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量变与会计实践论文

2022-04-30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事物量变与会计实践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和高新技术的日益兴起,对会计学的需求越来越强,但我们对会计理论进行的深入拓展时常遇到方法的约束,很多学者仅从经济管理层面对会计和经济交易事项进行研究,却忽略了学科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关系。

事物量变与会计实践论文 篇1:

浅议提高会计职业判断的措施

一、会计职业判断的产生及原因

“会计职业判断”这一问题并非是在会计产生之初就受到人们重视的。在两权分离之前,业主是进行判断的主体也是判断生成信息的使用者,自然就没有必要关注会计职业判断的问题。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会计职业判断的主体和判断信息的使用者相分离了,而且两者的利益出现了矛盾。于是为了保护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各国开始制定会计标准,强制规范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披露方法。这种情况下会计职业者必须以会计标准为依据进行会计处理,但会计标准仍不可避免的留有主观判断的空间,成为会计判断滋生的土壤。总之,由于会计蕴含着不确定性这一特征,会计职业判断可能早就已经存在于会计系统中,但其引起人们的关注,与会计标准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1 交易或事项的模糊与不确定性。交易或事项的模糊性,主要是指交易或事项实质内容的难以辨认性。在客观生活中,一事物与它事物区别很多是表现在量的差异上,但我们知道,量变积累的结果便是质变的发生,质变则是一项交易或事项实质内容的改变,从而改变了其在会计反映中的定位。

交易或事项的不确定性,主要是指一种状况或处境的最终结果是利得或损失,只有在发生或不发生一个或若干个不确定的未来事项时才能确认。事项的不确定性主要是企业事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所导致,对未来不同估计将导致不同的判断结果。

2 有“规”可循需要会计判断。这里所谓的“有规可循”主要指的是会计人员面对的经济业务事项有相应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规定。但现实中的经济业务事项却纷繁复杂,且每一事项均存在其特殊之处。为避免一概而论,会计准则、制度便赋予了会计单位和会计人员较大的会计选择或判断权利,只是这种选择或判断是在准则或制度提供的范围内的选择和判断。

3 无“规”可遵更待会计判断的加入。相对于“有规可循”,“无规可遵”是指对于具体的经济业务事项没有相应的准则或制度规定。目前,我国即将推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已经逐步开始趋同,这样准则的制定对会计人员的职业要求越来越高,准则中已经没有了具体的会计业务处理规则,更多需要的是对于一项会计实务的处理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去根据具体的原则来处理。在实际情况中,同样存在没有具体准则或制度约定的事项。如:公允价值的确定,需要会计人员在相关会计理论和会计原则的指导下,根据不同的环境,进行权衡、选择后再进行相关处理。而相对于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会计理论与会计原则对会计业务的处理仅仅是一种泛泛的指导性意见,存在更大的“道德自由空间”,此时,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便显得尤为重要。

二、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水平

1 转变会计教育观念

(1)会计教育目标定位要避免两个极端,不能一提会计就是记帐、算帐、报帐,就是财务会计,也不能不顾我国国情一味搞通材教育,忽视会计人员对应具备的专业知识的掌握。要培养造就具备较宽知识面的会计专门人材。

(2)会计教育应重视素质教育,要把传统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培养动手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出有较高的专业理论修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法律意识、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的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3)会计教育的组织实施向终身教育转向。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企业的不断创新,新的经济业务的大量涌现,会计处理、会计规则也在不断更新。一个会计人员如果不具备再学习的能力,不进行知识的更新的话,不仅谈不上一定的职业判断能力,恐怕连基本的会计处理也掌握不了。这种终身学习除了学校的正规学历教育外,对在职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将会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立和完善会计教育各级培训体系和网络,加强在职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应该成为我国会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议题,要引起各界的重视。企业内部也要把职工的继续教育制度化、组织化、经常化,使职工能够有条件得到不断学习、更新知识。

2 重视会计教学环节

会计教学应充分结合会计的本质特征及地位作用,而不仅仅只是在课程中对有关观点作简单介绍或讲解。无论是信息系统论还是管理活动论,会计教学都应考虑到会计本身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信息交流、案例讨论、小组任务、模拟角色等方式,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始终保持这样的观念:会计师要做的不仅是技术性的工作,更重要的是沟通能力和创建性思维能力;会计师所面临的不是现成的信息和固定的模式,自己必须从一堆分散的数据资料中通过筛选、归类、分析和判断以解决陌生问题;会计师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很多情况下也不可能得出惟一正确的答案,而只能是在各种可能的方案中寻求更妥善的结论。总之,会计教学更应侧重于启发性、应用性和灵活性。

3 重视会计实践活动

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具备从事本专业的工作能力,重要的是具备适应复杂多变的会计环境的能力,要根据已经变化了的客观现实,运用会计基本原理解决新间题。而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会计工作中逐渐培养、积累起来的。为此,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会计岗位终生不变制,实行岗位轮换制,甚至在不同的会计部门之间轮换,使会计人员成为会算能管理的全才。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

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与实施是一个复杂、渐进的过程。特别是在我国,一方面,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在发生变化,物质利益原则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但是同时物质利益原则也成为很多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原则,部分会计职业者受到这种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进行虚假判断,致使会计信息失真的事件频频发生。另一方面,我们国家有着许多举世闻名的优良文化遗产,儒墨道法等传统道德文化,重视人伦价值,追求精神境界,推崇诚信无欺,取财有道,这些思想深深影响着我国的道德价值取向,值得发扬光大。

1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

尽管受社会风气、生长环境等的影响,但会计职业道德还是很难在个人身上自发形成,所以必须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会计教育不仅传授必需的技巧与知识,而且要灌输道德标准和敬业精神,因为在很多情况下道德往往比技巧和知识更重要,特别是在遇到相关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时惟有道德决策能力才能发挥作用。要强化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应从以下儿方面人手:首先,今天会计专业的学生就是明天会计事业的建设者,他们必须德才兼备,我们的会计行业才有希望。所以会计职业道德应该列为会计专业学生的必修内容。现在,会计职业道德已经包含在《会计原理》《财务会计》《审计学》等课程中,还应该进一步完善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运用案例教学、宣传引导、道德评价、角色模拟等多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把职业道德教育与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工作观,自觉提高道德修养。其次,注重岗前职业道德教育和会计职业者的继续教育、对即将进入会计行业的职业者进行职业道德培训是很重要的,帮助他们将已有的良好道德价值观转化到现实的工作中,抵制今后工作中外部环境和利益的诱惑,做到敬业、诚实、正直、客观、公平、公共利益。对职业者要强化继续教育,使会计职业者不仅从理性上认知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更要将作为一种信念和原则,并以此引导和约束自身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会计职业者,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大中专院校的会计教师都要参与各种形式的职业道德继续教育。

2 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的监督

会计职业道德的他律足以会计职业责任和义务为核心,强调社会、组织对会计职业者的不正当行为的规范,它的重点是限制性或禁止性;会计职业道德的自律足以职业良心为核心,强调个人对社会的道德精神,它的重点是描述个人内在的道德追求。会计职业道德他律能够引导会计职业自律的发展和实现,但会计职业道德他律只有通过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才能发挥持久的约束力。所以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相辅相成,统一协调,同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保证实施,才能真正发挥监督职业道德的作用。

总之,随着我国会计制度的不断改革,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制度的接轨,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会计由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的演化,它要求会计人员具有以高素质为依托的综合分析与判断能力。可以预见,职业判断将在会计工作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会计人员应对此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努力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以广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为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柴娟娟

事物量变与会计实践论文 篇2:

基于唯物辩证法的会计研究方法论初探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和高新技术的日益兴起,对会计学的需求越来越强,但我们对会计理论进行的深入拓展时常遇到方法的约束,很多学者仅从经济管理层面对会计和经济交易事项进行研究,却忽略了学科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关系。本文主要聚焦于会计学研究的学科定位、会计学的定量定性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探讨马克思主义及社会科学方法论与会计学的关系对会计学发展的影响,基于唯物辩证法对会计学在方法论方面加以完善。

[关键词] 社会科学方法论;会计学;定量;定性;实证会计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 11. 001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我们各种不同认识的锐利思想武器和理论基础。邓小平同志强调,学习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最重要的是掌握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江泽民同志指出,学习和运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多掌握一点唯物辩证法,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一条重要要求;胡锦涛同志强调“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习近平主席曾说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贯穿着马克思主义方法,用唯物辩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提高领导工作水平。而会计理论既对我国理论发展有重大意义,又对完善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着重要意义。

1 关于会计学学科归属的辨析

宏观上来讲,学科划分大致分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是以客观的物化的东西作为研究对象,它的表达手段是以精确的语言、严谨的推导以至形式化特别是数学化的手段来描述所要表达的内容,其结论和成果一般公认度较高,一般具有共识性,对于认识结论的判断要根据实验或实践来判别,而人文科学是以精神的、主观的东西作为研究的对象,以模糊的语言、解释性的语句、体悟的抒发来表达内心世界的认识,其结论和成果一般具有个别性,很难通过设计实验的方法来进行判别。公认会计学是社会科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笔者有不同的看法。

从会计学的发展和应用来看,会计学从属于人文与社会科学,但与自然科学又有交叉。当我们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来观察会计学在总的学科中的具体位置以及会计学与其有相互作用的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程度时,我们就会发现拓展出了许多新的值得研究的问题,如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经济的发展,环境会计问题等,而通货膨胀的产生和发展,又会启发研究人员探索物价会计的有关问题。因此相对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更为复杂。会计学上的学术观点各有不同,但总体而言都是会计实践活动在人们主观思维上引起的不同反应,这就要求我们从本质上把握会计学并不断加以完善。

因而笼统并绝对地将会计学定位为某一类是片面的,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两点论两分法和整体系统的观点,但从马克思主义重点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会计学应大体归为社会科学,因为它解决的是社会经济管理问题,具有很大程度的社会属性。

借鉴其他学科成熟的研究方法,或将其移植到会计学科的研究当中可以完善会计方法学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如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的引进使得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确定更加科学和简洁,而减少了主观因素和人们对事物认识局限性的影响。近年来实证会计的兴起,更加丰富和完善了我国会计学科的研究方法。按马克思所说的:“一门学科只有当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1]只有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的结合,规范和实证研究方法并举,会计学才谈得上是一门真正的科学。

2 由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来进行会计研究

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它不仅能说明现在,而且能预测未来,尤其对宏观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有它独到的作用。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1 会计研究中存在的矛盾

具体而言,会计等式分为基本会计等式和扩展会计等式。就基本会计等式而言,资产总额和权益总额反映了会计主体某一特定时日的财务状况。资产和权益恒等的原理是对立统一规律在会计学领域的一个体现。一个企业所拥有的资产与负债和所有者之间明显地表现为对同一资金观察的两个不同方面,是从对立的两个角度观察同一资金的结果,即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就必然有一定数额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资产与权益相互联结又相互依存,运用货币计量,资产总额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必然是相等的。资产又是运动变化的,涉及资产和权益变动的经济业务的发生,又会引起会计等式中有关会计要素某些项目的增减变动,而增减变动的结果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我们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矛盾双方对立统一及其相互关系的哲理来理解会计等式,将会对会计学中这一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深化一步。[2]另外《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两个层次,基本准则主要就是对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一般原则,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以及会计报告做出的规定,这是会计工作矛盾的普遍性。具体准则对具体核算的方法和步骤等做出了规定。阐明了特殊行业特殊业务的会计准则,这是会计工作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的统一,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具体运用。

2.2 会计研究中矛盾的缓解

理想而有用的会计信息应当具备相关性和可靠性。两者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真正相关而可靠的信息是难以取得的。现实的选择应当是 :在可靠性基本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以最终实现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这正如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正是由于可靠性与相关性二者的充分结合,才对投资者、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产生有用的价值。对于稳健性与其他原则冲突的缓解,要注意稳健性原则的适度运用,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是确保稳健性原则适度运用的关键,同时要对冲突情况予以充分披露。稳健性原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较强的倾向性和主观随意性。因此,为了避免企业以运用稳健性原则为借口,隨意变更会计核算方法,歪曲真实的经营成果,把稳健性原则当作成本、利润的调节器,就必须加强审计监督,防止滥用和曲解稳健性原则,避免人为地加剧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

以上用社会矛盾分析法分析了会计中的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及矛盾的缓解,体现了社会矛盾分析法在会计中的重要价值。只有会计所能提供的信息满足了每一个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或满足了绝大部分人的需要,会计中的矛盾才能得以解决。

3 会计学研究中的辩证关系探讨

3.1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共同实现对事物事件的考察分析,是对同一事物的不同层面和不同事物之间进行分析比较的两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常结合起来应用。在进行定量分析之前,须借助定性分析確定所要研究的现象和问题;在进行定量研究的过程中,又须借助定性分析确定现象发生质变的数量界限和问题的原因。[3]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质变和量变是辩证统一的,量变和质变相互依赖、相互转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一定程度上,定性分析是会计研究中质的方面,而定量研究是会计研究中量的方面,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础,是定量分析的指导和总结,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工具和验证,只有同时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才能在准确定量的根据下对事物事件准确地定性,从而实现对定性方面的检验证实。这是二者的辩证关系。

而站在会计学的角度,会计分析是指根据会计核算提供的会计信息,应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对企业的经营过程及其经营成果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会计分析的结果是进行会计预测和会计考核的主要依据。会计的定性分析是指分析人员运用自己的主观判断,对企业的资金成本、利润等方面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它一般适用于缺乏历史会计资料或其他资料的分析。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有调查分析法和经验分析法。而定量分析是指运用统计技术,考察事物的规定性,从而把握事物性质的一种分析方法。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和因果分析法等。从财务报告来看,财务报表对经济交易和会计事项进行了数据上的处理披露,而附注等又从定性角度对表中数据进行了质上的解析,从而使整个财务报告成为定性和定量的结合体。

因此在进行会计研究时一定要将两者结合起来,正如课上所讲,可以使用定性研究进行“认识、发现、判断、了解”,用定量研究进行“测量、监控、估计、预测”。在一定程度上结合采用定性与定量两种方式,可以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点, 组成最适合研究所需的混合型研究模式,进行研究可以丰富研究结果, 提高研究质量。

3.2 正确看待规范会计和实证会计的关系

从方法论特征来看。规范会计方法论以价值判断为基础,在研究过程中坚持特定的价值判断标准,规范研究的结论带有主观性,无法用事实来验证,对同一会计现象的研究,可能会因研究者观点、意识的差异,而使结论相差甚远,甚至完全相反,会计理论科学性的判断标准不具有可证伪性,会计理论不必和会计活动的事实现象一一对应,并非一定要接受经验事实的直接检验。实证会计研究在方法论上与规范会计有一些差异。规范会计认为主观目标与人的行为是有联系的。哲学中的实证理论是实证会计理论方法论的基础。规范会计理论比较重视规律和理论的逻辑思维,注重价值判断。实证会计理论提倡实用主义,提倡从经验中创造理论。从辩证的角度看两种理论强调的内容不同。

但从近几年的会计研究的发展来看,实证会计异军突起,规范会计由于缺乏创新性,发展遇到了瓶颈,但实证会计虽以模型构建的方法对经济现实进行了解释,但是仍然缺乏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甚至有些实证结果不能解释现实状况。另外规范会计和实证会计相互独立,联系不够紧密,从而难以有效推动会计的发展。因此不论从学科建设来看,还是从会计研究的务实性来看,我们都应该将两者结合起来,既要重视以价值判断基础的规范会计,又要发展以实证主义为原则的实证会计,规范会计和实证会计要相互补充,相互渗透,才能更科学有效地发展会计理论。规范研究的成果必须依靠实证研究才能得以验证,规范研究的结论可以为实证研究提供基础和前提,撇开一方,单独研究是不明智的。所以两者的支持者不应再对峙,应互相承认彼此的价值。两者的结合才是会计理论发展的大趋势。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会计学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和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只有从这一层面把握会计的本质,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推动会计学研究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孟贤.当代会计研究方法:检讨与反思[J].会计研究,2007(4).

[2]刘玉廷.关于会计研究方法问题 [J].会计研究,2000(12).

[3]涂振连,黄海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会计理论研究 [J]. 中国农业会计,2000(3).

作者:周依茹 高鹏博

事物量变与会计实践论文 篇3:

浅析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影响

摘要:会计是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信息系统,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会计信息处理从手工发展到电算化,使传统会计格局逐渐被打破,新的会计思想和理论逐渐确立,从而在推动会计自身发展和变革的同时,也促进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会计电算化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它涉及到会计人员的工作方式、会计组织的管理形式等各方面的变革。本文在会计电算化含义及其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会计电算化发展对传统会计的影响,指出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对传统会计的会计理论的影响。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传统会计;会计理论;影响

一、绪论

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已具有相当规模,普及程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会计电算化发展到今天,已不是单纯的会计与计算机的简单结合,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延伸到通信学、企业管理学、市场运筹学等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正朝着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方向发展,甚至发展成为不同企业之间跨地区、跨行业相互链接的大型网络化会计信息处理系统。现在很多企业都积极参与会计电算化工作,应用会计电算化改变会计核算方法,数据存储形式,数据处理程序和处理方法,扩大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会计处理信息质量,并改变会计的内部控制和审计方法和技术,从而促进了会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会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改善和促进会计管理改革,使得会计管理制度在理论研究和会计实践中发生根本变化。会计电算化是现代化社会大生产和新技术革命的必然产物,它不仅是传统会计数据处理手段的变革,而且也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二、“会计电算化”含义的理解

会计电算化是指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是一门融系统工程学、电子计算机技术等诸多学科知识于一体的边缘科学,其目的是运用最新科技成果,以现代化的电子计算机工作取代传统的手工记账、算账及报账,以及替代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判断,它是使会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和提高会计核算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场变革。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使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使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加快了,使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为管理者更好、更快的提供所需会计信息。目前,我国的电算化会计系统仅是对手工会计系统记账、算账及报账全过程的模仿,随着计算机网络经济的发展,将逐步实现网络电算化,即会计电算化的高级阶段——会计信息化。

三、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影响

1.改变了会计核算手段和环境

会计电算化的使用不仅会对会计工作产生影响,也会对核算手段和工作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会计电算化是电子计算机和会计结合的产物,是一门融入多学科的综合学科。它的出现给会计理论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内容,对传统会计理论结构内容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扩充了内容的宽度。传统的手工会计核算中,由于会计人员手工操作等原因容易出现错误,可靠性相对较差,在信息开发和处理方面还达不到一定的要求。而在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中,能够有效地利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再加上以及网络的优势,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能力,为会计处理提供一定的有利条件。

2.拓宽了会计对象范围

传统的手工会计核算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进行会计信息处理时各种程序比较复杂且人工处理的能力有限,不能有效地将经济信息进行全面综合,只局限于会计核算等小范围。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使信息处理的速度加快,提高了信息处理的能力,使会计信息和企业的其它经济信息充分的结合在一起,从而更有效地为企业的经济活动服务,扩大了会计的对象,使会计对象扩展到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当前,手工会计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是有限的,單做资金运动就相当困难。会计电算化具有处理数据信息快、效率高的特点,可以对资金运动以外的非资金运动如实物运动采用多种计量单位进行科学的核算,提供完整准确的信息,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社会信息发展的要求。

3.促使会计职能的全面发展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使会计的内在职能增加,使会计核算和信息分析工作都通过计算机来完成,极大提高了信息处理的准确性、时效性。会计人员能够利用充足的时间来进行经营管理,更好的完成会计工作。会计电算化的使用改变了原有的会计方法,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也改善了会计核算质量,使会计核算的内容扩大。会计工作由过去主要是对外报送会计报表转向利用会计数据进行分析,并支持和参与企业内部的业务管理和生产经营活动;由过去单纯的事后核算转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的全面管理。会计人员的角色由为领导提供信息资料转变成为给领导提供决策方案,更多地从事经济活动的预测、决策、分析和控制。未来的会计人员将充当管理角色,其主要任务是为管理部门收集、过滤、分析经济资料,并解释信息。另外,会计电算后,所有经济业务发生时,实时形成会计资料,在经济业务的执行过程中就能由各有关部门实行有效控制,会计监督职能得到延伸。

四、总结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给会计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改变了原有手工会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会计电算化的利用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其优势,为会计工作作出最大的贡献。同时,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的确对传统会计理论带来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必然带来会计核算对象、内容、方法等会计理论和会计技术的发展,促进会计制度的改革。在这个过程中,使其表现出一些不适应、不协调的地方,但这种影响大多并未真正触动传统会计理论诸范畴的实质和地位,因为不少问题实际上在以前就已经存在,并非是由会计电算化环境带来的特有问题。然而,事物的发展总是经历着由量变到质变,再到量变又产生新的质变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因此,会计理论要想满足会计电算化环境带来的新变化和挑战,就不能停留在对传统会计理论的不断修补上,而是要根据时代的进步、技术的创新,进行质的改革,构建会计信息化理论新体系,从而更好地指导和支持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和思想同传统的会计理论之间的日益不适应,迫切要求会计理论的变革和创新,呼唤会计电算化理论的诞生,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应该体现信息化环境下会计变革的要求,积极反映会计与技术的结合及相互影响,为实现会计信息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刘转华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跨世纪电影艺术主题论文下一篇:防范网络计算机安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