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教育应对策略

2022-12-06

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认为, 每一种媒介的出现都会使人的各种感官的平衡状态产生变动, 造成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影响, 甚至影响一个民族的文化。网络传播媒介打破了旧的时空观念, 就像人们神经系统的延伸, 使人们认识世界、感受世界的能力大大增加。当今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审美取向、价值观念都打上了网络的烙印, 而其中的一些负面影响也体现在他们身上。

网络传播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主要表现:

一、造成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网络极大地改变了人们情感沟通的方式, 大学生更偏向于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寻求自身的需要。虚拟社会也使得许多大学生逃避现实、沉浸在网络社会中而不能自拔。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 常常因为一些客观的因素以及主观认知、情绪、人格等心理因素的偏差而走入心理误区, 以至出现像自卑、孤独、嫉妒、报复等交际障碍。长此以往, 他们会对于身边的事情无动于衷, 自我封闭意识更强。人格被扭曲, 导致个人中心主义的倾向。在现实生活中导致其人际交往的淡化, 并逐步削弱人际交往的能力。

二、对大学生学习的不良影响。网络带来了学习方式和观念的重大改变。调查显示, 通信、获取信息、聊天、下载软件、玩游戏和购物是上网的六大主要内容, 而多数大学生并没有将网络真正作为学习的工具。许多大学生在网络上时间精力的投入和知识的收获之间不成正比。而大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 思考的时间甚少, 更多的是在被动地获取信息, 而很少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去观察、思考问题。这对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带来了消极影响。

三、网络垃圾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侵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 辨别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 很容易受到腐朽文化的侵扰, 少数西方发达国家通过网络大量宣传西方文化、思想等, 如果大学生在网上长期得不到先进思想文化的正确导引, 大量接受西方文化影响和不良思想的侵害, 就会因为丧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误人歧途。

针对网络传播对大学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对传统教育带来的挑战,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一、建立网络传播学的理论体系, 并加快培养网络传播方面的人才, 以加快中国网络传播业的发展。网络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它与传统大众传播方式截然不同, 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负面作用, 如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假新闻假信息传播、色情泛滥、个人隐私、知识产权遭到侵犯等等。网络传播的出现和发展, 拓宽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打破了以往人类多种信息传播形式的界限, 这种全新的、特殊的传播方式使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面临挑战。因此, 建立网络传播学的理论体系, 并加快培养网络传播方面的人才, 以加快中国网络传播业的健康发展, 是一件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二、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2 1世纪是网络的世纪, 更是一个以创新为主题的时代, 在网络传播时代下,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由于网络的方便快捷, 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大, 在遇到各方面问题时, 首先就是求助于网络搜索寻求解决的方法。这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大学生的创造力。所以在网络传播环境下, 迫切需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减少对网络的依赖性。

三、使大学生形成批判意识。网络一方面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 但另一方面随之出现了信息污染, 包括信息泛滥或信息过剩、信息垃圾、信息失真、信息病毒等一系列问题。因此, 为了保证大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意识已成为学校和教师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批判性意识, 是指对所学的东西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与价值进行个人的判断, 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决策。在我国, 对于习惯于应试教育的青少年, 打破其只唯书、只唯师、只唯标准答案的思维定势, 点燃其头脑中批判性思维的火花尤为重要, 使其成为有头脑的学习者, 而不是信息的奴隶。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探索真理的精神, 而探索真理的精神又必须基于以下这些素质, 如:习惯质疑、信息充足、理性、宽容、灵活、公正的评价、诚实地面对自身的偏见、审慎地做出判断、主动反思、澄清问题, 使复杂的问题有序化, 孜孜不倦地寻找有关信息, 理性地选择评判标准, 持之以恒地探寻与问题和环境有关的尽可能精确的结果。

四、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大学生的文化素质较高, 具有一定的欣赏鉴别能力, 但是他们缺少必要的社会经验。最近十年, 各种媒介特别是网络媒介正以空前的速度介入和影响着当代大学生。所以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势在必行。

第一, 高校要把提高和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作为一项重要教育内容。开设新闻传播专业的高校, 应该开设媒介素养公共课, 充分利用新闻专业的师资力量。没有开设相关专业的高校, 也应该招聘相关教师, 在全校范围内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同时, 高校应该鼓励学生创立各种校内媒体, 让学生参与到学校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网的实际运作中去, 充分了解媒介。有条件的高校应该与地方媒介合作, 定期邀请媒介一线人员来校开展讲座, 并鼓励学生到地方媒介中去实习锻炼。

第二, 社会要为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供支持和帮助。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培养, 也是为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 投资行业要为大学生自主创办的校园媒介与校外媒介提供相关资金, 帮助大学生运营自创媒介;另一方面, 社会上的专业媒介组织应该派出专业人员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培养提供专业指导。

第三, 国家要把媒介素养教育作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教育部门应该把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培养上升到政策层面。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大学媒介素养教育, 提供专项资金, 培养专门的师资力量。

麦克卢汉曾经说过:“每一种媒介都有偏向, 其扭曲性都远远超过弥天大谎的偏向。”诚如麦克卢汉所说, 大众传媒本身就是在制造信息的扭曲与变形, 如何在纷繁复杂、险象环生的信息社会中做到“众人皆醉我独醒”, 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要命题, 作为未来世界的缔造者, 大学生必须从自身出发培养各种能力以适应网络传播环境。

摘要:网络传播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尤其是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心理发展、价值观念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对我国传统的教育理论与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育部门可从多方面采取适当措施, 应对网络传播环境对大学生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网络传播,影响,创新,批判,媒介素养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2] 李学丽.网络经济时代的思维方式[J].北方论丛, 2002.2.

[3] 崔一雄.浅论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J].青年记者, 2009.2.

[4] 王怀梅.网络信息时代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J].甘肃农业, 2005.1.

[5] 左桂兰.论网络时代高职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思维新途径[J].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脑梗死部分诱发因素的研讨论文下一篇:管理者机会主义对企业税收激进行为影响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