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文化价值论文

2022-04-23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清明节的文化价值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中国法定假日增加了三个传统节日,推动了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在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价值观的基础上,应敢于与世界各种文化交流,吸取人类文化中精华的部分,顺应普世价值观,从而让中国在文化复兴上,实现一种更高层次上的扬弃。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更要走出去,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

清明节的文化价值论文 篇1:

试论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文化价值及途径

[摘 要]本文主要从提升语文素养、凝聚精气神以及发扬传統文化阐述了开展中华传統经典诵读的文化价值,并具体提出了一些开展中华传統经典诵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华传統经典诵读;文化价值;途径

1 前 言

经典的文学创作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精华,中华传統经典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养料。中华传統经典诵读是我们延续上千年的优良教育传統,尤其是在现代语文教育中是完全不能被忽视的。近几年来,经典诵读的浪潮在逐渐涌现出来,特别是出现了很多有关青少年诵读经典文学作品的事件,进而也产生了很多的争论,逐渐朝着“读经现象”发展。正当中华传統经典诵读在全国开展很激烈的时候,中学语文却出现了对开展中华传統经典诵读不平衡的现象出现。其中有些中学非常重视中华传統经典的教育价值和文学价值,同时学校也开发出了很多有关经典诵读的课程,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相反,有些中学却忽略了中华传統经典的教育价值和文学价值,只是在语文教学中略微涉及一点有关中华传統经典的内容,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統;还有一部分中学根本就不学习中华传統经典诵读的内容。由此看来,中华传統经典和语文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本文主要从提升语文素养、凝聚精气神以及发扬传統文化阐述了开展中华传統经典诵读的文化价值,并具体提出了一些开展中华传統经典诵读的有效途径。

2 开展中华传統经典诵读的文化价值

2.1 可以提升语文素养

(1)可以大量积累文化知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内容也比较独特,在日常生活的任何一个领域都有可能涉及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有很多,例如:建筑、饮食、服装、文学、舞蹈等。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讲解中国传統文化,如果只讲解一些观念文化,而缺少具体的文化成果的讲解,那么教师并没有全面的将中国传統文化介绍给学生,更不要说提高学生学习中华传統文化的兴趣了。不管我们生活在什么样时代,积累文化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人们大量诵读中华传統经典,可以积累更多的文学知识,开阔视野。例如:中国的传統节日文化不仅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也和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传統节日都具有独特的来源。例如:春节是新一年的第一天,代表着做任何事情都顺利,有一个好的开端。正月十五是元宵佳节,是新的一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人们每年都有赏灯、猜灯谜的习俗。清明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同时也是一个节气,清明节正值春天,万物复苏,人们在这一天要插柳、放风筝等。八月十五中秋节,人们要赏月和吃月饼,代表着一家人团圆、幸福美满。

(2)扩展阅读视野范围。提高人们的文学修养,是和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文化素养转变为人们自身的文化修养是分不开的,然而文化修养的提高就是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这在语文教学中叫做阅读教学。现如今,大多数中小学教师都在努力研究提升学生们阅读能力的方法,但是,大量的阅读是提高语文修养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现如今,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却存在很大的危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网络技术逐渐代替了传統的读书看报形式,人们逐渐在怀疑阅读的意义,特别是对经典阅读的程度大大的下降了。中学生应该大量吸收各类知识和信息,但是,由于他们学习的科目较多,学习时间紧张,相对阅读的时间就很少,这使得他们将阅读的内容仅仅局限在了课本和考试的材料中,阅读面较小,不能开阔阅读视野,这样将直接阻碍语文素养的提高。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有很多,例如,网络、电视、光碟等,是一个发展比较好的趋势,同时也是文化多元化的内在要求。然而,中华传統的经典作品也是学生阅读的主要来源。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各自的经典作品,同样,阅读这些经典作品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中华传統经典诵读不仅具有文化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同时也能扩展阅读视野范围,在头脑中积累大量的知识,尤其对于提升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3)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对于中学生来说,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层次性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不仅要将表达的内容表达完全,而且还要带有一定的情感,解决语言干瘪的问题。经常诵读是让学生在头脑中快速储存各种材料和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中华传統经典内容丰富多彩,覆盖了很多领域的信息。如果经常诵读中华传統经典作品,将文字背后作者的思想感情熟记在头脑中。经过不断的积累,很多经典语句慢慢的内化语感。如:古代的经典诗歌,尽管和现代相隔的距离较远,但是,我们可以经过想象,领略作者真实抒发的情感,从而不会阻碍现代人的阅读。

2.2 凝聚精气神

(1)有利于培养强烈的责任感。一个人身体里是不能缺少强烈的责任感的,在中国传統文化中,主要宣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体验生活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在真实的生活中领悟自身存在的世界,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而另一种途径就是从书籍中学到,和他们进行交谈,从而走进他们构造的精神家园。古时候的英雄和文学圣人的事迹都已经成为历史,但是,他们精神的传递却从没有停止过。我们在阅读每一本经典作品时,作品所蕴涵的精神和情感都会融入到读者的心里。由此看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责任感,是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人所必不可少的东西。

(2)有助于培养旷达的精神。现代社会中,社会的环境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人们对理想的追求也有所不同。高考是每个学生都要面临的一道坎,高考考的不仅仅是知识和分数,而且还是考察学生的心理素质。现在有很多学生承受不了高考带来的压力而出现了轻生的现象,真是让人汗颜。其实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小小转折点,如果因为一个简单的考试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那么人生漫长的路有很多都是我们所意想不到的困难我们又该怎么面对呢?由此看来,保持乐观旷达的精神才能让人们在巨大的困难和挫折面前找到心灵归宿,让生命充满无限活力。

2.3 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統文化

(1)增强学生对传統文化的认识。每个人都是传統文化的继承人,但是近几年由于传統文化经典出现了断层,结果使上千年的传統文化之经典渐渐地从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分离出来了。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在学校中听不到学生东渡诵读经典名句的声音。学生对中华传統的经典作品不加了解,那么更没有办法理解其内在的真正含义和价值。现如今,文化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青少年更加喜爱西方的文化,他们在沉迷于西方国家文化的同时也逐渐将中华传統的经典忘掉了。例如:青年朋友喜欢圣诞节超过了春节,外国的情人节是情侣之间送玫瑰花和巧克力来表达各自的情意的,他们却忘了中国的情人节也蕴涵着一个非常浪漫的故事,甚至有些青年人连端午节、中秋节是哪天都不清楚。因此,学生要大量诵读中华传統的经典,从而增强学生对传統文化的认识。

(2)可以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现如今,我们又重新提到经典诵读,而且将中华传統经典诵读归纳到教育体系中,从而构建了传統文化和现代文化沟通的桥梁。通过经典的无穷力量,将民族文化血脉注入到青少年的心里,充分发挥他们的力量展示出中华文化无穷的魅力。

3 开展中华传統经典诵读的有效途径

3.1 构建宽广的诵读平台

学校可以开展中华传統经典诗歌朗诵比赛。通过对优秀作品的朗诵,用比赛的形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来。比赛获奖只是表面形式,而真正的目的是为学生创造更多诵读中华传統经典作品的机会,让学生的阅读视野扩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他们口语表达能力。也可以建立开放式的图书馆,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中华传統经典的作品。

3.2 开发具有特色的课程

鼓励学生多诵读中华传統的经典作品,最终目的是为了继承中华传統的经典文化,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综合修养。所以,中学生读经典作品不能只是一味的追求诵读的数量而不求诵读的质量,而是要将诵读发展成为学生学习的兴趣。学校开发具有特色的课程,增加文化涵养。因为文化涵养可以让人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不只是表现在人头脑中储存能量多少,同时人的语言和行为也能表现出一个人的文化涵养。所以,开发具有特色的课程,不管是用什么形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注重增强学生的文化涵养。

3.3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中华传統经典诵读和历史内容结合在一起。我们在诵读中华传統经典时,往往不清楚其历史背景,只有站在历史的角度上才能真正读懂文字所要表达的真正情感。所以,在诵读中华传統经典作品时将语文课本上的知识和历史知识相结合,打破学科间学习的障碍,从而扩展学生的视野。

4 结 论

总体说来,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都称之为经典的艺术作品,不仅代表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在这些优秀作品中还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传統美德和伟大的精神。我们在欣赏和学习这些优秀的作品时,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而且也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国古代的文学知识,同时也能增加我们的爱国情感,陶冶情操、树立远大的志向。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诵读中华传統经典的文化价值,并找到一些开展中华传統经典诵读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于守海,韩娇.经典诵读与人文教育[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宁殿霞,张青丽.开展经典诵读提升综合素质[J].新西部(下旬刊),2011(2).

[3]陈雨曦.从经典诵读活动看大学生对传統文化的缺失及其对策[J].科技信息,2010(10).

[4]刘兆伟,刘北芦.弘扬中华传統文化必须首先培养高素质教师[J].现代教育管理,2011(3).

[作者简介]李芳萍(1960—),女,辽宁沈阳人,满族,青海省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与文化研究。

作者:李芳萍

清明节的文化价值论文 篇2:

传统节日法定假日化的意义

【摘要】中国法定假日增加了三个传统节日,推动了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在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价值观的基础上,应敢于与世界各种文化交流,吸取人类文化中精华的部分,顺应普世价值观,从而让中国在文化复兴上,实现一种更高层次上的扬弃。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更要走出去,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

【关键词】传统节日 文化内涵 文化传承 法定假日

人类进人文明社会之后便出现了节日,随着社会的进步,节日也在不断发展变化。2008年起,中国传统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被纳入法定假日,引起各界热议。究其原因,全球化促使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和迅捷;然而作为民族文化重要载体的传统节日,也处在多元文化相互融合与相互碰撞中,中国传统节日备受冷落,西方节日在国内却大受追捧,引起世人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担忧。

传统节日渊源与文化价值观

无容置疑,一个民族的节庆活动不但反映了这个民族的历史背景,而且充分体现了这个民族的民族精神、社会心态和文化取向,也就是民族核心价值观。从民俗学的观点来看,节庆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借以表达对国家、民族的感情,或对宗教的虔诚(诸如国庆节、独立节,后者如圣诞节及其他宗教节日);借以表达欢乐心情(如狂欢节、新年等);两者兼而有之(如感恩节)。由于各国传统节日是在其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因而有着悠久、独特的文化内涵。

美国节日文化内涵。工业革命以及资产阶级革命思潮席卷欧美大陆,在享受物质财富的同时,传统节日逐渐形成并且成为精神财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美国为例,法定假日主要呈现以下特征:宗教节日的延续;欧洲传统的沿袭;民族精神的体现;多元文化的结合。相比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美国200多年的历史不足为道,然而美国的法定假日却远远超过中国。物质文明的保障是其原因之一,对“文化”这民族之“根”的重视,却是根本。美国早期国民基本是欧洲移民,到21世纪,美国的真正意义上的盟友还是在欧洲,其根本在于文化根源的统一,但部分节日却是在其200多年历史期间形成,充分体现了美国人民的价值观。

欧洲移民在本国处于社会下层,遭受政治宗教迫害,这特殊的历史决定了其个体意识的形成,并使之成为美国人意识形态的基础。美国独立战争和人权运动中产生的传统节日体现了对个人价值的追求,对平等自由的渴望。美国的许多节日都有着深远的欧洲宗教活动根源,如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除了传统的宗教意义,这些节日也成为了美国人价值观的体现。作为纪念耶稣诞生的宗教节日,圣诞节对美国人具有重要的精神意义,宣扬着对他人的解救、帮助、慷慨赠与等积极的道德价值。感恩节顾名思义是“知恩图报”。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掀起“感恩”教育,也是对这种文化价值观的认同。

与中国一样,美国部分传统节日是纪念美国历史中重要时刻和杰出人物。独立日使美国人有意识地把民主理想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同独立纪念日的爱国热情结合起来,加强全国人民的团结。林肯纪念日、马丁·路德金纪念日是美国民主进程中重要历史时刻的展现,这些法定假日有利于其遵循的民主、自由文化价值观的延续。

多元文化结合的美国素有“熔炉”之称,因此来自不同国家的移民的传统节日也成为今日美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其他国家传统节日在美国的流行也体现了美国鼓吹的“平等、自由”精神。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国际地位与日俱增,但同时不少人士呼吁,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国人的“精神家园”不容忽视。尤其是全球化推动了世界各族人民的融合,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受到严重冲击,社会阴暗、不和谐的一面日益凸显,在惊叹“精神文明”匮乏的同时,许多人担心中国遭遇“文化入侵”。这种说法虽然有点危言耸听,但是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一旦民族文化消亡,民族是不可能存在的。春节和2008年开始纳入法定假日的清明、端午、中秋所蕴涵的价值观已经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

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取向。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大多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来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和自我塑造。范仲淹和屈原的言行很好地诠释了这一价值观,尤其是在近代中国,国家的进步和发展都是在这些价值观指引下实现的。伦理道德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维护社会秩序,是传统中国人的共识,成为中华民族普遍的、自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由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建立在血缘与宗法关系基础上的,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社会非常注重家庭伦理道德,并由此推及到整个国家。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是节日体系中的核心大节,持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春节蕴涵的辞旧迎新、合家团圆的意义,成为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也使它成为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端午、中秋、清明等节日构筑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对先人的思念和对血缘的重视、对家庭的重视。

西方文化冲击和两个“文明”不平衡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满目疮痍,百废待新,发展经济、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重中之重。在此期间,虽然三大传统节日不是法定假日,但其精神价值观得以传承。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发展经济,人民福祉是政府考虑的焦点。伴随改革开放,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理念涌入中国,促进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过各种媒介,中国人了解了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生活。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在中国年轻一代中影响颇深,甚至形成了节日产业。相比之下,许多中国年轻人对本国传统节日文化不了解,节日氛围也不浓,远远逊于圣诞节的热闹场景。然而,当我们重拾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时,却发现传统节日的“味道”已被“商品狂潮”淹没。

西方节日之所以在中国大受欢迎,除了商业利益的推动以外,其丰富的形式功不可没。谈及任何一个西方节日,对于如何庆祝,中国的年轻人往往可以侃侃而谈,娓娓道来。我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时候,个人主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原因是我国一直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物质生活条件没有大的改善。制度的不完善,社会分配的不公,加剧了贫富差距,更加激励人们去追求物质财富,传统价值观受到强大挑战,甚至被扭曲。

上述现象对中国传统节日庆祝形式的退化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市场化导致利益至上。就端午节而言,粽子一年四季都可以在超市买到,其制作过程、意义为许多青年一代所不知。传统的龙舟赛在亚洲颇为流行,甚至有可能进入将来亚运会,但是由于利益驱使和安全因素考虑,在国内进行得却相当少,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发展不平衡的弊端初见端倪。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却失去了“精神财富”。

中国经济的崛起也加速了文化复兴意识的提升,中国开始明白,要想真正成为世界的主角,不但要坚持自己的文化,更需要输出自己的文化。而中国能够输出的文化,肯定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不是从西方引进来的文化和指导思想。

改革开放30年,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沉淀了很多问题。很多人在富裕起来的同时,并没有感觉到心灵上的幸福。浮躁和追逐名利、缺失责任感成为社会上一个很普遍的一个现象。这种缺乏幸福指数的不和谐,也让中国政府和整个社会开始反思。在这种反思中,大家更加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力量,更加需要传统文化来重新熏陶人民的内心世界。

当然对待这种传统文化的回归、传统文化的复兴,我们也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建国60周年来,前后两个三十年,从某种程度上说,似乎都走向了两个极端。我们需要一种理性的传统文化的回归和复兴,在回归和复兴的同时,不能再走闭关锁国、固步自封的老路。而是在坚持自己传统文化的根本价值观的基础上,敢于与世界各种文化交流,吸取人类文化中精华的部分,顺应普世价值观,从而让中国在文化复兴上实现一种更高层次上的扬弃。

传统节日法定化是进步却不是唯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三大传统节日被纳入法定假日是一大进步。有了法定假日,国人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审视传统节日,发掘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传承文化内涵。也可以提高国民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国家对节假日的调整就是为了让人们能有充裕的时间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通过节假日调整,人们不必在下班后草草和家人吃顿饭,而是可以有充足的时间与家人共享团圆的喜悦和浓浓的亲情。

将传统节日法定假日化绝对不可能一劳永逸,不可能解决目前文化缺失的问题。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才可能真正传承文化。旅游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推动作用很大,但是我国旅游市场的开发设计还远远不能满足国人的需求。许多旅游景点的民俗表演过于商业化、舞台化。(作者单位:华东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李星

清明节的文化价值论文 篇3:

抢救方言与抢救地方风俗文化

提 要 前半部分,本文首先阐述了现今时代抢救方言对于保护地方文化有着更加重要的特别价值:近20年来,人、物、信息的交流媒介和交流方式的急剧变化正在迅速碾平我国各地独特的风俗文化,但表示各地独特风俗文化的词语还较为完整地保存在65岁以上人群的记忆中。并指出,《中国方言民俗图典系列》(第一辑)的重要价值正在于,抓住上述时间差,高质量地落实了多角度地科学抢救方言并与抢救地方风俗文化有机结合的全新思路,为国家语保工程提供了可推广实施的初样。接下来,本文较为详细地剖析了《图典》的体例:通贯《图典》10册的词表,涵盖了不同地域风俗文化的各个重要方面,一以贯之的“词条+方音+富有深层历史文化内涵的释义+图片”的表达方式,深层次地展示了十地各自独特的风俗文化。后半部分,主要是对《图典》10册书的逐一介绍和评说。

关键词 《中国方言民俗图典系列》;汉语方言;民俗文化;语保工程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190307

Key words Series of Chinese Dialect-based Local Custom with Illustrations; Chinese dialects; local custom; Preservation Project

我國有多姿多彩的区域性地理气候环境,丰富各异的地方物产、历史悠久的地方文化礼仪;复杂多样的地方方言正是承载上述多彩中华遗产的有声形式。不少学者认识到,科学地抢救和保护地方方言,能够在更深层次上科学地抢救和保护地方风俗文化。

《中国方言民俗图典系列》(第一辑)(以下简称《图典》),侯精一、李守业、曹志耘主编,16开精装本,10册,语文出版社2014年12月一次出齐。该书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是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简称语保工程)启动之前重要的前期成果,为抢救方言与抢救地方风俗文化的有机结合做出了高质量的样本。

研究民俗文化与方言有什么关系?我也曾不太理解,也曾认为方言是否消失是一回事,传统的地方风物是否消失是另一回事。但是,通过翻看《图典》,联想到2009年回插队点的“探亲”和近年来造访多个不同区域的耳闻目睹,才深刻地认识到方言与民俗的密切关系。

我们处在一个变化急剧的大转折时代。大致以1990年为界,高速公路网、互联网、电视网、电信网铺开;2010年前后,高铁网、移动通信和快递物流又掀起另一波高潮。两个高潮大大加快了各地人、信息、物品的交流,也必然加速碾平我国各地的传统特色。无论是地方方言还是传统的地方物产、建筑、生产、起居,甚至连娱乐和思维方式,近二十年间均在加速消失!

近二三十年来,工农业产出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密,信息量越来越大;可垃圾也越堆越高,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日渐减少;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亲情却日益淡薄。有识之士意识到,生活于天地之间的人,唯有敬畏自然才能与天地万物和谐向好,才能保证人的生存和幸福。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这就首先需要摒弃人对金山银山等物欲的崇拜和追求。在现代化加速的同时,有选择地借鉴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的精华更必不可少,这需要每个人的参与。

抢救方言为什么特别重要呢?最近读到张雪儒先生的《承德土语》(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2017),他在后记中提出一种观点,大意是说,社会的发展会有急剧变化的转型期,而语言相对于社会变化而言是个慢变量,虽然在社会转型期也会变化较大,但过去的生活状态还活在中老年人记得的土语词汇中……由此我意识到,虽然近几十年来地方特有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几近消亡,承负它们的语词也逐渐不为青年一代使用;但有幸的是,这些语词仍然活在中老年人的记忆中!这个时间差就是抢救方言对于保护地方文化的特别价值——抢救性地记录中老年人记忆中的民俗词语,实际上也就是在抢救地方文化——用科学释义、标记和各种多媒体的手段可以尽可能多地保存那些渐行渐远的文化印迹,让我们的后代有机会通过这些记录更多地了解、理解另一种存在方式和精神追求,从而多一些自主思考和离开随波逐流的体验。

抢救性保护方言为什么就是更深层次地、科学地保护民俗文化呢?在语言学领域中,地域方言的重要价值在于能够通过方言差异探求汉语共同源头语,探求源头语在地理上的分隔之后自身发生的系统变化,探求已经分化开来的地方语又受到全国通语、外方言或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发生的变化。方言之间的差异越大,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就越多。方言所蕴含的最古层次的历史信息,往往只保留在表示当地特有事物的土词的语音中;而较为晚近才进入本地的外来事物及其语词和语音只进入方言较晚近的层次。如果用语言学的各种成熟又紧跟现代科技发展的方言田野调查手段把这些记录下来,再用历史比较法和外来层次离析法加以分析,就能够更深入地揭示方言词汇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

另外,来自复杂方言地区的学生如果能够熟练地掌握自己的母方言,较之只会说普通话的学生,更容易掌握中古、近古不同时期作为书面语或通语标准的韵书,如广韵、诗韵、词韵、曲韵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在此基础上只要稍稍学一些历史比较法的对应规律,就能够很快说好普通话和掌握其他方言。这就有了从方言和方言之间的语音和词汇的差异中窥解不同地域风俗文化的能力,对于本地文化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入。此外,有了在掌握语言学和母语方言的基础上学习普通话的经历,在英语的基础上再学习印欧语系的其他语言(如德、法、西班牙语等),也会事半功倍,因为其中的道理是相通的。

从《图典》条目的释义、标音和图片,更可以直接看出方言与抢救地方文化的密切关系。

《图典》的释义颇见功力。不少条目的释义中出现一组当地语词,它们彼此关联,与记音和图片相互配合,反映出当地生活状态的某个立体场景。比如《图典》揭阳册“担蛆[t?33 tshou33]”条的释义为“‘蛆’不单指蛆虫,是‘屎缸’[sai13 k??33](旱厕)下面排泄物以及虫子等的统称,‘担蛆’是将这些东西作为肥料挑到地里给蔬菜或瓜果‘落肥’[lo?2 pui55](施肥)。‘蛆’和草灰是最好的有机肥料,能使植物生长旺盛,不过随着传统旱厕数目的急剧下降,这种蓄积肥料的方式已经越来越少了”。释义中的“屎缸”在“其他建筑”中有出条,“落肥”没有单独立条;但只要释义中用到的词语不是普通话的而是当地特有的,就都标注国际音标,另条释义或本条中加括号释义。于是,“担蛆”条的释义不仅涉及这一项农事,还关联了作为当地重要生活起居方式的厕所和更高层农事活动“施肥”。释义在强调“担蛆”这一传统农作方式是产出有机肥的重要手段的同时,也点出了近年来它与屎缸一起消失。这样的释义,使得《图典》所记录的地方语词互相关联,重建出当地名物与活动组成的当地生产生活场景及其历史变迁。

《图典》条目的标音可以反映所指物的出现时间和流行范围。比如,平遥册收录的“炕柜柜”“小柜柜”,是指当地在炕的远火端放置的、用来架起“被阁子”(收纳被子用的卧具)的小柜子;“窑柜柜”“碗柜柜”是柜体嵌在墙内、柜门平墙开的小柜子。这些极具地方特色、与火炕或老式柴灶相配的较为古老的“柜”,都用白读音[t?y35](音同“具”)来称说;而在现当代全国各地都曾流行的“连二柜”(过腰高,上面是两个抽屉,下面是对开门)的“柜”,则用文读音[kuei35](音同“贵”)来称说。根据文白音的不同,我们可以重建出当地早期和近期两套不同的家居場景。我想,极具地方特色的炕柜柜、窑柜柜、碗柜柜,不太可能换用文读音;但如果火炕、柴火灶台等当地早期的生活场景完全消失了,与之相连的各种小柜柜及其音同“具”的土音必然也随之消失。好在《图典》抓住了它们还活在中老年人的记忆之中的时间差,用词条、音标及释义、图片将它们都记录了下来。于是,一旦需要,即可激活重建。

《图典》选取了10个方言点,按拼音排序为:北京、广州、绩溪、揭阳、梅州、南京、宁远、平遥、汤溪、西安。布点虽然不多,但兼顾了我国历史上国家、州府、县、乡镇等不同层级,北、中、南三带和东、西不同位置,平原、山地、河流等不同地理环境,方言差异等多种因素。比如,北京、南京、西安历史上均曾是多个朝代的都城,又分处广义中原的东、南、西,分属官话方言之下重要的三支(北京官话、江淮官话、中原官话);其他各点分别是一种重要文化的代表:岭南文化及近代中西方交融文化(广州,粤方言)、客家文化(梅州,客家方言)、晋商文化(平遥,晋中片方言)、徽州文化(绩溪,徽州方言)、潮汕文化(揭阳,潮汕片闽方言)、湘西文化(宁远,平话)、浙南文化(汤溪,处衢片吴方言)。

三位主编为本丛书制定了统一的章节和调查项目,各册均包括以下内容(小标号的允许根据当地特点做适当调整):

引言(1地理、历史和人口概况,2方言概况,3民俗文化概况:正文九章的总括)

壹 房舍建筑(1住宅,2其他建筑,3建筑活动)

贰 日常用具(1炊具,2卧具,3桌椅板凳橱柜等家具,4其他用具,5交通工具)

叁 服饰穿戴(1衣裤,2鞋帽,3首饰)

肆 饮食起居(1主食,2副食,3菜肴,4起居)

伍 农工百艺(1农事农具,2手工艺,3商业)

陆 婚育丧葬(1结婚,2生育,3丧葬)

柒 岁时节令(1春节,2元宵节,3清明节,4端午节,5中秋节,6其他)

捌 游戏娱乐(1民间游艺,2戏剧曲艺)

玖 宗教信仰及奉祀(1诸神[人神/天神/俗神],2祖先/宗族,3其他)

方言音系(声韵调,连调,其他)

参考文献

索引(词条索引[音序],图片索引[页码序])

后记

作为《图典》主要部分的9章,既包括了日常的衣食住行、基本的生产/服务/交换活动,又包括了非物质的、形而上的、涉及传宗接代/岁节变化和宗教的礼仪,较全面地涵盖了各地民俗文化的特色。各册收录语词条目260~340条不等,各条目语词均标明方言读音的国际音标,尽量写出方音所对应的汉字,对其所指和文化内涵详细释义,并几乎都配有照片。

《图典》10册各点所在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历史文化的传承不同,有了主编精心制定的调查框架、严格的形式要求和对适当增减的相对宽容,各册做到了既可相互对比又各自特色鲜明。因篇幅有限,下面以夹叙夹议的方式,每册仅介绍两到四个特点。编排则以方言点的由北向南为次序。

北京 北京册相对难做,本套书统一规定的项目无疑难以涵盖北京文化。可以看出,作者为应对这一困难做过很深入的思考。以建筑为例,作者没有取故宫、颐和园等明清皇家的代表性建筑,而把重点放在了四合院儿、小胡同儿、大牌坊、老城门等更贴近日常生活的本地特色建筑上。该册结合图片详细介绍了王爷、高官、富裕人家、一般人家的四合院在建筑规模、建筑部件的等级差别,对王府大门/广亮大门/金柱大门/蛮子门/如意门等不同等级四合院儿院门的描写,让我们对皇都有了更深层的了解。饮食单元则着重介绍老北京有特色的日常饮食,如茶汤、面茶、豆汁儿、焦圈、炸灌肠、卤煮火烧、爆肚儿、炒肝儿、炸酱面、涮羊肉等。在整体的取舍上,体现出作者高屋建瓴的眼光。

但是,该册在释义的细节上总好像差点什么。比如,北京的大杂院其实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文革”结束这一阶段形成的,并不是“近些年来”出现的现象。大杂院多半是四合院原住户因各种不同的原因迁出,又迁入了更多的新住户而形成的。原来只住一两家的每进院落成了多家共住,于是房间可能被分隔成了更多小间,房间的外面往往见缝插针地加建了更多的低矮小屋,厕所和供水等基本设施也往往只能是多戶共用了。这些特点作者没能抓住。再比如,对豆汁儿等特色饮食的介绍没能写出老北京人的“吃感”等;对女孩游戏“t?hua21羊拐”的玩法说明缺少了要用手指把几个羊拐的四个面都翻到的步骤等。

其实,作者还不如明确地把重点放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特别是清代中晚期以来的、还活在老北京人(3代以上北京内城居民)记忆中的老北京风貌,那一时期的北京城市格局、居民住宅和衣食住行、岁时年节、文化娱乐等(满汉不同的民俗分开描写)。这样,清代北京城内送水的、卖粳米粥的等诸多行当,十几年前冬天还很常见的摊在地上、划开小方的煤饼,摞起来的大白菜、大池子澡堂,应对春季风沙包住整个头部的纱巾等,也可以得到记录了。

平遥 该册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清代光绪年间《平遥县志》中的县城地图和作者对该图所绘县城建筑布局做出的深层次阐释——上下有序,中轴对称,神人合一:北为上、南为下,各路天神俗神的庙观集中在城的北半部,而涉人的县治和祭祀文圣(孔子)、武圣(关公)、城隍(阴间的城管)等人神的庙宇及文星阁、魁星楼、书院、习武的教场等则设在城的南半部。南北两部又各有东西对称的分工:北半部东道西佛,南半部东文西武。

传统上,一个都城、一个县城乃至一个村庄,都讲究整体的布局,且因各地的地理气候和历史传承不同而有不同讲究。在城市乡村大发展大建设的当今,如何加强整体布局的文化传承性和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该册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我插队所在的山西阳高县某村是北方中等乡村的典型,20世纪70年代的人口是400户1200余人。整个村庄的中心位置称作“当街”,是位于东西南北四条通道的十字交叉处的较大空地。这里是全村娱乐/政治/经济活动的中心,也是平时人们聚堆儿聊天休闲的地方。那时,当街的南边是一座青色砖瓦的大屋顶古建式的戏台,当街的正北有村诊所、合作社;西北有棵很大的古杨树(据说原来还有个庙),大杨树再往西是大队部、广播站、铁匠坊、油坊。但2009年我回村探亲时看到的却是:当街的大戏台已坍塌近半,坍塌的土石上面堆满垃圾;大队部(现称“村公所”)和广播站搬到了村东口之外;铁匠坊、油坊因现代化的冲击而倒闭;新建的房屋散乱无序;当街失去功能,整个村庄仿佛散了架,失了魂!一年前听说,大杨树也已几近凋零,只剩一根枝杈还有树叶;今年,大杨树已无一枝杈存活了。

西安 作者在关注十三朝古都的同时,十分注意深入挖掘和还原长期以来当地普通人与地理气候密切关联的生产生活方式。比如:于农业,除了犁、耙(bà)等农具之外,还收录了用荆条或藤条编制的长方形片状的“耱”和“骨都子”。在北方,用耱耱地是用耙耙地之后进行的一个必有步骤,人立耱上,以畜力拖拉,以进一步擦平土地。耱地之后还要用木制的“骨都子”以人力击碎更小的土块。在我看过的多本文化图典中,唯有该册完整记录了北方旱地传统春耕备种的各个步骤和所用工具。在农耕文化逐渐远去的今天,这些记录格外珍贵。于饮食,除了旅游文化大力宣传的羊肉泡馍、面之外,该册还收录了普通人家常吃的搅团、槐花麦饭、柿面糊塌等。“搅团”,我插队时经常吃,只是我们那里的用料是玉米面,名称叫作“拿糕”。我们那里虽没有柿面糊塌也极少槐花麦饭,但有另一种特殊饭食——“杨毛毛拌块垒”。“杨毛毛”是春天杨树上生出的一条条两寸多长像毛毛虫样的吊垂物,收集之后只用藏在紫色小碎皮里面的白色梗儿,还需用水再泡若干天。适用的杨毛毛在一年中只有十几天的时间,处理起来费时、费事,但口味清新又补充了当时的粮食短缺,很受当地人喜爱。现在粮食不缺了,但各地那些纯天然、加工工艺较复杂又有独特清新口味的特色健康食品,应该有开发推广的潜力。

南京 该册把各章按旧时传统,20世纪五、六、七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分为3期,丛书中仅有两册这样分期。我想,这样的时段划分,对于全国绝大多数点都是合适的。“半截子棉毛衫”“手套纱线织衣裤”等词条带我这50后回到了少年时代。想来,对自制护发用“刨花水”的详细介绍也一定会引发更老一代人群的怀旧之情吧。

该册在有限的篇幅下很好地把握了多朝古都和平民百姓两个不同层次的民俗文化和地方特色:既介绍总统府、中山陵、国民大会堂等民国著名建筑,也介绍民国当地著名的四大影院;正月十六“爬城头”、清明家家插柳枝、冬至吃青菜豆腐、南京城隍文天祥、厕神紫姑等。

我还注意到该册指出,当地衣冠大族在过大年祭祀祖先时只能用河鱼不能用海鱼。这似乎是北方大族的共同规矩,我母亲的家族是山东诸城大户,那里离海近,海鱼平常,河鱼少有,但大年祭祖一定要用河北湖里的淡水大鱼。在那个年代,这可是要花十几二十天的时间才能运回来呢。这里面一定有更深精神层面的内陆文化的内涵。

绩溪 该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徽州民俗中对家族祖先荫护和后代传承家国之责的极度重视。比如一些大户宗族每年举行的隆重“祭社”,是为这一年同宗族中所有满40岁的男丁一起举办的庆典,相关各家要提前一年喂养一头几百斤重的大猪,届时去除外毛和内脏,但保持外观如生,立着固定在木架子上,头戴花球、耳插金花、身贴寿贴,嘴含“大明珠”,披红带彩,由4位壮汉抬着,前有老者手持寿钱开道,后有长长的亲友群分别捧着寿鸡(大公鸡)、寿鱼(金色鲤鱼)、寿粽等供品,在鞭炮声中,一同走向家族祠堂。典礼的颂词为“四十不惑,业成家乐;源远流长,承前启后;饮水思源,感恩戴德。一叩首,皇天后土固金瓯;二叩首,祖宗遗泽长荫后;三叩首,子孙代代富贵有”。这些仪式当源自北方中原士族大户,虽迁至皖南山区但仍代代恪守中原文化之根。

汤溪 汤溪是浙南山区的一个镇,过去交通不便,较为贫困。该册紧紧抓住该地方言独特、存古性强,人文状况与自然地理和谐共生的主线,写出了对近二三十年现代化碾压推平多样性地方文化的忧虑。比如,当地的传统民居为黄墙黑瓦,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起伏的黛绿群山之坳的黄色土地上,与背景色彩的差异和色调的搭配,和谐安然;而近几十年新建的民居均为白墙红瓦,与背景黛绿、土黄的基本色调反搭,人工制造的张扬却失去了与自然低调相处中的和谐与安然。

生活自然而达至简。普通民居均无院,朝向因山就川,建筑材料均出自当地:石头垒基、黄土筑墙、木头搭架分成两层。穿戴几乎没有任何装饰性的衣物或首饰,除简朴的衣裤之外,只有与劳动密切相关的蓝色或黑色“围裙”和“汤布”(男人户外干活儿时系在腰间的白色粗布。五六尺长、二尺宽;流汗可擦,担扛可垫,酷热时可围住下身代替裤子。南方多点也有类似用途的布)。“大包干”之前饮食单调粗糙、缺油少蔬,“红镬”(不加油直接把菜放入鍋中翻炒)、“厾盐”(无菜,用筷子蘸盐就饭吃)是常态。

看后感到,作者是在对我们说,现在生活有了极大改善,却更要警惕过度消费导致自然资源的入不敷出。来自自然返回自然、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理念,在现代化进程中须臾不可忘记。

宁远 宁远县地处诸多大山之间的平地,分布有多个民族(汉族/瑶族)、多种方言(汉语有西南官话/平话/土话),该册记录的是平话。该册是另一个明确把所记录的文化分为3期的,3期的时间段与南京册大致相同。

宁远的风物与北方十分不同。比如:“舀水井”(水面略高于井口,水一直往外流。一般修有两个水池,上游的池洗菜,下游的洗衣);煮饭烧菜不用固定的灶或炉子,而用“撑铛姑姑”(一个粗大铁圆圈,下有3条铁脚插入地下)支撑饭锅或菜锅,锅下加柴火烧;煮饭用具是底部适合插进“撑铛姑姑”的铁圈中的“炆铛”(铸铁制、锥形底、中间大而口稍小、腰部镶有4个铁坨连接着4只称为“炆铛耳夹”的提手)。

改革开放前当地的生活相当贫困,床上铺的枕的多为稻草;男子夏天赤脚,冬天穿没有鞋垫的胶鞋;当地民俗是每日傍晚或晚上要洗澡,但贫困家庭多是男性、女性分别共用一条澡巾(男女不混用);腌菜是一般家庭的主菜。

巫是当地最具特色的地方文化——遇到不顺的事(如生病),要请当地鬼婆或其他能与鬼神交通的奇人来念咒画符。当地人相信,人与魂魄之间存在跨界联系,鬼婆等奇人就是人与鬼神跨界联系的中介,他们各有自己特殊的法术和传承程序。该册收有相当多的该方面词汇,逐条详细地解说了巫文化的多种仪式及其目的和效果。

另外,当地办丧事时有“请水”仪式,揭阳点也有大同小异的、叫作“买水”的仪式。我听一位学弟说起过,与揭阳同属闽南方言的海南岛汉族也有类似仪式,且与揭阳一样,在仪式中一定要求赤脚而行。我很好奇丧事中的请水或买水仪式在古代文献中是否有过记载,是汉族古俗还是南方少数民族古俗。同时想到,如果能够详细地普查一下哪些地方有类似仪式,或许可以从中一窥南方各族群的来源及迁徙分化的轨迹。

梅州 梅州是典型客家文化的代表点。该册对客家最具特色的围屋式民居的选址、外部和内部的设计与风水讲究等均有详细论述,兹不赘述。

作者对梅州风物的了解深入,对客家文化的感情溢于文字。对于当地风物,该册不仅结合图片细说其外形,还常常详细说明其制作过程和文化功能。比如对于土墙的建筑过程,该册的说明是该丛书各册中最为准确的,突出了“生土”(未经焙烧的沙质黏土与沙土的拌和)、“版筑”(在一定高度宽度的夹墙板中加土后夯筑,层层加高)等关键要素。再比如词条“割蓾萁”的释义包括:别名,外形特点,保持水土和改良土壤的功用,大口灶大锅头用主要燃料,负责割蓾萁的主要是女性,所用工具是镰刀钩索和竹杠,割前要先敲打一番以惊走蛇和蜂,烧后成灰可做肥,灰浸泡并过滤后可用来洗衣洗发,捕获的小鱼或泥鳅可用蓾萁梗穿过腮穿成一串拎着走,抽掉蓾萁的内芯后可用来吹泡泡,冬天还可以用它来把薄冰吹开洞眼再串起来玩!割蓾萁的青年女子常引发伐木取薪的男子与其对唱山歌,其中《割蓾妹子恋情哥》最为有名。该词条不仅有相关的百科知识,更仿佛展示了蓾萁嵌入其中的多幅当地风俗画卷,特别是一群儿童个个手拎蓾萁串泥鳅,无邪欢乐洋溢而出的画面,着实令人感动。

另外,该册对近代以来客家人向海外拓展的特点也有充分的反映(如“侨批”)。

揭阳 该册给我印象深刻的有:(1)多路神明的民间信仰。除佛道两路神明之外,还有天神、水神、山神、海神、土地神、榕树神、竹神等,均各有其祭祀专用的“老爷宫”。如各村都设有“地头老爷宫”,作为“三山国王”(当地巾、明、独三山的山神)的祭祀场所;治丧的第一项“报地头”是到地头老爷宫向地头老爷通报去世者的姓名、生卒年;盖房的第一项是祭祀杨老爷(风水祖师杨筠松);等等。(2)前榕后竹的村落布局。村前大榕树下常常设有天公的祭坛,逢每月初一/十五及其他各种节日均祭天公,而发丧时首先要“拜天公”。(3)民居建筑。当地住宅的格局有四点金、下山虎、三座落、五间过等多种,作者的释义以两进三开间的四点金为基点,然后纵向减少、增加一进,或横向左右各增一间就成为其他样式,说明得非常简明而清晰。(4)对当地的各种器物和其他民俗也均描写得地道入微。这让我非常惊讶,因第一作者十分年轻。直到读到后记,才明其所以。后记中说“离开家乡二十余年了,借编著图典的机缘可以有大段大段的时间在家乡居住……才发现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太浅太浅……参观了揭阳各式住宅,参加了婚礼和葬礼,学着像揭阳女人一样‘做馃’‘拜老爷’,才发现自己终于开始像揭阳的女人了”。笔者不由感慨,有了故乡有了根,做出的学问果然不一样!

该册的遗憾是,只有记音而不写出汉字的空格实在有些过多。这大约是由于作者的谨慎,但土语词的本字考原本就是需要多位学人多年不懈地彼此讨论的大学问,作者本可尝试解答一下的。

广州 该册一开始即明确指出广州有始于汉代的南越国文化底层、始于唐宋的中原文化主体层、始于近代的西方文化的表层这3个层次。许多单元都详细介绍了3个层次各自的代表,或3层文化要素融合的典型代表。

房屋建筑的描写和取舍很是精彩。首先介绍了广州特色房舍的分布格局是西关大屋、东关洋房:传统的名门贵族、富商巨贾聚集于城西,建筑多保持我国传统的多进式合院;而新兴的华侨实业家或富商则聚集于城东,建起了上百座西式豪宅。传统合院式的西关大屋也突出介绍当地特点,比如其“三件头”的正门,包括了最外面的半人高对开的小折门、中间是可推拉像梯子似的与上面可连接也可断开的趟拢,再之后才是大门。此外,对当地普通商住两用房和各类百姓的居舍如竹筒屋、骑楼、蚝壳屋、艇屋、水栏、寮仔等也有图片和详细介绍,再加上庙观、宗族祠堂、会馆、当铺等,数百年前的广州风貌栩栩如生。

广州人重食轻衣,喜欢煲汤,相信食药同源;广州人喜欢蓄须,30多岁就留八字胡;广州人同音忌讳和同音彩头很多。这里面的种种讲究,该册都配以图片细细讲来。另外,有些传统民俗在现代也很值得推广提倡。比如,给小孩过生日很简单,10岁前生日只多吃一只咸蛋,意在鼓励孩子从小要有雄心(因咸蛋的蛋黄为红色而广州话“红”“雄”同音);10岁之后,除另外多加一些肉食之外,还要找些小碴儿来打孩子,以避免孩子养成骄娇之气;成人后则一般年过50之后才做寿。

整体来看,《图典》以抢救性保护方言的各种科学手段记录地方风俗文化,同时使地方风俗文化得到了更好的、更深层次的展示。《图典》主编和各册作者的学识决定了《图典》的高质量。

《图典》的三位主编中,侯精一、曹志耘是著名的汉语方言学专家,不仅对各自家乡方言有数十年深入细致的研究,而且有主持全国多点方言大型项目的经验。李守业是汉语专业出身的资深编审,在汉语方言方面有着丰富出版经验,亦有自己的科研。他们彼此配合来开创方言与民俗相结合、记音/

考本字与图像相结合的《图典》系列,为后续同类工作提供高质量的样本(俗话说“开个好头”),无疑是非常合适的。

三位主编为各册选定了高学术水准的编著牵头人。牵头人的特点有三。一是年富力强:2010年左右《图典》开始编撰之时,牵头人中7人40~50岁,3人30岁出头。二是专业水平高:10人均为方言学或相關学科的博士且长期从事方言研究;资深的7人均为高校方言学科带头人、教授,年轻的3人均为高校的学术骨干、副教授。三是熟知并热爱所选点的民俗文化:除北京点外,有的牵头人就是当地人,从小就生活在现代化推平地域文化之前的农村;有的虽不是当地人,但其家乡的民俗文化和方言与该地同属一系,后又长期在该地高校任职,较熟悉当地文化且有调动相关行政和研究力量的能力,多数分册的作者有当地学者或文化人士加入。高水准的编者及其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保证了丛书的高水准,为后续的语保工程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样本,同时培养壮大了方言民俗研究的年轻力量和地方力量。

至于不足,前面介绍各册时已顺便说到一些。这里再谈一点——除平遥册之外,各册都没有丛书主编和各册作者的简历。我觉得很是遗憾。

必须称道的还有整套丛书的装帧,奇文云海的设计果然不负盛名。精装的各册,外套的封面纸均为书脊浅棕土色,向封面封底渐变为土白色,浅的基色之下以冰纹开片般的略微深色的线条画出所在方言点周边的地形地貌,再在封面左上方加有一方更深颜色的圆形小印章,用阴文写出各点地名。前后环衬用深咖色做基色,基色之上隐约可见该点的一份重要历史文献(如平遥册是清代县志中的县城图)。每个单元都选用一幅最能代表该单元内容、最有地方韵味的照片放大至对开两页的大小,单元标题与单元和照片的说明以和谐的反色置于照片合适的位置,等等,处处体现出高格调、高品位。

写到最后才发现,我这个语言学家,更感兴趣的却是民俗。更准确地说,是各地与当地独特自然环境更为和谐的、承继了当地人文历史的传统物质形态和精神世界。相信,其他学科的学者和各地乡亲看到那些自己平常说的土语居然能用汉字写出来,各地那些特有的风物竟然能够这样精细地描写出来,一定也会兴奋和感动。已有几次,已经毕业的学生来我家见到这套书,尽管他们现在的工作已经跟方言完全没有关系,但马上用手机下单买下了这10册的全套丛书!我的学弟,有次跟我讨论他一直认为无字可写的海南民俗词语。当我向他解释为什么某个词中的土音应该是某个他没想到的汉字时,他高兴极了,说他乡里乡亲的朋友们在网上有个群,经常讨论这些问题而始终无解;说我们真应该利用网络等手段扩大宣传,发动大家共同参与。是呀,谁人心底没有故乡,谁人不想知道自己究竟是从哪里而来的呢?

责任编辑:魏晓明

作者:王洪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商代音乐文化发展论文下一篇:我国发展文化产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