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理想教学论文

2022-04-28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语文课堂理想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方面的深入渗透,对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来说,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特点,不断丰富教学情景,优化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成效。

语文课堂理想教学论文 篇1:

浅谈理想语文课堂游戏教学的策略回归

【摘要】游戏教学使课堂变得立体、生动、鲜活和富有情趣,被广大语文教师青睐而广泛地使用,但使用时遇到的问题颇多。本文着重对如何优化游戏教学的策略作相应的探讨,从而促进学生主动阅读、感悟语言、创造语言、体验思想情感,来打造富有语文味的游戏教学理想课堂。

【关键词】语文课堂 游戏教学 教学案例

卢梭认为,儿童最好是在生活、游戏中学习,不脱离生活,不脱离游戏,这样的学习有趣、易懂,对生活有用。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游戲情境中,不仅有益于他们认知的发展,而且能进一步调动起他们情感的充分参与。

游戏教学使课堂变得立体、生动、鲜活和富有情趣,一直以来被教师青睐而广泛地运用到语文教学。然而,从当前课堂游戏教学的情况来看,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偏移。在不少课堂上出现为游戏而游戏的现象,有花样无内容,有热闹无实效,有高兴无高效,挤占了课堂时空,忽略了语文能力的训练。透视种种现象,理想的语文课堂游戏教学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布置任务性游戏,驱动学生主动潜入阅读的深海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如果老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激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内容到形式都应是适应学生特点的。任务性游戏能驱使学生不断地研读课文,从字里行间体会人物的心理,从而深刻地理解课文蕴涵的智慧。

比如,一位教师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动画片《狼和小羊》要招聘配音演员,谁想来试试?(课件播放没有配音的动画)学生们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围绕如何“配好音”这一探究任务游戏,不断地研读课文。

像这样让学生给动画配音、演课本剧、当导演等游戏,能不动声色地驱动学生为完成任务而积极主动地沉下心来,潜心阅读文本。

二、开展活动性游戏,带领学生走进感悟语言的欢乐城

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因此,恰当地运用活动性游戏,不仅有助于学生体验情感,还能促进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理解,使课堂充满情趣。

比如,《落叶》一文的教学,理解课文中“爬、坐、游、飞、躲、藏”几个动词含义时,一位教师采用了游戏教学方法:

师:我们来做个游戏。现在你们就是可爱的小动物。我说一个词语,你们就用你们的动作表现出来。但有一个要求,看谁的动作最有创造,谁的动作最美!

师:蚂蚁“爬”。(学生表演,动作各不相同)

师:小鱼“游”。(学生表演,动作各不相同)

师:小鱼“藏”。(学生大多钻到桌子底下)

师:燕子“飞”。(学生表演,动作各不相同)

师:我发现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表演小鱼“游”过来,有的这样…有的那样……(教师模仿学生不同的动作)

师:真有意思!还想表演一次吗?看谁反应快、动作美!准备。

师:现在比谁做得快!我只说一个字。

师:爬、游、飞……(学生表演)

师:躲!(学生大多钻到桌子底下)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爬、坐、游、飞、躲、藏”这几个动词,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离开座位做相应动作,不是作生硬的解释,而是进行直观地感悟和体验。此时的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小小的课堂已俨然成了一个动物乐园。

三、组织趣味性游戏。引领学生步入积累语言的乐园

教学中,把朴实、唯美的语言变成死记硬背的过程,必然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只有通过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组织趣味性游戏,让学生自读自悟,动口、动手、动脑,体验积累语言的乐趣。

比如,有的教师把背诵美文《天安门广场》《庐山云雾》等设计成让学生们当导游的游戏,把背诵《恐龙》设计成“我是小小考古学家”的游戏等。设计一两句话引导学生转换角色进行自我介绍、叙述、表演等。尤其是童话类的课文,学生最感兴趣,让他们想办法表演或把自己当作其中的角色等,学生不仅接受速度很快,而且兴致也特别高。

在检查积累的方法上,还可以开展背诵比赛,比谁背得对,背得快;做背诵接龙游戏,你背上句,我背下旬,你背第一段,我背第二段。如古诗就可以采用续背法,教师背前句,学生背后句,反之,亦然。学习园地中的成语、歇后语、谚语、名言和春联,则可按小组进行“开火车”接龙游戏。这样,学生背诵的兴致也高了。

游戏,使积累的过程变得轻松,学生兴趣浓厚,仿佛不是严肃的课堂,而是积累语言的乐园,这显然提高了语言内化的程度和积累的效度,培养了学生自主积累的意识。

四、创编训练性游戏,诱导学生踏入创造语言的殿堂

法国心理学家安利瓦隆说过:游戏,是为了活动本身而进行的活动。特别是由于这种活动没有被较高的机能和目标所综合,所以可以自由地进行。课堂中的学习目标,往往隐蔽在游戏的目标中,而游戏本身具有轻松与自由的特征。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教师在课堂上一宣布“我们来玩个游戏”,学生们就会欢呼雀跃。想让学生把句子说得更加具体,我们可以提出让学生玩一种“吹泡泡”游戏,看谁能够把句子“吹”得更大。

比如:如果把“星星眨着眼睛。”看成“小泡泡”,就可以把它“吹”成:

“夜空中的星星眨着眼睛。”

“夜空中的星星在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夜空中的星星在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对我说晚安。”

学生的词句创造能力,在一次次的句子扩充练习中得到了提升。在游戏的殿堂中,学生的潜力得到了开发,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语言。

五、重视体验性游戏,引导学生奏响思想和情感的乐章

游戏多姿多彩的趣味性,使许多教师误以为游戏不过是课堂教学的调味品。事实上,在学生们走进课文的过程中,在学生们感悟课文内涵的过程中,适合的体验游戏能让学生们在主动、积极、愉悦的状态下更深刻地理解文章蕴涵的智慧,达到个体独有的情感和思想的体验。这时,课堂上将回响起学生思想和情感的乐章。

比如,在上《数星星的孩子》一课,讲到“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时,老师提议:“我们也来玩个数星星的比赛好吗?”看着大屏幕上闪闪的星星,学生们欢呼雀跃:“好!”于是学生们开始认真地数起来,数着数着,学生们累了,有的托着下巴数,有的因为星星始终在闪烁而迷糊了眼睛,索性不数了。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们理解了张衡“一直数到几百颗”是多么了不起的事,也感受到科学家们对科学执着地追求精神是多么令人敬佩。

游戏用它特有的想象功能把数星星的这个情节深深地印在学生心中,也许若干年后当他们有了自己的事业后,那满天的星星会让他们明白如何去全情投入地实现自己的抱负。

课堂中教师只要善用、巧用游戏教学,定会让课堂妙趣横生,也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一份美妙的生命体验。

作者:周桂花

语文课堂理想教学论文 篇2:

让游戏点亮语文课堂,使教学效果理想化

◆摘  要: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方面的深入渗透,对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来说,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特点,不断丰富教学情景,优化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成效。本文围绕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研究,首先阐释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游戏化教学模式的意义,然后分析了目前在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方面面临的一些困境,最后针对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游戏教学成效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语文课程;意义;措施;理想化

正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结合学生的需求及认知基础,全面加强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此不断提升教学成效。当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面,围绕游戏化教学教师也进行了诸多的探索,但是在游戏化教学模式应用开发过程中依然还面临不少的困境。加强小学语文教学游戏教学模式應用的意义及应用对策研究,意义深远。

1游戏化教学模式引入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必要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模式,结合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以语文学科的内容为基础,通过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的考虑,针对性地创设游戏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全面加强语文课堂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在参与课堂游戏互动过程中深入理解游戏教学的内涵,并不断提升他们的的动手能力、参与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想象能力,以此。此外小学语文课堂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引入和应用,有助于打造趣味性课堂,进而鼓励学生在不断交流和互动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并学到更多的知识。

2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施困境

当前,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方面依然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教师自身对游戏化教学的内涵把握不够精准

语文课堂想要切实发挥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功能,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自身的实际来进行针对性的优化设计,但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师对游戏化教学缺乏深入的研究,针对如何更好地将游戏化教学和语文课程内容、目标等进行有序衔接等缺乏系统化的设计,教师自身在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开发应用等方面积极性不足,进而不利于推动游戏化教学模式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2教师游戏化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虽然素质教育理念深入实施,但是目前教师围绕游戏化教学等方面没有予以高度的重视,教师在游戏化教学方面简单地停留在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方面,却没有从提高自身对游戏化教学模式的认同度等方面加强深度探索,教师自身没有充分结合实际来进行教学模式的深度创新和多元化研究,游戏化教学和其他教学模式也没有进行紧密的衔接,从而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利于为语文课程的教学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3提升语文课堂游戏化教学成效,打造理想化教学效果的措施

为了切实打造游戏化教学课堂,推动游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有效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索研究:

3.1深刻把握和理解游戏化教学的内涵,明确教学目标

围绕游戏化教学,教师应当深入开展相关内容的研究,对目前在游戏化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注重游戏化教学模式的深刻内涵把握,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围绕游戏化教学模式如何有效地渗透到语文课程教学中进行深入的分析,充分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对游戏化教学体系进行优化设计,从而更好地打造科学化的游戏教学模式。

3.2结合语文要素加强游戏化教学模式的融合应用

一是在语文新课程的引入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设定相关的问题,在课程开始之前,让学生展开相关的游戏训练,鼓励他们积极开展预习,从而更好地为新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比如围绕《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教师可以提前设定相关的主题“小蝌蚪和青蛙有什么区别?”然后让学生结合教师的主题开展一些互动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查找相关的资源,以此更好地鼓励学生研究小蝌蚪身上的特性,为后续课程的开展提供重要的保障支持。

二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游戏化教学模式。不断拓宽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情景,比如教师可以围绕《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授课内容引入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参与竞赛小游戏,通过设定相关的角色扮演主题,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融入到课堂氛围中,层层设定游戏提问的关卡,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理解和课文的内容,不断补充更多的知识。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信息工具,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境,以此为基础开展朗读表演、知识辩论、写作延伸训练等,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表达自身的观点,深入融入到语文课程中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知识点。无论是在备课环节还是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结合游戏化教学模式,把握基本的原则,坚持动态性、丰富性、趣味性和多元性的基本宗旨,在游戏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兴趣、内在需求等,以此为基础设定多元化的游戏项目,并主要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来进行关联的设计,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刻把握语文要素,在游戏互动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并以此收获更多的知识和丰富的体验。

三是在游戏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其引入到课外实践等环节,通过开展读写结合训练游戏、课后实践活动等方式设定更多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加强自主学习,深入提高自身的语言积累和应用知识能力,让游戏化教学延伸到课外,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提升学以致用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课程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引入和应用,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加强游戏化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关联,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整体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王冬阳,刘莹.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师,2020(04):26-28.

[2]王晓春.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05):123.

[3]王晓春.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9):246.

作者:任蒙蒙

语文课堂理想教学论文 篇3:

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

语文课程实施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和基本途径,教师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丰富的人文内涵熏陶感染学生,使他们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在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方面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及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征,决定了语文课堂就是学生通过课程资源的整合而进行的精神活动。也就是说语文课堂是在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让师生通过文本的解读而构建精神空间、启迪思维、开发心智、培养习惯、陶冶情操的情感经历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参与、切身感受、质疑思考、讨论阐释、合作探究。因而语文课堂要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能够在教学内容上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真实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表现为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这就是语文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

新课程提倡生活世界的回归,强调课程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基于经验之上,应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无论是来自书本的间接经验,还是亲历的直接经验,来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究和学习。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教育就不但要保持个体经验,而且要提升个体经验,要将人类更广泛意义上的经验传授给学生,从而打通学习世界和生活世界、课程与生活之间的通路。这就要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时间,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感受,使学生在课程资源整合的发展中,达到理性与非理性、认知与情感、过程与动机的有机结合,全面发展学生素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必将极大地完善语文教学,促进学生整体和谐的发展。故而笔者认为,理想的语文课堂应具备以下几点:

一、语文课堂要注重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二、语文课堂教师应重视文本的理解

学生在课堂上从事语文实践活动的主要依据是教材。教师要坚持以教材为主线,充分开发利用范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以此为着力点来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要鼓励学生熟读、精思,对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要启发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去体味,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选入教材的范文,篇篇都凝聚着作家的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通过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情感、情趣、情操,影响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为其精神世界中最深沉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与人生观。从这个意义来说,范文教学不仅是知识教育,也是人生教育,更是人文教育。

三、语文课堂教师应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以人为本,充分挖掘人的各方面潜力,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人的个性,激发学生的灵气,增强课堂活力,从而有效地优化课堂的人文环境。教师的感情应当融进文本、融进课堂,只有真情才能感染人的心灵。教师要从人格的角度,平等地对待学生,乐于接纳学生,诚肯帮助学生,真心赏识学生,使学生的个性进一步得到张扬与完善。学生希望怎么学,教师就要顺势利导;学生会问什么,教师就要机智化解,从而形成具有吸引力的课堂氛围。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更要教会自己,要在教学后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我们的教学应该满足学生知识上有新发现、思维上有新突破、情操上有新熏陶,促成他们形成独特性的见解和独创性的思路。让学生在自身价值得到确认并获得成就感的愉悦环境中不断全面成长。

四、语文课堂要在教学实践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不是被机械的复制,而是积极地对客观世界作出能动反映,这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种满足内在需求的主动探索过程。要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注意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与途径,获得知识和文化,从而掌握探究知识的能力。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传统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我们说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充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发现的快乐,让每个学习个体在欢愉、明朗、轻松的集体氛围中获得同步成长。

五、语文课堂要培养求异思维、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语文的内涵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内涵,答案并非只有一个,我们要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思维,要鼓励学生启迪智慧、变换角度去探究。列夫·托尔斯泰曾指出:“如果一个人在学校学习时,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一生就只会摹仿和抄袭。”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尊重和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同时使他们超越自身环境和经验的局限,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究和学习,不断质疑,勇于创新,促使学生变未知为已知,再拓展到对更广泛、更高水平的未知世界的探究。通过这样的逻辑结构和系统上升的认知循环递进,达到对外在世界的实质性认识。总之,教育需要引导、整理、改造和丰富学生的经验,避免这种生活性只满足于学生当下的需要和兴趣、只停留在零散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而缺乏必要的拓展和提升。这不仅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性与积极性,而且学生也会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学习中逐步锻炼和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从而促进自身各方面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六、语文课堂要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适当地引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链接相关阅读文章,增加对作品背景和情境的了解,拓展学习内容,丰富信息资源,开阔学生视野,积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语文能力。教师也可以创造性地挖掘自身潜能,诸如文学创作、仿写、改编等等,这些都是对语文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作者:胡家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论文下一篇:数学学科德育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