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问题论文提纲

2022-08-26

论文题目:分类学的哲学问题研究

摘要:本论文主要由导言、五章各论(包括四个专题)和结语等部分组成。导言部分从分类学与分类学哲学的关系入手展开论述,借以阐明论文的选题、研究现状、主要问题与研究路径。在简略介绍各部分核心观点的基础之上,形成了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结构图。本论文的意义在于接续国内间断的分类学哲学研究,在新的时代思维下寻求一种可接受的合理性。第一章“分类学的观念”简要梳理了分类学发展的历史,区分了分类的目的与分类学的目标,实际上是回答了分类学何以可能的问题。不同的研究传统导致概念在学科内部和学科之间形成了混淆,厘清分类学的概念结构方可使得后续的讨论更加扎实。本论文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所涉哲学问题均要回归到实践的范畴,因此对分类学实践的工作机制进行了阐明。第二章“横向维度的分类学哲学问题”首先以是否引入进化论思想为界,将文中述及的哲学问题区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本章主要讨论了物种概念、分类性状和等级结构三个部分内容。物种概念的讨论,归根到底是理论形式如何在分类学实践中运作的问题。如若此概念不再寻求同一性标准,转而强调时空约束性,将更有利于指导发现自然实体和构建分类系统。分类性状可划为直接与间接之别,由此引申经典(如形态)与现代(如分子)分类方法之争。林奈式等级结构和双名法是分类学的通用语言,纵可作局部调整优化,切不能失之偏颇。第三章“纵向维度的分类学哲学问题”按照分类系统的形式推演了可能的维度。分类检索表是线性的一维结构,系统发育树是平面的二维结构,系统发育网络则是空间的三维结构。现代分类学正处于由二维结构向三维结构的过渡阶段,但是也许只有引入了时间维度的四维结构才能更加符合“真实”的自然秩序。第四章“分类学的还原论”讨论了分类学方法论和研究策略的问题。还原论是影响分类学发展的核心纲领之一,主要体现在经典分类的理论与方法向分子分类的理论与方法的还原。现代分类学对还原论的方法论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然而强还原论终将导致分类学从还原中消失。在后基因组时代,一味秉持或拒斥任何一种研究纲领都已显得不合时宜,还原论与整体论的融合是现代分类学未来发展的趋势。第五章“分类学、多样性与人类社会”进一步拓展了分类学哲学的研究领域,讨论了生态哲学和社会科学哲学中分类学、多样性与人类社会的相关问题。分类学始终是人类视角的分类学,所以分类学哲学需要选择适用的研究方法,分别考察人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本底水平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是达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路径。涉及人类物种的分类学应仅限于起源演化和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而不能被极端的社会观念所滥用。分类学无法游离于社会因素而独立存在,生物文化多样性深化了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之间内在的复杂关系,同时更加关注社会意识、生态观念、语言形式等因素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影响。结语“分类学的合理性与可接受的科学”部分强调了本论文基于实践的务实的态度。分类学研究需要正视知识的有限性,而不囿于有限的知识。分类系统并非是包罗万象的系统,而是介于一般的实用主义的分类系统和终极的自然秩序之间的“合理”的分类系统。

关键词:分类学哲学;物种;分类系统;还原论;多样性

学科专业:科学技术哲学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分类学与分类学哲学

二、分类学哲学的主要问题

三、分类学哲学的研究路径

第一章 分类学的观念

1.1 分类学发展史略

1.1.1 从亚里士多德到17世纪

1.1.2 林奈与现代分类学

1.1.3 进化论对分类学的影响

1.1.4 系统分类学与三大分类学派

1.2 分类的目的与分类学的目标

1.2.1 分类的一般目的和终极目的

1.2.2 分类学的目标

1.3 分类学的概念结构

1.3.1 分类学和系统分类学

1.3.2 鉴定与分类

1.3.3 分类单元与分类阶元

1.4 分类学实践的工作机制

1.4.1 标本鉴定

1.4.2 物种分类

1.4.3 系统分析

专题春杰柄锈菌分类地位的确立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横向维度的分类学哲学问题

2.1 物种概念

2.1.1 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物种概念

2.1.2 物种概念的多元论

2.1.3 物种概念的时空观

2.1.4 物种概念在分类学实践中的分段方案

2.2 分类性状

2.2.1 直接分类性状与间接分类性状

2.2.2 分类性状的选择

2.3 林奈式等级结构

2.3.1 林奈式等级结构的基本形式

2.3.2 林奈式等级结构的主要问题

2.3.3 林奈式等级结构替代方案的可能性

专题病毒的命名与分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纵向维度的分类学哲学问题

3.1 分类学的进化论观点

3.1.1 生命之树

3.1.2 相似性与谱系

3.1.3 中性学说与分子进化

3.2 分类系统的类型与形式

3.2.1 分类系统的类型

3.2.2 分类检索表

3.2.3 系统发育树

专题菌物类群与菌物系统分类学

3.2.4 系统发育网络

3.3 分类系统的维度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分类学的还原论

4.1 分子分类法

4.2 还原论的背景及其发展

4.2.1 还原论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4.2.2 还原论的弱化与促进解释的还原

4.3 还原论的层次观

4.3.1 层次的划分

4.3.2 层次还原的向度

4.4 现代分类学的解释原则与整合策略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分类学、多样性与人类社会

5.1 人类与自然:生态哲学视域下的分类学

5.1.1 生态哲学与分类学

5.1.2 本底水平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专题内蒙古本底水平生物多样性保护

5.2 人类与社会:社会科学哲学视域下的分类学

5.2.1 人类的生物属性

5.2.2 人类的社会属性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5.2.3 分类学范畴的种族

5.3 生物文化多样性

5.4 本章小结

结语分类学的合理性与可接受的科学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土工合成材料技术开发论文提纲下一篇:社会经济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