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的经验与反思

2024-06-02

中国模式的经验与反思(精选4篇)

中国模式的经验与反思 第1篇

■如果维持年均7.3%的经济增长, 到2020年我国人均收入可以达到12700美元。也就是说, 在本届政府领导下我国应该可以从低收入变成中等收入, 进入高收入。高收入国家是一个门槛, 如果我国也加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全世界高收入国家人口可以翻一番,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中国改革开放33年, 用西方理论认为是错误的道路, 却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过的奇迹。理论的适用性决定于条件。在西方适用的理论, 不见得适用于我们。重要的不是说我们的理论能不能被接受, 而是这个理论能不能帮助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我们必须将中国社会科学本土化, 这样中国的知识分子才能够真正为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做贡献, 才能够避免好心干错事。

我希望从中国经济改革经验的探讨中反思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于中国经济改革, 大家生活在这个过程当中, 能够切身感受到它的成就。从1979年到2012年, 连续33年的时间, 我国年均经济增长达到9.8%, 这样的高速发展态势在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过。并且, 这是发生在经济转型期, 在一个底子薄、人口众多、制度不完善的状况之下, 这无疑是个奇迹。这样的成绩, 事先谁都没有想到。

下面, 我从中国改革开放33年所取得的成绩和出现的问题来进行一些反思。

新理论通常来自于对现象背后原因的分析, 这个现象会是新的现象, 这个现象也可以是过去的现象, 但过去的理论解释不了, 才提出一个新的理论进行解释。中国改革开放33年, 用西方理论认为是错误的道路, 却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过的奇迹。为什么有这样的成绩?还出现了哪些问题?我想分析回答五个相关的问题, 反思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学科发展道路。

第一个问题, 为什么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能够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取得这么高速的增长, 背后到底是什么在支撑?

第二个问题, 为什么在1979年之前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 即使是付出几代人的努力?追求中国的现代化, 追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不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 从鸦片战争以后, 我们就一直在苦苦追求国家现代化。

第三个问题, 中国发展这么快是因为转型带来的好处, 但为什么其他转型国家, 并没有出现像中国这样有代表性的案例?

第四个问题, 中国在转型过程中出现了反对渐进双轨制改革的事情, 为什么会出现, 怎么理解?

最后一个问题, 理论帮助我们认识世界, 也帮助我们改造世界。如何寻找未来发展的方向, 怎么样实现未来的发展?

中国经济改革为什么成功

从1979年开始的改革开放, 我国并没有遵从华盛顿共识, 完全推行私有化、市场化和自由化道路, 而是政府只担负平衡预算, 维持社会经济稳定。中国推行的是一种渐进式、双轨制的改革开放, 对没有效率的大型国有企业既没有私有化, 而且还继续给予保护。但对于一些新的产业布局放开准入, 按照市场的原则运行。

中国当时选择的道路, 在改革开放初期被认为是一条不正确的道路。改革开放初期, 国际学术界新自由主义盛行, 认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或者是社会主义国家, 经济发展不好是由于政府干预造成太多的扭曲, 比如国有化、价格非市场化等。

中国从1979年开始的改革开放, 并没有遵从华盛顿共识, 完全推行私有化、市场化和自由化道路, 而是政府只担负平衡预算, 维持社会经济稳定。中国推行的是一种渐进式、双轨制的改革开放, 对没有效率的大型国有企业既没有私有化, 而且还继续给予保护。但对于一些新的产业布局放开准入, 按照市场的原则运行。

当时经济学界有一个基本共识:计划经济不如市场经济。所以, 计划经济国家或者是政府干预过多的国家, 为了改革, 必须像华盛顿共识所讲的要按照市场经济去运行的基本制度安排, 并且是一次性到位。

中国推行双轨制改革被时下证明是最糟的方式, 也有现实论点。比如说, 如果要实行渐进的双轨制度安排, 一定会造成寻租, 造成收入分配腐败。确实, 中国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那些反对双轨制改革的人所谈的问题都存在。

但关键是现在看来, 那些推行休克疗法的国家, 我们存在的问题他们也普遍存在。但我们有的成绩, 这些国家却没有, 而中国的改革开放实现了33年的稳定和快速发展。那些推行休克疗法的国家, 在经济上推行休克疗法以后, 经济出现停滞, 甚至崩溃。

针对中国这三十多年经济快速发展, 国外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道理很简单, 因为中国有太多的农业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 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附加价值比较高的产业部门, 可以带动经济快速发展。关键的问题是, 其他国家包括中亚或者非洲的很多国家, 这些国家的绝大多数人口也是农业人口, 也有很多剩余劳动力, 他们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开始改革转型中, 按照华盛顿共识那样全面推行市场化改革, 但并没有取得中国这样快速发展的成就。

所以, 我们自己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总结。理论的目的是什么?理论不是一个逻辑的东西, 理论是帮助我们认识世界, 帮助我们改造世界的, 让我们清醒地认识所观察到的现象本质, 它为什么有那么多问题以及怎样来解决这些问题。

中国经济增长本质是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劳动生产率水平能不断提高背后的机制和决定因素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产业的不断升级。技术的创新让现有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提高, 产业升级让现有的劳动力资源配置到附加价值比较高的新产业中去, 这是决定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的一个必要的、根本的因素。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出现快速发展, 我主张用亚当·斯密的方法来研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 已经用标题把方法论全部写上去了。他的标题是“对国民财富的本质和决定因素的研究”。想了解中国为什么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能够快速发展, 就应该知道这个快速增长的本质是什么?我认为是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为什么能不断的提高?它的机制又是什么, 决定因素又是什么呢?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产业的不断升级。技术的创新让现有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提高, 产业升级让现有的劳动力资源配置到附加值比较高的新产业中去, 这是决定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的一个必要的、根本的因素。

从这个角度来看,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如果经济要持续增长, 必须要技术不断创新, 产业不断升级。但是, 发达国家跟发展中国家有一个很大的差别是, 发达国家从工业革命以后, 他们一直处于全世界收入水平最高的一个群体, 其劳动生产率水平在全世界最高就代表他们的技术水平、产业水平处于全世界的前列。因此, 要技术创新也就必须自己发明, 产业升级也必须自己发明新的产业。总之, 对发达国家来讲创新就是发明。

众所周知, 任何发明和发现需要大量的资本, 而且成功的概率非常小。发达国家从十八世纪、十九世纪中叶到现在的年均收入增长率达到两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劳动生产率的平均提高水平大约是两个百分点。加上人口增长不到一个百分点, 可以说, 从十九世纪中叶以来一百多年的时间, 发达国家的发展绩效相当稳定, 平均起来每年3%的增长。

而发展中国家, 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同样劳动生产率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是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跟发达国家相比处于较低水平, 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现在拥有的技术比发达国家低, 产业附加值比发达国家的低。在这种情况下, 发展中国家的创新有两种来源, 一是自己发明新技术、新产业;二是用模仿的方式引进现有的技术和产业。只要引进的技术比现在的技术好, 就是创新, 只要引进的产业, 即便是已经成熟的产业, 只要它的附加价值比现有的本国产业附加价值高, 那么就是产业升级。

那到底是自己发明技术、产业好, 还是采取引进方式好?从经济角度分析, 这是成本和效益的关系。一种方式是自己发明创造, 不仅成本高, 风险也很大。另外一种方式是引进技术, 成本低廉。因为很多技术已经过了专利期限, 可以不用付钱直接使用。而且, 这些产业和技术都已经证明是成熟的、有效的、市场有需求的。发展中国家如果用后一种方式, 其经济增长率应该比发达国家高。这个可能性在经济学上叫做后来者优势, 或者叫做后发优势。

后发优势在1979年后显现, 主要是因为发展道路的选择。

1952年到1979年期间我国的经济增长绩效很差, 人民的生活水平基本没得到改善, 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确定的发展目标, 即在1952年、1953年提出追求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十年超英、十五年赶美”。当时发达国家主导的占有优势的产业, 并不符合我国实情, 不具备比较优势。资本密集的产业最重要的成本是资金成本, 而我们资金短缺, 资金价格高, 在开放的市场中没有竞争力, 造成产业和经济发展效率非常低, 使得我们跟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

根据统计资料,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现在, 有十三个经济体懂得用这种后发优势来加速本国经济的增长, 取得的平均每年经济增长率达到7%或者是更高。后发优势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率比发达国家高一倍甚至是两倍, 而且持续25年或者更长时间。

中国是从1979年以后成为这十三个经济体之一的。回答中国为什么能取得经济高速发展, 原因很简单, 就是充分利用了后发优势。但是, 我们这种后发优势早已存在一个世纪或者是更长时间, 为什么一直到1979年以后, 我们才开始从后发优势当中获取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呢?

我想主要原因和我们发展的道路有关。1949年之前, 中国内忧外患, 社会不稳定, 经济发展也不稳定。1949年以后社会主义新中国建立, 1949年到1952年战后的恢复, 开始接触现代化建设。当时有稳定的环境, 但是为什么1952年到1979年经济增长的绩效很差, 人民的生活水平没得到明显改善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确定的发展目标, 在1952、53年提出追求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十年超英、十五年赶美”。也就是说, 在十年的时间里我们劳动生产率要超过英国, 十五年以后我们劳动生产率要赶上美国。劳动生产率要赶上英国和美国, 就必须拥有当时英美所拥有的产业。当时美英拥有的产业是全世界最先进的产业, 还有专利保护。况且, 那些产业都是他们国家现代化的根基, 有很多跟他们国防安全有关的资本密集的大型重工业, 在那种条件下根本不会给你。要发展就必须靠自己发明, 但自己发明不仅成本很高, 还放弃了后发优势。更重要的是, 这些产业是资本密集型的, 当时我国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农业社会, 资金资本非常短缺。

《中国模式--经验与挑战》读后感 第2篇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是受影响最小的国家之一。从此以后,在国际层面产生了两个全然不同的预测,一个是“中国世纪论”、另一个是“中国残局论”。对于中国模式的两种判断,我一直存有疑惑。这次在党校封闭学习期间,我终于放下了繁重工作,静心研读了《中国模式--经验与挑战》这本书,系统了解了中国模式。

中国模式总体上是一种“稳健改革模式”,它有自身的独到之处。一是作为一个有长期动荡历史的超大型国家,中国在处理稳定、改革和发展三者的关系方面找到了平衡点。二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指导方针非常务实,即集中精力满足人民最迫切的需求,首先就是消除贫困,并在这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三是实事求是,一切都要经过试验,不断地总结和汲取自己和别人的经验教训,不断地进行大胆而又慎重的制度创新。四是推行渐进改革,不是砸碎现有的不完善的制度,另起炉灶,而是尽可能利用现有不完善的体制来运作,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改革这个体制本身,使之转化,为现代化服务。五是确立了比较正确的优先顺序,改革不求一步到位,但求持续渐进、分轻重缓急,最后通过逐步积累而完成。六是以开放的态度,有选择地学习别人的一切长处,但以我为主,绝不盲从。

中国模式的经验与反思 第3篇

从运行结果来讲,“印证”证明模式未能有效遏制刑事错案的发生。从操作过程来看,“印证”证明模式的运作往往是非精细化的,在相当部分案件中存在“印证”不充分的情况。整体而言,“印证”证明模式虽然要求证据的客观化、全面化,但证据生产过程却呈现出单方性、秘密性的特征,是一种缺乏程序机制支撑的“权力主导型生产机制”,客观表象之下隐藏的是正当程序的缺位甚至人为制造证据。主导性的政法理念和司法体制也促成了“印证”证明模式下证据的高度偏向性,流水线的诉讼过程倾向于生产一系列有罪证据的构成锁链,且来源单一的证据基本上形成了一套具有一致性的有罪证明体系。

在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背景下,亟需建立一种将程序规则与证明机制融为一体的证明模式,即有着适当、理性程序机制支撑、能够发挥司法者对客观证据进行自由评断功能的新型证明模式,以打破形式化的证据法窠臼和以限制证明力为核心的“新法定证据主义”僵局。一是要打破证据收集阶段的国家垄断性、单方性和秘密性,引入多方主体共同参与,构建证据收集正当性的“他控机制”。二是“印证”过程必须以充分正当化、程序化、实质化的方式展开。三是印证的基础信息必须多样化,以控方证据、辩方质证意见以及辩方所提交的证据作为印证结论形成的基础。四是法官在作出裁判时要充分展示证明过程。

(摘自《中国法学》,2016年第1期,第162-176页。)

中国模式的经验与反思 第4篇

回顾5月23日中国电信业重组至今,新电信业痛并前行了百余日。

从方案公布时的一片喧哗,到初步清核资产、人员划转时基层人员台上笑脸相迎,台下斗智斗勇的精彩,直至“由于联通网通此前某些福利发放形式不同,融合后部分网通员工有些闹情绪”所显现的深层次文化融合之艰难,更有近期中国联通C网用户上半年持续累积增长124.2万户,7月锐减41.3万户的诡异……

开弓没有回头箭,不撞南墙不回头。既然在现行体制、决策方式下,不可能出现更好的重组方案,既然无法预计拦截这支箭的南墙是在3G还是4G,抑或是下一次重组,那么电信业各个新公司唯一能自救的就是转变思维模式,以适应网络新经济下信息化发展的市场需求。

来自新加坡的经验

重组给各个新电信公司带来的共同好处就是全业务运营,但实际上,各家运营商还是把眼光盯在个人用户的移动业务发展上,以至于业内专家只能加快非对称管制方案的设计,以确保新电信和新联通不会在还没有整合好或者还没搞清楚移动业务该如何运营的时候,就已经被新移动挤垮。

就在重组方案见光后的一个月,《IT时代周刊》受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IDA)之邀,去感受与见证新加坡“智慧国2015计划”开局两年的成果。

目前,新加坡家庭宽带普及率从两年前的55%提高到了82.5%,距离“智慧国2015计划”制订的90%的目标不远。同时新加坡已有7200个公共无线宽带热点,在2009年前提供免费无线上网接入。如果说这些成果是丰厚的经济基础起决定作用的话,那新加坡“智慧国2015计划”要达到“利用资讯通信为经济和社会创造的增值居全球之首,资讯通信业实现的增值增长至原来的两倍”的目标,却更加依赖于社会的共同参与才能实现。这个目标与中国电信业的发展目标一致,而新加坡对此目标的实现历程可以为中国电信业未来的信息化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我们从新加坡IDA如何助力中小企业信息化这一个视角,去探究相同目标下全然不同的思维模式。

新加坡拥有14.3万本土中小企业,占新加坡企业总数的90%,新加坡和中国的中小企业都面临着对应用资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同样的问题:首先是技术太复杂,很多新鲜词听不懂,也没有精力或时间学习。针对普遍的问题,就在中国电信业重组的前夜,新加坡IDA指定新加坡电信牵头组建了松散的企业联合体,提供一站式客户支持服务,入门级服务方案简单到提供“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打印机、宽带连接、域名注册、安保产品、电子邮件账户和托管、网站开发、托管和维护”等等。新企业在完成工商登记时,就自动拥有了企业域名。

中小企业第二个应用问题:畏难、安于现状,无法迈出第一步。信息化有什么用?我不用也照样做生意。新加坡“智慧国2015计划”中的电子政府发展为一体化政府,即从服务的集成转向流程、体系和信息的集成,一体化政府以期达到改善服务、提升与公民间的关系,满足客户所需,与公民紧密相联。企业在与一体化政府交往中,体验了互联网、信息化带来的便利与效率,同时也迫使企业在不断与政府的交往中将使用电脑和上网演变为工作的常态。

中国运营商应转换思维

现在,中国各大电信运营商提供的针对企业信息化服务有两大共同点,一是运营商品牌意识强烈,通过各种方式向企业传递着“我是谁”、“我强大”、“我能干”;其二是提供的产品比较高端,涉及到企业管理、商务智能等。

而在新加坡,无论是IDA如数家珍推荐的业务,还是产品服务提供商极力展示的创新,让人意外地感到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但都是基于最终消费者的实际应用,解决的也是消费者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平民的姿态向大家展示:你用自己的手机就可以实现,你在公共汽车的广告牌上就可以获得,你手写文字贴上去就可以识别……让人们感受到新加坡资讯通信业,正用全部的内力推销尽可能延伸到普通人群的信息业务。

在新加坡IDA倡导下,新加坡电信制订了合作伙伴计划,大力推动ICT企业发展,在先进的IMS测试设施和概念认证实验室的创新中心,一位正在测试业务的李老板讲述了他感受到的强烈对比。他们公司研发了手机文本短信获取电子优惠券的业务,相比手机二维码获得电子优惠券,短信形式更加便捷易用。中国移动运营商、新加坡电信运营商都有二维码电子优惠券业务,面对新的业务形式,中国运营商拒绝了合作,理由是已经有二维码电子优惠券业务。而新加坡电信在调查了市场,感受到用户更加愿意接受短信电子优惠券形式时,毫不犹豫地将李老板请入创新中心以完成合作前期的业务测试。

上一篇:钢筋砼连续墙下一篇:实施惩戒教育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