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能职责政府调研报告

2023-06-09

报告是在工作或项目事后编写的,所以报告具有总结性、叙述性的特点,只有按照报告格式编写,才能编写出有效的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职能职责政府调研报告》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职能职责政府调研报告

加快政府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调研报告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调研报告

现代经济就是环境经济,环境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和吸引投资的核心竞争力,集中代表一个地镇的对外形象和发展潜力。

一、青同镇经济发展环境现状和问题

良好的环境是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的重要保障和强劲动力。近年来,青同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争先创优,真抓实干,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回顾总结这些年的工作经验,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始终坚持并不断推进经济发展环境建设。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大大优化了经济发展的硬环境;政务“阳光行动”的扎实开展,便民服务措施的出台和落实,机关效能监察力度的不断加大,干部作风建设的持续好转,大大优化了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全镇上下形成了“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良好氛围,良好的环境助推了经济社会的持续稳步发展。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取得的成效还只是初步的和阶段性的,对照经济发展的要求,对照镇党委、镇政府的要求,对照人民群众的愿望,还有一定的差距,某些方面差距还较大。这些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些部门服务意识差,服务不到位。从总体上看,近年来部门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都有所提高,但还有些部门存在服务意识差、办事效率低的现象。

二是有些部门政务不够公开,办事效率低下。实施“阳光政务”取得了初步成效,群众比较满意,但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有些部门政务公开的内容还不科学,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事务性、程序性、结论性公开的多,办事过程、决策过程公开的少;事后公开的多,事前、事中公开的少;对外服务事项公开的多,对内接受监督公开的少。

三是有些部门作风不实,影响了机关形象。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加大了机关效能监督力度,对上班纪律、会议纪律、机关作风经常开展明察暗访,对违反机关效能的行为进行了及时通报。但机关作风不实的问题仍较突出,主要表现在:有些部门领导和干部的群众观念淡薄,服务意识不强,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工作不深、不细、不实;有些部门工作拖拉等现象时有发生。

上述这些问题尽管发生在少数部门和干部身上,但影响很坏。如果放任不管,势必影响到开明、开放的形象,势必阻碍和损害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对此,我们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形势,找准问题,对症下药,克服环境不优、作风不良、效率不高的问题,创造一流环境,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二、治理对策及措施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标本兼治、长抓不懈,工作力度要再加大,创优范围要再延伸,整改措施要再创新,着力解决影响改革和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所有创业者“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为镇域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注入强大动力。

第一,开展机关形象测评和问卷调查工作。着眼于解决“中梗阻” 问题,要把形象测评工作延伸至执法服务单位的科室以及乡镇的站所,对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执法水平、办事效率等指标进行综合评议,对群众满意的给予表彰,对群众负面反映强烈的实行黄牌警告和全镇通报,通过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增强机关干部的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

第二,以推进政务公开为抓手,进一步促进“阳光政务”的开展。要把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事项,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机密外,均要在政务公开栏内进行公开。要加大政务公开工作力度,着力在公开的深度、广度上做文章,重在决策过程、事前和事中的公开。让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乡镇、村也要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工作,采取点题公开、动态公开等形式,确保公开落到实处,取得成效。镇纪委要组织人员对各单位的政务公开情况、站所集中办公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直接纳入机关效能建设,先进的予以通报表彰,落后的给予批评曝光,以推动“阳光政务”持续深入开展。

第三,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的,进一步促进机关作风好转。要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和机关效能建设工作纳入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考评,各部门要制定相应的干部绩效考评方案,将绩效考评落实到岗、到人,认真执行机关效能建设“四项要求”促进机关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效能督查、通报批评的警示作用,切实纠正机关工作作风、纪律、态度、效率存在的“四难”、“四气”、“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通过设立投诉信箱、电话和电子投诉信箱,确保各类投诉渠道的畅通。

第四,以创新机制为保证,着力健全优化环境长效机制。要全面加强优化环境机制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失职追究制等各项规章制度。要结合单位实际,积极推行机制制度创新,制定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执行力强的机关效能制度,把规范管理贯穿于干部作风建设的全过程,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据可查、有章可循。同时,要切实抓好制度的落实,强化制度的刚性,真正做到以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建立健全优化环境长效机制,努力形成科学完善、规范合理、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

第五,加强领导,形成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强劲合力。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一项非常紧迫而又需要长抓不懈的工作。要达到预期目的,关键是要狠抓落实。抓而不紧等

于没抓,抓而不实等于乱抓,抓而无效等于白抓。抓好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必须形成上下互动、步调一致的工作格局,真正做到领导到位、配合到位、督查到位、奖惩到位。一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要切实把优化发展环境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亲自主持谋划、亲自安排部署、亲自督查落实;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抓具体,及时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其他领导既要抓好分管业务工作,又要同心协力抓好环境建设。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优化发展环境的工作责任制,层层分解责任,力求目标具体、任务明确、责任到人、便于操作,并严格考核、严肃追究,切实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

二要强化协调,形成合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形成集中治理的强大合力。要主动找准位臵,认真履行职责,坚决克服本位主义思想,自觉做到小道理服从大道理,部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大局利益。部门之间既要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又要相互支持、主动配合。凡是有利于优化发展环境的事情,就要自觉执行、主动落实,不讲条件、不计得失,一切为发展让路,一切围绕发展,一个目标一条心,一个声音一股劲,唱响优化环境的“大合唱”。

三要转变作风,真抓实干。优化发展环境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必须常抓不懈,始终坚持把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要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力弘扬实事求是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深入基层,了解实情,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解决优化环境的重大问题上,放在解决群众和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上,放在建立健全长效治理机制上,切实把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四要严格制度,严明奖惩。要围绕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制定有效措施,作出具体承诺,不求全但求切中要害,不求多但求实在管用,并确保承诺兑现。纪检要开展定期督促检查,对各类投诉要有诉必查、有查必果,特别是因作风粗暴、故意刁难、推诿扯皮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影响环境问题,经群众举报并查实后,要从严处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二篇:政府法定职责履行状况调研报告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但是,我国现有的从计划经济体制延续下来的社会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在应对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方面准备不足,政府职责不清,越位缺位现象并存,社会管理方式滞后,公共服务薄弱,权责脱节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

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就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200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200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落实纲要提出的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为己任,对行政执法行为提出了规范要求。

但是,综观《意见》全文,无论是梳理执法依据、分解执法职权、确定执法责任,还是评议考核、落实责任,其指向的主体都是具有行政执法任务的各级政府组成部门和法律法规授权执法的组织,各级政府在其中主要负组织领导和监督指导之责。似乎行政执法与政府自身无关。然而,通过梳理执法依据,**省**市人民政府却发现,现行许多法律规范规定了政府应当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而关于政府应当履行的职责的法律规范则更多。**市政府在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政府是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主体,履行法定职责是政府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具体体现,是政府转变职能的关键,也是政府正确定位自身的保障;只有全面依法履行政府法定职责,才能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服务市场主体,服务社会,并最终为人民服务。

笔者结合**市的实践,对市县级政府法定职责的立法及其履行问题进行了调研。

一、关于政府职责立法的实践——政府履行职责的法律基础

纲要提出,推进依法行政的目标是建设法治政府,实现政府职能逐步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转变。法治的作用在于通过强制约束力的方式,将政府和其他社会主体的自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为其行为选择提供一种预期机制和矫正机制,以实现维护公民权利、市场自由和公共利益的秩序。法治的核心理念是政府依法行政和政府守法。因此,探讨政府职责必须首先理清我国现行立法关于政府职责的规定。

(一)我国关于政府职责立法的现状。

在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工作中,法制工作者发现,政府特别是市县级地方政府,既有决策权,又有执法权,其自身定位颇值得研究和重视。一些领导同志认为,政府对执法工作只有领导责任,执法是部门的事,因此,在推进依法行政中,政府对下级和执法人员提要求多,规范自身行为少。通过研究,**市认为,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政治实施者,重大问题的决策、协调和组织实施离不开政府;相对于各部门,政府权力更大、责任更重、影响更广泛。建设法治政府不仅仅是执法部门的事,而且也是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职责和任务,政府不但要推行,而且要带头。因此,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梳理执法依据,必须梳理政府的执法依据,为政府开列权力和责任清单。

据**市政府对2360余部法律、法规、规章的梳理,涉及政府行政执法的共计207部,其中法律69部,法规100部,规章38部。而规定政府应当履行的职责的法律、法规、规章则超过350部。涉及的政府职责主要可以分为基本职责、具体行政行为职责、内部行政行为职责、抽象行政行为职责、政府委托其他组织履行的职责、政府受委托履行的职责等六大类,计615项。

1.关于政府基本职责的规定。

集中在宪法和政府组织法中。如《宪法》第107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监察、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发布决定和命令,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行政工作人员。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工作。”第108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工作,有权改变或者撤销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59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使下列职权:

(一)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议,以及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规定行政措施,发布决定和命令;

(二)领导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工作;

(三)改变或者撤销所属各工作部门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下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

(四)依照法律的规定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五)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

第三篇: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调研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转变政府职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农村免税后乡镇政府都在探索自身的职能转变,经过几年的探索,乡镇政府在职能转变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情况,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探索、研究。

一、 乡镇政府的职能定位问题

乡镇干部有一个共同的话题:工作忙。哪一级行政干部没有星期

六、星期天的概念,哪就是乡镇干部。然而老百姓却不这么认为,他们有什么忙,他们是没事找事。不从事这一职业的人也说,他们有什么忙的,又不收农业税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任务型政府” 特色明显。完成上级布臵的各种任务成了乡镇工作的主旋律。多年来,乡镇工作形成了一种基本定式:随着中心工作走,跟着上级任务忙,围着检查考核转。现在催粮缴款的任务虽已解脱,但计划生育仍是乡镇最难也是最忙碌的中心工作,除此外还有许多阶段性工作,如“三个代表”学教、先进性教育、干部作风整顿、“十七大”宣讲、防汛抗旱、维稳、安全生产、合作医疗收缴等等。中心工作加之应付各种会议文件、检查考核,乡镇政府也渐渐在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失去了自我,并为此耗费了主要的时间和精力。

2、“经济建设性政府”特色明显。政府直接充当市场主体而从事经济活动。农村经济相对滞后,要实现全民小康,发展农村经济迫在眉急,上级给乡镇政府下达了农民年人均纯收入须提高××元,招商引资须达到××万,为完成这些任务,乡镇主要领导走南闯北,普遍在为招商引资、发展农村经

济而忙碌。

3、“全能型政府”特色明显。乡镇虽小,其职能却不简单。据一些条例、条款规定,乡镇人代会有13项职权、乡镇政府有7项职权,乡镇党委有6项职责任务。乡镇只有一套人马,基层党组织、政府、人大很难分开,乡镇政府成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无所不管,招商引资、计划生育、社会治安无所不干,党、政、社无所不包的全能型的大政府。

二、 乡镇干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乡镇工作千头万绪,直接面对群众,大部分乡镇干部都能忠于职守,辛勤工作,为促进一方发展、维护一方稳定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奉献,但由于历史的、政策的、制度的原因,乡镇干部队伍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论学习抓得不紧。由于乡镇工作的特殊性,即工作具体、繁杂,时效性强,大多数乡镇对学习抓得不紧,学习多以“集体”学习为主,方法简单,内容单一,缺乏系统性、有效性,存在形式主义

2、工作积极性不高。乡镇干部因编制性质、开支渠道、人员身份等原因,国家干部有“铁饭碗”的优越感,合同制干部觉得自己是“泥饭碗”,有后顾之忧;同样在一个单位工作,有的可以评职称,工资待遇较高,有的不能评职称,待遇低;有的干行政的活,拿事业的工资等等。由于待遇不一样,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不高,一岗多人,推诿扯皮,得过且过,工作效率低下,竞争意识不强。

3、工作作风不实。具体可概括为“四化”:即乡镇“机关化”。调查研究少,对乡镇发展目标不明,措施不力;包村形式化。虽然都

建立健全了包村制度,但包村干部一般只做“传达员”,蜻蜓点水转一转的多,扑下身子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的少;工作简单化。一些乡镇干部对政策理解不透,工作不讲究方式方法,甚至采用高压政策,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工作被动。形象“非公仆化”。少数乡镇干部下乡时热衷于奔大户富户和村干部,无形中拉大了与农民群众的距离。再加上个别干部办事不公,以权谋私,群众十分反感。这些都严重损害了人民公仆的外在形象。

4、生活待遇较差。乡镇大多数办公经费极为紧张,乡镇干部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差,条件十分艰苦,与县级部门形成了巨大反差。乡镇干部几乎人手一辆摩托车,作为下乡交通工具,但加油钱全部自己掏腰包,成年累月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乡镇因财力紧张无法补贴。

5、社会理解少。乡镇下对群众,上对县级各部门,各项指令性任务、检查和各类考核评比检查很多,乡镇往往是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上级评比往往又是“一票否决”,这对乡镇工作牵制很大。另一方面,乡镇干部工作的对象主要是农民,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对政策常有不理解之处,再加上乡镇的具体工作以前更多集中在收费上,农民群众普遍有怨言。另外,一些电视剧中也或多或少地丑化乡镇干部形象,乡镇干部普遍有一种难言的失落感和委屈感。

三、乡镇政府的财政困惑问题

财权上收,事权下移是目前乡镇普遍存在的现实,取消农业税以后,许多地方都把财权上收了,如 “乡财乡用县管”,这种规定对控制基层的支出,

防止新债务的产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并带来了一些新的矛盾,比较突出的是造成财权与事权的脱节。财权与事权不统一,在财权上收同时,事权却在下移,与此相适应,治理责任也在下移。如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柱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市场体系的培育,以至于下岗失业人员的安臵等,主要是靠地方政府运用自身财力来努力实现。这种上级富、下级贫,上级责任轻,下级责任重的现实延伸到乡镇一级,使其陷入到了空前的困境。

第四篇: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调研报告

提纲:

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调研报告

一、调查的重大意义 1.调查的目的; 2.调查的对象;

3.调查的方法:结合自身职能实际,对相关部门机构运行、履行职责情况通过座谈、征求意见等形式进行了调研。

二、基本情况

三、存在的问题

1.有的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体制尚未理顺; 2.有的机构职能弱化,不适应现在的工作需要; 3.行政编制紧缺和行政机关核定事业编制问题; 4.交通运输管理体制不顺问题; 5.机构设置受条条干预现象仍然存在。

四、对策与建议

1.进一步明确职能定位; 2.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建设; 3.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4.建立和完善机构编制部门与业务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管理纪律,着力防止条条干预机构编制现象。

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调研报告

##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2017年7月) 摘要:

把政府职能转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层级间的关系,把该放的权力放开放到位,把该管的事情管住管好,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发挥县、乡(镇)政府贴近基层、就近管理的优势,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如何加强县级政府对经济社会的宏观调控和综合管理的能力,如何不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认真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政府职能,转变,机构,改革,调研报告 县级政府作为我国基本的区域性政权设置,是国家机构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枢纽。其担负的任务最为繁重,面临的矛盾和困难最为集中,职能转变的任务也最为艰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县级政府承担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县级政府如何落实国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特别是在新形式下,如何加强县级政府对经济社会的宏观调控和综合管理的能力,如何不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认真解决的课题。为此,按照省、州编办约稿函的有关要求,我办结合自身职能,深入到相关部门对其机构运行、履行职责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县政府工作部门机构编制及运行情况

2014年政府机构改革后,我县政府设置工作部门 个(含监察局),将县扶贫开发办公室等10个机构与相关部门进行了合署办公;将藏语言文字工作办公室、信访局、法制办等 个机构在相关单位进行了挂牌;将县商务局等9个机构归入政府其他机构。即有效控制了政府部门机构规模,又为下一步事业单位规范设置做好了基础。政府工作部门核定行政编制 名,事业编制 名,工勤编制 名;政法系统核定行政编制 名,事业编制 名,工勤编制 名;通过不断改革和完善,我县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综合管理能力得到了明显增强,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通过对涉及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清理核实,取消部分设置不科学、不合理的审批项目,规范审批项目名称,精简办理要件和程序,实行行政审批公开集中办理。有效解决了行政审批项目办理要件过多、办理时限过长、办理审批程序繁琐等问题,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有效地促进了政府职能向提供公共服务的转变。通过按照有权必有责的原则,突出强化对公共投资、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部门的责任意识,转变了政府管理理念,强化了事中、事后监管职责,避免了管理缺位。通过将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将“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奠定了基础。二是行政效能建设得到增强。突出抓好政府政务中心建设,各单位行政审批股室向政务中心窗口集中,实行行政审批项目在政务中心窗口一站式办理,简化了办事程序,减少了办事环节,提高了行政效能,改善了投资环境,方便了人民群众。三是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这次改革中,政府工作部门设置 个,机构个数方面充分体现了精简原则。落实了省上关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精神,使县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力量得到加强,确保了食品药品监督机构有力量履行监管职责;落实了省上关于工商质监体制改革精神,将工商、质监由垂直管理调整为由县上直接管理,解决了县政府权责不等问题,完善了县级政府功能,理顺了条块关系。并将工商、质监机构整合设置,为下一步建立统一的市场监管机构做好了基础。通过将农牧局、林业局整合,将扶贫开发办公室与县委农办合署办公,实现了对农牧业和农牧村管理领域的机构整合,切实加强了对“三农”政策的综合管理和统筹协调。通过将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和国有产权出让等职责整合,组建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现了对工程招投标、产权出让和政府采购事项的集中统一办理。四是严控机构编制增长要求得到了有效落实。切实贯彻落实“两个只减不增”的目标要求,坚持机构编制集中统一管理制度,按规定权限和程序办理机构编制事项。改革中,县政府工作部门没有突破规定的机构限额,合署办公机构、挂牌机构、其他机构均按照州上规定的进行了设置,没有自行设立任何其他机构。落实了严格控制行政编制的要求,核定的县委部门、人大机关、政府工作部门、政协机关、法院、检察院和群众团体机关的行政编制总额没有突破省上核定的行政编制总额。事业机构得到一定精简,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机构整合进了相关部门,事业单位个数较原来有所减少。

二、政府机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政府机构改革,我县政府职能的转变已取得了较大成果,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功能不断完善,但随着县域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在政府机构运行中,仍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有的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体制尚未理顺。在机构改革中,由于受机构限额的限制,有些单位不能设置为政府工作部门,只能挂牌或做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影响了职能的发挥。

(二)有的机构职能弱化,不适应现在的工作需要。如粮食局在2010年机构改革以前,一直属于政府行政工作部门,2010年机构改革后,为了不增加机构个数,我们将粮食局在经济和信息化局挂牌,职能在不断弱化。2014年改革后,为了控制机构限额,将县经济和信息化局由政府工作部门调整为在县发展和改革局加挂牌子;随着国家对粮食流通体制管理改革的深化,粮食安全已成为农村工作的重点,对粮食部门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粮食部门机构设置越来越不适应粮食安全管理的需要;又如县市容环卫监察法大队,履行城市管理职能,在城乡综合治理中担负主要任务,由于其机构属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所属事业机构,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上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处境。

(三)行政编制紧缺和行政机关核定事业编制问题。在本次改革前,由于行政编制紧缺,部分行政机关(如: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县生态环境保护局)核定的行政编制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核定了部分事业编制,但在统计时将编制与人员统计到所属事业单位。在本次改革中,行政编制紧缺的问题同样存在,并且部分事业机构整合进了工作部门,核定的事业编制也划入了工作部门,使行政机关混用事业编制的问题有所增加,形成了新的混编混岗。

(四)交通运输管理体制不顺问题。按照改革精神,交通运输方面实行大部门制改革。县交通运输局为承担全县交通运输行政职能的综合机构,但从运行方面来看,对公路运输的行政监管职能由县公路运输管理局承担,实行垂直管理,不利于县交通运输局综合行政职能的履行。

(五)机构设置受条条干预现象仍然存在。按照机构编制管理的有关规定,严禁上级业务部门以批项目、批资金、升级达标、考核一票否决等形式干预下级的机构编制管理,但事实上,这种现象仍然存在。目前县级政府的经济发展模式基本上还属于一种项目经济模式,地方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上级项目资金的支持。因此,积极向上级业务部门争取项目资金成为很多部门的主要工作,而上级业务部门在批项目、批资金时,往往要求下级政府要对口设立相关机构,对下级工作的考核和升级达标,也往往以是否设立对口机构为前提,所以,“条条干预”现象仍然存在。

三、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职能定位。县级政府要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通过合理划分职能,在赋予部门职权的同时,明确相应承担的责任。建立部门间制度化的协调程序与规则,避免交叉重叠、推诿扯皮等现象。坚持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确需多个部门管理的事项,要明确牵头部门,分清主次责任。理顺部门间的管理关系。

(二)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建设。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和单位要及时建立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确定首问负责岗位,实行挂牌上岗。审批事项、审批程序和审批标准要进行公布,将限时办结的要求落实到每个审批岗位。严格定岗、定责、定人,提高现场办结率。深化政务公开,把办事公开和纠风工作、执法监察工作结合起来,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通过打造一个运转协调、廉洁高效、作风优良的政务环境,为我县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创建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对完全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按照精简、统

一、效能原则,尽可能调整为相关行政机构的内设机构。对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要认真梳理职能,将其所承担的行政职能调整划归相关行政机构;职能调整后,要按照该事业单位新的职责任务,划定类别,实施相关改革。对已认定为承担行政职能、但一时难以调整到位的事业单位,在过渡期内继续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履行职责,使用事业编制且只减不增,人事、财务、社会保险等依照国家和省上现行政策规定实施管理。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按照州上的统一部署,稳步推进转企改制。对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要求,理顺政府部门与事业单位的关系,减少行政主管部门对下属事业单位的人、财、物的控制,着力解决其事业人员与行政事业人员混岗,事业单位与行政机构职责不明、权限不清的问题。

(四)建立和完善机构编制部门与业务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管理纪律,着力防止条条干预机构编制现象。按照市场经济和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打破传统的按行业和条条对应设置机构的模式,因地制宜地推进县级政府职能整合和机构调整,逐步解决分工过细,职能分散和部门直属事业单位过多过小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组织结构。建议上级机构编制部门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避免上级有关部门利用批资金、批项目干预下级政府的机构编制管理。

第五篇:履行政府教育职责整改情况的报告

? 履行政府教育职责整改情况的报告 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你办印发的[HZ 市人民政府 2018 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督导报告的通知](以下简称[督导报告])收悉。HZ 市政府高度重视,深入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对照[督导报告]指出的主要问题,组织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成员单位进行逐条逐项解剖分析,认真钻研对策,切实加以整改。现将有 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 整改工作落实情况 ?

(一)关于区域间教育发展不均衡 优质教育资源不足方面。

1.优化顶层设计,完善高水平建设 美好教育 1+N 新政。2019 年 4 月,市委 市政府召开全市教育大会暨高水平建设 美好教育 推进会,确立高水平建设 美好教育 的奋斗目标和实施路径。推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建设 美好教育 的实施意见] HZ 市教育现代化 2035 行动纲要和实施方案 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 发展学前教育第三轮行动计划等系列重要政策文件,构建 美好教育 1+N 推进体系。

2.加强规划建设,保障教育资源有 效供给。一是统筹教育 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编制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布局规划。在 提高现行 百户比 指标基础上 ,探究采纳差异化 百户比 指标配置教育设施,顺应学龄人口增长趋势,满足不同地区发展实际需求。二是催促各责任主体严格按 四同步 原则,结合区域用地功能调整 城 中村改造和大城北建设等有 利时机,加快配套教育设施落地建设。2019年,全市完成新建 中小学 38 所 49 所;杭二 中钱江学校已于 2019 年秋季招生;杭高钱塘学校和 中策职校康桥校区已竣工验收,将于 2020 秋季投入使用;另有 170 所 中小学 开工在 建。三是努力补齐学前教育 农村义务教育短板。全面推进城镇小区配套专项管理工作,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深入推进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2019 年新增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 38 所,累计 742所,覆盖率达 97.9%。实施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建设计划,补齐两类学校短板。

3.全面实施新名校集团化办学,共建共享市域优质教育资源。一是全面实施[关于推进新名校集团化办学共建共享市域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实施意见],深化

新名校集团化办学内涵,优化集团 捆绑考核 等绩效机制,强化核心学校辐射引领功能,提升区域内教育发展整体水平。二是推进跨层级 跨县域组建名校集团,成立跨区域教育集团实现市属 8 所省一级重高全覆盖,进一步提升桐庐 淳安 建德三县(市)高 中教育质量;对梅城镇 中小学()开展组团式教育帮扶,合力打造美丽城镇(梅城) 美好教育 样本区;支持钱塘新区 6 所 中小学加入主城区 中小学名校集团。三是运用互联网技术深化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建设。通过城乡同步课堂 远程专递课堂 教师网络研修 名师网络课堂等方式,实现城乡结对学校管理共进 教学共研 资源共享 信息互通 师生互动 差异互补。2019 年,共推动全市 219 所城乡学校结对,开展结对活动 5500 余次,参与师生 19.9 万余人次。

(二)关于民办学校 择校热 管理方面。

1.积极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和一般高 中招生政策。一是 2019 年在 全省率先实施公办民办小学同步招生,六城区(含钱塘新区)民办小学报名录取比从 2018年的 3.87:1 下降到 2019 年的 1.49:1。二是贯彻落实[ 中共 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精神和省相关文件要求,从 2020起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招生制度,全面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公民同招 ,民办学校报名人数超过计划数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三是完善优质示范一般高 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 中的办法,从 2018 级初一学生开始,省一级重点一般高 中名额分配招生比例为不低于学校招生计划数的 60%;从2019 级初一新生开始,优质一般高 中招生名额分配向不选择生源初 中学校倾斜。

2.深入实施公办初 中提质强校专项行动。制定出台专门的行动实施方案,遵循 综合施策 优化环境 注重内涵 提升质量 的工作思路,实施办学条件提升 新名校集团化 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 高水平校长队伍建设 课程改革深化 教科研工作促进 教育信息化建设 特色项目培育等八个专项行动,激发公办初 中办学活力,全面提升公办初 中办学质量,努力打造 家门口的好初 中 。

3.扎实推进 公编民用 教师清理规范工作。妥帖推进事业编制教师在 民办 中小学任职任教清理规范工作,明确要求各地不得擅自核定民办学校事业编制,不得再出台 公编民用 等政策,并纳入市对区 县(市)政府综合考评,至 2019年累计清理规范教师 388 名。2020 进一步加强对区 县(市)催促指导,

有 序推进清理规范工作,计划规范比例达到 55%以上 ,确保 2022 年前规范到位。

(三)关于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政策落实方面。

2019 年 12 月,市委 市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推出一揽子高含金量政策举措,重点完善教师工资收入保障机制 青年教师住房保障机制 教育系统高层次人才的扶持政策和教师荣誉体系,强调建立健全教师绩效工资调整与公务员收入分配政策调整联动机制,各区 县(市)政府出台公务员奖金政策时,必须同步 同时 同幅度考虑 中小学教师,率先实现教师平均工资收入高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结合国务院 省政府关于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专项督导,2020 1 月组织市教育 组织 人社 财政等部门摸底调研,指导推动各区 县(市)自查自纠。环绕落实教师工资待遇 不低于或高于 的法定要求和市委 市政府 率先高于 要求,按照省定口径进一步明确全市义务教育教师和公务员工资待遇计算比较口径,并于 2020 3 月召开全市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催促各地制定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方案。

(四)关于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园入学方面。

1.加强统筹。将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就学纳入我市教育事业发展总体规划,依据城市人口变动 城镇化进程和流动人口需求等因素,合理布局 中小学校,积极为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就学创新条件。

2.健全机制。制定[HZ 市流动人口居住证申领实施细则(试行)]及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实施办法,将未成年人申领居住证需父母双方缴纳社保一年以上 调整为其 中一方,实施学前教育公办 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向户籍儿童 随迁子女一体招生,进一步畅通随迁子女入学(园)渠道,切实保障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3.加大扶持。继续实行流动人口随迁子女范文文库义务教育政策,2019 年市本级财政安排流动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专项经费 2619 万元,区 县(市)财政赋予相应补助,主要用于随迁子女学费补助和随迁子女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我市各级财政将民办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纳入民办 中小学公共财政资助政策享受范畴,根据学生在 籍人数,以当地同级同类公办学校上 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为依据,按义务教育段学校不低于 30%比例 高 中教育段学校不低于 20%的比

例,赋予补助,主要用于教师培训 教师工资等。此外,各地结合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创建工作,指导随迁子女学校制定创建计划,查找薄弱短板,加大资金投入,积极落实整改,着力改善办学条件。余杭区通过 以奖代补 形式,对创建成功的随迁子女学校进行奖励,主要用于学校各类专用教室设施设备的添置等;萧山区近三年共投入约 4500 万元,用于教学大楼改造提升 功能教室建设和学校教学设施设备添置等。

二 下一步工作打算 ?

我市将以此次评价为契机,深入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浙江 HZ 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全国 省 市教育大会精神,紧紧环绕高水平建设 美好教育 的目标,坚持对标对表 克难攻坚 毫不松懈,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持续推进 美好教育 1+N 新政落细落实,强化教育民生保障功能和要素支撑功能,为 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 做出新的贡献。对标督导建议,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进教育资源扩容提质。加大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切实做到 三优先两不减 。全面推动新一轮基础教育布局规划实施,加快配套教育设施建设,加大教育资源供给力度,2020 实现全市新建 中小学 70 所以上 ;抓紧实施新一轮市区高 中教育布局规划和学校建设。启动市区原有 高 中教育资源的挖潜工作,积极应对市区高 中入学高峰。加快推进 中策职校大江东分校建设,抓紧实施交通职高笕桥校区 电子职校双桥校区和钱塘新区新湾普高 临安青山高 中项目前期工作,力争 2020 底前开工。加快现有 学校改造提升,合理超前和提高学校建设相关标准,有 效改善办学条件。深化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创建,全面落实 两类学校 建设任务,2020 完成 50 所城镇配套管理任务。

(二)坚持人民满足导向,推动基础教育高品质发展。继续扩大公益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推动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 县(市)和省教育现代化区 县(市)为引领,以深化新名校集团化战略为抓手,加快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全域提升基础教育整体水平。通过完善招生政策 实施公办初 中提质强校行动 落实 公编民用 教师清理规范等举措,促进公办民办

教育协调发展。以促进深化课程改革为核心,激励 分类办学 错位发展 ,推动一般高 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

(三)落实 率先高于 要求,提高 中小学教师地位待遇。进一步完善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 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制度 教师住房保障机制等系列政策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进一步提高教师社会地位。重点落实教师绩效工资调整与公务员收入分配政策调整联动机制,明确要求各区 县(市)从 2020 起完善辖区教师与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联动机制,调整完善经费预算,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各地从 2020 度起将增设教师专项奖励,真正实现 率先高于 要求。

专此报告。

?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秋国庆四风情况报告下一篇:正确认识当前两岸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