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分析论文

2022-04-19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分析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主要有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基数加发展、省市共建等模式,其中江苏、陕西、福建、山东等省在完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公平合理配置资源、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和谐发展上,实现了较大突破,对浙江完善高等教育投入机制具有积极的启示。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分析论文 篇1:

基于DEA法的高等教育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摘要:本文先对辽宁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然后从财政投入的视角,通过对师资配备与质量类指标、学校规模与布局类指标、学生培养类指标等相关数据的分析,进一步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产出效率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对辽宁省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情况和利用效率情况有了客观的认识,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对的建议。文章也对DEA模型进行了阐述,运用DEA法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效率做出了简单的评价。

关键词:高等教育  财政投入  效率  DEA

1 问题提出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现状的不断加强,近几年来,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也在逐渐加大。从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到,中国财政在教育性经费上的支出已经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相应地高等教育办学经费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目前,该省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模式是以公立高校为主少量收费偏高的民办高校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高等教育政府投入负担的压力也逐渐增大。然而,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产出效率研究主要集中在具体的高校上,缺乏对整体的效率水平的客观评价。因此,客观评价高校财政投入的产出效率,对于高等教育怎样实现合理的财政投入规模水平和合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有着重要意义。

2 建立高等教育投入产出的指标体系

高等教育投入产出指标选取。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中教育投入、受教育机会、教育效率、教育成果、性别与教育是教育指标的五个主要组成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出版的《世界教育报告》中教育指标主要包括教育供给、教育需求、入学和参与、教育内部效率和教育产出五部分。本文选择了生均高等教育总经费投入以及生均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作为输入指标进行比较。从师资力量、学校规模与布局、学生培养三个方面选取进一步的细化指标作为输出指标,对2003年至2010年间的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效率做出评价。

3 DEA模型计算

1978年,美国著名数学家和经济学家A.chamess和 W.wcooper和其他专家首先建立了DEA,之后出现了 ST模型,FG模型以及CCR模型和BCC模型,其中CCR 模型和BCC是经常使用的绩效评价模型。具体模式如下:

min[θ-ε(eTS-+eTS+)]

s.t.■λjxj+s-=θxj0

■λjxj-S+=yj0

λj?叟0,j=1,2,…,n

s-?叟0,s+?叟0

将得到的数据代入DEA相关计算公式中进行处理,使用matlab软件,得出CCR效率值及BCC效率值,即决策单元的技术效率和纯技術效率,而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比值就是每年的规模效率,结果如表1、表2。

通过分析技术效率CCR,可以知道高等教育总投入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财政投入的发展的影响,因此我省财政投入依然占据着高等教育总投入的绝大部分比例,多元化筹资机制发展水平依然较低。在表1、表2 中纯技术效率均值达到0.95以上,整个评价系统内只有不到5%的投入量没有达到有效的最适合产出量,说明总体经费利用效率较高。

4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改革建议

辽宁省高等教育的发展基本处于非规模有效的低效率阶段,大部分时候都处在规模报酬递增的状态,政府应该并且有能力提高对高等教育投入的比例。因此,政府仍需进一歩提高对高等教育拨款的努力程度。

4.1 加强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政府规划部门要切实保证优先安排高等教育并保障高等教育投入,确保高等教育财政经费稳定增长。公共资源和设施优先满足高等教育的需要,增强对高等教育增大人力资本存量的认识,确保高等教育财政经费的稳定来源。

4.2 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政府的投资能力,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我们所面临的财政制约将会越来越严重。因此寻求政府以外的经费来服务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切实可行的。

4.3 完善高等教育财政政策。中央政府充分发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功能,合理地再分配不对称的财政收入,提高地方高等教育投入水平,重点关注中、西部等落后地区,促进该省地方高等教育公平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蓉.我省高等教育的投入模式与改革[J].教育发展研究,2008,7.

[2]王莉华.我省高等教育的绩效专项经费改革及完善思路[J].辽宁高教研究.,2008,9.

[3]王亚平.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

基金项目:2014年度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教育评价视角下的高校投入产出协调性分析”,项目编号:JG14DB018; 2014年度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C-D函数的辽宁高职教育投入的经济效应研究”,项目编号:JG14EB193。

作者简介:卢剑峰(1977-),男,满族,辽宁丹东人,渤海大学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郑盼盼(1990-),女,辽宁大连人,渤海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教育技术。

作者:卢剑峰 郑盼盼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分析论文 篇2:

我国部分省市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模式对浙江省的启示

摘 要: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主要有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基数加发展、省市共建等模式,其中江苏、陕西、福建、山东等省在完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公平合理配置资源、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和谐发展上,实现了较大突破,对浙江完善高等教育投入机制具有积极的启示。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财政投入 模式 启示

高等教育作为一个国家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等任务,其建设质量如何关系到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文化的发展。《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要强大的高等教育做支撑。政府财政资源的配置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成高等教育强国,需要加大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合理分配财政资源,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和谐发展。

一、浙江省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浙江高等教育成为全国发展最快的省区之一。全省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实现了从精英化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跨越,实现了各市(地级)“一本一专”或“一本多专”的高校布局,这为全省高等教育科学和谐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于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无权参与教育预算经费的拨付与分配,财政性教育预算经费的管理长期处于财权和事权不统一的状态,导致目前浙江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存在较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总量不足

根据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理论,高等教育是有投资、有收益的活动,满足了多个主体的需要,收益人包括国家、受教育者个人、纳税人(雇主)、企业、家庭、高校。高等教育以其特有的方式在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传播知识和服务社会上为国家作出贡献,国家是高等教育最大的受益者,国家必须承担起高等教育的主要投资人的角色。如表1所示,近5年来,虽然在2008—2012年浙江省财政性教育经费随着GDP的增长而逐年增加,但浙江省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却未达到3%的标准,远低于7%的世界平均水平;作为浙江高等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的政府财政性教育总经费占GDP的比例一直偏低,远低于1.15%的国际平均水平。财政性教育总经费投入的不足会直接导致高等教育经费短缺。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二)高等教育财政划拨模式不合理

浙江的高校,除浙江大学外,根据其办学的主体,可分为省属高校、市属地方高校。两类高校因隶属关系不同,所享受的资源配置权也不同。省属高校的财政正常经费由省财政按生均基数定额划拨,地方高校的正常办学经费由各市财政划拨,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资源配置存在较大差距。由于浙江省财政实行的省管县体制,地市财政的支配权基本与县(市)处于同等地位,欠发达地市可支配的财政数量甚至比发达地区的县市都弱,欠发达地市对高等教育投入明显不足。各地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导致对地方高校的经费投入差距较大。各地市领导对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一致,导致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一致。地方高校的办学水平和竞争力总体上不如省属高校,可获得的专项建设资金也不如省属高校,由此进一步拉大了两类高校的资源配置差距。

不同学校可享受的资源配置权的差异势必影响全省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解决因隶属关系不同导致的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是发展浙江高等教育必须重视,也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我国部分省市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模式的分析

(一)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模式

综合额定是指经费总量根据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的不同层次、类型、区域学生生均经费的定额标准和高校在校生数来核定拨付。专项补助作为对综合定额的补充,是由财政部和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和学校特殊需要单独核定下达的[1]。目前在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模式上江苏省较典型。

江苏在推动教育现代化,促进高等教育又快又好发展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江苏省在高等教育财政管理模式上,将所有本科院校经费由省财政统筹、统拨,各高校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总额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2]:(1)生均自然生(标准生)拨款。目前江苏省高等教育财政性教育投入的主要方式是按学生数进行拨款,具体办法为每年省财政部门根据各高校部门预算所报送的材料,按照自然生的拨款定额(2013年9000元/标准生)分别乘以各高校的学历层次系数和学科所占的系数进行省属高校正常维持费用的拨款。(2)修正拨款。这是在生均核定财政拨款的基础上引入其他影响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对财政拨款的一个修正。江苏省目前在高等教育财政性教育拨款中加入了师资占比系数,具体做法为根据各高校报送的专任教师信息情况表,在拨款时将专任教师系数作为在校生拨款总额的修正系数。(3)专项经费补助。这其中包括省级专项经费补助和中央专项经费补助。(4)离退休绩效工资拨款。离退休人员按照核定标准的全额财政拨款,其中80%由财政拨款,20%由学校自筹。

这种模式明确和细化了财政拨款的依据,提高了高等教育经费拨款的透明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等学校的成本运行规律。

(二)基数加发展模式

定额定员是“基数加发展”模式的前提,即按照事业单位规模大小或需要确定各种人员编制、房屋和设备标准、行政和业务费用开支额度,在此基础上核定高校经费拨付标准[3]。目前基数+发展模式在陕西省体现得较明显。

陕西省地处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落后,但陕西省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大省,其中财政支持高等教育发展是陕西省成为高等教育大省的关键所在。近年来,陕西省政府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使得高等教育预算内公共经费支出总量明显提高,公用经费财政支出占教育经费支出比例逐年攀升。在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上,按“基数加发展”和“一定几年不变”的原则进行的,其特点是当年各校的经费分配额以其前一年所得份额为基础,适当考虑当年变化情况[4]。在经费拨款上,采用以学生为参数的定额拨款模式,即用各校学生数乘以生均定额标准确定每所学校的公用经费数量。

这种生均定额标准有利于政府对高等学校实施集中的财政管理,使得不同类型的高校之间经费差距较小。

(三)省市共建模式

基于部分地方财力供给能力低,保障能力薄弱,造成一些地方本科院校与省属高校生均经费差距较大的局面。为解决这一问题,部分省市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行省市共建的管理体制。目前省市共建模式福建省和山东省成果较丰硕。

福建省于2011年出台《关于推进省市共建、以市为主本科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若干意见》,与各有关设区市政府分别签订“关于共建地方本科院校协议书”。签订协议后,福建省与各有关设区市政府共同支持提高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建立地方本科院校生均拨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2011年起,省级财政建立“以奖代补”机制,对于生均拨款水平达到12000元的设区市,省级财政按生均拨款水平所需经费20%的基本比例及在校生规模等因素确定奖补资金。在化解高校债务方面,省级财政根据设区市财政通过一般预算安排的化债资金,综合考虑各地高校化债工作努力程度、高校债务规模下降幅度及扩招学生数等因素,采取基础奖励加浮动奖励的方式,对有效化解地方本科院校债务的设区市给予奖励支持。福建省教育厅、财政厅还安排专项经费,支持高校建设一批省级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特色专业、精品课程、人才培养改革创新实验区和教学团队等,各设区市政府按1∶1比例安排专项配套经费。

为加强山东省高等学校建设,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山东省于2011年通过省市共建,将原属各市人民政府管理的枣庄学院、潍坊学院、济宁学院、泰山学院、滨州学院、德州学院、临沂大学、菏泽学院等8所地方本科院校实行省与所在市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8所院校事业费由省财政厅核定,基本建设投资项目由省发展改革委按有关规定统一管理,拨款统一归口省教育厅管理。8所院校经费、资产上划事宜,由省财政厅按有关规定办理。8所院校的所有债务不上划,与院校剥离,由所在市人民政府承担。

这种模式有利于破解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利局面,迅速提升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实力,缩小新建本科院校与其他高校的差距。

三、我国部分省市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机制对浙江的启示

为破解浙江省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财政投入机制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要争取实现教育财政预算中财权和事权的统一,解决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支出与教育发展需求脱节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学习江苏、山东等省市先进经验和优秀做法,完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机制,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公平合理配置。

(一)增加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改革开放后,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教育总投入经费也随着GDP的增长在逐年增加,但教育总投入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占GDP的比例一直低于4%。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这要求高等教育要从以扩大规模为核心转变为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这对加大高等教育投入提出了迫切要求。为解决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不足的问题,第一政府要加大高等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努力使教育总投入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的标准,确保各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增长幅度高于或至少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确保生均预算内高等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实现逐年增长。第二要在教育性财政经费拨款中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有限资金使用效率,使得高等教育资源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第三要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实现浙江全省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提升浙江高等教育整体实力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采取必要的政策倾斜措施,可有效缩小浙江省内高等教育发展的差距,实现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

(二)完善高等教育财政划拨模式

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促进高等教育公平是省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经济强省,浙江省级财政有能力在全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和引导作用,加大对地方高校的教育投入,保证省属、市属高校享有平等的资源配置权。为解决浙江省高等教育财政划拨不合理的情况,提出以下具体的解决方案。

方案一:参照江苏省做法,所有本科院校(可不包括两个副省级城市所属高校,以下同)由省财政统筹、统拨各类经费,确保市属本科院校与省属本科院校机会均等。

方案二:参照陕西省做法,对欠发达地区高等院校办学工作给予特殊支持。陕西对省内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实行了经费省市共建,2011年生均经费已达到新建本科院校申请合格评估的标准

方案三:参照福建省做法,省市共建地方本科院校。市属本科院校按省属本科院校经费标准统一拨款,省政府或相关部门能与地方政府签订有关协议,省、市财政各承担一定比例。

方案四:省政府督促地方政府按GDP4%的比例安排教育经费,科学合理切分高等教育经费后,不足省属高校经费标准的部分由省财政补贴,确保省属、市属高校经费标准相同。省里要就教育经费占GDP4%的实施情况对地方政府进行监督,对地方教育经费的内部科学合理分配给予必要的指导。

参考文献:

[1][3]赵鹏程,戴婧.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改革研究[J].高教发展研究,2006(5).

[2]史为业.高等学校财政教育经费投入研究——以江苏省属高校为例[J].经济师,2014(1).

[4]吴伟,刘志民,郭霞.我国高等教育财政经费拨款机制与模式的改革方向探索[J].江苏高教,2005(4).

基金项目:浙江省2013年度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财政投入机制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以浙江省地方高校为例”(编号:2013C35070)的研究成果。

作者:张荣辉 童献纲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分析论文 篇3: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财政投入绩效评价的研究

[摘 要] 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财政投入的绩效评价,不仅是公共财政管理体制下的紧迫问题,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效率、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保障高等教育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现状及绩效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财政投入 绩效评价

公共财政的危机已是全球高等教育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何让有限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发挥最大的教育效益,一直为各国政府所关注,其间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的内涵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即是指政府对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财政拨款。包括两项内容,一项是预算内教育经费(教育事业费拨款、基建拨款、科研经费拨款、其他经费拨款);一项是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城市教育附加费、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企业办学校教育经费、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

财政投入的绩效评价是现代财政基础评价理论发展和实施提高教育财政投入效率实践探索的结果。当前公认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的核心目标,就是在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总量不足的条件下,要求高等教育财政投入能科学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财政资源,从而提高高校管理效率及与市场的协调能力,保障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其评价的基本原则为经济性原则、效率性原则和有效性原则。

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除直接效益之外,绝大部分表现为间接效益,即教育项目的产出——各级各类毕业生进人生产岗位后高效率工作而为社会多创造的价值,即毕业生的工资进行计算,具体涉及:经济和收益的增长、收入差距的缩小、经济行为的改善和教育的外部效果。如何让有限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发挥最大的教育效益,一直为各国政府所关注,其间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考核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的现状与问题

使用现有的绩效考核指标并结合上述的产出模型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进行考核,笔者发现了如下问题:1.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产出效率偏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与劳动力相比, 教育资本的产出弹性是0.023,远远低于劳动产出弹性1.134。这一结果一方面说明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仍然欠缺,仍然是制约高等教育产出扩大的瓶颈;另一方面,实际到位的财政投入中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比例较高,使资本投入的效益短期内难以显现。2.高等教育的效益较强地依赖于专任教师比例。在我们的投入产出模型中,α=0.023。如果以专任教师总数替代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总数,那么我们得出的α>0.023。即在高等教育的劳动投入中,专任教师对高等教育产出的影响更强。换言之,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效益随着高校专职教师的增长而增长。

在使用现有的绩效考评指标对我国的财政投入进行考核的时候,我们发现绩效指标本身还不完善,并不能全面有效地反映财政投入的状况,从而使得整体的财政投入机制不能真正地激励高校竞争,促进高校办学效益的更快提高;财政投入也不能成为政府宏观引导和监督高等教育的有效杠杆。而且财政拨款公式的设计往往以学生数作为单一的政策参数或者核心考核指标,忽略了财政投入机制的多目标要求,也不能体现多政策参数对学校办学行为的多重激励作用,不能实现政府利用财政投入对高校办学进行引导和监督的多重政策目标。

三、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在构建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体系之前,首先应明确财政投入配置的政策目标或者说资金分配的政策目标,因为目标描绘了体系构建的方向所在;在目标确定的基础上,再来寻找达到目标的路径选择。这些目標可以归纳为:1.充足,即投入总量能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否能满足培养国家所必需的毕业生的需要;2.公平,即资金在各高校和各项目之间的公开和公平的配置;3.效率,即力图达到成本——收益和成本——效益的教育效率标准;4.绩效,即资金的预算或者拨付是否有绩效考核因素做支撑;5.稳定和可预见性:即高校的运作稳定,对于自身可以获取的资金配置也是可以预见的。

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目的在于通过绩效指标对高等教育机构施加影响,以改善高等教育服务供给,提高高等教育投入的产出。在各国的实践中,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构建不完全相同,甚至差异很大。合理、周全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范围是设计具体指标的基础。可采用的范围涵盖:投入、产出、过程和结果四个方面。与范围相吻合的指标体系包括了投入指标、产出指标、结果指标和过程指标,在遴选指标之前,有必要制定一套简单、客观、有效而能引起共鸣的设计原则,如:(1)目标明确:指标与财政投入政策目标、高校教育目标相关,尤其应与教学和科研目标相联系;(2)精确和标准:指标简明扼要而不含糊,虽不一定完全量化,但有统一标准,便于比较;(3)系统:指标系统地反映投入、过程和产出等各方面的情况;(4)经济:即以合理的成本获得所需的数据;(5)充分:指标本身或与其他指标相结合,可提供有关学校运作的有效信息,并能反映其中的问题,从而为绩效考评提供充足的依据;(6)公正和可信,指标应具有可接受性、可信度,并避免偏见;(7)可以监督,即必须容易进行独立监督。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总量是可用相对确定的数量计量;但由于教育产品的特殊性,高等教育的产出是很难用定量的数量统计,所以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的考核带来很大的困难。以往教育财政投入评价更多地关注了投入量等问题,而对于效果则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显得更加的紧缺。一方面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财政投入高等教育系统内部配置结构不合理,同时效率低下、浪费惊人。因此,如何让有限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发挥最大的教育效益,使得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绩效考核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宋友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5,(2)

[2]王 敏:中国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探析[J].财政研究,2005,(6)

[3]朱志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作者:毕雪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学语文教学工作总结论文下一篇: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