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在技校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要素

2022-09-13

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的今天, 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语文这门学科在各个阶段的教学体系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 其教学价值并不单单体现在对雪上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上, 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也具有推动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内涵丰富, 是现阶段语文教学工作开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 将传统文化融入现阶段技校语文教学中势在必行, 这对于提高技校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有利于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技校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一) 有利于提升学生应对多元文化价值观冲击的能力

现阶段, 随着社会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 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渗透对技校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产生了很大影响。由于是西方国家的一些思想和文化, 对我国传统文化内容产生了较大程度的歪曲。在这种情况下, 部分学生会轻视主流价值观, 对民族文化缺乏自信。在新时期教育背景下, 为了更好的满足素质理念教学需求, 教育部门对技校语文教材的内容进行了持续更新与完善, 力求收纳更多的优秀文章在教材中, 给予技校学生更加丰富的语文知识, 教材中不乏一些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 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 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面对西方文化时, 能够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真正意义上做到正视外来文化, 稳固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二)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完善人格

素质教育理念下, 学校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 如何从多个方面全面、系统的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也成为了学校发展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事实证明, 育人环境的好坏对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渗透可以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进而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培养优良的思想品德, 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 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 有利于技校学生中国精神的弘扬

弘扬中国精神是每位炎黄子孙必须履行的一项社会义务, 尤其是当代技校学生群体, 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因此, 弘扬民族精神是技校学生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当代学生, 要弘扬的中国精神并不单单局限在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更重要的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它包含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等诸多内涵, 它寓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技校学生的思想发展, 让每位技校学生都能够对民族存亡有着崇高的责任感。目前, 技校语文教材中很多优秀文章都弘扬着中国传统文化, 在教学中不断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 然后外化为行为。

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技校语文教学的途径

(一) 加强语文教学分析, 挖掘中国传统文化

上文提到, 在语文教材进行更新后, 课本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丰富, 而想要将这些传统文化充分挖掘出来, 就需要教师做好语文教学分析工作。首先, 教师要以语文教学课堂为载体, 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纵观我国千年的文化发展, 最核心的价值观就是“以人为本”, 其不仅是儒家和道家的思想精髓, 而且也是影响中国千年发展的传统思想。在技校语文教材所收录的文章中, 很多都蕴含着这一理念, 比如说《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等, 在对此类文章进行讲解时, 教师要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 通过文字分析引导学生深入到文章里层, 挖掘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以此来达到对以人为本思想进行传播的教学目的。其次, 教师要通过对文章的深入分析, 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文学作品中, 有很多关于英雄人物事迹的记载, 字里行间蕴藏着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比如说, 诸葛亮的临危受命、岳飞的精忠报国等, 都彰显了古人的豁达胸襟, 这种爱国思想都是值得弘扬和学习的。因此, 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 找到文章讲解的重点, 然后结合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将文章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传递给学生, 在学生思想上产生影响, 帮助其增强爱国意识。这样一来, 不仅会加强感情上的熏陶与渲染, 而且对促进技校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也具有重要意义。最后, 要通过技校语文的有效教学, 加强学生的礼仪教育, 让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得到传播。在语文教材所涉及的文章中, 除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之外, 还有一些文章是弘扬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 这一部分的教学也应该被语文教师重视起来, 让这一部分文化在技校学生中得到发扬。

(二) 发挥实践养成作用, 丰富传统文化教育实践载体

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一直都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原则, 技校语文教学若想达到预期目标, 实现教材内容与传统文化的有效结合, 单纯依靠理论知识的灌输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将课外实践活动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实现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延伸。实践证明, 组织技校学生多参与课外实践, 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文章的理解, 而且随着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活动中的不断渗透, 对技校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树立具有推动作用。因此, 技校语文教师在对语文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优化与完善的过程中, 还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结合实践课相关内容适当融入优秀传统文化, 倡导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实际教学中, 学校可以将历史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遗址以及其他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场所利用起来, 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突出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切身感受历史文化中所蕴藏的理想和信念, 增强民族情感。与此同时, 学校还可以将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作为丰富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的载体, 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关爱老人、关爱残障儿童、义务家教等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活动, 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三) 重视新媒体传导作用, 搭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平台

学校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因此, 现阶段的技校语文教学工作应该立足于实际,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素质教育理念出发, 在技校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 勇于创新, 最终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但是, 由于当前技校语文教学工作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限制, 从而导致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互脱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拓展语文教学内容, 实现以文化教育为主, 以精神文明为辅的教育体系。与此同时, 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 学校应将校内网、贴吧和校园网络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借助网络的影响力, 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 在校园舆论的影响下, 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更加容易开展。比如说, 学校可以在校园网络中增设中国传统文化宣传专题模块, 师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展开互动,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可以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积极开展相关教育, 让课堂教学与日常教育有效融合, 更好的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

(四) 发挥校园文化陶冶作用, 丰富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

为了能够实现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内容的有效融合, 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将传统文化中的元素融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 比如说, 在校园长廊、建筑物外墙、教室、宿舍等地点张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人、名言警句以及书法语录等, 构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校园氛围, 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受到心灵的感染和情操的熏陶, 继而内化成思想、外化成行动;

(2) 实现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融合。学校要将中华传统节日、纪念日和重大事件中蕴含的思想内涵进行充分挖掘, 并将其有效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以此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悟和认同。比如说, 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等,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集体开展包粽子、包饺子、做月饼等活动, 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展民俗文化展览, 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对爱国思想、尊师重教、孝敬父母等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理解,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技校语文学科教学的有效性逐渐被重视起来。从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在新时期教育背景下, 语文教学课堂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的重要场所, 在教学活动中, 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不仅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氛围, 而且对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因此, 在未来的时间里, 技校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通过科学、有效的途径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工作中, 同时拓展语文教学内容, 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进而更好的提升语文教学课堂的质量, 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摘要:文章首先对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技校语文教学中的现实意义进行简要分析, 然后以现阶段技校语文教学现状为前提, 探讨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在技校语文教学中, 以此来为日后的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技校,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陈国泉.技校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探讨[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15 (03) .

[2] 郭美联.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 2018 (10) .

[3] 朱清霞.浅谈如何在技工学校中弘扬传统文化[J].经营管理者, 2015 (12)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化工企业小型氧气供应站的安全设施分析下一篇: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