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引领学生成长

2024-05-18

艺术教育引领学生成长(精选12篇)

艺术教育引领学生成长 第1篇

每个班上, 都会有几个令老师印象深刻的学生。今年我班就有一个从外校转来的女学生———丹丹。在后来的接触中, 我了解到由于丹丹从小不再父母身边, 所以亲生父母对她很冷淡, 只有姐姐在家的时候才能有片刻的温暖。自己虽然很努力, 但成绩仍然不是很理想, 而且又是借读生, 花了家里很多钱, 妈妈的刀子嘴时不时在耳边吹起“冷风”。我了解到这个情况后, 耐心的开导她, 让她不要灰心, 告诉她刚刚步入高中, 又是一条新的起跑线, 相信自己会成功的。虽然这样说了, 但我看她还是有很多顾虑, 我又给她写了好多信, 安慰她, 帮她想办法, 我答应她做她的知心好友, 在争取家庭地位这方面做她忠实的支持者。每次上语文课, 我都要对她特别照顾, 给她激励的目光和温暖的微笑。

我深知心灵的创伤是很难愈合的, 需要用更多的爱去浇灌和维护。我愿意用我的爱去温暖她受伤的心灵, 尽我的最大努力帮助她, 让她首先在学习上取得进步, 让她不再感到孤独, 让她的生活再次充满阳光, 让她绽放出青春少年应有的姿态!

终于, 在大家的辛勤忙碌中迎来了第一次月考, 她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回报了我, 我很欣慰, 也很激动, 同时我也看到了她清瘦的小脸上那久违的笑容。

不久, 学校开设了《高一年级文艺周报》, 我又发现了她惊人的写作天赋, 她投稿非常积极, 而且写的也不错, 有一次她高兴地为我写了一篇散文, 打开稿子, 我看到了这感人肺腑的语言, 题目是《最可爱的人———送给亲爱的符老师》:

你的身边有这样一个人, 她的微笑可以融化冰雪, 她的忧愁可以冻结整个太平洋, 她的可爱是画廊上最美丽的灿烂。

她可以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 故不上嘴里还为咽下的干粮就来到你身边, 向你伸出友谊之手, 给你带来无限的温暖。

她可以将自己心里的小秘密毫无保留地告诉你, 因为她把你当做自己最亲密的伙伴。

她可以在你做错事的时候因循善导, 给你正确的导向, 做你人生航程中明亮的灯塔。

或许你并不曾留意她疲惫的身影, 或许你不曾注意过她疲惫的笑容, 可是无论岁月有多长, 请你一定要记住, 在你的一生中,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可爱的人在你的“印象簿”里签过名, 而且是最美最潇洒的一个!

这一次, 我看到了和以前大不相同的她, 从前的她是处在一个“被遗忘的角落”里, 而现在已经是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快乐少年了!

时间过得好快, 圣诞节到了, 我收到了孩子们的许多礼物, 同办公室的老师羡慕得不得了, 其中一个是她送给我的———一张亲手绘制的精美图片, 她在留言中说:“敬爱的符老师, 您所懂得的知识对我来说犹如这海的波涛汹涌, 天的远阔, 令我佩服不已。那高高升起的朝阳既升起在茫茫大海之上, 也升起在我的心里, 遇到您真好, 在这幸福的日子里为您送上真诚的祝福:‘身体健康, 心想事成, 开开心心!’”

为了再一次鼓励她, 元旦的时候我送给她一本《梁实秋文集》, 并且赠言:“生活的色彩不仅有红、绿色, 还会有灰、黑色, 让我们用微笑迎接它……”

在和丹丹的“交流”中, 我深深地体会到:爱是相互的, 爱别人就是爱自己!通过这暖暖的爱流, 我走进了她的内心世界, 从而也找到了一把教育学生的“金钥匙”, 搭建了师生交流的良好平台。班级管理大有学问, 特别是潜能生, 他们缺失的不是老师的批评, 而是老师、家长、同学的理解和支持, 只要善于观察, 抓住教育契机, “顽石”也能变成“金子”!

二、巧用鼓励, 构建和谐课堂

郭丰彬是个很聪明但缺乏自制力的男孩, 基础也不是很好。他纪律观念很差 (相对于其他同学来说) , 对什么都无所谓, 上课说话、迟到每次都少不了他。身上没有青春少年应有的那种朝气, 脸上有的只是那种和他年龄不相符的冷漠。

在后来的接触中, 我了解到在丰彬很小的时候, 一场惨烈的车祸夺去了他父亲的生命, 以后的日子他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变得苍老, 身体也经常有病, 又住在乡下, 经常不在他的身边。为了上学方便, 丰彬只好暂时寄住在表姐家。由于生活中缺少了和父母的亲情交流, 于是, 他总觉得自己缺少爱, 很叛逆, 但骨子里却充满了自卑。问起以前学过的知识一问三不知, 可见他以前的学习状况很糟糕。

基于丰彬这种特殊情况, 我没有急着找他谈话, 更没有硬性地规定他如何去做。通过细心地观察, 我发现开学初这几天, 丰彬还是很爱学的, 但是不会听讲, 不太懂得学习的方法。于是, 我就多次抽出自己的休息时间给他做学习方法方面的辅导。他每次问到的知识点我都一一给他详细解释, 并且特意在课堂上给他创造好好表现自己的机会, 带领大家为他取得的成绩和进步热烈地鼓掌, 让他重新树立继续学习的信心。有一次, 我看到他的脸颊红红的, 嘴角露出了甜蜜的微笑, 幸福的表情简直溢于言表了……

在和丰彬的“交流”中, 我逐渐认识到, 教师的鼓励, 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参与意识和自主意识, 不但有利于创造师生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而且在后进生转化方面, 更具有突出的效能。适时、充分、恰当地对学生进行鼓励, 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效果。

艺术教育引领学生成长 第2篇

妹冢中学王怀欣

沸腾而多彩的校园生活,对教育现象的叩问与沉思,教育者的良知与坚守,则给广大教师提供了自我成长的可能。妹冢中学几年的实践证明:教育反思,既是一种教师自我成长的方式,也是促进教师积极转变、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的法宝。

教育反思,是一种文体,更是一个让教师将观察、思考与书写融为一体的成长平台。它不拘一格的文体、信手拈来的笔触、广阔而深邃的视野与教师敏感而平凡的生活结合起来,便成为教师“记录生命,反思提升”的重要载体。

在思考中观察,在记录中成长。学校要求教师将平凡重复的教育生活记录下来,注意观察,及时记载,长期坚持,形成习惯。教导处统一安排检查,每周展示一次,教导处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及时评点、反馈,在工作简报上公布。从最初的被动应付,到自觉撰写,形成习惯,绝大多数教师尝到了写教育反思的甜头,并逐渐改变自己的教育生活。一学期下来,每个人都积累了丰厚的财富。因为在每周反思中,既有教师个人的观察思考,有激情与理性,有对日常教学生活的记录,有对突发事件的关注,有对重要话题的思索,更有自己良知的唤醒与坚守。一页页沉淀着教师们思考与憧憬的文稿,记录着教育者与学生一起成长的串串脚印。

在交流中理解,在反思中进步。随着教育反思的常态化和广大教师对写反思的认同,我们将反思的内涵与功能拓宽,将反思交流作为教师论坛的主题,让工作反思和人生体味成为教师们的集体财富。随着反思的内涵逐步扩展,教师对教育生活的认知也在深化。教师们围绕“教学生活”、“德育管理”、“专业成长”三条主线,以反思版、博客为平台,以共享个人经验与反思为价值追求,围绕某一个话题展开讨论,就某一个问题深入思考,彼此启迪,共同受益。如:今天怎样做教师?课堂上学生提问可以不举手吗?新课标理念下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等等。期末,根据交流的数量与质量,我们将反思分为三个层级进行总结、评价和表彰,并选择优秀的反思展示、交流和宣传。以反思为纽带建立起来的理解与反思,让大家找到了关注的焦点和共同点,也促进了彼此的成长。在此基础上,我们及时引导,组织讨论,针对共性问题,面对集体的困惑与叩问,邀请有关专家和学者答疑解惑。这也为每学期的教师培训和校本研修提供了参考,进一步提高了校本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展示中借鉴,在共享中提升。教育反思走进教师生活,每个教师都会受到关注,大家彼此借鉴、互相学习,既改变了教师的行走方式,也提升了大家的生活质量。我们按照学科类别和教师风格,对教师上交的书面反思分别查阅,逐类评价。定期将优秀的反思文本进行展示,营造一个“个人主动,集体分享,共同成长”的氛围。不少教师们的文章陆续见诸报端和网络平台,学校的知名度大幅提升,一批批反思明星教师和教学能手脱颖而出。

将教育反思引入学校管理,既是一种管理模式,更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做到领导带头、制度配套、措施科学、引领到位。同时在教师评价和绩效考核等方面,将教育反思列为重点考查内容,定期考核,及时兑现。几年来,我们先后结集出版了教科研专刊《教师反思篇》、《教师案例篇》、《教育叙事篇》等文集,大多数教师建立了自己的博客。

艺术教育引领学生成长 第3篇

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莅临我校指导,今天我很荣幸地受学校的委托,与大家一起分享我校在科技和艺术教育方面的喜悦,希望大家能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

一、科技引领学生成长

1.科技教育特色的确定。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科技是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创新是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2013年5月25日,李克强总理在参观瑞士爱因斯坦博物馆时强调:“创新是人类活力的源泉。”人类社会的进步靠什么?靠创新。学校肩负着培养各种人才的重要使命,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怎样发掘学生的潜能,是目前学校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2009年年底,在苟庆元校长的带领下,我校立足实际,确定了走科技教育之路,把科技教育当作学校的特色教育工程来抓,先后组织开展了“建模”“航模”“小制作”“小发明”“机器人”“电脑制作”等科技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积极申请研究课题,于2010年11月18日在区专家的严格考察和评估下,正式通过了我校申请的区级课题《科技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

2.活动的开展。(1)以兴趣活动小组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造力。①学校成立了八个科技兴趣活动小组,学生可以跨年级、班级选择参加一项适合自己的科技项目。②培养科技教育教师,学校花大量人力、财力送部分教师到科技教育抓得好的地区或学校学习。③认真上好科技辅导课。科技辅导做到“五定”,即定计划、定内容、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辅导内容尽量做到新颖,形式尽量丰富,讲解尽量做到生动,以吸引学生广泛参与。④学校科技教育创建领导小组定期进行督导、检查、评定、总结,积累有价值的过程性材料。

(2)举办“科技节”,为全校学生搭建创新的平台。我校从2010年开始,每年都要举办一次“科技节”,每次“科技节”学校要求每个班级必须参加,每个班级又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学生的作品有制作、小发明、科幻画、科技小论文等,从学生的构思、创作、作品展示到学校评比都要耗时一个月。通过“科技节”给我们的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示才华、展现创新火花的舞台,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为培养出具有科技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3)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科技活动和竞赛。三年来,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市区级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在重庆市26届、27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段焮、朱叶琳两位同学在大赛中其作品《多功能书包》获得了青少年创造发明市级一等奖,张杰同学的作品《地震能量转换器》获得了青少年科幻画市级一等奖市,另获3个市级二等奖,6个市级三等奖。三年中,师生科技教育作品获得区级及以上奖励达到121项。

(4)加强科普宣传。三年来,我校三次联系了重庆市科技馆到学校进行科技普及宣传,学校充分利用校本教材《科技教育读本》,向学生传播和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技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校园的橱窗以及廊壁上,布置了以“科学探索,航天知识”等为主题的科普画廊;开辟并布置了科技展室;在校园网上开辟了专栏“科技之窗”;各班黑板报有科普专栏,凸显班级科教文化,以彰显出学校科教特色。

经过三年扎实有效的工作,我校科技教育成效显著。学校于2011年被市科委和教委授予“科技教育先进集体”称号,2012年1月,我校又被市科委和教委命名为重庆市首批“科技教育特色学校”。2012年底,我校在区级课题《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成功结题的基础上,学校已申报了市级课题《科技普及教育的实践研究》,并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了校本教材《科技教育读本》的内容。

二、艺术陶冶学生情操

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的追求·自我的实现”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是我校的传统特色教育,每年举办一次,它以组织一系列的艺术活动为载体,包括舞蹈、话剧、小品、乐器演奏、卡拉OK等,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演绎了学生心中对“美”的追求。从1989年起至今,我校已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20多届,在这个小小的舞台上走出了“世界环球小姐”亚军、凤凰卫视节目主持人杨爽;广东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音乐人)黄洋等一大批才艺佳人。2013级8班的罗童同学在2012年“中韩之星”国际文化艺术节韩国总决赛中获得金奖,2012级6班的谢高翔同学在2012年重庆市第七届中小学生才艺大赛中获得民族类舞蹈一等奖。

学校任何工作都是围绕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心来开展的,我们开展科技教育、艺术教育也不例外。近年来,我们欣喜地发现我们并没有因为开展这些活动而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在初一、初二学生不上晚自习、不分快慢班的情况下,我们的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培养了许婷婷、犹思璐、刘沛云、刘维庆、尹明月等多名“区中考状元”,为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输送了荷花、李丹、陈洁、陈璐瑶、刁祝等一大批优秀学子,今年我校毕业的学生杨济铭同学顺利进入上海复旦大学(该生成绩上了北京大学录取线)。

三、发展中的困惑

1.科技特色的打造,离不开一支高质量的特色教师队伍。我校科技师资的短缺成为特色打造的短板。

2.设备落后经费短缺制约了一些活动的开展。

3.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如何在艺术形式和内容上不断推陈出新是我校艺术教育的瓶颈。

4.不管是科技还是艺术成果,都要靠作品质量来印证的。科技的创新、艺术的创作需要花很多时间,以分数为标准的现实环境,在学生家长和部分教师中得不到认可。

如何处理好以上矛盾成为制约我校科技特色发展的关键问题,希望各位领导能给我校出谋划策,让我校的科技和艺术教育特色更坚定地走下去。

谢谢!

重庆市第104中学

二O一三年九月二十四日

巧抓教育契机 引领学生成长 第4篇

每个班上, 都会有几个令老师印象深刻的学生。今年我班就有一个从外校转来的女学生———丹丹。在后来的接触中, 我了解到由于丹丹从小不再父母身边, 所以亲生父母对她很冷淡, 只有姐姐在家的时候才能有片刻的温暖。自己虽然很努力, 但成绩仍然不是很理想, 而且又是借读生, 花了家里很多钱, 妈妈的刀子嘴时不时在耳边吹起“冷风”。我了解到这个情况后, 耐心的开导她, 让她不要灰心, 告诉她刚刚步入高中, 又是一条新的起跑线, 相信自己会成功的。虽然这样说了, 但我看她还是有很多顾虑, 我又给她写了好多信, 安慰她, 帮她想办法, 我答应她做她的知心好友, 在争取家庭地位这方面做她忠实的支持者。每次上语文课, 我都要对她特别照顾, 给她激励的目光和温暖的微笑。

我深知心灵的创伤是很难愈合的, 需要用更多的爱去浇灌和维护。我愿意用我的爱去温暖她受伤的心灵, 尽我的最大努力帮助她, 让她首先在学习上取得进步, 让她不再感到孤独, 让她的生活再次充满阳光, 让她绽放出青春少年应有的姿态!

终于, 在大家的辛勤忙碌中迎来了第一次月考, 她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回报了我, 我很欣慰, 也很激动, 同时我也看到了她清瘦的小脸上那久违的笑容。

不久, 学校开设了《高一年级文艺周报》, 我又发现了她惊人的写作天赋, 她投稿非常积极, 而且写的也不错, 有一次她高兴地为我写了一篇散文, 打开稿子, 我看到了这感人肺腑的语言, 题目是《最可爱的人———送给亲爱的符老师》:

你的身边有这样一个人, 她的微笑可以融化冰雪, 她的忧愁可以冻结整个太平洋, 她的可爱是画廊上最美丽的灿烂。

她可以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 故不上嘴里还为咽下的干粮就来到你身边, 向你伸出友谊之手, 给你带来无限的温暖。

她可以将自己心里的小秘密毫无保留地告诉你, 因为她把你当做自己最亲密的伙伴。

她可以在你做错事的时候因循善导, 给你正确的导向, 做你人生航程中明亮的灯塔。

或许你并不曾留意她疲惫的身影, 或许你不曾注意过她疲惫的笑容, 可是无论岁月有多长, 请你一定要记住, 在你的一生中,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可爱的人在你的“印象簿”里签过名, 而且是最美最潇洒的一个!

这一次, 我看到了和以前大不相同的她, 从前的她是处在一个“被遗忘的角落”里, 而现在已经是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快乐少年了!

时间过得好快, 圣诞节到了, 我收到了孩子们的许多礼物, 同办公室的老师羡慕得不得了, 其中一个是她送给我的———一张亲手绘制的精美图片, 她在留言中说:“敬爱的符老师, 您所懂得的知识对我来说犹如这海的波涛汹涌, 天的远阔, 令我佩服不已。那高高升起的朝阳既升起在茫茫大海之上, 也升起在我的心里, 遇到您真好, 在这幸福的日子里为您送上真诚的祝福:‘身体健康, 心想事成, 开开心心!’”

为了再一次鼓励她, 元旦的时候我送给她一本《梁实秋文集》, 并且赠言:“生活的色彩不仅有红、绿色, 还会有灰、黑色, 让我们用微笑迎接它……”

在和丹丹的“交流”中, 我深深地体会到:爱是相互的, 爱别人就是爱自己!通过这暖暖的爱流, 我走进了她的内心世界, 从而也找到了一把教育学生的“金钥匙”, 搭建了师生交流的良好平台。班级管理大有学问, 特别是潜能生, 他们缺失的不是老师的批评, 而是老师、家长、同学的理解和支持, 只要善于观察, 抓住教育契机, “顽石”也能变成“金子”!

二、巧用鼓励, 构建和谐课堂

郭丰彬是个很聪明但缺乏自制力的男孩, 基础也不是很好。他纪律观念很差 (相对于其他同学来说) , 对什么都无所谓, 上课说话、迟到每次都少不了他。身上没有青春少年应有的那种朝气, 脸上有的只是那种和他年龄不相符的冷漠。

在后来的接触中, 我了解到在丰彬很小的时候, 一场惨烈的车祸夺去了他父亲的生命, 以后的日子他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变得苍老, 身体也经常有病, 又住在乡下, 经常不在他的身边。为了上学方便, 丰彬只好暂时寄住在表姐家。由于生活中缺少了和父母的亲情交流, 于是, 他总觉得自己缺少爱, 很叛逆, 但骨子里却充满了自卑。问起以前学过的知识一问三不知, 可见他以前的学习状况很糟糕。

基于丰彬这种特殊情况, 我没有急着找他谈话, 更没有硬性地规定他如何去做。通过细心地观察, 我发现开学初这几天, 丰彬还是很爱学的, 但是不会听讲, 不太懂得学习的方法。于是, 我就多次抽出自己的休息时间给他做学习方法方面的辅导。他每次问到的知识点我都一一给他详细解释, 并且特意在课堂上给他创造好好表现自己的机会, 带领大家为他取得的成绩和进步热烈地鼓掌, 让他重新树立继续学习的信心。有一次, 我看到他的脸颊红红的, 嘴角露出了甜蜜的微笑, 幸福的表情简直溢于言表了……

在和丰彬的“交流”中, 我逐渐认识到, 教师的鼓励, 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参与意识和自主意识, 不但有利于创造师生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而且在后进生转化方面, 更具有突出的效能。适时、充分、恰当地对学生进行鼓励, 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效果。

培养核心素养 引领学生成长 第5篇

濮阳县二实小 张玉明

2016年6月28日、29日在我县电影院召开了《全国教育创新区域联盟(濮阳)年会暨核心素养与课程改革现场交流研讨会》,这是一场空前的盛会,它给我们新一轮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重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质量的更新版和升级版,是素质教育、三维目标、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等中间的“关键少数”素养,是“聚焦版”,其内容主要有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视野、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等九大核心素养。学生只有具备这些素养,才能成功地适应社会、适应未来,和世界接轨。原来,我们只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和一般能力的学习,所注重的素养也是低级素养,如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现在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是对以往课改的延续、总结与提升,指向高级素养,学生的发展需要高级素养,国家参与与国际竞争需要这些高级素养。核心素养的提出,使我们的目标更明确,那就是为学生未来10年、20年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打下扎实的基础。

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从小培养。提升教育质量,进行立德树人都应以核心素养来引领。有的人学习只停留在知识和技能层面上,没有进一步提升,没有把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终生管用的能力和品格。有的人除了知识和技能外,还悟出了一些抽象的东西,并且从每一学科知识进一步提炼出来变成自己的东西,由此碰到其他具体问题,都可以去解决,这就是核心素养问题。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认真的把学生终生管用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提炼出来。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接受核心素养的话,通过十几年持续不断地学习和培养,那我们下一代的思维水平就会有很大的提升,就不会存在应试教育所表现出的高分低能了。

我校自从2009年春季实行“自主体验教育”课改以来,所进行的就是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只不过没有鲜明的提出来。我校开始进行课堂教学变革,让学生自主、合作、交流、探究,只要学生能学会的老师不讲,只要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学会的也不讲,老师只起主导作用,在学生迷茫困惑时给予点播,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了。接着,我校又进行特色课程建设,在一、二、三年级进行彬彬有礼方面的教育,四、五、六年级进行一日一孝方面的教育,从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习惯。后来,我校又进行社团建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自己所喜欢的社团,来发展自己的特长,培养自己的能力。如华罗庚研究院社团、趣味数学社团、爱心社团、我爱豫剧社团、高斯奥数社团、古澶戏剧社团、国旗班社团、花开的声音社团、野草社团、朝花夕拾文学社社团、童诗童谣社团、润苗朗诵社团、龙乡文化社团、蓓蕾书法社团、数学文化社团、太极拳社团、阳光英语社团、古澶诗韵社团等,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得以开发和培养。

其实每一个学科的教学都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境和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科学课上可进行实践创新培养,体育课上可以进行身心健康训练,语文课上让学生学会学习,音乐、美术课上可进行审美情趣的教育,品德课上可加强社会责任感的教育等。不管哪一个学科的教学都不能离开培养人的问题,那就是立德树人。如写字课上,让学生方方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说起写字,想起了解晓东的《中国蛙》中的两句歌词:“最爱说的话呀,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呀,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是的,每一个方方正正的中国汉字,不正像我们民族灵魂的体现吗?所以每一个学科都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最终指向做人这方面来。

刘坚院长提出:小学教育主要指向做人,如果到大学再讲合作、讲信用,这将是中小学教育的缺失。罗星凯教授也提出:在小学看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初中看学生的学习品行,到高中看学生的学习品质,在大学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将来看自己的选择,不可颠倒。所以在中小学不要只看中学生的学习成绩,要回归学生发展的本真,落实到立德树人上来。学生从小具备了良好的品行和习惯,好成绩自然会找上门来。

艺术教育引领学生成长 第6篇

一、建立以学校为主体,家庭为辅助,社会力量联动的科技教育工作新机制

学校是开展科技教育工作的主体,这就要求学校:一是要充分利用科学课、信息技术课、劳动课、综合实践课,使课堂真正成为学习科技知识的主阵地,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二是要积极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利用多种有关的兴趣小组或社团活动,开辟科技教育的第二课堂。学校要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分别参加电脑、科技、手工、写作、绘画等方面的训练。通过积极开展扎实有效的第二课堂活动,开拓了学生的科技视野,丰富了科技知识,增强了科技意识,提高学生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三是通过开展科普宣传活动,积极营造科技氛围,开展扎实有效的活动。如科普宣传周活动等。组织学生开展“六个一”活动:看一本科技书刊、做一个科学实验、搞一个小制作或小发明、作一幅科学幻想画、看一部科幻片、看一篇科幻文章,以此为契机,在校内营造浓厚的科技学习氛围。

科技教育工作不仅要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科技学习气氛,还要把社会各方面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形成社会力量联动的科技教育工作机制。因此,学校要与所在街道、社区和区域内科技场所、科普基地、图书馆、技术企业以及家庭联合开展青少年科普活动,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参与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营造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

二、各级各类专兼职科技辅导员队伍培训工作是开展科技教育的基础

科技辅导员是学生学习科技知识、健康成长的领路人,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科技知识的学习和领悟。因此,科技辅导员对新知識、新技术和新观念的掌握与树立,在很大程度上将主导和影响着科技教育工作的质量与成果。所以,科技辅导员的培训工作十分重要,必须引起重视。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组织所属学校科技辅导员参加船模展示、航模、车模和智力七巧板科技竞赛等各级各类科技辅导员的培训,并参加了科技创新、科技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专题辅导讲座等。同时,通过科技辅导员典型经验介绍进行工作经验交流和学习,以理论授课、演示实验、分组实践、专家上课和现场指导的方式全面提高了区直各校科技辅导员的指导水平和实践能力,科技辅导员教师科技知识素养和业务水平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为培养想象力、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强的青少年提供了保障,推动了科技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精心组织,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科技素养保证科技教育特色项目的质量

科技宣传教育活动是普及科技知识、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提升学生认知世界的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活动的主题要鲜明,活动的组织要科学,活动的内容要新颖,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化,既要喜闻乐见,又要科学严谨,寓知识于娱乐,寓知识于实践,让学生在娱乐与实践中增强对科学知识学习的兴趣,提高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开展科技宣传教育活动要忌程式化和庸俗化、陈旧化,特别要充分利用好现代科技手段,展现现代科技成果。活动要找好突破口,要结合当时当地具有实效性或意义重大的科技活动组织相关的活动,如配合国家节能环保政策开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 科技宣传教育活动,倡导全社会普及科学知识崇尚现代文明的新风尚。

科技教育阵地建设,是科技教育工作的基本方式,必须强化其负载的功能。要通过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活动方式,扎扎实实地进行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

一是要组织学校通过班级科技专题黑板报、学校科技走廊橱窗、校园广播站、科技教育网络,利用学校科技活动室开展科技小组第二课堂活动阵地,普及科技知识进行科普知识宣传,丰富科技教育活动形式。二是利用主题教育的活动阵地,通过举行“地球——我们的母亲”主题征文、“科学在身边”等主题活动演讲,“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科普主题班会,让学生们在活动的过程中增强科技意识、环保意识和忧患意识,进而树立远大理想,长大投身发展现代科技强国的伟大建设之中。三是要组织学校利用现代科技教育阵地资源普及现代科技文明。学生通过上网查找科普知识,搜集科普资料进行网上冲浪,观看网上的科普影片,并走进图书馆,让学生自发兴趣地查阅、搜索与科技有关的文献、典故,学生们通过现代的、喜欢的方式,掌握了解科技知识,了解了现代科技文明,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四是利用校外教育阵地,拓宽科技教育渠道。如组织学生到无公害蔬菜大棚了解科技种植,到军分区参观了解指挥控制中心的高科技,到气象站参观考察,到文化宫开展了科普讲座,到图书馆读科普读物等一系列校外科技教育阵地活动,优化了校外科技教育渠道,有效利用科技教育活动场所。

艺术教育引领学生成长 第7篇

关键词:价值观,中学生,健康成长

一、价值观及其内容

首先, 从宏观角度来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 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 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 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 其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所谓价值观是个体对人生目的、意义和道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从根本上决定着个体的道德品质及其一生的发展方向。学生的价值观是他们在学习、成长、发展过程中, 对现实生活各种事物、现象进行评价、决定取舍的基本思想观点, 它是属于个性倾向性的范畴。价值的崇高性表现在它不只是体现了满足人的某种需要, 而且还表现着人的主动追求。

二、当代中学生价值观倾向

1. 个人主义追求的倾向

当代中学生都是“90后”, 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娇生惯养, 依赖性强, 习惯以“自我”为中心, 因此使得部分学生竞争意识被扭曲, 自我意识膨胀, 片面强调自我权利的维护, 只以自己的喜好为出发点, 不顾对他人利益的损害, 个体游离于集体之外, 没有从社会大局和集体利益着想, 只想到个人的前途, 个人的利益, 他们的人生追求就倾向于个人追求, 而淡化了社会追求。

2. 功利主义追求的倾向

在当今物质繁华、生活多样的大环境下, 部分中学生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他们认为踏实苦干未必会有美好的未来, 也不再信奉“金子总会发光”的道理, 相反喜欢走捷径、钻空子, 导致价值观选择具有较强的功利性, 努力的方向不是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 也不是为了个体进步, 而是为了通过竞争来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甚至把赚大钱, 以尽力追求物质利益为唯一作为生活的标准。

3. 文化学历追求的倾向

“人才”是21世纪的关键词之一, 国家、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许多企业对有技术专长的人才给予很高的物质待遇, 高校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等无不影响着中学生的价值观。因此, 部分中学生一味注重文化知识的吸收、各种技能的掌握、分数的高低等, 反而忽视良好品德的养成、自身觉悟的提高。这样的价值观毫无疑问是片面的, 等到将来真正踏上社会的各种岗位时, 会出现各种弊端, 如交流沟通能力欠缺、心理素质不佳、适应环境能力差等等。

三、中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策略

中学生是人生观、世界观从萌芽到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过程中, 它将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因而要求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配合、多管齐下, 形成有利于培养中学生形成科学价值观的优良的育人环境。

1. 利用学校资源细化价值观教育

学校是实行教育的主阵地, 学校教育是实现国家教育制度的主要渠道和根本渠道, 它不仅有计划、有目的地对个体传播文化知识和传授职业技能, 而且为个体提供价值标准和社会行为规范, 对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影响是全面的、系统的、复杂的、深刻的, 从每个细节上都有明确的要求, 具有比其他教育方式更强的社会引导和规范功能, 可以说真正细化了目前的价值观教育。例如课堂教学, 作为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渠道, 利用政治课、语文课、研究性课、班会活动课等, 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挖掘价值观教育因素、渗透价值观教育思想、实施价值观教育活动。

2. 与家长配合沟通强化价值观教育

学生的教育工作离不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 更离不开家长的大力支持。学生在家的表现应该是最真实, 最客观的, 经常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学习与表现情况, 可以有助于各项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学生在家的一言一行无不体现出他们的价值观态度, 如果家长能主动对孩子进行正面的基本行为规范、生活知识、生活经验、人生态度等方面的教育活动, 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 不断修正、不断强化, 那价值观教育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通过社会实践深化价值观教育

社会实践也是中小学开展价值教育的一个广阔渠道。价值作为使人们满足需要的正当性原则, 其正当性并不是在观念中建立的, 而是在实践中得到他人认可的。对于学生来说, 他的行为所依据的原则正当与否, 不能光由老师、家长或者自己说了算, 而应该由他的行为所涉及的那些人以及这些人所在的社会来评判。因此, 参与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 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 一方面提供了践行某些价值原则、体验价值原则正当性的机会, 另一方面也提供了从那些优秀的实践者身上学习优秀价值品质的机会, 进一步深化了价值观教育。

经典文化教育,引领大学生成长 第8篇

(一) 经典文化的含义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积淀厚重, 经典文化是相应的产物。文化的含义宽泛,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地域特性和独特的民族性, 经典文化亦是这般。传统文化经过历史长河的沉淀, 传承至今,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其中有价值的部分成为经典文化。经典文化对于一个国家而言, 是向世界展示的名片, 也是立于世界的标志。当下韩流盛行, 韩国利用经典文化开展商业活动, 取得的成绩十分突出。

(二) 经典文化的特性

经典文化具备权威性和传统性。经典文化拥有持久不衰的“经典的魅力”和不可穷尽的“经典的张力”。正是因为具有这些特性使得经典阅读远比快餐文化更深、更远的影响人们的心灵深处。

(三) 经典文化的重要性

在风云变幻的历史中, 一代代革命英雄、思想巨匠等, 为了文化的繁荣, 经历了矢志不渝地奋斗, 为文化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其中, 经典文化对国民精神的塑造影响极大。

经典文化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 在它所处的时代产生过巨大影响, 又经受住了的历史长河严格的淘选;是它所处的时代的先进文化, 也构成民族和世界先进文化的一部份;由于时代、历史和民众普遍的认同, 它会转化为文明积淀、文化传统, 成为民族的记忆, 一代代人的精神家园[1]。可知, 经典文化对于个人、民族及国家等等影响之深之大。

二、文化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研究可以认识心理现象, 找寻心理规律, 构建理论体系等等。这些正是心理学的基础部分。

(一) 文化心理学的定义

文化心理学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2年, 美国心理学家Kakar首先使用“文化心理学”[2]。斯汀格勒则于1990年编撰出版了《文化心理学:比较人类发展论文集》, 成为文化心理学诞生的重要标志[3]。

文化心理学原指用心理学的观点来分析某种文化的学问, 现在的学者尤其是美国的学者一般认为, 这是一门以人类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人格与文化间的互相影响的科学[4]。

1. 文化与心理学的关系

人类创造并发展了文化, 反之, 文化又塑造了个人。针对心理学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始终处于心理学关注的核心课题。所谓心理学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是指心理学在自身的研究、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 与文化的背景、与文化的历史以及与文化的根基、与文化的条件、与文化的现实等等所产生的关联[5]。

马金太尔等指出心理学对文化的影响是双重的:它既为自知提供了新的范型, 也为我们获取知识提供了一个半新的自我。之所谓半新, 当然是因为即使是在心理学具有较深的文化影响的地理区域和社会区域里, 这种新的关于自知和个性的心理学范型也是和各种旧范型同时存在的[6]。

心理学历史短暂, 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在平常的生活中, 人们形成了心理习俗。心理习俗是指常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活动中所创造、传承、演变和积累的, 并伴有鲜明地域性、复杂性、民族性等文化历史征候的日常规范、准则、制度、习俗、谚语、神话、故事、诗歌、仪式等文化遗留物, 作为人类历史承续、积淀享用的心理智慧, 绵延不绝地支配、指引和解释着人们的日常心理生活和日常活动[7]。

2. 文化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当心理与行为表现符合相应文化特征时, 可以说此人是心理健康的。东方文化倾向于把谦虚、内敛、恭让看成人之美德, 而西方文化则比较推崇竞争和张扬。文化不仅书写了人, 同样也书写了人之健康心理的内涵[8]。

在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的结合与发展中, 研究者从梦的工作、积极想象和沙盘游戏入手, 探讨中国文化之于心理分析实践的作用。其中, 中国文化至始至终都是最重要的基础。心理分析的目的与意义而言, 可以用“安其不安”、“安其所安”和“安之若命”来阐述[9]。让大学生熟悉中国文化, 深入内心, 在思想上、心理上都种下和谐的种子, 为他们安宁的青春赋予强大的力量。

3. 文化与人格之间的关系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文化对人格的发展有独特的影响。健康的人格有利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发展。人格是指个体在对人、对事、对己等方面的社会适应中, 行为上的内部倾向性和心理特征, 表现为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10]。个体在日常的交往中, 文化对其人格的影响尤为突出。交往中, 人们交流思想, 分享资讯, 调整自我, 适应环境。个体会通过对他人的了解和熟悉, 评价他人, 影响自己, 而文化在客观环境中, 具有特定的影响力, 对个体人格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米德、萨丕尔全面阐述了文化塑造人格的思想。此流派认为:1.不同的文化塑造不同的人格;2.童年期的养育方式和社会环境对人格形成起决定性的作用[11]。大学时期对于大学生人格的发展和完善至关重要。于是, 高校可以大力开展系列经典文化主题活动, 助推大学生成长。

三、大学生阅读概述

柯文进指出, 中国传统文化中先哲们反复标举、一再推崇的那些优秀的价值观念、高尚人格、民族精神正是当今许多大学生所匾乏的[12]。当下的大学生由于忙于应付各种考试, 书籍的阅读具有浓厚的功利色彩, “考什么, 就读什么”, 对于核心的, 影响深远的书籍, 一旦与考试无关, 便漠视了。

(一) 大学生阅读的意义

阅读经典文化, 融入当代生活, 意义重大。经典文化涵盖了国家、民族的精髓, 经典文化的阅读可以对大学生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这也是我国教育终旨的体现。阅读经典文化是思考、理解和懂得的过程, 从经典中汲取优质养料, 获得指导人生的大智慧, 获得正确面对人生的价值导航。大学生品读经典文化, 可以读懂作者, 领悟诗书等, 也利于大学生明辨是非, 构建正确的生活方式、处事风格;树立正确的信念、理想;平衡自己与外界的关系, 使自己各方面和谐发展。

(二) 阅读对于心理健康的作用

图书可以安抚心灵, 增强身心健康。阅读疗法成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自助教育的最有效的形式之一, 可以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方式长期开展。近些年来,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和精神疾病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读书成为了自我心理调适的良药, 人们在阅读过程中会发现他人存在的压力和困惑一定程度上类似自身存在的问题, 因而获得感情上的支持, 读者对照自身可能存在的世界观、人生观等心理问题, 也会在对比中发现存在的潜在问题, 并且通过阅读, 使自身扭曲的人生观得以更正和修改[13]。

以班级文化引领学生成长 第9篇

一、创设环境文化,让学生在熏陶中浸润自我

教室环境是班级形象的标志之一,环境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窗口。 净化、绿化、美化是班级环境建设的基本要求,健康优美的教室环境就像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能给学生增添学习和生活的乐趣,激发热爱班级的情感, 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这些物化的班级环境布置体现了班级形象的无声魅力,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美的吸引力,让学生从感性的“美的愉悦”达到理性的“美的行为”的实现。

二、完善制度文化,学生在自治中规范自我

俗话说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制度是维持班级正常秩序、形成良好班风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 可以规范班级成员的思想行为,助其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健康成长。在 “制度文化”建设上,健全的管理体系能给学生以巨大的约束力,使学生的道德行为在这一约束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朝着一定的“规范”发展。

1.我们的制度我们制订

在完善制度文化的过程中,班主任要组织全体学生参与讨论制订班级制度,如在校一日常规、班级公约、班级公物管理制度、班级卫生管理制度、三好学生、优秀学生评选制度等,将“硬制度”与“软文化”紧密相融,既发挥强制规范作用,又发挥激励鞭策作用。这些制度科学、规范、有效的实施,能使班级管理跃上新的台阶。

2.我们的制度我们执行

科学的“制度文化”还可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产生自我教育的效应。班主任要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实行民主管理,设置民主岗位, 给班级成员人人一个服务、管理的岗位,使其参与到制度建设中来。 如实行干部轮换制、值日班长制,鼓励学生人人都当“班级小管家”。除保留中队小队干部、科代表、小组长外,还可开发多项管理项目,把电灯、饮水机、门窗、图书角……每个角落都交给学生管理,真正实现班级中人人是主人,事事有人做。这些做法为班级活动的相关制度等营造了一种适合的文化氛围,把学校教育所倡导的文化理念化作有形的或无形的制度物。

三、丰富活动文化,学生在交往中锻炼自我

活动是教育的手段和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班级文化的生命,是锻炼学生、促进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平台,可使学生充分地施展才华,发展个性。

1.阵地活动

班主任要充分发挥班级中少先队阵地的文化引领作用,队角的布置建设、广播站的撰稿播放、校报的投稿、板报的设计、队室的轮值、读书角的管理……对于这些领域的建设,班主任要用自己的“点金之手” 巧妙指导,大胆放手,鼓励学生发挥各自的潜能和特长,展示出自己班级的独特文化。

2.主题活动

在工作中,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优势,利用好学校开展的各种主题活动,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丰富班级活动文化。 如在参加艺术节、英语节、读书节、 体育节中凝聚班级精神,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系列活动中了解民族精神内涵……这些极具亲和力和吸引力的活动,以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增长学生的见识,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指导他们的休闲生活,营造出一种积极、快乐、健康、有益的文化氛围,真正把 “烂漫的童年”还给学生,把“永恒的童真”还给学生。他们亲身参与、积极实践,这样既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又净化了校园的精神环境;既增长了他们的才干,又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3.校外活动

校外实践活动是班级活动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春天,“宣传小队”走进社区给居民发放健康知识宣传单,给春天增添一抹温暖与感动。“环保小队”走进家乡的森林公园,开展保护家乡一草一木活动,他们捡拾果皮纸屑,扶起折断的树枝花木,张贴环保宣传标语,向街道卫生办提出环保建议,提升了当地群众的环保意识。秋天,“爱心小队” 的队员们挑选出亲手采摘的、来自学校橘园又大又红的橘子,再用自己省下的零花钱买来苹果、香蕉等其他水果,高高兴兴地给敬老院的爷爷奶奶送上饱含他们心意的“爱心果餐”,还给他们敲敲背、捏捏腿……学生们不但品尝到了活动的乐趣,而且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 锻炼了能力,塑造了人格。

四、追求行为文化,学生在成长中提升自我

行为文化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用实际行动来体现和实践校园文化的内涵与精神。学生是行为文化的主体,也是校园文化的学习者、承载者、实践者、发现者,更是受益者,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要通过良好的行为规范养成的培养,为孕育行为文化提供肥沃的土壤,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1.“小手拉小手”

班主任要从小处入手,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把学生的行为礼仪细化成每周的常规训练点, 如:用餐安静节约、路队整齐右行、 作业整洁质量好等。我们通过“小手拉小手”,在班级中开展“好习惯伴我行”“文明礼仪在我心”“争做文明小标兵”等活动,引领学生互帮互助,在行为上规范自己,在思想上提升自己,使学生由原来的“让我成长”转变为“我要成长”。我们还通过“优秀学生”“光荣护旗手”“礼仪之星”“进步之星”等评选奖励形式,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效推动班级文化的建设和传播。班级里,优秀生帮助后进生进步;校园里,高年级学生帮助低年级学生优化班级常规;大家自觉读书,主动清卫,路队成线,班级自治,朝着“人人变得优秀或进步,人人变得自信或智慧,人人变得坚毅或独立”的美好愿景努力,有力推动了班级文化建设。

2.“小手拉大手”

我们还积极拓展育人渠道,通过“小手牵大手,礼仪伴我行”的活动,将行为礼仪教育活动延伸到家庭和社区,让全体学生面向家庭和社会进行礼仪知识的宣传,着力营造争创“和谐小队”“和谐班级”“和谐家庭”的良好氛围,开展“礼仪进家庭”“礼仪进班级”实践活动,扩大行为文化的辐射面,增强行为文化育人的有效度。

为深化“红领巾心向党”活动, 我们开展了“十八大与我们的未来” 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和家长一起利用假期,通过阅读报刊、查找资料、 寻访实践等形式,了解家乡“四个无锡”建设的成果,如爷爷奶奶的医保、老年卡、公交卡,农村城镇化……又如针对早晚接送的家长车辆在校门口拥堵的现象,同学们以 “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动员家长将车辆停靠在离校门20米远的地方, 很快解决了长久以来校门口的拥堵问题,使人人都成为校园安全的保护者。

让爱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第10篇

一、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李强,男,9岁,二年级“待进生”,语、数两科都不及格,由于一年级的拼音、识字基础薄弱,导致阅读能力十分差,以一道数学应用题为例,起码有一半的字不认识。前任老师反映,李强的基础十分差,学习又不用功,上课经常发愣,或做小动作,爱说粗话,同学们都不喜欢他。

二、个案心理问题分析

1. 个人因素。

调查得知,李强刚入学时,也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但由于家庭经济较困难未上过幼儿园,一下子到小学读书,他感到十分不适应。学拼音时感到非常吃力,又得不到及时的指导。拼音学不好,识字就困难了,学习逐渐走下坡。每次考试,只要老师说有一个人不及格,同学们就会异口同声地哄笑说是他。这种不光彩的班级定位,使他更不敢和同学平等交往,受到同学欺负也不敢告诉老师,形成了自卑胆小的社交心理。

2. 家庭因素。

李强的母亲没有固定职业,文化水平低,对孩子的学习辅导力不从心。李强的父亲是出租车司机,行为较粗鲁,整天忙于在外做生意,每晚工作到深夜才回家,无暇顾及儿子的学习情况,看到李强成绩不好,只会大声责骂,甚至用棍棒侍候。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得法,使李强自认为自己天生愚蠢,变得倦学、厌学。

3. 学校因素。

教师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实践者,为了追求教学质量,个别老师对优等生呵护有加,对“待进生”置之不理,致使“待进生”在“待进”的道路上越滑越远。再加上前任老师对李强缺乏足够的耐心和信心,采取了批评或漠视等不应有的态度,使得李强在同学面前羞愧、自卑,难以抬头。

班主任关心、爱护“待进”学生,帮助其树立快乐、自信的心理,从而促进其社交心理素质不断提高,心理更加健康,责无旁贷。

三、转化策略

1. 拉近距离,亲和关系。

“师爱是教育的基础”,为了消除李强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经常有意无意地找李强谈话,让他帮我拿作业、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他,发现他有所进步及时表扬,经常对同学说:“看,我们的李强今天坐得真端正!”“我们的李强同学画的画多美呀!”“我们的……”有意无意中,暗示全班同学是一个整体,李强是我们整体中的一员。渐渐的,李强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

2. 赏识激励,重建自信。

“自信心是学习行为的动力”。李强的心算能力很好,在二年级下学期刚开学不久,每班选5名同学参加年段的口算比赛,我大胆地选了李强,尽管不少同学投了反对票,但我对同学们说:“老师认为李强的口算能力很棒!”同学们也受到感染,一齐为李强加油。结果,李强在这次20分钟口算比赛中取得了98分的好成绩,获全年段第五名。这是他做梦也没有想过的成绩,当成绩公布时,全班都为他鼓掌,李强也哭了。这次比赛,他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找回了失落的自信心。

3. 趁热打铁,持之以恒。

改变李强散漫的行为,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除了激励教育外,还有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压担子,并信任他。学校的卫生检查比较严格,大部分班主任都会让学习好又认真的学生负责卫生保洁工作,但我却叫李强负责。由于得到老师的重视,他在工作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自此,班级的卫生保洁评比,均名列学校前茅。

4. 家校配合,共同促进。

我一改以往用电话约家长见面的方式,而是上门家访,介绍其他家长的一些成功的教育方法,请家长平时在孩子面前说话尽量避免用粗话,更不要用打骂方式管教孩子,请他们多鼓励,少责骂,绝对不能用暴力,最后约好每月至少一次交流李强在家和在校的情况。李强的家长听后深感惭愧,李强的爸爸为了孩子的学习,把开出租车的时间调到白天班,晚上把车租给别人开。

四、转化效果

在家校密切配合下,经多方面的努力,一年后,李强各科的成绩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数学成绩由原来的三、四十分上升到七、八十分,语文由于基础问题,阅读与写作能力还较差,但与以前相比,也有一定的进步。最令我感到满意的是,李强做事不再躲躲闪闪了,上课发言积极了,同学们开始爱与他做朋友了,在他的眼神中又恢复了一份小孩应有的喜悦与自信。

五、分析与反思

从李强同学的成长历程分析:促进他进步和成长的因素,除了教育方式方法的改进外,还有同学、老师、学校、家长四方面力量的有效整合和积极配合。但是,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爱”的力量。

评语,引领学生成长 第11篇

教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自我。教会孩子学会正确地评价自我,并适时展开自我反思、自我批评,这对于孩子客观地认识自我,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为此,教师工夫要下在平时,睁大眼睛观察,结合班级或社会上发生的一些热点问题或有争议的事情,及时在班级展开讨论或组织辩论赛。教师不要轻易下结论,让学生在查找资料或在激烈讨论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及鉴别能力。在学生明辨是非的基础上,对比自己在学习、交友、行为习惯中的表现,进行客观公正的自我评价,并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一般而言,源于自身的、触及心灵深处的反思,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在一个阶段结束之后,班主任可让学生通过反思进行自我评价,进而明确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教学生学会正确认识他评。贾平凹《废都》中的痴颠老人唱道,“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其寓意深刻。其实,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也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因为你某个鼓励的眼神或不经意的夸奖,让原本自卑落后的学生变得自信无比,终成大器,这当然是美事一桩。然而,我们也常见“一言而棒杀之”的现象——面对他人的评价,不识优劣,不懂得正确认识和分析,从此迷失方向,甚至酿成各种或大或小的悲剧或憾事,此类现象屡见不鲜。

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引入相关的教育案例,让学生学会评析,学会客观对待,理性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从中获得有益于自身发展的信息。班主任应该在日常教育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掌握这一技能。跳出庐山看庐山,让学生学会理性分析他人的评价,才能更好地认识自我,提升自我。

教学生学会正确评价他人。班级是个小社会、小群体。在这个环境中,同学们朝夕相处,每天都有不同的事情发生,由此产生的对人对事的看法也会有争议和分歧。因此,教会学生如何正确评价他人,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班主任要教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多角度地、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同时,要让学生懂得正确评价他人,首先要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并客观看待他人的评价。

做实以上几项工作,期末评语就不难收到良好的效果。一段简单的评语,不再是教师单方面传递给学生的信息,不再是太过单一的评价主体。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学会反思了,学会思考了,学会鉴别了,他们是用自己的脑袋在思考问题,整个过程是动态的、主动的,这样才能收获更深远的教育效果。

责任编辑 毛伟娜

运用表扬鼓励引领学生成长 第12篇

初一进校摸底考试, 班上只有胡光胜语文不及格。查卷发现了问题:基础积累得分几乎没有, 作文没基础, 叙事啰嗦且纯粹口语。但阅读有一定基础, 作文有真情实感, 有别于其他纯粹应试的文章。

孩子性格特点:特别爱面子, 因为喜欢说大话但又缺少行动力, 经常遭同学笑话。

二、过程描述

那是初二, 学习说明文时, 我问:《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个题目有什么作用?话音未落, 胡光胜的手高高举了起来:“我知道, 老师, 花儿除了红色, 还有其他很多颜色, 只不过红色居多一点点。这篇文章嘛, 就是在说‘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不过, 这个题目嘛, 作用还有什么, 我还要考虑一下……”面对老师和同学目光聚焦, 胡光胜得意地昂着头, 一副若有所思又志得意满相。

若是初一时, 活泼的同学又该在下边学他了:“这个嘛, 这个嘛!……”也会有不屑者:“又来了。”或是干脆直接投给他鄙视的目光。

以往, 我一直用“上课积极发言”“要尊重同学的发言”来制止课堂上其他学生对胡光胜的“冷嘲热讽”。不过, 结果并不如人意, 对待这一类的“积极”发言的态度只是从公开变成了地下。见还没有同学举手, 我首先肯定胡光胜的发言:“不错, 胡光胜同学的思路大方向是对的, 思考文章题目的作用一定要观照文章的主要内容, 特别是说明文, 最常见的拟题方式就是——根据说明内容拟题。”

接着, 我又指出:“不过, 他思考问题的时候——容易在旁枝末节的地方发散开去, 缺少对核心问题的聚焦, 表现在发言上就是偏题或离题。

我环视教室, 对着一双双晶亮亮满含着求索与探究的眸子:“但这, 绝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问题。如果大家都能像胡光胜那样上课积极思考问题, 从敢于发言开始, 有意识的锤炼自己思考问题、表达观点的能力, 在课堂上的收获就会更多。”

我的话才说完, 他的手又一次举了起来:“老师, 我觉得昨天学过的《奇妙的克隆》, 这个题目就是说的文章的主要内容。那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一样的啰!”

他做出很轻松的样子, 摸摸头, 坐下来。

我走到他跟前, 拍拍他的肩膀, 对全班同学说:“不错, 大家要向胡光胜同学学习, 爱动脑筋、善于学习的人能举一反三, 连类而及, 课本上的一篇篇文章从来不是孤立的存在, 通过一篇文章的学习总结出一类文章的学法, 那就非常了不起了!”

三、结果

该生初一下期, 语文及格;初二, 语文成绩名列班级前列。

四、教学反思

曾经有人问钱梦龙老师, 上课为什么学生总能跟他配合得这么默契呢?钱老师回答说:“因为首先我考虑的不是学生将会怎样配合我的教, 而是我的教怎样去配合学生的学。因此, 仔细体察学生认识活动的思路和规律, 是我备课的一个重要内容。”

钱梦龙老师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配合学生的学对于构建起合作交流、互生共长的课堂的重要性。

那么, 在课堂上,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 特别是那些反应慢、基础差的学生, 老师该怎样配合呢?

上述案例中, 我们可以看出, 对于如胡光胜这样的学生, 他们的课堂发言往往不精练、不流畅、甚至有些文不对题。如果老师, 将之视为无效发言甚至哗众取宠, 漠然置之甚至斥责, 会怎样?

或者, 不加引导只是停留在“积极发言”的层面加以表扬, 行不?

再或者, 没有技巧的降低对他们的要求, 哪怕其他学生看不起他们?

事实证明, 对于这样的学生, 在课堂上, 他们往往有更强烈的自我实现的需要。睿智的老师会更细心、更耐心去为他们的价值实现搭桥铺路。

作为引路人的老师, 我认为不能因为这样的学生现阶段成绩差就放低对他们的要求。他们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不应该区别于其他较优秀的学生, 但应该合理调整, 做分解目标的工作。另外, 要把握好鼓励和表扬的方法。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提高表扬的效果:

1.表扬要指向明确, 针对性强——老师在表扬学生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肯定值得肯定的。笼统无指向的表扬没必要, 甚至还会伤害学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22.要适时。《学记》上有句话:“当其可时谓时。”意思是说, 要按照学生的特点, 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 才能叫“及时”。正如打仗要抓“天时”、抓“战机”。在学生表现出良好行为、取得一定进步时, 一般应马上给予表扬, 及时强化。这样, 不仅能坚定学生做出正确行动的信念, 维护本人的积极性, 还能教育其他学生, 促进其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倾向。如果对优良表现迟迟不做出反应, 先进者就会产生低落的情绪, 其他同学就会缺乏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

上一篇:原生质体再生下一篇:信阳茶叶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