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特点范文

2024-06-02

文化特点范文(精选12篇)

文化特点 第1篇

中原民俗文化表现为民间生产、民间生活、民间社会、民间信仰、民间艺术、武术等几方面。 (1) 总起来, 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物质民俗文化。以生产、交换、交通、服饰、饮食、居住等为主要内容。二、社会民俗文化。以家庭、亲族、村镇、社会结构、生活礼仪等为重点。三、精神民俗文化。包括信仰、岁时节日、伦理道德、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艺术、游艺竞技等。

就中原民俗的特点来说,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世俗性。世俗性表现在“敬畏”、“感恩”、“祈福”与“戏谑”。世俗性表现在“敬畏”。首先体现在对“自然”法则的敬, 中原先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仰则观象于天, 俯则观法于地”, 形成了天人合一的观念。这些观念我们可以在传统岁时节庆活动中看得非常清楚。这种态度还体现在对英雄人物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精神的敬上。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传说都是这方面的代表。而“敬”的基础是“畏”, 这在民俗的很多方面表现出来。比如祭灶 (腊月二十三) 民谚:“二十三, 祭灶官。”在河南, 典型的祭灶食品要首推灶糖。灶糖, 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祭灶供灶糖的原因, 是为了粘住灶爷的嘴巴。传说灶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 它有上通下达、联络天上人间感情、传递仙境与凡间信息的职责。这天晚上灶君要升天向玉皇汇报人间善恶, 于是人们便用“祭灶糖”为他饯行, 带有贿赂性质, 希望他上天说好话。在人们的意识里, 这个灶神更倾向于向天帝打小报告、说坏话, 所以要粘住他的嘴巴。这与其说是敬, 不如说是畏。再如对祖先的敬, 在民间意识里, 祖先升天后, 已变成自由之鬼, 对祖先的敬首先是害怕他们重新回家祸害存世之人, 其次才是希望他们保佑家人。这还表现在民间生活及各行各业的信仰和禁忌中。

世俗性表现在“感恩”。民间对祖先的祭祀不能都看做是封建迷信, 这里面包含着人对先祖的一种感谢和思念的思想。“祖有功, 崇有德”, 效法的祖先, 既是人, 又是神;要敬的天, 既是神, 也是祖。

世俗性表现在“祈福”。民间对自然、鬼神、英雄、祖先的祭祀, 最终目的是祈求他们对当世之人护佑。所以, 子孙满堂、五谷丰登、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祈语都是这种思想最好的表达。

最后, 世俗性还表现在“戏谑”。人们对鬼神的相信程度不一, 所以对鬼神的态度也是复杂的, 除了敬畏、感恩、祈福外, 好多时候还有“戏谑”的成分, 即调侃。上述用祭灶糖送灶王爷也有这个意思。另如豫南的“蚌壳舞”对河蚌仙子的挑逗, “鬼摔跤”对鬼形象的刻画, “盘叉舞拉秦桧”中武士对秦桧夫妇的戏弄, 等等。

世俗性还表现在通俗化。这主要体现在民间曲艺方面。一般来说中原的民间故事都有“皮薄”、“肉厚”的结构, 鲜活的人物形象, 淳朴、厚重、爽朗灵巧的艺术风格以及大众化的语言。 (2)

渗透性。中原民俗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和变革, 随着民族融合、人口流动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 在全国乃至世界华人族群中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中原民俗文化渗透力极强。由于中原地区长期处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 中原的民俗文化向外辐射, 影响到全国, 往往风行全国。随着历史的变迁, 全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扩大, 中原民俗文化对周边更远地区的影响也在不断地扩大。例如, 历史上中原人的数次大规模南迁, 中原民俗对广东、福建乃至台湾地区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这些地区, 至今仍然保留着许多古代中原传统习俗的痕迹。现在台湾民间的婚礼和葬礼仍然遵循中原古代礼制的传统。春节等风俗唐宋时就影响到了朝鲜、日本、越南等邻邦。在现代, 随着国际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 春节等风俗不仅在华人社会有着广泛的影响, 而且已经超出了华人社会。 (3)

鲜活性。在中国漫长的农耕时代, 民俗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心理、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审美追求。中原民俗产生后, 为人们所承袭, 具有相当的稳固性, 许多民俗事象不因改朝换代或社会变革而立即中止。在现代社会, 民俗文化成为民族认同的载体、社会团结的纽带。

首先, 从正面说,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能够培育民族精神, 增强民族认同感。数千年的农耕时代, 在民间, 深藏着博大深厚的优秀文化因子, 构成了绵延不断的历史信息链, 无所不包地传递着中华民族心理的密码, 它们是民族个性特征和独特精神的重要表征, 为民族精神提供着无尽的营养、彰明的昭示和有益的启迪。其中, 文化信息承载最为密集、情感色彩最为浓烈、道德教化作用最为深刻、记忆传承最为有力的, 当数中华民俗文化。二是能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恢复传统民俗, 因为传统民俗是各种民族民间文化最重要的综合载体。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戏曲、民间美术、交际礼节、人生仪式、娱乐游戏、艺术技能、信仰心理, 等等, 内容丰富, 包罗万象, 无一不在传统民俗中得到存活和延续。我们弘扬了民俗文化, 也就使它们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得到了延续。三是可以教化人心, 匡正风气。作为惯例的民俗是法律的基础和补充, 社会治理需要有效地运用民俗的力量。譬如春节所表现出的敬奉祖先、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的“和合”精神;端午节所张扬的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七夕节所蕴涵的忠贞不渝、诚信友爱的观念;重阳文化所尊奉的“五伦之孝, 推家至国;以孝齐家, 以孝治国, 达至和谐大同”的传统美德等。倡导传统节庆的弘扬, 对于尊崇人伦观念、规范言行礼仪、调和人际关系、调适群体生活、提升道德水准乃至构建和谐社会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4)

同时, 弘扬民俗文化具有捍卫国家文化主权和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的话语权的功能。当韩国把源自中国的“端午祭”在联合国注为他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 引起了国人的激动情绪。我们的文明不能被西方的文明一一代替, 在面对世界多元化的今天, 我们需要维护我们国家、民族的“软实力”, 维护我们的文化身份、生存权和发展权,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实现与世界的平等对话。 (5)

弘扬民俗文化还具有拓展文化产业的功能。韩国“端午祭”已经成为江陵的一项重要的文化产业, 西方的圣诞节所带来的商机也十分惊人。中国民族传统节日与演艺、旅游、商贸本来有着天然的嫁接基因, 是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 (6)

其次, 从负面说, 现在中原民间对鬼神的信仰及各种禁忌仍然很多, 这给各种邪教和不科学的思想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必须以健康的方式加以引导。

中原民俗的文化特质

从文化的角度, 中原民俗文化表现出“根文化”、规范化和诗意追求的特质。

中原民俗的特质之一就是其“根文化”。中原民俗文化就是中华文化的根。它上可以推到伏羲女娲, 甚至可以推到盘古。中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 伏羲女娲神话传说、轩辕黄帝的传说主要在中原, 也最完整, 这在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中可以得到印证。因此可以说, 从产生看, 中原民俗文化是华夏民俗文化之根。从发展来看, 由于中原长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民俗文化不断地向外辐射、扩散, 又不断地融合、吸收外来的民俗文化, 再向外辐射、扩散, 使中原民俗文化成为中华民俗文化的基因。无论中原民俗文化散落到各地后受当地环境的影响而造成的表现形式有什么变化, 但它的核心文化要素和精神内核都是一样的。

中原民俗文化的另一个特质就是规范化。中原民俗文化影响着华夏民俗文化, 也影响着华夏主流文化。反过来, 华夏的主流文化也在中原的民俗文化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这和许多地方的民俗文化是不同的。民俗文化本来更多体现的是情趣化, 但中原民俗除了情趣化外还体现出规范化的特质, 尤其表现在婚丧祭祀礼仪中。比如婚礼中的“六礼”, 丧礼中的“卒、殓、殡、葬、祭”都把“礼”和“孝”的形式发挥到了极致。另外如年节祭祀中, 女人不可参加, 把“男尊女卑”的思想贯彻得很彻底, 至今一些地区还是如此。

中原民俗文化的第三个特质是诗意追求。例如, 从朱仙镇木版年画粗犷豪放的线条、夸张的形象、艳丽的色彩、对称的构图, 可以看到中原人民对美、对情趣、对平安、对富足生活的强烈愿望, 而其淳朴、厚实、健壮的风格则表现了中原人民性格的内涵;从许多民间曲艺、民间游艺、民间话语可以看出, 无论是身在太平, 还是在遭受劫困, 人们都能保持乐观、从容、幽默的风格, 表现出超越痛苦、娱乐精神的风度。这些普通老百姓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愿望和审美情趣, 对我们民族的生存和历史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原人民历尽磨难, 但都能承受, 这和老百姓的内在心态密切相关。[本文为2009年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八个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民俗文化的开发与利用”阶段性成果, 项目批准号:B510]

注释

1 张振犁、陈江风、任骋:《中原文化大典·民俗典》, 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8年版。

2 高梓梅:《河南民俗与地方曲艺》, 河南: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第169页。

3 (4) 徐光春:《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 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

中国文化的特点 第2篇

黄河流域哺育了最初的中国大地,使其在茁壮成长的5000年中,形成了独有的文化特点,它所具有的强大的包容性及融合性在世界历史上也实属罕见。中国文化具有包容性与延续精神,这与西方文化所具有的排斥性截然不同。所谓包容性,是指中国文化并非单纯的汉民族文化或黄河流域的文化,而是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有机地吸收中国境内各民族及不同地域的文化——如楚文化、吴文化、巴蜀文化、西域文化等,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华文化。中华各民族文化,例如历史上的匈奴、鲜卑、羯、氐、羌、契丹、辽、金等民族的文化,都融汇于中国文化的血脉之中。没有这种融合,也就没有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人类历史上,多次出现过因为异族入侵而导致文化中绝的悲剧,如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因亚历山大大帝的入侵而希腊化、恺撒的占领而罗马化、阿拉伯人移入而伊斯兰化,希腊、罗马文化因日耳曼蛮族入侵耳中绝并沉睡千年。但是在中国,此类情形从未发生。唯有中国文化一种,历经数千年,持续至今而未曾中辍,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延续精神。

中国文化具有“实用—经验理性”。黄河、长江哺育的亚洲东部这片肥沃的土地,为中华先民从事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极为优越的条件。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主体——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躬耕田畴,世世代代、年复一年地从事简单再生产,成为国家服役的基本承担者。这就铸定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农业型物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独具一格的“实用—经验理性”,如重农、尚农、的社会共识等等。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农耕是财富的来源。“不耕获,未富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思想使中国文化又具有务实精神。中国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越是科学发达,人们的文化水准提高,认识能力增强的情况下,越是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在人们没有文化愚昧的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易推广与传播的,因为它不具备传播这种文化的条件。中国文化具有宗法家族色彩,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中国古史的发展脉络,不是以奴隶制的国家代替由氏族血缘纽带联系起来的宗法社会,而是由家族走向国家,以血缘纽带维系奴隶制度,形成一种“家国一体”的格局。这样,氏族社会的解体在我国完成得很不充分,因而氏族社会的宗法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残余大量积淀下来,几千年中,全社会并未长期存在如同古代印度和欧洲中世纪那样森严的等级制度,社会组织主要是在父子、君臣、夫妇之间的宗法原则指导下建立起来。在宗族内,每一个人都不被看作是独立的个体,而起码要和上下两代人发生关联,这样,父亲、自己、儿子就形成三代,这是一个以“自己”为核心的最基本的“宗族”。在宗法观念下,个人是被重重包围在群体之中的,因此,每个人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类。这样可以引申出对君臣、夫妻、长幼、朋友等等关系的一整套处理原则。中国文化具有尊君重民传统。中国的农业自然经济,是一种少有商品交换、彼此孤立的经济,在这种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极度分散的社会,需要高高在上的集权政治加以统合,以抗御外敌合自然灾害,而人格化的统合力量则来自专制君主。另一方面,农业宗法社会的正常运转,又要仰赖以农民为主体的民众的安居乐业,家国方得以保全,否则便有覆灭崩溃的危险。因此,“民为邦本”的思想传统也是农业宗法社会的必然产物。“尊君”和“重民”相反而又相成,共同构成了中

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体两翼。与集权主义相伴而生,中国农业社会培养了影响深远的政治意识,这便是“民本主义”。民本主义严格划分“治人者”与“治于人者”,它是从治人者的长治久安出发,而后才注意民众的力量和人心向背的。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及其知识分子,一方面强调“国以民为本”,另一方面又强调“民以君为主”,在他们看来,“尊君”与“重民”是统一的。

中国文化具有淡漠的宗教意识。在中国的远古时期,也产生过原始的宗教以及对天命鬼神的绝对崇拜。直到殷商,在意识形态上仍有“尊天事鬼”的特点,但是西周之后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西周人的观念中,从宗法中产生道德,而道德成为维系整个社会的根本纽带。宗法道德观念的确立,使神学独断的观念削弱以至被摆脱了。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印度文化等相区别的一个突出特点。在欧洲以及印度,宗教的神或上帝、佛,是最高的信仰,是精神的寄托。而最高的善,生活的目标,人们行为的准则,都是从宗教的神的诫命或启示而来的。在这一方面,中国文化显示了它的理性的一面,它没有把人的道德情感引导向外在的崇拜对象或莫测的境界,而是把它合理引导。

数学中文化特点 第3篇

一、为什么说数学是一种文化

首先,数学作为一种量化模式,显然是描述客观世界的,相对于认识主体而言,它具有明显的客观性,在肯定数学对象的这种“客观性”的基础上,我们确认,数学研究的对象终究不是物质世界中的真实存在,而是抽象思维的产物,它是一种人为约定的规则系统。为了描绘世界,数学家总是在发明新的描述形式,数学家实则是发明家。同时,数学家发明的量化模式,除了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应用外,同样还具有精神领域的功效(比如通常人们所说的数学观念,如推理意识、化归意识、整体意识、抽象意识、數学审美意识等)。因此从以上两方面的意义上来说,数学就是一种文化。

其次,由于研究数学的人群逐渐形成了一个“数学共同体”,按照郑毓信先生现代文化学的观点来看,数学的确是一种文化。

再次,由于数学从思维和技术等多角度地为人类文化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和技术性手段,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化同时也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因此说数学是人类文化有机的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诚如齐民友先生所言: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在过去和现在都大大地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没有现代的数学就不会有现代的文化;没有现代数学的文化是注定要衰落的。”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不同角度对数学的文化性进行的分析,我们没有理由不说数学是一种文化。

二、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的特殊性

1.数学是传播人类思想的一种重要方式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植根于人类丰富思想的沃土之中,是人类智慧和创造的结晶。数学史家的研究表明,古代数学在不同历史时期内的发展,不同民族之间的数学交流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文化传播的影响。由于数学语言系统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统一相一致的趋势,数学逐步成为一种世界语言。这一特点使数学文化超越某些文化的局限性,达到广泛和直接传播的效果。

2.数学语言是一种高级形式的语言

语言是一个社会中最重要的符号体系,它在明确和传递主观意义上的能力比任何其他符号体系都要强。数学语言源于人类自然语言,但随着数学抽象性和严密性的发展,逐步演变成相对独立的语言系统,数学语言符号化,精确化程度高,它能区别日常用语中常引起的混乱与歧义。同时数学语言又是简洁的,解析几何的创立者笛卡儿认为,代数使数学机械化了,因而使思考和运算步骤变得简单了。数学文化中使用的数学语言具有绘画与音乐那种全球性,甚至有人猜测它可能具有超越地球文化的广度,所以在探索是否有外星人存在时,发往宇宙的呼唤信息当中,就有意发出了数学符号和公式,企图求得知音。由于数学是表述宇宙的语言,若真有外星人,或许他们能听懂这种数学语言。因此,它是人类所创造语言的高级形式。

3.数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由于数学文化是一种延续的积极的、不断进步的整体,因而其基本成分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具有相对不变的意义。数学有其特殊的价值标准和发展规律,相对于整个文化环境而言,数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数学文化一经产生,便获得了其相对独立于人的意志的生命力。尽管战争、灾害等因素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它的进程,但却无法改变它的方向。而一个有利的社会环境,有效的科学组织却能加速其发展。应该看到数学文化与整个人类文化在总体上的一致性与和谐性。数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子系统。

4.数学具有高度的渗透性和无限的发展可能性

数学文化的渗透性具有内在和外显两种方式。其内在方式表现在数学的理性精神对人类思维的深刻渗透力。凭借着这种精神,人们试图回答有关人类自身存在的有关问题。数学中每一次重大的发现都给予人类思想丰富的启迪。如非欧几何改变了长期以来人们关于欧氏几何来自于人类先验综合判断的固有观念,其外显方式表现为数学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特别是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给数学的概念和方法注入了新的活力以来,开辟了许多新的研究和应用领域。数学文化发展的无限性体现在尽管有些数学家不时地宣称,他们的课题已经近乎“彻底解决了”,所有基本的结果都已得到,剩下的工作只是填补细节的问题,但事实正相反,数学问题的解决只具有相对的意义,数学作为整个人类文化的子系统具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性。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除了具有文化的某些普通特征外,还有以上独有的特征,这是其区别于其他文化形态的主要方面,也是对其本质的进一步揭示。

论大众文化的特点 第4篇

一种娱乐文化、商业文化的力量正在成为新的文化因素, 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变成全球性的共同的生活方式。它在改变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千百万人的性格, 它已经在中国创造出大众文化环境中的新的习俗, 它使我们能感受到我们在重新被塑造。我们的穿着、谈吐、身份语言, 我们对媒体的依赖, 我们对生活方式的安排, 不知不觉在适应着已经变化的一切……

在我看来, 大众文化就是以现代都市为中心, 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 以全球化的现代大众传媒 (主要是电子传媒) 为介质大批量生产, 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的、旨在使普通大众获得感性愉悦、并融入生活方式之中的日常文化形态。如通俗小说、消遣性杂志、畅销书、卡拉OK、流行歌曲和电子游戏等。

大众文化是当代通俗文化、传播文化、消费文化、商业文化的复合体。它是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后的产物, 是当代大众大规模地共同参与的当代社会文化公共空间或公共领域, 是有史以来人类广泛参与的, 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事件。它是适应着人们消遣、娱乐的感性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它不以思想性、现实性和社会性为要义, 而是以娱情性、消遣性和休闲性为指归;不是诉诸思想、认识、理解, 而是诉诸快感、直观和情趣, 带有游戏的性质。它既代表了以大众消费为中心的新的文化产业、文化工业的生产, 又是现代社会创造出来的新的生活方式。

大众文化的繁荣预示了一个新的审美时代的到来, 大众与艺术出现前所未有的贴近, 大众消费文化如同消费商品一样轻松自然, 以人文精神为价值目标的精英文化和体现为官方意识形态的主流文化受到了猛烈冲击, 世俗享乐代替了乌托邦式的精神向往。

关于当前的大众文化的特点, 说法很多, 如世俗性、娱乐性、流行性、商品性、市场性、产业性、技术性、标准性、平面性、复制性、游戏性等等。大众文化可以有许多价值、功能, 但它的最突出的目的和功能, 就是给大众即时的快乐。本文以五个方面阐述大众文化的特点:

一、大众文化是一种现代通俗文化。精英文化是由文化人创造, 供文化人和贵族阶层欣赏的文化。现代社会是一个现世化、世俗化的社会, 它的文化特色就是通俗化, 通俗歌曲、卡拉OK等成为市民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形式为人们划出一块轻松消闲的情感天地。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相比, 大众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它的世俗性、娱乐性、流行性。电视娱乐的兴起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电视不仅仅是人们的主要信息来源, 更成了人们主要的娱乐和闲暇时间的消磨方式。

二、大众文化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大众文化是最贴近日常生活的那种审美文化形态, 它从日常生活的审美中提炼出新形式, 又回归日常生活, 引发大众体验生活的乐趣, 享受生命的欢乐。现代大众的生活发生着剧烈变化, 紧张劳动之余, 人们渴求享受生命的欢乐, 体验生活的乐趣。大众艺术表现了生活剧变引起的运动感、变化感, 创造出特有的艺术方式, 受到大众的欢迎。大众文化促进了生活的审美化和审美的生活化, 使日常生活具有了一种新的意义。

三、大众文化是一种现代传播文化。大众文化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 就是与大众传媒携手并进的。先进的传播手段使文化传播从距离时空转为同步时空, 从以印刷文化为主变为以视听文化为主。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 人在电脑键盘前点击各种文化网页、文化信息时的那种空前的选择性, 自主性, 平等性, 使得精英文化的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不再存在。今天, 我们只要拥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 就能坐在家里了解世界。网络时代是一个无中心、无距离的时代, 在世界的任何角落, 只要有网络我们就与世界同步。

四、大众文化是一种消费文化。当代大众传媒的物化载体是高科技的结果, 但大众文化的价值取向却是消费时代的产物, 体现了以消费为中心的社会的结构要求。现代社会的人们不仅深深依赖以大众传媒为手段的大众文化产品的服务, 而且常常从众于大众文化提供的消费时尚、消费导向。广告成为市场促销的手段, 以至于销售也成为一种“文化事业”。广告变为大众文化的一个部分、一种延伸。在消费文化中, 人们的满足不仅为了建立社会联系或社会区别, 也是为了在消费文化影像中得到身体的审美的快乐。可以说, 大众文化就是大众消费时代的文化。

五、大众文化体现了商业文化的一切特质。什么是商业文化呢?商业文化实际上是渗透在商品流通领域中各种行业、各个过程、各类商品中的文化资源。它的商品性, 决定了在高度吸引人眼球的同时招人, 背后隐藏着利益。大众文化符合了现代生产的一般规律, 正在逐步走向产业化、技术化、商品化, 在当代社会中, 大众文化已经形成庞大的经济产业, 其产品注定要像所有商品一样受到市场导向的影响, 其发展是靠大众文化市场的需求来调节的。它也必须依据市场的需求来进行生产, 才能达到获取利润的目的。大众文化的特征是时尚、流行、迅速, 消费市场的更新造成了大众文化产品的频繁更替。产品因为“流行”、“时尚”、“前卫”而利润剧增, 因“过时”而变得高度贬值甚至毫无价值。大众文化包含的这种商业性质, 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市场的进一步扩张, 另一方面也使得大众文化日趋商业化。

生活的世俗化、文化的大众化、通俗化, 在90年代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消解着20世纪以来出现的所有崇高的、理想的、形而上的、深刻的观念、思想和神话, 直接导致人们对近的和远的所有苦难和困惑的遗忘。事实上, 90年代中国社会中的大众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新的意识形态, 它的力量在于人们在面临新的生存压力时, 必须去重新寻找和确立自己的身份。同时, 我们也必须看到, 生活的世俗化、享乐化, 文化的通俗化、平面化对于一直生活在某种统一标准和模式限制之中的中国人来说, 无疑具有解放人性的功能。这意味着, 在中国文化的上下文中, 大众文化是一把双刃剑, 它的解放人性的功能和消解理想和神话的功能同时并存。也由于这一点, 使大众文化在90年代的中国文化语境中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意义。

浅析《赤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刘爱静1闫媛媛2

(1.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08级研究生2.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学专业08级研究生河北保定071000)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混乱纷争、群雄奋起、人才辈出的一个时代, 有大量的史料和文学记录了那个时期。身为中国人的我们, 早在孩提时期就已通过连环画了解三国里的故事和人物, 而中学生的语文课本里也收录了《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这一章节, 三国故事也已拍成了大量的电影、电视剧, 我们看到过很多实力派演员去塑造形形色色的三国人物, 有一些还是相对比较成功和深入人心的, 因而会有很多先入为主的人物形象, 有人说在看《赤壁》前应该先把记忆里的印象抹去, 但我认为不必, 我觉得应该是看完之后他能让我改变对某人的看法, 才算是影片取得了成功。该片有很多可取之处, 影片的整体布景、画面截取和后期剪辑, 尤其八卦阵的展示, 是之前影视中没有呈现过的重要场景;而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出现了很大的偏差。可以对人物进行了这样一个区分, 包括:一位得到“平反”的将军;两大谋臣变喜剧人物;三位肤浅的君主四个可有可无的人这样四类人物形象。

一位得到“平反”的将军

该片最大的一个贡献是为周瑜“平反”,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为了美化演义第一男主角诸葛亮, 对周瑜的形象做了大量的扭曲贬低, 如:诸葛三气周瑜;草船借箭;赔了夫人又折兵;智激周瑜;借东风。这些事情把周瑜刻画为一个气量狭小、智勇不如诸葛的人, 但正史上周瑜却是与此相反的, 《赤壁》中依据历史人物的原貌来写, 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周瑜, 塑造了一个有勇有谋、“器量广大”、重情重义的人物形象, 并承认了他在赤壁之战中是第一功劳的地位, 相比于《三国演义》就更接近正史中的人物形象了。但梁朝伟饰演周瑜在外形存在着一些不足, 首先身高不够, 虽然他内敛的表演很适合表现性格深沉的人, 但是还是不太接近历史人物的原型。

两大谋臣变喜剧人物

关于诸葛亮没有太多需要申辩的, 只需继续展现他的足智多谋就够了, 但历史上孔明并没有参与赤壁之战, 只出使了东吴促使了孙刘联盟的形成, 而孙刘联盟的第一功臣是孙权的谋臣鲁肃, 但影片中把鲁肃和周瑜的很多台词加给了他, 使他有了更多展示才能的机会, 使人物更为饱满了, 降低了鲁肃的作用, 沦为“导游”带着诸葛亮游走于各个重要人物之间, 把所有的功劳都让给了诸葛亮, 失去了他政治家的真正身份。

在这里也不得不提到演员选择问题, 鲁肃的演员很适合他的年龄, 而且表演水平很有造诣, 比较符合人物形象。关于诸葛亮, 赤壁之战时期的孔明只有27岁, 而且应该是很有风度翩翩的, 从外形上来看让金城武来演也不是不可, 但演员本身的气质跟剧中人物的不相符, 找不到足智多谋、深谋远虑的感觉, 且片中的诸葛还有点女人的做派。

这些台词只能起到另外的一个作用, 即“搞笑”, 将两大

但是, 任意的消遣文化嬉戏不加以限制和引导的话, 又容易导致相对主义的产生。如果一切都是漂浮不定和相对的, 那我们对事物的判断就没有了标准。所以我们在一方面肯定大众文化的同时, 另一方面也要重视精英文化的位置。因为高雅文化还是代表着人类文明的最高结晶, 它们的融入对社会文化整体品位的提升具有巨大的引导作用, 况且这也符合大众文化的多元包容精神。大众艺术是当代社会的自然产物, 也遵循产业化特点的一般规律, 它最好是能和精英艺术相辅相成的发展, 各自扬长避短, 谋臣刻画为喜剧人物。诸葛亮的“略懂”、“我需要随时保持冷静”、以及给鸽子洗澡让人不由自主的发笑, 这些不仅没表现出孔明的谦虚和高明, 还极为不符合人物形象;另一位谋臣鲁肃也是笑料百出, 如:介绍诸葛亮时说“这是诸”停顿后又说“这是诸葛亮”;孙尚香摔下马, 以及在孙尚香点刘备穴道前说“坏了坏了”, 这些跟诸葛亮的台词有异曲同工的效果。这些台词的设计让人物形象大打折扣, 不易于让观众接受。

三位肤浅的君王

曹操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许劭在《魏书》说他是“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臣”, 可见他一位是极具才华和能力的领导人物, 这样一位大人物首先应该是极具威慑力的, 而张丰毅版曹操不够威严, 不能给人诚惶诚恐的感觉, 在影片一开始出现在汉献帝的大殿上时, 皇帝和大臣都表现出恐惧状, 但看张丰毅这张脸、听他说话的声音和语调, 感觉不到丝毫让人恐惧的地方, 也并不觉得他有何威严, 可以使得朝野上下人心晃晃。其次演员身上没有人物作为诗人应具有的才气, 在剧中除了他在船头朗读了一段《短歌行》, 再无任何展现人物才华的画面。而更多的是曹操整天惦记着攻陷柴桑、拿下柴桑、喝小乔煮的茶。发动一场战争竟为了一个女人, 这是何等的可笑?根本没有分清曹操不是董卓那么肤浅的人, 他是一代奸雄, 战争不是儿戏, 做任何事情都该是有伟大目标的, 这根本是偏离了人物的原型和历史的依据。

让尤勇演刘备, 就好比让他演西毒一样有创意。刘备是一个低调的人物, 只是因为皇叔的身份标榜自己名正言顺, 每次落荒而逃, 而且总是要抛妻弃子, 虽然对百姓仁德, 舍小家顾大家, 但总觉得没什么英雄气概, 不太像一个君王, 还有尤勇是演军人和正派人物出身, 外形和刘备极为不符, 更糟糕的是影片中的刘备刚死了两位妻子, 见到孙尚香时便又起了续玄之心, 实在是有损一个正面君主的形象, 让人觉得这个君主也太过肤浅了, 事业上还没有取得成就, 怎么整天想着娶老婆啊?

关于孙权, 在外形上张震还是比较接近人物的。资料记载孙权的容貌是“紫髯碧眼, 容貌甚伟, 异于常人”, 张震还是比较符合“异于常人”这四个字的, 但影片中的孙权有点懦弱、瞻前顾后、不够利落, 思想不够成熟, 有点儿肤浅, 这与历史的“少年大志, 十五而立”、27岁稳固江东、剿抚山越人、灭黄祖占夏口称霸一方的武侯的形象不符。最关键的是口音问题, 张震的普通话不标准, 带有浓重的港台口音, 听他说话总让人回到《天下无双》中那个出宫寻妹却借机谈情说爱的李隆基身上, 使得人物所承载的历史深刻性全失, 人物形象比较肤浅。

四个可有可无的人

小乔、孙尚香、赵云和关羽、张飞, 个人认为是可有可无的, 因为他们这几个所展示的内容都不必是他们也可以换做其他

满足不同层次的人们的精神需求, 这才是与当今世界多元化的浪潮合拍的。

参考文献

(1) 《解读大众文化》, 约翰·菲斯克[美]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闽南文化特点礼仪 第5篇

1、闽南文化具有传统性、连续性特征。这除了继承连绵不断的中华传统文化外,闽南文化自身的传统也是连绵不断,且不断发展。

2、闽南文化具有一体多元特征。即与中华传统文化为同一体又以闽南文化为主体,兼吸纳了南洋文化、阿拉伯文化、西方文化的某些因素等。如建筑文化中除以“宫殿式”古大厝、临街骑楼为主流建筑外,也可见到中国传统建筑、中西合璧建筑、阿拉伯式建筑、侨乡特色建筑等。

3、闽南文化具有兼容性和开拓性特征。这在宗教信仰(多种宗教)、民间信仰(多神)、建筑、戏剧、方言等等都有所反映。

4、闽南文化中的方言具有古老性独造性特征。法国语言大师马伯乐曾说过,闽南话是世界上特别古老的语言。它不仅形成历史悠久,而且还保存了中古汉语和上古汉语的许多特点,同时还保存了许多古汉语的词语。这些词语在普通话和汉语的其他方言中,有的没有,有的不用,有的少用,而在闽南话中则是基本词儿。故闽南方言被学术界称为“语言的活化石”。这在汉语诸方言中是非常突出的,也是区别汉语的重要标志之一。而闽南方言的独创性则主要表现在语言词汇、语法诸方面者有许多自己的特点。

5、闽南文化具有开放性特征。这同闽南人中多为中原汉族移民及多侨民(闽南人移居国外,外国侨民留居闽南)息息相关,也与闽南海商文化发达有密切关系。此外,闽南文化具有上承下传的双重传播性特征。即主体文化由中原传播而来,融合土着文化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闽南文化,尔后又通过移民台湾传播到台湾及通过移居国外的华侨华人传播到国外。

闽南文化的影响

文化的创造者是人,且人又是“文化最忠实、最积极、最活跃的传播者。而文化远距离的传播,有赖于人口的迁移”闽南文化的传播是通过闽南人移居国内外而传播的。国内传播达闽北、闽中、闽西、浙东南、赣东、粤东、港澳、海南及台湾。

其中移居台湾为最多,且分布广泛于台北、台东、台中、台南、高雄、桃园、苗粟、基隆、南投、屏东、彰化、花莲、嘉文、宜兰、云林、新竹、澎湖等绝大部分地区,而均有闽南人在那里一代代休养生息。已知从唐代始,先辈移居台湾,不仅带去方言,也带去闽南人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民间信仰、民间艺术、民居建筑等等,并代代传承、发展和创新。但发展迄今,仍语言相同,生活习惯、民俗风情、宗教信仰、民间信仰、民间艺术、民居建筑也仍相同或近同。

从现有台湾人口中讲闽南话的就多达1700万人,表明闽南话在台湾是其主要语种,由此可窥见闽南文化与台湾文化教育几近相同。而国外传播则达世界各地,堪称世界各地都要找到闽南籍华侨(居多)华裔人群的足迹。

移居国外的闽南籍华侨、华人(指入居住国外籍者)有数百万之多,其中称居东南亚诸国最多。华侨、华人先辈不仅带去闽南方言,而且也把闽南的民俗风情、民间信仰、民间艺术传播到居住国闽南人社区,并一代代传承、渲变和发展。迄今侨居于世界各国的华侨、华人已多达近1400万人,分布于近百所国家和地区,由此可窥见闽南文化在国外传播广泛之一。

百家宴由来

文化特点 第6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冲突;特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8-0112-02

一、文化冲突与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关系

随着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深入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逐渐加深,民族之间、文化之间的交融与联系奠定了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基础。但是,在文化交际的同时,沟通了解的不畅造成的误会和冲突也随之而来。文化之间的冲突主要体现在不同文化群体之间意识的差异性、语言表达的不确定性和交际方法的隔阂性[1]。因此,在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过程中,分析文化冲突的特点,并以此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着现实意义。

(一)文化冲突的分类

跨文化意识是汉维(Hanvey,1979)提出的概念,指理解和承认人类具有各自创造其独特文化的基本能力,不同民族的文化,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存在差异[2]。跨文化意识分成四个层次:第一层次,通过旅游、杂志、教科书等对浅层的文化现象有直观了解,但只是表面。第二层次,通过某种文化冲突了解到与自己文化明显不同的现象,但仍无法以自己文化的模式获得理解。第三层次,进入理性分析阶段,认识到居留国文化虽与自己的文化差别悬殊,却有异曲同工之处。第四层次,通过对居留国文化的亲身深入体验,开始熟悉该文化,达到理解甚至认同的程度。

在各个文化群体交流的同时,文化当中的共性元素为跨文化交际奠定了基础,但是相异的元素就为交流制造了障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冲突:

第一,隐私方面的冲突。在东西方的文化内涵中,对待隐私的概念不同,交际的过程中体现的语言特点也不同。中国文化中的热情和寒暄往往对私人的信息作为拉近彼此距离的话题,所以不介意透露自己的隐私。但是,西方对此则视为隐私,不愿意透露给别人,更不愿意让别人干涉。

第二,客套语方面的冲突。在中国文化中,对于别人的赞赏和羡慕,给予的回答往往是谦虚和客套,认为做得不够好,还应该加强之类的表达。但是,西方对于此则是满心欢喜,对于别人的赞美通常的回答是“Thank you”,丝毫没有谦虚之意。

第三,餐饮礼仪方面的冲突。吃饭就餐时,中国餐饮文化中的传统是一大桌菜,主任和客人推杯换盏,这是礼仪之邦的传统,对于好客的国人从来没有满桌的酒宴最后空盘子的尴尬。但是,这种“礼仪”太过奢侈,因此,西方的餐桌上从来都是自助餐,吃的多少取决于用餐人的实际情况。

(二)文化冲突对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影响

当文化冲突产生以后,在跨文化交际的领域中就要寻找有效的途径解决这种冲突,从而让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得以继续。在跨文化交际的教学过程中,就是要不断寻求最佳方法,以适应在异国他乡不同文化氛围中的环境。所以,文化冲突是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学中解决的问题所在。

二、跨文化交际教学中文化冲突的特点

文化是一个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点元素的集合,通过人们的思想、语言、交流体现的意识特点,贯穿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各种民族文化的差异也随着历史、思维、交际逐渐体现出来[3]。

(一)思维意识决定文化冲突

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决定着民族文化中人们的日常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到底是否符合本民族的思维意识。往往一种思维一旦形成定势就很难改变,同时也成为该种文化衡量的标准。例如,中国文化中,往往忽视个人的特点,不讲究“个性”。将有想法、有特点的人或者思想视为不入主流。西方则强调个性化发展,把没有观点随波逐流的思维意识视为“难以理解”。

(二)历史背景影响文化冲突

每一种文化都有着自己的历史。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形成了自己本民族固有的文化习俗、宗教戒律、道德标准、语言表达[4]。因此,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不了解历史很难进行语言沟通,更难以了解文化体系。例如,在中西文化体系中,历史的观点向来不同,在中国的历史中,封建制度形成的历史文化是君主制度,“君君、臣臣”“三从、四德”这些与历史的进程不可分割,对人们的影响相应地就会反射到文化中。而西方的历史进程反映的是“上帝造人”、“人人生而平等”、“自由、民主”。诸如此类的历史进程对文化的影响制约着人们的文化交际,因此而产生的文化冲突势必会影响到语言的交流。

(三)交际手段制约文化冲突

在跨文化交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文化冲突的各个阶段的特点,以此来调节各个阶段的文化特质。因为,在语言学习的各个阶段交际特点各不相同。初级阶段的交际,集中在语言的使用上,交际者过于集中语言的使用,如何进行有效的交际,达到领会语言的实际应用价值。中级阶段的交际,交际者会对文化现象感兴趣,体会语言交际中出现的文化常识,对文化热点加深了解。高级阶段的交际,交际者会进一步深入学习掌握历史文化、习俗文化、思维意识文化、政治文化等。

三、跨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的教学

学习一门语言,不仅要学习语言如何使用,更要了解目的语的文化内涵,进行文化之间的互通和互译,这样才能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从理论上讲,语言的使用者不但要认识语言的符号体系,还要注重语言符号背后的文化走向,设想一个语言的使用者,不了解文化内涵的前提下只单纯地应用语言符号,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就会误会频发,冲突连连。所以,在跨文化交际的教学中要把跨文化意识应用到教学中,解决这类文化冲突所造成的误会。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训练,就要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的能力,加强跨文化意识。所谓语言交际文化,可以理解为隐含在语言系统中,反映一个民族价值观念、是非标准、社会习俗、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等,跟语言理论和语言使用密切相关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因素[5]。

(一)跨文化意识是解决文化冲突的手段

跨文化意识是一种交际前的准备意识,是一种交际的过程意识,也是平时进行跨文化学习的意识。要想在交际过程中避免文化冲突,形成跨文化意识并非易事。首先,对要具备尊重当地人文化的意识;其次,深入该种文化进行生产生活,取得他人的尊重;最后融入到该种文化中,达到文化相通,感情相容的地步和程度。

(二)跨文化意识符合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发展趋势

在跨文化交际教学过程中,只有具备跨文化意识,才能进行有效交际。如今,全球信息高度发达的背景下,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融合日渐加深。要想在各个民族文化之间进行有效交际,避免文化冲突,跨文化意识必不可少。因此,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符合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发展趋势,有利于跨文化交际教学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盛炎.语言教学原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35-39.

[2]陈中.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M].北京:北京语文大出版社,1999:12.

[3]刘芝琳.王瑞芝.外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传授的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2):56.

[4]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国家教委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查办公室,1996:78-81.

全面正确理解文化的特点 第7篇

“文化”一词在人类发展过程中被赋予多个定义。从广义上说, 人类有意识参与的一切创造活动及其成果 (包括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均为文化。文化就是人的非生理部分的总和, 即除了人的生理本能之外的所有要素。这种广义的“文化”同“文明”的含义相近。从狭义上说, 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类受教育的程度。

现行思想政治课“文化生活”这一章节中使用的文化概念, 介于上述两个观点之间, 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三个组成部分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政治文明) 中的文化, 是相对于经济和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 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又包括自然科学、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区别, 有其鲜明的特点。

1.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如原始森林、河流山川以及未经人们任何雕刻的石块, 都不能称为文化。文化是人类实践的产物, 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任何社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 没有文化就没有社会。

2.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而是后天形成的。

(1) 文化素养的形成。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 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后天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 特别是通过参加各种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先天遗传的本能, 如刚刚分娩的婴儿的啼哭、笑等, 不是文化, 后天学会的作为表达情感的哭或笑才能成为文化。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每个人在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过程中, 无不受到文化的深刻影响, 人是文化的受体。

(2) 文化素养的表现。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人们的文化素养总是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言行、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等体现出来。同在一辆公交车上, 有稚气未脱的小学生给身旁年迈的老人让座, 而貌似很有文化的西装革履的男青年却对站立在身旁的老人视而不见, 甚至还嘴吐烟雾, 在“禁止吸烟”的公交车内逍遥自在, 自得其乐。这无不折射出这位小学生比男青年更有文化素养。我们观察人们的社会行为, 便可以从中透视出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3. 文化必须以物质为载体。

社会文化和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社会文化和精神产品是通过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表现出来的。一个时代的文化, 无不表现在这一时代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 甚至表现在这一时代的雕塑、建筑、时装等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中, 这些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形式, 人们看得见、摸得着和感知得到, 这一切便是社会文化和精神产品的物质载体。而这些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 也无不记载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给社会发展和变迁烙上深刻的印迹。因此, 人们阅读书籍, 欣赏艺术作品, 参观历史文物, 都可以看到历史上的和现实中的文化, 认识并深刻地感受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现象, 只有依托物质, 以物质为载体, 文化才能传承和发展。

4. 文化对个人素养的形成有“教化”的作用。

在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价值观念、思想信仰以及与此相一致的各种行为规范, 对社会成员思想的教育、感化和行为的规范, 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它能促使人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这便是文化对个人素养形成具有教化功能和意义的具体表现。

文化对个人素养形成的教化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思想、信仰和价值观念的教化。其途径是:文化环境给人们提供了关于对与错、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等一系列判断标准。这些标准通过教育, 内化为人们的正义感、审美感、羞耻感等一系列思想观念, 结果是制约人的行为。

(2) 社会角色意识的教化。其途径是:文化环境通过特有的规范体系, 使人们认识到特定的环境中所应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从而形成人的社会角色意识。结果是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要协调一致。

略论隋唐文化的主要特点 第8篇

一、隋唐文化成就拾零

隋唐诗歌文学是隋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被后世铭记较多的隋唐文化繁荣的表征之一。特别是唐朝, 可谓中国古代诗歌最辉煌的时代。流传至今的唐诗数量达到惊人的5万首, 诸如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隐、王勃等唐朝诗人的名字响彻古今, 享誉大江南北。

隋唐也是中国佛教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 它承接两汉, 开启了后世一千多年佛教扎根中国文化内核的序幕。经书的传诵和佛教石窟艺术的兴盛是隋唐佛教文化发展的两个重要标志。其中我国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制品就是于868年完成的佛家经典《金刚经》。丝绸之路上的敦煌莫高窟是一部直观的中国石窟艺术编年史, 它保存了大量隋唐时期的佛像雕塑遗迹。隋代佛像表现出南北朝佛像雕塑向唐朝过渡的特点。唐朝佛像雕塑面相慈爱、温和、庄严, 体态丰满, 已经完全将天竺人的外貌特征汉化为自己的民族特色。此外, 敦煌壁画也刻画出了隋唐社会文化生机勃勃的场景。

隋唐建筑文化是有关隋唐文化文献中较少提及的部分, 但这并不能遮掩隋唐建筑文化的高超水平。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即是出自隋朝李春的设计。赵州桥的建成说明当时隋朝的建筑水平已经非常成熟。还有隋唐时期的城市建设以及宫殿建筑, 它们气势磅礴、雄浑华美。例如古都西安、大明宫含元殿等, 至今都可从中窥看隋唐建筑艺术之美和建筑文化之兴。总之, 隋唐文化中有关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科技等等文化成就和表征的文字记录浩如烟海, 如繁星点点, 闪耀古今[1]25。

二、隋唐文化的主要特点

第一, 隋唐文化是多元化、多样性地域文化交融的产物。隋唐文化显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特色, 这与隋唐时期各地文化的融合密不可分。南北朝末期, 国家分裂, 战争连年, 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各民族以各自独特的生活方式存在于中华大地上, 他们有各自不同的语言、习俗和文化。例如, 由于西部边塞地区常年大风扬沙, 土地贫瘠, 恶劣的生存环境使得生活在那里的居民性格豪迈、粗犷, 他们对于大漠、落日、孤烟、古道等孤寂、苍凉景象情有独钟, 并能够在现实的孤寂与苍凉中寻找到对生活的豁达和坚持。于是, 这一地区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苍劲雄浑、粗犷质朴的风格。而江南地区地理环境优越, 并受当地政治、学术氛围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江南文化表现出婉约、清秀、明朗、俊逸的风格。这一风格对于隋唐文化的发展趋势有着深刻影响。例如隋文帝在礼乐方面采纳多种文化形式, 注重各地文化的交流与交融, 因此, 文化的地域性融合在隋朝有了生根发芽的土壤, 一种突破界限与束缚的多元文化格局产生了。唐朝时期, 由于政治经济的稳定与强盛, 文化资源更加丰富, 地域的局限性对于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小, 加上来往于各地的商人和文人活动频繁, 更有助于各地文化的传播, 使得地域间文化融合的宽度和深度都得到进一步提升。隋唐文化在不受地域限制的情况下更显繁荣之势, 其兼容并蓄、多样性与多元性并存的特点是地域文化交融的结果。

第二, 胡化倾向。隋唐文化在融合地域与民族文化基础上逐渐显现出胡化的倾向。因此, 胡化也是隋唐文化的主要特点之一。隋唐文化呈现胡化倾向与民族文化融合和统治阶级推行的民族文化融合政策密不可分, 也与部分隋唐统治者和鲜卑族有亲缘关系有关。如隋文帝父亲是鲜卑贵族, 其妻独孤氏也是鲜卑族人。唐代李氏皇帝也有鲜卑族血统。因此, 唐太宗认为, 作为统治阶级, 对待汉族与少数民族应一视同仁。同时, 他也大力推行胡汉民族融合政策。东突厥被唐灭后, 近万家东突厥将领举家迁往长安。在唐朝政府部门中还有不少突厥、鲜卑族等少数民族官员。因此, 隋唐统治阶级对民族融合的支持政策为隋唐文化胡化奠定了深厚的社会根基。隋唐文化胡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婚恋观念和习俗受到影响。在鲜卑族和突厥的影响下, 隋唐时期封建传统的贞节观念受到挑战, 妇女的贞节观念淡薄, 改嫁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除了观念上的变化, 婚礼习俗也受到鲜卑族影响, 婚礼经常选择在户外举行。其次, 饮食习惯发生变化。隋唐时期人们饮食结构受到胡人影响, 喜欢吃以面粉为主要原料的“胡饼”, 喜欢饮用西域葡萄酒, 而且在当时的长安还有许多由胡人开设的酒铺。再次, 衣着服饰的胡化。隋唐时期的人们喜欢模仿胡人穿衣戴帽, 他们偏好穿贴身紧窄且活动便利的胡服, 戴顶部略尖的胡帽。这些形象在部分陪葬墓穴的壁画中依稀可见。最后, 音律、舞蹈的胡化。隋朝的《九部乐》以及唐朝的《十部乐》中的大部分乐章都来自西域, 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情及地域特色。当时宫廷中臣子和宫女都学习跳胡舞, 杨贵妃也擅长胡舞。由此可见, 隋唐文化的胡化特征非常明显, 西域文化对于隋唐文化的影响也由此可见一斑。

尽管如此, 华夏文明在隋唐时期并未显出颓废之势, 而是愈加灿烂辉煌。这主要源于以下两点:其一, 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是相互渗透的, 汉人着胡服, 胡人也喜爱着汉服, 因而在文化的交融与渗透过程中, 胡文化也成为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二, 儒家文化在华夏文化与胡文化的交融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在胡文化对中原地区产生影响的时候, 儒学也对西域胡人的思想意识形态产生了重要影响。胡人效仿汉人在西域兴办学校, 传授孔孟之道。在中原地区与汉人杂居的胡人也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逐步被汉化。总而言之, 隋唐时期的文化虽然呈现出明显的胡化趋势, 但华夏文明并未被取而代之, 而是在与西域文化融合的基础上大放异彩。

第三, 儒、释、道文化鼎盛发展。隋唐时期的宗教文化在中国古代史上显得尤为繁盛, 这与统治阶级在对待宗教问题上推行开放政策、创造宽松的宗教环境有关。繁荣发展的儒、释、道文化中:首先, 儒家文化兴盛。儒家文化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算宗教文化, 但由于其文化思想理念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因此, 至隋唐时期, 儒家文化已发展得较为成熟, 并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当时人们已经将儒家文化视为宗教加以信奉。隋唐时期的统治者对于儒家文化在治国兴邦方面的作用予以肯定, 因此对儒家文化也相当重视。唐朝统治者还在学堂专门开设传授儒家文化的课程以推广儒家文化, 促进儒学在隋唐时期的发展与兴盛。其次, 佛教文化盛极一时。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原地区, 在隋唐时期达到鼎盛。这一时期, 统治者大增僧侣数量, 并在各地大兴土木修建寺庙。645年, 玄奘由印度回到长安, 翻译的经书数量和种类极大增加, 这无疑对佛教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 佛教中各宗派的成立与发展也是佛教文化在隋唐时期兴盛的重要表现。最后, 道教文化繁荣。道教文化在隋唐时期也有极大发展。从隋文帝到唐高祖都推崇道教文化。隋文帝修葺道教圣地。唐太宗规定道士的地位高于僧侣。唐玄宗则亲自为《老子》添加注释。统治者对于道教的推崇使得道教文化在隋唐时期呈现出繁荣景象[2]19。

上述隋唐文化成就及其特点的形成, 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第一, 国家长期统一为繁荣文化的孕育与积淀提供了安稳的社会大环境;第二, 生产力水平空前提高, 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当时世界范围内均是首屈一指, 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创造了雄厚的物质条件;第三, 封建社会制度经过近千年的发展与完善在隋唐时期达到鼎盛, 为封建文化的兴盛给予了充分的制度保障。总而言之, 隋唐文化是我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巅峰阶段, 其繁荣昌盛的历史至今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仍具有宝贵的借鉴价值[3]24。

参考文献

[1]张云鹏.盛唐气象[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2.

[2]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2.

简析清代玉石文化的特点 第9篇

一、翡翠占据玉石文化的主流

总的来说清代以前的玉的种类主要是以和田白玉为主,当然各地方也有自己的地方杂玉,这些地方杂玉因为只是被少数人所喜好,并没有普及性,因此实际上主要是和田白玉为主。所谓的和田白玉就是产自新疆和田地区的一种玉种,以白色为主,温润如羊脂的,被称为羊脂玉,是白玉当中的最好的种类,除此之外还有和田碧玉、和田青玉等。但是到了清代,和田玉基本上被开发的差不多了,有价值的原石已经很少。而此时由明朝时期发现开发的缅甸玉又称为翡翠的玉石开始兴起,可以说在清朝上至帝王百官、下到黎民百姓都对翡翠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喜爱,其贵重程度甚至超过了流传百世的和田白玉,称为天下珍宝。这可以说是清代玉石文化发展的一个重大的变化,是一个最突出的特点。翡翠的兴起与统治者的喜好可以说是密切相关,好的翡翠品种是一种玻璃光泽的玉石品种,表面光滑明亮,非常惹人注目,这与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可以说是相吻合的,象征和高洁、高尚,而明绿色的颜色也给人一种勃勃生机的感觉,而满族作为来自北方的统治者,他们对绿色有着天然的喜好,因此翡翠受到统治者的喜爱,在统治者的影响下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都将佩戴翡翠作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二、玉石加工技术达到了顶峰

在清代我国的玉石加工技术可以说达到了顶峰,并且在加工当中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效地结合起来,赋予了玉石更多的文化内涵。这一点可以从清代故宫当中玉石藏品中可以看出来,为了替皇家制作玉石作品,清代在宫廷专门设置了造办处,主要负责皇家用品的制造,其中玉石制作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故宫藏品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精美绝伦的玉石藏品。最著名的莫过于藏于台湾故宫的“翡翠白菜”,翡翠白菜是依照翡翠顺势而为,根据它的颜色雕成一个栩栩如生的翡翠白菜,玉白菜由一块半白半绿的翠玉为原材料,绿色的部分雕成菜叶,白色部分雕成菜帮,看上去是鲜活欲滴、精美绝伦,它是清代玉石文化的顶峰之作,也是台北故宫的展馆之宝。从清代玉石加工来看,主要呈现了以下特点:

第一,大件作品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借助于自己的权利,从缅甸、和田购置了很多大件羊脂玉、翡翠原石,借助于造办处的精美做工,做了大量的玉石摆件,除了前面提的翡翠白菜之外,还有翡翠蝈蝈菜、康熙玉如意等等,大件的摆件在明清之前是很少见的。

第二,在内容上都是吉祥用于,无论是如意、还是白菜,他们都有很吉祥的寓意,比方说如意代表的是吉祥如意的意思,白菜代表着生财的意思。而在雕刻上的一些山水雕还加入了很多传统文化典故,如五子登科、百鸟朝凤等等,这些都是文人所喜爱的作品。

第三,雕工复杂,碾磨细致。清代玉器大量运用了浮雕、圆雕、镂空雕等多种工艺组合。在雕工上花叶纹以剔地阳纹技法在器表起之花纹,即雕刻时先琢平底子,再浅浮雕纹饰,形成凹凸的视觉反差,增强了玉的文化表现效果,并且要磨去琢痕,碾琢极细,做工极为细致,即使现代工比之也远远不足。

三、皇家与民间玉石制作共同发展

清代的玉石制作主要以造办处和苏扬州工为主,可以说二者形成了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趋势。在宫廷玉的制造受到清代宫廷画艺术的影响,其具有明显的做工严谨、一丝不苟的特征,精雕细琢、如雕似画中大量运用了抛光技术,将玉石的温润晶莹之美完全释放出来。总的来说清代前期还是比较重视白玉的,尤其是羊脂白玉,这是宫廷制造玉的主要材料,到了乾嘉以后,翡翠开始占据玉石文化的上流地位,所以故宫的藏品来看,白玉要占绝大多数,故宫大部分如意都是白玉做的。在造办处的作品当中,呈现出浓郁的山水文化特征,将山水田园之美融入了大件的玉石制作当中,在很多玉器制作当中还融入其他艺术的技法,如山水写意画、青铜器花纹等等。而在民间玉石制作当中,主要是是两江玉器最多和最为精美,在这其中杭州工和扬州工最具代表性,杭州工的玉器精致秀媚,与造办处的风格基本一致,但主要是以小件作品为主。而扬州工突破了造办处和杭州工的风格,所制作的玉器可以说是浩方劲健、大气磅礴,因此后来扬州工也开始承担皇家玉器制作任务,制作了大量的几千斤甚至上万斤重的特大件玉器,最为有名的就是《大禹治水图玉山》,这块重万斤的和阗青玉先在宫廷造办处按前、后、左、右四个面的画样做初步加工,并用蜡塑出了玉山的式样,然后一起发往扬州,由当地玉工精雕细琢而成,是中国民间玉石雕刻的巅峰之作,也是清宫玉器之王。

除了上述特点之外,清代玉器加工当中还大量地吸收了外来艺术的影响,并加以柔和变通,使玉器加工技术更加纯熟,所制作的玉器装饰性极强,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摘要:玉石文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 早在石器时代人们就注意到玉石的魅力。而清代是我国玉石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 由于康乾时期皇帝对玉石的喜爱, 玉石文化在我国发展到了一个无与伦比的时代, 在这一时期玉石文化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本文主要根据已有的研究资料阐述了自己对玉石文化的认识, 探讨清代玉石文化的特点, 通过研究推动我国玉石文化的发展, 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关键词:清代,玉石文化,特点

参考文献

[1]、王铭铭.“君子比德于玉”[J].西北民族研究.2006 (02)

[2]、陈洪波.从玉器纹饰看良渚文化宗教信仰中的两类因素[J].南方文物.2006 (01)

文化产业结构特点研究 第10篇

文化产业结构是指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反映着一定社会文化关系的文化再生产过程中文化产业间的相互联系和比例关系。 (1) 从这一概念可以看出, 文化产业结构是一个历史的产物, 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 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 是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产物, 并且会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而发生演变。其次, 文化产业结构不单是一个经济学概念, “同时它是一定社会制度的文化反映, 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文化反映。” (2) 表现出了文化产业结构的经济与文化的双重属性。其三, 它是一种社会文化关系结构, 也即是一定的文化生产力所展现的一定秩序性和关联性。这种社会文化关系是通过文化产业这种文化再生产过程体现出来的。文化转化成文化产业是这种文化再生产过程, 文化产业结构受固有的文化结构的影响。其四, 体现的是“文化产业间的相互联系和比例关系”, 只考虑文化产业内部各行业的相互关系。但是“文化产业结构是一个立体的结构系统, 具有多层次交织共生的特征。它既包括文化再生产过程中大类产业间的关系, 也包括某一产业内部细分的专业产品生产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 (3) 而杨吉华在对此概念进行界定时, 则只关注文化产业结构在经济层面的含义, 他认为文化产业结构既指文化产业在宏观产业结构和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比重。同时还包含文化产业内部各行业的比例关系。 (4)

文化产业结构除了表现经济层面丰富的内涵之外, 还可以从中解读出反映在经济层面之后的更加深刻的文化及政治意味。也就是说, 文化产业结构并不单单是现存文化行业的经济组合, 而是通过它表征了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变动, 而文化变动又隐藏着社会阶层的权利和利益关系。它既反映了一定背景下文化商品的市场化水平, 也揭示了“人们文化消费需求的主体差异, 以及由这种差异所反映出来的主体社会身份和文化权利的差异。” (5) 由于文化产业结构与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文化消费行为间存在文化权力结构的对应关系, 而这种对应关系又传递出人与人之间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关系, 因此可以说, 文化产业结构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延伸, 展示了一种政治经济学关系。究其原因是因为, 文化资源的主要掌握者———政府拥有对社会资源的绝对分配权, 文化产业结构正是以一种社会资源的存在方式而存在的, 它的产生及演变过程正是不同时期的权利掌握者对以往的历史文化及其它社会资源按其利益集团化的方式分配的结果。在这种意义上来看文化产业结构和其它产业结构就有了明显的不同, 它主要受社会因素的制约, 而其它产业结构更多受自然条件的束缚。

在我国, 由于文化产业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文化事业单位, 文化产业的政府行政化管理意味更浓, 文化产业结构的形成更多的反映出政府从文化的意识形态管理需要出发, 对文化产业资源配置的一种权力安排与部署。

二.文化产业结构的特点

1、等级性

文化产业结构的等级性是由文化产业的文化属性决定的, 而文化的意识形态性必然影响到文化再生产的文化产业的, 但是不同的文化产业部类所具有的或传播意识形态的强弱是很不一样的, 所以国家基于文化安全的考虑势必要对文化产业不同部类的重要性作“共同而有区分”的认识和判断。在我国, 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产业一直处于严格的管控之中, 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很难获得市场准入, 由此形成了文化产业不同部类间文化权利资源的等级性分配, 这种文化资源权利分配的结果是直接导致不同文化产业门类发展能力的差异。由此也就形成了各文化产业部类在整个文化产业中权重的不同, 久而久之, 权重大的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而被压抑的则逐渐萧条, 这也是当前我国部分文化产业门类独大、文化产业整体畸形发展的部分原因。

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认为产业价值链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垂直供应链和横向协作链。垂直供应链可划分为上、中、下游关系, 横向协作链则是产业的服务和配套。每一种文化产业门类均包含了这两种价值链关系, 但是在这种横向和垂直关系相互交织的关系网中, 总会有一个核心的交织点, 那即是具有较长、较广价值链的核心产业, 也是这里所谓的等级性较高的文化产业门类, 而以较高等级性文化产业门类为中心的相关产业门类则属于较低等级性的产业门类。同时, 那些不具有生长较长产业链条的文化产业门类也可归于等级性较低的文化产业门类。以等级性较高的电影产业为例, 电影产业垂直供应链包括前期剧本的创作、版权的交易、前期的策划等, 中期包括电影制作的所有方面, 后期包括流通发行过程涉及的相关方面, 有产品的推广和发行等。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延伸出相关的产品, 比如与该作品相关的音像制品、各种类型的图书出版、相关的版权交易等。而电影产业横向协作的价值链则出现在垂直供应链的每一个阶段上, 前期涉及电影制作相关设备的生产、加工行业, 各种类型电影人员的培训行业等, 中期有制作过程中的场地提供及相关的道具生产行业、配套的服务行业、作品加工行业等, 后期包括与推广该作品所涉及的多种平台及服务、与电影放映相关的设备生产及服务行业、由电影作品延伸出来的生产加工音像、图书等制品的的相关产业等。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 电影产业是具有较高产业链价值的文化产业门类, 也即是处于文化产业结构的较高等级, 而以它为基础生长起来的相关产业门类则产业价值链相对较低, 也即是处于文化产业结构的较低等级。

但是, 文化产业结构的等级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原先处于较高等级的部类也会向较低等级滑落, 相反亦然。比如,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 网上传播成为重要的传播途径, 以前被划为外围层的网络文化服务就逐渐进入到核心层, 成为国家重点关注和发展的文化产业部类。同时对文化产业链的重新认识, 致使文化产业相关层的地位也有了变化。

2、变动性

文化产业结构的变动性指文化产业与其它产业, 以及文化产业内部之间的联系及比例关系的运动性。产业结构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变化而调整和丰富的。文化产业结构作为产业结构的一部分也不例外。首先文化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日益提升。2004年国家统计局发布《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 正式从统计的角度确立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内涵, 开始有了文化产业统计数据, 2004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440亿元, 而2006年, 此数字就达到了5123亿元, 占GDP比重也由2004年的2.15%上升到2006年的2.45%, 2007年占GDP的比重更是达到2.6%。

其次文化产业内部不同部类随着生产力及生产关系的变化而不断演进。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 以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数字技术等为主的高新技术革命, 极大地推动了文化产业结构的演变。其表现有三个方面, 一是高新技术导致新的文化产业门类的不断产生, 以互联网为主的一系列文化产业形态, 如网络游戏业、博客、播客、微视频等。二是高新技术促使传统文化产业门类向高级化发展, 如传统的模拟信号电视向数字电视、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移动电视等运动。三是高新技术使原来独立的文化产业门类逐渐走向融合, 形成新的产业门类, 如传统独立的广播、电视、游戏、动漫、出版业等多种媒体融合, 产生了新的文化产业类型---新媒体产业 (主要包含虚拟社区、电子邮件、聊天室、搜索引擎、门户网站等) 。

但是, 文化产业结构的变动性, 不是说它是任意的, 而是遵循一定的产业发展规律的。究其原因, 是因为文化产业结构的系统性决定了系统内各要素的相互关联能够束缚子系统的运行, 使系统在总体上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在产业内部, 有相应的行业经过发展成为主导产业门类, 由此带动相关的其它门类, 随着其它门类的崛起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 原来的主导产业逐渐衰落, 新的主导产业门类崛起, 又带动相关的产业, 周而复始。就文化产业整体及文化产业内部各行业来说, 它也都会经历诞生、起步、高速增长、成熟以及衰退等发展阶段, 有着和其他产业一样的周期性。

3、系统性

产业结构体系中的各种单位相互间紧密联系、彼此依存, 组成一个系统。产业结构可以分为不同的层级单位, 以三次产业分类法为例, 最高层级为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 而在一、二、三产业之下又分别包含不同的次级产业门类。以第三产业为例:第三产业包含流通和服务两大类, 其中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业、饮食、物资供销和仓储等业。服务部门又可分为三类, 其一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 包括金融、保险、地质普查、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旅游、咨询信息服务和各类技术服务等业。其二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 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等业。其三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 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低一级的层次单位组成高一级的层次单位, 最后组成产业结构的整个复杂系统。文化产业作为整个产业结构体系靠中间位置的一级, 其上位于整个产业系统的第三产业之中, 在第三产业系统中, 又位于服务部门的子系统之中。同时, 文化产业本身除了与整个产业形成一个系统之外, 它本身也是一个自足的系统, 在文化产业本身的系统之中, 其下又有不同的层级体系。文化产业结构就是各个单位在不同层和级上构成的一个系统的层级装置, 在这个层级装置中, 各个层级呈现出这样的特点, 那就是层次的数量逐层增多, 从有限到无穷。

皮亚杰在论述结构的整体性时说“一个结构是由若干个成分所组成的;但是这些成分是服从于能说明体系之成为体系特点的一些规律的。这些所谓组成规律, 并不能还原为一些简单相加的联合关系, 这些规律把不同于各种成分所有的种种性质的整体性质赋予作为全体的全体。” (6) 产业结构是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重要子系统, 而第三产业则是产业结构新兴的重要亚系统, 在第三产业内部, 文化产业作为一个全新的重要增长极, 在第三产业系统内部是一个支撑性的亚子系统要素, 在文化产业系统内部, 又由不同的部类行业等更小的系统要素组成。文化产业结构的系统性决定了系统内部的各个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 这种关系决定了文化产业结构系统整体功能大于各组成要素单个功能之和。同时, 系统性决定了层次性, 文化产业结构的层次性要求处于较低层级的子系统应当始终围绕较高层级的母系统目标运行, 在考虑系统的整体性的前提下, 不断推进文化产业结构的各个方面向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方面前行, 以期从各个较小的层级渐进实现整个产业目标的实现。

4、意识形态性

由于文化产业本身不仅是一种经济产业, 更是一种以具有强烈意识形态特性为客体的文化作为其表达对像的产业形态。基于此, 文化产业结构就表现出一种文化存在结构形态, 是一定的社会制度的文化反映, 表现出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由于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 决定了国家意识形态在文化产业制度和政策上的取向性, 这种取向性直接影响到文化产业结构的每一个层次。同时, 我国的文化产业脱胎于政府严格管理的事业单位, 是计划经济体系下政府根据文化的意识形态的不同表现形态及重要性而划分的文化产业类别, 比如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业、文化艺术创作、休闲娱乐业等。在《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中, 把文化产业划分为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 通过对每层具体文化产业门类的考察, 不难发现这种划分除了产业经济学上的意义外, 更多的反映了相关门类意识形态的强弱, 在此基础上, 文化资源分配上的差异表达出权力的差异。

因此, 可以说文化产业结构是现存一切文化关系的制度性反映与总和。它反映了人们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和制度文化的背景下文化消费的主体差异, 这种差异进一步反映出主体社会身份和文化权利的差异。“由于文化产业的存在形态与文化消费主体的消费行为之间存在着文化权利结构上的对应关系, 而这种关系又反映着不同主体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 以及由这种关系决定的不同的社会关系, 因而文化产业结构是人的社会关系延伸。” (7) 文化产业结构作为一种社会资源的存在方式, 受到政府掌握的资源分配权的制约, 政府对资源的分配首先考虑的是对其统治的影响, 基于此, 位于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具有浓烈意识形态意味的相关产业门类就成了政府强力控制的部类, 当然也是具有文化资源分配优势权的部类。这就使得文化产业结构不仅具有一般产业结构的意义, 更具有政治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惠林.文化产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84.

[2]胡惠林.文化产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84.

[3]胡惠林.文化产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254.

[4]杨吉华.文化产业政策研究[D].中央党校2007年博士论文, 第32页

[5]胡惠林.论文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制度创新[J].思想战线, 2003, (4) .

[6]皮亚杰.结构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7:2.

文化管理的控制方式与特点 第11篇

摘要:文化管理是指管理者采用组织文化指导组织成员的思想和行为的方式和过程,是一种柔性的、内化的控制方式。它以“观念人”假设为理论基础,主张建立紧凑、高效、灵活、快速、富有弹性的管理组织,强调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注重文化的自觉积累及其对管理的持续支持。

关键词:文化管理;文化控制

文化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思想、管理学说和管理模式,是指管理者采用组织文化指导组织成员的行为的理念、方式和过程,而并非是对文化事业以及文化工作的管理,正如“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提出的“科学管理”并不是指对科学事业和科学工作的管理一样。它是管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一种新理论和新模式。不管是把管理分为古典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管理、管理丛林和文化管理四个阶段,还是分为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三个阶段,它都是管理的高级阶段。它从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人手,以文化引导为根本手段,通过组织文化培育、管理文化模式的推进,将组织的价值观灌输到组织成员的思想意识中,培养组织的共同情感,为组织成员提供宽松的发展空间,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工作热情、创造力和自觉行为,实现超越制度管理的飞跃(应焕红,2000)。

文化管理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一种管理思想和思潮(Hammer M,1993),它有别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是以人为本位,以价值观为核心,以文化执行力为驱动的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二是一种管理理论,主要研究如何运用和建设有特色的文化进行管理的理论体系(高立胜,1991)。它在管理理论上,针对科学管理学的缺陷和不足,又立足于科学管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成就之上:强调组织文化建设,重视发挥文化执行力,但是并不同于组织文化理论。三是一种管理模式或方式(张德,1993),是把文化管理思想、学说和理论在现代组织的管理实践方式,通过组织文化来治理组织,带动经营管理工作。

一、文化管理理论的沿革

“文化管理”(Cultural Management)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管理学家特伦斯·迪尔(T.E.Deal)和阿伦,肯尼迪(A.A.Kennedy)于1982年合著的《企业文化——公司生活的典礼和仪式》一书,书中指出:“本书的目的是为企业领导人提供有关文化管理的入门知识”(罗争玉,2003)。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企业文化热的兴起,“文化管理”的提法开始被管理学界广为采用,并不断见诸学术期刊和专著(张德,2008)。20世纪80年代早期,威廉姆,乌奇(William Ouchi)的《z理论》(1981),理查德,帕斯科尔(Richard Pascale)和安东尼·阿索斯(Anthony Athos)的《日本管理的艺术》(1982),汤姆·彼得斯(Tom Peters)和罗伯特·沃特曼(Roben Waterman)的《追求卓越》(1982)以及特立斯·迪尔(Terrenee Deal)和艾伦·肯尼迪(Allan Kennedy)的《公司文化》(1982)等四本书将文化管理理论逐渐推向管理前沿。20世纪末期。管理理论的发展开始出现明显的文化导向,管理控制方式出现从官僚控制向人性化控制转变的趋势。

从20世纪初的科学管理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管理史的发展清晰地表明,存在一个由理性的科学管理即物本主义的“硬”管理,向非理性的文化管理即人本主义的“软”管理的转变(应焕红,2001年)。进入2l世纪,我国著名管理学家成思危先生指出,如果说20世纪是由经验管理进化为科学管理的世纪,则可以说21世纪是由科学管理进化为文化管理的世纪。

近些年来。基于传统语境对管理科学与中国文化有机结合进行研究的代表及其成果主要有成思危提出的“复杂性系统管理”、席酉民提出的“和谐管理理论”、成中英的“C理论”、曾士强的“M理论”、苏东水的“东方管理理论”、黄光国的“人情一面子理论”、郑伯埙的“家长式领导理论”等等(周建波,2007)。2008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张德教授和吴剑平博士著的《文化管理——对科学管理的超越》一书提出,文化管理学说是继经验管理、科学管理之后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文化管理模式是把组织文化建设作为管理中心工作的管理模式(张德,2008)。

二、文化管理的控制方式

不同的管理模式中,组织的控制方式是不一样的。Carol Axef Ray等学者将组织控制分为官僚控制、人性化控制和文化控制三类,三者的控制方式和路径各不相同。

官僚控制主要是通过规章制度、工作程序、严格的监督、绩效评价和奖励来对组织成员从外部进行控制,人性化的控制方式主要通过提供令组织成员满意的工作任务或者让他们参与令人愉悦的工作团队来满足员工需要从而加强内部控制,文化控制在于将事实上的强制同从强迫措施下所感知的自由整合起来,使文化成为一种最强有力的控制方式,使得统治秩序获得合法性和正当性(PierreBourdieu,1997)。社会科学观认为,文化管理是试图内化管理控制的,被称为“内化的控制方式”。批判家威尔莫特(WiLlmott)认为文化管理方式是试图“克隆思想”或者“设计组织成员的灵魂”,从而鼓励组织成员内化组织期望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传统管理理论以分工理论和部门制为基础。其管理职能以分工和“管”为职能,采用以技术驱动的刚性管理模式。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并使组织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面对外界,管理层必须寻找一些控制并减少组织成员行为变数的方式,其中的一种方式就是文化控制组织成员的行为。文化管理主张用机器来放大人的智能,并以智能机器为管理手段,把人的自然智能和机器的人工智力两者的潜力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实现各种管理现代化手段与人的聪明巧妙地结合。通过潜移默化形塑潜意识的心智图式。对客观条件和社会区域进行划分。产生相应的界限感、位置感(Sense ofPosition),使行动者自动地、自觉自愿地依照这种被形塑的心智图式呈现世界表象,做出反映(PierreBourdieu,1984)。

三、文化管理的特点

从对人的作用的重视来看,文化管理是对行为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但决不是行为科学发展阶段的简单重复,而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从哲学的层面而言,这也是管理科学发展的新阶段。它从组织生存和发展的高度出发,牵系管理的所有层面,不仅仅关联到战略、组织、人力、流程和产销等职能序列面,也关联到组织上至最高决策层,下至普通员工的管理的等级序列面,还涉及组织各分支机构的地域序列面和产业序列面:不仅仅要看整体的同一性和统一性,还要考察每个序列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并通过有效的指导协助各个序列提升各自的价值,从而实现整体价值的提升(谭昆智,2008)。相对于传统管理理论而言,文

化管理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点:

1,以“观念人”假设为理论基础。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人不是抽象的。而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思维属性的综合体,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张德教授综合“社会人”、“文化人”等理论。提出“观念人”假设,认为人的行为不仅仅接受欲望、本能和物质利益的驱动,而且还受到具体的社会制度、文化背景、生活环境、道德观念的制约。基于这一假设,文化管理理论与传统管理理论认为人是机器和规章的附属物不同,强调人是组织管理的主体和目的所在。

2,主张建立紧凑、高效、灵活、快速、富有弹性的管理组织。传统理论下的管理组织是以等级为基础,以命令为特征,以设施、工具等物质资源为主体的“金字塔”结构,横向分工是一种以“直线组织”为支柱的框架结构,迟缓而缺乏灵活性。文化管理以文化为基础和载体,强调团队精神和情感管理,重视管理者与管理对象之间的充分交流与沟通,减少管理层次和管理环节,压缩职能机构。因此,组织结构呈现扁平化趋势,具有灵活性、柔性、跳跃性等特点。

3,强调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所谓理性。是指以唯物的态度对事物进行观察和研究,从而发展成科学,形成逻辑:而非理性就是人的直觉、意志、欲望、本能、灵感等,这些同样也是管理的重要元素和人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库恩、拉卡托斯、费耶阿本德等人的各种著作以及许多观点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表明科学理论如同海上漂浮的冰山,有一个巨大的被淹埋的部分,这部分是“非科学”、非理性的,但对于科学的发展又是必不可少的。科学的发展远远不是与理性主义的发展同一的,而是一个充满非理性化和重新理性化的不稳定的过程(龙跃君,2008)。文化管理既重视以唯物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同时又重视人身上的非理性因素,尊重其个性,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理性和非理性的耦合、促进组织成员自觉认同组织目标,并积极投人实践活动。

浅析中日两国的文化特点与文化差异 第12篇

一、中国文化的渊源及特点

中国辽源广阔、历史悠久, 中国文化起源与黄河流域。由于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较好的农耕条件, 中国历史上统治者多以黄河中原地区作为政治经济中心, 深居大陆内陆地区, 与其它地区来往比较少。同时, 由于历史上长时期封建统治, 使谦逊温和的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 基于自给自足的农业自然经济模式下, 人们“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从政者们则将“民以食为天”为考核准则, 衍生出了重农轻商的社会认同, 使中国人具备了平实温和的性格特质, 拥有了兼爱非攻的道德理想, 形成了安居乐业的共同追求。

总体来说, 中国文化主要有着以下两方面特点。

一是中国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早在封建社会初具雏形的春秋战国时期, 传统的中国文化就从封建社会巩固统治阶层利益的角度出发, 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思想潮流, 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先行者们从各自思路角度出发, 对人性、社会、政治等提出了各具特色的思想主张认识。其中以儒家所提出的德政、礼治和人治, 提倡道德感化最为受到欢迎;而道家的“顺乎自然, 无为而治”也成为了人们对于自然社会的广泛认同观念。汉朝董仲舒对于各家观点博采所长, 构建了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德治政治文化, 以道家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处事弄事的中庸之道。同时, 随着儒道思想的普及, 厚德载物、兼容天下的统治价值理念也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的基本统治思想格局。

二是中国文化以“和合”思想为基础。“和合”思想起源于道家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认识, 是对于人类与自然和谐生活的本质概括。对于人性, “和合”思想指的就是“仁爱, 和谐, 诚信, 中庸”;对于人际关系, “和合”思想指的就是“和而不同”、“和为贵”、“和合”相处。当“和合”思想逐步成为了社会文化的广泛认同, 并上升到了统治阶级思想“人治和治”的地位时, “和合”人文精神就发展为了“和合”文化, 全面系统地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交往的和谐以及自然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二、日本文化的渊源及特点

日本的文化渊源, 最不同与中国之处, 就是其特有的海洋性地理环境。日本作为亚洲岛国, 四面皆环海, 发展过程中就自然选择以开发海权为重点;地貌特征比较单一, 且自然资源紧缺有限, 无法发展向中国这样大国式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自从明治维新后, 日本就开始重点发展海军力量。单一的地缘环境使得日本战略选择的单一性, 也带来了更高的挑战, 更为专注地发展海权。

作为典型的海洋国家, 日本依托不断壮大的海运便利, 为了享有更多更为丰富的物质资源, 人们开始酿成了向海外开拓的野心。同时, 由于海洋环境的实时变化, 人们开拓海洋有着诸多的不可预知性, 比如暗礁、骇浪、暴雨、台风等等都会阻挡住前行道路, 无坚不摧、勇往直前的海洋民主生存意志力也就形成了。长此以往, 征服海洋、征服自然的斗争意志力逐渐融入了日本民族的血液中, 凝聚成为了勇猛、开放、外向、尚勇好战的性格, 形成了不断对外扩张、实施侵略掠夺的民族认同。正是由于日本的这种特殊生存环境, 也形成了日本特殊文化,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日本文化以集团主义为核心。日本文化中的集团主义, 是日本大和民族精神的浓缩体现。具体来说, 就是日本人习惯与以集团为单位行事, 事事以集团利益为先, 对集团有着强烈的归属感, 注重集团间的配合协同。特别是当个人利益与集团利益出现分歧时, 个人往往都能以集团利益为重点, 从整体布局谋划上来考虑, 相互协调。集团利益是利己主义的扩大, 通过集团内人与人之间的协调, 达到了利己主义最大化。

二是日本文化以融合和创新为优势。正是日本特有海洋文化, 东临太平洋、北靠朝鲜海、南接东海, 特殊的地理位置交流沟通, 让其成为了交融外来文化, 不断融合创新的典范。同时, 当欧美列强在海洋政治走进亚洲时, 善于学习总结的日本人, 也从西方文明中采集到了适合自己的文化创新元素, 逐步纳入本土文化中成为了迈向现代文明的文化动力。

三、中日文化的差异的具体表现

正是由于中日两国在文化上的差异, 所以在日常语言表达方式和思维行为模式上出现了较大的差异。

一是语言表达方式上的差异。中国人崇尚中庸之道, 在接受别人表扬之时, 会较为委婉地说“差不多吧”“还行”“谢谢夸奖”。日本人则受到集团主义观念的影响, 认为个人成绩在集团成绩面前属于微不足道的, 就会直接说“我做的还不够好, 需要继续努力!”同样是受到“和”思想的影响, 中国人善于在诚信、中庸的语境里, 表到谦逊的意思;而日本人则认为自己是依赖集体而生存着的, 任何成绩都是在接受到集团其他人的关心和照顾上才得到的, 所以受到表扬的时候, 一定不忘了抬高别人, 顺道贬低自己。

中日两国同为礼仪之邦, 表达敬意的方式却各有不同。在汉语中, 就是对不同人称、称谓予以区分, 也就是“我的丈夫”、“你的太太”, 利用人称附带称谓来区分内外。然而, 日本以集团主义为核心, 区分内外之分, 注重内外有别, 在语言中利用“夫”、“御主人”或是“妻”、“奥”来区分内外的, 根据亲疏关系来表达出语言表达形式, 拥有一套完备的表达敬意的语法, 来清晰地区分内外、尊卑、亲疏关系。

中日两国在人与人交际往来时, 中国人坦然面对, 倡导君子之交淡如水, 讲话时更是坦诚布公;而日本人在语言交往中, 则更注重与其它人保持和谐关系, 所以语言非常含蓄、圆滑, 尽量不让自己话语伤害到别人。比如日本人语言中很少直接回到“是”或“不是”, 而会用“可能”“大概”, 不去正面判断是非、表示态度。这一点与中国人的是非曲直观是有所不同的。如果不了解日本的文化, 根据中国人思维去理解, 可能会带来许多语言上歧义。

二是思维行为模式上的差异。

人的思维行为模式, 与所处环境的社会环境、经济基础、人文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与日本在文化上有着同根同源的相互联系, 但是由于不同地理历史发展背景, 中国人与日本人在思维行为模式上是有着一定差异的。

中国人是商业民族, 诚信为本、以和为贵、中庸圆滑都是中国文化在人们思维行为模式上的烙印。与之相比, 日本人则是匠人民族, 日本人拥有如同工匠般的严谨和认真, 一丝不苟地去努力完成自己的“作品”, 在集团中会对上级命令不折不扣地执行, 对于工作业绩上讲究不断超越, 对于工作质量讲究精益求精。

语言表达上, 中国人会对某一事物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认为, 必然观点明确。然而, 日本人对于某件事物上都回含糊其辞、委婉地表达, 让对方去揣测他们的态度, 不同思维模式让中国人会对日本人的含蓄感到不理解, 日本人会对众人的直接感到非常困惑。同样的事情, 也会导致不同的观点结论。

人类的语言是各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语言上细微差别体现了文化上的同源异情, 这都与地理历史、民族发展等因素有关。在中日两国间交往的过程中, 必须了解他们的文化起源, 才能明白语言、思维、行为上的诸多差异, 从而达到理解和认同, 避免国际间交往的真空和误解。

摘要:本文试总结中日两国文化各自渊源和特征, 比较分析中日两国语言和行为上差异性, 与之体现出文化不同之处, 给日语学习者们培养对对日本文化的理解与适应, 真正掌握日语, 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中日两国,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万书言.浅谈日本的特色文化[J].大众文艺, 2011 (19) .

[2]刘利华.试论影响当前中日关系的文化与心理因素[J].东南亚研究, 2012 (04) .

上一篇:软件工程未来发展下一篇:财政支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