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房建设论文范文

2022-05-10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药房建设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目的:为县域医共体共享中药房信息平台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药房的建设和发展现状,以及基于县域医共体建设共享中药房的可行性、优势和局限性;再从总体架构、业务模型、主要功能3个方面介绍县域医共体共享中药房信息平台的构建流程和方法。

第一篇:药房建设论文范文

大型三级甲等医院门诊药房信息化建设

解放军总医院计算机应用与管理科高级工程师,2000年从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进入解放军总医院工作至今,长期从事医院信息化相关工作。负责“军字一号”医院信息系统药品综合查询统计子系统的设计和研发,学术任职包括中国医药信息学会(CMIA)电子病历与电子健康档案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医药信息学会(CMIA)远程医学与云计算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药房装备与技术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目前主要从事医院药品及耗材相关软件项目的管理及研发工作。

第二篇:县域医共体共享中药房信息平台的建设现状

摘 要 目的:为县域医共体共享中药房信息平台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药房的建设和发展现状,以及基于县域医共体建设共享中药房的可行性、优势和局限性;再从总体架构、业务模型、主要功能3个方面介绍县域医共体共享中药房信息平台的构建流程和方法。结果与结论:医共体和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政策、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的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縣域医共体共享中药房建设提供了可行性。建设县域医共体共享中药房,可拓宽基层中药使用目录,整合分流人力资源,节约成本,提供同质化、规范化的药学服务,但其普遍受县域地域环境、政策支持、物流配送速度、成本利益分摊等非信息技术因素影响。县域医共体共享中药房信息平台主要是以县级中医医院牵头的中医医共体为主体,基于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从业务处理、业务管理、业务共享3个方面构建业务模型;其功能主要包括中药饮片全流程管理、中药调剂、中药煎煮、发药配送、药学服务、质量控制、便民服务、接口管理等。县域医共体共享中药房信息平台可以助力县域医共体共享中药房打通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通道、扩展中医药服务范围、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 县域;医共体;共享中药房;信息平台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hared TCM pharmacy information platform based on county medical alliance. METHODS: By literature research,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CM pharmacy in primary medical and health institutions were analyzed, and the feasibility,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f shared TCM pharmacy based on county medical alliance were also analyzed.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method of shared TCM pharmacy information platform based on county medical alliance introduced from aspects of overall architecture, business model and main functions. RESULTS & CONCLUSIONS: The policies for the revit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edical alliance and TCM, the need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grass-roots TCM service ability, and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vide the feasibilit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hared TCM pharmacy based on county medical alli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shared TCM pharmacy based on county medical alliance can broaden TCM list in the primary medical institutions, integrates and diverts human resources, save costs, and provides homogeneous and standardized pharmaceutical care. However, it is generally affected by n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actors such as county regional environment, policy support, logistics distribution speed, cost benefit sharing. The shared TCM pharmacy information platform based on county medical alliance is mainly based on the TCM alliance led by county-level TCM hospital, and constructs business model from three aspects: business processing,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business sharing on the basis of the health information platform of TCM department. Its main functions include the whole flow management of TCM decoction pieces, TCM dispensing, decocting, distribution, pharmaceutical care, quality control, convenient service and interface management and so on. The application of shared TCM pharmacy information platform based on county medical alliance helps the opening of the business cooperation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channel of shared TCM pharmacy based on county medical alliance expands the service scope of TCM, and enhances the TCM service ability in primary medical institutions.

KEYWORDS County; Medical alliance; Shared TCM pharmacy; Information platform

加强基层医疗服务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多次出台政策,支持县级中医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医疗卫生共同体(以下简称“医共体”),开展县乡一体化中医药服务[1]。建设县域医共体共享中药房及其信息平台,有助于促进县域中医药一体化互联网服务建设,实现县乡中医药服务同质化、规范化,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2]。目前,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嘉兴市海盐县、宁波市鄞州区和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等地均已建成县域医共体共享中药房信息平台,打通了县级中医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互联通道,为基层群众“看上好中医、吃上好中药”提供了支撑平台[2-3]。笔者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药房的建设和发展现状,以及基于县域医共体建设共享中药房的可行性、优势和局限性,并从总体架构、业务模型、主要功能3个方面介绍共享中药房信息平台的构建流程和方法,以期为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县域医共体共享中药房、改进中药药学服务模式提供参考。

1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药房的建设和发展现状

1.1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药房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管理基本规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管理基本规范》规定,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应设置中医科、开设中药房[4]。但我国各地的实际开展情况却并不尽如人意。窦伟洁等[5]的调查显示,山东省仅分别有88.46%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9.55%的乡镇卫生院设有中药房。闫峻峰等[6]调查的四川省49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有39家无中药饮片;中药饮片平均品种数为217种,在通风阴凉处存放的比例为75.70%,按形态、配伍区分存放的比例仅为56.02%。部分基层医疗机构的中药房建设投入不足,场地面积受限,工作区域划分不合理;中药饮片品种数不足、质量不高,调剂炮制质量较低;存在包装破损、随意堆放等现象;加之温湿度调控、通风、干燥、避光、防虫等基础设施缺少,导致饮片被虫蛀、霉变、泛油、变色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中药饮片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使用。

1.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药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近年来,国家实施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中医馆、国医堂等中医诊疗区,总数已超过3万家[7]。2019年度《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显示,98.33%(6 878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7.14%(34 148家)的乡镇卫生院和85.93%(9 981家)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平均每家基层医疗机构拥有2.58名中醫类执业(助理)医师[7]。但是,乡镇卫生院拥有中药师(士)仅19 121人,社区卫生服务站拥有中药师(士)仅1 752人;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平均每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置的中药师(士)不到1人[7-8],存在有中医诊疗服务却无专业药学服务、中医门诊量低、中药处方开具量少、中药服务与中医诊疗服务不匹配等现象。基层医疗机构受地域、人才培养、专业发展等限制,较难吸引高等院校中药学毕业生就业,技术人才易流失,现有部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能力参差不齐,缺少中药辨识、临床用药指导、审方调剂、炮制、养护等必要的专业知识。

1.3 中药房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与落实情况

国家和地方均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出了要建立健全并执行用以保证中药质量和提升中药服务能力的规章制度[9]。闫峻峰等[6]的调查显示,四川省有49.8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了药事管理组织,77.71%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了药房相关规章制度,78.31%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了效期管理制度。笔者通过文献研究和调研发现,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药房管理制度不健全,中药采购、验收、储存、养护、出库、质量管理、事故处理等制度缺乏,饮片养护等记录不全或缺失,有毒中药管理不规范,存在无章可循、无规可依、已有制度执行不到位等现象,药事管理随意性较大[10]。

2 县域医共体共享中药房建设的可行性、优势和局限性

2.1 可行性

基于县域医共体的共享中药房是以县级中医医院牵头的中医医共体为主体,基于县级中医医院中药房,综合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保障中药饮片品种数量和质量,提升中药处方调剂和临方炮制能力,向基层提供一站式、统一规范的中药药学服务。国家对医共体和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政策、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的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均为县域医共体共享中药房的建设提供了可行性。

2.1.1 医共体和中医药振兴发展相关政策的落实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根据本地区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际情况……逐步形成多种形式的医联体组织模式。在城市主要组建医疗集团,在县域主要组建医共体”[11]。《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等均提出支持县级中医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医共体,探索开展县乡一体化中医药服务[9,12]。《关于加快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坚持公立医院药房的公益性,加强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用药衔接,逐步实现区域内药品资源共享,实现医共体内药学服务、药品信息的标准化等[13]。《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从信息化角度对基层饮片处方管理、中药煎药管理等提出了规范化要求[14]。这一系列文件均为县域医共体共享中药房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依据,依托县级中医医院构建县域医共体共享中药房在政策层面是完全可行的。

2.1.2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和基层中医药发展的需要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要求医疗卫生机构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药学为基础,对临床用药全过程有效地进行组织实施与管理,促进药学技术服务和相关药品管理工作发展[15]。据报道,全国1 978家县级中医医院拥有中药师(士)10 518人,平均每家5.3人,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药师(士)平均每家不到1人[7]。县级中医医院的中药房建设和中药师人员建设强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药饮片品种数较齐全;部分医院为适应新时代互联网发展正全力打造智慧中药房[16-18]。因此,基于县级中医医院中药房构建县域医共体共享中药房,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药药事管理水平和药学服务能力,降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药房的建设和运营成本,符合基层中医药发展需要,在业务层面是完全可行的。

2.1.3 新技术应用和中医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 当今社会,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应用,不断推进互联网应用平台技术深入中医药各领域,为共享中药房的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支撑。2015年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构建了国家级、省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并部署应用软件,为基层中医馆提供中医电子病历、辨证论治、知识库、治未病、远程会诊等信息化服务[19]。基于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来构建县域医共体共享中药房信息平台,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数据有效共享,在技术层面是完全可行的,也可真正为基层群众提供优质的中医诊疗服务和科学、规范的中药药学服务。

2.2 优势和局限性

笔者通过对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嘉兴市海盐县、宁波市鄞州区和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等地县域医共体中药房的调研分析发现,县域医共体共享中药房可整合优化县级中医医院中药房软硬件资源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药专业人员,建立县域标准化、现代化的中药房和煎药室,为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比基层传统中药房,县域医共体共享中药房具有以下优势和特点:第一,可拓展县级中医医院药学服务到县域医共体所有机构,为其提供统一的中药目录,并使中药的采购、储存、煎煮、配送以及中药处方的集中审核和调剂炮制一致化,实现了县域中药的同质化、规范化管理,拓宽了基层中药使用目录,保障了基层用药品种齐全和质量安全,实现了县域中药的全程追溯与监管,解决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药专业人员不足,中药品种数不够或缺失、质量不高、调剂炮制不专业、养护不好,中药处方不规范,名老中医和骨干下基层开方不便等问题,大大规范了基层中医的医疗行为和药学服务。第二,可减少或取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体中药房,使中药饮片实现“零库存”,腾出房屋来扩充门诊中医诊室,优化门诊中医医疗服务功能。第三,可整合分流人力资源,使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药房的中药专业人员充实到共享中药房去工作,使护理、医技等专业人员回归本职岗位,充分发挥各自专业特长。

但是,县域医共体共享中药房建设的推进过程也存在不少局限性——其普遍受县域地域环境、政策支持、物流配送速度、成本利益分摊、群众接受程度等非信息技术因素的影响。如需持续推进应用,则需县域卫生健康、药监、医保等行政部门全力支持,且县级中医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约定好成本与利益分摊比例等。在地域和物流方面,若县域在平原地区,且物流配送能实现上午下单下午到家,则可建设提供全域服务的共享中药房;若县域在山区或物流配送不发達地区,则需依据共享中药房与服务点的距离、配送效率等因素来确定服务范围,例如可在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分中心,或只提供饮片配送服务而不提供代煎服务,从而防止汤剂存放变质等情况发生。

3 县域医共体共享中药房信息平台建设

县域医共体共享中药房信息平台主要是以县级中医医院牵头的中医医共体为主体,以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为基础,为县域医共体共享中药房建设提供技术支撑的信息平台。通过该平台的建设,可以助力县域医共体共享中药房打通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通道,为人民群众提供同质化、规范化的中药服务。

3.1 总体架构

县级中医医院是县域医共体共享中药房信息平台的承载单位,需发挥龙头作用和技术优势,梳理医共体内中药饮片使用、调剂炮制、膏方制作以及代煎配送、用药指导和咨询等需求和业务流程,整合医共体内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人流、财流、物流和管理流,建立中药术语与字典库、中药基本信息库、方剂库、中药配伍禁忌知识库、中药煎煮指导知识库等,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统一规范的中药饮片进出、养护、调剂、炮制、煎煮等全过程管理与追溯,以及中药处方点评、配送、咨询、指导与监测等服务。县域医共体共享中药房信息平台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3.2 业务模型

县域医共体共享中药房信息平台是县域医共体提供中药服务、规范基层中药使用的“大脑中枢”。该平台在业务处理上,以“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为原则。患者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后,医师辨证论治并开具中药处方,且在处方开具时可实时获取共享中药房中的中药库存信息。患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划价缴费后,中药处方信息通过信息平台传送到共享中药房,共享中药房接收处方信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名称,处方号,中药名称、数量、频次、剂数、煎药方案等)后进行处方审核、调剂炮制、复核发药;若患者委托代煎则进入中药浸泡、煎煮、包装等代煎流程,并提供自行取药、饮片配送、汤剂配送等多样化服务。同时,该平台还可开设共享中药房微信公众号、客户端等,提供中药用法用量、注意事项、配送跟踪等便民查询服务。

在业务管理上,共享中药房可共建、共享县级中医医院中药房的基础设施、煎药机、包装机、信息系统等资源,为县域医共体理事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医疗专家委员会、质量管理组织等提供临床药历分析、合理用药监测、中药处方点评、中药流向动态监测等服务,为县域卫健局、医保局、药监局等部门提供中药处方监管、临床用药动态监测、中药饮片采购、价格监管等服务。

在业务共享上,共享中药房基于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对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HIS、中医电子病历等,可交换中医诊疗、中药处方、中药库存、合理用药、用药指导、处方点评等信息,实现中药药学服务与中医医疗、医保、药品供应等数据的联通共享。县域医共体共享中药房信息平台的业务模型如图2所示。

3.3 主要功能

根据业务模型和业务需求,县域医共体共享中药房信息平台的主要功能可划分为中药饮片全流程管理、中药调剂、中药煎煮、发药配送、药学服务、质量控制、便民服务、接口管理等方面。

3.3.1 中药饮片全流程管理功能 此功能与县级中医医院中药房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基本一致,涵盖中药饮片“进、销、存”管理,主要包括采购申请、采购到货、供应商管理、入库、调拨、盘存、日常养护、报损报溢、效期管理、库存预警、库存结转、调价、出库以及基本信息维护等。

3.3.2 中药调剂功能 此功能主要是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药处方和调剂过程进行管理,包括中药处方的接收、审方、调配、临方炮制、复核、反馈等。

3.3.3 中药煎煮功能 此功能可管理中药饮片煎煮全过程,主要包括饮片接收、饮片浸泡、煎药方案执行、煎煮过程管理、汤剂包装、汤剂和药渣留样、煎药机与包装机清洗和消毒、上架存储等。

3.3.4 发药配送功能 此功能是对调剂炮制的中药饮片或代煎的汤剂成品发放或配送到患者手中的全过程管理,支持与快递物流企业发货、配送等环节无缝对接,主要包括窗口发药、配送计划的制订与执行、物流配送、配送全程跟踪查询等。

3.3.5 药学服务功能 此功能主要是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老百姓提供专业药学服务,包括中药配伍指导、中药处方的抽取与点评、中药配伍与合理用药的智能审查和实时提醒、线上咨询、中药信息溯源、安全用药教育与培训,以及方剂知识库、中药配伍禁忌知识库、合理用药知识库、中药煎煮知识库等知识库的管理与服务等[20]。

3.3.6 质量控制功能 此功能主要包括中药师身份认证管理、系统权限控制、环节控制、抽样检查、过程痕迹管理,以及中药配伍禁忌、妊娠禁忌、用法用量、煎煮方法、无菌包装等质量控制管理。

3.3.7 便民服务功能 此功能主要提供中药煎煮方法、服药禁忌、配送跟踪等服务。

3.3.8 接口管理功能 此功能主要包括与县级中医医院HIS、药库系统、药房系统等接口,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HIS、中医电子病历等接口,以及与第三方物流快递系统等接口的对接与管理。

4 应用成效示例

以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为例,该县域以海盐县中医医院为主体,建立了海盐县智慧中医药服务共享中心,构建了县域医共体共享中药房信息平台,覆盖了9个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下属的9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使中医药服务范围得到扩展、服务能力得到提升,中药饮片处方量较同期增加了近1倍[10],平均每天调配500余张中药处方(其中代煎处方约占30%)[21]。同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取消了实体中药房,腾出空间来增加了中医诊疗区用房面积,用于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节约了中药房建设成本约360万元,节省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药房约20名人力,每年可节约人力成本约300万元,有力推进了“基层中医化、中医基层化”建设[22]。

5 结语

随着分级诊疗制度和医共体的深入推进,县域医共体共享中药房信息平台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应用。通过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共享县级中医医院资源,可扩展中医药服务范围,拓宽基层中药使用目录,实现中医药服务信息的高效流转和快速交换,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县域医共体共享中药房信息平台的建设过程不仅要注重总体架构设计、业务功能完善和网络安全防护,还要进一步应用信息技术去探索、研究和解决共享中药房建设中可能出现的管理责任、成本分担、利益共享、临床用药一致性等难点问题。

参考文献

[ 1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在医疗联合体建设中切实加强中医药工作的通知[EB/OL].(2019-07-29)[2021-03-04].http://bgs.satcm.gov.cn/zhengcewenjian/2019-07-29/10385. html.

[ 2 ] 邓勇.智慧共享中药房成医共体加速器[N].医药经济报,2019-07-22(12).

[ 3 ] 张福定.为辖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J].中国农村卫生,2018(7):17-19.

[ 4 ]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 《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管理基本规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管理基本规范》的通知[EB/OL].(2003-11-26)[2021- 04-11].http://yzs.satcm.gov.cn/zhengcewenjian/2020-07- 24/16087.html.

[ 5 ] 窦伟洁,甄天民,赵芳,等.山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现状分析[J].卫生软科学,2015,29(7):408-411.

[ 6 ] 闫峻峰,江涛,童荣生,等.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房现状与规范化管理研究[J].中国药房,2012,23(48):4587-4590.

[ 7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9年全国中医藥统计摘编[EB/OL].[2020-08-04].http://www.satcm.gov.cn/2019tjzb/%E5%85%A8%E5%9B%BD%E4%B8%AD%E5%8C%BB%E8%8D%AF%E7%BB%9F%E8%AE%A1%E6%91%98%E7%BC%96/main.htm.

[ 8 ] 国家卫生健康委. 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0-08-04].http://www.nhc.gov.cn/guihua- xxs/s10748/202006/ebfe31f24cc145b198dd730603ec4442.shtml.

[ 9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2016-10-18) [2021-05-08].http://www.satcm.gov.cn/yizhengsi/gong- zuodongtai/2018-03-24/2665.html.

[10] 王鸿江,申俊龙,徐佩,等.中医“医联体+智能化”促进中医基层化的模式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9,39(10):701-704.

[1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2017-04-26)[2021-05-08].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4/26/content_5189071.htm.

[1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EB/OL].(2015-05-07)[2021-05- 08].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07/content_9704.htm.

[13]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快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EB/OL].(2018-11-26)[2021-05-08].http://www.nhc.gov.cn/yzygj/s7659/201811/ac342952cc- 114bd094fec1be086d2245.shtml.

[14]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的通知[EB/OL].(2019-04-28)[2021-05-08].http://www.nhc.gov.cn/guihuaxxs/s10741/201904/9d346a5ef0134e6a82c- 79c5c9ab96b77.shtml.

[15]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的通知[EB/OL].(2011-04- 07)[2021-05-08].http://www.satcm.gov.cn/fajiansi/gongzuodongtai/2018-03-24/2269.html.

[16] 向静,宁德斌.我国基层中医药服务现状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8):294-295.

[17] 彭敏,徐惠芳,徐玉婷,等.“互联网+中药房”建设模式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8,24(24):1-4.

[18] 王玮,沈国荣,王永,等.我院智慧中心药房管理模式的建设与应用[J].中国药房,2020,31(23):2909-2913.

[19] 肖勇,田双桂,沈绍武.我国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思考[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9,40(7):12-17.

[20] 鐘燕珠,李辉诚,区炳雄,等.基于“互联网+中医药”背景下我院智慧药房管理模式的建立及实践[J].中国药房,2019,30(18):2460-2468.

[21] 章关春,黄心.共享中药房催动县域饮片同质化[N].中国中医药报,2019-02-14(5).

[22] 徐世民.智慧中医药一体化服务在县域中医医共体建设中的实践[C]//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第六届中国中医药信息大会论文集.北京: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2019:1.

(收稿日期:2020-08-14 修回日期:2021-05-10)

(编辑:胡晓霖)

作者:肖勇 沈绍武 常凯 顾高生

第三篇:基于问卷调查的“互联网+中药房”规范化建设标准体系构建思路探讨

摘 要 目的:為构建“互联网+中药房”规范化建设标准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调查研究和咨询专家,编制问卷并向中药专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我国医疗机构“互联网+中药房”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调查问卷结果的基础上,尝试构建“互联网+中药房”规范化建设标准体系框架。结果与结论:调查共发放问卷74份,回收问卷74份,其中无效问卷1份,有效率为98.65%。73名受访者中,60%以上的受访者来自中医医院,或为副高及以上职称;55名受访者(占75.3%)为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的医疗机构中药房配备有专职审方人员,开展了代煎药服务,设有煎药室,并开展了配送服务,且可实现当日或者部分当日送达;半数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所在医疗机构的中药饮片处方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开具,使用了合理用药监测软件,并能定期进行相关工作环节的差错分析,定期对调剂人员开展了处方应付培训,对煎药人员开展煎药知识和操作流程培训,但绝大多数受访者(67名,占91.8%)表示其所在医疗机构仅采用传统方法控制与评价煎药成品质量。对中药房6个工作环节和17个操作关键点的重要性评价调查结果显示,意见集中度最高的环节为饮片质量,操作关键点为特殊药品处理。主成分分析法和最大方差法分析结果显示,现阶段“互联网+中药房”的建设主要体现在中药调剂煎煮和咨询配送服务两个维度。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级别和不同性质的医疗机构在工作人员培训、法规政策知晓、定期差错分析、患者满意度调查、优化支付环节和咨询服务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必要开展“互联网+中药房”规范化建设。建议从基本条件建设、药品采购验收规范化、药品调剂规范化、煎药及配送服务规范化、药事咨询服务规范化等5个方面着手构建“互联网+中药房”规范化建设标准体系。

关键词 问卷调查;互联网+中药房;规范化建设;标准体系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establishing standardized construction standard system of “internet+TCM pharmacy”. METHODS: Questionnaire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investigation and expert consultation were compil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arried out among TCM staff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internet+TCM pharmacy” in Chinese medical institution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a frame of standardized construction standard system for “internet+TCM pharmacy” was tried to constructed. RESULTS & CONCLUSIONS: A total of 74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and 74 were returned, including 1 invalid questionnaire, with an effective rate of 98.65%. Among the 73 respondents, more than 60% were from TCM hospitals, or with the title of vice senior or above, and 55 (75.3%) were national TCM characteristic technology inheritance talents. The survey results showed that more than 80% of TCM pharmacies in medical institutions were equipped with full-time reviewers, provided decocting service, set up decocting room, and carried out distribution service, and could achieve the same-day or part of the same-day delivery. More than half of the respondents believed that the prescriptions of TCM decoction pieces in their medical institutions were issued in strict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requirements, the rational drug use monitoring software was used, and the error analysis of relevant work links was carried out regularly, prescription coping training was regularly carried out for dispensers, and decoction knowledge and operation process training were carried out for decoction personnel. However, the vast majority of respondents (67, accounting for 91.8%) thought that their medical institutions only used traditional methods to control and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finished decoction products. The results of the evalua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6 links and 17 key points of operation showed that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of opinions was the quality of decoction pieces, and the key points of operation were special drug treatment. The results of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and maximum varia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internet+TCM pharmacy” wa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two dimensions as TCM decocting, consultation and distribution services. Statistical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taff training, awareness of laws and policies, regular error analysis, patient satisfaction survey, optimization of payment and consulting services among different levels and categories institutions (P<0.05). It wa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the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of “internet+TCM pharmacy”.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standard system for standardized construction of “Internet+TCM pharmacy” should be established from 5 aspects: basic construction conditions, the standardization of procurement and acceptance, the standardization of dispensing, the standardization of decocting and distribution service and the standardization of pharmaceutical consultation services.

KEYWORDS Questionnaire survey; Internet+TCM pharmacy; Standardized construction; Standard system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们对便捷生活的需求,“互联网+”这一新兴模式在各行各业得到迅速的推广应用。作为一个新的领域,“互联网+中药房”的建设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1]。“互联网+中药房”并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互联网与传统中药房的深度融合,以实现中药服务的智能化,并积极推动中医药行业的发展[2]。目前,“互联网+中药房”已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开展了中药饮片处方调剂、点评、中药代煎、配送等中医药延伸服务[3]。相对于传统中药房,“互联网+中药房”使中医药服务更便捷,有效地解决了中药应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即患者无需亲自去医院排队等药,这既节约了患者的时间,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4]。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该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互联网+中药房”尚缺乏统一的全流程质量管理规范,没有相关的准入标准[5-6];对社会物流承运药品过程的监管措施也不够完善[7];且由于监管难度加大,相关责任人对“互联网+中药房”整个过程中药品和服务质量的管理较为薄弱[8],故如何保证药品质量以及调剂、煎煮、配送的安全是一个巨大挑战[9]。基于此,开展有关“互联网+中药房”规范化建设标准体系的研究,不仅有利于规范“互联网+中药房”各环节的操作流程,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也可为相关监管机构提供监管思路。为此,笔者对医疗机构中药房专业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其所在医疗机构“互联网+中药房”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构建“互联网+中药房”规范化建设标准体系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问卷设计

本课题组在前期检索文献、调查研究并参考《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10]、《卫生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的通知》[11]、《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定》[12]、《关于加强药事管理转变药学服务模式的通知》[13]等相关管理规范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实践经验,初拟调查问卷;后与我院中药房工作20年以上或具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进行讨论,形成了本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5个部分:受访者基本信息、中药房运作情况、“互联网+中药房”规范化建设必要性调查、对中药房工作中的6个环节和17个操作点的重要性评价、质控方法调查等。问卷共27题,均为填空或选择题。其中,对6个工作环节和17个操作点的重要性评价参照Likert 5 评分法,每题1~5分,分别为“很重要”(5分)、“重要”(4分)、“一般”(3分)、“不重要”(2分)、“很不重要”(1分)[14]。

1.2 调查对象及方法

依托于我院正在开展的国家中医药优势特色教育培训基地项目,向2019年3-5月来我院学习的74名学员发放问卷。实施问卷调查的工作人员均为参与问卷设计的课题组成员,熟知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并通过了问卷调查的标准化操作培训,负责调查现场答疑。问卷现场发放填写并当场收回。如全部未答题、除基本信息外其他均未答题以及漏答总题数达到全部题项2/3的,均判定为无效问卷。

1.3 数据录入及统计学处理

使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录入,由双人对每份问卷内容进行核对,以保证数据真实有效。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值变量根据数据分布特征,用x±s或M(P25,P75)表示;分类变量用频率及占比表示。对于数值变量,分别按照单位级别和性质进行秩和检验和非参数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于分类变量,采用交叉表χ2检验,当单元格频数小于5时,则采用Fisher精确检验分析。在“互联网+中药房”规范化建设中6个工作环节和17个操作点的重要性评价部分,计算每项条目的评分均值、标准差及变异系数(CV,CV=标准差/均值),并采用Cronbach’s α系数评价其信度,用探索性因子分析(EFA)评价其效度。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问卷回收情况及受访者基本信息

调查共发放问卷74份,回收问卷74份,其中无效问卷1份,有效率为98.65%。受访者基本信息见表1。

73名受访者来自安徽、北京、福建等20个省、市的64家单位。其中,来自三级医疗机构的受访者有49名(占67.1%),来自中医医院的受访者有50名(占68.5%);49名受访者(占67.1%)为副高及以上职称,55名受访者(占75.3%)为全国中药特色技術传承人才。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组织在各省选拔的在中医药机构及生产企业中从事中药工作,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从事中药相关专业工作累计15年以上,理论功底较扎实,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水平的实践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15]。本课题调查对象中大部分为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且所在单位来自全国各省、市,故本次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专业性,对于“互联网+中药房”规范化建设标准体系研究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2.2 中药房运作情况

受访者所在的64家医疗机构中,有53家医疗机构(占82.8%)的中药调剂工作配备有专职审方人员;有60家医疗机构(占93.8%)开展了代煎药服务;有57家医疗机构(占89.1%)设有煎药室(中心);有27家医疗机构(占42.2%)代煎药成品采用委托配送;有48家医疗机构(占75.0%)可实现当日或者部分当日送达;有38家医疗机构(占59.4%)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进行信息传递。按所在医疗机构的级别、性质,对中药房运作情况调查结果中的分类变量(表2)和数值变量(表3)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级别单位在成品配送系统、饮片调剂区和煎药室面积、调剂和煎药人员数量、煎药机和包装机数量以及日均代煎处方数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性质单位在审方和调剂人员数量、日均代煎处方数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其他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规范化建设必要性的调查结果

受访者对中药房规范化建设必要性的调查结果见表4。由表4可见,73名受访者中,有48名(占65.8%)认为所在医疗机构的中药饮片处方是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中国药典》的要求开具的;有37名(占50.7%)表示所在医疗机构使用了合理用药监测软件;有44名(占60.3%)认为自己非常熟悉当地中药饮片调剂规程;有47名(占64.4%)认为自己非常熟悉《医疗机构煎药室管理规范》;有54名受访者(占74.0%)表示其所在医疗机构有定期进行相关工作环节的差错分析;绝大多数受访者(67名,占91.8%)表示其所在医疗机构仅采用传统方法控制与评价煎药成品质量;分别有39、45名受访者(分别占53.4%、61.6%)认为其所在医疗机构有定期对调剂人员开展了处方应付培训、对煎药人员开展煎药知识和操作流程培训;分别有52、40、62名受访者(分别占71.2%、54.8%、84.9%)表示其所在医疗机构开展了患者满意度调查、借助互联网技术优化了支付环节、提供了中药咨询服务。分别按所在医疗机构的级别、性质对上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除处方规范性、控制与评价成品质量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管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目前各医疗机构在中药房的管理上操作不一,尚无统一规范,“互联网+中药房”规范化建设势在必行。

2.4 主要工作环节和操作点的重要性评价结果

将受访者对6个工作环节及17个操作关键点的重要性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5。由表5可见,除“配送费用”项评分均值为3.13分(P>0.05),表明受访者认为该项目的重要性“一般”外,其他项目的评分均值均显著高于3分(P<0.05),表明受访者普遍认为这些项目的重要性程度较高[15]。CV反映了受访者的意见集中度,其值越小,表明意见集中度越高[16]。受访者对6个环节重要性的意见集中度由高至低依次为:饮片质量>煎煮过程>处方审核>调剂过程>咨询服务>配送过程;可见,受访者一致认为饮片质量最为重要。受访者对17个操作关键点意见集中度的排名前5位依次为:特殊药品处理>调剂、校对人员资质>供应商资质>煎药操作SOP>煎煮人员培训;可见,受访者一致认为特殊药品处理最为重要。

信度是指调查所得到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本研究采用Cronbach’s α系数分别评价受访者对6个工作环节和17个操作关键点评价量表的信度,结果显示,两者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728和0.942,均大于0.7,表明其内在一致性相当好[17]。效度主要用来具体考察量表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经计算,本研究6个环节和17个操作关键点的KMO值分别为0.713和0.863,均大于0.6,且Bartlett 球形度检验结果P值均小于0.001,表明本量表数据适合选择EFA法来考察效度,故本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最大方差法[18]。结果,分别提取特征值>1的公因子,分为两个维度,可归纳为“调剂煎煮”与“配送服务”两部分,累积方差贡献率分别为66.805%和62.009%,各指标公因子载荷绝对值分别为0.703~0.809和0.527~0.819,说明样本数据有效,可进行后续的研究分析[17-19],详见表6。

2.5 中药房质控方法的调查结果

64家医疗机构大多仍采用人工方式进行处方审核(47家,占73.4%);有半数医疗机构(32家,占50.0%)对处方调剂及煎煮差错分析采用抽查的方式;有7家醫疗机构(占10.9%)仍然采用传统目测的方法检测煎药成品质量,而采用相对折光率方法的10家医疗机构检测标准并不统一;有47家医疗机构(占73.4%)认为有必要开展配送满意度调查;有44家医疗机构(占68.8%)采取线上结合线下的方式开展咨询服务,详见表7(对中药房质控方法的调查结果显示,来自同一家医疗机构的受访者调查结果一致,且受访者多数为医疗机构中药房的相关负责人,本研究认定其认知结果能反映医疗机构中药房管理的现状,故这部分调查结果以医疗机构数量和占比来统计)。这表明利用信息化系统进行处方审核的医疗机构还不多,采用测相对折光率的方法监测煎药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推广运用。

3 讨论

3.1 “互联网+中药房”规范化建设最重要的是质量

传统中药房作为取药窗口,工作人员与患者面对面交流,重点关注的是饮片质量、调剂准确度和服务热情程度。“互联网+中药房”是对中医药服务的延伸,可使中药房工作流程得以优化,工作效率大为提升,患者取药更为方便[20-21]。但本次调查也发现,中药房的管理不仅存在如医师处方开具不规范、人员培训不到位、调剂和煎药操作不规范等老问题,也发现了例如代煎企业准入标准缺乏、调剂和煎药人员资质不足、煎药成品质量管控不到位、配送追溯难等新的质控难点。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一致认为重视药品质量是规范“互联网+中药房”需要首先关注的问题,保证药品质量、保障用药安全,仍是“互联网+中药房”建设的核心和关键。

3.2 “互联网+中药房”建设应实施全过程规范化管理

“互联网+中药房”现阶段以开展饮片调剂和煎药业务为主,并实现煎药配送到家,有效解决了患者候药、排队取药或无时间煎药等问题。从实践路径来看,主要有以本医疗机构为依托的“互联网+中药房”和中药代煎外包服务两种模式。蒋皓等[22]对杭州地区的中药代煎机构进行的调查研究表明,该地区现行的中药代煎模式基本以医院外包集中服务为主,但多数机构尚未建立统一的煎药成品质量评价标准。本次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受访者所在医疗机构从医师开具处方、处方审核、调剂、复核、煎煮、成品配送及药事咨询服务等各环节质量管控上均有执行不到位或操作不统一的情况,必然导致中药房服务水平的参差不齐,在管理上亟需予以规范。因此,构建一套“互联网+中药房”规范化建设标准体系并对全过程实施有效质控、监管和评价,对推进“互联网+中药房”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3.3 搭建“互联网+中药房”规范化建设标准体系框架

基于以上调查,结合笔者所在医疗机构“互联网+中药房”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现有法律法规,笔者建议从中药房基本条件建设、药品采购验收管理、药品调剂管理、煎药及个性化制剂加工与配送管理、药事咨询服务等5个方面初步搭建“互联网+中药房”规范化建设标准体系框架。

3.3.1 基本条件建设 “互联网+中药房”应具有场地、环境、设施设备、信息化软件及系统、人员及培训等基本条件,要与业务规模相适应;同时,信息收集、调剂、煎药、储存等应分区明确;工作流程顺畅,接受外包服务的机构应提供资质备案。此外,需要建立与信息化技术应用相配套的管理规章制度,确保工作人员开展工作时有章可循[23] 。

3.3.2 药品采购验收管理 强化现行中药房药品采购验收制度,严格落实相关操作规程,特别是在采购渠道遴选、供应商资质管理与评价等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相关制度;积极探索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饮片验收、储存、养护等过程,如利用大数据平台或通过智能复核系统进行验收,以快速获取药品品种、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有效期、运输等信息,提高复核效率[24]。

3.3.3 药品调剂管理 在实施中药饮片调剂规程的基础上,要着重加强处方审核的规范、调剂复核的监管,包括电子化处方流转、处方审核以及调剂复核人员资质、审核权限、规范流程等。

3.3.4 煎药及个性化制剂加工与配送管理 这一环节需要重点加强对煎药人员相关资质的培训与考核,制定科学的煎药操作规程和个性化的加工操作规范,并采用现代化技术对煎药成品质量进行智能化实时监测与评估。对于配送环节,无论是自行配送还是第三方配送,都需要有符合药品储存、运输的条件,明确物流环节的时限、责任等,并应与具备相应资质的配送公司签订委托协议。

3.3.5 药事咨询服务 “互联网+中药房”要积极探索线下线上相融合的药学服务新模式,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用药咨询指导、安全用药教育、科普知识宣传等药事服务。线下服务可依托药事咨询窗口或药师门诊来开展,即传统的“面对面”药事服务;线上服务可借助电话、微信公众号或服务号等网络平台进行,以节约患者的就诊和咨询时间[25-27] 。

4 结语

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互联网+中药房”的规范化建设重在质量管理,并应涵盖全程服务的各个环节。本文中,笔者在传统中药房管理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中药房”的特点,提出了一套涵盖从基本条件建设到药品采购验收、调剂、煎药及个性化制剂加工与配送、药事咨询全流程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思路,以期为实现“互联网+中药房”标准化服务、规范化操作,推动其健康发展,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提供借鉴参考。

参考文献

[ 1 ] 王莉,李世宇.基于Cite Space的国内“互联网+传统行业”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J].情报科学,2017,35(2):150-156.

[ 2 ] 彭敏,徐惠芳,徐玉婷,等.“互联网+中药房”建设模式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8,24(24):1-4.

[ 3 ] 周蔓仪.“互联网+中药房”延伸中医药服务[N].中国中医药报,2016-6-8(002).

[ 4 ] 李凡,蔡鑫狄,苏传琦.基于互联共享的煎药平台的建设[J].计算机时代,2019,11(11):35-37.

[ 5 ] 王军君,宋建飞,倪永兵,等.南京地区中药集中代煎服务实证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會科学版),2018,87(4):302-305.

[ 6 ] 翁琦,顾玉娟,石云,等.上海某区医疗机构中药煎药现状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2):21-23.

[ 7 ] 洪钢.促进我国第三方药品物流发展的监管对策研究[J].中国药事,2014,28(11):1191-1195.

[ 8 ] 钟燕珠,李辉诚,区炳雄,等.基于“互联网+中医药”背景下我院智慧药房管理模式的建立及实践[J].中国药房,2019,30(18):2460-2467.

[ 9 ] 徐庆锋.建设“智慧药房”提升服务水平[N].中国中医药报,2015-7-31(003).

[10]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国中医药发〔2007〕11号 [EB/OL].(2007-03-23)[2021-05-22]. http://fjs.satcm.gov.cn/gongzuodongtai/2018-03-24/2329.html.

[11]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9〕4号 [EB/OL].(2009-03-16)[2021-05-22]. http://yzs.satcm.gov.cn/gongzuodongtai/2018-03-25/6575.html.

[12]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国中医药发〔2009〕3号 [EB/OL]. (2009-03-27)[2021- 05-22]. http://www.satcm.gov.cn/yizhengsi/gongzuodongtai/2018-03-25/6577.html.

[13]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加强药事管理转变药学服务模式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7〕26号[EB/OL].(2017-07-05)[2021-05-22]. http://www.nhc.gov.cn/yzygj/s7659/201707/b44339ebef924f038- 003e1b7dca492f2.shtml.

[14] 叶莹,姬艳芳,张璐,等.运用 Likert 5 级评分法对免疫规划互联网+培训的效果评价[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9,30(9):701-703.

[1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开展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项目培养对象选拔工作的通知:国中医药办人教函〔2014〕141号 [EB/OL].(2014-08-25)[2021-05-22]. http://rjs.satcm.gov.cn/zheng- cewenjian/2018-03-24/1907.html.

[16] 王晓鸣,董小双,黄琴,等.基于专家问卷调查的儿童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中医证候研究[J].中医儿科杂志,2017,13(2):95-98.

[17] 郭涛,余汶锫,田井逸,等.药学本科生科研兴趣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J].黑龙江科学,2021,12(7):24- 26.

[18] 邱婷婷.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产科护士胜任力模型的构建[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21):146-152.

[19] 陈锦艳,欧阳剑,柯蓉蓉,等.献血者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的探索性因子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8,31(9):1013-1016.

[20] 王小梅,石云.医疗机构中药外包代煎关键环节问题的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7):3-5.

[21] 石云,徐德生,程勇,等.上海医疗机构中药外包煎药现状与政策建议[J].中医药导报,2017,23(6):12-14.

[22] 蒋皓,吴振华,倪永兵.关于中药代煎的运行模式和问题思考[J].中国药房,2015,26(31):4333-4335.

[23] 于红,景浩.信息化技术用于医院药房管理效果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2):212-214.

[24] 冯光富,温慧敏,李儒杰,等.人工智能对医院药学的影响分析[J].中国药房,2018,29(16):2167-2169.

[25] 汪小惠,赖潇潇,段晓红,等.广东省9家“三甲”医院药师对互联网药事服务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药房,2018,29(2):159-163.

[26] 陈设,段晓红,赖潇潇,等.基于问卷调查探讨药事服务费的实施及互联网药事服务的前景[J].中国药师,2017,20(5):887-910.

[27] 蔡颖莲,林亚云,彭连共.某三甲中医院门诊中药用药698例咨询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1A):1-2.

(收稿日期:2020-08-10 修回日期:2021-05-24)

(編辑:孙 冰)

作者:徐惠芳 彭敏 黄倩 徐玉婷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基本理论论文范文下一篇:文学翻译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