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洪涝范文

2024-05-16

历史洪涝范文(精选9篇)

历史洪涝 第1篇

1“14·07”流域降雨情况

2014年7月11日晚开始一轮强降雨自湘西北拉开帷幕,14—16日上半夜,强降雨带稳定维持在沅水上游地区16日下半夜至18日强降雨北抬至沅水中下游流域,强降雨中心位于沅水上中游地区的湘西自治州中南部、怀化中北部地区(沅水流域水系如图1所示)。地处沅水流域下游的常德市,强降雨出现时间晚于中上游地区,持续时间短,累积雨量远不及上游地区,然而由于位于沅水中游的五强溪水库连续8次增加泄洪流量,加之与当地强降雨相叠加,使常德市沅水全线水位迅速飙升,逼近或超过历史最高水位全市共发生险情1 000多处,其中溃垸性大险13处。

2 流域水位情况

2014年7月11—18日,湘中偏北地区特别是沅水流域出现强降雨,11日8:00至18日20:00,湘西自治州中南部怀化中北部地区累计降水量超过250 mm,湘西吉首市累计降雨量达480.6 mm,凤凰县累计降雨量达457.1 mm,怀化辰溪累计降雨量达419.8 mm,过程流域累计降雨量见图2。

受上游持续强降雨影响,地处沅水流域中游的五强溪水库入库流量不断增加,水位逐步逼近保证水位108 m。月17日5:00,五强溪水库下泄流量达到了26 000 m3/s,10:0沅水流域桃源站、常德站、汉寿站全面超过保证水位;17:0桃源站水位达到47.05 m,突破1996年46.9 m的历史最高水位。与此同时,常德市境内沅水干支流地区也出现较强降水,导致沅水流域沿岸水位不断上升,沅水流域桃源站7月17日23:00水位达47.37 m,超过历史最高水位0.47 m,7月16日8:00至19日00:00,桃源站在警戒水位上运行了64 h此次沅水流域特大洪水持续时间长、强度大,给其下游地区农业、交通等行业及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据统计,此次特大洪水导致常德市140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10.01万人,倒塌房屋781户1 779间,严重损坏1 727户4 195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3.5万hm2,其中成灾面积9.29万hm2,绝收3.92万hm2,直接经济损失16.9亿元。

2 预报预警

从整个过程来看,常德市、县2级气象部门对此次暴雨过程在暴雨落区、强度预报基本准确,精细化程度也较高常德市气象台提前5 d关注了上游地区的强降雨及上游地区的大暴雨对下游地区水位的影响,特别关注到了中上游的五强溪水库的蓄水情况,同时关注到强降雨带后期会影响常德所辖区域。16—18日强降雨带临近常德市时,及时发布暴雨、雷电等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16日20:00至19日8:00共发布暴雨黄色、橙色红色预警信号9次,共9县(区、市)。据对市气象台此次过程的强降雨、暴雨等预警消息的提前量为5 d左右,而对短时临近预警信号提前量的统计,预警的提前量都在1 h以上,部分预警的提前量在1~3 h。

3 气象服务特点分析

“14.07”沅水流域暴雨洪涝决策气象服务流程如图3所示。根据决策服务工作流程,分析此次气象服务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流域联防、资料实时共享,为流域防洪赢得了主动性

湖南省境内有湘资沅澧四大水系,流经常德辖区的为沅水和澧水。多年来,水情和水患已成为常德最大的市情和隐患,因此流域联防历来是常德防御流域性洪水的宝贵经验之一。在“14·07”沅水流域超历史暴雨洪涝气象服务过程中,常德市气象部门同样借鉴了以往好经验:时刻关注上游地区的雨情、水情信息,与上游的铜仁、黔东南及湘西自治州、怀化气象台保持紧密联系,对强降雨落区、强度及天气系统将来的演变趋势进行加密会商。7月11—19日,除了每天固定的每隔3 h交换各自辖区内的雨情、水情、灾情信息,还不定时开展强降雨天气系统演变会商,为下游地区开展决策气象服务赢得了主动性。

3.2 决策气象服务稳步跟进,为政府应对流域性洪水提供有力保障

针对“14·07”沅水流域暴雨洪涝过程,常德市气象局在过程前详细预估、过程中紧密跟踪、过程后及时影响评估,决策气象服务效果良好。7月11—19日,常德市气象局共发布《重大气象信息专报》2期、《气象专题汇报》2期、《中小河流洪水预警信号》2期、《城市内涝预警信号》1期、与国土部门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2期、为农业部门提供《为农气象服务专题》1期。各类决策服务材料均在第一时间呈送至市委、市政府及其他防汛抗旱成员相关单位,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迎战暴雨,进行防汛抗灾赢得了充分的准备时间。根据常德市气象局预报,7月10日下午常德市防汛指挥部向各县(区、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市防汛指挥部各成员单位下发《关于迅速做好迎战新一轮强降雨的紧急通知》,要求全市相关部门做好强降雨天气的应对工作。过程中常德市气象局还进行了滚动决策气象服务,每天提供天气实况、防御气象灾害提示等快捷的决策气象服务产品。

3.3 预报预警信息及时快速发布,强化了暴雨洪水预警信息向基层的延伸与跟踪服务

多年来,气象部门与通信运营商建立了预警发布的长效机制,气象灾害预警短信全网发布工作流程不断完善。其成果在此次暴雨洪水过程也得到了显现,进一步提高了预警发布的提前量和时效性,强化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向基层的延伸和跟踪服务。此次超历史暴雨洪水过程,常德市气象局从11日起每日通过常德气象网、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手机短信、96121声讯电话、气象电子显示屏等自主媒体和多种发布渠道,及时发布重要天气实况、最新天气预报及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等气象信息。过程前2 d和过程期间与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社会媒体展开充分合作,群媒联动,实现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的广传播。7月16日8:00至19日8:00上游来水与本地强降雨相叠加期间,通过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向全市防汛责任人、各级地质灾害责任人、中小学校安全责任人、交警指挥人员及气象信息员发布暴雨、雷电、大风等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共计13次,共计60万人接收预警短信。通过手机短信发布平台向社会公众发布强降雨天气消息200万人次。多位气象信息员均表示他们通过收到的气象预警短信参加救灾抢险。

3.4 部门合作与媒体联动,共同迎战流域暴雨洪涝

由于此次过程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可能引发中小河流洪水及滑坡、泥石流、城市渍涝、农业灾害,常德市气象局加强了与国土、水利、电力、住建和农业部门的联合会商。7月13日制作《为农气象服务专题》1期,16、17日联合国土部门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2期,16日下午发布城市内涝预警信号。在接到气象部门暴雨预警后,常德市水利局立即启动应急方案,城管、市政以及各职能部门在暴雨前做好全员上岗到位准备,县、乡各级政府立即安排调度抗灾应急物资和设备,做好抗灾救灾准备;防汛、国土部门加派人手对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尾矿库和病险山塘水库加强巡查排险,确保堤坝安全;市政部门疏通和清理城市排水管道防止城市内涝;各大水库提前调度水库库容,确保下游城市安全度汛。针对即将开始的暴雨过程,7月11日上午《常德气象网》率先发天气头条新闻《15-17日我市将有大范围强降水来袭》,同步向《常德日报》《常德晚报》《民生报》《潇湘晨报》《红网》《尚一网》等市内主流媒体提供新闻通稿。7月16日常德交通广播电台、鼎广新闻电台电话连线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详细解读此次暴雨洪涝过程。常德市气象局抓住时机,部门联动,群媒联动,共同迎战暴雨,社会效益显示。

4 服务效果分析

“14·07”沅水流域超历史暴雨洪涝过程,虽然持续时间长、范围广,但由于常德市气象局预报准确,预警信息发布及时,气象服务细致到位,加之部门联动响应快,社会媒体参与度广,使得过程灾害性影响控制得当,各级党政领导社会各界和广大公众对气象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

4.1 决策服务效果

根据常德市气象7月10日、13日、14日发布的《气象专题汇报》、15日发布的《重大气象信息专报》等决策气象服务材料中的气象预报信息:市防指提前调度下游水库腾库迎洪,对蓄水较高的五强溪实行错峰泄洪,为迎洪调峰做好了准备,并为后期有效蓄水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据了解根据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市、县2级政府及基层气象信息员通力合作,截至19日8:00,全市共紧急转移安置群众5万余名,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2 公众评价

对“14·07”超过历史暴雨洪水过程的气象服务,常德市气象局电话回访预警短信用户,90%以上用户表示预警信息及时准确,对减少灾害损失起到关键性指导作用。

4.3 媒体评价

此次流域性暴雨洪水过程及其气象服务受到各大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5 思考与启示

(1)准确及时的天气预报是做好重大气象灾害应对服务的基础。“14·07”过程除了在气象服务技巧和社会应急管理上有所改进外,暴雨过程的准确预报是主因。气象服务是否成功与天气气候预报预测的准确及时程度密切相关,是最直接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气象部门应该重点加强强降雨预报技术的研究,提高暴雨落区、发生时间和强度的预报水平。

(2)流域资料实时共享是流域防洪的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此次过程中,上游的铜仁、凯里、怀化地区的雨情、水情及灾情信息及时为下游地区共享,特别是五强溪库区的库容、入库流量、出库流量、水位变化等信息流域资料的实时共享,为下游常德地区科学防洪决策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决策依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预报预警信息广泛快速及时发布是做好重大气象灾害应对服务的关键和重要环节。暴雨灾害突发性强,来势凶猛,影响大,提高这类灾害性的短时临近预警信息发布的时效性与覆盖面就显得尤为重要。准确及时的天气预报、科学有效的预报预警信息是做好重大气象灾害应对服务的基础和关键。通过自主媒体和社会媒体等多种发布渠道及时传播预报预警信息,扩大预报预警信息的覆盖面,让全社会尤其是气象灾害影响区的民众能及时获取预警信息,是做好重大气象灾害应对服务的重要环节。

(4)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是做好重大气象灾害应对服务的有力保障。气象与各行各业密切相关,和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各个部门对于不同的气象灾害受影响的程度不同。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是做好重大气象灾害应对服务的有力保障。同时,气象部门和社会媒体要广泛进行科普宣传让百姓知道如何防灾避灾,以使气象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

摘要:对2014年7月中旬湖南省沅水流域超历史特大洪水决策气象服务进行总结,分析此次决策气象服务工作的特点,并结合实际服务情况,对服务效果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加强和改进决策气象服务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不断提高决策气象服务质量,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急决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14·07”,沅水流域,暴雨洪涝,气象服务,特点,服务效果,湖南常德

参考文献

[1]李学举.灾害应急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254-290.

[2]毛德华.人类与灾害相互影响机制的初步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7,20(2):92-96.

[3]姚鸣明,王秀荣.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引发的决策气象服务探讨[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8,10(2):72-75.

洪涝应急预案 第2篇

一、基本原则

(一)以防为主,常备不懈。

防汛抗洪工作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制定应急预案,反对麻痹大意,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岗位管理,分工负责。

发生特大洪水灾害时,由在岗教师负责学生的撤离工作,在学校学生转移组的统一指挥下,有序撤离危险地带,就近进入教学楼、综合楼避洪。各组要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按照各自的职责开展工作。

(三)通力合作,全力抢险。

发生洪水险情后,各救援组要组织力量迅速到位,采取有效措施,全力组织抢险,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社会影响,全力保护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二、建立组织保障系统,明确任务要求

(一)机构设置

1、在教育局抗洪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成立我校抗洪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xx

2、领导小组下设联络协调组,学生转移组,抢险救助组,安置防疫组,物资管理组。

联络协调组

组长

组员

学生转移组

组长

一组组长

组员

二组组长

组员

三组组长

组员

四组组长

组员

五组组长

组员

抢险救助组:

组长

组员

防疫安置组

组长

组员

物资管理组

组长

组员

(二)任务要求

1、联络协调组

(1)认真做好灾前、灾后的宣传工作,印发各种宣传材料,做好同教育局领导和学校领导及其他教师的通讯联络工作:

(2)及时将收集、汇总的学校灾情信息上报县教育局,为教育局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3)及时将教育局对防灾救灾工作的指示传达到各教研室,各班级。

(4)制作各类宣传品,用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和普及防汛抢险救灾和自救知识,增强师生防灾避险意识,提高自救、自保和逃生能力。在灾情和特大洪涝灾害发生期间,及时收集整理上级领导及学校教师的联络通讯方式,以确保通讯联络畅通。

2、学生转移组

(1)灾前统一规划好集散区域和师生集散路线,检查落实各班师生转移的准备工作,对各种不同情况下发生洪涝时,学生的转移做详细的安排部署及模拟预演。

(2)临灾预报发布后和特大洪涝发生时,本着就近转移的原则,避开平房或开阔场地,组织师生迅速转移到高大建设筑物内,尤其是作好学前班,1—3年级学生的转移工作,同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好学生灾后疏散及遣散回家工作,解决师生办公,上课,学习,御寒,防病治病等工作。

(3)各年级组长、各班主任必须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实施预案》,并组织落实到各个环节。配合学生转移组做好师生集散的宣传组织工作,在灾前发生前,能够快速有序地把师生集中到高大建筑物内或其它安全地带;并迅速清点人数,逐级向上汇报。

(4)洪涝后要做好余灾及次生灾害的防范工作。

3、抢险救助组:一旦发生险情,要立即组织抢险救灾,并做好师生安全转移工作,发现险情,组织人员积极排除,发现需要救助的人员,积极组织救援,尽全力避免人员伤亡,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力争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4、防疫安置组

洪涝发生后救助无家可归学生,尤其是救助好丧失亲人的学生孤儿。组织设立救助所,组织医务、后勤人员做好师生的生活服务保障工作。并对学生的健康状况随时监控,负责救治因灾受伤的病人,同时加强食品卫生、饮用水的检测,防止重大疫病发生、蔓延,对人员作好善后处理事宜。

5、物资管理组:

(1)洪涝后建立物资接受供应站,组织好外地支援物资的接收、登记、分配、运送、发放等工作。设立外来救灾物资接收站,接收外援物资。要作到帐目清楚、分类保管、运送快速、发放及时,同时加强安全防范工作。

(2)根据救灾需要,及时为各班级师生分配外援物资,检查指导各班级救灾物资接收、运送、发放工作。

三、防洪抗洪的宣传教育与防范措施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校园之声、周会、队日活动、黑板报、“抗洪”预防知识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洪灾”基本知识和预防方法教育,切实加强和认真作好抗灾、预防洪涝灾害等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增强和提高师生的预防灾害知识水平,防灾减灾意识观念,但要注意宣传的方式方法和力度,切忌过分渲染,夸大其辞,造成不必要的恐惶。

2、组织洪灾科普知识竞赛和在紧急情况下学生转移及救助工作的演练。各科教师应将科普教育内容自觉纳入教学计划,使学生通过演练、自然课了解洪涝灾害及防灾减灾的方面的常识,基本掌握有关洪涝知识和防灾技能。

3、向家长及社会进行宣传,做好各种洪涝灾害的预防、自救、互救工作,做到有备无患。各班主任要乐于奉献,忠于职守,不得随意请假,确保学生时时有人监管。课间由班主任负责管护学生。

4、为进一步加强安全防范措施,不断增强安全意识,各教研室、各教室及教学楼、综合楼、海霞楼要经常性的进行检测和定期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向校领导汇报,以便学校采取防范措施,及时进行加固、维修和拆除,坚决杜绝各种事故发生。

5、为确保学校抗洪应急工作协调、有序、高效地进行,各班主任要经常在班上宣讲,学校要在全校师生大会上宣讲,并长期检查和修订防灾救灾实施预案,切实作到灾后人人临危不惧,个个会自救、互救,安全转移。

四、灾后应急措施

(一)、提高警惕,高度重视。全体师生要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和责任心,坚决反对麻痹大意的思想和懈怠情绪。各任课老师和班主任要树立高尚的师德意识和奉献精神,以保护学生生命安全为已任,坚守工作岗位。一旦在上课期间发生洪灾,任课教师首先要迅速反应,班主任在第一时间赶往教室,有条不紊的共同组织学生及时向较高楼层转移。

(二)、紧张有序,忙而不乱。灾情发生后,因学校地势较高,各班在岗教师可利用缓冲期组织学生迅速转移,组织学生转移要紧张有序,按事先安排好的路线和次序,忙而不乱的进行。教学楼一楼班级从教学楼左、右楼梯向上转移,在三楼楼道内按次序排列,由一年级组组长负责指挥;二、三楼班级学生待在原教室内不动。在海霞楼二、三楼计算机室和语音室上课的学生,待在原教室不动。综合楼一楼班级从教学楼左、中楼梯向上转移,在三楼楼道内按次序排列,由屈惠芳负责指挥;二、三楼班级学生待在原教室内不动。当时无课的其它老师,自觉的在各楼梯口及拐角处负责保护学生,每楼梯口或拐角处应有两位以上教师监护。如确实来不及转移,在岗教师应迅速指挥学生牢牢抓住易抓建筑物,如暖气管、窗栏杆等或采取其它积极有效的救助措施。坚决反对教师弃学生于不顾,自行逃离。一旦发现,事后严肃处理。

(三)、及时转移,认真清查。学生转移到安全地带后,各班主任要及时清查人数,落实学生去向,并时向联络组汇报清查情况。

(四)、积极协调,稳定情绪。特大洪涝灾害发生后,学校防灾救灾各小组在学校领导统一部署下,积极协助医疗卫生部门对伤亡师生进行救治,并对伤亡师生及其家属进行慰问,安抚,稳定情绪。

(五)、全面排查,准确统计。及时排查洪涝对学校校舍、教室等所造成的破坏情况。对有潜在危险的校舍,学校立即将停止使用,或采取封闭、隔离、拆除及其他措施,防止余灾和各种次生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同时,协助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对灾情进行评估和调查统计,对师生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进行核查,及时向教育局报告。

洪涝过后动物防疫常识18条 第3篇

答:洪涝灾害中,大量动物因灾死亡,随着气候转暖,动物尸体腐烂,容易造成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链球菌病、钩端螺旋体、炭疽等多种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2.灾后为什么容易发生动物疫病的流行?

答:一是饲养环境大不如以前。强降雨过后,容易产生洪涝、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畜禽舍大量毁损,致使防疫设施不健全。二是病原易大量扩散。大量畜禽因灾死亡,病原微生物在尸体上滋生,同时,土壤中的大量病原微生物被暴露,易污染水源等环境。三是畜禽免疫力下降。洪灾过后,大部分畜禽抵抗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疫病的侵袭,需要按要求和免疫程序加强免疫。一些在正常年份不易发生的疫病,如炭疽病、猪链球菌病等也有可能发生。

3.如何做好灾后防病工作?

答:根据动物疫病发生的特点,当前应重点做好的工作:一是及时无害化处理死亡的畜禽;二是对饲养场内外环境和屠宰场、交易市场和畜禽尸体处理等场所消毒;三是加强免疫接种;四是加强饲养管理,确保畜禽饲料和饮水安全,确保养殖环境卫生。

4.农业(畜牧兽医)部门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一是要全力以赴,帮助灾区养殖场(户)恢复畜牧业生产,减少损失,应做好技术指导、技术帮扶、防疫知识的宣传培训等工作。

二是强化消毒,指导无害化处理。对所辖区域要加强检查,指导、督促养殖场(户)、养殖小区做好环境消毒和动物尸体的无害化处理。对病死畜禽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对不明原因死亡的畜禽要按照规定及时进行监测,如发现重大动物疫病,更要加大消毒和防控力度,并将情况及时上报。灾情过后,要指导养殖场(户)做好圈舍及周边环境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消毒。

三是加强疫情监测,及时报告和处置突发疫情。要进一步加强动物疫情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排查疫情隐患,做到早发现疫情,早处置疫情,防止疫病扩散蔓延。要加强值守,坚持24小时值班和主要领导带班制度。强化应急工作,同时根据应急预案和防治技术规范,规范处置突发疫情。

四是加强检疫监督,严防病死畜禽流出。进一步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规范检疫出证行为。加大对饲养、屠宰、加工、运输、储藏等生产和经营环节的监督管理力度,依法严肃处理抗拒检疫和运输、加工、经营未经检疫的畜禽及其产品等行为,严厉打击贩卖病死动物及其产品的行为。本着有利流通、严格把关、打击违法的原则,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一方面保证进出灾区的动物及其产品顺畅调运,另一方面要保障动物防疫秩序,防止疫情跨区域传播。

五是加强灾后免疫,协助恢复畜禽生产。要根据本地前期免疫工作进度,结合受灾后的实际情况和抗体监测结果,针对尚未免疫或抗体不达标的畜禽,督促开展补免和紧急免疫工作。同时,要发挥村级防疫员队伍力量,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灾后畜禽生产恢复工作,做好生产技术指导,宣传好经验、好做法,帮助养殖场(户)尽快恢复信心,促进畜牧生产尽快恢复,确保动物及动物产品有序供应。

5.受灾地区为什么要及时处理病死畜禽?

答:受灾过程中,不少畜禽被洪水淹死,或被倒塌的房屋砸死。由于死亡畜禽体内带有大量微生物,如不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任其腐烂发臭,病菌会到处扩散,不仅污染环境,还容易引起人畜疫病流行。

6.如何及时处理病死畜禽?

答:最简单有效的处理方法是深埋,深埋应选择高岗地带,坑深在2米以上,尸体入坑后,撒上石灰或消毒药水,覆盖厚土。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行焚烧处理,或直接投入无害化处理池。

7.为什么要进行卫生大消毒?

答:主要是保证灾情之后无大疫,加强消毒,消灭自然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洪涝灾区近期连续大雨,死亡畜禽和各种污物随水流动,水源等环境易受到污染。同时,土壤中的病菌被雨水冲出来,也会引发疾病。为消灭环境中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保障人畜健康,必须进行兽医卫生大消毒。灾区的农业(畜牧兽医)部门要指导受灾养殖场(户)的消毒工作;指导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加强防疫管理;落实卫生消毒、病死畜禽和粪污无害化处理等防疫措施,防止发生疫情。

8.灾区动物尸体深埋处理技术要点有哪些?

答:(1)设施设备。根据死亡动物处理数量大小,准备好作业工具,如卡车(可考虑底层接触面铺垫塑料薄膜)、拖拉机、挖掘机、推土机、装卸工具、动物尸体装运袋(最好密封)等。运输车辆应防止体液渗漏,接触面应易于反复清洗消毒。

(2)动物尸体运输。动物尸体最好装入密封袋,运输车辆密闭防渗,车辆和相关运输设施离开时应进行消毒。动物尸体不得与食品、活动物同车运送。

(3)掩埋点选择。有足够封土掩盖,土壤渗透性不高(如土壤渗透性较高,掩埋点坑底至少高于地下水位1米),与江河、湖泊、池塘、井水等水体有一定距离(100~150米),易于动物尸体运抵,避开公共视野(距离居民区至少100米),避开洪水经常冲刷之地和岩石层。特定情况下,饲养场死亡动物可考虑就地掩埋。零散小动物(如鸡等)可掩埋在树根下等地方。

(4)掩埋坑体的挖掘。坑体体积一般为动物尸体体积的2倍到4倍。坑体宽度一般不小于1.2米,深度一般为2米,长度要能够容纳所有死亡动物。坑底应相对平坦。如果需要多个掩埋坑,坑间距不小于1米。坑体体积可按动物尸体估计重量计算:动物尸体体积(立方米)=动物尸体估计重量(千克)/1000。

(5)掩埋方法。如对于大、中动物,或家禽、仔猪等小动物尸体数量不大时,将尸体置于坑中后,加土覆盖,覆盖土层厚度不得低于0.7米。小动物尸体数量较大时,可分层掩埋,每层尸体厚度一般不超过0.3米,中间覆土至少0.3米,依次分层掩埋,最后覆盖土层厚度不得低于0.7米。掩埋过程中,掩土不得压实,以免影响自然腐化。条件许可时,坑底和动物尸体上应铺撒生石灰。尸体掩埋后,应防止野生动物刨挖。

(6)参与人员卫生安全事项。注重安全防护,作业时,穿戴防护服、橡胶手套、面罩(口罩)、护目镜和胶靴。注意清洗消毒,接受健康监测,出现不良症状时应尽快到卫生部门检查。

9.怎样确定消毒范围?

答:洪灾过后要指导灾区养殖场(户)做好圈舍及周围环境的清扫消毒工作。一要做好畜禽舍环境的清扫工作;二要对所有圈舍进行一次全面消毒。消毒重点是畜禽舍、屠宰场(点)、畜禽及其产品加工、销售场地、仓库、中转场地、牲畜市场、农贸市场、饮水源、畜禽运输车辆、用具等;三要进一步完善卫生消毒、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防疫制度。组织养殖场(户)及时处置死亡畜禽,对在野外发现的动物尸体也要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10.圈舍及环境应如何消毒?

答:灾后要对圈舍和周围环境进行彻底的清理消毒。一是对倒塌的圈舍消毒,重点是对死亡动物的和圈舍进行原地消毒;二是对可继续使用的养殖场消毒,大型养殖场要定期清扫,定期用化学药物消毒,保持圈舍清洁和环境卫生,防止野生动物侵入,消灭老鼠和蚊蝇。小型养殖场及散养户,重点是经常性地清扫圈舍和处理粪便,保持清洁。如有疾病发生,就要用化学消毒药品消毒。三是对重建的圈舍消毒,除按常规消毒外,灾后还应根据疾病的流行情况增加消毒次数,选择合适的消毒药品。有条件的地方,建立沼气池,发酵处理粪便,防止蚊蝇滋生。

11.灾区养殖场消毒的注意事项?

答:一是保证消毒频率。灾后环境至少每周消毒两次,圈舍可带畜禽每周消毒3~4次。一旦发生疫情,则要增加消毒次数,并且要对消毒效果进行监测。二是保证消毒药物的有效浓度。三是消毒前要保持圈舍和环境的清洁卫生。四是防止在消毒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污染。五是发生重大动物传染病,如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后,必须严格按照农业部应急处理预案处理。

12.如何预防动物霉饲料中毒?

答:灾区连降大雨,易引起饲料霉变。霉饲料中霉菌能引起动物中毒。中毒后,一般动物体温正常,粪便干燥,有呕吐症状。母猪不孕并有流产现象。有的出现神经症状,严重的出现死亡。全身多处部位包括内脏出血,肝脏有坏死。

霉菌饲料中毒没有有效治疗方法,重在预防,严禁饲喂腐败、变质或霉变的饲料。注意饲料的保质期,防止食用过期饲料。

13.灾后引进种畜禽应注意什么?

答:灾后农民急需补栏,可能需要到外地调运,稍有不慎,就会带进疫病,引起疫病的流行和传播。灾后补栏需要及时防疫,注意避免从疫区引进种畜禽。引进的种畜禽必须进行严格的隔离观察,加强动物卫生检疫监管工作。

14.为什么要做好畜禽免疫工作?

答:灾害极易造成疫病流行,一些多年不发生或很少发生的疫病,如猪丹毒、猪肺疫、猪链球菌病等,也会因此发生。一些在正常年份不会发生的疾病,如炭疽病,也有可能发生。灾后畜禽的抵抗力下降,不易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和抗病力。对于没有进行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和高致病性蓝耳病免疫接种的畜禽,要立即补免。对已进行了免疫接种的畜禽,根据免疫抗体检测情况及周边疫情情况,必要时强化免疫一次。因此,当前必须突击抓好畜禽免疫工作。对于其他畜禽传染病,也要根据疫情动态,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15.如何加强疫情监测工作?

答:要加强重大动物疫情监测工作,进一步加大受灾地区动物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力度,对病死畜禽进行采样检测,及时发现问题,排除疫情隐患。充分发挥动物疫情测报体系和村级动物疫情报告观察员作用,及时汇总、分析灾区动物疫情发展态势,防止疫情发生。

16.如何加强检疫工作?

答:要切实履行检疫职责,严格执法,确保病死畜禽不出场、不出户。严格对病死畜禽采取“四不准一处理”处置措施,防止死亡畜禽流入市场,确保灾区人民食用合格的畜禽产品,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17.“四不准一处理”处置措施是什么?

答:四不准是“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病死畜禽及其产品”,一处理是“对死亡畜禽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18.洪涝灾害过后如何饲养畜禽?

洪涝灾害 第4篇

2013级劳动与社会保障2班 201305050205 简用培 一.洪涝灾害的概念。

洪涝灾害包括洪水灾害和涝淹灾害两大类型。

所谓洪水灾害通常指气候季节性变化所引起的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河道容纳而泛滥。或因山洪爆发而使江河水位陡涨,导致河提决口、水库溃坝、道路和桥梁被毁坏、城镇和农田被淹没的现象。涝淹灾害指因长期大雨或暴雨导致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清除,因泽生灾的现象。海洋水位突然升高,海水登录而泛滥也会造成洪涝灾害。

由于洪水灾害和涝淹灾害往往同时发生,有时难以区别,所以常常把二者统称为洪涝灾害。

二、我国洪涝灾害的发生流行情况。

中国发生的主要洪灾有:1950年淮河大洪灾;1954年长江大洪灾;1963年海河大洪灾;1975年河南特大暴雨洪灾;1981年四川暴雨洪灾;1983年安康城特大洪灾;1985年辽河洪灾;1988年嫩江、柳河、洞庭湖洪灾;1991年淮河流域和太湖发生大洪水,长江下游支流滁河两次发生有资料记载以来的最大洪水;1992年全国洪涝灾害较轻,但局部受灾严重;1994年长江支流湘江、赣江、珠江流域的西江、北江发生了三次大洪水,大凌河、滦河、海河流域的蓟运河、北运河、黄河支流北洛河、松花江支流辉发河、伊通河和饮马河、辽河干流以及支流东辽河均发生大洪水;1995年我国再次发生了严重洪涝灾害,1996年全国普遍受灾,长江中下游的湖南省受灾最严重;1998年中国经历了一场长江、松花江、嫩江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涝灾害。

这些洪灾不仅主要集中于黄河、长江、淮河、海河、珠江、辽河、松花江等七大水系,而且灾害频度增加。自20世纪80年代起,尤其是到90年代以后,平均两年发生一次特大洪灾,呈愈演愈烈之势。其中,长江流域是我国洪涝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根据史料记载,长江流域在唐代平均每20年左右发生一次水灾。宋、元代又上升为10年左右一次,20世纪上半叶则增加到每6年左右一次,而20世纪下半叶发生水灾的频率又加快了一倍,平均2~3年就有一次,有时甚至连年肆虐。进入了20世纪90年代,长江流域的局部水灾年年都有。目前,我国已经面临着洪涝灾害频度增加、强度加剧,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不断上升的严峻现实。

三、洪涝灾害的主要灾害特点。

洪涝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包括洪水爆发瞬间所引起的直接(原生)灾害和水灾后由水灾引起的次生灾害两个阶段。

直接(原生)灾害是指洪涝灾害发生过程中直接造成的危害,例如:破坏农作物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毁坏房屋、建筑、水利工程设施、交通设施、电力设施等,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和工厂被迫停厂等危害人民生计的危害。

次生灾害是由洪涝灾害发生后诱发产生的灾害。常见的次生灾害有污渍供应瘫痪、交通电力通信中断、生态环境恶化、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卫生设施破坏以及社会秩序混乱所造成的伤害等。

洪涝灾害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不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造成诸多的公共卫生问题,引发多种疾病并致使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病等的暴发和流行。

具体危害:

1.环境破坏,经济损失。洪水泛滥,淹没了农田、房舍和洼地,灾区人民大规模的迁移;各种生物群落也因洪水淹没引起群落结构的改变和栖息地的变迁,从而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野鼠有的被淹死,有的向高地、村庄迁移,野鼠和家鼠的比例结构发生变化;洪水淹没村庄的厕所、粪池,大量的植物和动物尸体的腐败,引起蚊蝇孳生和各种害虫的聚集。

2.水源污染。洪涝灾害使供水设施和污水排放条件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厕所、垃圾堆、禽畜棚舍被淹,可造成井水和自来水水源污染,大量漂浮物及动物尸体留在水面,受高温、日照的作用后,腐败逸散恶臭。这些水源污染以生物性污染为主,主要反映在微生物指标的数量增加,饮用水安全性降低,易造成肠道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洪水还将地面的大量泥沙冲入水中,使水体感官性状差,混浊,有悬浮物等。一些城乡工业发达地区的工业废水、废渣、农药及其他化学品未能及时搬运和处理,受淹后可导致局部水环境受到化学污染,或者个别地区储存有毒化学品的仓库被淹,化学品外泄造成较大范围的化学污染。

3.食品污染。洪涝灾害期间,食品污染的途径和来源非常广泛,对食品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产生严重影响,常可导致较大范围的食物中毒事件和食源性疾病的暴发。4.媒介生物滋生。(1蚊虫滋生:灾害后期由于洪水退去后残留的积水坑洼增多,使蚊类滋生场所增加,导致蚊虫密度迅速增加,加之人们居住的环境条件恶化、人群密度大、人畜混杂,防护条件差,被蚊虫叮咬的机会增加而导致蚊媒病的发生。(2蝇类滋生:在洪水地区,人群与家禽、家畜都聚居在堤上高处,粪便、垃圾不能及时清运,生活环境恶化,为蝇类提供了良好的繁殖场所。促使成蝇密度猛增,蝇与人群接触频繁,蝇媒传染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3)鼠类接触增多:洪涝期间由于鼠群往高地迁移,因此,导致家鼠、野鼠混 杂接触,与人接触机会也多,有可能造成鼠源性疾病暴发和流行

5.传染病流行。(1)疫源地的影响。由于洪水淹没了某些传染病的疫源地,使啮齿类动物及其他病原宿主迁移和扩大,易引起某些传染病的流行。出血热是受洪水影响很大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洪涝灾害对血吸虫的疫源地也有直接的影响,如因防汛抢险、堵口复堤的抗洪民工与疫水接触,常暴发急性血吸虫病。(2)传播途径的影响。洪涝灾害改变生态环境,扩大了病媒昆虫孳生地,各种病媒昆虫密度增大,常导致某些传染病的流行。疟疾是常见的灾后疾病。(3)洪涝灾害导致人群迁移引起疾病。由于洪水淹没或行洪,一方面使传染源转移到非疫区,另一方面使易感人群进入疫区,这种人群的迁移极易导致疾病的流行。其他如眼结膜炎、皮肤病等也可因人群密集和接触,增加传播机会。(4)居住环境恶劣引起发病。洪水毁坏住房,灾民临时居住于简陋的帐篷之中,白天烈日暴晒易致中暑,夜晚易着凉感冒,年老体弱、儿童和慢性病患者更易患病。

四、洪涝灾害的类型。

①暴雨洪水

②融雪洪水

③冰凌洪水

④溃败洪水

⑤雨雪混合洪水

⑥冰川洪水

五、我国洪涝灾害的特征。

①洪涝灾害的季节性特征。我国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之一,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外,均会有暴雨出现,但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主要发生在南方和东部地区。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均会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我国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涝灾害发生。暴雨出现的时间和各流域的雨季的早晚、降水集中时段以及台风活动等密切相关。

②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从洪涝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规律来看,除了20世纪90年代全过各流域都发生洪涝灾害外,其他时间段内并没有出现全国同时发生洪水灾害的极端情况。1949年珠江、长江、海河同时发生灾害,其中海河流域为特大洪灾;1954年海河、淮河、长江同时发生特大洪灾;1956年海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松花江流域为大洪涝灾害;1982年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流域同时成灾,长江流域再次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受灾的县(市)达到168个;1991年淮河流域、太湖流域特大洪涝灾害,长江、松花江流域重大洪涝灾害;1998年长江、松花江、珠江、闽江、钱塘江等流域同时成灾,前四个流域同为特大洪涝灾害,钱塘江流域为重大洪涝灾害,造成了巨大的损失。20世纪80年代以后,两条以上河流同时成灾的频率明显提高。

③洪涝灾害发生频率特征。就我国江河1949~1998年水灾总体情况而言,长江流域各等级水灾发生次数居首位,共计20次,占大洪涝灾害总数的20%,七大流域之外的诸河流域和珠江流域各15次,居第二位,其次是淮河和松花江流域,长江、珠江、松花江、淮河四大流域发生大洪涝灾害的次数占总洪涝灾害次数的60%。就各流域水灾发生的时间来看,20世纪90年代是水灾最为频繁的10年,共53次,占总水灾次数的一半以上,达53%。

六、卫生系统的抗洪应急的工作机制。

①积极沟通,完善、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公共卫生工作应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水利、民政等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加强信息沟通,认真协商、科学预测可能发生的灾情,并做好相关的卫生应急准备。一旦发生灾情,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充分发挥卫生事业的“大卫生观”作用。

②加强再去疾病监测,做好疫情报告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工作。灾区卫生部门必须加强疾病监测和疫情报告,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并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工作,强化基层疫情报告制度,一岁时掌握疫情信息。

③充分准备,快递、有效地开展灾区医疗卫生救援。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基层卫生人员、各医疗卫生救援队伍的卫生应急培训,认真做好自然灾害卫生应急经费保障和物资储备工作。并根据救灾防病相关预案和工作规范,全力做好灾区医疗救治和各项卫生防疫工作。

④加强宣传教育,发动群众参与做好灾区公共卫生工作。在缺医少药、卫生经费缺乏的灾区,卫生问题多,仅靠医生和药物防病治病是远远不够的,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和卫生行为指导是最经济有效的防病措施。

⑤科学评估、统筹规划,快速有效恢复灾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全面、准确、及时、科学地评估洪涝灾情,可以提高防灾减灾体系整体科学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七、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

①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洪涝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据记载,1949年前的2000多年中,我国发生过1600多次一泻千里的大水灾。几乎年年有灾,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巨大。由于我国是一个洪涝灾难频发国家这一现实,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为了保护国家的财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必须切实加强对全体国民进行灾难知识教育,提高对防灾减灾抗灾重要性的熟悉,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抗灾工作,时刻树立防灾减灾抗灾意识,积极投入到防灾减灾抗灾具体工作实践中。我国洪涝灾害发生频繁,因此,我们必须强化防灾减灾抗灾意识,做好防灾减灾抗灾工作。

②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体系,落实防汛责任。在抵御各种自然灾难过程中,也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做好动员和组织工作,保证防灾减灾抗灾工作的有序开展。“面对严重的防汛防洪形势,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一定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精心部署,科学调度,密切配合,真正把各项防汛抗洪措施落到实处。”“面对各种突发事件和自然灾难,有关地区和部门全力以赴,组织群众抗灾救灾,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根据防汛抗旱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不断调整充实指挥部成员单位,增强防抗灾害的协作部门,并将防汛责任落实到地方、到单位、到个人,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各级防汛指挥部依照法律法规赋予的指挥责任,统一组织领导辖区内的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把应急管理工作常态化,为应急管理在紧要时刻发挥作用奠定坚实基础。当灾害到来时,各级政府按照预案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按照责任逐级下派专家组或工作组,深入到乡镇、村庄,深入基层一线开展防御工作。防汛指挥部对防灾抗灾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对有关部门和下一级防汛指挥部下达指令,监督指令执行情况,使灾前防御、灾时避险、灾后救助等阶段性重点工作真正落实到位。在指挥决策过程中,应科学指挥决策,优先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落实应急措施,确保有序有效。

③搞好水利基本建设,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近几十年来,由于各种原因,中国更多地在规划洪水使其驯服上下功夫,江河防洪以加高加固堤防为主,在加固加高堤围工程上还要继续加强,必须把江、河道清淤疏浚也同样重视起来。大江大河堤围近年来年年加高,但许多江河基本上被泥沙淤积抬高河床抵消了。只有两条措施一起搞,河道行洪能力才能增大。因此,在防洪涝害工作中应当采取蓄泄统筹,标本兼治相结合,治水与治山相结合,工程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合理规划,综合治理,将下降的水量进行合理再分配,减少洪涝灾害损失。要把绿化造林,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建设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农田作为防御洪涝灾害的根本措施来抓。首先要重视生态环境,加强江河上游水土保持,减少泥沙入江河量。对此,应在江河流域封山育林、限制采伐、涵养水源、治洪先要堵住水土流失这个洪灾之源。在山区做好水土保持,这是根治河流水患的重要环节,主要措施是植树造林、种牧草、修梯田、挖蓄水坑和蓄水塘等。这样,山区做好水土保持,上游建库、中下游筑堤,洼地开沟,就能调节蓄水,有蓄有排,既收到防洪,又能防旱的效果。第二,扭转重库轻堤,重建轻管的倾向。增加防洪投入,提高防洪工程标准,尽快扭转江河防洪能力普遍偏低的的被动局面。修筑江海堤围,做好防治屏障,并建立排灌两用抽水机站。第三,疏通河道,还地于水,提高防洪行洪能力。消除堤坝内人为障碍物,严禁和限制围湖造田、围海造田,坚持退耕还湖,加快江河的水电工程建设进度,尽快发挥工程防洪调蓄的作用。第四,增强水患意识,提高大江大河防洪除涝能力。在江河的上游和各河流汇集的地方兴修水库,拦蓄洪水,调节河流夏涝冬枯的变化。

④利用科学技术,加强国际合作。及时准确的监测、预报和警报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关键。在防御灾害过程中,气象、水文等部门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监测手段,及时对洪涝灾害等进行监测预报,适时发出预警信息。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联动,在全面预报暴雨、台风,洪涝趋势的基础上,利用覆盖全省的多普勒雷达系统,对低空云团进行实时监测,进一步开展小范围的灾害性天气精确预报,并逐步延伸到对乡一级的监测预报。迅速发布预警信息和扩大信息覆盖面是应急工作的重要环节。预警信息的发布和传播渠道主要有:一是通过电视台、广播电台、政府网站等传媒,发布预警信号,插播洪水消息,向社会公众传播预警信息;二是政府组织电信营运商向手机用户发布防灾公益短信息,提醒群众注意防范;三是在紧急时刻,城镇拉响警报器,偏远乡村采取敲锣、鸣炮等事先约定的办法,传播预警信息和转移信号。当今社会是全球化的社会,世界各国联系更加紧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往来日益频繁,任何国家的发展都不可能离开这个国际背景,而且很多问题是世界性的问题,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单独依靠自身的力量解决全球性的问题,必须加强合作,采取联合行动。经济关系、贸易交流、减灾救灾等诸多方面,都是全球性问题,是相互依存的,无一不需要开展合作,需要有共同遵守的规范。2005年7月5日,胡锦涛在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和深化在文化、救灾、教育、旅游、新闻等领域的合作。”2006年4月19日,在美国友好团举行的晚宴上的讲话中再次指出:“中方也愿同美方加强在环境保护、公共卫生、赈灾减灾等领域的磋商和协调。”同时,对一些发达国家防灾减灾抗灾工作中的经验应学习和借鉴,以提高我国防灾减灾抗灾工作的能力。

八、洪涝灾害发生各阶段的卫生应急任务及要求。

洪涝灾害前:

①加强防范意识,完善救灾防病应急物资储备。

②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写作,实现资源共享,及时沟通信息,密切关注灾情动态。

③相关卫生单位要掌握辖区内传染病疫情、地质灾害点和生活饮用水的本底资料。

④地处低洼地带的医疗卫生单位要根据灾情预测,主动、高效应对。

⑤组建应急队伍,强化医护人员培训。

⑥实现对重点人群进行预防接种。

洪涝灾害期:

①开展紧急救治,确保灾民生命安全。

②开通急救绿色通道,确保高效救治工作。

③落实救灾防病信息报告工作。

洪涝灾害后:

①设立监测点负责传染病监测,疫情报告。

②医疗救济以及疫情控制:1)合理组织,控制疫情。2)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实验室检测。3)追踪调查以及规定控制区域。

③做好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加强环境卫生。

④做好灾区食品卫生和饮用水卫生的监督管理工作。

洪涝灾害平息阶段:

①认真贯彻执行疾病监测和疫情报告制度,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②利用一切可以李永东宣传媒介,对群众进行卫生防病健康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并做好饮用水水源保护和饮水消毒及消毒以及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保证居民健康。

③定期开展消、杀、灭和除“四害”工作,搞好坏境卫生,从根本上上消除发生各种传染病和流行病的隐患。

④充分发挥城、乡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作用,实行分片责任,群防群治。

三台县洪涝特征分析及防治 第5篇

关键词:洪涝,特征,防治

自古以来, 洪涝灾害一直是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灾害。三台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 属川中丘陵地区, 境内群山起伏, 蜿蜒迂回, 加之植被不好, 山石裸露, 地表径流大, 水土流失严重, 一遇暴雨, 易产生山洪爆发, 江河泛滥, 塘库垮塌, 造成洪灾。因此, 深入研究洪涝灾害的特征和发生的一般规律、对洪涝灾害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三台县洪灾历史概况

据县志记载, 本地区从公元644年~1949年的1305年中, 共发生最严重的洪涝38次, 其中19次县城进水被淹。如公元991年, 凯涪两江涨水二丈五尺溢入城;光绪16年 (1889年) 潼川大水, 人坐城墙可洗脚, 鱼飞入城;民国五年 (1916年) , 7月24日大雨倾盆, 河水暴涨两丈有余, 房屋被冲, 已成泽国, 葫芦溪水高三丈;民国10年 (1921年) , 夏霖不止, 7月初大雨为患, 7月中旬城垣洪水成灾, 房屋倒塌, 淹死人畜, 城内水高丈余, 沿河田土、房屋被冲, 家俱六畜荡然无存;民国34年 (1945年) 8月大雨26天未止, 涪江水高出丈余, 冲毁农田4 000余亩, 死亡3 000余人, 35个乡镇被淹。

解放后,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 通过兴修水利和修筑防洪堤坝, 增强了对洪灾的抗御能力, 但是危害仍未根除。

2 三台县洪涝特征分析

本县从1957年~2011年55年中, 共发生洪涝35次, 平均每年0.64次, 最早开始于6月15日 (1980年) , 最晚结束于9月28日 (1961年) , 早晚相间106天, 其中偏涝31次, 大涝4次。统计近55年的洪涝灾害得出洪涝的年际分布具有集中性和周期性的特点:

2.1 集中性

本县1年中发生3次洪涝的有196l、1963、1981三年, 其中1963、1981年3次洪涝中分别有1次大涝, 占55年中4次大涝的一半;另外, 1959~1963年, 1980~1983年为洪涝的集中时段, 9年中共发生13次, 时间仅占16%, 而洪涝次数就占37%;80年代初为大涝集中期, 1981~1985年5年中大涝3次, 时间仅占9%, 大涝占总次数75%。

2.2 周期性

该县1959~1963、1980~1985年为洪涝高发期, 其中1964~1969、1976~1979年为明显间断, 而1985年以来洪涝年际分布相对较为均匀。

3 三台县洪涝特征形成的天气学原因

6月中旬~下旬,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在很短时间内北跳到北纬20°以北, 强度和范围均有所增强, 这时该县正处副高北侧边缘, 由于副高和西风带相互作用, 有切变线, 涡及锋区和气旋波的活动, 多有暴雨、洪涝发生。7月上旬第2次季节性北跳西伸, 该县进入大雨、暴雨最集中, 强度和范围也是最大的时期, 为洪涝发生最多时段。7月底~8月初, 脊线进一步北跳越过北纬30°, 该县被副高控制, 天气晴热少雨无洪涝。8月中旬后期前后, 副高第3次北跳, 该县偶有一两次阻塞性暴雨, 8月下旬该县被副高彻底控制, 天气晴热少雨, 盛行干旱天气, 8月23日~9月1日10日内为有记录以来无洪涝发生时段。9月初, 副高第一次季节性南撤, 该县又处于副高北侧边缘, 又多有洪涝发生。同时, 由于前期副高控制, 天气晴热, 加之副高边缘的反气旋作用, 有利南海和孟湾水汽输送, 高温高湿, 贮存大量能量, 因而9月初洪涝强度比7月大, 四次大涝就有三次出现在9月上旬和中旬前期的原因所在。

4 三台县洪涝灾害的防治

4.1 水系河流

该县境内共有大小江河溪流46条, 均属于长江支流嘉陵江水系, 呈叶脉状分布, 其中涪江、凯江为两条大江。

4.2 江河防洪

涪江县境内流程长70.65km, 流域面积2 660.58km2, 最大流量达18 320m3/s (1981年, 为30年一遇最大峰值) [3], 过去水患主要是涪江两岸, 由于近几十年分别修建永安、吴家渡、明台和文峰4座电站, 涪江两岸4/5地段都有储水堤坝。目前应加快冬瓜山电站堪测、设计和建设, 以构成五级梯级电站, 使涪江两岸都有较完善的防洪堤, 并发挥水库的防洪调蓄的作用。

4.3 城区防洪

由于县城周边自北向南, 又自南向西, 涪、凯两江防洪堤已全部竣工, 城区防洪应以防内涝为主。每年汛前应疏通地下管网, 承雨面积较大的低洼处, 应检查管网口径是否足够, 特别应防止新建工地、新开工程的泥沙流入下水道, 堵塞地下管网。对防内涝排水设施, 应利用大雨时关闸进行排水演练, 确保防内涝排水设施正常。

4.4 镇乡洪涝灾害的防治

三台县幅员辽阔, 东、南多高山, 西、北以浅丘为主, 涪江两岸为平坝。洪涝灾害防治总的来说应当采取蓄泄统筹, 标本兼治相结合, 治水与治山相结合, 工程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合理规划, 综合治理, 将下降的水量进行合理再分配, 减少洪涝灾害损失。

4.4.1 要重视生态环境, 加强水土保持, 减少泥沙流入河道。对此, 应封山育林、限制采伐、涵养水源、治洪先要堵住水土流失这个洪灾之源。在山区做好水土保持, 这是根治水患的重要环节, 主要措施是植树造林、修梯田、挖蓄水坑和蓄水塘等。

4.4.2 增强水患意识, 提高大河防洪除涝能力。地势低, 经常被水淹的场镇, 应疏通河道, 修筑防洪堤, 消除堤坝内人为障碍物, 提高防洪行洪能力。

4.4.3 提高气象的监测、预报水平, 准确预报洪涝灾害的发生和变化。

参考文献

[1]谢世俊编著.洪水[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2.7.

东丰县城区洪涝灾害风险分析 第6篇

关键词:东丰县城区,河流水系,降雨降水,洪涝风险

1 城区自然特征

1.1 地理位置

东丰县位于吉林省中南部, 地理坐标在东经125度2分至125度50分, 北纬42度18分至43度15分之间。东与梅河口市毗邻;西与辽源市、东辽县、辽宁省西丰县以分水岭为界;南与辽宁省清源县接壤;北与伊通县、盘石县隔河相望。幅员面积2521.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43.4万亩。县政府设在东丰镇。

1.2 地形、地貌

本县地形呈南北长、东西窄。地势西北高, 东南低。境内丘陵起伏, 沟溪密布, 属长白山余脉, 哈达岭分支, 是长白山向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形表面大部分松散堆积物覆盖, 只有部分基岩裸露。地貌类形主要可划分为低山、丘陵两大类型。丘陵占全县总面积的91.4%, 低山只占8.6%。各条河流中上游多为土石低山丘陵地貌, 下游基本是低山丘岗地。山间河谷近年来被洪水冲刷较宽, 耕地分布河谷两及低丘岗地上。

1.3 河流水系

本县地处松花江、辽河两大流域分水岭, 东南侧属松花江流域辉发河水系。受地形、地貌和天然降雨影响, 境内数十条中小河流, 河水多泥砂, 河道坡降较陡, 河床窄浅弯曲, 冬春大部分断流。其中, 最大河流莲河, 发源于本县杨木林镇老爷岭, 自西向东, 有拉拉河、绕盈河等几条支流汇入, 流经东丰镇后由三合乡出境, 最后注入松花江上游的辉发河。莲河境内流域面积1046.4平方公里。

东丰县城位于莲河中下游偏下, 地势低洼平坦, 北部略高, 大致分北部城区 (主城区) 和南城区。城区四周丘陵环抱。莲河支流绕盈河纵贴城西流过, 至主城西南角汇入莲河。莲河自城西南流过主城南部后, 转向东流, 城区以上流域面积481平方公里。

1.4 气象

流域为温带季风气候, 其主要特点是大陆性明显, 四季分明, 春季风大干旱, 秋季多风少雨, 冬季寒冷漫长。夏季而湿热, 常受大陆低压副热带高压、江淮气旋、以及台风北上等影响而多雨, 时有暴雨发生。受地形等因素影响, 经常有局地暴雨。据现有气象资料分析, 年平均降雨663毫米。降雨主要分布在7—8月份。降雨最大年份是1964年942.5毫米, 其次为1956年900.3毫米, 降雨最小年份为1958年421.8毫米 (56、58年为水文站提供) 。

2 洪涝风险分析

2.1 设计暴雨、径流推算成果

根据东丰水文站实测资料、历史洪水调查资料、设计暴雨、莲河洪峰水位推算成果如下:

设计暴雨推算成果

2.2 洪水特性分析

东丰县城区以上水土流失严重, 地表植被较差。其主要特点是:坡降陡、汇流快, 遇有暴雨或大暴雨, 山洪暴发, 河水出槽, 所以汇流时间短、峰值高。上游六道沟水库遭遇30年一遇洪水, 只能拦蓄50%的洪水总量, 安福水库只能拦蓄50年一遇洪水50%。如遇50年一遇洪水, 必须加大放流, 只起错峰作用, 如遇100年一遇洪水, 只能采取保坝措施, 无抗洪能力。可视为无防洪工程。

各水库洪水传播时间

莲河不同频率洪峰流量推算表 (水文站断面)

根据东丰县城区堤防及地理状况, 洪水特性以及防洪规划、实施情况, 选定水文站断面, 338.94m为警戒水位;340.04m为危险水位;340.44m为保证水位。当水位超过警戒水位时, 将发出警报, 组织低洼处居民转移。

(1) 建国前洪灾

东丰县自1902年建县到1949年的47年中, 共发生较大洪水灾害11次, 平均4.3年出现一次。

(2) 建国后洪灾

从1949年到2000年的52年中, 全县共发生12次较大水灾。平均4.3年出现一次。且有连年发生水灾之规律。其中造成严重灾害的年份有:

1951年8月14日至15日, 上午6时起天降倾盆大雨, 至午后13时, 河水出槽, 东丰镇居民开始搬家, 晚20时, 莲河最高洪峰流量达1080立米/秒, 水深8.2米, 水面宽达1120米, 是建国以来最大一次洪水。受灾面积113202亩, 水毁房屋6953间, 受灾4246户, 16241人, 淹死80人, 损失粮食38.3万斤。直接经济损失4.35亿元 (当时人民币) 。

1953年8月21日至22日, 东丰连续降雨281毫米, 山洪暴发, 河水泛滥。莲河洪峰流量达927立米/秒, 水深7.57米。受灾面积198900亩, 受灾人口34114人, 冲毁房屋4396间, 淹死4人。直接经济损失5528.3万元。

1994年8月16日2时至18时, 东丰普降暴雨, 平均降雨136.4毫米, 最大降雨量194毫米, 致使境内河流洪水泛溢, 莲河最大流量750立米/秒, 紧急转移人口5.52万人, 倒塌房屋1.2万间, 死亡2人, 工矿企业全部停产。直接经济损失3.6亿元。

1995年7月28日23时至30日10时, 东丰县遭受大暴雨袭击, 全县平均降雨量213毫米, 10小时内平均降雨140毫米, 最高达192毫米。水文站实测莲河最大洪峰流量787立米/秒, 水深7.52米, 持续十几个小时, 是建站以来最大的一次。这场暴雨强度大, 来势猛, 范围广, 全县23个乡镇全部受灾。受灾农田面积42750公顷, 大部分公路、铁路桥涵被冲毁, 除东那线外所有道路停车;输电、通讯线路冲毁, 厂矿企业停产。其中制药厂价值上百万元的药品被毁;损坏房屋1.2万间, 倒塌房屋5600间;被洪水围困人数达11.6万人, 其中紧急转移人口4.52万人。全县直接经济损失达4.11亿元。

2.3 洪水可能致灾影响淹没范围及风险分析

发生50年一遇洪水时, 大部分水库只能采取保坝措施, 加大泄流量。这样势必加大对东丰镇城区的威胁。

防洪标准及洪水计算

(1) 防洪标准:

堤防现有防洪标准为五十年一遇洪水, 超标准洪水的选用按在现有防洪标准上提高一个等级考虑, 故采用百年一遇洪水。

(2) 洪水计算:

采用东丰水文站实测资料, 水文站以上沙河控制面积为481.3平方公里, 其中绕盈河为113平方公里, 由于水文站没有绕盈河流量, 故本次计算采用面积比求出;

详见下表:

(3) 淹没区确定

采用推算水面线的方法确定淹没区, 水面线的推求采用逐段试算法, 以水文站处断面为已知断面, 往上, 下游推, 洪峰流量采用水文站计算量, 其中绕盈河断面流量用面积比求。

1设计洪水情况: (五十年一遇洪水)

各断面要素见下表:

经过计算行洪区最大水深6.46米, 城区以东风路为界, 南至南环路为重灾区, 以北为轻灾区, 南站及行洪区为危险区, 淹没区人口4.6万人, 企业单位50个, 固定资产和其它资产损失为26560万元。

2、校核洪水情况: (百年一遇洪水)

各断面要素见下表:

经过计算当发生百年一遇洪水时, 城区堤防已接近堤顶, 按无堤或决堤计算, 行洪区最大水深6.75米, 城区内仍以东风路为界, 以北为重灾区, 以南及南站加行洪区为危险区。淹没区内人口5.8万人, 企业单位63个, 固资产和其它资产损失达33200万元。

黑龙江省教育系统积极应对洪涝灾害 第7篇

黑龙江省教育厅对应对洪涝灾害高度重视, 厅领导时刻关注抗洪抢险形势, 第一时间实施督导检查。8月15日, 厅党组派出一位副厅长带领相关处室人员深入龙江县华民乡莫呼村抗洪一线, 督导检查抗洪抢险工作, 先后下发、转发《关于汛期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迅速落实吕维峰副省长重要批示精神切实抓紧做好当前防汛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认真做好校安工程暴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 文件要求各市县积极做好防灾抗灾准备, 并按灾害应急预案处理好突发事件。同时要求各市县教育部门, 一旦发生洪涝灾害, 可以视具体情况停课, 确保师生安全。

立即启动《黑龙江省教育系统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迅速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开展应急演练工作, 备足防汛物资和装备。对校舍、户外装置、电力通讯和排水设施等进行全面排查, 发现隐患及时清除。重点加强对毗邻江河和地势低洼学校的监控和管理。

玉米受洪涝灾害后的补救措施 第8篇

目前正是盆地玉米生长中后期, 易遭暴雨洪涝危害, 对产量影响极大, 涝后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补救:

一、及时排水

一旦发现田间积水, 及早开深沟引水出田, 以降低田间土壤和空气湿度, 促进植株恢复生长。

二、中耕培土

当土稍干能下地时, 及时进行中耕松土和培土, 以破除板结, 改善土壤通透性, 使植株根部尽快恢复正常的生理活动。

三、增施速效氮肥

受涝玉米往往表现为叶黄秆红, 生长发育停滞。增施速效氮肥, 可以改善植株的氮素营养, 加速植株生长, 减轻涝灾损失。

四、促进早熟

涝灾发生后, 植株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成熟期推迟, 必须进行人工促熟。当前生产上常用的促熟方法有:

1. 施肥法

在玉米吐丝期, 每亩用硝酸铵10kg开沟追施, 或用0.3%磷酸二氢钾溶液 (或3%过磷酸钙浸出液) 叶面喷施。

2. 晒棒法

在玉米灌浆后期、籽粒达到正常大小时, 将苞叶剥开, 使籽粒外露, 促其脱水干燥和成熟。

3. 晾晒法

历史洪涝 第9篇

蒲金涌等[3]通过对甘肃省历史暴雨洪涝灾害资料的研究,制作了甘肃省洪水灾害区划,指出甘肃省洪水灾害频发区为陇南地区的白龙江、白水江流域;次频发区为庆阳市的南部及平凉市的南部、临夏州及定西、临洮等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设,对暴雨洪涝风险区划的空间精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2年5月10日,甘肃省岷县发生了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是继“8.8”舟曲(白龙江流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后,洮河流域再次因暴雨引发的一次特大洪涝自然灾害,因灾死亡47人,失踪12人,114人受伤,经济损失33.02亿元。兰州中心气象台依托“甘肃省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实验业务”组织开展分流域的暴雨洪涝风险区划研究,鉴于水文资料获取的难易程度,选取洮河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其地理位置如图1所示。

洮河[4],位于甘肃省南部,干流河道长673 km,流域面积25 527 km2。根据自然特点,干流分为3段:岷县西寨以上为上游,长384 km,平均比降为4.9‰,河谷开阔,地势平缓,两岸草原广布,水流稳定,河道比较稳定;西塞至临洮县的海奠峡(倒流河口)为中游,河道长148 km,平均比降2.8‰,河道弯曲多峡谷,两岸分布森林、草原,植被良好,水源涵养能力强,洪水小;海奠峡以下为下游,河道长141 km,平均比降2.5‰,谷宽滩多,两岸为黄土丘陵,植被很差,水土流失较严重。

欧美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采用水文、水力学数值模拟方法编制洪水风险图[1]。我国苏布达等[5]采用Floodarea模型对荆江分洪区洪水进行动态模拟;郭广芬等[6]采用重现期及百分位法对湖北省的洪涝指标、空间分布等进行确定;李军玲等[7]不仅分析了洪灾形成的主要因子,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GIS的洪灾风险评估指标模型;俞布等[8]建立了以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及防灾能力为一体的区域台风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模型。

为了服务于社会生产生活,该文利用GIS的淹没模型,以洮河流域为界制作了不同重现期[6]下强降水淹没的范围,并按灾害风险定义制作风险区划图,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气象资料选用甘肃省气候中心提供的1971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洮河流域内及周边矩形(100°E~106°E;33°N~37°N)范围内44个基本基准气象站的暴雨日数资料(图2);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9月31日洮河流域168个区域气象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图3);甘肃省国土厅提供和兰州中心台记录的岷县历史暴雨洪涝灾情数据。

水文资料选用黄委会水文局提供的197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岷县水文站逐日平均水位、平均流量数据、刘家峡水库历史洪水径流、水位数据、刘家峡水库抗洪能力(汛限水位、校核水位)数据。

GIS资料:1∶25万甘肃省新版行政区划边界矢量数据;1∶25万洮河流域边界矢量数据;1∶25万洮河流域DEM数据。

1.2 研究方法

洮河流域致灾临界水位由刘家峡水库抗洪能力相关数据确定,利用洮河流域168个气象雨量站降水数据、洮河岷县水文站相应的日水位资料制作实际雨洪关系曲线[9,10,11,12,13,14,15]。理论雨洪关系曲线[14]由水库历史洪水径流、抗洪能力相关数据确定,从而得到不同水位下的洮河流域暴雨洪涝灾害致灾临界面雨量。计算流域面雨量重现期[13]、运用基于GIS的暴雨洪涝淹没模型计算不同水位下重现期降水的淹没范围和水深。运用灾害风险原理,制作风险区划图。

1.2.1 洮河流域致灾临界水位。

刘家峡水库水库[9,10]设计汛限水位为1 726 m,设计洪水位1 735 m,校核洪水位1 738 m(对应岷县水文站绝对基面水位[21]分别为999.0 m和1 002.8m)[11],如果以水库自然调蓄能力为限,汛限水位是洮河流域的临界水位,对应为岷县水文站的绝对基面水位记录。

1.2.2 洮河流域致灾临界面雨量。利用168个区域雨量站逐日降水量资料,求取洮河流域逐日面雨量数据:

式中,R为流域日面雨量(单位:mm),Hi为雨量站点日雨量(i=1,2…,n,单位:mm),n为站点数。

利用岷县水文站历史逐日水位和流域面雨量数据,选定汛限水位及前一日对应的水位和雨量,建立汛限水位与面雨量关系式(2)和曲线图(图4a)。

式中,x为面雨量(单位:mm),y为水位(单位:m),图4中R2为拟合优度判定系数。

用岷县水文站水位—刘家峡水库库容关系、常年降水径流系数(刘家峡水库调度运用手册)等相关数据得到岷县水文站水位—面雨量理论关系式(3)和曲线(图4b)。

对比图4a与图4b,发现随着水位增加,雨洪关系曲线的斜率有逐渐变小的趋势。当水位在999.44 m以上时,理论曲线与实际曲线较接近。水位到达汛限所需要的面雨量为流域致灾临界雨量。可见,在不同的水位下,流域致灾临界面雨量不同。如果面雨量大于当前水位到达汛限的临界面雨量,流域就可能发生暴雨洪涝灾害。

1.2.3洮河流域不同重现期面雨量。利用洮河流域面雨量序列资料,运用耿贝尔极值I型分布法原理[6,10,12],求重现期。

重现期为概率的倒数,a及u是极大值分布参数,计算公式为:

其中:p为概率,即重现期的倒数[13,14]。结果显示,当重现期分别为100、50、20年时,面雨量分别为116.32、108.45、92.24 mm。

1.2.4洮河流域历史洪涝灾害定性评估。当面雨量大于致灾临界雨量就开始出现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因此,在历史降水中挑选过程面雨量(3 d)超过临界面雨量的个例作为面雨量序列,以发生灾情和水位超过汛限水位的次数作为风险事件序列(如连续几天出现风险,则记做一次风险事件)。用面雨量序列和风险事件序列,做气泡图(图5)。当对应面雨量超过致灾临界雨量时表现为气泡,气泡越大表示的数值越大,即洪涝灾害发生风险越大。研究图3结果发现,出现洪涝灾害风险的水位段主要集中在997.5~999.0 m之间,997.5 m以下出险的次数很少,而在996.5 m以下,无出险个例。

1.2.5 不同重现期降水淹没风险。

暴雨洪涝淹没模型[15]是基于GIS栅格数据的水动力暴雨洪涝演进模型,运用最大坡降算法[16,17]及曼宁公式[18,19]来计算水流方向及流量。

在不同水位下,临界面雨量不同。结合上一节的分析,将岷县水文站理论汛限水位和实建汛限水位997.5~999.0 m之间的值分成3段(997.5~998.0 m、998.0~998.5 m、998.5~999.0m),分别取其中值代表该段水位,按照20年和50年不同重现期的面雨量计算洮河流域淹没范围和淹没水深。

式中,R淹没为实际用于计算流域淹没面积的面雨量,j为重现期,Cj为重现期面雨量,X为相应水位下的临界面雨量。

计算时间步长为24 h(降水随时间无变化),同时,将计算得到的水位数据作归一化处理,并按分位数法(Quantile)分成5级,得到图6。

1.2.6 洮河流域暴雨洪涝风险区划图。风险系数[20]:

式中:K为风险系数,Ki为灾害发生的概率,分别为50年的0.02,20年的0.05;i为灾害类别。

2 结果与分析

2.1 洮河流域暴雨洪涝风险区划图

由1.2.6研究结论得知,洮河流域的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出现时,岷县水文站的水位集中在998.0~999.0 m绝对基面水位段(图5),依据该结论,制作对应洮河流域的风险分布图(图7)。

从图7可以看出,中风险至高风险区位于洮河流域下游地区、河道的周边及单站降水较强的区域。

2.2 洮河流域暴雨概率分布

使用地统计分析(反距离权重法)对洮河流域内及周边44个基本基准气象站的暴雨日数资料进行差值制图,得到洮河流域暴雨日数分布图,表示暴雨发生的概率(图8)。

2.3 结果对比

对比图7和图8,洮河流域风险的中高区和暴雨日数分布图在中部和北部偏南地区对应很好,但在洮河流域北部偏北和南部地区对应较差。分析其原因是地形原因,流域北部偏北和南部地区平均海拔高于洮河河道,由于汇流作用,风险分布和暴雨日数分布不一致。鉴于此,我们在制作小范围区域(县级)的暴雨洪涝风险区划时除了分析平面分布外,还要考虑海拔高度因子对危险性分布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1)暴雨产生灾害的机理在于通过径流淹没的方式形成洪涝。基于淹没模型的洮河流域暴雨洪涝区划方法中模拟的汇流淹没直观反映了降水径流的形成过程,能够表达暴雨洪涝灾害的形成方式,同时也反映了洮河流域的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分布[21]。

(2)如果能够得到包含行政区域的社会经济、土地利用和防洪设施建设数据,采用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及防灾能力4个因子为一体的暴雨洪涝风险评估指标模型法可能更合理。

(3)如果有承灾体信息,利用承灾体耐淹水深和耐淹历时数据,可以直接对不同淹没水深可能产生的灾害损失模拟评估,并和实际灾害损失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对风险区划进行订正,使制作的风险区划更具科学参考价值。

(4)本文的DEM数据为1∶25万,在流域提取和水文计算中虽然满足了需要,但如果采用1∶5万或更精细的数据,计算效果可能更好。

摘要:利用Arc Gis的淹没模型模计算洮河流域降水量和刘家峡水库水位变化的关系,确定洮河流域面雨量和水位变化的关系曲线;采用耿贝尔极值I型分布法求取洮河流域内不同重现期面雨量;使用D8和曼宁公式计算流洮河域范围内不同重现期面雨量所对应的淹没范围和水深。对洮河流域历史洪涝灾害定性评估,挑选出灾频率最高的水位区间,运用灾害风险原理,制作洮河流域暴雨洪涝风险区划,并与流域内暴雨日数分布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洮河流域暴雨洪涝高风险区与暴雨多发区基本对应,具有参考价值。

上一篇:导数的实用性分析下一篇:言语幽默的认知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