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大院案例分析

2022-07-26

第一篇:乔家大院案例分析

乔家大院考察报告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祁县乔家堡村。大院为全封闭式的城堡式建筑群,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分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大院三面临街,不与周围民居相连。外围是封闭的砖墙,高10米有余,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眺阁点缀其间,显得气势宏伟,威严高大。大门坐西朝东,上有高大的顶楼,中间城门洞式的门道,大门对面是砖雕百寿图照壁。大门以里,是一条石铺的东西走向的甬道,甬道两侧靠墙有护墙围台,甬道尽头是祖先祠堂,与大门遥遥相对,为庙堂式结构。北面三个大院,都是芜廊出檐大门,暗棂暗柱,三大开间,车轿出入绰绰有余,门外侧有栓马柱和上马石,从东往西数,依次为老院,西北院,书房院。布所有院落都是正偏结构,正院主人居住,偏院则是客房佣人住室及灶房。在建筑上偏院较为低矮,房顶结构也大不相同,正院都为瓦房出檐,偏院则为方砖铺顶的平房,既表现了伦理上的尊卑有序,又显示了建筑上层次感。大院有主楼四座,门楼,更楼,眺阁六座。各院房顶有走道相通,便于夜间巡更护院

综观全院布局严谨,设计精巧,俯视成“囍”字形,建筑考究,砖瓦磨合,精工细做,斗拱飞檐,彩饰金装,砖石木雕,工艺精湛,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工艺水平,被专家学者誉之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因此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名扬三晋,誉满海内外。 大院还有更迷人处,那就是随处可见的精致的板绘工艺和巧夺天工的木雕艺术,雕刻品个个都有其民俗寓意。砖雕工艺更是到处可见,题材非常广泛。整个大院所有房间的屋檐下部都有真金彩绘,内容以人物故事为主,除“燕山教子”、“麻姑献寿”、“满床笏”、“渔樵耕读”外,还有花草虫鸟,以及铁道、火车、车站、钟表等多种多样图案。乔家大院各个门庭所悬的牌匾很多,内有四块最有价值。其中有三块牌匾是乔家的,也是值得乔家自豪和感到荣幸的。那就是光绪四年由李鸿章亲自书写的“仁周义溥”和山西巡抚丁宝铨受慈禧太后面谕送的“福种琅环”及民国十六年祁县昌源河东三十六村送给乔映奎的“身备六行”。前两块表明乔家在某个时期对官府的捐助,又经朝廷大员题词推崇,因此倍加荣耀光彩。后一块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乔家的一些善举和对人处事的方法。另外一块价值更高,那就是傅山亲笔题写的“丹枫阁”匾(现存展于乔家第四院的东房内)

此外,还有各院的门匾,例如“彤云绕”、“慎俭德”、“书田历世”、“读书滋味长”、“百年树人”、“惟怀永图”、“为善最乐”、“居之安”、“治福多”、“建乃家”、“静观轩”、“梯云筛月”等都有其一定的具体寓意。总之,乔家大院既是建筑艺术的宝库,也是民俗学的殿堂。步入其间,既会得到美的享受,又会使人增长许多知识。因此,来祁县民俗博物馆一游,从艺术、科学、文化、趣味每个方面,都会使您感到获益匪浅,不虚此行。

第二篇:观《乔家大院》有感

真正的儒商,有壁立千仞的气度

——观《乔家大院》有感

据导演胡玫说,她从前很不喜欢商人,觉得商人就是唯利是图,无利不为的代表,所以他并不想接这部戏,可是她还是为了戏去了一次乔家,一进门,她就被震撼了,“吃亏是福”几个字颠覆了从前他所有的想法。她决定让大家也见识一下,中国传统意义上真正的儒商。

咸丰初年,山西祁县乔家堡乔家大东家乔致广生意失败,病重去世。乔致广当家时,乔家在包头因和对手邱家争做霸盘生意导致银两亏缺、货物滞销。股东、商家纷纷上门讨要股银和货款。危难之际,不但没有商家愿意借银子帮助乔家度过难关,反而都窥视着乔家的产业伺机瓜分。大太太立即命人召回在太原参加科举考试的乔家二少爷乔致庸,并强迫他放弃青梅竹马的恋人江雪瑛,迎娶绰号“山西第一抠”的陆大可之女陆玉菡,并接管家事成为乔家新任大东家。

乔致庸本不愿意作生意,更不愿意与富家小姐陆玉菡结婚,但面对乔家众人的跪求和希望,背负着乔家大院的兴衰荣辱,乔致庸忍痛答应。

孙茂才,一个经验老道的穷秀才。在太原赶考时曾和乔致庸有过数面之缘,更曾与乔致庸在龙门口舌战主考官,此时他得知乔家有难,也来投奔乔家帮忙。

乔致庸一行及时赶到包头,暂时稳定了局面。在包头众人疑惑的眼光下,乔致庸兵行险招,顶着莫大的压力有条不紊地酝酿着自己的计划。陆大可意外地再次借银子使得乔致庸战胜了达盛昌,并由于乔致庸的宽容大度,乔家与达盛昌化干戈为玉帛,由于在这场争斗中达盛昌的大掌柜崔鸣九被抓,其弟崔鸣十对乔致庸十分怀恨。

乔致庸针对包头各分号欺蒙客商等行为大刀阔斧进行人事变更并制订了新店规,保证了乔家生意稳定的同时也逐步建立了以“诚信”为首的商业秩序。乔致庸以“义、信、利” 赢得了包头众商家、股东的支持和信任,乔家的生意又重现生机。

乔致庸回到祁县,陆玉菡的温良贤惠感动了乔致庸,夫妻二人最终如胶似漆。而此时的江雪瑛却因伤心过度,大病不起。

乔致庸从一个叫花子身上偶然买到一张百年商路地图,潜心研究后发现因太平军作乱而封锁多年的茶路蕴藏着巨大商机。乔致庸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带着各商家不怀好意的股银南下前往产茶胜地——武夷山。半年之后,正当大家盛传乔致庸在南下途中遇难,准备瓜分乔家家产的时候,乔致庸带着为各家采办的茶叶回到了祁县。随后,乔致庸又北上恰克图,直到中俄边境,凭借着“义、信、利”和俄国商人签定了长期合作贸易合同。至此,南至武夷山,北到恰克图的这条封锁多年的茶路被乔致庸疏通,千万茶农也因此得救。

在贩茶汇兑银票的过程中,使用银票的方便快捷使乔致庸对票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一番了解,乔致庸不顾孙茂才极力反对毅然前往北京,力排众难,开设票号,提出“汇通天下,货通天下”的口号。随后前往江南四省开设票号并希望可以帮助朝廷汇兑官银。孙茂才由于生意上意见的分歧和乔致庸逐渐产生了矛盾。

此时的江雪瑛早已嫁入并掌管何家,对绝情绝意的乔致庸恨之入骨。江雪瑛的丫环翠儿偶然看到了乔致庸偷偷埋葬太平军将领的事情,江雪瑛得知后一纸诉状将乔致庸害入天牢。乔家上下无奈,朝廷下令圈禁乔致庸并要求一笔数量巨大的银两,此后的乔致庸心灰意冷,在家一躺就是十年。

孙茂才说服了大太太曹氏,想要顶替乔致庸掌管乔家家业。乔致庸思忖再三,不能再忍,将孙茂才赶了出去。

十年后太平军覆灭,朝廷对乔致庸的圈禁令解除,但由于时局动荡,乔致庸依然无法出山从商,只能继续韬光养晦。在一次灾民潮中,乔致庸毅然决定,倾家荡产为十万饥民开设粥场,当官员胡叔纯赶到的时候,乔致庸却藏了起来。

又一个十年后,朝廷出兵北伐,左季高代表朝廷希望能向乔致庸借银助军,久居家中的乔致庸欣然同意。战争结束,因孙茂才的陷害,朝廷竟然要赖掉这笔银两。乔致庸气不过,上京讨要,再次被捕入狱。

朝廷对如何处置乔致庸感到有些为难,便调来了二十年前被乔致庸打出家门的孙茂才为案件的主审,想把逼死人的罪名推给孙茂才来背。孙茂才与乔致庸在狱中相见,感慨良多,孙茂才喃喃地说,你我可真像两只蚂蚱拴在了一根绳子上啊„„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京城,慈禧太后仓皇出逃。乔致庸不顾众人反对,给朝廷捐银逃难。慈禧太后解除了各地商号禁止汇兑官银的禁令,乔家生意从此蒸蒸日上。几十年过去了,陆玉菡去世,乔致庸和江雪瑛已经是垂暮的老人,两人再次相见,一生的恩怨情仇,竟然在三言两语中瓦解冰消。

这部戏的主人公乔致庸更让我们惊奇。乔致庸,字仲登,号晓池,是乔全美之子、乔贵发之孙,乔家第三代人。人称“亮财主”,生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卒于光绪三十二年(1907年),是乔家门中最长寿的人。他共娶过六个妻子,都诰赠夫人。

乔致庸生有6子11孙,在他执掌家务时,可称得上“人丁兴旺,四世同堂”了。“在中堂”在他执掌期间,事业突飞猛进,家资千万,商业遍布全国,其财势已跻身于全省富户前列。在他手里建筑的房屋占到现在整个乔家大院的三分之二。乔致庸是"在中堂"殷实家财真正的奠基人。

历史上真正的乔致庸是如何为人、处事、经商的,未曾考证史料,不得而知。从《乔家大院》的剧中来看,乔致庸能从一介秀才到商业翘楚,其所作所为能给我们很多启示。

一、心怀仁义,以儒治商。

乔致庸自小就被兄嫂委以仕途成才的重任,十年寒窗苦读,正当其要考取举人之际,兄长病逝,危难中接手家业,在乔家生意即将崩盘之际,扶大厦之将倾,后以此为基础,逐步将生意做强做大。其一生的生意经营中,儒家文化对其影响的痕迹随处可见。他做生意的出发点,都基于其生意产业链上的劳苦大众,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赈灾救人时,能倾己财力而为之,都充分体现了儒家的心怀天下、仁爱待人。作为一个生意人,书房是他商议决策的重要场所,出差在外则书不离身。而且,在与相与、同僚的交流中,处处都以儒家的思想和理论去规劝、辩论。

二、先义后利,信以为本。

乔家店规的核心是“义、信、利”。以义当先,重信轻利,这是乔家之所以成就伟业的基础。自贵发公经商伊始,就定下了“义、信、利”的信条,因此生意日渐昌盛,直至其兄乔致广在包头做霸盘,打破了这一规矩,使得乔家生意频临破产边缘,乔致庸力挽狂澜,扭转败局,虽胜不骄,主动与对手邱家握手言和,

借机再树重信义的商业规范,使得整个商业氛围又回归到诚信、重义的轨道上,奠定了以后繁荣发展的基础。当然,这个“义”字,不仅仅是在生意场上,更有对国家和人民的“义”。乔致庸多次支援朝廷、赈济灾民,甚至以义感化盗匪刘黑七,诠释了儒家之“大义”。经商,以诚信为本,才能名利全收。乔致庸从不失信于相与,凡所诺必践。包头整饬店铺、武夷山茶商赊茶、邱东家借百万银票等,都是乔致庸“信”的注解。

三、慧眼识才,用惟能贤。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离不开人的作为。乔家的生意繁荣,都与各店大掌柜、伙计的努力分不开。事业经营的好坏,人的因素至关重要。孙茂才,一落魄秀才,为乔家生意起死回生,立下汗马功劳。乔家生意的扩张、繁盛,都离不开孙秀才的出谋划策,其在乔家虽无实职,却倍受尊重;包头复字号大掌柜马荀,虽只有二十八岁,而委以重任,却因其改店规为伙计加身股,可谓重才不惟财;高瑞,一个被店老板路边捡来张大的孩子,一次偶然的机会,被乔致庸发现其志,带在身边,终成其得力干将;潘为严,乔致庸虽不是三顾茅庐,也是以重礼、诚心相待,终得其相助,乔家几十年的生意都由其照料,可谓乔家生意的顶梁柱。

四、大局着眼,勇于实践。

在这一点上,乔致庸与和他同时代的胡雪岩一样,都重视在战略层面上的决策。胡雪岩有句“做生意顶要紧的是眼光”,乔致庸在生意眼光上也有其独到之处。因战乱,多年阻隔的茶路,在乔致庸的大力推动下,终于重开,拓展了乔家的生意经营范围,并未雨绸缪,买下茶山,以备后用。这一事件不仅体现了其眼光,也展示了其强大的执行力,敢想敢干,勇于冲破一切阻挠。

特别是其倾后半生精力的“汇通天下、货通天下”,更是着眼全局、谋定而动、着力实践的代表。

作为一位成功人士,乔致庸身上的优点和长处不至于此。

当然,从乔致庸身上,我们也能看到其不足之处,前车之鉴,借以提醒

这部戏拍得生动而感人,没有当今的很多特效镜头,也没有很多做作的语言。人物用很真的动作表演和最最淳朴语言告诉了我们最简单的道理。大家说这部戏是写乔致庸的男人戏,而在我看来,所有的商人都该看一看这部戏,这是中国商人该有的良知和骨气,也是当今时代,我们所丢弃了的最至真至善的品格。

第三篇:读《乔家大院》有感

乔致庸是清朝末期中国商界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最初他乐衷于考取功名、博览群书、明德立新,走仕途救国之路,家族生意的落败使他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追求,弃儒从商,掌管乔家生意。在之后的经营中,他重德、重信、重义,把乔家的生意在战乱中推向了顶峰,而他也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儒商。最近,认真研读了一遍《乔家大院》,总结出了他在推行他的商业计划中碰到破产、人才、拓展和牢狱之灾四大危机时表现出的卓越的经营才能。

第一,直面破产。乔家的破产是有其现实原因的,只是众多从商者破产的一个缩影。清末期,天灾频发,官府腐败,列强入侵,民不聊生,爆发了一批以太平天国运动为代表的农民起义,动摇了清政府对各地的统治根基。盗匪猖獗,各地的官员忙着搜刮民脂民膏,鱼肉乡里,哪里有时间去维护社会秩序呢?所以战争的爆发切断了山西商人经营的大宗商品丝和茶的货源,只剩下唯一的大宗物品——高粱。为争夺高粱资源,他们不顾老乡情面,不惜撕破脸皮,置对方于死地,乔家的破产由此而来。现实的残酷逼迫乔致庸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掌管起了家族生意,挽狂澜于既倒,之后他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商业才华。

在获得第一笔援助资金后,他以牙还牙,散布虚假市场信息,使得对手一步步走进他精心布置的陷阱里。仇得报,生意挽回,旗开得胜,破产危机度过了。可他并没有将事态扩大化,置对方于死地,而是以德报怨,重新与对方建立了互信互利的伙伴关系。为什么他要这样?因为他们是商人,商人应该讲信义,而不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纵有为获利为目的的竞争,也应在公开公正的基础之上,遵循起码的商业道德规范,他巧妙地通过这次危机,为自己树立起了重德重信重义的良好形象,为以后实现自己的宏图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经营领域强势拓展。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经商的本质就是获利,不管是什么行业,往往规模从小到大,品种从单一到多样化,其中的过程不乏功利性,也不乏正义性。山西商人就是典型的代表。在兴盛的时候,他们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现在很多地方还有的晋陕会馆就是例证。他们主要经营丝、茶、粮食、日用品等。可到了清末期,丝路断了,茶路断了,众多的山西商人只能待在家里苟延残喘,乔家亦是如此。乔致庸上任后,立刻察觉到了其中的商机,冒着生命危险疏通了茶路和丝路,并把自家的大德兴茶庄打造成了山西最大的茶商。另外他开通了山西到包头的货物托运业务,且获利颇丰。在经营过程中,他大胆的起用新人,以包头为据点,设立了库伦、归化、东乌、恰克图分号,组建了足迹遍布整个蒙古大草原的行商队伍,采用最原始的以物易物的方式,获得了最大利润。

他最大的拓展是涉足金融业,"汇通天下之日,就是货通天下之时".乔致庸是一个百分之百的商人,也是一个百分之百的读书人,他比谁都明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道理。他的汇通天下就是使天下的钱币都流通起来,以币易物,让家家有余粮,家家有存款,救民于水火,()这是他心中最大的抱负。但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他的目标最终没有实现,但是他把票号业真正做成了一件事,做成了一种气象。他的这种精神让人敬佩。若不是两千多年的封建皇权,泱泱中华会出多少个沃伦·巴菲特多少个比尔。盖茨呢?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经营由点成线,由线成面,最终把乔家的生意推向了顶峰,而其中总有一种精神在指引——获利、忠君、救国。

第三,不拘一格重用人才。什么是人才?以乔致庸的话说就是:不管是一国一家还是一店,要想兴旺,就得有人手,人手是什么?人手是咱们做生意的根本。由此可知,人才在乔致庸经营理念中的地位。纵观乔致庸身边的几个人,不管是分号的大掌柜如马荀,还是跟班如孙茂才、高瑞,伙计如长栓,铁信石等,他们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乔致庸总能恰当的使用他们、激励他们、影响他们。在封建社会,身份地位是一张名片,阶层就是一个通向富贵的敲门砖。可乔致庸不管这些,他把一些有才却没有身份地位的人团结在他的周围,接纳了他们。所以来了孙茂才,他摆脱了破产危机,走通了武夷山到恰克图的茶路,并把襄阳城边临江的山开发成了茶山;提拔了跑街的伙计马荀,才有了乔家的行商队伍跑遍了蒙古大草原;他接纳了被遗弃路边的高瑞,才疏通了富产丝绸的苏杭到京城的丝路。

优化环境,完善制度。最突出的改革是他对整个商号员工的收入分配进行调整,提高了员工的薪金待遇。拓为员工们顶身股,什么意思呢?就是入股了,伙计们也是股东了,这就极大的提高了伙计们的积极性。在当时,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改革,对当今的我们也很具有借鉴意义。他重新定了店规,不准赌博,不准任用私人,不准喝花酒,捧戏子等等,整个商号的气氛焕然一新,人们也就认同了这个年轻豪气的东家。

作者姓名:宋元军

文章属于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四篇:乔家大院读后感

《乔家大院》是一本小说体裁的书,书的篇幅很长,叙述的故事内容和情节都比较简单,主要描写了主人公乔致庸临危授命,承接兄长遗留的家业,力挽狂澜,重振乔家商贾雄风的历程。

小说前半部写的比较有故事性,后半部则给人有些蛇尾的感觉。除了主人公外,书中还用较多的笔墨写了与乔致庸关系密切的三位女性的爱恨情仇.正是她们的牺牲和付出,才换来了乔致庸成功和乔氏家族的复苏与繁荣。第一位是他的大嫂曹氏。由于突然丧夫,儿子尚小,曹氏无奈中假托丈夫的遗愿把家业交给了当时并令人满意的小叔子,显出了掌门女性的大度与聪慧,特别是在乔致雍刚刚接手,无力还债,家里的产业面临破产的紧急关头,她想出了让乔致庸与大贾陆家小姐结亲的办法,成功地度过了危局,更证明了这位女性不同寻常的见识与果决。由此可见,女人在紧急的关头,头脑往往比男人更加冷静,处理问题的手段往往重视利益,而不考虑感情。第二位是他的妻子陆玉菡。由于乔家当时急需大量银子救急的原因,使她和乔致雍结成夫妻。陆玉菡虽然明知乔致雍并不爱她,心中还有另外一个女人,但还是由于倾慕丈夫的为人与能力而留在了乔家,并多次在乔家危难的时节,千方百计地去向自己的老爹讨借银子。可以说,没有陆家的财力支持,雄心再大的乔致庸也可能一事无成。所以说,婚姻往往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男人要成就事业,有一个坚强而忠实的外援是非常的重要,而妻子是第一首选。第三位是他的初

恋情人雪瑛。由于乔致庸违背了与之相伴一生的诺言,与陆家小姐结婚,彻底击碎了雪瑛追求美满爱情与婚姻的梦想,也导致了她一生的悲剧——被迫嫁入豪门,未经同房,多病的丈夫何少爷边撒手归天;因为答应了何老太爷的临终要求,不得不假托生子,做了一个寂寞、孤独、富有的寡妇。在雪瑛的心中,此时对乔致庸的爱已然化成了无限的恨。利用财力在背后与乔致庸进行生意上的争斗,已经成了她释放怨恨的一种方式,甚至采取告密的极端手段,把乔致庸送进了天牢。虽然她在最后暗中帮助了乔家300多万两银子,使乔致庸起死回生,那也是想在良心上和道德上加重乔致庸的负罪感而已。痴心的女子往往重视爱情,但是爱情与婚姻是两码事,所以悲剧不可避免,这也许是女人的局限性吧。乔致庸在最后建起了乔家大院,成为了山西有名的商家大贾,应该算是成功的人士。但是在他的成功中,我们看到的则是更多的悲伤与苦难。乔致庸自己多次历经生死,生意场上被人暗算,富有之后又被朝廷敲诈的几乎破产;一同打天下,多年相伴左右的朋友孙茂才成为了不共戴天的仇敌;视为母亲一般的长嫂曹氏为了乔家的生存,自休出门,最后举刀自尽;初恋的情人雪瑛丧失了一辈子的幸福,历经感情痛苦,晚年青灯向佛;本来生死相依的妻子陆玉菡为了保全乔家,也不得不半路忍痛别夫离子,回到已经没有亲人的娘家守了活寡。

如果一个人的成功是以牺牲他人,特别是自己亲人的利益为代价的话,那他会感觉到成功的欢乐吗?这样的成功就是人们所

要追求的目标吗?

李方园 3242009005

第五篇:乔家大院看后感

《乔家大院》观后感

《乔家大院》虽说是一部电视剧,实则是经商之道、管理之道及用人之道。 《乔家大院》告诉我们经商也好,做事也好,首先从做人开始。故事讲明白了一个古今通用的道理:商海之争,是利益与力量之争,是智力与胆量之争,是耐力与胸怀之争,更是人才与团队的全力之争。

1、先来说一下《乔家大院》给我们带来的商之道。

一、将对手看成敌人 商场必成战场

商场是战场吗?无论在古代还是当下,商场就如战场。剧情中的前三集讲述的是:乔致庸辞别病重的大哥,去太原府赶考。试没考完,至亲至爱的大哥已经走了,邱、水、元三家密谋吞并乔家店铺及老宅。这时候乔致庸顶着莫大的压力与孙茂才计划着如何让对手达盛昌落于圈套之中,最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击败了达盛昌。因为达盛昌设计害了乔致庸的大哥,反败为胜的乔致庸一定要用同样的手段反击对手达盛昌。但是在孙茂才的苦劝之下。乔致庸最终还是放弃了复仇计划,与对手捂手言和。一场操戈舞剑的战争平息了,市场和谐了。

说到这里,不仅让我想起如今的竞争局面,有多少商人一旦形成了对手,都会不择手段的恶性竞争,到最后只能落得两败俱伤。

二、资金链一断 危机必定显现

在商场上什么是死棋?当然是资金链断裂,说白了手里没有钱生意必死无疑。咱们 都知道,资金是推动经营发展的重要因素。生意人有了资金,就等于呼吸到新鲜空气。反之,就像离开了空气不能呼吸,所以非常危险。

三、商圈的底线 信义就是命根子 听说过有一句话叫“兵不厌诈”,在商圈里似乎觉得这种手段不够“仁义”。但是在最后的较量中,达盛昌的东家邱天骏也是一个做事有底线的人。当他听说有人要置乔致庸死地的时候,亲自出来制止。他知道,大多商人都知道乔致庸跟达盛昌有恩怨,如果乔致庸死了,所有的商人都会认为是达盛昌干的,到最后丢了信誉,吃亏的还是自己。

至于乔致庸反败为胜的时候,打算要替大哥报仇,好在有孙茂才提醒“达盛昌以诈行商,违背了诚信的信条,但我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虽属迫不得已,毕竟也算不上光明磊落!当前包头商界的大事不是推倒达盛昌,而是给达盛昌生存的机会,并利用这件事在商家之间重建秩序,再立规矩,将‘信义第一’作为商家不能违背的信条,信誉更是不可逾越底线。”

四、商者利己亦利人 好人必有好报

经商逐利,天经地义。很多人都知道做生意就是为了赚钱,无利不起早嘛。乔致庸南下贩茶,一路上遇到很多困难不讲,单讲他在跟茶农说的一番正义凛然的话,“茶路不通,多少茶农失业,流离失所,强者沦为强盗,弱者死于沟壑。”。当时我看到这里的时候,发至内心的觉得,一个商人做到这个份上才算得上是好商人。无形之中也让做生意的自己有了莫名的负担。其实,商人逐利,本来就是一种正常的社会属性。但是做商人利己亦利人,和利己不利人的做法,结果却是完全不同的。乔致庸南下贩茶,尽管是冒生命风险之举,但最终还是成功了,这一成功也着实让他狠狠发了一把,有了雄厚的经济力量,这个结果我认为就是“好人必有好报”。

2、在来说一下《乔家大院》给我们带来的管理之道。

一、系统管理

乔家的各个商号,丝茶票马各门生意,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就组成一个动态的系统。每个商号又是一个子系统。系统是有层次的,结构上从总号到各地分号,管理和运行中,从东家到大掌柜再到伙计。管理的各项活动又是按照一定顺序层次来进行的,每层人员协调而积极的着发挥作用。它的运行与其所处环境相适应。

二、整分合管理

整:贩茶,贩丝,开票号,都是为了乔家的生意,为了汇通天下。所有生意是一个整体,它们有明确的共同目标。 分:乔致庸在接管乔家生意后,立了新店规。即各个分号各自经营,每年向总号上交银两,四年汇总帐,赏罚分明。 合:乔致庸统帅全局,票号收入的银两可以拿去买丝,而当开票号需要钱时,草原上的买卖和卖丝绸的钱又都可以拿来应急。各门生意各个商号协调合作。

三、反馈管理

管理信息输出后,系统性能必然受到影响,发生相应变化。反馈,就是把这些变化和影响收集起来。指导新的决策,及时纠正偏差,改进措施。

乔致庸的哥哥乔致广与达盛昌争做高粱霸盘,但因为当时乔致广得了重病,也有那么多精力关注市场的动态,他与达盛昌争着高价买入高粱时,竟然没发现买入的高粱都从达盛昌那里来的。以至于所有的银子都变成的堆积的高粱,滞留货仓,资金运转不开,差点就此败了乔家。 这就是信息反馈不良所造成的后果。

四、能级管理

组织机构需要层次分明,不同能级层次的岗位上需要不同能力的人负责管理,尽量做到能岗匹配。 乔致庸在接手包头乔家复字号生意后,辞了当任的大掌柜顾天顺,任命能干的伙计马旬做大掌柜。这样既避免了原来的大掌柜能力小于岗位要求而造成生意平平,也避免了马旬能力高于其岗位要求而造成人才流失。

3、在来说一下《乔家大院》的用人之道

乔家能有这么大的成就其实不是乔致庸一个人打下来的,在乔致庸的周围可以说是人才济济。

当初乔致庸收留孙茂才并且重用他都是正确的,因为当时孙茂才确实是个人才,而且当时孙茂才是个孝子,所以算是有德有才的人,所以用这样的人是很正确的。孙茂才与乔致庸第一次相见是戏剧性的,孙茂才卖给乔致庸的花生有诈,但是乔致庸看他养家不易所以就没有计较。但是乔致庸看到他边卖花生边读书,便感觉是个人物,所以就几次帮助他。后来在乔家遇刘黑七劫持乔家的时候来到乔家投靠乔致庸,并且为乔致庸出谋划策最终让乔家解围。并且在以后的生意中为乔家立下汗马功劳。

看这个人是不是人才,首先是看这个人有没有大的理想,是不是能跟自己做大事的人,乔致庸没有挖过别人的高管,他的高管都是自己的手下培养起来的,所以人才最好的来路一个是自己从人才市场找,另一个就是自己培样。

乔致庸说了句“人手是做生意之本”,破格提拔重用马荀。从一个伙计做到大掌柜,马荀也是很感激东家的,所以他会努力的去做好,证明东家没有看错人,这就是中国所谓的感恩,马荀对东家就是有知遇之恩和提拔之恩。

马荀的辞呈让东家明白了员工的需求,东家的改变是马荀认识到“我现在不凡是为您干,也是为我自己干”。

从古至今,要想在商场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首先要善于把握商机,其次是要注重商道,以德服人。第三是要有豁达的心态和宽广的胸怀。善于用人,敢于用人。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清明节的英文介绍下一篇:清洁乡村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