世人对其“诗仙”的赞誉,而是写其所想,绘其所感,因而笔触如思绪天马行空,汪洋恣肆,究其根本,是为了让自己的情感得以抒发。因而外物只是成全他的潇洒,是为忘物而非忘己,求的是生尽欢。杜甫为民写诗,固然有世道艰难令他感伤的缘故,根本却是缘于他自身的责任感,是为了他不被良心谴责,不遭受道德被践踏的苦痛,是为了让自己没有遗憾。因此他忘却世事艰难,只追求本身价值的实现。外物是成全他的责任,亦为忘物而非忘己,求的是死无憾。

谁能忘却自己?谁又能彻底抛弃自己?恐怕没有人吧。即使是庄子,坚持淡泊寻求逍遥不也是对自己人生观念的坚守,是为了不让自己为外物所困,成就一个最本真的自我。

忘物,正是为了最终的坚守自我。正是因为忘物,才能超越于身世的坎坷沉浮,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然;正是因为忘物,才能不顾世道艰险,坚守内心的责任与信念。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于是才能行山踏水,歌尽诗三百;才能以笔作刃,刺透险恶人心;才能横刀立马,烽火狼烟一醉休,于是生尽欢死无憾。

一蓑烟雨任平生高一议论文 第3篇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

这首词词前小序介绍了词人写作此词的缘由。3月7日这一天, 词人和一些人到黄州东南30里的沙湖, 归途中遇到大雨, 结果是同行诸人都被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浇得狼狈不堪, 只有苏轼泰然自若, 并写下了这首《定风波》。

词的上片主要是叙事。词的开篇没有正面写雨, 而是写雨“打”在树叶上, 描绘出这样一个场景:头顶倾盆大雨, 四周声音嘈杂。面对这样的不利环境, 应报怎样的态度呢?词人说应“莫听”, 而且“何妨吟啸且徐行”, 在这雨中为什么不可以形态悠然、心态舒展地吟着诗词、吹着口哨慢慢走呢?而且拄着竹杖、穿着芒鞋远比骑马方便利索。披着一件蓑衣, 冒着漫天风雨, 漫步在崎岖的路上, 有什么可怕?

下片着重写雨后的景物和感受。骤雨已过, 云开天晴, 春风料峭, 略带寒意, 将词人原来的酒意吹醒了, 而山头却现出一轮西沉的夕阳。回望刚刚走过的风雨萧瑟之处, 已然是云消雾散, 斜阳也收敛了光辉, 一切都已成为过去。经过阵风骤雨, 一切又归于平静。

歌德说:“眼睛也许可以称作最清澈的感官, 通过它能最容易地传达事物, 但是内在感官比它更清澈。”这首词写词人路途中突遇暴雨的情形, 但词人不光通过眼睛, 而是以自我为主体, 以主体的种种感官为触角全方位扫描、接收客观物象。“穿林打叶声”是听觉接收的声响, “一蓑烟雨”“山头斜照”是视觉的收映, “料峭春风”是触觉感知的结果, 而“竹杖芒鞋轻胜马”是内在感官的独特感受。词人调动起所有的感官系统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接受了一次倾盆大雨的洗礼。

文学作品往往呈现出实象世界和虚象世界的二重世界。实象世界指的是作者描绘的客观世界的图景;虚象世界指的是作者叙述的“心灵世界”, 也就是作者宣泄情感展示心灵的深层意蕴。阅读文学作品需透过其客观实景呈现的世界, 深入到作者展示的心灵世界中, 因为古诗词意境的美学本质是“境生于象外”。也就是说艺术经典会由具体实象辐射出虚象, 由实景跃入艺术虚空, 从有限超越到无限, 从对外在客观实景的观赏领悟到生活的真谛。这首词里通过各种感官呈现出了实象世界, 那么, 词人在雨中漫步的场景和感想背后, 又要展现什么样的虚象世界呢?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 (公元1082年) 春天。元丰二年 (公元1079年) ,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抓进监狱, 关押一百余天, 受尽从肉体到精神的侮辱和折磨, 经多方面营救, 幸免一死, 公元1080年以罪人身份到达黄州。把黄州的贬居生活看做苏轼生平中的一个短暂阶段, 多少低估了这次贬谪对他的心理打击, 正像做恶梦的人并不知道眼前是不会延续太久的梦境, 当时的苏轼也不知道何时才能走出厄运。按一般的推想来看, 苏轼的政治生命很可能就此结束, 这种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这首词写于苏轼到黄州的第三年, 我们来看看苏轼在经历沉重的苦难之后, 在词中流露出怎样的人生态度:

“莫听穿林打叶声”这第一句就很有哲理性。无论是在大自然的风雨之中, 还是在人生的风雨之中, 都需要一份定力和持守, 就是古人说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穿”和“打”两个字把打击的力量写得强而有力, 但是“莫听”两个字就把它们全都否定了, 这就是一种定力和持守。“何妨吟啸且徐行”, “何妨”写得多么潇洒, 词人说, 我选择的路我仍然要走下去, 而且我过去怎么走现在还怎么走。所以, 这两句表面上写的是途中遇雨, 实际上是写词人面对人生中的打击与摧伤时所表现的一种境界。“竹杖芒鞋轻胜马”, 不需要欲望的满足, 不必等待条件的成熟;“一蓑烟雨任平生”, 任凭一生遇到多少风吹雨打, 我都不怕。——写到这里, 可以看出词人写的已经不是大自然的风雨, 而是人生的风雨了。

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既然朝廷不给我兼济天下的机会, 至少也清净逍遥, 谁不想逍遥自在地生活呢?我觉得这才是人追求的最终生活境界。

“一蓑烟雨任平生”是我最喜欢的一句。我没有什么身外之物, 下雨也只要有一件蓑衣就行了, 管你三七二十一。燕子很轻盈才能飞得很敏捷。风筝很轻, 才能飞得很高。人只有不被名声荣誉所累, 才能领悟人生真谛。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当经过了人生的风雨, 感到寒冷的时候, 忽然间一抬头, 看到了山头那西斜的太阳, 你就知道下雨之后终究会晴, 你就会对人生有一个比较彻底的认识。“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回头看看过去所经历的“穿林打叶”“雨打风吹”, 在我的心中既没有风雨, 也没有晴天。“风雨”是打击, 是不幸;“晴”是温暖, 是幸。有的人把打击和不幸看开了, 对温暖和幸福却不能看开。而词人却说, 无论是打击和不幸, 无论是温暖和幸福, 对我的心都没有干扰, 都不能转移和改变我。风雨是外来的, 我还是我;晴朗也是外来的, 我也还是我。此时的苏轼已经有了一种超然, 有了一种坦荡, 有了一种与天地山川相通相融的清澈。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 把苏轼在黄州时期形成的这种“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 称为“脱胎换骨”, 称为“男人的成熟”。

这首词给我们以心灵的震撼力, 不仅在于它表达了一种凡人难以步趋的潇洒和从容, 一种在苦难中体验生命价值的深沉, 一种饱经忧患仍然对人生与社会保持热情的豪迈与旷达, 更在于词人以他平生的行为实践了他的人格, 而不只是在作品中流露了他的人格。

黄州之后的苏轼, 能够以这种超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苦难, 又能尽己之力为当地的人民做事情。被召回朝廷后, 照样说正直的话;被贬官在外, 照样为百姓做事。在密州救过旱灾, 在徐州救过水灾, 在杭州疏浚西湖, 在惠州修建桥梁, 60多岁被贬海南儋州, 依然为当地老百姓看病, 教他们打井, 开办书院。

一蓑烟雨任平生 第4篇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如此悠远,又这般迫近,仿佛绽雪的梅瓣,淡淡的,却又浓得化不开。淡和浓,都只为那飘忽的暗香。

一盏香茗,悠然;一曲广陵,淡然。满室微苦的氤氲里,挥之不去的是那抹淡定的背影:粗布麻衣,终掩不尽儒生的风流;骨骼匀停,却流露出赤子的真纯;红尘辗转,亦隐亦仕欲忘何曾忘;漂泊半生,君君臣臣不老江湖梦。

东坡,一个千年的传奇。在他的身上,仿佛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让人不自禁地想要靠近他,知道他,了解他。但又总是与人群保持着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距离,即使能够无限接近,也仅止于接近。我们从来不曾真正看透东坡——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这样写道: “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我们未尝不可说,苏东坡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珈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

东坡的一生,始终游走在入世(儒)、出世(道)和遗世(释)之间。那些原本剪不断、理还乱的矛盾,却让他演绎出了理所当然、浑然天成的意味。从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东坡在心灵识见中产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观:

“人生最长也不过三万六千日,但是那已然够长了;即使他追寻长生不死的仙丹露药终成泡影,人生的每一刹那,只要连绵不断,也就美好可喜了。他的肉体虽然会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辈子,则可成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可以闪亮照明,可以滋润营养,因而维持众生万物。这一生,他只是永恒在刹那显现间的一个微粒,至于究竟是哪一个微粒,又何关乎重要?所以生命毕竟是不朽的,美好的,所以他尽情享受人生。”

若有似无,所以淡;挥之不去,所以浓。然而,淡和浓又都湮没于虚无——寒梅如雪,凝雪如梅。天地之间,只是白茫茫的一片,沧桑,却无痕。

于是明白,何谓“大象无形”,何谓“大音希声”。

东坡的文字中自有一种风骨,超尘却不脱俗。正是因着这样一种风骨,他的文字才拥有了最为广博的吸引力——无论是布衣,还是名士,无论是同代的人,还是后世的人,都能在其中品出属于自己的味道——这种味道不拘一格,却是一般的刻骨铭心。只要尝过一次,一辈子就再难戒掉了。

东坡曾说,做文章“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寥寥数语,不仅概括了他的为文之道,更流露出他骨子里的道家气质。率性而为,随意挥洒,即便因此注定了半生的流转,亦是不悔。

然而,东坡兼具一颗与生俱来的悲天悯人之心。于是,为了他的“天下”,他又必然要走进万丈红尘,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东坡的“天下”,远不止于庙堂之上的君君臣臣,而是囊括了所有红尘行走的人。他曾这样评价自己:“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而在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中,有这样两句话恰到好处地诠释了东坡的品性:

“因为他爱诗歌,他对人生热爱之强使他不能苦修做和尚;又由于他爱哲学,他的智慧之高,使他不会沉溺而不能自拔。

“因为他精通哲理,所以不能做道學家;同样,也因为他深究儒学,固也不能为醉汉。”

东坡的出尘之心和入世之心与生俱来,宛如静水流深。他并非那些曾经意气风发的青年,因仕途失意才不得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自始至终,他都在红尘的边缘,流浪,放逐,徘徊。

在高空飘逸飞翔的苍鹰正好是人类精神解脱后的象征。出尘,或者入世,东坡从没有停止过这方面的思量。

然而,这一次,他几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当时正是仁宗皇帝当政时期,这位北宋历史上最好的皇帝,让东坡看到了兼济天下的可能和希望。仁宗对苏氏兄弟颇为器重,他曾经这样评价东坡和子由:“今天我已经给我的后代选了两个宰相。”

个人以为,早年东坡对入世的执著,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这份知遇之恩的影响。熙宁四年(1072年)东坡携眷离京后,度过了他一生当中最惬意的一段时光。其间,他做诗甚多,以天真快活的心情,几乎赤子般的狂放不羁,将心中所感尽情歌唱出来。

猿吟鹤唳本无意,

不知下有行人行。

东坡兄弟二人曾在颍州河的船上共度一夜,吟诗论政,彻夜未眠。二人论政的结论,后来东坡写在一首诗里,其中有句为:

眼看时事力难任,

贪恋君恩退未能。

上句很有儒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意味;而下句则道出了做出这种选择的原因,是因为感怀君恩,更是为了报偿君恩。那么,这里的“君”指的是哪一位皇帝呢?这时,东坡已经历了北宋的三任皇帝——仁宗,英宗和哲宗。英宗在位时间极短,与东坡并没有太多的交集。哲宗心地善良却野心勃勃:他对新法的盲目推崇,导致“小人”当权,民不聊生;他对佞臣的偏听偏信,使得御使台形同虚设,忠良饮恨蒙冤。这样的皇帝,是让人“退”意横生的,几乎所有仁宗在位年间的名臣儒吏都离开了——欧阳修,司马光,张方平,富弼,范镇,韩琦——这些名字见证了北宋的恢宏,却也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有一位先贤曾经说过:“当排除了所有的不可能之后,剩下的那一个,无论看起来有多么的不可能,它也是真实。”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或者说,我们不得不相信,令东坡“退未能”的是已然驾崩的仁宗皇帝——因为他的一句赏识,东坡心甘情愿地背负起整个“天下”。

其实,这也是很可以理解的。每一个中国文人,都有一颗入世之心,即便是东坡,也不无例外。东坡的与众不同,仅仅在于他同时拥有一颗入世之心和出尘之心。初出茅庐,满腔豪情的时候,如果遇到那么一位皇帝——他抛却世俗之见,纯粹以才论人,不问出处,也不论年龄;他从上位走下,以一个长者的悲悯将“天下”托付;他的举手投足间,让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一个盛世的希望——试问,怎能不令人为之动容,为之折服呢?而一生当中的第一次动容,第一次折服,又总是格外难以忘怀的。

于是,东坡几乎用半生去纪念这份“君恩”,去报偿这份“君恩”。二十年间,他在出尘和入世之间,选择了后者,毅然决然。

“乌台诗案”之后,东坡开始了他半生的流转,他的出尘之心逐渐显露。谪居黄州的时期,是东坡人生的“成熟期”——无论是艺术上的,还是思想上的。

在《临江仙·夜归临皋》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东坡在出尘和入世之间的困顿。并且,经历了太多官场的黑暗,目送一个盛世远去的时候,他似乎更倾向于出尘。元丰六年(1083年)四月的某个夜晚,东坡醉酒而归,无人应门,面对大江和扁舟,不禁思绪飘零,于是击节而歌: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觳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一句“何时忘却营营”,是半生仕途的无奈和疲累;一句“江海寄馀生”,是灵魂深处的召唤和希冀。年轻时是“贪恋君恩退未能”,时下却是“欲归江湖归不得”。东坡,似乎注定要陷入出尘和入世之间的矛盾,至死方休。

万丈红尘,吾谁与归?思之不得的时候,东坡开始转向佛教的研习,希望藉此来平复内心难以言说的苦闷。

于是,才有了那一首千古绝唱: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是返朴归真后的扪心自问,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一句“也无风雨也无晴”,便是东坡对他一生犹疑徘徊的回答。

余秋雨先生《苏东坡突围》中的一段话,对东坡的气度做一点概括: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滑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器,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一蓑烟雨任平生散文 第5篇

去看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不是震撼,是发自内心的感动。在那些微光的洞窟里,面对佛祖,是真的心存善念,不敢有一丝一毫的痴心妄想。很久之前,就被“佛祖拈花,迦叶微笑”的典故打动过。这般心心相印,妙不可言。应该忘掉尘世的多少纷纷扰扰才能恰逢其时地妙悟其意破言为笑啊?

我必须得承认,我是一个心浮气躁的人。

开始喜欢禅语的时候,也是开始喜欢莲花的时候,从来都是婉约细致,从容绽放,无证无求,轮回静守。原谅我的浮躁,有些时候,我还是想躲进安静的流年里,让那些颠沛流离的殇随遇而安,从此不再奔波流浪。

“禅是一枝花”我暂且相信它是一朵嫣然绽放的莲花吧。可是,我只是个单薄的凡人,不能破解纷繁复杂的花语。世间万千景象变幻莫测,我不想在这劳碌奔波的日子里与它们一一抗衡,生活如水墨青花,又何惧刹那芳华呢?所以,我开始学着在阳光下安静地微笑。

忽然想起一句话:只要你微笑,便面如春花,定是能感动人的,任他是谁。三毛微笑,荷西一定也被感动了。唱歌吧,像没有人聆听一样;跳舞吧,像没有人欣赏一样;去爱吧,像不曾受过伤一样。记忆里总要有那么一时三刻是为自己而活吧。

“我很想保留一个地方,让我独自呆在那儿,让我可以在那里爱,不知道爱什么,既不知道爱谁,也不知道怎么爱,爱多久,但要自己心中保留一个等待的地方,别人永远都不会知道,等待爱,也许不知道爱谁,但等的是它,爱。”如果这是杜拉斯对自己的独白,那么她现在依旧特立独行地呆在那儿吧,等你,或者,寻你,在云之巅,山之幽,天之涯,海之角。

不是青丝染霜,镜鸾沉彩的年纪,就该少些怅惘情绪,心满意足安之若素地生活不一定是黯然无光百无聊奈的生活。弘一法师道: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这般透彻的人生领悟怎教人不心安?我曾经在鎏金般的锦绣时光里踯躅喧哗,步履蹒跚地赴一场场幽闭而又绚烂的华美。却不曾想流水东逝后,只剩下一团花香水雾和一句“锦瑟年华谁与度”的扪心自问。

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萧索疏影季节里终于不想再任性忧伤。眷然顾之,是因为懂得。那些合掌白莲花未开的懵懂,终于滤过尘沙,亭亭玉立,婉若清扬的淡雅芬芳。

一点霓虹,迷蒙的幻影,错综复杂的是自己的心情,睹物思人,都是过往的浮华,物是人非又奈何?不在夜幕的斑斓里凭吊这来了去了走了停了的莫名和烦忧。时令徙转的间隙,一举手,一投足,以信誓旦旦的姿势流盼,兜兜转转,最后,心无旁骛地支撑起未曾毁损的精隽安宁的生之意念。够了,能这样安之若素地生活就够了。

一蓑烟雨任平生散文 第6篇

弹指流年,若大江东逝,淘尽千古的繁华与寂寞。那些如烟而逝的故事,却上眉头的相思,虚怀若谷的豪迈,才媛风流的韵事,似一片玉柳枝叶,碧绿于那轻剪的一季时光,而后被秋风横扫,凌乱入泥。唯有那梦卧于翰墨书香的诗词古文,绝唱千古,源远流长。

总爱踏着文字穿越到你千年前的生活,在浓妆淡抹的诗篇里感概人生浮沉几度,世事不过大梦一场。你瀚海的胸襟载得动千载哀怨,我似一叶轻舟,却总也划不到你汪洋的彼岸。夜色中,一抹烟云残缺掉月亮的眉梢,而今的黄州早已不见当年的孤寂凄冷,那单飞的雁影,可是你当年缥缈过的鸿影?我躲在这沙洲寂寞的一隅瞭望,却再不见你独来独往,幽幽怅恨,早已如孤鸿般坠入浩淼的苍穹,无影无踪。

当《水调歌头》合着优美的曲调回旋在冰冷的空气中,余音袅袅,不绝如缕,问世间有几人如你这般千古豪迈,让世人惊叹至今?月影娟娟而上,如水的月光织成华美的轻纱绾在大地的衣袖之上。十五的圆月媚如仙女醉人的笑颜,我羞怯地偷看她一眼,真想知道她是否还枕着当年的玉宇琼楼入眠,是否思念千年前与你共舞的那个夜晚——烟柳笼纱,曲港跳鱼,圆荷泄露,清景无限。拈朵微笑的花瓣,插在她的轻纱之上,感谢她为离别的相思扯起红线,即便天各一方,我们都能共守这位美丽的婵娟。

禁不住魂牵梦萦,我在黄州的桥头寻找当年的风月琼瑶。春夜里,云霞翠轩,柳丝风片,烟波画船。今夜,芳草依旧碧连天际,你是否还会以清溪月色做枕,以芳草绿地做毯醉眠于此?而后夜渐阑珊,鸟鸣莺啼,梦醒春晓。微风皱起一溪春水,我用芊芊的指尖弹奏你浪漫的词牌,翠翠的琴声若春雨般零落溪面,桥边的蔷薇花和声婷放,究竟是谁的`词曲经久不衰,醉倒流年?

夜色黛黛,薄雾淡抹,一场酥油般的春雨过后,嫩绿娇红处越发生机盎然。杏花微雨,花褪残红,一对燕影低空掠过,我沿着蜿蜒的小路,寻找你路过的绿水人家,那里是否还有佳人嬉笑?以我十分情深,可否换君几许回眸?而今,燕子楼空,空锁楼中燕,我于嫣然一笑的月色中,寻找你疲倦的影子和梦,顿感风住尘香花已尽,物是人非事事休。

一蓑烟雨任平生散文 第7篇

奈何是夜,墨染苍穹盖四野。

繁星悬挂,流辉倾洒。

春江花月,碧柳垂帘。

潋滟清波旖旎了树下徘徊的倩影,

三千青丝如瀑,飘舞着的是流年的温情。

一泠杯中月,

饮不尽百转千回的柔情和朝暮的眷恋。

心醉了,心睡了,

梦里相思树的花瓣纷纷洒洒。

//

指间流沙,芳华刹那。

一个人在风轻云淡的日子里,

捧着诗册,在桥上看那川流不息。

那一些低吟浅唱的时光,

氤氲了回忆的画册,

逝去的音容笑貌定格成永恒,

在老去的那一刻于夕阳下唏嘘,

岁月的歌声悠扬,悠扬。

//

在风和日丽的午后背倚着桂树,

促膝凝望远方,炊烟几道,

鸿雁齐飞,白云苍狗。

云水禅心,轻轻张开双臂拥抱万物,

领略这大自然的温柔,

聆听清风在耳边呓语。

人亦如树,年年岁岁,

在不经意间被韶光刻下年轮。

//

雨霁云销虹桥现,

良辰美景,泼墨赋诗总相宜。

道是新词强说愁,

却把旧恨,三言两句平仄中。

叹往昔,醉不知。

今朝一梦,流年蹉跎。

//

冷风衣单不胜寒,烟花不暖少年心。

扶琴起舞声声泣,庭前轻叹葬花吟。

萧声咽,笛声残,梦把愁丝断。

空凭栏,飘絮乱,楼空人已散。

红尘茫茫,白发苍苍,最是憔悴样。

书信行行,墨香隐隐,无奈两相忘。

//

陌上凡尘多愁绪,冷暖沉浮人自知。

天涯黄昏共落日,花开花落莫相离。

清词雅韵提笔赋,香山饮水便成诗。

少年不知离恨苦,老来垂首空叹息。

//

一腔豪情已作古,

满怀疲惫归乡去。

道一声罢了,

旦复旦兮,缥缈远方何处寻觅?

且许我驾一叶扁舟,

沾满一身烟雨,

一蓑烟雨任平生 第8篇

淡然的心是苦难的试金石,其纯度、厚度决定了人生的高度。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唱出了在人生低谷的高歌,他淡然、洒脱,把苦痛化为乐观的醇酒,于苦涩中透着清香;李白“直挂云帆济沧海”喊出了千百年来永不褪色的乐观,他豪放,自在,把浮沉视为淡然的一啸,即使坎坷,也要承受。

不要向往大同社会的美好,因为那显得太乐观,太虚拟。只有注入淡然的乐观,才会触摸得到,感受得到。不要向往小国寡民的清淡,因为那显得太消极,太悲观,把无彩的世界由缤纷涂抹成了灰白色,古老而苍白。而“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淡然脱俗,才能把自己从混沌中解脱出来,把思绪搓成一道亮亮的线:不为痛而悲,不为喜而狂。

淡然的心要向后不悔痛,向前不仿徨。向后,我们回忆过去,品尝着自己酝酿的人生之酒,虽然有些苦涩,但历经时间的发酵,或许有一天,它会发出绵长的醇香;向前,我们展望未来,踮起脚尖,正如歌者所唱:前方虽不是天堂,即使失望,也不能绝望。正所谓:向后,不能太过忧伤,要重拾行囊,即使只剩一点干粮的残渣,也要珍视过去的悲离事、欢笑情;向前,不能太过狂喜,调整心态,步步为营。不沉湎轰轰烈烈的过去,它太沉重,淡然会把它化为一笑而已;不渴求“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将来,太过雍容繁华,淡然会把它化为心的悸动,仅此而已。

调整自己的心态,用淡然来装点雨后彩虹,会更绚烂迷人。不叹世事无常,也不叹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看看天,便会舒慰很多。擦亮自己的双眸,用双臂还世界一个拥抱,站在扁舟上体味“春雨断桥不渡人,一舟撑出柳荫来”的欣喜,不狂躁,不堕落,才能体悟出慰心的淡然和水面拂来的清风。

名师点评

首先,题目“一蓑烟雨任平生”就给人以浓厚的文化底蕴。其次,作者通过对“淡然的心”的反复诠注,自然而然地引出要“调整自己的心态”的观点,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再次,语言华美,名句引用信手拈来。深厚的文学功底与题目相得益彰。

一蓑烟雨任平生散文 第9篇

年少时涉世未深,内心纯净如莲,并无几多烦忧,素喜于雨天漫步在羊肠小道,倾心感受绝美的气息,怡然自乐;然随着岁序的流转,原本澄净如水的内心被尘世侵染的纷乱如麻,满载着太多的羁绊难以释怀,以至于如今对昔日所憧憬的雨天徒生恐惧,生怕无意之中触动敏感的心弦,使多愁善感的我再平添几分愁绪。

自问我非心思细腻之人,不因落红缤纷而感伤,亦不因雨打芭蕉而落泪,但生性多情,且好沉思,难免会比常人多一份惆怅之感。

闲暇之余,独倚栏干,怅望远方,烟雨迷蒙,碧山隐匿,飞鸟绝迹,万景凄凉。一时间,积存已久的情思如山洪般涌上心头,不觉愁眉紧锁,心意阑珊!

有人说“雨可以洗净世间的一切尘埃”,为何偏偏不能涤净我的内心,杂乱之感反而是有增无减。待风停雨住之时,百转千回的思绪仍难以抚平,心中的阴霾终没能消散。也罢,一切皆是性情使然,又岂能奢求轻易更改?

一蓑烟雨任平生散文 第10篇

或犀利,或沉吟,他的文笔都干净出色。用的首页图片,是沉思的黑白侧影,遗世独立。

后来,我方知道那就是他自己。文如其人。

看到他发过来的第一张照片。在山顶,手扶城墙,微微俯身,文人的儒雅身影。是普通的样子,我看了一会儿,在想它哪里令人有所触动。为何过目难忘。

在开心网,不知哪一天成了他的奴隶,他给林绿取了个名字,绿林女侠。

信手拈来的巧妙。

后来,每天打开开心网,都会看到这样一条系统消息:您的主人不辞劳苦,亲自给您泡了一杯菊花茶。

我也曾玩过类似的游戏,不过奴隶买回来,就放在那里不闻不问了。

从表面看来是一件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他非常之忙碌,仍日日如此,有如对待植物一般照拂。我又相信这些他做来完全是本性,足见温润。想来对身边人会更为珍重。

任是南京人。他符合我对那个城市的所有想象。只有南京那样的地方,才会有这样温情挚诚的男子。

有时会在QQ上打一个招呼。我是习惯倾听的人。只是不知不觉中,情况就已经改变。任总是不忘同时问一句:那你呢?

你喜欢些什么?

你放假了吗?

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 第11篇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一蓑烟雨任平生 第12篇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文豪巨匠层出不穷,词人骚客星光灿烂。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到汉末的“建安七子”,从“唐宋八大家”到明代“前后七子”及“唐宋派”,苏轼无疑是最为耀眼的文人之一。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他是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都堪称一代大师,著述十分丰富。有《 东坡文集》、 东坡东府》等。

作为一名政治家,他爱国爱民、勤于政务、忠于职守、为民请命,为后人永远铭记;作为一位文学大师,他是中国超一流大文豪中最富有传统思想底蕴和传统文化积淀的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富有人情化的感情基础,他的文学造诣达到了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时至今日,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深刻性、思想性,一直深深地泽被后世,成为我们民族不朽发展动力的宝贵源泉。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这样评价苏轼:“东坡之词旷”。林语堂先生把苏轼当作自己心灵的老师, 说他是人间独一无二的人物。叶嘉莹先生以“超旷”二字来评价他。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也称自己最喜欢的文人是苏东坡。千百年来, 人们对苏轼始终有一种特别的喜爱, 苏轼以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学造诣征服了一代又一代后来人。“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完美地阐释了他词文的摇曳之美;“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完美地阐释了他词文的达观之美;“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椅寄倦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阐释了他的洒脱之美。《念奴娇·赤壁怀古》展示了他的豪放,《水调歌头》展示了他的浪漫之美。苏轼把他的旷达、他的豪放、他的不拘一格,文字的方式做了最好的诠释。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在《自题金山画像》中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苏轼出生寒门,22岁虽中进士第一名,但由于政见不容于人,在党争大起大落的北宋,一生三次被贬;加上与其感情甚笃的妻子王弗及爱子早逝。这些痛苦袭来,均非常人所能忍受。家庭的悲欢离合和仕途的跌宕起伏,没有让苏轼退缩与胆怯,而是学会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在春风得意的顺境中,他享受功名事业、江山风月、天伦之乐;在风雨交加的逆境里,他品位孤独凄凉、宦海浮沉、人生无常。难能可贵的是,苏轼能够把苦难和悲伤咀嚼成苦涩之美,超凡脱俗、爽朗豁达使得他的作品愈加充满艺术的魅力、哲理的深度和人生的感悟。他自称“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对任何事情、任何人、任何遭遇都充满爱心。

苏轼是超脱的,是豪迈的,是豁达的,更是智慧的。苏轼论记,不同与一般泛泛之论。史论中有思辩之美,政论中有思辩之美,游记中有思辩之美。 他的思辩不带有纯学术性或纯说教性的强辩和诡辩,而是以文学家的素养与天分去思考,因而呈现给读者娓娓道来的思辩之美,给人以启发,引起共鸣。

他不但能从正统思想做一般性的推论推证,而且能汲取各种思想从更深广的方面立论。《留侯论》论张良之所以成功,全得益于一个“忍”;《放鹤亭记》中,借云龙山人放鹤引申发挥,认为放鹤和饮酒这两种嗜好,可以致祸也可以为乐,关键在谁行之;《石钟山记》重新发掘到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更重在批评“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主观作风。

他敢于在前人未道处出新意,或索性推倒前人,大作翻案文章,观点振聋发聩、新颖独特、引人深思。在《贾谊论》中,他一反常人认为贾谊不得志是因为汉文帝不能用人的成论,认为贾谊是“志大而量小”,不能“自用其才”、“不善处穷”,而是希冀一次谋划即获重用。通过论证告诫有志之士应开阔胸怀,善于等待时机。

对哲学问题作深刻的阐述,也是苏文的一大特色,几乎贯穿他文章的大部。这些阐释,是对“禅”的认同,也是对“道”的顿悟;是对自我的回忆,也是对人生的思考。在《宝绘堂记》里,他提出“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在《超然台记》中,首先不是写台之修建与胜景,而是“先发超然之意,然后入事”。“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限。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体现了他对人生哲学的理性认识。

此外,豪放、智慧的苏轼身上偶尔也灵动地闪烁着幽默和诙谐。

他的一些杂文、题跋中常常流露出诙谐风趣之美,《刘伯伦非达》一文里,对“刘伯伦常以锸自随,曰‘死便埋我”进行挖苦,指出若真是达者,“死则已矣,何必更埋”。《石崇婢知人》里貌似玩笑的话语,对贪得无厌的王敦进行嘲讽。他的很多杂文、散文还体现了他质朴的民本思想之美,如《记先夫人不残鸟雀》寓含了对“苛政猛于虎”的叹息;《喜雨亭记》抒发了“无雨不能乐此亭,是亭以雨故方成”的爱民如子的清官形象。以苏轼之才,发苏子之思,成苏文之美,总结和发扬了传统,宣示和开创了未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连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都深感“瞠然不能及”,类若“流连光景之辞”,笔者“皆略而不陈,惧亵也”。

苏轼是一位将现实性和超越性融为一体的智者,他的人生智慧来自于对中国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理想与实践。儒家思想构成了苏轼的人格精神主流,让他在怀有建功立业、兼济天下的理想抱负的同时,拥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道佛思想则构成了苏轼的人生哲学,他的顽强、乐观、超然、积极的人生态度离不开此。

颠沛一生的苏轼虽然仕途偃蹇,命运多舛,长期外放,流落他乡。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追求,失去对生活的火热情感,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豪放旷达。“纵一苇之所如,凌万倾之茫然”,苏轼,他以自己的豪放、智慧和不羁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参考文献:

[1]苏轼文集[M] .北京:中华书局 ,1986.

[2]苏轼诗集[M] .北京:中华书局 ,1982.

[3]东坡志林[M] .学津讨原本.

一蓑烟雨任平生作文 第13篇

只是一直以来,困顿在学校和家的平面里,不停地反复着。有时候想停下来,忙里偷闲,却又被身边飞快的气流推了跑着,措手不及。然而,这一天,我意外地发现雨,烟雨,真的可以让人沉淀,而那份闲适,竟是如此美好。

周五放学,天空飘着小雨,我一边咒骂这鬼天气,一边顶着雨在十字路口招出租车。雨淅淅沥沥的。像是给世界挂上了一层帘幕,这情景,倒是颇有几分诗意。我心急火燎地坐上出租车,心里盘算着这个周末的事情,脑子飞快地运转着,忽然,觉得手上、脸上竟有一丝凉意,直渗心底。我这才发现车窗大开着,雨珠就这样改变了自由落体的轨迹飘进了车窗,我下意识地想动手去摇起车窗,可不知道为什么又收回了手。

或许是想让自己清醒一下也好,想矫情一番也罢,我就这样静静地淋着雨。我伸手接着从天而降的雨花,任凭它在我的掌心绽开,再打湿我的衣物。不知不觉地,我的心里漫透着一份宁静,似是一切烦恼都被洗尽,与眼前这雨融合起来,我开始小心翼翼地打量起这个世界。瞧,车窗外的那家小店,那棵大树,似是从未留意过它们的存在,猛然间发现——原来我的世界里,在不经意间,错过了太多东西。

下雨天,十分拥堵,时不时地,车子会来个急刹车,我惊讶于自己今天所表现出的淡定。换作平时,我一定早已坐立不安,心浮气躁了。我突然庆幸起这样的堵车,因为这次堵车,我才可以透过车窗端详起这方小小的世界,我才可以触碰雨的恩泽,倾听到风的呢喃。我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旁边车辆里所发生的事情,听见车外经过路人的对话。原来——这个世界的这个角度,我自己,从来不曾仰望过。

前座的司机开始着急了,他拼了命地按着喇叭,嘴里还念念有词,我突然笑了出来,呵,这样着急也没用啊!四周的喇叭声开始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时不时地还有些胆大的自行车主为了抄近路从我们的车前猛地穿过。他们的脸上表情生硬、麻木,没有快乐。我开始思索,自己,也是这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吧。我此刻笑着他们的着急和浮躁之时,我又何常不在嘲笑自己!我忽然了解到了苏轼笔下的“一蓑烟雨任平生”!

哦,那场百年前的雨啊,竟然在不知不觉间飘落在今时今刻。我感谢这场不期而遇的`雨,让我有了半刻的闲适,让我体验了番超然物外的境界。

一蓑烟雨任平生作文 第14篇

历史的天平耗费千年的时光去细读五斗的份量。陶潜袖间一袭清风将功名抖落,只留下半截锄头,一轮皓月定格在庐山的云雾中。他沉醉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山野之乐,沉浸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盎然景色之中,只识得那“质性自然,非矫力所得。”只懂得在黄昏,饮醉所有的诗词歌赋,用文字丈量从桃花源到彭泽县衙的距离。他的旷达,悠然如大海深处的暗流,翻动卷起浪涛,如花中之菊,傲然屹于百花凋零之后。他尽显自己的逍遥,清淡人生。

人生,有时是“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苦闷所织成的,有时是“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豪气所充满的,有时由矿泉水淡淡的味道熬成的,淡中散发着人生百态。

这样的人生,是庄周梦蝶,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的逍遥,是与物欲横流的社会相隔的精神寄托。

这样的人生,如朱自清夜访荷塘“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定格在“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笼罩着轻纱的梦”的瞬间,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精神上的摆脱嘈杂的一次洗礼。

我想,在元丰五年三月七日那一天,沙湖道上的一场雨,洗褪了苏轼心上的冗杂的思绪。用坦然的心去面对“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蓑烟雨任平生作文 第15篇

老翁披蓑戴笠,几缕苍髯伴着微风飘荡而开,晶莹的雨露从他那皱纹淌下,他枯瘦的手掌握着船桨,徐徐划动。帆船已而遂停,老翁倚船头而憩,随即他拿出一支手竿,和缓地将其抛向水面,作罢,老翁闭目养神,犹在徜徉杏雨梨云。

时间如这波澜不惊的江面一般,缓缓流淌着,深山幽谷曾栖居着几只猿猴,此刻却不敢高声语,两岸青山连绵不断,似两条沉睡的虬龙盘卧,不曾粗声吐息。这是一幅多么静谧的幽山流水图:流水潺潺静如镜;猿猴寂寂不敢啼;诸岫巍巍亘不变。远远望去,那江上渔者似一缕云烟,轻如鸿毛;然则临近定睛看,那则是画卷韵味汇聚之处,岸边人手执雨具,但未尝亲至,恐煞其雅兴。

良久,老翁垂钓徒劳无功,背上箩筐曳舟临岸,岸边人噤若寒蝉,心惑不已,究竟是岸边人闯入水墨画中,还是画中人通灵,走出画卷……不可方物。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老翁至岸即席地,将鱼钩再度抛出,一如往昔。老翁目似瞑,意暇甚,嘴角扬起一道轻微的弧度,清浅双眉被氤氲所点染。望向这一幕,岸边人终是耐不住好奇心,上前一问:“老先生,钩上无饵,鱼怎会上钩?”老翁浅笑,悠哉悠哉回了一句:“姜尚垂钓尚且无钩,老夫啻无饵矣,垂钓之本,愿者上钩。”岸边人不语,唯恐扰其心境,怅然而去。

俄而雨骤,雨滴如弹珠般在老翁的斗笠上嬉戏,拍打在他那饱经风霜的面庞上,老翁不觉,仍浸淫于垂钓,待到鱼线稍许摆动,老翁手竿一抖,一条约莫四指宽的鲤鱼跃然而出,老翁展颜,将鲤鱼掷入筐内,随后负起箩筐,归于人间烟火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一舟,一翁,一鱼竿;潋滟,寂猿,两岸山。

老翁的身影在流岚间隐去,红尘之中回荡着他沧桑沙哑的声音:“浮世繁华,我自游离。”

一蓑烟雨任平生 第16篇

例如“才高九斗富满车,清静无为踱蹉跎,交得仙猿成挚友,仙桃松子酿酒喝”,这首题画诗,反映出陈雷创作禅画时的心境,而画中的罗汉,仙猿,又恰到好处的写出,人与自然的默契,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达成和谐安宁的自然环境,给世人一开启善良的蒙示,禅家的思想境界行善积德,修德修福的善心善念,融汇在禅画艺术中,对待万事万物,以慈悲为怀的心态,表达佛法的宏大,包容万物,理解万物和气,安祥的氛围,必会形成,在平静、平安中享受佛法的普照,心就变得善念丛生,爱生灵、爱生命、珍惜大自然所赐给的祥瑞神气,从中觉悟生存之道,亦讲究真诚、友善、和气、平静、远离撕杀,喧嚣,将浮躁的心浸沉于平静之中,用慈悲的心理,观看万事万物自然而然地洗去烦恼忧愁,化干戈为玉帛,友好相处,善待生命,这也许就是修善,修缘的开悟,而且在陈雷的禅画中,每~笔都充满对生命的真诚,对善良的觉悟,世人如能在此中觉悟,远离撕杀、争吵,宽和待人待物,其谐和之气必是文明社会应当具备的条件,也是平静生活中一种和平的氛围,世人在这种平平和和的社会中生存,那就会有爱心、真切、爱的祥和、爱的平静之生活内容,在此思想基础上陈雷的禅画中亦有思古接今的联想。

陈雷的《奇缘客》中表达这种思考。禅画艺术的研究已成为陈雷生命的一部分,他一边潜心佛法的探讨,一边将半生辛苦聚累的笔墨技法运用到禅画创作中。从幽静的画家村寻觅画中的意境,他把看到的,听见的,随着每天的思考写入禅画之中,感悟佛性的真谛时悟出人生的苦难,亦是一种历炼之后的通明,禅画中的意境融入当代生活之中,飘渺睿智充满诗的格调,清心寡欲中他开始更加专注艺术的追求,漫长又充满艰涩的苦味中,提炼,充满激烈的情绪,禅画艺术最关键的感觉,是在若有若无之中形成的一种思考,有时想到些艺术深层的东西,笔墨连在当时的思考之中,变得虚无、飘渺,甚至无法自己,有时想起些无关重要的线条必要的运用,竟感觉那点线的组合很难达成笔墨吻合的遗憾,感觉中很浅谈的东西用泼墨泼出时,也变得焦燥,急促静下心时,才发现无意中抒写出的画作,颇有意境,这意境似乎是神来之笔,陈雷说这也是在作画时,常有的心迹,我在有些空隔处很想再涂上些笔墨的,结果竟感觉那是本该空白下去的画面,多涂上几笔就抹乱了画面,也改变作画的心情。

这里可以想到西方绘画艺术,也多多少少影响了中国的绘画艺术,从当代许多大画家的作品中能看出这种通融的技法影响着当代国画艺术,当然也影响了禅画的创新及发展。西画的写实与抽象,在近代创作已经在影响中国绘画艺术,从学习油画的那天起,陈雷已经意识到写实与抽象画对中国画的影响,有许多当时意象中的技法,在多年的实践中已经得到证实,他努力寻求中国古代先贤以楷书的变化入画的感觉,又将草书的飘逸,结合西画的写实与抽象写意与写实中的意象规律,形成禅画技巧的变化,虚实相兼,有笔有墨禅画艺术,加深了禅画与国画,禅画与西画综合后的艺术技法的灵活运作,形成独到禅画笔墨艺术技巧的综合运用,不仅成功地发扬古先贤水墨艺术的变化,而且将西画的虚实明暗所形成的立体效果,展示在禅画艺术之中,大都在以意取象,以形传神的艺术手法发挥禅画艺术功效,其中笔墨兼施,形禅兼备的技巧在很大程度中发挥得淋漓尽致,给世人、感观认识与主观理念达到合情合理的笔墨效应,立体空间大,空白留位贴切上下呼应,错综衔接恰当,山水之间,人物之间,人物与山水之间形成呼应与变化!经营位置恰如其分,布局与设置大小随心,观者能读出平中见奇的艺术效果。

比如《长寿图》南极仙翁的刻化与神猿献桃的描写,直接产生动静相合的艺术效果,仙翁的衣带描写朴实平稳,面目慈祥,柱杖而立时的态势呈静中有动之态,仙猿献桃之势,动势中呈静,仙猿的两腿明显地呈大力着地之势,仙桃之大,其沉重饱满,让人看到仙猿献桃之时吃力的样子,可见其动势于笔墨挥写之中所形成的态势,达到人与物的相融合之后的动静相依。图中古松描写,细密恢宏,起到烘托效果,达到远景与近景相辅相承,空白与写实结合后的笔墨变化,仙翁的刻化以笔为主,注重飘逸之势,仙猿的描写以墨为主注重厚实,这种笔墨兼施的技法运作,是陈雷将禅画艺术融进西画的技巧后的又一变化,形成禅画的笔墨融合后的综合艺术效果,反映出技法的熟练及融会贯通后的禅画笔墨艺术的技法。在陈雷的禅画艺术中,不仅融入禅学中的善,而且将笔墨艺术达练综合形成一种创作,这是他学习古人,又区别于古人创作禅画艺术的笔墨运用,很大程度上发展了先贤在创作禅画艺术时的笔墨艺术,其中空间变化大,内容丰富,容量宽是他禅画艺术有别于古人创作的特点,也区别于当代画家创作笔墨艺术的格调,在师法自然的创作中,陈雷将意象的感情化切入笔墨中达成创作禅画艺术的灵魂技法,其中笔墨的操作尤显得灵动鲜活,化无形于有形,很多不可言传无法意会的层面,在他的笔下,细密地刻化出有形有色的画面,图势中的人物、山水或微妙或复杂,层层点染,明暗交汇,形成目之所及,手之能触的视觉变化,亲切又自然,祥和又微妙,能在咫尺之间观其形态知晓人物形态变化触动视觉享受的心理体验,一种美好的视觉享受在观读之中,得到体会与收获,这恰是陈雷禅画艺术给人一种微妙祥瑞的心理感召。

比如《妙悟图》中陈雷将罗汉平静的写在鱼游泉底、鸟入林的静态之中,用鱼入泉底、鸟入林的平静烘托出罗汉得悟后的平静,心态的平静,在飞鸟入林、游鱼入泉底的烘托中变得更加寂静,图中一只大鸟栖在一枝树杈上,那种静态,显示了罗汉入静思禅得悟后的寂静,达到上下呼应左右逢缘的艺术效果,不论是诗境、禅境都归一于寂静之中,图中的布局、刻画,位置经营,空间留白,达练干净、空灵处尤以“静”寂展示禅学真谛中的妙悟与祥和,其意在细密,墨在变化,粗细工放,大小随意,收放自如,该写的写得恰到好处,该收得收得心安理得,笔墨变化大,空间落差明显,有意无意之间,放墨收笔恰到好处,这不仅仅是陈雷禅画技法的成功变化,而且是他在参禅宁静时的心理,在静中见动势,于动中见静态的禅墨艺术的综合运用的发挥,我们不难读出陈雷禅画意境的个性张扬及笔墨发挥时的灵动,在参禅守静中将禅墨艺术发挥的上承古意,下传后人的精典图势,在这种图势中,张施有度,渲染得法,上下呼应,左右逢缘的巧妙发挥呈现了禅墨艺术在宏扬佛法,尽写禅心于笔底的鲜活变化,其中墨之厚重,笔之灵动达

到视觉感观与视觉效果相辅相承的力度,形成力透纸背的强合力,这种力度能在禅墨效果中张示一种平静及禅中意境。在陈雷的禅画中,意境的深邃,气韵的生动,围绕着佛法的宏大与禅墨艺术的厚实底蕴,最大限度地展示着宁静致远,参禅守静的禅心禅意,《鲁智深》图中的大自在,张示着除恶扬善后的善心善念得悟后的善缘善果,

《妙悟图》中张示着地有灵气,天有合,一片净土皆在人心的干净世界,

《奇缘客》中张显着旷世久等奇缘客,功成名就修大德的参禅宁静时的觉悟,尤其是在这幅图中山石描写与山下的云雾之势形成的奇丽景观,托出妙悟罗汉在岩石之上,平静等待奇缘客的到来,给人一种联想在极其宽阔山水奇石之间产生出来,其艺术感召力极为浓烈,而且这幅画面的奇峰怪岩,山间水势达成以势托势,势与势之间达成自然而然的顺畅感,大势所趋的意象中,尤其表现出旷世久等的寂静,这幅画中的奇思妙想见禅机于无形,达练传禅,气势逼人,尤其见思禅之静,张示着“地有灵气,天有合”的通灵之气。

在旷古寂寞中修得禅心待奇缘的主题意象挥写的淋漓尽致,从这一点上,我们不难看出陈雷的禅画艺术,那种承接千古的豪放。而且这种豪放在他的笔下,尤显得其势如洪,笔墨功力浑朴,其艺术效果明显地再现了一种古朴的文韵与气韵,高扬着中国大泼墨绘画艺术的承传与发展,这种承传的底蕴浓厚,而且脉络清楚,表达出大泼墨艺术那种恢宏的气势,承载着禅墨艺术的个性发挥。

陈雷在修道参禅过程中,思想境界之高,语言纯朴,心性达练,直到忘我忧愁不忘禅的境界里,创作之辛苦,参禅之真诚,甘于寂寞孤独地静心修禅悟道,研究禅画艺术真谛,以“逍遥自在”为乐,作画吟诗,参修佛法,他在孤独中依然用坦荡的心胸在观赏世界艺术的感觉,他谈到写实与抽象艺术的理解。人们在读毕加索作品时会感觉那种无法捉摸的线条在拉长,这种视觉艺术会让人感觉不适,心理会捉摸毕加索的画把人和树的状态,变得抽象化了,在中国绘画中那种再现自然美的韵味会产生一种自然美的韵味,这种韵味会让你在观画时产生共鸣的东西,那是一种来自,自然中的存在,只不过在画家笔下发挥创造了新的意境,这种意境影响人的心理变化,一种向往自然的美,这也是一种共鸣后产生的意境。

陈雷的艺术观点,是艺术有着很多共鸣的东西,不一定是把线条拉长,色彩加重就能表现出来,这里有韵味在和谐的氛围滋生一种宁静,许多繁杂的画里,简练过后,不仅仅有线条是否拉长的感觉,许多厚重的层面隐藏在笔墨的变化中,有些线条呈现出单调的层次时又显得过分理智,用在大泼墨添写上去,思绪就空虚,形成写实与自然超脱的明快,通达的感觉,这是切入山水水墨艺术之后的又一融合,有些或明或暗的感觉,能在作画时达到忘我的真实之中,满脑子里只有作画的心劲,别的什么别不想,也不问,只有禅画连自己都有些握不住笔时,才想到做饭吃,累得没法时,才坐下来喝杯水、抽支烟,只有一门心思地去思索禅画中的境界,那时,我的心理才无比快乐,我每天都在静寂中,走进须弥山中,捉摸着山中的石头,山上的菩提树,都有鲜活的花纹和被风雨敲击中过的痕迹,这是千载风雨击打过的痕迹,从这里能捉摸出山石的变化,古菩提的粗壮斑,在月亮下,在太阳里,在千古寂寞中,佛家弟子过程就在千载孤独的寂寞里,那真是“道本空虚,禅本无几世修行,几时枯,九重灵气顶上座,自是如来度春秋”的境界,心里就感觉通透舒畅,挥笔泼墨之时亦有许多灵气写在禅画里,恰是我感悟禅入水墨之后的理解,从而思索出山水水墨与禅墨相互交融后的变化奥妙,细腻,通达富有变化。

一蓑烟雨任平生作文 第17篇

苏轼与友人出游,逢风雨大作,同行皆狼狈,唯有苏东坡一脸洒脱,那是因为历尽风霜的他有一颗坦然面对的心;“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过多的期盼竟然成了一种负担,荆轲的失败不在于准备得不充分,而在于带走的太多,成了沉重。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像个幽灵,从不为出现做准备,也不因离开留下什么,这样的人生我喜欢。为灾难做准备,为风雨做准备,为一切可以想到的陷阱做准备,可谁又知道,真正的苦难总是以一种你永远无法预测变幻的嘴脸出现,你又怎能想到?于是,为了准备,你浪费了享受快乐时光;为了准备,你忽略了拥有快乐的权利。当真正的灾难来临时,你却手足无措,瞪着眼睛,叹息道:“怎么会这样呢?”于是,你很容易想起苏东坡,那个在风雨中高唱“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放男儿。

毕淑敏有一篇《提醒幸福》说得极好:“我们总是提醒灾难,预测灾难,为灾难做着各种各样的准备,活在战战兢兢的负担里,忽略着本该属于我们的快乐。可我们为什么不懂得提醒幸福呢?”

因为害怕失去,不肯去拥有,这是你为失去做的准备;因为害怕流泪,不肯去微笑,这是你为泪水做的准备。沉重的铁镣加在了原本湿润的心上,让它再也不会哭泣,你放弃你爱着的人,你放弃爱着你的人,不敢去拥有,不敢被拥有,这难道真是你的准备?为一无所有做的准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一蓑烟雨任平生高一议论文】相关文章:

烟雨江南美文06-27

烟雨江南的句子06-20

烟雨江南,不堪追忆美文06-16

烟雨江南优美散文诗05-21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什么抒情散文05-28

上一篇: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下一篇:学生公寓自律委员会安全部第一次整改计划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