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与科技创新

2023-02-27

第一篇:可持续发展与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论文

作者:杨杰 黄星君

时间:2007-11-21 21:38:00

来源:论文天下论文网

摘 要 以可持续发展为背景,运用生态学的整体论原则和系统科学基本原理,重点对科技创新在人类———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针对传统科技创新观的生态学缺陷,阐述了科技创新生态化是可持续发展核心的观点。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 生态化 系统

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和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发展观和新发展模式,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主张,是人类走出生态危机的一种理性选择。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智力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在人类面临生存危机的今天,科技创新生态化是国家、企业、科技创新本身可持续发展及人类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1 科技创新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保障

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的贡献是以技术创新为桥梁而实现的,技术创新既能将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商品化,又能通过技术创新扩散使其产业化,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对科技创新作用的研究可以溯源到20世纪初的美国,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首次明确地提出了“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活动更是势头不减、方兴未艾,许多国家都纷纷建立了国家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核心的科技创新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或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翅膀。技术创新能使名不见经传的企业成为行业巨头,甚至能使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如果忽视科技创新,即使是原本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也会坐失良机。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王安电脑公司的失败原因就在于将计算机的使用定位于办公室,而首创个人化电脑的微软公司后来居上,成为计算机行业巨头;研制出世界第一只石英电子表的“钟表王国”瑞士,因其工业决策部门偏爱机械手表而痛失良机,以至于钟表市场终于被积极创新的日本企业所抢占。科技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同样如此。众所周知,二战后在经济上曾是一片废墟的日本之所以获得了奇迹般的经济高速发展,就是因为该国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重视了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推动力。因为科技创新可以推动主导产业的更新换代,从而使经济结构的关键要素产业结构得到发展。纵观工业经济时代,历次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历次先导产业的出现及其更换,都是科技创新的成果。

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的循环螺旋发展,构成了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结构发展的历史逻辑。也就是说,产业革命是科技革命(科技创新高潮)来推动的。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主体仍属于工业经济,更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来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2 科技创新生态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2.1 科技创新在人类———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对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作用和机理,国内有几位学者曾有过探索。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结合系统科学的一般原理,本文对科技创新在人类———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胡皓、楼慧心两位学者概括的“基础系统思维”范式,当环境变化较小时,主要运用负反馈机制,对涨落加以衰减,以保持系统既有有序结构的稳定性,或在保持既有有序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使其结构———功能得到优化(亚范式Ⅰ);当环境变化较大时,主要利用正反馈机制,将某种涨落放大到宏观整体范围,实现不同宏观稳定态之间的转换,使系统适应或更好地适应环境的较大变化(亚范式Ⅱ)。科技创新在人类———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运行机制如附图所示:

附图中,路线①和路线②分别代表科技创新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两种不同作用机理。在路线①中,科技创新活动在与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与交换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尚在生态承载力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以有利于推动系统结构不断达到新的稳定有序结构的正向涨落为主。根据亚范式Ⅰ,自然生态系统运用负反馈机制对涨落加以衰减,保持系统既有结构的稳定性,此时如果科技创新充分注重了其生态价值,则会在保证巨系统稳定的前提下,使其结构———功能达到优化。显然,在路线①的情形下,人类有着可持续发展的光明前景。路线②所表示的是,科技创新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以负涨落为主,其干扰或破坏程度超过了自然生态承载力的阈值,根据亚范式Ⅱ,自然生态系统为适应这种变化,将运用正反馈机制把这种负涨落放大到宏观整体范围,实现向不同宏观稳定态的转换,如果人类不及时调控自身的行为,任其继续放大,这种转换最终会导致巨系统既有有序结构的崩溃瓦解,使其实现宏观稳定态的转换,那么,作为巨系统的人类子系统要想生存和发展,将是一个幻想。

由此可见,注重研究和开发科学技术的生态功能,发展具有较高生态价值的高新技术,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家洪银兴认为,“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技术进步的意义是实现资源代换。……随着科技进步,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受到的压力将会大大减轻”。技术进步对科技创新的要求就是科技创新生态化,这是预防和控制生态失衡与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其发展有助于人们自觉形成可持续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 2.2 传统技术创新观的生态学缺陷

关于“技术创新”的概念众说纷纭,继熊彼特的“创新是一个过程”之后,索罗提出了两步论———“新思想来源和随后阶段的实现发展”,缪尔塞在整理几十年来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认为, “技术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这些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指出技术创新是指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实现过程。也就是说,能否首次实现商业价值是衡量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它所侧重的是经济学意义,忽视了科技创新的生态学意义,存在着一种明显的生态学缺陷。

传统科技创新观的这种生态学缺陷与机械论世界观和传统的经济增长发展观是一致的,它局限于单向度的经济价值取向,以向自然索取资源能量和排放大量废弃物为特征,其技术原则和组织原则是线性的、非循环的,违反了生态系统的循环原理,在实践中必然引起生态环境的恶化,使技术异化为统治人、剥夺人自由的异己力量,同时使经济增长的空间越来越有限,最终弱化了科技创新的能力。在传统科技创新观的指导下,技术沦为人类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工具和手段,成为制造生态危机的“元凶”。

例如,臭氧空洞、城市“热岛效应”等生态环境恶化现象,与钢筋、水泥、含氟冰箱、空调、飞机、去污剂、杀虫剂等技术产品的大量使用是分不开的。

在高科技领域,存在着许多潜在的生态威胁,我们更不能熟视无睹。例如,航天技术拓展了人类的视野与生存空间,但它带来的废弃物给太空留下了安全隐患;基因工程技术在给人类的医学、新能源开发等领域带来光明的同时,也孕育了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因素等等,如不加限制地发展,只能“导致3D(deadly,dangerous and dirty),即有害的、危险的和肮脏的生物生态后果”。科技创新需要一种生态化转向。 2.3 以生态化实现技术范式的转换

“技术范式”是库恩的“科学范式”在经济学中的推广,它被公认为是技术发展的一种模式。技术史经历了从农业技术范式到工业技术范式的转换,而现代技术问题的日益彰显已经使人类开始为技术的未来发展圈定生态学框架。

在古代农业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原始技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基本上是浅层和局部的。而经过近代欧洲自然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以后,人类加工制造的技术能力飞速提高,技术存在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一方面人工生态系统迅速扩张,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范围也远较农业社会高;另一方面,大量废弃物输入环境,对环境要素的时空分布和动态范围发生影响,造成生态系统演进过程中的偏差,对人类生存造成威胁。总之,现代技术与大量制作人工物的生产方式结合,通过环境因素对生物要素产生影响,干预了生态过程,成为人类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工具和手段。

我们认为,科技出现异化现象的真正根源并不在于科学技术本身,而在于作为科技共同体的人们忽视了人工自然的生态价值,从而破坏了天然自然的平衡,而天然自然大系统平衡的破坏反过来作用于人工自然,使人工自然异化为恶劣环境的根源。因此,我们在“自然的人化”过程中,要大力进行生态技术创新,促使“实践的人化自然”系统不断进化,与天然大自然融为一体,推动人———社会———自然系统的平衡和进化。

简而言之,以生态化实现技术范式的转变,应在如下几个层面上努力:一是要进行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科技;二是要充分注重科技的生态价值,开发高科技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功能;三是高科技产业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要合理、高效、综合地利用现有资源,开发尚未利用的自然资源。 3 科技创新生态化的内涵特征

综上所述,科技创新生态化就是运用生态学或系统科学的整体论原则来看待科技创新在人类———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运用生态学思维于科技创新全过程之中,对科技创新的构思、设计、开发、成果转化、技术扩散等一系列环节提出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目标,在保证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开发科学技术的生态效益,坚持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相衔接,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作为根本目标,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绿色技术支撑。

科技创新生态化是人类在经济领域对可持续发展观的一种有效的现实回应,是循环经济的表现形式。它意味着把生态学观点引入科技创新领域,要求我们对科技创新的评价不仅要看经济指标,还要考虑到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这与可持续发展指标(ISD)概念是一致的。科技创新生态化并不是一味追求生态平衡而放弃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而是通过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来实现人自身全面的发展。

大力推行生态技术创新是发展科技创新生态化的关键。目前国内学者普遍认为,针对于环境目的的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统称为生态技术创新或绿色技术创新。技术层面的生态技术创新是指所有节约资源、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创新,包括绿色工艺创新和绿色产品创新;管理层的生态技术创新是保证绿色工艺创新和绿色产品创新顺利进行的“软技术创新”。因此,在研究开发、产业化和商品化过程中,企业应建立“资源———生产———产品———消费———废弃物再资源化”的密闭型循环模式,从而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产品的生态设计和生态消费等融为一体;同时,为保证生产出在使用过程中及使用后不危害人体健康和易于被环境吸收或可再生的产品,对于某些在短时间内无法辨明生态作用的新型技术产品,在传统的技术创新链中,应加入技术预见和生态实验两个环节,形成构思———设计———技术预见———开发———生态实验———成果转化———技术扩散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王殿举,齐二石.技术创新导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2 丁厚德. 经济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3 胡皓,楼慧心.自组织理论与社会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4 洪银兴等.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 陈彬. 技术创新生态化———一种思想的转向[J].桂海论丛,2003(2)

6 巴里·康芒纳. 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M]. 侯文惠译.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7 杨永岗. 高度重视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中的环境问题[J].中国环境管理,1998(2) 8 张成岗.“现代技术范式”的生态学转向[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3(4) 9 雷毅.高科技的生态价值[J].哲学动态,1998(9) 10 余谋昌. 生态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1 金涌,李有润,冯久田主编.生态工业:原理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第二篇: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它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质量与速度。人类实践证明,科技创新与伦理道德的关系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效益。科技创新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样才能为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服好务,实现可持续发展。

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则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它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质量与速度。而人类科技发展的历史也证明,科技创新与伦理道德的关系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效益。对于我国而言,科技创新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兴利除弊,更好地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真正实现经济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

一、第

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一、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质量与速度

在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上,有过三次不同的科技革命,但相同的是,每一次科技革命给人类所带来的都是经济发展的大步前进,而这种进步是其它任何革命所无法比拟的。18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科技革命,蒸汽机车等发明使工场手工业大大发展,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从而使英国国外市场急剧扩大,成为世界上当时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电力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得到创制、新通讯手段得以发明,使得世界市场出现,促使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关系进一步调整。二战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了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这些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变化,推动国际经济格局大幅度调整,同时也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

(一)怎样理解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是人类在长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认识世界事物的知识体系。技术是指人类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应用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以及物化的各种生产手段和物质装备。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

经济是生产或生活上的节约、节俭,前者包括节约资金、物质资料和劳动等,归根结底是劳动时间的节约,即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社会所需要的成果;后者指个人或家庭在生活消费上精打细算,用消耗较少的消费品来满足最大的需要。总之,经济就是用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获取较大的成果或收益。经济发展其实就是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所以,经济发展涉及的内容超过了单纯的经济增长,比经济增长更为广泛。

(二)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从经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讲,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最根本的动力。国际知名经济学家安德森·麦蒂森的研究显示:18世纪前,全世界最发达的西部地区的人均收入增长只

有0.05%,按此换算,1400年人均收入才能够增加1倍。可到了18世纪、19世纪,人均收入的增长增加了近1倍,从过去每年人均收入增长0.05%达到了1个百分点,按此换算,人均收入增加1倍所需要的时间从过去的1400年缩短为70年。进入到20世纪后,人均收入增长速度又提高了1倍,从每年人均收入增长1%变成2%,而2%的人均收入增长只需要35年的时间就可以增加1倍。到了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以后,即进入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像欧洲、美国这些发达的国家、地区,人均收入的增长还是每年还是2%,但是一批新兴工业化城市的人均收入增长每年达到了7%、8%。如果是7%的增长,那么,只需10年的时间人均收入就可以增加1倍。跟18世纪以前相比,为什么人均收入增长会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人类所经历的三次科技革命所带给我们的启示中可以清晰的看出,这背后的根本原因无疑是科学技术的创新。

(三)科技创新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质量与速度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加强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美国经济学家Ferguson Jr.和Wascher通过实证研究总结出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第一依赖因素就是科技革命和技术创新。 “高能耗、高投入、高增长、低效益”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科技贡献率较低,发展经济过于依赖能源和资源的消耗。以甘肃省为例,从经济增长方式来讲,甘肃省的经济增长表现为典型的投资驱动型,从1995年起算投资率呈持续走高趋势,“十五”时期年均投资率达47.59%,比“九五”时期年均投资率高6.26个百分点,2006年达到47.9%,至今维持在40%~50%区间内,始终大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消费来看,甘肃省最终消费率持续下降,1999年跌破至60%以下,2006年恢复到61%;生产总值净出口率多年来一直为负数,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贸易呈现为逆差,表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因素在甘肃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较弱。

当前要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一个重要的自变量就是科技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二、科技创新的伦理道德问题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效益

科技创新的伦理道德问题一直与近代科技进步形影相随,人们简科其为科技伦理,指的是科技创新活动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思想与行为准则,它规定了科技工作者及其共同体应恪守的价值观念、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科学伦理事关整个社会的发展前途,当然也事关经济发展的好坏。

(一)科技创新的伦理陷阱

从人类的发展历史来看,科学技术本是人类求生存、求发展的有力工具,但同时它也是一把有着“自杀力”的“双刃剑”: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使人类文明大大地向前跨了一步,但也使得杀人的兵器得到升级;核能的开发利用可以造福四方,但同时也让人类面临原子弹的毁灭性威胁;克隆技术让人可以死而复生,但却对人类社会伦理造成巨大的冲击。这种相伴相生却又相反相成的困惑,可能是人类所面临的空前绝后的一种伦理陷阱。

科技创新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控制自然和自身的能力,但是,科学技术在实际运用中所产生的新问题也日益突出。比如全球变暖、环境污染,比如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发展所引起的人类自身尊严、健康、遗传以及生态平安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存在,一方面是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副作用,另一方面也必将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生阻碍甚至是破坏。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在21世纪,科技伦理的新问题将越来越突出。核心新问题是,科学技术进步应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和进步的崇高事业,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建立和完善高尚的科学伦理,尊重并合理保护知识产权,对科学技术的探究和利用实行符合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政策引导,是21世纪人们应该注重解决的一个重大新问题。”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要求人类活动应当以不破坏生物物种的持续生存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持续生存为最低道德要求。

(二)科技创新的伦理道德问题影响经济发展的效益

科技创新有其本身的伦理困惑,这需要科技创新活动必须遵循一定的伦理道德。同样,经济的发展也需要规则,这一方面是经济发展自身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对科技创新的伦理陷阱进行规避的需要。经济通常是以经济行为的主体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为客观目标,而不是以整个社会、整个民族的利益最大化为客观目标,因此经济行为的价值效应通常具有局限性、短期性、低价值层次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如果与科技创新的伦理困惑相结合的话,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是不可小觑的。虽然这种结合的负面效用更多的体现在社会问题层面,但是其对经济发展的间接破坏作用也是不容低估的。比如国际恐怖分子、网络黑客等人员的高科技犯罪,其一方面破坏的是社会秩序,另一方面则是对于地域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更为深远也更为巨大的破坏与阻碍。

三、科技创新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因此就当代中国而言,经济发展至少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经济的适度增长。经济增长是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产品和服务的实际产量的增加,经济增长的实质是规模不断扩大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和社会财富的增殖过程。测量指标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经济增长水平和速度。二是结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包括分配结构、职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等,以及各个层次上的经济结构的变化。三是福利的改善,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提高。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居民收入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政府必须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使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益事业有基本的保障。四是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不能以危害环境为代价,可持续发展要求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不应影响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可持续性意味着维持本地、本国乃至全人类福利的自然资源基础,使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由此可见,对于我们国家而言,科技创新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为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服好务,进而实现十七大报告所提出的经济发展目标:“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0二0年比二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

新型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第三篇:创新与科技发展 教案

教学内容:创新与科技发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导入语:

爱因斯坦在幼年时曾惊讶罗盘的指针永远指向北方,并由此产生了对科学研究的好奇心。后来,他说:“我没有特别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一语道出了科学家成功的奥秘所在。

仰观茫茫太空。留心周围世界的每个地方,我们会发现许许多多有趣的现象和问题,需要我们去不断地探索和发现。我们如何才能开启奇妙的知识世界之门,步入科学的殿堂呢?

2、板书课题:

一、创新与科技发展

、科技发展靠创新

(1)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

情境活动一:

人类文明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创新的历史。火的发现,将人类送上了文明的第一级台阶,人类从此脱离了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文字的创造,使人类将自己的智慧结晶永久传递、永恒保存;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逐渐从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计算机的诞生,给人类的智慧插上了新的翅膀;因特网的应用,使“地球村”的村民在网上恣意遨游。

想一想: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

谈一谈:

列举事实,说明创新推动了科技的发展。(相关链接)

学生阅读教材以及相关链接内容思考、讨论

相关链接:

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

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在18世纪中期,也称工业革命。主要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和运用,它使人类由手工劳动进入机器生产时代。

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也称电力革命。主要标志是电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运用。人类从此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于20世纪40-50年代.广泛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其主要标志是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和空间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人类由此进入电子原子时代。

议一议:

为什么说“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你是怎样理解“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的?)

学生:①科技前进的每一步都是追求创新的结果;

②科学的本质是创新,科技发展靠创新。

(2)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

与时俱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是当代科技发展的主旋律.请同学们看一组数据:

据有关资料统计,人类的科技成果,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中叶是每10年增加一倍,当前则是每3-5年增加一倍。近30年来,人类所取得的科技成果超过了以往两千年的总和。据测算,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在19世纪为50年,20世纪中叶是7年,近年来,在一些领域这种周期进一步缩短,在微型计算机领域,甚至仅隔6个月就有一代产品问世。人类文明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创新的历史,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科技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同样离不开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社会的今天。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将更为广泛、更为深刻、更为迅速。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中人们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创新的重要和可贵。

(3)创新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

情境活动二: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科技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科技创新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在许多重要领域取得大量创新成果,许多方面达到国际水平:中国作为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参加了被誉为生命“登月计划”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了1%的测序任务,让全世界为之瞩目;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籼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顺利完成;高性能计算机关键技术的突破,使中国在竞争激烈的世界计算机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

议一议:

科技创新对我国发展和民族振兴有什么作用?试举例说明。

旧中国的历史不堪回首。总结历史的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中国要发展,民族要振兴,创新对我们尤为重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反之,则会被飞速发展的时代所抛弃。

那么什么是创新呢?

相关链接:(见教材P70页)

创新既是指一种精神,也泛指创造任何一种新的事物,同时也专指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发明创造。

奥地利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1921年提出的创新是指将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包括引进新产品,引进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实现工业的新组织等五种情况。这种创新概念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和应用。虽然创新的集中不同涵义各有其应用的领域和解范围,但他们的共性都是创造性。

议一议:

你是怎样认识创新的,请举例说明。

2、由好奇到创新

情境活动三:

葛晓峰是全国申请专利最多的个体发明家,他发明的载波录音、录相机等多项产品活的了国家专利局的专利。他小时候就对许多事物感到好奇:飞机为什么会飞?火车为什么会跑?轮船为什么不会沉底?这些在许多人眼里司空见惯的事却常常引起他的思考。一天,他到妈妈所在学校的实验室去玩,看见实验室桌上摆着一架分成七八个部件的天文望远镜,心中产生了一种神奇的欲望。一会儿,妈妈有事要出去,临走前叮嘱晓峰不要乱动实验室的物品。但他实在是讨好其了,终于不顾妈妈的禁令,动手把天文望远镜装好了。四个小时后,妈妈回来了,她看到那个组装好的天文望远镜,惊呆了;“好孩子!是你自己装的吗?这种仪器的拆装高中生都未必能完成啊!”就是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葛晓峰走上了创造发明的道路,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果。

议一议:

好奇心与科技创新有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讨论,展示成果,教师点拨

强烈的好奇心对科技创新有重要作用:好奇心是创新的最初动力;好奇心也会对人们产生消极影响。

说一说:

自己能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吗?

代表展示

(1)好奇心是创新的最初动力

揭开科学家成长的历史画卷,不难发现,许多科学家小时候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他们走上科技发明创造之路的起点,是创新的最初动力。

情境活动四:

英国著名的发明家瓦特在童年的时候,有一天看见壶里的水开了,蒸汽把壶盖顶得“噗噗”发响。对于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小瓦特竟发生了极大的兴趣。他目不转睛地盯着跳动不止的壶盖,一心思索着蒸汽的力量,在炉子旁边整整呆了一个多小时。姨母看见了,责骂他是个“懒孩子”。她哪里知道,正是这种强烈的好奇心和寻根问底的品质,使瓦特成了蒸汽机的发明者和创造者。

说一说:

有了好奇心就意味着能成功吗?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点拨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担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有所发明创造。只有那些把好奇心转化为兴趣,进而发展为志趣,多加观察、大胆设想、锲而不舍的人,才能从好奇的现象中探幽寻胜,才能最终有所发现和创造,从而打开成功的大门。

(2)好奇心怎样发展为创新

材料一:

保护好你的好奇心

很多少年朋友有远大的志向,长大以后想做一名科学家,这是非常可贵的。但是,如果问你,做一个科学家,最根本的禀赋是什么?你怎样回答?

无数的科学家走向成功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一个科学家,最重要的是有好奇心。荷兰科学家昂尼斯,对物质在通常温度下的表现不感兴趣,他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想知道各种各样的物质在很低很低的温度下,会表现出什么样的性质。美国IBm公司苏黎世研究所的科学家缪勒和柏诺兹,对常温下导电的物质不感兴趣,他们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想知道在常温下不导电的陶瓷,在很低很低的温度下导不导电。日本科学家白川英树,明知普通塑料是不导电的,但他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想做出一种能导电的塑料。美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不相信当时流行的观点:只有3种夸克。他怀着强烈的好奇心,一定要做个试验,看有没有第四种夸克。正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通过无数次科学实验,做出了伟大的科学发现,他们都获得了诺贝尔奖。

教师:有了好奇心并不意味着成功。生活中,好奇之心人皆有之,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有所发明创造。

说一说:好奇心怎样才能发展为创新?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点拨

只有把好奇心转化为兴趣,进而发展为志趣,多加观察、大胆设想、锲而不舍的人,才能从好奇的现象中探幽寻胜,才能最终有所发现和创造,从而打开成功的大门。

情境活动五:你想探索下面的奥秘吗?

UFo是什么,有没有外星人?如果有,他们在哪个星球上生活?

人的心脏为什么会片左边长呢?

动物有语言交流吗?

……

每个同学至少提出一个自己感兴趣但现在还不明白的问题,与同学们交流。试着对有的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

教师讲述:

在创新的道路上,只有那些把好奇心转化为兴趣,进而发展为志趣,多加观察、大胆设想、锲而不舍的人,才能从好奇的现象中探幽寻胜,才能最终有所发现和创造,从而打开成功的大门。

同学们,为了成才、成功,让我们扬起创新的风帆,搭起创新的桥梁,勇敢地去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吧!

三、我的收获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都掌握了哪些知识?

四、我的能力测试

请你选择:

、兴起于20世纪40-50年代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c

)

A、电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

B、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信息技术;

c、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和空间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D、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2、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有人认为“有了好奇心就一定能成功”。对此,你的理解是(

B

)

A、是正确的,因为好奇心是走上科技发明创造之路的起点;

B、是错误的,因为只有把好奇转化为兴趣,进而发展为志趣,锲而不舍,才有可能打开成功的大门;

c、是正确的,因为好奇是创新的使者,好奇是创新的最初动力;

D、是错误的,因为好奇心容易使人产生盲目从众心理。

3、对创新的含义,你的认识是(

A

)

①创新是一种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造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

②是指创造任何一种新的事物;

③指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发明创新;

④指将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

⑤指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人云亦云、墨守成规.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④⑤

4、许振超,山东青岛港工人。他三十年如一日,立足本职,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带领团队两次创造了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使“振超效率”扬名国际航运界。在新形势下提倡“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是因为(

c

)

①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②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③创新是我们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④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第四篇:企业创新发展演讲稿:企业技术创新与发展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环境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当前,市场越成熟,则愈趋于复杂和多变,竞争也愈显白热化。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已非易事,谋发展则更见功夫。企业必须不断地提升竞争力。为此,企业提出了许多战略战术,有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品牌战略,还有“以人为本”、技术领先等等。

这些对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都具

有重要的意义,但都还不足以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什么是核心竞争力?是人才?是技术?是资源?还是资本?都不是,全部加起来也还不是。我认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简称创新力,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xx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同样,创新也是企业的灵魂。人才、技术、资源和资本等都不是企业的灵魂,人才是可流动的,技术迟早要被突破,资源是可分享的,资金是有限的。唯有企业的灵魂是别人学不去拿不走的,唯有创新力形成的竞争力是独有且长久的,因此说,创新力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什么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指的是用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通过提高质量、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的经济技术活动。技术创新是贯穿企业活动的全过程,以获得企业经济利益为目标的一系列活动。有人说,企业经营是龙头、管理是基础、技术是工具,把企业分成了若干个子系统。技术创新不是企业的了系统,而是把企业的各个子系统进行有机连结并高效运转,从而实现企业利益。必须强调,技术创新是经济概念,技术创新以技术进步为工具,而不等同于技术进步。但是有些人却没有搞清楚,错误地把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发明新技术等混为一谈,其实这是两码事。技术进步是技术概念,是以技术为导向,追求高技术含量,高技术水平;技术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追求经济利益,追求长久的核心竞争力。再好的技术如果没有切中市场,就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哪怕获得了诺贝尔奖项也不能算技术创新。

创新力是企业组织技术创新活动并且取得技术创新成果的能力,是企业的灵魂所在,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企业如何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如何培育创新力?

一、观念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先决条件

观念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创新是基础的、能动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观念存在于人脑之中,是无形的,但时刻影响着人的言行。什么人的观念要创新?怎么创新?企业领导者实践技术创新后再来回答这两个问题。

首先要正确理解技术创新的本质意义,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是企业领导者的事。其次,实施技术创新要求企业领导者要切合实际地分配适宜的人、财、物资源,需要领导者进行组织和推进。因为,技术创新是贯穿企业全过程的经济活动,必须领导者才能推动;技术创新追求经济利益、解决核心竞争力,这等大事应该由领导者亲自抓。但现实中并非如此,往往在谈到技术创新时,任务就交给了技术部门,其结果自然是流于形式和浪费人力物力。可以这样回答上述两个问题:谁的观念要创新?——企业领导者;怎么创新?——身体力行去实践技术创新。

二、经营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关键

传统企业的经营要领是供销做买卖,根据生产需要去采购物资——即供应,工厂生产什么就卖什么——即销售。这种供销式的经营模式在新中国的企业盛行几十年,目前仍然存在。这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这种模式在人们的观念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经营是占据市场和实现市场价值的重要环节,经营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关键。企业经营要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两大问题,具体来说:一是要掌握市场需求,不但要掌握现实的需求,更要捕捉潜在的需求,做到洞察先机,这是经营创新的要点之一;二是要研究如何满足市场需求,更要研究如何能动地影响市场需求,这是经营创新的要点之一;三是要解剖自己、解剖竞争对手,发现对手优势和劣势,做到知已知彼才能制定有效的措施参与竞争。这就要求经营与技术有机结合,但现实中,企业往往人为地将管理、经营和技术分割开来,有人搞管理,有人搞经营,有人搞技术,人马都齐全就是拢不到一块,形成不了合力。这是什么原因?这就是因为没有按照技术创新的模式去组织企业的经济技术活动,企业的关键部位脱节所致。试想,工程师蹲在厂里不去研究市场、不去研究竞争对手,而是习惯于技术导向,搞了半天的技术进步,结果还是脱离市场的技术;经销人员不懂技术,只管推销,销售业绩稀里糊涂的好起来,又稀里糊涂的滑下去,卖不出去了,究竟是质量问题还是价格问题还是服务问题,搞得清楚吗?

经营创新要求我们先研究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市场今天要什么现在就做什么,市场明天要什么现在就储备什么。欧美国家企业的策划部门和商业工程师负责提出“做什么”,管理部门和工业工程师负责提出“怎么做”,企业领导者将二者融合起来进行决策,屡屡成功。巴西铌公司的商业部最初进入中国大陆的时候,先不谈商业问题,而是与钢厂进行铌铁合金化应用技术的交流,教会了许多钢厂使用铌铁合金,获得了可观的铌铁市场份额,这就是能动地影响了市场需求。可见,经营创新不仅仅是经营模式的转变,还要将先进的技术与先进的经营模式结合起来。

三、管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保障

管理的任务是解决秩序、纪律和积极性,

而调动积极性则是管理创新的核心问题。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管理创新要以调动人的积极因素为核心,要建立并有效地运行三大机制:

1.技术创新的投入机制。一方面,没有投入就不可能有创新,或者创新只是一种新的思想、新的概念,而不能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没有产出的投入则是浪费。技术创新的投入机制就是要辩证地解决好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2.技术创新约束机制。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创新则落后,没有创新的企业终将被淘汰。技术创新活动及其成果应纳入考核范围,影响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形成约束力。

3.技术创新的人才机制。一是用好现有的人才,使之充分发挥作用;二是加强自身人才培养,造就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三是积极引进有用之才;四是制定激励政策,奖励有功之臣。

总之,技术创新是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经之路。正确理解企业技术创新的意义,是企业领导者推动技术创新活动,扎扎实实做好观念创新,经营创新和管理创新,才能实现企业技术创新境界的提高,企业的发展也才获得永恒的动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五篇:科技减灾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朵志勇

(2013春季班)

【摘要】:农业生产是动植物的自然再生产过程,受自然环境的强大影响。这些影响导致了农业生产的波动性。自然界大范围的长周期变化或人为作用变化,如地质变化、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破坏等无疑都会对农业生产发生长期影响。不过,这种影响往往要通过长期积累才能在农业生产上反映出来。短期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气候的变化,尤其是灾害性天气,如旱、涝、风、雹等,可能导致农业生产年度间的剧烈变化。病虫害的爆发往往与气候的变化有关,也可能导致严重减产。因此,防灾减灾在农业生产中有着特殊的意义。

【关键词】: 农业灾害 科技防灾 减灾

【正文】: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古老产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特殊产业,然而,农业又是一个弱质产业。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历来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多少年来,人们在不断得到农业发展带来实惠的同时,也经常受到农业发展滞后的影响和困惑。有人说:“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入世后,“三农”问题越来越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也愈加关注农业的发展。温家宝总理指出:“农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已经成为制约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因素。”

农业为什么是一个弱质产业?为什么说农业真危险?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农业生产是动植物的自然再生产过程,受自然环境的强大影响。这些影响导致了农业生产的波动性。自然界大范围的长周期变化或人为作用变化,如地质变化、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破坏等无疑都会对农业生产发生长期影响。不过,这种影响往往要通过长期积累才能在农业生产上反映出来。短期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气候的变化,尤其是灾害性天气,如旱、涝、风、雹等,可能导致农业生产年度间的剧烈变化。病虫害的爆发往往与气候的变化有关,也可能导致严重减产。因此,防灾减灾在农业生产中有着特殊的意义。

一、灾害的概念及其影响

灾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自然灾害,即一些较大幅度的自然变异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破坏性后果的事件。由于灾害的发生主要是受控 1

于自然因素,具有很大的模糊性,人们对灾害的发生时间、地点、破坏性等基本要素在灾害发生前难以确知,因而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开展减灾活动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事业。

减轻灾害损失是减灾活动的中心内容。衡量减灾成效的重要指标是灾害损失的减轻程度,它要求我们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针对性地用于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抗御、救助和灾后援建等减灾系统工程的各个子环节中去。分析造成自然变异的各种因素后可初步把灾害归结为四大类若干个灾种。即以水灾、旱灾、火灾为主的气象灾害,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地质灾害,以虫灾、病害为主的生物灾害和以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土壤沙漠化为主的环境灾害。其中对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危害的主要是气象灾害、生物灾害和环境灾害。

农业灾害涉及灾种众多,发灾频繁,被灾范围广大,总计而论是经济损失最大的部门灾害。据有关资料统算,全世界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仅旱涝两种农业灾害损失就占55%以上,我国耕地

1.1亿公顷,年均0.4-0.5亿公顷遭受水旱灾害,并有6.7亿公顷次发生病虫害。农业灾害酿致饥荒危及人类生命数量之巨远过于地震、山崩等突发灾害。目前,农业灾害的发生日益严重、频繁,损失越来越大,使大量的劳动成果毁之于灾害之中。农业防灾减灾的形势相当严峻,任务非常艰巨。

二、防灾减灾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自然灾害是人类经济社会和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最大威胁,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严重的阻碍。我国是多灾的农业大国,农业灾害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农业自然灾害防治,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就必然成为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与战略任务。

1、加强农业自然灾害防治,是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重大农业自然灾害既是生态环境恶化的成因,又是生态环境恶化的表现。自然灾害首先是通过破坏各种自然资源,损害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时甚至严重摧毁自然生产力,极大削弱资源与环境的再生能力,使生态资本存量下降,生态环境发展不可持续性,因此,加强农业自然灾害防治,首先要保护农业生产力,保持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再生潜力,确保生态资本宿量的非减性,从而巩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使农村生态环境发展具有可持续性,这是农村经济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充分条件。

2、加强农业自然灾害防治,确保物质资本存量非减性,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重大农业自然灾害的发生,直接破坏农业生产、农村能源生产和交通运输业等各项经济建设,尤其许多生态灾害则因破坏社会生产的资源与环境条件而极大危害社会生产,有时甚至严重地摧毁社会生产力。一些重大自然灾害使发生地区和某些部门创造的物质财富荡然无存,国民收入化为乌有,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统计,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每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300—400亿元之间;七八十年代为400—500亿元。进入九十年代,灾害的损失随着经济增长增加较快。1991年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204亿元,1994年和1995年自然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均达到1800多亿元;1996年增加到2800多亿元,相当于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的25%。1998年我国共有28个省级区遭受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544万hm2,成灾面积达1599万hm2,受灾人口2.4亿,直接经济损失2542亿元。重大自然灾害破坏社会生产,使经济增长和经济收益的变异性增大,它吞噬国民创造的物质财富,使经济资本存量极大减少,导致经济发展不可持续性,或至少是持续性不够。因此,加强农业自然灾害防治,就是保护农业经济生产力,力求农业经济增长和农业经济收益的变异性较低或最低,是确保物质资本存量的非减性,实现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进程。

3、加强农业自然灾害防治,增强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实现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重大自然灾害不仅危害农村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也有极大危害作用,因而严重地阻碍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与文明进步。在历史上,一些重大的自然灾害造成许多城市文明的毁灭;在剥削制度下,大灾必有大荒,饿殍遍野,社会**不安,尤其是灾害使农民贫困到极点,被迫揭竿而起,灾荒削弱民族的内在力量,使异族乘虚而入,危及民族和国家安全。这些历史经验教训是值得注意的。直到现在,自然灾害仍然是一些地区长期贫困与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农业自然灾害防治就必然成为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三、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技减灾对策

1、加强自然灾害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

加强自然灾害研究,就是要通过灾害预报、灾害区划与制订防灾减灾规划等措施抵御自然灾害。其中,灾害预报主要包括气象预报、理论预报和监测预报。随着科技信息的发展,要逐步建成统一的大气——地球表层变化藕合的时空预警、预报和防治体系。

2、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的减灾防灾意识

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普及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减灾意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开展和做好“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群策群力,防治结合”的防灾、减灾工作。

3、加强自然灾害减灾工程建设

加强农业减灾工程建设是科技减灾的又一重要方面。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减灾工程建设应常抓不懈。西北地区每年因缺水少雨而导致旱灾发生的事例已不乏见,但限于国家财力,不能投入资金开发地下水资源,铺设喷灌、滴灌等高效用水水利管道,因而干旱制约农业生产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农业抗灾能力的低下使旱灾常发不断,春冬旱尤为严重。在江河治理方面,因资金缺乏而积患成灾的事例也很多。相反,加强农业减灾工程建设,则可为农业丰收,人民生活富足提供有力的保证。

(1) 建立减轻自然灾害系统

一般是由各级政府领导和协调建立的综合性职能机构。其主要职能包括制定减灾政策、确定灾害风险、发布灾情公报、决定减灾方案、领导减灾活动,以保证在当前的科技、经济水平上,尽可能将灾害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2) 针对灾害发生和作用的特征采取一定的工程技术和生态维护措施

在干旱荒漠区,为了遏制荒漠化发展可采取以下措施:拟定更为合理的放牧、耕作和林业开发计划;发展有助于限制沙漠入侵的土地利用方式;实施阻止沙漠推进的生态工程;资助有关的基础研究,对专业技术队伍进行科学训练和实践指导,以及提高民众的防护意识等。

为了防治洪涝灾害,可采取相应的工程和生态保护措施,包括兴建水库、整治河道、修筑堤防、退田还湖、开挖分洪水道和设置分洪区域,以及保持水土、封山育林等,做到疏堵并举,调蓄有致,才能正本清源,将洪涝灾害的威胁减轻到最低限度。

对城市基础设施,水库和交通干线危险区实施工程技术措施,包括修建排水沟、截水盲沟、支撑盲沟、敷设排水渗管、实施排水钻孔、增强稳定性、修建抗滑垛、往、墙和洞、锚固工程等,以防止滑坡、崩塌等灾害。除采取工程措施外,还可进行植树造林等综合治理措施,如通过恢复地表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以减小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坡面灾变发生频率和强度。

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岩镕塌陷和地裂缝等与城市超采地下水有关。因此,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防止地下水过量开采,就必须加强地下水科学研究和监测工作。要研究开采条件下地下水资源的评价和水环境问题,制定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的规划,建立统一的地下水位、水量和水质以及地面变形的监测网站,及时掌握和预报地下水的动态变化,为保护地下水资源和水环境提供科学的依据。此外,要利用大气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循环转化以及地下水运动缓慢的特点,充分蓄积天然降水,多渠道引蓄洪水,回灌补给地下水,有条件的地方可修建地下水库,从而达到涵养水源,有效控制利用水资源的目的。

4、加强农业科研,合理防灾避灾减灾

减灾成效的高低既取决于削减灾害破坏力的能力,还与生产条件密切相关。承灾力是人类抗御灾害侵袭的能力,同样破坏程度的灾害,对承灾力较强的地区来说破坏性较小,而对承灾力差的地区则造成沉重打击。农业生产中这一现象十分明显,抗倒伏品种和不抗倒伏的品种在连阴雨灾害后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当病害爆发时,抗病品种与感病品种的表现也大相径庭,进而出现产量上的悬殊差异。

由此可见,农业科学技术在农业减灾工作中同样可以有效地发挥作用。根据区域农业生产的特征培育优良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推广农业科技等均有良好的减灾效果。农业生产结构直接决定着农业灾害的种类。一个以牧为主的牧业生产区,危害生产的灾害将主要是畜禽疫病和草场雪灾、鼠兽害等;林区灾害将以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为主;鱼类养殖区面临的是鱼类病害;在以种植业为主的农区水旱风雹等灾害危害性最为剧烈。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各地农业生产情况差异很大。从大的方面看,西北干旱区以早作农业和畜牧业、林业为主体,青藏高原以高原农牧业为主,东部地区以秦淮线为界又可分为南北两半,南部有稻作农业、渔业,北部有早作农业、林业的

畜牧业。再从内部细微结构看,旱作农业和稻作农业内部在作物种类,品种构成上又存在一定的差异,农业内部存在的分异现象使得自然灾害发生和破坏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因此,根据农业灾害发生情况适当调整作物结构,可以避免或减轻某些短期流行的、危害严重的灾害。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优良动植物品种,增强个体抗逆能力,也能提高减灾效果。

参考文献

1. 胡跃高主编.农业总论[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2:15

2. 张养才,何继勋,李世宝.中国农业气象灾害概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

3. 粱鸿光.减灾必读[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0

4. 延军干.灾害地理学[M].西安:陕西师大出版社,1990

5. 范宝俊.中国自然灾害与灾害管理[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

6.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农民增收难,难在哪?[J].中国经济信息,2004,4:13

7. 张波,李洪斌等.农业灾害学刍论[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3(21),2:1-6

8. 严立冬.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农业自然灾害防治[J].农业经济问题,1998.7:33-36

9. 盛海洋.我国自然灾害特征及其减灾对策[J].水土保持研究,2003(10),4:269-271

10. 卜风贤.科技减灾与现代农业发展[J].农业考古,2000(1):94-98

11. 卜逢贤.农业减灾与21世纪中国农业的发展[J].中国减灾,1998(8),2:23-25

12. 刘玉振,等.中国自然灾害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A].区域发展新透视.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昆虫记第一章的读后感下一篇:开发特色文化旅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