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案人教版

2022-08-25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教案人教版》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初中语文教案人教版

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案

环球之旅(1)《亚洲之声》教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日本音乐和朝鲜音乐的主要形式与特征。

2、了解亚洲不同地区和国家音乐的主要特色,并能以歌唱和语言形式作不同的表达。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唱日本民歌《樱花》以及了解日本的民俗风情日本音乐的主要形式与特征。

难点:总结音乐特征。

教学方法:视听与语言介绍及歌唱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采用提问导入新课

师:就世界范围来讲我们生活在哪个大洲? 生:亚洲

师:接下来老师将带领同学一同来了解我们亚洲的民俗风情及其亚洲的音乐特点,首先让我们到日本来看看吧。(放映有关日本民俗风情的幻灯片) 师:介绍《樱花》,从花名,名花,日本国花,介绍日本赏樱的民俗(樱花节)以及讲述樱花节的由来,展示对樱花的喜爱与赞颂,赏花的欢乐。 师:欣赏一次歌曲,分析歌曲写作的特点(一字一音为主)

二、学唱《樱花》欣赏日本传统音乐《春之海》

师:播放歌曲,并欣赏音乐的同时介绍或想象春日赏樱的活动。 师:学生小声哼唱,注意句未长音的长度。 师: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学唱歌曲。

师:采用集体演唱,小组唱,上下句接唱等方式进行。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来总结一下日本民歌它到底有什么特征呢? 生:好的,它的主要特征是:

1、运用了日本传统的都节调式。

2、歌词与乐音的关系大多为一字一音。

1 师:现在有个游戏请同学们来做一做,就是将“

3、

4、

6、

7、i”这个都节调式的五声音阶填入下面的括号中来现场创作音乐。 生:好的,

师:非常好,这位同学具有非常好的音乐创作灵感,对他的精彩表现给予掌声鼓励。

师:下面让同学们欣赏一首日本传统音乐《春之海》,它是一首尺八与筝的二重奏,该曲作家是日本民间音乐名家。尺八是中国传入日本的竖吹乐器,是日本重要的传统吹奏乐器。筝也是日本重要的传统乐器。

师:欣赏完这首优美动听的乐曲之后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日本传统音乐的表现形式。

师:日本传统音乐包括:日本的传统音乐包括神乐、雅乐、伎乐、能乐歌舞伎等形式,大都为歌、舞、戏剧的综合体。

三、欣赏朝鲜民歌音乐《阿里郎》、介绍朝鲜的民族乐器---伽倻琴 师:

师:接下来让同学们来到美丽的朝鲜半岛来了解他们的音乐盛况好吗? 生:好。

师:请同学们听一听有关《阿里郎》故事传说。

师:下面请同学们欣赏朝鲜民歌《阿里郎》的音乐视频之后了解朝鲜民歌的特点。 生:是三拍子结构,旋律优美动听,律动感强。

师:接下来让同学们来介绍一下朝鲜特有的民族乐器---伽倻琴请看图片。 师:欣赏伽倻琴演奏的片段视频。

三、观看印度影视作品,从中感受印度音乐。

师:欣赏完美丽动听的朝鲜音乐之后呢,老师将带领同学们一同进入被誉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来了解一下它们的音乐状况。

师:下边老师将以印度电影音乐为一个侧面来让同学们来揭开印度音乐的神秘面纱,请同学们欣赏印度电影音乐片段,并欣赏其中的歌舞表演,从中感受印度音乐特点。

师:请同学们总结一下印度电影音乐的特点。

2 生:载歌载舞,叙事、情节性强

师:下面有一个谁来比划谁来猜游戏请同学们来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各国的音乐风格各不相同,这与他们的风土人情是有很大关系的,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决定了会有什么样风格的音乐,与他们的宗教活动,信仰也有很大关系,我们欣赏一个国家的音乐,应该也同时了解这个国家的生活习惯,才能更好的去欣赏。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由于与地理课堂的整合,使学生能更直观的分析歌曲风格特点与地理环境所产生的联系。同时,对于影片和演唱会等视频节目的欣赏,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所欣赏国家风土人情以及该国家的音乐。

环球之旅(1) 亚洲之声(教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 第五单元第一课时

学校:泉州外国语中学 教师:吴超平

4

第二篇:人教版初中语文(推荐)

人教版初中语文《名著导读》专项训练

一、《水浒》: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1、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是()写的《水浒》。它描写了北宋徽宗时,以()为首的108名好汉在(水泊梁山)聚义,打家劫舍,杀富济贫的豪举。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在将它翻译成英文时定名为“四海之内皆兄弟”。

2、鲁智深和李逵,同是()的人物形象,但鲁智深();李逵则()。

3、林冲和武松同是《水浒》浓墨重彩刻画之人,也都武艺高强,有勇有谋,但绰号()的林冲曾是(

)教头 ,一直(),后来被()设计误入(),刺配沧州,最后火烧(),万般无奈、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被逼上(),是()的典型。而武松是下层侠义之士。他崇尚的是(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抱。因此,从为兄报仇开始,武松斗杀(),醉打(),大闹 (),血溅(),除恶(),一步步走向反抗的道路。他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4、《水浒》的结构很有特点,作者采取了()的链式结构。第(四十回)回以前先讲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然后百川汇海,逐步发展到()。第(七十回) 回以后,写他们(),走向失败。

5、《水浒》中号称“黑旋风”的是(),他所使用的武器是(两把板斧),该人力大如牛,但险些被冒充他的()所害。

6、鲁智深绰号()。他在渭州三拳打死(),在相国寺倒拔(),大闹野猪林,救下()。

7、《水浒》中吴用绰号(),与晁盖、公孙胜等人在黄泥冈智取了()。

8、梁山泊中三员女将的名字及绰号分别是:①名字:顾大嫂绰号:母大虫

②名字:扈三娘绰号:一丈青③名字:孙二娘绰号:母夜叉

9.《水浒传》中一开始逆来顺受,后来怒而反抗的英雄是();见义勇为、性格最粗犷豪放的是()。

10.《水浒传》中,坚决反对招安的头领有二人,是()、(),主张招安的头领有两人,是()、()。

11.《水浒传》中“道服裁棕叶,云冠剪鹿皮,„„,阵法方诸葛,阴谋胜范蠡.华山谁第一,口口号‘神机’。”这首诗赞的梁山好汉是()。

12.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绰号含龙的头入云龙()、九纹龙()、混江龙()、独角龙()、出林龙()。

13.《水浒传》中有一个人物,原来是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只因踢得一脚好球,受到皇帝的赏识,没到半年时间,直抬举他做到殿帅府太尉职事,他把持朝政、无恶不作,这个人是()。

14.《水浒传》中对林冲恩将仇报的人是(),恩将恩报的人是()。

15.我国四大名著中有两部作品塑造了一个足智多谋的军师,一个是《三国演义》中的蜀国军师()一个是《水浒传》中的梁山军师()。

16.《水浒传》中“玉环步,鸳鸯脚”是梁山好汉()的平生绝学。

17.《水浒传》中有三大恶霸:一是开肉铺的(),被()当街所杀;一是开酒铺的(),被()所杀;一是开药铺的(),被()所杀.

18.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秀才出身的三人是()、(萧让)、()。

19.“好人有难皆怜惜,奸恶无灾尽诧憎”这两句诗出自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诗中“好人”是指(),被人称为()。

20.《水浒传》梁山好汉中以《三国演义》关云长面目为模子,所写的是他的后人()。

21.①在《水浒传》中刻画具有惊世骇俗之美,心狠手辣的人物是()。

②《水浒传》中“位列三十六星之末,却机巧灵心,多见识,了身达命,都强似那三十五个”的梁山好汉是()。

22.《水浒传》中“浪里白条”指的是(),和他相关的故事有()。

23.宋江手下五虎将是指()、(林冲)、()、(秦明)、()。

24.最初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的人是(),后来(司马徽)又再度向刘备推荐。

25. “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立于松树旁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道:‘倒也!倒也!’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相觑,都软倒了.那七个客人从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的枣子丢在地上,交过十一担金珠宝贝都装在车子内,遮盖好了,叫声:‘聒噪!’一直望黄泥冈下推下去.”这段话描述的情节是《水浒传》中的()。

26.《水浒传》中,放火烧战船,帮助宋江两败高太尉的是()。

27.《水浒传》中“庄前锣鼓响叮当,娇客新来小霸王.不信桃花村外火,照人另样冒火光。”这是写梁山好汉().

28.“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这首诗赞美的是《水浒传》中哪位好汉()

A.宋江B.吴 用C.张飞D.林冲

29.古典小说《水浒传》描写了以为首的118位好汉聚义梁山的故事。小说中的一些人物是被“逼上梁山”的。例如,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遭高俅父子陷害,被判发配沧州。后来,他在和草料场又险遭谋杀。在经历了一连串的迫害后,他忍无可忍,血刃仇敌,离开山神庙,雪夜上梁山。

30.名著阅读,读施耐庵《水浒》,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5分)

(1)绰号被称为“打虎将”的人物是()(2分)

A、李忠B、李逵C、武松

(2)梁山众好汉有勇有谋,各显神威,“鲁智深大闹五台山”“吴用智取生辰纲”“武松醉打蒋门神”,这些故事都很吸引人。从这几则故事中任选一则,按原著内容简述其主要情节。(不少于50字)(3分)

31.《水浒传》中身怀绝技的三位英雄:善盗的是鼓上蚤善射的是小李

广,善行的神行太保。

二、《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

1、《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小说。作者是(明代)的()。主要写(孙悟空)、()、()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主要由(孙悟空大闹天宫)、()、()等三大部分组成。其中的() 、(三打白骨精)、 ()、(女儿国遇难)、()、(智取红孩儿)、()等情节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2、《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而被()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

3、孙悟空号称(美猴王)和(),他(桀骜不驯、敢作敢当、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幽默),深深赢得了人们的喜爱。猪八戒本是仙界的(),因醉酒调戏(),被贬下凡。他(好吃懒做、见识短浅、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因此常常当众出丑。另一方面,他也不失(忠勇和善良、淳朴憨厚),自有他可爱之处。

三、《傅雷家书》:苦心孤诣的教子篇

1、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致力于法国文学的译介工作,并翻译了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中的大部分作品。

2、傅雷先生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儿子()长大成人、留学海外之后,通过 ()

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教导儿子要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后来汇编成册,这就是《》。

四、《培根随笔》:透彻的说理,隽永的警句

1、“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的作者就是被()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英国思想家培根。

2、培根最重要的成就是他在()和()领域内的建树。

国内名著

1.《红楼梦》原名《》,它通过描述一个具有典型特征的贵族家庭()由盛到衰的过程,揭示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本质。

2.《红楼梦》中的“四春”指的是(元春)、()、()、(惜春).

3.《红楼梦》中评论王熙凤在贾府衰亡中的悲惨下场的两句诗是()。

4.《红楼梦》中最有才华的女子是(),最有管理才能、大胆改革的女子是(),最泼辣狠毒的女子是()。

5.《红楼梦》中“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代表人物是()。

6. 从《三国演义》的描写看,诸葛亮出山后三次用或的战役分别是()、()、(火烧赤壁).这就衍生了一个俗语:(新官上任三把火)。

7.指出下面的话说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哪一位人物?

①“大意失荆洲”() ②“煮酒论英雄”()③“乐不思蜀”()④“赔了夫人又折兵”:()

8.《红楼梦》中最卑躬屈膝的丫头是(),性格最刚烈的丫头是()。

9.《西游记》中,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

10.《红楼梦》中“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若笑,虽嗔视而有情。”说的().

11.《三国演义》中常胜将军是指()。

12.《三国演义》中,“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指的是()。

13.《红楼梦》中,“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贵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说的是

().

14.《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的是()、()、(张飞)。

15.“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请简要概括上面诗句所表现的故事情节.()。

16.《红楼梦》中第一回写了“天才补天”的(石头)故事,写出神瑛侍者和()的故事,还写了()和贾雨村。

17.“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是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人物()写的诗《葬花吟》中的句子。

18.《红楼梦》中塑造了两个叛逆者的形象,这两个人物是()、()。

19. “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这是《三国演义》中()写给()的信中的内容。

20.孔明笑曰:“士元非百里之才,胸中之学,胜亮十倍.”士元指的是(),他冠以()之称,与他有关的一个故事是:()。

21. “力健声雄性粗齿,丈二长枪撒如雨.邺中豪杰霸华阳,口口人称‘跳涧虎’.”这首诗赞的是梁山好汉()。

22.《三国演义》中玄德曰:“曹操多谋,汝不合折断桥梁,彼必追至关.”这句话是刘备对()说的,这句话来源于哪段故事:(),反映的人物的性格特点是:(英勇无比)。

23.孙悟空独自去学艺,他拜的师父是(),教了他哪些本领?()。

24.《红楼梦》中,“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时从分.”说的是()。

25.《红楼梦》中,“撕扇子作千金一笑”的是()。

26.《三国演义》中救阿斗在长坂坡杀了七进七出的将军是(),长坂桥头退百万兵的将军是()。

27.最初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的人是(徐庶 ),后来()又再度向刘备推荐。

28.《三国演义》主要人物中,被杜甫誉为“万古云霄一羽毛”的是()。

29.《红楼梦》中,最具有喜剧气氛的情节是(),最具有悲剧效果的情节是().

30.《三国演义》中最能体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英雄人物是()。

31.女娲炼石补天所遗灵石在(青埂峰上),是()、()把这块石头带入红尘.

第三篇:人教版新编初中语文目录

人教版新编初中语文教科书 (主题阅读策略课文写作)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阅读主题:四季美景

阅读策略:学习朗读,品味文中的精彩语句,体会汉语之美 1.春/朱自清

2.济南的冬天/老舍 3.雨的四季/刘湛秋 4.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曹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次北固山下/王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第二单元

阅读主题:至爱亲情

阅读策略:学习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5.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6.散步/莫怀戚 7.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泰戈尔 荷叶·母亲/冰心 8.《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学会记事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 第三单元

阅读主题:学习生活

阅读策略:学习默读,一气呵成读完全文,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10.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 11.窃读记/林海音 12.《论语》十二章 写人要抓住特点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课外古诗词诵读——

峨眉山月歌/李白江南逢李龟年/杜甫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第四单元

阅读主题:人生之舟

阅读策略:学习默读,学会圈点勾画,理清作者思路 13.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14.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 15.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16.诫子书/诸葛亮 思路要清晰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 第五单元

阅读主题:动物与人

阅读策略:学习默读,学做摘录,概括文章的中心 17.猫/郑振铎 18.鸟/梁实秋

19.动物笑谈/康拉德·劳伦兹 20.狼/蒲松龄 如何突出中心 第六单元

阅读主题:想象之翼

阅读策略:学习快速阅读,展开联想和想象,深入理解文章 21.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22.诗两首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太阳船/吴望尧

23.女娲造人/袁珂 24.寓言四则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伊索寓言》 蚊子和狮子/《伊索寓言》 塞翁失马/《淮南子》 杞人忧天/《列子》 发挥联想和想象

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 名著导读——《西游记》:精读和跳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秋词(其一)/刘禹锡南园(其五)/李贺夜雨寄北/李商隐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阅读主题:群星闪耀

阅读策略:学习精读,字斟句酌,把握人物特征 1.邓稼先/杨振宁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 3.终身做科学实验的爱迪生/胡适 4.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写出人物的精神 第二单元

阅读主题:家国情怀

阅读策略:学习精读,学做批注,了解抒情方式,感受作者的情怀 5.黄河颂/光未然 6.最后一课/都德

7.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 8.木兰诗

学习抒情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 第三单元

阅读主题:凡人小事

阅读策略:学习精读,熟读精思,把握叙事角度,分清详略 9.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10.老王/杨绛 11.台阶/李森祥 12.卖油翁/欧阳修

抓住细节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课外古诗词诵读——

竹里馆/王维春夜洛城闻笛/李白逢入京使/岑参晚春/韩愈 第四单元

阅读主题:修身正己

阅读策略:学习略读,快速捕捉阅读重点,能够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张中行 14.梅岭三章/陈毅 15.最苦与最乐/梁启超 16.古文两篇

陋室铭/刘禹锡 爱莲说/周敦颐

怎样选材 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第五单元

阅读主题:生活哲理

阅读策略:学习比较阅读,了解描写方法,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17.紫藤萝瀑布/宗璞 18.一棵小桃树/贾平凹 19.外国诗两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 20.古代诗歌五首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望岳/杜甫

登飞来峰/王安石 游山西村/陆游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文从字顺 第六单元

阅读主题:科幻探险

阅读策略:学习浏览,快速提取文章的主要信息,在阅读中有自己的思考和质疑 21.伟大的悲剧/茨威格 22.太空一日/杨利伟 23.带上她的眼睛/刘慈欣 24.河中石兽/纪昀

语言简明 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泊秦淮/杜牧贾生/李商隐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约客/赵师秀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阅读主题:变化着的社会

阅读策略:阅读新闻类文章,获取主要信息,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1.新闻两则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毛泽东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 2.香港回归新闻一则 3.特写两篇

“中国速度”震惊雅典/孔宁、张军、袁虹衡 “飞天”凌空/夏浩然、樊云芳

4.一个灾区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朱玉、万

一、刘红灿 学写消息 第二单元

阅读主题:生活的记忆

阅读策略:阅读传记类文章,对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 5.藤野先生/鲁迅 6.我的母亲/胡适 7.美丽的颜色/艾芙·居里 8.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 学写人物小传

综合性学习——地球,人类的家园 第三单元

阅读主题:美景依然

阅读策略:诵读古诗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大意,积累常见文言实词 9.三峡/郦道元 10.短文两篇

与谢中书书/陶弘景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1.与朱元思书/吴均 12.唐诗五首 黄鹤楼/崔颢 使至塞上/王维 渡荆门送别/李白 春望/杜甫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景物描写要抓住特征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龟虽寿/曹操赠从弟(其二)/刘桢梁甫行/曹植移居(其二)/陶渊明 第四单元

阅读主题:情感哲思

阅读策略:阅读不同类型的散文,把握其共性和个性 13.背影/朱自清 14.昆明的雨/汪曾祺 15.那树/王鼎钧 16.外国散文两篇 谈惬意地生活/蒙田 我为何而生活/罗素 语言要连贯

综合性学习——我们的网络时代 第五单元

阅读主题:文明的印迹

阅读策略:学习说明方法,揣摩说明语言,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17.中国石拱桥/茅以升 18.苏州园林/叶圣陶 19.梦回繁华/毛宁 20.蝉/法布尔 抓住特征说明事物 第六单元

阅读主题:情操与志趣

阅读策略:诵读古诗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大意,积累常见文言虚词 21.《孟子》二章 富贵不能淫

天降大任于是人也

22.愚公移山/《列子》 23.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 24.诗词五首

饮酒(其五)/陶渊明 行路难(其一)/李白 雁门太守行/李贺 赤壁/杜牧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 表达要得体

综合性学习——君子和而不同 名著导读——《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朱敦儒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阅读主题:民风民俗

阅读策略:了解民俗,尊重民间文化,学会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1.社戏/鲁迅

2.庆祝旧历元旦/林语堂 3.春酒/琦君

4.安塞腰鼓/刘成章 学习仿写 第二单元

阅读主题:科技之光

阅读策略:把握主要观点,提取主要信息,领悟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5.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阿西莫夫 恐龙无处不在 被压扁的沙子

7.为什么布丁是软的,石头是硬的?/克劳斯?冯?克利青 8.大雁归来/利奥波德 有条理地说明事物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 第三单元

阅读主题:养性怡情

阅读策略:诵读古诗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大意,积累常见文言句式 9.桃花源记/陶渊明 10.小石潭记/柳宗元 11.海国记(节选)/沈复 12.《诗经》两首 关雎 蒹葭 学写读后感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式微/《诗经》子衿/《诗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第四单元

阅读主题:思想光芒

阅读策略:了解书信和演讲的特点,领悟作者的思想,获取有益的启示 13.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 14.讲故事的人/莫言

15.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 16.傅雷家书两则/傅雷 学写书信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第五单元

阅读主题:江山多娇

阅读策略:阅读游记,了解游踪,把握叙述角度和景物描写的特点 17.壶口瀑布/梁衡 18.一滴水经过丽江/阿来

19.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马丽华 20.登勃朗峰/马克?吐温 学写游记 第六单元

阅读主题:情趣与理趣

阅读策略:诵读古诗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经典语句 21.《庄子》故事两则 北冥有鱼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22.《礼记》两则 虽有嘉肴 大道之行也 23.马说/韩愈 24.卖炭翁/白居易 学写故事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摘抄和做笔记 课外古诗词诵读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送友人/李白卜算子?定慧院寓居作/苏轼卜算子?咏梅/陆游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阅读主题:自然之音

阅读策略:学习诗歌,理解诗歌的意象,感受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语言 1.沁园春?雪/毛泽东 2.诗两首

我爱这土地/艾青 乡愁/余光中

3.雨说——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郑愁予 4.致云雀/华兹华斯 学写诗歌 第二单元

阅读主题:砥砺思想

阅读策略:阅读议论性文章,能够区分观点和材料,把握议论的中心 5.敬业与乐业/梁启超

6.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

7.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罗迦?费?因格 8.短评两则

“传言伤农”,后果更加严重/王玉琪 烟花易冷,文化弥新/陈晓波、商意盈 表达观点要清楚

综合性学习——走上辩论台 第三单元

阅读主题:游目骋怀

阅读策略:诵读古诗文,把握作者的情感,能联系时代谈感受 9.岳阳楼记/范仲淹 10.醉翁亭记/欧阳修 11.湖心亭看雪/张岱 12.诗词三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议论要言之有据

名著导读——《泰戈尔诗选》:如何读诗 课外古诗词诵读——

月夜忆舍弟/杜甫商山早行/温庭筠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第四单元

阅读主题:青春年少

阅读策略:梳理小说的情节,理解小说的主题 13.故乡/鲁迅

14.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15.孤独之旅/曹文轩 16.心声/黄蓓佳 学习缩写

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 第五单元

阅读主题:理想信念

阅读策略:分析材料,把握论据,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 18.怀疑与学问/顾颉刚 19.无我与不朽/钱穆

20.人应当坚持正义/柏拉图 论证要合理 第六单元

阅读主题:人物百态

阅读策略:阅读古白话小说,把握情节和结构,揣摩小说的语言 21.智取生辰纲/施耐庵 22.范进中举/吴敬梓 23.三顾茅庐/罗贯中

24.刘姥姥进大观园/曹雪芹 学习改写

综合性学习——评选班级之星 名著导读——《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咸阳城东楼 /许浑无题 /李商隐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阅读主题:生活

阅读策略:咏叹学习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把握诗歌的意象,理解诗人情感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 2.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3.短诗五首 月夜/沈尹默 沙扬娜拉/徐志摩 萧红墓畔口占/戴望舒 断章/卞之琳 风雨/芦荻

4.海燕/高尔基 学写诗歌 第二单元

阅读主题:人物画廊

阅读策略: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对作品有自己的理解,学会欣赏小说 5.孔乙己/鲁迅 6.变色龙/契诃夫 7.蒲柳人家/刘绍棠 8.溜索/阿城 注意审题立意 第三单元

阅读主题:家国之思

阅读策略:诵读古诗文,把握作者的观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 9.鱼我所欲也/《孟子》

10.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 11.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12.词四首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 讲究布局谋篇

综合性学习——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 名著导读——《格列佛游记》:讽刺小说的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纳兰性德 第四单元

阅读主题:读书鉴赏

阅读策略:了解作者观点,提出看法,探讨疑难,尝试迁移运用 13.短文两篇 谈读书/培根 不求甚解/马南邨 14.山水画的意境/李可染

15.驱遣我们的想象——文艺作品的鉴赏/叶圣陶 16.无言之美/朱光潜 勤于修改润色 第五单元

阅读主题:舞台人生

阅读策略:阅读戏剧作品,把握戏剧冲突和戏剧人物,对作品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17.威尼斯商人(节选)/莎士比亚 18.屈原(节选)/郭沫若 19.枣儿/孙鸿

20.音乐之声(节选)/厄内斯特?勒曼 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第六单元

阅读主题:浩然正气

阅读策略:诵读古诗文,感受人物的思想和情感,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1.曹刿论战/《左传》 22.出师表/诸葛亮

23.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24.诗词曲五首 十五从军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过零丁洋/文天祥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表达力求有创意

综合性学习——戏剧大舞台 名著导读——《简·爱》:外国小说的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南安军/文天祥别云间/夏完淳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第四篇: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案集

目录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 1 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第 2 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 3 课 华夏之祖

活动课一 寻找历史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 4 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第 5 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 6 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 7 课 大变革的时代

第 8 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

第 9 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

活动课二 编历史小故事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 10 课 “秦王扫六合” 第 11 课 “伐无道,诛暴秦” 第 12 课 大一统的汉朝

第 13 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第 14 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第 15 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第 16 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

(一)

第 17 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

(二)

活动课三 秦始皇功过的辩论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 18 课 三国鼎立

第 19 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 20 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 21 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一)

第 22 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二)

活动课四 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

活动课五 “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和技能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 1 课 繁荣一时的隋朝

第 2 课 “贞观之治” 第 3 课 “开元盛世” 第 4 课 科举制的创立

第 5 课 “和同为一家” 第 6 课 对外友好往来

第 7 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

(一)

第 8 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

(二)

活动课一 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 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第 9 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第 10 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 11 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第 12 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第 13 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

(一)

第 14 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

(二)

活动课二 历史画配文——话说《清明上河图》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第 15 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第 16 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第 17 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

第 18 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第 19 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第 20 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第 21 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一)

第 22 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二)

活动课三 历史知识竞赛

活动课四 设计历史知识示意图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第 1 课 鸦片战争

第 2 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第 3 课 收复新疆

第 4 课 甲午中日战争

第 5 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活动课一 模拟时事报道——侵略与反抗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 6 课 洋务运动

第 7 课 戊戌变法

第 8 课 辛亥革命

第 9 课 新文化运动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 10 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第 11 课 北伐战争

第 12 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 13 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活动课二 模拟导游——重走长征路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 14 课 难忘九一八

第 15 课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第 16 课 血肉筑长城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 17 课 内战烽火

第 18 课 战略大决战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 19 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第 20 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第七单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第 21 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一)

第 22 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二)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 1 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 2 课 最可爱的人

第 3 课 土地改革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 4 课 工业化的起步

第 5 课 三大改造

第 6 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第 7 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 8 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 9 课 改革开放

第 10 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活动课一 社会调研——家乡的昨天和今天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 11 课 民族团结

第 12 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第 13 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 14 课 钢铁长城

第 15 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 16 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活动课二 历史纪实大家谈——新中国的外交 第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 17 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

(一)

第 18 课 科学技术成就

(二)

第 19 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第 20 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活动课三 20 世纪歌曲中的“历史” 第七单元 社会生活

第 21 课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活动课四 家庭的照片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人类文明的开端

第 1 课 人类的形成

第 2 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第 3 课 西方文明之源

活动课一 古代世界文化之旅 第二单元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第 4 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第 5 课 中古欧洲社会 第三单元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第 6 课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第 7 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第 8 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一)

第 9 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二) 第四单元 步入近代

第 10 课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活动课二 追访历史新闻——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第 11 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 12 课 美国的诞生

第 13 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活动课三 我看拿破仑

第 14 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 第五单元 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第 15 课 血腥的资本积累

第 16 课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第六单元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第 17 课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 18 课 美国南北战争

第 19 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第七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第 20 课 人类迈进“电气时代” 活动课四 策划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展

第 21 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八单元 璀璨的近代文化

第 22 课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第 23 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 1 课 俄国十月革命

第 2 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 3 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 4 课 经济大危机

第 5 课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活动课一 老照片配文——图说法西斯暴行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 6 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 7 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活动课二 战地采访——反法西斯战争必胜! 第四单元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第 8 课 美国经济发展

第 9 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第五单元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第 10 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第 11 课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第六单元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第 12 课 亚非拉的奋起

第 13 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

活动课三 致巴以人民的一封公开信——中国学生期盼巴以人民走向和平 第七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第 14 课 冷战中的对峙

第 15 课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 16 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第八单元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第 17 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 18 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

第 19 课 现代音乐和电影

活动课四 撰写历史小论文——《科学技术与未来》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1—4 课)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 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 品

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我国的原始人类 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 课时5 课时 课型新授课、活动课、讲评课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1----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

(2)掌握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猿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氏族生活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总结出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的代表,读懂图表、文字材料并从中总结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

(2)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 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 课时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2---- 板书设计:

第 1 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元谋猿人:最早、170 万年

二、北京人:时间:70---20 万年生活方式:群居生活发展水平:用天然火

三、山顶洞人:时间:1.8 万年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发展水平:人工取火授课过程 教学内容 教法、学法

导入新课: 多 媒体 展示 女 娲造 人 的民 间故 事询问学生: 谁能讲一讲民间故事女 娲造人的传说,以此导入。可问学生:

一、 我国最早的人类 西方人类起源的传说。 元谋人 距今 170 万年 中国最 展示多媒体图片:阅读教材第一 早的人类 段,同学们得到了哪些历史信息?材 料中提到了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 证据? 鼓动学生争先回答,根据实际情 况决定是集体回答还是单人回答。 简单介绍考古的一些知识,如化 石、定年方法等。教学内容 教法、学法

二、 北京人 多媒体展示北京人头部复原图和思 发现时间:1929 年 考题:读课文找一找北京人发现的时 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 间、地点、生存年代、体貌特征。 生存年代:20—70 万年 学生共同回答时间、地点、年代, 体貌特征:手脚分工明显、残 分组讨论根据头部复原图得出的体貌 留猿的某些特征 特征。 生活状况:群居生活 多媒体展示北京人生活想象图和阅 生产水平:能制造和使用工 读要求:北京人过怎样的生活?为什 具,使用天然火 么?要求学生分组讨论。 多媒体展示问题:想象一下,北京 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提示可以按 时间顺序,也可以按衣、食、住、行的 顺序。 多媒体展示问题:想一想,北京人 是怎样得到火的? 问:读第 5 页小字,你能得出什么

三、 山

顶洞人: 结论? 时间:1.8 万年 多媒体展示:我国远古人类主要 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 遗址的分布图。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 发展水平:人工取火 回答。 读第 5 页最后一段,找出山顶洞人 的生存年代和体貌特征。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山顶洞人的头部复原 图和北京人的头部复原图,比较两种居 民的差别。 读第 6 页第

一、二段,多媒体展示: 山顶洞人的生活复原图及其使用的骨 针和装饰品。分析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三个远古 活情况。学生回答。 居民的代表。 多媒体展示问题:动脑筋,海蚶是巩固练习:(见课件) 生活在海里的。在山顶洞人人的洞穴中 发现海蚶壳说明了什么问题?你是怎作业:(见课件) 样看的?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 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 点。以此为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在展示 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共同回答。 多媒体展示:设计的练习题,可以 采取分组抢答的形式。 多媒体展示,鼓励学生自己动手。 ----4---- 第 2 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难点是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5----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 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教学设

计1 导入新课 课本“引言”中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和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然后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文,进入学习状态。2.探究过程(1)教师出示探究问题: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需要不断迁徒,等等) ,然后引出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怎么办的问题,从而得出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的认识。(2)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白虎通》引文,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比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这两种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 ----6----(3)展示历史图片:观察在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成就中,有哪些农耕经济现象?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如何:原始农业中的生产工具与产量的关系,原始农业与渔猎的关系,原始农业与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的关系,生产、生活与原始艺术和早期文字的关系,原始陶器和纺织与定居生活的关系等。(4)利用《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 ,学生指出河姆渡、半坡、大汶口的具体地点后,启发学生观察、分析该时代文化遗址分布的情况,寻找分布特点。 (5)在了解了大汶口原始居民农耕生产的内容后,让学生阅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小字,然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讨论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应怎样看这一现象?

(四)巩固小结1.出示话题:我国的原始居民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你愿意生活在那个时代吗?为什么?(根据老师展示的历史实物图片,学生发挥想象力,任意选择一种居民设计、表演他们一天的生活)

2、 小制作: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设计出一个经济实用的表格,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明确农耕经济中的劳动分工。 ----7----

(五)推荐作业

1、制作与本课农耕经济有关的自由阅读卡,可以是神化传说、历史故事,诗歌,也可以是农耕小知识。

2、有条件

的学生,可以到农村感受一下农民耕作的苦与乐。附:板书设计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1、时间---距今 7 千年

2、生活位置:河姆渡居民位于长江流域

3、农业: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4、河姆渡居民会建造房屋,还会开挖水井。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时间---距今五六千年

2、生活位置:半坡居民位于黄河流域

3、农业:半坡居民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4、半坡居民会制造彩陶。

三、大汶口居民

1、时间---距今四五千年

2、地点---山东大汶口

3、在后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8---- 第3课 华夏之祖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生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快速阅读历史知识的能力及归纳概括的能力等。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方法:采用讲述、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和难点重点:黄帝对人类的贡献;夏朝的建立难点:为什么说黄帝是“人文初祖”?“禅让制”的含义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让学生列举大量的远古传说,展现黄帝对对中华文明的杰出贡献,揭示“黄帝是人文初祖”。教学资源 结合本课主题自制幻灯片若干张教学挂图等。课时1 课时课型新授课 ----9----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让学生在回顾上节课内容的基础上 同学们,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历 进行思考教师导入时提出的问题。 史的民族,我们向来有炎黄子孙 的称谓,那么你们知道我们的祖 先是哪些人吗?我们为什么称他 为“人文之祖”? 讲授新课

一、炎黄战蚩尤 认识“黄帝像”,对“黄帝”有个 出示问题: 初步的感性认识

1、“涿鹿之战”是怎么回事? 阅读教材中的小字内容小组

2、华夏祖是怎样形成的? 讨论“涿鹿之战”的双方、过程及其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简要的 结果;在此基础上思考华夏祖的形成。 总结。教师出示孙中山的一

段话 要求学生齐声朗读,并有其中内 容过渡到下一目

二、黄帝----“人文初祖” 观察教材中的插图《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提出设 各个小组根据《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 “后人为什么称黄帝是‘人文 明的贡献》及其课本中的文字内容,问:初祖’ ? 小组相互合作 教师引导学生相互交谈,要求各组推选代表回答。

三、尧、舜、禹的“禅让 出示问题:你能说说尧、 各个小组推选代表把自己在日舜、禹的故事吗?除了课本上 常生活中或文学作品中搜集到的材的外你还知道哪些? 料相互交流,相互讲述,增强历史 你能根据课本内容说说 课堂的趣味性。“禅让”的含义吗? 举出实例说明(德才兼备,以 身作则,没有特权,是社会的公仆。 教师设问:“谈一谈什么 大禹治水的故事)。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教师简要总结说明 ----10---- 让学生自我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课堂小结: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 及其所得看书整理笔记。教师点出只因为炎黄对中华文明的演进作出了重大贡献,所以

1、 P16 页的练一练

2、 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建立我们称他为 “人文之祖

第五篇:[初中数学]平移教案 人教版

《平移》教案

三维目标

1.在图形进行平移变换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的直觉思维. 2.学生经历操作、探究、归纳、总结图形平移的基本特征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学生经历操作、实验、发现、确认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乐于探究的热情.

教学重点

图形平移的特征.

教学难点

认识图形平移的特征.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活动1.观看下列美丽的图案(图1),并回答问题.

(1)观察这些图案有什么特点?

(2)上面这些图案能否根据其中一部分绘制整个图案?若能,•你能否想象出是怎样绘制的?

设计意图:活动1中的美丽图案,贴近学生生活,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图案(或图形)移动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是大量存在的,•只不过是没有有心注意,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将激起学生主动回忆与联想.

通过问题(1)引导学生从图形特点的角度去观察图案移动的共同特点.

问题(2)的设置是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问题(1)的作用从而产生动手操作的欲望.

师生行为:教师演示课件(或展示图片),提出问题(1);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回答问题;教师提出问题(2);学生思考、联想、发表见解.

在活动1中,教师关注学生:

(1)观察、发现能力;(2)参与意识和联想能力.

推进新课

活动2.探究问题:(1)如何在一张半透明的纸上,画出一排形状和大小如图2的雪人呢?

(2)你能将图3图案继续向右画下去吗?

(3)在图4中所画的小雪人图形中任意找三个点或更多的点,连接这些对应点,观察所得出的线段,它们的位置、长短有怎样的关系?

(4)活动1和活动2中的图案移动,人们也将其称为“平移”,请给“平移”一词作出解释.

设计意图:在活动1学生想象的基础上,设计问题(1)和(2).

问题(1)和(2)使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产生探究的欲望,学生会思考:我画这些图案有什么作用?这些图案中蕴涵什么数学规律?在教师引导学生产生这样一种心理境界时提出问题(3)和(4),从而激发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探究,这样的教学设计将促进学生主动探究,乐于探究.

平移现象在生活中是大量存在的,通过系列图形平移活动,学生对平移有了比较充分的感知,有利于学生自我建构平移的概念.

师生行为:在活动1中我们已经得出结论:•这些图案能根据其中一部分绘制整个图案,请大家做问题(1),(2).

学生分组画图.

教师提出问题(3).

学生合作、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从图形形状和大小,怎样找对应点、对应线段位置和长短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同伴互相下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教师提出问题(4);学生思考、交流解答问题(3);教师引导学生建构、明晰平移的概念.

活动2中教师要关注学生:

(1)图形的绘制方法;

(2)思考问题的调整水平;

(3)是否愿意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

(4)归纳、概括能力.

活动3.(1)举出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2)如图5,小船由位置①平移到位置②,请找出点A、D、F的对应点;•三角形ABC和三角形A′B′C′有什么关系,找出与线段AA′相等且平行的线段.

能否将下面图案平移成一排?

师生行为:教师提出问题(1);学生回答,归纳、总结、梳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教师提出问题(2);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回答问题(3);教师提出问题(3).

在活动3中教师要关注学生:(1)在学习中归纳、整理、总结的习惯;(2)合作中每个人的责任意识,能否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3)能否进行有效的沟通,能否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4)知识联结能力;(5)在总结过程中所倾注的情感.

课堂小结

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本节课我们通过具体的实例,认识了平移,理解了平移的基本内涵,并探索了平移的基本性质.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但图形上的每个点都沿某一个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中的每一个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布置作业

习题5.4

1、2.

活动与探究

如图6,在正六边形中剪去一个与其边长相同的正三角形,•并将其平移到左边,形成一个新的图案.用这个图案能否得到类似于右下图的图案呢?与同伴交流.

解:可以得到类似于图6的图案,如图7.

备课资料

有两个都是由十四个小方块组成的图形,你能不能沿着分格线把它们分别剪开成七块由相邻两个小方块(按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组成的矩形?

如果行,就请你剪剪看,如果不行,你能不能讲清楚其中的道理?

通过本题的活动──剪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初步的说理能力.

可以把图8中左边的图形用好几种方法剪成七个符合题意的矩形,•但对于右边的图形,不论你怎样剪都剪不出七个符合题意的矩形.

什么道理呢?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分别将这两个图形中的十四个小方块按黑白相同的原则加以涂色,那么,按题目要求所剪成的七块矩形必定都是由一块黑色小方块和一块白色小方块所组成.由于图9中左边的图形是由七块黑色小方块与七块白色小方块连成一个整体所组成,•因此它可以剪出七个符合题意要求的矩形,而右边的图形中黑、白小方块的数目不相等,所以无论怎样剪都剪不出七个符合要求的矩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村主任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初中物理声现象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