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地复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2022-09-12

根据《土地复垦规定》, 土地复垦是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 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 采取整治措施, 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是生产建设活动中土地破坏的必然产物, 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重大工程。我国土地复垦起步较晚, 真正得到重视是20世纪80年代。1989年1月1日生效实施的《土地复垦规定》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土地复垦的法规, 标志着土地复垦走上法制的道路。20世纪90年代, 以12个土地复垦试验示范点为代表, 我国土地复垦进入大面积的试验推广阶段。然而, 在试验推广的过程中, 出现了诸如复垦费用不落实、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直接表现是复垦效果不明显。对此, 国土资源部于2006年联合发展改革委、交通部等共六个部委颁发《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6]225号) , 要求开采和建设用地的许可审批都必须编制土地复垦方案。随后, 国土资源部又于2007年出台《关于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7]181号) , 进一步规范了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和审批。上述两个发文标志着我国土地复垦进入规范化阶段。伴随着实践的广泛开展, 土地复垦的研究也发展迅速, 在理论研究和技术方法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1 理论研究的进展

1.1 内涵的扩展

国内“土地复垦”一词来源于国外, 英文是“reclamation”, 胡振琪等对“reclamation”进行了深入分析, 认为土地复垦不应局限于恢复土地的使用价值, 还需恢复被扰动或损毁的生态环境[1], 而反观国内, 现有的定义将复垦对象限定为“挖损、压占和塌陷造成破坏的土地”, 而并未将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间接破坏纳入复垦的范畴, 其结果往往是流于表面, 效果不佳。对此, 国内引入了“生态重建”这一理念。“生态重建”源于景观生态学1994年美国生态重建学会将其定义为:“将人类所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成具有生物多样性和动态平衡的本地生态系统。其实质是将人为破坏的区域环境恢复或重建成一个与当地自然界相和谐的生态系统”[2]。早在20世纪90年代, 景贵和便运用这一理念对东北地区荒芜土地进行景观生态建设[3]。近年来, “生态重建”的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土地复垦的研究之中[4]。

1.2 新的理论的引入

土地复垦是一项复杂工程, 涉及到地理学、生物学、地质学、农学、管理学等多个一级学科。国内早期的土地复垦偏重于工程设计, 在理论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随着对土地复垦研究的深入, 一些新的理论开始引入:一方面是恢复生态学的引入。恢复生态学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现代生态学分支, 是研究生态系统退化成因与机制、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技术与方法的科学。根据恢复生态学的基本理论, 在对破坏土地进行生态重建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重点研究其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生态系统内在的生态学过程与相互作用机制及生态重建的关键技术体系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多样性、恢复力和可持续性等问题[5]。另一方面是系统论的引入。土地与周围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之间, 土地内部各种组成元素之间, 互相影响、互相制约而形成具有动态平衡特征的复杂系统。因此, 在进行土地复垦实践和研究时, 需要系统地看待复垦对象, 研究其影响因子的作用机制及相互间的关系。近年来, 系统论的思想被广泛地运用到土地复垦的研究之中, 尤其是在破坏土地预测以及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等方面[6]。

2 新技术的应用

土地复垦研究的另一大进展体现在新技术的应用。首先, 空间科学和3S技术的快速发展, 使得破坏土地数据的获取更具有时效性和客观性[7]、复垦方案的展示更具有直观性[8]。其次是数学分析和数学建模。这主要体现在复垦土地适应性评价这一环节。现有的土地复垦适应性评价方法在传统的指数和法基础上, 新增了极限条件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可拓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法等方法[9], 使得土地复垦的研究方法更为多样化, 分析结果更为客观和真实。再次是系统开发技术的引入, 如VB、Map X和Matlab等[10], 使得土地复垦的管理和监控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3 土地复垦研究的展望

土地复垦是一项复合工程, 涉及多个学科及技术, 虽然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理论以及技术方法上都取得了巨大进步, 但是还存在诸多挑战。胡振琪指出, 该领域的名词概念多、不统一;管理上缺少统一的管理机构;政策法规和标准不健全;技术革新不够, 尤其是工程技术等[11]。结合我国土地复垦研究的现状及挑战, 未来的发展应该着重于以下几点: (1) 完善土地复垦的内涵。目前复垦对象仅仅是人为活动破坏的土地, 笔者认为受自然应力影响而破坏的土地, 如洪水、地质灾害等形成的灾毁土地, 也应该列入土地复垦的范畴之内; (2) 立足于我国实际, 同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更新和完善现有的土地复垦制度; (3) 加强土地复垦理论体系的建设和复垦技术的研究; (4) 加强新技术的应用, 强化对土地复垦的监控管理。

摘要: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的转型, 中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却遗留了众多问题, 用地矛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人多地少, 土地资源短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但是诸如采矿、铁路建设等各种生产建设活动破坏了大量土地, 土地复垦已成为解决用地矛盾的重要出路。本文回顾了我国土地复垦的发展历程, 从理论研究和技术方法两方面对国内土地复垦研究的进展进行归纳总结, 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今后我国土地复垦的可能研究方向。

关键词:土地复垦,理论研究,技术方法,进展与展望

参考文献

[1] 胡振琪, 赵艳玲, 程玲玲.中国土地复垦目标与内涵扩展[J].中国土地科学, 2004, 18 (3) :3~8.

[2] 胡振琪.试论土地复垦的概念及其与生态重建的关系[A].第六次全国土地复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

[3] 景贵和.我国东北某些荒芜土地的景观生态建设[J].地理学报, 1991, 46 (1) :8~15.

[4] 马文明.矿区沉陷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 2008, 28 (1) :135~139.

[5] 任海, 彭少麟.恢复生态学导论[M].北京:科技出版社, 2002.

[6] 赵艳玲, 黄琴焕, 薛静, 等.矿区土地复垦方案编制中土地破坏程度评价研究[J].金属矿山, 2009, (5) :161~167.

[7] 丁美清, 陈松岭, 郭云开.基于遥感的土地复垦植被覆盖度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 2009, 23 (11) :72~75.

[8] 武有根, 陈秋计, 刘昌华.基于GIS的复垦区三维景观的虚拟现实模拟[J].采矿技术, 2004, 4 (4) :48~50.

[9] 王欢, 王平, 谢立祥, 等.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0, 30 (4) :154~158.

[10] 刘玉华, 徐跃通, 丁娟, 等.基于VBActiveX方法的土地复垦信息系统设计——以保安煤矿区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7, 23 (6) :490~491.

[11] 胡振琪.中国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20年:回顾与展望[J].科技导报, 2009, 27 (17) :25~2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利用天然气管网混输氢气的可行性初探下一篇:浅谈实施ERP提升企业管理效率