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理论知识要点

2023-06-02

第一篇:自动控制理论知识要点

政治工作基本理论知识要点

政治教育和时事政治部分

1、今年主题教育名称是什么?

学习践行强军目标,做新一代革命军人。

2、习主席提出的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是什么?

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3、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是指? 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

4、对照新一代革命军人标准要求开展“四查”是? 查信念信仰、查练兵动力、查血性胆气、查道德品行。

5、习主席提出的“三个绝对”是什么? 绝对忠诚、绝对可靠 、绝对纯洁;

6、习主席提出的“三个自信”是什么? 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

7、习主席提出的“四个忠于”是指忠于什么? 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

8、军队好干部标准什么?

对党忠诚、善谋打仗、敢于担当、实绩突出、清正廉洁。

9、新形势下治军新方针是? 依法治军、从严治军。

10、思想政治教育“三真”是?

必须坚持用真理说服人、真情感染人、真实打动人

1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12、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是?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

13、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内容是?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习近平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14、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要牢固树立和贯彻的五个发展理念是?

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15、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16、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目的是?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17、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让我们共同铭记的伟大真理是?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二、学习“两个政工”会议精神部分

1、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召开时间地点是? 2014年10月30日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召开。

2、为什么全军政治工作会议选在古田召开?

古田是我们党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地方,是我军政治工作奠基的地方,是新型人民军队定型的地方,到这里开会具有标志性意义。

3、全军政治工作的时代主题是?

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4、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贯彻整风精神,研究解决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军队的重大问题。

5、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体系是?

坚持军队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属于党中央、中央军委,军委实行主席负责制;实行党委制、政治委员制、政治机关制;实行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实行支部建在连上。

6、习主席是怎样定性军队政治工作的?

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看家本领,是我军的最大特色、最大优势,是我军同一切其他性质军队的最大区别,也是我军保持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的重要保证。

7、“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意义主要体现在? 一是实行革命的政治工作,保证了我军始终是党的绝对领导下的革命军队;二是实行革命的政治工作,为我军战胜强大敌人和艰难险阻提供了不竭力量;三是实行革命的政治工作,使我军始终保持了人民军队的本色和作风。

8、我军政治工作11个优良传统是?

一是坚持党指挥枪的根本原则和制度;二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三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四是坚持群众路线的根本作风;五是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官兵;六是坚持围绕党和军队中心任务发挥服务保证作用;七是坚持公道正派选拔使用干部;八是坚持官兵一致、发扬民主;九是坚持实行自觉的严格的纪律;十是坚持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革命精神;十一是坚持党员干部带头、以身作则。

9、习主席指出领导干部在思想政治和作风上存在的10个突出问题? 一是信仰缺失,精神迷茫;二是任人唯亲,结党营私;三是以权谋私,疯狂敛财;四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五是口是心非,阳奉阴违;六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七是假公济私,搞特殊化;八是文恬武嬉,玩物丧志;九是本位主义,分散主义;十是与民争利,侵害群众。

10、部队中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原因是什么?

一是教育者本身受教育不够;二是对领导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三是监督体系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四是制度建设存在漏洞。

11、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当前把4个带根本性的东西立起来的内容是什么?

一是把理想信念在全军牢固立起来;二是要把党性原则在全军牢固立起来;三是要把战斗力标准在全军牢固立起来;四是要把政治工作威信在全军牢固立起来。

12、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要着力抓好哪5个方面? 一是着力抓好铸牢军魂工作;二是着力抓好高中级干部管理;三是着力抓好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四是着力抓好战斗精神培育;五是着力抓好政治工作创新发展。

13、习主席对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队伍建设提出的要求是什么? 努力建设对党绝对忠诚、聚焦打仗有力、作风形象良好的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队伍。

14、新形势下树立军队政治工作威信要提高的“三个水平”是? 信息化、法治化、科学化水平。

15、郭部长在全国公安现役部队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存在的6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是理想信念动摇;二是腐败问题多发;三是法纪观念淡薄;四是好人主义盛行;五是特权思想突出;六是工作作风不实。

16、郭部长在全国公安现役部队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4个方面的教训? 一是政治工作生命线地位树得不牢;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感召力不强;三是领导干部管理监督不严;四是政策法规和制度机制不完善。

17、郭部长在全国公安现役部队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公安现役部队政治工作的内容?

一是始终坚持党的绝对的领导,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二是突出抓好铸魂育人战略工程,大力培育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三是牢固树立战斗力标准,努力打造能打仗打胜仗的过硬部队;四是坚决贯彻军队“好干部”标准,着力提升选人用人的科学性和公信力;五是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警风;六是严格执行军队条令条例,进一步提高部队建设的正规化水平。

18、郭部长在全国公安现役部队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六个深刻领悟、准确把握”是指?

一是深刻领悟、准确把握关于军队政治工作生命线地位作用的精辟论述;二是深刻领悟、准确把握关于军队政治工作时代主题的战略定位;三是深刻领悟、准确把握关于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相统一的辩证要求;四是深刻领悟、准确把握关于肃清积弊陋习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五是深刻领悟、准确把握关于政治工作“四个牢固立起来”的根本要求;六是深刻领悟、准确把握关于政治工作“五个着力抓好”的战略部署。

三、“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整顿部分

1、“三严三实”的内容是?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2、“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四个”整顿的内容是?

一是整顿思想,强化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信念;二是整顿用人,强化以好干部标准用人的导向;三是整顿组织,强化党组织管班子管干部的功能;四是整顿纪律,强化严规矩守戒律的法纪底线。

3、“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整顿的方法是什么? 以上率下、示范带动。

4、“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整顿提出的“三个聚焦”是什么? 聚焦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

5、“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整顿要求各级要怎样抓好结合? 把思想教育、党性分析、整改落实和立规执纪结合起来。

6、部局党委《“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整顿实施方案》中指出的教育重点对象是?

专题教育整顿以大队级以上党委和机关,副团职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基层官兵以正面教育引导为主,结合个人实际搞好反思自查。

7、部局党委《“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整顿实施方案》中要着力解决的5个突出问题是?

一是着力解决官兵理想信念动摇的问题;二是着力解决领导干部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着力解决消防监督执法腐败的问题;四是着力解决队伍管理不严不紧的问题;五是着力解决工作作风虚浮的问题。

8、“五多”是指?

会议多、文电多、官话套话多、检查评比多、应酬活动多。

9、“三清”是指?

清理违规用房、用车和用人。

10、加强党性修养,必须加强的五种意识?

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11、遵守党的政治规矩要做到哪“五个必须”?

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必须遵循组织程序,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

12、遵守党的政治规矩要增强哪“五种意识”?

要增强政治意识、团结意识、程序意识、组织意识、原则意识。

四、公安消防部队从严治警十条禁令

(1)严禁在部队内部公务接待中饮酒。 (2)严禁打骂体罚士兵、侵占基层官兵利益。

(3)严禁在干部任免、人员调动、入警考学、士官选取等工作中违规操作、以权谋私、跑找要送。

(4)严禁在执法执勤等公务活动中警容不整、冷硬横推、行为失范。 (5)严禁在消防监督执法中弄虚作假、滥用职权、徇私舞弊。

(6)严禁接受消防监督执法对象的宴请、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 (7)严禁违规插手招标采购,指定或者变相指定工程承包商、产品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

(8)严禁近亲属在职权范围内从事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经营活动。 (9)严禁违规收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贵重物品。 (10)严禁违规多处占房、重复购房、超标准建房、低价售房。

五、党员廉洁自律规范

(1)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

(2)坚持崇廉拒腐,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3)坚持尚俭戒奢,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4)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

六、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

(1)廉洁从政,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 (2)廉洁用权,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3)廉洁修身,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4)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

8

第二篇: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要点

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要点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下面是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要点,欢迎大家学习!

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要点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3、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走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

4、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5、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6、党章总纲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

7、党章总纲指出,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8、党章总纲指出,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9、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中,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

10、党章总纲指出,要抓紧时机,加快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做到效益好、质量高、速度快,努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11、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要从根本上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领域的改革。

12、中国共产党维护和发展国内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坚持实行和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极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全面进步。

13、中国共产党同全国各民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团结在一起,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民族的爱国力量团结在一起,进一步发展和壮大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14、中国共产党主张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在国际事务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

15、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的第二项基本要求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6、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7、党章总纲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18、党章总纲指出,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它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

19、党章总纲指出,党必须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20、党章规定,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21、党章指出,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22、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23党章规定,党员必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24、党章规定,党员必须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

25、党章规定,党员必须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26、党章规定,党员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

27、党员享有在党的会议上和党报党刊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的权利。

28、党章规定,党员享有如下权利: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

29、党章规定,发展党员,必须经过党的支部,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

30、党章规定,申请入党的人,要填写入党志愿书,要有两名正式党员作介绍人,要经过支部大会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并且经过预备期的考察,才能成为正式党员。

31、党章规定,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

32、党章规定,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党组织对预备党员应当认真教育和考察。

33、党章规定,预备党员的义务同正式党员一样。预备党员权利,除了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外,也同正式党员一样。

34、党章规定,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党的支部应当及时讨论他能否转为正式党员。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按期转为正式党员;需要继续考察和教育的,可以延长预备期,但不能超过一年,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取消预备党员资格。

35、党章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党员领导干部还必须参加党委、党组的民主生活会。

36、党章规定,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37、党章规定,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必须执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重要问题,要进行表决。对于少数人的不同意见,应当认真考虑。如对重要问题发生争论,双方人数接近,除了在紧急情况下必须按多数意见执行外,应当暂缓作出决定,进一步调查研究,交换意见,下次再表决;在特殊情况下,也可将争论情况向上级组织报告,请求裁决。

38、党章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

39、我们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40、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

41、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4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43、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4、实践性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

45 、我们所提倡的以人为本,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46、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是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47、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的,是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48、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49、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继续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

50、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应该把能否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衡量政绩的根本指标。

51、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52、中国人民民主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重要标志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53、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全面阐述了党的建设与党的政治路线密切联系的规律,并把党的建设称作“伟大的工程”

54、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的统一和团结

55、1994年,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56、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的科学论断是在党的十五大上提出的

57、“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第三篇:党的创新理论基本知识复习要点

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

1、党在创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是总结我们党建军治军成功经验、适应国际战略形式和国家安全发展变化、着眼于解决军队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2、强军目标明确了军队建设的聚集点和着力点,听党指挥是灵魂,决定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能打胜仗是核心,反映军队的根本职责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向;作风优良是保证,关系军队建设的性质、宗旨、本色。这三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与我军一以贯之的建军治军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是一致的,与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相统一的全面建设思想是一致的。

3、我军作为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把听党指挥作为军队建设的首要,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4、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军的根本建军原则、基本军事制度和特有政治优势。

5、 必须铸牢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不动摇,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始终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做到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指挥。

6、我军是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这是高度一致的。敌对势力极力鼓吹“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根本目的就是要使我军脱离党的领导。

7、军队新首先是一个战斗队,必须坚持一切建设和工作向能打胜仗聚集。

8、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

9、能打胜仗的标准是随着战争时间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以前能打胜仗不等于现在能打胜仗。我军打现代化战争的能力不够,各级干部指挥现代化战争的能力不够,这两个问题依然很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

10、军事斗争准备是军队的酝酿实践活动,是维护和平、遏制危机、打赢战争的重要保证。

11、要加强战斗精神培育教育引导全军大力发扬我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保持旺盛革命热情和高昂的战斗意志。

12、必须扭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强化官兵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思想,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按照打仗的要求搞建设、抓准备,确保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13、作风优良是我军的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必须反作风建设作为军队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抓紧抓实,永葆人民军队政治本色。古往今来,作风优良才能塑造英雄部队,作风松散可以搞垮长胜之师。

14、艰苦奋斗是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抓作风建设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5、加强作风建设,必须下大力气整肃军纪培养官兵自觉而以严格的组织观念,认真解决管理松懈、作风松散、纪律松弛问题。

16、作风关系我军政治本色,关系战斗力建设,关系党和军队形象。当前部队建设暴露出来的问题看,抓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关键是要在作风纪律上下功夫、见成效。

17、要牢记,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必须保持严明的作风和铁的纪律,确保部队的高度集中统一和安全稳定。

18、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折扣、做选择、搞变通;不允许散布违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意见;不允许公开发表违背中央决定的言论;不允许泄漏党和国家的秘密;不允许参与各种非法组

织和非法活动;不允许制造、传播政治谣言及丑化国家形象的言论。

19、高兴旗帜、听党指挥是党和人民对军队的根本政治要求。

20、要始终坚持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军队,坚持反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建设的首位,及时掌握官兵现实思想反映,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官兵,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严格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确保部队永葆人民军队政治本色,确保我军坚定不移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

21、要始终以改革创新,紧紧围绕能打胜仗的目标,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把我军建设成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威武之师,努力夺取我军在军事竞争中的主动权。

22、要始终保持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要自觉中午人民军队根本宗旨,永远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23、要始终做到勤于学习、善于学习。要重视学习历史,特别要深入学习近平现代史、党史、军史,学习世界近现代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

24、

第四篇:劳动保障协理员三级资格考试要点理论知识(新版)

劳动保障协理员三级资格考试要点

理论知识

第一章职业道德

1、道德的概念:道德是以善恶、荣辱等观念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教育、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行为,调整人和人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2、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3、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道德概念、职业道德原则、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职业守则、职业道德评价、职业道德修养等。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4、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1)鲜明的职业性;(2)内容、形式的多样性;(3)较强的适用性;(4)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5、职业道德的鲜明职业性的特征:职业道德源于职业生涯,反映各行各业的职业特点,鲜明地表达着职业义务、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它往往表现为某一职业所特有的道德传统和道德习惯,表现为从事某一职业的人们所特有的道德心理和道德品质,乃至形成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在道德品貌、举止做派上的不同特点。)

6、职业道德的内容和形式特征:由于各种职业独特的服务内容、服务对象和方式以及对社会所承担的职责不同,其职业道德的内容要求也有所不同。(同时,即便在同一职业领域,每个职工具体工作岗位和业务活动不同,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不相同的。在形式上也是具体、灵活、多样的,它既可以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严明的守则公约、严肃的纪律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具体的工作条例,注意事项表现出来,还可以通过简单鲜明的标语、口号、誓词等与众不同表现出来。)

7、职业道德的适用性特征:职业道德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因为职业道德总是同一种专门的职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在适用范围和对象上,不是普遍的、无限的,而是特定的、有限的,它只适用于专门从事本职业的人。(因此,职业道德有很强的针对性,并且容易为本行业人员理解、接受、掌握和践行,这充分显示了其较强的适用性。)

8、职业道德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特征:由于职业具有不断发展和延续的特征,人们在某种职业的长期实践中,会形成某种特殊的职业心理、职业习惯、职业传统以及职业意识和语言,尽管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而发生某些变化以及增添新的内容和要求,但并不完全消失,呈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9、职业道德的作用:(1)培养具有职业道德品质的劳动者,促进事业发展;(2)调整职业关系,为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3)有助于个人的提高和发展,在职业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4)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

10、职业道德修养:是指从业人员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在职业实践中所形成的道德品质以及应达到的职业道德境界。

11、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1)在日常生活中培养;(2)在不断学习中完善;(3)在职业实践中体验;(4)在自我修养中提高。

12、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灵活多样,如写日记进行自我修养,还有抄录、手机、自制的名言、格言、警句等。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必须与职业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

13、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守则:(1)执行法律、法规,注重政策落实;(2)热爱本职工作,提高能力水平;(3)坚持以人为本、提供优质服务;(4)增强全局意识、做到团结协作;(5)廉洁奉公守法、抵制不正之风。

14、热爱本职工作。提高能力水平:(1)爱岗敬业。爱岗敬业就是要热爱自己正在从事的工作,劳动保障协理员要做到乐业;(2)尽职尽责。尽职尽责就是忠于职守,就是勤业;(3)钻研业务。钻研业务就是业务纯熟,精益求精,就是精业。

第二章劳动就业

1、就业:是指在法定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员,依法从事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社会经济活动。

2、就业的特征:(1)劳动者必须在法定年龄阶段内就业。我国目前的法定劳动年龄范围是:男16周岁至60周岁,女16周岁至55周岁(其中:女职工16周岁至50周岁);(2)劳动者必须以获得经营收入或工资报酬为直接目的;(3)劳动者必须愿意而且有能力完成一定的社会经济工作,而不是义务劳动,并能够取得相应的报酬;(4)劳动者可以向雇主出售自己的劳动,也可以直接自我雇用;(5)劳动者的工作行为,必须是合法的行为。即这种劳动是得到社会承认的职业,并且是合法的劳动;(6)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果劳动者取得收入低于某一标准,也不能计入就业范围,而是要计入失业范围。例如,从事一定社会劳动,但劳动报酬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视同失业。

3、就业的主要形式:(1)按照劳动关系的不同分类;(2)按照劳动时间的不同分类;(3)按照就业的组织和管理形式的不同分类。

4、就业按照劳动关系的不同分类:可分为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

5、就业按照劳动时间的不同分类:可划分为全日制就业、非全日制就业。非全日制就业是指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24小时,以小时工作时间支付劳动报酬的就业形式。

6、按照就业的组织和管理形式的不同分类:可分为灵活就业、弹性就业、自谋职业和境外就业等。

7、失业的概念:失业是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的劳动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目前没有工作的一种状态。一般来说,我国失业人员指的是登记失业人员。即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处于无业状态进行了失业登记的城镇常住人员。主要包括初次失业人员和就业转失业人员两部分人。

8、失业的主要类型:按就业经历分类主要包括初次失业人员和就业转失业人员;失业有很多类型,通常是按照失业的成因进行分为两类:、一类是非自愿失业,另一类是自愿失业。

9、非自愿失业主要类型:(1)摩擦性失业;(2)结构性失业;(3)季节性失业;(4)周期性失业;(5)隐性失业。

10、失业率:失业率=失业人数/(从业人数+失业人数)×100% 年失业率=该有失业经历的人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失业的平均周数÷52周)

11、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城镇从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00%

12、失业调控:失业调控是从保持就业局势稳定出发,以控制失业率为目标,结合扩大就业的政策措施,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对城镇失业的源头进行调控,把失业造成的影响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

13、失业调控措施:(1)建立失业预警机制;(2)实施预防失业和稳定就业政策;(3)完善企业用工监测制度;(4)进一步规范企业裁员行为,避免将失业员工集中推向社会;(5)做好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安置工作。

14、影响人力资源需求的因素:(1)经济发展;(2)技术进步;(3)经济体制。

15、影响人力资源供给的因素:(1)人口总量与年龄结构;(2)教育与培训。

16、就业服务的概念:就业服务是指由特定的机构提供一系列服务措施,以满足劳动者求职就业或用人单位招用人员需要的行为。

17、就业服务的种类:按照提供服务的主体不同可分为:一类是由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的公益性就业服务;另一类是由职业中介机构提供的经营性为主的就业服务。

18、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构成: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省级、市级、区(县)级就业服务机构和街道(乡镇)、社区(村)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共同组成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19、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职能:(1)实施就业政策和人才政策;(2)对城乡所有劳动者提供公益性就业服务;(3)对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就业援助;(4)对用人单位用人提供招聘服务;(5)对就业与失业进行社会化管理;(6)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基本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务代理等。

20、公共就业服务经费构成:(1)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经费,包括场所建设、信息系统建设、专用设施建设等方面;(2)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日常经费,包括人员经费、办公经费、服务经费等;(3)专项活动经费,主要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按照政府就业工作要求开展的各项专项就业服务活动所需的经费。

21、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主要服务内容:(1)向劳动者提供免费就业服务;(2)向用人单位提供的服务。

22、向劳动者提供免费就业服务:(1)就业政策法规咨询;(2)就业与培训信息发布;(3)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4)实施就业援助;(5)办理就业与失业登记事务;(6)其他公共就业服务。

23、向用人单位提供的服务:(1)招聘用人指导服务;(2)代理招聘服务;(3)跨地区人员招聘服务;(4)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等专业性服务;(5)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服务;(6)为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开发的其他就业服务项目。

24、城乡统筹就业的意义:(1)城乡统筹就业是一种制度创新;(2)城乡统筹就业是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方式之一;(3)城乡统筹就业可以使城乡居民自由择业和自由选择工作地点,可以体现保障方面的公平,实现企业自由选择劳动力,是一种社会进步。

城乡统筹就业的主要内容:(1)解决劳动力转移的非农产业需求问题;(2)解决人力资源转移和城乡一体化就业的制度和政策环境问题;(3)解决供求连接问题。

25、特殊群体就业:(1)高校毕业生和其他青年群体的就业;(2)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妇女就业;(4)残疾人就业;(5)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26、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措施:(1)保障残疾人平等就业;(2)促进残疾人集中就业;(3)促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实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制度;(4)促进、扶持残疾人自主择业、自主创业、从事个体经营,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公益性岗位;(5)扶持农村残疾人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和其他形式的生产劳动;(6)积极开展残疾人就业服务。

27、就业的主要矛盾:是当前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即就业总量压力和就业结构矛盾同时并存。

28、就业方针:就业方针是指党和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制定的有关就业问题的重大指导原则,是制定就业政策的基本准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面对新时期的形势和任务,我国又适时提出了新时期就业方针,即“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

29、就业优先战略:提出了以人为本、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创造更多的岗位,实现全社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就业的就业优先战略。

第三章社会保险

1、社会保险:是国家依法建立的面向劳动者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它由政府、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筹资,目标是保证劳动者在因年老、疾病、工伤、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从而失去收入来源时,能够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以此消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2、社会保险的构成要素:社会保险的主体是国家,是由国家依法建立的;对象是全体劳动者,以劳动权利为基础;目的是消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保障其基本生活;采用的方式主要是经济手段,提供物质帮助。

3、社会保险的分类:分为五类,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4、社会保险的主要特征:(1)强制性;(2)预防性;(3)补偿性;(4)福利性;(5)共济性;(6)责任分担。

5、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1)与经济发展相适应;(2)权利与义务相对应;(3)公平和效率相结合。

6、社会保障的概念: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在我国,社会保障是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社会措施的总称。

7、社会保障可以划分为:(1)经济保障;(2)服务保障;(3)精神保障。

8、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联系: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一般特征,社会保险事实上构成了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和主体。

9、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的区别:(1)对象不同:社会保险只面对劳动者。而社会保障面向全体社会成员;(2)目标不同:社会保险的目标在于抵御劳动者的职业风险,保障其基本生活,解除其后顾之忧。而社会保障的目标在于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3)享受待遇的条件不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以履行相应的缴费义务为前提。而其他社会保障项目通常不以是否缴费作为享受待遇的条件;(4)经费的来源不同:社会保险的经费来自于国家、用人单位(或雇主)、个人三方面。而其他社会保障项目的经费来自于政府财政或社会援助。

10、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联系:(1)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都是基于对特定风险损失分担的社会化机制;(2)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都进行风险转移;(3)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都具有为偶然性的风险损失提供保障的特征;(4)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互为促进和补充。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1)性质不同;(2)对象不同;(3)实施方式不同;(4)保险关系建立的依据不同;(5)保障水平不同;(6)保险费的承担者不同;(7)经营主体不同;(8)经营目的不同 P34

11、养老保险: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为劳动者解除养老后顾之忧的一种社会保险,它的目的是增强劳动者抵御老年风险的能力,同时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方法是劳动者退出劳动岗位后为其提供相应的收入保障。

12、养老保险特征:(1)普遍需求。老年风险的普遍性决定了人们对养老保险的普遍需求。(2)地位特殊。一方面,老年风险是最应得到重视的一种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养老保险待遇较高、领取时间长、基金规模大,因此是最重要的社会保险项目,在各国社会保障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3)长期积累。一是缴费时间长达数年,二是领取养老金的时间也长达十多年到数十年不等。(4)管理复杂。养老保险的长期积累性带来了制度设计和管理的难度,由于基金规模庞大,基金保值增值的负担很重,需要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运营基金。

13、养老保险的种类:(1)按现行养老保险覆盖对象可分为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2)按性质和功能可分为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14、失业保险:是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非因本意愿中断就业而失去工资收入的劳动者提供一定时期物质帮助及再就业服务的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之一。

15、失业保险的特征:(1)普遍性;(2)强制性;(3)互济性;(4)社会化;(5)水平适度;(6)适当积累;(7)专款专用

16、工伤保险:也称为职业伤害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因遭受意外伤害和患职业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17、工伤保险的原则:(1)无过失补偿原则;(2)个人不缴费原则;(3)补偿直接经济损失原则;(4)严格区别工伤和非工伤原则;(4)补偿与预防、康复相结合原则。

18、医疗保险:是参保人或全体公民因病需要治疗时,根据法律规定从国家或社会获得医疗服务,对因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医疗费用给与适当补偿,以恢复和保障参保人或公民身体健康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20、医疗保险特征:(1)待遇支付形式为非定额费用补偿;(2)补偿期短但受益时间长;(3)涉及关系复杂;(4)待遇支出的不确定性。

21、生育保险:生育保险是通过国家立法,在劳动者因生育子女而暂时中断劳动时,由国家和社会及时给予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22、生育保险的特征:(1)享受对象主要是女职工;(2)职工个人不缴费,生育保险费完全由单位缴纳;(3)提供的医疗服务一般不包括提供特殊治疗;(4)享受期限既包括产前,也包括产后;(5)补偿与保障相结合,其待遇水平一般比其他社会保险项目高。

第四章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

1、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属于社会保障社会化管理服务的范畴。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指职工办理退休手续后,其管理服务工作与原企业相分离,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人员移交城市街道和社区实行属地管理。由社区服务组织提供相应的管理服务。

2、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意义:(1)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进一步保障企业退休人员晚年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2)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3)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4)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3、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形式:(1)基本形式是社区管理。 (2)过渡形式:1)委托企业管理;2)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直接管理;3)其他形式。(3)处理好基本形式和过渡形式的关系。

4、从理论上讲,完整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应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社会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服务框架。

5、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主要内容:(1)落实社会保险待遇;(2)开展党组织活动;(3)提供医疗保健服务;(4)组织文化体育活动。

6、开展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四项基础工作:(1)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信息库;(2)向企业退休人员发放社会化管理服务联系卡;(3)指导企业退休人员建立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组织;(4)开展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工作。

7、企业在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在退休人员向街道社区移交时,企业应与街道(乡镇)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所(中心)密切配合,做好退休人员的思想工作,移交的人事档案要做到材料齐全、完好;企业现有的用于退休人员活动的场所、设施要继续发挥作用,并逐步向社会开放。。

8、各有关方面在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中的主要责任: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及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组织、推动和协调工作,加强对街道(乡镇)、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指导。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落实好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险待遇。组织部门要加强街道(乡镇)和社区党建工作,民政部门要加强社区建设,财政部门编制预算,卫生部门要加快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文化、体育部门要加快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工会、共青团、妇联、老龄委等组织和机构要充分利用各自的管理服务网络。

第五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简称《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劳动法的特征:(1)调整对象的特定性;(2)公法与私法的融合性;(3)保护法益的倾斜性;(4)调整内容的综合性。

3、《劳动法》的基本原则:(1)劳动关系协调的合同化;(2)劳动条件的基准化;(3)劳动者保障的社会化;(4)劳动执法的规范化。

《劳动法》的基本体系:(1)劳动关系协调法;(2)劳动基准法;(3)劳动保障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的立法宗旨:即“为了促进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协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5、就业促进法的主要内容:《就业促进法》共分九章六十九条,其重要内容可概括为“116510”,即一个方针,一面旗帜,六项责任,五个制度和十大政策。一个方针指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一面旗帜指高举公平就业的旗帜,创造公平就业环境;六项责任分别是发展经济和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制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就业援助;五个制度是就业工作组织领导的政府责任制度、劳动者工作的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制度、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制度、对人力资源素质提升的职业能力开发制度、对失业治理的失业保险及预防制度;十大政策是经济发展政策、财政保证政策、税收优惠政策、金融支持政策、城乡统筹政策、区域统筹政策、群体统筹政策、支持灵活就业政策、援助困难群体就业政策、失业保险促进就业政策。

(1)明确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责(2)构建促进就业的政策支持体系(3)维护公平就业(4)加强就业服务和管理(5)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开展职业培训(6)实施就业援助

6、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主要内容:(1)劳动者求职与就业方面;(2)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方面;(3)公共就业服务方面;(4)就业援助方面;(5)职业中介服务方面;(6)就业与失业管理。

7、《社会保险法》:是调整社会保险关系的法律规范。

8、《社会保险法》的功能:(1)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2)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3)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4)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9、社会保险法的原则:(1)社会保险水平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2)社会保险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3)社会保险一体化和社会化相统一的原则;(4)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险制度的原则;(5)保障功能与激励功能相结合的原则。

10、《社会保险法》的基本要素:(1)《社会保险法》的主体;(2)社会保险基金统筹;(3)社会保险待遇。

11《社会保险法》的主体:(1)国家或政府;(2)社会保险的管理和实施机构;(3)用人单位;(4)劳动者及家庭。

12、订立劳动合同原则: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的订立应遵循五个原则:合法原则、公平原则、平等自愿原则,协商一致原则,诚实信用原则。

13、劳动合同的形式: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14、劳动关系的建立: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15、劳动合同的期限: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16、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情形:(1)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2)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里不足十年。(3)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17、劳动合同的内容:必备条款(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2)劳动者的姓名、地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3)劳动合同期限;(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6)劳动报酬;(7)社会保险;(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9)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其他事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

18、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19、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2)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的;(3)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的;(4)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5)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6)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7)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8)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9)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10)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11)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12)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1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20、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2)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3)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4)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5)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6)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7)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8)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9)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10)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11)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12)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13)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14)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21、解除与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2、劳务派遣的概念:劳务派遣又称为劳动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由被派遣劳动者向用工单位给付劳务,其报酬由用工单位以劳务费向劳务派遣机构支付并代发的一种用工方式。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23、非全日制用工的概念: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24小时的用工形式。

24、集体合同的订立:集体合同是企业、事业单位和工会之间就各项具体劳动标准协商谈判而缔结的书面协议。

25、集体合同的效力:符合法律规定的集体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法律效力。

26、劳动争议的概念: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因实现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发生的争议。

27、劳动争议的特征:(1)劳动争议的当事人,一方为劳动者,另一方为用人单位。如果争议不是发生在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即使争议内容涉及劳动问题,也不构成劳动争议;(2)劳动争议的内容涉及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劳动争议以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为标的;(3)劳动争议的形式表现为当事人双方提出不同主张或要求的意思表示。

28、劳动争议的范围:(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29、劳动争议的4种处理方式:即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

30、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原则:(1)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2)着重调解的原则;(3)适用法律一律平等的原则。

31、劳动争议的调解:(1)调解机构;(2)调解程序

32、劳动争议调解机构:(1)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2)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3)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体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32、劳动争议调解程序:(1)申请调解;(2)争议受理;(3)实施调解

33、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经国家授权依法独立仲裁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专门机构。

34、劳动争议仲裁庭:仲裁庭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基本组织形式。

35、劳动争议仲裁的参加人:(1)当事人;(2)第三人;(3)代理人。

36、劳动争议仲裁的程序:(1)申请;(2)受理;(3)调解;(4)裁决。

37、劳动争议的诉讼:劳动争议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解决劳动争议案件的活动。

38、劳动保障监察的概念:劳动保障监察,是劳动保障行政机关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和纠正违法行为,并对违法行为依法进行行政处理或行政处罚的行政执法活动。

39、劳动保障监察的特征:(1)法定性;(2)行政性;(3)专门性;(4)强制性。 40、劳动保障监察的主体:是指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及其监察人员。

41、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应当履行的职责:(1)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2)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3)受理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举报、投诉;(4)依法纠正和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

42、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的具体事项:(1)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3)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4)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5)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6)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7)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8)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遵守国家有关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规定情况;(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保障监察事项。

43、劳动保障监察的程序:(1)登记立案;(2)调查取证;(3)处理;(4)制作处理决定书;(5)送达。

44、劳动保障监察的工作方式:一是经常进行监督监察;二是集中力量进行突击性监督检查;三是对重点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四是联合有关部门开展集中大检查;五是实行年检,要求应接受检查的单位每年定期携带有关资料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接受检查。

45、劳动保障监察的管辖:(1)地域管辖;(2)级别管辖;(3)指定管辖

第六章社区工作于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工作

1、社区:是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一般是指聚集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由具有互动关系和文化维系力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所组成的社会实体,是一个地域性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社区的构成要素:(1)人口要素;(2)地域要素;(3)组织结构要素;(4)文化心理要素;(5)公共服务设施。

3、社区的类型:(1)按照时间线索和历史发展纵向考察:①传统社区;②发展中社区;③现代社区。(2)按照空间取向横向考察:①法定社区;②自然社区。(3)按功能特征考察:①专能社区;②综合社区;③边缘型社区。

4、社区的功能:(1)一般功能:①经济功能;②政治功能;③教育功能;④卫生功能;⑤福利和服务功能;⑥娱乐功能;⑦保障功能;⑧管理功能。(2)本质功能:①社会化功能;②社会控制功能;③社会参与功能;④社会互助功能。

5、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2)资源共享,共驻共建;(3)权责统一,管理有序;(4)扩大民主,居民自治;(5)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6、社区建设的内容:(1)拓展社区服务;(2)开展社区卫生服务;(3)繁荣社区文化;(4)美化社区环境;(5)加强社区治安工作;(6)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7)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8)建立社区工作者队伍。

7、社区组织的类型:(1)依据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划分,社区组织可以划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2)按照功能和目标的不同划分:政治组织;经济组织;文化教育组织;综合组织。(3)按照性质不同划分:地域性社区组织;功能性社区组织。

8、我国社区的主要组织:(1)街道办事处;(2)社区居民委员会;(3)业主委员会;(4)志愿者组织;(5)文化体育兴趣组织。

9、社区工作的目标:(1)动员居民参与解决自己的问题,提高生活质量;(2)改进社区关系,改变权利分配;(3)提升居民的社会意识;(4)发挥居民的潜能;(5)培养互相关怀及社区照顾的美德;(6)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7)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要。

10、社区服务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社会化的原则;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

11、社区服务的主要内容:(1)社区公共服务;(2)社区互助和自助服务;(3)社区志愿服务;(4)社区商业服务。

12、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的要素:(1)工作机构;(2)工作人员;(3)工作场所;(4)工作经费;(5)工作制度。

13、街道(乡镇)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所)职责:(1)政策法规咨询;(2)公共就业服务;(3)社会保障服务;(4)劳动关系协调、劳动争议调解和劳动保障监察;(5)指导监督管理;(6)承办其他工作。

14、社会保障服务:社会保险服务;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

15、社区(村)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站基本职责:(1)政策法规咨询;(2)公共就业服务;(3)社会保障服务;(4)劳动关系协调、劳动争议调解和劳动保障监察;(5)承办其他工作。

第七章统计与社会调查

1、统计的工作过程:(1)统计设计;(2)统计调查;(3)统计整理;(4)统计分析。

2、统计调查的方式:统计报表、普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

3、统计调查的方法:(1)直接观察法;(2)报告法;(3)访问法;(4)文献法;(5)问卷法。

4、统计表的结构:(1)从形式上看,统计表由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数字资料;(2)从表的内容看,统计表包括主词和宾词

5、统计表的形式设计:109页

6、统计表的形式设计一般要遵循科学、简明、常用的原则。

7、社会调查的过程:分为调查准备、调查实施和调查总结三个阶段。

8、调查的准备阶段:(1)选择调查课题是调查的起点;(2)设计调查方案是保证调查取证取得成功的关键步骤;(3)组建调查队伍是顺利完成调查任务的基本保证

9、调查实施阶段:(1)收集资料;(2)整理资料;(3)研究资料

10、调查总结阶段:(1)形成调查报告;(2)调查结果的评估;(3)调查结果的应用

11、社会调查具体方法:(1)收集资料的方法;(2)整理资料的方法;(3)分析资料的方法(定量分析、定性分析)

12、调查报告应具备的特点:(1)选题的针对性;(2)内容的客观性;(3)表述的叙议型

13、调查报告的结构:(1)标题;(2)署名;(3)正文(序言、主体、结尾)

第八章公务礼仪与人际沟通

1、礼仪的原则:主要有遵守原则、敬人原则、从俗原则、适度原则和沟通原则。

2、礼仪的分类:包括公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国际礼仪。

3、个人礼仪:(1)仪容;(2)发型;(3)面部修饰;(4)服饰礼仪修饰;(5)举止表情礼仪

4、工作礼仪:(1)见面礼仪;(2)身体空间距离;(3)握手;(4)目光接触;(5)名片收送与保存;(6)称呼;(7)自我介绍与介绍他人

5、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122-124页

6、沟通(的内涵):是指沟通者为了获取沟通对象的反应和反馈而向对方传递信息的全部过程。其基本要素分为信息源、听众、沟通目标、环境、信息、媒介、反馈等。

7、沟通的类型:(1)按沟通的方式分为口头沟通、书面沟通、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2)按沟通的组织系统可分为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3)按沟通方向的可逆性分为单向沟通、双向沟通;(4)按信息传播的方向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5)按沟通的对象分为自我沟通、人际沟通、群体沟通、企业沟通、跨文化沟通等。

8、沟通的原则:遵循清晰、简明、准确、完整、有建设性、礼貌六大原则。

9、人际沟通的特点:(1)沟通双方要有共同的沟通动机;(2)沟通双方都是积极的参与者;(3)沟通过程会使沟通双方产生相互影响;(4)沟通双方要有相通的沟通能力(5)在人际沟通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完全特殊的沟通障碍。

10、人际沟通中的说话策略:(1)分析听话者;(2)选择话题;(3)注意场合和说话对象;(4)把握时机;(5)控制语言;(6)美化声音;(7)运用非语言暗示。

11、人际沟通中的交谈策略:(1)了解将要进行的交谈:了解交谈主题;了解交谈方式;(2)营造良好的氛围:选择合适的情境和方式;寻求共同点;了解交谈对象。

12、演讲构思的主要内容:(1)确定论题;(2)处理材料;(3)营造结构;(4)锤炼语言。

第九章计算机及信息网络应用基本知识

1、计算机的组成: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2、硬件系统:主要包括主机、输入和输出设备

3、计算机软件:是指在硬件设备上运行的各种程序及其相关的资料

4、软件系统:主要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5、计算机网络的类型:根据网络覆盖地理范围的不同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

6、计算机硬件的日常维护:(1)洁净度;(2)温度和温度;(3)供电电源;(4)电磁干扰;(5)正确开、关机;(6)保持设备稳定;(7)动手必知。

7、计算机软件的日常维护:(1)清理垃圾文件;(2)卸载无用的软件;(3)扫描磁盘;(4)整理磁盘。

8、计算机病毒的特点:(1)传染性;(2)隐蔽性;(3)破坏性;(4)潜伏性;(5)不可预见性。

9、数据保护:数据处理结束后及时存盘,养成定期、及时备份的习惯,重要数据要有异地备份。

10、金保工程内容:一个工程,指在全国范围建设一个统一规划、统筹建设、网络共用、信息共享、覆盖各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的电子政务工程;两大系统,指建设社会保险子系统和人力资源市场子系统;三级结构,指由中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省、市三层数据分布和管理结构构成;四项功能,指具备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和宏观决策四项功能。

1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电话咨询服务系统(12333)主要功能:(1)从服务方式来看,电话咨询服务中心的主要功能包括自动语音服务、人工服务、外拨服务、传真服务、班长坐席、远端坐席、签约客户、VIP客户和黑名单客户等(2)从服务内容来看,电话咨询服务中心的主要功能包括政策咨询、办事指南、个人账户查询、空岗查询、信息变更、社保卡挂失、投诉举报、信访、社会调查。

12、基层管理信息系统共包括15个子系统,159个功能模块。

一、在就业服务方面,基层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丰富的管理服务功能:(1)零就业家庭管理子系统,以社区为单位,建立各家庭及家庭成员信息,实现零就业家庭的动态管理;(2)就失业管理子系统,实现了劳动者的就失业登记、解聘备案以及劳动者就业状态转化的管理;(3)职业介绍子系统,提供岗位信息(含辖区内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和求职信息的查询、登记和管理功能;(4)职业培训子系统,发布商机部门的培训信息并组织培训报名;(5)农村劳动力转移子系统,管理失地农民的就业情况、登记求职意愿和培训愿望;(6)劳务输出子系统,管理辖区内外出求职人员的就业情况,以及外地单位在辖区内的招聘活动;(7)补贴申请管理子系统,提供各种就业扶持政策待遇(职业介绍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的申请、审核、发放管理。

二、在社保服务方面,基层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相关参保信息采集、社会化管理服务的业务功能:(1)居民医保基本信息采集子系统,实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信息采集、参保登记;(2)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子系统,支持退休人员转入、转出、人员状态变化管理,记录退休人员待遇、领取资格和享受社会化服务的情况。

三、在劳动关系管理方面,通过劳动用工和合同子系统可对辖区内单位的用工、劳动合同和招工备案情况进行管理、并对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情况进行登记和管理。

13、招聘信息公共服务平台:(1)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招聘信息公共服务的联网共享制度、统一发布制度和质量评估制度。(2)人社部还建立了全国招聘信息公共服务网(简称“全国公共招聘网”),与各地市级、省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招聘信息服务平台共同构成了全国招聘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招聘信息全国联网和“一点登录、全国查询”的目标。(3)《全国招聘信息公共服务基础业务规范》就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质量和岗位招聘信息公共服务网站系统基本要求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

(4)《全国招聘信息公共服务数据指标规范》从技术的层面,就业数据指标的主要名词解释、数据规范使用要求、库(表)名称和代码、结构和指标、代表表作了规范和要求。

14、全国就业信息监测平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自2011年1月1日起建立了全国就业信息监测平台,实现了全国范围内中央、省、市三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劳动者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和享受就业扶持政策等相关信息的全面监测。

15、劳动保障监察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同意制定了《劳动保障监察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指标集与代码》,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劳动保障监察信息标准。

第五篇:军事理论复习要点。。

中山大学2008级军事理论复习要点

中国国防

1、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

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目前,世界上的国防类型主要有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和中立型四种,我国是自卫型国防。

2、总结中国数千年的国防史,主要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1)强大的国防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2)国防的兴衰取决于国家政治的兴衰;(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4)数量足够、质量精良的常备军队是国防巩固的基石;(5)武器装备的优劣对国防的强弱、战争的胜负起重要作用;(6)强大的国防必须有强大的海防。

3、新中国国防建设主要取得了哪些成就?

(1)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的武装力量领导体制;(2)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取得突破性的成就;(3)国防科技工业已形成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体系;(4)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出现了可喜的局面。

2、国防法规是调整国防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的国防法规主要包括:《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等。

4、学生军训的意义:(1)是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一种形式;(2)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战略举措;

(3)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5、武装力量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统称。一般以军队为主体,由军队和其他正规的、非正规的武装组织结合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

6、我国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包括:第二炮兵、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和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

7、陆军是我军的重要力量,其主要任务是什么?

(1)抗敌军事入侵;(2)在一定地区和方向上打赢局部战争;(3)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和社会稳定。

8、海军是以舰艇部队为主体,主要在海洋上遂行作战任务的军种。我国海军的组建时间,使命是什么?

(1)防御外敌海上入侵;(2)收复敌占岛屿;(3)保卫我国领海主权;(4)维护祖国统一和海洋权益。

军事思想

1、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和军事问题高层次的系统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成熟的主要标志,是现存最早、举世公认的“世界第一兵书”——《孙子兵法》的问世。《孙子兵法》与《吴子》、《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唐太宗李卫公问对》等七部兵书统称为“武经七书”。

2、《孙子兵法》十三篇和“三十六计”;《孙子兵法》的重战、慎战、备战思想,“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以谋略制胜为核心的用兵思想,“文武兼施,恩威并用”的制军思想。

3、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提出军队建设要实现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江泽民对军队建设的“五句话”总要求是: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

4、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的中国革命道路的内容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毛泽东总结三次反围剿作战经验的主要军事论著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的第一次最成功的战役是:四渡赤水战役。

5、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导抗战的最有名的军事论著是《论持久战》。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军事思想达到最高境界的标志是他提出的十大军事原则。

6、毛泽东把人民军队的性质概括为:“我军是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把我军的宗旨概括为:“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

7、我军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是: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人民军队内部的三大民主是: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

8、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1)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2)人民军队建设理论;(3)人民战争理论;(4)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5)国防建设理论。

9、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理论的基本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人民军队为骨干,坚决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实行主力兵团与地方兵团相结合,正规军与游击队、民兵相结合,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相结合。

10、简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战争和新中国国防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现代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战略环境概述

1、战略环境是指国家或集团在一定时期内所面临的影响国家安全和军事斗争全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世界战略环境,是一个时期内世界主要国家或集团在矛盾斗争与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

2、时代是指依据某种特征划分的社会、国家或个人的各个发展阶段。时代主题是指某一时代中带有全球性、战略性和关乎全局的核心问题。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3、中国倡导的新安全观的主要内容是: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4、如何看待当前世界安全形势?

总体和平,局部动荡。所谓总体和平,是指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世界范围的大战可以避免;所谓局部动荡,是指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区域性武装冲突或战争不可避免。

5、什么是世界战略格局?当今世界战略格局的样式是什么?

世界战略格局是指对国际事物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互相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结构样式,是大国之间综合国力对比的反映。当今世界战略格局的样式是“一超多强”,一超指美国,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多强指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1、与我国陆地接壤的有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等14个国家;与我国隔海邻近的国家有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柬埔寨和印度尼西亚等9个国家。

2、濒海国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邻接的一定宽度的海域,称为领海。其范围为领海基线至领海线之间的海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每一国家有权确定其领海宽度,直至从按照本公约确定的基线量起不超过12海里的界线为止。”专属经济区是指主权国家在邻接其领海的外部海域设立的经济管辖区。其外部界线至领海基线不应超过200海里。

3、判定外来威胁主要依据三点:一是他国与本国是否存在利益冲突;二是他国是否具有危害本国的能力;三是他国是否有危害本国的企图。

4、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主要特征:(1)邻国众多,政治格局多极化;(2)陆海兼备,自然环境差异大;(3)东强西弱,经济发展不平衡;(4)各国间矛盾交织,军事冲突次数较多。

5、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哪些主要威胁?

(1)祖国统一面临严峻形势;(2)海洋权益存在复杂纠纷;(3)边界争端尚未全部解决;(4)少数分裂势力影响边疆安全稳定。

6、分别从地理和社会角度,阐述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各存在哪些有利和不利因素?

从地理角度看,有利方面:我国是一个大国,大国本身就是维护周边稳定,确保安全的有利因素;不利方面:地理位置和地缘环境的特殊性将长期制约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改善。一是边界线漫长,由于缺少天然安全屏障,易遭外敌入侵。二是强邻之多为世界罕见,给我国安全造成了巨大压力。三是众多邻国中某些仍与我存在领土领海争端,使我周边安全环境存在不确定因素。四是多个热点并存,使我国安全面临不同程度的威胁与挑战。

从社会角度看,有利方面:(1)我国内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为争取一个和平的周边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我国与周边国家不断发展睦邻友好关系,进一步改善了我国的总体战略环境;(3)我与周边国家的领土领海争端或正在得到解决或暂时搁置,有利于我国安全环境的改善;(4)我周边大多数国家都存在棘手的内部问题,缓解了我国安全面临的压力。不利方面:(1)美国对我实行“西化”、“分化”和遏制政策,不断插手我周边地区事务,对我国安全构成了最大威胁;(2)我周边某些国家不断加强军事力量,增大了我国周边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3)“台独”和民族分裂活动的存在使我国面临严峻的反分裂和维护稳定的斗争;(4)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日益突出的经济安全问题。

侦察监视技术

1、现代侦察监视技术是发现、区分、识别、监视、跟踪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定位所采用的技术。

2、侦察监视技术对作战的影响有哪些?

(1)扩大了作战空间;(2)丰富了情报来源;(3)增强了指挥时效;(4)对作战指挥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5)促进了反侦察技术的发展。

3、雷达侦察是利用物体对雷达辐射的电磁波的反射特性来发现目标和测定目标状态(方位、距离、仰角和运动速度)的一种侦察手段。

4、声纳是水下探测的主要设备,按照是否发射声波分为主动声纳和被动声纳。主动声纳探测目标的原理与雷达相似。

5、未来侦察监视技术的发展方向为:

(1)空间上的立体化;(2)速度上的实时化;(3)手段上的综合化;(4)系统上的一体化;(5)提高侦察监视系统的生存能力。

航天技术

1、发射卫星有哪几种方法?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条件是什么?

用多级火箭发射、用航天飞机发射、用飞机发射。速度条件,大于等于7.9千米/秒;高度条件,通常在120千米以上,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高度为35786千米。

2、根据用途不同,军事卫星包括哪几种?侦察卫星的特点和用途是什么?

包括军事侦察卫星、通信卫星、气象卫星、测地卫星、导航卫星。侦察卫星的特点:速度快、效率高、效果好、适用广。用途:侦察战略目标、准确测图、侦察武器数质量、侦察部队部署、侦察战场情报。

3、什么是航天技术。在航天技术中,我国取得了哪些成就?在哪些方面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发展了12种“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发射70多次,发射成功率达90%以上,通过了卫星上天关、回收关、一箭多星关、地球同步关、太阳同步关,突破了载人航天技术。在以下技术领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卫星回收技术、一箭多星技术、卫星测控技术、静止卫星发射技术、高能低温火箭技术、航天遥感技术、数字卫星通信、载人航天技术。

4、军事航天技术对现代战争将产生哪些影响?

(1)军事侦察监视能力和军事指挥控制能力进一步增强;(2)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进一步提高;(3)在信息战中发挥关键作用;(4)导致“天军”与“天战”的出现。

核化生武器及防护

1、利用原子核反应瞬时放出的巨大能量造成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称为核武器,核武器的爆炸威力用梯恩梯当量表示。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主要有: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放射性沾染。

2、凡是装填了化学毒剂的炮弹、炸弹、导弹、火箭弹、航空布洒器、气溶胶发生器等兵器统称化学武器。施放化学毒剂主要有三种方法:爆炸法、布洒法、加热蒸发法。

3、生物战剂主要有六大类:细菌、病毒、立克次体、毒素、真菌、衣原体。

4、化学武器的杀伤特点主要有:(1)杀伤人而不破坏物;(2)伤害途径多;(3)杀伤范围广;(4)持续时间长;(5)受气象条件影响大、易防护。

5、 当你在一些特殊场合突然看到异常冒烟或突然闻到异常气味,怀疑可能是有毒气体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紧急防护措施?

憋住气,停止呼吸;有防毒面具立即戴上,无防毒面具用浸水的毛巾、衣物等堵住口鼻;然后迅速离开染毒区。

6、在开阔地发现核爆炸闪光时,人员应立即采取什么防护措施?

立即就地背向爆心卧倒,收腹,两腿伸直并拢,双手交叉垫于胸下,两肘前伸将头夹于两臂之间,闭眼、憋气、张开嘴巴。

信息化战争

1、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基本战争形态,是信息化军队在陆、海、军、天、信息、认知、心理七维空间,运用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

42、CKISR系统,是战场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杀伤、情报、监视和侦察系统的简称。

3、信息化战争有哪些基本特征?

4、信息战,是指通过影响敌方信息空间,同时保护己方信息空间,以获得信息优势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5、信息战的主要作战样式有:作战保密、军事欺骗、心理战、电子战、实体摧毁、计算机网络战、公共事务、民事活动。

6、战争形态正处在一个从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过渡的转型期。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怎样?

民防与防恐

1、民防是民间防护的简称。民防是指政府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战时防备敌人空中袭击,减轻战争危害,平时防止自然灾害、突发事故,以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所采取的措施和行动的总称。

2、人民防空,简称人防,是指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防备敌人空袭、消除空袭后果所采取的措施和行动。

3、识别防空警报信号

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三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预示敌人有可能对城市进行空袭,市民要做好防空准备。

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预示敌机及空袭兵器已飞临城市上空,要求市民迅速疏散、掩蔽,防止遭受伤亡。

解除警报:信号是连续鸣3分钟。预示空袭或空袭威胁已解除,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4、地震时有时会被倒塌的建筑物或其他物体压住或埋住,地震后被困时的自救方法: 如果在倒塌的建筑物里有可能脱险,不要紧张,身体要放松,朝有光线和通风的地方移动。如果被倒塌的建筑物埋住或压住,要迅速仔细观察周围状况,选择合适的脱险方法,不能随便移动身旁的障碍物,避免更大的障碍物压下来。如果煤气、有毒气体或灰尘太大时,应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尽量减少吸人量。如果确实无法自救,在被压不深时,应大声呼救,争取他人的救护。如果被压埋太深,要注意保持体力,尽力在有限的空间内寻找食物、水、药品,无饮用水时,可用尿液解渴。寻找玻璃、木棍、钢筋等,凿通气孔,用敲打物体的方式向外传递呼救信号。

5、恐怖主义是指任何个人、集团或国家,使用或威胁使用暴力或其他毁灭性手段,残害无辜,威胁他人、集团或国家,以达到某种政治或社会目的的犯罪活动。恐怖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爆炸、暗杀、袭击、绑架与劫持人质、劫机及劫持车船是当代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主要方式。

6、个人对恐怖主义的日常防范:

(1)增强防恐意识,提高防恐能力:注意保护个人的隐私;要使你身边的人掌握你的行踪;不要接受来历不明的物件;要熟悉当地派出所、治安机构的位置,遇到危难找警察。 (2)积极配合单位及警方,做好防恐工作:要遵守单位的安保规定;要及时上报情况;要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工作。

7、个人遭遇恐怖事件的处置:

(1)被扣为人质时:尽最大可能保持冷静;尽量缓和现场的气氛;节省精力,保存体力;密切观察动静,设法传递信息;在实施营救时,要随机应变,积极配合。

(2)在空中遭遇劫持时:登机后尽快熟悉周围环境,不要向陌生人暴露个人身份;不要谈论爆炸或劫持等恐怖主义事件;发现有可疑情况时应迅速向机组人员汇报;保持镇静,尽可能地与劫机分子保持合作;组织营救行动,要听从指挥,不要擅自行动。

(3)发生枪击、爆炸等突发事件时:沉着冷静,迅速隐蔽,听从现场指挥进行疏散;切忌乱跑,造成现场混乱;有不明气体味道时,立即打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离开;尽量远离可能遭受袭击的“高危”人员。

消防基础与防火自救

1、消防工作是预防和扑灭火灾工作的总称。我国消防工作实施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消防工作的总任务,即国家《消防法》第一条明确提出的“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消防工作的特点是社会性、经常性、群众性。

2、火灾,即在时间上或空间上失去控制,对财物或人身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任何物质发生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这三个基本条件,必须同时具备,互相作用,才能产生燃烧。

3、使用液化石油气发现着火后的扑救方法:

气瓶部位漏气着火可用湿棉被、毛毯盖在气瓶上,使火焰窒熄。灭火后要迅速关闭角阀,切断气源,防止第二次燃烧。在角阀损坏,不能切断气源的情况下,不要盲目灭火,可任其燃烧,并用适量的自来水冷却气瓶,防止气瓶受热爆炸。及时打119电话,向消防队报警,报警时讲清着火单位名称和地址;烧的是什么东西;哪一层楼着火;报警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报警后要派一人在门口或路口等候消防车。

4、火灾的类型根据燃烧物质的性质分类:

(1)固体物质火灾;(2)液体火灾;(3)气体火灾;(4)金属火灾;(5)电气(电器)火灾。

5、防火措施有:(1)控制可燃物、(2)隔绝助燃物、(3)消除着火源;灭火的方法有(1)窒息法、(2)抑制法、(3)隔离法、(4)冷却法。

6、扑救火灾的一般原则:报警早,损失小;边报警,边扑救;先控制,后灭火;先救人,后救物;防中毒,防窒息;听指挥,莫惊慌。人身着火的扑救方法:“不要乱跑,脱掉衣帽,地上打滚,水里洗澡”。

7、火势失控时,积极自救的基本方法: (1)利用防毒面具或用湿毛巾捂住口和鼻,避免吸入烟尘; (2)自制救生绳索,力戒盲目跳楼; (3)寻找逃生途径,不宜乘坐电梯; (4)查看消防提示标志,选择疏散楼梯。

新中国国防和国防建设

1、什么是国防?

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外来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

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的基本类型

扩张型、联盟型、自卫型和中立型;中国的国防是自卫型国防。

3、国防建设的成就

(1)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武装力量领导体制;

(2)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3)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4)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4、中国国防历史的启示

美国军事情况

1、什么是美国武装力量?

美国政府所拥有的军队及其它武装组织的统称。它包括人员和武器装备等。

2、美国军事力量对我国安全环境有哪些影响?

(1)美国将我国视为潜在的全球性对手,从总体上给我们国家安全带来了严重挑战; (2)美国加强在我周边军事部署,对我国安全构成直接威胁; (3)朝鲜半岛局势变数增大,直接影响到我安全利益;

(4)美国介入台海危机的态度更加明朗,我解决台湾问题难度增大。 新概念武器

1、什么是新概念武器?

2、新概念武器对未来战争的影响有哪些?

3、新概念武器的基本特征 信息化战争

1、什么是信息化战争?

是信息时代的基本战争形态,是信息化军队在陆、海、空、天、信息、认知、心理等七维空间,运用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

2、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

(1)战争全程信息主导;(2)武器装备数字链接;(3)作战空间多维立体;(4)交战过程速战速决;(5)作战要素联合一体;(6)指挥结构扁平网络;(7)作战行动实时精确。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1、周边安全环境

2、日本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威胁有哪些?

(1)日与我战略利益矛盾日趋突出,将我列为主要潜在对手; (2)拥有巨大军事实力,具备成为军事大国的物质基础; (3)右翼倾向严重,军国主义根基雄厚; (4)加强对我有争议岛屿和海域的控制。 核生化武器及其防护

1、 什么是核生化武器?

2、核武器的五个杀伤破坏因素

答:(1)光辐射;(2)冲击波;(3)早期核辐射;(4)核电磁脉冲;(5)放射性沾染。

3、当今世界存在的核化生武器威胁

答:(1)世界拥有强大的核化生武器库;(2)军事强国推行核威慑战略;(3)国际社会难以制止核化生武器的发展;(4)国际社会难以制止使用或威胁使用核化生武器。 中国武装力量

1、 什么是武装力量?

2、 中国武装力量的构成。

3、陆、海、空军和第二炮兵的构成。

学生军训的意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争当美德好少年班活动下一篇:重大节日德育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