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发展加快农业建设论文

2022-04-12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推进农业发展加快农业建设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舞阳县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县。2008年夏粮(小麦)播种面积58万亩,单总产达历史最高,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4.72万亩,粮食总产达到50.3万吨,平均单产达到438.5公斤,农业人口人均粮食达到967.3公斤。

推进农业发展加快农业建设论文 篇1:

河南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分析与科技进步对策

摘 要:从农业发展方式的概念、发展方式与经营方式以及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内涵三个方面对农业发展方式进行理论分析,阐述河南农业发展方式现状与形成的原因。总体上河南农业发展方式目前还处于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投入并已接近临界点的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农业技术水平不高是河南省农业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的关键所在。农业技术水平不高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条件薄弱、农业结构层次低、资源环境约束,限制了现代农业发展、农民知识化和农业科技化水平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动力不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土地经营规模狭小等因素所致。最后提出加速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与对策。

关键词:农业发展方式;理论分析;科技进步对策;河南省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到中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1]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进步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决定力量 [2]。

一、农业发展方式的理论分析

(一)农业发展方式的概念

农业发展方式就是决定农业产出水平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及其实现农业发展的方式。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即组合方式,也可称投入结构,实际上是反映农业发展的动力结构问题。实现农业发展的方式,就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模式途径方向等。是靠增加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要素,还是靠科技进步,即提高要素生产率,来实现农业产出的增加,这就构成了两种不同的农业发展方式即类型。一般来说,根据二者的作用程度不同,则把农业发展分为以生产要素投入为主要推动力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和以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为主要推动力的集约型发展方式。农业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际上就是把农业发展主要由依靠生产要素的外延投入,转变到主要依靠提高要素生产率的内涵扩大再生产上来[3]。

所谓集约发展(内涵发展)就是提高要素的综合生产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质就是把较少的投入转变为较多的产出,即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总要素生产率(科技进步)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所占份额的增大,实现以效率、效益提升为主拉动农业的发展。

(二)发展方式与经营方式

对发展方式与经营方式的概念要有明确的区分,这是研究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集约发展中集约即为内涵、效率之意;而集约经营中的集约即为强化集中之意。通过研究我们认识到,区别这两个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式不能混同于经营方式,集约发展和集约经营不是一回事,二者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要实现集约发展需要集约经营以提高要素生产率,且有时必须通过集约经营来实现。粗放发展和粗放经营也不是一回事。粗放发展中的粗放即为外延发展,靠扩大规模,增加要素的投入来实现的发展;粗放经营意为广种薄收。

集约经营是在一定的土地面积上,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动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经营方式。这个集约经营的概念看起来好像和粗放发展,即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实现农业的发展是一回事,但二者的区分主要在于要素的配置方式和投入什么样的要素上。农业实现集约发展,并不排斥增加对农业的投入,通过集约经营的方式来实现农业的集约发展,关键是要通过技术集约,依靠科学技术来提高农业的总要素生产率,以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内涵

现阶段,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有着深刻的内涵和宽泛的外延。其主要体现为:一是全面性。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要重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增强和农产品供给水平的提高,还要关注农业生态休闲等多功能的发挥,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培育,生产技术装备和生产资料的进步,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全面发展等内容。二是协调性。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保持农业和工业合理的比例关系和有机的内在联系,特别要注重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彻底转移。三是持续性。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经济、社会、技术同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促进资源、环境和现代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河南是资源瓶颈制约、生态环境脆弱的省份,因此,农业发展方式必须选择培育和保护资源、优化生态环境、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是在走“科技驱动、内生增长”发展道路的基础上,围绕三个安全(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农业科技、现代工业技术装备、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现代农民以及体现分工协作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农业投入等,提高“三个效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六大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规模效益、结构效益、经营效益),最终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发展[4]。这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方式,其实质就是科学发展观在农业发展上的具体体现。

二、现阶段河南农业发展方式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现状

河南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粮食大省,是国家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和供应基地。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农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所有变化和成绩,无不得益于科技进步。据专家测算,“七五”期间,河南省科技进步(要素生产率)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为27%,“八五”为32%,“九五”为38%,“十五”为44%,“十一五”已达到48%。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农业发展方式正在由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集约发展转变。目前,河南农业发展方式总体上还处于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投入并已接近临界点的粗放型的增长方式。

(二)成因分析

农业技术水平不高是河南省农业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的关键所在。农业技术水平是指农业生产总体系统有目标的动态过程的效能,即有价值的产出与投入之比。以公式表示则为:A(t)=Q(t)/f[(K(t).L(t)]。式中:A(t)为系统t时的农业技术水平;Q(t)为所属系统t时的农业总产值;f[(K(t).L(t)]为系统t时农业中间消耗K和劳动力L的投入函数。经推导,计算公式为:A(t)=(Q/L)1-K/Q(K/Q)-K/Q(推导过程从略)。上式说明,技术水平是有2个显著的宏观变量决定的。一是系统平均劳动生产率;二是系统单位产值平均中间消耗。在劳动生产率一定的情况下,单位产值平均中间消耗越少,技术水平越高;在单位产值平均中间消耗一定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越高,其技术水平越高[5]。

计算结果表明,全省2010年农业技术水平为2.20,低于全国(2.44)0.24和邻省平均水平(2.69)0.49,与邻近7省相比,虽稍高于安徽、陕西、山西,但同河北、山东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特别与江苏、湖北相比差距更大。农业技术水平的差距,除单位产值中间消耗有一定影响外,主要在于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所致。2010年,河南省农业劳动生产率为2.11万元/人,低于全国(2.48万元/人)的0.37万元/人,低于周边省平均数(2.94万元/人)的0.83万元/人,仅为江苏省(4.86万元/人)的43.42%。农业劳动生产较低导致农业技术水平不高主要是如下因素所为:

1.农业生产条件薄弱,抗御风险能力不强。目前全省农机作业领域还不够宽泛,花生、油菜以及根茎作物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比较低,精粮播种、化肥深施、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利用不够,部分地方农业生产还主要依靠畜力和手工劳动。全省旱涝保收田面积有5 073千公顷,占耕地面积的64%,还有36%的耕地是靠天收。每年自然灾害成灾面积达到4 502千公顷,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1.6%。农田水利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抗御风险的能力不强已成为河南省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重要限制因素。

2.高效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农业结构层次低。2010年,河南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为2 885.67亿元,其中种植业1 857.38亿元,占农林副渔业增加值的64.36%;畜牧业增加值828.36亿元,占28.71%;林业渔业增加值为199.93亿元,占6.93%。全省农业仍旧是以种植结构为主的传统农业结构,农业结构层次较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农业产业链条短,农产品精深加工比重小,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效益农业较少,导致农业技术水平不高。

3.资源环境约束,限制了现代农业发展。从农业资源看,一是资源总量少,全省平均人均耕地1.26亩,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0%,人均占有的水资源445立方米,仅相当于全国水平的1/5;二是资源环境质量差。因农业化肥和农药的常年过量施用和工业“三废”排放,耕地和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已经威胁到河南省农产品的安全生产,限制了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

4.农民知识化和农业科技化水平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动力不足。在河南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仍占21.46%,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60.9%,高中及以上劳动力文化程度占17.64%,农业劳动者文化素质平均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大多数农业劳动力在接受文化教育后,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农业技能培训,并且随着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向城镇和非农产业的转移,农业从业人员的实际科技文化素质更低。据调查,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文化素质大概只有小学毕业水平。这种文化程度的农业劳动者,对科学技术的认识能力有限,吸收和消化能力就更差,更谈不上创造性地运用各种科技成果。农民的知识化水平低限制了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快速、高效地应用,特别是要求规范化、标准化的技术难以推广应用,而这些技术正是优质高效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在这样素质条件下,农民掌握的多是较为直观的易于模仿的技术,以致使全省农业科技整体上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农业技术结构中传统技术仍占据较大比例,高新技术比例较小,导致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动力不足。

5.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土地经营规模狭小。河南省是农业人口集中的区域,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大,向外转移的难度大。到2010年,全省农业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比例高达44.9%,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7.9%)7个百分点,比江苏省25%的水平高19.9个百分点。由于全省城镇化、工业化水平低,非农产业发展落后,单靠工业部门扩张和城镇的拓展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因而,大量的农业劳动力滞留于农村,拥挤在有限的耕地上从事农业生产,使得劳均经营耕地规模过小,而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由于过于零碎、分散,这种状况不仅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也使农业劳动生力率十分低下[6]。

三、加速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与对策

(一)现阶段河南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

1.农业生产条件向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的方向发展。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抓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强化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要素生产率)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形成稳定有保障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7]。

2.农业产业结构由传统单一型向提高结构层次的优化升级型转变。围绕“提升传统产业、壮大特色产业、培育新型产业”的思路,搞好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农产品增值。为此要优化学科结构,调整科研方向。逐步加大农业高新技术的研发力度,促进提高农业结构层次和效益。统筹安排产前、产中、产后,特别是产后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使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技术及贮藏技术有一个大发展。引导产业链各环节均衡发展,达到“优化结构、提高层次、链接产业”的目的。

3.促进农产品供给由注重数量增长向结构优化和质量安全并重转变。加强生物育种技术、良种良法等大量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集成转化与示范应用,促进农产品供给由数量增长向数量与质量、效益与生态并重转变,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同时,要坚持推进产品结构、品质结构调整,努力实现初级产品向终极产品转变,由低科技含量向高科技含量转变,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竞争能力[8]。

4.农业发展由依靠资源消耗向资源节约型、生态文明型转变。农业是高度依赖资源条件,直接影响自然环境的产业,农业资源利用方式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缓解河南农业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态环境,必须转变粗放的农业发展方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为此,农业科技研发要把支持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资源产出率放在突出地位,促进农业发展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提高单位资源的产出能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突出研发节地、节水、节能和环保技术,减少面源污染,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和农业永续发展。

5.经营方式由分散型、兼业型向专业化、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集约化转变。在农业生产中,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协作将会愈加广泛,从而使农业劳动者的生产活动,从单独孤立地进行转变为在社会联系中进行。这样,就会逐步改变家庭经营规模小,分散孤立,技术落后,经营粗放的状态。因而,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户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经营方式,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以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9]。农业标准化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中,要积极发展标准化农业,严格按食品质量认证标准和生产加工技术规程进行标准化生产。集约经营是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重要区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转变农业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

(二)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体系建设。拓展农机机械作业领域,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巩固小麦机械化成果;研发和推广玉米收获机械;加大水稻机械化推广力度,提高水稻机械插秧水平;推进花生、油菜机械化,抓好根茎作物收获机械化试验示范。力争在秋粮生产机械化方面取得突破[10]。以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提高耕地有效灌溉率为核心,以高效节水农业为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减少农业污染物排放,保障绿色生态安全。加强农田林网建设,全面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实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比较效益。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创新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原动力。总体要求就是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和结构层次[11]。一是实施农产品优势产业建设规划,优化农业生产布局。二是加快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加强规模化养殖场建设,建设全国优质安全畜产品养殖基地。三是加快特色农业的发展,推进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等特色农业向主产区集中,形成规模优势和品牌优质。四是加快现代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重点发展当地特色水产品的标准化养殖和水产育苗。五是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产品保鲜、储藏、冷链物流等服务业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12]。

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建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新要求,把科技创新目标从提高土地产出率为主导,转向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并重的方向,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农业基础研究和科技储备,积极抢战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等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能,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为重点,开发农业节约型、循环型、生态型技术。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要稳定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农技推广环境。尤其要调动各级推广机构的积极性,提升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要高度重视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培养适应现代化要求的种养大户、农机大户、经纪人等农村生产经营性人才,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3],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智力支撑。

4.政策导向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彻底转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经济学研究表明,农业发展受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制约。河南农业发展方式要想实现根本性转变,必须尽可能减少农民数量,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实现规模效益。规模是技术进步的载体,也是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应把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作为提高技术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目前,由于保障机制跟不上和政策不到位,致使广大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同时,仍然不放弃现有的耕地,他们把拥有土地作为自己的基本生活保障,宁愿撂荒也不放弃。目前全省的城镇化主要是城镇在空间上的不断扩张,并没有真正给农民工创造多少转为市民的机会和条件。因此,要围绕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彻底有效转移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在子女上学、就业、社会保障等政策方面,使转移到城镇就业确有一技之长可以在城镇长期就业的农民工,完全享受城镇居民待遇,在城市安家定居,自愿交出在农村的土地,以促进农村非农就业和农地规模经营。

5.努力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农业投入的有关规定,各级财政每年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并且对农业的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要逐年提高。重点发挥政府投入的主导作用。政府应承担道路、通讯和大中型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对农用工业的投资和农机补贴,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河南日报,2012-11-18(1).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N].河南日报,2012-02-02(2).

[3] 刘燕妮,任保平,高鹏.中国农业发展方式的评价[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3):100-107.

[4] 卫龙宝,施晟,等.区域分异视角下的中国农业现代化阶段界定的推进战略[J].农业技术经济,2012,(6):15.

[5] 蔡世忠,等.加速河南省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J].华北农学报,1998,(3):71-74.

[6] 王雅鹏,吴娟,闫建伟.社会转型期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3):261.

[7] 王敬华,钟春燕.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2):195-198.

[8] 韩长赋.毫不动摇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J].求是,2010,(10):42-43.

[9] 吴向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涵与途径[J].经济纵横,2008,(2):23-25.

[10] 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N].河南日

报,2012-03-09(4).

[11] 罗敏.农业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和调控政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2,(6):12.

[12]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N].河南日报,2011-10-09(1).

[13] 信乃诠.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持续增强农产品有效供给[J].农业科技管理,2012,(3):1-4.

[责任编辑 陈丹丹]

作者:蔡世忠

推进农业发展加快农业建设论文 篇2:

加快农业发展 推进新农村建设

舞阳县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县。2008年夏粮(小麦)播种面积58万亩,单总产达历史最高,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4.72万亩,粮食总产达到50.3万吨,平均单产达到438.5公斤,农业人口人均粮食达到967.3公斤。粮食加工业不断发展,年加工小麦5万吨以上的加工企业有8家,主要有华鑫面粉、舞莲面粉、明汇面粉、汇丰面粉、英康面粉、永毅面粉、新雪面粉、漯河奥克啤酒等企业,粮食商品率达57.9%。近年来,舞阳县农林局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把林业作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增产增收为目标,加快农业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截至目前,全县新建完善农田林网25万亩,合格农田林网达2606个,控制率达96.1%,为全县粮食的稳产增产提供了强有力的生态保障。

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在舞阳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舞阳县农林局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积极努力,其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自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该县已登记成立农民专业台作社8个,拥有社员58人,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3个,种植、养殖业专业合作社5个,在投资规模上从几万到几百万元不等。农林局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管部门,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宣传发动工作,让农民真正了解专业合作社的实质及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好处;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工作,指导他们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从而使农民专业合作社走上规范化的发展道路。

优化调整农业结构

近几年来,舞阳县立足本地农业生产实际和资源优势,以农业特色化、产业化为发展方向,强力推进特色乡镇经济建设,突出培育优势产业,着力打造乡村典型,通过政策重点倾斜、集中资金扶持、重点加压激励等措施,初步形成了“林业成亮点,种植增效益,养殖提水平”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新格局。

一是调整粮食品种结构。粮食生产以改善品种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为重点,稳定面积,合理布局,增产增效。二是扩大经济作物面积,优化经济作物结构。发展优质高效经济作物是调整种植业结构的重点,主要通过间作套种等措施,使经济作物比重逐年增大,以提高经济作物在农民增收中的比重。三是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发展畜牧养殖业是实现农产口转化增值,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种植业带动农副产品加工业、调整农业结构的重要环节。

大力发展沼气建设

今年前三个季度,舞阳县农林局按照中央、省、市、县对农村沼气建设的要求,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国家能源战略,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全国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精心组织,扎实推进,使全县的沼气建设得到很大的发展,对改善能源结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截至2008年9月,全县共建沼气池39000座,沼气使用普及率达到28%,其中2008年新建7841座,250户联户沼气工程的800立方主体工程也已竣工。

作者:付孟奇

推进农业发展加快农业建设论文 篇3:

新农科建设中的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路径

摘 要: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新农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成为了新农科建设中的农业知识产权人才的现实需求。当前,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各环节对人才的需求巨大,但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人才不仅数量缺乏,高层次人才更是稀缺。为此,依托新农科建设,该研究建构了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体系、新平台、新路径,形成了新农科建设中创造人才、运用人才、管理人才、保护人才、服务人才的人才培养新体系,搭建了农业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实践创新平台,通过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政策知识培训和相关教学科研项目实践共同培养农业知识产权人才。

关键词:新农科;农业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人才;路径

Cultivation Path of Agricultur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Talents Under the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 Construction

GAO Liang1   LIU Li1,2   NI Yuan1

(1Intellectual Property Research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26, China;2School of Business Management, 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Urban Management, Hefei 230026, China)

Key words: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 Agricultur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tellectual property talents; The path

習近平总书记于2020年11月30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我国特色农业道路实现的根本保障,是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创新与知识产权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知识产权,创新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知识产权也为创新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发展通道。中国是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农业大而不强的现状始终无法彻底改变,随着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的不断增强,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进程中,速度将越来越快,特色越来越明显,这表明我国将更加坚定地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道路,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升级。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农业生产的技术逐渐向着高科技化、集中化的方向发展[1]。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指出,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动新农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深刻把握新形势、新特点、新任务,以“新农科”建设推动“新农业”发展,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为抓手,培养一批既懂新兴技术,又热衷农业发展知识产权领军人才,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实现绿色农业发展,撬动农业农村新动能。其中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生物技术等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这些都将会进入“新农科”知识产权人才教学培养课程中,从而使得传统农业学科变的“新”起来,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学科人才培养中。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驱动,农业科技创新又离不开农业知识产权的保驾护航[2]。因此,探究新农科建设中的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实现意义和价值。

1 新农科建设中的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需求分析

2019年9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要求深化高校专业供给侧改革,以新农科建设引领带动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内涵建设,打造特色优势专业,升级改造传统专业。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随着我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持续推进,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农业科技创新方兴未艾,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先进制造与智能控制等领域产生的最新科技对农业生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对高等教育中与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密切关系的“新农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新农科教育也应当是以传统农业与新兴学科交叉融合,实现农教研协同创新,从而形成交叉现代农业人才培养体系,满足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对新型农业交叉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知识产权作为横跨情报学、自然科技与法学的新兴学科,其信息分析理论方法、技术工具,基于大数据可实现“新农科”人才培养中相关理工学科技术信息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加快农业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推动绿色农业知识产权的研发、转化与推广,实现农业与资本融通;农业知识产权专业教育亦能在对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基础上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从而服务“新农科”教育改革实践进程。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具有以下方面的现实需求:

1.1 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我国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创新发展掌握农业生态环境领域自主核心知识产权,是促进绿色发展破解农业生态“卡脖子”技术难题的迫切需要。实现乡村绿色发展、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目标,必然需要借助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关研究力量,尤其是需要深入开展农业知识产权的内在科学机理、科学发展路径构建、协同发展机制等的研究。我国农林高校在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生物农业和智慧农业等方面已有一定的学科积累,但与当前科技创新发展、信息技术进步融合深度不足。因此,今后要借助新农科建设平台,建立农业知识产权服务和信息平台,以现代化科学技术促进乡村建设,实现农业经济发展与农村环境保护协同发展[3]。人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要素,需要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为美丽乡村提供强大的智力与技术支撑。

1.2 助力乡村新农业发展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快速推进,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管理模式、经营模式已不能够满足新形势发展的需求,建設绿色、低碳的农业成为时代主题,中国新农业发展需要与总体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进度表保持一致。因此,农业将向着生产和经营适度规模化、集约化转型,推动集群集聚发展,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生产手段机械化和经营方式智能化、信息化转型,促进涉农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共享[4]。农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已成为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行之路,开展农业知识产权发展研究是应对农业发展的深刻变革,针对农业发展基础条件、运行机制、治理主体和工作要求的变化,探索通过知识创造促进农业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建设新农科,实现农业低碳发展,最终实现碳中和。我国新农科建设必须顺应新时代、新需求下的农业发展趋向,新农科建设要为国家未来农业发展储备人才,使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需求相吻合,以满足乡村新农业的发展。

1.3 助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 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乡村的振兴就没有整个民族的复兴。农业现代化的抓手就是农业科技创新,要紧紧抓住这个“牛鼻子”,将创新置于农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地位。原始创新是自主农业知识产权的重要来源,是推动农业知识产权各方良性互动的重要抓手。我国要围绕增强在农业生态、环境、能源等领域基础科学研究的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成为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发展的引领者、攻关的牵头人和知识的储备库。新农科建设就是要解决我国现在及未来农业、农村发展的问题,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形成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库。

1.4 助力乡村振兴新发展 我国城乡“二元化”结构发展使得城市和乡村的发展路径、生活方式、社区治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尽管如此,城市与乡村是一个有机体,乡村地域系统拥有城市地域无法替代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功能[5]。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生态宜居、乡村治理规范、乡村产业对接、乡风文明治理等乡村建设,新农科有助于乡村振兴朝着城乡良性互动、融合发展,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可以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内涵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从而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这一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需要。

2 新农科建设中的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

2018版《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录》将知识产权及相关专业纳入其中,随着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过程中,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目前,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与国家要求、社会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

2.1 农业知识产权课程设置具有复杂性 农业知识产权客体多样性,除了农业专利、农业商标、农业著作权之外,还包括农业数据库权、农业技术秘密、地理标志、非物质文化遗产、生物遗产资源等[6]。由于农业知识产权客体多样性,相关课程设置复杂,在有限课程总量的前提下,既不能大而全,相关内容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导致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不深入;又不能选择性的一些内容重点讲解,导致学生在农业知识产权方面存在一些知识盲点。除此之外,客体多样性也导致农业知识产权本身理论基础、方法论体系及研究范式变得复杂。

2.2 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较低 由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与整体科技创新水平尚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方面是因为传统思维认为农业科技含量低,政府对于农业科技资源配置少,农业大型科研仪器布局少,农业科研机构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程度低,导致利用率不高;另一方面,对于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保障不足,社会力量参与热情不高,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意识较为薄弱,农业科技投入较大,成果周期较长,转移转化效率较低,科技创新回报不高,导致农业科技创新领域人才的吸引力不足,高端、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随着国家整体对知识产权人才需求的增加,农业科技创新领域对知识产权人才的竞争必将更加激烈,而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较低,也将导致人才吸引力、竞争力不足。

2.3 绿色农业发展重要性日益凸显 农业生态系统面临失衡,农业的创新创造需要有一把“绿色”标尺加以审定和评判,突出农业知识产权的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支持农业知识产权为绿色经济服务。在“绿色”新发展理念背景下,農业领域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核心是推动发展方式向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绿色技术,推动农业绿色技术推广,而这就需要开展农业绿色专利研发,绿色专利转移转化,落脚点就是农业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这些问题都是近年来我国遇到的新问题,但又是不得不解决的重要问题,相应解决路径还在探索中,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已经确定,时间上的紧迫性,给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带来一定的挑战。

3 新农科建设中的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路径

在“新农科”背景下,打通人才成长的知识通道,农业知识产权教育教学,应逐步“从单学科割裂独立发展向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转变”[7]。构建具有新农科特色的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体系、新平台、新路径。

3.1 新理念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和“新农科”建设的重要指示要求,围绕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将农业知识产权人才作为“新农科”建设核心与关键要素,持续优化农业知识产权人才供给,创新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发展政策,优化农业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结构,为农业科技创新自立自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和坚实的人才支撑。

3.2 新体系 传统农业人才培养主要依托农业工程、林业工程、作物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林学等专业和学科;而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主要依托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环境学等专业和学科。因此,亟须建立一套适应农业知识产权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农业知识产权“人才链”,全面促进农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人才发展,以满足农业知识产权各领域、各环节、各层次的各类需求。新时期,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围绕“人才链”,打造人才培养新体系,具体包括:农业知识产权创造人才、农业知识产权运用人才、农业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农业知识产权服务人才。不同方面的人才需要掌握的知识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3.2.1 创造人才 农业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是我国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基础。农业知识产权创造人才所要掌握的知识主要涉及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基本原理、农业知识产权创造的方向确定、农业知识产权创造的组织模式、农业知识产权创造的激励约束、农业“卡脖子”技术分析与攻关、农业关键领域和科技前沿的知识产权布局、农业高价值专利培育、农业前沿产业技术预测、农业知识产权合作创造网络构建等方面。

3.2.2 运用人才 农业知识产权运用是实现创新价值,激发农业创新活力的关键。农业知识产权运用人才所要掌握的知识主要涉及农业知识产权运用的路径创新、农业知识产权点线面运营布局、农业知识产权运营的成本控制、农业知识产权运营的风险防范、农业产业专利导航、农业技术标准形成、农业技术转移转化流程优化等方面。

3.2.3 管理人才 农业知识产权管理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一流的现代化农业企业一定是在农业商业模式创新,农业平台创新等知识产权管理方面发挥先锋和主力军的作用。农业知识产权运用人才所要掌握的知识主要涉及农业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及演进、农业知识产权政策实施与评估、农业知识产权申请与审查制度、农业知识产权中介机构评价体系、农业知识产权预警应急机制、涉及国家安全的农业知识产权对外转让管理等方面。

3.2.4 保护人才 依托法学、法律硕士等学科和专业,培养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在完善我国农业相关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应当要对国外先进的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模式进行了解与借鉴。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是建设更高水平农业经济的保障,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关系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人才所要掌握的知识主要涉及农业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农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农业知识产权仲裁调解、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模式改革、农业知识产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农业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农业知识产权侵权主体“黑名单”制度等方面。

3.2.5 服务人才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知识产权服务将成为一个独立产业,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知识产权服务涉及农业知识产权相关客体的代理、转让、登记、鉴定、评估等工作,农业知识产权服务人才所要掌握的知识主要涉及农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农业知识产权情报信息、农业知识产权服务支撑体系、农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和平台建设、农业知识产权数据库建设和大数据分析、农业知识产权代理服务等方面。

3.3 新平台 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并非一日之功,应当加强高校与农业协会、农业企业合作,需要发挥好平台在农业知识产权教育教学中的引领作用,搭建农业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实践创新平台,确保理论与实践同步开展。高校是教学、科研的主战场,企业作为实践的主阵地。在“新农科”建设过程中,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需进一步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的浓厚兴趣,依托实践创新平台,学生了解现代农业的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让学生到农业龙头企业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工艺、生产技术、管理技术,梳理总结农业企业知识产权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鼓励学生参与研发过程和企业实际问题解决,鼓励学生将社会实践、获得专利授权等折算为学分,计入学业成绩。为学生配备“企业导师”“农业导师”“知识产权导师”,打通学生“企业实践+理论学习+学术研究”通道,企业导师指导学生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难题,农业导师教授学生农业的基础知识,知识产权导师帮助学生了解知识产权发展现状,形成解决知识产权问题的新思路,真正实现农业知识产权教学“产学研一体化”,从而有利于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育人质量的提升。

3.4 新路径 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路径可以通过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政策知识培训和相关教学科研项目实践共同培养实现。支持政府通过公共财政建立人才培养专项资金,鼓励有农业创新和知识产权基础的学校开设知识产权专业或以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农业知识产权相关课程,培养学术研究人才、管理服务人才、技术技能人才和创新实践人才。鼓励农业部门、教育部门、人社部门的相关研讨和社会培训向农业知识产权模块倾斜,让农业知识产权在农业科技、智慧农业、农民创业、乡村振兴、市场准入、行业规范等领域深度融合。鼓励农业研究部门、社科研究部门、创新实践主体设立农业知识产权专项研究项目或研究课题,促进农业知识产权教科研项目尽快展开,为农业发展缓解瓶颈困境和储备人才。通过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重用形成闭环,建立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库,引导农业知识产权健康发展。

4 结语

在乡村振兴与农业教育转型的机遇期,以科技创新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农村发展,建设“新农科”,培育“新农人”,服务“新农村”,既是高等农业教育的新使命,也是乡村人才振兴的新需求[8]。目前,知识产权尚未进入一级学科目录,严重制约了我国知识产权相关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其内容涉及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技术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在交叉学科门类下增设知识产权一级学科,依托新农科建设,积极开展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不仅有助于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也有助于我国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探索。

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是一个动态连续性过程,需要久久为功,既要顶层设计好,又要构建清晰、可实施的路径。多学科、多领域交叉与融合将成为未来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路径之一,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作为农业+知识产权的交叉,同时知识产权也属于一门交叉学科。因此,今后一方面要深入探究学科交叉的深刻内涵,发展范式,交叉机理等;另一反面需要储备懂得多学科知识的教师队伍,科学设置培养方案,根据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因材施教,培养兼具农业知识与知识产权知识的复合型高端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雅洁.我国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问题的现状及完善建议[J].法制博览,2021(14):145-146.

[2]李玲玲,赵光辉.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環境效应:最优保护、环境技术溢出与绿色化制度设计[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21(03):94-102.

[3]张澜.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农科的建设路径探析[J].现代化农业,2020(04):45-46.

[4]刘竹青.“新农科”:历史演进、内涵与建设路径[J].中国农业教育,2018(1):15-21,92.

[5]陆林.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研究框架与展望[J].地理研究,2019(1):102-118.

[6]陶中怡.知识产权类型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究——法学学科背景下的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2021(04):79-82.

[7]应义斌,梅亚明.中国高等农业教育新农科建设的若干思考[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9(1):1-6.

[8]金绍荣,张应良.农科教育变革与乡村人才振兴协同推进的逻辑与路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09):77-82.

(责编:张宏民)

作者:高亮 刘丽 倪源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管理探讨论文下一篇:广播电视移动接收技术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