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察水文地质

2024-07-01

地质勘察水文地质(精选12篇)

地质勘察水文地质 第1篇

在工程勘察中, 对水文地质问题的评价, 主要应考虑以下内容:

1.1 应重点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作用和影响, 预测可能产生的岩土工程危害, 提出防治措施。

1.2 工程勘察中还应密切结合建筑物地基基础类型的需要, 查明有关水文地质问题, 提供选型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

1.3 应从工程角度, 按地下水对工程的作用与影响, 提出不同条件下应当着重评价的地质问题, 如: (1) 建筑物的基础工程处于地下水以下时, 地下水对混凝土及钢筋的腐蚀性。 (2) 建筑物的持力层如果以岩土体如选用软质岩石、强风化岩、残积土、膨胀土等做为基础时, 应考虑地下水对岩土层作用所产生的影响。对潜蚀、流砂、管涌的产生可能性要做好相关的预测, 同时避免引起这种可能性的松散、饱和的粉细砂在地基基础压缩层范围内出现。 (3) 当基础下部存在承压含水层, 应对基坑开挖后承压水冲毁基坑底板的可能性进行计算和评价。 (4) 部分基坑如果在地下水位以下进行开挖, 则应做渗透和富水试验, 从而对影响建筑物稳定性的土体沉降和边坡失稳的可能性进行评价。

2 岩土水理性质

当地下水作用与岩土时会显现出各种不同的性质来, 即是岩土水理性质, 岩土水理性质与岩土的物理性质都是岩。对于岩土工程的勘察来讲, 进行岩土的水理性质分析时十分必要的, 因为岩土的水理性质直接影响到岩土的强度和变形, 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建筑物和稳定性。通常在工程的勘察当中, 对岩土的水理性质较为忽视, 反而更加重视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其实这二个方面在勘察时忽视哪一方面都是不科学、不全面的, 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离开哪一方面都会对工程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2.1 地下水在岩土中以三种方式赋存, 结合水、毛细管水和重力水三种, 其中结合水又可分为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两种。

2.2 岩土的主要的水理性质及测试办法: (1) 软化性, 这是岩土的普遍特性, 当被水浸后, 其岩土体的强度会有很大程度的降低, 同时岩石层中普遍存在着软弱夹层, 这部分夹层具有一定的软化性, 力学强度较低。 (2) 透水性, 水可能通过自身的重力作用透过岩土, 同时其岩土的强度及颗粒不同, 其透水性也有所区别, 对于岩土透水性的表示一般可用渗透系数来表示。 (3) 崩解性, 是指岩浸水湿化后, 由于土粒连接被削弱, 破坏, 使土体崩敞、解体的特性。 (4) 给水性, 当岩土的含水量达到饱和时, 会从其岩土体的孔隙及裂缝处流出一定量的水来, 这是在水文地质研究时判断含水层的重要参数。 (5) 胀缩性, 当岩土吸水后, 其自身的体积将会增加, 当其失水后, 其体积又会减小, 胀缩性对于建筑物地基的变形和土坡表层的稳定性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作用。

3 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根据以往的统计表明, 在地质灾害中因地下水所引起的灾害占很大一部分, 同时其所造成的灾害具有较复杂性, 因此在岩土工程勘察中, 对地下水所引起的危害要予以足够的重视, 加大对地下水所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的预防和防治。

3.1 地下水升降变化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的水位在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影响下, 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的程度时, 将会对岩土工程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 危害其工程的安全性。

3.1.1 水位上升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1) 土壤沼泽化、盐渍化, 岩土及地下水对建筑物腐蚀性增强。 (2) 斜坡、河岸等岩土体岩产生滑移、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 (3) 一些具特殊性的岩土体结构破坏、强度降低、软化。 (4) 引起粉细砂及粉土饱和液化、出现流砂, 管涌等现象。 (5) 地下洞室充水淹没, 基础上浮, 建筑物失稳。

3.1.2 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造成地下水水位上升的因素较多, 但对于地下水位的降低多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如集中大量抽取地下水.采矿活动中的矿床疏干以及上游筑坝, 修建水库截夺下游地下水的补给等。地下水水位下降的幅度过大, 通常情况下会导致地面干裂、沉降、塌陷等地质灾害, 同时会造成地下水源枯竭、水质恶化等环境问题, 不仅对岩土层和建筑物的稳定性造成极大的威胁, 同时对于人类居住的环境和生存发展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3.1.3 地下水频繁升降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

地下水的升降变化能引起膨胀性岩土产生不均匀的胀缩变形, 进而形成地裂引起建筑物特别是轻型建筑物的破坏。地下水升降变动带内由于地下水的渗透, 会将土层中的铁、铝成分淋失, 土层失去胶结物将造成土质变松、含水量孔隙比增大, 压缩模量、承载力降低, 给岩土工程基础选择、处理带来较大的麻烦。

3.2 地下水动压力作用引起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在天然状态下动水压力作用比较微弱, 一般不会造成什么危害, 但在人为工程活动中由于改变地下水天然动力平衡条件, 在移动的动水压力作用下, 往往会引起一些严重的岩土工程危害, 如流砂、管涌、基坑突涌等。

结语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各项工程项目的实施, 其工程勘察工作量将不断的增加, 工程勘察工作的质量将受到更多的关注, 因此做好水文地质的勘察工作, 对提高工程勘察技术的水平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推动我国工程勘察工作的发展, 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 保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 工程施工项目越来越多, 要工程勘察中, 水文地质研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水文地质研究与工程的地质息息相关, 因为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与其地下的水文地质情况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因此在工程勘察中, 水文地质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文中通过对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评价内容进行了分析, 同时对岩石水理性质及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的危害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工程勘察,水文地质,岩土,危害

参考文献

[1]陈雁.水文地质之路[J].中煤地质报, 2009.

[2]陈虎.浅析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1 (23) .

[3]包杰.对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的分析与评价[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1 (7) .

地质勘察水文地质 第2篇

地下水位因自然原因或人为原因进行变化时,而且变化幅度过大时,往往会对岩土层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危害,具体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1)地下水位上升时所造成的危害。地下水位上升往往是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质因素和水文因素、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众多工程事故调查结果表明,地下水水位上升最主要的因素是大量的降水量以及枯水期水库进行泄水灌溉。地下水位上升对工程地质最主要的危害有:令岩土层变得潮湿松软,破坏地基基础的持久性和稳定性,易造成地基坍塌;在经过暴雨和强降水的刺激之后,工程岩土体往往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因为毛细管水的上移,岩土层盐渍化和沼泽化极其严重,会对地下建筑及岩土层产生腐蚀。2)地下水位下降时产生的危害。地下水位下降往往是由于在建设城市的过程中过度抽取地下水造成的不良后果。地下水位下降造成的主要危害是地裂、地面塌陷、以及建筑物下沉等。施工时人工降水会产生动力水压,会对粉土层中的颗粒进行冲刷,严重破坏地基基础土层,极易造成地陷、天坑等结果。今后的城市建设中应采取科学的防预策略来避免此类问题。3)地下水位频繁升降所造成的危害。地下水的升降变化会对膨胀性岩土产生一定影响,具体体现在该类岩土不均匀的胀缩变形,地下水的频繁升降造成岩土层收缩变形,膨胀变形,此类往复,会造成岩土收缩幅度加大,损害岩土强度,造成岩土的疏松多孔,地基的抗压能力降低,进一步引起地裂,对建筑物造成破坏。

3.2潜水位上移造成的危害

1)造成建筑物地基侧移、隆起。潜水位上移会造成建筑物地基基础上移,这一定会降低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建筑物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地基偏移会对建筑物产生许多危害,比如建筑物墙体破裂,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严重的威胁。2)潜水位上移造成地质软化,会严重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潜水位上移会不断增加黏土的压缩性和含水量,粘黏土的粘黏强度就不断降低,建筑物的稳定性因此受到侵害,易产生地基变形、下沉等现象。3)潜水位上移会促使严重饱和的土层出现墙体破裂、管涌等现象的发生,破坏建筑物的安全性。4)潜水位上移会造成建筑物地下室浸水,状况严重的话会导致建筑物地下停车场无法使用,使人们的财产安全受到侵害。

4水文地质危害的解决方案

1)地质勘察过程中,强化对地下水埋藏状况的调查。充分调查地下水的埋藏状况,需要了解地下水的水位变化、变化范围等其他相关内容,综合评析地下水的实际状况,采取措施处理旱季灌溉等问题,尽量规避地下水的大幅度升降,降低地下水造成的流砂等现象的发生,令建筑物地基基础免受地下水位上升造成的腐蚀性的危害。2)充分重视工程地质勘察工作。长期的实践使我国的地质勘察工作形成了有相当标准化的和系统化的体系。地质勘察工作有可操作性的勘察工作任务和目的以及规范的勘探文件。进行工程地质勘察过程时,技术人员要贯彻相应的规章管理制度和工作章程,明确自身的工作目的和任务。工作人员应对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进行系统性的、规范性的学习,了解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工作章程。按照制度和章程对相关工作进行合理安排和规划,在工程地质勘测过程中,遵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勘探工作。不断强化对专业领域内的相关知识,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3)加强工程地质条件的勘察工作。科学有效的地质条件勘察和水文地质勘察是工程地质勘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具体的地面情况采用适当的勘测方法,不断强化勘测能力和勘察的深度,另外,高密度电法和电磁法可应用于勘察过程中。

5结语

总之,充分认识到水文地质问题的严重性,采用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地质勘察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另外,工程的质量、进度以及使用年限会受到当地水文地质情况的影响,故在施工之始就应该把水文地质问题纳入考虑范围,尽可能分析当地水文地质问题可能带来的危害及影响,尽力降低安全事故的概率,降低当地水文地质问题对施工建设过程中带来的负面影响,让水文地质情况的分析对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起到积极正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瑞刚,方李涛.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探微[J].资源信息与工程,,30(6):142.

[2]卢福光.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3(16):255.

[3]裴庆贺.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J].工程技术,,10(3):236.

[4]王占永.刍议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5(14):69-70.

[5]户其霖.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31(12):75-76.

浅谈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测试 第3篇

【关键词】地质工程;江苏省;地面沉降;建筑材料;经验值

0.引言

在具体的工程地质勘察中,因为水文参数在勘测成果内是很少直接利用的,这就造成了对于水文地质问题的不重视。然而,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是相互影响的,二者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岩土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地下水,地下水关系到工程特性,并且,它对于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能够起到直接的影响。所以,研究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测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测试。

1.水文地质勘察的几个方面

水文地质勘察的几个方面主要包括含水层和隔水层的情况、地质环境、地下水位的情况、自然地理条件等等,下面分别进行阐述。

1.1含水层和隔水层的情况

含水层和隔水层的情况为:含水层厚度及其埋深;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埋藏条件、水位、地下水类型、流向等等;主要含水层的分布情况。地层渗透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必须通过现场试验来测定。

1.2地质环境

基底构造及其对第四系厚度的控制、范围内的底层岩性、工程地质勘察所属区域内的地质构造特点、新构造运动等等情况。

1.3地下水位的情况

最近的一段时间内最高地下水位和水位变化的趋势,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以及地下水与地表水的补排关系及其对地下水位的影响等。

1.4自然地理条件

自然地理条件主要涵盖了气象水文特点和地形地貌等等等影响工程地质勘查的一些因素。

2.岩土水理性质及其测试分析

2.1地下水的几种存在形式

地下水的几种存在形式主要包括下面的四种。

第一,重力水,在重力作用下能够在岩土空隙、裂隙中自由运动的水,这是地下水的一种。毛细管水不受分子力的作用,不能抗剪切,能够传递静水压力。重力水在受到天然和人为的作用之后能够形成非常活跃的渗流,所以,它对岩土的水理性质发挥着非常巨大的作用。

第二,弱结合水,弱薄膜水,位于吸着水外层。弱结合水的厚度比吸着水要大许多,它要受到小于强结合水的吸附力,能够在颗粒水膜之间进行比较慢的移动。弱结合水在外界压力的作用之后会出现变形。弱結合水不会受到重力作用,也不可以传递静水压力。

第三,强结合水,紧附于颗粒表面的结合最牢固的一层水,这层水具备非常强大的吸附力。强结合水的密度接近普通水的两倍,而且,它的粉滞性和弹性也是非常巨大的,强结合水能够抗剪切并且不会受到重力作用,强结合水也不可以传递静水压力。

第四,毛细管水,由于毛细管作用保持在岩土内毛细管空隙中的地下水。毛细管水主要包括下面三种:悬挂毛细管水、孤立毛细管水和真正毛细管水。毛细管水能够受到毛细管力和重力的双重影响,如果毛细管力比重力要大,那么毛细管水就会上升。反之,毛细管水就会下降。

2.2岩土水理性质

岩土水理性质就是岩土与地下水发生相互作用时所体现的各种性质,它是和岩土的物理性质一样的,都是岩土重要的工程地质勘察地质性质,一方面对于岩土的强度及变形情况起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它也能够对建筑物的稳定性起到一定的作用。

第一,软化性,就是岩土体在侵水后岩土力学强度降低的特性,通常情况下,通过岩土在侵水处于侵水饱和状态同风干状态下极限抗压强度之比来表示软化性,软化性也是对岩石耐风化、耐侵水能力进行判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就是标。

第二,透水性,就是在重力作用下岩土允许水透过自身的性能,主要由岩土体空隙的大小和连通性以及空隙度来决定岩土体的渗透性的强弱,所以,它仅仅具备非常差的透水性,通常情况下,用渗透系数表示岩土体的透水性,通过抽水试验来求得渗透系数。

第三,给水性,就是水在重力作用下从饱水岩土内通过空隙裂隙等自由流出的性能。通常情况下,通过给水度来表示给水性,它是含水层的重要水文地质参数,一方面可以使基坑涌水量的大小受到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对施工场地的疏干时间具有一定的作用,通常情况下,采用实验室方法来测定给水度。

第四,崩解性,就是岩土体在侵水湿化后,导致土粒间连接被消弱、破坏而崩散、解体的性质。通常情况下,使用崩解所用时间、崩解量及崩解方式等来表示崩解性。崩解性与矿物成分、岩土体的颗粒成分及结构等等都是关系非常密切的。

第五,胀缩性,就是岩土体在吸水后和失水后发生体积上的变化的特性。胀缩性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颗粒表面结合水膜吸水变厚而在失水后变薄。胀缩性也是导致地裂缝或基坑隆起等一系列的问题的重要根源所在,胀缩性对工程地质勘察地基发生形变和土坡表层稳定性都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用膨胀率、体缩率、收缩系数等来表示胀缩性。

2.3抽水试验测试

通常情况下,抽水试验测试的目的就是掌握地层含水层透水性和弹性失水等特性,同时结合当地经验值,使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得到保证,多孔抽水试验是经常被使用的。

2.4给水度测试

通常情况下,给水度测试采用原状土取样释水试验法,也就是说,用环刀取出含水层原状土或将原状土不被扰动的装入试验圆筒,经充分饱和后排出水,对于排出水的体积进行测定,按照体积进行给水度的计算。

3.地下水的地质问题

3.1水位上升导致的问题

主要是由于总体岩性产状、降雨量、含水层结构、气温及人为的灌溉或施工等因素而导致地下潜水位上升,潜水位上升可能导致岩土体沼泽化或盐渍化而使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得到增强;使斜坡、河岸等岩土体产生滑移、崩塌等地质现象。

3.2水位下降导致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自然界岩土体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集中大量抽取地下水、采矿活动中的矿床疏干(下转第180页)(上接第111页)以及上游筑坝、修建水库导致下游地下水被截留等人为因素。地面沉降、地裂或地下水源枯竭、水质恶化等后果会由于地下水位下降而造成,从而不利于保持建筑的稳定,对于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3.3水位频繁升降导致的问题

因为地下水的频繁交替将岩土体内胶结物内铁、铝等成分淋湿,土体失去该部分成分后变的疏松,孔隙比增大,压缩模量及承载力降低等会导致水位的频繁升降。如果情况严重,就会导致岩土尤其是膨胀性岩土产生不均匀胀缩变形,因为岩土的膨胀收缩变形往复,就会使岩土的膨胀收缩幅度增大,从而产生地裂的问题而破坏建筑物。

3.4动压力作用导致的问题

水的动压力在自然状态下是非常小的,然而,人类的工程地质勘察活动改变了地下水的天然动力平衡条件,从而会带来管涌、流砂、基坑及隧道突涌等一系列的工程地质勘察问题。

4.结束语

水文地质对工程地质勘察的影响 第4篇

1.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评价内容

1.1 水文地质条件

(1) 查明区域性的气象资料, 如多年降水量、蒸发量、河流的历史最高水位和常水位、河流的水位变化趋势及其补给排泄情况、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补给排泄关系等;

(2) 含水层的储水构造资料, 如含水层的分布、厚度、水量, 地下水的类型、流向、水位变化幅度, 现场测定的各含水层的渗透系数等;

(3) 岩土体的构造对地下水储水的影响及渗流分析。

1.2 水文地质的评价内容

(1) 根据测定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实际工程的特点, 评价地下水对建筑物的基础和岩土体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危害, 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2) 根据查明的水文地质条件, 选择恰当的方法实施地质勘察;

(3) 除了明确天然状态下的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还要着重对工程建设活动中, 人类活动对地下水造成的影响, 及地下水情况变化引起的地质情况变化和对建筑物造成的影响;

(4) 根据工程的实际特点, 提出在特定的水文地质条件下, 需对工程地质进行着重评价的方面。

2. 岩土的水理性质

2.1 岩土水理性质指标的测定方法

由于岩土的水理性质是岩土与地下水相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下面着重介绍一下地下水在岩土中的赋存形式以及常用的重要岩土水理性质指标的测定方法:根据地下水与岩土之间的结合力不同, 将地下水在岩土中的赋存形式分为三个大的种类:结合水、毛细水和重力水;而结合水又根据结合力度的大小分为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

2.2 岩土的重要水理特性指标

(1) 软化性, 它是指岩土体受到水浸泡作用后, 其力学强度降低的特性, 一般采用软化系数来表示。由于粘性土层、泥岩、页岩、泥质砂岩等由于组成成分为均松散的土体, 其在干燥状态下的力学强度很高, 但受到水浸泡时, 其力学强度会急剧下降。因此, 在地层中夹杂着上述岩层时易形成软弱夹层, 在岩土物理性质及力学强度评价中, 应对此进行着重分析。

(2) 透水性, 它是指水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 岩土体允许水透过的性能, 一般用渗透系数来表示。当岩土体的结构较为松散, 或其内部由于构造形成了很多裂隙后, 水较易透过岩土体, 其渗透系数较高;而当岩土体颗粒细腻、结合紧密时, 水不易透过岩土体, 其渗透性数就较小。岩土体的渗透系数一般通过打井进行抽水试验来测得。

(3) 崩解性, 它是指岩土体被水浸泡后, 土体颗粒之间的结合力被削弱、土体结构产生破坏和崩解的特性, 它一般用崩解量来表示。岩土体的崩解时间与其颗粒成份、矿物成分和组成结构具有较大的关系, 在相同的崩解时间内, 蒙脱石、云母石等多以散开方式崩解, 而石英多以散开方式崩解。

(4) 给水性, 它是指岩土体在水的浸泡饱和状态下, 水在重力的作用下通从岩土体的孔隙、裂隙中自由流出的一种特性, 一般以给水度表示。给水度是一项很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 反映了含水层的给水特性, 影响场地的疏干性能, 给水度多在实验室内进行测定。

(5) 胀缩性, 它是指岩土体在吸水后体积增大, 失水后体积缩水的特性。由于岩土体的颗粒受水作用时吸水变厚, 而失水后变薄, 往往引起基坑的隆起和开裂, 对地基的变形和边坡稳定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表征岩土胀缩性的指标有膨胀率、膨胀系数、收缩率、收缩系数等。

3. 地下水参数的测定

3.1 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方法

(1) 地下水位:采用钻孔、探井或测压管观测法测定;

(2) 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通常可以通过抽水试验、压水试验、注水试验以及室内渗透试验来测定;

(3) 给水度、释水系数:单孔抽水试验、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地下水位长期观测、室内试验;

(4) 越流系数和越流因数:多孔抽水试验;

(5) 单位吸水率:注水试验和压水试验;

(6) 毛细水上升高度:试坑观测和室内试验。

3.2 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要求

(1) 地下水位的测定。在工程地质勘察中, 凡遇到地下含水层, 均应对各含水层的地下水位高度进行测定。由于地下水的水位稳定须持续一段时间, 因此地下水位的测定应在含水层的水位静止后再进行测定;若采用泥浆钻进时, 须将测水管打入含水层20cm后再进行观测;对多层含水层进行测定时, 应采取有效措施, 防止各含水层互相串通。

(2) 地下水流向的测定。通常采用几何法测定, 在测点四周按一定的距离打若干探孔, 分别测定各孔的水位, 来确定地下水的流向, 而通过指示剂法和充电法可以从各探孔内测得地下水的流速。

(3) 抽水试验。由于渗透系数的不同, 所选定的抽水试验方法有所不同, 实际应用中, 可根据渗透系数的不同应用范围具体选用不同的试验方法。抽水试验宜通过三次降深测定, 最大降深的确定应由工程设计所需的最大地下水位深度来确定, 在抽水试验中, 应由同一测定人和同一台测定仪器进行量测, 抽水孔的读数精度应为厘米级, 观测孔的读数精度应为毫米级, 当水位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 而没有出现较大的升、降时, 可视为水位稳定, 其水位可作为测定值。

(4) 渗水试验和注水试验。上述两个试验可在试坑或钻孔中进行测定, 一般砂土和粉土采用试坑单环法测定, 粘性土可采用试坑双环法, 当试验深度较大时, 可采用钻孔法测定。

(5) 压水试验。根据工程的实际要求, 结合地质勘察的钻探资料, 按岩层的渗透性划分试验段, 再确定试验孔位, 根据试验的起始压力、最大压力和压力级数绘制出压力与压入水量的关系曲线, 最后计算本试验段的透水率, 确定P—Q曲线的类型。

4. 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4.1 地下水位变化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1) 地下水位上升引起的危害。造成地下水位上升的影响因素有很多, 地质构造方面的原因有含水层结构的变化、岩性产状的变化等, 水文方面的原因有降雨量的增大、气温的变化等, 人为方面的原因有灌溉、施工破坏等因素的影响。可见, 许多方面的因素作用都可能使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位的上升使潜水面的位置向地表移动, 易造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危害:土壤盐碱化加剧、地下水对地下构筑物的腐蚀作用加强;河岸及斜坡易产生地质灾害, 如滑移、崩塌等现象, 造成地下构筑物损坏;易受水作用的岩土体出现软化、崩解和强度降低等现象;粉细砂土易出现饱和流砂等现象。

(2) 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地下水位的下降通常由人为原因引起, 如人类的开矿活动、修建水库截断了地下水源的补给途径、对河流进行治理和改道等。由于岩土的胀缩性, 使得在地下水位下降后, 岩土变软, 诱发地面发生裂缝、坍塌和沉降等。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生态问题将会对地下水资源、地质条件产生较大的破坏, 而且多数不可逆转, 危害十分严重。

(3) 地下水位的反复波动。地下水位的反复波动易使地上建筑的基础产生变形, 造成建筑开裂等问题, 最重要的是, 地下水位的反复波动, 会对地层中的胶结物产生淘洗作用, 当土层中失去脱结物, 土体的强度会变低, 给工程基础的处理带来困难。

4.2 地下水动压力作用引起的岩土危害

天然的地下水很少会产生动压力, 但人类的活动, 如地下空间或矿产资源的开发会使得正常的地下水压力平衡被打破, 使局部产生较大的压力, 当遇到粉粘土层时, 会产生流砂、管涌等问题, 造成基坑隆起和变形, 严重的会使边坡失稳, 发生工程安全事故。

4.3 地下水对基础的危害

选择基础埋深时, 应认真考虑地下水的动态变化及其埋藏特点。进行建筑基础设计时, 应保证建筑基础的底面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 否则应采取相应的排水和降水措施, 同时还应对基础的钢筋混凝土做必要的防地下水腐蚀措施。当基础伸入承压水层内时, 在施工前必须采取降水措施, 防止在基坑开挖时承压水喷出, 危害人身财产安全。沿河岸线建设的建筑, 除了考虑地下水的影响外, 还应充分考虑地下水与地表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避免地表水对基础的冲刷, 危害结构安全。

4.4 地下水对岩土力学性质的危害

当地下水位由上向下变化时, 岩土的天然含水量和孔隙比会出现由小变大再变小的趋势, 其压缩模量和承载力则会出现由大变小再变大的趋势。究其原因, 地下水的长期水位变化, 产生了淋滤作用, 使岩土中的铁、铝等矿物元素发生富集, 加强了土体之间的胶结和连接能力, 形成了硬壳层, 造成了岩土的含水量、孔隙比变小, 而压缩模量和承载力变大的情况;而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 其受地下水位变化作用影响较小, 其氧化、水解作用也较弱, 主要作用力来自上层土体的压力作用, 土质逐渐变得密实, 因此, 含水量变小, 压缩模量和承载力变高。

5. 结语

地质勘察水文地质 第5篇

国家标准

1.水文地质术语(GB_T 14157-1993)

2.工程地质术语(GB_T 14498-1993)

3.岩溶地质术语(GB_T 12329-1990)

4.综合水文地质图图例及色标(GB_T 14538-1993)

5.综合工程地质图图例及色标(GB_T 12328-1990)

6.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_T12719-1991)

7.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1 ∶ 50000)(GB_T 14158-93)

8.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技术要求(GB_T 14497-1993)

9.地下水资源分类分级标准(GB 15218-94)

10.海岸带综合地质勘查规范(GB10202-1988)

11.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11615-1989)

12.农田灌溉水水质标准(GB 5084-1985)

13.生活引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1985)

14.地下水质量标准(GB_T 14848-93)行业标准

1.水文测井工作规范(DZ_T0181-1997)

2.地下水资源数值法计算技术要求(DZ_T0224-2004)

3.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规范(DZ_T0225-2004)

4.国家计划委员会地质局工作标准区域水文地质普查规范(试行)

5.工程地质编图规范(1∶500000~1∶1000000)(DZ_T0095-1994)

6.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100000~1∶200000)(DZ_T0096-1994)

7.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25000~1∶50000)(DZ_T0097-1994)

8.沙漠地区工程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100000~1∶500000)(DZ_T0059-1993)

9.岩溶地区工程地质调查规程(1∶100000~1∶200000)(DZ_T0060-1993)

10.冻土地区工程地质调查规程(1∶100000~1∶200000)(DZ_T0061-1993)

11.红层地区工程地质调查规程(1∶100000~1∶200000)(DZ_T0062-1993)

12.黄土地区工程地质调查规程(1∶100000~1∶200000)(DZ_T0063-1993)

13.岩土体工程地质分类标准(DZ_T0219-2004)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布地质环境司工作标准省(自治区)环境地质调查基本要求(1∶500000)(试行)

15.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DZ_T0032-1992)

16.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程(DZ_T 0221-2006)

17.滑坡、崩塌监测测量规范(DZ_T 0227-2004)

18.水质分析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DZ_T0130.4-1994)

19.地质灾害分类分级(试行)(DZ0238-2004)

20.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DZ_T0245-2004)

21.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Z_T0239-2004)

22.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_T0240-2006)

2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规范(DZ_T0241-2006)

24.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_T0220-2006)

25.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_T0218-2006)

26.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_T0219-2006)

27.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_T0223-2007)

地质勘察水文地质 第6篇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问题

在一个工程项目包括很多的程序,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从最开始的工程项目的设计,设计完成之后就是项目的是施工过程,最后是检查。但是在工程设计、施工之前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就是水文地质的问题。只有知道工程建设的地方,又怎么样的水文地质条件,我们才能选择相应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所以水文地质直接影响到施工项目的整个过程,它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我们在建设一个项目的时候一定要勘查该地方的水文地质的情况、同时还要才找到该地区相关的资料文件。只有这样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措施。

1.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时存在的水文地质问题

1.1地下水导致的岩土性危害。地下水位置的不同对于在该地方建设的工程项目额危害是不相同的,不同的地下水位要根据上层建筑物来判断不同的方案,因为地下水位会对建筑物的基础和上面的岩石都有不同程度侵蚀的作用。会导致他们对上层建筑物的承载能力,从而会发生沉降、坍塌等后果。下面简单介绍不同地下水位对于建筑物的影响。第一就是水位下降带来的影响作用。现在很多地方进行很多的作业,像采矿作业会对矿床产生一定的改变,改变的矿床对地下水的流向也是不同的。还有很多农民会挖一些井来抽取地下水,一方面用于饮水,另一方面用于农作物的灌溉等等。以上种种的行为都会导致地下水的下降,地下水一点下降就会产生空间,岩石或者上层建筑就会发生沉降,严重的话会导致上层建筑的坍塌,对于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都有极大的危险。第二点就是地下水位的上升。这主要是由于自然变化,人类破坏自然还有一个就是自然的正常发展导致的。大家都知道地下是一个不断变动的。地下地质的不断变动就会导致地下水位额上升,地下水位会腐蚀建筑物的基础会腐蚀上面的岩石,造成盐渍化的现象。岩石受到盐渍化那么他的坚硬度就会下降,所以会导致山体滑坡。最近几年我国造成山体滑坡的事故有还几起,这些血粼粼的事故都在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教训,保护我们的环境。最后一种方式就是前面两点的结合。如果挤下水上升、下降的频率很大,就会导致岩石一会膨胀一会收缩,岩石不断变形的后果就是造成地面的开裂,地面上面的建筑物因为没有承载的稳固的地基而发生坍塌。

1.2工程地下水位频繁升降给工程造成的影响。有些地方的地下水不会保持不变的上升或者下降的趋势。会不断的上升和降低。如果挤下水上升、下降的频率很大,就会导致岩石一会膨胀一会收缩,岩石不断变形的后果就是造成地面的开裂,地面上面的建筑物因为没有承载的稳固的地基而发生坍塌。

1.3加强岩土水理物理性质相关方面的研究、测试。在地下,地下水不断的上升和下降与岩石会产生一定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在理论上面我们称之为岩石的水理物理性质。从定义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它是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的,岩石的水理性质和物理性质。大家都知道岩石是一个稳定、坚硬的地质。我们工程项目上都会把岩石作为基础来承受上部建筑物所传递下来的荷载。所以,岩石的稳定直接决定了上层建筑的稳定性,也就是说直接关乎建筑物的安全。在课堂上,我们的老师告诉我们岩石主要有崩解性、软化性和工程胀缩性这三个性质。大家都知道岩石其实就是石块,只不过他们组成的颗粒大小不同,颗粒的成分不同而已,所以造成了他们的印度不同。在过去勘查岩石的时候,我们主要是勘查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能,能不能承受上层建筑物。所以在实际过程中,你计算这些岩石具有足够的承担上层建筑物的承载力,可是却发生了坍塌的后果。一些研究学者通过对大量的案例进行分析,发现与岩石的水里性相关。因此,现在在进行岩石探查的时候就把重心从只是一味的勘查岩石的力学性能扩大到两方面都要做到。前面讲过,岩石与不断变化水位的地下水相互作用的物理性质称为岩石的水理性。

2.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时水文地质带来的危害

很多因素会影响到地下水位变化,其主要有:地上河流水位、气候改变、地球引力改变、大气环境气压改变等[4]。在水位不断上升的条件下,岩土土体密度会在一定范围内不断变大,岩土压会使得工程施工材料遭到腐蚀,随着地下水位的频繁改变,岩土胀缩变化会导致土体变形,进而出现裂缝以及突起,随着裂缝的进一步扩大,会导致岩土体的性质变差,最后使得地表建筑物变形,遭到破坏。如果自然条件下,工程地下水动力平衡出现变化,会给工程地质勘察带来不良影响。

3.进行工程勘察时水文地质具体控制措施

经历了几十年发展之后,目前我国地质勘察工作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善的具体规范以及规程体系,规范性文件里面明确规定了具体可行的勘察任务。勘察目的以及评价内容,这样工程地质相关技术人员实际工作过程中就有了科学依据。地质勘察中一定要高度重视规范性,掌握相关知识以及具体要求,从而在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时候就可以布置充足,同时也让工作人员可以设置充足的原状土样具体测试数据,将抗震地段及时准确的划分出来。

4.结束语

在一个工程项目包括很多的程序,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从最开始的工程项目的设计,设计完成之后就是项目的是施工过程,最后是检查。但是在工程设计、施工之前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就是水文地质的问题。只有知道工程建设的地方,又怎么样的水文地质条件,我们才能选择相应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所以水文地质直接影响到施工项目的整个过程,它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我们在建设一个项目的时候一定要勘查该地方的水文地质的情况、同时还要才找到该地区相关的资料文件。只有这样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措施。才能给大家一个安全的家。

参考文献:

[1]王万里.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影响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5(26):621.

[2]谢家宽.探究工程地质勘察中岩土水文地质[J].建材与装饰,2014,9(13):159,160.

[3]劉兴隆,赵恩勋.研讨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重要性[J].地球,2015,2(2):212.

[4]史元科.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若干问题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4(3):231.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测试与研究 第7篇

1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评价内容

水文地质评价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 要重点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影响, 从中预测可能会产生的岩土工程危害, 并根据具体危害提出防治措施。 (2) 在工程勘察中要密切结合建筑物地基基础类型的需要, 根据需要查明有关水文地质问题, 提供针对选型所需要的水文地质资料。 (3) 我们不仅要查明地下水的天然状态和天然条件下的影响, 还要进一步分析预测在人为工程活动中地下水的变化情况及其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反作用。 (4) 从工程角度看, 要按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 提出不同条件下应当着重评价的地质问题,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对埋藏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建筑物基础中水对混凝土及混凝土内钢筋的腐蚀性。 (2) 对选用软质岩石、强风化岩、残积土、膨胀土等岩土体作为基础持力层的的建筑场地, 应着重评价地下水活动对七述岩土体可能产生的软化、崩解涨缩等作用。 (3) 在地基基础压缩层范围内存在松散、饱和的粉细砂、粉土时, 应预测产生液化潜蚀、流砂、管涌的可能性。 (4) 当基础下部存在承压含水层, 应对基坑开挖后承压水冲毁基坑底板的可能性进行计算和评价。 (5) 在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基坑, 应进行渗透性和富水性试验, 并评价由于人工降水引起土体沉降、边坡失稳进而影响周围建筑物稳定性的可能性。

2 岩土水理性质

岩士水理性质是指岩土与地下水相互作用时显示出来的各种性质。岩土水理性质和岩土的物理性质是岩土重要的工程地质性质。

(1) 地下水的赋存形式及对岩土水理性质的影响:地下水按其在岩土中的赋存形式可分为结合水、毛细管水和重力水三种。 (1) 强结合水, 又称吸湿水。吸湿水被分子力吸附在岩土颗粒周围形成极薄的水膜, 是紧附于颗粒表面结合最牢固的一层水。弱结合水, 又称弱薄膜水, 它处于吸着水之外, 厚度大于吸着水。弱结合水所受的吸附力小于强结合水, 可以在颗粒水膜之间作缓慢的移动。结合水是地下水在粘性土中的主要赋存形式, 在砂土中含量甚微。结合水尤其是弱结合水与粘性土相互作用时显示出来的性质如可塑性、膨胀性、收缩性等归为粘性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因其受强力束缚, 活动范围极为有限, 对岩土的动态水理性质影响较小。 (2) 毛细管水, 是指由毛细管作用保持在岩土毛细管空隙中的地下水, 可细分为孤立毛细管水、悬挂毛细管水、真正毛细管水, 受毛细管力和重力的作用。当毛细管力大于重力时, 毛细管水就上升, 因此地下水潜水面以上的普遍形式是—个与保水带有水力联系的含水量较高的湿水层。 (3) 重力水是指在重力作用下能在岩土孔隙、裂隙中自由运动的水, 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地下水”。由于重力水在天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 在岩土中的渗流活动非常活跃, 对岩土的水理性质有显著的影响。

(2) 岩土的主要的水理性质及其测试办法: (1) 软化性是指岩土体浸水后, 力学强度降低的特性, 一般用软化系数表示, 就是岩石在浸水饱和状态下与风干状态下极限抗压强度之比, 它是判断岩石耐风化和耐水浸能力的指标。 (2) 透水性是指水在重力作用下, 岩土容许水透过自身的性能。岩土的渗透性的强弱首先决定于岩土空隙的大小和连通性, 其次才是空隙度的多少。松散岩土的颗粒愈细、愈不均匀, 其透水性便愈弱。坚硬岩石的裂隙或岩溶愈发育, 其透水性就愈强。 (3) 崩解性是指岩土浸水湿化后, 由于土粒连接被削弱、破坏, 使土体崩散、解体的特性。岩土的崩解性与土的颗粒成分、矿物成分、结构等关系极大。 (4) 给水性是指在重力作用下饱水岩土能从孔隙、裂隙中自由流出一定水量的性能, 以给水度表示。给水度是含水层的—个重要水文地质参数, 它不但影响基坑涌水量大小, 同时也影响场地疏干时间。给水度—般采用实验室方法测定。

3 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主要是由于地下水位升降变化和地下水动水压力作用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1) 地下水升降变化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地下水位变化可能由天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引起, 当地下水位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 都会对岩土工程造成危害, 地下水位变化引起危害又可分为3种方式: (1) 水位上升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由于潜水面上升对岩土工程可能造成一些影响, 比如土壤沼泽化, 岩土及地下水对建筑物腐蚀性增强;斜坡、河岸等岩土体岩产生滑移、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一些具特殊性的岩土体结构破坏、强度降低、软化;引起粉细砂及粉土饱和液化等现象, 因此要特别重视水位上升的现象。 (2) 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地下水位的降低多是人为造成的, 如大量抽取地下水、采矿活动中的矿床疏干、修建水库截夺下游地下水的补给等。地下水的下降过快, 就会诱发地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以及地下水源枯竭、水质恶化等环境问题, 对岩土体、建筑物的稳定和人类生活环境造成很大威胁。

(2) 地下水动压力作用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在天然状态下动水压力作用相对比较微弱, 一般不会造成大的危害, 但在人为活动中由于改变了地下水天然动力的平衡条件, 在移动的动水压力作用下, 可能会引起一些严重的岩土工程危害, 如流砂、管涌、基坑突涌等, 因此要多加注意。

4 结语

水文地质工作在建筑物持力层选择、基础设计、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我们的水文应用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且随着工程勘察的发展, 其必将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因此切实做好水文地质工作将对我们的勘察水平的提高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鉴于此, 我们要着力发展水文地质工作, 促进我国水文地质工作在建筑物基础设施及其他各方面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华根苗.重视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J].科技风, 2010 (2) .

[2]吴波.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测试与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 (21) .

浅析水文地质对工程地质勘察的影响 第8篇

工程地质勘察作为工程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为城市规划、片区开发、旧城改造等工程建设提供地质资料。由于工程建筑与它所处的地质环境均产生着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一方面由于工程建筑的建设, 必然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和改造着地质环境, 从而给周围的地质环境增添新的有利或不利的因素, 改变着原有的地质条件, 另一方面则由于拟建场区的施工对周围地质环境的破坏和改造, 势必关系到工程建筑的施工条件、造价, 以及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使用条件。

2. 工程地质概述

工程地质是调查、研究、解决与人类活动及各类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目的是查明各类工程场区的地质条件, 对场区及其有关的各种地质问题进行综合评价, 分析、预测在工程建筑作用下, 地质条件可能出现的变化和作用, 选择最优场地, 并提出解决不良地质问题的工程措施, 为保证工程的合理设计、顺利施工与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确定岩土组分、组织结构 (微观结构) 物理、化学与力学性质 (特别是强度及应变) 及其对建筑工程稳定性的影响, 进行岩土工程地质分类, 提出改良岩土的建筑性能。

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任务是运用地质和力学知识回答工程上的地质问题, 目的主要是查明工程地质条件, 分析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 对建筑场区作出工程地质评价, 从地质方面保证工程建筑与地质环境相适应, 使工程安全、经济、运行正常。

3.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密切相关

在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 水文地质问题始终是一个极为重要但却易被忽视的问题。地下水是岩土体的组成部分, 它直接影响建筑场地基岩土体的工程特性, 又作为建筑物的环境条件与基础工程紧密接触, 对建筑物地基础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产生影响, 而在实际的勘察工作中, 因为很少直接涉及水文参数的利用, 水文地质问题往往只被认为是象征性的工作, 在勘察中大多只是简单地对天然状态下的水文地质条件作一般性评价。

3.1 明确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评价内容

影响工程的水文地质因素有:地下水的类型, 地下水位及变动幅度, 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厚度和分布及组合关系, 土层或岩层渗透性的强弱及渗透系数, 等等。为提高工程地质勘察质量, 应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加强对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 不仅要查明与岩土工程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 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工程可能产生的作用及其影响, 而且要提出预防及治理措施的建议, 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 以消除或减少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危害。但在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 通常缺少结合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需要评价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作用和危害。今后在工程地质勘察中, 对水文地质问题的评价, 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3.1.1 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作用和影响, 预测可能产生的岩土工程危害, 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3.1.2 进行工程勘察, 查明有关水文地质问题, 提供选型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

3.1.3 在明确地下水的天然状态和天然条件下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分析预测在人为工程活动中地下水的变化情况, 以及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反作用。

3.1.4 地下水对工程的作用与影响, 提出不同条件下应当着重评价的地质问题。

3.2 岩土水理性质的测试和研究

岩土的水理性质是指岩土与地下水相互作用时岩土显示出来的各种性质, 主要有容水生、持水性、透水性等, 这些特性与构成岩土的固态、液态和气态三态紧密相关。地下水在岩土体中有不同的赋存方式:按埋藏条件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 按含水层空隙性质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不同形式的地下水对岩土水理性质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 而且影响程度与岩土的类型有关。以往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对岩土水理性质的测试多被忽视, 因此应重视岩土的水理性质的多方位分析评价。

3.3 充分认识地下水对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主要是由于地下水位升降变化和地下水动水压力作用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引起地下水位的变化可分天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当地下水位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 都会对岩土工程造成危害, 地下水位变化引起危害可分为三种方式。

3.3.1 水位上升对岩土工程危害

造成潜水位上升的因素包括:附近修建水库, 附近河流、湖泊、水库的水位升高, 灌溉工程包括引水渠道和水浇地渗漏工程施工, 工业废水和各种地下给排水管道的渗漏, 等等。潜水位的上升对建筑物的安全是极其不利的:它会软化地基, 使粘性土含水率增高而强度降低压缩性增高, 进而使建筑物产生较大的沉降变形;使地基隆起或产生侧向位移, 引起基础上浮, 建筑物失稳;使原本并没有达到饱和状态的砂土及粉土达到饱和状态, 引发砂土地震液化问题, 或者引发流砂、管涌等现象;斜坡、河岸临空面因潜水位上升降低了岩土体力学性能而产生滑移、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 导致破坏或失去正常的使用功能。

3.3.2 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位的降低多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 如集中大量抽取地下水, 采矿活动中的矿床疏干, 以及上游筑坝、修建水库截夺下游地下水的补给, 等等。地下水的过大下降, 常常诱发地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以及地下水源枯竭、水质恶化等环境问题, 对岩土体、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人类自身的居住环境造成很大威胁。

3.3.3 地下水频繁升降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

地下水的升降变化能引起膨胀性岩土产生不均匀的胀缩变形, 地下水升降频繁, 不仅会使岩土的膨胀收缩变形往复, 而且会导致岩土的膨胀收缩幅度不断加大, 进而形成地裂, 引起建筑物特别是轻型建筑物的破坏。

4. 结语

综上所述, 水文地质工作在建筑物基础持力层选择、基础设计、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显而易见, 城市工程地质勘察中的环境地质问题, 是直接影响拟建物建设安全、造价与使用效果的关键问题。

随着工程地质勘察的发展, 其影响越来越广泛, 只有在实际工作中, 充分收集已有的地质资料和相邻旧建筑物的施工竣工资料, 进行综合分析、评判, 并结合本地区成功的建筑经验, 提出合理的施工措施, 保证拟建物经济、快速、安全的建设, 同时又使相邻旧建筑物安全稳定和环境地质保持稳定甚至加强, 才能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使工程地质勘察成果的实用性和预见性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建设。

参考文献

[1]孙广忠.地质工程学原理[M].北京地震出版社, 2004.

[2]陈铁林等.裂隙对非饱和土边边缘稳定性的影响[J].岩土工程学报, 28, (2) .

[3]张咸恭等.专门工程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1.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测试与研究 第9篇

1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评价内容

水文地质勘察的几个方面主要包括含水层和隔水层的情况、地质环境、地下水位的情况、自然地理条件等等, 含水层和隔水层的情况为:含水层厚度及其埋深;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埋藏条件、水位、地下水类型、流向等等;主要含水层的分布情况。地层渗透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必须通过现场试验来测定。基底构造及其对第四系厚度的控制、范围内的底层岩性、工程地质勘察所属区域内的地质构造特点、新构造运动等等情况。最近的一段时间内最高地下水位和水位变化的趋势, 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以及地下水与地表水的补排关系及其对地下水位的影响等。自然地理条件主要涵盖了气象水文特点和地形地貌等影响工程地质勘查的一些因素。在已经有过的报告中就得出过这样的结论, 不管怎么样的岩土地下水他都会是又造成危险的一部分原因。在大多数的地方都已经得到实践的验证了, 我们不得不相信, 质量事故是被他所影响的。所以, 我们要针对过去得到的经验理论对未来的监测有一个确定的方式方法。如果日后再有类似的事件的发生的时候, 对于水文地质出现的问题, 一定要有个全面的想法。应重点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作用和影响, 预测可能产生的岩土工程危害, 提出防治措施。工程勘察中还应密切结合建筑物地基基础类型的需要, 查明有关水文地质问题, 提供选型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不仅要查明地下水的天然状态和天然条件下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分析预测在人为工程活动中地下水的变化情况, 及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反作用。

2 重视岩土水理性质的测试和研究

岩土的水理性质是不相同的, 它是与岩土保持一致的, 它的异于其他的特性是会影响到整个的研究的进程和结果的。以对岩土的水进行检测得到的数据结果显示, 可以确定出不同的特性。而这些都是会影响到我们对于岩土的强度和畸形等的确定的。通常的情况下这样的检测是会对一系列的试验产生其他的影响的, 所以一定要确保水质的真实性能不被破坏掉。在过去的检测里我们就是由于对多方面因素都不足够的重视, 所做出的评价也都是片面的, 不足以被作为依据供给使用, 这就是我们最大的疏忽, 像这样的错误时不被允许的。地下水的存在形式更是我们针对于岩土的了解重点, 地下水的赋存形式及对岩土水理性质的影响:地下水按其在岩土中的赋存形式可分为结合水、毛细管水和重力水三种, 其中结合水又可分为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两种。在工程勘察中, 我们要注意调查了解地下水位条件及其升降变化。在受到了大自然的影响之后地下水也是会有一定的改变的, 他按照四季的转换发生固定性的改变, 若是碰到了多雨的季节, 水位线大大的提升了, 如果是到了干旱的季节, 那么就会随之降低, 这一上一下的中间的差别距离, 就是水位变动的地带。除此之外, 我们还应该要了解到, 这水位是与一定的因素有关联的, 比如说地区的不同, 环境的影响等等。当然为了保证我们针对水位对岩土的影响所做出的判断的准确性, 在项目的监测中一定要得出正确的定静水位。结合水是地下水在粘性土中的主要赋存形式, 在砂土中含量甚微。结合水尤其是弱结合水与粘性土相互作用时显示出来的性质如可塑性、膨胀性、收缩性等归为粘性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因其受强力束缚, 活动范围极为有限, 对岩土的动态水理性质影响较小。毛细管水, 是指由毛细管作用保持在岩土毛细管空隙中的地下水, 可细分为孤立毛细管水、悬挂毛细管水、真正毛细管水。它是在同一时间受到了两方面共同的打击, 由于力度过大, 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损害, 然而也不是一无是处的, 针对于这样的结果也是对于数据统计的一种保存方式。毛细管水能传递静水压力, 并能在空隙中垂直上下运动, 对岩土体能起到软化的作用, 有时会引起土壤的沼泽化或盐渍化增强岩土体及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毛细管水在砂土和粉土中含量较高, 在砂砾层含量较少, 在粘土中含量很少。它不受分子力的影响, 不能抗剪切, 可以传递静水压力。由于重力水在天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 在岩土中的渗流活动非常活跃, 对岩土的水理性质有显著的影响。重力水是我们研究岩土水理性质的重点关注对象。

3 岩土的主要的水理性质及其测试办法:

3.1 软化性, 是指当水把岩土给吞没了之后, 在一定的程度上是

会发生强度上的改变的, 而且之后会有一系列的数据作为理论依据支持这个论点。然而与之相反的岩土其特性也是不同的, 而在一定条件下的抗强度的对比是作为判断岩石耐风化、耐水浸能力的指标。在岩石层中存在易软化岩层时, 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往往会形成软弱夹层。

3.2 透水性, 是指水在重力作用下, 岩土容许水透过自身的性能。

岩土也是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渗透作用的, 而这种作用所导致的结果也会成为我们对于其特性的旁段依据的。无论大小、多少、程度强弱。坚硬岩石的裂隙或岩溶愈发育, 其透水性就愈强。透水性一般可用渗透系数表示, 岩土体的渗透系数可通过抽水试验求取。

3.3 崩解性, 是指岩土浸水湿化后, 由于土粒连接被削弱、破坏, 使土体崩散、解体的特性。

岩土体的崩解特性包括崩解所需时间、崩解量、崩解方式等。

3.4 给水性, 是指在重力作用下饱水岩土能从孔隙、裂隙中自由流出一定水量的性能, 以给水度表示。

而这个度是很重要的数据显示结果, 它的结果可以作为参数确定地质。它不但影响基坑涌水量大小, 同时也影响场地疏干时间。

3.5 胀缩性, 是指岩土吸水后体积增大, 失水后体积减小的特性,

岩土的胀缩性是由于颗粒表面结合水膜吸水变厚, 失水变薄造成的。岩土的胀缩性往往是产生地裂缝、基坑隆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地基变形和土坡表层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结束语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影响分析 第10篇

以往经验表明, 水文地质的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工程地质的勘测、设计和施工, 因此要十分重视水文地质问题, 不容忽视。水文地质问题至关重要的原因是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勘察二者息息相关, 工程地质勘察的研究的对象是岩土体, 而水文地质与岩土体之间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 相互联系密切。因为地下水作为岩土体的组成部分, 也是水文地质的主要元素, 地下水会直接影响到岩土体的结构特性, 还会影响建筑物的稳固性和使用寿命。水文地质问题很容易就被忽视, 因为从许多工程地质勘测、方案设计和施工过程来看, 是在实际的勘测工作中, 勘测结果一般很少直接利用涉及水文的参数, 水文地质问题通常只被看作是简单的工作, 在实际勘测过程中也只是象征性地分析和评价一下天然状态下的水文地质情况。

1 水文地质研究对工程地质勘测的重要性

工程地质勘察中要尤其重视对水文地质的探究, 充分掌握水文地质的条件勘测, 勘测完毕后依据工程的实际需求, 仔细分析所勘察的水文地质条件, 做出正确的水文地质勘测报告, 从而保障后期工程的质量, 充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对工程地质的影响很大, 所以在水文地质勘测过程中要注重分析和评价所勘测范围内的水文地质条件。由于地下水位的上升和下降都会危害到岩土体和后期工程质量, 所以要得出详细的水文地质数据, 并做出正确的防范措施, 确保工程的高质量。在工程地质勘测中对水文地质进行勘察时要都结合具体情况, 针对不同的水文地质环境, 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水文地质勘测中地下水对工程建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性, 要重视地下水问题带来的危害, 防患于未然。

2 地下水对工程地质的危害

由于地下水是岩土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不同的方面影响着岩土体的工程特性, 间接的也影响到了后期施工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这里我们主要从岩土体地质的角度分析地下水对工程地质产生的危害。地下水对工程地质的影响, 主要是因为地下水位的升降变化以及地下水的动水压力影响的。在工程勘测过程中要研究水位升降变化会对岩土工程造成哪些危害, 想办法解决问题, 减少危害。要解决问题就要了解地下水的高度位置和季节变化的关系, 一般来说夏天雨季时地下水位一定会上升, 冬天旱季时水位就会降低, 水位的变动带即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之间的浮动, 同时地下水位的天然变化是分区域的, 也是不断变化的, 但由于其变化幅度并不大, 所以一般很难发现。近年来, 除了一些突发的自然危害外, 由于人为因素导致局部性地下水位变化问题也不少, 而且人为因素引起的水位升降变化比自然形成因素更大, 所引发的岩土工程危害也更加严重, 所以为了降低地下水的升降变化对岩土工程的影响, 我们一定要正确分析和评价地下水位, 在勘测工程中勘察人员要先准确地测定静止的水位高度。为了确保勘测的准确性, 要测出天然状态下地下水的稳定水位线。

在测定静水位时要先了解相关的水位知识:上层为潜水、下层是承压水或多层含水层位置, 对于这些水位要进行分层测定得出准确结果, 由于刚开始接触到的水不一定是静水位, 所以静水位的测定要在一定的稳定时期内进行。不同的地区要分不同的时间做定时测试, 采用基本的勘测得出正确结果, 然后分析比对测出的结果。地下水位下降幅度会影响岩土工程质量, 首先会引发的问题就是导致地面塌陷和地基沉陷甚至发生断裂现象, 这样一来不仅会破坏岩土体的稳固性, 还会拖延勘测施工的进程。在一些特殊的地理环境区域, 由于抽水量太大导致地下水位不断下降, 造成地下水降落漏斗持续扩大, 使水资源越来越短缺直至干枯, 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3 水文地质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加强水文地质勘测, 减少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在工程地质勘测中水文地质的相关问题包括地下水的特性, 地下水位的升降幅度, 地下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厚度与分布情况以及相互作用关系, 岩土层的渗透性和渗透系数等。还要结合地下水对于地质工程施工过程中实际情况以及后期工程质量的影响制定出详细的、可行性高的水文地质勘测报告, 并作出正确的评价, 重视水文地质勘测过程中地下水和岩土层可能出现的危害, 负责过程施工的单位必须要高度重视并制订出可行性高的施工方案, 尽可能避免地下水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3.2 在水文地质勘测中注意探究水理性质

在水文地质勘测中水理性质指的是地下水和岩土层相互作用时所出现的性质, 通常表现为岩土层的溶水性、渗水性和存水性, 这些特性都与岩土的不同形态特征息息相关。在工程地质勘测过程中对地下水的抽样检测, 一般是一年两次, 分别在枯水期和丰水期, 也要结合实际勘察时出现的具体情况对地下水随时随地做抽样检测。区分地下水的类型一般要依据岩土层的埋藏深度和含水层的差异进行分类。在水文地质勘测中对水理性质的测试分析资料是地下水水位、水量等变化的设计方案的主要依据, 对工程地质勘测影响巨大。

3.3 重视水文地质勘测中地下水的危害

地下水的勘测、分析、研究属于水文地质勘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要准确测定和分析地下水的各项指标, 比如升降值、水中所含矿物质、水的硬度等数据。原来对水文地质勘测只重视对岩土特性和地质构造的分析检测, 不够重视对水文地质的勘测, 事实表明这是错误的, 必须要高度重视水文地质勘测中, 地下水可能对其产生的影响, 从而对地下水问题做出全面详细的分析, 尽早探究不同的复杂的地理环境中地下水可能造成的危害, 然后商议得出正确的解决方案, 把地下水问题对工程质量安全的危害维持在可控范围内。

3.4 注重水文地质勘察中评价机制的完善

施工方要充分认识到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勘测可能对工程建筑造成的危害和影响程度, 从而不断提高勘测人员的安全防范和责任意识。不断改进和完善水文地质勘察的评价机制, 制定出可行性高、实用性强的测试报告, 还要符合水文地质勘测的实际需要, 预测各类水文地质问题, 对各类问题的影响因素的数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 建立符合工程地质勘测的水文地质数据库, 为以后的测试分析提供数据信息和技术支持。

4 结束语

随着工程地质勘测技术的进步, 其将得到广泛的推广使用, 深入了解水文地质对工程施工的影响, 做好解防治措施, 严格管理施工, 防患于未然。保障水文地质工作的合理进行, 从而提高其对工程地质勘测推动作用和对各种地质灾害的防预水平。

摘要:水文地质是工程地质勘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勘察内容。而地下水作为水文地质的主要影响因素, 地下水会直接影响岩土工程的进行。想要准确分析水文地质的参数, 就要注重勘测水文地质, 得出正确的参数, 确保后期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所以说, 在工程地质勘测中非常有必要对水文地质进行勘测, 并对其问题进行探讨, 而且要注意水文地质的问题的影响, 为了把水文地质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和危害降到最低的限度, 还要做出正确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

参考文献

[1]李建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分析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2]吕德雄.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几点思考 第11篇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思考

工程地质勘察主要就是为了对当地的地质条件进行勘察,客观性的评价当地的地质问题,进而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并合理的选择施工地点。水文地质勘察是地质勘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工程建筑的耐久性和稳定性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施工准备阶段一定要重视水文地质问题,提高工程勘察的质量,进而为保障人们的安全作出巨大努力[1]。

1.水文地质勘察的作用及勘察问题

如果在建筑施工中,建筑周围存在地下水,这些水就会对周边岩土巨大影响, 使得岩土的耐久性和硬度都会降低,这就会给施工建筑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加强水文地质勘察的在工作不仅能够提高工程勘察的效率和质量,还能够为工程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进而为施工的质量做出有力的支撑。但在当下的水文勘察工作经常会被工作人员给忽视,即便勘察了,也是象征性的走个过场,并没有依据标准规范进行,这种忽视的行为不能够为施工提供可靠地依据,以至于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就容易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所以,水文地质勘察不仅是必须做的,还要做到最好,这才能够为人们的生命安全负责。

2.水文地质对工程带来的危害

工程进行施工前,必须要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其中最主要的水文地质勘察,只有对水文地质的情况进行有效的了解和测试,才能获取有用的信息,保障工程的正常实施。但在当下的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質勘察的工作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许多的勘察报告也存在一些局限性,特别是一些特殊的地区,这一问题就更加的突显出来,这就会给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带来极大的隐患。下述就是水文地质对工程带来隐患的因素。

2.1地下水作用引发的岩土危害。地下水作用引发的岩土危害主要有三个方面:(1)水位上升导致的危害:在水质勘察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会使得地下水位呈现上升趋势,上升的水文就会逐渐侵蚀土体,进而导致土壤的硬度下降,使得土壤不能够承受建筑物的压力,最终崩塌。(2)水位下降导致的危害:与水位上升不同,水位下降并不会对土壤的硬度有影响,但水位一旦下降,就会使得岩土层跟随其一起下降,这就会使得建筑工程出现整体下降的情况,严重会使得建筑出现裂缝甚至倾倒现象。这就给人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为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3)地下水压力变化导致的危害:在通常情况下,地下水的压力都较小,不会对建筑施工产生威胁。但如果地下水受到特定因素影响,就会改变自身的压力,进而使得岩土受到的压力平衡被打破,这就会对建筑的安全性带来隐患[2]。

1.2地下水位頻繁变化产生的危害。在本区,水位变化的波动性较强,水位处于频繁变化的情况,这就会使得岩土的收缩情况与膨胀情况交替运行,这种不均匀的频繁变形就会增加岩土的损坏程度,严重情况下甚至会使得建筑崩塌。在通常的情况中,地下水交替是引发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岩土中的矿物质就会随着水流大量的流失,使得岩土缝隙逐渐增加,从而使得岩土承载能力下降,最终造成建筑物的崩塌或者损坏,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3.水文地质勘察改善策略

3.1增加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视程度。当下很多水文地质导致的安全事故归其原因都是由于对水文地质勘察的忽视引起的。在工程地质勘察中,要想保障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工程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保障工程的安全可靠,就必须要对水文地质的问题予以高度的重视。勘察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制定详细的勘察计划,明确勘察和调查的重点问题,并相应的制定勘察体系,确保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勘察任务。其次在勘察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及时的依据经验和资料制定相应的措施,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讨论,尽可能对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如果水文地质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要及时的更换工程地点,切记不能盲目施工,防止施工过后出现对人们生命安全带来威胁的事件发生。

3.2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工程地质勘察。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较为成熟的工程地质勘察体系,其包含了相应的操作标准。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操作标准进行规范的操作(地下水分级如表1所示),同时还要进行熟练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保障工程勘察的效率和质量,进而使得工程施工工作顺利开展。同时还要对勘察人员提出新的要求,通过定期的讲授和训练形式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让其充分的明确国家规定操作和自身的实践书评。这样才能有效的对水文地质问题进行控制,提高工程勘察的质量,为提供安全性、耐久性、稳定性的建筑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综上所述,当下我国地质勘察工作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而水文地质勘察的问题最为突出,其对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后期的安全保障都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所以必须要加强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视程度,深入的对其进行探究,同时还要让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学习,这样才能制定出有效的对策,使得水文地质问题得到有效的控制,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肖亮.浅议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必要性[J].城市建筑,2015(29):130-130

[2]段许平,刘润,钱圣.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必要性分析[J].城市建筑,2013(4):157-157

[3]史元科.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若干问题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4(3):231-231

地质勘察水文地质 第12篇

关键词: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应用

1 水文地质勘察的现状分析

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 我国发生的众多环境地质灾害中, 水文地质灾害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而且在不断地增多, 给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加强环境地质勘察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了解水文地质勘察在环境地质勘察中的应用也是很有必要的。我国的地质灾害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导致的灾害。我们都不希望发生我们不想看到的事情, 所以一定要抓好那些可控制因素, 尽量避免灾害给我们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我们可控制的和减少的人为地质灾害包括水污染、水质遭破坏、沙漠化等灾害, 这些灾害很多都和水有着密切的关系。毕竟人类的生活生产都离不开水, 不管是在城市的经济建设中, 还是工厂的生产开采, 我们都能明显地看到水是最容易遭到破坏, 也是最被人们需要的, 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中[1]。

我们已经看到水文地质灾害给我们带来的一系列损失, 一些看似不是水文地质的灾害, 实际上也都是在地下水的参与下才产生的。但是目前大学里相关的专业开设并不是很多, 而且社会上对地质勘查方面的职位需求也不是很多, 所以我国这方面的人才还是很稀缺的, 对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勘察的投入和研究还是远远不够的。一些专业人士在对环境地质进行勘察时, 也会对地下水进行研究, 水文地质的勘察是环境地质勘察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定要把水文地质放在首位,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地质灾害问题。

2 水文地质对环境地质的影响

2.1 水资源的减少

地下水是指参与了自然循环的水, 这才是笔者的研究对象。众所周知, 我国地理面积大, 水资源分布也很广泛, 但是还是存在很多的干旱地区不得不引起重视, 像我国的新疆、甘肃等西北和西南地区都还是水资源紧缺的地方。这些地区的河流长度在逐年减短, 每年降水量很少, 而且不断地向绿洲区移动, 使很多地方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而且使水盐平衡比例不协调, 这样正常的土壤存在很多的积盐, 使土壤盐渍化。由于这些地方的矿产资源相对比较丰富, 地下水也会存留很多的矿物质, 水环境遭破坏, 天然植被面积变小, 沙漠化越来越严重, 水土失去平衡。当地人民会想尽各种办法开采利用水资源投入到经济社会中, 忽视了对水文地质带来的损害, 同时也给环境地质带来不必要的损害, 本来就处在干旱地区的居民又面临环境地质灾害, 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2.2 水污染没有得到有效治理

很多工厂为了节约生产成本, 就不断地钻政府的空子, 工业污水的排放根本达不到政府规定的废水排放标准, 还有一些偏远地区工业发展都还在初级阶段, 设备和技术都无法达标。我国城市面积不断增大, 城市人口也在不断增多, 生活污水同工业污水一起对地下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这些含大量有害物质的水汇入河流, 对这些河流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虽然水是可再生资源, 但是我们也应该爱护它。生活、生产污水中存在很多重金属元素, 它随着地下水浸入到土壤中, 使土质恶化, 通过农作物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专业人员在进行环境地质勘察的时候一定要对周围水文地质进行一系列的勘察, 这样能够更快地找到问题根源。

2.3 水资源浪费严重

我国行业用水存在很大的浪费问题, 要节约用水, 以防大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淡水遭到海水入侵、土壤含盐量增大等问题。要缓解人们目前所面对的水资源危机和水利事业单位对水资源开发的压力, 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首先, 农业用水很多地方还是采用大水漫灌, 如水资源紧缺的新疆人还是采用这种传统的方法。其次, 工业用水量太大, 一个项目实际耗水量比理论高出很多, 不能做到合理用水。最后, 地下水位波动太大, 会使土层中的岩石膨胀伸缩不受控制失去平衡, 导致变形破坏。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每天大量用水, 对地面造成很大的破坏。节约用水, 不仅是一种行业态度, 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态度[2]。

2.4 地下水利用不均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地质灾害就是地面沉降, 现在城市人口密度集中, 人们对水资源的开采和抽取也因而集中化。一座高楼大厦下方, 地层下很大一部分水分会被利用完, 那一块地因为缺水就开始压紧、固结等, 土壤水分被抽干使土密度变大, 导致地表下沉。而有的人均密度不大的地方则地面沉降没那么多, 使城市规划遭到破坏, 环境地质受到严重的影响。

3 通过改善水文地质解决环境地质勘察中的问题

3.1 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保护

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因水资源的稀缺导致环境地质灾害发生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想看到的。建国以来, 水利事业得到迅速的发展, 但是有些水稀缺带来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要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保护, 必须做到以下三点:第一, 要加大宣传力度, 让人们知道生态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让人们从心底知道对水文地质的保护就等于对环境地质的保护, 不滥用水资源, 不污染仅有的水资源。第二, 一些干旱地区大部分都是农村, 党和国家要解决这些地区的能源问题。比如补助普及太阳能的使用, 以免人们因为缺少生活能源而去破坏本来就已经很稀缺的植被, 以保护地下水, 有效缓解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的问题。第三, 国家要颁布政策加强对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形成一项硬性的规定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并且保护干旱地区的树木, 实施退耕还林的政策。在退耕还林期间, 国家给当地农民分发粮食, 以稳人心, 使环境地质中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3.2 有效防治水体污染

我国的两大污水来源一个是工业生产, 一个就是城市中的生活污水。要有效防治水体污染同样要做到三点:首先, 各企业在进行生产的时候, 完全可以在生产过程、生产所用的设备, 以及人工的生产技术上进行一系列的改善, 从而减少生产时所产生的污水, 相信这一点对一个有责任心的企业来说是不难做到的。同时生产所产生的污水若没有达到排放的标准, 就禁止排放。其次, 要加强培养污水治理方面的人才, 使工业污水得到良好处理。鼓励各企业加大对污水处理方面的投资, 采用先进的设备, 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城市中的生活污水也是如此, 最好是建立统一规范的污水处理设施, 让污水处理更高效。最后, 国家要不断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为实现污水循环利用而奋斗, 这样可以降低传统方式下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压力, 从根本上解决环境地质问题。

3.3 鼓励全民节约用水

应该把节约用水当成一种可持续发展战略来实施。农业上的节约用水是把滴灌、喷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彻彻底底地用在实际当中, 改革以往传统的灌溉方式, 增强节约用水意识。国家水利局应该改进各方面的技术, 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 用先进的设备防止在输送的时候造成水量流失。工业上的的节约用水依然是通过生产过程和生产技术以及设备上的改善来实施。城市中更应该加大对节约用水的宣传, 让人们知道节约用水就是在保护他们生存的家园, 可以缓解地面沉降。根据水文地质条件, 定期对地下淡水资源的变化进行分析, 把握好海水入侵的程度[3]。

3.4 合理管理

在人口密度集中的城市里, 地裂缝、地面沉降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 供水点要尽量分散。还有城市居民所使用的地下水的水质也是很重要的, 所以一定要定期进行水文地质勘察, 随时把握好城市居民用水的质量, 同时对地面沉降进行分析, 以免使人们的健康和生活环境受到损害, 时刻掌握最准确的参数和资料。

5 结语

总而言之, 水文地质在环境地质勘察中所占的比重相当大, 环境地质灾害大部分都离不开水文地质的问题。当勘察员对环境地质进行勘察时, 对水文的勘察也至关重要。国家要加强对水文地质的勘察, 时刻掌握好水文地质的各项参数以及资料, 了解水文地质问题将会导致的各种环境地质问题。只要解决了水文地质问题, 环境地质问题也就一一迎刃而解。因此, 国家要切实做好水文地质的勘察, 充分地把水文地质勘察应用到环境地质勘察中去。

参考文献

[1]武强.我国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类型划分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3 (5) .

[2]庄严.城建中的环境地质问题及其防治[J].浙江水利科技, 2011 (12) .

上一篇:行动方案下一篇:中国菜肴的英译策略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