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最好的投资

2022-07-02

第一篇:巴菲特最好的投资

巴菲特的投资思想

股神巴菲特以其独特的价值投资思想闻名于全球资本市场,更以其骄人的投资业绩跻身于全球顶级富豪榜。本案例首先介绍了巴菲特的投资历程,然后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巴菲特的投资策略、投资精髓、选择股票的标准和主要依据以及给投资者的投资忠告。本案例有助于学生更感性地认识证券投资的理论与实践,掌握价值投资思想的精髓。

关键概念

股票投资

投资思想

投资策略

价值投资

一、引言

随着《福布斯》2008全球富豪榜的排名出炉,比尔·盖茨雄踞了13年的世界首富的位置拱手让给了巴菲特。从《福布斯》的分析可以看到,巴菲特的身价暴涨主要是因为其旗下公司的股价飙升。旗下伯克希公司股票的单股价格超过10万美元,成为世界上最昂贵的股票。巴菲特对优质股票投资的执着,及价值投资的长线经营理念,终于使其在今日取得了卓越非凡的成果。

二、巴菲特其人

1941年,11岁的巴菲特购买了自己的第一张股票,赚到了5美元。这个年龄的孩子,大多数都还在玩过家家的游戏。1947年,他到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专业。两年后,他抛弃了那些只会讲些空头理论的教授,转而进入哥伦比亚大学,从师于著名投资学理论家本杰明·格雷厄姆。这是他人生最重要的一次转变,他从反投机的格雷厄姆那里学到了价值投资的理念,并且对这一理念坚信不疑。1951年,21岁的巴菲特以A的好成绩学成毕业。

1956年,巴菲特的合伙人公司成立,总投入资金105万美元,其中,只有100美元属于巴菲特,但他在公司拥有绝对的权威,支配每一分钱的使用。1964年,合伙人公司的总资本涨到2200万美元,巴菲特的个人财富是400万美元。短短8年时间,火箭一样的速度,空前快速地扩张。

1966年,美国股市大牛,股票飞涨,人们都在拥入股市。巴菲特却感到了不安,因为他很难再找到符合标准的廉价股票。“在别人贪婪时变得恐惧”,巴菲特的这一特质凸显无疑。

1 1968年,合伙人公司的股票创造了历史上最好的成绩,增长率为59%,而道琼斯指数的增长率仅为9%。这使得巴菲特的个人资产达到了2500万美元,而合伙人公司的资本首次过亿——1.04亿美元。1968年,看似最美好的时代来临了,巴菲特却解散了合伙人公司。1969年,随后的事验证了巴菲特的预感,股灾发生了,每种股票的价格都下降了50%,甚至更多。

1970—1974年,这四年之间的美国股市毫无生气,经济低增长,通货膨胀持续上升,然而,巴菲特却看到了即将滚滚而来的财源。“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巴菲特发现了太多的便宜股票,他又开始进市。

1972年,巴菲特对报刊业产生了兴趣,他比喻说:“一家名牌报刊就像一座收费的桥梁,谁过都得留下买路钱。”一年之后,他以蚕食的方式开始收购华盛顿邮报和波士顿环球报。此时,正是这两家报刊最困难的时候。而在10年后,巴菲特投入华盛顿邮报的1000万美元变成了两个亿。

1980年,巴菲特买进了可口可乐7%的股份,每股单价109.6美元,总金额为12亿美元。1985年,可口可乐的股票单价涨到了515美元,翻了5倍。

1992年,巴菲特以每股74美元的价格购入435万股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的股票,这是一家高科技国防工业公司。当年年底,该股票就升到了113美元。

1994年,伯克希公司已经不再是一家濒临破产的纺织厂,而是拥有230亿美元的工业王国,是巴菲特旗下的空前庞大的投资金融集团。在此之前的30年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的年增值率为26.77%,比道琼斯指数高出了17个百分点。

2006年,伯克希公司创下经营佳绩,利润增长为292%,盈利达到了1102亿美元,其中每股的盈利为7144美元。截至2006年,伯克希公司净资产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14%,同期的标准普尔500指数年均增长率仅为104%。数据再次证明了巴菲特的巨大成功。

2008年的3月6日,《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公布,巴菲特超过了霸占王座13年的钱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成为全球财富界的新王者。

三、主题内容

(一)巴菲特的投资策略

1.没有什么比赌博心态更影响投资。巴菲特说:“股票不应该是我们人生的全部,因此,带着赌徒心态走进交易大厅的行为是极其危险的。”他主张股民把 2 股票当做一种正当的投资行为,而不是幻想通过短期的冒险投机达到一夜暴富的效果。

2.把自己当成持股公司的老板。这是巴菲特投资策略最核心的理念。买股票就是投资企业,要把自己当成持股公司的老板,而不单是某只股票的主人。“最聪明的投资方式,就是把自己当成持股公司的老板。”因此,在确定投资前,要把自己当成企业分析师,而不是市场分析师或什么证券分析师,这一点尤为重要。

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公司所购买的每一只股票,几乎都贯彻了这一原则:研究企业发展能力,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此项购买可能支付的价格。巴菲特的投资生涯,所遵循的投资策略中最本质的东西就是买公司而不是买股票,要把股票当成公司的附属品,投资的本质是经营,而不是单纯的买进和卖出。

3.永远不要做自己不懂得事情。巴菲特经常说的一句话:如果你不了解这个产业,那么就不要买太多的股票。

4.买股票时,应假设明天股市要休市3~5年。巴菲特曾作过一个精妙的比喻:“股票从短期看是投票机,而从长期看则是称重机。”买入一只公司的股票,需要耐心持有,在一定的时间内,不要去关注价格的变动,甚至忘掉股市的存在。要相信这一点,股市的资金永远只流向好股票,只要你选对了一只股票,就不要有任何犹豫,更不要把眼睛盯在交易大厅的数字上,不能因为价格的波动而惊慌。

选择一只好股票后,只要事情没有变的很糟,那么原封不动地保持该股票5年以上。巴菲特的成功经历也告诉我们,专注于长远回报,不受短期价格波动的影响,才是正确投资者的应有心态。

5.如果无事可做,那就什么也不做。巴菲特在一次股东大会上说:“我们已经好久没找到值得一提的股票了,还要等多久呢?我们要无限期地等!我们不会为了投资而投资,别人付钱不是因为你有积极性,而是因为你能做出正确的决策。”这是巴菲特的警示名言。如果无事可做,就什么也不做,宁可一直等待,也不要单纯为了投资而出手。他告诉投资者:最重要的是寻找符合标准的投资机会,不能盲目妄动,要善于等待时机的出现。很多人花几十万美金竞拍和巴菲特一起吃顿饭的机会,向他请教如何投资,但从他那里得到的就是这句话。

6.购买价格远低于实际价值的企业,并永远拥有它们。巴菲特的这个理念从根本上解决了股票回报的来源问题。投资的回报来自市场价格对其内在价值的 3 兑现,也就是增值,而不单纯是价格的波动。

(二)巴菲特挑选价格能涨10倍股票的主要依据

每个投资者都梦想找到价格能涨10倍的股票,巴菲特是这样做的:看企业,重成长,选时机。就是从对企业的分析入手,重在判断企业的成长潜力,然后选择最佳的投资机会。

1.选择自己熟悉的企业——只做自己擅长的领域。巴菲特有句名言:我只做我完全明白的事。他喜欢简单的企业,致力于在他擅长的领域内找到高成长价值的股票,而不是跟风炒作那些相对陌生的高科技和网络股。巴菲特把他的投资范围限制在少数几个易于理解的行业中。

2.选择权威的企业——最优秀的名牌公司。巴菲特认为好公司一句话就能讲清楚,就是那些有“护城河”的公司,有巨大的品牌价值,有核心竞争力的伟大公司,像可口可乐、吉列、华盛顿邮报。而对权威企业进行选择的最简单的要诀,就是通过日常生活细节的观察,寻找那些最可能成为最大范围内百姓日常生活必需品的名牌公司,进行长期的投资。

3.选择高成长股——最有潜力的公司股票。股票给你唯一的价值,是这家公司未来的利润增长,而不是股价本身。公司的潜力从根本上决定着股价的成长,除此之外,找不到任何一个投资的理由。除了成长性的贡献可以让投资者兴奋,股票再无任何其他价值,股票所有的数据,都与背后的公司的情况相关联。选择高成长股,是找到价格能涨10倍的股票的必要条件之一,它关注的是公司未来利润的高增长,是市盈率等传统的价值判断标准,有时往往不能体现出这一点。

4.最好的投资时机——优秀企业出现危机时。最好的投资时机在哪里?巴菲特认为:当优秀的公司暂时遇到困难,就会导致这些公司的股票被错误低估,这时就是巨大的投资机会。在他看来,股价大跌恰好会形成巨大的安全边际,是投资者低价买入的最好时机。当企业解决问题后,市场重新认识到它的实际价值,股价就会大幅回升,从而让投资者立于不败之地。就像一首歌里唱的:“阳光总在风雨后。”巴菲特总是在寻找这样的优秀企业。

(三)巴菲特的投资精髓

1.购买并长期持有优秀公司的股票。“我最喜欢持有一只股票的时间是:永远。”巴菲特用这句话来表明自己长期持有的态度,他奉劝投资者在购买股票以 4 后不要再把目光放在短期的股价波动上。巴菲特从不把自己当做市场分析方面的专家,而是坚持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去选择投资对象。他从不打算在买入股票的次日就赚钱,他甚至先假设第二天股票交易市场就关门,一直到许多年后才重新打开,恢复交易。他反对短线的操作,认为那只是无谓地浪费金钱和时间,那种行为享受不到投资带来的乐趣,操作绩效并不理想,甚至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他的七只重仓股,都是在买入后一直持有,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一动不动。

2.集中投资。就是当遇到比较好的市场机会时,将股票集中投资,长期持有。巴菲特建议手中的股票控制在5只以内,以便于跟踪。集中投资策略的另一个特点是把大量的资金投到自己熟悉的公司上,因为这类公司的基本面的信息容易收集,易于了解,它具体的经营情况也较好把握。巴菲特认为,持有的股票越少,组合业绩也越好,而且是在赢的概率最高时投下最大的赌注,它带来的回报也是惊人的。

3.安全边际是投资永不亏损的秘诀。如何投资才能获得安全的回报?巴菲特说:“我的第一条投资原则是,永远不要亏损;第二条是,牢记第一条!”这句话被华尔街人称为经典的“一号投资法则”。巴菲特认为,在购买一家公司的股票之前,要确保该股票长期内可以获得至少15%的年复合收益率,如此才能保证自己的投资安全,这就是巴菲特神奇的“15%法则”。怎样才能做到?巴菲特的办法是尽可能地来对该股10年后的交易价位进行估计和预测,并在测算平均市盈率和公司的盈利增长率的基础上,与当前的价格进行比较。

4.巴菲特投资的“三不要”信条。一不要迷信华尔街和听信谣言。巴菲特劝诫人们不要迷信华尔街,不要听信谣言,要坚持内心的投资原则。二不要担心经济形势和股票涨跌。巴菲特的信条之一,就是当股市猛涨时,要与之保持距离。在他看来,灾难同时意味着机会。巴菲特早就提醒过他的股东,想要投资成功,就必须对企业具有良好的判断,并且使自己免受“市场先生”控制“市场情绪”的影响。三不要投机、切记冲动。巴菲特认为,投机是最危险的行为。巴菲特从不让个人感情影响对市场的判断。投机者的投机行为源自于人性的贪婪。贪婪是人性的弱点,要克服贪婪的心理,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强制设定盈利目标。当投资收益率达到心理预期的时候,马上出局,不要回头,更不要犹豫。

5.巴菲特的投资心态。第一,情商比智商更重要,要有足够的耐心。纵观 5 巴菲特的投资历史,挖掘他的经验总结,分析他的投资策略,也没见他有多少让人无法理解的高智商的投资逻辑。相反的是,他的投资哲学恰恰通俗易懂,犹如在纸上信手拈来,几乎就是一些生活基本常识,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那么为何只有巴菲特能够执著地坚守这些品质,并把它们运用于投资领域?因为高情商的他比我们更了解生活,更了解人性的优点和弱点,所以他成功了,我们还在观望。第二,投资不应该受感情、希望和恐惧以及时尚的摆布。巴菲特在1950年读到了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后来他坦言:这是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正是这本书使巴菲特建立了一个最主要的信条:投资不应该受感情、希望和恐惧以及时尚的摆布。第三,投资必须理性,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格雷厄姆在自己的两部著作——《证券分析》和《聪明的投资者》中,都用大量的篇幅解释了投资者的群体感情是如何像传染病一样影响着股价的上下波动,以及感情的投资情绪是如何使股价波动变得不正常的。巴菲特同样看透了这一极具欺骗性的市场现象,正是无数投资者的热情使得市场出现了这种非理性的状况。第四,像乌龟一样投资,如兔子那般获利。投资就像龟兔赛跑,跑得最快的也不一定会率先到达终点,更不一定是最后的大赢家。

(四)巴菲特的投资忠告

1.做适合自己的股票。巴菲特认为如果投资者能够做到真正熟悉几个行业后,再进行大量的投资,就会获得巨额的利润。这句话告诫人们投资的前提是真正熟悉几个行业。认识自己的愚蠢才能利用市场的愚蠢。因为市场是骗人的,它从来不会将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投资者。巴菲特非常推崇格雷厄姆在市场方面的看法——投资者只有把握市场的正确与错误,认识自己的愚蠢,才能够抓住市场的愚蠢来赚钱。

2.改变错误的投资理念。一是迷信权威。巴菲特为了避免自己受到华尔街专家们的影响,甚至把伯克希公司的总部设在远离纽约的奥马哈市。他说:“如果那些分析家们猜测得那么准,他们早就赚大钱了,而且保准不会告诉你。”另一位被称为“股圣”的基金管理人彼得·林奇更直接:“如果华尔街专家真有这个本事,为何还从事这项工作呢,岂不早成了富翁?”二是迷信工具。股民们迫切希望找到一个正确的公式,然后就可坐享其成 。然而,这些炒股工具会让人远离公司的经营情况。我们应该看看巴菲特是怎么做的,要学会控制自己对股票 6 分析工具的心理亲近感,克制自己远离这些短期波动的信息,避免自己的决策受到“工具”的影响。三是迷信内部信息。巴菲特最喜欢的投资信息,往往来自于免费渠道。他喜欢通过实际调查和看免费年报,发现大部分人都没有注意到的重要信息。而那些从股市内部传出来的隐秘情报,巴菲特称之为谣言,是靠不住的。四是迷信冒险。巴菲特一直坚持接近零风险理论,他的投资策略从来都是尽量避免风险,但他的回报率是世界上最高。五是迷信分散化投资。巴菲特如此惊人的财富是怎么来的?是集中投资、长期持有带来的。他重点持有的只是少数几家特别优秀的大企业的股东,并与它们终生相伴。集中投资将投机变成了艺术,将股票和公司变成了亲人。

问题思考

1. 巴菲特的投资经历对学员有哪些启发 2. 巴菲特的投资思想的独到之处在什么地方 3. 巴菲特的投资业绩为何如此出众 4. 如何阅读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

5 学员作为普通的投资者,应该将巴菲特的投资策略运用于实践

第二篇:巴菲特的23个投资秘密

1、 买股票不仅仅看价格 “买好公司普通价格的股票要比购买普通公司的高价股票要好。”

2、 掌握基础知识 “对于一个成功的投资来说,你不需要了解希腊字母β、有效市场、投资组合理论、期权定价或

新兴市场。事实上,你可以最好对这些什么都不知道。当然,大多数商学院的金融课程有这些内容,不是普遍看法。

在我们看来,投资专业的学生只需知道2件事,如何评估一家企业的价值,如何看待市场价格。

3、 不要购买股票仅仅由于每个人都憎恨它 “对于一个聪明人来说购买股票仅仅是因为它是受欢迎的,然而,逆向

思维方法同样是一个随大流愚蠢策略。你需要的是思考而不是民意调查。贝特朗-素把观察生活应用在金融世界具有不寻常的力量,大多数人宁愿死也不愿意思考一些事。”(

4、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毕竟,只有当潮水退去的时候,你才会知道是不是裸泳。”(

5、保持清醒 “我承诺给你、评级机构和我自己,总是让伯克希尔有足够的现金。我们不指望仁慈的陌生人来应对明天的义务。如果可以选择,我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有着额外利润睡眠的机会。”(

6.购买一家公司股票最佳时机是在它陷入麻烦时 “购买一家公司股票的最佳时机是在它陷入麻烦时,当它在手术台上时,也就是我们想要购买的时候。”(

7.股市有风险 “从长期来看,股市是向好的。但是,在二十世纪,美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军事冲突、大萧条、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石油危机、禽流感疫情和总统因丑闻辞职。而道琼斯指数从66点上涨到11497点。”

8.不要因灰姑娘让你感觉有巨大回报所愚弄 “区分投资与投机,大多数市场中胜利参与者区分不清晰并且模糊。没有什么钱可以不劳而获。经历了兴奋,通常有理智的人会想到灰姑娘舞会上的行为。他们知道那只是庆祝活动,炒作公司未来一定升值的观念会最终导致成为南瓜和老鼠。(

10.长期就是一个好的持有期 “当我们拥有了杰出管理层与优秀企业的部分股票,我们最喜欢的就是永远持有。” (

11.笨蛋都能购买股票 “我认为购买股票是如此美妙以至于笨蛋都可以购买股票,因为迟早,任何人都会的。”

13、当别人恐惧时要贪婪 “投资者记住冲动与成本是敌人,如果他们坚持要购买参与的股票,就要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别人恐惧时贪婪。”

14、你不必抓住每一个机会 “股票市场是一个没有罢工的游戏,你不必盯着每一个机会,你可以等待你的音符。”

15、挑选股票时忽略政治与宏观经济 “我们购买股票时忽略政治与经济预测,这是很多投资者与商人容易分心之处。三十年前,没有人能预见越南战争、工资与价格管制、两次石油危机、总统辞职、苏联解体、道琼斯指数单日下跌508点,国库券收益率在2.8%与17.4%之间波动。(

16、交易越多收益越表现不佳 “很久以前,牛顿给了我们牛顿运动三定律,这是天才的工作。但他不会延伸到投资领域,在南海泡沫时损失了投资,后来解释说,‘我可以计算出恒星的运动,却不懂投资。’如果没有受过这个亏损打击,牛顿可能会继续发现运动第四定律。投资者们作为一个整体,交易越多收益将减少。”(

17、价格与价值不同 “很久以前,格雷厄姆告诉我,价格是你支付的,价值是你得到的。无论我们谈论袜子或股票,我喜欢购买更优质的商品。” (

18、投资不复杂 “我们的投资应继续保持简单的概念,真正的大投资理念,通常是很短的一段解释。我们喜欢持久竞争优势,企业运营的能力与面向客户的业务。这些属性存在时,我们可以合理价格购买,很难是错的。投资者应该记住投资不是奥运会跳水计分,不能计算难度。如果你对一个企业整体价值评估依赖的关键因素是很容易理解并且是长久的,与您进行了复杂变量分析的投资,两者回报是相同的。”(

19、一个好的商人是一个很好的投资者 “我是一个很好的投资者,因为我是一个商人。一个好的商人因为我不是投资者。”(

20、高税收是多如牛毛 “如果你欣赏投资者和信托投资理念的人,这很好,他热情地说,我为什么这样做,我认为你应当怎样。你的回答是怎样呢,嗯,这一切都取决于税率是否增加收益,如果税收太高,我宁愿让我的账户赚取百分之一的四分之一。”

21、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我们的做法是缺乏变化中获利,比如改变箭牌口香糖,我不认为购买互联网就会有损失,这是我喜欢的一种商业。”(

22、最重要的规则最重要的规则是,第一,不要赔钱,第二,不要忘了第一条。(

23、时间会告诉我们一切 “时间是生意好伙伴。” “华尔街是你可以坐地铁咨询开着劳斯莱斯的地方之一。”(

第三篇:巴菲特和索罗斯的投资习惯

1、投资大师:相信最高优先级的事情永远是保住资本,这是他的投资策略的基石。

失败的投资者:唯一的投资目标是“赚大钱”。结果,他常常连本钱都保不住。

2、投资大师:作为习惯一的结果,他是风险厌恶者。

失败的投资者:认为只有冒大险才能赚大钱。

3、投资大师:他有他自己的投资哲学,这种哲学是他的个性、能力、知识、品位和目标的表达。因此,任何两个极为成功的投资者都不可能有一样的投资哲学。

失败的投资者:没有投资哲学或相信别人的投资哲学。

4、投资大师:已经开发并检验了他自己的个性化选择,购买或抛售投资系统。

失败的投资者:没有系统,或者不加检验和个性化调整地采纳了其他人的系统。(如果这个系统对他不管用,他会采纳另一个还是一个对他不管用的系统。)

5、投资大师:认为分散化是荒唐可笑的。

失败的投资者:没信心持有任何一个投资对象的大头寸。

6、投资大师:憎恨缴纳税款和其他交易成本,巧妙地安排他的行动以合法实现税额最小化。

失败的投资者:忽视或不重视税收和其他交易成本对长期投资效益的影响。

7、投资大师:只投资于他懂的领域。

失败的投资者:没有认识到对自身行为的深刻理解是成功的一个根本性先决条件。很少认识到赢利机会存在于(而且很有可能大量存在于)他自己的专长领域中。

8、投资大师:从来不做不符合他标准的投资。可以很轻松地对任何事情说“不!”。

失败的投资者:没有标准,或采纳了别人的标准。无法对自己的贪婪说“不”。

9、投资大师:不断寻找符合他标准的新投资机会,积极进行独立调查研究。只愿意听取那些他有充分理由去尊重的投资者或分析家的意见。

失败的投资者:总是寻找那种能让他一夜暴富的“绝对”好机会,于是经常跟着“本月热点消息”走。总是听从其他某个所谓“专家”的建议。很少在买入之前深入研究一个投资对象。他的“调查”就是从经纪人和顾

问那里或昨天的报纸上得到最新的“热点”消息。

10、投资大师:当他找到不符合他的标准的投资机会时,他会耐心等待,直到发现机会。

失败的投资者:认为他合适的时候都必须在市场中有所行动。

11、投资大师:在做出决策后即刻行动。

失败的投资者:迟疑不决。

12、投资大师:持有赢钱的投资,直到事先确定的退出条件成立。

失败的投资者:很少有事先确定的退出法则。常常因担心小利润会转变成损失而匆匆脱手-因此经常错失大利润。

13、投资大师:坚定地遵守他自己的系统。

失败的投资者:总是“怀疑”他的系统-如果他有系统的话。改变标准和“立场”以证明自己的行为是合理的。

14、投资大师:知道自己也会犯错。在发现错误的时候即刻纠正它们。因此很少遭受大损失。

失败的投资者:不忍放弃赔钱的投资,寄希望于“不赔不赚”。结果经常遭受巨大的损失。

15、投资大师:把错误看成学习的机会。

失败的投资者:从不在某一种方法上坚持足够长的时间,因此也从不知道如何改进一种方法。总在寻找“速效药”。

16、投资大师:随着经验的积累,他的回报也越来越多……现在他似乎能用更少的时间赚更多的钱。因为他已经“交了学费”。

失败的投资者:不知道“交学费”是必要的。很少在实践中学习……容易重复同样的错误,直到输个精光。

17、投资大师:几乎从不对任何人说他在做些什么。对其他人如何评价他的投资决策没情趣也不关心。

失败的投资者:总在谈论他当前的投资,根据其他人的观点而不是现实变化来“检验”他的决策。

18、投资大师:成功地将他的大多数任务委派给了其他人。

失败的投资者:选择投资顾问和管理者的方法同他做投资决策的方法一样。

19、投资大师:花的钱远少于他赚的钱。

失败的投资者:有可能花的钱超过他赚的钱(大多数人是这样)。

20、投资大师:工作是为了刺激和自我实现,不是为钱。

失败的投资者:以赚钱为目标:认为投资是致富的捷径。

21、投资大师:迷恋投资的过程(并从中得到满足);可以轻松摆脱任何个别投资对象。

失败的投资者:爱上了他的投资对象。

22、投资大师:24小时不离投资。

失败的投资者:没有为实现他的投资目标而竭尽全力(即使他知道他的目标是什么)。

23、投资大师:把他的钱投到了他赖以谋生的地方。例如,沃伦?巴菲特的财产有99%是伯克夏-哈撒韦的股份,乔治?索罗斯也把他的大部分财产投入了量子基金。他们的个人利益与那些将钱托付给他们的人是完全一致的。

失败的投资者:投资对他的净财产贡献甚微-实际上,他的投资行为常常威胁到他的财富。他的投资(以及弥补损失的)资金来自于其他地方:企业利润、薪水、退休金、公司分红,等等。

第四篇:《巴菲特和索罗斯的投资习惯》读后感

文/周年洋

英国大哲罗素说:"大多数人宁肯去死也不愿思考,《巴菲特和索罗斯的投资习惯》读后感。许多人确实是这样死去的。"用这句话去观察芸芸众生,你不得不叹服哲人的深邃;如果用这句话来看待投资领域的种种事情,这句话更显精辟。我们愿意接受很多流传甚广的关于投资的陈词滥调,但不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一下,这些陈词滥调到底意味着什么?只要你不培养思考的习惯,你就会被无知左右,被潮流左右。在一个20%的人赚大钱,80%不赚钱的投资世界里,被大众意见操纵的投资,最终结果是一次次赔钱,最后赔掉本钱,在这个市场里死掉。

要想跨进投资这个世界,第一步就是要培养思考习惯,去掉失败投资者的七种致命投资信念:一是迷信预测。要想赚大钱,就得对市场的下一步动向进行预测;二是迷信权威。认为自己不会预测,那些权威会预测;三是迷信内部消息能赚大钱;四是迷信分散化投资;五是要赚大钱就要冒大风险。六是迷信工具,以为有一套技术系统能确保投资利润;七是迷信市场必然性,市场会照着自己的预测去发展。这七种迷信几乎是很多投资者的通病。迷信权威的预测、冒大风险才能赚大钱、迷信分散化投资、内幕消息和技术指标,是在中国股市中最流行的信念,而恰恰是这些信念,让很多投资者走上了错误的投资道路。对流行的、脑海中现成的投资观念进行独立思考,是走向正确投资道路的第一步。

我在上篇评论《一号法则》的文章中,讲到要领悟投资之道,捷径就是阅读那些投资大师的著作或者总结投资大师投资经验的著作。投资大师是如此之多,要领悟每个人的投资精髓,对于初学者不是一个小工程,更重要的还在于,既然投资有一定的规律,这么多投资大家在其成功的投资过程中有没有一些共同特性或致胜习惯呢?如果有,那么这种带有归纳性的投资共性,就能揭示投资的成功之道,而对于初学者,一开始就能领会投资之道,那无疑是终南捷径。总结众多投资大师成功习惯的著作已经有了,这就是马克·泰尔著的《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

在这本书中,作者总结了两位大师虔诚奉行的23种思考习惯(也是投资习惯)和方法,虽然本书只是讲巴菲特和索罗斯的投资习惯,实际上,他们两个人已经涵盖了林奇、巴鲁克、坦普尔顿、菲利普·费希尔等众多大师的投资习惯,"所有人都遵循着与巴菲特和索罗斯一摸一样的思考习惯,无一例外。"

在这篇文章中,我不可能对这23种致胜习惯进行全部介绍,不过,我可以把我领悟到的精髓写出来。我觉得这23种习惯的最重要、最关键处在于,投资要保持尽可能高的确定性,或者说投资要找到高概率事件。可以说,作者总结出的这23种习惯就是围绕高确定性建立的一套系统。每一条原则都是在整个系统中运作的,不是单独的事件,每一条原则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致胜习惯的第一条原则是永不赔钱,怎么样才能不赔钱?那当然是赚钱的概率很高的事件了。什么样的事件是高确定性的呢?首先一定是你很懂很熟的投资对象,你不懂的行业或公司,你从一些大众渠道得到的所谓内幕消息,是不具备高确定性的,那就不是你投资的范围。如果是高确定性的事件,那么投资就不是冒风险,既然知道不赔钱,那就应该集中投资,能买多少就买多少,而不是去做什么分散化投资了。如果当初的投资从高确定性变得很不确定了,投资的性质已经改变,那就要从这种投资中退出了。当市场上找不到高确定性的投资对象时,那就只有耐心等待,什么事情也不要去做,而不是冒大风险去做只有5%可能性盈利的投资了。两位大师的23条致胜习惯,以一种系统的方式告诉投资者要以什么样的心态进入市场、确立什么样的投资对象、何时盈利或亏损退出、何时监控投资目标等等。

读完《巴菲特和索罗斯的投资习惯》一书后,如果你领悟了高确定性或高概率事件的真正内涵,并能在投资的每个环节达到这个目标,那么你可能会交一些学费,但不会那么昂贵,离投资成功也就不远了。

对于高确定性,在巴菲特和索罗斯那里的具体做法是不同的。这主要体现在两者的投资标准不同。巴菲特的投资标准就是找到高质量的低估企业,这样的企业具有特权或又深又宽的护城河、优秀的管理层有效地分配资本、较高净资产收益率,而且价格被大大低估,具有很高的安全边际。索罗斯的投资标准在于先投资再调查。他通过对市场各种因素的观察,发现市场的某一种趋势,但这种趋势只是一种假设,先小量的资金买入,如果市场的表现跟假设一致,那么再大量买进,如果市场表现跟假设相反,那就赶快撤出。因为在小量买进之前,已经用自己长年累月的经验所形成的无意识能力考察了市场的方方面面,出错的概率已经很小了,小量的试验,即使出错,也不会带来巨额损失。

不管是巴菲特还是索罗斯,他们建立的那套投资标准都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辛勤劳作,长期专一于同一件事情,对这个领域的所有方面甚至细节都非常熟悉,这种认识投资对象的能力从有意识变成无意识,以至于他们在做投资决策的时候,在外人看来可能过于胆大了。巴菲特用10分钟时间就可以做出一桩收购一个1亿美元公司的决定,而索罗斯则可以在会谈中间,做出一个数亿美元的投资决策。而具备这种能力,需要多年的经验积累和学习多方面的知识。

实际上,学习大师的投资习惯,最终需要的是勤奋而不懒惰,这不仅是行为上的勤奋,更多的是思考上的勤奋,读后感《《巴菲特和索罗斯的投资习惯》读后感》。 大多数人不能容忍别人行为上的懒惰,却对别人思维上的懒惰网开一面。而在投资这项事业上,没有思维上的勤奋,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只有从思想上领悟到,投资是买入公司的一部分或全部,不是股价的高低变化,你才会去寻找好的公司,再寻找各种渠道去考察公司。先有思考上的勤奋,行动上的勤奋才有价值。不然,就会南辕北辙,离投资成功之道越来越远。

《巴菲特和索罗斯的投资习惯》马克·泰尔著中信出版社2007年2月

选股和耐心成就股市赢家

--《战胜华尔街》书评

文/周年洋

很多人认为要在股市中成为大赢家,必得有很高的天赋才行。像彼得·林奇这样的投资奇才肯定是天赋了得。不过,大众的意见很多情况下是错的,这回也一样。当彼得·林奇第一次上《华尔街一周》节目,他向主持人介绍自己投资成功的秘诀时说:"投资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很多人都会说,这是林奇的自谦之词,不能当真。当我读完他的《战胜华尔街》一书后,我不认为这句话是客套。勤奋确实是林奇投资成功的底色,这里的勤奋不仅指腿脚勤奋,还得加上思考的勤奋。林奇通过头脑和腿脚的勤奋选出了优秀的公司,以此为基础勇敢下重注,并耐心持有。这是他成功的真正秘诀。

我相信很多人不认同我对林奇的解读,因为林奇以选股灵活性出名,有"股票多情种"的美称,在他的投资生涯中,买卖过股票有15000多只,给巴伦周刊推荐股票时,动辄几百只甚至上千只,似乎没有林奇看不上的股票。特别是在他基金经理生涯的起初阶段,换股频繁,买进卖出像走马灯似的,跟今日中国普通股民没有什么两样。奇怪的是,他成功了,而很多像他一样频繁买卖股票的人,大多数情况下是只赔不赚。

对于林奇的投资生涯,要分阶段去看,在早期阶段,由于麦哲伦基金面临投资者大量的赎回压力,林奇不得不频繁买卖股票以应对投资者赎回的压力,但这只是林奇基金生涯的准备阶段,这或许锻炼了林奇的选股感觉。但我以为,林奇选股的灵活性只是表象,他的基础是勤奋地考察和研究公司。如果没有勤奋,他的买卖股票的灵活性将成为他的灾难,而不是他的辉煌业绩。他自己说:"我的选股方法是艺术、科学加调查研究。20年来始终未变。"所谓科学就是要看财务报表,要进行数量分析。艺术则是需要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灵感。这两个方面在选股时都很重要,但过于强调任何一个方面都是非常危险的。数学分析也好、艺术灵感也好,最终还是要到上市公司进行实际调查,要跟其管理层交流、对话才可以真正懂得这个公司,才可以决定是否对其进行投资。

选股是一件非常艰苦的工作,"寻找值得投资的好股票,就像在石头下面找小虫子一样。翻开10块石头,可能只会找到一只,翻开20块石头可能找到两只。"而林奇每年要翻开几千块石头,以找到足够的石头,满足麦哲伦基金庞大的胃口。林奇的勤奋是有数据可查的。一年要走访500-600家公司,每天6点就去办公室,晚上7点多才回家,路上的时间都是在阅读。每天午餐时都跟一家公司进行洽谈。在平常陪妻儿购物时也在考察公司,在和妻子度假之时,也是随时在进行公司调研。"1980年我总共拜访了214家上市公司,1982年增加到330家,1983年再增加到489家,1984年略减到411家,1985年又增加到463家,1986年更是增加到570家。"如此的辛勤劳动,岂能说林奇只是靠灵感,靠表面的频繁换股的灵活性获得投资成功呢!

选到了好股就未必一定就会成功。华尔街上流传这样一个故事,说是一个投资者买了一只涨幅200倍的股票,最后却跳楼自杀了,因为他只买了100股。选到了好股,还要敢下重注才行。林奇投资生涯中最成功的几只股票都是他的重仓股,往往是达到了一只基金可以达到的总资金5%的上限。1982年买入的克莱斯勒就是这样一只重仓股,还有沃尔沃和房利美。从克莱斯勒公司身上赚了超过1亿美元的利润,沃尔沃获得了7900万美元,最神奇的是房利美,一只股票为麦哲伦基金赚了5亿美元。这是选到好股重仓下注,赢取巨额利润的最佳案例。

但是更重要的还是耐心持股。在这个方面,在林奇投资生涯的初期有切肤之痛。他很早就发现了家得宝建材公司,当时股价只有25美分,他买进持有一年后就卖掉了,15年后上涨了260倍。同样的股票还有玩具反斗城、阿尔伯逊、联邦快递,都因为没有耐心持股而错失几十倍几百倍的收益。由于有了早期的教训,林奇在后来的投资生涯中,一旦找到好公司都是长期耐心持有,1982年买入的克莱斯勒一直持有到汽车股一个周期的结束,而林奇1977年开始买入房利美,中间有过反复,等他认定这是一只可以放手一博的好股后,就逐年增仓,成为第一重仓股,耐心持有,1991年林奇离开富达基金依然未变。

从《战胜华尔街》这本书来看,选股、重仓、耐心持有几乎是成就彼得·林奇基金奇才的基本步骤。但是,很多普通投资者会认为自己缺乏林奇那样的接触公司大人物的机会,没有办法考察上市公司,所以林奇的经验对他没有用。但是,林奇在书中多次强调,个人投资者比基金投资者有更多优势,在选股这件事上同样如此。"作为业余选股者,根本没有必要非得寻找50-100个能赚钱的好股票,只要10年里能够找到两三只赚钱的大牛股,所付出的努力就很值得了。"而至于能不能见到公司高层,这并非是一定要做的事情。

只要我们随时留心日常生活,注意吃穿用的生活用品,有可能比基金经理更早发现好股票。林奇在书中详细讲到的美体小铺的例子就非常典型,而《零售业选股之道:边逛街边选股》几乎就是林奇专门为普通投资者选股做的示范,个人投资者如果想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挑出好股,这一章非得多阅读几遍不可。

第五篇:巴菲特投资理

一、投资必须是理性的,不被市场情绪所左右。

二、选择最值得投资的企业,把自己当成企业的经营者。

值得投资的企业的三个特点:

1、简单且易于了解;

2、稳定的经营史;

3、企业长期前景看好。

三、不熟不做,不懂不做。

四、理想价位买进。

五、集中投资,长期持有。

1、找出杰出的公司;

2、少就是多;

3、下大财注于高概率事件上;

4、降低资金周转率;

5、顶住价格的波动;

6、利用市场的非理性致富但远离市场。

六、著名的十二定律

(一)企业定律

1、企业必须简单且易于了解;

2、企业过去的经营状况必须稳定;

3、企业前景必须看好。

(二)经营定律

1、经营者必须理性;

2、经营者必须对股东坦白;

3、经营者影单有勇气抵抗盲从法人机构。

(三)财务定律

1、考察股东权益报酬率;

2、计算股东盈余;

3、对于保留的每两元钱盈余,确定公司至少已创造了一元钱的市场价值。

(四)市场定律

1、计算企业实质价值;

2、以显著的价值折扣购入该股票;

3、长期持有并管理手中的股票,耐心等待企业的成长。 巴菲特投资理论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变更申请劳动仲裁下一篇:保护动物的小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