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研究生党员组织生活的探索与研究

2022-09-11

研究生是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 担负着使国家昌盛和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使命, 是我国实现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其中, 研究生党员是广大研究生的优秀代表, 研究生党员的组织生活是党组织对研究生党员加强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形式和主要渠道, 也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一项重要措施。

随着党在新世纪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高校研究生党员的组织生活也被注入许多新的内容。在新的形势下, 无论是党中央还是研究生党员群体都对支部组织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也突出强调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因此, 如何将研究生支部组织生活的开展与蓬勃发展的时代特征相结合, 拓宽组织生活的领域, 强化组织生活对研究生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协调功能, 增强高校研究生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 创新研究生党员的组织生活, 既是目前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 也是高校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1 研究生党员特殊性分析及其组织生活现状总结

随着近年来的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 我国在校研究生的数量剧增, 研究生党员的数量也水涨船高。调查显示, 入学时研究生党员的数量一般为总人数的1/3, 到毕业时可达到总人数的50%, 而博士研究生党员比例则更高。研究生党员作为高等教育培养的高层次群体。因为其本身具有的特殊性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一方面, 研究生党员知识层次较高, 思想活跃, 主观意识强, 信息容量大, 大部分研究生都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和社会经验, 具有较强的主观意识, 具备独立的人格和成熟的世界观, 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较强的创造性;另一方面, 由于以科研为主体的研究生生活使得他们集体观念相对薄弱, 同时研究生的来源省份多、工作背景、生活阅历差距大造就研究生党员的管理复杂性。

由于研究生党员群体的特殊性, 研究生党员的组织生活也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首要问题, 还是组织生活的僵化和老套;在研究生党员中不少同学是大学本科期间入党, 在经历了相对而言更加“新颖”、“激情”的本科生活后, 不少党员对于研究生阶段的党组织生活没有什么热情, 同时, 千篇一律的组织生活内容也让他们不以任何希望。参与者的不积极, 组织者的不创新, 再到参与者的不积极, 使得党员组织生活陷入恶性循环。其次, 研究生阶段的两种极端的时间分配使得党员组织生活很难统一和有效进行。一方面是, 具有繁重的科研任务的理工科研究生, 成天泡在实验室, 两耳不闻窗外事, 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投入到党员组织生活中去;另一方面是, 时间分配比较自由的文科学生, 在完成了学校的课程学习后, 不是早早的进入到社会进行工作实习, 便是成天忙于各类等级证书和公务员的考试, 追求个人奋斗, 缺乏共产主义理想。总体来说, 就是由于个人的“重业务轻政治”状况带来了研究生党员组织生活开展的不顺利。最后, 研究生党组织自身的战斗堡垒作用体现趋弱。研究生党员一般以年级为单位建立党支部, 支部书记和支委会成员由具有一定能力的学生担任, 往往存在工作内容和形式取决于党支部的能力和水平。这也造成了研究生党支部的组织活动内容单调、形式单一, 有时甚至不能正常开展等情况, 对党员缺乏一定的感召力。党员民主评议工作及支委会成员的民主生活会往往流于形式, 穷于应付, 民主评议中党员本人向群众征求意见的事情时有发生, 更有甚者还有让别人帮忙代写评议小结的, 在研究生中造成误会及恶劣影响。支部生活不能起到应有的教育、约束、监督作用, 使党支部在党员群众中的威信较弱, 不能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2 研究生组织生活开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结合研究生党员及其组织生活的普遍特殊性, 我们课题组具体对我校研究生组织生活的开展情况进行个案分析。通过《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组织生活开展有效性的调查问卷》就我校68个研究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开展的方式和内容、研究生党员对组织生活作用的认识、组织生活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 回收189份, 回收率94.5%。其中硕士研究生161位, 占85.2%;博士研究生28位, 占14.8%;正式党员163人, 占86%;预备党员26人, 占14%。

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发现, 目前研究生党支部组织生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研究生组织生活的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

调查发现, 目前研究生的组织生活主要集中在开展“讨论接受预备党员及预备党员转正问题”及“时政要闻、政治理论的学习”、外出参观等;但是广大研究生普遍认为:研究生党员完全可以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多种渠道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进行时政要闻和政治理论学习, 完全没有必要在组织生活时大量的进行政治理论学习。组织生活要内容求新, 效果求实, 让广大研究生党员从过去抽象的理论学习、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走出来。

2.2 组织生活流于形式, 效果不明显

访谈中, 绝大多数研究生党员认为, 组织生活中的政治理论学习基本上是读读报纸、学学文件, 大部分党员做不到入脑、入耳、入心, 部分研究生党员对参加组织生活态度淡漠, 走过场完成任务的心态很普遍。组织生活流于形式, 缺乏号召力, 不仅不能起到教育、约束、监督的作用, 反而降低了党支部的凝聚力, 不能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2.3 各支部的组织生活没有特点, 随意性强, 满意度不高

绝大多数研究生党员认为, 组织生活的开展经常是由支部随时制定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随意, 缺乏连贯性, 效果一般。而且各个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没有鲜明的特点, 支部之间差别不大, 党员对支部组织生活的形式、内容和效果满意度不高。

2.4 组织生活时效性, 稳定性差

我校研究生党支部支委主要在研究生二年级的党员中产生, 每年11月份进行支部换届。支部换届后, 新的支委又按照自己的工作习惯召开组织生活, 上届支部的工作成绩、工作特点完全改变, 支部工作没有继承、发扬, 组织生活时效性、稳定性差。研究生党员的支部荣誉感、归属感差。

2.5 组织生活开展缺乏制度保障

研究生党支部组织生活与其他校园文化活动的最大不同在于参加组织生活是党组织对于研究生党员接受教育和党内外群众监督的强制性要求, 党组织不允许有长期游离于党组织外、自由散漫、不参加组织生活的特殊党员存在。党的组织生活的严肃性决定了研究生党支部生活的有效开展需要一系列制度保障。

3 对于创新研究生党员组织生活的一些探索和建议

3.1 创新党课教育方式, 丰富党课内容

党课教育内容要以增强党性锻炼, 提高观察分析能力为着眼点, 不仅要有思想政治方面的内容, 还要有适应不同学科和实际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内容。党课要与党内学习结合起来, 有布置, 有要求, 相互补充, 相得益彰。此外要增加党课次数, 提高质量, 增强吸引力。可以将一些好的报告、讲座搬进数字图书馆和网上党校, 既可自学, 又可把有限的组织生活时间集中用在交流、自学和研讨问题上, 增强党课学习的效率。同时, 注重网络资源的建设和利用, 在网上公布学期 (年) 党员政治理论学习重点、基本时事政治信息和重要文章篇目, 布置思考题, 组织党员讨论和答卷, 并进行网上分级测评, 其成绩作为党员日常考核、评优评先的必要条件。这样一来一方面节约了研究生党员及党组织的活动的时间, 另一方面通过垂直管理提高了学习效率。

3.2 推行党建工作与业务学习相结合的工作模式

目前研究生一般按学院以年级 (块) 为单位设立党支部, 这种组建方式优点是:支部成员相对稳定, 开展工作有一定连续性, 不同专业之间的研究生便于学术交流。缺点是:支部庞大, 开一次支部大会不容易, 不同专业间的研究生了解不多, 导师对研究生党建及德育工作介入很少, 研究生业务学习与德育工作“两张皮”现象较严重。建议按系所 (条) 建立党支部, (研究生人数多的系所可以再细分为若干个专业方向的党支部) , 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导师的教书育人作用, 便于系所组织研究生的学术活动, 发挥研究生“传帮带”作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正试点推行这种方式。这种组建方式的缺陷是人员流动性大, 支部委员更换频繁, 不同学科、专业研究生之间的交流更少, 不利于学术交叉。应在具体的工作中探索弥补的方式方法。

3.3 拓展组织生活中的实践内容

利用高校党员思想、理论、文化和智力优势, 把组织生活延伸到社会特别是社区服务中去。参与社区建设, 既能发挥高校的独特优势, 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又能提高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可根据各学科、专业情况, 分别成立科普、法律、经营、人文、技术、决策咨询小组, 让党员参与、从事多种社会服务, 在社会实践中增强党性锻炼, 展现党员风采。

3.4 开拓渠道, 在组织生活形式上创新

为了提高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除坚持过去支部大会、支委会民主生活会、小组会等形式开展组织生活外, 还可以采取“课堂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统一教育与分层次教育相结合, 集体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等方法, 开展支部工作争先创优、支部目标管理、最佳组织生活、主题系列活动等, 以提高学习活动的效果。也可采取支部共建、联合过组织生活或开展联谊活动等形式, 拓宽组织生活渠道。尤其是支部共建, 互补性大, 如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的支部共建, 教师与学生支部的共建以及高校支部与社区支部、部队支部、国家机关部门支部、农村支部等共建, 可促进相互了解, 交流情况, 既可以把共建单位作为稳定的社会调研基地, 丰富教学和科研资源, 又可以用自己的文化、智力优势帮助共建单位提高效益、效能。

摘要:研究生党员组织生活的发展和创新直接影响研究生党员先进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进而影响研究生党支部战斗力、凝聚力的发挥。在高校学生支部组织生活总体上有序、规范的大背景下,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现有研究生党员组织生活存在的一些问题, 提出一些建议对策, 同时针对研究生党员这一特殊群体的组织生活的创新做出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研究生党员,组织生活,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1] 潘建红, 贾钢涛.创新研究生党建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5, 3.

[2] 宋瑞平, 吴世友.新时期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的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报, 2004, 6.

[3] 毛保华.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3, 5.

[4] 赵正桥, 陈薇.提高研究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思想理教, 2006, 2.

[5] 雷丽.提高高校学生党员组织生活的实效性[J].高校理论战线, 2006, 8.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提高三氯氢硅合成中淋洗器除尘效率下一篇: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