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课堂提问

2024-05-11

引导学生课堂提问(精选12篇)

引导学生课堂提问 第1篇

有时课堂的一番提问, 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并急切地想找到答案, 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效率。那么, 如何才能正确引导学生提问呢?以下是我的几点做法:

一、注重导课的艺术, 打好“问”的心理基础

以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导入新课, 如音乐、电影、生活等话题, 可以迅速引起学生兴趣, 很快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让学生对接下来的提问有了信心, 开了个好头。

二、注重提供“问”的机会

语言的输出——写的训练, 既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更提供了提问的素材, 每次书面表达或遣词造句之后, 学生都会出现诸多错误, 当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后就会寻求解决的途径, 课堂提问为他们提供了适宜的平台, 使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

三、注重引导“发问”, 深入拓展延伸

课堂延伸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 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问题也就油然而生, 有了问题, 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就被充分调动起来, 教师的教学也就自然展开, 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样, 也能激励学生努力寻求新知, 积极投入到课堂的教学之中, 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 使其敢于提问

在教学中, 我发现许多学生有了问题却不敢提出来, 而且这种现象十分普遍。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的害羞心理, 怕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所以课堂上, 我们应做到以下两点:

1.消除学生的提问畏惧心理。教师应和蔼亲切, 消除学生心理顾虑。同时告知学生应互相尊重, 在别人提错或提简单问题时, 不能鄙视或嘲笑。课堂上给每一个学生创设“心理自由”的氛围, 使其敢于大胆提问。

2.创设多种情景, 使学生善于提问。创新源于提问, 提问源于情境, 学生能否提出问题, 能否提出好问题, 关键要看教师是否善于创设有利于学生提问的情境。在英语教学中, 我根据英语科的特点来创设情景, 激发提问热情。在呈现新对话和短文时, 我常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培养合作探究精神。共同讨论得出的问题往往更有质量, 效果明显。

五、鼓励和引导学生提问, 教会提问的思路和方法, 培养创新精神

课堂上, 我以鼓励为主, 只要敢于提问, 不管对错, 都给予表扬, 因为他们积极思考。同时我会让学生掌握提问的思路和方法, 引导他们从书本中找问题, 通过观察找问题, 通过对比找问题, 通过想象找问题……要发展思维能力, 想象力和创造力就要生成问题, 发现, 提出, 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 课堂上要打破教师问, 学生答的传统提问形式, 让学生问学生答, 这样学生没有心理负担, 就更敢于质疑, 培养学生合作, 质疑和探究的能力。英语作为交际的工具, 只有在质疑的基础上, 才能求得创新。

放手让学生去做, 才是“我的课堂我做主”。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一个班级四五十个学生, 怎样让每个学生做他们的主人呢?作为教师, 在学生提问时, 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全班学生。在发问环节, 教师眼睛不能只盯着“好学生”或前排的学生, 这样会使后面的学生产生被冷落的心理, 不想主动参与课堂。后进生提的问题往往比较简单, 教师不能不屑一顾, 要耐心倾听和解答, 老师的耐心与鼓励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激发更高的学习积极性。

2.多样化、个性化的学生评价。教师对学生进行多样化、个性化的评价对活跃课堂气氛非常重要。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 课堂才能活;而评价活了, 学生才更爱表现。在提问环节, 不能每个学生回答后都用掌声, 因为整体划一, 缺乏实质的评价, 会让学生的表现欲随着年龄的增高而递减, 而个性化的评价是促使学生不断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法宝”。学生在提出问题或解答问题后, 可以说, Good, Great, You’re so clever.’等。

3.不要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走马观花”。Group work是英语课堂常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小组讨论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更有质量, 当学生在小组讨论时教师应参与其中, 聆听其讨论内容, 提供个性化指导, 让学生在讨论中解决问题和提出有见地的问题。

实践证明, 一堂好课离不开掌握提问的艺术。课堂上教师要提供有趣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每个学生的提问积极性;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引导他们自主学习, 敢于质疑, 善于发问, 合作探究, 在质疑过程中学和练。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提升各项能力。

参考文献

[1]林惠瑜.营造学习气氛, 培养学习兴趣[J].福建教育.1999.

[2]沈爱臻.我的课堂我做主[N].英语辅导报 (初中教师版) .2004.

怎样引导学生提问的方法 第2篇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新课改的灵魂。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舞台,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策略、方法,将学习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时,我大胆地进行了尝试,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交流学习发现,学生通过读书很快就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讲了我认识到一个聋哑人,他喜爱画鱼,画技高超,画出的鱼就像真的一样等内容)。学到这里,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文章的内容,此时,我便相机引导:“同学们读懂了这第么多内容,很不错,但是用心读书的孩子才能读出问题来,你们能吗?”我这样一提,学生就明白的我的意思,马上又拿起书读了起来,很快又提出了:“为什么聋哑人他的画技高土超?鱼怎么会游到纸上?题目是什么意思?题目又说明了什么?··· ···”这些问题不是学生容易解决的,于是,我鼓励学生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在探究中,学生很快抓住了文中的重点句,如:“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没说一句话”,“他好像和金鱼已经融为一体了。”,“鱼游到纸上,先游到心里”等。学生从这些重点句子中体会到聋哑青年观察金鱼时入神着迷;画鱼时全神贯注,一丝不苟,把金鱼画活了;他作画到了痴迷的境界,物我两忘;看鱼、画鱼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这也正是聋哑青年之所以画技高超的原因:专注和勤奋。而且也是他赢得了大家赞叹的原因。这样通过让学生进行探究,教师点拨,使学生达到了共识:聋哑青年的专注和勤奋,才练就了高超的画技(把鱼画得栩栩如生)、执著追求的品质,并受到感染。学习了课文后,我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说说你平时做事情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去反思自己的生活、指导生活。

二、引导学生有计划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学生来说,有计划的学习要比无计划的学习好得多。有些学生学习毫无计划,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根本没有真正认识到有计划学习的重要性。高尔基曾说过“不知明天该做什么的人是不幸的”,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首先确定学习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学习的保障。目标可分为短期和长期,先制定短期目标,在短时间内可完成的一个小目标,然后再制定长期目标,让自己的学习一步步从小目标走向大目标;其次引导学生恰当地安排多项任务,使学习有序的进行。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不断发现自己学习上的优势和劣势,优势继续发扬,劣势进行克服,长期以往,学习效率就会提高,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会得到培养。

我常常告诉学生,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做到有条不紊、有序有章。学习也是一样,有了计划,我们就会按计划进行学习,就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这样,我们的学习就不会盲目,学习效率就不会低下,学习成绩也会大大提高。例如:我在每学期开学初,针对自己所教的课程特点,在学生拿到课本后,先让学生浏览目录后统观全书内容,然后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与学习特点,制订一个短期学习目标,等学习两周左右时间后,再让学生制订长期目标,并要求学生们必须按照自己所制订的目标进行学习,经过几年的尝试,我觉得效果很好。

三、把握好以课本和课堂两个中心,提高学习效率。

(一)以教材为中心

于漪老师曾提出“语文教材应是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沃土”,这实在是一个精彩的比喻。植物生长需要从土地汲取水分和养料,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也离不开语文教材。好的语文教材蕴含知识、思想、情感、审美等丰富的养料,学生学好语文教材,自然可以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如果语文教材没有丰富的养料,而是一片贫瘠,学生也难以获得知识和精神的滋养。所以要发挥语文教材的功能,首先要让语文教材成为沃土,然后要让学生植根于语文教材,发挥语文教材的功能

(二)以课堂为中心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一直是我们教师所追求的目标,但是要切实做到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必须做到:

1.首先最关键的就是教师能否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的认识,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不能走形式,不能刻意追求课堂气氛的火暴热烈。课堂是师生思维火花碰撞的场所,一切的发展都应顺其自然。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真正引领学生探索思考的、牵着学生思绪走的还是教师精心设计的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问题”要集中体现本节课内容的主体和生成背景,通过引导启发、为学生搭建“思维平台”,帮助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的认识发展。

2.其次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师还应该提升课堂教学的高度。教师只有恰当地提升教学的高度,才能促进学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上思考问题,也就是促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最近发展区。从面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得到提升,创新能力得到发展,真正做到厚积薄发!

3.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生活中,都应该时刻以学生为本,因势利导,充分挖掘教材,把探究的权利交给学生,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情感经验来深化课堂教学内容,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语文素养。

4.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但是要依据自己的课堂需要重新整合课件内容,形成新的、能够满足自己教学需要的多媒体课件。适当地使用课件,课堂效率也会提高。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须几经岁月,几经春秋。只要坚持下去,天长日久,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便能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来讲十分重要,它是一个人终身受益的宝贵财富。

四、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生生关系,使自主学习更好的实施

教学的实质是交际,是师生之间情感、思想、信息的双向交流,教与学是互动且不可分割的过程,教学中的沟通和合作,互动与交往是教学的互动性的体现。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通信息、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角色,而是具有主观能动的人。教学并不是教师将已经掌握了的知识通过灌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而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不断交往、建构的过程。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广泛参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只有参与才能互动,只有参与才能实现主体发展,学生的参与面要达到80%以上。

⑵形式多样。教师或有针对性的恰如其分的提出问题,或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或鼓励学生自己实验探究,或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同时鼓励学生既要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要虚心倾听他人意见,反思自己的见解,形成共识,从而较好地实现人际互动、合作学习。

⑶及时反馈。教学过程中及时反馈,加强学生间的合作,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反馈应包含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式多样如个别交流、组内交流、质疑、倾听、训练等。

引导学生课堂提问 第3篇

【关键词】生物课堂 学生提问 策略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把“倡导探究性学习”作为课程理念之一,旨在让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生物课堂,提出问题不再是教师的特权,而是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关键。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得好:“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这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营造有效提问的教学氛围

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确立平等、民主、尊重个性的教育观,把课堂教学从“一言堂”转变成“群言堂”,教师要蹲下来和学生平等对话、并给学生的思维和行为以较大的自由空间,让学生感到没有思想负担,能大胆地、无拘无束地提出问题,发表见解。课上,不但应允许学生相互讨论,允许学生打断教师的讲话,允许学生对于教师的讲话、观点提出质疑,还要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提问。由于知识、经验不足,有些学生提出的问题显得肤浅甚至幼稚时,教师仍应仔细倾听,切忌心不在焉或讥笑挖苦,要以鼓励和表扬为主,注意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此外,还可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讨论、辩论、评论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良好素质。

二、优化有效提问的教学模式

1.指导学生预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出问题

教师应树立新的教材观,即改“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根据学情,确立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课本和查阅相关资料,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逐步养成有效预习的习惯。例如,在学习血液、空气质量等内容时先要求学生预习、上网查阅资料,上课时再让学生提出自己发现的疑难问题,通过讨论交流,围绕书本进行释疑。这样,不但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且能促使学生认真地进行预习,带着问题进行有效学习。

2.教学中要留有空白,让学生在互动合作中提出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要留有余地,给学生留下空白,引导学生在自我质疑、互相质疑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在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中分析问题,寻找答案。如演示实验时,教师不要把现象和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质疑,自己得出结论。又如在学习生物类群的主要特征时,可列表留白,让学生通过比较、归纳自主完成表格,得出规律和结论。

3.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讨论探究中提出问题

布鲁纳说过:“知识乃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最好途径无疑是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亲历亲受,自感自悟。笔者认为以下两种模式对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十分有效:一是讨论式教学模式,其基本过程是:创设情境→发现问题→分组讨论→相互质疑、回答→归纳应用→得出结论。二是探究式教学模式,其基本过程是:创设情境→质疑→提出假设→实验探究→交流结论→总结应用。这两种模式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由于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质疑,所以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设有效提问的教学情境

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思考问题。其中的关键是教师要善于设疑、诱思。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引起追根究底的“思”。1.发散设疑。即运用发散式提问方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思路来考虑问题。例如,学习植物的蒸腾作用时,笔者先给出一组数据资料:1株玉米从幼苗到结实需要消耗204228g水,接着问:这些水都用于哪里了?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得出各种不同的答案:用于光合作用只有250g;保留在植物体内的水只有1872g;剩下还有202106g用在哪儿了?这使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真相的好奇心。

2.激趣设疑。即联系趣闻轶事、生物史或社会生活实际来设问,学生对提出的问题感到新奇有趣,又难以一下子理解,从而诱发思维。例如,在讲到色盲时,要求学生对“许许多多的红绿色盲患者无法看清红绿灯的变化所带来的生活不便”发表个人的观点,学生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有几个学生还想出将红绿灯的红、黄、绿三种颜色分别与不同的形状(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相结合,解决信号灯及机动车尾灯对色盲患者无效的难题。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释疑的积极性,更发展了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

3.变序设疑。即打破事物发展的顺序,先果后因,设置悬念,以启发学生思维。例如,学习传染病和免疫时,可逆转“细菌和病毒可使人致病”的因果关系,提出“利用细菌和病毒制成疫苗可预防相应的传染病”这一事实,以激发学生探究其中道理。

4.层层设疑。即教师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环环紧扣的系列问题串,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例如,在观察鱼的呼吸方式时,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串:①活鱼的鳃是什么颜色的?②鳃的颜色为什么会是红的?③观察嘴的张闭与鳃盖的开关有什么关系?④鱼为什么能连续不断地从水中得到氧气?这样层层设问,能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5.实验设疑。通过对实验过程的设计、实验用具、材料的选择及操作方法、实验现象的设问,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此外,对实验中一些容易出现的错误,还可有意提出似是而非的问题,以促进思维,加深印象。

四、加强有效提问的方法指导

1.比较法。对于容易混淆的生物学专用名词、核心概念、生物类群的主要特征等,可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以便发现并提出问题。如对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就可从作用场所、作用条件、反应物、生成物、能量转化等方面让学生列表比较。学生就能自主发现它们的区别与联系,进一步理解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重要意义。

2.反向法。对于教材和教师所讲的内容,从相反方向提出问题,以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肾单位结构时,可引导学生从肾单位形成尿液这一结论反向进行思考:尿液中排出的废物和多余物质只能由血液从全身各处运到肾脏,而要让肾脏把这些物质清除出血液的前提是肾脏中必须要含有大量可以让物质出入的毛细血管,这时学生就会去寻求这些物质的来源,从而逐步理解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的概念及它们在尿液形成中的作用。

3.联想法。对于密切联系的知识内容,可联系起来进行系统的思考,以发现问题、揭示规律。例学习人体的呼吸时,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外,还引导学生作如下联想思考: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人体吸入与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变化;肺通气的过程及原理;肺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及原理;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的全过程;血液与组织细胞间气体交换的过程及原理。

4.因果法。对于所学的生物学概念、规律、生物的特征、现象、用途、结论等,不仅要知道是什么,更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既做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5.实验探究法。利用日常观察到的生物现象,通过实验探究来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6.联系实际法。对于与社会科技、生活生产密切联系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培养他们迁移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生态平衡问题、环境保护问题、营养膳食等健康生活的问题。

总之,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兴趣和动机,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助于锻炼学生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张峰、仇召美. 谈“问题情境”在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生物学,2002,18(3):11-13.

引导学生课堂提问 第4篇

一、巧妙设置情境性提问

高中数学不同于其它学科, 它更重于逻辑性的分析过程, 但是单纯的逻辑讲解会使学生在理解上产生一定的困难, 进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想解决这种状况就必须加强在课堂问题设置的科学性, 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把数学问题融入到学生日常生活当中, 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让学生在对问题的分析和理解过程中逐渐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用二分法求方程解”的章节的教学中, 如果能够把书本上问题的设立用情境创建的方式把其二分法的实质表达出来, 那么学生的理解情况肯定会好于单纯运用函数图象进行讲解的过程。具体的情境创造方法可以借鉴某些综艺节目的游戏环节, 对一件常见物品的价值进行猜测, 譬如把某种电冰箱 (¥4000) 作为被猜测之物体, 让两名同学对其价格进行猜测, 并且给出的价位都在¥0-5000元之中, 在游戏过程中, 参与游戏的同学要想尽快获知正确答案就必须把其所给的价格范围进行缩小, 从而使自己猜测的价格和正确价格相近。在这个游戏过程中, 学生已经运用了二分法中的“逼近”思想, 促进了学生对二分法的理解, 也体现出了数学的魅力。

在对高中数学问题进行情境创建时, 一定要结合书本的主体内容, 所有情境的创建都应该是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提升作为出发点。通过情境来调动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能够以主动的姿态投入到数学学习过程中, 让学生在情境的感染下更容易接受相关数学知识。

二、科学设计大众性问题

数学课堂面对的是几十个学生所组成的集体, 因此在对问题提出与延伸时要充分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 只有问题提问的难度适当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问题设置如果超出大多数学生所能承受的难度, 那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很容易导致老师问题提出之后, 没有学生进行回答的局面, 因此大众化问题的设置既能让大多数学生在经过思考之后对问题做出解答, 也能使他们进一步地巩固相关的知识点。

例如在进行等差数列章节的学习时, 通过书本上的例题:求1、2、3……n的和, 学生明白了等差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 但是如果在大多数学生对于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的掌握还不是特别熟练的情况下, 教师又提出类似1+1/ (1+2) +1/ (1+2+3) +…+1/ (1+2+3+…+n) 这种难度的题的话, 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对数列求和的学习产生恐惧性, 影响他们进一步学习的热情。

大众化问题的提出, 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课堂的学习氛围,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之中, 从而增强大多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教师在课堂中提出较难或者较简单的题都会使得课堂达不到预期效果。问题设置得太难, 可能会激发小部分学生探索的欲望, 但是大多数学生还是会对其望而却步, 从而影响他们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问题设置得过于简单, 虽然会照顾到某些对知识掌握不太牢固的同学, 但是由于大多数学生对问题已经有了基本的掌握, 因此就会丧失对问题探索的激情, 从而影响其对数学课的兴趣。因此, 只有提出的问题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探索水平, 才能够把课堂教学的效果发挥至最大化。

三、适当设置阶梯型问题

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的贯通性与连续性, 这就对教师在课堂上问题的设置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为了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以及引导学生能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教师在对问题进行提出时, 一定要注重问题之间的相关性以及难度上的阶梯性。

例如在函数奇偶性章节的学习中,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系列具有梯度的问题, 让学生对函数单调性的相关知识点进行理解。首先教师提出类似“f (x) =x2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其中所隐含的数量关系是什么?”的问题让学生对函数奇偶性有个概括的了解, 然后在这个问题的基础上, 对于函数奇偶性的特点进行延伸, 提出在关于函数对称点在奇函数和偶函数上的不同表现以及和函数定义域有关的问题等, 从而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加强对函数奇偶性的理解。

通过阶梯性问题的提出, 能够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对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研究和探讨的积极性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如果课堂问题设置的难度坡度过大, 那么就会致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产生心理落差, 从而失去对问题进行探索的信心, 这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 同样, 如果问题设置的难度坡度较小, 那么将不能激发学生对问题探索的激情, 也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因此只有设立难度梯度合适的问题, 才能够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

重视课堂提问 激活学生思维 第5篇

昆山市第二中学

凌敏

[摘要]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和必要的过程及方法,重视课堂提问首先要了解提问的要求,其次应结合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掌握一些提问的策略和技

巧,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功能,激活学生思维,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 语文

课堂提问

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是一种常见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即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努力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并由此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完成一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它要求设计的问题要科学,结构要合理,设问要巧妙,问题要衔接,逻辑要严密,重点要突出,解决问题要彻底。

一、提问的要求:

1、提问要事先做好精心的准备。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符合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文水平。由于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不同,因此提问要兼顾各类学生,难度较高的问题可以安排优秀的学生来回答,比较容易的问题可以安排困难学生回答。对于比较害羞或比较困难的学生,可以事先通知他们做好回答问题的准备,或者适当延长他们回答问题的时间,不要只让少数学生,尤其是优秀学生回答所有问题。

2、避免机械的提问方式。如按照座位顺序,学号顺序逐一进行提问。那样,学生会很快熟悉这种提问顺序,很可能只有在轮到自己回答问题时才集中注意力。

3、不要一次性提出多个问题。问题过多会使学生应接不暇,也无法使学生认真思考所有问题的答案。同时,提出问题以后,应该给予学生恰当的准备时间,因为准备的时间长短可能直接影响到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教师应该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并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在学生给出错误的答案或不能给出答案时,教师应该给予某种提示或者变换提问的方式。一旦答案正确,教师应该马上给予肯定,并及时做出鼓励性的评价。

5、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提问,而且要鼓励学生向教师提问,或者鼓励学生互相提问。这将进一步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全员互动,使更多的学生从消极地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提问的技巧:

在当前如何实施好素质教育,如何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功能,如何使课堂提问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这都需要教师掌握好课堂提问的技巧。1.课堂提问的趣味性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兴趣是人们希望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们的思想和意志去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直接促进其智力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为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设计提问时应注意到其趣味性,提问的内容新颖别致,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学习。例如教学《幼时记趣》时,因课文是学生上初中后遇到的第一篇难度较大的文言文,学生感到非常难学,特别是一些学生不爱听也难记就易出现开小差的现象,我就先设计了一个问题:你童年时,发生过什么趣事?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然后深入课文,展开讨论学习,最终体会作者的童心、童趣,也掌握一些文言虚词、实词。可见,激趣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问”。

2.课堂提问的逻辑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所提的问题一定要符合学生思维的形式与规律,,即抓住学生的心理,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同时还要抓住课文内容的逻辑关系,设计出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问题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性,然后一环紧扣一环地设问,启发学生思考,一步一步地深入,从而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切忌提问过大过空的问题,因为学生对于这样的问题肯定不知从何下手,只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难以回答。长此以往,必将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循序而问,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使学生积极思考,逐步得出正确结论并理解掌握结论。例如教学《变色龙》时,先提问:“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学生回答:“善变。”)再提问:“他‘善变’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变得快”、“反复无常”、“变得多”等)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提问:“他虽然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呢?”(有前面的问题作铺垫,学生很快悟出答案是:“见风使舵的本性。”)最后,教师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这样逐层设问,先易后难,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也更好地把握了本文的重难点,正所谓“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木。”

3.课堂提问的思考性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理解文章要表达的意思,同时还要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在提问时,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提问的深度,并且一定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设问,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在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的同时,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不只一种划分方法,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他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又比如在教学《桃花源记》时,学生认识到作者抨击黑暗社会现实,追求美好生活的主题后,教师继续提问引导,“如果当时社会上都是陶渊明这样的人,社会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很多学生经此一问都认识到“假如人人如此,那么社会就谈不上发展。”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陶渊明思想中消极的一面。接着再问:“假如陶渊明生活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他会是一种怎样的状况呢?”学生们很感兴趣,纷纷议论起来,争着说出自己合理而大胆的想象,课堂气氛十分活跃。通过讨论及教师的点拨,同学们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思维也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4.课堂提问的灵活性

语文老师对于课堂提问的设计,其关键在于设疑的时机,提问要随机而设,灵活应变。只要抓住时机,找出学生在认识上的矛盾,就能积极地开启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问题的作用,引领学生理解课文。一般教师应该在下列几种情况下提出问题:

(1)牵涉全文的线索处,抓住“文眼”提问,,牵一发而动全身。例如《背影》教学中,“背影”二字既是文章的题目,也是全文的“文眼”。因此,教师的提问,就应该抓住文眼,如:“文中几次出现背影?各是什么情况?”以此引导学生思考,理清思路,从而把握主旨。

(2)蕴含较为丰富、深刻的主题处。在这些关键的地方,设问质疑,引导学生进行推敲、发掘,使学生的思考达到较高的层次。例如《白杨礼赞》教学中,最后的一组排比句气势磅礴,蕴含深刻,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义,教师提问就应加以体现,“反问句式能否改为陈述句,为什么?四个难道之间有什么关系?”以此让学生理解了反问句所起到的强调作用,领悟了文章主旨。

(3)引起不同意见处。如郦道元的《三峡》在写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时,为什么没有按着四季的顺序来写呢?以此提问加深对三峡地貌的理解,水借山险、山借水威而形成四季不同的景观。

(4)课内外知识衔接处。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上哪些人也具有“莲”的精神品质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

总之,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对启发学生迅速进入思维过程,积极主动思考,培养创新能力至关重要。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当然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提问也是一样,关键在于根据教学实际,结合学生特点进行精心设计。教师在“善问”、“巧问”的同时,还要善于导疑、释疑,只有这样才能诱发学生的“内驱力”,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最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参考文献:

(1)孟献华《促进课堂有效提问的视角分析》《中小学教育》2005年第7期

(2)陈运永《语文课堂提问的三个原则》《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7年第5期)

引导学生课堂提问 第6篇

一、缘题设疑,思维引领,架设“问”之桥梁

思源于疑,疑贵在“设”。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为我们教师设置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问题太简单,没有挑战性,学生会索然无味;问题太难,学生原有知识用不上,会不知所措,容易措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该在吃透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采取“就近启发”方法,设置难度适中、内容递进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这些具有启发性和一定坡度的问题中,自主地、积极地进行思考。例如,专题复习《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人教版必修Ⅰ第三单元)这部分内容,对近代民主革命的性质理解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①近代民主革命起止时间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1840~1949年)②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反帝反封建)③通常我们把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那么新旧民主革命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领导阶级的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④近代民主革命的性质如何定位?(不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⑤既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为什么还说它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你的依据是什么?(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尽管是由无产阶级领导,但它要完成的任务仍是反帝反封建,它仍是在求民主、求独立的道路上探求。)⑥由此类推,我们判断一场革命性质的最主要依据是什么?(革命的任务)。以上六个小问题的设计以“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为出发点,问题的难度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知识的应用从记忆到理解,从理解到迁移,从迁移到创造。难度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新知识,使学习过程变成不断提问、不断解疑的深化过程。学生在一步步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体验了教师设置的问题呈阶梯性上升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引导学生学会提问的重要前提。

二、情境创设,发现引航,撞击“问”之火花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营造一个平等的心理氛围,让学生乐于提问。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者应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己有的知识和经验,引起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欲望,用他们自己喜欢的方法把一个个问号转化为句号,又产生新的问号,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

比如,在新授人教版必修2“开辟新航路”(第二单元第5课)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播放录像片断《郑和下西洋》,场面壮阔,气势恢弘。再展示文字资料:

1405~1433年,中国的郑和受明朝皇帝委派,率领规模庞大的船队,七次远航。船队穿过马六甲海峡,横渡印度洋,到达东非沿海的很多地方,最远到过今天的肯尼亚一带。郑和的船队规模庞大,多达六七十艘,大的船吨位有一千多吨,船队人员多达两三万名。而比郑和航行至少晚半个多世纪的欧洲探险船队,无论是船队规模,还是船只吨位,都无法同郑和船队相比。哥伦布首航美洲的三艘船,载的船员不足百名,最大的一艘船也只有一百多吨。

看过了录像,阅读了材料,就听到有同学在下面小声地议论:“我们的郑和下西洋比西欧人航海早多了;郑和下西洋的规模多大啊……”。情境的创设已把学生引上了思维的航道。接着,我抛出了这样几个问题:①“既然郑和下西洋较之哥伦布的航海冒险活动有着时间早、规模大、航程远这样三个特点,那么,为什么在整个世界史上,郑和下西洋反而没有新航路开辟的地位显要呢?”②西欧人为什么要冒险开辟新航路?③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和世界历史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这样的设问发人深省,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促使学生去思考新航路开辟对后来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

在这样的课堂学习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挖掘、保护和引导,学生的思维火花得到了有力的碰撞,从而为学生学会提问提供有力保障。

三、技巧总结,质疑引擎,提升“问”之品质

学生是否学会提出问题,是他们是否学会学习的重要标志,也是他们思维能力高低强弱的重要标志。要使学生会问、善问,必须“授之以渔”,即交给学生必要的提问技巧。具体来讲,教者应鼓励学生带着问题的眼光看待教材中的每一句话、每一幅图片,带着着“疑惑”的眼光去看待书上的每一个结论和观点,而不是简单地要学生去记住书上的结论和观点,用这样方法去唤起学生发现问题的积极情感。

比如,在讲授《辛亥革命》(人教版必修Ⅰ第13课)时,我们通常都下这样的结论: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学生在认真阅读了教材之后,提出了质疑:同盟会的纲领没有反帝的内容,孙中山对帝国主义仍存在幻想,为什么还说辛亥革命具有反帝性质呢?这种问题的提出,充分说明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盲目信奉教材,自己动脑思考、探究历史事件的本质。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思维品质得到了升华,思维能力也得到提高。因此,这一步是培养学生学会提问的关键所在。

总之,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是自然生成的,它需要教师一点一滴地培养。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使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善于提问。让学生在质疑中,养成“遇疑即究,究疑必清”的学习品质。

参考文献:

1.邹尚智.《研究性学习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118-126

2.张改叶.《质疑·探索·互动·创新》.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04、10:40

课堂提问要正确引导表现欲强的学生 第7篇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能只是反复地提问学习好的学生, 而忽视了差生。课堂教学必须兼顾差生, 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由此我想到了前几天学校组织汇报课, 我听了一个班级的课, 应该说, 这节课教师准备非常充分, 教态自然, 还能运用自制教具板画和进行教学, 各个知识点也讲解到位, 但唯有一处, 令人遗憾。

她的班中有一个长得很精神的男同学, 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可能他尚未懂得作为学生上课应该遵守纪律, 也可能他有好动、爱说的习惯, 一上课他就引起了我的注意, 因为他总是重复老师的话, 或者接老师的话, 显得“很不安分”。

看出来老师对他很头疼, 经常警告他:“××, 不要说话!”“××, 要遵守纪律。”而这名同学似乎“听不懂”老师的话, 依然时而接话, 时而重复老师的话。在这其间, 他不断地举手, 老师只叫他回答过一次问题。

我想, 这个同学一定是个表现欲极强的学生, 他一定是想以自己的多动和多语来引起老师的关注。而我们的这位老师心理学可能知之甚少, 没有明白学生的心理, 只管用“堵”的方法, 结果无济于事。如果这样长久下去, 恐怕这个学生要变成“后进生”。

其实, 老师不妨这样做:当他重复老师的话或接话时, 老师可以就势让他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 当他答对之后好好地表扬他, 并告诉他:“一个好学生不仅要学习好, 而且课堂上还要认真听课, 不重复老师的话, 不接话, 遵守纪律, 这样的学生才是最棒的……”我们看, 课堂上这个学生不断地举手, 而老师却视而不见, 只让他回答了一个简单的问题。我细心观察了一下, 当他答完问题后, 着实安静了好长时间, 这就是他的表现欲得到满足的正常反应。所以说, 只要老师能多关注一下这个学生, 满足他的表现欲, 多给他表现的机会, 并适时地强化引导, 相信他的小毛病一定会慢慢地改掉, 一定会把劲头都用在学习上, 不会再令老师“头疼”。

有时候, 教育是一门很值得动脑的艺术。当老师用“堵”的方法不奏效时, 不妨试试“导”, 或者“导”“堵”并用, 像呵护、修剪小树苗一样, 让学生健康成长。

摘要:在化学教学中,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使学生自始至终地喜欢化学, 是摆在我们每个化学教

摘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课堂提问, 不能为了教学进度, 只是反复地提问那几个“有名”的学习好的学生, 而忽视了“无名”的差生。这样长此下去, 必将会造成差生更差, 影响整个班级的教学质量。

引导学生课堂提问 第8篇

“巧”问生活体验

一般说来,高中学生处于15岁至19岁年龄段,大部分时间在校园里生活和学习,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涉世也不很深。但是,与青涩懵懂的初中生相比,他们的生活体验又相对深刻些。在课堂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应站在更高远的角度,在对教材文本深入分析和精准把握的基础上,“巧”在生活体验上提问,从而在课堂上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笔者在讲授沈从文小说《边城》时,没有一开始就对学生解读文本,而是巧妙地找到了一个“契合点”,那就是师生们生活的湘南边陲小城,不管地域面貌、自然风光、社会风俗,还是乡间俚语都与《边城》笔下的湘西边陲“茶峒”小城非常相似。所以,在导入新课后,教师适时地抛出一个问题———

“同学们,《边城》中的‘官路’大家可曾经见过?我们家乡有没有‘官路’?“白色小塔”见过没有?像不像城郊的“青云塔”?我们家乡是否也有老船夫摆渡?”问题一抛出,课堂立即活跃了。同学们颇有兴趣地回忆家乡风物,特别是农村学生还颇有话语权地援引地名来证实。通过举例、争辩和印证,大家认为《边城》里的“官路”“白色小塔”“碾坊”“老船夫摆渡”在自己的家乡有,而且像五月初五过“端午节”的民俗,“悖时砍脑壳”方言俚语等也是非常相似。这下,湘西那个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一下子变成了我们所在的这座小城,小说里的主人公翠翠、傩送、天保、老船夫就好像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家乡人,呼吸可闻,亲切可感。接下去,教师分析人物性格、文章主旨也就顺理成章了。从文学的角度,学生再一次深入体验了《边城》的山水美、风情美和人性美。教师就这样有针对性地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尽情地说,尽情地联想,从而得出满意的答案。

“巧”问情感体验

对于高中生来说,情感方面渐渐摆脱了羞涩和腼腆,开始因家庭、升学、朦胧恋情而出现情绪多变,但基本上没有复杂的情感纠结,他们每一个都有属于自己的情感故事。高中语文教师在讲述情感类课文时,“巧”在情感体验上提问,可以促使学生产生一种更积极更深刻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讲授徐志摩的新诗《再别康桥》时,我先播放了歌手黄山的同名歌曲《再别康桥》。当悠扬而舒缓的音乐如水般漫上来,同学们的心灵慢慢地融入到一个迷离的唯美意境。接着,我向同学们提问:“听完后大家有何感受?这首歌美不美?大致抒发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学生立即齐声答道:“歌很好听啊!”“再听一遍啊!”也大致能说出抒发的是一种留恋之情、惜别之情。我这时又问:“除了这两种感情,没有第三种情感吗?”学生疑惑了———

为了印证和强化第三种感情,我又播放了李叔同作词的歌曲《送别》,在音乐营造的浓浓怅惘和淡淡的忧伤中,同学们都沉默了,不由自主地回忆起小学、初中毕业的美好时光,同学们互送礼物,而现在或许相隔遥远,音讯杳无,往事悠悠,令人伤感……这时,同学们才明白了还有第三种感情: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教师就这样营造氛围,深化学生们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心智成熟,引导他们更深入地思索人生。

“巧”问阅读体验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应有较大的阅读量,在此基础上精选重点学习篇目,进行作品鉴赏。”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高中语文教师都知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道理,必须有意识地引导高中学生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书籍,增加知识储量,收获更多的阅读体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在讲授一些文学名著的时候,引出一些课外知识,“巧”在阅读体验上提问,师生就会形成互动交流,从而收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例如,在讲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第二课时,分析林冲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时,通过抽丝剥茧,教师板书———

豹子头林冲:心地善良、随遇而安、刚强性烈、疾恶如仇

接下来,开始提问:“在《水浒传》里,和林冲性格相似的还有哪些英雄人物?”阅读过名著的学生立即如数家珍,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黑旋风李逵、青面兽杨志等。

我再次向大家发问:“谁能够略述一下发生在鲁智深、武松身上的事件?”

一些印象深刻的学生立即抢答起来,最终归结如下:

花和尚鲁智深:侠肝义胆、有粗有细豁达明理、嫉恶如仇(典型例子: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单打二龙山)

行者武松:崇尚忠义有勇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

(典型例子: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义夺快活林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醉打孔亮)

在师生课堂交流、气氛活跃的同时,我再一次发问:“除了《水浒传》里的英雄,其他小说里还有没有类似林冲命运的英雄人物?”

立即又有学生举出《天龙八部》里遭世误会仍快意恩仇的“悲情英雄”乔峰,《笑傲江湖》里散漫不羁却执守正义的性格人物令孤冲,福尔摩斯侦探集《血字的研究》里绝望中疯狂复仇的车夫波侯……对于武侠、侦探等纯娱乐小说,教师不必过多鼓励学生阅读,但宜客观公正地肯定学生的知识面广,见解深刻,让学生感到课外学习终有所获,有一种成熟感。教师以“活问”的方式提出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调动学生的阅读体验,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与合理引导 第9篇

一、课前预习是上好一节课的必备条件

数学课堂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提出问题后, 课堂内鸦雀无声, 学生哑口无言, 不知如何回答。究其原因:学生对教材不熟悉, 对教师的提问没准备, 其结果只有被动和尴尬。因此, 要上好每一节课, 学生的课前预习是至关重要的, 在预习中让学生了解这节课要学什么, 了解其知识点和内在联系, 哪些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哪些能掌握, 哪些不理解等等, 学生带着问题入课堂, 才能带着答案出课堂, 才能在教师的主导下顺利的解决问题和掌握知识。教师要在平时对学生的预习加强引导, 教会他们如何预习, 只有形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 教师才能得心应手地驾驭课堂, 师生才能配合默契, 课堂才能有效和高效。

二、有效提问是上好每节课的重要手段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主要形式, 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课堂提问一定要“有疑”而问, 不能装腔作势, 更不能流于形式。课堂提问要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展开, 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课堂提问不宜过难。教师要把握好教材范围, 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在教材范围内, 较易的问题少提, 较难的问题不提, 否则就会将学生一棍子打死, 抑制了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的热情和信心消沉。例如: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后, 学生能够用适当的方法解不同类型的一元二次方程, 正确地求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反过来, 告诉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 能否写出方程呢?学生经过思考后, 也能写出适当的方程, 并且知道适合条件的方程有很多, 如果教师再问:方程的两根之和为5, 两根之积为6, 如何写出方程呢?大部分学生就会面面相觑, 目瞪口呆。教师的提问随意拔高, 违背了学习规律, 导致了学生的思维断层, 这样的提问既使课堂气氛凝结, 又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2) 课堂提问应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许多教师提出问题后, 便要求学生回答, 不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 学生不能够进行正常的思维, 即使教师告诉了答案, 学生的印象也不深, 既不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又不能沟通师生情感和反馈教学信息, 而且僵化了课堂, 这样的提问也意义不大。

(3) 课堂提问要用正确的语言, 提问要准确。如果你的提问语言模糊, 指向不明, 学生回答就可能产生分歧, 学生的思维就要产生混乱。例如:解分式方程最关键的是什么?学生有这样几种回答: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 也可能回答是验根, 还有些同学回答是解题步骤等等, 到底最关键的是什么?能否把答案统一呢?解题步骤的每一步都是必不可少的, 只不过在解题中所处的地位不同, 有些较关键, 而有些是一般步骤。因此, 教师在课堂提问时一定要用准确的语言, 提出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答案。

(4) 采用多种多样的、学生比较喜爱的提问方式。课堂提问是反馈教学信息, 师生心灵沟通的工具, 这一工具使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成败。课堂提问应采取形式多样的提问方式, 不只是教师提问学生, 也可以让学生提问学生, 或者学生提问教师, 这样有利于达到师生的共鸣,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有增加了课堂的有效性。

三、合理引导是上好每节课的重要方法

完整的数学课堂时刻离不开引导:导入新课需要引导;每一个知识点需要引导;学习方法更需要引导。引导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 教师要根据问题的需要进行合理的引导。

(1) 创设情景是引导学生进入课堂知识的有效途径

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 单凭抽象的语言来表达, 其结果也可能是抽象的。要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 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采取情景教学, 要把我们身边的、学生常见的实物和现象与课本结合起来, 也就是把数学知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 让学生从现实中学习数学。例如:学习《成比例的线段》时, 同一时刻, 物体的身高与影长成比例。学生可能会问:高大的建筑物与小小的竹竿, 其高度与影长能成比例吗?为了让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有比较明确的认识, 教师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 来到室外亲自验证:高楼、旗杆、树木等等, 它们在同一时刻的高度和影子的长度是成比例的。学生很自然的掌握了知识, 并且有深刻的印象, 并能用这一知识点来解决许多数学中的测量问题,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 把数学中的很多现象投放出来, 让学生对没有见过的实物与现象具体化, 通过观察和引导, 使学生很自然地进入数学知识点, 并且对知识的掌握较深刻。

(2) 适合的学习方法是学好数学的关键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 有这样一种现象:有些学生学习很用功, 时间比别人用得多, 劲头比别人大, 整天“加班加点、书不离手”, 而考试成绩却很不理想, 究其原因是缺乏适当的学习方法。对于这样的同学, 教师要进行单独引导, 结合他们的实际, 找到符合他们自身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合理地学习与休息, 提高学习效率, 也可以让他们多与其他学生沟通, 取长补短, 有效学习。

当然, 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和引导的方式方法有很多, 只要我们多观察、多总结, 就一定能够找到适合每位学生的学习方法, 就一定能够让每位学生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摘要:有效的提问与引导是数学课堂的必备手段, 是学生探求数学知识、理解和掌握数学原理的有效途径, 也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要学会有效提问、合理引导、正确解决, 做到有惑必问、有问必导、有导必寻、有寻必果。

谈如何引导学生提问 第10篇

一、营造和谐氛围, 让学生敢问

心理学研究表明, 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 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和教学观, 为学生大胆提问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让学生敢于提问。因为良好课堂环境氛围的创建, 有助于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焦虑情绪,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从而让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水平, 释放潜能。首先, 教师在人格上要尊重学生。课堂上师生之间不存在关系上的尊与卑、主与次, 每一个学生与教师或其他任何人一样, 在人格上是独立的, 都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因此,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对学生要一视同仁, 加强师生交往, 密切师生关系, 使学生觉得教师和蔼可亲, 容易接近, 成为平等的教学主体。其次, 教学民主。学生问题意识取决于是否有适宜的环境。教师要尽可能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为学生创设和谐、自由的提问环境。课堂上要淡化教师的权威, 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 彻底摈弃那种在课堂上一切以教师为中心的“老师问、学生答”或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观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 鼓励学生求新求异, 不囿于现存的“框架”, 不拘泥于“标准答案”, 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呼吸”, 敢想、敢说、敢做, 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创设提问情境,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教师要善于提出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能唤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 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探索新知识。笔者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 抓住课题中的“借”字提问:谁向谁借?为什么借?怎样借?学生带着问题, 细读课文, 了解草船借箭的起因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 想以短期内造出十万支箭来为难诸葛亮, 最后达到陷害的目的。诸葛亮将计就计, 巧妙地利用草船向曹操借了十万多支箭, 如期交箭, 使周瑜自叹不如。作了这样的回答后, 学生觉得“无疑”了。教师根据学生此时的心态又问:“你们对课题中的‘借’有什么想法?”这一问又激起了学生的思考:有的说不能用“借”而应该用“骗”;有的认为“借”字用得妙, 用曹操的箭去射曹操, 有借有还, 妙不可言。此时, 学生既明确了作者用词的准确精练, 又理解了文章的内容, 领会了作者的思路与思想感情。教师突然又问:“如果诸葛亮借箭失败了, 你认为会是什么原因?”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的思维再起波澜, 进行了深入思考。最后再要求学生除了课文中周瑜讲的诸葛亮“神机妙算”外, 你还能用哪些词来总结诸葛亮的才能。教师经常变换角度, 引导学生多思、深思, 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又有助于把学生的思维推向更深的层次。

在探究性学习中如何引导学生提问 第11篇

1 激发观察兴趣,利用学生好奇心引导学生提问

观察是发现问题的主要途径,物理学家牛顿正是凭借着敏锐的观察能力、极强的好奇心,提出“苹果为什么落地”的问题进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在教学实践中,要精心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想方设法增加各种有益于观察的刺激物,提供尽可能多的观察机会,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我在讲授《做功和内能的改变》时,在课堂上演示了用打气筒给自行车的车胎打气,然后请几位同学用手摸一摸打气简,并告诉其他同学手有什么感觉.“有热的感觉”.这时,有几位同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出“在打气的过程中,是活塞压缩空气做功内能增加,还是活塞克服筒壁之间的摩擦做功使内能增加,筒壁发热呢?”针对这一问题,同学们进行了分组实验,通过实验得出正确结论,筒壁发热的主要因素是活塞压缩筒内空气做功,次要因素是活塞克服筒壁摩擦做功,这两个方面共同作用,使筒壁发热.

2 观察实际生活,引导学生提问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养成观察的习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科学可解释或未解开的谜团,只有勤于思考,认真观察,才能切身体会到生活中充满的这种科学魅力.我经常利用课外活动指导学生去观察事物,提出问题并解释问题,如同学们会提出这些问题:汽车轮胎、鞋底上为什么要做上花纹?夏初的冰雹、秋天的霜、冬天看到美丽的树挂是什么现象?冻豆腐切开后为什么会有小孔等.以上问题都可以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很好的解释.

3 应用联想法,引导学生提问

联想法就是让学生对身边某个比较熟悉的物体、现象或知识产生联想提问,如在讲授《浮力》时,教师提问:“你见过轮船吗?就轮船你有什么疑问或建议?”学生就会展开丰富联想,提出如下问题:铁块在水中下沉,为什么轮船却浮在水面上?轮船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为什么装的货越多,船下沉越多?能不能做成水陆两用船?轮船能不能完全浮在水面上,像汽车一样行驶?

4 应用比较法,引导学生提问

比较法就是比较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或不同物体、不同现象之间的异同,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讲授《连通器》时,让学生观察一下茶壶,然后说出自己的发现,学生们会提出“茶壶嘴”的高度为什么要做的比壶口略高一些?相平或低一些行吗?低很多又会出现什么情况?

5 应用推理法,引导学生提问

推理法就是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进行推理产生疑问而提出新的问题.如讲《磁场对电流作用》时,教师先提示:若将研究电磁感应的装置改变一下给电路接上电源,你觉得会怎么样?学生根据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导体又放在磁场中,磁场与磁场发生相互作用,学生会提出问题,导体会不会在磁场中运动?怎样才会运动呢?导体若运动,方向如何?

问出精彩——谈如何引导学生提问 第12篇

但是, 在实施新教材的过程中, 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疑惑。就学生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指导学生提问谈谈我的实践和探索。

1 发现问题, 理性分析

学生提问质疑, 是一种既古老又现代的教学方法。孔老夫子的教学很多时候就是学生提问质疑, 孔子特别欣赏“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孔文子。朱熹早就指出:“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法国教育家弟斯多惠说:”一个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 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新教材教法提倡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是还教学以本来面目。学, 学生之想学;教, 学生之想教。因为”思起于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语言文学的教育, 人们都讲究一个“悟”字, 从“疑”的角度去“悟”, 亦不失为好方法, 朱熹曾说:“大疑则大悟, 小疑则小悟, 不疑则不悟”。反之则“强聒反滋其惑”。

然而,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 却常常遇到:学生提问, 不是抓住主题, 而是支离破碎, 不得要领, 或只是在一些细枝末节上纠缠不休, 偏题、离题, 甚至与主题背道而驰, 也就是说, 学生没有朝着教师预设的方向发疑。结果, 造成教学计划难以完成, 教学过程松散庞杂。上完一节课像是喝了一杯温吞水, 不爽不利的。

每每此时, 你就会有一种“放弃也罢, 你问不好, 我来问”的冲动, 困惑和迷惘就会袭上心头。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啊!

我想, 如果遇到困难就此放弃, 岂不又是穿新鞋走老路吗?在黑暗中摸索比等待火炬引路更可贵;摸着石头过河比被别人牵着过河更可贵;问自己所疑比鹦鹉学舌更可贵;提出一个问题比解答一个问题更有价值--过程比结论更可贵, 这种“过程价值观”现在在新教材教学中被普遍使用。

2 针对问题, 授之以渔

分析学生提问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传统教学方法使学生产生了依赖老师的习惯。二是学生不知道发问的角度和方法。三是不知道如何表述所要提的问题。因此, 有针对性地指导和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 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 打破学生的依赖思想, “逼迫”学生发问, 哪怕非常浅显的问题, 只要学生敢于提出, 就应该予以肯定和鼓励。特别要大张旗鼓地表扬那些发问切中要害, 角度新颖的同学, 给学生以发问思路和思维方法的正确导向。

其次, 必须给以方法上的指导。叶圣陶说:“内容方面固然不容忽视, 而方法方面尤其应当注重”。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就曾敦促我们教师“不要教死知识, 要授之以方法, 打开学生的思路, 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我主要从两方面进行指导:一是提问的角度和方式;二是提问思路和内容。

盯住“眼睛”问题目, 了望全文;

摄取“灵魂”问中心, 突出主题;

拎起“骨架”问思路, 训练思维;

诊断疑难问困惑, 突破难点;

找准口子问文眼, 提高速度;

抓住词语问语意, 培养语感;

注意“陷阱”问“不疑”, 挖掘深度;

放眼课外问阅读, 迁移能力。

当然, 提问还要根据文体特点, 小说要抓三要素, 记叙文不要忽略六要素, 记人找准人物的性格, 写人的外貌、动作、心理等。

第三, 启发学生如何表述问题

表述问题的原则是具体准确, 并且要说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学生问问题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简单使用疑问词, 如一味简单使用“为什么”、“怎么样”来发问。二是不能准确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

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认真仔细阅读是基础。只有在认真仔细阅读的基础上, 才会问得有物、有据、有序。缺乏了阅读的认真细致必然导致发问的简单化和笼统。当然, 提问的表述实际上是一个思维转化为语言的过程, 它不是一挥而就的, 需要反复和强化的过程。一开始, 学生只能提一些诸如“……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等简单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到现在, 学生已经能提出一些让你吃惊的问题了。如, 《风筝》一课, 有学生问“本来一般人做错了事巴不得别人忘记才好, 但鲁迅的弟弟忘记了鲁迅小时侯做的错事, 他的心情却更加沉重和悲哀了, 为什么会这样?”还有学生问“如果鲁迅的弟弟一直记着这件事, 岂不是会影响他们之间的兄弟感情吗?”问题之犀利, 角度的现代感之强, 问题表达之清晰, 怎能不让老师喜出望外?

3 分出层次, 随机处理

问题的层次。每篇文章本身的问题就分为:基本层问题和较高层问题。学生在预习时也因个人的基础而存在这两方面的问题。高难层面的问题, 老师自然会高度重视, 而基本层面的问题往往容易被忽视。因为基本层面问题往往占时多, 功效小, 常常“费力不讨好”。但是“置之不理”也是不现实的, 毕竟这些问题存在着, 而且就语文的基本功来说, 字词和文章的基本意思是必须弄清并落实的。那么, 如何处理不同层次学生的心中不同层面的疑问呢?

我的做法是, 分两个阶段处理:第一阶段小组内自由提问, 一些胆量小的学生在小组内能够自在地提出他们的疑问。给他们解决基本层面的问题。

第二阶段全班集中研讨重点难点问题。这一阶段让那些积极思考大胆发问的学生发挥他们的思维优势, 提出他们的富有层次和水平的问题。解除他们的疑惑。这时既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又要发挥集体的智慧, 更要老师的扎实而广博的知识和耐心的引导。

老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之一, 就是把提问的“焦距”始终聚焦在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之上, 不使学生提问成了野马而脱离课文。

答问的层次。问题提出来后, 如何处理?我主张, 先分析再集中, 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

(1) 对基本层面的问题, 小组内自由讨论解决, 主要落实:字音、字型、词义、造句、作者、课文基本情节、主要内容等问题。落实办法可以采用:互听词语 (布置了预习) 、互问词义、互改造句、互问内容、交流资料、推荐好的造句和问题及资料等。大概计时15分钟左右。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等问题, 在这一阶段就可以解决。老师巡视时发现一两个较普遍的问题提交全班研讨。

(2) 对涉及主题的问题, 也许小组也能解决, 但有必要“明知故问”, 以突出重点, 强化主题, 加深印象。

(3) 还有一些问题有一定难度, 则可采用:老师提供背景资料, 学生发表个人见解, 互相补充, 教师及时引导等办法。如:《紫藤萝瀑布》“生死谜, 手足情”怎么理解?如果为学生提供有关宗濮弟弟的背景资料, 或由收集了资料的学生提供帮助, 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学生的层次。学生必定会有基础的好差之分。那么, 浅显问题让基础差的学生发问;而重难点问题可能更多地是基础好地学生提出。但是, 不可戴上有色眼睛, 定势思维。对任何能抓住主题, 富有创意的提问, 都予以表扬, 这时, 你能从那闪亮而喜悦的眼光中找到那些提问的学生。答疑也同样根据学生层次来处理, 浅显的问题让给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 难度大的问题更多地由基础较好的学生回答。对任何学生的“进步”, 给以掌声鼓励。这样处理得多了, 学生能很清楚地了解学生和老师对自己的要求和期望, 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评价的层次。表扬和鼓励是我们的主要手段。对不敢发问和答问的学生, 只要他勇敢地站起来发问或答疑, “你终于站起来了!”“老师真为你这‘第一次’高兴!”的表扬是比较有动力的, 强调他的勇气可嘉。而对那些发言积极的学生则要求要高一点, 强调他们的肯动脑筋思考问题。表扬这类学生不能流于空洞, 应着力让他们说出提出或答出问题的思考过程, 让他们潜移默化地起着“领头羊”的作用。如, 最近, 我上《金色花》一课, 有一个平时很爱发言却有点浮躁的学生, 在回答“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时, 他很踊跃的要求发言, 他说:“我想, 大概是因为是在印度有一个有关金色花的美丽的故事。”接着, 他编撰了一个非常富有幻想色彩的传奇故事。我让他讲完了, 大家不得不惊叹他的想象力, 但没有一个同学同意他的诠释。他黯然地低下了头。我提示他们, 仔细阅读课文, 到文中去找依据。很快他们找到了答案。之后在讨论“妈妈提着灯到牛棚去干什么?”的时候, 有同学说是去喂牛, 有同学说是去找孩子。顿时同学们争论不休, 他很快又举起了他的手, 说:“由文中第二段妈妈的‘孩子, 你在哪里呀?’和第八段妈妈的话可以看出, 妈妈是去找孩子的!”。这时同学们给他以热烈的掌声。他的脸一下就红了。我问他:“你从这件事学到了什么?”他羞怯地说:“我终于明白了怎样才能回答准确。”同学们又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时还要我们用“肉麻”的话去吹捧学生吗?

教学实践证明, 一节课能否成功, 取决于学生能否提出较高质量的问题, 如果学生能抓住课文的重点难点提出问题, 那么, 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由发疑开始解文, 也跟“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有同工之妙。“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 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古希腊普鲁塔戈) 。这把“火”由老师点燃当然也不错, 但是如果能让学生自己点燃不是更好吗?

上一篇:人类行为学下一篇:竞争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